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通用15篇)
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 篇1
1、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2、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3、有了粪堆山,不悉米粮川。
4、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5、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6、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7、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8、卖瓜不说瓜苦,卖盐不说盐淡。
9、宁可明交战,不可暗箭伤人。
10、人要心正,树要根正。
1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
12、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13、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14、磨刀不用看,全仗一身汗。
15、草无泥不烂,泥无草不肥。
16、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17、仁为百善本,贪是万恶源。
18、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环。
19、撒粪养地,捋粪现得利。
20、富人过年,穷人过关。
21、太阳东升西落,北斗能辨南北。
22、一分肥力,一分产量。
23、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24、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25、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26、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27、听人劝,吃饱饭;识人教,武艺高。
28、人各有能有不能。
29、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30、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 篇2
一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
它可以综合成一种教与学的精神, 在教与学的全过程和局部都可折射其光芒, 引导教育者的教育态度, 完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格。它是以整合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的,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三维体系, 即自主是品质, 合作是体质, 探究是衍生。
它不是具体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而是渗透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与学, 其再现方式具有开放性、多层次性和继承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因形成表现为:其教学过程是多元智力发展的过程。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都有“自我”具有个性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外因形成表现为:纪律的保障不是关键。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中, 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干, 他们总在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之中。
二小学阶段的自主、合作、探究实践
笔者在多年的听课研究中发现, 小学阶段的自主、合作、探究与其他学龄阶段的表象特征是不同的。通过对多位授课教师教学的探讨和总结, 认为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式”自主学习, 是小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
自主与他主、被迫、机械等只是一个“度”的问题。那些将小学阶段的课堂理想化为教学主体由学生来承担, 教学进程由学生来掌握, 教学目标由学生来确立, 教学内容由学生来评估等的论述, 实为空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结构尚未达到一定水平, 自主与被动更可说是相对的两个“量”。心理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与调查已表明:个体自主的行为能力随着年龄和知识的推进, 只有到了初中阶段,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达到交叉重合。也就是说, 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在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中, 教师主导地位的下降和小学生主体地位的上升是随着年龄同步而守恒的。“被动式”自主学习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被动”过渡到自主, 这中间有一个时间过程,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且只有充分把握好这一过程的“度”, 建立必要的教师对新知的介绍和对方法的启示等的学习, 才会出现“被动”转向具有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 如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建立“能学”;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建立“想学”;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基础上建立“会学”;在意志努力方面建立“坚持学”等表现形式。
2. 教师发起的课堂交往, 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大的好处在于相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学习, 比较容易在最近区域之间进行相互间有效的心智交互, 从而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小学阶段的合作学习, 由小学生发起是不成熟的, 主要是由教师发起。教师发动的合作交往学习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如果过分地强调合作首席教师的意志, 教师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错觉, 错误地把合作学习中生成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效果的认定, 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要把握好交往合作学习的“度”, 关键在于教师在发起合作交往中能否放权给小学生, 能否体现出让小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 如:让小学生有权与任何一位或多位同学合作;有权选择作为合作的首席;有权到课堂的任何角落组织合作;有权不与人合作或有权倾听和讨论等。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发起的课堂交往的关键, 在于能否唤起同伴意识和合作精神, 开阔视野、激发想象、优化心智。
3. 转化习题研究, 深化美育探究
“当代中国, 美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明确列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杨河教授在“当代美育前沿问题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美育年鉴 (2012) 》出版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当前, 小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主要以习题为中心展开。在大量的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 小学阶段的探究活动中,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和从教学内容引申出习题, 让学生参与探究成了主流, 这种目的在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究活动, 探究的质量是不高的。内因在于教师没有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区;外因在于探究活动中的实验成为摆设, 推理和判断成为了肤浅讨论, 课后调查成为过程空想。改变现状, 必须引进美育,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美育提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 是对于美育重要作用的深入阐释, 是今后加强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美育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
