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2024-08-07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共11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1

10、风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师生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读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质疑。读后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交流一下。

三、细读深究,领悟情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如果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交流想法。

2、学习第三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你想做什么? B.引导大家交流放风筝时的心情。C.仔细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课堂达标检测: 自学生字,交流方法。指名读生字你,组词。作业布置: 认读生字,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10、风筝

依 歇 丧 磨 坊

精 希 却 拼 命

奔 村 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体会放风筝时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方法:师生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诵读回味,表达情感。

二、细读研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四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一读,你能发现“我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

从哪些词语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心情的变化?

2、学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 如果风筝线断了,你会怎么办?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读课文,同学之间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学生交流感受。

课堂达标检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作业布置: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一遍。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高兴 憧憬 伤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2

1.孩子们j€"nng x€"nn( )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x€"n w€鄋g( )。

2.高尔基是世界zh€? m€韓g( )的文学家。

3.吃过晚饭,我们zh€#9n b€鑙( )去植物园s€鄋 b€? )。

4.hu€鄋:呼( ) 交( )

二、读一读,用“√”选出正确的答案。(4分)

1.“朝霞”的读音是:zh€"Do xi€幔? ) ch€醥 xi€幔? )

2.郊外(ji€"Do xi€鄌) 震惊(zh€鑞 zh€鑞g ) 依然(y€? y€"n )

3.(蜜 密)蜂 世(记 纪 ) (城 诚)实 (摩 磨)坊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5分)

1.待:①等待 ②打算 ③需要

(1)待要上来打招呼,又怕认错人。 ( )

(2)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吃了。 ( )

2.意思:①情趣;趣味 ②意义;含义 ③意见;愿望

(1)这座山就像一头大象,真有意思。 ( )

(2)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

(3)这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 ( )

四、把下面的事物和它的特点连一连。(3分)

沙漠 银光闪闪 白云 波光粼粼

湖泊 黑黝黝 麦子 随风飘扬

泥土 金光闪闪 湖面 金灿灿

五、根据要求写词句。(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甜甜地( ) 悄悄地( ) 认真地( ) 拼命地(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垂头 ( )气 大惊失 ( ) 欢蹦 ( )跳

阳光明( ) ( )( )飞舞 自( )自( )

(1)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空中( )。

(2)他( )地说着什么,我听不见。

(3)雨后,(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里微微浸润着竹叶的清香。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宛如

(2)西湖不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吗?(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带有“!”的句子,我也试着写一句。

(4)从下面几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可爱 聪明 礼貌 赞美

(5)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或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选自《奇怪的大石头》)

3.秋天的雨,藏着 。 香香的, 甜甜的,还有 、橘子,好多好多 ,都躲在 里呢!(选自《秋天的雨》)

七、下面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

( )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波光粼粼。

( )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

A.2 5 1 3 4 B.3 5 1 2 4 C.3 4 1 2 5

八、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细心答题。(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 拿)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风筝》节选)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1分)

2.用波浪线画出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1分)

3.用“越……越……”写一句话。(2分)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哼唱:“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不服气: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是啊,为什么人们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在文中找出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对话。(2分)

3.读故事,填空。(4分)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而蚂蚁勤劳为的是 。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3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九、习作。(25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3

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最多成语的书。一,《论语 》简介

《论语 》是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一部书之一,共20篇。

体例:语录体,对话体和叙事体。

内容:教育和伦理为主,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许多政治生活情况,孔子和他的弟子人格修养、学习态度和处事方法。二,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核心思想是:“礼”和“仁”“四书五经”中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仪>><<周易>><<春秋>> 三,通假字 1, “说”通“悦” 2,“女”通“汝”代你 3,“知”通“智” 四,那些是写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品德修养的。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新知识、新体会和新理解。)

3)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学和思辩证关系,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2,(个人修养)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温。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都要向别人学习,并且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文中的成语:

三省吾身:泛指 多次(或从各个各方面)自我反省。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就有成就。

