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静物

2024-07-30

大班美术教案:静物(精选7篇)

大班美术教案:静物 篇1

大班美术教案

静物苹果篮子(欣赏)

活动名称:静物苹果篮子(欣赏)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感受画面中色彩的鲜艳,体验画家用水果的暖色和瓶子、果篮黑色搭配产生的平衡感。

2.大胆讲述自己的对画的感觉

3.喜欢参与欣赏活动

活动准备: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活动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苹果的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原图)

(1)“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画面上的哪样东西的颜色?为什么?”

3.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

(1)“你们都喜欢暖色的苹果,那我们把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也换成暖色,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好吗?

(2)“看了这幅图你们有什么感觉?”

4.幼儿同时欣赏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和原图

(1)“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2)引导幼儿体验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与暖色的水果搭配而给画面产生的平衡感。

5.请幼儿给画取名字。

6.教师介绍画家塞尚和作品的名称。

活动建议:

塞尚的静物作品很多,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欣赏。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画,说说为什么?

大班美术教案:静物 篇2

一、感受色彩的魅力,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 留下了色彩大师们珍贵的足迹。在欣赏大师们的名作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画面的构图、艺术特色、表现技法等方面认真地观察、反复欣赏, 吸收画面中的精华部分, 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对写生课的重要性, 通过作品赏析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知识

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颜色的品种变化无尽, 绚丽多彩。色彩画是运用颜色来描绘世间万物的, 色彩的描绘过程也是对事物表现和认知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掌握这些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光与色的关系。因此, 学生在色彩写生训练之前必须研究和了解用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三、重视学生对色彩观察力的培养

了解了色彩的一些理论知识之后, 接下来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时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 首先把握住整体色调, 然后在此基础上, 去观察各个局部色彩与总体色调的关系, 绝不可直接从某一个局部着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从整体开始, 逐渐深入到局部, 然后再回到局部、整体的效果中去检验与修正, 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色彩之间的对比, 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色彩关系。

四、课堂教学直观演示

色彩静物画有利于初学者把握物体的形体结构和色彩关系, 是学习、观察、认识色彩和掌握色彩规律的基础。教师必须掌握该课程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 利用课堂直观演示作画步骤,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作画, 对作画的方法步骤和表现技法一目了然,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示范时要反复强调, 从观察思考、构图起稿、着色、深入刻画、调整完成等都要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使学生掌握作画的步骤及方法。

五、制定教学程序与方法

根据色彩课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 在静物写生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观察思考

面对一组摆放好的静物, 让学生不要急于动手描绘。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对象, 分析对象的比例关系、形体结构、主次关系及画面的总色调等。让学生讨论自己对于这组静物的第一印象。学生讨论过后, 教师进行总结, 使用创设静物情景的教学方法。

2、构图起稿

教师对静物写生的步骤进行配图讲解, 依据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原则, 学生在勾画物体轮廓时可先用铅笔, 运用几何归纳的方法找出这组静物的大外形, 并将它们联系起来, 画出物体的形体特征, 确定好大的素描关系。

3、着色

在进行物体上色时, 要学会掌握色彩协调的对比度, 按照一定的顺序作画, 先把握住整体整组静物画大的明暗关系和大色调, 培养学生整体观察静物, 这也是整个写生过程的关键。

4、深入刻画

在确定了画面的基本色调后, 接着进入重要的刻画阶段了。要求作画者具有强烈的实感意识, 引导学生遵循刻画的顺序先主后次, 先近后远, 从实到虚, 逐步深入, 将各个部分形体结构、质地感受、主次关系、色彩冷暖等都详细的表现出来。这一阶段应突出重点, 抓住本质, 以形体结构与明暗色调的关系为重点去充实, 注意物体的虚实及质感等的表现。

5、调整完成

细部进行深入刻画以后, 回到客观的静物上来, 恢复到第一印象, 认真分析物体, 找出问题, 调整修改。调整, 要从整体开始, 抓住整体, 将调整的过程变为充实整体的过程, 使画面色彩效果既明亮又协调, 做到主题明确, 色彩绚丽, 和谐统一。在调整过程中, 培养学生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能力。

总的来说,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 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 结合具体对象作具体分析。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 找到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办法, 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素描静物和水粉静物 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静物;水粉静物

水粉与素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如何能够做好初中学生素描静物画与水粉静物画的教学呢?

