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的特色

2024-08-17

送别诗的特色(精选7篇)

送别诗的特色 篇1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本文试针对其送别诗的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

一、审美情趣超然高绝

审美情趣是一个诗人在一定的文学观念、审美理想等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它具化在诗人具体的创作过程之中,常常表现在对题材、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上。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坛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一)意象继承古人却又独出心意

1.继承传统意象。古人送别多用杨柳、风月,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在古代因其谐音“留”故多做离别之用,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赠以表达挽留之意。而“月”因其有圆缺之分有满月残月之别,故此被人赋予团圆和残缺的意象。圆月代表团圆,弯月和残月自然而然的代表着分散、人各他乡。并且在笔者认为,古人由于对太空缺乏了解,只是通过肉眼所见,觉得月晶莹剔透,是一种高洁、纯洁毫无尘杂的意象,故此多喜欢以月与人尤其是自己做比较。以明月表明自己超脱高洁,不受尘事所累,也有在无人理解的时候自慰自己还有明月理解。王昌龄的送别诗中不乏选取月这个意象以表达别离之痛和分手之愁的。如:《送郭司仓》中有:“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句子,此处作者以明月反衬自己内心的悲苦,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再如:《送任五之桂林》 中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的句子。此处的作者以天下人家共一月的概念表明即使分别各异他乡,我们仍在同一个月亮之下。此处一方面以“月”和“山”对称,另一方面以“月带千里貌”表明自己的慷慨,相隔千里依然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好不豪爽。类似意象还有:《山中别庞十》 中的“ 月出寒蝉鸣”、《 送韦十二兵曹》 中的“ 海净月色真”、《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中的“月明见古寺 ”、《 巴陵别刘处士》 中的“ 月寒江风起”、《送李十五》 中的“ 月影在寒水”、《 送张四》中的“别后冷山月 ”、《 送刘十五之郡》 中的“ 窅窅含楚月”、《 送魏二》 中的“忆君遥在潇湘月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中的“ 寂寂寒江明月心”、《 送窦七》 全诗两次写“月”――“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还有《送程六》 中的“武冈前路看斜月 ”、《 别辛渐》 中的“ 扁舟月色渡江看”、《 送柴侍御》 中的“ 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崔参军往龙溪》 中的“ 秋月孤山两相向”。这些表明王昌龄在选择物象上沿袭了古人的风格,但是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此,他更深入的努力去挖掘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用来宣泄和附着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善于组合意象,看似十分普通的两种意象甚至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一旦经过组合便生发出许多饶有情趣的境界,耐人玩味。

2.不局限于古人诗歌中的意象。他从生活中挖掘了许多可用意象,用以附着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意。综合考察王昌龄这五十二首送别诗,其中可考物象有江、夜、山、水、春潮、松、蝉、云、海、舟、寺、溪、日、雨、酒、虫、烟、等。这里江为寒江(寂寂寒江明月心),夜为寒夜(寒夜天光白),水为流水(东流山水长),松为幽松(幽娟松筱径),蝉为寒蝉(月出寒蝉鸣),云为秋云(江中秋云起)为黄云(“江西日落起黄云”“ 蓟门秋月隐黄云”),海为净海(海净月色真),舟为孤舟(看君孤舟去;微风引孤舟;孤舟坐如此;楚客醉孤舟;徘徊入孤舟;东南棹孤舟),寺为古寺(月明见古寺),溪为石溪(石溪流已乱),日暮日(日暮蒹葭空水云),雨是寒雨(别馆萧条风雨寒),酒为广陵酒(一尊广陵酒),虫为

悲鸣虫(草根寒露悲鸣虫),烟是暮烟(井邑苍茫含暮烟)。每一种物象都不仅仅是物象本身那么单纯了,都附着了作者的感情色彩,都成为作者流露情感的工具了。作者正是用这种平常的物象,大家都熟知的景物来附着情感,使得诗歌易懂明了,却又流露深情,将离别之情写的深沉、浓烈、却又丝毫不含夸张,让人能够感知到遥远时代的王昌龄离别之时的那份悲愁。

