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2024-06-17

语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共9篇)

语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1

第二学期初中英语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指导思想:

新学期即将开始,本学期我校初中英语教研组将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后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展;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结合新课程改革侧重提升我校教学质量,更快、更科学地提高课堂效率;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的,加大课堂有效教学的步伐,提高和维护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克服困难,发扬优势,努力使英语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认真落实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精神,配合学校抓好平时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新的理论,学习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使全体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实验班老师坚持跟听口语课,一方面协助管理课堂,另一方面也能学到许多语言教学的知识。双周四上午认真上好口语课。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因此每次教师口语课将由一个备课组重点准备话题并积极参与,当然欢迎其它备课组老师参与。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极大的影响到课堂教学,我们有这样的条件,更应该用好它。本学期朱苏老师将继续担任外教Ryan(翟雷扬)的中文指导老师。

教师要善于向他人学习,终身不断学习与提高,因此要珍惜各级各类的进修的机会,学会自我反思,争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型教师。我校外语组老教师比例较高,年轻教师要虚心学习,学习老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驾驭课堂、处理教材的能力,学习他们娴熟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尽快地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对于各年级较为薄弱的班级,备课组长要加强听课和指导,尽快缩小班级的差距。1

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要求并帮助本教研组老师学好电脑技术,能熟练掌握课件制作和运用,并能熟练进行文字编辑。组织本教研组老师撰写论文。要求老师能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反思,探索,并将心得写成论文。

2、加强备课组建设。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和个人备课质量是关键。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认真完成区教研室各项备课任务。抓好备课,上课和作业三个最关键的教学环节。狠抓课堂,不放松“前课堂”和“后课堂”。初一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周三下午2,3节。初二英语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周二下午1,2节。初三英语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周四下午1,2节。备课组是学科教研重要的基层组织,对各年级教育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备课组长要成为本年级外语质量的把关人,要认真组织每次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要经常分析班级学情,研究对策,不造成过大的差距。要认真研究考试,编印复习和分层教学试卷,不出现盲目和无效的作业。备课组长要有计划地、主动地开展工作,做和谐集体的带头人。要重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备课活动让教学资源共享,全组教师共同提高,力争全面实现学校的教学效益目标。当然备课组的发展要靠每一位组员,每一位组员要有主人翁精神,积极认真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真正做到合作、互助、共赢。

各年段目标 :

初一年级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实验班继续使用牛津英语和新概念两套教材。牛津英语以“Reading、Grammar、Main task”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模式的探讨,致力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不放松听力的训练和培养。上好每周口语课,积极参与每周英语角,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英语口语。普通班以控制低分率,提高及格率为目标。

初二年级组要以控制两极分化,关注学生发展,延续其学英语的兴趣为目标,侧重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法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分析研究。

本学期以“Reading、Grammar、Main task”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模式的探讨,尤其是作文的教学,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各班学生、各不同层次学生学情的、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路来,做到每个单元清任务,努力研究中考作文,现在就要培养学生应有的语言水平和写作的灵活性和基本功,基础打好了,中考时水到渠成。发挥初二实验班学生的语言优势,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角活动并能鼓励他们带动初一更多的学生参与。针对初二分化严重的实际状况,根据教学内容加强阶段性测试。

组织初三教师认真研究2008和2009年十三城市中考卷,研究课程标准。认真对待期初的区统一测试。本初三毕业班将面临口语测试的人机对话测试,因此本学期初三年级从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培训,组织相应的时间对初三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培训和模拟测试,并做好预测工作。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初三毕业班的工作研究,加强初三考试的研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加强与周边学校的沟通,确保本学年的中考成绩稳中有进。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前课堂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提倡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努力营造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氛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备课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努力将大家的智慧体现在每一节课上。

课堂教学研究:全组教师要按照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研究课,初

一、初二要重点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集体听课和评课,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初

一、初二年级的青年教师要加强听课,加强研究,要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加强对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方法的分析和交流,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在组内努力做到“人人听我课,我听人人课。”与此同时还应努力为老师们争取机会开区级公开课,市级公开课。

后课堂教学研究:实行有效作业,杜绝浪费学生时间的无效作业。切实抓好有效作业,珍惜学生的时间,各级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间抽出部分时间专门研究每一课

时的作业,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巩固需求,杜绝随意,力争做到省时有效,布置让学生开动脑筋的练习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多为学生综合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考虑,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针对我校学生生源状况,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各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追求效果最优化。

4、认真完成区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1)积极认真承担区集体备课、区级公开课。

(2)协助外教做好两个年级的口语教学工作和英语角各项工作。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2、检查各备课组的教案及集体备课情况。

3、开好口语课和英语角。

4、研究期末各班级情况,相关教师思考具体措施。

5、初二年段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第一次竞赛。

三月份:

1、各备课组研究本年段英语质量调控措施,最好具体到班级。

2、初

一、初二抓好阅读和词汇竞赛。初二年段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第二

次竞赛。

3、初三年级结束新课并抓好口语测试各项准备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完成各项任务。

