高中生语文作文优秀(精选8篇)
高中生语文作文优秀 篇1
我是一名监狱清洁工。其实我本不该是这样的生活,究其根源是因为一年前我得罪了一名富豪,他硬在我身上安了偷窃的罪名,因此我不得不在监狱里服役三年。我所要做的就是日复一日地打扫监狱过道直至被释放。
这个地方的隆冬是十分寒冷的,常常积起厚厚的雪层。积在房屋上的固然也使这灰暗的监狱稍有些美感,积在地面上的则是要我们这些清洁工费力地打扫。寒冬同样也是煞风景的,因为这里每年的这个季节都要枪决一批政治犯,他们大多是被冤枉进来的。对此我深表同情,却又无力改变。
今天早晨刚下达的命令,叫我们这些清洁工好好打扫大广场。看来今年的犯人名单已经出来了。不出所料,当我们打扫完,狱管就带着一大批犯人来到广场中央。此时来了一个穿着稍微体面一点的人,对着狱管点头哈腰的,原来是来帮每个临死的犯人拍照的,好记入档案。接下来,我只见一个个犯人垂头丧气、满脸苦相地在拍照。
此时我也不禁叹气,感叹世态炎凉,社会昏暗。
突然,我看见拍照的人稍有停顿,原来是有一个年轻的犯人请求拍照的人再帮他拍一张,拍照的人也很为难,只得跑去请示狱管。狱官趾高气昂地走向了那年轻的犯人,拖着嗓子问道:“你为何还要拍一张照片啊?”年轻的犯人低头小声地说道:“我,我想寄给我年事已高的老母亲,希望他不要为我担心。”说完是他的眼眶已是湿润通红的了。狱管大声呵斥道:“荒.唐!一个将死之人哪来这么多杂事!”年轻犯人被吓得向后退了一小步,而后又很难为情地靠向那狱管,将他口袋中一枚亮闪闪的东西递给了狱管。狱管眼珠一转,便用一种令人难受的尖厉之声说道:“好吧,且给他再拍一张吧!”年轻犯人顿时感激道:“谢谢长官!谢谢长官!请务必帮我寄于我母亲!”之后他又用力的连鞠了几个躬,但我分明从狱管的眼中看出了不屑。年轻犯人又照相了,这一次,我看到了许久都不曾见过的最灿烂的笑容。
雪无止境的飘着,打在了人的脸上,凉在了人的心中。“啪,啪,啪”,枪声连贯地响起,全世界瞬间寂静了。我看到了其他犯人的恐惧与同情,也看到了狱管们的不屑与无情。最后,所有被点名的犯人全都倒下了。
我的心情愤懑而又无可奈何,此时拍照的人正将这些死去的犯人的照片递给之前那个与年轻犯人对话的狱管。最后,他单独拿着那张最灿烂的笑容的照片递向狱管道:“长官,您看……”那狱管轻蔑的一笑,随手拿起了照片……萧瑟的风在雪中穿梭,伴随着一张相片的碎屑,飘荡……
高中生语文作文优秀 篇2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意义所在。而著名的国学倡导者王财贵先生就说过,所谓的教育,就是用最恰当的方法,在最恰当的时机,教最恰当的内容。关于最恰当的时机我们作为教师无从选择,用最恰当的方法,教最恰当的内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可以操作的。用他的话,通俗的来说就是配合着教育的目的,配合人性的发展。为此,教育的工作,就是在最恰当的时机,我们用最恰当的方法,教他最恰当的内容,对他的生命产生最恰当的积极作用,使他成为一个最恰当的人。
因此我认为:既然教文立人是教育的宗旨,那么语文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因此,高中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经典的诵读,以此为平台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把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教学的首位。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灵魂是思想,即是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高中阶段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传承的。如果优秀传统文化不对人发生作用,不能深入人心,不能成为人的精神追求,精神力量,精神财富,传承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才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我们从事国民教育的教师和我们的学生就是传承文化最好最直接的介质。
“经、史、子、集”凝聚了中国先贤的智慧,其内容丰富厚重、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难得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高中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修课。可以说,一个人不具备读“经、史、子、集”的能力,就不能够认识祖先的智慧,不能够认识祖先的智慧的人,就没有中国的灵魂,没有中国灵魂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其次、高中阶段是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黄金时间。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纲要》中就明确规定: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的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优秀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等等内容。因此,高中阶段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二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成长心理学家斯普兰格的第二次诞生理论中提出“自我发现”、“产生对生活的设想,形成新的生活态度”、“明白生活的连续性,懂得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榜样的力量,学习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比模仿更复杂的学习形式,既包括中介的认知因素,也就是创造性的观察学习,也强调人的行为不仅受到直接的经验和观察到的外部奖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受到自我强化的调节。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加强对传统教育的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多读经典。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定义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而对于语言,人们向来都是靠自觉的认知方式获取和应用的,也就是自觉感觉,自主察觉,自主品觉,自可悟觉,自能醒觉(《说文解字》)。罗素曾苦劝中国人:“我希望中国人不要为了学习西方,把自己的传统全部丢掉。西方文化也有其不足,将来必会展现出来,那时西方也有必须向你们中国学习的地方。”中国经典是最佳语文教材,诵读经典是语文课立人的重要途径。
读史可以明智,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增进经史子集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中华传统思想的博大精深,读读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丰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让高中语文课堂拥有经典,立德树人。
摘要: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兴起“国学热”,其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内容不尽一致,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推动作用,而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多年来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因此,在国民教育的中小学阶段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史子集等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的传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文化的复兴是关键之一,所以,笔者认为在中小学尤其是高阶段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高中生语文作文优秀 篇3
一、语文课堂的优秀品质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曾经倡导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将课堂教学以教案、论文、报告三种形式呈现出来,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而能够称得上“作品”的课堂教学,应该不会是一般的课堂教学。程翔老师给“课堂作品”确立了三条标准:第一,必须体现执教者对于文本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必须是执教者精心设计的结晶,体现了执教者的教学智慧;第三,必然包含着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投入。据笔者看,程老师所主张的“课堂作品”,无疑是具备了优秀品质的课堂教学艺术的结晶。
语文课堂教学的优秀品质,通常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属本体层级,体现语文的内部功能,包含语文课堂的语言品质、文学品质、文化品质;第二个层面属高等层次,体现语文的育人功能,包含语文课堂的道德品质、人文品质、心灵品质。两个层面的优秀品质都必须在语文课堂的师生对话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一)语文课堂优秀品质的本体层级
语文课堂的语言品质、文学品质、 文化品质,属于语文课堂品质的本体层级。这三种品质作为语文课堂品质的核心,在语文课堂中呈现为一个综合体,不可截然分开。在这三种品质中,语言品质又是核心的核心,表现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在语文教师所执教的各种文本中,越是经典的文本,对课堂教学的“语文味”要求越高。经典文本其自身的“语言经典性”自不待说,更重要的是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呈现”怎样精彩的教学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说出”怎样的高级语言。
有一次,笔者听一位教师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海子)一课,该教师来来回回地问学生“这首诗歌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之类的问题,学生回答“海子抒发了自己想脱离现实、去实现自己理想的心情,说明海子寻找不到自己的幸福,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老师又问“海子为什么要自杀,我们怎么珍惜自己的生命”,学生说“他心里矛盾,在生活中找不到幸福,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了”。这样的“互动语言”,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问题是这样的课堂语言没有一点韵味,没有一点儿情感;而最最要紧的是,这些语言在学生手上的教学参考书里都有,学生一看就知……听这样的课,笔者的感觉是“非常郁闷”!但是,另外一位教师,同样是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在引领学生弄通了诗歌文本“写了什么”之后,他开始带着学生去“探究海子的内心”。
师:博爱的海子把真诚的祝福送给别人,那么他本人是否拥有尘世的幸福生活呢?
