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见习心得体会

2024-10-25

临床见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临床见习心得体会 篇1

[临床见习心得体会]满怀自信的我,在见习的第一天早上,早早地来到了一附院推拿科,临床见习心得体会。到了八点,医生和护士准时的交接班,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将昨夜病人的情况进行报告。我站在旁边认真地听着,然后各个管床医生分别开始查房。我就跟着李老师开始查房,兜里揣小本子和写字笔,身上带着听诊器,认真地听老师如何询问病人病情,看他作相关体格检查,并时不时地把关键信息记录下来:我注意到老师在询问病人时,还时不时注意病人打点滴的速度是否合适:检查病人是否按时吃药,是否按要求吃药,并且将每一种药的作用对病人做了相关讲解,尽管这些都是护士做的事情,但为了更好取得更好治病疗效,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以确保万无一失。看着老师那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对老师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查完房以后,我就跟着老师和学姐来到推拿治疗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给病人做治疗。因为之前在学校就学过推拿手法学,所以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就大胆的在病人身上练习手法,不对之处老师就及时纠正,这让我的手法进步很快。在学校学的大部分都是理论,实际操作很少,在这里弥补了学校的不足,而且还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完病人之后,老师会教我们如何开医嘱,我也跟着学姐学开化验单,整理病历本以及其他的相关琐事。

早上做完病人后,下午对于我们见习生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闲着,而是在彼此身上练习手法,巩固学过的东西。除了练习手法,我们还学习如何拔罐、如何艾灸以及电针的使用,在这里得到了很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观摩得份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基本上是如此。老师有空的时候就会跟我们讲讲推拿科的专科病种,病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相关检查及治疗等。在医院见习就是与学校学习的效果不一样,直接面对病人,让我们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更容易理解与记忆了。当我遇到不懂或者非常模棱两可的问题是,我会在老师有空闲时间时向老师进行询问,这样他会讲得更详细一点,有时也会向学姐虚心请教,在其他时间我会抽时间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记得有一个早上查房时,一个病人向老师反映说:“在医院治疗了差不多半个月了,病情怎么不见缓解,还是老样子呢???”老师耐心的对病人解释说:“您这个是长期劳损造成的,需要长期的治疗。。”出了病房老师就和主任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病号是在其他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才转入我院的,本不好治的病效果当然是不明显了。这让我想到了,当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还要学会很好的与病人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br>

在见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严格自我要求及老师、学姐的耐心指导,我基本上掌握了基本手法,学会了开各种化验单,熟悉并了解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症状体、一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与预后转归等,心得体会《临床见习心得体会》。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学校到的那点知识不扎实,或理论联系不是实际,或知识范围太窄等。虽然有时候站得腰酸腿的,很累,但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不得不迫使自己坚持跟着老师转,并时刻提醒自己重温课本的理论知识。

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我充实地过着每一天,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科室相关制度,跟着老师查房,熟悉病人的病情。查房和治疗时随机应变的给老师递上棉签、针灸针、消毒液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随时做好助理工作。按时完成老师分配的工作并积极主动的问问题,同时帮助病人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

在医院里,老师对我们说:“当你们穿上白大褂时,在病人面前你们就不是学生,而是医生,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学会参与科室的管理,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有一次下午在推拿门诊下班后,我正走在回推拿病房的路上,因为穿着白大褂所以有位阿姨跑过来向我问路:“说照x线片在哪照啊???”我一时傻了,因为平时没有留意,一时还真答不上来,只好不好意思的说了句:“不知道,您问问其他人吧!”只听见阿姨会了句:“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竟不熟悉自己的医院???”所以去医院还要熟悉各科室的位置,这个也非常重要。例如病人向你问路时,老师让你去某个科室拿点东西或办点其他什么事时,这都会派上很大的用场。对于科室相关设备你也要最好熟悉一下,某个病人做某种治疗的参数及时间最好也用笔记一下,下次老师叫到你时,你才不会感到尴尬,这样才不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医院必需树立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的意识,因为医务人员本身也会带来细菌,所以为了病人和我们自己,我们要做好防备措施。

在这次见习中,我受益颇多,不仅学到了相关专业知识,还认识了很多老师及朋友,扩大了我的交际圈,再和他们相处的一个多月里,让我感觉到很快乐。见习当中感受到在学校掌握好理论是多么的重要,因为走上临床就是实践,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无从谈起,基本上是做一步就错一步,这会让人很没有自信心,所以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了理论来指导实践,实践的正确率就会升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这次见习后我知道了在以后学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自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临床操作水平,为明年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见习心得体会 篇2

