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与公司理财

2024-05-18

个人理财与公司理财(共8篇)

个人理财与公司理财 篇1

1、存银行。

A、优点:急用钱时,可随时100%拿出来。

B:缺点:抵御不了通货膨胀。

比如您2010年1月您存了一大笔钱定期银行5年,只拿3.6%的利率。2011年1月2月连续上调利率到5%。这个您就享受不到!!亏......如果您想享受5%的利息,那么您又要重新取出来定期五年。可是前一年的就变为活期!!算来算去,还是不划算!!----这一块专家有提示!!不要随便拿出来再存!......还有一点,2010年1月定期的3.6%,现在升到5%,亏了一年的定期转换后!明年利率上调7%呢?又换吗???

2、保险理财产品。

A、优点:抵御通货膨胀,这一块从分红体现。可以解决存银行的“缺点”这一块。

B、缺点:急用钱时,不能全部拿出来用!!不过好的产品。大概可以拿到自己存的钱的80%来急用!!这也没关系!

建议:三五年内急用的钱存银行,中、长期规划的教育基金,理财养老存保险公司!!且后者是保证一定能达成目标的规划!存银行,存进去容易,取出来也容易,就不能保证达成了!!

个人理财与公司理财 篇2

然而,它们中间还是隔了一公里,最难打破的一公里。

以前互联网理财产品其实并无太多包装,像余额宝,轻轻松松借助当时还未引起银行强烈反击的协议存款利率和天然的用户入口,将自身推向一个标杆性的高峰。

可最好的时候无疑已经过去——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宽松让余额宝们的收益率逐渐回流到常态,监管层似乎也即将要求余额宝们缴纳未知比例的存款准备金。高收益率这张牌,显然已经打完了。

于是2.0时代,老玩家纷纷调高自己的短期债券配置比例,新玩家则整体呈现噱头化:避开走低的收益率以各种擦边球方式宣传自己还很硬。

像京东的8.8,让所有人误以为它的年化收益率会有8.8%,但其实,8.8%只是“现金支付比率”,即每个季度将基金资产的8.8%年化定期支付给投资者;

再譬如腾讯理财通搞的“喊你来领钱”,说是能100%抽中1—50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事实上,参加过的如笔者本人,最后都发现所谓“现金红包”其实是全额宝(汇添富货币基金)的基金份额以奖励的形式返还到了理财通账户。

再再譬如阿里之前搞的沸沸扬扬的娱乐宝,说是100元投资拍电影,其实就是一款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投连险。对应尚在募集中的项目,等于变相颠覆了信托后者基金的投资门槛;对应存续期将满的项目,相当于变相地帮助项目退出。

还有甚者如陆金所的安e贷,标示的不是年化收益率,而是年化利率8.4%。身边的投资者反复算账后发现,安e贷的年化收益率其实也就在4~5个点之间。虽然安e贷称等额本息支付有利于再投资获取复利,但每月所得的区区千元本息做再投资也只能购买货币基金,复利效应很低。还不如转购银行理财产品,以一年期年化收益率6.4%计,做三年的中长期投资都能比投资安e贷增加三成多。

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打开京东金融商城的“我要理财”频道,你甚至可以看到打出“100元当美国房东”字样的鹏华美国房地产证券投资基金等各种噱头的宣传(当然,这些产品由相应的基金公司官方旗舰店提供)。

这厢互联网理财产品竞相打出噱头好不热闹,那厮银行闷声不吭做精自家“宝宝”,打通“最后一公里”。

中信银行联手嘉实、信诚两大基金推出的“薪金煲”,昨天顺利完成首批两款产品4亿多份的募集。“薪金煲”引起业界高度注意是因为其支持ATM机直接取现、刷卡消费、跨行转账,重点是——完成以上所有步骤却不用对货币基金进行赎回。

就是因为实现了货基的“全自动”申赎模式,“薪金煲”被誉为银行业“触网”后主动的自我创新(当然互联网公司可能也想过,但天然属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比最核心的金融机构走得要快)。虽然这样的创新并没有伴随高调的宣传,但笔者了解,很多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其下属基金公司,由于同一股东架构的关系,有很大的跟进的意愿和先发性。看起来,银行系理财产品以自我突破来收复曾被互联网理财产品刮走的失地、抢其他同行的客户的序幕拉开了。

不管如何,撇开风格迥异的宣传方式,互联网阵营和银行阵营打的真正算盘,才是隔在它们间的“中间一公里”。

互联网就是要告诉众人,自己借助所谓开放思维和技术手段无所不能,它们对金融产品的态度更多是颠覆式的、跳出自身领域把触角伸向任何行业、碰壁式地创新。

而银行不是。其实银行真正畏惧互联网系吗?未必。相反,银行被这些跨界挑衅的玩家们强烈刺激,醒悟要“师夷长技制同行”。银行的出发点是通过中长期投资将客户的资金最大化地留在自己行内,有可能的话用产品将其他行的客户转过来。这样的初衷让银行一直是在“体制内”对产品进行埋头提升,它可能会是结构性的创新,但却不是对自己所处领域的一种颠覆。

企业理财与个人理财 篇3

本世纪以来逐渐引入中国的CFP、RFP等倡导的理财规划的概念,则是针对个人与家庭的理财问题,也就是以理财者个人和其参与其中的核心家庭构成的社会最小的一个财务细胞的财务问题。这类理财问题因为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自然人特有的生命周期现象而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理财知识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几大理财规划。

尽管这两套理财的知识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但在现实的理财实践中,企业与个人这两类对象其实常常是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企业常常是属于个人的,而个人资产中又常常包含有企业资产,在这样的情形下,上述的两套理财的知识体系都显得有所不足。