[作者简介]闫华然,男,汉族,河北省馆陶县人,现任河北省馆陶县南徐村乡徐村小学教师。
兴趣是一切行为的源动力,对于语文学习自然也不例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真正开始进入学习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所形成的学习的态度将跟随人的一生,因此,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不仅仅是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和语言驾驭能力的有效途径,更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学习行为。
一、正确认识小学语文中兴趣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指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主要目的,尤其是在教学目标中,它明确说明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础,语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奠定这种基础。它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是学生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此外,还应当“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并且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基本目标。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具有多方面意义,它不仅在于让学生能够驾驭文字,还在于一种民族精神的培养,而这一切都将服务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只有培养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这一切。对于兴趣,教学大纲中同样有明确的表示。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除了对于掌握必要知识和能力的说明以外,还要求培养起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这一角度看,语文教学是要求培养出一种兴趣的,而这种兴趣不仅仅是对于语文的兴趣,更多的还是一种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从写作的层面上看,教学大纲提出,要求低年级学生应保持“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中年级学生则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高年级的要求则是“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这些习惯和兴趣的培养一样,都是要求学生形成一种从内心深处的“喜爱”。
此外,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中,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全文几次提到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可见这种任务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意识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需要引起全体教师的注意和重视,并最终需要将其付诸实践。
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若干入手点
针对于目前对于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视,以及身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本着以学生自身发展为基准的考虑,必须将兴趣的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来。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一)赋予学习更正确的形象。与其说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如说赋予学习更正确的形象比较合适。学生常会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这种态度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极为不利。《学习的革命》中曾经说过孩子们并不会生来就会将学习视为一项艰苦的劳动,直到父母或者教师告诉他们学习的艰苦。因此,身为教师,首先应当为学习这项活动建立一个正确的形象。学习,或者应该像游戏一样,也会需要付出竞争和努力,也会有胜负之分,但是却不是一种磨折,而只是一项活动而已。
只有树立起关于学习的正确形象,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息,并且深入调到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更或者,学生一直都将学习当做是一种游戏,那么身为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保持这种认识,而不要刻意去使用一些词汇,诸如“努力”、“勤奋”等暗示学习的艰辛。
(二)重新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学相长是中国一直以来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主张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道路。但就目前的小学教育而言,还存在很大与之向左的现象。在课堂上,甚至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扮演了太过重要的权威角色,这种角色甚至于和学生家长的权威开始形成一定层面上的抵触。而同时也有很多教师,生怕失去这种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因而刻意地去对这种地位加以巩固。
但是目前来看,很难说这种方法一定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作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在学习方面有着一定的能动性,而身为教师,更多的应该是鼓励这种能动性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树立起自身的权威形象。更糟糕的是,这种权威形象在对学生施加压力,限制其发展方向的同时,也给予教师一定的暗示作用,使得很多教师因此固步自封,难以前进。因此我认为,目前在小学阶段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教师从心理上放弃自己在课堂上的核心地位,从而转变成为一种教学活动的从属位置。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虽说语文教学不像理科教学那样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路径进行探究并轻而易举地通过一个结论进行评价,但语文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能动地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将加强学生与语文课程的联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很多语文基础知识,因而使得在教学实施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灌输”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明显,因为低年级教学内容以语文知识的元素形式出现的较多。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知识的整体性构建,对于知识的背景加以详细描述,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感情投入。即便只是对于语文知识元素的学习,也可以引入相关理论,例如识字教学可以引入汉字的构成理论等,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增进学习主动性。
关于黄河的俗语 篇4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
黄河清,圣人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九曲黄河十八湾。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关于成功的俗语 篇5
成功的路上,苦恼和喜悦是一对孪生兄弟,当苦恼出现时,请你相信喜悦会紧随而来。
成功不成功只一字之差:主动或被动。
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
