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读后感(阿杜)

2024-06-03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阿杜)(共17篇)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阿杜) 篇1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痛并快乐着》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于2006年5月出版的一本随笔集,包含了白岩松从1989年毕业至今十年的所见所感。书中他以新闻人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时事。他的睿智,理性特显了一个新闻人独有的魅力。

书是白岩松十年的阅世留下的深思,浅浅一读,尚不能窥得真谛,就选其中一二略作感想吧。

这一篇名为《生命故事,别问人生是什么》白岩松曾说他渴望年老,不同于老年,它更指着一份年岁的沉重。他渴望什么,是年轮飞转后的通达明智,心如止水,亦或是岁月流逝后的悠悠怀想,人生领悟,还是曲折人生后的深思与扣问?或许只是一种心态吧。白岩松采访过许多老人,比如季羡林老人。

季羡林,并不陌生,《罗摩衍那》的译者。白岩松说他在季老先生身上看到了一种平静,一种对生命中酸甜苦辣滋味的超越。他人的赞赏与崇敬,或是对往昔的痛惜回忆,季老从未有过一词,或喜或悲,数十年的寂寞研学不过是因为中国文化需要人甘坐冷板凳。他的平静中包含着谦虚,对世间万物的尊重。然而,更过的是他的自知。世界之广大,时间之恒久,未知的太多太多,短短几十载,又怎能满足?所以,他学到老,学到临逝世那一刻。我想每个人都忘不了他拿着放大镜,在病床上看书写字的照片。说来也怪,季老照相大多是没有表情的,但总会有令时光静止的力量,让人安心。平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知,世间万事皆无关紧要,那是孩童,另一种便如季老这般,如同溪流,在流淌中所有的石子尘土沉入底去,只留下缓缓而过的生命的禅意,平静中注定了不平静。

另一位老人名叫启功,对他不甚了解,却记住他的幽默风趣与云淡风轻,以及白岩松的那句,笑容有时和严肃离得很近。他,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后代,已注定了他的不平静,可他却用笑容掩盖所有辛酸苦楚。一场大病,差一点乌呼了,他说“鸟呼了”。白岩松与他同为蒙古族与别族通婚的后代,他笑说,咱俩是不纯的狼狗,说着双手举上头顶,手指却耷拉着,不纯的耳朵才耷拉着。启功老是这样,多大的事不过一句话的幽默,他真真应了“痛,并快乐着。”不同于季老平静淡然的叙述,启功的言语中多少流露出些自嘲。拿别人开涮是无知,拿自己开玩笑却是一种勇敢。敢于面对苦难痛楚,便说明你已战胜了它,而如此这般云淡风轻的道出,那痛便已深入髓骨,化作前行的力量了。人生不可儿戏,可谁又说一定要咬紧牙关,满是沉重?启功的笑,谁又能说那不是沧桑后的积淀,其中又蕴藏着多少严谨与肃穆?而我们又有何理由流泪悲泣呢?

人生是什么?千万人心中有千万种答案,可那都不是答案。真正的人生,是未知,是无解,穷其一生与寻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便会豁然开朗。无可知不代表无所为,恰相反,正因空白,我们更需要探求,寻找生命的无数种可能。在漫漫征途中,人聚人散,终究只余自己,但不要忘记,活出自己的精彩,痛,并快乐着,孤独,并成长着!

阿杜

2014年4月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阿杜) 篇2

这个夏天,注定终生难忘;

这个夏天,我们分享青春,共筑未来;

这个夏天,我们用行动诠释着“爱、善、诚、勤、俭、美”;

这个夏天,我们一行五人,参加了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痛并快乐着”!

七月,骄阳似火,暑气蒸腾。树叶搭蔫着脑袋,柏油路上散发着刺鼻的味儿,连蝉儿也懒得叫了,一屁股扎进树上睡觉了。顶着下午的烈日,我们正在认真地排练。从集体亮相到情景剧展示再到知识竞答,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任何偏差。集体亮相与情景剧,最考验的是表演功底,要有真情实感,可偏偏我是一个比较淡定的人,喜怒哀乐不轻易表现。看着老师那着急的样子,我突然想,她不会后悔选上我了吧?不对!能从学校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我肯定有我自己的优势,为什么这么不自信呢?我细细琢磨起剧本来,一遍、两遍、三遍……我倒不相信,它难不成比登天还难?回家后,我继续表演给爸妈看,让他们替我“找茬”。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将自己成功融入了剧情中,台词也背得滚瓜烂熟。

知识竞答可是个硬骨头,不仅要熟背熟记,更要活学活用,融会贯通。那一段时间,我的大脑近八成都被“八礼四仪”占据。那么长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要一字不落地背熟,要能准确地说出第几大条第几小条的内容。有时也曾想放弃,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坚信,滴落的汗水终将迸发出朵朵芬芳的花儿。于是,我每天循序渐进,温故知新,不知不觉中竟然全部烂熟于心了。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8月5日的大赛如期而至。集体亮相和情景剧顺利通过,最紧张最具挑战性的知识竞答环节到了!虽说准备充分,但仍不免有些紧张,文明礼仪包罗万象,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题目呢?“古时小孩刚开始读书前,会请有名望的先生为其额头中央点上朱砂,请问,这俗称什么?”拿到这个题目,我顿时懵了,真是百密一疏,竟然忽略了儒学这一古老的启蒙习俗。“入学仪式”我忐忑地回答。结果当然错了,应该是“破蒙”。不过,正因为有了遗憾,经历才更加丰富,过程才更加精彩。很快,最后一题尘埃落定,我们共错两题,总分到底如何?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等待的一分钟仿佛有一个世纪之久!大家死盯着显示屏,好像要把那分数从里面抠出来。经过漫长的“煎熬”,分数出来了。啊,我们得了一等奖!那一刻,所有的辛劳和努力都化作欢愉,从我们心中迸发出来,观战室内的老师们也喜极而泣。一个多月的辛苦终于酿就了甘甜,这甘甜,是那么醇厚,那么绵长!

感谢这个夏天,让“八礼”浸润了我们的成长;

感谢这个夏天,让文明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痛并快乐着 篇3

那位秃顶的老同志就是系主任Dr. Jillan。后来听说了系里很多人事矛盾,有的和Dr. Jillan有关。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不知道Dr. Jillan现在过得好不好,他把心肺医学的研究生们培养得怎么样。我只知道他和我一样,喜欢简单自由的生活,喜欢jazz里的人文情怀。虽然话不能说绝对,但是在我看来,真正欣赏jazz的人多半会有自己的人格品位。我和他接触并不多,可是我们两人同样地鄙视Kenny G那样不痛不痒的easy jazz,推崇Armstrong、Davis、 Marsalis、 Hancock等大师的水准,喜欢即兴jazz中各种创造性的风格变换。就冲这一点,我喜欢这个人!

心肺医学研究生课程实行残酷的quarter制,一两个月就要结一门课,然后就大考一次。不停地上课,永无休止的handouts,不间断的考试,都让人苦不堪言。首先要听懂教授的东西,其次就是要自己花工夫去读看似天书一样的各种各样的领域最新进展材料,然后归纳出自己的结论,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中国的医学院学生大部分靠死记硬背熬过大学的几年,头脑变通性普遍欠佳。尽管美国研究生院考试的题目往往并不太难,都是大纲之下的东西,可是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读完各种文献之后自己在理论框架下对于各项进展的归纳程度,这点对我在医学院多年养成的思考习惯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刚开始时很被动,后来习惯之后就好了许多,毕竟研究领域最讲究的是创新,因循守旧又如何能出来成果呢?