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属于一个个人或一个家族。对于这样的企业,其理财决策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个企业放到这个个人或家族整体资产结构中来考虑,甚至很多企业的重大变动常常就是因为企业主本人生命周期的变化或家庭结构的变化。举例来说,融资是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企业理财的融资基本都是从金融市场入手来找到各种融资的方法。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金融市场目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还有很深的偏见和歧视,一般私营中小企业常常很难从金融市场上获得满意的资金。所以私营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常常就成为了企业主本人或其家族资金筹措的问题了。我们传统企业理财体系对这样的操作方式常常是武断的否定,同时又无法给出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导致了有些私营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产生不规范的操作,而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而且一旦危机出现所影响就不仅是一个企业,还可能波及到企业主整个家庭的财务健康和家庭的日常生活。

在个人理财的实践中,很多理财师又常常是只针对理财者的家庭资产进行规划安排,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理财者的企业资产,甚至将理财者的企业资产排除在其家庭资产负债表之外,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个人家庭理财规划只针对理财者的家庭资产做安排和规划,其企业的资产个人理财规划师是无法触及的,因此不做考虑。但试想,一个有一千万元家庭资产的人和另一个也有一千万元家庭资产同时还有一个价值九千万元的企业的人,理财方式一样吗?所以在个人理财中也一定要将其企业资产考虑进去,将其家庭资产和企业资产合在一起构成个人资产的整体组合来考虑。甚至在很多具体的理财规划中,还特别需要利用理财者所拥有的企业来做一定的理财安排,比如税务规划、保险规划等。

中国目前大量出现的新富阶层,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企业资产,他们也都是中小企业主。各领风骚三五年,常常被用来形容中国的企业和企业主。这一方面固然是中国这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他们的家庭资产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在他们所拥有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迫切需要既符合其家族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用的理财知识指导,而我们传统的企业理财的知识体系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市场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将企业和企业主的全部家庭资产作为一个既相互独立又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角度来考虑中小企业理财问题的知识体系,为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企业主做好理财服务。

个人投资与理财论文 篇4

来自国家劳动和保障部的消息,为做实个人账户,从20xx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划入社会统筹。“11%变成8%”到底会对我们的养老金账户以及将来要领的养老金产生多大影响呢?

20xx年,国家体改办等8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4部委推出《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较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从此开始。政府负担减轻了,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但医疗费用随之上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人生阶段、财富需求、理财建议

面对上述资料您做何感想?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您又拥有多大的信心?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高通胀,如何规划您的中长期投资理财计划,轻松面对未来所必须面临的养老、医疗、购房、教育等压力,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要想成功的投资理财,您就需要更细致地去考虑您的未来。只有弄清您一生中各个时期可能需要些什么,您才能够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投资计划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人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年轻时期、建立家庭、步入中年、退休养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收入、支出上差别也是极大的。

一、年轻时期

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旅程,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莫过于是“独立”,而钱似乎永远不够花。对于手中的钱财,常会停留在学生时期有多少花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阶段,甚至因为可以利用银行借贷,而随意扩张信用,造成负债累累、入不敷出的窘境。大学毕业前,花的是父母辛苦赚来的钱;毕业后情况完全发生了改变,要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只能在不超出收入的水平上进行消费。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形成自己能承受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必须在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决策。不论是房屋、家具、汽车、衣着,还是娱乐,都要与现状吻合。必须考虑的是在收入范围内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出理性的决策,还是继续依靠父母支付账单;是享受不必要的高消费,还是理智、耐心地期待美好时刻的到来。

不如先学会记帐吧!把自己每个月的支出记录下来,然后制订一个符合自己收入状况的预算,坚持执行它,避免因为年轻而产生的冲动消费。适时的建立自己的应急备用金,货币基金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有了应急储备,接下来该是储蓄第一桶金了!未来您将面临购房、结婚的压力,凡事不能都靠父母,自己储备些,您会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开通定期定额基金会帮助您养成一个良好的储蓄习惯,由于短期内您就会面临购房、结婚压力,建议考虑债券类或平衡类基金,它会帮助您抵御风险,尽快累计财富。早日购房,拥有一项有价值的资产,买房其实是长期储蓄的一种方式,总有一天您会还清贷款,在此过程中,您不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消费,更可以不付房租,在房产上未来您会得到很大的回报。

如果是单身,可能暂时不需要寿险。不过事故和疾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面临,所以聪明的做法可以考虑一些健康和残障险,消费性的保险会是一个更经济的选择。

二、三十而立

经过五至七年的打拼,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财富积累也经历了初步阶段。事业逐渐步入稳定,收入处于一个高速的增长期,同时家庭也逐步地开始完善起来。多数30岁的人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早一点的,已经在策划为家庭添一个新成员,或者早已是“三口之家,其乐融融”了。在这个年龄段,消费和支出也渐渐地开始进入一个比较高峰的阶段。理财,自然也就格外重要。

财富巨子李嘉诚就非常重视30岁的理财。他在总结自己的理财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

那么,在这个时候您同样需要一份备用金,另外也请为您的房屋贷款储备一份备用金,数额最好能满足您3-6月的总支出,储存的方式仍建议为货币基金。如果不是丁克族,那么该开始考虑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了,尤其是准备今后送孩子出国念书的家庭。由于可投资的年限较长,不妨考虑放大些投资风险,定投股票或股票基金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仍是收益最高的投资利器,而风险完全可以利用时间来冲淡。

在这个人生阶段,很多人不仅要抚养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如果家人依赖您的收入而生活,您就该购买人寿保险以防不测,当然健康险和残障、失能险也是必须的,这时的保险该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了。

三、步入中年

事业、收入达到顶峰,而此时孩子的教育、上一辈的养老,种种支出也把你变成了一块“三夹板”。对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而言,家庭正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事业步入丰收期。在这个时期内,家庭收入较高,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并且能够较快地增长,同时家庭又面临着教育、养老等责任。

从财务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应当是自我养老的理财规划。社会保障能够提供的保障比较有限,按照常规的估算,国家社会大致能提供30%左右的养老保障,而为了建立您年老以后的财务尊严,每个人都需要靠自己积累的养老金来养老。生活的成本在提高,人均寿命在延长,养老金的需要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40岁时再不进行养老规划,您将会后悔终生。

