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2024-10-13

镇司法所工作计划(精选9篇)

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篇1

2008年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2008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奥运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全县加快发展,实现“总体达小康,建设新海安”的关键之年。为全面完成司法行政工作任务,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提出2008年司法所工作计划。

2008年我镇司法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第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精神,深入实施“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程,为构建法治海安、平安海安、和谐海安充分发挥法律宣传、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海安”的总体目标,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服务中心,努力构建全民参与、普治并举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坚持以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树立依法办事,守法为荣的良好风尚。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和《法治海安建设纲要》,健全组织网络,强化工作基础,落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制度,促进工作到位,争创“五五”普法先进镇。

1、坚持工作创新,深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制制度,营造宪法至上、崇尚法律、依法办事、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开展宏观调控、节能减排、资源保护、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全镇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普法工作贴近“三个文明”建设实际,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扎实开展以“人文奥运、法治同行”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坚持以领导干部、公职人员、青少牛、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对象,认真实施各类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意见,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扎实推进学法用法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委中心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示范作用。认真实行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培训考试制度以及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上岗资格考试制度,推动公务员的学法用法工作。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等级制度,组织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推动企业职工和学法用法工作。认真执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发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格局。协调公安、劳动、工商等部门的力量,建立外来人口法制教育基地,推行流动人口法制教育社会联动制度。实施分级负责制度,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室、村民法制学校和学法中心户建设,突出抓好农民工积聚地和重点工程集中地的法制宣传,推进进城务工农民法制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2、坚持载体创新,积极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局的统一部署,根据“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整合各部门资源,创新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律人在行动”活动。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协调司法、执法机关参与法制宣传工作,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参与法治实践,努力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进一步开展好“12.4”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宣传与法治文化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3、坚持普治并举,扎实推动基层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抓好依法治理工作。继续认真抓好“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引导基层自治组织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守则等群众自治章程,扎实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职工权益保护,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经营者合法经营、依法维权意识,推进“诚信守法”企业建设。认真开展文明法治学校创建工作,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努力培养合格守法公民。培养树立各类学法用法典型,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促进法治宣传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服务基层,运作高效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体系。

1、强化司法所自身建设。按照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规范司法所工作制度、运行机制、基础管理、组织设置。逐步加大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切实抓好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司法所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强化司法所人员管理,严格执行每月例会,每季汇报,半年检查,年终述职等制度,充分履行司法所职能,不断提高基层司法所履行职责的能力。

2、坚持不懈地抓好大调解和人民调解工作。以提高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大调解机制的建设。把矛盾纠纷预防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情报信息预警和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提高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的能力,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按照统一思想、整合力量、健全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完善大调解机制,充分利用调解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镇、村、组和十户调解信息员的调解网络,及时排查各类矛盾,切实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认真抓好月周边县镇的联调联防组织的建设,确保接边地区的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调处。强化调解队伍建设,抓好镇、村两级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坚持人民调解工作为“三农”服务,认真做好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调处,深入村组和农户调解矛盾纠纷,努力把矛盾积分化解在最基层。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纠纷调解率在98%以上,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积极申报创建“三无”乡镇。

3、加强新形势下的帮教安置工作。抓好帮教组织网络建设,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基层帮教小组成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帮教水平。继续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分类管理、分层帮教和三定管理,对重点人员进行重点走访和帮教。从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人性化帮教新机制,积极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法制教育,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和就业生活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建立完善安置帮教工作责任制,促进帮教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率在88%以上,帮教率在98%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

4、深化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认真总结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管帮教网络,加强村社区矫正工作站、社工、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实现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做到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抓好社区矫正工作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完善一人一档,做到资料齐全,台帐完整。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确保社区矫正对象不脱管,努力把又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

5、完善社区专业社工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工服务中心的领导和管理,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健全网络,推行社工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社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考核,将社工人员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与工作补贴、评先选优紧密挂钩,确保社工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篇2

一、《刑事诉讼法》、《条例》对法警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新刑诉法及《规则》对司法警察工作带来新变化

1. 对取证工作的要求更高

(1)要求取证过程符合程序

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到总则第2条。《刑事诉讼法》第50条、54条规定,检察人员在进行取证工作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禁刑讯逼供和用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条例》第13条规定:“对检察官或者其他办案人员在一定场所的讯问、询问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应当及时提醒,必要时可以向分管检察长报告。”这一方面要求司法警察自身在协助检察官取证过程当中,做到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转变执法理念,自觉践行“理性、和平、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要求司法警察要对检察官取证工作的过程要进行监督,对检察官在取证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侵犯人权的行为及时提醒,必要时向分管检察长汇报。

(2)保护证人的安全

作为检察机关唯一的武装力量,保护证人的任务自然落在司法警察肩上。如何布置警力、采用何种方式、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执行好保护证人的任务,让证人没有顾虑地在诉讼过程中作证,法警部门需要在实践当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2. 在强制措施中的作用更重要

从新刑诉法以及《条例》来看,在一般刑事案件中,司法警察可以代表“检方”协助并监督公安机关进行监视居住。在实践当中,对于职务犯罪的自侦案件,监视居住是基本由司法警察独立执行。这要求法警部门要选择最佳监视居住场所,合理布置轮岗执勤警力,严格办理齐全执行手续。