一、素描静物教学

1.引导学生了解透视法则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圆的透视和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改变石膏几何体的摆放位置与呈现角度,并对其各边透视变化进行理解与分析。此外,还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物列举给学生,如,在笔直的马路上,站立并望向远方,对马路的透视现象进行观察(近大远小);如果接着对其进行横向截取,便呈现出类似立方体表面平面摆放时的现象。为了能够对物体透视实现清晰把握,并且能够对静物、角度以及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掌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不能直观看出来的部分用画笔勾勒出来,并且引导学生明白静物圆锥体或是圆柱体都是通过“切割”长方体得来的。

2.结构组合的正确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几何形体的分解、组成或部分组成简化任何常见生活物象。教师在素描静物教学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对周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与分析,使其明白其中大多数物体都是可以简化为立方体、圆柱体、球体或是各种几何体的组合形体。例如,鸡蛋虽然既不是球体,又不是严格意义的圆柱体,但它的外观是介于两种几何体形态之间的;如果削去立方体的四个棱角便成了圆柱体,再将圆柱体的顶部与底部进行削切便呈现出球体模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任何复杂形体造型都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简单几何形体组合而成。例如,画出一个简单的立方体,便可以将其设想为方盒子;画出一个简单的圆柱体,便可以将其设想为圆形石柱;画出一个简单的球体,便可以将其设想为篮球。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何体设想出各种事物,再将几何形体进行分解组合便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客观事物。

3.熟悉物体的明暗色调变化

有了光照才会生出暗影,也就有了物体的明暗色调变化,需要注意明暗色调是有着特殊节奏变化规律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在作画过程中对物体及光影的观察与表现必须贯穿始终。教师在指导学生怎样明暗深入的时候,应该提醒学生对亮部、暗部以及中间色之间的渐变节奏规律。简而言之,就是暗渐变,最终形成有秩序的明暗变化。

二、水粉静物教学

1.明确构图重要性

在水粉静物写生中,如果不能做好构图则会对于后期的画面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水粉静物教学开始之前就必须将这一关键因素向学生进行反复强调。其次,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水粉静物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所以把握构图便相对困难。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便应该在对静物进行摆放的时候,增加多角度静物构图,并且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构图的简单常识。例如,稳定坚实的三角形构图、通常用于大场面表现的平静庄严的水平线垂直线构图、优雅流畅的“S”线或是弧线构图。

2.色调掌控

首先,色调是一幅美术作品的总基调。因此,在对色彩静物绘画进行教学的时候,便应该强调学生对色调掌控的学习与训练。小色稿练习便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色调把控能力,要求学生将眼光投入到整体画面中,现将大的色调画出来,再深入对色彩进行训练。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色调掌控能力,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色彩变调练习,促进学生对色彩关系的理解与分析。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同一组静物作品进行多种不同色调的改变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完成后鼓励其相互评比,找出各自色彩关系的正确与否,经过如此反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对色调的掌控能力。

3.画面整体调整

在基本完成画面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站在远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检查,观察画面色彩关系以及整体结构是否能够协调统一,是否能够发现跳出整体画面的色块,主体物是否突出,有无明显拉开画面层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作画前将冷、暖色调考虑清晰,现将大块面的色彩画出来,考虑整体布局,再细画后整体。并且,画面色彩应该要具备对比性,如果静物背景是冷色调,那么前面便需要用暖色调,反之亦然;静物关系也需要相互形成呼应,如果选用的是蓝色衬布,那么静物也应该添加蓝色色彩;静物的光泽度也需要进行细分,并且使光泽度不同的静物相互之间存在色彩联系,如此才可以使整体画面得到协调。

总之,素描与静物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以此为教学重点,深化教学开展,引导学生做好素描与静物绘画学习。

参考文献:

[1]罗兰.浅谈美术专业水粉静物的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150.