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把握先机,所有失败的人都是守株待兔。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
成功永不放弃,放弃永不成功。
一个频繁回头的人,是出不了远门的。
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将来。
看不到机遇的人是蠢人;抓不住机遇的人是庸人;有机遇不抓的人是罪人。
金钱没有高贵,低贱之分。金钱在高尚人的手中,就会变得高尚;金钱在庸俗人手中,就会变得低级庸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人往往拿已知的东西来判断未知的事物;人往往拿着错误的推论当正确的结论。
富就富在不知足,贵就贵在能脱俗;贫就贫在少见识,贱就贱在没骨气。
千斤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后悔药。
成功的两大特质:亲和的魅力;虚怀若谷的态度。
失败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有德失心的人。
成功的轨迹:心态——能力——组织——业绩。
成功的领导人不是温度计,而是恒温器。
世界上有二十岁的朽木,也有八十岁的常青树。
勇者无畏,智者无惧。
成功的循环线:明确目标—落实计划—积极行动—遇到问题—接近成功人—坚持。
成功需要君子的鼓励,也需要小人的刺激。
拥有资源不能成功,善用资源才能成功。
成功者说:虽然这个很困难,但它是可能的;失败者说:那是可能的,但它太困难。
失败是成功之母,检讨是成功之父。
成功以前谈挫折叫做——吐苦水;成功以后再回来谈挫折叫做——经验谈。
一个人成功要懂得放弃和选择的智慧。
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
宁可被人笑一时,不可被人笑一世。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字就是“变”字。
成功的背后是失败两个字。
想成功就要和成功者的思想脚步和时间重叠。
成功苦中求,梅花寒里开。
建立成功事业之前,先建立成功的团队。
成功就以为着我们有生活的选择权。
关于训诲的俗语 篇6
夏日注意铁器,冬天注意瓦器,四季注意红舌头。
以柔制人,以刚克已。
稳重的马,人人骑,沉着的人,人人欺。
劝戒顽固不化者,不如拉扯湿氆氇。
刺耳的话是疼爱,疼爱的话有益处。
谁人若是靠金山,他的禽鸟都是金。
虽丑陋也是已父母,虽肮脏也是父母碗。
知心话儿说的太多,定要落得有苦难言。
疼爱的嘴里没有中听话。
斧头砍石头,吃亏在自己。
女孩若非呆子,文静些好,男孩若非疯子,调皮些好。
虽不能作风雨中的伙伴,也不能引霜雹来遭踏。
鸟飞空中无足迹,人无羞耻话无据。
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 篇7
教育界对国学经典的重新审视乃至重视固然是极为可喜的现象, 这种现象标志着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启蒙和民族性格的培养又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来。但是, 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小学阶段对国学经典渗透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还没能形成比较易操、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还不甚理想。以至于不少的学校在开展国学经典渗透教学的时候出现了表面的繁荣现象, 虽然小学生看起来读得热火朝天的, 其实音义脱节, 一知半解。那么, 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国学经典进行渗透教学呢?笔者以《三字经》为例, 结合个人在《三字经》渗透教学的实践, 对更佳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笔者以为, 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要根据国学经典的特点从音韵美、故事性、教育性的角度进行教学。
一、抓住《三字经》音韵美的特点进行教学
在众多的国学经典里, 《三字经》音韵美的特点是最明显的。在编撰形式上, 她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 句式整齐, 隔句押韵, 读来朗朗上口, 音韵和谐且前后语义连贯, 顺畅自然。正因为如此, 《三字经》不同于许多先秦诸子散文的拗口难读、深奥难懂的特点应该被广大的小学国学经典教师认识并充分利用。相信许多教师都能够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读出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对晦涩难懂的古文的厌恶之情。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国学经典教师一定要从《三字经》音韵美、极适合朗读的特点出发, 逐渐培养他们热爱国学经典的情感。如果小学生能够从《三字经》开始慢慢激发学习热情的话, 那么, 小学国学经典教师就可算是“善莫大焉”了!
从现代语文的教学理论来看, 在进行《三字经》教学时, 我们也应该秉承“书不读熟不开讲”的教学原则。只在这样, 我们才能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的国学经典竟是如此的形式优美、韵味十足且意义深远而不是面目可憎、晦涩难懂。在引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甚至可以使用节拍、配乐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 营造适宜朗读氛围。
二、抓住《三字经》知识性的特点进行教学
严格说来, 《三字经》是一部包含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 介绍了众多模范榜样的极具知识性、引领性和社会性的文化通俗读本。就是因为本书对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的内容丰富, 对培养民族性格的巨大作用, 才使得她成为了中国古代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蒙学教材, 成为家长和塾师儿童首选的教材, 被尊为“千古一奇书”。所以, 对于这样的一本可谓包罗万象的千古奇书, 小学国学经典教师可不能让学生自己读读, 取得表面的繁荣就完事了。
当然了, 由于历史原因, 甚至于我们的小学国学经典教师都有可能对《三字经》里的知识不是很了解, 对于书中的知识性强的特点把握不好。所以, 这就要求小学国学经典教师要先放下身架, 象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 与小学生一起探讨学习, 共同进步、成长。特别是在一些古代名人的行为习惯的解释上, 如果小学国学经典教师没有事先学习, 积累深厚的国学功底的话。那么, 在遇到小学生提问时, 就很有可能闹出笑话来。
三、抓住《三字经》教育性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代大儒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 他的观点阐述的是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为中国古代蒙学首选, 自然是不能摒弃“文以载道”的作用。《三字经》在安排学习内容、阐述教育规律、指出学习榜样的基础上明明白白地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基本准则, 解决了读书人的学习方向与目的。与此同时, 《三字经》还提出了“仁、礼、和、义、智、信”为基本范畴的价值观, 这对于读书人人生观的建立无异于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是具有道德导向性的作用的。
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曾经说过:“《三字经》对当时普通人所受的教育, 以及他们通过教育而形成的自然观、神道观、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 确实要比在专属文人学士的书中, 有着更加充分而鲜明的反映, 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 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价值。”基于此, 小学国学经典教师在进行《三字经》教学时一定不能忽视她的教育性的特点, 既要避免绕“道”而过又要避免枯燥说教, 在道德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情感教育。
总之,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特别是《三字经》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项工作是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能否形成民族品格, 能否传承民族文化的伟大工作, 每一位小学国学经典教师都应该重视这项工作, 多多钻研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国学经典对塑造中华民族品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等仍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三字经》是许多小学进行国学经典渗透教学的首选。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要根据国学经典的特点从音韵美、知识性、教育性的角度进行教学。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阶段,渗透教学,音韵美,知识性,教育性
参考文献
[1]周谷城.传统蒙学丛书序.岳麓书社出版社, 1996.