4、开展教师学唱英语歌活动。

5、沈继林老师开设区级讲座:谈初三有效复习。

6、全体初中组教师进行人机对话上网实际操作和培训。

四月份: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规范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加强针对性,减少教学的随意

性。

2、抓好各年级期中复习和阅卷工作。

3、各备课组做好质量分析。

4、初三年级进行词汇和阅读竞赛预选赛活动,实验班选两位同学参加,普通班选一位同学参加区竞赛。

5、沈继林老师为全区初三老师提供相关复习资料。

6、组织初三年级参加口语和听力测试。

五月份:

1、初一抓好口语竞赛。采用班级初选,年级决赛,外教协助选拔的方式进行。

2、初二年级抓好英语作文竞赛,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八B教材中相关内容。

3、组织教师参加区无生上课比赛和首席教师评选活动。

六月份:

1、抓好期末复习工作。初一和初二口试。

2、抓好阅卷工作。各备课组做好质量分析。

3、各备课组做好学生暑假生活的有效指导工作。

新学期我们将努力深入课堂,用 “显微镜”观察课堂,发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跳出课堂,用 “望远镜”观察课堂,寻找制约有效课堂教学的管理机制有什么缺失。苦练教学基本功,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初三毕业班的工作研究,争取在2010的中考中争创佳绩,初一和初二年级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推进。过去的一年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不管困难如何之大,我们都将一如既往,以更多思考,更多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语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2

教育本身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 它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 并对这些因素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其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此次教育改革强调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事做人,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做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 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时, 很多学生选我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当然, 很多小组是选定了一些和自然科学联系比较密切的课题后才来邀请我做他们的指导老师的。这类课题通常需要通过实践进行研究, 而我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发现, 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当地弱。这可能与我们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及中国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分代劳有关, 学生很少有机会真正去动手做些什么, 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也很难独立地去解决它。而这些正是现在教育所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在和学生一起活动时, 我常常思考: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在很多时候和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 在发展学生素质方面又各自有着各自的优势, 如何将生物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关系

(一) 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生物实验, 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是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现行教育积极倡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 使其掌握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学科基本知识;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 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反作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它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 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活动所获得的生物科学素养又反作用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像我们都知道成熟的苹果是会落地的, 但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因为他具有善于观察、乐于提问、积极思考、热爱探究、动手能力强、尊重客观规律等较高水平的科学素养。

三、如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平时我比较喜欢在办公室种些花草, 我办公室的窗前、门口总有些同学驻足欣赏。一次偶然的机会, 有同学发现放置在窗台上的植物往窗外弯曲生长, 所以他们向我提出了心中的疑惑:是什么因素导致植物幼苗向窗外生长?联想到必修三中会涉及相关的内容,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题材, 建议他们可以动手进行探究。没想到这个建议得到了他们的一致的赞同。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小组, 自己分工, 制订计划, 打算通过活动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下面就以该活动为例探讨一下我们在活动中如何成长, 提高科学素养的。

(一) 以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在我们的生物教材中并没有要求做这个探究实验, 但是由学生兴趣使然, 且不用占太多时间, 初期准备好后只需要每天观察记录一下。它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在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使人集中注意, 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置的生物实验一定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内心趋向, 寻找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活动进行实验, 才能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调动全部感官,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

(二) 以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通常不是一个人的活动, 是一项集体的活动, 需要大家分工合作,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同学们共同合作可以发现一些自己忽略的问题, 可以一起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在上述实验中, 每位同学都有明确的分工, 凌俊杰同学的主要任务是给用单侧光照射的幼苗记录其弯曲生长的状况, 使用的方法是每天定时拍照, 在给幼苗拍了3天照片后, 大家在讨论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他每次拍照都是迎着植物的正面, 几乎看不出幼苗有没有弯曲生长的具体情况, 更不能很好地体现弯曲的程度。于是大家一起讨论应该从什么角度才能更好地记录幼苗是否弯曲及弯曲的程度, 所以在之后的记录活动中他每次注意定时、定点、从侧方进行拍照。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同学们多讨论、多交流、多总结, 做到资源共享, 这有利于他们吸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充分利用周围的一切有利资源, 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求真求实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有同学发现毛豆发芽后, 白乎乎的“芽”在往下生长。而他的“常识”告诉他芽应该往上生长, 他担心最后的实验结果会和预期不同而导致实验失败, 所以他自己动手把芽换了个方向, 过了几天发现芽又在往下长了, 这颗种子就长成了螺旋状, 于是他带着疑问来找我, 当我给他介绍了关于种子的结构特点后, 他终于明白原来是自己给种子帮了倒忙。他也明白了活动过程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避免想当然。生物实验通常有明确的目标,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 同学们在进行实验前会有对实验结果的预测, 为了达到和自己预测相同的实验结果, 常常会有同学违背实事求是原则。这就是妨碍我们发现真理的大敌。活动的结果是由一个个正确无误的小环节组成, 环节之中又是由一个个小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 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 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得尤为重要, 成功的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活动中小细节的精心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时刻注意实事求是, 尊重自然发生规律。

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案例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32-01

就初中阶段学生研究的题目而言,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让学生去研究、去发现,意图是让学生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去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

一、案例:【自行车上的力学】

(1)准备:一辆老牌红旗自行车,一辆新式轻便自行车,起子、扳手、钳子、充气筒等。

(2)实践:首先检查车况,并调节红旗自行车闸的松紧。

①骑一骑比较灵活程度

②掂一掂比较质量

③分别载人骑行,感觉省力程度

④充气,比较车胎气饱时和气瘪时哪个情况下省力

(3)体验交流

①自行车为何骑行时不倒,静止时要倒?

