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2024-10-04

《送别》(共12篇)

《送别》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的特点,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体会诗的感情, 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设想:

首先, 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这样既可以复习默写, 又为下一步的讲解做好准备。然后, 通过这些名篇名句让学生们分析体会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情感及写作手法, 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最后, 结合典型例子进行训练, 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划线处为填空题, 学生先填空, 然后通过这些送别诗找出体会送别诗的常见的意象、情感及写作手法。)

温故知新

1.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意象:秋;情感:伤感;手法:渲染)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意象:月;情感:惨;手法:融情于景)

2.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意象:寒蝉、长亭、都门、帐、暮霭、清秋、残月;情感:惜别之情;手法:渲染、白描、虚实相生、情与景会)

3.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 唯在别也。”

4.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劝勉友人。

5.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虽感伤别离, 却不使人灰心、颓废。

情景交融。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一洗悲酸之态, 意境开阔, 音调爽朗, 独标高格。

7.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8.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 言有尽而情无穷。

自己送自己。

9.高适《别董大》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宽慰。

10.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借景写情。

1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1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表诗人志节。

1 3.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情感:歌颂友谊。

1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 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 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 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 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 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 可以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 不着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自现。

15.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16.《送别诗》[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1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 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二.结合导学案总结

(一) 常见意象

默写完这些送别诗名句以后, 可以发现送别诗的常见意象有哪些? (学生们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小结:

1. 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教师解释: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 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 五里一短亭。“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 在宣城北面, 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 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

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那里原有一条灞水, 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 遂称灞陵, 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 常在那里分手;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屈原“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 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表达浓浓的离情, 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 暮色渐起渐至苍茫, 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 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3. 季节: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二首》) , 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 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 “秋”能使志士失志, 对现实失望, 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 , 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 代表了寂寞抑郁, 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4. 意象:

酒、斑马、晚风、古道、芳 (春) 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杨载《诗法家数》) , 故许多离别诗, 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 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折柳是送别的习俗。无边的芳草恰可比喻远行人的满怀愁绪。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 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以水 (连绵不断) 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二) 表达感情

再看看我们学过的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感情?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送别诗表达的情感)

“悲欢离合”, 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是对别离的伤感;“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对别离的眷恋……

小结:对友人的留恋、关怀, 对友人的宽慰, 对友人的思念, 表达自己的志节, 依依不舍, 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等等。

(三) 鉴赏方法:

这些诗在写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们能说出来吗?

析例:《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析: (1)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 突出别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

(2) 作者是怎样表达离愁别绪的?

“劳歌一曲解行舟”, “劳歌”, 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

“红叶青山水急流”, 画面感强, 色彩明丽, 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 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 越显欢聚的可恋, 别离的难堪。

“日暮酒醒人已土远, 满于风雨下西楼”, 一来写友人已远去, 诗人谢亭暂憩, 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 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 独留谢亭, 友人已去, 天空暮色苍茫, 满楼风雨凄迷, 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杨柳与送别 篇2

首先,根据杨柳的形态特征,取其象征意义。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依依”,形容柳枝柔弱,缠绵低垂,借以形容留恋,依依不舍。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人们常说柳叶像离别人的愁苦眉目,还有那柳丝更像离别人的愁苦心肠,最能表达分别时的伤心。

唐代诗人刘禹锡诗有:“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古代杨柳树大都种在大路旁,缠绵的柳枝,轻盈的柳絮,在风中欲飞欲舞,在雨中如烟如雾,似情意缠绵,似频频挥手告别,故而送别人随手折下一枝,借以表达依依难舍的感情。唐代诗人王之涣《送别》诗:“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意指因为别时折柳相赠的人太多了,柳树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程度。对此,白居易竟然发出了“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的呼告。可见,唐代折柳相赠的习俗已十分盛行。同时,折柳的“柳”同挽留的“留”字谐音,表面上是“折柳”,实际上是想“挽留”。这是谐音双关的修辞在诗歌中的常见用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何须怨杨柳”即何必吹奏哀怨的“折杨柳”的曲子,把无辜的杨柳树埋怨。句中的“杨柳”(注:全名“折杨柳”),是一种乐曲名,这种曲调易引起对折柳赠别场面的回忆,更会触动离乡在外的游子的情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句中的“闻折柳”,亦即晚上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乐曲声,哪有离乡在外的游子不会触动思念故乡亲人的心情啊!