3. 安全保卫工作压力增大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安保工作范围较宽广,《条例》规定,司法警察的安保任务包括保护自侦案件犯罪现场不被破坏,提押、看管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送达有关法律文书,保护出席法庭、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检察人员的安全,维护检察院办案区域内控申信访工作的秩序和安全等等工作。新刑诉法将重大复杂案件的传唤、拘传时间由12小时延长至24小时,时间的延长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地机率增大,嫌疑人心理压力加重,更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执勤法警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状态。除了保护自侦案件的办案安全,司法警察还要保护检察机关、公诉人、法律文书的安全,这就使司法警察警力略显不足。

4. 工作角色由单一的“执行者”转变为“执行兼监督者”

在强制措施中提到,司法警察可以作为检察机关的代表协助并监督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执行。而在检察机关内部,司法警察的监督职能也在《条例》显现出来。《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置和使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办案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及其他涉案人员要在专门的办案工作区执行,司法警察以“管理者”的身份负责监控办案工作区内及办案周围的安全情况,并有权对办案人讯问、询问的过程进行监督,对办案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地提醒或制止,必要时向分管检察长报告。由此可见司法警察正在由单一的“执行者”向着“执行兼监督者”的双重身份转变。

二、当前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缺少人民警察应享有的处罚权,导致工作被动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一定范围内应享有裁决权。而新刑诉法和《条例》都没有赋予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处罚权,致使司法警察在工作当中工作不能主动出击。法律上没有赋予司法警察处罚权,只能暂时“控制”住嫌疑人,然后移送公安机关。立法的这一疏漏制约着司法警察的工作效力,使法警工作被动,甚至连自身的权力也难以保障。司法警察在行使“警权”时总是处于“被动防守”而不能“主动出击”,这严重制约了法警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第一,新刑诉法和《条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和司法警察司法处置的权力。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神圣严肃的司法工作要有强硬的“警权”支持和维护,所以检察机关及司法警察理应享有司法处置权。第二,检察机关作为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享有强制措施的决定权,但是却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这容易延误战机,错失办案最佳时机,导致犯罪嫌疑人潜逃、证据被销毁。所以法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及司法警察享有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权力。

(二)司法警察在检察机关的从属地位限制了工作的开展

《条例》第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这一规定限了司法警察在检察机关的从属地位,其不合理之处在于三方面:第一,检察官与司法警察同为国家公务员,职务和级别上有的法警高于检察官,让检察官指挥显然不妥当。第二,《条例》中规定,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在办案过程中是互相监督、相互分工的。检察官负责办案,司法警察负责安全保障,并对检察官办案程序进行监督。如果从法律上把司法警察限制在检察官的从属地位,那么司法警察监督作用不会真正得到发挥。第三,检察工作接触社会矛盾较多,实践当中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在警务工作中,检察官没有司法警察更为专业。司法警察没有检察官的指令不能行动,那么极容易丧失战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检察机关内部对司法警察警务工作不够重视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检察官、司法警察职责虽是有所划分,但司法警察一般没参与办案,而是从事检察院内的杂务工作。而在司法警察规范化,施行编队管理之后,还是有相当部分的检察官甚至是司法警察自身仍然对警务工作定位不准确,在强调司法警察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之前,各院为方便行车,让大量司法警察做专职司机,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法警就是驾驶员,驾驶员等于法警”的错误观念。对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导致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用警机制,进而从思想上为“以检代警”、“检警混用”、“有警不用”提供了温床,所产生的后果是用警上的随意性和不作为。

(四)警队警力不足、警务保障不完备

按照规定,司法警察人数不少于检察院实有干警总数的8%到12%,但有的单位仍然不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且年龄结构偏老。新刑诉法和《条例》出台后,法警工作量明显增大,参与自侦、安全保卫、送达法律文书、管理办案工作区等多项工作给本来就人数较少的警队带来巨大考验。而由于某些地区检察机关对法警工作的不重视,对警务保障工作也没能做到位,远远达不到《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装备配备暂行规定》的要求,有些地区新进法警入职多年连警服都未能及时下发致使执法不便,警用装备不充足也严重影响着司法警察工作质量。

解决警力不足、警务装备不完备的问题迫在眉睫。检察机关应通过招考等方式,从政法院校、警察院校、军转干部中招募优秀人才充实警队力量。司法警察直接接触犯罪嫌疑人,各种安全责任重大,检察机关应为司法警察的警务装备配备齐全,以避免因装备不足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摘要:《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涉及到检察工作许多方面,进而也要求司法警察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从框架上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性质、职权、组织管理、警务保障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与检察机关其他部门相比,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起步晚,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条例》的出台都为司法警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新刑诉法,检察机关,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金龙.刑诉法修改与法警工作改革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3年9月(上).

[2]黄海东.司法警察如何协助执行监视居住[N].江苏法制报,2013年8月19日第006版.

[3]陈亦文.新刑诉法对司法警察工作的影响及应对举措[J].法制与社会,2013年11月(上).