②谈谈两车分别单人骑行和载人时灵活和省力情况

(4)发现探究

①指出闸的结构和部件,力争用物理术语描述刹车的过程,并说说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②哪些部位使用了弹簧?分别起什么作用?

③讲出气门芯、充气筒的结构与作用

④自行车靠摩擦力前进,哪些部件在设计上体现了增大摩擦的作用?自行车又是如何减小一些不必要的摩擦的?

⑤哪些部件运用了省力杠杆?哪些部件运用了轮轴?

⑥两辆自行车在价格、性能、质量、设计、材质等方面有何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5)讨论归纳

①力和运动的应用

增大摩擦:多出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一增大摩擦。如车的轮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如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在刹车时,用力捏紧闸把,增大了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动的目的。

减小摩擦:车轴装有滚珠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注润滑油

弹簧的减震作用:车的坐垫下安装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振动;车头闸把出的弹簧起复位作用。

②压强知识的应用

车胎上的铭牌标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因压强过大而爆胎。

坐垫呈马鞍形,它能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而减小臀部所受到的压强,使人骑乘时更加舒适。

③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车圈的的压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车头与转轴。

(6)点拨与启发:

①气门芯是利用橡皮的弹力制作的单向阀门,充气筒内吸入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被压缩后压强增大,克服橡皮的弹力进入车胎,橡皮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堵住进气孔,此过程反复进行,车胎内的气体因质量不断增大而被压缩,所以压强增大。

②老牌红旗自行车诞生于八十年代左右,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路况不好,为满足人们骑乘载物的需求,使用钢材较多,以图坚固耐用,所以价格昂贵,外观笨重,质量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和科技的发展,技术不断革新,工艺不断改进,现在的自行车减小了车轮半径,大量使用合金,制造成本降低,因此价格便宜,质量变轻,外观设计更加美观漂亮。

(7)合作研讨:

①如何进行自行车的维修与保养?

②骑自行车是如何注意安全?

③尝试为自行车的设计、制造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开展物理第二课堂的体会

在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受具体的实物、场景的启发,通过动手操作,生活体验被激活。只有让学生动手去感受课本中的知识,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渗透STS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赵承福.中小学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二语组工作总结 篇4

----棋盘街小学二语组工作小结 顾晓娜

走进棋小,你就会看到一支敬业爱生、进取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这就是我们二年组的语文教师,大家同心同德,扎扎实实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一、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研活动是我们成长的舞台,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是我们的目标。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我们每个人均会积极参与,共同学习。

为了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初,大家一起讨论分析情况,才制定切实可行便于落实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学期的教研活动形式,都尽量做到形式的多样,研讨的有效。活动形式除了公开课课堂研讨、理论学习外,还有观看名师录像课当场写评课稿、命题讨论、教学质量分析、课题研究汇报等。教研活动时间一般定于每周一下午,每次教研组活动,由主持的组长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研主题,自选内容,其他组员都会做好参与发言的准备。在每次活动中,大家都能各抒己见,发表意见,有所感悟。如每次的课堂研讨课活动时,组长作好通知、安排等工作,保证本组教师全部参加。课后组长主持组织评课、说课。因为都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且相互了解相通,在评课中,都能直言不讳的进行评价与指正,所以在每次教研活动后,在教师中都能引起广泛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了无数教学灵感的火花。这不仅是对上课教师的一种帮助,对其他教师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高教学水平的学习。应该说每次的教研活动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我们的教研活动是一个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教师积累教科研素材的资料案例库。

二、重各类活动,提供大练兵平台。

老师们积极参加“每师一课”活动,组内每人推出1节公开课。大家个人将所学理念大胆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形成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为了夯实自己的基本功我们组的老师们积极参加每周的书法培训,苦练基本功,积极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掀起了组内大练兵的热潮。

三、重常规教学,做到四个“一”。(1)备课环节、强调一个“实”字,讲求实效。集体备课活动主要集中讨论四个大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三是学什么,四是怎么学。每个教师的教案中,有独立备课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通过讨论,集体探讨出符合实际的具有针对和指导意义的教案模式。

(2)上课环节讲究一个“效”字。为了使课堂教学“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教研组采取如下措施:找准教学定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学做到“还学生一片天地,给课堂一方乐土。”增强我们课堂的活力,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讲授要精、步骤要实、方法要活、知识要准、教技要巧、板书要新、效率要高。

