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2024-10-15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共12篇)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篇1

周末,天一直闷着,阴阴的,周六下了一夜的雨。这样的天气躲在家中偷看《魔鬼经济学》是再惬意不过了。

先讲讲书的结构内容:

第一章 学校老师跟相扑运动员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动机,只要有动机,什么人都会欺骗、作弊;

由献血做引子

动机分三种:社会动机、道德动机、经济动机

无偿献血的动机是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驱使的,然而如果变为有偿献血,有一定经济补偿,那么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受到了“污染”,献血的人一定会减少。然而,如果经济利益巨大,那么会出现作弊的人,利用红色墨水或者猪血等等手段进行欺骗,这就是经济动机导致的结果。

通过甜饼经济学家的实验证实,人类比我们想象得更诚实,同时,也具备很多有趣的特点,比如,当节日临近,人们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作弊行为更多等等;高职位的人更不诚实,但同时,也许是因为不诚实才能使他获得高职位。

第二章 三K党跟房地产经纪人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信息的力量

信息被滥用导致三K党的衰败,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生、房产经纪人、汽车销售员。。这些“专家”们在欺骗着我们、吓唬着我们。

网络交友中,展示的不同信息会导致别人对你感兴趣的强烈程度大不相同

我们都在利用着信息不对称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欺骗........第三章 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

本章探讨传统智慧是如何被捏造的为什么专家们经常虚报统计数据?----因为记者需要它们来制造新闻,制造传统智慧每年在游泳池溺死的孩子比受到枪击的孩子多很多倍,然而枪击事件会大肆报道,而溺死由于太平常而不被报道,所以,其实,你家后院的游泳池比你抽屉里的手枪要危险数十倍;每年出车祸死亡的人数比飞机事故死亡人数多很多倍,但飞机事故会被大肆报道,人们也觉得飞机更危险,因为他们能控制汽车而不能控制飞机;然而事实是,我们在汽车里呆的时间同样会比在飞机里呆的时间长很多,因此计算出事故的概率,飞机和汽车实际上是相当的。

为什么妓女的收入比建筑师高?

薪资水平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职位的竞争者的多少;技能高低;舒服程度;工作本身要求从业人员的付出水平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难道他们没有像传统智慧所说的那样,拥有巨大财富吗?

显然由于他们的职业与影视圈有着共同之处:出人头地的概率低,但回报高;竞争者多;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注定贫穷。

第四章 犯罪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犯罪率是如何降低的?

不是因为警察多了,不是因为实行了宵禁;而是-----堕胎合法化

一个小小的事件会对后来的事情有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 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

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先天的基因因素对后来的影响是50%

那么非先天的50%影响是来自父母的教育,还是小伙伴?

答案是-----小伙伴及其他外界环境

使用回归方法研究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如下结果:

8个跟学生分数高度相关的因素:

1,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2,学生的父母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3,学生的母亲是在30岁或之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4,学生出生时体重较轻---消极影响

5,学生的父母在家说英语

6,学生是领养的---------消极影响

7,学生的父母参加PTA

8,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

8个跟学生分数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

1,学生的家庭很和谐

2,学生的父母搬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社区

3,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幼儿园之间的时间没有工作

4,学生的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5,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6,学生参加了儿童发展起步计划

7,学生经常看电视

8,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前面的8个因素实际上表明了父母本身的特点;后面8个因素是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显然,我们对于那些所谓的家庭教育技巧过于高估了;

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并不重要。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如果父母聪明、勤奋、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不错的收入、能组织良好家庭的话,他们的孩子也很可能会取得成功。但父母对孩子做些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承认经常打孩子屁股的家长有可能是相对诚实开放的家长;关键是父母本身具有怎样的特点,他们是怎样的人。从这个角度说,今天的许多父母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政治家们一样,他们之所以会拼命地募集选举资金,是因为他们相信金钱可以帮助他们赢得选举,可事实上,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赢得选举的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如果选民们不喜欢一个人,无论他投入了多少资金都无济于事。关于领养的研究同样证实了这个问题:

被领养的孩子的父母通常比较贫穷、能力有限,因此即使领养父母很成功,很聪明,很注重教育,被领养的孩子往往成绩一般偏下。但是,当那些被领养的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的命运似乎不像他们的智商所注定的那样。与没有被领养的孩子相比,被领养的孩子更可能考上大学,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所以结论是,真正改变这些孩子命运的,正是那些领养他们的父母。

第六章 名字对孩子的未来有影响吗

成功是因为你叫了一个好名字,失败是因为你的名字叫loser?

