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年工作总结(共8篇)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 篇1
2018年财政局人才工作总结与2018年财政局政务公开
工作总结范文合集
2018年财政局人才工作总结
一、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按照市的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和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财政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杨大银为组长,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潘新洲副组长,人教股、秘书股、预算股、监察室、农村财政管理局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秘书股、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协同负责组织,具体抓好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精心制定和严格落实培训计划。根据财政工作实际和培训教育工作的需要,按照省厅《XX-XX年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了《汉川市财政局XX-XX年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责任人及实施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了学习内容、考勤、教学、学习笔记等日常管理制度,学习培训统一安排,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实施培训教育,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到了实处。一把手总负责,亲自抓,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与财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 篇2
一、地方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任务
2014年, 组织收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持续负增长, 加之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 税收收入短收较多。面对这些困难, 省财政早部署、勤督促、抓落实, 从年初开始, 按月抓进度, 按季抓检查, 做到月月不松懈, 收入基本达到了序时进度, 没有出现大的短收。同时, 狠抓薄弱环节和地方小税种收入, 堵塞跑冒滴漏, 确保应收尽收, 全省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及重点非税收入增收较多,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超额完成了地方财政收入任务。
二、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
财政部门把优化结构、保证重点、加快支出进度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来抓, 预算编制做到早编细编, 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 资金分配确保重点, 支出任务按月落实, 执行情况按季通报, 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 全省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94.7%。按照财政部通报, 2014年我省财政支出进度综合排名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 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运输、安居工程和移民搬迁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 加大对“小金库”和“吃空饷”治理力度,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机关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6个管理办法, 全年全省“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分别下降了19.1%和36.9%。
三、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成效显著
围绕省委、省政府“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目标, 坚持资金政策“双轮驱动”, 多管齐下, 支持稳增长调结构。全年政府类投资达到1 190亿元, 比上年增加320亿元, 增长36.3%, 进一步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安排产业发展和工业稳增长资金11.6亿元, 通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超销售奖励等措施,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路一带”建设起步良好, 支持开通“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 加大国际航线补助, 西安市已列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 陕西被列入全国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省份。加大节能减排投入, 安排资金22亿元, 继续支持大气治理、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 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省级重点示范镇、旅游文化名镇建设成效显著。创新专项资金投入方式, 整合财政资金110亿元, 建立了航空、医药、电子信息、旅游等产业发展基金, 带动了企业和社会投入, 有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整合中省财政资金9亿元, 引导社会投入15亿元, 通过创投基金的方式, 支持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3D打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资本金25亿元, 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在中小企业等竞争性领域实施股权投资试点, 省财政安排的各类产业发展资金, 按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股权投入。全年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赠款项目15个, 资金28亿元, 拉动投资超过80亿元, 是近年来项目、资金最多的一年。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清理规范对企业的各类收费项目, 在全国率先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 全年共减免税费190多亿元, 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增长。
四、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
保障民生始终是财政支出的重点, 2014年全省民生支出3 237亿元, 占到财政支出的81.7%。社保方面,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涨”, 达到月人均2 116元, 居全国第12位;建立农村“八大员”等15个群体待遇政策调整机制, 解决了部分涉军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鼓励多缴多得, 在全国率先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 比中央要求高出3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35元, 促进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教育方面, 围绕解决“入园难”, 启动实施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支持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围绕破解“大班额”问题, 统筹中省资金26亿元, 支持1 287所薄弱中小学建设;实现了营养计划、教育生均经费补助和贫困生资助“三个全覆盖”。文化体育方面, 支持丝绸之路重大文化活动, 提升陕西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政府购买5 000多场 (次) 公共演出服务, 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免费开放, 首次对25个大型体育场馆、3个科技馆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安居工程方面, 中省财政投入145亿元, 比上年增加30多亿元, 省财政通过向省保障房公司增加资本金, 市场化融资有了新突破, 全年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贷款额度658亿元。中省财政投入40.8亿元, 支持陕南移民搬迁。
五、“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大
全省支农投入480亿元, 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和安全, 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重点用于8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提升优化园区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建设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项目12个、30万亩, 陕西连续6年获得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优秀等次。拨付中省补助资金27亿元, 支持渭河综合整治、汉江综合治理、泾河东庄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增加资本金注入15亿元, 支持省水务集团、引汉济渭公司等2个水利建设融资平台, 增强融资能力。兑现惠农补贴资金60亿元, 完善补贴“一卡通”发放方式, 实现了对农户补贴发放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和动态监控。同时, 在渭南、铜川探索实施“一卡通”担保贷款工作, 为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六、财力继续向基层倾斜
在中央补助增幅下降, 省级财政困难加大的情况下, 省上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筹措资金, 切实加大对市县的补助力度。2014年, 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334亿元, 较上年增加25亿元, 基本财力保障转移支付50亿元, 增加10亿元, 生态转移支付26.7亿元, 增加3.2亿元。省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936亿元, 增加51亿元。完善对市县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办法, 将预算公开、财政收入、支出进度、人员控制、财政赤字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根据考评结果, 下达市县奖补资金9.6亿元, 激励市县加强财政管理。经过努力, 陕西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居全国第10位, 较上年提高17位。全省县区人均财力达到9.1万元, 提高了0.7万元, 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七、财政改革不断深化
进一步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 加大清理整合力度, 早编专项资金预算, 实施项目库管理, 分类创新投入方式, 加强绩效考评, 改革效果初显。省级专项资金由350项归并为116项, 收回结余结转资金22亿元, 两年共整合各类专项资金844亿元, 这项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受到财政部充分肯定。制定了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对全省各级政府存量债务逐笔进行清理甄别, 为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存量债务债券置换、在建项目融资、规范融资平台奠定了基础。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 省级预决算公开已经常态化, 市县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公开。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纳入测算, 并下达了2014年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对神木、府谷县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制定了西咸新区管委会财政体制, 指导督促市县完善35个重点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财政体制, 参与制定了镇村综合改革指导意见, 明确了相关财政支持政策。将铁路运输、邮政业和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 试点纳税人扩大到7.6万户, 97%的纳税人税负下降。在全省积极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此外, 各级财政部门还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八、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 篇3
“一个好”:收入稳定增势好