您或许已经累计了一定的经验和金钱,有足够的知识来进行更积极的投资,以便资本增长的更快些。或许您该建立一个投资组合,不妨用试试这个公式,100减去您的年龄,用这个数的百分比投资于风险类资产,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步降低风险资产的比例,适时的往低风险的债券类资产转移。如果有能力或许再投资一套房子出租,它会更好的帮助你抵御通货膨胀,建立更完善的养老基金组合。

处于这个阶段,您的人寿健康保险可能更贵了,但是为了您的家庭,请合理规划您的保障。

四、过了六十

开始收获果实,日常支出可能下降,其他费用(如医疗等)却会上升。有的人可能在高龄时仍有可观的收入,但大多数人会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工作。退休之后您的花费多半会减少,但收入同样也会减少。如果您自己的收入和来自家人的赡养已足够让你生活,那么可以把投资的目标放在财产的增长上。不过,多数人总会需要从原有的资产中取出钱来,以贴补生活。和从前相比,保护您的资产不受损失已成为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了。

现在带来定期收入的理财工具越来越丰富,之前您购买的养老保险可以为您受益,债券、债券基金、结构存款、低风险的信托产品都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组合。总的来说,加强对财产的保护,把风险降到最低,将是最为明智的决定。按使用时间的远近,购入不同到期年限的债券,哑铃式的债券期限组合,将会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如果您的健康状况还不错,又在多年前买下保单,您现在可能还不难支付上涨的保单;那么也请准备些应急医疗基金,应付突发状况,还是必须的;如果可能的话,保持一张年轻时使用的信用卡,将会是一道有利的护身符。随时您也可能告别您的亲人,为了不给您的家人造成任何烦恼,不妨建立一份遗嘱,让后人感受一份您对他们的关怀。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轮回,每个人的幸福都是如此的重复,如何轻松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做的更好?也可参考一下如下的财富建议。

一、尽早投资

您可以三十岁建立教育基金,也可以四十岁建立养老基金,但是您是否知道晚7年出发,可能要追一辈子?

投资要获利,一定要先行。就象两个参加等距离竞走的人,提早出发的,就可以轻松散步,留待后来出发的人辛苦追赶,这就是提早投资的好处。

假如您20岁起就每月定期定额投资500元买基金,假设平均年报酬率为10%,投资7年就不再扣款,然后让本金与获利一路成长,到了60岁要退休时,本利和已达162万元;而假如您26岁才开始投资,同样每月500元,10%的年报酬率,整整花了33年持续扣款,到60岁才累积到154万!相比之下,早投资是不是更轻松?

另一方面,投资一旦开始,就千万别停下来。时间越长,投资的效益就会越显著。假设您26岁都没有停止投资,而是继续坚持每月投资500元,那么,到了60岁,累积的财富将是316万,几乎是2倍的收益!时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师,它对投资结果的改变是惊人的。

二、长期投资(定期定额)

每个月给您100元,能用来做什么?下一次馆子?买一双皮鞋?100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吧。您有没有想过,每月省下这100元,您也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呢?

如果每个月定期将100元固定地投资于某个基金(即定期定额计划),那么,如果在基金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5%的情况下,坚持35年后,您所对应获得的投资收益绝对额就将达到147万。

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普通百姓最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如今,零存整取收益率太低,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这是什么缘故?

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的作用,投资金额的累计效应非常明显。每月的一笔小额投资,积少成多,小钱也能变大钱。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一个好的习惯,可能带给您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会改变您的一生。

更何况,定期投资回避了入场时点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无法精确掌握进场时点的投资者而言,是一项既简单而又有效的中长期投资方法。

三、组合投资(资产配置)

俗语说:“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分散投资却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策略。

如果您只买了1只股票,一旦选错,赔个精光;但您如果买的是20只股票,不太可能每只股票都涨停,但也不太可能每只都大跌,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涨跌互相抵消之后,结果可能是小赚或小赔。显然,全部的钱投资在1只股票上的风险,比分散投资在20只股票上的风险要高得多。

除了在一种资产类别中进行分散投资以外,您还可在不同的资产种类中选择多种投资方向,如股票、债券、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选择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资品种构建组合,您可以兼顾风险与回报。例如,一个股票占40%、国债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资组合,至20xx年间的平均年回报率为9.07%,高于100%投资于定期存款的组合;同时,其标准差(衡量回报率的波动程度)却远远小于100%投资于股票的组合。

四、优质投资(相信专家)

基金将会是个人长期投资理财过程中,一个非常好的帮手。门槛低,通常最低的定期定额计划只要100元至300元每月。而从中国开放式基金诞生的20xx年至20xx年,中国的股票型基金连续5年跑赢了大盘,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得到了有力的证明。站在投资专家的肩膀上,您有机会赚得更多。

选股票呢?每天博傻于硝烟弥漫的股市战场,您是否会感到彷徨?您又是否感到无奈?买什么套什么!恐怕是大多数人心中永远的痛。何不考虑些大蓝筹股票长期持有,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优质大盘蓝筹绝对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

以上只是几个个人中长期理财的小建议,其实我们大家可以做的更好。这篇论文,主要就是阐述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需求,各种问题,以及各种合理的规划手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财务状况,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理财需求,尽早规划,长期投资、合理组合您会拥有更幸福的明天!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xx年、20xx年、20xx年。

2、(英)利奥高夫:《花旗银行引领您构筑个人财富》,20xx年10月出版。

3、晨星中国:《开放式基金评级系统》

个人理财与公司理财 篇5

22014414-黄天意

22014414

案例一

疯狂的股市一波波来袭且看牛市中菜鸟奇葩选股法

案例详情:

4月28日,中国结算披露最新数据显示,上周(4月20日至4月24日),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413.86万户,环比增26%,首度突破400万户,再创历史新高。该数据此前已连续5周保持百万户级别增长。