我在Houston一年多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早上起来后喝点牛奶,加两片面包,匆匆就往学校走。中午的时候就在学校的cafeteria买三明治或汉堡随便填填,后来发现那样太贵,周围的医学生很多都从家里带饭,所以我后来也习惯了头天晚上准备第二天的午饭,用lunchbox带到学校去吃。实在太懒的时候,就在自动售货机上找高蛋白高热量的东西吃。我试过不同的小东西,有巧克力饼干,有苹果派,有全麦压缩饼干,M&M's 等等,我仔细比较过袋子后面的营养和热量表,我后来就选定了几样小东西,以后的午餐都是它们。可惜的是,这些小东西味道并不那么好,我也不是一个喜欢吃甜食的人,不过,吃饭对我而言,无非是补充身体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这三大样,就算你把这三种化学成分混在一起,加点维生素矿物质调一调,即使味如嚼蜡,我也不会挑食。时间够的时候,我也会坐shuttle bus回家,在家里做午饭。我后来发现,微波炉其实是可以做米饭的,只要把米和水和好,放进微波炉里面,顶多10分钟就熟了!菜是有的,一次做的东西往往会放在冰箱里面用一个星期,所以在Houston的那段日子,我学会了做饭,当然是做可口的饭菜,而不是像很多人声称的一样,拌个沙拉,煎个鸡蛋就号称自己已经出道。

不久我就从公寓搬了出来,续下了一位学长的one bedroom apartment,开始了自己近乎苦行僧一样的独居生活。我住的地方是一个环境不错的apartment complex,总共12套,共两层带阳台的小楼,由一个80多岁的犹太老人经营,老头每次来都开着一辆奔驰车,笑容满面。据以前住过他房子的人讲,如果日后搬走的话,定金那是绝对没有退过的。虽说老头为人如此苛刻,我仍然佩服他的敬业精神。公寓上上下下的修理,只要是老头该做的,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到。可是该你交钱时,那也是一天都不能错过的,我觉得那样也挺好,丁是丁,卯是卯。医学中心的shuttle bus正好经过家门口,到中心其实也就15分钟,可是得州地广人稀,我们的complex孤零零地坐落在一片荒野之中,周围寂寞得连一个人也看不到。Houston并不是一个太安全的城市,暴力犯罪一直都不低,一到晚上八点之后,所有人家的门都上上下下锁得严严实实的。作为刚到美国的留学生而言,白天忙忙碌碌尚且还好打发,最难熬的是漫漫长夜。Houston常年气候温暖,天气热的时候我会搬张椅子坐在阳台上看星移斗转,日升日落。对面住着一对人很不错的男同性伴侣,出门会友好地打个招呼;底下是一个变态,喜欢趴在地上看楼下的华裔女孩子洗澡,被我撞见,谎称在做俯卧撑;侧面是医学中心的几位毫无趣味的研究生,眼光不敢和你对接,见人都要赶快低头逃开的那种。在阳台上坐腻了,我就蜷回沙发上拼命看电视,看得最多的是Late Night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睡觉,睡不着的时候就眼瞪瞪地望着天花板发呆……就这样,我在寂寞中体验痛苦,在痛苦中寻求快乐。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篇4

――题记

已经好久没有在看完一本书后有想写读后感的冲动,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读完“央视名嘴”白岩松写的《痛并快乐着》这本书后,一种抑制不住的想要宣泄的情绪便笔端流淌。

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他从1990大学毕业后十年间的工作和成长经历,真实的还原了其“三十而立”的所思所想,以及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时代变迁和个人独特人格魅力的日渐成熟。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充满了他的大学生活。“那时候,很多青年都感觉自己好比一朵浮萍”,不知该如何开启自己的美好人生,但他最终抓住了机遇的尾巴。但世事变化无常,造化弄人。曾因一份匿名信他又重新返回了校园,他宽广的胸襟和独具深度的话语,令我对他肃然起敬,深深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

电视屏幕上的他是一个正义、睿智、犀利的人,又不乏平易近人,他用他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还原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实事,讲述着异样的人生百态。完美的彰显了一个新闻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是一种魅力。曾经的他也彻夜失眠,也在无聊时可以一下午坐在麻将桌旁,也和同学们做一些看似荒诞的事儿。但终究他是为人们所铭记,这和他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

从北京第一次申奥失败而归,到重新加入WTO,再到香港、澳门回归,九八年全国抗洪救灾,这一切都会使我的内心汹涌澎湃。十年前的白岩松同样谈到了环境污染问题。书中不仅谈到环境污染,更动情的描写了人心污染的可悲。人心污染的确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中国乃礼仪之邦,而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今天似乎也只是一种场合或形式的出现,真正被切入人心的,则少之又少。国民素质降低了,人与人之间变冷了。书中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不同层面的体现了人性中的阴暗、善良、宽容的一面,以及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痛并快乐着,痛也许是我们在这个大跨步社会中,被这样那样的洪流磨平了棱角而遍体鳞伤,痛是我们该有的一种觉悟,一种思考,一种总结。快乐亦该是一种权利,一种义务,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痛并快乐着的读后感 篇5

白岩松在书中写了一些关于国家,关于社会,关于个人的一些问题。我对书中提到的两个普通人印象最深。一个是曹春生,一个叫奚志农。

奚志农是他的同事,一个为了环保而生的人。他并不是口头说环保,而是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集体郊游时,他走的最慢,手里总是拎着一个垃圾袋,走一道,拾一道。在有他坐的车上,空调是不让开的;在自己家中,哪怕是七月流火,电扇也不开;出门吃饭,他会从包里拿出自己的筷子,而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在低碳生活成为时尚的今天,他把环保当成事业,当成生活,甚至当成宗教,唯独没有时尚的成分。

感动我的另一个人是河北的曹春生。他当年是一名一掷千金的企业家。每天在饭店舞厅之间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园陪客人聊天,几个流浪小孩偷走了他的易拉罐。他臭骂他们一通,问:“为什么不上学?”h孩子答:穷。曹春生一冲动,“我给你们出钱”。没想到,他今后的人生完全改写了。从此他在行善的道路上“在劫难逃”他背负起沉重的社会责任,一直走了下去。

痛并快乐着 篇6

往往是悲到了极致才会痛,不是肤浅的外在,而是内在的深沉。

曾经何时,总是认为自己是被忽略的一点,好像没有谁是在乎我的,谁是爱我的。就这样的心理让我的情绪开始多方面的扭曲。黑夜中,我只有两种选择,睡觉亦或是胡思乱想,我又怎能睡得着呢,奇怪的画面总是闪过,是被抛弃,是被孤立,是被无视,就像空气一样的存在,想起你就注意一下你,想不起也就不搭理你。泪水潮涌了,枕头打湿了,我的心闷闷的。

泪水流得多了,眼睛铅一样的重,又好像生锈了一般,有点生疼。我的内心又有多少是用悲伤挤满的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还期望谁知道。然后,我开始一步一步的迈向了错误,错了,痛了,之后就是醒了,乐了。

妈妈像平常一样关注我的点点滴滴,可是我心里却觉得她很烦,嗦,我并没有想到这是他在乎我的表现,只是固执地认为她在将我一点一点的剖开,将这些建立在我不情愿的基础上,我的小脾气像一只脱缰的野马猛的窜上来“你不要总是管着我好不好,我觉得很烦啊。”我关门的声音异常的响。

很快,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妈妈将他自己内心的想法一一的说出来给我听,我看着看着就越来越想哭了,这是她第一次给我写信,我觉得很心痛,我的莽撞,我的任性将她扔入了万丈深渊,但同时我又笑了,我的的确确收到了关心,那么的深切。痛并快乐了。

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大家不愿意接近自己,而是自己没有去接近大家,如果就这样将责任压在是别人不愿意理会自己,那就是冤枉,是诬陷。其实,只有互相的打开了心窗,才可以知道对方到底在想些什么,才能更好的融入生活。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阿杜) 篇7

(一) 数字化的世界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体现在影视领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从早期的《玩具总动员》《泰坦尼克号》到今年年初横扫世界各地影坛的3D数字电影《阿凡达》, 这些年来在好莱坞为代表的影视制作公司的带领下, 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精彩的数字电影, 不断的为我们制造了惊艳、美感和神奇。要在上世纪90年代初, 在电视或电影里看到几个惊险镜头, 都会让我们惊叹不已, 以为是某位高人用特技手法拍摄出了这种效果。【1】时至今日, 各种各样令人啧啧称奇的电影电视纷至沓来, 影视似乎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缔造者。这一切, 都离不开数字影视艺术的万能之手。

(二) 我国数字影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面对世界影视界纷纷扰扰的数字化影响, 我国数字影视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 不少电影电视在拍摄的基础上都开始通过后期制作以期取得更完美的画面和效果。然而, 却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 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慢, 受国外设备和技术限制较多。目前我国影院的数字放映机都是美国CHRISTHE和比利时BARCO公司的产品, 服务器采用美国AVICA公司的产品, 并配备了挪威ANDBERG专用卫星接收机。【2】不管是放映设备还是拍摄制作设备、技术均来自于国外, 没有自己的技术设备支撑。