[2]蔡育婷.浅析古代启蒙教材《三字经》的现代教育价值.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蔡明英.对《三字经》教育思想的研究.语文学刊, 2006.
关于素描训练初级阶段的教学 篇8
绘画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直觉判断力,这是提高鉴赏力的基础。完全从逻辑思辨出发,只能分析出作品的理性属性,无法把握艺术家特有的直觉过程。显然,对于直觉形态的把握必须具有直觉感受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艺术鉴赏力。这种鉴赏力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通感。怎样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除了某些人天生具有超常的鉴赏力外,大致有两种途径达到这个目的:其一是有大量接触艺术品的机会,形成一种职业性的条件反射,在欣赏实践中不断提高鉴赏力;其二则是接受艺术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具有对形式、色彩和整体关系的艺术敏感性,从自己艺术实践的切身体会中辨别作品的艺术价值。当然,画得较好的学生不见得鉴赏力就高,但通过绘画来训练艺术感觉,提高艺术素养,毕竟是使学生避免“纸上谈兵”的重要途径。一幅画是怎样产生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理机制,艺术家制作一幅画,从构思到完成有一个技术操作的过程,包括材料工具的选择和运用,这些知识在史论教学中只略有涉及,绘画可在某种程度上补此不足。学生在画室里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造型的基本观念和方法步骤,材料工具的基本技能,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加深理解。学生具备了这些专门知识,在分析作品时不仅可以指出其内在因素,也可以从作品本身的形式特征入手进行比较研究。严格说,只有真正了解形式的产生过程,才可能从形式风格的角度来剖析作品,只有具有了直觉判断力和深入了解作画的过程之后。才可以说是开始“懂画”了。所以重要的是在研究考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直觉把握能力,这也要求在绘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现象,一方面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深。绘画课的设置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具备两方面的能力打好基础,既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把史论看成创作的附庸,而把学生训练成单向发展的画家,也不能从纯理论的角度使学生只会从概念到概念,对艺术品却全无感受。而是经过一定的方法步骤,通过循序渐进的严格训练,使学生具备处理各种复杂形体的能力,并逐步领悟到素描不是简单地反映对象,而是表达观念和情感。这种训练方法自然应该包含学生对对象的主观感受的表达。
由于长期以来对素描认识的武断和片面性,使一些人认为素描和创作、设计没关系,只是纯技术的训练,或认为素描就是照抄对象,画多了是对思维的限制,或变成画匠,阻碍艺术天性的发展。由于现代艺术的兴起,照相术对绘画的影响,好象素描基础训练落后了,传统的素描教学应该被现代教学的想象训练取代了。我以为这是观念的偏颇。
素描教学中概括对象和照抄对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艺术地(主动)表现对象,后者是消极地(被动)抄套对象。素描教学正是用前者扭转后者的过程,用艺术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对看什么就画什么的心理习惯的纠正。在教学过程中这种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并通过学生长时期耐心的训练、实践和理解才能逐渐建立起来。学生即便一时间理解了原则、原理,但要在绘画实践运用自如也不容易。要想在短时期内让学生从较低的起点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光靠课堂训练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素描教学上总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起整体观察的概念。刚进校的学生,缺乏素描的基本概念,面临的问题很多,如构图、方法步骤、明暗色调、材料性能等。有些问题可以逐步解决,如材料工具的性能,通过老师的指导,几次实践后很快就可了解。在构图方面也是如此,学生虽然不易深刻理解构图的内涵,但最后一般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有些问题则是在整个绘画学习期间都难以掌握的,如纯熟的线条和块面组织,丰富的色调变化和明确生动的造型等,这需要长时间的技能训练,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素描课结束时,除个别基础较好的学生外,大部分同学在技法上无法达到熟练水平,但整体观察的能力却得到很大提高,基本上掌握了观察比较、整体表现的方法步骤,对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从视觉上整体感受并欣赏美术作品,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我在少年宫的多年素描教学中,培养出许多有较好造型能力的美术苗子。但回想十多年的教学,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准确的教学思路,对于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并确立审美观,甚至是人生观的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学生今后从事绘画艺术还是设计艺术,过硬的素描基本功都是不可缺乏的。绘画中有些因素是在形体结构之外的,学生要在学画的过程中细心体会一些审美的因素,也就是我们讲的审美的魅力。
关于努力的俗语谚语 篇9
1、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雄鹰不怕风,好汉不怕死。
3、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4、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5、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
6、慷慨丈夫志;铁石豪杰心。
7、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8、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
9、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10、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11、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13、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1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7、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18、不怕人家看不起,就怕自家不争气。
19、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20、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21、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22、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23、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4、水往东流,人争上游。
25、大老爷丢签,老百姓啃砖。
2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7、不湿鞋的人,捕不着鱼;被雨淋的人,不怕露水。
28、先学爬,然后学走。
29、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关于表达专心的俗语 篇10
1. 一个指头按不住两个跳蚤。
2. 不怕事难干,只怕心不专。
3.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 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5.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 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8.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9. 态度有多好,舞台就有多大。