而截至4月24日,A股账户数为19859.66万户,接近2亿户。基金账户总数突破6千万户。

新增股民中,有不少是菜鸟。来看看他们有哪些奇葩选股大法。

一、靠朋友

1000多万新股民选股基本靠朋友推荐

二、掷骰子选股

看到同事炒股收益丰厚,某菜鸟掷6次骰子,拼出来的数字如果是个股票的代码,他就买进去,然后等涨了再卖。

三、看日子选股

刘哥是看日子选股。比如这天是空仓的,刘哥便会看看今天是什么日期,那天正巧是3月28日,他根据日期拼出了600328、300328、000328(空号)三个股票代码,最终刘哥在3月30日买进了“300328”。

四、抛硬币决定

最让小散难以决定的是要持仓留守还是落袋为安。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某菜鸟采取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抛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持仓留守,如果反面朝上就落袋为安。至于准确率,菜鸟笑着说:“这就要看天意了。

五、看名字

有21%选股过程中仅仅是因为“名字不错”就买进了,10%是“别人抛我就进”的“逆向思维”。

六、抽签摇号

大致选中多个股票号码,放到杯子里,买股时摇一摇,随机抽取。

七、梦中神授

祈祷晚上有神人入梦指点选倍增牛股,或者像韩信一样,梦中遇到神仙老头桥上赠《选股兵法》

八、星座风水

结合平日所学星座学或风水学,自己星座运势如何,或当日是否适合股票买卖,再进行操作。

【点评】从这个貌似很滑稽的炒股选股的方法,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22014414

首先,大批“小白”涌入股市对股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假设我们在不知晓的情况下按照常规思维去衡量股市的波动,就明显不是那么合理了。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自然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股市的经营中。

另外,“小白”的加入让某些商人有了商机,比如理财类的公司和产品都将获得青睐。这也是为什么股神巴菲特也无法阻止中国大妈炒热黄金的趋势的根本原因,高智商的人类有时也要变得“愚蠢”一点才能显得更加聪明,那么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中国大妈。

中国大妈

中国大妈,金融界新名词,指一些在黄金暴跌时刻疯狂抢购黄金的中国中年妇女。2013年,国际黄金价格在4月12日和4月15日经历了一次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随后,来自各方的抢购黄金消息,打破了供需平衡。“中国大妈”(一些中国民众)疯狂“抄底”黄金,恰逢金价止跌回升,使得好些人以为是“中国大妈”打败了华尔街,因此这一戏谑称呼红遍全球。

2013年4月15日,黄金价格一天下跌20%,大量中国民众冲进最近的店铺抢购黄金制品,一买就是几公斤,他们被称作是抄底黄金市场的“中国大妈”。

有人猜测,今年全球最红的词将是“中国大妈”。华尔街大鳄在美联储的授意下举起了做空黄金的屠刀,不料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1000亿人民币,300吨黄金瞬间被扫,华尔街卖出多少黄金,大妈们照单全收。多空大战中,世界五百强之一的高盛集团率先举手投降。一场“金融大鳄”与“中国大妈”之间的黄金阻击战“中国大妈”完胜。

“最近你买黄金了吗?”这可能是中国百姓今年“五一”节里的新问候语。广州友谊商场黄金柜台的售货员说,这里的黄金前几天就卖断了货,直到昨晚才补上。售货员表示,一周前黄金价格跌到每克350多元人民币的时候,更是一金难求。现在的金价相当于两年前左右。

《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宋鸿兵最早提出了“中国大妈”抢黄金论调,而且他说外国大妈也一样。宋鸿兵说:“不光是中国的大妈大婶们在抢,我估计全世界的大妈大婶都在抢。黄金价格没有像高盛当时预言的那样,会跌到1100美元,全世界的实物买盘可能起到一个重大的支撑作用。可能就纯粹购买力而言,亚洲这次吸纳实物黄金不一定会比美洲和其他地区多多少,欧美那边也排队,但不可能出现咱们这边大妈大婶围着金店首饰的火爆景象”。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教授认为,花费数百万,金项链一买一百条的中国投资客也充满了无奈。郭田勇称:“目前中国百姓来讲,投资渠道缺乏,中国股市、房地产价格都充满不确定性,百姓继续投资出现疑虑,在投资渠道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黄金就会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投资品”。

然而不幸的是,大妈们依旧没能改变黄金的下跌趋势,从2012年10月起,纽交所黄金价格就从1700美元/盎司的高价位持续走跌,至今仍未回升。

“中国大妈”抢金深套一年,账面亏损15%~ 20%,虽然当初以主妇形象抢尽了做空黄金的华尔街精英们的风头,一年后的今天,这些金币却反成累赘,金价15%左右的跌幅给了中国大妈当头棒喝。“不会卖掉,卖掉更亏,只能压箱底,以后不会再盲目抢金。”大妈们只能亡羊补牢。而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尽管金价依旧走低,今年“五一”中国大妈选择了集体淡定。

去年中国大妈们疯狂购金的行动曾被描绘为,对着陈列架“手一指全要”的霸气,被轻易扫荡一空的货柜,挤不进店门的焦灼表情……种种细节无一不折射出抢金大妈的疯狂,甚至感染了《华尔街日报》创造“dama”一词,并被戏剧性地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去年会发生抢金现象是因为2008年到2011年的几年间,几乎每次金价出现小的调整时买进都会赚钱,而且一买进几乎马上就能立竿见影地赚钱。”上海黄金交易所专家顾问李骏

22014414

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再加上当时很多主流银行、金店的营销攻势,中国大妈在财富增值的强烈预期下买入黄金,持金成本平均高达150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96元/克)。” 截至5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交投最活跃的6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是每盎司1309.3美元(约合人民币259.12元/克)。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13年5月至今,跟随国际金价涨跌的老凤祥的饰品金价也从接近400元的高点跌至如今的约330元。

“这意味着大妈们过了一年也没能解套,深套了15%~20%左右。”李骏坦言,不仅如此,在过去一整年中,中国大妈连昙花一现的账面浮盈都不知道是何滋味,“去年下半年最大的反弹也只不过是1443美元/盎司,离大妈平均抢购的价格还差近乎60美元,60美元也就意味着4%左右的套牢,现在金价回落到1300美元附近,更是有去无回。”