3.以情为线索组合意象。作者善于组合物象,把十分平常的物象或者是两个几乎没有联系的意象组合起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例如上文所述“海净月色真”,把“月”和“海”这两个不通的意象组合起来,“海”给人的感觉是浩大、宽广、蔚蓝、波涛汹涌,而“月”呢?是明亮、是晶莹、是纯洁,那么把“海”和“月”放在了一起,以“海”的“净”衬“月”的“真”,同时“月色”更能衬托“海净”,这种相依相生的关系让诗句有种交织的景象,又有一种微妙的情感转换的意味,比仅仅说“海净”和仅仅说“月色”更能表现作者的心绪和心境。再如“秋月孤山两相向”,依然是用“秋月”和“孤山”这两个意象组合,让人感到山更孤月更单,仿佛有种合力,这种合力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作者把握了,高超的审美情趣悠然而生,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尤其“寂寂寒江明月心”,此句把“明月”和“心”关联在一起,以明月表明己心,用明月得晶莹衬托己心得高洁,没有直言却于文字之中流露出自己得委屈和傲然,不为谗言所累,不为世俗折腰,近一步表现出作者得心境之高,情感之真。

对古人得沿袭让王昌龄得送别诗有所可依,浩瀚得传统送别意象是他背依得大山,而对意象得挖掘和组合是他得以傲然诗林的根本,他

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或单纯或复杂的意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达到了超然高绝的境界,这是其他诗人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二)情真意切,自然深厚

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那是一种醇正的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是不用雕琢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一颗真心,用最朴素的语言捧出,化成千古绝唱。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语言平直清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精到简洁,但语言精简并不是 含义浅显,恰恰相反,这样精简的语言表达的却是浓浓的深情,作者借玉壶表明自己的情结,宦情已薄。这样表达起来更能有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

1.抒情真挚朴实,不矫揉造作。王送别诗都是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送窦七》,全诗这样写道:“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前两句实笔绘景,渲染清明光洁,幽静深远的环境气氛。皓月当空,银辉四射,秋深气爽,林木葱茏,清江荡漾,波光粼粼,呈现在诗人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明净而静谧,清幽而空明的境界。朋友窦七所乘的小船就在这时离去了,诗人一往深情地凝望着“渐行渐远”的小船。千种离情,万般别绪全在这深情一“望”当中展露无遗。后两句虚笔联想,抒发难分难舍,相依相伴的深挚情怀。说友人的轻舟必须尽早出发,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别,只有善解人意的明月能够理解我们这伤心情,留下不走,万里相照。朋友走了,却留下了一轮相思明月;秋天凉了,却温暖了一颗赤诚之心。全诗字里行间充溢着缕缕真诚朴实的离情别意。

2.借送别以明志。代表作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是诗人贬官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期间,送别友人辛渐回洛阳时所写的。前两句绘景点题。寒雨连江,夜色苍茫,楚山独立,境界凄迷而开阔。凄迷,烘托出离别的深情;开阔,显现作者豁达的胸襟。后两句抒情言志,嘱托朋友,语重心长;回答亲友,肝胆相照。两句的意思是,你回到洛阳以后,一定要见见我们的亲朋好友,如果他们问到我待罪之身的情况,那就请你告诉他们,我还是我,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话语之间有志行高洁的傲岸不屈,有君子相交的坦荡无私。一个“冰心玉壶”的比喻写尽了深挚不渝的友谊,写绝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二、艺术表现手法因情而变

对于王昌龄的诗,古代许多学者都有很高评价,比如:“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

1.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送胡大》中“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诗中直言“不堪别”,表达了作者无法接受这种分别之苦,直抒胸臆,没有丝毫隐晦。类似此诗还有《送狄宗亨》中有“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直言心中愁苦连绵不绝,没做任何含蓄隐藏,表达的淋漓尽致。除此还有《送柴侍御》等。

