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上机实验四答案

2025-01-22

数据库上机实验四答案(共5篇)

数据库上机实验四答案 篇1

实验四 串的基本操作实现-堆存储结构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1、熟悉visual C++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C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串的基本操作:初始化串、判串为空、求串长等运算及C语言实现。

二、实验内容(参照课本上的第72-75页)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求串长length_str、串连接、串比较、求子串、串插入、串删除操作。

三、实验报告要求(参照《数据结构题集》第83页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必须有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源程序、测试结果(打印界面的形式表示)。

数据库上机实验四答案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上机实验,教学改革

1 独立学院的定义

独立学院,也可称之为独立二级学院,是指利用社会资金,由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以民办机制进行运作和管理,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进行独立管理并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教育的产物,其开设的专业很多都是具有旺盛就业需求的热门应用型专业。

2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方针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是本科第三批次录取,高考考分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因此就综合素质而言,确实略微逊色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如下一些特点:

(1)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在课堂上听课也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在课堂上和任课教师的互动也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

(2)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学习起来更加困难,更加有畏难情绪。而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更加感兴趣。

(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作业抄袭的情况也更为突出。

(4)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相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经常出现一个宿舍的几位同学在一门课程同时不及格的情况。

关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针,显然需要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制订,而且肯定需要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针有所区别。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针,尤其是理工类人才培养方针应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素养,同时更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热门行业人才的需求。

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并且能够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熟练地进行数据管理。

4 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上机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任课教师往往沿用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选用的教材也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所使用的一样。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仍然更加偏向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具体的数据库应用介绍得很少,上机实验教学学时也偏少。部分学生由于畏惧某些较难的理论知识,而大大降低了对本课程的兴趣。

(2)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上机实验教学更感兴趣,但由于理论知识学习得不够扎实和到位,导致在上机实验教学中,很多在教室里讲授过的知识相当于还要再讲一遍,浪费了宝贵的上机时间。

(3)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上机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对任课教师的依赖心理,例如写SQL语句进行查询,尤其是较难的查询,总是希望老师能够直接给出语句的基本框架,而不愿意自主思考和探索。

(4)由于对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普遍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一般也不会单独设立上机考试,因此对学生缺乏约束,上机实验的完成质量,对期末考评的影响很小,从而也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积极性。

(5)上机实验教学相比理论教学,显得不够科学规范,而且也不指定上机实验教材,很多时候用一些自编的讲义,随意性相对比较大。

5 认真梳理上机实验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点,重新设计上机实验的具体内容

针对上机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需要认真梳理上机实验教学体系中的所有知识点,也就是把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本身也看成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不是将其视为理论课程的“附属环节”,把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主要按照核心概念层、基础理论层、应用理论层、实用技术层等层次模型建立上机实验教学体系,并确定每个层次中各知识点的认知层次。例如对于SQL查询,其核心概念层就是SQL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基础理论层就是select语句的基本格式及其相应的子句,应用理论层就是各种具体的查询方法: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实用技术层就是构造具体查询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的一些实用技巧。

根据以上梳理的知识点,重新设计上机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内容组织上,比以往更加强调与“数据库设计”的衔接,使学生能够通过上机实验的训练,强化对数据库设计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6 对上机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对于上机实验教学环节,同样需要探索其教学方法的问题,这一点在以往的上机实验教学中很少考虑到。在以往的上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单纯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不加干预,很多学生根本就做不出来;如果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自己根本不思考,又成了“填鸭式”教学。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初步探索和尝试合理地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启发式、交互式和情景式等教学法,比如说进行SQL查询时设置“填空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查询思路,根据已有的提示将查询语句填充完整;设置“改错题”,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将查询语句中的错误改正;设置“一题多解”,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方法实现查询。

7 对上机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探索

(1)每次的上机实验报告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完成并提交,上机实验结束后立即提交至任课教师的邮箱中或者FTP文件夹中。

(2)增加单独的上机实验考试,考虑到阅卷的方便,目前考题是以SQL查询题目为主。这方面其实是需要克服不少困难的,比如考试机房的安排,相邻学生的考题应有所区别,除了任课教师外还需要增加其他的监考人员等。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还打算降低期末笔试考试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争取能够降低至60%,单独将上机考试考核成绩设置为20%,其它平时成绩占20%,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8 上机实验教材和教案的规范化

本次教学改革还初步尝试将上机实验教材进一步规范化,按照能够公开出版的教材要求进行撰写,另外还初步尝试对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撰写规范化的教案。当然以上这两个方面还需要今后日益完善。

9 教学改革反馈情况(见表1)

1 0 结束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同时具有相当强的应用实践性。在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实施上机实验教学时,一定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认真梳理上机实验教学中的知识点,并且采取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上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情况,希望能够对该课程教学研究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程晨.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2(21):21-21.