有个别反例,然而更多的是这样的常识:叫比较好听、拼写正确、被精挑细选过的名字的孩子比较容易成功;某些演员在改了名字之后出了名

然而这些能给前面的问题以肯定的答复吗?显然不能

好名字的孩子的父母更有可能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有可能更关注孩子;

改名字的演员往往是一些上进心、进取心很强的人,他们更容易成功;

不管名字是什么,都是父母在用孩子的名字传达某种信号。绝大多数父母在用名字传达对孩子未来成就的期待。

因此,名字本身并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但那些花费心思给孩子起名字的父母会让自己感到心安,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帮助孩子取得成功。

所以,其实任何一件小事情,比如取名字这种可大可小的事情,都可以反映父母的人生、人生态度和期待,而正是这些,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不是名字本身。

需要承认,人们很容易从别人的议论中得到暗示,这样,在评价一件事物之前,内心会有些倾向性,但往往这是偏见。这次也不例外,我同时订阅了《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和《魔鬼经济学》两本书,从豆瓣网友的评论中,我心中觉得后者是夸大其词的,没有什么价值的,而前者一定是很好看的。

也许真正懂得经济学的专业人士会对它嗤之以鼻,研究社会学的人也许觉得它的宣传语有夸张的嫌疑,可我从最后一章读起《名字对孩子未来有影响吗?》,读到《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作者谈论的观点正是我内心对这些问题隐隐期待的想法,比如:“在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养成过程当中,基因大约会占到50%的因素。”“儿童性格养成跟他是否被送往日托中心,是否生活在一个双亲家庭,母亲是否工作,是否跟继父继母生活在一起等,也没有任何关联。”

边读我就边笑,因为周围很多亲戚朋友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焦虑着,他们去购买和搜集各种教育的书籍或信息,但是真相却在这本《魔鬼经济学》中呈现,不过,也许有的家长看到这样的真相也未必愿意承认吧?谁承认自己不成功?谁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聪明?“他就是不爱学习,其实他特别聪明”这是我听到父母对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最多评论的话。谁都不愿意承认这点的。

下面有8个跟学生分数高度相关的因素:

1、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2、学生的父母有着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3、学生的母亲是在30岁(或30岁之后)的时候生下第一个孩子的。

4、学生出生时的体重较轻(不利因素)

5、学生的父母在家说英语。

6、学生是领养的。

7、学生的父母参加PTA。

8、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

有8个跟学生的分数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

1、学生的家庭非常和睦。

2、学生的父母最近刚搬到一个比较好的社区。

3、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幼儿园这段时间没有工作。

4、学生参加了儿童发展起步计划。

5、学生的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6、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7、学生经常看电视。

8、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这两组数据对比后会发现,第一组是反映作为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而第二组是他们为孩子做的事情、付出的努力。但是努力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回报。这也是我看到周围很多焦虑的家长和痛苦的厌学孩子的原因。可是,自己不成功的家长越发希望孩子不要步自己的后尘„„如此剧烈的碰撞,造成很多家庭悲剧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这不是一本谈孩子教育的书,它告诉我们是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它的真相是什么。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潘绥明教授写的《地下性产业报告》,他揭示的是真相,是卖淫如何作为一个产业按照市场规律真正运行的,而不是政府或管理机构以及一些道德家假想或期望的那样。

分清人们的主观愿望和真实的世界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

有空的时候,不妨读读这本书,从另外的角度看一下周围的社会和人们的行为,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魔鬼经济学 篇2

或许用一个指头,庞然大物就轰然坍塌了。

伦理道德代表了人们希望这个社会运行的方式,而经济学则勾画出它们实际运行的方式。经济学是一门特别讲究分析的科学,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从中找到每个因素可能对其他因素,甚至是整体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你把这种方法不仅仅是用在分析银行业、投资上边,而是用在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上,真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经济学也变得“魔鬼”起来……

“魔鬼前奏”——智慧热身操

准备好了吗?首先让我们来“魔鬼”一下,看看一些传统智慧背后的真相。

我们更愿意相信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那些遥不可及或者是难以控制的因素。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样的推理:一条蛇咬了你的朋友,他觉得很疼,于是尖叫,然后就死了。所以你得出结论:是蛇咬死了你的朋友。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推理是正确。可是谈到因果关系的时候,这种武断的思维方式就会出问题。

那么,现在让我们热身,感受一下通过经济学分析之后,一些论断如何变得“魔鬼”的?

罚款的结果

假设你是一名日托中心的管理者。你们明文规定家长们必须在下午4点把孩子接走,可家长们却经常迟到。那些迟到家长的孩子们会非常焦虑,而且你还必须留下至少一个老师等待那些迟到的家长们。于是,日托中心想到了对那些迟到的家长进行罚款,毕竟,日托中心凭什么免费照顾那些迟到家长的孩子呢?日托中心宣布,所有迟到超过10分钟的家长每次要为每个孩子支付3美无的罚款。结果呢?

这是经济学家对以色列海法市的10所日托中心的研究:统计表明,罚款制度实施以后,迟到家长的数量开始迅速地增加。很快,每周迟到的家长就增加到20位,比刚开始时的平均数字增加了一倍以上。显然,日托中心的罚款制度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问题出在哪里?

那就是3美元的罚款金实在太小了。那些只有一个小孩的家长完全可以每天都迟到,这样他们每个月支付的罚金也只不过是60美元,这只是每月日托费的1/6。与照顾孩子的花费相比,这种价格显然相当便宜。

除此之外,日托中心的罚款措施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它是在用经济动机(3美元罚金)来替代道德动机(家长们在迟到时心里所产生的罪恶感)。当罚款政策被实施之后,家长们可以轻易地用几美元来打消内心的罪恶感。而且这笔小金额的罚款还在向家长们传递这样的一条信息,即迟到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日托中心愿意为3美元而忍受家长们的迟到,那家长为什么要为了匆匆忙接孩子而提前结束一场网球赛吗?