1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科学制定见习计划

课前准备包括了学生的准备、病患的准备和见习计划的制定三个方面。

1.1 学生的准备

临床见习往往安排在理论大课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将要见习的疾病有些还没有学习, 因此见习前认真预习, 对提高见习效果非常重要。作为带教教师, 最好提前至少1天把将要见习病种通知学生, 要求学生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并指导其作好见习前的准备。学生在见习前充分预习, 才能认识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欠缺, 以及加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 才能带着问题看病人, 把理论知识由感性认识逐步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 才能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

1.2 病患的准备

第一, 要根据见习的内容, 选择典型的病例:在选择示范病例时, 要考虑所选择的病人病情是否稳定, 能否配合, 以免引起病人不必要的病情波动, 增加危险因素;同时也要考虑所选病例的典型性, 能够具有该病种特有的症状、体征, 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选择病例的同时,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选择几个不同性质、不同临床表现的病例作为见习对象, 这样既能够保证临床见习病例的生动, 又能保证学生们能多方面的了解疾病的各种表现[1], 以及通过见习的病例, 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更好的结合、巩固在一起。第二, 要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尊重病人的隐私, 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 带教教师在课前要先向病人说明带教的目的, 让病人充分理解, 以取得病人的合作。例如有些恶性肿瘤患者对自己病情及预后并不了解, 因此尽量避免带教时涉及相关方面的内容。同时, 也要让患者知道其有选择是否配合的权利, 如若不愿意或有事不能予以配合, 也不要感到为难, 以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有家属在场时, 还应征求家属的意见, 以取得配合[1]。第三, 在没有典型病例可供见习的情况下, 甚至可以借助SP病人 (可以由科室的实习生扮演) , 将积累的典型病例很好地在见习生面前演绎。SP病人的好处是依从性高, 而且能根据病例设计的需要, 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各种表现的病患, 这样一来, 更加深了学生对该病例的理解。

1.3 见习计划的制定

认真阅读教学大纲, 明确见习目标。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 只有明确目标, 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 带教教师要认真阅读《外科学临床见习大纲》, 了解见习目标和要求, 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 然后结合病例提出问题。

了解学生理论大课的进度。参加临床见习带教的医生最好是承担有理论大课的教学任务或进行了理论课随堂听课, 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在掌握教学重点的同时根据病房病患具体病情展开备课, 尤其是侧重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另外带教前备课应适当扩充, 特别注意针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在鉴别诊断上多下工夫, 帮助学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 准确定位学习环节

外科学临床见习课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课, 也不是临床实习课。见习课故名思议就是看病人进行学习,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通过看病人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以及通过见习了解临床诊疗常规等。学生总认为见习课就是让自己单纯看一看病人就完了, 忽视外科手术、临床操作见习, 忽视理论与临床的结合, 忽视教师在带见习课中的重要性, 起不到见习课的作用, 其实这需要一种正确的定位, 否则就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产生厌学情绪, 影响学习[2]。

3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当学生对见习病种的相关症状特点有所了解后, 围绕典型病例, 组织学生分析病因、病理生理变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 使学生处于一种“临诊状态”, 以训练学生的临床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在讲解典型病例过程中, 强调运用“以问题为中心, 以症状为主线, 以病例为切入点”的教学方式, 通过病例提出问题, 再利用问题导出内容。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让学生带着问题见习,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地学习,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 注重联系前后各章节内容, 如在讲解消化道大出血时, 可将溃疡病穿孔、肝癌破裂出血、肠梗阻等与继发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结合起来讲解, 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整个真实的病例, 使各学科相互渗透, 培养学生“以症状为主线”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

4 重视培养学生与病患沟通的技巧

培养学生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 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 以医方为主导, 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 科学地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 可以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 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见习学生刚刚接触临床, 面对病人时常常显得信心不足, 这时带教教师就应给见习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信心, 使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 与病人沟通。对出现的问题不可当着病人面前一味批评, 事后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解决方法, 为其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5 讨论, 见习课小结