二是数字技术在我国的影视艺术上还只是辅助技术, 电影仍以拍摄为主。我们对电影的初期制作还停留在“拍”上, 要通过演员、导演等的卖力工作才能有电影作品的出现, 殊不知, 在好莱坞电影的后期制作也早已成为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有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称谓——数字技术艺术家, 他们的工作便是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和高速网络系统处理拍摄好的电影, 是真实的人物和数字化的人物场景同台演出。

三是我国的数字技术单一, 没有大型的数字影视动画工厂。我国的数字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制作相对来说比国外要晚很多。早期的电影如《英雄》等中大量的数字特效镜头都是在国外制作完成的, 近年来虽然政府为启动本土数字技术产业投资建立了一些数字工作室, 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大型的数字技术工厂, 无法满足数字电影的发展需求。

(三) 对策及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要发展我国的数字影视艺术, 首要的是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当然自己要拥有成熟的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但我们必须有这方面的觉醒, 努力实现技术设备国产化, 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全面提升我国电影工业水平;其次是得学习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制作影视作品的时候要“敢想”, 只有先想到, 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最后就是得有专业的工作室予以支撑。有技术有想象, 要呈现出来还需要专业的机构来达成。好莱坞的成功给我们做好了榜样, 大的、规模化的电影制作工厂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二、我国数字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

(一) 我国数字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现状

人才的支撑是技术发展的前提, 不管是要发展自身的影视技术、设备还是要建立自己的动画工厂, 都离不开数字影视人才。我国的数字艺术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撑下, 规模迅速扩大, 这也带来了数字艺术人才的巨大缺口, 成为制约我国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此外, 我国现有数字影视艺术培养人才两级分化, 以低端制作或纯研究为主, 兼有研究与制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过少, 人才结构失衡。【3】

(二) 影响我国数字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一是我国数字影视艺术的市场很大, 但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很少。在现行热门职业排行榜中, 总是能很容易看到数字艺术人才的字样。究其原因就在于高校培养的该方面的人才数量太少。纵观如今的培训市场, 绝大多数的培训体系都是在软件培训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人才特点分析, 对数字影视艺术理解肤浅, 容易忽视数字影视艺术人才内在的艺术特性, 培养不出好的艺术人才。

二是缺乏理论和技能两方面都全面的教师。由于数字艺术发展很快, 包括数字艺术方面的老师, 大部分人都仍处于研究学习阶段。数字影视艺术是一门技术类艺术, 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以技术为核心的艺术, 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呈现出好的效果。专业的师资力量的缺乏, 使得学生的培养大打折扣。当前, 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 数量普遍不足, 即使有少数对艺术理论或者高科技技术精通的, 也很少能全面掌握这两方面的技能, 如此又怎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艺术人才呢?

三是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设备不足。上文提到过我国数字影视艺术之所以发展缓慢, 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计算机硬件发展缓慢, 受国外技术和设备制约较多, 反映在影视艺术教学上也是如此。对于数字艺术这种高科技技术而言, 科技技术是关乎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 再好的创意主题, 没有相应先进的技术支撑, 只能是空想。软硬件的学习需要设备的支撑, 要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都需要较高的成本, 由于资金的不足, 造成教学设备的短缺。而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本身已经较高, 也不可能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学生身上。

三、我国数字影视艺术的市场

(一) 我国数字影视艺术市场潜在问题思考

数字影视艺术之所以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 除了上文提高的技术及文化背景的因素外, 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就在于市场需求。我国不缺乏数字影视艺术的观众, 这点从年初时《阿凡达》的热映即可看出, 当时一票难求的盛况依旧历历在目。然而有观众, 却没有好的高品质的作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我国的数字影视艺术作品在发展中仍有许多问题:首先是不能充分结合技术与理论。没有相应的技术, 固然无法作出好的作品, 但光靠技术, 创意思想和艺术含量不够的话, 出来的作品即使华丽也会显得空洞。其次由于商业化的冲击, 少有艺术家会像以前那样安安静静、扎扎实实的从事艺术事业, 他们的作品考虑更多的是市场, 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好坏。

另外, 我国数字影视艺术的市场并没有得到深度开发, 很少有后续产品, 如:玩具、服装、日用品、动漫、书籍等等。以BBC的动漫作品《花园宝宝》为例, 他们在基础动画的基础上, 同时发行杂志, 是父母可以和小孩一起娱乐, 同时将其中的卡通人物及玩具形象真实的制作出来销售, 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原动画的播出, 更好的占有市场。 (下转126页)

(上接123页)

(二) 完善数字影视艺术市场的初步思考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是时代和历史的必然, 而艺术想象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和创新, 它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本源动力。在数字时代, 数字影视艺术的发展是一创新为其灵魂和动力的, 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同时人们的艺术品味与时代思维相连, 这种和谐的人文精神也正是数字艺术的内在精神。【4】数字电影的发展与电影行业各方面都分不开, 在今后的发展中, 既要注意同国外接轨, 又要注意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 充分利用我国的电影文化和民族工业, 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结语

毋庸置疑, 既然数字艺术的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必然, 数字艺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更多更好的融入到影视艺术当中。从本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数字影视艺术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大体上已步入正轨, 而且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数字影视艺术的明天会更美好、更辉煌。

参考文献

[1]沈平飙, 浅谈数字影视艺术与设计人才, 电影文学, 2007, (20)

[2]孙苏川, 我国数字广播和数字电影的进展情况, 现代电影技术, 2003, (05) .

[3]王传东, 谈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 http://www.artist.org.cn/student/1/6/200604/37416.html, 2006-4-18

痛并快乐着 篇8

2004年的10月,Google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发布了针对图书出版商的数字化项目——Google Print Program,说帮助出版商寻求网络销售渠道。一些出版商表示赞同,并授权Google使用了他们出版的部分书籍。但Google并未停留于此。他们一边继续和出版商合作,一边在同年的12月又向外透露了有关数字化图书馆的项目——Google Library Project。表示他们将与哈佛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密歇根大学图书馆这五所世界顶尖的图书馆系统合作,把其藏书数字化后搬到网上,供广大读者查询和浏览。不过,查询的结果会依书而异:那些没有版权的书可以通篇浏览;那些在版的书籍,出版商有权决定哪部分在哪种条件下可以浏览;至于多数不再出版而又不清楚版权归属的书籍,Google只允许读者有限地浏览。并申明,不管是作者还是出版商,只要确认还拥有这些书的版权,就可以要求Google无条件地把该书从其数据库中删除。这两个项目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Google Book Search,一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图书搜索数据库,也可能成为将来世界上最大的网上虚拟图书馆。

出版商们(包括作者们)一边继续和Google合作“Google Print Program”项目,指望着能通过Google为他们的书籍找到更多的读者,而且能帮助他们销售更多的书籍;一边对Google背着他们和图书馆合作,擅自数字化扫描了数以百万册的书籍这一“先斩后奏”的行为表示了不满,并认为这是严重的侵权行为。在双方几经谈判未果后,五家大出版商:麦格劳·希尔、西蒙&舒斯特公司、约翰·威立出版公司、培生教育出版集团以及企鹅出版集团美国公司,终于在2005年10月联名上书,把Google告上了法庭。几乎同一时间,部分作者和美国作家协会The Authors Guild也联名起诉了Google。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眼看着那些钢筋水泥筑成的、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一天比一天难以承载记录着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巨量的纸质书籍的时候,拥有一个地球人都可以自由分享的数字图书馆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现实中却牵扯着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让人们剪不断,理还乱。

且不说Google的这个庞大的数字图书馆项目是否像他们所宣扬的那样纯粹,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最大限度的财富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完全有可能借此来增加访问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网站的广告价值,并获取更大的利益。Google的价值不仅仅是敲入搜索框里的那些关键词,而是那些关键词背后的社会价值,还有那些随搜索结果一起呈现在屏幕上的无数链接以及链接的价值。出版商们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心甘情愿地让Google去数字化他们的在版书籍,或者让Google使用他们数字版的在版书籍。数字化时代把传统媒体的赢利模式击得粉碎,为了生存,出版商们不得不寻求新的网络商业模式。