温故知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的理解和认识。

四年级上册第十课 篇4

我们将震撼你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我们将震撼你》

2、欣赏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视频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将震撼你》的创作背景及其影响,欣赏并学唱,能用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能关注重要节日或重大事件中的音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我们将震撼你》 难点: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情景导入。

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我们将震撼你》的表演实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新课教学。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满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课外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之情;

(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

①1925年左右中外社会状况 ②鲁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

2、查字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和义

3、读课文,了解大意

(这个环节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目标:能运用和检索多种工具书,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接受和获取信息。)

(二)情景导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风筝》诗,把阳春季节儿童在草地上争相放风筝的情形写得活泼可爱,读来令人欣喜。可是,看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三)整体感知

师生在舒特曼《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朗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读对重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产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合作探究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或个别回答,或集体讨论,或分组辩论。教师适时点拨,力求掀起探讨的热潮,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1、“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

2、“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解,步骤如下:

① 如果你有弟弟会采取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② 如果你是弟弟会采取什么行为?为什么? ③ 为什么哥哥会这么做? ④ 为什么弟弟没有反抗? ⑤ 你认为哥哥爱弟弟吗?

3、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4、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1题意在检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设计》2题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身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观。3题要让学生学习鲁迅知错就改的可贵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新课程教学的人文教育观。4题体现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特征。)

(五)加深感悟

1.学生自选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自由诵读,进一步深切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师:自由朗读第3、4段,说说小兄弟给你留下的印象。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说明他酷爱风筝。生:“惊呼”、“跳跃”说明他天真活泼。师:这里还可以看出他热切向往放风筝。生:“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害怕兄长,软弱,胆小。生:他做蝴蝶风筝说明他心灵手巧。生:“多病,瘦得不堪”说明小弟体弱多病。师:“体弱多病”该怎么办? 生:该多照顾。

生:该多锻练,比如说去放风筝。我爸爸是医生,他说多参加户外活动,能提高抵抗力,对健康有益。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谁能总结一下小弟的形象特点? 生: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生:可爱,又可怜。师:为什么说可怜? 生:他身体不好。

生:我觉得最可怜的是他痴迷风筝,却只能“呆看着”,而且“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却被哥哥残暴地毁掉了。

师:说得真精彩,文章越是把小弟写得可怜,就越反衬了“我”感情重负的力量。那“我”在这部分里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古板,连看风筝都认为“可鄙”。生:粗暴、野蛮、残酷。生:非常专制,凶神恶煞。

生:我不同意用这些词,因为作者只希望小弟读书,不玩风筝,他是为小弟好。师:“我”是风筝的毁坏者,更是精神的虐杀者。因为“我”毁掉的不只是一个风筝,更残酷地扼杀了儿童好玩的天性。虽然“我”的立场是好的,结果却很糟糕,老师说的这些大家同意吗?

生:我也觉得他是好心干了坏事。

师:看来“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真正的“凶手”是谁呢? 生:„„

师:那大家讨论一下吧。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或许一经思维碰撞,难题倾刻瓦解。

生:大概是封建思想吧。师:对,“我”当时也是一个少年,平时受封建思想的熏陶,耳濡目染以至潜移默化,思想受到毒害而不自知,才做出这样的事。因此,“我”也是一名受害者,而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是时代和历史的悲剧。

2.学生表演看风筝、毁风筝、当面悔过这三个情节,以合作形式多角度解析主题,课件展示结果。

师:大家还有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吗? 生:古人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你有错就改、严于自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生:这不是你的错,都是社会惹的祸。

生:其实你对小弟非常关心爱护,非常希望他能专心读书。因此,他不会怪你的,你就不要一直悲哀下去了。

生:我要把你的事告诉我爸,希望他双休日别老是把我关在家里。

(六)课堂小节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大屏幕展示山东潍坊风筝节的相关画面)

(七)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

课文与《满天的风筝》(课后研讨与练习三)一文所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课外阅读鲁迅《野草题辞》,写一篇读书心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6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课外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之情;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

1、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①1925年左右中外社会状况 ②鲁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