从2014年1月四川省财税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781亿元,实现年初预算目标。
据了解,去年四川全省地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收入达2165.3亿元,再上一个千亿台阶,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61.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税系统累计组织税收收入1746.5亿元,增长9%。
四川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在2013年继续调结构、促转变基础上的增长,是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稳中求进增长。
“二个好”:重点支出保障好
四川通过一年来的保民生重点支出,全省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总量突破6000亿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四川省在调整优化支出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如通过大力支持“十大民生工程”、“新增八项民生事项”、“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等战略地实施,全省仅民生领域就投入近4000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的64.1%。又如,为保障芦山地震灾区应急抢险和灾民临时安置资金,四川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争取中央支持和调整省级支出结构,共筹集重建资金560亿元,为灾区重建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个好”:“三公”经费压缩好
2013年,四川省按中央八项规定调整省级机关一般性支出,省级73个部门全年压缩金额达5亿元,占财政一般性支出的5.5%。其中“三公”经费压缩就达8000万元,占年初“三公”经费预算7.18亿的11%。
这种更加优化的预算支出结构带来的对四川全省民生的直接好处是:仅从四川73个省级部门“抠”出来的5亿元资金,就直接支持了全省社会养老机构新增加了5万张养老床位。
“四个好”:预算透明公开好
四川省从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在省人大会上公开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并从2010年公开省政府30个部门的财政预算扩大到2013年公开省政府73个部门的财政预算。而且,在省人大会上公开的政府部门预算草案,也从过去的几页纸变为了代表们都能看懂的厚厚一大本“明白账”。
四川省还在全国率先设置了上网“互动”为民管好“钱袋子”的“人大代表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信息系统”,为人大代表和群众共同管好政府“钱袋子”搭建了一个透明的平台。201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及其省财政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注重了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向社会公开,并采取了咨询听证方式对财政政策的制定进行前期论证。这种开放式决策方式的运使四川省财政预算透明公开程度进一步提升。
据笔者相关调查,2014年四川省将以理顺政府间事权和财力关系为改革突破口,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四川省将重点推进完善政府财政收支划分、健全财政利益分享机制、优化转移支付制度、维护统一税收环境这四大方面的改革。
链接看点:
2014年1月18日,《四川省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财政报告》显示,2014年省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794.2亿元,增长10%;加上中央转移支付补助、动用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扣除补助市县支出等后,收入总量为1818.86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省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1818.86亿元,其中,用于本级757.67亿元;用于市县1061.19亿元。
其中,民生保障支出占省级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1.9%,提高1.1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为27.5%,提高0.2个百分点;行政成本支出占比为10.6%,下降1.3个百分点。
——人民网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 篇4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
我局作为西秀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批单位之一,全局三个支部,共名党员(含退休干部),整个学教活动都按照区委要求,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顺利完成了全部学教任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局严格按照区委要求,认真建立五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在学习教育、组织管理、联系群众、民主参与方向走向规范化、长期化,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真正使每个党员都能更好的发挥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同时,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参学率、考勤率、合格率均达%。
二、以实现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为中心,狠抓财源建设,强化财政监管
××年全区安排财政总收入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安排地方财政收入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财政支出安排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万元,增长。同时完成上划“三税”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
区级地方财政收入(万元)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
⒈工商税收万元,比上年完成数(下同)增加万元,增长。
⒉企业收入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⒊农业四税万元,比上年减少万元,减少。减少的原因是取消农业税。
⒋专项收入万元,比上年减少万元,减少。减少安排的原因主要是上年一次性清欠收入过大。
⒌非税类收入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⒍基金收入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区级主要支出(万元)项目安排情况是:
⒈基建支出万元,全部是结转上年上级专款支出。
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万元(主要是企业改制资金),比上年年初预算数(下同)增长,增加万元。
⒊科技三项费用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⒋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⒌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⒍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⒎其他部门的事业费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⒏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⒐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⒑行政管理费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⒈公检法司支出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⒉城市维护费万元,比上年减少,减少万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环卫处上划市级管理,支出科目调整为上解支出。
⒊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万元,比上年增长,增加万元。
⒋专项支出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⒌其他支出万元,比上年减少,减少万元。其中:居委会和村委会经费万元,兵役征集费万元,征收经费万元。
⒍总预备费万元。
⒎列收列支基金支出万元,减少安排万元。
××年区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为元,加上上级财政各项补助万元(包括“三税”税收返还收入万元,调资中央补助万元,税改转移支付补助万元,其他结算补助万元),加上上年结余万元,财力总计万元;全区财政支出万元,各项扣款及专项上解万元(其中:粮食上解万、城维税上解万、地税经费增量上划万元、地税代征代扣手续费上解万元、基金会、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等还本付息万元、上划市级单位上解万元);收支相抵,全区当年收大于支万元。
一年来,为确保财政收入实现按预算要求的任务完成,局党组立足抓早、抓紧、抓好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加强协调与配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培植财源,加强财政监管,狠抓增收节支,依法理财,依法征收,落实收入责任制,使财政收入步入稳步增长的发展轨道。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步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⒈按照
公共财政理论要求加大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力度,年初在××年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录入信息和各项资金决算的基础上,编制××年财政预算草案,规范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管,进一步整合预算内、外财力。积极探索农村教育经费委托乡镇财政所代管新路子,结合各乡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⒉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县级管理。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结合省、市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询价、公开招标等采购方式,节约财政资金万元(计划价万元,采购价万元),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⒊认真抓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并逐步形成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的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管理制度,全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有家。
(二)继续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
按照国务院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强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收费票据管理和加大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力度。月中旬对全区有预算外收入的家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历时一个月。今年,我区预算外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增收万元;预算外支出万元,有力弥补我区预算经费的不足,充分体现了财政的监管职能。
(三)加强对专项基金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残疾人保障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煤炭应急价格调节基金、地质灾害防治基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报告有关收支情况。
(四)开展税法宣传,加强税收征管,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一是今年我局开展了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税法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税收知识,通过宣传资料、手机短信群发、网络、广播电视等方式,发放传单万余份,张贴标语条,通知(土地契税征管)共份,相关文件汇编余册。月中旬,历时天,对耕地占用税、契税执法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检查共清收入库欠税万元,截至月底,耕地占用税入库万元,契税入库万元,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二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一减两补”,惠农政策,免征农业税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年~××年全区落实对农户的直补兑现资金共万元,涉及农户万户,受益农民万人;对种粮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共万元,涉及个行政村,补贴面积万亩。
(五)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增值