固然,出版商们能从和Google的合作项目中分得大多数利润,但就那些Google和图书馆合作的、约占总数75%的书籍的利润又如何分享?Google Library Project项目中的大多数书籍是出版商们过去出版的、但已经束之高阁的书籍——要么是不赚钱而停止再版但受版权保护的书,要么就是因为年代久远,出版商拿不准自己是否还拥有版权的书。虽然,出版商们惊喜地发现,有了GoogleBook Search的那些链接后,过去不可能再为他们带来利益的这些老书现在照样可以找到读者,甚至为他们赚钱。但同时,他们又不清楚自己是否拥有这些书的版权。一句话,出版商们打心眼里不甘心这(大)部分书的收益日后白白地流入Google的腰包。万般无奈中,他们将Google告上了法庭,希望借助法律讨个说法。可是,在变化莫测的互联网时代,法律也常常难以判断孰是孰非。

美国的第一个版权法是1790年颁布的,之后经过频繁的修订,最近的一个修正案是1998年通过的,把版权有效期又延长了20年。这就是说,那些出版于1923年之后的书籍(包括版权归属不明的书籍)至少在2019年前,是禁止非法数字化和商业化使用的。然而Google并不承认自己侵犯了出版商和作者的权益。他们解释说:他们提供的这部分书籍的在线浏览只限于引句或者摘录,应当被视为“正当使用”,而不属于侵权行为。而且,通过数字化扫描,还为这些书提供了被发现和销售的机会。出版商尽管不否认这个事实,但坚持认为Google首先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他们因此应该得到补偿、最好还能分享Google的广告利润。

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冲突,2008年的10月,Google提出了庭外和解,双方的协议书长达303页。Google表示愿意向出版商和作者们支付1.25亿美元的补偿费。而作为交换,美国作家协会和出版商协会撤销起诉,并允许Google进一步扩展其对图书的搜索范围及规模。这个用巨额补偿换来的解决方案,为Google今后进一步扩大其数字化图书馆的计划扫清了障碍,使其很可能成为美国数字化图书数据库的垄断者,甚至是在线信息的控制者。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那笔补偿金,双方将分享相关的收益:Google拿37%,剩下的63%归出版商和作者。收益将来自于放置在图书预览页上的广告;图书馆等的在线订阅,以及向普通消费者提供的有偿服务。

虽然Google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能收回这个项目的成本,出版商和作者们也不清楚到底通过这个项目能多卖多少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和解协议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利益折中。如果判断稍有闪失,利益杠杆便会倾斜。一旦私人公司的利益占据了上风,那人们将可能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信息社会里。

痛并快乐着 篇9

初二的夏天个性短暂。

看着初三的学姐学兄们麻木机械的笑容,来我们为他们打扫的一尘不染的教室里熟悉考场,心里想着第二天他们即将坐在那里应对千军万马全力拼杀的壮烈场景,不禁有些站不稳。

那是,总以为初三遥遥无期,要经过一个没心没肺的暑假才会来临,但事实上初三的来临才用了两天。

在期中考试名次跌了20名之后,才明白如果稍稍喘口气,那么就会有千军万马在我喘息的空隙勇往直前。

班里的气氛骤然开始紧张起来,一些平日里玩世不恭的“调皮”,“混混”开始用一种陌生的严肃对待其学习这件事。毕竟,谁也不想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于是开始喝浓咖啡,与数理化昏天暗地的鏖战,然后像猪一样倒头就睡。

披星戴月的上学,黑灯瞎火的回家。

今日是昨日的重复,明日是今日的翻版。

若然苦,若然痛,但我不能失败,我明白失败者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落败。

痛并快乐着随笔 篇10

痛又何必相遇,这都是缘分惹的祸。

——题记

转眼夏至,往事如昔。相遇相知相忆,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只是人不能停留在时光的原点,只能在时光的隧道中穿行,任岁月的刀在脸上肆意地刻画着符号,跟着时光的节拍舞蹈。我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一直思考着一个词语——“缘分”。我想“缘分”这个词很怪,怪的让人乐而不疲,并向往、渴望和追求;“缘分”这个词很妙,妙的让人无法解释,总是把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说成缘分。

尘世间,人是善于交际和思考的感情动物。有了交际和思考,也就有了故事。因为交际就有着相遇的机会,思考就有着相思的可能。不可否认的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你与他(她)相遇的刹那,内心却涌现出莫名地欢喜和激动,并心灵相通,如同故人,这不能不说是缘分。也许就像《传奇》所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我俩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不停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抚今追昔,历史的感人画面无不浮现于脑海,一位位美丽的容颜,痛并快乐着,她们或执扇叹息、或望穿秋水、或掩泪试巾、或执笔舒怨,无不诉说着一个“缘”字,无不写着一个“情”字,无不唱着一个“怨”字,无不弹着一个“思”字。

西晋著名女文学家左芬在《感离诗》中写道:“仿佛想容仪,欷觑不自持。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你的.音容笑貌始终在我的脑海中,不知不觉地都在想你、念你,不知何时能与君相见,一起看书写诗。现在这种相思之情,只能用文辞来表达了。

东汉秦嘉之妻在《徐淑》中写道:“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从这首词中,读者是否与我的内心感受一样,一位寂寞在家的女子,因分别久了而思念心上人,无法与他说说心里话,只能在家左盼右盼,可仍不见他回来,为此相思而坐卧不安,连做梦都在想他,恨自己没有翅膀飞到他面前,哭着想着不知多少次,也不知哭湿了多少衣裳。同这首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唐朝女帝武则天写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可见,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常百姓,历来都有相思的情怀,只是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篇11

到了机场,才得知我们原定的北京直飞维也纳的飞机出现机械故障无法起飞,最终我们只能把直飞的航班变成三段:北京—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维也纳,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程,当地时间晚上10点多才抵达维也纳,本应当天飞萨尔斯堡的行程只得改为第二天。如此不顺的出发,导致大家都颇感劳顿,但随着慢慢地接近目的地,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兴奋的。

第二天一早,维也纳—萨尔斯堡的小飞机上,俯览白雪覆盖的山区,我的心已经沸腾了。抵达了萨尔斯堡,我们一行六人租了两辆旅行车,开出停车场时,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真让人期待。中午抵达梅尔霍芬,入住提前预订好的旅店。稍事休整,我们不顾没吃午饭,就迫不及待地办理了三天半的雪卡。虽然国内大大小小的雪场去过很多,但到了山上我还是被震撼了,太大了!我们只能按照滑雪地图来找寻雪道。前两天的雪况让我们滑得很爽,晚上还在小镇上吃到了不错的中餐,大家都已经High了起来。

噩梦来临

想不到的是,开滑的第三天,成为了我噩梦的一天!这天我们准备换一个雪场去滑,大家商量后选择了Eggalm雪场,我们办的雪卡是通卡,在附近的雪场都可以通用。车开到半途忽然想起,由于我换了一件雪服,雪卡忘带,只好又折返回去取,噩梦的一天从一开始就好像预兆着什么。我们坐上缆车,俯瞰下面的雪道,寻找着没人滑过的处女雪,发现只有缆车正下方的雪还比较新鲜,没有滑过的痕迹,半山腰有一条可能是压雪车上山的小公路横穿缆车下方,我们便选定了这条路线。到了山顶,兵分两路,老婆大人和小丫两位女士沿着雪道滑行,我们四位男士就按照原定路线开始滑野雪。经过前两天的滑行,今天大家更放开了很多,开始根据地形飞包,互相拍摄,欢乐无比。但乐极生悲的事情马上就来了……

当大家一个接着一个从缆车桩形成的自然小包上飞过时,我承认,我的确有些忘乎所以了。继续加速沿着新鲜的野雪一路滑下,突然我发现我腾空了,身体下方是一条小公路,不由得你多想,心里一恐惧,身体一收缩,我就直接砸在了公路上,然后颠飞到下面的雪坡上。这时我觉得腰部一动不能动,剧烈的疼痛让我大声喊叫,不赖赖听到我大喊后,马上判断我受伤不轻,顾不上看我的情况,立刻向山下滑去寻找救援。这时候Squall和小叁儿滑到我身边询问情况,我已经疼得浑身是汗,有些混乱地不停大喊:“我的腰不能动了。”过一会儿冷静了一些,我自己动了动头、手臂、脚、膝盖,发现只有腰部不能动且很疼,下肢也没有麻木的感觉,但是心里还是极端害怕,不知道受伤到何种状况。

直升机救援

过了一段时间,救援车来到,救援人员来到我身边询问:“Pain?1 to 10?”我大声喊到:“10!”他们把我保持原状抬到担架上,取下头盔和背包,戴上一个固定用的“脖套”,抬上救援车,不赖赖一直跟着我到了山下,我听到有直升机的轰鸣声,不赖赖告诉我:“要用直升机把你送到医院。”我跟他说:“你陪着我去吧,你英文好。”我被抬下救援车送上了直升机,直升机上的救援人员又询问了我一遍:“哪里疼?1到10的话是几级?”“10!”