2、查字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和义

3、读课文,了解大意

(这个环节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目标:能运用和检索多种工具书,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接受和获取信息。)

(二)情景导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风筝》诗,把阳春季节儿童在草地上争相放风筝的情形写得活泼可爱,读来令人欣喜。可是,看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三)整体感知

师生在舒特曼《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朗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读对重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产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合作探究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或个别回答,或集体讨论,或分组辩论。教师适时点拨,力求掀起探讨的热潮,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1、“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

2、“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解,步骤如下:

① 如果你有弟弟会采取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② 如果你是弟弟会采取什么行为?为什么? ③ 为什么哥哥会这么做? ④ 为什么弟弟没有反抗? ⑤ 你认为哥哥爱弟弟吗?

3、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4、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1题意在检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2题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身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观。3题要让学生学习鲁迅知错就改的可贵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新课程教学的人文教育观。4题体现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特征。)

(五)加深感悟

1.学生自选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自由诵读,进一步深切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师:自由朗读第3、4段,说说小兄弟给你留下的印象。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说明他酷爱风筝。生:“惊呼”、“跳跃”说明他天真活泼。师:这里还可以看出他热切向往放风筝。生:“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害怕兄长,软弱,胆小。生:他做蝴蝶风筝说明他心灵手巧。生:“多病,瘦得不堪”说明小弟体弱多病。师:“体弱多病”该怎么办? 生:该多照顾。

生:该多锻练,比如说去放风筝。我爸爸是医生,他说多参加户外活动,能提高抵抗力,对健康有益。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谁能总结一下小弟的形象特点? 生: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生:可爱,又可怜。师:为什么说可怜? 生:他身体不好。

生:我觉得最可怜的是他痴迷风筝,却只能“呆看着”,而且“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却被哥哥残暴地毁掉了。

师:说得真精彩,文章越是把小弟写得可怜,就越反衬了“我”感情重负的力量。那“我”在这部分里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古板,连看风筝都认为“可鄙”。生:粗暴、野蛮、残酷。生:非常专制,凶神恶煞。师:“我”是风筝的毁坏者,更是精神的虐杀者。因为“我”毁掉的不只是一个风筝,更残酷地扼杀了儿童好玩的天性。虽然“我”的立场是好的,结果却很糟糕,老师说的这些大家同意吗?

生:我也觉得他是好心干了坏事。

师:看来“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真正的“凶手”是谁呢? 生:„„

师:那大家讨论一下吧。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或许一经思维碰撞,难题倾刻瓦解。

生:大概是封建思想吧。师:对,“我”当时也是一个少年,平时受封建思想的熏陶,耳濡目染以至潜移默化,思想受到毒害而不自知,才做出这样的事。因此,“我”也是一名受害者,而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是时代和历史的悲剧。

2.学生表演看风筝、毁风筝、当面悔过这三个情节,以合作形式多角度解析主题,课件展示结果。

师:大家还有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吗? 生:古人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你有错就改、严于自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生:这不是你的错,都是社会惹的祸。

生:其实你对小弟非常关心爱护,非常希望他能专心读书。因此,他不会怪你的,你就不要一直悲哀下去了。

生:我要把你的事告诉我爸,希望他双休日别老是把我关在家里。

(六)课堂小节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大屏幕展示山东潍坊风筝节的相关画面)

(七)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

课文与《满天的风筝》(课后研讨与练习三)一文所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课外阅读鲁迅《野草题辞》,写一篇读书心得。

(本环节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例子,要能引导他们走出课堂,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 创意说明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本文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了解课文创作的背景,以便课上交流。

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复线并行”的结构组织教学,“说”、“读”、“演”、“解”,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7

备课人: 使用时间: 星期: 二 课时序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践约守信,诚实做人的习惯,学会为人处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信美德,把诚信作为自己立身之本。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难点: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从内心中认同“诚信是金”的处事交往原则,并升华为实际行动的指导。

三、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点拨法。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

(二)本节新授

1、自主预习:

要求: 书端起来,声音要大,语速要快。内容: 课本115-118页,大字部分 时间: 4分钟

2、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115页“美国自然博物”的材料,完成课本问题。

(2)诚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各自含义是什么?(3)阅读课本116页“相关链接”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诚信的意义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5)阅读课本117页“在我们周围”的材料回答课本上的问题。(6)怎样才能做到诚信?你是如何理解的?