金子看起来还是沉甸甸的金子,一年中却有15%的价值白白打了水漂,这笔昂贵的学费让中国大妈不再深情。今年以来,去年惨跌的金价依然于低位徘徊,但大妈们已不复当初的高调看多。

【点评】原本以为是改变华尔街黄金走势的一次大妈们的疯狂,最终也无法抵挡华尔街的巨鳄们的操盘。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普通大众输给了金融届,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有人在幕后操纵着。中国大妈资产被套牢,也是中国民众缺乏理财投资途径的表现,不过如何能让普通民众能有更加理智和有考虑的决定,的确是理财投资行业的一大难题。对我们来说,我们是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理财这方面就要有自己更加理智的分析和详细的规划,当然,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每个决定作出恰当的决定。就像理财投资课上讲到过的,理财不仅仅是当你钱足够多的时候去让它能够保值,更是当你没有足够的财产的时候去充分利用你的财产并尽可能的产生更多的额外价值。人云亦云是非常可怕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相信专业的分析,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情况,就像今年的牛市,我们有可能在这一轮里赚了不少,但是有赚也有赔,赔的人绝对不在少数,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今年的牛市里的赚与赔。(根据第四部分个人金融与风险管理)

案例二

牛市里的赚和赔

牛市崛起,市场上开始流传不同版本的财富故事。既有专打新股的打新客、也有在不同市场间倒腾资产的“腾挪侠”;既有默默坚守价值投资的“大牛散”,也有频频买在高点的“接盘侠”,更不乏莫名暴富的“马大哈”。牛市既在演绎着投资者的财富传奇,也在铺就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市场如人生,投资人的损益、得失、哀乐、忐忑,正一幕幕在这里上演„„

循环短期融资的打新客

王女士是做销售的白领,她认识一位从事小商品批发的朋友,这位朋友手上常会短期出现大量流动资金。但是,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俩都没有时间看盘炒股,她和朋友商定了一种方法来参与炒股:短融式打新。

据其介绍,她与朋友约定,在新股集中申购期间,朋友固定筹措借给她300万元,而她

22014414

账户里的资金则作为底仓买入股票,打中新股之后,资金一回转,她立刻将借款归还给朋友,并支付相应的利息,一般来说,资金的使用成本每次是0.3%,而根据测算,每次打新获得的收益在1.5%~2%之间,也就是说,每次参与打新,她盈利比例约在1%以上,也就是3万到4万元。

王女士透露,最近几个月的新股申购她都参与了,而且还屡屡中签,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而对于自己账户里的闲置资金,由于初入股市,不懂行情,都买了估值较低、波动较小的银行股,近一个月银行股出现行情,她的股票账户也小有盈余。

【点评】对于散户来说,申购打新基金是不错的选择,由于新股发行的周期性,实际上打新基金有一段资金沉寂期,散户通过短期融资直接参与新股申购,等于短期内放大了本金规模,获取的收益可能会更高。但这种参与方式主要有两大风险:一是如果无法中签或中签较少,会产生无法覆盖资金成本的情况;二是新股上市也会存在跌破发行价的极端状况,如果发生将无法归还短融资金,本金也会遭受较大损失,但从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看,大部分的新股发行市盈率都低于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很低。王女士的做法值得赞许的部分是切合个人理财实际,没有盲目耗费工作时间去参与股市炒作,但对于没有融资渠道的投资者来说,如果能够接受打新基金一年10%左右的收益率,直接申购打新基金即可获得新股IPO红包。

倒腾资产的“腾挪侠”

李先生是P2P理财和余额宝的忠实粉丝,还参与投资了一家P2P公司。近期,股市的大涨让其股票的收益大大超过了P2P和货币基金的理财收益。因此,他开始陆续从自己投资的P2P理财平台和余额宝中,通过债权转让、赎回等方式取出资金,投入到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股票中来。

李先生表示,市场的热点是不断变化的,自己会随着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资产配置:熊市里会把大部分的资金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和一些靠谱的P2P平台上,剩余的资金才会投资到比较安全、低估值的权益类产品上;而现在牛市来了,就要把配置比例颠倒过来。而具体要配置多少比例,还要看对各个时期市场盈利预期的判断。李先生给自己设定的投资调整周期是一个月,他每个月都会对未来做研判,并据此调整自己大类资产配置的资金量。

【点评】由于投资渠道和理财品种日趋多元化,投资者在参与市场时就面临多种选择。不同的市场具备不同的收益和风险特点,而且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风险收益预期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定期梳理自己持有的投资品种,并根据市场行情提前做好预估,及时调整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将有利于充分享受热门市场的投资机会,并回避冷门市场的投资风险。对此,投资者可以针对持有的不同市场的理财品种进行横向比较,制作定期时段的收益数据图,通过比较,可以感受到资金在不同市场的使用效率,并及时做出资金的分配和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投资收益,但这类配置必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不然容易陷入“追涨杀跌”、首鼠两端的境地。

坚守价值投资的“大牛散”

林先生是入市近十年的“大牛散”,经历过大牛大熊市的他面临这场牛市更是坦然淡定。他告诉记者,牛市的策略就是买入并持有,多看少动。因此,他的做法就是做好投资组合,剩下的就交给市场。

林先生透露,自己早期买入了沪深300增强型指数基金和两只5年内排名都在前1/2的

22014414

明星基金经理的股票型基金,并配合持有了3只低估值、成长性好的股票。林先生判断,这轮牛市至少还有两年的行情,自己的配置只会加仓或少量购买其他低估值的股票,他会长期持有这些股票,直到感觉牛市接近顶部。他认为,越是到了牛市,越需要坐得住,频繁地换股难以带来超越市场的收益,在判断牛市趋势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大跌都是买入的良机。

【点评】目前的市场是有效市场还是无效市场?做价值投资还是成长投资?该买入主动管理还是被动基金?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实践似乎没有终点。实践上看,无论哪种学说或投资理念的拥趸,都不乏成功的典型和失败的案例,但投资者最好在持续的投资中不断试验,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并坚持下去,一般来说,这样比毫无章法地频繁转换要更容易奏效。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基金,坚持一种投资理念,不停地完善自己的投资方法,并督促自己遵守投资纪律,是“小散”成为“大散”、“牛散”的必经之道。