平躺在直升机里的担架上,为了转移我对疼痛的注意力,不赖赖跟我开玩笑说:“这回你可牛B了,都坐上直升机啦!”“这回玩大了,不知道有多严重呢。”我哼唧着说。他拿出GOPRO在直升机上拍摄,记录。大约15分钟,直升机落地了,我被抬下推入到医院里,直接推入X光室,几个护士帮我脱下雪鞋和衣服。自己的腰部一点都不能动,每动一次都疼得不行。拍过X光后,抬上病床我被推入了医生的诊疗室,不赖赖一直在告知医生我的受伤情况并帮我翻译。X光片出来后,医生告知我是腰椎压缩性骨折,受伤位置是第四第五节腰椎,压缩程度1/3多。不赖赖在帮我做病人登记的时候,当我的主治医生知道我们来自中国,说几年前他到过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学过几个月的针灸,瞬间好像我们的距离就拉近了很多。这时候老婆和另外几个同伴都已经回到了旅店,上网查询我的保险单号并报案。他们也跟不赖赖联系上,告知保险报案的情况。

入院治疗

医生让我排小便,以便知道是否有神经损伤。剧烈的疼痛让我浑身发紧,怎么也排不出,这时一位漂亮的护士竟然给我开了旁邊的水龙头,让我听到流水的哗哗声……我似乎睡着了十几分钟,醒来后身体放松了很多,顺利排出了小便,证明没有损害到排泄系统的神经。医生给我打了止疼针后就推入了病房,病房内还有一个住院的德国小伙子,他是玩单板公园的时候摔伤的。下午,老婆和另外三个同伴开车来到医院,告诉我这个医院在施瓦茨镇,距离梅尔霍芬大概60公里。当大家得知我只需要躺在床上静养恢复,不用做手术,一下子放心了很多。他们也告诉了我保险报案的详细情况,我们在办理签证时需要买一份保额不少于三万欧元的境外旅行保险,其中保险内容中就包含滑雪受伤赔付。

来医院的时候,他们发现对面有一个中餐馆,看我吃了几口晚饭,打了止疼针睡下,他们就去吃饭了。老婆回到病房告诉我,如果需要跟医院进行德语翻译,可以电话中餐馆的老板吴先生帮忙,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之后住院期间的10天,吴先生帮了我们很多忙。接下来老婆就要在施瓦茨这个小镇上找个旅店住下来陪护我了,原计划自驾前往瑞士、捷克、德国的计划也泡汤了,看来以后还要补给老婆一个欧洲自由行。

第二天,一位医生拿着一个护具来到床边,让我侧卧后用手撑着床边坐起来,然后扶着床头站起,给我腰部戴上护具调整形状,这时我已经疼得有些眼睛发黑,摘下护具,我赶快躺回床上。医生告知那个护具我在吃饭、走路及上厕所的时候戴上,给腰部一个支撑。

医院每日三餐都会准时送到病人床前,不需要订餐。接下来的几天我一天天好转,可以戴着护具坐起来吃饭、走动。负责康复的医生来告知我如何做恢复锻炼,陪我上下楼梯。住院第三天,我被穿上了防水肿袜,老婆嘲笑我像穿上了白丝袜,哥还是第一次穿这样的东西。整个住院的10天,救援直升机、医院都没有向我们提到一个“钱”字,也没有让我们去交任何押金,医生每天查房,没有特殊情况他也不会给你随便用药,开完止疼片还会开一片保护胃的药片给我。无论医生还是护士甚至护工都是每天微笑的、幽默地跟你问好、交谈。即使我们英语不好,他们也都非常耐心。住院期间,病房的病友也是走马灯似地不停地更换着,法国人、丹麦人、当地人都有,而住院的原因都是滑雪受伤,所有伤者的医疗费用均由各自的保险公司承担,跟我们国内不同的是,奥地利的雪场出售的雪卡是不含保险的。

回家

住院第八天时,我已经可以戴上护具走出医院去中餐馆见见给了我们很大帮助的吴先生。医生说我可以出院了,能乘坐商务舱飞回国内。在签证期限的最后一天,从医院办完手续,拿着医院刻录给我的X光片,吴先生帮我们预订的出租车接上我们,从施瓦茨直接开车前往慕尼黑机场。坐在车上,感慨此次欧洲行,我跟老婆玩笑说:“我们这次是奥地利滑雪深度旅行,全方位体验!”终于踏上了回家路程,我戴着护具顺利通过安检,10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回家了。

爱好和从事户外运动十几年,我知道这是一项高危运动,无论登山、攀岩、攀冰、徒步探险还是滑雪,我一直非常注意安全,想不到这第一次受伤,伤得这么重,并且还是在国外。自我总结受伤往往来自忘乎所以和遇到突发情况不冷静,进行了错误的判断。这次受伤,让我看到了国外完善的救援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我们国内的滑雪产业、保险、医疗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国外滑雪爱好者伤得起,但是我们在国内却真的伤不起。很简单的一個情况,回到国内我拿着刻录X光片的光盘去医院检查,专家一定让我再重新拍个片子,然后给我的治疗方案是做手术,跟奥地利医生的方案截然不同。我真心的不想相信医生是出于手术费用的高昂而给我建议的治疗方案。

为人师,痛并快乐着 篇12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人师,痛并快乐着。

初来浦中的时候,看着这么多的小清新,我忽然觉得很悲伤。那些上课下课的日子,在安静的课堂里与隔着好几桌的同学打着只有彼此看得懂的暗语,守着周杰伦的CD当宝贝,捧着小四的《夏至未至》无痛呻吟,偶尔发现个弱智的小游戏沉溺其中乐此不疲,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着、拼搏着,也哭过笑过„„

可是,可是这些却成了昨天的记忆,它悬浮在尘埃的上空,如此近却那么远。时光啊,它多么不近人情。

很难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在我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它的时候,在我还没有来得及为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句号的时候,它浩浩荡荡地走向我,并把我推上了讲台。

忽然之间,我就成了老师。

不在哼《七里香》的调调,步子也变得不再轻盈,撤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换上了《教与学》。其实,告诉你,这样的时候很压抑。可是别人却理直气壮的告诉我:你是老师了,应该为人师表,仪态端庄。

最难熬的是一大早起床,这让我足足抱怨了一个多月。在这样一所紧张兮兮的学校里,学生忙,老师似乎更忙。这些应接不暇接二连三连绵不断的压力,像蛇一般阴森森地从我的脚裸盘旋过我的小腿,让整颗心都着凉。

原谅我本是一个庸俗的人,我不会长篇大论,也不会慷慨陈词,我只想给你一个最直白的概括:痛,感觉到深深的痛。

直到有一天,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封未名信。信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姐姐:

请允许我用这样的字眼来称呼你。

老实说,你不温柔,也不怎么特别,更加不是我在《十八岁的天空》里看到的那种好玩正义的老师。说到底,你和所有的老师一样普通。但你却是我第一个敢大胆说话的老师,这让我上课无比轻松。遇见你,我才知道自己当初如此胆小。

很遗憾我简直是个文科盲。政治绝对是我前世今生的宿敌,有时候我怀疑可能是我上辈子抢了它媳妇或者欠了它500万才让它现在这么不愿与我合作吧。最丢脸的是我用两倍的功夫也无法换来别人那耀眼的成绩,抱歉,让你失望了。

你说,如果我拿政治题来办公室问你,其他老师会不会笑话我?有时候特崇拜你,为什么你一个黄花大闺女会去读人人都觉得枯燥无味的政治呢,而且还学得那么好?可惜我总是学前忘后。其实,我多么想拥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绩,让你对我也如班长让你般的骄傲。虽然我知道你不会因为成绩区别对待,可是我真的很想自己喜欢的老师看到我的进步。

„„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但是这让我忽然明白:原来我也可以影响一个人,原来这些小年轻对知识有如此强烈的渴望,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有如此细腻的思想。这样的小发现让我顿时明朗起来。

这不是曾经的我么,因为喜欢某位老师或受过某位老师的首肯而拼命的想让他注意到自己的努力。我曾以为自己还只是个“孩子王”,不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收到这封信以后,才明白原来老师可以如此轻而易举的影响到学生。

有人说:只要你能影响一个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情感,你,作为老师就已经很成功了。这样想来,当初的“痛”都能理所当然的接受了,放弃自己比较轻

松的生活方式,不就是为了去引导那一批更加年轻的心灵吗?