生1:我觉得他不幸福,从诗歌的第一小节就可以看出,他说自己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但条件是“从明天起”,这说明(现实中的)他并不幸福。
生2:我从第一句看得出来,他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明他只想住在那座面朝大海的房子里,并不拥有尘世的幸福生活。
生3:诗歌的倒数第二句,“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他说的是“愿你”,说明他是把自己抛在了尘世之外,透露出了一种厌世的情绪。另外,他说“面朝大海”,大海是没有人烟的,说明他不愿意与人交际,他和尘世的幸福生活是隔开了的。
……
师: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并不幸福。那么这位年轻的诗人为什么不能拥有尘世的幸福生活呢?只要我们走进他的生活,就会知道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和矛盾。他的生活是清贫的,他出生在安徽一个贫困的小山村,考上大学时他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终于能够看到真正的火车”;在他的房间里,除了书,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一样和娱乐有关的东西;他的世界就是诗歌,但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商业文明的发展消除了人们对纯文学的热爱,这使得他深深地陷入一种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双重矛盾中;他渴望“面朝大海”,走出自我封闭的怪圈,但最终还是走向了自我毁灭,走向了天堂……
这样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师生同时沉浸在语言美的氛围中,如沐春风,余音绕梁。而语文课堂如果失去了语言的魅力,就会失去语文课自身的真正价值。
(二)语文课堂优秀品质的高等层级
道德品质、人文品质、心灵品质是语文课堂品质的高等层级。这三者也是综合的,不可截然分开的。
教育的终极目标、神圣责任是“树人”,“树人”的目标由各个学科共同承担。而语文学科更具情感因子,对学生的性情陶冶和心灵净化更具优势,因此,语文课追求的高等层级就是打造语文课堂的道德品质、人文品质、心灵品质,实现语文课上的“树人”功能。但是,课堂上的“树人”途径,应是“浸润式”的,“润物细无声”的。
注重人文精神或人文内涵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方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这既开拓了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又给语文教师正确把握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了困惑。如何把人文精神“浸润”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中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是语文课目前要解决的关键节点。
语文课本的人文内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课本中固有的,确定的,有待于学生接受的,叫做“接受性”人文内涵。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为国效忠,死而无憾”的悲壮情怀就蕴含在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诗歌中的情感因素,用民族的美德浸润学生的心灵,可以实现文本的感染、激发、熏陶等育人功能。
第二类是课本中不确定的,有待于师生主动探寻才能获得的,叫做“主动探究性”人文内涵;更确切些说,这一类人文内涵应归入“人文精神”层面。比如上文提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歌无疑是美的,但海子的人生结局却是悲催的,如何利用这样的天才诗人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启发呢?老师是这样说的:“海子走了,人已去,诗长存!同学们,关于生命,我们能不能对海子说点什么?下面请大家静静地思考,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你此时的感受。”老师的启发式语言,让学生像触电一般,激发出心灵的“感应流”。学生一面回忆着海子的生命历程,一面感悟着自己的未来之路。有的学生说:“海子是个理想主义者,大凡理想主义者都是现实中的失败者,我为他惋惜!”有的学生说:“我不赞同海子的这种做法,我觉得他太消极了,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很珍贵,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细小的幸福,他自己也发现了,却不能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所以放弃了宝贵的生命,我觉得很可惜。”还有学生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我们都能够像海子所说的那样,面朝大海,包容一切生活中的困难,我们的生活就真的能够‘春暖花开’了。”……
语文课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是伴随着道德内涵、审美内涵、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创造意识等产生的,它们水乳交融、相生相伴,丰富了语文课堂的道德品质、人文品质、心灵品质,完成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完善、教化,实现“树人”的目标。
二、“两种解读能力”是打造语文课堂优秀品质的关键
要想使语文课堂拥有优秀品质,文本的解读和文本的教学解读是关键。文本的解读聚焦于文本的本身,文本的教学解读聚焦于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文本解读立足于学生懂得了什么,文本的教学解读立足于学生形成了什么。
(一)文本解读例说
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对文本解读曾做过如下精辟的阐释:“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西方后现代哲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要洞察文本,与文本作深度对话,就要不断地对自发主体心理图式进行专业积累,进行以更新为特点的建构,使之达到专业性的自觉高度。建构的过程,就是读者主体比照、遵循文本层次结构,旁涉作者写作凭借的深层心理结构,分析阅读的历史经验,攀登上文本阅读的时代高度的过程。”
孙教授关注经典文本的解读,提出了经典文本解读的显性、隐性、更隐性三层次说。其实所有的文本解读都需要遵循这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显性层次,指的是文本的表层意义,即文本反映了什么;第二个层次是隐性层次,指的是文本的隐含意义,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第三个层次是更隐性的层次,指的是文本的风格特征,即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1.第一个层次,即文本表层意义的解读。文本的表层意义是文本最基本的意义,指的是文本的言语层面,它是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信息系统,包括基本的语言、文法、语体等。语言层面的解读,主要是对语言的理解和揣摩;文法层面的解读,指的是理解文学语言在字、词、句、篇等方面的构成法则;语体层面的解读,则指理解文学文本为达到某种特殊效果而综合运用不同体式而呈现出的语言状况,它是由文学语言呈现出带有情感色彩与审美感染力的形象画面、情境,借以表情达意。
