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制药研究进展

2024-09-30

海洋生物制药研究进展(共8篇)

海洋生物制药研究进展 篇1

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是今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方向。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新世纪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

关键词: 海洋生物药物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研究展望

海洋生物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往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严重的限制。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搭建的平台,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海洋生物技术是将现代生物技术的各种技术手段,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生化分离技术等应用于海洋生物领域形成的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1]。

海洋药物研究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积累和丰富的研究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洋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现代的化学研究方法与多种生物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已成为当今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的主流,并且是今后数十年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趋势。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活性天然产物,并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

(一)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1、海洋生物药物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一直以来作为药物主要来源的陆地生物正面临着被开发殆尽的危险。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药物迫在眉睫。海洋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体系。海洋生物处于高盐、高压、低温和无光照的环境中,相互间的生态作用多是通过物种间化学作用物质如信息素(pheromones)、种间激素(kairomones)、拒食剂(feeding deterrents)等来实现,远比陆生生物复杂和广泛,这导致海洋生物,特别是深海生物体内含有与陆地生物无法比拟的化学结构奇特、新颖并具有高活性、高药效的先导化合物,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大量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3]。

2、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发现

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是海洋药物开发的基础和源泉。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存在着许多特殊的次生代谢产物。然而,目前对海洋生物中活性成分的发现还仅仅处在开始阶段,[2]

经过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海洋生物还不到总数1%,还有大量海洋生物有待于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活性筛选。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无脊椎动物等低等的海洋生物。海洋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而且含量极低,建立快速、微量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方法以及应用多靶点的生物筛选技术发现新的生物活性成分是当前科学家面临的挑战。

(二)开展海洋化学生态学研究

海洋化学生态学是结合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和生态学方法,探讨海洋生物化学防御机制、追踪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源头及其生态学作用,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化学本质。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中活性化学物质在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化学防御机制、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物链关系等,从生态的宏观角度探讨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

1、海洋药物基因工程

海洋药物基因工程,是指利用分离自海洋生物的有药用价值的基因或以规模化养殖的海洋生物作为表达受体进行遗传操作,从而大量获得高值廉价的药物。根据其供体基因和表达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方面:

(1)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陆地生物中表达。将药物目的基因重组入适当的载体后,借鉴微生物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和动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可在陆地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中表达。

(2)将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转入海洋生物中表达。某些海藻的养殖,如海带,已经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在产量上相对于某些高产的陆地作物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将海洋生物作为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的理想表达受体,生产人们所需要的药物。

(3)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将稀有昂贵的药物基因转入产业化的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不仅可以获得药物,还可以促进多种优良性状的优化组合,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带动现代海水养殖业向纵深发展。

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克隆的海洋药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存在于某些藻类藻胆体中的藻胆蛋白具有显著的抗癌、抗辐射以及促进造血功能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并能提高患癌生物的存活率。秦松等在克隆到别藻蓝蛋白(APC)基因后,将该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后获得高效表达基因重组别藻蓝蛋白— — 镭普克(rAPC),该药物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S,舯肉瘤的活性,相关的药理药效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在从鲨鱼肝脏中分离纯化肝刺激物质(sHSS),测定N.端氨基酸残基序列,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合成简并引物并获得sHSS的cDNA序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利用半乳糖诱导,获得了重组产物。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海洋生物

功能基因组开放实验室从南海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触手毒腺cDNA文库中筛选、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后获得新型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通过建立新西兰兔CCHF模型,给药后可即刻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潜在正性肌力药物[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克隆了芋螺毒素(Conotoxin)的cDNA,是神经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药和新药开发的新来源。

目前,在海洋药物的开发研究领域走在前列的是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在我国,对海洋药物的研究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6种海洋药物获国家批准上市:藻酸双酯钠、甘糖酯、河豚毒素、角鲨烯、多烯康、烟酸甘露醇等;另有10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我国正在开发的抗肿瘤海洋药物有6-硫酸软骨素、海洋宝胶囊、脱溴海兔毒素、海鞘素A(BC)、扭曲肉芝酯、刺参多糖钾注射液和膜海鞘素等药物,但其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评价。此外,尚有多个拟申报一类新药的产品进入临床研究,如新型抗艾滋病海洋药物“911”、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D-聚甘酯”和“916”等,国家二类新药治疗肾衰药物“肾海康”等。

(三)海洋生物制药研究展望

21世纪的海洋生物技术,将向着水产养殖、天然产物获取和新能源开发3个方向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兴起,大大繁荣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今后海洋生物制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1)开发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药物。用细菌、酵母、蓝藻作为表达系统,选择海洋生物中药理活性强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为突破口,开展基因工程研究,促进基因工程药品的发展。如不仅从受体生物中分离纯化单一成分的目的产物,还可以直接以海产品为口服性药物,进行海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2)开发海洋生物细胞工程药物。选择海藻细胞为突破口,通过筛选和改良,选取药用价值高的细胞株,利用相应的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化生产。

(3)增强海洋天然产物的活性。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手段,培育出生长快、活性高、抗病性强的海洋药材新品种,并利用生物技术防治海洋药材人工养殖中的病虫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和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海洋生物技术是海洋药物产业化的主导技术和关键手段,随着生物技术向海洋生物研究领域的渗透,必将加速海洋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化,应当坚持“务实、高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鼓励和

宏观管理,增加在海洋生物技术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间建立密切联系,发挥各自在人力、智力、财力上的优势,协调合作,重点发展几个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最终形成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并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反过来支持和促进基础研究这一良性循环的局面。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海洋药物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制药的模式,解决了海洋药物开发中规模化和合理化的矛盾,使生物技术制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海洋科学和制药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姚文兵、吴梧桐 生物技术制药概论(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关美君,林文翰,丁源.海洋药物一二十一世纪中国药学研究的新热点.中国海洋药物,20Ol,20(1):1—5

