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图(精选9篇)
浙东运河与送别图 篇1
所以苏轼才在《水调歌头》里发出如此感慨。也正因为此,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汉五言诗《旧题<苏子卿诗>四首》之四)由于欢合难以如愿,离情油然而生,别离也就成了人生不得圆满的一大遗憾,成为古代文人独特的人生体验,就如南朝江淹《别赋》所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对天性敏感的诗人来说,他们触之于怀,发而为诗;对于画家而言,则诉诸笔墨,加以艺术的表现,送别图、话别图自然成为中国古代绘画中一种常见主题。著名的有沈周的《江岸送别》和北京保利200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隆重登场的唐寅的《金阊送别图》。
余秋雨先生曾曰:“中华文化经络的主干,是由大河组成”,“中华文化在本质上是河川文化”。水路运输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水路交通中,主要的工具是船,主要设施是港口,送别空间主要在渡口、码头、江边。宁波是江南著名的水乡,河网密布,浙东运河既是北上的起点,又是走向世界的起点。我们可以想象,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了多少离别相送的故事。宁波又是浙东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交流频繁,文人们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如《鄞江送别图》、《小浃江话别图》、《东津话别图》。这里略作赏介。
《鄞江送别图》作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前,纸本,设色,手卷,纵40厘米,横254.3厘米,末署“陈韶写”,下钤“四明陈韶”白文方印。卷后有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林佶(鹿原)跋文,而后有李暾、陈云凤、毕承昭、郑福泰、周际廷题跋观款,末有癸未(1943)张寿镛长跋并诗。现藏天一阁。据图后跋文,该图记录的应是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万斯同、万言叔侄北上预修明史,证人讲经会学友、旧友为之饯别的历史事件。林佶在跋文中介绍图中这些人物是这样写的:“先生(万斯同)出此图指予曰:微须广颡、捧茗而南坐者为李杲堂;对予西向坐者为郑禹梅与予七兄允诚(万斯备);肩予上坐持绿茗碗者为陈介眉。其旁列坐三人,中为予侄贞一(万言);左为黄直方,梨洲先生之子也;右为王文三。其徘徊树下而立者,前为陈和仲,后为陈同亮;凭石而倚者为张志吕;其行而前手指予坐处而回顾其后者为陈子政;其挟卷来者为张德符;最后执册同行者左则杲堂之子寅伯(李暾);右则志吕,德符之兄有斯也。”张寿镛在跋文中更明确地指出图中人物的姓名和年龄,按图自右而左(应自左至右)分别为陈介眉(46岁),万季野(42岁),李杲堂(58岁),郑禹梅(43岁),万允诚(44岁),王义山(30岁),万贞一(41岁)(笔者按:有误,应43岁),黄直方(41岁),陈小同(46岁),陈和仲(40岁左右),陈志吕(未满30岁),陈子政(35岁),张德符(未满30岁),张有斯(26岁),李东门(18岁)。李东门(即李暾,图中最年轻者)在林佶的跋文后也有题诗,抒发看图后的感慨,怀着送别的惆怅,期望万斯同在3年内完成明史后返乡再为甬上学子讲经授业。《鄞江送别图》的作者陈韶,据《宁波府志》记载:“字克谐,鄞人,尝客西湖,从谢彬学,遂得其术,妙于传神,与毛鲁齿相诺,技亦相埒,性喜酒,善诙谐。也从章声游,工山水,笔法严谨,绝无宋元以来婉媚之习。”《鄞江送别图》的树石山水工整严谨,画法与章声笔墨风格较为接近。人物布局精细周到,对15位送行的学友和学友后人,按年序辈份、学养资历、个性特征及亲朋疏密来设定位置。看似三五一群围坐啜茗闲谈,或二人驻足私语,或瞻前顾后等待启程送行,或在后接踵而至,但人物间相互呼应,错落有致,生动自然。画家为突出主题,把万斯同和万言放在画的重要部位。万斯同方脸,身材略显矮小,坐于团蒲之上,与三位年事稍高的学友一起,身微前倾,似在讲话,表现他满腹经纶,口若悬河的性格特征;万言则体态肥胖,身材高大,手持茗碗,正襟危坐,两眼直视前方,显示他意壮气盛的神情。这两组人,临近水际围坐,催行的小舟泊在芦苇旁边,画家又将山石树木搬来点缀,以渲染送别的气氛。年轻的学友后人姗姗来迟,留在后面,以示对前辈的敬意和礼让。图中人物皆明式衣装,宽袖长袍、素衣布履,突显甬上书生的遗民心态,与万斯同“不置衔、不受俸,请以布衣参史局”的宗旨相吻合。
鄞江源于四明山的大皎、小皎二溪,二溪汇于蜜岩为皎口水库,其下为樟溪,至它山堰,分二支,一路经光溪桥入南塘河,注入宁波城内月湖,一支过它山堰,为鄞江,旧称兰江,至南三江口汇为奉化江。二支均能通江达海。堰旁的鄞江镇为四明首镇,曾是宁波城最早所在,也是早期遣唐使登陆之地。《小浃江话别图》、《东津话别图》由海上画派大家任伯年绘制。