通常, 在病房看完病人之后, 把学生再集中到示教室, 先把学生分组, 讨论对看过的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意见。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 再予以适当的引导, 这样, 临床的思维便可逐步形成。在所有学生发言之后, 由带教教师做点评。内容包括学生的问诊、查体、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爱伤观念、诊断、治疗计划等方面的点评,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最好是逐一点评, 但要注重先鼓励再提出改进意见, 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讨论, 学生能感受到参与的乐趣, 并且可以在讨论过程中,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见习的兴趣。而讨论后带教教师的点评, 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达到更好的见习效果。

6 加强人文科学教育,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人们通过反思发现, 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相应的幸福, 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新的灾难和麻烦, 只有重构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 社会、经济乃至医学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科学的进步呼唤重视人文精神。人除了具有生物学特性外, 还有社会属性。无论从保健到对疾病的治疗、从人类基因克隆的伦理到保护爱滋病患者的隐私, 无不需要有以体现人类价值、人格尊严的人文思想作指导。若将医学看作纯自然科学显然是片面的。因此, 临床医师除了需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该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在医学生的临床见习过程中,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医师的服务能力, 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和现代的医学模式, 把它渗透到每一个医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调整、情操陶冶和智慧启迪之中, 以此激发青年医师的职业尊严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在临床教学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成为学生在日后行医生涯中的标榜, 因此在临床上教师要处处以礼相遇、关爱患者、善待病人, 在医疗实践中做到言行举止犹如和风细雨,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与病人交往的技巧。如采集病史时要仔细聆听、记住其表述的内容、不要频繁打断谈话;对已经询问过、并已得到了明确回答的问题, 如病人的年龄、发病多长时间等, 切忌因忽视而再三提问;对约定的检查、治疗要按时履行;在给手术伤口更换敷料时, 要体现良好的爱伤观念, 要轻轻揭开纱布, 镊子、剪刀轻拿轻放, 尽量不发出声音, 换药动作要轻柔缓慢, 犹如正在接触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这一切不仅能感染学生, 当病人及其家属看在眼里时, 他们会坚信, 那未曾看到的手术一定是尽善尽美的。

总之, 临床见习课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一个桥梁, 要求掌握的是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的原则, 逐步形成临床思维的过程, 并在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逐渐形成爱伤观念及良好的医德医风。真正做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尚需进一步思考、探索。只有在临床带教实践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断研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钢.肝胆外科见习带教体会与心得[J].医学信息, 2010 (5) :1273.

[2]李清龙, 雷三林.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 14 (5) :326.

推拿手法学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篇3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19-01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见习的桥梁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为以后的推拿专业课打下基础,笔者在临床见习带教中,本着“理论为本,强化操作,技巧培养,以考促练”的带教思路,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理论为本

在推拿手法学见习中,常常见到学生反映有的手法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记不清楚,甚至觉得课堂上学是一回事,临床见习的时候自己动手又是另一回事。这就是理论掌握不牢固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推拿手法学的时候,知识要点多,又要顾及课后手法练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容易混淆、遗忘,临床见习操作的时候极易操作不规范。在手法临床见习开始前,笔者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当次见习内容、手法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向学生作了说明,并配合图片、视频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在带教理论讲解中,注意不要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完全重复,否则易引起学生倦怠心理而不易接受。带教前的理论讲解,同一个手法应结合临床操作不同的人体部位不同的注意事项来和学生说明,如拿法可分四肢部拿法和颈项部拿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比较两个不同部位拿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的不同,使得他们能更快更全面的掌握。这个过程不应冗长晦涩,以免学生对临床见习失去关注。这种先理论复习,再临床操作的模式,不仅增加了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对接下来的临床见习操作部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讲授方式的多样化,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强化操作

如果说理论知识是推拿手法的基石,那么手法水平的提高就依靠反复操作,从中找出“手感”。而“手感”的获得,除了带教老师的指导外,更多是依靠学生反复操作练习。对学生来说,每次临床见习课所传授的内容都是新鲜事物,对手法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练习过程中,应由易至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耐心的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可将学生分组安排相互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互动性,也是手法练习要求的在人体体表练习的临床见习内容。对于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法,可让学生在老师身上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其不足之处细致地讲解,反复地纠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临床见习带教的效果。例如一指禅推法是推拿手法学中主要手法之一,也是学生反映难以掌握的手法之一。这个手法要求操作时应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讲究腕和指的配合,这就要求在带教的时候必须详细耐心的讲解手法动作规范,对手法操作的要领一个个拆分示范并讲解操作技巧。在学生分组练习时,带教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肩部是否放松,上臂腋窝处离胸壁是否约为一个拳头的距离,肘关节水平面是否低于腕关节,拇指指端是否吸定操作部位,其余四指掌指关节是否自然弯曲形成空拳,移动时是否摆动频率快而移动速度慢等。并将受试者感受反馈给学生,及时纠正其手法的不足。对于操作得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树立其手法操作的信心。