[3] 相建海.跨越新世纪的海洋生物高技术前沿.高技术通讯,2000,10(7):1—4

[4] 19]刘彦波,王鹏,欧阳平,等.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新西兰兔左心功能的影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3):269 272

海洋生物制药研究进展 篇2

海洋是地球早期生命的诞生地, 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 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随着陆栖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大量开发和应用, 从陆栖微生物中开发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的难度越来越大。海洋环境的高压、高盐、低营养、低温、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等多样性和特殊性, 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种类的特异性及代谢途径的多样性, 海洋微生物是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在海洋微生物体内以及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许多化学结构特异、新颖、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 包括抗生素、生物毒素、酶抑制剂、酶、多糖、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色素以及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的物质等,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生物活性物质是陆地生物所没有的, 这些活性物质将在化工、医药、食品以及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包括抗细菌、抗肿瘤、抗真菌抗生素及一些抗炎症和镇痛的活性物质、酶抑制剂等, 但病原微生物获得抗药性的速度远大于从陆生微生物中获得新抗生素的速度[1]。

许多海洋微生物可产生抗生素, 包括链霉菌属 (Streptomycetes) 、着色菌属 (Chromatium)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 、钦氏菌属 (Chainia) 、交替单胞菌属 (Alteromonas) 、微球菌属 (Micrococcus) 等[2]。已报道海 洋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主要有溴化吡咯、3-氨基-3-脱氧-D-葡萄糖、靛红、对羟苯基乙醇、醌、除虐霉素 (aplasmomycins) 、吡咯尼群 (pyrolnitrim) 、盐生酰胺 (salinamides) 、哌嗪二酮衍生物 (diketopiperazines) 、天神霉素 (istamycins) 、吲哚三聚体抗生素 (trisindoline) 、magnesidins、α-n-pentylquinolind、thiomarindsBC、altermicidin、macrolactin、maduralide、oncorhyncolide等[2]。目前, 新发现的 海洋微生 物活性物质50%以上是由海洋放线菌产生的, 此外海洋真菌也是抗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Amraoui等[3]对从摩洛哥的大西洋沿海地区筛选得到的34株微生物进行研究, 发现28株具有抗菌活性, 11株具有抗真菌活性, 24株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 21株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据报道, 假单胞菌属产生的795种生物活性物质中, 有610种物质具有抗菌活性[4]。Mondol等[5]从海洋芽胞杆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到一种结构新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actinW (如图1) , 该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抗肿瘤活性物质

相比陆生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化学结构新颖、活性较强、毒副作用较低, 主要有内酯类、醌类、酮类、多糖类、含氮类等, 主要来源于海洋细菌、放线菌及真菌。

2.1海洋细菌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洋细菌是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主要包括 假单胞菌 属、芽胞杆菌 属 (Bucillus) 、交替单胞 菌属、弧菌属 (Vibrio) 、肠杆菌属 (Enterubacrerium) 、微球菌属等[6], 从中分离 到多糖、生物碱、醌环类、大环内酯和肽类等多种抗肿瘤活性物质。经研究发现, 海洋蓝细菌产生的聚酮类和多肽类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抗肿瘤和抗传染病活性[7]。Medina等[8]从一种海洋蓝细菌Leptolyngbyasp.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肽 类细胞毒 素CoibamideA (图2) , 显示出很强的抗增生作用。

2.2海洋放线菌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近年来对海洋放线菌的研究结果表明[9], 海洋放线菌能产生抗肿瘤、抗癌、抗细菌、抗真菌等生物活性物质。

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有链霉菌属、红球菌 (Rhodococcus) 、诺卡氏菌 (Nocardia) 、小单孢菌属 (Micromonospora) 、游动放线菌 (Actinoplanetes) 等, 从中分离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醌类、环二肽类、大环内酯类等。赵文英等[10]从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sp.3275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2、3、5对温敏型小鼠乳腺癌细胞FT210显示弱的增殖抑制活性。从北冰洋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放线菌BM17产生的次 级代谢产 物具有抑 制HepG2、A549、HCT-116、COC1等癌细胞的活性[11]。

2.3海洋真菌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海洋真菌也成为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据调查, 已经发现了321种海洋真菌, 其中包括6种担子菌、60种无性态的真菌、255种子囊菌, 从海洋真菌分离出的次级代谢物中约70% ~80%具有生物活性[12], 产生的活性物质主要有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肽类及生物碱活性代 谢产物、细胞毒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等[13]。Mathan等[14]发现真菌AspergillusprotuberusSP1产生的物质能够有效抑制Hep2细胞系。陈创奇等[15]采用MTT细胞活性检测法 检测南海 真菌代谢 物1386A对胃癌MCG-803细胞活性的影响, 发现该代谢产物能明显抑制胃癌MCG-803细胞的生长, 可能通过使线粒体凋亡的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3酶