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之思考 篇3

在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如下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思考:

调解协议书的效力缺乏强制性。调解以自愿参与为前提,一方当事人拒绝调解,则调解不能进行。调解协议书签订后,只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而不具备法律上强制性的执行效力。当事人一方可以随时反悔,不遵守调解协议,而对方当事人无法追究。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去法院起诉。法院的判决书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但调解协议无此效力。矛盾纠纷调解的本意就是通过非诉手段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调解协议书强制性的缺乏,却使得这种矛盾纠纷的解决手段非常乏力。各方面工作人员耗时耗力调解完毕,签订了协议书,当事人一方随时可以反悔,另一方当事人还要去起诉,这样既浪费了国家的公共资源,又使矛盾纠纷得不到解决,同时,调解的公信力也会下降。

调解员的工作缺乏专一性。人民调解工作在现实中由街道司法所和各社区的专职、兼职调解员具体实施。专职调解员包括司法所长,司法所工作人员,各社区治保主任担任。兼职人民调解员由街道劳服,计生,民政,安检,综治,信访等科室的负责人以及各社区上述工作的专干人员担任。就专职人民调解员来说,司法所长、司法所工作人员、各社区治保主任是专职人民调解员,但是,调解工作却是他们负责的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以W司法所为例,司法所长一人,司法所工作三人,其中一人是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四个人要完成司法所的所有日常工作,包括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同时还有配合完成街道办事处综治,法制,信访,稳控等等工作。他们能有多少精力投入到调解工作中。社区的专职调解员为各社区治保主任,一个社区的治保主任为一人,他们的工作就更加繁杂了。兼职调解员为街道各部门负责人,社区各项工作的专干,他们本身就要负责一个部门或者一块业务的工作,又能有多少精力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缺乏专一的调解员,使调解工作得不到人力上的保障。

调解经费缺乏保障。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适当的调解补助,既是调解工作开展的前提,也是调解员工作积极性的保障。调解分为主动调解和依申请调解。主动调解以深入群众进行排查为基础。到群众中去,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调解矛盾,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这是调解工作最好的方式。但是,现实情况是,连路费都没保障。所以主动调解,现实中,基本无从谈起。依申请进行的调解,都是矛盾纠纷已经产生,甚至激化之后而进行的调解,失去了矛盾纠纷刚产生时进行调解的最佳时机。经费的缺乏,使得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打击。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解决:

通过立法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人民调解协议,是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自愿订立的协议书。当事人双方签字按指纹的同时,即表示调解协议成立,当事人自愿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相关义务,享受相关权利。事后一方当事人反悔,致使另一方当事人无法享受其应得权利时,应该有相应法律条款保障其利益得以实现。这种保障方式,就应该是申请强制执行。只要调解协议书是在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并且协议相关事宜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强制性规定,那么,此调解协议就应该被赋予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性,是确保协议内容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是确保协议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必要手段,是确保调解协议书公信力的必要手段。

设立真正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市司法局、区政法委、区司法局以及街道办事处,应该协同配合,尽快制定措施,要么招聘,要么在现有工作人员中确定,在各街道司法所以及各社区设立专岗专干的人民调解员。一方面,此举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及时排查化解。现实情况中,主动调解很少,大多是依申请调解,其原因就是因为调解员无法做到专岗专干。调解员岗位的专岗,能够使得调解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入户走访,排查矛盾纠纷;能够使得调解员在知道纠纷的第一时间,能够上门调解;能够使得调解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解当中去。第二方面,此举有利于针对性的开展调解员培训。法律法规的熟悉,调解技巧的提高都离不开义务培训。现实中,无专岗调解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社区治保主任,都是轮流去参加培训,结果就是大家都会一点,但是都不精通;遇到了矛盾纠纷,谁有空谁去调解;谁都可以调解,但是,都不能调到最好。为避免种尴尬情况,设置专岗调解员,统一由他们参加培训,熟悉法律法规,掌握调解技巧,遇到矛盾纠纷统一由他们去调解。在培训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磨练技巧,这样才能让调解工作越来越好。

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加大调解员调解补助。调解员排查走访,入户化解矛盾,首先就牵扯到路费和误餐费。制定相应的标准,给予适当的补助,无疑对促进工作的开展和调动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都有好处。另一方面加大调解室的建设投入。可仿照法庭的布置来布置调解室,使得当事人进入调解室,就直觉的感受到人民调解是神圣、公正、庄严的事情。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做好审计工作。各司法所应当按照季度上报调解经费的使用情况,列请明细,附带发票,以供纪委和审计部门审核,要做到每分钱都用在实处。

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上举措,笔者坚信,人民调解工作会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镇司法所2012年工作计划jj 篇4

2012年是六五普法开局之年,xx镇司法所将紧紧围绕司法局党组的工作意见,围绕xx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保xxxx的目标顺利实施。xx镇司法所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人民调解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及时掌握各村动态。通过每月定期召开民调主任例会,由各村汇报矛盾纠纷调解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各村反映的问题镇司法所将积极参与疑难问题的解决,消除不稳定因素。

(二)、加强对镇村两级调委会的培训工作。我所计划于2012年开展四次针对人民调解员法律法规和各项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初步计划如下:

1、于2012年2月份对全镇民调组织成员进行第一季度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部署本我镇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任务,调解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等。

2、于2012年4月份开展第二季度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指导各调委会调解卷宗的规范化立卷整理工作,督促各调委会完成上半年的调解卷宗完成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3、于2012年7月份开展第三季度培训工作,内容主要涉及部署我镇下半年调解工作的重点任务,以座谈的形式对在依据《人民调解法》处理各类纠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提高全镇调解员的工作水平。