10.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1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2. 心坚石也穿。
13. 三心二意,得不偿失。
14. 水不怕小,只要水长流。
15. 百艺不如一艺精。
16.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8. 一心必成多事,多心不能成一事。
19.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20.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21. 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必将一事无成。
22. 水滴石穿,绳锯物断。
23. 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
24.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25.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26.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7. 打断筋,打不断心。
28. 态度有多好,舞台就有多大。
29. 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
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 篇11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会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09-01
【基金项目】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招标项目《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社会管理新模式的对策建议》(L11DSH028)和《我省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制度机制与途径方法研究》(L12DZZ038)阶段性成果。
“公元两千年将届之际,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转化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图景”。网络虚拟社会的兴起和发展,正是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中的重要一件。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使整个社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开始逐步兴起。在20余年的时间里,大致经历了探索实验阶段、初创萌芽阶段、快速生长阶段、阶段调整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四个重要历史时期。
一、探索实验阶段(1987-1993年)
1987年9月20日,被称作中国互联网之父的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由此拉开了中国网络虚拟社会探索实验的序幕。1988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大学引进的采用X400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网与加拿大UBC大学相连,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SRI-NIC(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从此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1992年12月底,中国第一个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建成并投入使用。1993年12月,NCFC主干网工程完工,采用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将三个院校网互连。
这一时期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建设主要处于研究实验阶段,网络应用也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并未更大区域范围推广。不过,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实验为网络虚拟社会的初创萌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初创萌芽阶段(1994-1996年)
从1994年开始,网络虚拟社会逐步走出实验室,向正式运行使用迈进。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在此后的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随后,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建立起来。
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建设跨出了由研究试验向正式使用的重要的一步。尽管当时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还处于初创和构建阶段,相关技术、法律法规等尚未完全建立,但是却开启了网络虚拟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序幕。
三、快速生长阶段(1997-2000年)
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进入快速生长期。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3个月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深圳、西安、沈阳、哈尔滨阶城市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ICP。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将使八个大区间的主干带宽扩充至155M,并且将八个大区的节点路由器全部换成千兆位路由器。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第一个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2000年9月,清华大学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DRAGONTAP。
在这一时期,政府对网络虚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开始显现,网络虚拟社会迅速发展。到2000年底,我国的上网计算机已经约有892万台,上网用户数约有225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有122099个,WWW站点约有265405个,国际出口带宽为2799M。4与1997年相比,我国上网计算机增加了862.8万台,上网用户数增加了2188万,CN下注册的域名增加了118033个,WWW站点增加了约263905个,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了2794.408M。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快速生长态势。
四、深刻调整阶段(2001-2002年)
当时间到达2001年,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生长态势开始发生了一些深刻变化。随着2000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低迷期。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中国网络虚拟社会发展也受到了较大冲击,部分互联网企业创办人离开企业,中层管理者倒戈,公司发不出许诺的高额工资,网站把原来租下的高档办公室退掉等类似消息在网站业者以及媒体中广泛传播。由于资金与互联网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因,企业间的合并,以及企业的调整、转型调整变得越来越现实。5由此,网络公司的改组、并购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中国网络虚拟社会开始进入资源合理配置的阶段调整期。到2002年底,经过两年的调整之后,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走出低谷,开始复苏,并实现了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