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号小楼,浙江山阴县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无论工笔写意,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无一不精。他博采诸家,自成风格,笔墨洒脱传神,色彩妍丽悦目。是我国近代的杰出画家,也是晚清海上画派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任伯年的父亲任声鹤是民间画像师,大伯任熊、二叔任薰都是名声显赫的画家,任伯年少时受家庭的熏染,已能绘画。1864年,太平军失败后,任伯年移居宁波,长达4年。与浙东的文人姚燮、方樵舲、姚小复、万个亭、陈朵峰、谢廉始、厉志、陈仅、叶元墀、叶元(土皆)、孙家谷诸君子相交甚密,歌琴唱和,弹宴良会,一时“名流觞咏无虚月”,视为艺坛盛事。现在所见任伯年早期作品,大多是在宁波画的。
《小浃江话别图》是同治五年(1866年)的作品.任伯年在宁波期间,访大梅山馆,与姚燮之子姚小复相晤甚洽,作此图相赠。任伯年在题跋中自识云:“丙寅年春客甬东,同万个亭长游镇西南乡之芦江,卸装数日,适宗叔舜琴偕姚君小复亦来,谈心数天,颇为合意。小复兄邀我过真山馆,领情款待,出素纸索我作话别图,爰仿唐小李将军法以应.然笔墨疏弱,谅不足当,方家一笑也.弟任颐并记于大梅山馆之琴咏楼中。”现藏故宫博物院。
小浃江源于鄞州莫枝东钱湖与天童太白山麓,流经五乡碶,达渡头董即入镇海(现北仑)界,其主河道主要在小港境内,最终流经浃水大闸后出口归海。小浃江不仅是条水利航运之江河,更是一条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河港。
画面以青绿工笔山水的手法描绘了姚燮家所在地鄞县五乡汇溪小浃江畔的景色。在一片青绿色的江南山水中,他与姚小复“话别”,话别的情景被表现在一个大远景的构图中,话别的人物仅仅是微小的“点景”人物。人物的出场方式,是从“山水”中自远而近地向我们走来。
同治七年(1868年2月)“任伯年绘《东津话别图》,并题跋:客游甬上已阅四年,万丈个亭、陈朵峰诸君子,一见均如旧识,宵篝灯,雨戴笠,琴歌酒赋,探胜寻幽,相赏无虚日。江山之助,友生之乐,斯游洵不负矣。兹将随叔阜长橐笔游金阊,廉始亦计偕北上。行有日矣,朵峰抱江淹赋别之悲,触王粲登楼之思,爰写此图,以志星萍之感。同治七年二月花朝后十日,山阴任颐次远甫倚装画并记于甘溪寓次。”
此画摄取宁波东门外三江口东津浮桥(今江厦桥)为背景。这是城厢与江东之通道,江水湍急,两岸无下桩之处,故以浮舶边锁,间空舟楫之隙,上镶以厚板,旁植以栏杆。任伯年将送行者安放在桥板上,既表现出欢送的热情,又反映被送者的留恋,真实地描绘了告别的生动场面,5人面貌各异,情状迥殊,然皆统一在辞别的瞬间。画上水天相边,烟波浩淼。
1872年,任伯年的画友蒲华在画后作了跋语:“名士论交总至诚,那堪当日动离情。龙池杨柳春风影,虎阜桃花夜雨声。翰墨奇勋传海岛,琴樽良会话江城。来迟空自坐忻慕,展卷苍茫酒独倾。”不久,胥山野史又作了赞语:“两任曩游甬江,与个翁、朵峰、廉始交最笃,临别制图,以记之。江乡风雅,倾倒一时,不独面目逼真,呼之欲出也已。惜朵峰、个翁于往岁相继作古。阜长侨居苏台,伯年久客沪渎,今者来去明州,惟廉始时复晤叙,适个翁诸世兄以此图见。”
难忘依依送别情 篇2
我11岁离家去外地上高小,开始了漫长的学生生涯。从那时起直到大学,长期离开家乡。每当我离家时,母亲总要帮我挑行李,沿着故乡那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送我一程。有时送出村口,有时送过山坳,临别时,总是叮嘱我:“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尊敬老师,爱护同学,不要挂念家里。”记得我上高小时,在校住宿,油盐柴米需要按月交给学校。有一次,母亲挑着满满一担油盐米菜,翻山越岭送我去学校。为了让我免交柴火钱,母亲又到学校附近一位亲友家里借来镰刀和绳子,在附近的山上砍拾干柴,不到半天功夫就砍到干柴近百斤。看到汗流浃背的母亲肩扛一大捆干柴回来,我心里一酸:母亲为了我上学,不知吃了多少苦,费了多少心血。
最使我难忘的是送我上大学的情景。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这个农民的儿子考取了省城一所大学。父母听到这一消息又喜又忧。喜的是家里祖祖辈辈种田,头一回出了个大学生;忧的是小小年纪,远离家乡,怎么也有点放心不下。父亲为此,还不时暗自流泪。临行前一晚,全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我一边吃饭,一边聆听父母的嘱咐。母亲含泪对我说:“明天你就要去南昌上大学,这是我们家世世代代从未有过的喜事。要记住,这真是托共产党、毛主席的福啊!出了远门就要一心一意把书读好。”母亲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至今仍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次日凌晨,母亲特地在大门口燃放了一串长长的鞭炮,然后与妹妹一起挑着我的行李为我送行。当我们走出家门口时,村里的许多父老乡亲也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村口的小路两旁,向我们挥手送别。由于当年去县城很难坐上交通客车,我们3人只好沿着故乡的山路步行至县城。那天,整整徒步行走了60多里,傍晚才到达县城。