[3]王钟庄,邓伦丹,吴赟婷.独立学院数据库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54-155.

[4]王云,李丛.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0(21):126-126.

数据库系统上机实验题 篇3

一、学生学习系统的基本表

学生:s(sno,sname , sex , age , dept);表中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

系名。

课程:c(cno , cname , tname);表中属性分别为:课号,课名,教师名。选课:sc(sno , cno , grade);表中属性分别为:学号,课号和成绩。

要求:利用SQL语句创建上面三个基本表,包括:主键,外键定义。

有针对性地输入一些实验数据。

二、利用SQL语句,在上面三个基本表中,完成如下的功能

1.查找学号2至10号学生的学号、姓名和系名。

2.查找女同学的人数。

3.查找学号2至10号学生中,女同学的人数。

4.查找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注:输出性别和人数)。

5.查找‘CS’系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注:输出性别和人数)

6.查找年龄在18至20岁之间的所有男同学的学号、姓名和系名。

7.查找所有学生选修课程的门数。

8.查找学号2至15号学生中,英语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9.查找没有学习‘物理’课程的学生姓名和系名。

10.查找‘王明’同学所学课程的门数。

11.统计‘王明’同学所学各门课程的平均分数。

12.统计英语成绩高于该课程平均成绩的人数。

13.查找查找至少选修了‘王一’和‘王二’老师所授课程的学生学号与姓名。

14.查找‘CS’系比‘MA’系的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姓名和系名。

15.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输出学生的学号和总分,总分按降序排列。

16.查找学号比‘王一’同学大,而年龄比他小的学生学号、姓名和年龄。

17.查找年龄大于女同学的平均年龄的男同学的姓名与年龄。

18.查找只选修了一门课程的同学的学号和姓名。

19.查找‘CS’系学生中,没有选修‘王一’老师课程的学号、姓名和系名。

20.查找至少选修了3门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21.查找每门课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注:输出课号、最高分和最低分)

22.采用查询视图方式完成21题的功能:

利用视图方式的步骤:

建立视图,如:gdf(cno,max,min)属性:课号、最高分和最低分。利用SELECT语句对视图gdf查询显示。

在完成以上题目后,再利用SQL更新语句完成如下操作功能:

1.将所有学生的年龄增加1岁。

2.将‘物理’课程不及格的成绩改为0分。

3.删除‘王五’老师的任课信息。

4.将一门课的成绩大于等于80分学生的学号、姓名和系名插入到一个已存在(要建

数据库上机实验四答案 篇4

(五)实验名称:排序算法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实验日期:

实验机时:3 学时实验成绩: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主要排序算法的思想和实现技术。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程序,要求:输入学生“软件技术基础”课的成绩(学

号、姓名、平均成绩、总学分);按总学分对学生数据进行排序。(要求:实现任选3种排序算法)

三.程序:

1、程序规范(输入数据、功能、输出数据)

2、设计分析(数据表示、算法)

3、C源代码(电子版)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 篇5

第1次实验:

实验1 C程序的运行环境

实验报告:

四、实验项目

第2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书上的实验2 暂时不做

实验报告:2.4 完善程序【实验2.7】【实验2.8】,2.5 改错程序【实验2.10】,2.6 自己练习.1第3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请填写电子实验报告

第4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3 顺序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请填写电子实验报告

第5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3顺序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P12:2代码,(1)~(9)运行结果及分析

P14:四:

1、2第6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

实验报告:

4.4 完善程序【实验4.5】【实验4.6】

4.5 改错程序【实验4.7】

4.6 自己练习

1.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一行以回车结束的字符,统计并输出输入字符的个数。

第7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四

第8次实验:

FTP上的实验5 数组程序设计(1)

实验报告:

6.4 完善程序

6.5 改错程序

6.6 自己练习1、2

第9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5

第10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8 函数程序设计(1)

8.4 完善程序

8.5 改错程序

8.6 自己练习

1.编写程序,输出1~100之间各位数的乘积大于各位数的和的数。要求判断各位数的乘积大于各位数的和用函数实现。

3.编写程序,输出100以内的正整数中包含数字3,5,7中的一个的数。要求判断一个数中包含数字3,5,7中的一个的数用函数实现。

第11次实验:

上一篇:大学个人自我评价范文1000字下一篇: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我希望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