在这一历史时期,虽然我国网络虚拟社会在外部发展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是,经过短暂的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导向的阶段调整期之后,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开始向蓬勃发展期迈进。
五、蓬勃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在经历了阶段调整之后,我国的网络虚拟社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加之外部环境改善,我国网络虚拟社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在2003年3月17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下正式开放二级域名注册,用户可以在顶级域名CN下直接注册二级域名,这是我国自有域名体系以来一次重大变化。从2009年下半年起,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纷纷开启或测试微博功能。微博客吸引了社会名人、娱乐明星、企业机构和众多网民加入,成为2009年热点互联网应用之一。从2010年3月起,团购网站又在中国逐渐兴起。6网络虚拟社会的深度、广度获得了极大扩展。
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虚拟社会已经形成。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我国已经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7由此,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场域”,并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总导言,第1页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大事记》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大事记》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大事记》
[5]中新社网站,《国内网站发展进入调整期》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大事记》
关于管理会计划分阶段的理解 篇12
20世纪初期, 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的许多企业开始推行泰罗制。这种制度是以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的, 强调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制定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同时又最具有效率的标准, 以实现生产各个方面的标准化。标准制定后, 必须严格执行, 不允许一切可避免的浪费存在。当时的成本会计为了配合泰罗科学管理的需要, 就引进了“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 来代替传统的“先干后算”的成本会计制度。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的共同特点是:首先通过测算, 制定出作为未来活动的理想规范的标准数;然后就拿它作为控制实际数的根据, 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 确定经济责任, 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一般认为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属于管理会计的萌芽或早期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并运用于生产之中, 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集中,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生产经营日趋复杂, 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国内、国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领导认为单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企业内部经营合理化的科学管理和职能管理, 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于是通过重新审查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等, 形成了企业管理的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管理认为,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应以产品为中心, 而应以人为中心, 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职工参与管理和决策, 借以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 扩大企业利润。客观上调动了积极性, 提高了生产率, 开辟了资本主义管理实践的新道路。会计界普遍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管理会计建立时期。
20世纪60~80年代, 现行会计由于受到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等各种管理思想的影响, 使会计和管理的结合更为密切, 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技术方法日益先进, 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因此, 这个阶段被认为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必然要对传统管理会计产生重大冲击, 从而在管理会计中不断孕育出新的领域, 使之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新发展所形成的企业内外新环境和条件相适应, 如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战略管理会计、适时生产系统与存货管理等。这个时期是传统会计向新型的现代管理会计过渡的一个历史时期, 被认为是管理会计的变革时期。
二、从管理会计发展的显著特征上看管理会计的划分阶段
20世纪20年代管理会计制度只用于美国产业界, 其他国家尚没有使用, 美国会计前驱麦金西在1922年出版了《预算控制》, 1924年又出版了《管理会计》,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管理会计的论著。这时只是确定了管理会计的雏形。
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 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一术语, 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财务会计侧重于为外部的报表所有者提供信息, 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研究的繁荣。从20世纪50年代起, 英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将管理会计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和其他财经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50年代初, 责任会计概念的明确提出及内容定位是向现代管理会计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专业管理会计团队的成立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标志之一。1972年, 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成立了“管理协会”。同年, 英国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1972年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开始举办“审定管理会计师” (CM A, 执业管理会计师) , 凡考试合格者颁发给“管理会计师证书”, 作为上岗的依据。1980年, 在巴黎举行的世界会计人员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 也把管理会计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 这次国际会议的举办表明管理会计的影响已开始扩大到世界范围了。
三、从管理会计目标上看管理会计的划分阶段