(3)坚持写好教学反思,讲究一个“质”字。每位教师每月教学反思数量达当月教学总量的四分之一,篇幅长、有质量。通过写课后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4)作业布置和批改、讲评环节抓住一个“精”字。老师激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批改,精批精改、面批面改。教师们还建立“错题档案”,杜绝繁、难、怪题,杜绝重复作业和机械训练的无效训练,杜绝体罚性作业训练。我们结合所学内容,还巧妙的设计了些有趣的作业:有写给春姑娘的话,有自己设计的成绩单,有画在圆月亮上的话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中语组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我们中语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坚持学习,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勤恳耕耘,默默例文,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充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教改实验活动。认真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任务,现就下列三方面进行概要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优秀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假如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订阅各种语文学习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干善研,善研才干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大家在“学习一实践一学习”的循环反复中不时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

二、积极参与和开展教研活动

为了让老师们尽快掌握小学三年级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星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我组教师也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本学期,依照教研

室、学校的工作布置,我们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分别对《少年王勃》《李广射虎》《跟踪台风的卫星》《九寨沟》等多篇课文进行了教学研究。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设计,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布置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论、研讨。再由任课教师反思后,改进教学设计,再执教、组内再听课、再评课,执教老师再改进再指教。一个流程下来,全组教师的教学均有提高。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我组全体教师的专业生长。

三、发扬集体精神,凸现合作精神。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互相探究教学中的问题,在各级质量检查中,相互出谋献策,资源多篇,力求提高我们的语文整体成果。比方,我们组老师大多能自身制作课件,熟练操作多媒体平台,充沛开发网络空间的潜能,大家经常自制课件,把精心制作的课件无私地例文出来,在组内实行资源多篇。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我们互相提醒、互相协助,相互都没偏私。在复习时,更是愉快地分工合作。先分级集体备课,确定复习的计划和方案,然后相互分工,人人出谋献策,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使复习的过程能讲练结合,有序进行。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研组,我们的工作存在着许多缺乏,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不时完善,我们将会加倍努力、勤奋工

语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6

一、第二课堂活动现状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只重视第一课堂的组织教学, 忽视了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 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控能力、敬业精神等的培养。第二课堂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更多地只定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与教学距离太远, 甚至处在大学教育边缘化的地位。而承担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部门往往是高校的共青团组织, 归属于学校的党组织领导, 这种格局的结果是第二课堂活动在很好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职能的同时, 在“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作用上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 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具体表现在:

第一, 第二课堂活动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指导,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难以提升。

第二, 第二课堂活动的场地硬件条件不佳, 学校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第三, 学生个体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更有效的引导, 导致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校学生能自愿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还不到20%;调查结果还表明, 学生参与活动有一个基本规律:大一积极, 大二消极、大三逃避。

第四, 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的活动少。目前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文娱体育类的多, 直接和未来工作实际联系的很少。

二、大学毕业生职业素养现状

中国知网 (CNII) 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2]当今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往往缺乏职业意识,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较好的规划, 而只注重眼前的待遇和利益。就拿我们学校来说,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拥有企业将近一千多家的广州科学城, 2009届毕业生学生参加就业人数4187人, 其中在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工作人数却只有209人, 仅占就业总人数的5%。这个可怜的数字, 就与毕业生认为在科学城上班交通不便、待遇不好等观念有直接关系, 他们没有更多地看到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的人还将与用人单位签约仅仅看作是自己的退路, 而把违约看作是“人往高处走”的必然结果, 有的甚至眼高手低, 好高骛远, 消极怠工, 频繁跳槽。此外, 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 他们爱出风头, 却心灵脆弱, 缺乏独立性, 害怕承担责任, 缺乏吃苦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 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他们个人意识较强,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团结协作精神。毕业时, 他们以待遇高低好坏作为选择工作岗位的标准;选择工作讲条件, 图实惠, 不讲实干和奉献, 拈轻怕重, 怕吃亏。多数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 对将来从事的行业茫然不知, 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他们的职业意识也非常淡薄, 学习无目的, 无动力, 不关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缺乏竞争意识, 只是一味躲在大学的象牙塔, “闭门造车”, 甚至有不少学生还依赖学校为其安排工作。

三、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

职业素养的缺乏带来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也冲击着整个高职教育。我们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应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才能使高职教育完成它的社会使命。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有哪些呢?2009年9月,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就用人单位对我院2009届毕业生的评价鉴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出问卷2742份, 实际回收1657份, 回收率为60.4%。这份调查问卷问到:用人单位最注重学生的哪几方面素质?回答最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有521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31.4%;回答最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有435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26.3%;回答最注重社会实践经验的有286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17.3%;回答最注重团队精神的有208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12.6%;回答最注重综合素质的有481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29%;回答最注重可塑性的有191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11.5%。回答最注重外语、计算机水平的有86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5.2%;回答最注重专业学习成绩的有82个单位, 占用人单位的4.9%;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 最注重的方面主要是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而这一方面恰恰是毕业生最容易忽视和缺乏的, 必须加强。