到县城的第二天,我考虑母亲从未来过县城,于是,陪她在县城休息了一天。我陪同母亲和妹妹去参观了我生活和学习了6年的兴国一中,然后在县城的街上走了走,最后,我们一起来到县照相馆,拍了一张3人合影的照片。照片的一角我特地写上“母亲送我上大学”几个字。这张照片至今还珍藏在我的相册里,成了永久的纪念。
第三天早晨,我与母亲和妹妹就要离别了。天刚蒙蒙亮她们就送我到了县汽车站。我上车后,她们一直站在汽车玻璃窗旁。这时,我看到母亲眼眶里又一次噙满了泪水,哽咽着轻轻对我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到了学校写封信回来……”说话间,汽车徐徐开动了。我回头一看,只见母亲和妹妹仍站在那里,目送着我远去……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中央新闻单位工作。每当我回故乡探亲离开家里时,母亲同以往一样,总要在故乡弯弯的山路上送我一程。即使她年过七旬,仍坚持要为我送行。我实在不忍心让她老这么操心,于是婉言谢绝了她的送行。她便站在老家大门口的枣树下,看着我走出村口,走上弯弯的山道,一直到我爬上高高的山坳。这时,我站在山坳上回过头来,只见母亲依然一动不动地站在家门口那棵枣树下,向山坳这边遥望……
送别“歼-10之父” 篇3
——宋文骢
2016年3月22日13点10分,中国失去了一位大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原副所长兼总设计师,“歼-10之父”宋文骢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6岁。令人叹息的是,第二天便是他的生日,也是歼-10战斗机首飞成功18周年的纪念日。1998年3月23日,被称为“骨气机”的歼-10终于完成了首飞,宋文骢特意将自己的生日改为了3月23日。
业内对宋文骢有很多称誉:“中国航空巨匠”,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行培养的飞机设计师中的“头雁”,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多个春秋;“歼-10之父”,他先后参加过东风113、歼-7、歼-8、歼-9、歼-10等多个飞机型号的研制,并担任过歼-7Ⅲ和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亲切的“老爷子”,他没有啃过洋面包,头上也没戴过博士、硕士的帽子,对待工作有时会固执到不近人情,却实现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的伟大跨越……
正如日前一位航空工业高层管理者向记者所言,“中国歼-10,这是一个花多大代价外国人都不会卖给我们的技术,这是一个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境地下花费二十多年打造的战略精品,而他为这项事业作出了丰碑般的贡献!他是中国工业皇冠级一代巨匠,是中国歼-10之父!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战机事业。”
在“宋文骢院士追思会”上,歼-10项目原行政副总指挥晏翔说,当年国家对歼-10团队提出了三项任务,一是研制出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战斗机;二是培养出一支能掌握先进技术的队伍;三是建立出能研制生产先进战机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歼-10项目圆满完成了这三大任务,为我国的航空工业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5分钟改变历史
宋文骢能成就“歼-10之父”,源自一段机缘巧合。
1982年2月,中国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在北京海运仓总参谋部招待所召开,唱主角的是沈阳601所的歼-13方案和洪都650所强-6的衍生方案。由于洪都所的变后掠翼方案天生复杂和不可靠,再加上洪都所的科研力量不足,所以普遍认为601所的歼-13将胜出。
宋文骢作为成都611所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但任务只是去“帮助参谋参谋,完善完善方案”。或许是为了做到优中选优,会议“意外地”决定给611所一个机会,汇报他们的新歼方案。但因为是临时安排,所以发言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刻钟。
尽管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样资料,手里有的只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几张明胶片,但在短短的15分钟内,宋文骢从未来战争怎么打开始讲,提出新战机应该强调机动性、中距离导弹拦射、电子对抗等需求,然后拿出了611所的鸭翼布局方案,令在座所有人印象深刻。经过讨论,会议决定暂停选型,给两个月时间让601所和611所完善各自方案再行定夺。