有位同事在我抱怨的时候告诉我:当你慢慢地接受这一切,你会发现别样的美。是的,我发现了。

实习的时候,第一次站上讲台,紧张、惶恐、又期待的心情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种感觉简直快无法呼吸了。今年4月,来浦中面试,抱着一颗死也要死地痛快的心熬过了那漫长的45分钟。而现在,我已能轻松自如的走进教室,从容稳重的娓娓道来,甚至为了调节气氛会讲几句小幽默与玩笑话。这些不都是我的进步,我华丽丽的蜕变吗?

自己的十八岁已经过去,可是还有那么多的十八岁在我面前演绎当年的青春。他们会在我办公桌上放一块蛋糕,会把纸条递给我,目光里充满莫名的信任,然后悄悄地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的秘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哦。”每每这时,兴奋、欣慰、自豪、感动,种种快乐立刻涌上心头。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一定也有过这样的幸福吧。而这种微妙的感觉,只有我们这些老师才懂。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一味的抱怨眼前的一切,你的生活会变得如此糟糕。那么就学会接受这一切,享受当下吧。

当清晨的闹钟将你从梦中唤醒的时候,别抱怨,告诉自己,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责任。

当看到校内网上各路朋友开始晒各种旅游照的时候,别羡慕嫉妒恨了,因为这些更年轻的心带来的感动,他们是学不来的。

当压力一而再再而三的拥挤过来的时候,别怕,放下手中的笔,看看旁边的同事,他们可是与你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呀。别担心会摔倒,他们会陪伴你,搀扶你,引导你一路同行。

痛,并快乐着。这是我初为人师三个月的深刻感受。有些东西,往往需要亲身体验才能记忆铭心,这短短的三个月足以让我完整的褪去学生的稚气。

我是一名新老师,我为自己能从事这种绵延亘古的职业而自豪。前途中有我的老师,后途中有我的学生,簇拥在这条七彩路上,我心中还有些惶恐,但唯有竭尽全力,方能坦然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才能正确地指引这一颗颗更年轻的心走向更远的远方。

痛并快乐着经典散文 篇13

无论时光会如何涌动若流水,那些关于痛苦与快乐的所有记忆,都会像水面上漂浮的片片花瓣一般,缓缓泅渡而来。

痛苦,是一种最堪反复咀嚼的奇异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疼痛——度日如年般的经过,就不可能认真玩味其他人生的种种欣喜。

一般性的快乐往往可以言传,令他人感受到其清简、明快之特质;真正深刻的快乐,没有可能使得他人完全意会。

痛苦与快乐,本质上都是一种华丽而悠远的寂寞。

这世间的每一个平凡人,都会无可避免的在痛苦与快乐之间不断的游移、彷徨。其实,这原本就是一种无法逃离的飘来荡去。不仅仅是你,是我,也是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类似这样绝不单一的人生。虽然,我们和别人际遇不同,感受各异,成长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因而每一个人承接痛苦与享受快乐的能力也不能相同的衡量;可我们都紧紧咬着牙、昂着头挣扎着挺下来了,不只是你我,而是大家,所有的人类。

我们经历了过往重叠交织的痛苦与快乐,却不能够对未来的局面一目了然;正因为不知,生命益发显得神奇而美丽。

痛苦的时候,我们犹如一只困兽,饱尝了顿挫与无奈,整个世界在我们眼前,仿佛是一部年代久远的老电影,全是暗黄的颜色,令我们觉得压抑,觉得无路可退。我们整个人就像一座被海浪肆无忌惮冲刷的城堡,一旦垮下去,就好似再也不能够复原……

快乐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像素朴的黑白片刹那间被着了色,彰显出一种别样的光彩陆离。因为品尝到了快乐的甜蜜滋味,我们身心舒畅,不由得嫣然一笑,霎时间,仿佛满树繁花,不能掩饰的馨香芳华,在空气中肆意流淌,如精灵般飘忽动人的花瓣,翩翩随风轻舞飞扬……

能够活得快乐、安详,固然人人向往;而痛苦也并非是面目可憎、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恶兽。没有痛的滋味甚为诡异,无法用言语来简单诠释,除非你能想象几条蛇正围缠在你的四肢上,嗅嗅舔舔,红芯子伸伸缩缩,并且匍匐上升,渐及大腿,及腰际,及腹部……

能够感受到痛楚,是我们生存的有力证据。痛苦与生命其实原本就紧密相关,生命是我们永生永世的情人,而痛苦则是我们不能摒弃的一份红尘因缘。

没有痛苦的`日子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快乐而不存痛苦与之交相辉映,快乐就不能称其为快乐,日月星辰一样黯淡无光。只因与快乐一般,痛苦也是生命中另一种绮丽的特权。

我们活着,需要永远保有爱的能力,生命里仍会有窒息般的刹那,如醉,如烈火焚身。我们要拥有自由自在哭泣的安适,即使是疼痛也是隐隐的惊喜:原来我的心还不曾坚硬风化成石,麻木不仁,如一块被搁置太久太久不曾食用的馒头,慢慢上了绿,发了霉。

年轻时代的心灵,应该是由水晶做成的吧,只要一点点亮光的照耀,就会立即折射出万道瑰丽的七彩光环;可是那样纯洁剔透的心,总会猝不及防地遭遇到堆积成沓的苦痛,就如同尖锐的利器与棱角,即使不至于在顷刻间支离破碎,也会渐渐布满擦伤的痕迹,直到被磨得起了毛,永远失去了它的晶莹纯美。

痛苦,会在悄无声息中让我们获得某种了悟,生命也因此得到了某种极完满的升华,如一种诗意的禅,在跌跌撞撞、走走停停的创痛之后,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成长;而痛苦,亦是成长必须要交付出的代价。

童年时心爱的游戏,少年时朦胧的心跳,被第一朵娇艳玫瑰点缀过的青春,所有单纯快乐的每一种喜悦,不就是这样,总在无声无息里,被我们不经意间遗忘在时光的背后,再也不能拾捡了吗?

即使昔日可以重新来过,又要我们到时间的哪个角落,哪条缝隙里,才能寻觅到那最初的快乐与痛苦呢?

或许,它们早已交融,契合,印实,丝丝入扣了。

如果生命可以浓缩成一个昼夜,快乐是昼,痛苦是夜;一个明畅,一个漆绝。昼和夜都是我们在时空中不可或缺的基石。

我们活在这样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接受不一而足的欢乐,也承载不计其数的痛苦,为了我们自己,更为了所有爱惜我们的人;至于那些不爱我们、甚至是仇视我们的人,不妨学会忽略那些灼人的鄙夷目光,让它们都在岁月的轮回里,随风轻轻散落吧……

我们感受过春的明媚,夏的火热,秋的沉思,冬的萧瑟。每一个花好月圆的时分,我们学会了小心翼翼地珍惜,而每一个烟浓雨重的季节,只为我们依然能够恣情的快乐、刻骨的痛苦而明了了这世间更深邃的诚意。

快乐固然会是人生不朽的传奇,而痛苦也自是生命永恒的追随!

