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2025-01-2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1

中职英语 基础模块2 教学设计(教案)

Unit 5 It’s time to change.(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教案的授课对象虽为高一年级机电专业学生, 班上男生占大多数,在学习中理性认知多于感性认知,不容易接受色彩、音乐、图像等的刺激;但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且由于宽松的环境,胆子较大,喜欢参与、表演等活动方式;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易调动但难以持久,所以在设计中充分针对这个特点,通过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计不同难易度的任务,唤起英语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本单元设计分为4个课时:

第一课时 lead-in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第二课时 reading and writing 第三课时 language in use + unit task

第四课时vocabulary consolidation + self-check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系教材《英语2》(基础模块 高教版)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是关于生活习惯以及改变不良习惯的话题,该话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Lead-in &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两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生活习惯及描述性形容词词汇和对话。这些内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做语言的必要准备,也让学生知道表达习惯爱好和描述健康状况的部分短语,同时也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做语言上的准备。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通过对图片的理解,能听懂有关生活习惯爱好及建议的词汇和句型。

②通过对话练习,学生能够就生活习惯等话题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教学难点

①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与生活习惯有关以及提出建议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描述健康状况的词汇,如pale, weak ,fat, thin, sleepy, angry etc.(2)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周末计划的词组, 如:climb the mountain, do outdoor activities, watch TV, stay at home etc.(3)学生能掌握有关讨论生活习惯的句型,如:

I’d rather……

I prefer to……

I like/love/enjoy……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听懂有关培养健康习惯的建议和意见。

(2)学生能用I’d rather……,I like…, I love…等句型口头表达个人生活习惯。3.情感目标

了解并开始培养自己的良好健康生活习惯。

四、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4 min)1.Brainstorming

Teacher : “What activities are good for your healthy? What activities are bad for your healthy?

Students :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group and write the related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设计意图: 激活学生已有的词汇知识;通过回忆一些有关健康的活动词汇,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为后面的听说做好铺垫。)

Step Two Word Study(10 min)1.Matching game

Teacher: Choose the right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Students: Work in individuals and match the words and related pictures.2.Check up

Ask some Ss to speak out their answ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let other Ss check it up, if necessary, the teacher will help them.3.Discussion

Discuss how they can keep fit.Match the suggestions with the pictures in Activity 1.(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与词汇的匹配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描述性健康习惯的词汇,同时进一步让学生讨论活动1中的人物如何保持健康,为后续的听说活动做好了充分的热身活动。)Step Three Listening(15min)1.Pre-listening

Teacher: Ask some students about their weekend activities.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OR Do you usually go out with your classmates? Do you usually stay at home?…

S: ……

(设计意图: 通过对话,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巩固前两个活动中的重点词汇,以帮助学生扫除在接下来的听力中的词汇障碍。)2.While-listening(1)Listen and tick

Lead the students to look through the three topic words quickly, and ask them to tick what Tom and Sara are talking about.(2)Listen and complet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decide whether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and then check them up in groups, if they can’t finish them the first time, let the Ss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3)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Listen again, and finish off the ex.Then check it though the whole class.(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训练学生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以及在听的过程中把握材料的大意、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同时训练将所听信息进行整合后,选择相应的短语补全对话的能力。)3.Post-listening

(1)Read and underline.Teacher:Play the tape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lead students to repeat them.Students: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repeat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then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showing preferences.Teacher writes the sentences on the board.If students can’t understand the words or sentences, teacher should explain them.(设计意图:在句子的跟读中,使学生掌握关于谈论兴趣爱好的重点句型,为后面的说话做最基础的准备)Step Four: Speaking(15min)1.Revise weekends activities.Let Ss check up the weekend activities in pairs.2.Practice and act?(1)First teacher makes short dialogues with several students.For example

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S: I like……, what about you?

T: I prefer to ….? Do you enjoy……? S:Yes/ No.Students make dialogues in pairs, following the example.Then some of them act out their dialogue in front of the class.3.Discussion.Students in groups of four to talk about the activities which related with their life to identify what kinds of activities are good for your health, what are bad for your health?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操练,运用个人喜好的句型;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讨论哪些活动对健康有益,哪里有害,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Step Five Homework(1min)

1.Summarize the weekend activities phrases.2.Make up a new dialogue about your weekend activities with the partner.(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周末计划活动词汇并加以补充,以复习课堂词汇并扩散学生的思维。对话操练旨在巩固句型运用。)

五、板书设计

Unit 5 It’s time to change.I’d rather……

I prefer to……

I like/love/enjoy……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2

1.1 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中明确规定中职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显然,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学生职业生涯, 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是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最直接的渠道, 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 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信息的技巧和技能, 养成良好习惯, 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学的有效性, 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后, 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当前, 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弱, 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薄弱。因此有必要针对中职学生尤其是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实现教学相长。

1.2 教材资源

所用的教材系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2基础模块》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

本册书在阅读部分编写要求首先是阅读准备活动, 避免学生在阅读中因为不认识单词或者缺乏相关背景知识而不能理解文本。阅读过程中理解活动一般有主旨大意理解、细节信息识别、信息提取和转述、推理判断等活动。阅读理解之后目的是阅读表达, 重在培养学生应用阅读信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体做法

2.1 根据学生实际, 结合使用教材, 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因此,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为根本出发点。