在管理会计发展的初期, 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和控制, 尽管后来人们又充实了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等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但在实践中, 管理会计的行为始终停留在个别或分散的水平上, 仅限于决策方案的落实和经营计划的执行上, 集中体现在“控制”方面, 因此这个阶段管理会计的特征是以控制会计为核心。这个阶段内企业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为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而计算的全部成本, 重心是寻求“真实成本”或“绝对真实的方法”。
关于教育孩子的俗语 篇13
2、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3、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4、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5、事前最好有准备,不可临渴而掘井。
6、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行;扶正义,斥邪恶。
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8、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9、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0、言忠信,行笃敬。
11、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4、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15、上敬下睦,夫唱妇随,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1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7、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18、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
19、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20、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21、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22、夫妻以爱为根,相互补漏,互不埋怨。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4、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25、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26、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7、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28、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关于描写人物的俗语 篇14
1、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2、从果看树,从事看人。
3、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4、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5、木炭黑,一眼见,人心黑,在内面。
6、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7、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8、胭脂苦李,好看不好吃。
9、低头男城府深,仰脸女恐难缠。
10、人心齐,泰山移。
11、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12、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13、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14、只有世间人眼浅,只重衣衫不重人。
15、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16、鸡肚哪知鸭肚事。
17、海枯终见底,人死不见心。
18、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19、莫听桌前好说话,要在事中看厚薄。
20、看书不看皮,看人莫看衣。
21、糟肉好吃,糟相难看。
22、大海无盖,人心无底。
23、苋菜红叶不红心,看人看貌要看心。
24、官清不在纱帽,人好不在衣着。
25、谷子破壳才见米,灯草破皮才见芯。
26、破衣里面有圣人。
27、一个烂冬瓜,一肚子好籽。
28、西瓜要吃瓤,看人看肚肠。
29、家宽不在屋宽,人好不在脸上。
30、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31、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32、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33、人是铁,饭是钢,三日不吃饿得慌。
34、难中好救人,难中好识人。
35、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36、千年干不了海水,三年试不出人心。
37、家宽不在屋宽,人好不在脸上。
38、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39、知水知河不知深,知林知鸟不知心。
40、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41、大海无盖,人心无底。
42、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43、人老眼昏,鹰老爪钝。人怕饿,地怕荒。
44、心深似水潭,竹篙探不应。
45、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46、称兄道弟,心隔千里。
47、看马要试几步,看人要看心眼。
48、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49、隔层肚皮隔层山。
关于推行精细管理的几个阶段 篇15
稳步深推精细管理, 从开局到部署再到落实, 做到了环环相扣、步步跟进。
(一) 建言立说——搭言论平台
任何一项工程的开展, 都需要一系列理论支撑。在“深化”工程全面铺开的前期, 企业要创建言论平台, 目的有三:一是实现理论引导, 让深化措施有的放矢;二是做到“言善信”, 用正确的言论体系引导深化思路;三是拓展思路, 通过平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逐步完善深化部署。
在这个言论平台上没有所谓的对错, 因为每一个想法与设想都有可能成为深化精细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或发展方向, 因为精细管理没有固定模式, 它需要通过不断调整、完善, 丰富其内容以实现最终的特色管理文化。
借由这种思考与交流, 各部门将在开拓思路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深推精细管理的特色理念雏形, 从本部实际出发, 考虑需求与方向, 借鉴他方思想逐步健全部署与举措, 为下步工作指明了目标。
(二) 立行之措——小结凝炼
目标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工作需要在过程中不断提高。所谓立言之后的立行, 就是将思路与规划应用到行动的过程, 用实践来检验思路的对错、完善部署中的缺漏, 因此, 通过阶段总结进行经验提炼和思路完善。
可以通过座谈等形式, 注重总结、提炼、思考和实效, 内容要精炼丰富, 在总结前段深推过程经验做法的同时, 又带着疑问去思考下步如何真正实现全面深化。其中, 可以用精细管理思想捋顺管理机制, 落实管理主体责任, 凸显管理实效;用精细管理理念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让员工在角色互换中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着力解决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用精细管理流程加强过程控制。
通过总结前期深化精细管理的同时, 也要整理出存在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交流, 进一步明确深化精细管理的过程就是运用精细的工作态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深化精细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精准、高效的管理流程。
(三) 开门纳谏——征集建议