哪一个更危险,一把枪还是一个游泳池?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有一个8岁大的孩子叫莫莉,她有两个朋友,一个叫艾米,一个叫伊玛尼,两个朋友都住在附近。莫莉的父母知道艾米的父母家里放着枪,于是他们就不许莫莉到艾米家里玩。所以莫莉就经常跑到伊玛尼家里玩,伊玛尼家的后院有个游泳池。莫莉的父母觉得他们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保护莫莉,这样做是对的。

可是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这种做法一点也不聪明。平均来说,美国有1.1万个家庭游泳池就能溺死一个孩子。(美国一共有600万个这样的游泳池,也就是说,每年将近有550个不到10岁的孩子死在了游泳池里。)相比之下,在美国,每100多万支枪才会杀死一个孩子。(据估计,美国一共有2亿支枪,这也就是说美国平均每年死于枪口下的孩子数量大约为175名。)所以对于美国孩子来说,他们死在游泳池里的概率(1:11000)要远远大于死于枪口的概率(1:1000000),莫莉在伊玛尼家的危险程度是在艾米家的100倍。可大多数人,就像莫莉的父母那样,并不善于评估风险。

金钱有助于选取吗?

在所有的关于政治活动的争论当中,有一条被认为是绝对真理:金钱可以帮助候选人赢得选举。阿诺德·施瓦辛格、迈克尔·布鲁姆伯格、约翰·科兹尼这些都是政治斗争当中最新发生而又最富戏剧性的例子。(2003年阿诺德·施瓦辛格在美国加州市长竞选中获胜,此次竞选共筹集高达八百余万美元的捐款;美国著名的金融咨询服务公司彭博咨询公司的大老板迈克尔·布鲁姆博格在2001年纽约市市长竞选中获胜;2005年参加竞选新泽西市长的约翰·科兹尼曾是华尔街高盛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在2000年自己出资6500万美元成功竞选联邦参议员。)事实上,选举资料表明,那些在选举中投入资金较多的候选人通常获胜的概率也会比较高。可金钱真的会有如此威力吗?

要想找出金钱和选举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考虑一下选举过程中选民的心态。比如说你可能会捐给某位候选人1000美元,因为你觉得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选,金钱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或者其中一位候选人注定会获胜,你之所以进行捐赠,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想讨好一下胜利者罢了。而那位没有获得捐赠的候选人显然是一位注定的失败者。因此有希望获胜的候选人所筹集到的资金显然比那些当选无望的候选人要多。那么资金会如何分配呢?潜在的获胜者显然会拥有更多的现金,但他们只会在有可能失败的时候才投入大量现金,否则,他们拿什么来对付后面那些更可怕的对手呢?

现在假设我们有两位候选人,一位非常有魅力,而另外一位则不那么有魅力。那位有魅力的候选人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并轻松赢得选举。那么,是这些钱帮助他赢得了选票,还是他的魅力帮助他赢得了选票和捐款呢?

我们对1972年以来的美国国会选举进行统计,得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候选人投入的金钱数量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事实上,即使有一位候选人将自己的竞选预算削减一半,他所损失的选票数量也只有1%。而那些很可能会输掉的候选人,即使增加一倍的投资,他们也只能多赢得1%的选票。所以于对于一名候选人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投入了多少钱,而是你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是什么导致了犯罪率的下降

热身之后,我们来侦破,不是寻找凶手,而是“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犯罪率下降了。什么原因?是强劲的经济形势?更有效的巡逻政策?严格的枪支管理条例?……

最“魔鬼”的解释却是:堕胎!

恐怖来临

对于任何一个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来说,只要稍微留意一下电视里的晚间新闻或者是任何一份报纸,都可能被口下掉半条命,这完全可以理解。

原因是犯罪。犯罪率一直在不断上升。如果我们把当时美国任何一座城市10年中的犯罪率用曲线图来描述的话,这幅曲线图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滑雪线。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来。枪杀,已经变得司空见惯,抢劫汽车、强买

强卖、抢劫、强奸……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犯罪学家、政治家以及类似的预言家也都为人们描述了一幅同样可,,它的未来,就连当时的总统克林顿也说“我们有6年的时间来扭转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形势,否则我们的国家将陷入一片混乱。而我的继任者上任发表演讲的时候,他所讨论的将不是全球经济的辉煌前景,而是如何让市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生活。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钱花在预防犯罪上面。”

意外发生——犯罪率降低了

可就在人人自危,感觉在劫难逃的时候,意外发生:犯罪率不仅没有“不断上升”,反而下降了。事实上,它在不断地下降,下降,一直在下降。这种下降是令人震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全面的下降,几乎整个国家的所有类型的犯罪率都在下降;它还是一种持续下降,每一年的犯罪率都比上一年有所下降;而且这种下降是完全出乎人们预料。尤其是让那些一直在作出相反预言的专家们大跌眼镜。

那些当初没有预料到这种下降的专家一时之间又开始忙于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他们提出大多数理论听起来都非常符合逻辑。有人说是20世纪90年代一路狂飙的经济增长率帮助扭转了犯罪率;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枪支管制法案的实行;还有人说是因为纽约城实施了新的巡管方案,结果使得这座城市的凶杀案从1990年的2245起下降到2003年的596起。