在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2基础模块》Unit 10 Why was it built第二课时Reading and writing时, 教师手册上的目标要求是:是通过阅读著名建筑物的故事, 训练学生从文中获取细节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在一般的生活语境中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对建筑物进行描写, 最终完成本单元的单元任务, 即制作一张海报介绍一个著名建筑物。教师就应该根据所教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笔者所执教的是金融专业的学生, 学生基础不是很好,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也能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 经过训练能够通过阅读进行简单信息查找练习, 同时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重点词组进行模仿造句。所以目标制定如表2。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挖掘每个单元的编写意图, 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师用书, 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 根据大纲中的要求以及教材资源制定出科学、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英语课堂教学, 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2 设计课堂导入, 教学方法和步骤实施

由于这节课阅读文章是一篇说明文简要描述了世界最大图书馆The library of Congress, 还根据时间顺序介绍了该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组和句型:be located in, have/has a collection of…, be opened, be built, be named for等一些被动句型, 笔者在课堂导入部分舍弃了教师手册上和课文中的导入给予的问题参考: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largest library in the world?主要是因为我们学校的中职学生大都来自农村, 一些知识面比较狭隘, 所以问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太难, 学生无法回答。不如回归到实际中去, 在导入中插入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图书馆主题的照片, 然后引出几个非常重要的句型:①It was built in1999.②It is located in Fuyang.③It has a collection of more thanone hundred seventy thousand (170, 000) books.

这样以来通过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学校图书馆和富阳图书馆直接导入到课文主题"library', 然后通过与学生谈论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学习重点词组, 同时为写作做准备。

下面是导入之后, 开展课堂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

(1) 略读法 (skimming) :略读就是要求学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跳跃式地阅读文章中重要部分以了解文章的大意, 领会篇章的主旨。

“The library of Congress”阅读课堂中, 通过略读了解文章说明国会图书馆的主题。

[说明]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 为后面的细节阅读做准备, 同时训练了学生略读技巧, 获取大意。

(2) “跳读法 (scanning) ”:带着问题去快速浏览, 目的在于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 让学生跳读课文然后把段落与大意连线。

[说明]作为阅读活动, 学生应单独阅读文字材料, 教师先不处理材料中的生词。金融专业学生70%还是基础较好, 通过快速限时查读, 把课文作为整体来理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阅读方法。

(3) 细读 (study reading) :即逐字阅读, 目的是深层次理解篇章结构, 适用于领会和理解文章细节。如:让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完成句子判断对错练习。

[说明]本活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文章细节信息的能力。部分同学还能够改正错误信息。这样同时也为后面的写作活动内容和形式做铺垫。在表层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边听边读,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降低阅读难度, 让学生更好的获取信息。

(4) 听读法 (listening) :即听课文朗读, 或边听边读, 或先读后听。这节课让学生听读完课文后, 与同伴一起描述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变迁。

[说明]学生通过这个活动, 练习使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舆台描述著名建筑物的历史变迁, 进一步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为完成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做准备。

(5) 读后反馈, 过渡到写作练习

在写作这一活动的设计中, 为了让学生都能根据图表信息进行著名建筑物的描述, 又可以检验学生对阅读文章内容以及细节信息的把握, 这里设计了一个改写阅读文章的活动。要学生写一篇简单介绍如下:

Hello, everyone.I am very glad to introduce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o you.It is located 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w,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library.

In 1800, it was opened with only eleven boxes of books.

In 18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189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day you can visit the library through the internet.

Thank you very much.

[说明]这个活动的设计给后面, 叫学生描述中国的国家图书馆这一著名建筑物做了一个铺垫。学生在完成后面的写作练习时也复习了阅读文章的内容, 同时了解该文体写作的基本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勤反思, 求改进, 提效率

老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反思对教师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课阅读课围绕着图书馆这一个主题开展教学, 同时在阅读上注重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每一步衔接较好, 学生反映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数词的用法还没有进行复习和讲解, 导致部分学生在描述时间以及数量等数词运用方面还有困难。

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该把目光回到课堂、回到课本, 让学生学的轻松, 教师也教得扎实。阅读课就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英语阅读理解推理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出发。在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职高阅读课堂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有待我们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究, 不断摸索, 教师要不断去完善自己的教法, 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 联系学生实际, 把创新观念, 实效原则运用于教学中, 提高中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3]史彩平.阅读教学中“总结拓展环节”的实施策略[J].湖南教育, 2007 (2) :15-16.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基础模块,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57-02

一、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英语课没有兴趣。中职生主要来自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不牢。特别是英语学科,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对学习没有信心。

2.不良的学习习惯。师生双方对于文化课认识的偏差,导致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存在费时低效的的状况。按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中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跟着教师学,其他学生无所事事。学了几年英语,连最基本的听说读写都不会。

3.传统教学的误区。传统教学严格按照课本内容和教参,没有顾及专业和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灵活合理运用教学材料,也没有拓展符合学生专业的实际内容,这样只会导致照本宣科。有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学生,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整节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由于英语基础薄弱,特别是一些男生居多的班级,既不喜欢学习英语,又怕读错、说错而不敢开口,教师干脆自己讲,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旁观的尴尬局面,没有机会训练和运用英语。

二、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最优化效益的教学活动,其核心就是教学效益。主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进步与发展的教学。也就是说,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这需要英语教师思考以下问题:①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②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根据学生实际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③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设计重要的不是教师怎么讲,而是学生怎么活动,开展哪些教学活动,目的是什么?④运用什么方法达到最佳效果?⑤怎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