对文本的表层意义的理解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扫清字词障碍,揣摩字词的深层含义;理清文本情感线索,体会文本作者的感情倾向。第二步:抽象出具体问题,将问题加以综合,并予以解答。
以高中古诗《蜀相》(作者:杜甫)一课的教学为例:对该诗第一个层次的准确解读,即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弄懂诗人写了什么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要弄懂“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把握作者进行诗歌创作时的思路。《蜀相》中的“我”(杜甫)是这样写的:“我”去寻找什么——“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即寻找“丞相祠堂”;“我”观察到什么——“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即观察到“碧草、黄鹂”;“我”赞美了什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即赞美丞相“计定天下、辅助两朝”;“我”评价了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即评价蜀相结局“遗憾”。在懂得了诗人“写了什么”以后,我们再通过诗中的关键字词,去体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柏森森”,体会到一个“寂”字;通过“自春色”“空好音”,体会到一个“凄”字;通过“三顾频烦”“两朝开济”,体会到一个“忠”字;通过“身先死”“泪满襟”,体会到一个“悲”字。这样的文本解读,就达成了“准确”理解的教学目标。
如上面所分析的,在理解文本的表层意义“反映了什么”这个层次,我们的要求,是让学生先“读懂”诗人杜甫的那颗诗心,再“读出”诗人的诗心,以自己的体验和思想去揣摩诗人的情思——古人把这种鉴赏诗词的方法叫做“以意逆志”。
2.第二个层次,即文本隐含意义的解读。文本的隐含意义,属于文本的隐性层面,通常我们称之为文本的意蕴,它隐藏于文本表层的语义之下,深居在我们的显性感知过程之下,是作者潜在的“意脉”的变化和流动,需要我们透过文本的表层,去挖掘那些潜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文本的意蕴主要表现为文本蕴含的某种思想,寄托的某种情感,阐述的某种哲理,体现的某种审美。因此,对于文本意蕴的解读,可以从其历史意义、哲学意味、人生真谛、审美意蕴等多个维度去深入展开。只有如此,才能深刻体味文本的意蕴,才算得上是真正读懂了文本。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意蕴的解读,表现为能够抽象出文章主旨、作者意图,并对其做出价值评判。
还是以《蜀相》一课的教学为例:对该诗第二个层次的解读,就是要明白作者杜甫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写作的意图是什么。杜甫为什么要把诸葛亮写成一个“悲壮”的人物呢?我们知道,该诗是一首“咏史诗”,咏史为“路径”,目的在“伤今”。联系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便可知,杜甫是想借诸葛亮的“悲”来伤当时唐朝的“悲”。诗歌中的“悲”有三层含义:一是诸葛亮事业未竟之悲,二是当时唐朝无诸葛亮之类忠臣之悲,三是诗人本人报国无门之悲。这样的文本解读直指文本的主旨,达成了“深度”的教学目标。
概而言之,教学生读出诗文的诗意(即创作意图),就要从诗人的人生阅历和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去考证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倾向,古人把这种诗歌鉴赏的方法叫做“知人论世”。这是文本深度解读的一把“钥匙”。
3.第三个层次,即文本风格特征的解读。这个层次的文本解读,指向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以及文体的流派和风格,内涵更为深邃、隐秘。它在教学中体现为文本的“纵横拓展”,即以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内核点发散开去,用归类的思维方式去联想类似的人物和类似的文本。比如爱国诗人屈原明明知道楚国君臣上下一片昏庸“路漫漫其修远兮”,却偏偏坚持“吾将上下而求索”“九死而不悔”;诗圣杜甫自己住破茅屋,却要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身处江湖之远,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僵卧孤村,却还惦记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临终,还满腹牢骚发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顾炎武因担忧国家安危,而不忘告诫人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悲壮”和“苍凉”的诗文所形成的作品风格,我们习惯性地把它们归为“沉郁”一类;学生体验了这种“沉郁”的风格,就懂得了欣赏“悲剧美”。而这类文人和这类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质——那种情怀,就是“海天孤愤,家国情怀”。这是中国文人在自身陷于逆境中尚且“忧国忧民”“赤胆忠心”的圣人文化心灵。学生们在这种“圣人文化”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他们的情感、人格、心灵也会高尚并且美好起来。这样的文本教学不仅仅是文化陶冶,更是人文关怀。
对于《蜀相》(杜甫)的教学,文本的解读与教学在完成了第一个层次即诗歌“写了什么”和第二个层次即诗歌“为什么这样写”之后,可以说已经达成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了。如果进一步挖掘下去,就是要挖掘这类文人和这类作品所体现出的文化特质,即中国古代某些文人墨客的某一种情怀。这种畅汗淋漓地表达情怀所形成的作品的创作风格,就是悲壮、苍凉。
可见,经典文本三个层次间的关系是由表及中再到深,由显性到隐性,逐渐递进、层层深入的。阅读过程不外乎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与作者主体三者之间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的过程。
(二)文本的教学解读与教学设计
文本的“深层次教学”是指语文教师依靠自身的文学积累、人生阅历、专业素养等,遵循文本的层次结构,对文本进行由言语到形象再到其意蕴的深入解读的教学活动,也即对文本进行由表层的意象到中层的意脉,再到深层的文体规范形式的层级深入的教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二是对文本的深层次教学设计(即顶层设计)及课堂教学。
1.顶层设计。文本教学的顶层设计缘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当教师解读到文本的三个层次后,对教学的顶层设计就有了依据,就能做到“胸中有数”,进而就能针对教学的对象做到“目中有人”了。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定位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对文本的教学做到什么层次,又要从时间、空间上考虑教学目标可以达成到什么程度。
比如对《蜀相》的教学,顶层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有如下5个层级:①让学生通过诗歌字词揣摩并读懂杜甫那颗“忧郁”的诗心;②让学生从诗人的人生阅历和历史背景去论证诗人创作诗歌的意图和情感倾向;③让学生拓展思考,读懂中国文人墨客那种“海天孤愤,家国情怀”;④让学生进行文本再创造——“梦回唐朝,我与诗圣杜甫对话”,或“我读《蜀相》致杜甫,可写诗或写信”;⑤让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自主训练——设计两道有关《蜀相》的诗歌鉴赏题并自拟答案,用于同学间互相测试。