送别刘忠德部长 篇3

接到组织上的电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老部长刘忠德同志逝世了。当时我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可与他的家人证实后, 得知这个信息是真是的。这几天总是不自然的被这个不该得到的信息折磨的我每日恍兮惚兮而不能自拔。

今天一大早就被电话吵醒了, 刘忠德部长的弟弟刘忠铁先生来车到我家接我去八宝山公墓参加刘部长的告别仪式。从长安街东头驶向长安街的西头, 漫长的一路上车堵的厉害。

我坐在车上, 时光把我带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开始在文化部工作时的情景。记得那是在1993年, 我刚刚从文化部的一家报社转入到刚刚由《群众文化》改刊名为《文化月刊》工作, 任该杂志编辑记者。我的勤奋工作是在同事间出了名的, 因为我每天都会比别的同事去的早。由于那时年轻, 喜欢运动, 所以把办公室的打水扫地的工作义务的承包了下来。我的这个运动喜好赢得了同事们的喜欢, 我的工作能力也赢得了领导对我的认可, 所以我很吃的开。

由于我工作认真, 画画勤奋, 加之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便在画坛上名声鹊起, 文化部在作为新任部长出访时的礼品中便在众多画家中的画作中选上了我的国画作品, 成为1994年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时由刘忠德部长赠与澳联邦政府官员的国礼。

记得那时我的一位忘年交老友李新先生在得知我和我的作品被文化部重用时找我谈话, 说向刘忠德部长推荐我并得到他对我的提携。由于李新先生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 刘忠德先生也曾担任过国务院的副秘书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他们有深交, 所以李局长与我商量向刘忠德部长推荐并提携我, 这也是他们对我这个后生的爱护帮助, 可不识抬举的我却拒绝了他老人家的美意, 因为那时我早已立定跳出红尘遁入学门, 励志求学修炼苦读寒窗十到二十年。

经过二十来年的名校苦修和深山苦炼后我完成了“技与道”的合一, 也实现了我最初的理想, 并也无形的留下了很多抹不去的遗憾。由于名校的苦读和深山老林的写生苦修使与很多关心我的长者老友少了些联系, 待到我想向他们汇报我这二十来年的学习心得和取得些许成绩时, 他们却一个个的陆续驾鹤西去了。

想着想着, 我按制不住自己那双坚强的眼睛, 它被泪水浸湿了。在一声警笛中把我从沉思中惊醒了过来, 我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擦干了眼泪。当我看到马路中间站满了维持交通秩序的警察时, 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给中央首长的车辆清道的。

我们的车到达八宝山公墓后, 方知道那些首长的车也是来参加向刘忠德部长遗体告别的。

在中央首长向刘忠德部长的遗体告别结束后, 紧接着便是我们这些文化艺术界人士向他鞠躬告别。

仪式结束后, 我的心里乱极了!之后, 刘忠德部长的弟弟刘忠铁先生亲自送我回来了画室, 我怀着对老部长的敬仰之情挥毫创作了一幅写意作品, 也算作是一种纪念吧。

常言道, 伟人的遗世总是会惊天动地的, 就连这连续几天的酷热来说吧, 今天也变的阴沉了起来, 而下午的北京还下了一场雨。真不知道老天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请走了刘忠德部长的?

多日忙于讲学和创作的我已很久没空写博客跟大家交流了, 今天却不得不抽空用这个网络的形式记录下这个不愿意成为现实的现实, 向远去的忠德同志道一声“部长, 您走好!”