在以后的似水流年中,依旧会有无数的快乐让我们仔细品味,也仍然有许多的痛苦让我们反复咀嚼。

因为快乐的柔甜,我们领悟了痛苦的真谛。原本,痛苦即是人生最本质的甜蜜。

喜欢能有这样四季分明的世界,有快乐也有痛苦;喜欢能有这样生机勃勃的身体,经得起快乐,也挨得过痛苦;喜欢能有这样敏感清晰的灵魂,在千帆过后开放成一朵晨曦中最纯净的睡莲。

痛并快乐着 篇14

王琳挺着大肚子,安静地听着医生同她讲解顺产的好处,丈夫吴盱也在她身旁轻轻地握着她的手,默默地给她鼓励和勇气。

可是,王琳天生就对疼痛无比敏感,所以无论医生和身边的人怎么劝,她依然被内心的恐惧所打败,暗下决心要选择剖腹产。

这天,吴盱对王琳说他想去看看正在中老年医院住院的岳父岳母,并嘱咐王琳最好呆在家里,王琳却不答应,非要一起去。

两人很快就来到中老年医院,在302病房的门口,走在前面的王琳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她发现年迈的父亲正在给住院的母亲梳头。坐在轮椅上的母亲,面向着那扇盛满阳光的窗,父亲就站在她身后,两个人都是背对着她和丈夫。

父亲给母亲梳得很认真,一边梳还一边问母亲:“疼不疼?”

“不疼,若是疼的话,我这辈子还不早就给疼死了。”母亲柔声回答。

“不疼就好,那就让我给你慢慢梳吧。”王琳的父亲眼睛已经不好使了,左手轻抚着母亲的长发,右手拿着一把梳子。王琳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的那双手早已没有了往昔时的稳定,而是经常性一颤一颤的,显然早就患上了帕金森症,只见老式木梳扯动头发,头发随之拉痛头皮,可是母亲似乎依然很享受这一刻,像是对疼痛产生了神奇的免疫力。

王琳知道,父亲帮母亲梳了四十多年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二老之间一种爱的仪式。

此时,吴盱发现,王琳不知何时已经哭成了泪人。

就在这时,母亲突然扭过头,王琳一下子看清了母亲脸上的表情,那是一种掺杂着疼痛的微笑。

痛并快乐着-生活随笔 篇15

留了一晚上的眼泪,也已经留到尽头了

现在眼睛干的流不出任何东西

自己的懦弱、自作自受、又能怪谁呢?

求求你不要对我这么好,可以吗?我怕我会坚守不了…

那些幸福,被呵护的感觉、心痛…

如果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会选择——爱你

无需明白,既没有希望,不如绝望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眼中有泪

喜欢和你在一起,就算仅仅是一个背影也会觉得很安心

原来自己已经对你有了很深很深的依恋

哪怕自己看起来其实很坚强

生活里,我们总有太多太多的羁绊

我们真的无法好好的去把握

是谁导演的`这场戏如此悲伤。还不许我哭泣?

心空落得没有一个可以储存的地方

灵魂如流云一样漫无目的的漂浮着

情感如锁链一样深深的搅拌着

我的一味坚持伤害了你、我无可奈何

我们只是彼此在时空交错时偶遇的一个擦肩

让我痛并快乐着

外面是不是下雨?我站在思绪的雨里淋湿了自己

其实我真的很在乎、这辈子还有没有我的幸福?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篇16

1、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路上,首须看远,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

2、人生的路上,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有时我们是在付出的路上,是能够收获的,是清楚的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者是不想要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结果。命运会厚待温柔多情的人,好过冷漠的一颗心。

3、青春,是这世上最绝情的东西。它离你最近的时候,会故意放轻脚步,让你挥霍。世间所有最美好的时光皆如此,当你意识到它的美好时,通常都已行进过半。年轻时太着急的填写一份生命答卷。在匆忙赶往成熟的路上,忘记了享用当下的璀璨。忽而一梦醒来,青春,刚刚散场。

4、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最后会有两种结局:要么自己累死要么让别人整死。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实则修心。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得失看淡方能容物,心境空灵美自意会,静气平心智慧渐生,以不变应万变。

5、很多时候,我们活的太累,原因只是三个字:放不下。放不下远离的人,放不下曾经的事,放不下失去的物;放不下一截时光,放不下一段回忆;放不下成败,放不下荣辱,放不下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历经岁月的渲染,人海的沉浮,我们才知道,放下才会轻松,放下才能自由,最先释怀的人最幸福。

6、趁我们还年轻,多走几步路,多欣赏下沿途的风景,不要急于抵达目的地而错过了流年里的人和物;趁我们还年轻,多说些浪漫的话语,多做些幼稚的事情,不要嫌人笑话错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和场合;趁我们都还年轻,把距离缩短,把时间延长。

7、人的一生像是一次长途跋涉,不停地行走,沿途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历经许许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过去看过去的都牢记心上,就会给自己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阅历越丰富,压力就越大,还不如一路走来一路忘记。

8、所谓勇气,就是不断经历失败,但是从不丧失热情。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

9、生活从来都不会停止推你向前,保持专注,别因为后悔而放慢脚步。微笑,原谅,遗忘,然后继续向前!

10、伤痛使你更加坚强,眼泪使你更加勇敢,我们都应感谢那些受伤的时光。人间困苦历尽,还未泯灭希望。哪怕长夜漆黑,也将升起太阳。最深的孤独不是长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

11、一个人不管有多好,首先他是你的,才有意义。爱情到最后,不是比谁更出色,而是看谁最后能留在你身边。所以,最好的那一个,不是来自星星的你,而是来自身边的你。所谓一辈子,就是死心塌地的陪着你。

12、我们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为放不下面子做人。虚荣心无限膨胀,蒙蔽了真实的自我,分不清什么是需要和欲望,把别人的眼光当做行为的最高标准,把别人的恭维当做人生的最高奖赏,完全迷失在世俗的迷宫中。把面子拿下来揣在衣兜里,素面朝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没那么沉重。

13、所谓人生,便是取决于遇见谁。生活,就是那样,不留一丝余地,活下去似乎都需要很大的勇气。人有两只眼睛,是平行的,所以应该平等看人;人有两只耳朵,分在两边,所以不可偏听;人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14、人生的风景,该以怎样的笔墨去形容,又该以怎样的目光去审视,以怎样的灵魂去容纳?人生并不是永远都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的:生命中本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和痛苦。路本是同样的路,只在乎你怎么样去走而已。人生的路也是这样子的。这一次你痛哭了,下一次你再回首人生的时候,你一定会微笑的!

15、一个人心灵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真正富有,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不攀比,不张望,专注自己,用心钻研,用心生活。因为只有心灵的不懈和满足,才能使我们感受到活着幸福的意义。从今开始,由己及彼,从心着手,静化灵魂,笑看人生,坦荡心灵,放松自我,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平静和自在。

16、小时候摔跤,总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长大后,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路上的艰辛,无需抱怨

17、人的一生中,我们有许多转念的机会,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左右你的情绪,干扰你的生活。学会笑,懂得隐忍,懂得原谅,让自己在宽容中壮大。

18、无论今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应该感到悲伤。人生是一段旅程,走过的路,就是你编织的生活,我们无法预知以后的路途,但是,我们能把握现在的自己,珍惜身边的一切,脚踏实地的走,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在生命里给自己留下遗憾的风景。

19、很多事,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理解,一如情感:错过了,遗憾了,才晓得生活其实不须要这么多无谓的执著。看着窗外的天,突然就黑了,感觉像我们的青春,突然就没了...