这些理论不仅符合逻辑,而且还让人们感到振奋,因为它们都把犯罪率的下降归结为某种具体的人为因素。如果枪支控制和聪明的巡管方案,以及更好的工作机会能够让犯罪率下降的话,那么可以说人们已经掌握了控制犯罪的有效方式。当下次犯罪率升高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应对。

于是这些理论似乎理所当然地迅速传播开来,从专家的嘴巴传到记者的耳朵,再传到大众的脑子里,在很短的时间里,它们就变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

可问题是:事实并非如此。

罗伊诉威德案

在所有导致20世纪90年代犯罪率大规模下降的因素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事件发生在20多年前,主角是达拉斯州一个名叫珍妮·罗伊的年轻女士。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一个大洲上的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最终就会在另一个大洲引起一场飓风,珍妮·罗伊也在无意间戏剧性地改变了整个事件的进程。她只是想进行一次人工流产手术。她是一个贫穷,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女孩子,整天酗酒,吸毒,虽然只有21岁,可她却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并且都已交给别人领养。1970年,罗伊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而在当时的得克萨斯等几个州,堕胎是违法的。罗伊的请求得到了一些权势人物的支持。他们推举她成为第一诉讼人,向政府提交申请,希望能够将堕胎合法化。被告是达拉斯市刑事法官,亨利·威德。这时案子已经转到了美国最高法院。1973年1月22日,法庭宣判罗伊女士获胜,允许在全美实现堕胎合法化。当然,对于罗伊女士来说,这种宣判已经毫无意义了。她已经生下了那个孩子,并且又把孩子交给了别人领养。

那么,罗伊诉威德案是如何在整整一代人之后,导致有史以来最大的犯罪率下降呢?

堕胎与犯罪的关联

我们对5个提前宣布堕胎合法的州的犯罪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这5个州的犯罪率下降也领先于美国其他45个州。在1988年—1994年间,这5个州的暴力犯罪比其他州低13个百分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逼近真相。我们发现,那些在20世纪70年代堕胎率最高的州犯罪率下降的幅度也是最高的,而那些堕胎率相对较低的州犯罪下降的幅度则相对较小。

从犯罪统计的角度来说,事实证明,并非所有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数十年的研究表明,那些出生在不幸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成为罪犯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那些出生于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罗伊诉威德案之后,成百上千万名女性都跑到医院实施堕胎手术,这些人都是那些贫穷、未婚或者是未成年的女性,如果她们的孩子出生的话,他们成为罪犯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普通孩子。可正是由于罗伊诉威德案,这些孩子并没有出生。这样一个事实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许多年以后,就在那些未出生的孩子将要成为罪犯的时候,犯罪率开始急剧下滑。

真正导致美国犯罪率下降的并不是枪支控制,也不是强劲的经济增长率,更不是新的巡管政策,而是潜在的罪犯数量的急剧减少。

当那些犯罪串下降,专家们(也正是那些曾经一度认为犯罪无法遏制的人)开始向媒体大谈自己的理论时,他们当中有多少人会把堕胎合法化当成一条原因呢?

没有。

“魔鬼”的启示

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变得“魔鬼”起来,不再为“表相”所迷惑,而学会了去探求在每个事物背后的真相。

管理日益成为一种复杂环境下的复杂行为。战略不可或缺,但灵活性同样重要;企业应该面向全球,但本地化也是不可不走的一步;集权为企业发展之必须,分权又何尝不是如此?大企业向往小企业的激情,小企业觊觎大企业的规模;公司期望雇用不是那么自以为是的员工,以便让他们胜任团队工作,又祈祷找到愿意分散责任的经理人……你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著名战略管理专家亨利·明茨伯格就说过:“采用和不采用战略和战略管理过程对组织都很重要。”听起来有点费解吧?简单地说,明茨伯格想说的是:我们曾经无数次听过关于战略对组织的重要性的说教,但不知有多少人意识到,不运用战略也有好处。你必须认识到,与战略相关的每一种优势总伴随着一种缺陷:战略固然确定了方向,但也会像眼罩一样遮住潜在的危险;战略强调了集体的行动,但行动的过度集体化将导致“群体思维”;战略定义了组织,却易使组织陷于模式化而丧失整个组织体系的丰富性;战略提供了一致性与有序性,而非一致性却是创造力的源泉。

现在打败你的,很可能不是业内的传统对手。比如,你拥有一项前途辉煌的新技术,并且准备在制造产品过程中增添一些低成本产能。业内谁都没有类似的力量,但是,多久以后中国或者印度的某个新对手就会用更低的成本赶上你的产品。你最大的对手有可能出现在你的价值链以外的地方,有些甚至完全不在你日常关注的范围内,正在距离你十万八子里的小办公室和工厂里策划着你的灭亡。而有些则根本不在任何一个行业里——他们是政府,或者是资本市场中的角色,对你的商业模式、你的战略和你的企业的生存的挑战来自以前不大可能的地方。

总之,你需要让你的思维“魔鬼”一些。两件事情彼此关联并不代表一件事情是导致另外一件事情的原因。关联可能仅仅意味着是两个因素(比如说我们可以称其为X和Y)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关系的方向。很可能是X导致了Y,也可能是Y导致X;或者也可能是X和Y都是由另一因素Z引发的。你需要的是收集数据,然后用它们分析,哪怕结论让你跌破眼镜,但是真实的世界往往就是这样的。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600字左右 篇3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他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4