4、于2012年9月份开展第四次培训工作,内容主要涉及组织各调委会开展国庆期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对前三季度的调解工作进行总结,指导各村做好调解卷宗的年终整理上报工作。

5、根据明年各级领导单位制定的法规、政策、制度及时组织全镇民调组织进行学习并贯彻落实。

(三)、加强与法院的业务联系,积极参加法院的庭审;方便百姓调解矛盾,宣传依法调解原则,申请法院下村公开调解或开庭。

二、法制宣传工作

(一)、根据区六五普法规划精神制定怀北镇六五普法规划,及时召开人代会对规划内容进行讨论。

(二)、突出重点,加强普法宣传工作。

1、在重要节假日和国家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之际开展全镇范围的专项法律宣传工作。提升村民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制氛围。

2、提升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组织机关各科室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廉政法制演讲等形式的活动宣传依法行政精神。

3、做好全镇中小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怀北学校和镇共青团积极联系,举办法制讲座,以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法制夏令营,模拟法庭、法制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社区矫正工作

(一)、加强与派出所的协调与配合,按时开好“两所一会”,突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确保不发生重新犯罪。

(二)、加强与社保所、各村(社区)的联系和沟通,努力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协助申请办理低保,需要临时救济的及时提供救济,需要法律帮助的给予必要的法律援助。

(三)、加强宣传,进一步争取社会支持。以村、社区、家庭和社区服刑人员亲属为主要宣传对象,开展社区矫正宣传活动,扩大社会阶层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和参与。

四、法律服务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在法律援助、矛盾调处、法律宣传等方面的作用。改变“坐等”的被动服务方式,定期深入各村开展法律咨询,在服务过程中宣传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对各村法律服务室的工作指导,规范法律服务行为。定期组织各村服务室开展业务培训,对村民日常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以座谈的形式对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交流,提高服务水平。

(镇司法所)去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5

去年司法所在县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完成了县局和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改变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上半年我所积极

学习了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务人员礼仪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接待法律件,人次,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问题个。特别是在处理建雄集团与拆迁户不能按时回迁的问题上,我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劝导拆迁户答应建雄集团合理的补偿条件,后双方达成协议,避免了经济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二、以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做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参与处理上访事件,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

去年春节前夕和春节期间,镇三里庄村多名村民因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问题多次群体越级到国务院上访。此事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村民反映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但会影响该村的稳定,还会在全县范围内引起更复杂的影响。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三里庄问题工作组,镇司法所为成员单位。镇司法所深入到上访户和普通农户家中了解了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并到退耕还林地块实地考察。通过了解确实发现了在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符合政策的没有给予补助、不符和政策的给予补助的问题,但上访户大部分为不符和政策的的农户。原创:司法所建议工作组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政策执行。不符和政策的一律不给补助,因工作失误错补的坚决收回,符合政策的要及时予以补助。要通过严格的公式程序,使该村群众了解问题解决方案等措施解决。

通过近个月的工作,退耕还林政策在该村得到了公平、公正解决。三里庄村村民对这一结果表示满意。镇党委、政府对司法所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⒉为“两委”换届选举出谋划策,加强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

上半年我镇组织实施了村支部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由于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直接牵扯到各村村民之间、干部之间、群众与干部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导致各种矛盾纠纷成上升趋势。为此我所加大了《村民委员会组织》、《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并组织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对各类民事矛盾行了排查、调处。为选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东羊坊村是我镇乱村,多年来由于干群之间、干部之间、家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导致该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村内各项公益事业无人问津,村容村貌脏、乱、差。旧县镇党委、政府将该村的下乡选举任务交给了我所。我所认真走访听取村民意见后,认为两委的选举是改变该村落后面貌的契机。

在东羊坊村两委的选举中,我们严格依法办事。引导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在村委会的选举工作中,镇政府原计划将东羊坊等三个村的选举推迟到其它村选举结束后,集中人力进行选举。但我所在分析东羊坊村的实际情况和我们所做的准备工作后主动要求和其他稳定村一同选举,不拖选举工作后腿。在组织选举工作时,我们严格执行程序,实现了选举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现在该村已选举出了新一届村委会。选举后没有出现因选举工作上访的情况。现在该村新支部与村委会按照民主法制示范村的要求,认真严格履行职务,为村民办好事、实事。东羊坊村的换届选举工作得到了镇党委、政府表扬。

在我镇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古城村、盆窑村出现困难,司法所又参加了他们的选举工作。

三、认真调查摸底、开拓思路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去年月份,我所核实我镇现有安置帮教对象人,全部为男性。涉及到个罪名。安置帮教对象回归社会后出现了多种情况,大多数人能够正视现实,生活、思想稳定,但仍有部分人社会交往复杂、思想、生活不稳定,有的安置帮教对象生活水平过低,家庭人均收入达不到当地平均标准,可能导致重新犯罪。特别是那些人户分离的安置帮教对象,司法所、派出所和农村基层组织都不能准确的了解这些人的情况,这给安置帮教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司法所针对这些情况,起草了《关于镇对刑满释放及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方案》,现已颁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安置帮教工作的范围和原则,提高了安置标准,并根据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信息联系制度、备忘录制度、协议书制度定期走访谈话、重点对象管控制度等项制度。根据安置帮教对象的实际情况将采取项措施予以帮教。