由于海洋独特的极端环境, 使得海洋微生物产生的酶具有稳定性、高活性等特殊的理化性质。因此,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酶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目前, 已发现多种能够产生几丁质酶或壳聚糖酶的微生物, 包括沙雷 氏菌 (Serratia) 、粘细菌 (Myxobacter) 、梭菌 (Clostridium) 、生孢噬细 菌 (Sporocytophaga) 、弧菌、芽胞杆 菌、节杆菌 (Arthrobacter) 、肠杆菌、色杆菌 (Chromobacterium) 、克雷伯氏菌 (Klebsiella) 、假单胞菌、链霉菌等。弧菌是报道产酶最广泛的菌种, 来自弧菌的酶有琼脂糖酶 (Agarase) 、谷氨酰胺酶 (Glutaminase) 、几丁质酶 (Chitinase) 、蛋白酶 (Protease) 、甘露聚糖酶 (Mannanase) 等[16]。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到的酶主要有核酸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岩藻多糖酶、海藻解壁酶、葡聚糖降解酶、碱性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 酶等。Li等[17]筛选得到 的海洋微 生物Alteromonassp.A321能产生一种可以有效降解浒苔多糖的酶。Blumer-Schuette等[18]研究发现海洋极端嗜热微生 物, 包括厌氧 纤维菌属 (Anaerocellum) 、高温厌氧杆菌属 (Thermoanaerobacter) 和热解纤维素果汁杆菌属 (Caldicellulosiruptor) 等, 对生物物质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4酶抑制剂

海洋微生物中交替单胞菌 (Alteromonas) 、假单胞菌 (Pesudomonas) 、芽胞杆菌、链霉菌等均能产生酶抑制剂, 其中链霉菌是重要的来源。目前, 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焦谷氨基肽酶抑制剂、壳多糖酶抑制剂、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抑制剂、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等具有重要的药物学价值, 部分已经应用于临床, 如海洋真菌Microascuslongirostris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有效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19]。从海洋细菌 芽生杆菌 (Blastobactersp.) SANK71894菌株的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 有望用于高血压和血管病的防治[20]。

5生物毒素

据报道, 海洋微生物中芽胞杆菌、弧菌、气单胞菌 (Aeromonas) 、假单胞菌、希 瓦氏菌 (Shewanella) 、放线菌 (Actinomycetes) 等均能产生生物毒素, 其中河豚毒素互生单胞菌属 (Alteromonastetrodonis) 和溶藻弧菌 (Vibrioalginolyticus) 能产生较多的河豚毒素[21]。海洋生物 毒素主要 包括:河豚毒素、石房蛤毒素、膝沟藻毒素、鱼腥藻毒素、海参毒素、冠柳珊瑚毒素、岩沙海葵毒素、刺尾鱼毒素、大田软海绵酸、海兔毒素、轮状鳍藻毒素、扇贝毒素、短裸甲藻毒素和西加毒素等[22]。Ehlers等[23]通过研究大田软海绵酸 (OA) 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影响, 发现OA可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6不饱和脂肪酸

海洋细菌、丝状真菌、酵母和某些微藻类能够产生不饱和脂肪酸[24]。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表是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EPA能治疗自身免疫缺陷、促进循环系统健康、有利于生长发育;DHA主要有抗衰老、提高大脑记忆、防止大脑衰退、降血脂、降血压、抗栓、降血粘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功能, 并有抗癌作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可产生EPA, 海洋真菌Thraustochytriumsp.FJN10能大量合成DHA[25]。

7多糖

多糖是海洋细菌、真菌、蓝藻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由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的高分子碳水聚合物, 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炎、调血脂、降血糖等生物活性[26]。

许多来自海水、海泥、海藻的细 菌都产胞 外多糖。产多糖和糖苷的海洋细菌有醋酸杆菌 (Acetobacter) 、短小芽胞杆菌 (Bacilluspumilus) 、少动鞘脂类单胞菌 (Sphingomonaspaucimobilis) 、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subtilis) 、嗜热链球菌 (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 、乳酸乳球 菌 (Lactococcuslactis) 、产气球菌 (Micrococcusaerogenes) 等。目前, 具有开发潜力的海洋多糖化合物包括螺旋藻多糖、褐藻多糖、紫球藻多糖、微藻硒多糖、紫菜多糖、透明质酸等[27]。杂多糖Marinactin由果糖、甘露糖、葡糖糖构成, 克分子比约为7∶2∶1, 具有显著抗小鼠S180实体肿瘤活性, 抑制率达79%~90%[28]。

8其他活性物质

除上述主要的活性物质之外, 还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维生素、红色素、蓝色素等海洋活性物质。从胶州湾附近海域水样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可以产生 天然蓝色 素[29], 海洋细菌 红球菌 (Rhodococcussp.) B7740能产生类胡萝卜素[30]。

综上所述, 海洋微生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取的活性物质结构新颖、活性独特, 是新药及其先导结构的重要来源。我国海洋微生物资源极其丰富, 但研究水平相对落后。因此, 必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充分利用我国海洋微生物的资源优势, 加强对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具体方法有: (1) 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建立海洋微生物的基因库, 表达难以培养的海洋微生物功能基因; (2) 综合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 加深对非可培养海洋微生物培养条件的研究; (3) 利用现代发酵技术等, 实现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

摘要: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海洋生物产生了与陆地生物不同的代谢途径和防御体系, 分泌出多种结构新颖、活性特异的物质, 如抗生素、抗肿瘤活性物质、酶等, 这些活性物质在化工、医药、食品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类型及研究现状。

海洋生物制药研究进展 篇3

【关键词】海洋生物;酶解多肽;活性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17-2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s)是指具有优化机体代谢环境、有益于机体健康的一类多肽[1]。它们通过作用于机体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种机体代谢系统,最终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慢性疾病发生的作用。近几十年来,运用酶解方式从动植物蛋白中获取生物活性肽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对陆地生物来源的蛋白研究较多,已从中分离提取出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抑菌、降血压、抗血栓、抗肿瘤等[2-6]多种生物活性肽。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以酶解方法从海洋生物蛋白中获取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情况,重点描述蛋白来源、酶的选择、酶解多肽的提取分离手段及其活性功能等。