3、技巧培养

技巧,就是指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推拿手法操作来说,技巧往往是提高手法層次的必备。单纯对手法重复的练习而不注重手法操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注重手法操作的技巧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练习的目的性更强,还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身手法的提高,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手法操作的技巧,应选择一对一、手把手的纠正和指导,教师务必做到语言简练,条理分明,示范耐心。例如运动关节类手法中的扳法是技巧性很强的手法,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手法之一。在带教颈部旋转定位扳法的时候,要求学生以一手拇指顶住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扶托住对侧下颌部,在患者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然后将其头部向健侧慢慢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板动。带教老师应与学生说明如何体会棘突活动及关节间隙张开与否、旋转时有阻力如何判断、“巧力寸劲”应为多大幅度的快速扳动的力。同时,如果有必要的话,教师可在学生中选择有颈椎棘突偏歪的学生做受试者做示范。

4、以考促练

操作考核主要是了解学生见习中对所学的手法掌握程度,为调整以后的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期评成绩不应仅仅靠理论考试成绩来定,而应突出“先学理论,终为操作”的教学目的。在每次见习带教前,可将考核的手法种类范围告知学生,并说明每一个手法的考核得分点即手法的操作要点向学生说明,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手法练习中有明确的目的,不至于无的放矢;’二是能给学生造成适当的压力,能让他们清楚地明白手法练习后还有考核,使他们在手法练习过程中不易懈怠。在手法练习结束后,可采取一对一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评分。考核的分数可用作为两个用途:一是作为当次见习成绩,可让学生对每次手法练习水平提高与否有个直观的了解;二是将最后一次见习课时的考核分数作为平时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一起纳入期评成绩,以便教师对学生的这门课程学习成绩做出更客观的评价。通过考核的方法,可以将动手实践、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与能力考核结合,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目的变成对所学所见的手法知识理解应用上,考核的成绩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推拿手法水平。

5、小结

临床见习心得体会 篇4

论文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见习;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见习课是医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是从一个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师的重要阶段。

临床神经病学是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临床专门学科,教学内容多、抽象而不容易理解,寻找和探索切实可行而有效的良好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在见习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尝试,充分利用PBL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采用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PBL教学法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模式。笔者将PBL教学法应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选择典型的病例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常见病、多发病,如典型部位的脑梗死、脑出血、急性脊髓炎。带领学生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一般以一个学生为主向病人及其亲属询问有关病史,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询问。由另一个学生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于不规范的动作老师在一旁指点,遇到典型的体征,如帕金森病人肌张力呈铅管样强直,可安排多个学生体会,前提是与病人沟通好以免引起反感和不配合。如果学生问诊或查体有遗漏或错误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直到全体学生认为无遗漏和错误为止,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和补充。(二)问题设计

临床护理学见习指导 篇5

从下列13项内容中任选其一完成相应系统疾病病人的见习安排。

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及方法,对病人进行现场指导

2.有效咳嗽及排痰的目的及方法,对病人进行现场指导

3.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

4.呼吸机版面的设置及管路连接

5.使用呼吸机病人吸痰操作程序

6.血气标本采集操作程序

7.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

 见习安排:胸外科/呼吸科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演示、反示教、实际操作

二、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安置起搏器的适应证及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安置起搏器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3.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

4.PTCA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的处理

5.PTCA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6.动脉压监测

7.中心静脉压监测

8.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观察要点

 见习安排:

心内科/心外科实地见习+讲解、提问、问诊、讨论、演示

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2.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

3.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

4.双气囊三腔管的操作程序

6.胃肠造瘘病人的护理要点

7.胃肠造瘘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更换造口袋的方法

8.腹部外科常见引流管及其目的、并发症和护理

9.留置引流管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引流管的观察方法

 见习安排:消化科/胃肠外科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演示、反示教、病

人访谈、讨论

四、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的护理

2.腹膜透析正规操作

3.腹膜透析术后护理要点及家庭培训

4.泌尿科常用引流管的识别及应用

5.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6.受尿器的使用方法及护理

 见习安排:肾内科/泌尿外科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演示、反示教、讨

五、重症监护病房

 学时:2学时

 主要内容:

1.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布局、设置

2.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

 见习安排:重症监护病房实地见习+ 参观、讲解、提问

六、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4学时

 主要内容:

1.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护理评估

2.白血病化疗病人护理要点

3.PICC操作程序

4.层流室的构造及原理

5.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过程

6.造血干细胞移植典型合并症的症状、体征

 见习安排:血液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演示、病

例分析

七、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4学时

 主要内容:

1.糖尿病病人饮食指导

2.糖尿病病人热能需要量的计算

3.糖尿病足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 见习安排:内分泌病房实地见习+ 食品展览、讲解、提问、访谈病人、小组讨论

八、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2学时

 主要内容:

1.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评估方法

2.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功能康复锻炼

 见习安排:风湿免疫病房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示范、使用评估表

床边评估

九、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神经系统疾病的病情观察

2.神经系统各种反射及感觉系统的检查方法

3.瞳孔、肌力、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4.腰穿的配合5.脑室外引流系统的护理及引流液的观察

6.脑室外引流装置的选择及更换

7.硬膜外引流和硬膜下引流的目的及护理

 见习安排: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演示、反示教

十、骨骼和运动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骨科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2.骨科手术术后病人的翻身方法

3.四肢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及出院指导

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5.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 见习安排: 创伤骨科 /骨关节科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演示、反示

教(学生相互练习)

十一、艾滋病的预防及病人护理

 学时:2学时

 主要内容:

1.艾滋病的传染途径

2.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艾滋病的预防及护理要点

 见习安排:传染病院/病区实地见习+ 讲解、观看艾滋病防治的宣传片

十二、产科病人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妊娠期保健的主要内容

2.孕妇的健康指导

3.母乳喂养及人工挤奶的正确方法

4.分娩各阶段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5.各产程的健康教育计划

6.新生儿复苏的设备及流程

7.新生儿复苏的操作内容及程序

8.药物流产的用药及排出物的观察

 见习安排:产科/产房/人流室实地见习+ 讲解、访视产妇、示教、反示

教(模拟教具)

十三、儿科病人护理

 学时:6学时

 主要内容:

1.儿科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

2.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抢救程序

3.足月新生儿外观特点

4.早产儿的外观特点及护理要点

5.住院病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 见习安排:儿科实地见习+ 讲解、提问、示教

备注:

1.每次见习结束后,请按要求格式完成一份见习报告(具体格式见附件)。

2.要求:认真书写见习报告,字迹工整,项目齐全,按时完成。

临床专业医学生见习总结报告 篇6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这是我的第二次在医院实习。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去医院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于是我选择了XX县XX医院,在征得院方的同意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见习实践工作。由于仅仅是大一的学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主要是在一旁观看学习,但短短一周对我来说,仍然受益匪浅。我所实践的科室是神经内科,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观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同医生一起查房。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处处都蕴藏着学问。

下面我将从制度、技术、思想和个人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制度严格

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交接班并在8点正式上班前提前15分钟上岗。交班完毕,各负责人员即随主任或上级医师查房,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主诉,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必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对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查房完毕,各个医师根据自己病人的当天情况写病历和医治方案。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至于红包送礼的问题,也由于制度严格,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我所追求的,不正是如此么?

二、技术方面

在几天的观察中,对于医护方面的常识我了解了不少。掌握了测量血压的要领。下面简述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坐位或者卧位,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气囊绑在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塞进一指为宜,听诊器应放在肱动脉处,缓慢充气。放气后出现第一音时为收缩压(高压),继续放气至声音消失(或变调)时为舒张压(低压)。

三、医德方面

医务工作者承担着的“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因此,医生必然要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从这几天的实践观察中,每位医护人员的真诚笑容,对病人和家属的亲切问候,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医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存在。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品德。我一定会牢记于心的。

四、个人方面

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习生,但是我有着真心求学的态度。在一周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见习或实习生,要做到:

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

2、对工作对学习有热情有信心;

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

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

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再过三年我将真正走进医院见习实习,这次的经历为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经验。

以上就是我一周的医院实地学习实践的体会。通过实践,我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以三甲医院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圆我的医学之梦而奋斗下去。