1984年,经过三次新歼选型会和发动机选型会的反复研究,611所的鸭式布局被选为最终方案进行发展。1986年,邓小平批准新歼研制,列为国家重大工程,代号10号工程。随后,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宋文骢担任总设计师。这一年,宋文骢56岁。
后来,有人开玩笑道,老宋十几分钟的汇报,把人家费尽力气搞的方案给搅黄了。而今看来,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兄弟单位”,而是整个中国的航空工业。
“逆袭”后面的24年硬功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区区15分钟的报告就能够成功“逆袭”,其背后是宋文骢在航空工业领域数十年的不断探索、刻苦钻研与丰富实践。
早在1958年,宋文骢还是哈军工三期空军工程系一科的学生,就参加了“东风113”项目,担任该型飞机总体设计组组长。一个大三学生担此重任,在世界飞机设计史上十分罕见。虽然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东风113”项目无疾而终,但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宋文骢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摸索中,他逐步积累起飞机总体设计“着眼全局协同各系统,总体牵头一条龙推动”等宝贵经验。
此后,宋文骢又先后参与和主导了歼-7、歼-8、歼-9等多个项目的研制,虽然期间有成功有失败,但他对中国未来航空技术和航空工业发展的认识思考在不断加深。
例如,歼-9项目历时15年虽然最终凋谢,但对鸭翼布局却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与此同时,宋文骢还敏锐地察觉到,如何在超声速条件下运用机动性战术,将是新歼研制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此,他专门成立了战术性能和远景发展研究组,搞清楚了拦射的原理方案,并进行了指标论证和误差分配。所有这些,都为此后歼-10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宋文骢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在新中国航空工业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拥有足够多的机会能让他不断尝试、施展拳脚、积累经验、迅速成长。而最为幸运的是,在中国航空工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上,他和他的歼-10及时地出现了。
“啃别人的馒头永远只能是乞丐”
曾经在采访中,记者知道宋文骢生前对一件事一直“耿耿于怀”。1960年的春天,按照协议,苏联派出一组专家来华咨询。对于“老大哥”们,宋文骢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开会讨论中,一位苏联专家发言时掏出一个小本子,我们一位同志无意识地凑过头去,结果这位专家对我们的同志睨了一眼,会后小题大做地提出了抗议。”
这件事让年轻的宋文骢很受刺激,从那时起,他就悟出一个道理,长年啃别人嚼过的冷馒头,就只能永远当个可怜的乞丐,立志要走出一条中国独立自主设计研制飞机的道路。
nlc202309090800
中国航空工业从1953年启动到1983年这30年中,一直走着“复制”的道路,整个国家工业化底子薄,航空工业创新也乏力。在三代战机的竞争中,当时内定的方案之所以竞争失败,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电传飞控、没有静不稳定布局、没有综合化航电、没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保守二代半方案。
而作为竞争对手的歼-10,在气动外形、机体结构、飞控系统等各个方面在国内都是全新设计,新技术应用超过60%。而按照一般的原则,这一比例不应该超过30%。“有人说这注定要失败,简直是异想天开。”采访中,晏翔回忆说,宋文骢坚持己见。
当然,创新绝非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更需要立足现实。歼-10方案能打动空军,不仅在于宋文骢抛出了一套新型的先进三代鸭式飞机方案,更是一整套扬长避短、针对国内发动机水平不佳,材料工艺落后,电子设备体积重量大的被动现实,如何尽可能利用能量机动理论和飞机敏捷性来设计、发挥优势区性能,并将视距内空战与超视距空战紧密结合起来的空战理论体系。
从孤星闪烁到星汉灿烂
一个人能力再强,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从根本上持续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能力,一直是宋文骢思考的问题。在成为歼-10项目的总设计师后,针对中国落后的航空工业水平和不合理的科研体系弊病,宋文骢顶住压力和阻挠改革了战机的科研体制。