静物教案(定稿) 篇4

一、课程名称: 素描基础——静物

二、学时数:

每周20学时,共计6周120学时。

三、教学对象: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

四、教学章节:

1、线条与结构(1周20学时)

2、观察与表述(1周20学时)

3、质感与再现(2周40学时)

4、材料与拓展(1周20学时)

5、表现与想象(创意练习)(1周20学时)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素描训练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记忆能力、形体意识、整体意识。让学生学会依靠线和面的相互比较,正确表现对象的各种关系,如:比例、长、宽、深的关系,结构关系、转折关系、运动关系、明暗关系、前后关系、虚实关系,刚柔关系等等。

(二)素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与常人不同的特殊意识去感知形体,把握客体,学生通过点、线、面基本要素训练,逐步由形体意识转移到审美意识,由直接感知过渡到能动把握。面对复杂的全局关系,能做到调整 好对象内部与外部各方面的主次、前后、繁简、虚实、强弱等等。

(三)素描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理念、情感、使他们成为视觉语言的“创造者”,而不单单是造型语言的“直译者”。引导学生超越视觉表象的信息传递,通过具象、意象、抽象性等表现方式进行重构,反映出一种心理的、精神的、现代的审美意识,将主观与客观、理智与情感、功能与审美、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六、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对物体的外部形体与内部结构的理解,并通过素描技法表现。

难点:

2.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和空间关系。3.整体的观察方法与细节的刻画。4.质感的再现

1.形体的透视、穿插结构的表现、画面的整体把握。2.结构与形体的深入。

3.对各种材质肌理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4.表现与想象中学生发散式思维的调控与引导。

七、教学内容与环节安排:

第 一 章 线条与结构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表现能力、理解能力、空间关系的把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为以后的静物素描写生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1.石膏几何体写生。2.机械结构体写生。教学时数:

20学时,其中讲授理论4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16学时。教学重点:

1.线的表现效果与线的造型作用。

2.几何形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透视理解及其空间关系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

1.内结构线与外结构线,主结构线与次结构线,透视辅助线的运用与表现方法。

2.物体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课堂作业示范,边作范画边讲授理论。3.优秀作品欣赏。教学组织:

1.简述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2.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

3.讲授构图的原则、几何物体的透视原理、线的表现效果与造型作用。4.讲授几何体形体结构的理解与表现。5.示范范画,边示范边讲解。作业:

石膏几何体组合透视写生(透视练习);

机械结构体写生(线条与结构练习);

几何体和静物组合写生(复杂形体组合练习)。

第二章 观察与表述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眼、手、脑三位一体的协调和配合能力,即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从整体的观念出发(比如:观察、理解、轮廓),进行局部刻画,然后再回到整体。做到“尽精微,致广大”。教学内容:

生活物品与自然场景片段的观察、发现与写生。教学时数:

20学时。其中讲授理论2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18学时。教学重点:

正确的观察必须是全面、整体的,而不应是局部、孤立的,在集中精力去研究和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形体及光影色调等方面微妙变化的同时,要顾及到全局,做到“整体观察,局部着手”。避免画面的“花”和“空”。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课堂作业示范,边作范画边讲授理论。3.优秀作品欣赏。教学组织:

1.讲授石膏像的写生观察方法“整体——局部——整体”。2.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3.示范范画,边示范边讲解 4.分步骤地解决好写生中容易出现的构图问题、形体问题、调子问题和空间问题。作业:

以周边的自然生活场景以及师生共同选取的生活物品为题材,学生自由选择描绘题材,并以多样化的工具材料作系列性的小幅静物写生练习,数量与尺寸不限。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各种材质肌理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玻璃、金属器皿、竹、蔑、藤、纺织品、陶瓦罐、瓷器等静物的单个或组合写生。教学时数:

40学时,其中讲授理论4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36学时。教学重点:

各种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纺织品等不同材质,其表面所具物理性质、纹理组织亦不同,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明暗变化,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精确而细致的表达技巧。教学难点:

1.表现质感的关键是把握好不同质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现的明暗变化的特点。如金属的强烈明暗变化、高光、反光,玻璃的透明性,粗糙物质柔和的光影变化等等。

2.皮质料的皱纹,牛仔衣裤的砂洗石磨痕迹、行线,编织物的编织规律等。3.光源位置、光源强弱和物体固有色对画面气氛、意境的影响。

第三章 质感与再现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课堂作业示范,边作范画边讲授理论。3.优秀作品欣赏。教学组织:

1.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

2.讲授不同材质的属性,及其在光线照射下出现的丰富肌理变化及其表现方法。

3.讲授光源位置、光源强弱和物体固有色对画面气氛、意境的影响。4.示范范画,边示范边讲解。作业:

不同质感的静物组合及其在不同光源下的质感描绘写生 2幅。

第四章 材料与拓展

教学目的: 媒体材料是表达与转载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工具,媒材拓展的涵义十分丰富,首先是工具材料的拓展,更深的涵义是思维的开拓,创造力、潜能的挖掘。媒材的拓展在 素描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重视媒材的拓展,改变以前的思维习惯,开拓创新,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广泛尝试各种媒体材料,可找到工具与人,工具与表达对象的最佳锲合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学内容:

利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进行静物写生。教学时数:

2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18学时。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干性、湿性),采取描绘、泼洒、拼贴、对印等多种手段,达到造型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明白素描造型基础训练的内涵除了传统的塑造技能之外,还包括创造能力。教学难点:

学生对多种媒材特性的适应与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课堂作业示范,边作范画边讲授理论。3.优秀作品欣赏。教学组织:

1.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

2.简述媒体材料的特性与作用,可供参考的工具材料有毛笔、壁纸刀、刷子、铅笔、炭笔、乳白胶、素描纸、水粉纸、牛皮纸、报纸、等一切可供使用的材料(使用的纸张需要事前装裱好)。3.示范范画,边示范边讲解。作业:

利用任选媒材完成静物素描写生 1张

第五章 表现与想象(创意练习)

教学目的: 素描教学要结合创意素描训练,以培养审美创作能力和推动造型能力,为艺术创作奠定基础,解除“立意贫乏”与“眼高手低”两种创作症结。教学内容:

运用异形同构、打散重组、矛盾图形、置换、时间延续、多视点构图等等多 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时数:

20课时,其中讲授理论3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17学时。教学重点:

创意素描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具象造型能力之外的其他造型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与审美素质。教学难点: 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最直观的体会是从素描基础训练到创作之间缺乏

必要的中间环节,课程之间的衔接显得突兀而没有联系。学生在创作中习作倾向过于明显,而创作意识过于淡薄,特别是对于某些画种的造型手段与语言的转换上,不能得到理论与技能两方面的必要支持,从而在审美层面上流于对艺术创作粗浅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学生创作中的审美缺陷。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课堂作业示范,边作范画边讲授理论。3.运用案例教学引导、组织学生展开创意训练。教学组织:

1.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2.讲授创意训练的方法和原理。3.示范范画,边示范边讲解。作业:

任选异形同构、打散重组、矛盾图形、置换、时间延续、多视点构图一种方法完成静物创意素描练习1张。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素描基础》 胡昌格 梁 柏等 主编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素描静物:2》,张勇,安徽美术出版社。

美术静物说课 篇5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财贸系美术组的毛娉婷。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静物的配置与构图》。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工艺美术专业素描》第3章第1节。

1、本节课分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是:静物搭配与布置和构图的原

理有何形式,那么我把它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对构图原理与形式进行讲解。由于这两部分理论知识贯穿了静物素描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熟知技能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2、本节课引用几组范画通过观察讲解,让学生在欣赏范画的过程

中不知不觉发现规律,共同探讨总结经验,勾起作画的欲望。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原则是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不能满堂灌式的输入理论知识,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课程资源。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目前学生学业程度学习速度和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掌握技能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来说由于没有基础学生水平不高

能力情况;对专业术语,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手脑无法很好协调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生理心理特征:对绘画仍有兴趣,有求知欲,但不够自信,常常担心

画不好而自卑。学生面临对口单招,与其余院中特长生相比,基础技能薄弱,理解较慢但对画画仍有热情,所以既要巩固基础又要提高热情使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知构图中常用术语,理解构图原理的形成2、掌握并运用构图规律,提高造型能力

能力目标;

1、通过范例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观察的能力。

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观察分析形体,理性科学的看待形体本质,培养逻辑思维观,对绘画抱有热情和好奇心。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对专业术语及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并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范画

难点: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在画面上并提高造型语言的能力

完成教学目标主要通过使用任务单降低教学难度。使用合作小组学习降低学习焦虑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评价形成学习氛围。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学法:

1、自主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画具。我将本节课分为三大部分。

通过展示生活中有趣的具有一定审美的照片导入提出问题为什么摄影者如此安排,以此启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接着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结合范例,分析图片的方式完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的学习。

素描静物 教案 01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其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造型个性、理解物体的结构和基本透视和素描的表现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与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素描写生中步骤与方法,单个物体的造型与画面的整体效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物体的分面、透视和单个物体的造型与画面的整体效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画稿示范、作品欣赏

教具准备: 素描相关图片若干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4分钟)