送别“我不能”先生 篇4

女教师唐娜正在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讲课。只见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埋头在纸上写下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唐娜老师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她写道:“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家长会”、“除了体罚之外,我不能耐心劝说艾伦”等等。之后,学生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按顺序依次来到讲台前,投进一个空的鞋盒里。

等所有学生的纸都投完以后,令人惊讶的是,唐娜老师竟然找来了一把铁锹。然后,带着大家来到运动场最边远的角落里,开始挖起坑来。10分钟后,一个3尺深的洞就挖好了。他们把盒子放进去,然后又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履盖上。

这时,唐娜老师注视着“墓地”周围的孩子们,神情严肃地念起悼词:“现在,我们已经把‘我不能’先生安葬在了这里,并且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了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能够继承您的事业。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阿门!”此后,每当某个学生又提起“我不能”先生时,她总是会幽默地提醒学生们:“它已经到上帝那儿去了!”

故事的哲理:

本期主题:送别 篇5

下个月,毕业班的同学们就要结束小学生活了。想想同窗多年的同学、慈眉善目的老师,这些年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你们心中珍贵的记忆。你们一定会感到难舍难分。——小阅希望同学们不要为此时的离别而太过伤感,你们将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本期,跟同学们分享一些唐诗中的“送别”名句,大家来学学吧!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创作背景:

唐玄宗年间,李白与年长他二十岁的孟浩然结识,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乘船东下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亲自送孟浩然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诗。

诗句解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帆影已经消逝了,他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注释:

①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②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③比邻:并邻,近邻。 ④无为:无须、不必。

⑤歧(qí)路:岔路。 ⑥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诗句解析: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也会感觉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不必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这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这首诗是送别的名作,慰勉朋友之间不必在离别之时哀伤。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唐】陆龟蒙《别离》

诗句解析:

出自唐代陆龟蒙的《别离》,全诗: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创作背景: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诗句解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句注释:

①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

②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诗句解析: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因此诗人叮嘱友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创作背景: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被诬下狱,第二年六月遇赦出狱。这年冬天,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诗句注释:

①此地:指易水岸边。

②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③冠:帽子

④没:死。

诗句解析: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当年刺杀秦始皇的荆轲。易水送友之际,联想起古代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笔调苍凉。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李叔同《送别》的多重意蕴 篇6

一.别离之感伤

意象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次将意象作为文学概念提出当属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 谋篇之大端。”[1] (p295) 什么是意象?简言之, 意象就是主观情志和客观物象高度融合的产物, “是意想中之形象, 是‘意’与‘象’透过想象力和理解力的结合。”[2] (p19) 《送别》选用了一系列的传统诗词意象, 形成意象群来表达惜别之感伤。

1.长亭意象

从秦代开始, 官方在城外大道上每隔五里设置一个短亭, 十里设置一个长亭, 为驿站信使提高食宿服务, 供旅行人休息。靠近城镇的长亭常常是送别之所。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十里五里, 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 五里一短亭。”杜牧《题齐安城楼》:“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写长亭之多, 叹故乡遥远, 望而难及。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傍晚的长亭, 蝉在哀鸣, 骤雨初停, 渲染了离别的苦情。王实甫《西厢记》专设“长亭送别”一场戏,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把凄苦的离情别意推向极致。长亭作为离别的典型意象, 具有浓重的伤感氛围, 成为送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送别》开篇就使用了这个意象, 为全篇定下了淡淡哀伤的情感基调。

2.古道意象

古道, 即古老的道路, 它穿越历史时空而绵延, 是一条印满了行路人足迹和浩叹的道路。中国古代文化是农耕文化, 乡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 所以古人“安土重迁”的意识十分浓重, 离开家乡而远行是很容易触发感伤的。杜甫《田舍》诗:“田舍清江曲, 柴门古道旁。”所说的田舍是指杜甫在成都西郊的客居之处, 杜甫的家乡在河南巩义, 为躲避战乱而流落到他乡, 他说柴门邻近古道, 就把游子的流落感伤含蓄地表述出来。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取用古道意象, 写出游子的流离之悲。高濂《玉簪记·追别》:“夕阳古道催行晚, 听江声泪染心寒。”也是取用古道意象写出行路人的苦情。可知“古道”是表达离情的重要意象。《送别》取用这个意象扣住了离别的主题。