1抗氧化活性肽

各国学者对于酶解多肽抗氧化功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Song等[7]使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毛蚶蛋白进行酶解,测定各酶解液对DPPH和H2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证实在所选用的3种蛋白酶中,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对2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EC50分别为6.23 mg/ml和19.09 mg/ml。Hsu等[8]从枯草芽孢杆菌中提取出一种肽链内切酶Orientase,用该酶酶解金枪鱼蒸煮液,将酶解物纯化后得到3个多肽组分,其分子量分别是1305Da、938Da和584Da。经测定,这3个多肽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Kim等[9]用多种蛋白酶分别对新西兰无须鳕的骨蛋白进行酶解,分别测定各酶解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各种酶解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过氧化氢自由基及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胃蛋白酶酶解物具有最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清除各自由基的作用。对该酶解物分离纯化后,得到1种酶解多肽APHPH,该肽的分子量为1801 Da。

2抗高血压活性肽

Wang等[10]首先使用硫酸胺沉淀法从牡蛎组织中提取蛋白,用胃蛋白酶对该蛋白进行水解,分离纯化出具有体外ACE抑制活性的9肽,该肽的氨基酸序列为Val-Val-Tyr-Pro-Trp-Thr-Gln-Arg-Phe,进一步研究发现,此肽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具有稳定性,而且具有抵抗肠道消化酶酶解的特性。Wu等[11]从芽孢杆菌中提取蛋白酶SM98011,用此酶水解鲨鱼肉,纯化后得到4个具有高效抑制ACE的2肽,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Cys-Phe、Glu-Tyr、Met-Phe、Phe-Glu,相应的分子量分别为267 Da、308 Da、295 Da、294 Da。Je[12]等采用复合酶解法对金枪鱼的肝脏进行酶解,得到3种蛋白酶解物组分的分子量多在1000-3000 Da范围内,并且都具有抑制ACE的活性功能。Zhao等[13]采用反复水提方法从A.molpadioidea体壁中提取出蛋白,采用复合酶水解,纯化后得到1个活性多肽,该肽抑制ACE的IC50为15.9μM,经肠道消化酶作用后活性增加。此外,将该肽作用于自发性高血压的小鼠后,具有明显的降低小鼠血压的作用。

3其他活性肽

Rajapakse等[14]用多种蛋白酶分别酶解黄盖鲽骨蛋白,通过测定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延长作用,来评价各酶解多肽的抗凝活性,结果显示,胰凝乳蛋白酶解多肽组分的抗凝活性最强。对该组分经纯化后得到了1个分子量为12.01 kDa的多肽YAP。经体外实验证实,YAP可以与活化的凝血因子XII和血小板整合素结合,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Picot等[15]从大西洋鲑鱼、大西洋真鳕、比目鱼、非洲鳕、大西洋裸颊鲷、阿拉斯加鳕和腔鳞荆鲨等多种海洋鱼类中提取蛋白质,用复合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分别对其水解,并检测各酶解物对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6和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证实,S.salar、G.morhua、P.platessa和M.Poutassou等4种鱼蛋白的酶解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4展望和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酶解方法从海洋生物的蛋白中获取活性肽所选用的蛋白酶主要有植物来源的蛋白酶、动物来源的蛋白酶以及微生物来源的蛋白酶,其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超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分子筛交换层析法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对于活性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和降血压方面,在抗血栓和抗肿瘤功能方面也有少量的文献给予了报道。目前,针对生物活性肽所开发出来的药品及保健类食品已成功上市,并且随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生物活性肽的产业化进程也将会加快。蛋白质转化活性肽类作为获取生物活性肽的一个重要来源已有很长的历史,对于海洋生物蛋白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此外,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人们已经从分子水平上认识了疾病的发生原因,并试图以此作为治疗疾病的靶点,因此,研究生物活性肽活性功能的同时,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在分子水平探索其活性作用机理,对于生物活性肽的活性功能评价及实现其产业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DAVID D K, KATIE W.Bioactive proteins and peptides from food sources.Application of bioprocesses used in isolation and recovery[J].Curr Pharm Des, 2009, 9:1309-1323.

[2] LEBLANC J G, MATAR C,VALDEZ J C,et al. 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peptidic fractions issued from milk fermented with Lactobacillus hilveticus[J].J Dairy Sci, 2002, 85(11):2733-2742.

[3] ATSUSHI Y,YOKO T,TETSUO T.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peptides prepared from Okara protein[J].Food Sci Technol Res, 2002, 8(4):357–359.

[4] ABAYOMI P A, AYOBAMITALE O A, JUNKO Y,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oxidative peptides derived from rice bran protein hydrolysates[J].Eur Food Res Technol, 2009, 228:553–563.

[5] KUNIO S,CHEN J R.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ptides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derived from wheat gluten[J].Food Sci Technol Res, 2002, 8(3):227–230.

[6] THAMMASIRIRAK S,PUKCOTHANUNG Y,PREECHARRAM S,et al. Antimicrobial peptides derived from goose egg white lysozyme[J]. Comp Biochem Physiol C,2010,151:84-89.

[7] SONG L Y,LI T F,YU R M,et al.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hydrolysates of Arca subcrenata prepared with three proteases[J]. Mar Drugs,2008,6:607-619.

[8] HSU K C,LU G H,JAO C L.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peptides prepared

(下转第19页)

(上接第17页)

from tuna cooking juice hydrolysates with orientase (Bacillus subtilis)[J].Food Res Int,2009,42:647-652.

[9] KIM S Y, JE J Y, KIM S K.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oxidant peptide from hoki(Johnius belengerii) frame protein by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J]. J Nutr Biochem, 2007, 18:31-38.

[10] WANG J P, HU J N, CUI J Z, et al.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ACE inhibitory peptide from oyster proteins hydrolysate and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hydrolysat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 Food chem, 2008, 111:302-308.