谈谈同学们对素描有什么认识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一)素描中的光线

素描的写生训练是在室内进行的,所以,如何布光是一个涉及对象不同的表现方式问题。素描的光源有两种:一种是从窗户射进来的散射的自然光,另一种是灯光。灯光又有单灯和多灯之分。相比较而言,灯光要比自然光容易画一些,因为灯光的光线比较单一和固定,物体被照射后的明暗关系比较简单,对比较为明显,前后关系也比较突出,是初学素描者常采用的照明光源。自然光的光照比之灯光的照明,可使物体明暗变化丰富、层次多样、对比协调,是素描训练整体把握、概括处理的必要手段。素描表现自然光,要比表现灯光难一些,因此,要先进行灯光的训练,然后再进行自然光的学习。

除了不同的光源会对物体造成不同影响之外,物体受光的不同角度,也是造成物体不同明暗变化的一个因素。当物体正面受光时,我们称之为“顺光”;当物体背面受光时,我们称之“逆光”;当物体侧面受光时,我们称之为“侧光”。在素描训练中,顺光比较容易表现,逆光难度较大。最常用的光线是难易适中的、不同方向的侧光。初学素描的同学,要注意进行各种光线的学习,切忌只依靠单一光线的训练。

(二)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

1、观察:

1.将眼光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被面对的对象,而不是将视点焦聚对准

整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着整个对象想心事发呆一样,而对各个局部的细节视而不见。由于不能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迫使我们的视觉只能得到一个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也恰好正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感觉。

而在这种整体感觉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大的体面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当把眼光张大到整体,一切多余的东西都消失了,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

2.比较的方法。如果说前一种方法得的是的整体印象,那么这种方法将是前者具体的补充。它可以嫡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和联系。在观察比较的时候,可以像对自己默默讲话一样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

如:这个对象的动态是这样的,它的基本头型特征神态是这样的,五官在头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大小比例如何,相互之间的形体过渡转折是怎样的,明暗反差对比虚实关系又是怎么样的等等,-就像对自己进行讨论一样-。也就是说在我们动笔作画之前已经在脑子里用眼睛先画了一遍,并且有了一幅-印象-中的完成素描作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在笔先-。

如果初学画的同学们能注意到并认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目标,从而避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灵魂开窍-之目的。改变初学者常有的那种将视点孤立地集中在对象某一细节上看一点儿画一点儿,画到哪儿算哪儿。或在各个部位转过来滑过去没有相互联系比较的局部观察习惯方法,对训练培养具备良好的艺术感受和绘画才能是非常重要的。

实物照片

2、构图:

1、当我们把观察对象时得到的意象感受传换为可感触的具象画面时,就需要通过构图在素描纸上将它们按熙作者的意图迸行恰当的布局安排组合。构图在视觉上能否给人以合适舒服的感觉,与对象的摆设安排及个人选择角度的感受不同有密切的关系。

2、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上下左右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你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大形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在画面的上下左有用笔轻轻地确定下来.并月以画面上的这四个点为界限考论下一步打轮廓如阿调整形体比例尺度也只能在这四点所限,四个部位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用笔轻轻地确定画下来.并且以画面上的这四个点为界限,无论在下一步打轮廓如何谓挺形体比例等关系,也只能在这四点所眼定的范围内进行,绝不得-超过雷池半步-而向界限外随意扩张。有的同学不太重视这个问题。

3、虽然在刚开始时也在画面构图时找出并确定了四个突出部位点位置。但随着打轮琼与调整形体比例的深人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超赶出了界限,结果造成对象不是谴面越仁,就是赶画赶大,出现西面容纳不下对象等等问题。到头来不是掉头重新返工,就是感到美中不足。

起型

3、初步刻画:

表现大的体面关系从结构转折关系入手,从明暗两大面的交接线开始,整体地铺出大的明暗关系,表现出物象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在这个阶段的表现过程中,对体块、明暗应做大的比较和归纳,通俗地说,就是进行一次“排队”。

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哪一部分体现转折明暗对比最强烈,哪些部分次之,依次类推,将整体对象的大块结构转折和明暗对比的强弱节奏进行一次梳理,拉出1、2、3、4、5.……的明暗对比级差。确立并牢记这种节奏差异,在此后不断深入表现和塑造对象的过程中,始终按这种级差来表现。这样会帮助我们在深入表现物象的细微变化层次时,始终控制住整体结构明暗的对比节奏,避免层次画得雷同,没有主次强弱差别,导致画灰、画僵、画花等毛病的出现。