3.芳草意象

《楚词·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由此, “草”与离别、思念之情结缘。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 寂寞掩柴扉。芳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就是用这个“芳草”意象来写离情之浓重和不可泯灭。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李叔同写“芳草碧连天”, 不但使用了这个意象, 而且借用了白居易诗句“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意境, 写芳草之茂盛, 渲染离愁之浓重。

4.柳意象

柳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采薇》中,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借杨柳依依的姿态写征夫离开家乡时的依恋之情, 由此形成了折柳送别的习俗, 借“柳”与“留”的谐音关系, 表达挽留之意。白居易《忆江柳》表现了这个习俗:“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柳”作为表达送别之情的审美意象在诗词中频繁出现,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便是把“柳色”与“伤别”有机地联系起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都是使用这个意象, 表达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用柳阴、柳絮、柳条来渲染客中送别的复杂情感, 将柳这个意象用到了极致。李叔同《送别》中的“晚风拂柳”也是这种用意。

5.笛声意象

除了长亭、古道、柳、夕阳等视觉意象, 《送别》还选用了听觉意象“残笛”。晋人向秀的朋友嵇康被杀害, 有一次, 向秀经过嵇康的故居, 听到邻居吹起悲哀的笛声, 于是他写了《思旧赋并序》[3], 从此“笛声”就被赋予怀人、思旧的内涵,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玉笛吹奏《折杨柳》的乐曲, 幽怨的笛声使他油然想起离乡时友人折柳送别的情景, 从而生发出怀念故乡的情感。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 就是用“笛”意象表达他对永贞革新的领袖王叔文的怀念。《送别》的“笛声”着一“残”字, 表达笛声将尽, 友人将分离时的几多留恋和不舍。

《送别》第一段将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声等美学意象融合起来, 渲染出一幅夕阳西下在长亭依依送别的画面, 幽幽的笛声平添了几分感伤。

二.缺憾之美好

《送别》中“夕阳山外山”来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渔沟道中题壁一首》:“未济终焉心缥缈, 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 古今谁免余情绕?”“未济”是《周易》六十四卦最后一卦, 意为没有达到目标。人生总有悲欢离合, 所谓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天道忌满, 人道忌全”。季羡林说:“每一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 自古至今, 海内海外, 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 不完满才是人生。”李叔同用龚自珍“夕阳山外山”的意象, 用意也在表达离别是人生的缺憾, 是不圆满, 可是离别也记录了人生中的美好。好比花未全开, 月未圆满, 也是一种缺憾美。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所以夕阳常常赋予我们一种人生短暂, 时不我待的焦灼感。但夕阳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温暖和慰藉, 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当苏轼刚刚从风雨寒冷中经过, 忽然一抬头, 看到了夕阳, 心中马上升起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夕阳山外山”预示着离别后友人可能要到遥远的地方, 有重重高山的阻隔, 加重了别离的忧伤。尽管忧伤, 作者还是要“一瓢浊酒尽余欢”, 即将分别, 眼前的相聚虽然短暂, 但相聚仍是美好的, 快乐的, 与其伤悲, 不如珍惜, 不如尽欢。李商隐《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 可堪无酒又无人”, 所以在有酒有人的时刻, 要畅饮一杯尽余欢。