经过排查,我所还解决了安置帮教对象的实际困难,稳定了安置帮教对象的情绪。北张庄村的张某,在服刑时患了严重的关节炎,现在生活不能自理,靠多岁的父母照顾。司法所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通过村委会、民政科,协

助其办理了农村低保手续,使其生活有了着落。

四、精心准备,严格把关,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工作在我所进行试点

去年月份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县展开,我所为了完成社区矫正工作,首先加强了对矫正工作的业务学习,提高了全所人员对社区矫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熟悉了工作程序,了解了社区矫正政策。其次通过县检察院和派出所了解了辖区现有的符合矫正条件的矫正对象人数和基本情况。最后通过严格把关,于去年月日在全县首先接收了名档案材料齐全的缓刑、假释人员为矫正对象。对档案材料不全的司法所暂不予接收。现在我所正在对名矫正对象进行走访,并制定矫正个案。

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法律宣传成效显著

⒈组织了《宪法》、《行政许可法》学习,提高了我镇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

今年上半年我所在镇机关共组织法律学习活动次,主要是利用机关学习期间普及《行政许可法》和《宪法》知识。通过学习,使机关公务员进一步了解了《宪法》修改的内容和意义。基本掌握了行政许可的程序、实施的方式等知识。

⒉继续开展《法律伴你成长》活动,从未成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入手,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到实处。

我镇上半年青少年犯罪情况明显减少,特别是中、小学无在犯罪现象发生。这一情况好于我县其他地区。我所坚持年《法律伴你成长》系列法律教育活动上半年的重点放在了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上,针对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了矫正方案,使学生能够自觉改正不良习惯。

通过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了学校和司法所的联系。学校十分欢迎我所的法制教育。去年我所和学校签定了法制教育协议。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并注重学校周边的法制环境建设,原创:为未成年的成长提供一个洁净的空间。去年寒假后开学第一天,我所就应邀为大柏老小学、中学的师生讲了法制课。

六、整顿民调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

上半年各调委会共调解民事纠纷件,预防矛盾激化一件,避免人伤亡。去年我镇各调解委员会全都进行了重新选举,通过民主选举,广大村民选举出了自己信任的调解主任和调解委员。

今年上年调解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调解质量有所提高,调解成功率达到。

总之,我所上半年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下半年要继续努力工作,完成县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下半年我所要抓好以下工作:

⒈加强民调组织的建设和培训工作。

⒉继续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⒊做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建设。

⒋做好全镇,特别是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律宣传工作。

镇司法所

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篇6

今年上半年以来,乡镇司法所在区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努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排查,重调处,千方百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围绕创建“平安乡镇”和“和谐乡镇”的总体目标要求,加强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类矛盾纠纷规律研究,积极寻求破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站在更高的起点,科学谋划,精心运作,推动各项工作有新突破、新进展,强化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网络,经常性开展纠纷大排查,每周开展矛盾纠纷分析例会,提高矛盾纠纷预警能力;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调解能力。上半年,共登记群众来信来访74起,接待来访群众197人次,群众赴镇集体上访8起,114人次,赴区上访3起,43人次;镇村两级调委会共受理纠纷113起,调处111起,调处成功率96%,与上年同期相比,调处案件数有所上升,调解成功率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婚姻家庭纠纷14起,邻里纠纷15起,土地纠纷9起,房屋宅基地纠纷14起,债务纠纷22起,生产经营纠纷15起;另外,办理市长、区长转办案件各1件。

二、抓平台,重载体,形式多样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

围绕“春节”、“两会”、“综治宣传月”、“禁毒日”、以及即将召开的十八大等重要时机,开展送法进村组、进学校等“法 1

律七进”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法律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集市等平台主阵地,宣传《劳动合同法》、《物权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生产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学法用法的水平。在三月综治宣传月及6.24日,由司法所牵头,联合乡镇法庭、乡镇派出所,邀请政府相关领导,在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大型法制宣传活动,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抓服务,重民生,耐心细致做好来访工作。

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保障作用,着力民生民心,积极做好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群众来访接待,努力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面完成了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咨询信息录入系统半年280余人次的、录入工作,同时,积极和乡镇法庭联系对已调处的案件进行了“诉前司法确认”案件4件,另有8件,正在办理之中。主动介入制种和水事引发的多起矛盾纠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稳定工作,积极引导其依法调解,依法维权,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防止上访事件发生,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主动做好信访工作,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及时掌握全镇信访工作现状及信访信息动态,规范日常管理工作,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沟通平台,畅通民意渠道,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部署,落实信访责任人和具体措施,扎实有效地做好了重点上访人员的管控和化解。

四、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和邪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管控。

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和邪教人员思想动态、生活状况、交往情况等基本情况,避免重新犯罪。今年我们共接管社区矫正人员13人,按照上级要求,严格落实了报到点名制,义务劳动制,定期思想汇报制,外出请假制等规章制度,目前,其余各项管理制度正在制定完善中。同时,按照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制度,上半年共接送释放人员12人,其中赴金昌监狱接送3人次,有效地落实了刑释解教人员的无缝帮教衔接。对我镇67名刑释解教人员 进行安臵帮教,帮教率为100%,安臵率达到100%,无重新犯罪人员。同时,结合联村联户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向民政部门协调,争取资金物资,对两户生活比较困难的刑释人员家庭进行了走访帮扶,为他们送去化肥等农资,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爱护。