初步刻画

4、深入刻画: 在这个阶段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是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深人;第二是怎样深入。

1、对一个完整的对象来说虽然它是由若干必不可少的局部组成的,但它们相对于整体来说却又都在着主要与次要的宾主关系。因此,当我们在深人刻画时就不能一视同仁来平均对待,导致喧宾夺主的局面出现,而必须首先要抓住整个对象中最能体现形与神特征的主要部分。要抓住并把握好这种主次关系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一个观察的方法问题。其观察方法依然是用整体的目光意识一眼看到所要表现对象的全部,然后根据从整体感受中获得的最突出、清晰、对比强烈,一下子就抓住并跳人你眼帘进人视觉,使你产生强烈表现欲望的部位开始。如果你觉得用这种方法做起来比较困难或者没有把握的话,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即通过对对象整体中各部位之间的相互比较来确定出主次关系来进行深入刻画。、当我们知道了应该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深人以后,接下来就是要明确读怎样去深人的问题。深入刻划的过程不仅是要求将塑造大关系时表现出的概括的体面关系逐渐由各种形状细小的转折体面来衔接过渡.使相对简单的形体本身与相互之间的来龙去脉关系丰富具体化。同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来描绘表现出对象特有的神情气质性格、质感.量感.光感与空间感。从而达到像我们眼睛

所能臀蝉到的那样。

在注重理解分析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感觉的因素。例如对质感的表现,除了对对象自身的形体认识外,还应该表现出特殊的质地。像皮肤.骨储、头发、棉布以及陶器、玻璃、金属等等,部需要通过敏锐的感觉来采用相应的处理手法表现出有弹性的、坚硬的、蓬松的、粗糙的或者是光滑细腻的各种不同固有色质感,使画中的对象有血有肉,翻翻如生,达到真与美而引人人胜之感蜒力,如果过分地陷入理性分析之中,那么自然会使深人刻划的结果给人以使死,缺乏绘画-灵气-的感觉。

湛理完成一也就是谓整大关系,它是我们进行素描习作的最后一个程序。在前边作画的过程中,尽管我们也郡不断地强调整体意识,但因为每个程序中必定有其具体地重点倾向和问题需要解决,而且特别是在深人刻段咬由于为了能具体详细地塑造出对象,理解分析的因素自然比较多,所以难免会暴露出顾此失彼局部破坏或影咱艇体感等等问题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素描完成前对整个画面做一次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检查与调整。

首先,为了保证有清理的头脑和良好敏锐的感觉以便顺利地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最好能暂时离开画面几分钟到室外看看远处.放松一下大脑并使眼睛得到休息.。

其次.在调整时一定要将画面放置到远处。即便是对一些有经验的画家他们为了能证实把握画面的总体效果.也常常将画放远检查。有时受场地限制就借用缩小镜来进行检查。

另外,要强调指出的就是如果检查出画面有问题时,仍然要像前边一样毫不犹豫地坚决予以修正,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该概括的坚决舍去、该加强的毫不手软,要有-不破不立-的精神,绝不能因为感到画已进行到尾声而合不得修改,姑息问题将错就错原谅自己.

最后,我想再次着重指出,对于素描写生练习说穿了就是训练培养脑子和眼

睛具备把握控制整体与局部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就像一位音乐指挥家指挥一个交响乐队那样把握并控制住画幅中的-整体旋律-。脑子认识明确了,眼睛自然能看出来该如何去画,手也就才能步调一致跟上来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的感觉意识.

深入刻画 四:课堂总结:(5分钟)

素描静物写生是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延伸和发展,它描绘的范围很广,瓜果、蔬菜、花卉、瓶罐、文具等都可作写生的内容。

素描静物写生主要是训练我们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一方面通过由简到繁的静物组合写生,掌握构图规律,做到画面对象大小比例安排得当,视点高低适宜;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布置静物作画,从中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如统一和变化;对比和调和;对称和均衡:比例和节奏;静感和动感等等),逐步掌握构图能力,静物的形体结构实际上仍是不同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它比石膏几何形体更不观则、更复杂。这样我们在静物写生中,更应该强调对形体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

在静物写生中,各种物体都是由不同质材构成的,硬软、粗细、轻重、厚薄等等的“质” 感是不一样的,质感的表现主要通过对比的手法,当然也有赖于物

体色调准确的描绘。

在素描静物写生中,物体的透视规律还是应该继续予以重视的,以求不断加深对透视规律的理解。五:作业布置(5分钟)