特此报告

XXXXXXXXXXXXXXX

血液科临床见习的带教体会 篇7

1 增强带教意识, 认真备课及做好课前准备

血液学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最前沿、最有前景的学科之一[2], 血液病学相对专业性强, 内容复杂, 与多个学科内容有交叉。因此, 在血液科见习前应复习相关基础课程的内容, 如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诊断学的知识。对既往基础知识的重温可以帮助理解疾病, 将与血液系统有关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结合起来, 对认识血液系统疾病有很大帮助。要重视对见习病例的选择, 尽可能选择常见、典型而且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病例。课前一天和病患及其家属做好沟通, 仔细说明见习的内容和时间, 争取病患及其家属的配合, 以便学生在见习时医患双方能有效互动。在每次见习课的前30分钟, 由带教教师向见习学生介绍仪容仪表、劳动纪律, 提出对见习期间学习态度、见习内容进行考评的要求。简单串讲该次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明确指出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 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简要授课后, 学生对本堂见习课内容能基本做到“心中有数”。由于血液科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书本上的知识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所以有必要在见习中对血液科的一些新进展做简单介绍, 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进展, 让学生了解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开阔视野。根据见习学生的人数及教学要求, 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每次见习, 将学生按每组4~6人分为若干小组, 由任课教师带组, 小组相互见习选择4~5个病例。带教教师负责选择带教病例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分析等, 并对典型病例进行病情评估, 讨论治疗计划等。带教结束前分别对学生进行集中考评, 学生可以相互补充, 最后教师加以指正。经过这样的安排, 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比较深刻、系统, 学习积极性提高, 学习效果也相应增强。

2 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 避免带教枯燥

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多次信息沟通, 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通过这一方式, 锻炼了学生的临床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能了解学生最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知识及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遇到的问题, 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并给予学生更完善的指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也不失为临床见习的好方法。血液病特别是与血液系统相关的疾病多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 又称为继发性, 实际上这些继发性改变远比原发性疾病多见, 在临床见习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有助于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体会从疾病的现象到最终诊断的临床思维过程, 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按图索骥, 一步步推出结论。即使结论不正确也不要紧, 仍然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观点, 使学生自我评价出不足或缺陷;结论正确更会使学生由衷地产生成就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临床见习学的是思路和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专科知识。过去传统的临床往往遵循这样的模式:先告诉学生这是什么病, 然后告诉学生这个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特点, 从而验证理论课的内容, 实际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患者往往没有诊断明确, 只能见到各种症状, 有待你去分析诊断, 启发式教学方式正是顺应临床诊断的程序。

3 巧妙掌握沟通技巧, 强调人文素质

在医疗实践中, 人文素质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 由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诱发的疾病明显增加, 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这对医疗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医学教育也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见习不同于理论授课, 学生要与患者做面对面的交流, 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病史的采集和查体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病与其他专科不同之处在于多数患者为恶性肿瘤, 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重, 情绪不稳定, 精神上更渴望医务人员的关怀。此外, 血液科患者需要反复住院, 尤其是恶性疾病患者早期治疗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 故医生与患者的交流存在持久、固定的特点。这种沟通技巧仅通过理论描述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就与患者建立一个非常良好的交流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言传身教, 对每位患者都认真负责、关心体贴, 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特点, 对患者不理解的问题要做到有理有据的说明, 这样的医患关系才是融洽而相互理解的。我们要求学生对配合教学的患者存有感激之情, 对不配合的患者怀有理解之心,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及医德医风。见习之前还要针对既往学生在其他学科见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设计问题, 如简单的一个小问题“问诊时针对不同患者如何问年龄?”,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同样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要求学生从小处着眼, 在沟通中尽量不要引起患者心理的不适。医患之间的沟通贯穿于诊疗的整个过程, 血液科疾病的特点更决定了其沟通的特殊性, 医生应该针对患者不同的疾病及身体状况、经济情况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 既要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又要让其充分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这里我们也举了一些沟通失败的例子请学生指出其中的不足, 从而让学生在医疗活动中重视沟通的重要性, 并初步掌握沟通技巧。

4 课后总结反馈意见, 及时调整见习带教方法

每次见习即将结束时, 教师都对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给学生一些相关思考题或相应的典型病例, 让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 在讨论中理清思路, 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由教师对此病例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同时, 在总结完后, 利用调查表和口头询问的形式, 客观听取学生的建议,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见习质量。我们通过了解学生在血液科的见习体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意见要求等, 及时改进了教学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血液系统疾病的讲授首先要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核心, 深入浅出地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发挥其积极能动性, 从而更好地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知识, 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生打下基础。

摘要:血液学疾病发病率偏低, 内容相对抽象, 与多学科交叉联系紧密。为增强见习效果, 应重视教学工作, 根据学科特点,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及时反馈总结,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血液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参考文献

[1]王红勇, 杨成明, 王旭开, 等.关于如何提高临床见习质量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1) :1418-1420.