夕阳将落, 笛声将尽, 友人将要分离, 这些景和事, 都是有缺憾的, 但是仍有其各自的美好。《送别》在表达感伤的同时, 也表达了一种对短暂的美好的珍重。

三.世事之无常

“一个词家, 不但应是‘情种’同时还应是哲人, 不但应追求感情的浓度, 还应追求哲理的深度, 使歌词既燃烧着炙热的感 情之焰, 又闪耀着睿智的哲理之光。”[4]李叔同《送别》中还包含着人生如梦, 世事无常的哲思。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人一生能有几知己, 当日曾经欢聚一堂, 而今大家远隔天涯海角, 且仅有的知交渐次零落, 不禁生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今日一别, 不知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 以至于感到“今宵别梦寒”。梦本无所谓冷暖, 但因做梦之人的心境不同, 便有了冷暖之分。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暖香惹梦鸳鸯锦”中主人公的梦一定是暖梦,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主人公的梦当是冷梦。李叔同在《送别》中表达了淡淡的哀伤, 个人在无常世事中的无助、无奈, 也隐约流露出作为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于淑世的悲悯情怀。

“歌词不能写得太满, 没有空间就会窒息。”当代词作家吴善翎说。《送别》没有确指谁送别, 或者送别谁, 甚至连时间和地点都不确定, 这就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这首歌词传达的不是某个人的感受, 而是一个民族甚至人类离别时刻的共同感受。

《送别》不仅仅传达出人类离别时刻的黯然神伤, 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缺憾美的珍重, 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这多重意蕴是《送别》的内在生命力, 是其传唱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因素。

注释

1[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2]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3[3]萧统.昭明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小学作文:送别朋友 篇7

燊沂,我一个感情深厚的好朋友,过几天她要和家人一起移民去美国了。我们一起度过了差不多五年的美好时光。

在她临走前的最后一天,许多同学一起为她做了最后一件事——找她午睡的被子,那张几位老师送给她的被子,她要把这张被子带到美国去!

她抱着被子,走出教室的那瞬间,我脑海里闪现出许多这五年来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的片段,一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当我想放声痛哭的时候,我想起答应她的话:不准在她走的时候哭!我努力把视线转移,不望她远去的背影,却看见讲台上黄老师鼻子红红的,接着,她蹲下,在讲坛后面失声痛哭。小林、家欣此刻在也忍不住了,拼命落泪,我在也忍不住了,跟着哭起来……

在网上,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白羊座的人忘记一个人只要3天。我就是白羊座,可如今,一个星期过去了,我还没有忘记她。今天电脑课,我们去电脑室,这时突然有人从后面用双手按住我的肩膀。我的心轰地一震!口中冲口而出:“燊!”我转头过去,眼前的人让我极度失望,不是她!我说:“原来是你呀!我还以为是燊呢。她以前总是这样捉弄我……说着,我的鼻子又是一酸……

送别诗 篇8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别董大(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试论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篇9

一、王维送别诗的内容

王维现存诗有四百二十余首, 其中送别诗占70多首, 几乎占到五分之一。王维的送别诗, 不仅数量多, 而且在拓宽表现领域, 内容丰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送别诗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送友赴边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如《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送韦大夫东京留守》、《送崔五太守》、《送李睢阳》、《送李判官赴东江》等等, 这类作品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主要表达作者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王维送别诗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送友人归隐田园的, 从中可以体现他那崇尚自然与散淡的天性。如王维作于天宝初年的《送纂毋校书弃官还江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另外, 抚慰失意友人也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一大主题, 不仅饱含深情, 精神格调高扬, 而且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有力拓展了送别诗的思想内涵。如《送杨少府贬郴州》就是劝勉失意友人的经典代表篇章。

二、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送别诗独具特色, 诗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非一般送别诗可比, 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 王维不仅是著名诗人, 还是绘画高手, 同时, 从他的诗作中读者还能充分地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完美境界, 以及两者融合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蕴。这在其送别诗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后面四句:“沙平连白云, 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 高歌一送君。”诗人再现了漫漫黄沙飞动与皑皑白雪相连, 蓬草飞旋、卷入云端的画面, 描绘出了边塞昏天暗地的独特风貌。同时, 画中有情, 即在如此慷慨悲壮的背景下, 诗人倚剑高歌送别朋友去河西赴任, 表达了深切不舍又寄寓祝福的送别之情。