其次,王昌龄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更多,如:《送郭司仓》中“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从环境入手,让周围景物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这种手法在王昌龄送别诗中占大多数。最著名就是《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芙蓉楼为润州丹阳之西北楼,王昌龄时任江宁丞。诗意:铺天盖地的寒雨,昨夜来到了吴国之故地;天亮之后,欢送友人别去,只见江北的远山,显现出一片孤独寂寞的样子。这是融情入景,情景完全交融。诗人接下去并没有诉说离别之事,却是说自己的心已不受尘俗的污染,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莹洁净。“玉壶”典出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这里化用其句,暗喻自己无心做官,欲轻视功名富贵而坚守清高。黄叔灿说:“上二句送时情景,下二句托寄之言。自述心地莹洁,无尘可滓。本传言少伯‘不护细行’,或有所为而云。”又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情景结合堪称一绝。

最后,作者喜欢以比喻抒写情怀。如《送李十五》《送窦七》《巴陵送李十二》等用比喻来写送别,以一些能够代表作者心境的外物来比较作者的心情和心理,取得一种高妙的结果。《留别司马太守》中有“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的句子,作者以黄鹤青云展翅高飞比比喻宏图大展,以河蚌吐珠比喻将以全部精华报效朝廷的忠心。用比喻来写离别,更能把离别的愁思和伤情写的真切而感人,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更便于抒发分别在即的那种凄切哀婉的心情,比直截了当的表达更具有艺术魅力,也使诗更具有诗歌的感染力 2.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诚挚而深厚的友情.《送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第一句点出时令是秋天,第二句点出是在洛阳送朋友去鸣皋山(今河南嵩县陆浑山东)。秋天薄雾,蝉声凄清,暮色苍茫,已渲染出离别的惆怅情绪。

三、四两句正面抒情,为朋友的离去而悲愁不已,预感到这个秋天将过得多么空虚和无味,可见诗人对朋友感情之深厚。此诗直抒胸臆,沈德潜评点曰:“生趣。”《送十五舅》:“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深林,秋水,天高气爽,小船停泊在树林的清阴之中。离别前的欢聚,时近黄昏,二人在水边的浦口钱别,借酒消愁而离别之愁绪无穷无尽。夜深不散,寒露下落,草根间传来昆虫凄凉的悲鸣,更扰得行者和送者心烦意乱。此诗寓离情于别景,情景交融。反取其意表现最具体的莫过于《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此诗作于诗人任江宁丞时。面对着秋江,眼觑着即将解缆的舟船,朋友即将远去长安,怎不令人伤感!可是,诗的首句却反起,反劝李评事不要为离别而悲伤。安慰朋

友,也是安慰自己;强忍悲愁,不说离情。接着的第二句是顺承,说李评事很快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必将遇到新的朋友,又将获得新的友情。这些劝慰之词把眼前离别的悲痛表现得更加深挚。后两句更加推进一步;客店饯饮,吴姬当筵,缓歌漫舞,可以把离别的事情暂时忘却,只管尽兴饮酒,任它青枫已堕白露,晓风吹拂残月,分就在眼前,何不趁此良宵大醉一场?这是强颜欢笑之词。此诗以乐景写离愁,把无可奈何的离情别绪形容得淋漓尽致而又委婉缠绵。昌龄喜欢景和情相融相生,以景衬情以情如景。如《送万大归长》 :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这是诗人贬赴岭南途经郴州(今湖南郴州),送别朋友之作。第一句点明时当秋天,万大离桂阳(郴州)去

送别诗的特色 篇2

一、王维送别诗的内容

王维现存诗有四百二十余首, 其中送别诗占70多首, 几乎占到五分之一。王维的送别诗, 不仅数量多, 而且在拓宽表现领域, 内容丰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送别诗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送友赴边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如《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送韦大夫东京留守》、《送崔五太守》、《送李睢阳》、《送李判官赴东江》等等, 这类作品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主要表达作者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王维送别诗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送友人归隐田园的, 从中可以体现他那崇尚自然与散淡的天性。如王维作于天宝初年的《送纂毋校书弃官还江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另外, 抚慰失意友人也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一大主题, 不仅饱含深情, 精神格调高扬, 而且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有力拓展了送别诗的思想内涵。如《送杨少府贬郴州》就是劝勉失意友人的经典代表篇章。