[11] WU H, HE H L, CHEN X L, et al.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 from shark meat hydrolysate[J].Process Biochem, 2008, 43:457-461.

[12] JE J Y, LEE K H, LEE M H, 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hypertensive protein hydrolysates produced from tuna liver by enzymatic hydrolysis[J].Food Res Int, 2009, 42:1266-1272.

[13] ZHAO Y H, LI B F, DONG S Y, et al.A novel ACE inhibitory peptide isolated from Acaudina molpadioidea hydrolysate[J].Peptides, 2009, 30:1028-1033.

[14] RAJAPAKSE N, JUNG W K, MENDIS E, et al.A novel anticoagulant purified from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 inhibits factor XIIa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J].Life Sci, 2005, 76:2607–2619.

海洋微生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篇4

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基于新理念、新技术在海洋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海洋赤潮灾害的微生物调控、海洋微生物对海域生物生产力的调控、海洋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和海洋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新趋势;展示了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对地球的巨大贡献.强调进一步开展海洋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

作 者:郑天凌 田蕴 苏建强 李可 刘慧杰 杨小茹 郑伟 王桂忠 李少菁 ZHENG Tian-ling TIAN Yun SU Jian-qiang LI Ke LIU Hui-jie YANG Xiao-ru ZHENG Wei WANG Gui-zhong LI Shao-jing 作者单位:郑天凌,ZHENG Tian-ling(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微生物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田蕴,苏建强,李可,刘慧杰,杨小茹,郑伟,TIAN Yun,SU Jian-qiang,LI Ke,LIU Hui-jie,YANG Xiao-ru,ZHENG Wei(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微生物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王桂忠,李少菁,WANG Gui-zhong,LI Shao-jing(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华南农业大学 海洋生物制药 篇5

*建辉 制药*班 2010302*****

摘要:根据近期国际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有关信息资料,简要介绍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前沿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海洋生物技术中医药的作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海洋生物、生物技术、制药、抗癌

正文

随着海洋在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以及多层面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近20年来,海洋生物技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这不仅表现在美国、日本、挪威、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海洋生物技术确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领域,而且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韩国、墨西哥、印度及东南亚各国等,也不失时机地把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提到国家发展的日程上来。中国在1996年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正式纳“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1.1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在深入发展中不断扩展其应用领域

在海洋生物产业的2个重要方面:水产养殖和天然产物开发,人们希望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高养殖种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状况,培育出性状优良、抗病抗逆能力强的高产品种,希望利用生物技术的最新原理和技术方法开发分离海洋生物的天然产物、活性物质和化合物等。而近几年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成为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新热点。希望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鉴定、发现和克隆能够调控养殖生物生长、发育、繁殖、性控、免疫和抗逆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为遗传改良、基因改造、品种培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广泛的关键应用技术[1]。

1.2海洋水产养殖

海洋生物技术又称海洋生物工程。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知识为基础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海洋生物或其成分,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类技术。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领域中的发展日益迅速,并体现出极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对解决水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开拓新领域、改造传统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上的应用作两点介绍

[2]。

2.海洋生物技术

2.1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水生生物与其他转基因生物一样,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一特定

目的基因导人水生生物体内,而使其遗传组成和遗传背景发生相应改变的水生生物。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动物超级小鼠得益培育成功后,转基因技术得以飞速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克服生物种间杂交不育以及远缘杂交困难等问题,显示出极大的优势。目前,国内外对转基因技术在水产上的应用日益多元化、完善化。涉及的对象包括各种海、淡水经济鱼类,海洋贝类及藻类等。转入的目的基因有生长激素基因、抗病基因等。我国学者张培军采用电脉冲导入法,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人真细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真绸。经检验证实外源基因的整合率达到22%。初步观察的结果表明,这些转基因鱼在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上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研究证明,通过基因转移,对虾在抗病力、扇贝在生长率上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2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与防治上的应用

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推动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疾病滋生,严重困扰着养殖业的步伐。因而寻求一种有效的途径来缓解疾病给养殖业带来的危害与损失,是人们当前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这一新兴科技用于病害防治,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技术比如有单克隆杭体、酶联免疫吸附、核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3]。

3.0海洋生物药物

目前已有10000多种新型结构的化合物被发现,其中200多种已申请专利,主要包括枯类、聚醚类、皂贰类、生物硫、多糖、小分子多肤、核酸及蛋白质等,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艾滋病、抗菌、抗病毒、延缓衰老及免疫调节功能等。现已开发的海洋药物,已在治疗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病、早老年痴呆症等一些至今仍困扰人类的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4]。4.0海洋生物制药的现状

来自于海洋的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是极其微量的,价格极其昂贵,为获得这些物质而大量采集海洋生物,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枯竭,破坏海洋环境的生态平衡。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因此,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海洋药物已成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海洋药物基因工程。实现这样的方法有:将海洋药物基因转人陆地生物中表达、将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转入

海洋生物中表达、将海洋药物基因转人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

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克隆的海洋药物相关基因转人细菌中得到表达,生产重组产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存在于某些藻类藻胆体中的藻胆蛋白具有显著的抗癌、抗辐射以及促进造血功能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并能提高患癌生物的存活率。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在从鳖鱼肝脏中分离纯化肝刺激物质,测定N一端氨基酸残基序列,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合成简并引物并获得相关序列。5.0海底基因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和利用的潜在宝库

海洋独特的环境,浩瀚流动的海水,极端的生活条件,使得海洋生物,特别是深海生物,具备了极强的自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它们体内产生了形形色色结构特异、性质特殊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这些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理、生化活性,有的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活性;有的含有高/低温酶,它们的极端性质超出了传统酶催化功能的临界范围,其优异的催化效果无疑会给众多的应用领域增添新的活力,有人预测,它的应用和发展将为需酶工业带来一场革命。此外,有的含有特殊的毒素和抗毒素,有的甚至能分解神经毒剂,在医药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5-6]。