另外, 真切形象地抒发主观感受, 把自己的志趣品格寄寓在诗行、画面之中, 也是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 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开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写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 湿润了路上的尘埃, 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从清朗的天宇, 到洁净的道路, 从青青的客舍, 到翠绿的杨柳, 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 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从而使这场送别一反黯然神伤的基调, 而透露出一种轻快又富于希望的情调。可见, 王维, 不愧是以诗为画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专家圣手。

(二) 意象独特、意蕴丰富

王维送别诗之所以含而不露却又感人至深,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运用了独特的意象来表情达意, 因此他的送别诗意蕴丰富, 读来令人享受不已。

所谓意象, 就是诗人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而选择客观物象作为媒介, 同时经过与诗人思想情感的融合, 渗入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由此便成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王维送别诗所运用的意象非常多, 他在借鉴和沿袭传统意象的同时, 也通过自身情感的浸润,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意象来表达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离愁别意。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落日、白云、铙声等等。

如落日这一意象, 古人见落日大多想到时光易逝, 生命的短暂, 而在王维的笔下, 落日却成了诗人表现离愁别绪的敏感触点, 并以此作为离别时的最佳活动背景。同时诗人习惯把送别与落日联系在一起, 因为日落归山, 一天将近, 最能勾起游子的离情别绪。因此落日这一意象成了王维抒发离别之愁的理想对象。比如在《临高台送黎拾遗》中:“相送临高台, 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诗人在日落时分, 登台远望, 眷恋之情不禁油然升起。原野一片空旷, 在极目远眺中, 只见飞鸟在落日的陪衬下匆忙还巢, 这更增惆怅之情, 再加上送别的友人就在这无边无际的原野上渐行渐远, 一去不复返, 这使得送行之人更加伤感凄怆。

总之, 王维的送别诗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可堪称是中国古代诗歌田园里的一株奇葩。而王维送别诗成就极高, 影响巨大, 因此他被称为“盛唐四大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2008.

[3]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送别乳牙的有趣风俗 篇10

"What do you do when a baby tooth falls out to be replaced by a permanent tooth?"

1. Japan

If it is a lower baby tooth, throw it up onto the roof; and if it is an upper tooth, throw it underneath the "en-no-shita" (the lower portion below the floor of a Japanese house). It is done so that the upper tooth grows healthy downwards, while the lower tooth upwards.

2. Mongolia

In Mongolia, people give the baby tooth to a young dog, because the dog is respected and is considered a guardian angel. They put the baby tooth in the meat fat and feed it to the young dog. It is said that a strong tooth will grow, when the guardian angel eats the baby tooth.

3. Nigeria

In Nigeria, a very unique and interesting custom is practiced regarding the tooth.

A baby's first tooth appears when he is about 7 or 8 months old. The person, whether it be a father, mother, or just a mere acquaintance, who notices the baby's tooth is supposed to give a present to this baby. This present must be something durable. It cannot be chocolate or candy, or an "in" item at the particular moment.1) Usually, a female cow, sheep, goat, or hen is presented, not because they are edible, but because they symbolize reproduction and posterity.2) When the baby grows up to be an adult, he can sell the animal and profit by doing so.

The person who has sighted the first tooth is not to mention "the tooth came out". He is supposed to say "something came out from the baby's mouth". If "something" is coming out from the mouth, it is likely saliva. If the person mistakenly says, "A tooth came out!" he should give a present worth double the usual amount.