二、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送别诗独具特色, 诗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非一般送别诗可比, 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 王维不仅是著名诗人, 还是绘画高手, 同时, 从他的诗作中读者还能充分地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完美境界, 以及两者融合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蕴。这在其送别诗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后面四句:“沙平连白云, 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 高歌一送君。”诗人再现了漫漫黄沙飞动与皑皑白雪相连, 蓬草飞旋、卷入云端的画面, 描绘出了边塞昏天暗地的独特风貌。同时, 画中有情, 即在如此慷慨悲壮的背景下, 诗人倚剑高歌送别朋友去河西赴任, 表达了深切不舍又寄寓祝福的送别之情。

另外, 真切形象地抒发主观感受, 把自己的志趣品格寄寓在诗行、画面之中, 也是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 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开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写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 湿润了路上的尘埃, 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从清朗的天宇, 到洁净的道路, 从青青的客舍, 到翠绿的杨柳, 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 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从而使这场送别一反黯然神伤的基调, 而透露出一种轻快又富于希望的情调。可见, 王维, 不愧是以诗为画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专家圣手。

(二) 意象独特、意蕴丰富

王维送别诗之所以含而不露却又感人至深,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运用了独特的意象来表情达意, 因此他的送别诗意蕴丰富, 读来令人享受不已。

所谓意象, 就是诗人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而选择客观物象作为媒介, 同时经过与诗人思想情感的融合, 渗入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由此便成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王维送别诗所运用的意象非常多, 他在借鉴和沿袭传统意象的同时, 也通过自身情感的浸润,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意象来表达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离愁别意。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落日、白云、铙声等等。

如落日这一意象, 古人见落日大多想到时光易逝, 生命的短暂, 而在王维的笔下, 落日却成了诗人表现离愁别绪的敏感触点, 并以此作为离别时的最佳活动背景。同时诗人习惯把送别与落日联系在一起, 因为日落归山, 一天将近, 最能勾起游子的离情别绪。因此落日这一意象成了王维抒发离别之愁的理想对象。比如在《临高台送黎拾遗》中:“相送临高台, 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诗人在日落时分, 登台远望, 眷恋之情不禁油然升起。原野一片空旷, 在极目远眺中, 只见飞鸟在落日的陪衬下匆忙还巢, 这更增惆怅之情, 再加上送别的友人就在这无边无际的原野上渐行渐远, 一去不复返, 这使得送行之人更加伤感凄怆。

总之, 王维的送别诗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可堪称是中国古代诗歌田园里的一株奇葩。而王维送别诗成就极高, 影响巨大, 因此他被称为“盛唐四大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2008.

[3]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试论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篇3

一、王维送别诗的内容

王维现存诗有四百二十余首,其中送别诗占70多首,几乎占到五分之一。王维的送别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拓宽表现领域,内容丰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送别诗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送友赴边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主要内容,如《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送韦大夫东京留守》、《送崔五太守》、《送李睢阳》、《送李判官赴东江》等等,这类作品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主要表达作者对友人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表现了诗人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王维送别诗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送友人归隐田园的,从中可以体现他那崇尚自然与散淡的天性。如王维作于天宝初年的《送纂毋校书弃官还江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另外,抚慰失意友人也是王维的送别诗的一大主题,不仅饱含深情,精神格调高扬,而且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有力拓展了送别诗的思想内涵。如《送杨少府贬郴州》就是劝勉失意友人的经典代表篇章。