临床见习心得体会 篇8

【摘要】临床见习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种因素导致我们的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针对此现状,本文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关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临床医学 临床见习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省级一般资助课题(XJK013BGD011)。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9-02

1.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见习现状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第一阶段。由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见习是在各教学医院完成,学校对各教学医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及管理鞭长莫及;各教学医院又以临床医疗为主,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也难以落实到位,由此形成临床教师对病人的临床诊疗全力以赴,对学生的教学敷衍塞责,甚至少数临床医师视教学为负担,造成临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学生方面,很多医学院校的临床见习只是换个教室上课,临床见习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室看看书,参观参观病房,只有极少数同学有机会与患者交流,大部分学生沦为观众,缺乏参与机会,根本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使临床见习流于形式。

2.造成该现状原因

2.1见习医院数量及容纳能力不足:由于见习的特殊性,见习地点须按就近原则,一般选取与学校同一城市的大型医院。

2.2临床教师精力及水平有限:①临床教师因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职业风险高、社会地位低下、受患者尊敬程度不足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医师的工作积极性;②科研压力、职称压力、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等等大量消耗医务人员的精力,使很多带教老师力不从心;③部分见习老师未经正规带教培训,教学能力良莠不齐,教学手段单一;④少部分老师不能完全融入教师的角色中,把带教视为交差,缺乏正确的教学态度,也是造成学生见习效果差的原因。

2.3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大部分学生对见习缺乏足够重视,对见习的认识停留在好奇层面,认为见习效果不佳也可以在来年的临床实习中弥补,因而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自主性,影响临床见习效果。

2.4患者配合度不够:随着社会发展,患者维权意识加强,医患关系紧张,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见习学生开展见习工作。

3.提升见习质量的策略

3.1吸纳更多合格的见习医院:通过充分对本地区及附近区域医院的病人数量、病种、诊疗规范性、医疗水平、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广泛选取符合要求的医院作为见习医院,缓解附属医院的带教压力。

3.2采用多种见习方式:建议学校鼓励学生到生源地各级医院开展暑期短期见习,参与简单医疗操作、小型手术、义诊等医疗行为,使学生能提前接触临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不足后及时纠正,这样就更易适应将来的正式临床见习,有利于提升见习效果。

3.3加强见习前教育:在见习前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视临床见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对附属医院见习管理等相关规定进行集中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职业角色的形成;专业方面,鼓励学生巩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如问诊、临床诊断技能操作等,提升见习效率。

3.4建立临床见习监督管理制度:

3.4.1专人负责制度:附属医院相关科室每学期应抽调专人脱岗负责见习,包括制定见习计划、理论授课、见习带教;见习结束后,由督导组组织学生对带教教师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分,其成绩作为绩效考核、年终评优、职称评审的依据。

3.4.2双向反馈制度:附属医院主管部门应定期召开反馈会,根据见习内容选取节点组织带教教师、学生代表进行教与学评价。学生反映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教师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汇总出修改意见及建议。此举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而充分的沟通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合。

3.5改进教学方法:由传统教学方法LBL,到PBL、CBL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会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课堂中辅助微课、理实一体化、角色扮演(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等多种教学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学病例不足的缺陷,提升教学效果。

3.6加强患者宣教,提高患者的配合积极性:对住院病人加强宣教,督促患者转变角色,参与到培养医学储备人才的实践中,增加患者的社会认同感和个人荣誉感,积极配合学生见习,这样患者既获得了精神满足,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又可适当缓和医患矛盾。

总之,导致目前临床见习质量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带教老师、学生、患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学校与附属医院的充分监督协调,重视临床见习过程、细化见习流程、明确见习目标,对临床见习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积极修正,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下一篇:作文 奥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