1.结合课程内容,突出基础英语的实用性。英语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中职生不应只是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交际。因此,教学内容应体现实用化,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贴近职业、生活等密切相关的词汇、短语、语句,以及听、说、读、写的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英语基础模块shoppin一节中,让学生学会购物的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型后,教师可以设置商场购物的情景: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布置成小商店,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有的扮成服务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购物常用语:Can I help you?I am looking for…How much is it?This item is on sale,the regular price is…the present price is…OK!I’ll take it,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突出英语的实用功能。

2.开展小组合作,提高英语有效教学。教学中,尽量把每个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准备训练教学内容,避免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项目,利用不同的语言情景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体验人人参与的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每个主题当做一个项目来设计和完成。例如,在英语(基础模块) Chapber 6 Housing 一章中可设计租房的任务:如何租房子、需要什么样的房子、租金等,学生会搜集相关问句来完成这个任务:Real Estate,Agency apartment for rent,Garage,Dining room.I am looking for apartment for rent.How much is the rent?The rent is...然后让学生完成租房子的任务。这样既能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效性英语教学,又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体会。

四、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在语法与词汇的教学中,应以真实或近于真实的语言情景为背景,引导学生的语言实践,提高运用能力。例如,在基础模块中学习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日常生活:I get up at six every day.I go to school at seven every day.I have lunch at 12 every day.再让学生说说昨天的活动情况:I watched TV last night.I did my homework last night.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两种时态。

2.在具体的情景中教学单词。具体情景是指实际性情景、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在具体情境中教单词,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体现外语教学的交际目的性和交际方向性。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不同的词进行设计。在基础模块Busy live中教具体动作的词时要活动起来,由教师先示范,一边做一边说,再让学生回答问题,最后由学生交替做动作和回答。例如,教学Dance、sing、run、wack、stop等词时,可采取以下方式:

T∶What am I doing?

I am dancing (running)

T∶Stand up.Dance

T∶What are they dancing?

S∶They are dancing (running)

T∶What are you doing?

S∶I am dancing (running)

T∶Stop dancing (running).Sit down,please!

在意义具体的单词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动加入词汇学习,在课堂上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能亲身体验。例如:

T∶What’s on the plate?

S∶There is some bread (fish…) on it.

T∶Do you like to have some bread (fish…)

S∶Yes!

T∶Please have some bread (fish…)

五、根据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和评价策略

1.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英语要靠自己学习。英语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和主动尝试,以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应首先提高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经常灌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多讲成功学好英语的事例,让他们明白英语是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工具,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乐意学习。

2.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中职生大多基础不牢,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不好,有些学生甚至早已放弃了英语学习,如何让他们开始有效学习呢?笔者从教学中发现,只要结合实际,采取得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基础英语要参加全市会考,于是笔者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尽快熟悉全班学生,从平时的作业、课堂提问和测验等发现很多学生的基础不好,因而从最基础的音标、语音知识、语言运用知识开始教学,学生打好基础后再进行更高难度的学习。对于班上的学困生进行特别辅导,让他们逐渐赶上正常的教学水平。每一节课都作充分设计,根据学生情况和专业整合教学内容,实出听说领先,始终注意结合基础实用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经过努力,全班学生在会考中的平均分和合格率超过市平均线十几分。

3.合理使用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实物化和直观性的特点,可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有形,有助于理解交际中的语义和语用功能。通过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把学生置于相关语境中,可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表达方法,还能让学到得体的语言用法。例如,基础英语每章都有大量的图画,图画中的内容有本章的核心内容构成。为了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说出画面内容,形象直观,记忆也深刻。例如,在基础模块第一册Chapter 6 Housing一章中,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房子和房子里的物品,让学生学会相应的重点句子和对话,还可拓展与房子相关的内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使用激励性评估标准,促进有效教学。激励性评估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更需要激励性的评价标准,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积极态度对外语学习的动机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有了积极的态度,学习效果自然明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即使学生有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可以提高自信心。此时,应鼓励学生继续超越自我,这对学生的继续发展非常有利。评价时注重以下方面: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掌握的学习内容、与过去的比较。从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避免顾此失彼的不科学评价。

综上所述,对中职基础英语进行有效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特点,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程东元.外语教学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广州市教学研究室.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理与方法[M].2003.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教学反思 篇4

给高一的新生上了第一课:老舍《我的母亲》。跟历史上许许多多具有传统美德的优秀母亲一样,母亲具备了许多优秀品质:勤劳朴实、宽容忍让、爱清洁、守秩序、热情好客、坚韧刚强、感情细腻、深爱子女。一名优秀的母亲造就了成功的孩子,母亲虽然没文化,物质上贫穷,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言传身教教给我做人处世的道理。为了孩子,母亲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

家庭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可是现在的家庭离婚率居高不下,给不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加上教育的方法不当,孩子成了婚姻的牺牲品。对照我的班级,父母离婚的很多。其实,父母离婚也没什么,关键是看孩子有没有得到关爱。一个在爱的灌溉下的孩子才会健康茁长成长,一个很少得到关爱的孩子会孤独无助,甚至走上歧途。作为一名老师,去深层发掘学生犯错的深层原因,及时给予帮助和关爱,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才是明智之举。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反思

分析本次课堂教学,我认为我的教学方法选取的较好,基本符合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要求,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的散文教学模式基本抓住了学生的思考模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且情景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喜爱,打开了学生的兴趣大门。