按照“抓大要强,放小要活,退而有序,进而有为”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探索国有企业改制的多种途径,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年月底完成全区户国有企业的产权检查工作,通过年检审定企业资产为万元,负债总额为万元,国家资本为万元。年底基本完成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安置职工余人,并组建“安顺百花串食品有限公司”等家企业。
为了使国有资产在企业改制及产权交易中不流失,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及财政部、国资委第号令《企业国有资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对涉及国有企业改制及国有资产转让的国有资产评估事项个,评估前资产总额为万元,评估后资产总额万元,增值额为万元。对转让的国有资产组织拍卖次,拍卖收入达余万元,从源头上堵住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口子。
(六)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
为了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好最大潜力,各业务主管科室在完成好××年决算同时,认真检查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基础工作,以便获得第一手真实数据和基础资料,年初对全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个单位报送的预算进行严格审核,结合我区实际,一是保人员经费,二是保正常运转,三是保重点支出的原则,认真编制、审定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并报人代会批准。
在资金拨付上做到认真审核,拨付及时,特别是由财政负担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基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职工医疗保险金。
在加强对各项资金的监管使用上,我局从抓基础工作入手,月初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协调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组成检查组,历时一个多月到全区各相关单位以及乡镇办财政所对各款项资金的使用、会计基础规范、票据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评估、财政信用周转金清理等进行检查,查出应缴未缴预算资金万元,应缴未缴预算外资金万元,固定资产拆迁补偿未纳入国有资产专户管理涉及资金万元,对存在问题提出详细整改,并限期更正。
对进入核算中心处理的帐务,由核算中心严格把关,至月上旬,核算中心共受理业务笔,累计收入万元,支出万元,银行存款余额万元,平均每个工作日办理业务约笔。核算中心拒付各种违规和不合理支出共笔,累计金额约万元,与政府采购办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对手续不齐或不按程序办理的给予拒付,累计金额约万元(主要是微机、多媒体网络和办公家具购置)。另外,加强对财政信用周转金的清收工作,××年收回财政周转金万元,资金占用费万元。安酒集团公司借财政周转金万元,通过法院拍卖土地,经协调可收回资金万元。
(七)、完成各单位津贴补贴清理工作和“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
根据上级关于清理津贴补贴的意见和要求,全局加班加点历时余天全部完成全区户个项目的津贴补贴清理(清理范围从××年—××年津贴、补贴的基数)。全区××年底行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共有职工人(在职人,离休人,退休人)。
根据国务院国办发号文件《关于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黔府发号文件《关于做好我省第二批中央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市分离办的指导下,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工作,基本摸清了驻区中央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六个:即安大子校、安吉新安联合学校、安大公安、安吉公安、新安公安等。职工人数人,支出基数为万元,移交地方资产万元。
三、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强化以人为本,加强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凝聚人心,转变机关作风,树立良好窗口服务形象。
(一)为全面提高全区财政干部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我局制定完善各种学习计划,全局上下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全年理论学习及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共计课时;完成××年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同时,会计培训中心继续抓好全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现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全年共组织七期培训共计人次;开展对各单位报帐员的业务知识规范培训共两期,人次。
(二)加强领导,促进规范化管理
我局在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领导负责制,如考勤制度,除每天负责的科室外,分管领导要监督考勤;车辆管理制度中车辆发生的费用要首先由分管领导核实后主管领导再签字等,形成层层负责、团结进取,促进规范管理。
(三)强化制度建设,转变机关作风
继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强化服务质量,工作中以宽容人、理解人、尊重人、善待人的思想提升自我修养,以廉洁、公正、热情、高效的服务为宗旨,树立良好的形象。核算中心被全国妇联、省妇联授予“巾帼英雄”称号,农税局被省政府、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我局赢得很高荣誉。区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服务为办理业务的人员提供方便、快捷服务,获得一致好评。
四、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抓好制度建设,促进信息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今年我局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宣传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为主要内容,加强信息领导工作,明确主要职责,所有信息内容的发表必须经一位局长审阅,全年共编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简报”期,财政工作简报期,被区委、区政府采纳评分获分,被安顺日报、中国财经报刊发两篇。
(二)加强信息调研,推进信息工作向深层次发展。今年我局共开展两次以培植财源为主要内容的调研活动,共撰写篇调研文章,其中两篇获奖。
(三)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在完成本局局域网建设的基础上与电信局协商租用域名空间,将我局信息网站联入因特网,这样外部通过上网可直接了解我局,我们同时也可了解外界。通过网络建设,社会经济发展股实现了“扶贫资金管理系统”的网上管理。同时完善了专用国库支付网络、核算支付中心网络的管理。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且将党风廉政与职能工作同布置、同落实,签订目标责任书,视责任重于泰山,视形象重于生命,明确职责,使职能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齐抓共管,达到双促进。
(二)加强学习,警钟常鸣。今年,我局坚持每月学习制度,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并紧紧围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五不准”规定,认真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出三期专栏,参加全区反腐倡廉展牌获优秀奖。加强廉洁自律学习,树立正确的权利观、金钱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岗位和权力,警钟常鸣。
(三)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局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强调必须令行禁止,使其成为碰不得的“高压线”。
(四)廉洁自律,有效监督。九月为贯彻落实区办发号文件精神,由局领导负责全局开展清理入股煤矿工作,并设立投保箱、举报电话,我局无一人参加。
我局坚持“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制度,同时还邀请了区人大、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参加。认真查摆处有无不廉洁的行为,并进行民主测评,年终班子成员撰写廉洁自律总结。
六、其他目标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全局上下对安全工作群防群治,“”禁毒日参加万人签名活动,全年没有发生治安案件和意外事件;继续巩固“创模”成果,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全年无一人违反计划生育;平时工作注意按保密要求做好,搞好档案归档;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双拥”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全年没有群体事件发生,认真落实老干部待遇,加强效能建设。搞好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失职追究制,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全局职工业务水平,积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务,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七、存在的问题
⒈西秀区经济底子薄,加之农业税全面减免,减收万元,而要求财政增收比例高(按%递增),形成恶性循环,又没有新经济增长亮点,致使财政负担过重,完成收入困难。
⒉人员基数过大,财政供养困难,××年新增教职工名。
⒊增资调资因素,增支万元。
⒋企业改制所需资金难以弥补。
⒌归还债务负担过重,××年还债万元××年又有新的债务产生归还债务的负担会更重。
⒍电厂效益下滑,部分增值税上划形成减收。
八、二六年工作计划
(一)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收入任务。
(二)认真组织编制××年财政决算和××年财政预算
⒈局党组召开各股室负责人的专题会议,专门布置××年决算工作,要求各股室要把组织收入作为年终工作的重点,全力以赴做好决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决算报表要能真实反映我区经济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⒉科学合理,认真测算,做好××年财政预算草案
××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将以××年决算为基础,认真测算并按××年经济发展和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编制××年财政预算。
(三)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⒈大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支出,进一步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⒉逐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⒊认真做好契税直接征收工作,加大监督力度,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⒋做好农村教育财政管理工作
(四)继续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支监管
(五)全面推进村财乡管工作
(六)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 篇5
市财政局法制科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一年来,我科始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行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财政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财政各项工作中去,通过深入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重点抓好财政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全体班干部的财政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广大财政干部和财务会计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基本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健全财政职能,振兴财政的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财政法规数据库
根据柳财政字号文件要求,要在月底以前在局域网上建立年以来财政法规查询数据库。我们多次与区财政厅、市法制局联系了有关建立法规数据库的一些情况,对有关安装控制进行了咨询。建立安装了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规全文检索光盘。其内容有年以来财政部颁布的法律法规,按行业分有综合计划类、预算、国债、税收、国有资产、公共交通、商贸金融、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行政事业、外汇外事、社会保险、基本建设、会计管理、注册会计师管理、财政监督、法制建设及其他相关的法规类。同时还收录了年以来公布废止和失效的法规目录。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各科室所需查询的财政法规数据库,为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大开方便之门。