参考文献:

海洋生物作文 篇6

来参观的小朋友可真多,我们有秩序地进入展览厅。外厅是一些生物的标本、图片介绍和贝壳;内厅是各种活生生水中动物的展示。我匆匆忙忙看完外厅的展出后,就进入内厅参观。这里的海洋生物都装在玻璃器具内,显得十分可爱。我看看这些生物、再看看旁边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并用笔记了下来。走着、看着、记着,我仿佛进入了水生植物和动物的世界。不过,令我最深刻的还是蝴蝶鱼和海龟了。

蝴蝶鱼是海底最美丽的鱼,它的身体是扁扁的、椭圆形的,身上有黑色的斑纹。让人惊奇的是,蝴蝶鱼有一只“假眼”。原来,蝴蝶鱼用黑色的斑纹掩饰住自己的真眼,而假眼却看得一目了然。因为它想要迷惑敌人,所以狡猾地倒着游,当敌人想要攻击它的眼睛时,它却摇摇尾巴,跑走了。

我又去观察海龟,在离海龟不远的墙上贴着记载着海龟的信息,看了这些信息之后,我才知道,海龟的祖先在一亿多年前就出生了。目前存活的海龟有些也有几百岁了,海龟可以称得上海底的老寿星呢!我认真地向玻璃柜子“游泳”的海龟望去,只见它的四肢像船浆一样在不停的划,除了它的四肢和头,其它部位全都被硬硬的壳覆盖,游起来好像非常吃力。

海洋生物制药研究进展 篇7

石油架﹑码头﹑船舶等壳体长期浸泡在海水中会受到附着物的污染和海水的腐蚀,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涂覆防污涂料。传统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有机锡类毒性分子化合物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国际海事组织( IMO) 规定自2008年起禁止使用有机锡化合物[1]。因此,生物降解型海洋防污涂料将成为未来海洋防污涂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1 聚合物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 1) 聚合物化学键类型聚合物化学键类型决定其降解速率: 聚磷腈和聚酸酐的降解活性最高,聚缩醛和聚原酸酯的降解活性次之,聚酰胺最不易降解。但是,这是排列方式也不是绝对的,催化条件、相邻基团的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也会影响降解过程。乙酸乙酯中α -碳位置上的氢被氯取代后,由于负电子效应的影响,在中性介质中水解反应速率常数能从2. 5×10- 10s- 1增加到1. 1×10- 8s- 1。

( 2) 使用环境p H值聚合物使用环境p H值的变化可以改变某些诱导反应强弱的顺序,进而影响聚合物的降解速率。聚乳酸( PLA) 在p H值0. 9 ~ 12. 8溶液中的降解情况如下[2]: p H值偏离7. 0时,聚乳酸晶体残余晶体的水解开始加速,说明酸催化和碱催化都可以影响聚乳酸的水解; p H值与7. 0相差越大,PLA的水解速度越快。将合成的聚原酸酯酰胺水凝胶浸泡在p H值为7. 4的介质中14 d约水解20% ,而在p H值为5. 0的酸性介质中10 d就能完全水解,因此在酸性介质中降解速率更快[3]。聚乙二醇和有原酸酯侧链的聚甲基丙烯酸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在p H值为7. 4的缓冲溶液中较稳定,浸泡2 d降解10% ; p H值下降到6. 0 ~ 4. 0时,水解明显加快; 在溶酶体的p H值环境中,胶束不到5 h就完全降解[4]。

( 3) 共聚物组分的含量共聚物组分含量对聚合物的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 Tg) 有影响,进而间接影响聚合物的降解。聚合物主链中引入酸性单体和亲水性单体,可以增加水分的吸收,促进自催化降解。利用L -丙交酯( LA) 和己内酯( ε -CL) 开环聚合,合成了不同比例的PCL-PLLA -PCL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中PLLA的含量越高,降解速率越慢[5]。丙交酯( LA) 与乙交酯( GA) 开环聚合生成的PLGA53 /47 ( LA与GA摩尔比为53 /47) ,PLGA75 /25( LA与GA摩尔比为75 /25) 在第20 d和第40 d开始快速降解,而PLA在第80d才开始快速降解; PLA的亲水性较差,PLGA中LA的含量越高,结晶度越高,降解速度就越慢[6]。

( 4) 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同一共聚物,链结构单元的数量或排列顺序都能影响聚合物的降解速率。利用相同摩尔比的LA与CL经过两步开环聚合,成功合成了两臂、三臂和四臂共聚物,共聚物的降解速度与分子结构有关,四臂共聚物的结晶度小于两臂和三臂共聚物,降解速度相对较快[7]。

2 生物降解型防污涂料

2. 1聚氨酯类

聚氨酯分子链由软段和硬段组成。其中,软段一般为聚酯、聚醚、聚碳酸酯等,玻璃化温度较低,影响着聚氨酯涂层的高弹性、耐磨性和耐候性等; 硬段由异氰酸酯和小分子量的二元醇组成,具有强极性,决定着聚氨酯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热性等。软硬段的链结构、软硬段比例、聚氨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链的交联程度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都可影响聚氨酯的降解。对于水解型聚氨酯,其软段亲水性越强、酯键密度越大,水解越快。