当然在此次教学中,我依然又很多不足,例如,对学困生的能力估计不足,在分组讨论时应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以使学困生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另外我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预估不够准确,但所幸能够及时的在课堂上纠正。同时,在教学后我认识到学生的思维虽然活跃,可以跟随教师的脚步学习,但文学素养不够,作为语文教师,我应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文学水平。

《项链》教学反思

在探究小说主题这一教学环节时,我采用的是学生个性解读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通过学生的个性解读,使他们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全新的认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然,反思本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同不少讲授课一样,为了片面强调一堂课的整体效果,将两堂课的内容放进一堂课内,因此这种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效果势必使课堂节奏过于紧迫,教师始终背着时间包袱上课,学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有些内容未能充分展开和落实,比如探究小说的主题是本堂课教学目标之一,显然探究得不够充分。倘若把这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好的话,那么整个课堂节奏将更为从容,学生的参与面将更为广泛,思考讨论的问题则更为深入。

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点评有时不够准确、到位,所以,在个人教学经验和课堂应变能力方面还需不断的积累、锻炼,以期提高。

《永远的蝴蝶》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导入新课、预习检测、朗诵欣赏、文本分析、思考讨论、课堂小结等六部分来完成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好地营造了小说的悲剧氛围,丰富了课堂内涵,展示出文本的魅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体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

1、课前预习效果不是很好,必须指导与督促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2、课堂气氛由于悲剧氛围的浓郁而略显沉闷,要学会及时进行激趣,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诗经》教学反思

很久以前上过《诗经》中的《氓》,针对当时学生基础比较差,自学能力

不强的情况,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授法,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现在在新教改的要求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法:首先布置学生在课前自己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在上课时叫个别学生讲解诗歌大意,接着分组讨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主旨,分析艺术特色,最后老师才小结。基本上,整个过程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效果一样良好。由此得出,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是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能够掌握好知识就好。

《劝学》教学反思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其人;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固定句;积累本文的名言名句;体会、学习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明确如何才能获得教养等等。

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文言名篇的能力;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为赶时间有点虎头蛇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好地握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反思

1、预习作业的重要性: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语文学习亦如此。学生能够自觉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而教师能够采用一些鼓励性或者略惩性的方法督导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话,可以帮助课堂的预设和生成顺利的完成。本节课,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旅游班学生能够认真落实课前预习作文密不可分。

2、文章的内容清晰,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易记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例如本文“一种植物”+“一个事件”+“一些思考”,我觉得这样的整理,既方便了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同时也对学生理解本文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为一体打下了铺垫。

3、拓展延伸不够:如果能够在拓展这一环节中,补充一些关于环保的诗歌、简短的文章、甚至是标语之类的,可以帮助学生在树立环保的意识之外,也给他们提供一些表达环保意识的范例。我后来找到了一篇文章《跪拜的藏羚羊》,我觉得如果在课堂上用这篇进行拓展赏析的话,学生情感体验可能会更加深刻。

《好雪片片》教学反思

本文虽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但内容并不深奥。文中作者借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表达“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掌握教学重点。但教学难点中的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对学生来说有难度,需教师加以点拨。最后,通过拓展延伸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致橡树》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比较好,希望学生深刻理解诗歌内涵,然后反馈练习把握朦胧诗的基本特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对内容理解上耽误了较多的时间。老师又不想以讲代学生理解,所以课堂设计没有全部完成。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裁剪特色。3.了解课文设疑与释义、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一、导入(以冰心的诗歌欣赏为导入)

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冰心作品《繁星》《春水》(节选),说出你读到出了什么?

繁星

(一)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二)童年呵!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春水

(一)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二)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繁星、春水,透出清雅、细腻、含蓄的意味。《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名声最响亮的作品之二,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心声。就像大多数感情细腻的作家一样,她既爱做梦,有时也不免流泪。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描写冰心伟大品质的文章《梦和泪》。

二、简介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语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冰心装在洁白的玉壶中,永远保持着纯洁无瑕的心灵。

她的散文和诗歌都是新文学运动初期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1923年,她先后结集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这三百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书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新、意蕴隽永。

冰心热心于儿童文学创作。1926年,结集出版了29封用亲昵恳切的语句写成的给小朋友们的信——《寄小读者》。冰心的散文被称为“冰心体”,语言清丽、典雅。例如:

在这里,出游稍远便可看见水。曲折行来,道滑如拭。重重的树荫之外,不时倏忽的掩映着水光。我最爱的是玷池(Spotpind),称她为池真委屈了,她比小的湖还大呢!——有三四个小鸟在水中央,上面随意地长着小树。

池四围是丛林,绿意浓极。每日晚餐后我便出来游散,缓驰的车上,湖光中看遍了美人芳草!——真是“水边多丽人”。

看三三两两成群携手的人儿,男孩子都去领卷袖,女孩子穿着颜色极明艳的夏衣,短发飘拂,轻柔的笑声,从水面,从晚风中传过来,非常的浪漫而潇洒。

三、字词学习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标注加点字的读音或按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解释一些词语的意思。

噩(è)梦 搁(gē)下笔 号(háo)啕大哭 真挚(zhì)....豪恸(tòng)愕(è)然 凝(níng)结 吴文藻(zǎo)....吊唁(yàn)屈辱(rǔ)铿锵(kēng qiāng)有声 流淌(tǎng).....病榻(tà)呓(yì)语 璀璨(cuǐ càn)多彩 报丧(sāng).....沉默guǎ(寡)言 揪(jiū)心 嘱(zhǔ)咐 烟cōng(囱).泅(qiú)水 梦寐(mèi)以求 宛(wàn)如大海 ...