一是建立三级设计师系统,将参与研制的不同行业和部门的设计师按系统配套纳入管理,明确上下关系和责任;二是建立经济负责制,每一项成品必须经过一系列实验合格才能上机,否则不给钱;三是推广评审技术,每一个项目的开发从方案论证到制造总装,都要经过评审合格才能进入下一流程;四是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对影响整个飞机研制进程的技术难题进行组织攻关。
这个体制为此后战机研发的快速有序打下了坚实的管理基础,中国的航空工业开始焕发生机。
有人曾当面问他:搞一个型号少则8年10年,多则20年,你今年50多了,这飞机能在你手里定型吗?宋文骢回答道:“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宋文骢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对此,杨伟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作为歼-10双座型和歼-20的总设计师,硕士毕业时才22岁,进入成都飞机设计所后立刻就被宋老所重视,仅仅参加工作一年半以后,就成为歼-10飞控系统研发的负责人。直至今天,都可以用不可想象来形容。
在接受采访时,杨伟回忆道,“1990年的时候,我已经申请出国了,已经拿到了护照,就差办签证了。后来宋总说别走了,把我留下了。实际上背后不是这三个字,他之后交给了我新任务和新挑战,我觉得这种对人才的爱护是对事业的一种追求。”
宋文骢对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是极为用心的。1998年杨伟被宋文骢选定为自己航空科研事业的接班人以后,宋文骢再没有当着其他人的面批评过杨伟,还总在向别人介绍杨伟时加一句:“这是未来要接我班的人。”
私下里,宋文骢对杨伟的要求却很严格。杨伟讲到这样一件事:“1998年确定我当总设计师后,宋总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小子别以为你当了官,以后报告自己不写了,念别人的发言稿。计算你不做了,文章你不看了。’现在我也用这句话来要求年轻一辈,我觉得这种要求对我们来讲是一种鞭策,是一种培养。”
曾经,有人问他生命中还有什么遗憾的时候,宋文骢缓缓地说,“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人的寿命太短,时间太少了。如果人能活到100岁、200岁,那我还能为自己的国家研制几架飞机。”
小学作文:送别朋友 篇4
燊沂,我一个感情深厚的好朋友,过几天她要和家人一起移民去美国了。我们一起度过了差不多五年的美好时光。
在她临走前的最后一天,许多同学一起为她做了最后一件事——找她午睡的被子,那张几位老师送给她的被子,她要把这张被子带到美国去!
她抱着被子,走出教室的那瞬间,我脑海里闪现出许多这五年来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的片段,一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当我想放声痛哭的时候,我想起答应她的话:不准在她走的时候哭!我努力把视线转移,不望她远去的背影,却看见讲台上黄老师鼻子红红的,接着,她蹲下,在讲坛后面失声痛哭。小林、家欣此刻在也忍不住了,拼命落泪,我在也忍不住了,跟着哭起来……
在网上,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白羊座的人忘记一个人只要3天。我就是白羊座,可如今,一个星期过去了,我还没有忘记她。今天电脑课,我们去电脑室,这时突然有人从后面用双手按住我的肩膀。我的心轰地一震!口中冲口而出:“燊!”我转头过去,眼前的人让我极度失望,不是她!我说:“原来是你呀!我还以为是燊呢。她以前总是这样捉弄我……说着,我的鼻子又是一酸……
送别诗 篇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别董大(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古人送别为何折柳 篇6
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送别多了,柳条也要折尽了。邵谒《苦别离》:“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若遣折杨柳,此地无树根。”岂止是柳条折尽了,再折下去,连树根也要快折完(枯死)了。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杨柳折尽不要说了,送别人的眼泪也要流尽了。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棉送形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风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折柳赠别风俗如何形成的呢?