二、抓好普法学习教育工作。
局领导十分重视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法、用法和守法,利用中心组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学习了《财政三五普法知识讲座》、《行政处罚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参加市里组织的领导干部普法考试,参考率,及格率,为财政干部作出了表率。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财政形势和当前财政工作,认真学习有关财政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投入到依法治理工作中,为我局财政法制建设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级的学习安排布置,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集体辅导、授课为辅的学习方式。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计划,与其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同安排、同布置、同考核、同检查,并做到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人员、学习效果五落实。按照三五普法学习的内容要求,组织订购了财政部编印的财政三五普法学习专用的法律法规讲座材料,征订了每个单元学习的普法内容教材,发放给全体干部职工,做到人手一册,组织干部职工完成了三五普法制定的学习任务,并组织参加了每个单元的普法考试。
⒈抓好三五普法第五单元的考试工作。
根据柳治市办号《关于组织三五普法第五单元考试的通知》精神。我局有科级以下干部人《包括局二层机构的收费局、经济发展总公司、会计事务所、财务总监等》参加了第五单元的普法考试。这次考试,参考率为,及格率为。这次普法考试,绝大多数同志都比较认真、都亲自翻阅资料找答案,审卷阅卷都很认真,逐条对照。通过这次考试,同志们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本单元所学习的基本内容。
⒉组织我局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普法考试。
今年是实施三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普法工作考核验收之年,为提高和检验我市领导班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使领导班干部学法制度化,根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月日上午,我局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人都参加普法考试。事前,法制科为组织好这次考试,参加了市普法办举办的辅导员学习班,回来后即对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辅导。目前,位领导干部都获得了市依法治理办公室颁发的三五普法合格证书。
⒊参加了市法制局组织政府法制知识竞赛。
为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行政复议法》,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行政复议制度,学会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行政执法人员真正领会《行政复议法》,我局选派了朱月馨、邓金成、曾文利三位同志到市响水疗养院参加了市法制局组织政府法制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有《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竞赛阶段分为笔试、半决赛、决赛。此次竞赛共有个参赛队,经过第一轮紧张笔试,淘汰了个队,我局顺利进入了半决赛,由于竞争激烈,我局获得政府法制知识竞赛优秀单位,月日晚进行了总决赛,赛后市领导给个一、二、三等奖及个优秀单位颁发了锦旗。
三、抓好三五普法验收的准备工作
年以来,依照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及区、市有关部门的各项要求,经我局全体财政干部
团结拼搏,共同努力,我局三五普法已顺利地完成了启动准备和全面实施阶段的各项任务。今年是三五普法第五个年头,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市普法办的要求,年是总结验收之年,为检验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巩固工作成果,我科积极做好了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⒈制定了我局三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实施方案的意见。
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是以
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从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按照全市三五普法规划和人大的有关决议的布置要求,制定了我局贯彻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实施方案的意见。实施方案意见中规定了验收的内容、验收的要求和验收的标准等,为我局三五普法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⒉开展我局三五普法验收总结自评工作。
月日上午,纪检组组长刘瑞义负责召开了法制科、会计科、稽查办、人教科、局办公室等部门参加的会议。会上,纪检组长刘瑞义同志对验收工作作了布置,以法制科为主,其他科配合,做三五普法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总结上报等工作。同志们就我局开展三五普法宣传教育,依法治理五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自评,根据依法治理考核验收评分标准进行逐条对照检查。首先肯定了我局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章立制上加大了力度,注重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成绩比较突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一是普法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二是归档意识不够强,造成一些普法资料不全;三是普法学习制度不够完善,记录不全;四是长效管理还有待加强等,大家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最后自评结果为分。
⒊整理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的有关文件档案。
由于前几年,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我科在人手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加班加点,按年份、类别进行分类并装订成册。
⒋我局顺利通过市三五普法依法治理验收工作。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对五区两县和各行业的个单位进行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辛巳婵己搜槭眨月日上午,市财政局、市教委、市规划局三家单位集中到市教委会议室向三五普法验收小组汇报了情况,我局纪检组长刘瑞义同志汇报了我局三五普法以来的工作总结、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他说,五年来,我局加强了三五普法的领导,积极开展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将法制宣传教育与财政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整个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学法与用法,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一是做到领导重视,带头学法用法,齐抓共管,工作责任落实。二是做到三五普法依法治理五年有规划,有计划,有总结。三是做到与本单位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使三五普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做到普法经费落实到位。
市三五普法验收小组肯定了三家的做法和经验,希望今后继续发扬成绩,找出不足,更上一层楼。由于我局三五普法工作做得比较扎实,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被考核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优秀单位。
四、严格执法,清理规范各种文件。
⒈完成市法制局组织开展的关于年至年月以来市委、市府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的工作。
根据柳政发()号文件《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性文件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市清理规范性文件领导小组印发的清理规范性文件目录要求,我科与有关科室进行了座谈了解,对照文件内容清理审查重点:与西部战略相协调;涉及农民负担的;税收减及收费行为;设定行政处罚或行政许可、限制性义务等方面。按照清理原则的有关规定,对属我局清理的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清理,经审查,予以保留的件,重新制定修改下文执行的件,废止的件,其他件。
⒉培训考核我局第二批人的行政执法人员。
对他们进行了培训考试,经考试合格后,办理了执法证件,并对第一批行政人员的执法证书进行了年检。
⒊拟定了《柳州市财政局财政执法公示制度》。
为规范财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政的水平,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财政执法公正,加强财政部门的廉政建设,特拟定《柳州市财政局财政执法公示制度》公示制度。制度内容有:执法依据、工作职责、执法程序和期限、权利和义务、财政工作人员及被稽查单位的法律责任、财政工作人员廉政守则。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讨论之中,待局党组审议后下发到全市各有关部门。
五、抓好全局财政信用资金清理回收工作
⒈下达了年各部门清理财政信用资金回收计划。
根据柳财政字号各部门工作要点,在年各科室回收金额及财政周转资金累计余额的基础上,考虑到年各单位的欠款及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我科到有关部门科室,进行调查了解、协商,于年月日以柳财政字号下达了年各部门清理财政信用资金回收计划。全局回收计划本息万元,其中民资局万元,局本部万元(事财科万元、社保科万元、综合科万元、工财科万元、外经科万元、商财科万元、农财科万元、基建科万元、预算科万元),把它作为年终文明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标。任务下达后,有的科对此项工作很重视,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落实专人负责,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行催收。
⒉积极做好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
因我局大多数借款合同都已到期,或超过了诉讼时效,为了使财政信用资金得以顺利回收,减少国有资金的流失,我们年初专门以柳财政字()号《关于做好财政信用资金贷款的债权保全工作的通知》下发到各关部门科室,但由于一些科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如借款合同没有认真清理,催款通知书回执没有取得等,致使债权保全工作一段时间没有很好落实到位,无形中给我市财政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我科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及时向分管领导作了汇报,并于年月日上午在局四楼会议室专门召开了有关科室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会议。
会上,皮局长对我市财政信用资金催收工作作了简要概括。我市财政信用资金累计余额至目前为止大约有亿元,他希望各业务科要落实催收责任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加大催收力度,搞好债权保全工作,接着纪检组长刘瑞义对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的重要性作了阐述。他说,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有关科室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天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各部门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全债权。我们还特地请法律顾问市法制局钟剑敏科长就法伤咚鲜毙Фㄒ寮坝泄卣ūHぷ鞯姆沙J蹲髁司咛逑晗傅慕彩汀有关科室针对各自分管催收的单位从借款合同、发放催款通知书及回执、欠款单位收到催款通知书后的鉴收记录及欠款单位作出的还款计划等一一进行了蔬理,通过蔬理,提高了认识,找出了薄弱环节,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如制作催收通知书鉴收本,要单位无论是否认可催款通知书上的还款金额都要进行在鉴收本上签字,以示收到通知书,或要欠款单位在催收回执书上签字认可,或作出还款计划,或象征性地交纳部分欠款等办法和措施,以达到保全债权的目的。
最后,我科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如下要求:()认真清理合同,没有合同的要采取补救措施,如找回当时借款转帐单或重签;()各有关科室下一步要着手对所欠款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包括单位地址、法人代表、资金运营状况、资产情况、偿还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采取有力措施,但考虑到目前各部门比较繁忙,今年首要任务是要做好债权保全工作;()把催收工作与债权保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⒊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回收力度。