频频买在高点的“接盘侠”

刚毕业不久的小张是一名股市新手,但在股市中已经是经验丰富的“接盘侠”。小张告诉记者,沪港通开通后,一直被外资追捧的一只铁路股成为自己入市后买的第一只股票,一开始听到很多消息称外资青睐该股票,他心想等等再说,可在等待的过程中,该股票一路单边上涨,在涨到40%左右,小张没有按捺不住,开始下单买入,可惜买在了历史高位,之后股价便一泻千里,小张足足被套牢了3个月,一直等到股指冲破4000点,他才解套。

在此期间,他听闻一只“泽熙概念股”两周内上涨了60%,在上一只高铁股刚刚解套后,他立刻清仓买入这只“泽熙概念股”,没想到第二天尾盘开始大跌,第三天又遭遇了跌停板。小张给记者看自己的证券账户,同时持有十几只股票,亏损比例高达40%。小张哀伤地告诉记者,在这轮近半年的牛市里,听到最多的是朋友们都说赚了多少钱,“可为啥我一直在套牢和等待解套中度过呢”?

【点评】频频高位被套、屡屡低位割肉——这是很多股民经历过的股市梦魇。半轮牛市下来,看别人在牛市里收获财富梦想的时候,很多股民非但没有享受到市场的红利,反而被市场屡屡戏弄。而要想真正享受到牛市的红利,还是要扎扎实实地了解基本面、学习技术面、少听消息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立在自己对市场的独立判断的基础上,未必能够赚钱,但仅凭市场的消息,频繁追涨杀跌,想要盈利的可能性其实微乎其微。

莫名暴富的“马大哈”

北京的纪先生是出名的“马大哈”。前几年听说别人都在炒股票,自己也开户投资了几十万元闲置资金买了一只股票,由于工作繁忙,对股市也不太了解,买入后就很少关注股票的走势。去年年底股市上涨,大家都开始谈论股票了,他发现自己的资金账户和登录密码都忘记了。纪先生找到开户的证券公司找回密码,登录后发现股票的市值已经增长了几倍,客户经理告诉他可以卖了,但纪先生挂单操作不成功,后来就没有继续操作。近期,客户经理提示市场风险,纪先生才记起自己的股票,登录后发现市值又增长了60%,自己资产多了一两百万。纪先生觉得幸运又莫名其妙。

【点评】牛市中虽然不乏这些莫名其妙暴富的投资者,但在牛市结束后,更不乏不知所以颗粒无收的“归零者”。如果能不明不白地赚钱,早晚也会不明不白地赔钱。既然来到了这个市场,不妨花多一点心思,真正地去了解宏观经济、分析企业价值,分析自己所上市公司,与自己投资的上市公司共同成长,这样个人投资能力得以提升,盈亏都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22014414

普通投资者的财富传奇还在继续上演,“牛散”的理财历程还在陆续谱写,伴随着曲线的波动、数字的变化和红绿的交替,一个个财富故事正在不断成为现实,投资者要抓住牛市的机会建立自己的投资理念,梳理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为牛熊转换之时积攒足够的“存粮”,不断总结不断前进,才能持续滚雪球,实现财富的稳定增值。

银行理财与P2P理财的优劣分析 篇6

目前P2P理财日益火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种新型的理财模式?看来还是以后一定的优势,投融贷给您分析下银行理财与P2P理财的优劣,喜欢帮助到您:

1)“收益率”方面: P2P高、银行理财低。

银行以手续费、托管费、管理费等名录,瓜分了理财投资者大量收益。P2P投资理财收益明码实价,普遍在12%左右,有的平台甚至更高,是银行理财产品的1-2倍有余。

2)抵押担保方面: P2P有、银行理财无。

银行理财实际是投资者借给银行的一种信用贷款,除了银行信用之外,没有任何风险抵补措施和手段,出现理财损失,投资者往往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资产或高质量债权作抵(质)押,并履行抵押登记手续,同时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偿义务,可以说为理财资金安全加上了双保险。

3)真实项目挂钩方面: P2P清楚、银行理财糊涂。

现实当中,银行理财经理大部分不清楚他们卖的是什么,不知道资金用途、收益与何挂钩、产品风险等等,理财经理卖得稀里糊涂,客户买得也稀里糊涂。P2P理财需要资金需求方提供真实的借款用途和项目信息,投资者可自主甄别和选择借款项目,做到了心中有数、明明白白。

4)流动收益方面: P2P按月(季)付息、银行理财到期付息。

银行理财普遍都是产品到期后一起结算本息,购买期间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收益,容易导致投资者流动性不足或紧张。

个人理财与公司理财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调查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背景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记载,至2014年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是2547万人次,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721万人次,每千人口高等教育学生数为56.9%,预计2020年入学率能达到40%,届时专科以及本科的在校生人数将接近5000万。大学生群体俨然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以及投资理财主体。因此培养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对于承担着未来中国经济建设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分析找出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校大学生培养理财意识培养的相关建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收入来源、收入支出情况、在校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与意愿等,从而了解他们理财的现状、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法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利用互联网以及图书馆等有利途径,查询国内外大学生理财的现状,然后根据他们的成长经历分析一下原因;并据此设计网上问卷。

(2)问卷法。

问卷法是调查法中最常见的方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本次调查在新媒体平台以及周边学校发放问卷(如微信、易班等)并回收,共计发出问卷800份(其中500份线上,300份线下),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786份(线上498份,线下288份)。问卷发放区域主要遍及临港地区的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以及松江大学城的华东政法大学、对外贸易、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近10所高校。

2 在校大学生理财现状分析

2.1 基本情况

(1)在校大学生收入渠道单一。

在接受调查的近800名大学生中,有760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费来自家长,占95%。可见,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大部分的在校学生还不擅长于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努力满足于自己的学业资金需求。与此同时,也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示会在课余时间通过兼职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费用。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收入非常稳定并且相对集中。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家庭,收入来源和渠道比较单一。