以上5个层级的教学目标设计,如果作为“课堂作品”来精心打造,两个教学课时足可完成。如果教学课时只有1个课时,那就至少完成①②③三个教学目标。完成了三个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文本教学的核心内容,基本达到了文本解读的深度。
2.课堂生成。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端,教学效果的生成和目标的达成首先取决于“顶层”的教学设计。只有具备了科学的顶层设计,才有可能达成课堂的有效生成。课堂如何才能生成,这就是课堂教学操作技巧层面上的问题了。
比如《蜀相》的教学设计:①要想让学生生成一种对杜甫诗歌的记忆能力和概括能力,就可以设计这么一个课堂导入:当我走近诗圣杜甫,一个? (让学生填一个表示性情的词语如“少年意气”)的杜甫浮现在眼前,因为,他的诗篇《》(让学生填一诗篇名如“望岳”)告诉了我。②要想让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论证杜甫写《蜀相》的主旨,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杜甫啊,你为什么要把诸葛丞相写得那么悲壮,诸葛丞相本人却不觉得呢?!《蜀相》是咏史诗,咏史为啥?咏史的目的是喻今。那么,又是借谁来伤叹谁?结合唐代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和杜甫“流离颠沛”的人生磨难,学生就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解读诗歌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主旨了。这不仅生成了文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成了诗歌鉴赏的能力,也在学生的心灵里种下“忧国忧民”的种子。
笔者在这里主要阐述了高中语文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和深层次教学的问题。只有做到了这两个“深层次”,高中语文教学才有望走向深层次、高品位,才能教出真正的“语文味”,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才有望拥有优秀的品质。
高中高考语文优秀满分作文 篇4
——19在清华园学生集会上的演讲
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心灵被践踏的屈辱,扛着民族危亡的重负在此集会。“巴黎和会”的钟声还未散尽,中华民族的尊严就以无底价的非人待遇就被出卖了!为什么?同为战胜国,而我们却一如战败国一样丧失国土!为什么?东临日本却可借着我们的和会继续欺辱中国?
就是因为我们的祖辈还在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里盲目自大的吟唱着封建颂歌!就是因为我们的父辈还在醉生梦死地僵卧在罂粟花的虚幻里。但,我们——新一代的华夏儿女,热血沸腾的炎黄子孙绝不能传垢承陋。因为,中华民族的危亡就在眼前。一八四〇年,耻辱的《南京条约》让我们第一次低下了那高昂千年的头颅;一八六零年,两个强盗的一把淫火烧毁了我们对祖宗的光辉印记;一八九四年,欲哭无泪的甲午国殇成为我们久久挥之不去的梦魇;一九〇〇年,八个小鬼在我们的家园给我们的儿女戴上了桎梏的精神枷锁。
同学们,我们不能再退让了,因为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同学们,快些警醒吧!因为家园的墙头上又翻进了死灰复燃的倭盗!让祖辈们赶快收起那散发着霉味的封建礼教的灵幡,别让它只吃自己的子孙却在恶邻面前卑躬屈膝!让父辈们醍醐灌顶、噩梦猛醒吧!别让子孙把那羞愧的历史烂在肚子里,而更羞愧说出自己父辈是谁的尴尬。
同学们,“公车上书”的巨轮才刚刚过去,学子那图存求强的鼎沸之声依然振聋发聩!那是举国上下不甘屈辱、奋发图强的心声!同学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洪流刚刚涌来,“天下为公”的思想感召日月,那是昭告世界中华大地已经改天换地、谁主沉浮!同学们,有一个声音方在耳边响起,“共产共和”不在远古,它就在我们心灵深处,一旦点燃了共产火种,必将引来燎原之势!
而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重任在我们肩上,“兵戈既未息,壮士尽东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我们中华新青年更应披肝沥胆、报国图强。生此屡被列强欺辱的乱世,我们身在清华,志在何方?“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梁公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同学们,我们就是华夏神州的主人,我们就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就让我们坚定的站在一起,用我们的坚韧筑起维护国家尊严心的长城,让那帮蠢蠢欲动的小鬼们在我们那洪荒之声的震慑下,收起狼子野心滚出青岛,滚出中国吧!这就是在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中华学子爆发出——最后的怒吼!
寻药华夏,不枉年少
我是夏瑜,很荣幸能参加贵校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寻药华夏,不枉年少”。
曾经的我,是一个为家园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在黑暗的时代踽踽独行,只为求一丁点光,一丁点微茫的中国的希望,并不惜一切,飞蛾扑火般地为那渺茫的希望披荆斩棘。而现在,我看到如今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生机勃勃,不由地心生感慨——当初,我们用鲜血写给中华的药方,到底还是起了些作用的,我为我的战友们感到骄傲与满足。
看着如今这个在世界上繁华富强,屹立于东方的泱泱大国,我不得不说我深深地羡慕着你们,中华民族新一代少年,你们的这个中国,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大起来了,你们的时代丰富多彩,衣食住行样样都再不同于我们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你们甚至还拥有了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等,这些都是我那个时代想都不敢想,也根本就想不到的。但你们的时代也有你们的挑战,你们面对的是更加变幻莫测的未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时代的征程在多条航路上展开,你们要面临的战争,虽不用流血,但却更考验人的多方面能力:你们要面对某强国在政治经济上的,要面对某邻国贪婪地将我国文化遗产“鸠占鹊巢”的不公,要面对即将打响的科技创新革命……你们也要寻药,寻一济让中国更为强大的民族复兴之药。
你们的担子仍然很重,你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寻药之人又怎能怕苦?我在你们的时代看到了许多寻药人,他们是你我学习的榜样。我看到北京地铁司机王凯华,一天喝掉十包咖啡保险乘客安全,他寻的药,是恪尽职守,为人民服务;我看到基层教师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她寻的药,是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不负时代;我看到守在敦煌几十年的李东方,在风沙中用珂罗版保存中国文化明珠,她寻的药,是初心不改,永不放弃……你们的时代,也有于千万万的人,想用自己的星星之火,让中华之火代代相传,永不熄灭,我想,我们与你们,都是应用年华求药、无怨无悔之人,毕竟年少之人,怎能酣于蜜糖,耽于幻想?何不趁青春,起芳华,奋斗正当时?