五、抓队伍,重素质,全面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开展认真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岗位练兵活动,上半年,共撰写上报各类信息及调研文章6篇,学习笔记15000字,心得体会5篇,经验材料2篇,采取以管促学、以练促学、以考促学的方法,着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树立和提高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工作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工作特性和规律,及时梳理总结经验,指导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推动司法所全面建设更上一层楼。

六、存在的问题和打算

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面和总的工作形势是良好的,但对照人民满意的标准和各级领导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群体性经济利益矛盾纠纷增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一些制种纠纷和当前农业用水灌溉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多;二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很难处理,如鸳鸯水淹地问题由于涉及的人多面广时间长,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历史遗留的涉诉涉法案件当事人多次赴省进京上访,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三是乡镇镇人多地广,由于上级配备的交通工具至今没有到位,已经严重影响了各类矛盾纠纷的及时有效化解,请区局给予帮助解决。

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篇7

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各有关机关均依法建立了少年司法的专门机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保护与惩戒的尺度把握不当。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碍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公安机关对一些轻微案件,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不使用侦查措施等。其次,现行的少年司法制度,更多强调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对预防犯罪重视不够。一些司法部门结合具体的工作职能,做了一些探索,如将教育融于办案过程,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帮助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解决复学、就业、生活问题,但常遇到有关部门不配合。再次,现行少年司法制度偏重于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而对未成年被害人重视不够。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都是未成年人的案件,在没有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属谅解的情况下,对保护未成年犯罪人和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认识较模糊,造成该保护的不保护,不该保护的瞎保护。

(二)公安机关在少年司法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有的看守所专门设立了未成年人监室,集中关押涉案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集中关押确实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与挽救,但也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增加了办案成本和押解风险。有的看守所探索采取不同于成年人的管教方式,如制订年度教育计划、引导在押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吟唱红色歌曲、建立流动图书室、开展军训管理监室模式;有的看守所专门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

(三)检察机关在少年司法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在检察阶段,基本能够做到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和及时告知未成年人有聘请律师的权利。在法定代理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到场情况下,合适成年人的选择、费用的支付等没有具体细则,普遍做法是选择素质较高,具有公益心的人作为合适成年人。《若干意见》规定,合适成年人到场应征得未成年人同意或按其意愿,在未成年人不同意甚至抵触的情况下,合适成年人到场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悖立法原意。

《若干意见》规定,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一般应当分案起诉和审判。但由于目前分案起诉没有统一的标准,何时分案、分诉、分庭审理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固定的运行机制,检察院和法院在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案起诉工作。

(四)审判机关在少年司法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开庭时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制度,已经落实的比较到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普遍采用了圆桌型或U型审判方式,以营造温情又庄严的审判环境。法院为没有聘请律师的未成年被告人及时联系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援助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目前,一些法院也与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事务所联合,聘请一些懂得心理学知识,专职或主要从事为未成年人辩护业务的律师来担任辩护律师,以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发挥在庭审阶段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

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尚无条件用专项资金聘请专家进行社会调查和作为合适成年人参加庭审,只能由热心公益事业和妇联、团委等青少年保护组织的人员承担社会调查。如有的法院系统采用辩护人调查,社区代表调查,妇联干部、团委干部等作为特邀陪审员调查和法官复核调查等方式。但社会调查的范围较广,掌握不好会泄露未成年人的信息,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若干意见》规定社会调查由社区矫正工作部门负责,而效力高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都可以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但如果几个部门的调查结果不一致,如何采信社会调查报告将困扰司法实践。另外,《刑事诉讼法》没有将社会调查报告规定为一种证据形式,社会调查报告性质效力的认定也不同:有的认为是量刑的参考之一;有的认为可以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有的则认为是判处缓刑的主要依据。

由于缺乏具体的犯罪记录如何封存、封存的范围等问题实施细则,“有关单位”、“国家规定”规定得过于笼统,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没有明确犯罪记录封存与《公务员法》、《兵役法》等的衔接。有的法院专门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档案室,专人管理,经严格审批后才可查询。

相当一部分涉少刑事案件被消化在了侦查、检察阶段,法院审理的涉少刑事案件逐渐减少。一些法院的少年刑事审判庭开始审理一些其他案件,工作人员也常被抽调从事临时性工作,本该用于钻研少年司法业务的时间减少。

(五)司法行政机关在少年司法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都有完善的法律援助机构,对于没有聘请律师的未成人能够及时提供法律援助。由于缺乏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矫正的法规,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在社区矫正前的调查评估过程中,适当放宽要求,从有利于未成年人接受矫正,有利于成长的角度,做出评估报告;设立由司法所会同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学校、单位共同建立,并指定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的工作人员参加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小组;单独组织未成年人的教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不得录入连接互联网的电脑;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和执行档案设为秘密级等。但社区矫正人力、物力不足,特别是具有一定的综合知识,能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矫正的专业人员不足。受限于中国现阶段社区成熟程度,尤其在广大农村,由人员配备少又担负大量其他工作的司法所负责社区矫正,使社区矫正流于形式。

在少年司法组织机构建设中,编制难以解决,影响了现有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少年司法队伍的稳定壮大。司法机关也普遍缺乏既具备法律知识,又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才。

二、对少年司法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在全社会培养和深化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理念