四、加强第二课堂活动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深度融合

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它的开展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尝试发挥才能, 并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能力, 激发他们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来检验自己, 再而完善自己。高职院校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学生树立团队精神, 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这就是说第二课堂活动要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相融合。

(一) 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这能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整体提高学生的首创冒险精神、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社交和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开创性人才的教育。”[3]对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创业教育, 有利于学生更全面认识自我的能力, 并且创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提供了更丰富实在的实践活动,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或挂职锻炼、专业技能比赛、学生创新成果展示, 建立创业社团, 开设网上创业论坛, 举行设计作品竞赛, 开设模拟企业环境、举行创业大赛等等创业教育涵盖的内容, 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创新实践意识和专业技能, 并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投入第二课堂活动的热衷度。另外, 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并让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中进行实践, 哪怕是虚拟的企业环境, 都可以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积累创业经验, 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我校的校园风情街和创业广场, 则提供给想创业的学生合适的创业环境, 有不少学生租赁了店面进行经营。实践证明, 这些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市场规律, 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 尝到创业小成功的甜头, 学到了相关经验, 这些都有利于坚定他们今后的创业道路。

(二) 技能训练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第二课堂更要注重培养和增强学生基本技能, 多组织技能比赛, 学生才能通过参与, 加深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 并增强实操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紧扣专业培养主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不同专业的活动和比赛, 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近两年来, 我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很注重这方面, 不断追求活动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医药健康学院每年一次举办的药物制剂大赛, 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意, 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自行完成药品的制作和包装设计乃至推销;医学营养专业举办膳食烹饪大赛, 学生烹饪味道佳、营养丰富的菜肴;中药专业则将平时上山采的植物制作成精美的极具观赏价值的标本, 药学医药经营管理方向的学生则参加销售之星比赛, 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推销技巧等。信息工程学院的电脑科技节、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时装秀、制造学院的模具设计大赛等活动都是很好的, 有利于增强学生技能的第二课堂, 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这些活动也是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

(三) 企业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 这是培养职业素质的一个阵地。“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中, 学生耳濡目染以纪律、礼仪、忠诚、敬业、合作、责任、服务、创新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并在各实习岗位中践行, 使学生对职业素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4]。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结合地方行业的特点和要求, 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比赛中;也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创建真实的企业环境, 依照企业员工规范考核学生。这就要求高职学校要探索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模式, 推进高职院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 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 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可以联合企业开展校内外的活动, 多开展一些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去企业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创业实验活动等, 把比赛地点设置在企业或者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模拟企业, 以“实际”的企业环境考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 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 练技能, 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并在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 也为学生未来实习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前不久, 我校管理学院就对一个外商大酒店基层管理干部组织了一场以“团队协作, 互惠共赢”为主题的“体验式”培训。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温馨歌声中, 培训拉开序幕。培训师首先以“你快乐, 我快乐”按摩操作为破冰游戏, 带动现场氛围, 让学员们以愉快的心情、轻松的状态开始培训, 同时拉近了培训学员之间以及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接着培训师针对酒店行业高流动率的现状进行分析, 引出酒店基层管理者所面临的管理难题。之后, 结合分组、滚圆球、建高楼游戏引导学员讨论, 提炼出“赏罚有道、公平公正;正直亲和、专业权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加强参与、学会授权”等团队建设的要领。在培训过程中, 还引入团队竞争, 安排了有趣的惩罚环节, 学员们积极参与, 气氛非常活跃。活动结束后学员都普遍表示, 这次培训与以往的培训有很大不同, 大家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这就是学校第二课堂主动走进企业所取得的效果。

(四) 企业文化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充分争取用人单位资源上的支持, 最好是引入专业对口的企业, 将企业文化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第二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 营造相对应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育环境, 增强学生的企业归属感。比如我校从2009年以来, 就引入企业文化的5S管理模式, 即企业环境卫生和设备管理工作标准来要求我校的教职员工, 随后又把5S管理模式推广到学生宿舍和教室卫生规格化管理中, 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全校师生严格遵守5S管理模式, 教职员工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学生贯彻执行并养成了好习惯, 这都有利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 能尽快适应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

(五)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高职院校也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注重把就业指导融入第二课堂活动, 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职业观。比如可以采取讲座、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 邀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以实例来讲解企业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和要求, 或者引用社会上失信或埋没职业道德带来恶果的实例, 组织引导学生围绕事件中的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等问题, 并结合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展开讨论,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增强职业意识和企业归属感, 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从而更好地使其避免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

(六) 个性化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 更多地培养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和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5]因此,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 引入个性化教育, 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和在以后走上就业岗位后的优劣势, 这样学生才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发挥自己的个性化追求和创新的想法, 也才能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寻求进步和发展。此外, 我校规定学生要参与读书活动, 按时提交读书心得;学生通过读《论语》等国学经典或励志篇章来获得人生感悟而陶冶情操, 并有可能由此找到精神支柱。教师也需与时俱进, 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才能有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水平去教育好学生。