我是从革命之火中走来的人,你们是从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少年,我们的使命不尽相同,但初衷不改:为中华之药方而奉献青春!莫藏爪牙同如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我们的时代,正向未来迈进!正向更美好的明天出发!
五四运动100周年观后感
1前,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了.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五四”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
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五四”运动以来,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都是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的力量.
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尤其是21世纪对青年一代的要求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形成国家的创新体系.
发扬创新精神,就要用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创新不是在沙上建塔,也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第一要义,要取得工作的权力靠学习,作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随上时代步伐而不是被时代抛弃,创新意味着走在时代前列就更要加强学习,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珍惜宝贵年华,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打开广阔空间,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
同时发扬“五四”精神也就是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但时至今日,爱国主义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也不能动辄就叫“打”.当北约炸弹“误中”我驻南大使馆时,当美国虫子侦察机公然闯入我领空并撞毁我军战斗机时,当我海军防空兵王伟经多方寻救至今杳无音信时,填充在你心中难道仅仅是愤怒吗?我想,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科技振兴祖国,因此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必须是一个热爱知识、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当在了解中国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勤奋学习,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展现21世纪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实现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伟大复兴的愿望.
五四精神必将在新世纪里发扬光大!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作为五四精神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历史动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是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不遗余力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五一”是劳动者奋斗者的节日,“五四”是青年人的节日,两者比邻,为奋斗中的青年人坚定爱国情怀营造了良好氛围。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是每一个劳动者的共同奋斗出来的。在革命年代,先烈们怀着一颗颗爱国心誓死保卫祖国,面对这鲜血淋漓的革命历史,就更应体会到新时代中国和平的不易、发展的艰辛。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了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和团结最大多数人的新,成为了指引奋斗方向的明灯。只有深爱祖国,才能甘愿为祖国奉献,奋斗中的青年人要坚定爱国情怀,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爱国报国的热血斗志投入祖国高质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中去,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是需要用奋斗去书写的。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等各方面,都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青年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秀爱国主义情怀,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醒判断,让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国拥有足够的后备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斗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但若能在青年时便开始奋斗,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绩。青年干部作为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更要让“五一”的奋斗情“五四”的爱国心激励爱国爱党的精神力量,满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成真的勇气去奋斗,以生死不移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的报国志向,为民族复兴大业砥砺奋进。
1979开学典礼后给同学的一封信
XXX同学:
你好!
作为新生,我刚才参加了新生开学典礼(40年前,录取我们的中专为我们举办过开学典礼吗?我毫无印象。反正在我所就读的农村戴帽学校,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没见过什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中国的教育之路就是如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就是改革开放初的真实状况),校长讲了学校近30年来的辉煌历史,勉励我们在改革的征程中,莫让年华付水流,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我于是心潮翻滚,就给老同学你写封信聊一聊。
今年我能榜上有名,是非常幸运的(为此我后来悔断肠,考上个中专就上了,为什么不补习几年直接考个本科呢?)。记得全班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咱们那由古庙改造的校园的大土坡下的操场上,班主任老师说:“你们可能是这辈子见最后一面了,许多人以后就天涯海角,天各一方了!”离别的滋味顿时袭来,但所有人都没有眼泪。同学们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我,异样眼光里的不仅有羡慕,有不屑,更多的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远。因为当年我们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几乎全军覆没了!(当年的高考录取率太低了,连中专技校6%,农村戴帽中学的录取率就更低了!再说白云苍狗,世事沧桑,后来混出模样的过得比我好的大有人在。真的不是一考定终身。)
为什么考上的是我?不瞒你说,有很多原因。老师偏爱是其一,我关心时事,阅读量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母亲管学校的报刊杂志,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书、报)。的确,如许多人所言,我醒着的时候就在看书(这样反衬了我的愚笨,但我至今觉得并不丢人。何况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看报刊杂志,不是学习文化课)。开卷有益,阅读使我眼界开阔,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粉碎“”之后,拨乱反正,澄清了许多历史问题。去年,《光明日报》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通过阅读,我更加坚信马列主义,坚信唯物辩证法,也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优越性。今年,我们经常听到“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些词语,知道“整顿、改革、调整、提高”是经济工作的八字方针,还知道国家在深圳、珠海等地建设了经济特区(当时,根本不懂“经济”是什么意义,否则,就直接去深圳了摆地摊了),我还不清楚政治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与我有何关系,但知道必须有教学改革,否则就会把学生教成迂腐的书呆子。
说到这里,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在外面工作的父亲今年入党了!其实我父亲的单位早在1959年就对我父亲进行了外调,只是因为我爷爷的政治问题搁浅了!一个伟大的不唯成分论的时代终于来到了!一个唯才是举的时代来到了!我们要学好本领为国家做贡献,将来一定会有我们的用武之地!