3、故事纪实:

1)中国留学生就业的遭遇: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而且精明能干。毕业后,他想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找到一份好工作。请看他的个人资料,(屏幕显示文字──留学生个人资料:1.学习成绩优异;2.精明能干;3.诚信记录:曾三次逃票。)

1、故事欣赏并分析

讨论:这个故事给你的感悟是什么,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做好在全班交流的准备。

小结:诚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那位留学生一样,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能力,也不会被社会认可,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可见,做人首先应当是诚信。

4、视频赏析,《乔家大院》

引入:同学们,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热播了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清朝末期,一代晋商乔致庸闯荡商场,振兴民族商业的传奇人生。片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乔致庸继承祖传家业的时候,乔家在包头的生意已是一落千丈。他非常想知道生意破败的原因,便亲自前往包头暗访。他看到了这样一幕── 放映片断一(麻油掺假事件)(学生展开想象讨论)

用心

爱心

专心

过渡:咱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讨论:(1)什么原因使乔家家业破败?(2)你们猜此时的他会怎么做。放映片断二(告示退掺假麻油)讨论:(1)掌柜说:“这生意不就亏大了嘛”,你们怎么看?(2)乔致庸为什么要这样做? 放映片断三(匾)过渡:正是乔致庸不惜损失换回诚信,才重振家业,迎来了通顺号的再次开张„„咱们接着看。

讨论:(1)乔致庸说他要说的话都在匾上。猜一猜,这匾上可能写着什么?这个谜底交给你们来猜,请写在纸上。(2)为什么你会认为是写的这个内容?(3)过渡:咱们来看看,乔致庸写的究竟是什么!放映片断四(揭“诚信”匾)讨论: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诚信是金

5、名人竞猜,猜猜他是谁。1)商鞅:立木取信。2)季布:一诺千金。3)XX:猜猜同学。

6、实话实话: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大家身边有没有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事例呢?你又是怎么看待的?

本环节小结:通过上面这些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个企业失去诚信会生存。诚信是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板书设计:

10.1诚信是金

一、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中考链接】

[2010.潍坊]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要返乡的民工发钱,武汉建筑商孙水林连夜从外地驾车回家,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来不及处理后事,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按照60名民工自报的账户,把33.6万元工钱发到他们手上。“信用兄弟”的事迹说明(ABD)A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C在当今社会,讲诚信的人会吃亏 D他们能够分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六、当堂检测

《名师备考》P62同步训练第1-11题,七、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8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把风筝叫做“幸福鸟”。

1.多媒体课件。2.风筝实物。

2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新课。

1.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学生自由讨论。)

2.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要认识5个生字,并给它们注音(注在文中的对应字上,同学互相检查),然后用课件放出有要认识字的词句或段,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识这5个生字。

2.教师强调部分字的读音: “丧”是平舌音,“坊”是后鼻音。“磨、坊”两个字在本课都是多音字。3.理解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憧憬:向往。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

翩翩飞舞:形容舞姿轻快。也用来形容(青年男子)举止潇洒。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如:窗外倏地闪过一个人影。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三、指导写字。

1.学习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

(1)先出示生字卡片(教师举着)分行读,然后把生字卡片固定在黑板上。(2)让学生先分析字形结构,进行归类(指一名学生到前边进行归类排列)。(3)再让学生指出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讨后让学生把生字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在小组中分别读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

2.教师强调:

“衬”与“材”在字形上的区别。“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描述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幸福,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五、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写下来。(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对于“憧憬”“依然”两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多种形式朗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a.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呢?