为尽快催收财政周转资金,我科加强了催收工作组织、协调工作,多次召开了催收财政周转金有关会议,对催收任务作了布置,强调此项工作与年终文明科室考核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各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并把任务分解细化到各欠款单位,部门科室也都对所分管的单位作了初步分析,能采取财政扣款的则采取财政扣款,企业有能力偿还的则主动到欠款单位催款,确有困难的则要求单位作出还款计划等。年月共回收财政周转资金本金和占用费万元,完成计划。其中局本部万元,完成计划民资局万元,完成计划。目前,时间紧迫,任务相当艰巨,希望各有关部门科室加快催收进度,争取年底完成年初布置的任务。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财政法制建设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而繁重,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批语,以振兴我市财政为目标,围绕我市经济体制和振兴财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制定年财政法制建设工作计划:
一、继续抓好财政干部的四五普法教育工作。
⒈加大财政法规宣传的力度,促进依法行政。
()征订好普法宣传的各种材料,做到每人一册。
()广泛利用黑板报、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财政法规。
⒉加强财政法规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财政工作实践。
()加强财政法规理论的学习,结合当前财政工作的中心认真学习财政有关法律法规,同政治学习及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切实做到财政法制为经济服务。
()对财政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办一期财政法律知识培训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组织好每个财政干部四五普法知识的考试工作。认真做好考试前的领卷、发卷、答卷、改卷工作。
()继续抓好对领导干部的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强化财政执法监督,认真做好复议、应诉工作。
⒈继续做好财政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制度,加强财政部门行政处罚文件审核工作,保证财政执法工作程序上的合法性。
⒉严格财政执法,完善财政执法监督机制。
()规范财政执法主体,坚决纠正财政经济领域里存在的有法不依,主要抓好一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算监督条例》。
()根据修订后的《会计法》,抓好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
()加强整个社会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三、组织抓好财政信用资金的催收工作
⒈力争在月底下发关于年财政信用资金任务计划数的文件,把任务数分解到各部门科室。
⒉组织各业务科召开财政信用资金的有关会议,协调好各种关系,督促检查回收进度。
⒊及时通报回收进度情况,表扬先进,带动后进,力争完成全年下达的催收任务。
财政局2009年双拥工作总结 篇6
安塞县财政局
近年来,我局双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实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全县双拥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财政部门职责,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坚持服务大局、与时俱进、立足实际、求实创新,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的氛围,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78亿元,支出12.42亿元,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安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驻安塞部队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确保双拥工作扎实推进 加强双拥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抓好双拥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设好军队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双拥工作,并纳入目标管理,与财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一是成立由财政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局政秘、预算、社保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办公室具体负责双拥工作的上下联系和相关协调工作。以保证双拥工作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对结对帮扶优抚对象制定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 篇7
一、财源建设从农业向工业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
1978年后, 庆阳和全国各地一样,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全面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对外开放, 对内搞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在企业实行了“利改税”为中心的制度改革;同时, 又对财政和税收体制机制进行改革, 使庆阳经济逐步迈入繁荣。1994年,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后, 通过推行“三保一挂”责任制, 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强化收入征管, 使全市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
(一) 调整产业结构生财
在庆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效益好、创税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工业短腿严重。立足这一市情, 历届市 (地) 委、市 (行署) 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发展顺应型农业, 加快实施粮食增产、草畜增容、苹果增效、瓜菜提质、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等五大工程, 积极推进以牧草、两牛、苹果、黄花菜、瓜菜等为重点的“六个百万”工程, 不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仅“十五”期间, 各级财政通过各种渠道投入我市各类财源建设资金10925万元, 其中贴息资金3000万元、特困县财源建设资金1230万元、工业技术改造资金2282万元、农业产业化资金164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资金2773万元, 共扶持企业117户, 涉及项目196个。市县两级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 把着力点放在“紧紧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上, 所扶持的项目广泛分布在市直及八县区, 涉及农工商多个行业以及化工、机械、建材、医药、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一批地方骨干企业, 由此直接和间接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最终转化为财力优势, 使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改善,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九五”末的11:74:15调整为“十五”末的20:50:30, 一、三产业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二) 拓宽融资渠道聚财
资金投入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重要动因, 庆阳市在财源建设资金投入上注重转变观念, 由过去单纯依靠上级财政投入转变为各级财政与项目单位联动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筹资格局。各级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努力扩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以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仅2001—2005五年, 各级财政通过各种渠道投入我市各类财源建设资金10925万元, 直接带动银行信贷资金61190万元, 启动民间资金72335万元投入财源建设。财政扶持的117户企业, 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76户。117户企业新增税金12680万元, 改变了以往财源建设资金“有投入、无产出”、“投资大、效益低”的局面, 财源建设资金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显著提高。庆阳市中真管业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户PVC管材生产企业, 财政贴息25万元, 启动民资590万元先后新建U-PVC管材挤出生产线、铝塑复合管生产线及PE管材生产线, 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目前, 该企业的产品已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被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评为“用户首选无毒害绿色环保百佳畅销品牌”, 产品累计实现税金50多万元。西峰区所扶持的33个财源建设项目, 共带动项目投资23158万元, 累计实现产值125502万元, 利润7335万元, 新增税金3027万元, 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粘合、导向作用。
(三) 依托龙头产业活财
各县区坚持围绕市场需求, 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资源, 延长产业链条, 实施深度开发, 增加创税环节, “孵化”催生了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 使其迅速发展壮大, 实现了财政和农民双增收, 巩固扩大了农业基础财源。目前, 西峰的绿色食品、土畜产品及香包文化产业, 庆城的农副产品系列深加工, 镇原的黄花菜、杏子产业, 正宁的苹果、食用菌产业, 宁县的早胜牛、紫苏油, 合水的白瓜籽、奶业, 华池的牧草、优质林果, 环县的洋芋、小杂粮、草畜产业等都已具备相当规模。黄花菜作为我市传统的优势农产品, 基地规模逐年扩大, 栽植面积由2001年的15.94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65.08万亩。特别是镇原、合水两县, 系列产品开发力度大, 基地建设发展迅速。镇原县黄花菜面积已达31.08万亩, 年产黄花菜8200吨, 实现收入8750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180元。
经过财源建设资金的扶持, 全市已形成了通达果汁集团、庆发绿色食品公司、陇东土畜产公司、果仁食品公司、宝源果蔬公司、新一代、新千年、澳恺食品公司、兴旺牧业公司、禾花香食品公司、宏源种业、古象奶业公司、乳品开发公司、通达草业等一批龙头企业, 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宁县旺市胜牛食品加工厂已屠宰肉牛3800头, 实现产值1500万元, 带动养牛户1000户, 农户增收152万元。华池县凤川白瓜籽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后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吨, 公司生产的7种产品畅销国内外, 累计上缴税金24.4万元。镇原县新一代公司建成杏制品机械化生产线, 结束了镇原县杏产品完全依靠手工生产的历史, 年加工杏系列产品5000吨, 实现销售收入2250万元, 带动4500户农民, 户均增加收入3800元。环县金地宝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洋芋加工企业, 组建形成了洋芋专业协会, 订单种植, 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公司的建成, 从新品种的引进到组织培养、良种繁育推广, 带动了环县主导产业马铃薯基地的发展壮大, 促进了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和多样化, 拓展了马铃薯及其产品不同的消费及增值空间, 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 实施工业突破兴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靠农业积蓄财力来尽快发展已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税收的纳税对象是全市209.49万农户, 征管工作面广量大, 已为农村工作的“第一难事”, 导致历年农税沉欠严重。到2006年底, 农业税费尾欠总额达到9759.81万元, 接近全市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尾欠额度最大的乡镇达到280万元, 尾欠额度最多的村达到16万元。由于财政工作多年来重征管聚财而轻培源生财的矛盾已经逐步凸显, 全市财政陷入了越收越穷、越穷越收的恶性循环。以致出现了压缩公务经费, 短发职工干部工资的现象。庆阳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困难的根本症结在于工业经济薄弱, 工商税源短缺。于是, “财政增长的核心在工业、支撑在工业、潜力在工业”的共识形成。