当前“90后”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学校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往好的个性方向发展, 而不是用过时的思想观念去围堵他们, 这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亚里士多德说:闲暇出智慧。面对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 我们强调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创新。我校从去年开始, 在俞仲文校长的提议下积极开展金点子比赛,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生踊跃参加, 其中宿舍管理系统、手机监控系统、防盗网升降梯、番茄红素的应用等项目, 技术含量都很高, 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制造学院的模具设计大赛、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时装设计大赛等活动其实也是创新教育的体现。

(七) 服务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 我校提出了“服务工程”和“铸魂工程”, 要求从2009级开始每届学生要在大二前完成30小时的义工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 这类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中, 我校共有四千三百多名学生参加了志愿报务, 从岗前培训到工作结束长达三个多月, 学生都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做到零事故、零投诉 (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也至信感谢) , 并且涌现出了许多感人和先进的事迹;也派出了两万多人次的文明观众为运动员喝彩, 运动员的协作、友善、激情、坚持等体育精神极大地影响了他们, 学生的感恩意识、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明显增强。此外, 我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到老人院、社区和街道等地作服务活动, 其教育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八) 网络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充分利于网络平台, 积极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 在校大学生数量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比例严重失调, 第二课堂活动的普及受场地和人员等方面的限制, 不能大范围的展开。把网络教育融入第二课堂活动, 举行网上征文、网页设计、网络销售、网上读书等比赛, 既贴近学生现实,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还可以扩大第二课堂活动的涉及范围, 涉及的比赛形式也趋向多样化。此外, 还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并对广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教育学生不发表和散布危害党和国家、社会、集体的言论。

(九) 国际化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融合

当前, 中国正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当学生作为一个“全球人”时, 就须对各国、各民族地区的职业文化有所了解。因而第二课堂活动也应适当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职业素养的内容, 以满足特殊学生所需。

五、存在的问题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二课堂活动时, 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缺乏经费支持

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或兼顾, 从而阻碍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步伐。企业不太愿意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 却又不愿意吃苦, 不讲究奉献, 容易跳槽;更不愿意浪费时间、财力物力“办培训班”。此外企业的投入不能确保得到期望回报的条件下, 也很难和学校合作,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出钱出力。而对学校来说, “在投入不足, 校企合作渠道不畅, 学校自行组织实训教学, 又碍于设备投入缺乏资金, 教学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 职业教育不得不从自身生存出发, 被动选择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转型困难重重。”[6]

(二) 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

未形成,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学生下企业进行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只有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前提下,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才能更有保证地与企业活动融合开展,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进程才能更好地推动。此外, 政府也可出台相关政策, 对与高职院校联合举办活动的企业给予奖励或减税, 鼓励开拓校企联合举办活动的渠道, 或者举办国家级、省市或区域性的学校与企业联合组队参赛的活动来引导,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必将会不断地融合职业素养, 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2]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 .

[3]孔庆书, 刘朝英, 高文海, 曹丽杰.创业教育进入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5 (6) :102-105.

[4]郭胜.校企共建助推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N].中国教育报, 2007-8.

[5]刘继勇, 邓敏.个性化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 2001 (5) :129-131.

浅谈农村学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篇7

关键词:农村学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对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现在的教师每年都要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更好地培养人才。自2011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要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所谓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就是要丰富英语第二课堂,学英语仅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丰富英语第二课堂呢?这是我们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以前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简陋,第二课堂几乎是城市学校的专利。随着农村教学条件的改善,第二课堂在农村学校慢慢地全面开展起来。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以前的英語教学中,学生只在每周的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课外没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没有一点关联,学习的内容没有练习难以巩固,学生是上课学下课就忘。此外,由于学生的年龄、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身的努力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丧失。而利用英语第二课堂,教师可以设计简单明了的活动来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成绩好的学生设计较难的内容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不同的任务,对他们更好地、更均衡地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第二课堂有利于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过的语音、词汇、语法,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使用语言的能力等,并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

我所在的学校小,班级少,人数也少,各种设施也不完备,不适合举办大型的活动,通常是在本班组织一些活动来丰富第二课堂。

一、组织英语书写比赛

七八年级时定期举办书写比赛,按照书写规范要求学生书写26个英语字母、单词、句型、对话或短文,评选出优胜者。使学生意识到英语书写的重要性,使学生的书写规范得以巩固,这对以后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英文小报编写比赛

组织学生编写英文小报,指定编写要求,从纸张的大小、小报内容、版面设计到评分标准。此活动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上的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学生为了编写出自己独特的小报,必定会查阅各种相关信息,增长了见识。

三、坚持进行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

为了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最少听15分钟的英语课文录音,周末则不少于45分钟,需要家长签字确认。以此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课堂上每天坚持让学生做Daily report,有些教师认为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活动,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但是这项活动却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及写的能力。为了完成这项活动,学生必须在课前认真地准备,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及融会贯通。