(因为毕竟是亲手做的,而且这风筝还寄托着“我们”的憧憬和快乐。)b.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因为风筝身上寄托着孩子们的幸福和希望。)

c.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学生自由讨论。)d.“我们”把名字写在风筝的翅膀上,有什么意义吗?(这样的做法天真烂漫,充满了无限的童趣。)

(4)假如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5)如果你们每个人都自己做一只风筝,当时你心里会怎么想呢?高兴吗?文中是怎么描写的?(憧憬、希望、快活。)

(学生自己谈方法、找关键词,教师归纳。)板书:做风筝充满希望快活

六、课堂小结。

打开记忆的相册,童年无数美好的回忆就会浮现在我们脑海,其中“风筝”就像报春的使者,首先冲开我们记忆的闸门。那么,放风筝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呢?大家回家后亲自去体验一番吧!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同桌互相交换批改,教师根据情况强调注意点。2.还记得做风筝时大家的心情怎样吗?(板书:做充满希望、快活)

3.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去放风筝,大家去了吗?那这节课就要比试比试了,看哪组放得与文中描写的情节最像。

二、续读课文,升华情感。

(一)精读第3、4自然段,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1.播放课件,再展示放风筝的画面,并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然后请一组同学到讲台上示范放风筝。(其他组先竞争再演示,限制三组。)

2.大家放风筝时心情怎样?(高兴。)

3.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呢? 出示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1)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此句写出了“我们”把风筝“放上天”后的高兴心情。放风筝是一种有益的游戏,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就是美好憧憬。)

(2)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快活”的心情。(指读,齐读。)4.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并用“翩翩飞舞”说话练习。

5.看到风筝飞上天,“我们”快乐地喊着,会喊些什么?(学生自由讨论。)6.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二)品读第5~8自然段,体会“难过、伤心”。

1.如果你正放得高兴时风筝突然因线断而飞走了,你会怎样呢?(说说自己的感受。)

板书:找风筝 2.出示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体现了“我们”吃惊、着急和慌乱。“倏地”说明风筝消失得快。)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都哭了”足见“我们”是多么伤心;“四处”说明找的范围广;“半个下午”说明找的时间长;“还是”体现了“我们”心里的失望。)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垂头丧气”,可见“我们”的失落、懊恼。)(1)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2)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3)找出最能表现“我们”当时心情的词语。板书: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哭 垂头丧气 3.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4.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语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5.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们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的?(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三)拓展想象。

1.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2.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他们之所以这样苦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1.从做风筝、放风筝到找风筝,孩子们一直都在体验着快乐。大家能不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具体地写一写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呢?试一试吧!

2.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或到广场上去放一放,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童年是金色的阳光,童年是一首欢快的歌,童年的憧憬、童年的快乐,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愿同学们在童年,在金色的秋天里多留下一些有趣的故事吧!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9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既美观又正确。

guījù chēng zàn róng huà hòuhuǐ tōngxiāo

( ) ( )( ) ( ) ( )

二、读拼音,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可要分辨清楚哟!

là wán tí mō

( )笔 ( )皮 ( )问 打( )

( )月 ( )耍 问( ) 按 ( )

三、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句子朋友吗?

希望 愿望

我( )父亲能够给我做一盏冰灯。

丁丁的( )是长大当科学家。

乐趣 兴趣

小红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书法( )小组。

过年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是孩子们最大的( )。

一、默写古诗《元日》,还要注意后面的问题呀。

元 日

——————————————,

——————————————。

——————————————,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你还背过他的哪首诗?请写出其中的一句或题目吧。

———————————————————————————————

二、阅读天地里,有可以大显身手啦!

新加坡华人过春节

新年刚一过,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撤走了圣诞饰物,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帖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华人传统的聚居地——牛车水也披上了节日盛装,商业中心里的年货摆得满满的,购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商场里还播放着传统得过新年得歌曲,好不热闹。

迎春花市最受欢迎。梅竹菊兰四大君子以及水仙花、富贵竹都是人们喜欢购买得品种,希望它们能给自己带来福气、运气,节节高升。让人在三十二度得高温下也可感到“春”的气息,看到来年的一片灿烂前景。新加坡欢庆春节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新加坡华人怎样过春节?请读文概括:挂灯笼、 、 、

我们这里怎样过春节?请写下几种形式(不少于4种)。

比较新加坡华人与我们内陆人过春节的形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说明

你积累了哪些对联,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10

第1框 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如何发现“我的生命”?