相传战国末年,秦将王翦率兵伐楚,关中父老送至灞上。时值暮春,翠柳低垂,风吹絮落。父老们折下鲜嫩的柳枝,插在出征将士的盔甲上,以示祝吉。后来秦将平燕灭齐,连年出关,折柳赠别逐渐成为送行定式,并随秦的统一普及为全国性的风俗。
然而有关折柳赠别的最早文字记载却是《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此,一般认为此俗形成于秦汉时。
那么为什么分别时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从柳的音义方面来说的。柳的原始义,《释名·释丧制》、《集韵·有韵》都注为:“柳,聚也。”又“柳”与“留”谐音,折柳以赠行人,是借此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另外的解释有,折柳赠别是对旅人旅途安全的祝吉。古人视柳树为可以避邪驱鬼的“鬼怖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虿毒。”此外还有清明时节贴柳叶于鬓之俗,称为“柳叶符”,也点明柳的符箓性功能。凡此,均能映证折柳赠别的避邪寓意。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然而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风俗,有没有它文化品味的解释呢?清朝褚人穫就在《坚瓠广集》卷四中作出了富有哲理性的解释:“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由此可见,古人“折柳赠别”有其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送别诗鉴赏 篇7
——送别诗鉴赏
一、初识送别诗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
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唐代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做过长途旅行,像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吴越和齐地;其它文人亦有类似经验,而各地官员又莫不爱好文学。这种漫游除了开拓视野,增广见识的“少年精神”外,其实更有求荐引,扬声誉的积极意义。
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
再次,唐代诗人中,有许多情谊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像:王维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内容主题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并咏唱友情。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别刘谞》)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官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三、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长亭、南浦、杨柳、草、山、寒蝉、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等。
1.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李白有《劳劳亭》;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许浑有《谢亭送别》;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如李白的《忆秦娥》;南浦,一是指专有的地名,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楚辞 九歌 河伯》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朱淑贞《江城子》中有“芳菲肠断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杨柳、草、山。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草总是离别相思怀人联系在一起,《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白居易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山也是离别相思的诗中常见的意象,如,岑参“山回路远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乡思 宋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3.夕阳、日暮。
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4.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5.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四、抒发的情感
对友人的留恋、关怀,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五、常用的艺术手法
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
1、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
3、以乐景衬哀情 :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4、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5、比喻: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
6、直抒胸臆: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五、练一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2.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王维《山中送别》 篇8
王维《山中送别》押微韵
题注:一作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词句注释⑴掩:关闭。柴扉:柴门。⑵明年:一作“年年”。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评注《王孟诗评》:占今断肠,理不在多。《唐诗绝句类选》:只标地写情而不缀景。《唐诗援》:语似平淡,却有无限感慨,藏而不露。《唐诗广选》:顾与新曰:翻用楚词语意,脱胎换骨,更为深婉。《唐诗解》: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子之归期难必。《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得汉魏和缓气。《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种断以不说尽为妙。结得有多少妙味。《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翻弄骚语,刻意扣题。林庚《唐诗综论》:“‘年年’二字它原是一个流水的感觉,……它是说明时间的,而‘明’字则似乎是反时间的,岁月原如流水,而‘明’字却让它出现在一个照眼的感觉上。这便是诗歌语言的魅力,仿佛那春草就将绿得透明了,那么,王孙该怎么办呢?春天的光辉与那勃勃的生气,它乃是一切的开始之开始。而且世界上一切的消息原都不甘于寂寞,于是遂非柴扉所能掩了。”《诗境浅说续编》:所送别者,当是驰骛功名之士,而非栖迟泉石之人,结句言“归不归”者,故作疑问之词也。