郭梅华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学 2007092005)

【摘要】文章在了解《天使与魔鬼》作者基本资料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从完美的符号和语言、独特的叙事风格来分析小说的独到之处,深刻思考宗教与科学的碰撞与交融这个深层主题,最后出美国人的难以避免的男权主义和美国人的情结在小说种的体现。总体上,《天使与魔鬼》是一部难的的作品。

【关键词】天使与魔鬼宗教科学

初次接触《天使与魔鬼》时,对它并没有好感,因为本人不是一个喜欢惊悚科幻小说的读者(一开始以为是科幻作品),但后来阅读过程中,就对小说里面涉及的宗教观念和科学思想的联系和矛盾深深着迷。阅读小说过程真的像美国作家戴尔评论的一样“这真是一本该死的书——拿起这本书我就再也放不下,不把这本书读完我什么事也做不成。”而且读完作品,还会让读者引发无限深思、遐想和启发。在思考这部作品的深刻意义之前,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一、丹.布朗简介

丹.布朗(Dan Brown)出生于1964年。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数学教授,曾荣获总统数学奖,母亲是一位宗教音乐家。这样一个科学与宗教相冲突的家庭环境,后来成为他创作《天使与魔鬼》的灵感之源。丹.布朗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1996年,对密码破译和秘密政府组织的兴趣促使他创作了两部畅销电子书《数字城堡》和《圈套》,他的作品包括现在仍然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是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之前创作的畅销小说,在2004年全美图书销量排行榜中,仅次于《达·芬奇密码》和一本食谱。

《天使与魔鬼》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的一次梵蒂冈之旅。丹·布朗在游览梵蒂冈的地下通道时得知,这个秘密地道就是早期的天主教教皇躲避敌人追赶时的藏身之所,而几百年前,最让梵蒂冈畏惧的敌人就是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由一些受到宗教迫害的科学家组成,他们发誓要对梵蒂冈进行

复仇。时至今日,当代许多历史学家还对这个组织的存在深信不疑,而且认为它是全球势力最强大的组织之一,它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不为人知„„丹·布朗受此启发,创作出这部以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为主题的惊悚悬疑小说。与《达·芬奇密码》一样,小说主人公是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该书在跌宕起伏的情节背后探讨严肃的主题,即人性与神性、宗教与科学的碰撞与融合,内容描述达文西密码的主角-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罗伯兰登在教廷意外被卷入一场古老秘密会社光明会与教廷的纷争当中,而其背后隐藏的是一连串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兰登必须在6个小时之内找到可能影响10亿天主教的和一座梵蒂冈城市生死存亡的“反物质”,兰登和女主角维多利亚为此展开一系列惊险离奇的探索。

二、完美的符号和语言、独特的叙事风格——小说的独到之处

刚看到那些对称的语言符号,会让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分析了,会发现那种完美的对称和宗教意义,实在让人惊叹不已。再看伟大诗人弥尔顿的诗篇, 布朗把这首抑扬五步格产生的美妙旋律的诗篇作为一条线索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独特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创造能力和渊博的学识,让

人十分佩服。

你从桑蒂的土冢举步,那里有个魔鬼之窟。

穿越古代的罗马之城,揭开了神秘的元素。

通向光明的路已铺就,这是神对你的考验。

在那崇高的历险途中,让天使来为你指南。

(《天使与魔鬼》)

小说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表现非常出色,故事场景跨越了国度的限制,从美国到罗马,从法国到梵蒂冈,好像丹.布朗本人给我们提供一张独一无二的旅游路线,随着这个路线领略故事中的离奇,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时空穿梭中布置疑团。他采用场景转移法,不露痕迹地控制着叙述的节奏。在很多看似冗余的情节为了后文的叙述作了充分铺垫,同时他又在在密集的叙述、紧凑的情节里,合理地穿

插着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的说明——那些深奥的、晦涩的符号学、历史学、天文学、宗教、建筑学的知识在他的文字中变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字,充分满足读者的求知欲。

三、谁是天使谁是魔鬼——宗教与科学的碰撞与交融是小说深层主题

一部经典的小说,不仅仅在于它写作技法的娴熟、高超,取材上夺人眼球,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给人留下更广阔的空间,引发人们去思考更深层的内容。读完整篇小说,我仍然无法确定自己一开始的疑惑——到底天使是什么,魔鬼是什么?被宗教迫害的“异教徒”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将天主教视为魔鬼,他们秘密组织起来将影响渗入全世界,试图有一天对天主教进行毁灭性的报复,而狂热的宗教徒则认为科学是毁灭人类的力量,是反宗教的魔鬼。他们试图通过迫害科学家阻止科学进程;当他们无法阻止科学前进时,又试图将一切科学发现纳入宗教的解释范畴。谁是天使谁是魔鬼,我们无法探个究竟,因为我们知道,天使与魔鬼有时只有一步之遥。科学让人类过上充裕的生活,解放人们被禁锢千年的思想,但当我们每个人都通过电子装置与世界建立了联系时,我们却感到更加孤单。如今的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有着更为强烈的沮丧感和挫败感。科学与宗教,谁是天使,谁是魔鬼,未有定数。