噩梦:引起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着实:确实、的确、委实。号啕大哭:放声大哭。

声泪俱下:边说边哭。形容非常悲痛。

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这里形容感人肺腑。豪恸:极悲伤地痛哭。没有拘束地痛哭。愕然:形容吃惊。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呓语:梦话。比喻不切实际的话。璀璨:这里形容光彩鲜明。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雪耻:洗掉耻辱。(报国雪耻)厮杀:相互拼杀,战斗。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希望。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四、课文研讨,体会冰心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

1.文中多次提到冰心先生的“哭”,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冰心“哭”的地方。

参考答案:

①第5段:冰心为威海而哭。

②第13-25段:冰心想要写关于甲午海战的作品,但哭得不能自已,没法写作。(可让学生齐读,让学生感受冰心的激烈情感)

③第31段:甲午战争中的故事让冰心不止一次号啕大哭。

④第36段:冰心幼年跟随父亲在海军学校生活,听了很多海军英勇作战的故事,“积压了一个世纪的号啕大哭”。

2.文中那么多次提到冰心先生的“哭”,是否代表她软弱、懦弱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并不代表冰心先生懦弱。第24段说到,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去世后,她当着人没有落过泪。后来又写成一篇文字活泼的纪念长文。她并不有泪轻弹。

3.我们发现,让冰心哭的都是因为什么事情? 参考答案:甲午海战,战争的惨烈残酷。

4.文章中提到冰心每想到甲午海战都“豪恸大悲”,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第25段:冰心先生的豪恸全是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中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多少次了,都是这样。她是一位真人,坦诚而透明,她落的泪,就是她的诗,一种最激烈、最博大、最无私、最奔放、最抒情的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可让学生齐读,体会冰心的哭的深刻内涵)

5.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这对表现文中中心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冰心那“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大哭,具体、生动地展示了冰心的民族灵魂和她的爱国情愫、赤子之心,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6.学生齐读课文第31-34段,朗读后思考: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冰心的父亲和母亲,这与冰心有什么联系?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后得出: 福州主街上的“白榜”,冰心母亲怀揣的“大烟”,冰心父亲与日军的激烈作战(大连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事——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母亲忠贞、刚烈的品行,时时牵动着冰心的心,激励着冰心的民族灵魂。这个,是冰心的泪的思想基础。

(第36段:冰心的父亲带着女儿创建海军学校,让女儿着男装,教她骑马,带她上军舰,听军乐演奏,看旗语挥舞,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种上厮杀疆场的男儿英雄气概。)冰心的父亲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曾经亲自参与甲午海战。父亲身体力行,以言行举止教导小冰心甲午海战中中国士兵的英勇无畏以及战争的惨烈,冰心耳濡目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直接影响了她的人生价值取向——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担忧,有着一颗赤子之心。这,也是冰心每每想到甲午海战就会号啕大哭、字不成行的人生背景。

五、课文研讨,理解冰心“梦”的内涵,以及“梦”与“泪”的关系

1.文章的题目叫“梦和泪”,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冰心的梦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梦的句子: ①(第1段)梦是人生的一部分。②(第2段)冰心爱做美梦。

③(第27段)梦是创作的一种源泉。

④(第28段)冰心先生喜欢清晨写作,思绪仿佛由梦境中直接流淌出来,记下来,便是一篇好文章。

⑤(第29段)梦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亲情,也有离别;有成功,也有失落。它们是梦的经纬,它们织出了一个璀璨多彩的美丽黄昏,为永不止息的生命做了一个高大的天幕。

⑥(第38段)梦充满了个人色彩,梦即性格。⑦(第39段)冰心先生爱浮想,自称之为“昼梦”,白日做梦。⑧(第40段)她爱做美梦,很美很精。⑨(第42段)梦为她作证。

2.我们发现,“梦”贯穿了全文,成为了全文的线索。大家在这些描写“梦”的句子中,找出三个标志性的句子。

参考答案:(第1段)“梦是人生的一部分。”(第15段)“梦是创作的一种源泉。”(第38段)“梦充满了个人色彩,梦即性格。”

3.课文中说“梦即性格”(第三部分)。冰心的梦(冰心的性格)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41段)这就是可爱的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

4.课文中写冰心“爱做美梦”“很美很精”,冰心的“梦”和“泪”有什么关系?

学生联系前后文,讨论后得出:

冰心的梦,是怀着赤子之心,追求完满和美好。但是父亲所讲述的历史的屈辱,民族的灾难(战争的惨烈)和家庭的不幸(母亲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她不得不流泪。冰心是在为民族的不幸而流泪。“梦”和“泪”两方面加起来来表达冰心的赤子情、爱国心。如果只写梦,文章会显得没有深度;如果只写泪,文章只表达了冰心的恨。

只有两者统一,才能完整表达她的赤子之心,追求完满和美好的爱国情怀。总结: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在一起,冰心个人的情感与祖国的命运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达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材料安排的特点 1.找一下文章组织材料的顺序,看能不能说出是什么顺序。参考答案:

①1995年,作者去威海参加笔会。

②1994年,冰心想写文章纪念甲午海战,“要写一部大作品”。③十年前,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去世,冰心当着人没有落过泪。④早年的中国海军中福建人居多(甲午海战),冰心的父亲在外征战,冰心的母亲坚贞不屈。

⑤冰心父亲谢葆璋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创建烟台海军学校。

2.我们似乎没办法说文章是用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那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这样组织文章的材料?