《超纯斋诗词》: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诗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没有描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独具,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截然不同的角度。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以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从相送到送罢,跨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跨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都将它们留待读者补充想象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神伤,但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诗人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天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一起,就使这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字里行间。读者自会从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如何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使人想象无穷。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写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本该在相别之际向行人发问,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如此,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客套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跨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问那时归不归,又是从当前跳到未跨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的诗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现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如此。(陈邦炎)
文学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一句话,诗人身虽在柴扉之内,心却在柴扉之外。但所有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这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句意,但一点也不使人感到是用典,而觉得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自然流出的深情话语。这里用典不仅贴切,而且灵活,巧妙。《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是淹留山中,辞赋作者是要招其离开山中归家,而王维诗却反用其意,盼友人回到山中来;《楚辞·招隐士》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而王维诗是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楚辞·招隐士》用的是直接感叹句,王维改用疑问语气,所传达的感情便微妙、丰富多了。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归不归”三字,有担心、疑惑友人去而不归,又有盼望友人明春归来之意绪。在王维之前,南齐谢朓《酬王晋安》诗也用了《楚辞·招隐士》的句意,写出了“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的句子。
第三句“春草明年绿”,有的本子作:“春草年年绿。”比较之下,“春草明年绿”更为美妙。它是全篇诗的警句。有了这一句,描绘出了诗人在柴扉中想象的这一片春草的绿色,使整首诗有了色彩,有了画意,有了象趣,而诗人盼望友人归来同赏明春山色的深情,便有了借以寓托的鲜明美丽物象。“绿”字是诗眼,“明”字也妙。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景物诗还是送别诗? 篇9
关键词:岑参 景物诗 好奇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写景诗还是送别诗?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写景诗和送别诗属于不同的题材,对这首诗歌的题材归类具有重要意义,归类不同,诗的主旨就不一样。一般认为这首诗是送别诗,细味之,笔者认为,这首诗应该属于景物诗。也有学人认为这首诗题材上两者兼具,这更是混淆主旨。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写景与送别的关系,更本质地说,就是对当时作者心态的把握不太准确。
一
好奇的心态使景物描写处于主导地位。好奇是对某种对象具有关注、欣赏和探索的心理特点。杜甫《渼陂行》“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可见岑参具有好奇的个性,且喜欢奇异的美景,并对其探个究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分为三部分:前八句写奇妙雪景和奇特寒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为第二部分,由写景过渡到送别;最后八句是写雪中送别。前两部分无疑是写景,那么第三部分主体是写景还是送别呢?笔者认为还是以写景为主。由于诗人具有好奇的个性,这首诗中诗人关注的不是送别这件事情,而是送别时的景象,并对这种种景象充满欣赏和探究的心理。具体地说,其一,诗人不是关注离别时的情,而是关注离别时的景。其二、对离别时的种种景象充满欣赏探究的心理。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离别前的招待,不仅有酒,还弹奏胡琴琵琶吹羌笛。这种招待方式只有边塞才有,充满着异域风情。这一异域情调才是诗人所关注欣赏的对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本指送别时出辕门,可以想见,诗人好奇地四处张望,惊诧于纷纷的暮雪和强风中红旗被冻住不能飞扬的奇异景象。黄昏时分的送别,一般都是离情盈盈,不能自已地伤心惆怅,况且是在远离故土的边塞。尤其是在纷纷的暮雪中,更易产生压抑而又温馨的思乡之情。然而诗人不是向内地思乡,而是向外地打望欣赏探究:那纷纷暮雪的沉重感,那强劲的北风中红旗竟然被冻住了的酷寒的威力!“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接着从轮台东门送武判官归京,离开的时候漫天都是雪,天山的路也被雪覆盖了,到处都是白皑皑的一片。“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武判官他们很快就消失在山路里,唯有雪上留下马蹄的印记。这一“空”字包含着些许惆怅和冥想,好像他们在人间消失了一样。总之,从好奇的心理来看,诗人关注、欣赏和探究的是离别时的种种景象,而不是离别时的情思。这就决定了第三部分具有很强的景物意识,而不是离别之情。所以这部分起主导地位的是景物,离别只是写景的一个叙事结构而已。
从诗句的结构来看,一般来说,每一联的后一句才是这联的重心。这首诗第三部分每联前一句都是点明离别的事情,后句都是写景。可见,诗人也是以写景为重点。
不仅如此,从题目来看,“白雪歌”放在“送武判官归京”前面,且在“白雪”后冠以“歌”字,即说明这首诗是歌咏白雪的,“送武判官归京”只是表明歌咏白雪的场合或者情景。
综上所述,从第三部分送别的雪景、句式结构和题名来看,这首诗就是一首歌咏白雪的写景诗。即使在离别这样忧愁之时仍然对西北边塞的雪景充满着好奇,那真是“岑参兄弟皆好奇”啊!