但是,科学和宗教真的可以并存吗?小说第一个受害者列奥纳多.维特勒既是一个科学家,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历史上很多科学家也没有因为科学的进步而放弃宗教信仰。事实上丹·布朗回答记者时,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了,他承认在许多方面,科学和宗教视是同一事物,二者都是人对神性的追问,科学和宗教只是讲述同一个故事的两种语言而已。小说表达了对信仰丧失和科学万能论的担忧。人类的科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心灵、道德的发展相对来说却有些滞后,当二者的失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就难免令人忧心忡忡。

如何在宗教和信仰之间找到平衡呢?盲目信仰科学和全心相信神迹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宗教可以是“精神鸦片”,对科学奉行到极至也可以让思维混乱,有科学家试图通过基因分析解释人类的各种情感,以待有朝一日可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情绪”,这样的“科学进步”其实是很恐怖的,如果一切美好的感情、油然而生的心动,甚至独一无二的思维都能被创造出来的话,人类还能被称之为

人类吗?尊重科学给我们的种种现象的解释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又是脆弱无助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不安全感、没有归属感、无助感促使他们渴望有个万能的力量支撑他们而找到的心理依托。狂热的信仰产生邪恶,毫无信仰则带来空虚。

四、拯救、惊险、男权主义——人类的男权主义和美国人的世界警察情结

《天使与魔鬼》我们发现布朗在宗教与科学之间也大体找到一个支撑点。和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尊重科学但不放弃信仰。不过丹.布朗这个美国作家是个大男子主义者。通过他两部作品《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的安排,男主角看似是辅助故事中绝对第一号女当事人去发现自己的绝对秘密,追寻古老的属于女当事人自己的隐私,乃至可以颠覆世界的元素。但实际上,在种种似迷宫的安排中,男主角才是赋予了绝对理性,绝对冷静思维,绝对知识渊博,甚至具有堪和他的敌人媲美的战斗力。而且在这种宗教与科学冲突的环境下,英雄救美早就被嗤之以鼻,英雄需要拯救的是世界,而且光是物质的有形世界已不够眩目,要拯救全世界的信仰,拯救人类的精神世界,颠覆原有的理念。这些恰好的发挥了男主人公的英雄主义和美国的世界警察情结。

渔夫和魔鬼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渔夫和魔鬼》,从前有位年迈的渔夫靠打鱼为生。一天中午,渔夫又像往常一样来到海边,但一连三次,他都毫无收获。渔夫撒下第四次网,这次鱼网里有一个瓶子,瓶口用锡封着的,还盖着“所罗门”字样的大印。渔夫去掉瓶口的锡块使劲摇了摇,一股青烟从瓶里冒出变成一个魔鬼。魔鬼对渔夫说虽然你救了我但我还是要杀了你,渔夫听完魔鬼的话,想了一会,说:你想杀我可以,可是我不明白,你这么大的身躯是怎样被装到瓶中去的?你能给我演示一次吗?“没问题”说完魔鬼便化作一股青烟钻进瓶子。渔夫乘机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紧紧地塞住扔进了大海。

读完了故事我很佩服渔夫在危险的时候急中生智最后降服了魔鬼,同时我也学会了: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要气馁,应该学会自己多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魔鬼:穿梭于经济学的阴阳两界 篇6

作者:史蒂芬·列维特

出版商:广东省出版集团及广东经济出版社

维特的天赋在于,他非常善于提出问题。比如说:如果毒品贩子真能赚到很多钱的话,他们为什么仍然跟自己的母亲住在一47对小孩子来说,枪和游泳池哪个更危险?答案是游;水池,因为美国每1.1万个家庭游泳池就能溺死一个孩子,但每100万吏枪才会杀死一个小孩。

决定要写这篇书评的那一刻,我正拖着行李箱晃悠在某个机场。虽然早就看过这本书,但只要它不在手边,就断然没有下笔的胆量。出于这种怯懦,我开始在机场的书店中寻找这本书。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晃悠了三个机场,逛遍了所能找到的每一个书店,却一无所获。

这个结果让我有点意外。我以为,机场的书店只卖一种书,那就是畅销书。而这本书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成为畅销书。在美国,这本书的销售量仅次于《哈里波特》,在所有非小说类的出版物中独占鳌头并且遥遥领先。它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StevennLevitt)是2003年克拉克奖得主。据说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位史蒂芬·列维特碰巧是个非常有趣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个怪诞的家伙。站在一堆学究当中,他的怪诞远远超过“鹤立鸡群”这个程度,至少要用恐鸟来形容。怪物总是让大家挥霍注意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本书应该成为畅销书的另一个理由是,它的中文译名非常有噱头。《魔鬼经济学》,单凭这个名字,你就应该联想到怪物,你的钞票就应该有从钱包中脱颖而出的冲动。

将学术内容写得有阅读快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奥卡姆剃刀理论的一个推论是,让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很简单,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很复杂。我们把这个推论再推上一把,那就是把容易的道理弄艰深很容易,把艰深的道理弄容易很艰深。这不仅需要一份汗水,还需要九十九份天才,或者说,需要怪胎式的天赋。