参考答案:

文章不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安排,而是根据文章表达主题的需要来安排。先说冰心流过很多泪,再解释冰心为什么哭得那么厉害(就算丈夫去世都没有哭得那么惨痛)。先写冰心的“泪”,再写“泪”的基础和人生背景。这样能突出主题,突出表现冰心的“赤子之心”。

也还有一个作用——设疑激趣。开头写参加笔会并题词,引发兴趣——“为什么冰心会哭呢?”激发阅读的兴趣。

3.文章还提到了“冰心爱做美梦,巴金爱做噩梦”,为什么要提到巴金? 冰心的许多作品(《繁星》《春水》《致小读者》)都是很唯美的作品,而巴金的不少作品则是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残酷(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个封建家族崩坏的故事),如“人生的噩梦”。冰心和巴金的作品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七、拓展阅读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6

Make sense 讲得通,有道理,有意义

Make no sense 讲不通,没意义

There is no sense / point in arguing with him.

跟他争论没有意义

There is no need to say sorry.

没有必要道歉

There is no time to meet you

没有时间见你

2 exchanging information 交流信息

3 stand for a beaming smile 代表微笑

4 all over the world = throughout the world

=across the world 遍及世界;世界各地

throughout history 整个历史期间

5 inform their partners about / of food 通知他的同伴有食物

regret to inform you 很遗憾地通知你…

6 effective methods for studying English

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with this method 用这种方法

by this means用这种方法

in this way用这种方法

7 share sth with sb 与某人分享某物;和某人共用某物

8 a language with so many confusing rules

有如此多让人迷惑规则的语言

9 be made up of =consist of 由。。。组成

make up a story 编一个故事

make up a class 组成一个班级

make up for 弥补

10 develop into …发展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under development 在发展中

develop into a developed country

发展成发达国家

11 mix salt with sugar 把糖和盐相混合

mix up 混合

12 bring sth with sb 某人随身携带某物

13 be different from French in pronunciation

在发音方面与法语不同

differ from French in pronunciation

在发音方面与法语不同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辨别汉语和日语的区别

14 It is certain that we would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it. 我们一定不会明白的。

She is certain/sure to pass the exam。 她一定会通过考试

for some reason / for a certain reason

由于某个原因

make sure /certain that… 弄清楚,弄明白

be sure / certain about / of 对….有把握

15 official language 官方语言

mother tongue母语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掌握一门外语

16 find it hard to make a decision 觉得很难作决定

17 contribut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sth / doing sth

造成,有助于,对…作出贡献

18 take control of the country 控制这个国家

under control 得到控制

under the control of King

在国王的控制/管理下

19 be replaced with/by French 被法语代替

take the place of sth: replace代替….

20 even though/if 即使

as though / if 好象

what if ..如果……的话,那该怎么办;倘使/假若….,该怎么办

21 have an impact / effect /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对英语的发展有影响

22 result in sickness 造成/引起疾病

result from traffic jam 由交通拥挤造成

as a result 结果

as a result of sth 是…的结果,由于

23 work as servants 作为仆人

24 raise / keep animals 饲养动物

raise the national flag 升国旗

raise your hand 举手

25 upper class people 上层人

26 common people 老百姓

27 by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4th century

到14 世纪后半期

28 use English for all official occasions

把英语用于各种官方场合

English is used for all official occasions.

英语被用于各种官方场合

be used to communicate 被用于交流

be used as a tool 被用作工具

be used to life here/ living here.

习惯/适应这里的生活

China is no longer what it used to be.

中国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

29 because of 由于,因为

due to由于,因为

owing to由于,因为

thanks to 幸亏,由于

30 undergo huge changes经历/发生很大的变化

31 during this period 在此期间

32 affect style of speech 影响语言风格

33 depend on 依靠,取决于,视……而定

rely on 依靠,依赖

34 refer to the text 参考课文

35 lose face 丢脸,丢面子

36 in everyday life 在日常生活中

37 a large/great number of phrases 大量词组

large numbers of departments 许多部门

a great / good many prisoners 很多犯人

A large amount of jewellery 很多珠宝

= a great deal of jewellery 很多珠宝

Plenty of methods/progress+ 可数/不可数

A large quantity of volunteers / information

Large quantities of + 可数/不可数

lots of +可数/不可数

a lot of +可数/不可数

38 have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local dialect

理解当地方言有困难

39 throw away rubbish 扔垃圾

40 right away 立刻,马上

41 in addition 而且: what’ more; besides

42 have a word with sb 和某人说句话

have words with sb 和某人吵架

in a / one word 总之

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

receive / get word 得到消息

43 take my concerns into consideration

考虑到我的忧虑

take action to do sth 采取行动做某事

take measures to do sth 采取措施做某事

44 stop / prevent people (from) littering

Keep people from littering

阻止人们乱扔垃圾

45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you. 期望看到你

look up new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在字典里查单词

look down on / upon the poor

轻视/瞧不起穷人

look up to heroes 尊敬英雄

look into problems 调查问题

46 promise to give me money 同意给我钱

make a promise 许下诺言

keep one’s promise 遵守诺言

break one’s promise 违背/不遵守诺言

47 My dream came true. 我梦想成真

realize / live my dream 实现我的梦想

dream about / of becoming a pilot

梦想着成为一名飞行员

48 It is a waste of time. 这是浪费时间

waste time doing sth 浪费时间做某事

spend time doing sth 花费时间做某事

spend time on sth 在某件事上花时间

pass time : kill time打发时间,消磨时间

49 guess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 from the context 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