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工业就是抓财政”的观念,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势, 全力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 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共同发展。仅“十五”期间, 我市坚持把全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 在面上抓总量扩张, 在点上抓骨干壮大。一方面, 努力克服夕阳产业、基础行业整体萎缩的不利因素,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增加企业创税能力, 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 巩固工业基础, 使西峰制药厂、彭阳春酒业集团、镇原啤酒厂、镇原造纸厂、真粮纯酒厂、庆和服装、环县地毯厂、九连山水泥厂等一批老骨干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 大力兴办地方工业, 积极培育壮大工业主导财源, 城市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 发展势头良好。各级财政围绕重点产业开发, 从政策上引、资金上扶、技术上帮, 一批新兴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工业化取得较大突破。医药、保健食品、建筑、饰材、家具制造填补了我市行业领域的空白。泰发家具、中真管业、居立门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十五”期间, 累计投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2282万元, 扶持工业企业项目103个, 实现税金3193万元。财政贴息55万元扶持的甘肃恒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西北地区生产苏云金杆菌系列生物杀虫剂的重点化工企业, 已经取得国家经贸委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资格, 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 其产品远销国内10多个省, 上缴税金由2002年的4.3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32.8万元, 累计上缴税金81万元。宁县兴旺牧业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集肉牛繁育改良、育肥、销售于一体, 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服务模式, 由于各项技术措施到位, 经国家检疫检验局批准为供港活牛出口定点企业。投入50万元扶持的改制企业长庆饮业公司, 通过技术改造, 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共实现产值1053万元, 上缴税金203万元。到“十五”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8.07亿元, 工商税收完成11.2亿元, 占大口径财政收入的80%。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由“九五”末的16.4%下降到“十五”末的11%。
通过数年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工业发展, 工业财源建设迅速成长。截止2007年底,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户,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2.65亿元。工业为财政提供支撑重大作用得到初步显现。
(五) 扩大出口创汇引财
外向经济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市各级财政把拓展外向型财源作为财源建设的突破口, 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协调服务, 扩大出口创汇, 使外向经济活力迸发, 实现了质的飞跃, 仅从2001年至2005年, 全市共新办外贸企业68户, 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全部是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开发的农畜产品加工出口项目。全市外贸企业总数达到72户, 总资产7.2亿元。外贸企业群体整体实力进一步壮大, 出口创汇能力明显增强, 生产经营效益稳步提高。深圳东部集团在我市投资兴办的甘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 累计出口创汇3700万美元, 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甘肃庆发绿色食品公司财政先后投入110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设备引进, 使企业出口量由原来的5000吨提高到10000吨, 年出口创汇由原来的1000万美元增加到2000万美元, 已累计创汇3003万美元, 实现利税560万元。庆城县驿马镇现有外向型企业108户, 年加工各类农产品15万吨, 产值10.9亿元, 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到9户, 年创汇1200多万美元。以农产品加工出口迅速崛起为主要特征的“驿马现象”, 在全省产生了重大影响。庆阳陇源食品有限公司斥巨资7080万元引进2.2万吨速冻保鲜黄花菜生产线项目, 主要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 生产工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该项目直接带动项目区农民2万户以上, 年户均增加纯收入1500元。庆城县果仁食品有限公司, 累计投入财源建设资金165万元, 现年加工南瓜籽仁3000吨, 实现产值1800万元, 上缴税金229.7万元。合水县庆和服装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贴息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 公司硬件得到较大改善, 产品种类、质量、科技含量逐步提高, 经济效益迅速增长, 主导产品“庆和”系列劳工手套全部实现订单生产, 年创外汇150多万美元。镇原解语花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羊绒远销意大利、日本等国,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利税200万元, 创外汇30万美元。庆阳市润糠食品有限公司引进韩国“苏籽农产品深加工线项目”, 并与韩国株士会社玉泉食品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甘肃润玉食品有限公司, 2004年财政向该企业投放特困县财源建设资金200万元, 完成了中外合资企业的设备引进及前期建设投资和准备工作, 现已实现出口创汇120万元。目前, 全市外贸出口已初步形成了以白瓜子、浓缩苹果汁、黄花菜、脱水果菜为主的农产品, 以牛羊肉、羊毛绒、苜蓿草粉为主的草畜产品, 以活性炭、劳工手套为主的轻工产品和以香包、剪纸、皮影为主的民俗文化产品四大类28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 行销美、英、法、德、东南亚和港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白瓜子出口占全国的70%以上。出口创汇龙头企业的蓬勃兴起和发展, 流动和聚集了大量生产要素, 辐射和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 搭建起了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平台, 成为我市外向经济“借船出海”的桥头堡。
二、支出结构由吃饭到民生, 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 我市财政还是纯粹的“吃饭财政”, 也就是财政收入只能用来发放工资, 保证干部职工的生活。上世纪70年代末, 庆阳和大多数地区一样, 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上级补助比例较大, 财力状况相对较好, 基本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保证各项重点支出, 到1993年底全市累计赤字只有4724万元。实行分税制后的前4年, 工商税收增长较快, 长庆油田也逐渐壮大, 加之当时烤烟价格高、销路好, 南部5县区大面积种植, 全市逐步形成了以“烟、油”两大产业为支柱的财源体系, 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增幅, 大、小口径收入递增率分别达到24.72%和24.06%。但受增支因素的影响, 财政运转出现严重困难, 连公教人员工资发放都成问题。为了保障正常运转, 财政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 “凑齐了吃饭钱, 没了办事钱”, 农民盼望的乡村公路没钱多修, 企业希望支持的发展资金没有更多的钱拨付。尤其是1998—2001年四年是全市财政历史上最困难时期, 受市场变化、税率下调和国家烟草生产布局调整的影响 (主要是政策影响) , 烤烟限制生产和流通, 销售渠道严重受阻, 价格急剧下跌。“烟”财源全面萎缩, 财政蒙受巨大损失, 多年来形成的“烟、油”财政变成了单一的“油”财政, 收入增幅迅速趋缓, 大、小口径收入四年递增率分别下降到9.54%和7.74%, 1998年甚至出现了绝无仅有的负增长。赤字急剧增加, 四年发生赤字54713万元;工资严重拖欠, 截止2001年底全市共拖欠11项工资12391万元;债务大量发生, 2001年底县区各种借贷款累计高达4.1亿元。2002年以后, 我市财政开始触底反弹, 财政工作逐渐迈上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新阶段, 从当年开始, 干部职工11项工资实现按月足额发放;从2003年开始, 9个预算单位全面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结束了长达17年的赤字历史;从2004年开始, 各级财政年终不再靠贷款发工资、搞决算, 历史包袱逐步削减, 银行贷款也开始归还。全市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支持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003年全市大口径收入突破10亿元, 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2005年突破15亿元, 2006年突破20亿元, 2007年突破25亿元。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为民办实事也有了底气。顺应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近年来全市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重点由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主转向以社会事业为主。2007年, 市财政把70%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 民生支出在全市财政支出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一) 强基础, 增经济发展后劲
“十五”期间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的时期, 五年间, 累计完成248.18亿元, 平均增长31.1%, 是全市有投资资料记载以来的39年 (1961年-2000年) 投资总和87.08亿元的1.85倍;近两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 2007年达到145亿元, 比2006年增长49.5%。顺利完成了全市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工程。通过集中财政资金、捆绑项目资金、整合社会资金、吸纳闲散资金, 完成了全市8县区80%乡镇的街道拓宽、硬化、亮化和城区供排水扩建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 全面提升了市县级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搭建了优势平台。
(二) 保民生, 显公共财政支撑力
顺应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市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加快完善“以人为本”的财政支出体系建设, 财政支出重点由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主转向以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并重。2007年, 全市用于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下岗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和政府承诺的实事办理等改善民生支出达到367097万元, 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6%, 其中投入1.07亿元, 实施了以免除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受益学生达44.7万人;投入9991万元, 全面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保农民达195.87万人;市本级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144.5万元, 确保了社会弱势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
(三) 办实事, 树公共财政新形象
从2006年开始, 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 市级财政紧紧围绕财力支持这一中心, 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办“实事”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 积极筹措资金, 加强资金调配, 强化资金监管, 提高使用成效, 确保了每一件“实事”按计划启动, 按标准实施。近两年, 市级财政共筹措安排办“实事”资金10738万元, 其中:2007年为4284万元, 2008年为6554万元, 把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和暖民举措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办成了许多令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洒满庆阳大地。