课堂完成一幅完整的深入的素描静物写生作品,要求绘画作品质量高。

描(板书设计)

一、素描中的光线 1.散射的自然光

2.灯光

分为:顺光 逆光 侧光

二、素描绘画步骤

1.观察

3.初步刻画 2.构图

大班美术教案:静物 篇7

关键词:美术学专业;色彩静物;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是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方法,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这其中体现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统一。“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国际上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对“填鸭式”教学的挑战。旧有的教学方法单一、局限,缺乏民主,重视教师“教”的方法,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全方位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广泛提倡“因材施教”的今天,对美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提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富有创造性的“参与式”教学环境,以使师生共同积极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在高校美术学专业色彩静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关于理论课的学习较多的运用讲授法、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而实践课的学习更多的使用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發现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因为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又使理论有所支撑,所以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教学方法,既包含理论课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也包含技巧实践课的“参与式”教学方法。

1如何在色彩静物理论讲述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提到理论课,我们更多的想到枯燥、单调等词汇,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理论课的学习效率,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1.1引导探究式

学习色彩静物,首先要了解色彩学理论,在深奥的色彩学理论课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结合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师将本课程理论的几种代表性言论客观陈述给学生,不需要带有教师的任何主观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例如,在学习色彩学基本原理的课程中,向学生陈述几种代表性理论:(1)德国化学家W·奥斯特瓦尔德(1855~1932)创立的色彩学理论。(2)美国画家A·H·孟塞尔(1855~1918)创立的色立体概念。(3)薛夫鲁尔所著《色彩和谐与对比的原则》(1854)。(4)贝佐尔德所著《色彩理论》(1876)等。这些理论研究了色彩与光、色彩与心理学、色彩与生理学等学科的互为影响、互为补充的关系。陈述完毕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分小组进行资料搜集与整理,深入探究色彩本质,并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这几种方法的结合,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又能使学生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防止以偏概全,迷信权威。

1.2演示推理式

在重点理论的讲解中,使用“演示法”变难为简。有些色彩理论复杂难懂,必须配合演示实验并进行推理,如三棱镜对光的分解、折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光学实验,亲身体验光的奇妙变换。再如色光的加法混合与色彩的减法混合,如何让学生懂得七色光混合在一起变成白色光,而颜色的混合只会降低明度和纯度。这就需要进行混合的演示,使学生非常直观、深刻的领悟色彩和色光的独特魅力。

2如何在色彩静物实践课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色彩静物课程是美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该门课程既包含色彩学理论讲授,又包含色彩静物写生实践,同时也应该向学生渗透作为一名“准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这个目标是不能单纯通过讲授法实现的,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

2.1角色扮演式

教师和学生身份互换,这是一种创设情境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在师生互换身份之前,为了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学生以“准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践,如备课、设计教案和教学环节、准备教具、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化身为学生进行提问,考验学生学习知识的扎实程度、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站在教师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为日后进行系统的学习以及进行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合作学习式

不同于“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式”是基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沟通,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求真务实的研究能力、整合资料信息的逻辑能力以及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我们以“色彩静物特殊表现技巧”的教学过程为例,探讨合作学习式教学法的可行性。(1)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搜索、名师名作的分析与评鉴、搜集特殊材料,并进行特殊材料、技法的研究与探索。(2)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需要有明确分工,对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演说和技法演示。演说内容包括:1)素材收集的地点、形式。2)按照何种标准进行素材分类。3)特殊材料、技法的实际应用展示。(3)小组自我评价:各小组阐述在研究中积累的经验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小组之间互评:各小组之间进行客观的评价,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想法,允许有激烈的碰撞以期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5)教师总结性点评:点评首先要鼓励学生的研究成果;其次提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最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就会降低求知欲望,不利于日后教学工作的深层次开展。

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学习小组中,学生的价值被尊重、被认可,得到了表现自我和服务他人的机会,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在这个基点上,学生会更加主动自学、探讨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总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方向转变,提高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责任感,和未来教师的使命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的影响是深远的。参考文献:

[1] 陈向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6671.

[2] 张志东.参与式反思——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有效模式[J].北京教育,2006(4):3940.

[3] 李再文.“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案例分析[J].云南教育,2004(5):1314.

[4] 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6):159161.

上一篇:我为谁哭生活随笔下一篇:闽南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