(2)生活费用(月)数量相对较低。

调查中将生活费用的数量分为4组,分别为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以及1500元以上。调查结果显示,1000~1500的人数最多,同比占到47.78%,其次为1500以上,占33.89%,由此可看出,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相对不是很丰厚,除去日常开销之后并不会剩下太多的资金,因此,在校大学生几乎没有大量的资金管理和合理利用的问题。

2.2 理财现状

(1)缺乏记账习惯。

从调查结果看,48.33%的受访学生近大概知道生活费用的去向,并没有记账的意识与习惯,仅有19.44%的受访学生有记账的意识与习惯。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在校学生缺乏理财的意识与观念。

(2)理财方式偏好集中。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由于生活费收入比较少,缺乏一定的生活压力,对于损失又比较敏感,所以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并没有对投资理财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不是非常热衷。在校大学生最为偏好的理财方式就是储蓄,在调查中多大51.11%的受访者选择存入银行为最佳的投资手段。其次是购买理财产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理财产品准入门槛普遍较高,因此并不是十分适合没有收入来源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大学生群体中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损失比较敏感,由于对市面上大多数理财产品的不了解,对投资理财的认识相对比较片面,所以多数大学生不愿意主动进行投资理财。

2.3 大学生对于理财的认识与看法

通过调查发现,在近800名的学生中,有13%的人表示非常有兴趣学习财务管理类的知识,有40.56%的人表达了对理财的兴趣。由此可见,理财类相关课程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是相当可观的。

3 在校大学生理财能力薄弱的原因

3.1 在校大学生缺乏培养理财能力的意识与理财的基础

在我国,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特殊时期,我国的教育一直把知识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都不曾脱离过父母的保护,他们一直受到父母的精心照顾和学校的高压教育之下。当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照顾,进入到相对比较自由比较开放的大学中,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约束就会导致在校大学生对消费没有规划。除此之外,由于父母对子女教育十分看重,将精力和资金悉数投入到子女身上,几乎是对子女在金钱方面的要求有求必应,这使得大学生没有财务压力,因此理财在他们看来就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3.2 在校大学生缺乏理财的机会

在我国,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由于刚出社会并没有积累太多的资本,所以社会对于大学生财商的培养重视不足。金融机构没有把大学生当作理财产品的客户群,因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产品非常少。现在普通的理财产品均要5万以上才可以购买,一般的“宝宝”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又与银行相差不多而相比而言收益比较可观的P2P却因缺乏行业监管而让人望而却步。

3.3 学校基础教育缺失

在我国,大学课程的设置过于局限,专业课程以外的公共课程仅限于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以及思政类课程。理财类课程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理财的理解停留在储蓄时代,这直接或间接导致绝大多数的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忽视理财或者想理财却无法系统的学习理财知识,培养理财意识。

4 大学生的投资理财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的理财意愿是十分强烈的,但是缺乏应有的途径以及正确方式的引导。结合问卷中所体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4.1 社会提供一些供在校大学生的理财产品

现在普通的理财产品均要5万以上才可以购买,一般的“宝宝”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又与银行相差不多而相比而言收益比较可观的P2P却因缺乏行业监管而让人望而却步。因此我们希望社会金融机构能提供一些投资门槛较低安全有保障收益适中的面向大学生的理财产品。如果这一设想成真我们相信大学生整体的理财意识将得到改善,而提供产品的金融机构也将因此培养起新的客户群。

4.2 学校增开理财的公共课程

现如今学校的公共课依旧只有高数、英语、思想政治课程形式比较单一且实用性较弱,除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大多无法经常接触到理财类的知识。根据调查问卷所展示出的问题:大多大学生的理财方式为单一的储蓄,而且是银行的定存。而现如今货币的名义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这意味着银行定存不但不会带来收益而起会导致实际财富的缩水。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希望学校能开一些理财类的公共课。

4.3 学校多举办理财类比赛

股票作为投资理财的手段之一,一直被许多人所推崇但众所周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此我们希望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想模拟炒股大赛这样的比赛,这样大学生就可以了解到市场的残酷从而对投资更加慎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4 在校大学生应该建立理财理念,学习专业知识

缺乏投资理财观念是在校大学生理财的主要问题。因此,在校大学生需要首先增强和培养自身的理财意识和观念,培养正确的理财目的,通过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以及网络各种渠道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投资理财专业知识,从而增强自身的投资理财能力。

4.5 在校大学生应该规划收入,学会记账

鉴于记账是进行理财投资的基础工作,只有清楚了解平时自己花费的去向,才能改变其不正确、不合适的消费。大学生可以通过记录平时的消费情况,发现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从而进行节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并对每月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优化消费结构。

在我国,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是理财意识和理财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在校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以及社会的各种资源,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投资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个人情况,以理财为主,如有余力则可进行适当的投资。只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理财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最终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益处。

参考文献

[1]余丽霞,温文,王璐,高校大学生的理财现状分析及建议[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

个人理财与公司理财 篇8

已连续9年视察博览会的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同广大市民一起见证了理财博览会的成长。冯国勤主席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指出,10年来,上海理财博览会联合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在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够景气的情况下,理财博览会在宣传健康理财理念、开发多元化理财产品、引导市民理性投资等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

冯国勤主席也对主办方《理财周刊》10年来的统筹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理财周刊》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实用型专业杂志,在理财展会中发挥了协调引导作用,希望今后能联合更多的金融机构,做优服务,做全市场,为市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将上海理财博览会十年二十年地一直办下去。”

上海市民戴先生也是博览会的老朋友,他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他每年都来参观博览会,正是理财博览会,为他开启了理财这扇门。“这些年,个人财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大。”戴先生说,每年举办的理财博览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众多金融机构展商的参与,让市民能够一站式了解更多的市场资讯,开拓投资视野;各种公益理财讲座,让市民能够直接与著名经济学家、专业人士面对面,加深对投资的理解。

是的,一组数字就可反映出10年来博览会的发展历程。首届博览会展会面积6000平方米,今年已达1.3万平方米;首届博览会共有60多家展商,第十届理财博览会近200家展商前来参展;首届博览会参观人数5万人,今年约有12万人参观了第十届理财博览会。