二
那么这首诗中引起诗人好奇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从客观上来说,西北边塞边地苦寒、士卒劳苦,雪更加强了将士们的艰苦的感觉。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岑参一点艰苦的意味也没有。从其好奇的眼睛看来,这里充满着新奇浪漫的情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强劲,连坚韧的白草也吹折了;于是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雪漫天。一个“即”字透露了诗人好奇的心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寒冷才会下雪,但诗人并未感到大漠的寒冷与荒凉,反而把这塞北的寒风看作江南的春风。被雪覆盖凝结的千树万树成了江南白花盛开的梨树。寒冷干涩的塞外雪花在诗人的眼中变得那么皎洁、鲜润、明艳、飞动。所以塞外的酷寒恶劣环境却如诗人家乡江南一样美丽,哪有“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感觉呢?即使飞雪“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种酷寒也并没有给人产生怨苦的感觉,而是南方人对西北边塞严寒的心理征服,即旁观者新奇的全新体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千里冰封的辽阔大地、阴云惨淡的天空,虽然透露了些许离别的忧愁,但是我们知道诗人关注的不是离别的心理体验,而是离别时的种种景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别时饮酒的豪爽,西北边地异域乐器所奏音乐的异国风情。这在内地几乎是没有的场面。同样是新奇而热闹。“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从第一部分对雪花与酷寒的玩赏心态来看,纷纷暮雪显得那么温馨,犹如梨花的飘落。寒风抖动着的红旗,一瞬间就凝固了。漫漫洁白的天地一片猩红凝固在天际,犹如诗人火热的心在塞北暮色的严寒中坚定、闪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路上的雪就像洁白的地毯,好让武判官他们离别时不染一点纤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在洁白的大地上,一忽儿离人们就不见了,好像他们在人间消失走到天上一般。诗人该遥想着,京都亦如天上宫阙那么遥远而神秘,承载着诗人无限的憧憬。总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联诗应该奠定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塞北成了诗人的家乡江南,雪花成了家乡春天的梨花。雪天的塞北在诗人眼里显得那么新奇浪漫,连离别也变得轻松而富于激情。
三
在苦寒的塞北边地,艰难的戍边生活为什么变得那么轻松、新奇、浪漫呢?客观现实与诗歌意境反差的形成在于诗人有一颗火热豪迈的诗化心灵。这种心境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立功边塞的抱负。岑参的曾祖父、伯父、伯祖父和堂伯父都曾做过宰相。尽管父亲只做过两任州刺史,宰相家族的遗传因子一定会在青年岑参的内心鼓起强烈的梦想。直抵卿相是士人最大的愿望。所以,虽然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但自幼就博览群书。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唐参军一般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从九品下的。仕途道路之艰辛,可想而知。于是天宝八载(749),他毅然弃官从戌,首度出塞,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后返京,与高适、杜甫唱和。天宝十三载(754),再度出塞,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任职约三年。岑参《送郭乂杂言》曰:“功名须及早,岁月莫须掷。”《银山碛西馆》言:“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就表明了弃官从戌的原因。当时朝廷大事边功,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等将领就是以守边博得爵赏的,甚至获得封侯。王昌龄的《闺怨》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少妇何止是一人呢?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写了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告别了长安的妻子,在通向西域的漫漫大路上,忽然遇上一个老相识请他捎信回家时的情景。即使思恋亲人,诗人仍然义无反顾地奔向远在天涯的边塞。从戌觅封侯在当时是读书人普遍的心理,岑参第一次进入据守新疆的高仙芝幕府,第二次进入封常清的幕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在封常清幕府中写的。诗中洋溢着的奇情异彩就是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心理所辐射的。《唐才子传》载:“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尝荐其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岑参仅官至嘉州刺史,“未及大用而谢世”,当时及后世人都为之惋惜感伤。
其次,洒脱豪迈个性中的忠君爱国之心。弃官从戌的目的是希望被重用。但在绝域之地,环境的恶劣和思乡之情往往联系在一起。《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赴北庭度陇思家》:“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安西馆中思长安》:“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胡尘净古塞,兵气屯边空。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大漠绝域,人烟几无,奔走忙碌,寂寞劳苦,归期如梦,自然思恋亲人,以致幻想缩天之术与亲人相会。甚至因环境的恶劣与思乡的强烈而产生悔恨的念头,如《日没贺延碛作》:“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但这是一时之念。然而边功未立,抱负未成。《北庭作》:“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如何贪念亲人呢?《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言:“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从本质上说,诗人立功边塞是爱国精神的体现,并非仅为个人的功名利禄。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送人赴安西》:“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特别是国家处在危难之际,更是如此。《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其二言:“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安史之乱之际,岑参已到新朝廷凤翔处,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为不能拯救国家而悔恨。但是“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可见其忠君爱国之心。功业与忠义相交融是盛唐士人时代精神的体现。
再次,豪迈心态下的好奇心理。正因为盛唐士人感激忠义、建功立业的愿望强烈,形成了豪迈洒脱的个性。他们对离别之事亦不以为意,反而对异域风光充满好奇。不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如此,其时其它的一些送别诗亦是如此。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虽然题有送别,却关注欣赏探究热海奇异景象。又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亦是对天山雪的奇异景象的描绘。又如:《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同样是对火山云充满兴致的描绘。然而,岑参这样的诗作只是此期边塞生活的独创。当落魄蜀地的时候,这种豪迈洒脱的心态没有了,送别诗中的景物也就隶属于情感,不再有豪迈的个性和好奇的心理相融合形成的送别的景物诗了。
综上所述,岑参的这首诗是一首景物诗,其中的送别内容只是写景的描述结构。建功立业与感激忠义相交融所激起的洒脱豪迈的个性赋予了盛唐诗人新奇、浪漫的诗化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