二、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送别诗独具特色,诗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非一般送别诗可比,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不仅是著名诗人,还是绘画高手,同时,从他的诗作中读者还能充分地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完美境界,以及两者融合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蕴。这在其送别诗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后面四句:“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诗人再现了漫漫黄沙飞动与皑皑白雪相连,蓬草飞旋、卷入云端的画面,描绘出了边塞昏天暗地的独特风貌。同时,画中有情,即在如此慷慨悲壮的背景下,诗人倚剑高歌送别朋友去河西赴任,表达了深切不舍又寄寓祝福的送别之情。

另外,真切形象地抒发主观感受,把自己的志趣品格寄寓在诗行、画面之中,也是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开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写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从而使这场送别一反黯然神伤的基调,而透露出一种轻快又富于希望的情调。可见,王维,不愧是以诗为画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专家圣手。

(二)意象独特、意蕴丰富

王维送别诗之所以含而不露却又感人至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运用了独特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因此他的送别诗意蕴丰富,读来令人享受不已。

所谓意象,就是诗人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而选择客观物象作为媒介,同时经过与诗人思想情感的融合,渗入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由此便成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王维送别诗所运用的意象非常多,他在借鉴和沿袭传统意象的同时,也通过自身情感的浸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意象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离愁别意。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落日、白云、铙声等等。

如落日这一意象,古人见落日大多想到时光易逝,生命的短暂,而在王维的笔下,落日却成了诗人表现离愁别绪的敏感触点,并以此作为离别时的最佳活动背景。同时诗人习惯把送别与落日联系在一起,因为日落归山,一天将近,最能勾起游子的离情别绪。因此落日这一意象成了王维抒发离别之愁的理想对象。比如在《临高台送黎拾遗》中:“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诗人在日落时分,登台远望,眷恋之情不禁油然升起。原野一片空旷,在极目远眺中,只见飞鸟在落日的陪衬下匆忙还巢,这更增惆怅之情,再加上送别的友人就在这无边无际的原野上渐行渐远,一去不复返,这使得送行之人更加伤感凄怆。

总之,王维的送别诗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可堪称是中国古代诗歌田园里的一株奇葩。而王维送别诗成就极高,影响巨大,因此他被称为“盛唐四大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2008.

[3]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王从仁.王维与孟浩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关于送别诗的鉴赏 篇4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下面主要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做探究,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一,思想内容

前面已经提及柳永与江淹都把送别与伤感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说送别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千篇一律地抒写惜别伤感之情。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还以上面那首诗为例。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5、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6、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通过以上思想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送别诗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切勿挂一漏万。

二、常见表现手法

诗歌的思想情感总要借助表现手法来表现,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

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抒胸臆,“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歌讲究含蓄蕴籍,表达情感往往婉转曲折,经常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这种手法更是送别诗中最常用最典型的手法。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这种手法是鉴赏中比较难把握的,需要我们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4、比喻修辞手法

为了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诗人在诗歌中还特别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因为善于运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看下面宋代诗人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这首诗在表达感情时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三、经典例题举隅

2007年江苏高考设计了这样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作者翘首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表现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带雨的乌云遮住了大半个山,路途多风雨,表现了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抒发了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综上所述,我们对送别诗的常见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有了概貌了解,有了这个了解,在鉴赏送别诗时可以有一种高屋建瓴的优势。再通过对经典例题的探究,我们会发现鉴赏题的答题步骤也是有章可循的。如果是思想内容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抓住重点意象,赏析情感产生的原因或依据,再明确意象表达的情感。如果是关于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先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鉴赏这种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杜甫写雨诗的艺术特色 篇5