在经济学领域中,具有这种天赋的怪胎我们可以数出几个来。第一个是加里·贝克尔,他在不朽名著《家庭论》中试图说服我们,小孩其实是一种耐用消费品。第二个是大卫·弗里德曼,他先是论证法院、警察局都可以采用私营的方式,然后写了一本《生活经济学》,来解释为什么拼命购买保险的胆小鬼一到买彩票的时候就会鬼迷心窍变成冒险爱好者。史蒂芬·列维特大概可以列为第三个。

史蒂芬·列维特与加里·贝克尔或者大卫·弗里德曼的路径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雷同。加里·贝克尔做到的,是将经济学工具系统应用到以前少人涉及的日常生活领域;大卫·弗里德曼做到的,是用通常被人忽略的日常生活案例来诠释经济学原理;史蒂芬·列维特则既不是用经济学理论去系统分析日常生活,也不是用日常生活来铺陈经济学理论,而是试图在经济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现象之間寻找拓荒的空间。

史蒂芬·列维特着力之处,首先在于对“传统智慧”的批判。很显然,对于加尔布雷思提出的这个嘲讽性的短语,史蒂芬·列维特非常喜爱。所谓“传统智慧”,指的是并没有足够的依据,但是因为被许多大人物所宣扬而成为社会共识的那些观点。这和爱因斯坦所说有异曲同工的味道,不过爱因斯坦更偏重于结果,而加尔布雷思更偏重于原因而已。

《魔鬼经济学》这整本书,基本上就是对一组基本互不相干的“传统智慧”的颠覆。这些颠覆过程经过另一位作者、专栏作家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J.Duber)之手,变得有些轻描淡写。但事实上这绝非信手拈来,每一个结论的背后,史蒂芬·列维特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资料收集,并且有高度严谨的推演过程。

这是史蒂芬·列维特和加里·贝克尔之间的最大区别。尽管同是克拉克奖得主,但加里·贝克尔显然是更为中规中矩的学者,而史蒂芬·列维特则更类似悬挂在象牙塔窗外的顽童。尽管都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边界,但加里·贝克尔采用的是帝王开疆辟土式的征伐,而史蒂芬·列维特却选择了游侠式的单打独斗。

从学术游戏评分规则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魔鬼经济学》还是其背后的论文,地位恐怕都远不能达到《家庭论》的高度。从研究方法上看,史蒂芬·列维特确实也非常不同于一般的数理经济学家,他并非从数据中寻找结论,而是首先基于对真实世界的深入理解,数据及演算只是他验证结论的工具。然而这也并非史蒂芬·列维特的独家秘笈,在过程哲学领域,这根本应该是一个常识:单纯的数据相关性中,不可能找到任何确定的因果关系。

魔鬼的三根金发读后感 篇7

这个故事国王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的事,但是永远都不要做坏事,做坏事都会报复在自己的身上!做人也不要过多地贪心,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就是我对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亲爱的魔鬼先生》读后感 篇8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叫《亲爱的魔鬼先生》的书,书里的内容是讲,地狱里的魔后和魔王打了一个赌,两年内,她要给人间的布鲁勒夫妇带来不幸。为了打赢这个赌,魔后在地狱重点中学选派了魔鬼男孩贝尔茨去人间帮她完成这个任务,最终贝尔茨变成了一只猫永远地留在了人间,跟他的新主人布鲁勒夫妇过着平凡、快乐的日子。

看完这本书后,让我知道了小朋友不能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要和别人做朋友。还有做人不要骗人,要诚实,守信用。

《魔鬼的三根金发》读后感 篇9

有个人生了一个男孩,当时彩霞铺满了天空,所以很多人说他会和公主结婚;这时,从路边经过的国王听见了,他就把男孩扔海里了。男孩在海里漂到了海边,被一个无儿无女的磨坊主救了下来收养了他。转眼十四年过去了,男孩长大了。国王听说这个男孩是在海里捡到的,就派男孩去送信,信中说让王后把送信的人杀掉,不料信被别人调包了,信中写让王后把公主嫁给送信的人。

国王回来后,发现寓言成真了,就让男孩去找到魔鬼的三根金发。男孩在路上被问了三个问题,他说“等我回来再把答案告诉你们。”魔鬼的奶奶很佩服男孩,所依他把三根金发给了男孩,问了孙子三个问题,于是,男孩把答案告诉他们,得到了财宝。所以男孩和公主结了婚。国王见男孩有这么多珠宝,动身去找,不料成了渡河人。

爱情和其他魔鬼读后感 篇10

我自己都有些讶异,为什么是这三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书最出名的书该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而我也一直想读,但在书店买来买去始终没有动,原因大概是自己对书名的两个词孤独和爱情还缺乏某种感觉吧(其实应该是因为这两本比较厚吧)。

但这回,《爱情及其他魔鬼》吸引了我。我从书店买了,在扉页的角落写上3月24日,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它。(其实可以很快读完,因为这个故事并不长)

这个故事开始我以为是以谢尔娃.玛利亚来讲述一个爱情是魔鬼的悲伤的故事的,但自始至终她就像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在那片漩涡中无意挣扎,或者说她面对被迫害的自由和爱情的时候仍保持着那种少女的灵,无意伪装讨好去追求。

我难以看清这样的人物背后的意义,但无疑她体现了一种美。在我去体会谢尔娃.玛利亚这个侯爵千金的时候却发现在她的父亲卡萨尔杜埃洛侯爵展现了较完整的人生,这个孱弱的土生贵族(指在拉丁美洲出生的西班牙贵族)似乎更容易看穿。

“他本可以凭借父亲的显赫权势畅所欲为,要知道他的父亲侯爵一世曾是圣地亚哥骑士团的骑士,考绞架和刀剑发家的黑奴贩子,毫无心肝的军团长官...”