Note:

1.这个礼物必须是耐用品,不能是巧克力或糖果,也不能是当时流行的“时髦”东西。

送别诗鉴赏 篇11

——送别诗鉴赏

一、初识送别诗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

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唐代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做过长途旅行,像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吴越和齐地;其它文人亦有类似经验,而各地官员又莫不爱好文学。这种漫游除了开拓视野,增广见识的“少年精神”外,其实更有求荐引,扬声誉的积极意义。

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

再次,唐代诗人中,有许多情谊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像:王维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内容主题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并咏唱友情。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别刘谞》)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官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三、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长亭、南浦、杨柳、草、山、寒蝉、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等。

1.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李白有《劳劳亭》;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许浑有《谢亭送别》;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如李白的《忆秦娥》;南浦,一是指专有的地名,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楚辞 九歌 河伯》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句子,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朱淑贞《江城子》中有“芳菲肠断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杨柳、草、山。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草总是离别相思怀人联系在一起,《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白居易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山也是离别相思的诗中常见的意象,如,岑参“山回路远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乡思 宋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3.夕阳、日暮。

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4.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5.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四、抒发的情感

对友人的留恋、关怀,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五、常用的艺术手法

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

1、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

3、以乐景衬哀情 :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4、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5、比喻: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

6、直抒胸臆: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五、练一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2.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王维《山中送别》 篇12

王维《山中送别》押微韵

题注:一作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词句注释⑴掩:关闭。柴扉:柴门。⑵明年:一作“年年”。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评注《王孟诗评》:占今断肠,理不在多。《唐诗绝句类选》:只标地写情而不缀景。《唐诗援》:语似平淡,却有无限感慨,藏而不露。《唐诗广选》:顾与新曰:翻用楚词语意,脱胎换骨,更为深婉。《唐诗解》: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子之归期难必。《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得汉魏和缓气。《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种断以不说尽为妙。结得有多少妙味。《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翻弄骚语,刻意扣题。林庚《唐诗综论》:“‘年年’二字它原是一个流水的感觉,……它是说明时间的,而‘明’字则似乎是反时间的,岁月原如流水,而‘明’字却让它出现在一个照眼的感觉上。这便是诗歌语言的魅力,仿佛那春草就将绿得透明了,那么,王孙该怎么办呢?春天的光辉与那勃勃的生气,它乃是一切的开始之开始。而且世界上一切的消息原都不甘于寂寞,于是遂非柴扉所能掩了。”《诗境浅说续编》:所送别者,当是驰骛功名之士,而非栖迟泉石之人,结句言“归不归”者,故作疑问之词也。《超纯斋诗词》: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诗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没有描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独具,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截然不同的角度。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以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从相送到送罢,跨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跨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都将它们留待读者补充想象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神伤,但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诗人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天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一起,就使这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字里行间。读者自会从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如何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使人想象无穷。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写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本该在相别之际向行人发问,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如此,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客套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跨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问那时归不归,又是从当前跳到未跨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的诗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现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如此。(陈邦炎)

文学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一句话,诗人身虽在柴扉之内,心却在柴扉之外。但所有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这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句意,但一点也不使人感到是用典,而觉得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自然流出的深情话语。这里用典不仅贴切,而且灵活,巧妙。《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是淹留山中,辞赋作者是要招其离开山中归家,而王维诗却反用其意,盼友人回到山中来;《楚辞·招隐士》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而王维诗是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楚辞·招隐士》用的是直接感叹句,王维改用疑问语气,所传达的感情便微妙、丰富多了。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归不归”三字,有担心、疑惑友人去而不归,又有盼望友人明春归来之意绪。在王维之前,南齐谢朓《酬王晋安》诗也用了《楚辞·招隐士》的句意,写出了“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的句子。

第三句“春草明年绿”,有的本子作:“春草年年绿。”比较之下,“春草明年绿”更为美妙。它是全篇诗的警句。有了这一句,描绘出了诗人在柴扉中想象的这一片春草的绿色,使整首诗有了色彩,有了画意,有了象趣,而诗人盼望友人归来同赏明春山色的深情,便有了借以寓托的鲜明美丽物象。“绿”字是诗眼,“明”字也妙。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上一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下一篇:船厂实习报告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