1.体物工细

杜甫在表现小雨、细雨的形态上常常采用细笔工描,突出刻画雨的细微特征。如最著名的《春夜喜雨》,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闻风声不闻雨声,春雨如丝,借着夜幕暗暗随风而来,可见其轻巧,滋润万物,却悄然无声,毫不张扬,将春夜丝雨的轻柔可爱用一个“潜”字刻画出来了,形神毕肖。《杜诗详注》:“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见造物主发生之妙。” [1]p799《晨雨》一首也写得曼妙无比。“小雨晨光闪,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这首诗写清晨微雨,突出表现晨雨至细小。晨光熹微中的小雨,丝丝泛光,落在木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颔联写晨雨动态,极言雨丝轻细,借着雾的湿气才能落地,一有风便旋即飘向空中。颈联写晨雨润物之景,“暂”、“轻”二字仍然是着力刻画雨“小”。尾联由近及远,写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还是突出晨雨之小。《杜臆》:“小雨晨光映之,最为分明,初来时木叶上即闻其声,必雾交才能洒地,风一逆而旋以随云,皆状小雨之景象也。” [2]P332又如《醉时歌赠郑广文》中的“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两句,细雨之中,屋檐落水,灯光映之犹如银花闪闪烁烁,春夜的细雨,在杜甫笔下是如此的有声有色。王嗣奭亦赞曰:“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余亲视之,始知其妙。” [2]p23《雨不绝》中“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小雨如同细丝一般,被风轻轻地舞弄着,如此轻柔。后面“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两句,用“石燕将子”“仙女湿衣”两个典故引发读者对细雨绵绵密密,轻柔纷飞景象的联想。此诗对细雨的之细、之轻、之不绝,不但正面描绘,更充分调动读者联想,让读者对细雨有一个更为真切的感受。杜甫表现细雨的诗句还有“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随风”两字,不仅使雨动态化,更突出的雨之轻细。“入空才漠漠,迥洒已纷纷。”(《喜雨》)两句更是巧妙,来不及思考,就感觉雨已经漫无边际的扑面而来了。

另外,杜甫的体物工细还表现在写雨时能够注意到常人不太注意的景致,使其写雨诗别有情致。如《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中的“骤雨落河鱼”句,下雨了,连鱼儿都潜入了深水去躲雨,可见这骤雨来势凶猛,王阮亭云:“骤雨落河鱼,亦是即目妙境。” [3]p5恐怕这种妙境也只有杜甫才能捕捉得到。还有《水槛遣心二首》中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诗详注》:“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微风’之句。” [1]p812杜甫对客观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不易被人发觉的却最为自然的现象,再用精妙细致的语言将各种合乎逻辑、基于情理的意象组合起来,表现在诗中,让我们恍然领悟出自然之曼妙。

2.雨景宏阔

除了对雨的形态作极致的细巧描绘之外,杜甫还善于大笔渲染,烘托出宏阔的雨景图,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宏大的气势。如《村雨》:“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不从正面写雨,而是通过听觉,夸张的渲染雨声盈耳两夜不绝,烘托出雨之大之久,次句点出雨寒。这两句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寒冷、连绵不绝、声势浩大的`雨景犹在读者眼前,王嗣奭亦云:“‘声传两夜’,咏雨亦奇。” [2]p203《种莴苣》也是大笔描绘,“云雷欻奔命,师伯集所使。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诗歌极力表现风雨来得急促,气势汹涌,云、雷、闪电搅和在一起,奔命一样滚滚而来,雨师竭尽力量来指挥这大自然的运转,瞬间乌云就遮天蔽日,紧接着狂风大作,雨声滂沱,大雨一泻如注。雨势凶猛,让人心惊,直至雨停,那炸耳的雷声似乎还萦绕在空气中。大笔渲染风、云、雷、日的变化和人的感受,侧面突出暴雨的宏大声势。《白帝》诗中描写的雨更是滂沱,“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高江急峡,云雨翻腾,江因骤雨而暴涨,水流更加湍急,发出雷霆一般的声响,雨借水声轰鸣而气势更盛,这翻盆大雨使日月无光,天地混沌。整个雨景场面非常壮阔,但色彩阴翳,让人悚惧。