任何一套系统工程在推行一段时间后, 都需要站稳、回首、敞门、纳谏, 继而才能不断健康、完善、发展。在深推精细管理半年之际, 深化过程是否按照预定轨迹前行?管理者是否对精细管理有了更深、更系统的认识?员工是否能够理解精细管理的推广意义?应该带着这些问题, 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集多方建议, 进而完善深推思路。
二、反思——深度挖掘精细管理过程存在问题
从思维创新到流程逐步顺畅, 从工作作风的逐步转变到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精细管理将成为管理者统一的追求目标与行为准则。但在过程中, 也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中层管理者精细管理意识需全面加强
通常, 企业部分管理者中存在精细管理意识不到位等现象。
表现一:自满。认为精细管理已经推行了几年, 不需要再去学习和重新思考, 不需要去改变什么, 只要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维持现状就可以, 所谓深化精细管理不过是又提出的一个新口号而已。
表现二:随意。认为只要跟着政策走就可以了, 公司开展什么活动就做什么活动, 规定动作完成即可, 自由动作可有可无, 工作但求无过, 至于说精细管理如何深化、怎么深化就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了。
表现三:概念错误。认为精细管理就是越细越好, 规定越多越好, 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仅占用了过多的劳动资源, 也增加了本专业和下游领域的任务负担, 随着精细管理一步步深化, 就会感觉压力逐步增大。
(二) 深化精细管理执行力、落实度需全面加强
精细管理的过程也是把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 是将计划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然而, 我们在深推精细管理过程中, 总会出现执行落实与规范要求相脱节的现象, 执行力的落实力度明显低于精细管理的深化要求。在部分中层管理者中依然存在推、挡、让的现象, 在认识、学习和理解新管理方式时推三阻四, 不愿意突破传统;对于触及到的核心工作等方面, 部分人会认为已经成型的管理模式没有必要再去精细了, 于是口头上喊着精细管理, 但却将其挡于门外;总是将精细管理给自己的管理习惯让路, 认为以前就是这样做的, 现在即使不用精细也依然不会有问题, 又何必费事寻求改变, 让来让去的过程就是精细管理逐节后退、让步的过程, 也是为深化精细管理落实度打折的过程。习惯并非一日而成, 新习惯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 在新旧交替、博弈过程中, 如果总是以新让旧, 那么最终精细管理只能成为一纸空谈或是目标口号。
(三) 工作界面的明确划分与界定有待加强
精细管理是企业运行发展的核心工程。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 其配合与协作度就愈发需要精密, 这种精密的基础就是工作界面的明确划分与界定。
近几年在管理工作中曾出现过界面不清、权责不明的现象, 发现了问题却不知该去由谁解决, 出现了问题就会相互推卸、相互指责。管理部门现去翻找职责规定、寻找界面划分, 但结果往往是要么发现管理死角空白, 要么有规定也是含混不清, 问题责任追究就变得无理可据、无效而果, 处理态度也就变得不再理直气壮。这种界面划分、界定的不清晰, 最终会导致管理无因乱果或有果无效, 没有依据的管理方式不能使员工甚至管理者信服, 即使有依据但若含混不清, 也不能使众信服。判断错误会引来情绪反弹, 判断模糊会伤及情感。
三、发展——全面深化精细管理的几点建议
在《关于“精细管理”的几点思考》中, 我们从理论上明确了精细管理是一种理念文化, 它具有精准简约的形式特点和深入精确的内容特点, 在某些方面打破了习惯性思维方向和模式。为使精细管理理论具有更强的应用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我们在这里为进一步全面深推精细管理做以下几点建议。
(一) 夯实基础, 深入理解精细管理发展模型
提到精细管理发展“四确”金字塔模型, 一层明确、二层正确、三层准确、四层精确, 它们之间层层递进。
首先, “明确”是一种模糊的全局统计。从管理理念的选择到管理对象的摸底等大量管理信息的收集, 形成了金字塔底部第一层的初期汇总。
其后, “正确”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从大量的初级管理信息中剔除错误内容, 例如一项操作因用途迥异而执行不同标准, 在众多国标、行标、企标中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正确选择。类似问题不仅存在于实际操作管理过程中, 也同样存在于管理理念定位过程中。
然后, “准确”是选择合适自身发展的过程。伴随公司多年发展, 各项规章制度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推移, 某些曾具有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的内容已经不再适用实际生产需求, 这就需要各单位、部门的管理者塌下心去梳理, 将符合实际需要的内容整理出来, 形成内容准确的管理体系。
(二) 认清需求, 注重精细管理的深推方向
深推精细管理要分清管理地位、认清管理现状、摸清管理需求、理顺管理思路, 针对管理对象、目标、要求、标准的不同, 从根源上选择正确的推动方向和深化侧重点。
当某些管理问题出现时, 首先要搞清楚是细节出现了偏差还是根本需求存在偏差。打个比方, 如果每年只对员工的进行英语、写作、机械原理、化工原理等科目的培训, 一年或几年下来, 生产单位就会认为培训没起到促进生产的作用, 员工认为没学到多少可用的知识, 由此造成生产、培训两条线运行。上半年, 公司人事劳资部门针对基层单位普遍反映的电工业务能力亟待加强等培训问题, 提出了《专业电工岗位交流建议》, 重点为提升专业电工解决各类突发电气故障的处置能力及储备公司电工后备队伍。
在确立深推方向过程中, 管理者要吃得透精神、看得清方向、摸得清需求。在优化、简化工作流程方面, 在清晰划分工作界面方面, 在明确、严格工作考核方面, 都要求管理者先清楚目的是什么, 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针对不同的目标、需求和对象, 从根源上摆正方向, 而不是毫无目的地追求细节, 这样只会使工作效率越来越低, 因为在需求不清、目的不明的情况下过多关注某些环节, 必然会加大不必要的工作量, 越是如此越会使思维陷入僵化、走入死角。顺应需求, 精细管理才会顺畅深推下去, 水到渠成总要比水上架桥、遇山开洞来得自然、畅快。
(三) 制度保障, 确保精细管理稳步深化
深化精细管理需要用合理的制度去维护、约束和助推。好制度可以使人的坏念头或者是错误念头受到抑制, 而坏制度会让人的好愿望四处碰壁。建立起一套可以将结果与个人责任、利益联系到一起的制度体系, 就能够解决很多看似无法解决的管理问题。
什么是制度的力量?二战期间, 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 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 每1000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 厂家负责人表示他们竭尽全力实现的99.9%已是极限, 除非出现奇迹。接下来军方改变了检查制度, 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 由该厂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于是奇迹出现了, 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反思日常管理中, 出现了问题进行考核、整改, 不能说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错误, 但我们总会缺乏对问题追本溯源的执着, 抛去责任不论, 问题出现前的监督、指导、协调、沟通和帮助等工作的落实与否, 关系到管理考核能否使人信服的关键。因为管理体系是一个整体, 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产生错漏问题, 用局限的眼光看待问题本身, 不仅是僵化思维的体现, 也会使管理者本身固步自封, 久而久之, “打太极”现象也会时有发生。
摘要:如何理解精细管理、如何确定提升目标、如何部署深化措施等内容都是衡量一个企业或管理者深化精细管理态度和能力的标尺。因此, 在推行精细管理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有方案、有步骤进行。
关键词:精细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推荐阅读:
土坪镇中心小学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缀学情况大排查的报告06-29
关于动物的俗语05-28
关于饺子的俗语07-22
关于小孩子的俗语07-17
关于孝顺的俗语谚语有哪些08-15
刘川乡慈济小学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自查自评报告07-11
小学关于成功的作文05-10
关于小学的毕业寄语11-19
关于描写鹦鹉的小学作文05-18
关于拔河比赛的小学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