50 the increasing/growing number of borrowed words 越来越多的外来词

51 disagree with him about/ on this problem

关于这个问题与他意见分歧/不一致

agree with him about / on this thing

在这件事情上同意他的观点

agree with 与…一致,适合

52 set a standard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

制定一个英语标准

53 care about 在乎,关心

care for 喜欢

54 government department 政府部门

55 at one time 曾经

56 ban/forbid people from smoking

禁止人们抽烟

ban n/doing 禁止某事/做某事

57 mak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much easier 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容易

58 have access to 能够接近/使用…

有使用…..的权利

59 take up a lot of time 占据很多时间

take up arms 拿起武器

take up a job as a teacher从事教师工作

60 turn out 结果,原来,证明

Turn up 出现;调高音量

Turn down 拒绝;调低音量

Turn off lights 关灯

Turn into : change into 变成…

61 make no difference 没有影响/区别

62 nod head up and down 上下点头

shake one’s head from side to side 左右摇头

63 point at 指着….

get to the point 说正题

on / upon the point of doing sth when….

正要做某事,就在此时…..

64 confuse Austria with Australia 把奥地利和澳大利要弄混淆

65 shorten the distance 缩短距离

In the distance 在远方

over a long distance 在很远的地方

66 look directly into his eyes 正视他的眼睛

67 look back down at his books 回头看他的书

68 back and forth 前前后后

69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follow the teacher’s directions when doing experiments

据建议,做试验时,我们应该遵循老师的指示

suggest (him) giving up smoking

建议他戒烟

take / follow one’s suggestions/advice

采纳/听取某人的建议

70 It seems likely that…似乎可能…..

It seems as if …..好像…..

It looks as if ….看起来好像….

be less likely to do sth 更不可能….

71 spoken language 口语

written language 书面语

body language 身体语言

72 in that 因为

73 change over time 随着时间的改变

74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简化字

75 as a whole 总体上,作为整体

on/upon the whole 大体上,基本上

77 combine two elements together

把两个成分结合在一起

78 in the direction of ….朝着….的方向

in all directions 向各个方向/四面八方

follow one’s directions 遵从老师的指示

79 turn out to be a big surprise for everyone

结果使每个人大吃一惊

80 set fire to the prison 放火烧监狱

set the prison on fire放火烧监狱

81 opposite to the bookshop 在书店对面

82 be supposed to congratulate me on my success 应该祝贺我的成功

83 be satisfied with their choice

对他们的选择很满意

84 be qualified / fit for his position

胜任/适合他的工作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现行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与这一目标却有相当距离,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由于生源问题,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 中职学生较大程度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律意识差, 计算机上机只想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

1.2 部分教材过于重视计算机理论

过于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 学生技能训练不足, 毕业后实践能力差。如不少计算机教材仍把编码、数制及转换作为重要教学内容, 实际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效果极差。

1.3 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涉及过多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 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的每一个方面, 结果是“都学”, 但“都学不精”, 而学生实习就业后往往最需要的是对岗位所需求的计算机技能熟练掌握就行了。

1.4 现行的计算机教学对教师要求高

现行的计算机教学要求计算机教师是“全才、通才”, 而实际计算机教师往往只在部分领域、模块有较深入的研究。

2 中职计算机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模块化教学”方式最早见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模块技能组合课程模式 (MES)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是, 强调以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重点, 先让学生接受公共的计算机技能培训, 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 有针对性地进行与职业相关的技能模块的训练, 以满足市场对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需求。

2.1 模块化教学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导向,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模块教学中, 模块的设计是以就业岗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 如果未学习该模块, 将影响就业, 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高。例如,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在产品展示中应用图像处理技术, 我们就开设Photoshop入门模块;幼教专业学生需要在教学中制作课件, 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模块中就重点设计了用Power Point制作课件作为她们的职业核心模块。

2.2 模块化教学强调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体, 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因素, 对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较难接受, 而模块化教学, 其核心是将相关知识、技能组合成若干模块。如公共模块的文字录入模块、Windows操作模块等;在职业模块, 如数控专业的简单程序设计模块,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技能训练中, 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若干模块的训练, 逐步达到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模块化教学提供灵活的选修模块,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及个性的差异, 传统单一的计算机课程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差异。选修模块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设备资源, 同时这种“多样性、可选择”的课程设计,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4 模块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特长,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我校众多的计算机教师中, 由于学习、工作、成长经历各不相同, 所擅长的领域也各不相同。将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后, 教师只须完成自己精通的若干模块。如, 精通程序设计的教师选择程序入门模块, 精通音频、视频编辑的教师选择媒体处理模块。该模块的设计、教学及考核方案都由相应教师完成, 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 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模块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积极性。

3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方案探索

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我们根据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对这两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并进一步细分, 让每个模块都成为独立的教学单元, 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同时又是完整的学习、训练和评价单元。