3.工细与宏阔完美结合,意境优美。

杜甫根据不同雨的特点,有时将工细的笔法与大笔的渲染完美结合,展现给我们最自然最美妙的雨景图。如《梅雨》,“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描写蜀中四月的梅雨,长江的壮美与梅雨的纤丽形成对比,细雨濛濛,湿雾弥漫,江上空中,一片浩渺,意境非常壮阔优美。再如《雨》:“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风扉掩不定,水鸟过仍回。鲛馆如鸣杼,樵舟岂伐枚。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台。”首联从大处落笔,极言云厚,绵延不绝,山都被这云粘连在一处,可见这雨势头之大。颔联从细处着手写风,通过“扉”和“水鸟”的动态表现狂风,为雨助势,颈联更是细致地从侧面刻画雨势,《杜诗镜诠》:“鸣杼,伐牧,皆,形容雨声,以极写雨势之猛。” [3]p782大笔渲染,为雨铺垫气势,细笔工描,突出雨势猛烈,整个境界细致生动又气势不凡。

4.语言曼妙,擅传雨“神”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篇6

一、用字传神而诗篇活化

历来诗人酷爱写景,唐代诗人王勃[2]的写景诗中除了有郊野美景的小清新外,其他的多是多姿多彩的浩荡的山河画卷。而王维[3]的诗则是典型的“诗中有画”的代表,此外更是蕴含着丰富的禅意,让人沉醉于诗中美景时,亦反复体味那高深幽晦的禅意。田名瑜的写景诗虽然比不上以上两位大家之作,但是也有其独到之处,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以《玉清寺夜兴》[4]为例:

薄薄梧桐月,清光落满庭。

僧言群石瘦,鸟梦乱山青。

愁遣诗为敌,穷疑鬼有灵。

偶看天北角,三四向晨星。

这是诗人在玉清寺夜游所兴,玉清寺又称玉皇阁,是诗人青年时代读书之所,但已被全毁。诗人在此描写的景物有:薄月、清光、瘦石、乱山,这本就是在深夜,而这些景物又被诗人塑造出一丝惨淡:月是薄的,月光是清寒的,连那堆石头都是瘦的,周围的山也是呈杂乱貌,这一切的景都被赋予了一种单薄可怜的状态。此外,诗人内心还自生起“愁遣诗为敌,穷疑鬼有灵”的怪想,令此时此景更让人心生恐惧,尾联“偶看天北角,三四向晨星。”虽然也是写景但是“三四颗零星的晨星挂在广阔的夜空中”这幅景,更是显得清峻,凸显了诗人的心情。

诗人在此用字传神且巧妙而使诗篇活化,平凡的景物都被赋予诗人的愁闷之情。如首联的“薄”、“清”、“落”三个字将首联中的意象“月”“月光”都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形象,“薄月、清光”即让人感觉到深夜的萧索;颔联的“瘦”、“乱”两字点明了地下下之景的特点,与首联的天上之景相呼应,营造出一幅天地同一的萧索感,更使诗人的愁闷情绪进一步在诗中宣泄。纵观该诗,意象都是极其平凡普通的东西,却因为用字的精准而使这些凡物俗物增添了别样的意义。

再看《春日沅陵杂兴十四首之一》[5]:

一夜春风绿了波,故园杨柳近如何?

裁书寄与山妻去,为我安排旧钓蓑。

此诗写诗人在春日所观之景,首句“一夜春风绿了波”与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有相似。诗中表现出诗人见到春日之景而欣喜雀跃的心情,并欲寄家书与家妻让其准备蓑衣钓具,诗人已迫不及待地在这样生机盎然的春景中来一场悠闲垂钓。

解读至此,表面上看好像是歌咏春日万物生长的诗作,其实不尽然。此诗没有确切的写作时间,但是选集将它放在诗人1920-1931年的诗作间,可见此诗是作者在早期创作的,而这个时期正是作者为革命事业奔走异乡的时候,但是心里却总是牵挂家乡,每逢春风荡漾,其思乡之情就更加浓郁,婀娜多姿的柳条,一池波光粼洵的湖水令其忆起闲时家中垂钓之趣。