现在,“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40年后也一样,高考也是拼家长拼家庭)过时了,现在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社会上到处都传颂着科学家的名字和事迹,如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如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经常走路不小心撞到树上;少年天才宁铂会作诗、会围棋,还会解难题,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我们还知道仰望星空,阿波罗号早已登月成功!今年春天,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郭沫若撰文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举国上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
还有一个原因,我是有个好爸爸,好妈妈,还有好亲戚,我有全套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我的岁月静好风清云淡都是因为这些人在我负重前行)!这两年,教材奇缺,为了还借来的书,也为了加强记忆,不少同学抄过整本书(刘震云小说《塔城》中有这样的细节)。容易得到的就不懂得珍惜,我的书就放在课桌里,记得有一天,一下就丢了四本,其中包括程老师的《东周列国志》、郭老师的一本数理化方面的书。你知道是谁偷书的吗?窃书者不算偷,但我这是借来的书啊(多年后,我买来还了老师书,那个惭愧呀!至今不知窃书者为谁)!有时甚至没有纸张,不仅买不到作业本,而且买不到大白纸,只能托关系从外县买到又黑又糙的黑领纸。乡村学校的条件太差了,没有任何教学设备,上物理课不知道什么是物理实验,上化学课没见过试管长什么样,上语文课没见过老师讲普通话,甚至刚在野地里盖好就搬进去的教室,没有玻璃,没有像样的课桌椅……我上晚自习是很少有电的,所以,我们每人都有一盏煤油灯,每晚煤油灯的烟雾笼罩在教室上空,上罢晚自习,每个同学的鼻孔下都被熏出黝黑的道子,无论男女。
但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师生不怕吃苦。我们基础差,底子薄,要想夺回被“”耽误的青春,只能三更灯火五更鸡,加班加点拼命干,从1977年底到1979年高考,我们几乎没有在12点之前睡过觉(连轴转的做法很不科学)。记得我们的宿舍的床吗?破庙戏台的后台里间的小龛里,一长排大通铺旁搭了半个个乒乓球案子,上面要挤两个人,半夜不敢翻身。数九寒天,只在外间生了个火炉,每天睡醒后一摸鼻子都是冰凉冰凉的……我隐隐觉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我们一生的精神底子,从这样的困苦中能够走出来,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战胜呢?
我现在考上的这个学校虽然和我想象中的学院有很大距离,没有高大轩敞的楼房,没有郁郁葱葱的植被,但是教学设备还算齐全,教室里有电灯,而且从来不停电,老师的课讲得很带劲,学校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忙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老师说,大家既来之则安之,每个学期成绩都要大排名,现在正值青黄不接的时期,师资匮乏,大家一定要刻苦学习各门功课,将来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听说多数同学又回到高中复读。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你在你村中学做了一名代教。就在高考前夕,你的父亲去世了。你稚嫩的肩膀承受了人生的无法承受之重,下地劳动,糊火柴盒,辅导弟弟妹妹做作业,你勇敢地挑起了人生的担子。你那么聪明,我相信艰苦的日子一定会熬过去,你一定不要放弃努力,我们才16、17岁,将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你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窗外飘来《我爱你,中国》,碧波滚滚,白雪飘飘,青松气质,红梅品格,这首歌的画面感真强。这首歌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陈伊玲的故事》很相似:一位学音乐的考生因救火而使自己的高考表现欠佳,最后被录取。时逢盛世,开科取士,高考正在深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条条道路通罗马,改革开放,天地广阔,回首望去,各种人生都篇章辉煌灿烂)。我们的国家正在越来越好,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国度里,努力奋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致
紧紧握你的手!(当年就是这种表达方式)
XXX
1979年9月15日
让青春在奋斗中飞扬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1919年5月4日,历史从这里转折。五四运动如闪电惊雷,劈开旧中国如磐铁幕,唤醒暗夜中沉睡的灵魂,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继承五四传统、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成为无数镇域青年共同的心声。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的理解。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诗,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浪漫;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充满着梦幻迷人的色彩;有人说青春是一朵花,散发着恬淡清香的气息;有人说青春是一部电影,每个人都在用心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然而,在这次获得表彰的梁丽娜、周文涛、陆朝阳等时代青年的眼里,青春不仅是人生中一道最美的风景,更是一段值得拼搏奋斗的旅程。
对个人而言,青春是一段宝贵的时光。在人的一生中,青春虽然绚丽多姿,但是却十分短暂,稍纵即逝,而且一旦逝去将永不再来。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有所成就、有所作为,不仅取决去信仰与坚守,从很大程度上说,还取决于是否辜负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所以,即便是从实现人生梦想这个“小目标”的角度来讲,奋斗应该成为青春舞曲的主旋律,因为只有奋斗的青春才能让一生洒满阳光。
对国家而言,青春是一股磅礴的力量。虽然从人口的年龄结构上来看,我国当下已经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青年始终是社会的主宰。在现实中,年轻人活泼有朝气、敬业有闯劲、尽责有担当,他们不仅是行业进步的排头兵,还是创新发展的领跑者。所以,青春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磅礴力量。国家的未来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年轻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岁月之巅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先辈们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岁月,但是在他们的青春年华里充满昂扬的斗志,奋斗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乐章。所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年轻人应该主动将青春汇入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去,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人生的华章、描绘民族的未来。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当然,奋斗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在战斗”。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看,除了年轻人自身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在社会进步发展中挥洒青春以外,社会还应该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为年轻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让青春一路远行,在奋斗中飞扬。
忆五四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
庄严肃穆的会场,铿锵有力的字句,一下子将时光压缩了一百年,让距离腾挪了几万里。五四,一个属于新中国的词汇,一个属于中国青年的标识,正在一下重似一下地撞击着,那个埋头书桌的我,和我的灵魂。
那声音让我想起的历史,浮雕般一一涌现。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新青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师夷、体用、洋务、实业、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于是,最黑暗处迸出了天光,沉疴累累的老大天朝艰辛地诞下了朝气昂扬的少年中国。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永远像青年一样的斗士鲁迅,毫不留情地解剖到我们皮肤的底层;“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熟睡中惊起继而创办《新青年》的钱玄同如此呐喊……
五四最大的意义,我想便是打破了我们的“一直都如此”,是之于愚昧落后的怒吼,是面对满目疮痍的奔走,是青年的胆气和担当。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于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优厚的国外待遇,学成归国,献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于是26岁便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32年的王继才,在风浪拍岸中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于是那个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刚刚毕业的稚嫩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于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泥泞的秦玥飞,背负着自己的青春,离开耶鲁,在荆棘和贫瘠中俯首躬耕拓荒守梦……
于是也想起了不久前刚开始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贸易战!记得曾有人说,美国如果真要打击中国,不用长枪大炮,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搞定。一百年前的坚船利炮,一百年后的核心技术,此刻正值青春的我们,又该做何想?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追求权位与高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我还小?