按照不同软硬嵌段比例,以聚乙二醇( PEG) 、聚丙二醇( PPG) 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为软段合成的聚氨酯中,PEG -PU23 ( 硬段占23% ) 、PPG -PU23和PDMS -PU23的微相分离明显,结晶度较小,但是PPG PU23和PDMS -PU23的表面会吸附纤维蛋白原、牛血清白蛋白( BSA) 和溶菌酶,而PEG -PUs表面周围存在水化层,具有抗蛋白吸附作用; 微相分离虽然不能决定蛋白质的吸附,但有利于水化层的形成,有助于抵抗蛋白质吸附,增加防污效果[8]。通过控制ε -CL与GA的摩尔比,制备出一系列可降解聚氨酯CL/GAx-PU,放于人工海水中的情况如下[9]: 引入GA的聚氨酯降解速度比PCL-PU快; 当软段中GA含量在0 ~ 10% 内时,GA含量越高,CL/GAx -PU降解速度就越快; CL与GA共聚减小了聚合物结晶度,缩短了球晶尺寸,结晶区逐渐转变为无定形区,CL/GA10 -PU的无定形区范围较大,水解速度比较快; 这种具有自我更新表面功能的聚氨酯薄膜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加入防污剂则可以提高聚氨酯的抗生物附着能力和使用寿命。

国内也报道了用于防污涂料的可降解聚氨酯树脂的合成研究的初步成果[10]: 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可降解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弹性,可溶于芳香烃和酮类溶剂,具有可控的降解性能和较强的疏水性,以此聚氨酯树脂为基料制备的防污涂料能抑制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防污效果。

经有机硅树脂改性的聚氨酯一般是聚硅氧烷和聚氨酯的嵌段共聚物,具有很好的柔韧性、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利用自分层硅氧烷 -聚氨酯材料制备了24种防污涂料,其防污性能与多元醇和溶剂的类型、含量以及硅氧烷含量有关,随硅氧烷中乙氧基丙酸乙酯( EEP) 的含量增加,涂膜的粗糙度增加,防污性能下降,而随硅氧烷的含量或摩尔质量增加,涂膜的附着力下降,防污性能下降[11]。

2. 2聚酯类

聚己内酯( PCL) 具有优良的降解性和力学性能,且与多种聚合物有很好的相容性,但是由于其结晶度太高,降解速度慢,单一的PCL不能用作防污涂料。在PCL主链上引入功能性官能团既可降低结晶性、改善亲水性、调控降解速率,又可通过反应性官能团进行化学改性,扩展了PCL的应用空间。

利用ε -CL与LA开环聚合得到聚酯P( CL-LA) 涂料,CL与LA单体的含量相差越大,聚酯的结晶度越大,降解越缓慢,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CL与LA单体的含量接近时,聚酯的结晶度较小,降解速率较快,在海水中产生有机酸改变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黏附[12]。

将ε-CL/LA或ε-CL/δ-VL以不同比例混合,在催化剂Ti ( OBu)4的作用下开环聚合生成不同组成的P( CL -LA) 和P( CL -VL) 共聚物,并制成海洋涂料,其降解性能、生物防污剂控释行为和防污性能如下[13,14]:当共聚物中CL与VL的比例为73 /27时,P( CL -VA)吸水率最高,降解速率最快; CL与LA的比例为83 /17时,P( CL-LA) 吸水率最高,降解速率最快; 在PCL中引入LA和VL可以降低PCL的结晶度,加速PCL的降解,P( CL-LA) 降解的速度( 浸泡3个月降解14% ) 比P( CL -VA) ( 浸泡3个月降解不足1% ) 快; 用这2种共聚物制成的防污涂料在芳香族溶剂中有很好的溶解性,与颜填料的相容性很好,降解速率和防污剂释放速率可控,具有更好的防污特性。

聚乳酸( PLA) 能完全降解,不污染环境,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防污性。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试样与LLDPE /PLLA( 质量比为80 /20) 试样同时浸没在有明海中173 d,发现LLDPE样品上藤壶、贻贝等菌落的覆盖面积为100% ,而在LLDPE /PLLA样品上几乎看不到藤壶、贻贝,PLLA具有抗微生物污损的特性,而且低分子量的PLLA抗微生物污损的效果较好[15]。为了控制防污涂料中杀菌剂氯己定的释放速度,将氯己定包在PLA微球中,再与P( CL -VL) 混合制成防污涂料,其性能如下[16]: 氯己定包载在PLA微球中,不但没有影响氯己定的杀菌效果,还使氯己定的释放得到控制; 涂料中异丙醇含量增加会抑制微球的降解,当异丙醇/二甲苯质量比70 /30时涂膜上微球分布比较均匀。

通过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法将低聚乳酸酯化,再与甲基丙烯酸形成大单体,然后与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共聚生成接枝共聚物,其性能如下[17]: 共聚物的降解与温度、共聚单体的比例以及侧链末端的性质有关,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与大单体摩尔比为13∶1的共聚物的降解速度比24∶1的快,二者的比值越大,疏水性部分越多,不利于共聚物水解和乳酸释放; 将32% ( 质量分数) 的共聚物、18% 氧化亚铜和50% 二甲苯混合制成清漆,杀菌剂的释放与共聚物侧链的PLA有关,可通过调控PLA的含量来控制防污剂的释放。

利用L-丙交酯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生成侧基为聚乳酸的大单体[MMm( m = 4,6,8,12,18,30) ],然后再与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经过细乳液聚合生成接枝共聚物,共聚物的性能主要由侧链PLA的长度和数量所决定,当m = 4,6,8时共聚物的弹性很好,可用作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18,19]。衣康酸酐( IAn) 与L -丙交酯反应生成大单体IAn PLAm,再将IAn -PLAm大单体与BMA,BA,MMA或EMA反应生成PLA接枝共聚物( Ⅰ) ,m = 6时,PLA接枝共聚物( Ⅰ) 涂膜的弹性较好,可用作防污涂层; 另外,将IAn与BMA进行自由基聚合,再与PLAm反应生成PLA接枝共聚物( Ⅱ) ,其性能与m有关[20]。