在各种节日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利用自习时间举行小型的英语联会、朗诵、讲故事、猜谜语、唱歌、演讲及小品等。

四、每人一本及每日一句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写上自己记不住的单词,后面再写上一个例句,无事便打开,读上几个词或几个句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时即可信手拈来。

每天在教室的黑板上写上一句英语格言或谚语之类的英文句子,要求学生摘抄并背诵。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语感,同时也给他们的英语写作提供了素材和例句。

五、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现在有很多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报刊和书籍,但是农村学校有些家长经济能力有限,有些家长没有给学生买书的意识。我班学生很多家庭没有电脑不能上网,网上的信息资源都利用不了。因此,我用班费或鼓励学生戒零食攒的钱,集体购买一些英文故事、英文杂志、连环画以及一些英美文化概况的材料等,放在教室图书角。学生可以随时在教室里进行阅读,读后摘抄好词好句,用英语写短小的读后感。此外,在学校利用中午或自习课时间,也会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声影片或视频等。

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了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师,看到学生的成长我在欣喜的同时,也会要求自己思索其他的有效方法,对自己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语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8

第二课堂指的是除上课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实践活动,设立第二课堂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第一课堂。所以说,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第一课堂的催化剂和促进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第二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空间,拓宽了他们语言文学的知识面。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和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呢?

一、培养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好广泛,极易想象,极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效地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科学安排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小组

为了使学生能愉悦和谐又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性别差异、地域跨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分组。首先让语文成绩较好,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语文学科代表,担任第二课堂大组长,然后再由大组长选定各组的组长,各组成员按照兴趣爱好、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水平自由组合,由组长依次编号,最后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在小组间进行平衡调整。各小组要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自定组名,自拟小组口号,制定学习目标和互帮互学计划。这样安排第二课堂学习小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起到互帮互学,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

三、教给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阅读方法

1.合理制定阅读计划。阅读,是语文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根据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最适合阅读儿歌和图画书籍:中年级学生则较适合阅读寓言、童话等短文:高年级就可以安排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中外文学名著、科普文章及报纸杂志。

2.博采众长,摘录好词佳句。第二课堂的阅读,应更多地注重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避免学生多过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记录好词、好句,不断积累字词。同时让学生记录课外阅读中遇到的精彩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起到广撷博采,学以致用的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3.讲求方法,精略结合。面对不同的阅读文本,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对那些最有意义,与学习密切相关,有趣味的段落和章节进行精读,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勾划,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对其它一些无关紧要的段落,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地进行浏览,从而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四、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小组交流

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小组交流。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更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同与赞扬,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要利用班队会、兴趣小组课开展第二课堂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开展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比赛活动;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当然,小组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搭台教师唱”“教师搭台学生唱”“师生搭台师生唱”“学生搭台学生唱”可多措并举,全员参与,让成员间相互解疑、补充、总结。

五、留心发现,鼓励表扬开展第二课堂的典型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把自己第二课堂活动中看到的在课堂上进行发表时,教师要进行大力地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的课文《草原》中,总结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有关描写草原的成语,有的说“绿草如茵”,有的说“万马奔腾”,还有的说“一望无际”,你一言我一语,学生感到新鲜又有所收获。我抓住时机给能回答的学生发了小红花、五角星、粘贴画等奖品。学生获得表扬后,十分兴奋、喜悦。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今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了。

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的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能有效地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翅膀: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优秀品质,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高校创客第二课堂的活动模式探索 篇9

一、创客第二课堂的定义

( 一) 创客的定义。在对创客第二课堂进行定义之前, 我们首先需要对创客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一准确把握。“创客”一词, 源于英文单词“Maker”, 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 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 并加以分享的人。商品批量化生产的现代社会, 个别化创意大多仅满足个体需求, 不易推广。而伴随互联网兴起, 这一现状得以改善, 鼓励协作创造和积极参与、整合数字科技和桌面制造的创客运动空前发展。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提出在高校开展创客第二课堂活动。

( 二) 创客第二课堂的定义。所谓创客第二课堂, 顾名思义, 就是将创客的理念与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紧密融合, 在改进传统教学管理方法的基础上, 努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创客素质与创客精神, 提高其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是一种以创客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导、以项目为中心的新型课外实践教学模式。

二、创客第二课堂的意义与价值

( 一) 创客活动在高校第二课堂实践中具有独到功能, 应高度重视其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学校教育越来越僵化的今天,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在不断丧失。创客第二课堂为学生打开一扇创新之门, 极大改变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方式, 减少了标准化教学和测试所带来的损害, 利用新方法鼓励创造和创新——用3D打印与桌面技术来实现跨时空的创造和分享。

( 二) 作为数字技术与教育的完美融合, 创客第二课堂正改变着中国教育的走向, 使学校从知识传授的中心逐渐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变革为中心的场所, 并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开源硬件、3D打印机以及易于学会的编程语言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为学生动手创造提供便利, 必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 三) 高校第二课堂的创客活动, 是传统学习方式的全新变革, 也是对教育资源共享和知识传递方式的新探索。数字科技时代, 我们的学习将逐渐从对知识的买卖转变为对知识的创新与分享, 学生将迅速完成从消费者到创造者的角色转变。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流方式, 使全球信息资源共享、交互学习和远程合作成为可能, 帮助教育和学习回归到真实世界。