亚里士多德曾说,时间碾碎万物,一切都因时间的力量而衰老,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遗忘。一百年了,先驱已逝,但五四精神呢?胆气与担当呢?
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书桌前的我,抬起头,那不远的远方清晰可见,那巨人的言语久久回荡: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观后感
青春是易逝的,你挥霍它,时间也会抛弃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我始终觉得青年的奋斗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作为青年干部,我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扎根基层,发挥才智,以坚持到底的毅力,最实际的行动为家乡建设奉献一份力量。
五四青年节起源于上个世纪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发生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现在世界上,对于青年的定义很多,大部分是以年龄为限,那么青年这一称呼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我认为,青年是一种担当,基层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而我们正处于思想最活跃、行动能力最强的阶段,更要勇于担当,认真履责,要有“卧薪尝胆”的决心,要有“悬梁刺股”的学习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踏踏实实沉下心来,认认真真为群众做好点点滴滴小事。
让我们勇挑重担,奋勇向前,对得起青年的称号,对得起时代的重托和历史的考验,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
我们这一代青年,将全程参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征程,必须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从1919年到,五四运动历经百年。百年前,无数青年为中国之崛起振臂而呼,轰轰烈烈,今日,身为青年的我们该如何继承先烈精神,奋发有为呢?
作为在乡镇岗位上的青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曾迷茫,也曾犹豫过,直至慢慢发现:平凡也可以是不平凡。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依然能够保持初心,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也是一种不平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既已至,则奋斗之”,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们很高兴在最青春的时光里,加入到水口乡这个大家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为建设”人文古韵、幸福水口“而奋斗不止,并在行进的道路上采颉智慧的光芒,丰富青春的印记!
初中生语文作文优秀素材 篇5
那天,我与奶奶如平常一般走入菜场,奶奶一只手握着我,一只手攒着一个袋子。当到一处卖鱼的地方时,我被帮旁边小贩手里的东西吸引住了,好奇地走了过去,当我回过头想去找奶奶时,发现原来在卖鱼的奶奶不见了,这才发现我与奶奶走散了。我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寻找奶奶的身影,可是咋么找也找不到,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再想起奶奶曾经跟我说过的那些坏人会抓小孩子去卖掉,心里就更着急和恐惧了。心里着急,鼻子就变酸了,眼泪也不听话的冒了出来,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转,越来越多,终于忍不住了,“哇!”的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眼泪也不停地往外涌出。
哭了好久,突然一块手帕出现在我的脸上,那是一块很软很滑还带着一点清香的手帕,手帕的主人正用它,轻轻地擦跟我脸上的泪。我收住眼泪,愣愣地看着她,一个身穿一条带黄色连衣裙地阿姨正细心的擦着我的眼泪,见我不哭了,就把我从地上扶起来,用那块已经半湿了的手帕拍净我身上的灰尘,一边还看着我说:“怎么了,怎么哭了,跟阿姨说一说看,好不好?”她的声音很温柔,听上去很亲切。我看着她。说“奶奶,我找不到奶奶了。”“哦,那没关系,阿姨陪你找,你别哭了。”我点了点头,从那个阿姨手里拿来手帕,把自己的脸擦干净,那个请香,真得很香。
于是我与那个阿姨穿梭在菜场的人中,寻找我的奶奶,可是一圈绕了下来,根本就没有看到我的奶奶。那个阿姨蹲下身来,看着我,问道:“小朋友,你奶奶以前有跟你说过,如果走丢了在哪里等她吗?”这一问,倒是让我想起奶奶曾说过风,在菜场门口的超市等她。一想起,我就飞快的跑到那个超市前,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我找到奶奶。
等我再回头找那个阿姨时。阿姨已经不见了,我没记住她的样子,只记住了那手帕,那清香,还有那心头的温暖。
高中生语文作文优秀 篇6
人人都渴望美满的爱情,但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不断地打碎人们的美梦。自以为找到了爱情,实际上却是陷入了爱的陷阱。很多人无力自拔,一生也就在痛苦中度过。其实,只要你勇敢一点,认识到不能这样生活,改变自己,就可能走出这个陷阱。
人生原本如月季花一般灿烂,如流星一般闪烁;该追求时就追求,该参与时就参与,该苦恼时就苦恼,该放弃时就放弃……即便是没有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即便在瞬间化成尘埃,今生今世,也决无遗憾。累又从何而来呢?