高三,痛并快乐着 篇17

案例一:

进入高三后,我感到压力很大,在开学的摸底考试中,我的成绩竟然落到了我所在的重点班的倒数几名。我感到很羞愧,特别是觉得对不起李老师。我想转学到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去,情况是不是会好些?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省城重点中学读重点班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班上毫不起眼,就非常怀念在区县母校读书的风光日子,于是打定主意要转回母校。回到母校后才惊觉,母校的教学和学习氛围自己已经不适应,仔细掂量了一下,又回到了省城那所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级。在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后,他越发感到自己生活在这个班级非常幸运,慨叹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发现班级的好处,以致白白浪费了一段宝贵时光。

人生最怕轻易放弃。99.99摄氏度的水始终是热水,想喝到开水,必须加把劲,添点能量,让热水达到100摄氏度。这样,热水就能变成开水。但一些同学往往在努力到99.999%的时候,心烦气躁,灰心丧气,放弃了最后那0.01%的努力,从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从而认定自己不行,把前面所有的付出都否定掉了。

转学到普通学校普通班,别人会怎么看呢?也许你会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既然有这样的勇气,当初又何必转学呢?把这勇气化为动力,去争取自己在班上应有的位置不就可以了吗?再说,转学的折腾,会让父母更担心你的状态。既然能跻身重点班级,就充分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很强,一时名次下滑,并不能全盘否定你的实力。你可以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考卷及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问题的根源一个一个去解决。只和自己较劲,不和同学争输赢,你就活得坦然而轻松了。因为转学是转不掉你知识掌握方面的遗漏点的,你依然得静下心来,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人在高三,需有亮剑精神——不回避困难,主动挑战直取敌人。

案例二:

到了高三,我却找不到冲刺的感觉。我觉得紧张而无聊,空虚而无助,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就是提不起劲。想想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真是又急又怕,又不敢向老师和家长求助,您说我该怎么办?

《三国演义》里“望梅止渴”的故事想必你是知道的。为什么先前又渴又累的将士能振奋精神急速行军呢?因为在他们心中,大片梅树林在前方等着他们,梅子让他们欣喜,梅子激发出了他们的潜能。在北京奥运会上,33岁的德国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羸得了跳马银牌,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她对儿子、对生命的爱。已于1996年退役的她,为拯救患白血病的儿子,2002年,她在26岁高龄时选择复出,并且为了多获奖牌多挣奖金,多给儿子生存的支撑,逼着自己从单项跳马运动员冲刺全能运动员。

以上两则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有了一个明确而又能实现的目标时(自己感兴趣又十分渴望实现的目标),那么,我们就会满怀期待地去努力拼搏,在这个过程中,心中永远燃烧着一团奋斗的烈火。

你之所以还找不到高三的感觉,感觉空虚无聊,同时又焦虑紧张,缘于你心中没有想吃到的“梅子”,没有要拿来拯救生命的“奖牌”,而“梅子”与“奖牌”就是我们真正希望能达到的理想目标。

可能你会说,我也有目标,高三拼命学习考个好大学呀!不错,考大学是每个高三学生的目标,但针对每个人就不同了。你想考什么样的大学?就读什么样的专业?你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希望将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为实现人生理想,你现阶段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标准呢?以上这些问题或许你从来都没思考过,即你从来没有规划过自己的人生,只是按步就班地执行程序命令——老师、家长说怎么办就怎样办。另一方面,已经高三的你突然对“模式化”的生活产生了怀疑,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如果不是,我要怎样的生活?鉴于此,应该祝贺你,无助、无奈表明你长大了,开始成熟了。

想清楚了以上这些,在学习上有了明确的远期、近期目标后,自然就会感到学习有劲头,生活有奔头,焦虑紧张也就无从和你攀亲结友了。

案例三:

李老师:过去两年我不太用功,成绩不太好。现在我已经很用心、很勤奋了,可是成绩和名次还是没多大长进,有时反而比过去更糟糕。我是不是遭遇了所谓的高原现象?该怎样化解?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看过奥运女子帆板比赛吗,当大多数观众以为殷剑只能屈居第三时,综合比赛的结果却是——殷剑摘取中国奥运帆板比赛历史首金。高三学生的成绩和名次亦是如此,不能单看某一阶段某一学科的成绩。名次是对一个学生综合成绩、整体实力的一个量化反映,这一阶段努力,肯定有收获,但考试尤其是到了高三的考试,每一次考试综合性都很强,每一次考试都要直击高考考点,所以,阶段性的努力成果几乎难以在当前的考试中显现出来。只有坚持一段时间后,效果才会出来。你观察过善于钓鱼的人吗?当他们知道有大鱼上钩时,他们总是慢慢地小心地收钩,拉急了,大鱼就会挣脱鱼钩跑掉。高考是我们要钓的鱼,在钓鱼时,我们要沉下心来,心无旁鹜,专注于鱼和钓鱼技术,切不可贪快求急,最后连小鱼都惊吓得跑光了。

另一方面,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忽视了某学科的学习,以致某学科成为阻碍总体成绩上升的关键因素。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就要探求原因,寻求最佳解决办法。

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当人们努力奋斗达到一定程度后,想保持过去的效率去冲刺更高的层次时,往往会痛苦地发现,进步停滞或进展缓慢。

对于高原现象,首先,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因为任何人一生中都会多次碰到这种情形。

其次,变不利为有利。“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高原现象就像我们前面比喻的99摄氏度~100摄氏度之间的热水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我们带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为所无为”“顺其自然”的态度去夯实基础,去分析归纳,提升学习层次,一点点地进步,一点点地改变,在你愉悦地接纳现状、积极进取的过程中,高原现象会黯然地悄悄地离你而去。

高原现象就是你上山途中的盘山路,每一次盘旋都是为了上升;高原现象就是飞机起飞前的助跑,每一米助跑都是为了托起翅膀飞翔!

感谢高原现象!只有进步才有机会征服高原!

案例四:

我平时考试时情况都不错,可一到大考就会考得一塌糊涂,以致吃不香、睡不着,这样下去,高考就完了,老师救救我吧!

通过交流和测试,发现这位同学有较严重的考试焦虑。要缓解考试焦虑,考生应学会自我调适,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进行系统脱敏训练。

操作步骤:

1.学会放松——冥想放松;在指导语提示下放松。

2.建立“焦虑事件等级序列表”,按由轻到重排列;

3.根据序列表进行训练,由引起焦虑最易的开始。想象焦虑程度最轻时的情景,然后在语言或想象情景重现下,按焦虑层次逐个升级。当逐渐出现较强刺激,引起强烈焦虑时,立即停止,随即进行自我放松练习。

4.考试焦虑较严重者,如有条件,可请求心理老师帮助,模拟高考考试场景,播放高考指令,进行实践性的脱敏训练。

考试焦虑一消除,当然吃得香,睡得好,精神旺!

案例五:

咨询室里同时来了五个高三男生,他们是同学是室友也是好朋友。

甲同学诉说自己说话、做事、穿着老遭同学耻笑,过去倒不在意,现在觉得很难受,很难堪,很孤独,有时甚至想挥拳打嘲笑他的朋友。

乙同学特喜欢一位女同学,想向她表白又怕遭拒绝,每每想到这事就如芒刺在背有一种耻辱感。高三了,怎么……唉!

丙、丁、戊同学说最近同室拌嘴、冒油上火的事屡屡发生,似乎大家一下子变成了好斗的公鸡,战争往往是一触即发。

我先向他们扮个鬼脸,然后开怀大笑了。他们五张绷紧的脸一下子放松了。我问:“你们说说弹簧在过大的拉力牵扯一段时间后,再弹回去,还能回到原位吗?”“不能!”他们异口同声回答。我又问:“一辆载重五吨的卡车,偶尔多装载2吨,有问题吗?”“没有,但不能保证行驶安全。”“如果长期超载,它能达到出厂时所说的使用年限吗?”“肯定不行。”

这五位同学现在就是超载的车,每天不知疲倦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忘记了适度的休息娱乐,每天处于高度紧张的疲劳中,过大的压力缺少正常渲泄渠道,所以过去不在意的言行,现在突然就感到刺耳觉得挠心了,爆发情绪战争也在情理当中了。

适度放松、适当运动和娱乐是最好的应对压力的方式。

甲同学可以直接对嘲笑你的同学说,我也有尊严,请你们以后不要太关心我的生活,谢谢你们把我当朋友!

乙同学的压力比较大,在这个时候特想去和异性同学交往,希望能得到认同,同时获得愉悦感受。这是很正常的青春期反应,何羞之有?那这件事怎么处理为好呢?

1.可主动和这个女同学说说话,然后对自己说:“她不过如此,我有更高的追求要去实现,×××,大学再见!”

2.写下这个同学的名字,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写在上面,然后对着这张纸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再把它折成纸飞机,飞掉,同时挥挥手,大声说:“再见!”

上一篇:天公打一成语下一篇:端午节周记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