答: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为什么探索生命的意义?

答:(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第2框 活出生命的精彩

1、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答:(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怎样理解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答: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3、如何实现拒绝冷漠,关爱生命?

答:(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3)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4、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答:(1)伟大在与创造。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5、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答: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6.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生命拒绝冷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风筝 篇11

一、自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每个人有自己各自的人生。()3.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不会影响生命的质量。()4.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5.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生而伟大。()6.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命没有意义。()7.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唯一原动力。()8.只要积极向上就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慧眼识真知(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9.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在深圳去世,年仅33岁,她生前决定将双眼眼角膜捐出。据姚贝娜遗愿,角膜分别捐到成都、深圳和武汉。姚贝娜捐献的眼角膜已让三个患者重获光明。对此,我们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姚贝娜在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②姚贝娜的生命价值获得了更长的延伸 ③只有捐献器官的生命才有价值 ④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看到小偷偷窃女学生的手机,勇敢的小伙将小偷摁倒在地。恼羞成怒的小偷爬起来持砖头砸伤小伙,遗憾的是现场竟无一人愿意帮忙,最终让小偷离开。这是2015年11月28日18时许,安徽合肥丹霞路大学城商业街发生的一幕,让人既暖心又寒心。这表明()。

A.冷漠已成为社会主流 B.对有些人而言,生命没有意义 C.应该褒奖见义勇为,谴责冷漠 D.必须对见义不为者予以法律处罚

11.湖北恩施向雪敏向远在苏州的素不相识的16岁男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捐献这些“生命的种子”,她推迟婚礼,被众多网友誉为“最美新娘”。向雪敏的行为()。

A.是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B.是敬畏生命的表现 C.是活出生命精彩的表现 D.是增强生命韧性的表现

1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志愿者们自愿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留给中国大地那些贫困闭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亮丽的人生风采。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青少年一代()。

A.要把去西部工作作为人生目标

B.要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生命的意义 C.要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 D.要学会关切他人的生命

13.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侯振国是河北省霸州市新利钢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创立了九项爱心基金,建立了1883人的爱心团队,截至2015年4月初已累计向社会捐款1065万余元,资助了1540名贫困学生,给56名大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为1436个困难家庭重新送去了温暖和希望。对此,下列评价恰当的是()。

A.侯振国具有爱心、责任心

B.侯振国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抽象的 C.侯振国具有坚强意志

D.侯振国注重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14.近几年,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志愿走向农村广阔天地,或自主创业,或就职村干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既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又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这启示我们()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B.只有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生才有意义 C.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比普通人的生命价值大

D.探索生命的意义很有必要

15.“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B.奉献社会,不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C.实现人生价值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D.只有从大事做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16.初中生小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小孩掉到水里。不会游泳的小王没有立即跳下河去救人,而是向路人呼救,并拨打110报警。小王的做法()。

A.只顾及自己的生命,不关爱他人的生命 B.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C.是漠视他人生命的表现

D.既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又关爱了他人的生命

17.放弃安逸的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贡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二十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纪清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感动我们是因为()。

A.他们是名人

B.他们虽然平凡,但为社会做出贡献 C.他们只为他人付出,没有追求个人利益 D.他们做了一般人做不到的大事

三、我判断,我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

18.全国优秀农民工张子容把青春的汗水洒在清洁工岗位上,感动中国人物阎肃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艺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一生致力于青蒿素研究,我们身边的老师一辈子甘做园丁默默奉献„„这告诉我们()。