市民理财观念更成熟

十年来,理财博览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在博览会现场我们还可以看到,广大市民的理财观念也越来越成熟。

今年以来,投资市场低迷不振。但是,与前几年相比,尤其是经过市场的洗礼后,更多的投资者意识到,在目前的环境之下,财富的保值比盲目地追求增值更加重要。记者注意到,在博览会的现场咨询中,收益已经不再是市民们关注的唯一焦点,市民们更加关注投资产品的安全与稳健,在产品的选择上也更注重和理财目标的匹配。

“这款产品的风险怎么控制?”在一家信托公司的展台前,冒雨前来参观的肖女士在听完信托产品的介绍后,认真地向展台的工作人员提问。肖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收益高很重要,但要是忽视了产品的风险,就得不偿失了。

小林和小悦是一对年轻人,正在一家银行的展台上了解产品信息,“我们不仅希望找到收益比较稳健的产品,也希望产品的投资期和我们的理财需求匹配。”

同时,市民的理财观念与心态也越发成熟,人们已经不再简单将理财等同于投资赚钱,而是更加重视财务的整体规划,财富的保值、增值、保障齐头并进。在由10家保险公司所组成的联合展位前,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主要希望了解的是如何在现有的财富基础上增加保障的内容,建立起抵御家庭风险的手段与方式,尤其是对加强疾病、养老保障的意愿更加强烈。

展会主办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广大市民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烈,理财观念也越来越成熟,理财博览会从展商形象展示、产品宣介到理财教育,充分发挥出了在金融机构与广大市民之间搭建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理财论坛讲座大家云集

为前来参展的市民推出一系列公益理财讲座,历来是理财博览会的重头大戏,这也是主办机构植根理财教育、宣传理财理念、引导理性投资的一大印证。

据介绍,第十届理财博览会上共计推出了40多场理财讲座,涉及到宏观经济、世界经济形势,也涵盖了股票、黄金、外汇等专业的投资领域,可以说是大家云集,三天的展会期间内,为广大市民奉上了一次绝佳的思想盛宴。

首先开讲的是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他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办的“浦发卓信财富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见底,明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回升,但反弹幅度不会太大,因此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将是L型的趋势。在陶冬看来,房地产市场有泡沫,但是有泡沫不代表今天就会破灭,他认为,在2015~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会面临比现在大得多的一次调整。

“复旦经济名家高峰论坛”为博览会带来了一场学术大餐。三位从复旦走出来的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袁志刚教授、孙立坚教授以及哈继铭先生从中国人口老龄化与金融发展模式转型、流动性冲击与中国金融改革、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等角度分享了他们的智慧,并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一轮挑战和机遇即将开始。论坛还邀请到了著名节目主持人袁鸣担纲主持。

理财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知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先生也来到了理财博览会现场,为冒雨而来的观众们奉上了一场题为“从人文角度谈财富价值的传承”的演讲。同时拥有了财富、安全和自由,为何还缺乏幸福感?财富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感?钱文忠先生的开题立刻激起了全场的共鸣。钱文忠先生指出,人们把财富的概念窄化了,直接将财富等同于金钱,而成功观也非常狭窄,赚钱、拥有钱就等于成功。正是因为这样的财富观,很多人把财富当成了目的,把赚钱当成了人生的目的,反而很难感受到“幸福”。

凤凰卫视知名时事评论员、《理财周刊》专栏作家石齐平教授再次来到上海,石齐平教授以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历程为主题,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和超宏观的思维,深入浅出的在一个半小时内,为在场听众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一幅改革开放33年的路线图和未来中国前进的方向。

专场讲座同样精彩。两岸知名房地产评论家蔡为民、股市民间高手“小滑头”陈明钧、外汇评论家叶耀庭……金融专家们纷纷登台亮相,黄金、外汇、地产等专业讲座也是好评如潮。

展商机构热情参与

博览会搭台,展商唱戏。一直以来,金融机构的热情参与都是理财博览会保持高人气的重要原因。三天的展会期间,来自银行、保险、信托、证券、金融服务的参展商汇聚一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兴业、民生、广发、上海银行、邮储、汇丰、渣打等在内的近20家银行齐齐亮相;联泰大都会、泰康、平安、长生、友邦、新华、太平洋、国华、金盛等数十家保险公司结团参展;爱建信托、华宝信托、中航信托、东方证券、经易期货等机构应邀而来;随着理财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也是今年理财博览会的重要参展力量。

参展商的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创意不断。为了增强展会的互动性,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的展台上推出了“淘金达人”游戏,将热门手机游戏与浦发的金融产品结合在一起,妙趣横生。交行上海市分行请来了魔术师现场助阵,精彩的近景魔术与理财讲座融为一体,让市民学习到理财知识的同时更是欢乐十足。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则以博览会为契机,将宝贵的银行业理财业务变迁的图片、珍贵文物搬到了现场,让市民们寻找到了时间的足迹。来自农行上海市分行的理财专家们为热心为前来咨询的市民制定理财方案,给出专业理财建议……

不仅如此,参展机构还为参展市民带来了各种专享产品,如交行上海市分行在理财博览会上推出“我爱得利宝”专享日活动,参展的市民在现场可进行专享日理财产品的预约。由《理财周刊》、老庙黄金、广达麟丰和浦发银行联手推出的“足·金”宝贝成长纪念金条也在理财博览会现场推出。

作为优秀理财明星的摇篮,“上海十佳理财之星”历经海选、初赛、面试等多重环节的层层选拔,又一次在博览会上正式揭晓。“十佳理财之星”的评选推出9年来,为上海的金融机构选拔出了大批理财人才。今年,组委会推出了首届“上海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之星”个人和团队的评选,旨在继续为小微金融进行人才评选。

同样的,博览会也致力于不断拓展视野,由着眼于家庭理财的服务理念发展到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对接平台,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促进上海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各类企业与金融资本的对接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守库人员十不准下一篇:暂别故乡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