然而他并没有像他的父亲,也许平常我们都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但也许有时候我们并不这样,人和人相处模式通常会达到一种互补的平衡,父亲强势而儿子就可能软弱。如果两强相处,那么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必然会分崩离析,而卡萨尔杜埃洛被平衡了。

他爱了上疯人院的女病人,“杜尔丝.奥利维亚是一个天性活泼,脾气很好,轻易发现不了她是个精神失常的人。”“她是个扎风筝的能手,用小纸鹤给他传递消息。”在他的眼里,奥利维亚并不是疯子,他认为只有有人能接受其逻辑,就不能算疯子,他认为他理解了奥利维亚,他得到了奥利维亚的允许,准备向她求婚。

这时候他是年轻的,他的父亲将他赶到荒芜的庄园里,甚至因为一只鸡,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荒芜庄园的恐惧。在这种并不强力的权威下,他自身的恐惧让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遵循父亲遗嘱里取一位西班牙显贵的女儿的条款。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或者可以这样说,和一个人的婚姻是和另一个人爱情的坟墓。而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婚姻也可能是爱情的开始。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800字 篇11

而恰巧,我也是一个人。

我一直相信这个传说,相信每个人都是天使与魔鬼的结晶。只不过,有人学着做了天使般的人,有人学着做了魔鬼般的人。而我,我什么也没学,本分老实地做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人。只是把天使的本性和魔鬼的作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性格。

一、天使

我喜欢安静地听歌,或者写些东西。阳光洒在本子上,很暖,很舒服。然后一个人慢慢地喝“雪碧”,在玻璃窗内对每一个过路的人点头,微笑。时刻都觉得心情很好。最后,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吃午饭。然后像猫一样,一个人静静地去散步或爬上屋顶,在屋顶上看太阳,睡觉,写东西,看书;抱着我家的猫一起日光浴,给它打理毛发,抚摸它。最后,用最欣赏的眼光去欣赏每一次日落;用最虔诚的心在最后一抹阳光里许愿,祝愿每个人都快乐,幸福。

这就是我。白天的天使,安静,享受,快乐。

二、魔鬼

黑色,永远是我最喜欢的颜色;黑夜,永远是我不厌倦的时段。黑色带给我安全感。在黑夜里,自己一个人坐在家里,一盏灯也不开。让自己释放诡异与狂躁的本性。我就是魔鬼,冲动是我的本钱,狂躁是我的语言,诡异是我的作风。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看透我。因为我是魔鬼,我深得像东非大裂谷,以至于一不小心自己也会粉身碎骨,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以至于自己也看不清自己。我可以让自己尽情地放纵,把屈辱和压力发泄出来。做一个黑暗之王!每一个人阻止不了我,也没有人能教训我!我就是真的我。就算明知跳下去会死,我也会毫不犹豫往下跳。因为我乐意!叛逆是我的代名词,我就是我,狂傲不训!我可以随意摔打却没人理我;我可以尽情发泄却没人管我;我可以写下诅咒的文字,唱出毁灭的咒语,没人可以干涉我!因为我是魔鬼,黑夜是我的专权。我的性格就是这么暴躁,冲动,诡异,叛逆。没有人,没有一个人可以管得住我!!

《魔鬼积木:白垩纪往事》读后感 篇12

本以为大刘的科幻小说仅限于宇宙、外星人的范畴,没想到也会涉猎基因工程领域[作揖]全文读下来很爽,开头的插叙我很喜欢,设足了悬念。艾利克斯视察基地的组合体那一段特别生动,我脑补了很多的画面,相信如果拍成电影一定很不错。

另外阅读过程中我不时联想到《X战警》,总觉得疯狂科学家&变种人的设定有一些老套,对这种题材的新鲜感大概已经被超级英雄电影消磨殆尽了。但大刘在小说里想表达的观点与《X战警》是完全不同的:《X战警》这种好莱坞爆米花大片目的是盈利,而且其受众广泛,表达的也都是世界大同、全世界种族平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政治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一点高晓松也提到过很多次。而大刘写这部小说时受众很少,只要按着自己的内心来写就好,所以这部小说的观点也很清晰,可以用小说里面的一个原词来概括:“狂热的理想主义杂/种”。艾利克斯代表自私的人类,企图用基因工程技术为以己用,奥拉代表狂热的理想主义,希望建造物种大同的社会,最后双方一起创造出了噩梦,自作自受。艾利克斯给奥拉说的一段话印象很深刻:“在您的眼里,所有的生命都不过是一串长长的 DNA 链,没有太大的不同,就像在爱因斯坦眼里,世界只是由光和弯曲的空间组成的一样。但在普通人眼里不是这样,在我们眼里,长着翅膀的小白鼠和长着人头的蛇是有很大区别的!”

上一篇:市地方税务局关于2009年税收收入情况的报告下一篇:建筑工地工伤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