树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优于惩治未成年人犯罪的理念。建立以家庭、学校为载体,全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以村(居)民委员会、派出所为主体,定期走访,及时了解辖区内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情况;建设财政支持的文体娱乐场所和公益就业培训机构,提高未成年人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梳理现行涉少法律,构建独立的少年法律体系

分散规定的涉少立法形式不系统,不能突出少年司法制度应有的独立性,也不便掌握运用。应梳理涉少法律,编纂成册。尽快出台未成年人分案起诉、审判、合适成年人到场、犯罪记录封存等实施细则。逐步建立专办、均衡、衔接的“一条龙”式少年司法体系,条件成熟时,构建独立于成年人的少年法律体系。

(三)立法规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不能仅靠志愿者的义务活动,应由国家财政购买社会服务,系统规定国家财政提供社会服务的范围、对象、条件、程序等,由各级政府为保护未成年人相关工作提供专项经费。

(四)设立专门的社会调查组织

规定调查员的资格条件,比照人民陪审员运行机制,吸收社会人士,建立调查员库,由司法机关随机抽取组成调查小组,由政府财政承担必要的经费,以保证其权威性。

(五)发挥社区矫正在未成年人教育监管方面的作用

1.发展和依靠志愿者组织,承担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工作

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由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组织和指导功能,但也需动员、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特别是吸纳了解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的专业人士参与。因此,应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力度。

2.扩大社区矫正范围,弥补部分未成年人缺乏教育监管的漏洞

社区矫正对象有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四种。应将检察机关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因年龄不够而不构成犯罪、做不起诉处理以及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纳入社区矫正范围。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应区别于成年人,既要适合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设立严格保密制度,规定参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人员的资格、监管方式等,不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

(六)改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笼统不利操作现象

1.由专门人员办理未成年人案件

公安、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应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办理,或邀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作为合适成年人。对于违反法律规定,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人员和单位,规定处罚措施。

2.探索建立专门的接收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学校

工读学校已所剩无几,一些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在普通学校又不受欢迎,导致这些未成年人流入社会,走向犯罪。应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在矫正其不良行为的同时完成义务教育。

3.建立失足未成年学生复学维权机制和就业机制

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篇8

一、以人大评议为重点,树立行业形象

去年,沙洋县司法局被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工作评议对象,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方案要求,我局迅速安排部署,广泛宣传,认真自查自纠,主动征求意见,扎实进行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整训会等会议8场次,办评议简报16期,评议专栏5期,发放征求意见书300余份。通过对局党组征求的意见和县人大常委会反馈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我局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制宣传不够、基层司法队伍建设薄弱、法律援助不够、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重视不够。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共开展整改活动9场次。通过一系列举措,司法行政工作实现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杜绝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工作作风明显转变。10月,我局以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人大代表满意单位”。

二、以管理创新为主线,彰显工作特色

1、打造亮点品牌。局党组高度重视工作创新,将其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始终,着力打造“一所一特色,一镇一品牌”,并以之为抓手,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亮点工作得到了各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涌现出如法治高阳、五老调解协会、法务工程、法治中心户、周日说法等一批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和当阳市开展联防联调工作试点基础上,我局先后与荆州区、潜江市建立了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各地共排查矛盾 24批次,调处纠纷18起。我局先后在海口市秀英区和杭州市萧山区设立了异地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沙洋籍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21件次。

2、规范法律服务。将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执业纪律、业务范围、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对案件进行不定期抽查、督办,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执业水平和办案质量。制定了全县法律服务行业整改方案,进行了集中教育整顿,规范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包领域、包案件。组建律师法律顾问团,为党委、政府、企业、学校等提供法律服务。今年来,律师、法律工作者共参与调处重大突发事件和信访案件19件。

3、提升援助质量。法律援助已连续五年被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实事”之一,沙洋县司法局借助新闻媒体、各镇法制宣传简报、移动短信平台、综治例会以及专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建立了灵活审查、免予审查和快速审查机制,开辟了对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了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批程序。健全了检查考核制度,加强了案件监管,坚持案件回访全覆盖,确保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

4、化解矛盾纠纷。对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及全县第三方调解组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开发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正邦集团进行了民营企业人民调解组织试点。各司法所通过知识讲解、现场观摩、案例分析、参加基层法庭案件旁听等形式,加强了对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各镇培训专兼职调解员、信息员1000余人次。各级调解组织坚持日常定期排查和重点敏感时期拉网式排查,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5、推进法制宣传。县依法治县办制定了《沙洋县“情系民生、法送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领域、行业普法责任单位,每2个月组织一次送法活动。县依法治县办利用春节、油菜花旅游节、市县送法下乡活动等时机,组织专班开展宣传,组织法律讲师团到鎮、单位巡回宣讲。我局先后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9场次,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9月份,我县顺利通过了市依法治市办“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县依法治县办深入到各镇进行工作调研,已有9篇调研文章被省、市级报刊杂志刊登。如《“周日说法”旋律之声在拾回桥大地萦绕》、《两地伸援手、联动止纷争》等,受到领导好评。