( 四) 创客第二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打破了专业界限, 实现多学科融合, 开创了一个新的教育时代。其对学生进行从个性化成长到团队合作的全面培养, 活动内容往往具备相当的技术挑战性和密集的知识含量, 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式实践学习的同时, 提升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合作交流。

( 五) 创客第二课堂通过对学生进行交叉学科训练与角色分工, 完善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理念, 开创了新的就业模式, 帮助学生实现创业理想。其使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清晰的自我定位, 了解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使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接轨, 学科交叉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并行, 整合小众资源与大众市场, 形成全方位协同创业机制。

三、创客第二课堂的特征

( 一) 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创客第二课堂的指导教师只提供理念与技术指导, 其他设计与创造均由学生自行完成。鼓励学生以技术为基础, 以兴趣为纽带, 线上、线下互助合作, 创意分享, 共同创造。

( 二)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创客第二课堂是传统学习方式的全新变革, 也是对教育资源共享和知识传递方式的新探索。其追求的极致是开放和包容, 这与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而此种教育自信必将促使我们不断超越和迈进, 以此引领我们的教育回归到真实世界。

( 三) 成果转化的便捷性。公众制造是完美的广告方式, 其充分利用众筹平台, 打破传统融资模式, 追求小众资源与大众市场的完美合璧。与以往校内创业不同, 创客项目的成功不再完全仰仗单一主体的投资或赞助, 而是以新兴的网络众筹平台为载体, 依靠大众力量, 实现草根梦想。其注重创意、门槛较低的特点, 非常适合创业初期的学生群体, 其第二课堂活动成果也必将成为技术世界强有力的创新推动力。

( 四) 技术传播的共享性。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在数字时代, 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和资源的流动正不断加剧, 全球创客资源迅速聚合为最大化的“群聚系统”, 从而使创造和共享成为国际常态。国际开源社区提供的免费平台和开源软件, 使无国籍资源共享与多领域跨界合作成为可能, 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便宜。

四、创客第二课堂的活动模式设计

高校创客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其规模和范围可划分为三个级别。

( 一) I级课堂——开设创客选修课。基于创新即学习的建构主义模式, 从学生踏入校门时起, 即开始创客理念宣传与创客知识普及, 推行广谱式的创客教育, 开设创客类选修课程, 如木工技巧、数控机器操作、桌面3D打印等课程, 引发学生的群体性关注。将创客教育作为一门通识性知识来予以普及,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根据课程需要, 为初学者提供创客工具与创客技术, 充实传统课堂教学内容, 以机动灵活的方式吸引初级学生创客。

( 二) II级课堂——建立创客工场, 打造创客社区。充分利用校园现有资源, 与科技协会、创业协会等兄弟社团组织形成互助联动机制, 结合三下乡、寒暑期社会实践等实体操作平台, 争取多方资金与技术支持, 建设校园创客工场, 营造起开源社区氛围。鼓励慕课分享和自由学习, 与国际创客一起共享创客资源, 制定合作研究伙伴计划, 自由结队形成以项目为基础、以兴趣为纽带的交叉互补型创客小组, 不定期开展校内外研讨交流和成果发布活动, 提高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率。

( 三) III级课堂——开办创客公司。在前期研究基础上, 依托大学科技园、孵化园、校园众创空间等校园孵化平台, 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 开创实体性公司, 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完美融合, 为校园创客提供良好的社交空间、工作平台与创业基地, 实现创意开发和产品制造的双重梦想, 进一步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服务。

五、创客第二课堂的未来启示

( 一) 提倡开放式的教学概念。在开展创客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基本主题, 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 帮助其在动手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指导教师的作用仅限于点拨和指导, 只提供思路, 不制定标准答案,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基于问题而学习, 基于项目而进步。

( 二) 建立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避免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是墨守成规, 全面拒绝, 对创客教育予以完全排斥和抵制;另一个是本末倒置, 全盘接受。不顾自身实际情况, 盲目荒废学业或一味推崇退学创业。

( 三) 追求人本主义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感官参与的能动性和学习主体意识。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学习模式, 帮助学生挖掘自我潜能, 寻求生命意义, 培养合作精神, 完善生命体验。

摘要:本文结合创客理念, 以创客第二课堂为主要活动方式, 阐释了创客第二课堂的定义、意义、特征、活动模式设计及未来启示。希望通过高校创客第二课堂活动, 将创客理念逐步普及、推广, 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客运动,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193

[2]马克·哈奇.创客运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144

[3]徐美娟等.EP2社团的创客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5, 8:113

[4]郭伟, 钱玲, 赵明媚.我国教育视域下创客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 2015, 8:107

上一篇:根据所学单元内容下一篇:明达教育培训2013寒假中小学英语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