(四) 理顺体制添活力
1978年以来, 在全市全面实行了“定收定支, 收支挂钩, 增收分成, 短收分担”的财政体制, 之后又陆续实行了“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 “总额分成”, “定额上交, 递增包干”等财政体制变革。到1994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市级财政积极推进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并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延伸到县区和乡镇, 按照“事权与财权结合,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 全面实行了“两定两分”为主要内容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新的财政体制做到了事权与财权结合, 支出与收入挂钩, 下拨与上解配套, 开源与节流同步, 进一步完善了“归口、统一、集权、明责”的市、县、乡三级财政管理体系, 增强了各级政府的理财积极性, 达到了加压力、强动力、添活力、增实力的目的。
理财方式由粗放到精细, 财政管理机制不断创新。30年来, 市财政紧紧围绕深化改革, 理顺体制, 规范管理, 强化监督, 不断开拓创新, 完善机制, 扎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创新财政运行机制, 逐步实现了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
(五) 深化改革促发展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十年间, 市级财政紧紧围绕深化财政改革这一中心, 集中推进了多项财政改革, 逐步形成了以部门预算为龙头, 以工资统发、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统管为支撑, 以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为主平台的财政管理和运行体系, 真正做到了“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口子、支出一个标准、管理一条渠道、信息一套系统”。
从1997年开始, 全市全面推行了财政收费制度和预算方式“两项改革”, 改执收执罚单位直接收款变为由专业银行代收, 取消预算外资金过渡账户, 统一收费、罚没票据。同时, 市级财政还对各市直单位进行了预算核实和测算, 统筹预算内外资金, 编制出了较为完整的综合财政预算。
2002年,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 各项惠农政策纷至沓来。市级财政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 2004年, 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 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2005年, 全面免征农业税, 全市209.49万农民从此彻底告别了“皇粮国税”。不仅如此, 从2004年起还陆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补贴、能繁母猪养殖补贴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 到2007年农民人均年受益257.4元。
层层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做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统一。从2003年开始, 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2005年在所有市直单位试编部门预算, 2006年正式编制部门预算, 实现了“零基”预算、综合预算、项目预算的有机结合。从2008年开始, 部门预算编制严格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将政府采购预算、非税收入预算、基金预算、专项预算、工程预算等同步编入, 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操作性。
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综合改革, 完善和规范综合改革预算, 政府调控能力大为增强。2002年成立了市收费局, 2005年又组建了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并从2005年开始, 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征管模式运作, 将游离于财政监控之外的非税收入统一归集到“非税收入汇缴结算帐户”。2005年到2007年三年间, 全市归集非税收入总额达63771万元, 为做大财政蛋糕、增强政府财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引领财政改革向纵深拓展。全市从2005年底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 2006年开始在全市试行了国库集中支付, 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完整的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单位财务报表一体化系统。三年来, 共集中支付88814亿元, 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从2004年开始, 市级财政把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各项支出, 经采购办通过竞标方式选择项目实施单位, 采购单位先将资金转入采购办账户, 经采购方验收合格后, 再由采购办直接将资金转入项目实施单位, 有效地遏制了乱采购, 乱购置现象发生。
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乡财县管、村帐乡管”管理模式。2003年, 结合农村税费改革, 将村级财务全部上收乡镇代管。2007年, 各县成立乡财县管办公室, 将各自乡镇的财务全部上收县财政局统一管理, 撤销乡镇财政资金账户, 乡镇财政收入直缴县国库, 支出由县财政统筹。对乡镇机关人员经费足额拨付, 对公用经费实行限额包干, 确保了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行。
(六) 强化监管增效益
近年来, 市财政局结合全市财政管理工作实际, 坚持将财政监督检查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之中, 贯穿于财政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 贯穿于财政系统人、财、事权的运行全过程之中, 确保了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同时, 市财政局还把创新财政监督方式和财政监督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 建立了财政违纪处罚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报表报送责任制度, 积极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和绩效监督, 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预算监督的有效性, 确保了中央和省市出台的重大政策的资金落到实处。
(七) 严格管理强根本
多年来, 市财政局坚持把财政队伍建设作为财政事业成败的根本来抓, 全面贯彻“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服务理念, 全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和谐奋进的财政干部队伍。一是立足规范抓服务。从2001年以来, 局机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年年修订, 形成了议事决策、资金申报与拨付、帐户管理、考勤考核、规范办公等制度体系, 汇编成册发至每一名干部手中。特别针对财政干部的廉政教育制定了“十不准”的廉政纪律。二是组织活动聚合力。结合节庆纪念活动, 定期组织各种主题演讲竞赛、趣味运动会、大型文艺演出、篮球赛等活动, 把抓学习、抓班子、抓作风, 比贡献, 促发展贯穿工作全过程, 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常抓学习强技能。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主题活动, 组织理论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讲学、举办财经业务知识电视大赛等。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活动, 使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30年孜孜不倦, 30年艰苦努力, 庆阳财政人的辛勤工作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 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的表彰奖励。“功者难成而易败, 时者难得而易失”, 新世纪, 新阶段, 庆阳财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未来, 全市财政系统将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创新, 特别能奉献”的老区精神,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努力为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信息:甘肃庆阳市财政局局长
◇责任编辑:王宁涛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 篇8
一、围绕“增加投入、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大力推动农业投入供给侧改革
(一)创新财政投入机制。积极应对财政收支新形势,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积极盘活存量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涉农沉淀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农村投入渠道。
(二)创新资金整合机制。多层级、多维度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要求,逐步将涉农资金整合为六大类。按照“大专项+工作清单+集中下达”的模式,支持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实施第二阶段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在1市3县启动市县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从不同层级探索涉农资金整合新机制。在湖南省开展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创新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和管护机制。立足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研究提出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指导意见。
(三)创新资金引导机制。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鼓励和引导金融与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组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指导地方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研究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业务风险补偿、系统风险救助等办法。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贴息政策,依托市场化项目实施主体,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发挥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开发基金、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农业相关领域发展。
二、围绕“抓住弱项、补齐短板、共享成果、改善民生”,大力推动农业农村协调发展
(一)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较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机制,加大绩效评价和扶贫成效奖励资金的规模。二是大力支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资产收益扶贫等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出台加强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有关文件,指导地方建立健全项目融资平台,严格项目实施主体举债,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筹集资金用于购买易地扶贫搬迁服务,切实强化资金监管。扩大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范围,探索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帮助其培育稳定的增收来源。三是继续推进少数民族扶贫、国有贫困农(林)场扶贫、以工代赈等工作,实施好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项目。
(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河北、辽宁等13个试点省份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鼓励各地以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为主要经营形式,因地制宜探索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挥农村集体经济优越性和带动作用。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完善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加强规范管理,充实建设内容,注重提升品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创新建制镇示范试点体制机制,加强试点情况评估,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促进镇村统筹联动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政策建议。