6、加强矫正监管。成立了沙洋县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进一步理顺了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制定了《沙洋县司法e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管理系统管理规定》,建立了信息监管平台,通过手机GPS定位,实现了对矫正对象的实时监控。严格加强了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管。对新入矫对象做到了“四个一”:建立一份矫正人员档案、进行一次入矫教育谈话、制定一份矫正方案、开展一次家庭上门走访。严把报表审核、社会调查、入矫教育、考核评估、档案审核关。各所每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教育,组织开展公益劳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坚持季度考评,对矫正对象抽查监管,做到了人员可查、可管、可控、可帮,无脱管、漏管现象,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0.4%以内。落实了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及衔接制度,实施“阳光”培训计划,努力使社矫对象掌握一技之长,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7、夯实基层基础。按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要求,我局不断增加投入。现已投入6万余元完成了五里司法所的改造。李市、沈集等所房屋置换问题已分别与镇政府达成初步协议。投资4万余元为各所、公证处配备了扫描仪、录音笔、照相机、空调等办公用品。将新招录的两名年轻同志调整到拾桥、高阳两所,解决了两所长期无人的状况。通过下派锻炼、招录公务员、聘请社工、配备公益性岗位等措施,逐步充实了基层力量。

三、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抓学习培训。局机关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廉政准则》、《公证法》、《律师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省、市各类业务培训,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办事效率有了新提高。二是抓作风建设。局机关以“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重点,相继开展了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效能风暴”、“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等活动,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干部履职考核制度,今年没有干部违法违纪的情况发生,机关作风明显转变。三是抓班子建设。按照学习型、创新型、实绩型、团结型和廉洁型的要求,加强对班子成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新的一年里,沙洋县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扎实工作,努力创新,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镇司法所工作计划 篇9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11年,木梓司法所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司法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司法行政职能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各项工作,为建设平安木梓、和谐木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工作回顾

1、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的队伍。司法所人员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改造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把自己练就成为工作技能过硬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全体人员年初拟定个人全年工作计划,按照个人计划开展好全年工作,同时厉行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违规操作,不接受当事人的宴请,不徇私舞弊,按职能权限做好工作。对不懂得业务知识,虚心向熟悉的同事、领导请教,全体人员经过一年来锻炼和磨砺,队伍建设过硬,精诚团结,互助合作,雷厉风行,遇事集思广益,把工作完满完成。

2、加强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完满采取根据不同层次的群众进行分别宣传教育的方法,因人施教。一是对各村普法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全年培训骨干4期,参加人员达98%,同时要求普法骨干在不同的场所向周边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二是司法所人员深入各村屯向群众宣传各种法律知识,使群众得到启发,增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运用各种法律宣传专栏向群众宣传各种法律知识;四是利用普法、综治宣传月,各种节假日等时机,以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我镇共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4期,司法所人员深入村屯宣传法律知识20次,出版各种法制宣传专栏8期200版,出动宣传车8车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万多份,法律知识的普及在全镇全面开花。全年还征订了各种普法教材资料2500多册,供普法对象学习。经普法考 1

试验收,普法“三率”均到区普法计划要求。

3、管理和指导各个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一是针对我镇各个调委会的调解员素质不一的问题,司法所人员深入各村调委会对人民调解员因人培训,以共同调处矛盾纠纷为着眼点,全面提高各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他们的法律、政策水平,使得各调解会范围内出现的矛盾纠纷能够做到大事化小、中事化小、小事化零,妥善化解每一件矛盾纠纷。二是对难以调解的疑难案件,会同各有关调委会人员共同研究,联合调解,使各类民间纠纷得以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深入各调解会了解情况,对不符合调解员职能工作要求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巩固调委会力量。今年,共对各调解员进行培训45期次,调处业务知识得到了提高。全镇各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229起,调解成功率达95%,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4、指导和协助法律服务所开展工作。我镇司法所派出人员协助法律服务工作,对法律服务所在运用法律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协助法律服务所拓宽业务范围和途径,增加业务收入。据统计,今年我镇法律服务所共解答各种群众法律咨询2000次,办拟合同和各种见证业务45件,代理民事诉讼6件,代写法律文书125份,化解矛盾纠纷15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万多元,创收业务经费2000元。

5、积极为镇政府调解疑难问题。在调解疑难矛盾纠纷中,始终坚持把人们矛盾的调解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法、理、情相结合来调解好每一件矛盾纠纷。

6、积极为镇政府提出合法化依法行政建议。今年以来,共向政府提出各种建议6条,均被镇政府所采纳。

7、做好两劳回归人员工作。安置帮教工作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对两劳回归人员进行妥当安置,并热心为回归人员寻找就业途经,每月定期与一名两劳回归人员谈心帮教活动,使今年回归的29名“两劳”人员安心就业,杜绝重新犯罪的念头。

二、存在问题

1、财政经费困难,没有对各调解会的调解员进行系统集中培

训,致使大多调解员单独调解的能力不强。

2、各调解会缺乏经费,各种案件没能及时存档,流于疏通形式。

3、信息传递渠道不够畅通,没有能把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上报。

三、今后工作思路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改造人生观,把司法行政工作融洽与党委、政府新时期的中心工作之中。

2、认真指导好人民调解会开展工作,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工作走上正轨,大力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木梓。

3、积极为政府排忧解难,提出良好司法建议,为企业造就良好的法治环境,保证政务畅通,人民安居乐业。

4、加强信息工作力度,做到上传下达,形成信息流转网络化。

5、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各项任务。

木梓司法所

上一篇:损坏朋友的英语写道歉信参考下一篇:初中英语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