爱情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即使是从一份己经名存实亡的爱情中逃离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布力斯太太己经三次发现丈夫有外遇,而且最近又开始酗酒,还常常对她又打又骂,但她依然想的是如何忍受这种生活,从来没有想过与她的丈夫离婚,逃出这种可怕的折磨。
布力斯太太只有32岁,但是看上云己经像是40多岁的样子。她的好朋友关心她、心疼她,问她有什么打算时,她竟认为除了维持现状,别无他路。原来,布力斯太太结婚10年以来,她早己经习惯了依靠丈夫的生活;丈夫就是她的“安全岛”,即使是婚姻出现了问题,她也不会离开,因为她己经习惯了“安全岛”的生活,一旦让她离开,她会无所适从。
布力斯太太这样告诉她朋友自己的感受:“虽然在理智上我也明白,婚姻的结束是我恢复健康和自尊的唯一途径,但我却不能改变自己的绝望。我对人生失去了兴趣,而且简直不能工作。听到收音机里播放一首浪漫的歌我就会泪流满面。我觉得自己己经跌至谷底,永远没有再感受欢欣的希望了。”
“谷底”是一个可以暂时栖息的地方,不要拒绝承认你的感觉,只有好好地去整理它们才有可能治愈你的创伤。
“安全岛”可能是一个人、一种状态、一个地方,或者是一件事情和一项工作,它会成为人们的非理性的需要。如果需要安全、被照顾,我们就不能离开这个安全岛,否则将会无所适从。
一切重建的工作都可能包含着痛苦。但是事实上,抛开这些疲乏了的关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脱。关键的问题在于:哪一种事情更痛苦,是结束一个疲乏了的关系?还是欺骗自己,让自己相信这个关系还有意义;并且相信忠诚、习惯或恐惧比拿出诚实和勇气说再见更值得?大部分人都知道结束一个疲乏了的关系很难,但他们却不知道:如果不抛弃它,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
我们需要家庭和朋友,这样能够减少我们的孤独感,让我们感觉到安全,但在许多的时候,人们之间已经没有爱了,却为了逃避寂寞而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最终给自己徒增许多的烦恼。当朋友带给你的痛苦多于欢乐时,你应该勇敢地结束友情。一个人退出另一个人的生活,是很平常的事,只有果断地放弃,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自己的幸福。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篇7
一、思想素质
( 一 ) 民主互助的师生关系。对于以往的作文教学, 主要是教师定框架、定基调, 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强加给学生, 这样限制学生太多。而这种教学, 学生大部分套用公式或范文。结果,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几乎一样。这样, 学生创造性精神没了, 创造性思维更没了。
(二) 服务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阅读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写作的主体。所以, 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帮助和解放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终班级里学习的主人变得很多, 从而我们自身的教学工作也取得到了很好的效果[1]。
对于写作来说, 其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要写出具有特色、经历和健康的作文, 学生就必须具备创新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主要的, 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展想象力, 拓宽思维空间。对于作文而言, 需要创造性的思维, 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我们可以借助想象的力量, 把写作内容更好, 在思路上拓展了;在情感上得到抒发;在形象上得到塑造;在意境上得到创造, 而写作的选材、立意、结构和表达上, 也都离不开想象。
对于中学生, 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具有想象力, 那么, 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 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余时间, 让学生亲近体验自然生活, 即:观察山、川的风景;花、草、树、木、虫、鱼的景象;让他们去体验人世间的生活疾苦;我们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 而且如何做有心人、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人。
第二,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我们的课堂, 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首先, 我们借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课堂上, 我们应指导学生如何去诵读文章, 如何以丰富的情感去认识, 从而为以后打下基础。其次, 采用具体方式训练:1. 幻想作文。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幻想能力, 才能发展其创造想象力。2.假设作文。学生凭借生活, 展开想象去构思自己的作文。3. 延伸作文。学生不论看电影还是小说后, 根据其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 让学生可以通过想象, 进一步把内容延伸。
第三,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我们要想培养学生高效的想象力, 除了在课外阅读上下功夫外, 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用心去品味, 尤其让学生去品味想象更多的篇章。这样, 通过不断增强其感性认识, 对作者的联想、想象的技巧进行思考[2]。在教学中, 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积累知识, 丰富思维。学生要有知识的积累, 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很重要。我们除了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学扎实外, 还应把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 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为日后的创新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有计划、积极地引导学生拓宽各方面的知识。第一方面:开设阅读信息课。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 在课余时间,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第二方面:建设班级剪贴栏。对于报纸的重大成就, 即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 让学生重点剪贴。第三方面:开展社会调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生可以进行社会调查, 诸如:工厂、农村、商店等的调查。
三、激活创新思维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场合, 只要用固定的思维去处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采取措施, 激活思维的因子, 利用这种因子, 来弱化思维的定势, 产生创新的能力。以下我们就谈谈几种因子的重要作用[3]。
第一种是怀疑性因子。怀疑性因子是创新思维的第一因素, 也就是要敢于怀疑, 因为只有敢于、大胆地提出疑问的人, 才能敢于独立地去思考, 最后才会有新发现。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除了要鼓励学生外, 还要敢于摆脱传统的旧观念, 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二种是抗压性因子。我们要创新, 也就是要不同于传统的、一般的答案。换句话, 就要提出和大部分人不同的看法、主张。
第三种是自变因子。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除了创设创新的氛围外, 还要给学生增加必要的压力, 促使学生自变, 从而使他们能够独立的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健康发展的方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健康发展, 从以下几种思维机智进行强化训练。
第一, 发散机智。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 展开他们丰富的联想, 不断拓宽其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想象能力, 不能约束学生的想象力, 对于正确的想象给予表扬, 对于错误的想象进行正确的引导[4]。
第二, 换元机智。在写作中, 将构成题材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换成另一元素进行训练, 这种被称之为换元机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方法。
第三, 转向机智。在作文教学中, 转向机智的训练要强化, 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 创优机智。在作文教学中, 在发散的基础上,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好的思维去想象。
总而言之, 在写作教学中, 学生要做到:“知识的积累, 思维得到丰富, 想象力得到发展, 思维的定势要弱化, 激活思维的因子, 强化思维的机智”。这样, 他们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晓薇.重视培养文本解读能力——从语文新课标看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2]刘胐胐, 高原.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简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6 (6) .
[3]邱晓慧.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与解决对策[J].成功 (教育) , 2007 (1) .
高中语文作文探究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原则;策略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战高考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笔
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坚持的原则
1.开放性
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用不同的思维看待问題。
2.自主性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自选题材、独立思考、自拟题目、总结经验等。
3.实践性
众所周知,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具备丰富的思维和广阔视野,这就要求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鼓励学生要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去搜集素材。
4.创新性
一般而言,一篇好的作文要想得到他人的充分认可,就应该凸显出亮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根据作文的要求,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
一篇文章倘若没有了素材,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让学生搜集到恰当的素材呢?严格依照作文的要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且新颖的素材。
2.研究拟题方法,为作文增添亮点
众所周知,题目是一篇作文的眼睛,一个新颖的题目是一篇作文成功的关键。第一,根据关键句子来拟文章的题目。第二,发挥想象,拟定新颖题目。想象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而且能够加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发挥联想能够为文章增添浓厚的美感效应。
3.确定文题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看到文题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基础的材料和联想的材料,经过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后,才能够确定文章的主题,从而就需要结合联想材料来确定出恰当的文题,这样既能够深化主题,还可以增加文章新意。
总而言之,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简单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韩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谈[J].才智,2009(12).
[2]鲁明.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24).
【高中生语文作文优秀】推荐阅读:
语文家乡的改变优秀高中作文09-30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合集08-27
转折高中生优秀作文05-27
高中生优秀寒假作文选登08-13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12-21
成长高三优秀高中生的作文12-15
寻找幸福果优秀高中生作文06-20
高中生防溺水优秀作文06-30
高中生优秀作文选二10-08
高中生优秀写景作文:神奇的盐湖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