(三)支持推进农垦改革发展。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将农垦全面纳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促进农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总结试点经验,支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支持农垦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将农垦纳入现有支持地方相关涉农政策范畴。支持完善农垦社会保障机制,做好统筹解决中央直属垦区养老保险缺口等相关问题。研究启动设立农垦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有关工作。支持农垦创新国有资产和土地管理方式。研究支持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围绕“试点先行、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绿色发展”,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出台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政策。按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总体要求,研究出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总结粮改饲试点经验,研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进东北地区玉米大豆轮作,促进种植结构调整,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
(二)稳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试点。一是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支持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和技术模式,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复制、防控与治理相结合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路线。二是扩大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范围。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河北省试点工作的督导,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措施,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开展试点项目的阶段性评估工作。三是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调减25度以上坡耕地基本农田并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支持落实2016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继续巩固原退耕还林成果。研究退耕还林地区产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形成退耕还林地区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湿地保护。认真总结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试点经验,逐步扩大退耕还湿范围,加大湿地保护补助力度,完善湿地保护奖励机制。五是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探索总结出一批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黑土地保护综合技术模式和保护运行机制。
nlc202309031514
(三)完善农林水生态保护政策。一是大力支持草原生态保护。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印发指导意见,开展动员部署,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绩效考核。二是落实好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完善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补助政策,适当扩大非天保工程区国有天然商品林、集体和个人所有天然商品林停伐范围。将天保工程国有林管护费补助标准和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从每年每亩6元提高到8元,进一步提高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三是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完善支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所在的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力度。四是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优先实现企业经营职能与森林资源管理、林区社会管理职能相分离。五是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支持力度,扩大江河湖库水系连通试点范围,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四、围绕“守住底线、保障供给、深化改革、提升能力”,大力支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一)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指导各地制定并落实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和督促检查,适时开展绩效考核。
(二)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大力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不同规模水平、多种合作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地方选择最贴近当地实际、最符合农民需要的生产经营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继续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广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经验。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研究提出中长期试点指导方案,建立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进入和退出机制。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高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继续支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三)大力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大力支持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大对南疆农业节水的支持力度。深化农田水利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农田水利投融资体制,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支持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以及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等相关工作。
(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加大力度支持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大力支持粮食及其他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支持地方农业发展的综合性措施,赋予地方更大自主权。研究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加强绩效评价,真正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动和激励作用。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五)支持农业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密切关注水旱等灾情,支持做好农业生产救灾以及防汛抗旱工作,支持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抗旱规划等项目建设。适应动物防疫形势变化,研究出台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政策调整方案。支持开展气象“三农”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五、围绕“转变作风、练好内功、规范执行、保障安全”,大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支农工作水平
(一)加强和改进涉农资金管理。在江苏、山东、河南、四川4省实施省级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完整、权责清晰、上下联通、公开透明、简洁高效的涉农资金管理模式。研究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涉农资金管理的意见》。积极落实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加强项目库建设,积极推进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编制农口部门预算三年支出规划,做好预决算编制、执行、调整及公开相关工作。配合审计、纪检监察、财政监督等部门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积极发挥中介机构等第三方的作用,构建财政支农资金安全保障网。
(二)开展重大支农政策调研。认真研究财政支农“十三五”工作,提出今后五年财政支农的政策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安排。开展全球贸易格局下统筹国内外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支持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引导农民“三权”流转、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专题研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支农政策制度。加强与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创新符合中国国情的支农政策体系。
(三)推进支农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健全支部党建格局。积极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创新和丰富组织活动,以党务带动业务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农业司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和各项内控管理办法,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加强青年干部培养,做好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等工作。加强战线工作指导,举办财政支农政策、林业、水利、扶贫、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等培训班,采取调研、座谈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地方交流。编发《财政支农与新农村建设动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大支农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党内监督和自我监督,切实保持廉洁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继续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巩固和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以优良的作风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农和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财政局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05-14
财政局年工作计划07-19
财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08-26
柳城县财政局2000年工作总结10-27
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打算11-12
财政局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12-15
财政局地方税务局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07-21
柳城县财政局年工作总结5则范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