A.每个人有自己各自的人生

B.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C.伟人、平凡的人都能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D.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19.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吴锦泉是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他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吴锦泉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自己的责任 B.吴锦泉善待他人,关切他人的生命 C.吴锦泉的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D.吴锦泉为营造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20.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孟瑞鹏,生前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为救落水儿童,他奋不顾身跳人冰冷的湖水里,将生的希望留给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孟瑞鹏()。

A.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延伸 B.见义勇为,具有正义感 C.不珍爱自已的生命

D.为救落水儿童献出自己的生命不值得

21.在山东省的泰山医学院里,每当上课、下课时,来往的学生总会看到温馨的一幕:一名身材纤瘦的女生背着另外一名女生穿梭于教学楼之间。这成为该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就是该校的“风云人物”杨静和赵文文。从高中开始,杨静便背负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赵文文上下学,直到大学毕业,六年间从未中断。同学们亲切地把杨静称为“女雷锋”,而赵文文更是把杨静比喻为“你是我的腿”。我们要学习杨静()。

A.善待他人生命的品质 B.意志坚强的品质 C.助人为乐的精神 D.自强不息的精神

22.在浙江丽水有一支特殊的团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走进 4 敬老院,走进乡镇,为人们免费提供家电维修、测血压、法律服务等爱心活动,这就是“丽水网雷锋团”,他们的行为()。

A.是关爱他人的表现 B.让人们感受到真、善、美 C.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D.传递了道德正能量

四、学知明理,快乐填空

23.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___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_______,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_____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_______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4.我们不仅要关注_______的发展,而且要关切_______的生命,_______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_______和_______,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_______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_______、照亮_______。

25.伟大在于_______和_______。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_______,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_______,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_______财富_______和_______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五、我思考,我明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温州瑞安一名8岁男孩在江边玩耍不慎遇险,正在一旁的35岁幼儿园教师胡小丽发现后,勇敢地跳到水里救人。最后孩子获救,胡小丽却不幸溺亡,留下了此前已失去父亲的女儿。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追授胡小丽“最美温州人”称号。

(1)胡小丽的“美”体现在哪里?(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张景兰是安徽省人大办公厅退休干部。在任期间她捐助、动员机关同事资助了250名皖南贫困山区女童,退休后拾荒资助700余名贫困学子,并感召众多爱 5 心人士加入助学队伍,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拾荒主席”。2008年,张景兰从省人大机关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休,省吃俭用的她常常馒头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把结余的每一分钱都用于资助贫困女童。张景兰了解到去街头捡拾废品一天的收入可以解决四五个孩子一天的生活费,从此合肥的大街小巷、社区商场多了一位四处“拾荒”的工会主席。靠着结余工资和拾荒收入,退休后的张景兰又资助了171名贫困学生。周边居民和商户了解到张景兰拾荒助学的事迹后,主动把家里的废品留着送给张景兰,许多爱心企业家受她感染也纷纷伸出援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并协助张景兰成立了专门资助贫困女童的“爱心基金”,为700多名贫困学生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

(1)张景兰最感动我们的是什么?

(2)有人说,张景兰是一个平凡人,但她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为什么?

六、我判断,我分析

28.请对漫画里的人物进行辨析。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B 10.C 11.B 12.B 13.A 14.A 15.A 16.D 17.B 18.ABCD 19.ABCD 20.AB 21.ABC 22.ABCD 23.自我价值 爱心 责任 共同需要

24.自身 他人 设身处地 自己 他人 温暖 世界 世界 25.创造 贡献 高低 品德 才智 劳动 社会 价值 物质 精神 26.(1)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2)①尊重、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积极锻炼身体,有病及时医治。面对突发的灾害,要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光辉。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当自己的生命健康遇到伤害或非法侵害时,要善于自救,积极求救,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②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人的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

27.(1)①省吃俭用的她常常馒头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把结余的每一分钱都用于资助贫困女童。②去街头捡拾废品,用卖废品的钱来资助贫困学生。

(2)①她关爱、关心、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解决生活困难,将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②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28.(1)老人摔倒了,需要帮助,大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都走开了。这是漠视他人生命的表现。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2013-2014学年度)下一篇:酒店保安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