下面以我校的幼教专业为例, 详细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具体的模块划分与实施方案 (表1) 。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划分为若干模块的教学, 可以将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分解转化为单项的技能训练。把每一个技能模块串联起来, 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技能体系, 这种分模块的教学, 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的基础上, 重点训练与具体专业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

4 模块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 采用模块化教学的组织方式, 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如何进行模块的开发设计, 如何建立模块化教学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怎样让课堂教学和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融合在一起等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探索和完善的地方。

4.1 加强调查研究, 提高模块设计的合理性

大纲要求,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案例, 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应具有前瞻性, 这也应该是模块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在幼教专业所需模块的设计中, 在实验开始阶段, 我们把文字录入与图文排版作为职业模块的重点。但在与幼儿园领导、老师及顶岗实习学生的调研交流中, 我们逐渐发现,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在学校的普及, 课件的制作、网络资源的使用及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处理, 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常用的计算机技能。因此我们把应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调整为幼教专业的职业核心模块, 网络基本操作作为公共必修模块, 同时增加多媒体素材加工作为职业选修模块。

4.2 重视提高教师素质

模块化教学中, 教师只须完成自己所擅长的若干模块的教学。与改革前相比, 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但这绝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 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理论水平与技能, 让自己能站在更高层次开发出任教模块对应的完整、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案例;二是制订每个模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考核标准。这就要求教师不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一定层次的课程开发者, 真正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双师型”计算机教师。

4.3 要逐步完善模块化教学的评价考核体系

模块化教学打乱了原有的教材编排, 评价标准也将随之变化。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可能会导致教师教学的随意性, 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学生也可能会在选修模块中“朝三暮四”, 从而失去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在实践探索中, 我们的经验一是模块考核评价标准在个人设计的基础上, 由教研组集体定稿;二是在基础模块及职业核心模块中可采取考教分离的评价方法;三是在选修模块中, 只有学生通过该模块的考核后才能选修下一模块。

5 结论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改革, 对解决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而由此产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改革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S].教职成 (2009) 3号.

[2]祁宏志.在中专学校实行专业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1) .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模块化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及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以大连市轻工业学校2014级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为例解析一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

根据学校制定的《2014年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人才规格中,职业素养明确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且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针对该专业定位为培养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性能检测与诊断、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偏重于因特网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等模块的学习。在课程设置及要求中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要求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因此,我们的教学坚持紧贴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特色,采用主题引导,任务驱动,各教学模块贴近职业工作生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以求实现“做中学”。

根据该专业课程设置,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学习。根据汽车行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计算机基础和硬件维护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网络模块、常用办公软件模块。每个模块细分为基础学习模块和拓展学习模块,选取满足专业需求的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按照总学时数,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课时分配比为2∶1。第一学期学习计算机基础和硬件维护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第二学期学习网络模块、常用办公软件模块。合理划分教学模块及适当地分配学习时间,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基础和硬件维护模块包括: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软硬件构成、常用外部设备介绍、键盘输入知识、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简单硬件异常问题处理方法等。学习计算机常识知识,为该专业学生熟练掌握文字录入和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维护常识以及掌握计算机外部设备使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汽车专业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学习做好了前期准备。

办公自动化模块包括:文字处理、数据处理、演示文稿三个子模块。该模块为该门课程的核心模块。

文字处理子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操作文档的能力,引导学生灵活使用数据制作表格,进行图文混排探索,提升学生处理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工作中,可以单独完成各类文档的处理与录入工作。此模块实施过程中按照不同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快慢程度,分层次教学。设定基本考核任务,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基本考核任务设定既要包含相关知识点的核心要素,又不宜过难过多。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拓展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就解决了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部分学生又学有余力无事可做的难题。在任务素材的选取上,可采取紧密贴近专业特点的内容,如学会通过文档格式知识点录入一篇格式样式符合行文规范的求职信;通过表格知识点学习制作一张美观大方的汽车维修预约登记表;使用图文混排制作一张醒目清新的汽车销售活动海报等。学生通过对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既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又培养了职业素养。

数据处理子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录入处理数据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工作簿各项基础性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数据的方法,打印工作表方法等。通过该子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设备处理日常数据,在未来学习工作中,能够简单地制作图表等。在任务素材的选取上,可以专业实际数据为基础,制作、计算、汇总各项数据。如汽车4S店各配件的销售情况表制作、数据录入、计算、汇总、图表制作等,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在学校就把汽车销售中办公软件熟练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职业体验。

演示文稿子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制作、演示电子幻灯片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幻灯片的插入、制作、放映等工作,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完成相关产品演示及工作汇报的要求。在任务素材的选取上,可以新车推广会为例,让学生通过制作新车推广演示文稿来学习PPT的使用。

网络模块旨在引导学生具备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的素养,让学生基本会用E-mail等现代常用网络通信软件,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不断的学习。在任务素材的选取上,以获取最新某款汽车性能指标为例,通过互联网指导学生搜索业界最新资讯,并保存到本地计算机;通过发送电子汽车展销会邀请函的实例,指导学生使用电子邮件等。

常用办公软件模块包括杀毒软件、解压软件、操作系统安装实际操作、视频制作等软件使用。把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软件为例介绍给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式启发教学,积极鼓励学生探索新软件,解决新问题。

总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学理念。教师应根据相关专业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课程的教学模块,要从行业企业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出发,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增删、拓展模块的组成,以适应市场的就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履职能力的提升打下广泛而全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国兴,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office201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郑洪霞.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模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3(Z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教学设计下一篇:新任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发言稿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