聚乳酸的降解速率难以控制,通过在PLA分子链中引入不同的链段来调节PLA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调节其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拓宽了聚乳酸的应用范围。

2. 3聚酸酐类

聚酸酐是单体通过酸酐键相连的聚合物,其水解产物及聚合物本身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降解机制趋于表面溶蚀,如果在聚酸酐中引入比酸酐稳定的化学键( 如酯键和酰胺键) ,聚酸酐的降解速率将会降低。

以间苯二甲酸( IPA) 、对苯二甲酸( TPA) 、癸二酸( SA) 、蓖麻油酸( RA) 、邻苯二甲酸酐( PHA) 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分别合成了聚酯酸酐P( IPA -TPA -SA -RA)和P( RA-PHA-IPA) ,其吸水率、降解速率与聚合物中单体比例及降解体系有关,含30% IPA的P( RA-PHA IPA) 降解最快,含40% IPA的P( RA -PHA -IPA) 吸水性最好; 将P( IPA-TPA-SA-RA) 和含40% IPA的P( RA PHA -IPA) 聚合物与杀菌剂混合制成涂料,在水中浸没25 d后,P( IPA -TPA -SA -RA) 涂料释放32% 的防污剂,而P( RA -PHA -IPA) 涂料中的防污剂释放出60% ,P( RA -PHA -IPA) 膜的通透性较大; 这类聚合物与常用的颜填料相容性很好[21]。

利用聚酯酐P( SA -CL) 制备了一种海洋涂料,与PMMA -PBMA涂料、TBT涂料、无防污性能涂料样板一起在大西洋中进行挂板试验,结果显示[22]: P( SA -CL)涂料的防污性能有限,但降解性能远比PMMA -PBMA涂料的好,且防污剂和颜填料的加入不会干扰其降解;但缺点是P( SA-CL) 涂料降解太快,浸入海水10周后就完全降解,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

2. 4其他类型

利用纤维素、聚碳酸酯、聚羟基脂肪酸等也可制备生物降解型防污涂料。

先将碱性化的碳酸乙烯酯( EC) 与丙烯酰氯( AC)反应生成聚( 环氧乙烷 -碳酸亚乙酯) 共聚物( PEOC) ,然后将PEOC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 反应生成PMMA -g -PEOCx( x为PEOC所占的质量比) 接枝共聚物,制成PMMA-g -PEOCx涂层,性能如下[23,24]: 当x小于45时,防污性能很差,而当x为63时涂层在8周内表面仍保持清洁,无附着物,12周后仍有较好的防污性能; 由于海水的冲刷,PEOC侧链不断降解,抛光出新的表面,当侧链含量足够高时,PMMA-g-PEOCx能防止特异性蛋白质吸附,有效抑制海洋污损。

利用一种可生 物降解的 聚酯 -聚羟基脂 肪酸( PHA) 合成出了PHA衍生物,可制成一系列防污涂层,与氯磺酸反应生成的衍生物防污效果最好,表面几乎没有细菌附着[25]。

3结 语

海洋生物也食疗 篇8

主要功能改善虚冷、骨软化症、高血压。

食疗效果鲑鱼所含的维生素A远比其他鱼类高,而且又含有鱼类较少有的维生素D。此外,维生素B1、B2和烟酸的含量也高。吃鲑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肠胃虚弱、容易感冒、体力欠佳的人都适宜多吃鲑鱼。鲑鱼也是常见的生鱼片材料,不过最好经过冷冻杀菌,否则可能会吃进寄生虫。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的人不宜吃太多鲑鱼,一旦超量,很可能会引起湿疹,故须特别注意。

秋刀鱼篇

主要功能改善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

食疗效果秋刀鱼富含EPA与DHA。EPA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具有扩张血管、防止血液凝结等作用;DHA也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止动脉硬化。此外,秋刀鱼更富含维生素B12与E。缺乏维生素B12,也会造成贫血,尤其二十几岁的女性最常发生缺乏维生素B12的贫血,常吃秋刀鱼即可改善这种症状。维生素E则具有防止老化的功效。患有胃弱、食欲不振、虚弱体质的人适宜常吃秋刀鱼。

注意事项过敏性体质或容易下痢的人,常吃秋刀鱼的话,很可能会引起过敏症状或下痢,故须特别注意。

海参篇

主要功能固肾益精、增血、消化疲劳。

食疗效果海参属于棘皮动物,含丰富的营养,素有“海中人参”之称。海参具有补肾益精、滋阴壮阳、润燥的功效,精力减退者多吃海参非常有益。海参又具有增血作用,可补充体力,故适宜妇女产后食用。炎夏身体容易疲劳,常吃海参可有效消除疲劳,这是海参所含的胶质对补充体力具有良效;并可改善便秘、皮肤粗糙等症。

注意事项海参虽属于滋阴食物,不过只要不是感冒所引起的发烧咳嗽,一般人皆适宜食用。

牡蛎篇

主要功能预防动脉硬化、失眠症。

食疗效果牡蛎含丰富的钙、磷、铁与维生素B1、B2。过去人们认为牡蛎含胆固醇较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相反,牡蛎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物质。牡蛎还可使高血压与低血压保持正常的血压值,并可预防血栓,改善心悸症状。此外,牡蛎含有必需氨基酸,可帮助体内排出毒素,并可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病。牡蛎对改善贫血也很有效,多吃牡蛎可减轻症状。

鲍鱼篇

主要功能滋阴养血、健肺、保眼。

上一篇:宿舍文化大赛赛后感想下一篇:校车安全伴我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