这首诗诗眼是首句的“绿”字,全诗由这个“绿”字引导,全篇着墨描写春天的景物,一个“绿”字即将春日之景活化,令人读诗犹见景,可称得上“诗中有画”,诗中借这种悠扬的春之美景衬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让这诗中之景蒙上了一层淡淡忧伤的面纱,不得不说,此诗算得上是诗人诗作中的上乘之作。

此外,其他写景诗中文字活用如:“龙松不息斗雷声”中的“斗”;“一勺分甘绿绕城”中的中“分”;“群云扶岫出”中的“扶”;“白云捉山头”中的“捉”;“日角破云出”中的“破”;“飞翠落庭户”中的“落”等都表现了诗人善于将所见之景拟人化继而使诗篇充满生气。

二、色彩杂糅而画面浓烈

优秀的写景诗都将所写之景浓妆淡抹使其符合诗人的内心想象,继而借由这些景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田名瑜的写景诗也常常如此。

以《北海杂作其一》[4]为例:

红墙曲绕紫花生,日色模糊隔水明。

闲起看云云再起,柳阴一路满蝉鸣。

这首诗下笔即写所见所闻之景,没有任何铺垫,开门见山,先是描绘入眼看到的紫花缠绕着红墙,再是想象水面上日光模糊不清,颈联则是看到云朵连绵不断的飘走又再升起,尾联则是夏日常见的常听到的树阴间的蝉鸣。诗人在此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对所见之夏日景物进行描写,实写了首联红墙紫花,继而虚写了日色朦胧和白云飘涣,最后又实写了树荫与蝉鸣来结尾。虚实之景的结合让人读之能感受到景物的交替变换。

同时诗人还运用多重色彩杂糅的方法:比如红墙、紫花、白云、柳绿,一红一紫、一白一绿,这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能给人营造鲜明的对比感,还增强了诗作的画面感,而色彩的四重杂糅却能达到异常的和谐,这就是夏天的特点,这就是夏天颜色多彩的独特之处,这就是诗人擅长运用色彩杂糅使诗歌画面感强烈而使诗作成功之处。

再看《庚戌五月至北海漫作十首(选五)》[4]:

其五

阁外斜阳影甚酣,梅飞老鸟向巢还。

碧沉一海浓浓色,游艇自由泛北南。

此诗是诗人1970年游历北京北海时所作的写景诗一首,自1951年诗人接受周恩来总理聘书,至中央文史研究馆任职之后,诗人一直与妻子住在北海附近,因此在诗人晚年诗作中写景诗大多写的是北海之景。

此诗首联写出了此时诗人所处的楼阁外,夕阳意正浓,天边呈现出绚烂的夕阳红,颔联描写了傍晚鸟儿归巢的情形,颈联则写了日暮降临,诗人此时面对的大海开始沉寂,尾联描写了诗人凝视着湖上的游艇自由来往,虽然诗作好像只是写傍晚时的普通景物,然而,诗人正是透过这些普通的景物抒发思乡之情。尾联游艇的自由让诗人羡慕不已,游艇尚能如此自由而自己思乡却回不去,真是惆怅不已。

诗中首联的斜阳呈现出热烈的夕阳红,而颈联的大海沉寂则显示出一种深深的灰色,一红一灰在诗人的眼中、眼中交错着,家乡的模样又被勾出心头,此诗用两个鲜明颜色的对比刻画出一幅思乡画面,使人透过画面似进一步能接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借景抒情而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托美好愿望,或包涵生活哲理,或表现诗人的生活情趣等。田名瑜的早期写景诗多是抒情诗人对兵祸不断的神州大地的焦虑,对民众流离失所的同情,而面对这些混乱诗人手无缚鸡之力亦使诗人痛苦无比,他将种种情绪托付诗中,借以抒发内心愁闷。

以《星叔山居杂咏题词九首》[8]其四为例:

三亩小园松竹根,在山泉水自冬暄。

一官归似陶元亮,手中桑麻长子孙。

此诗写诗人族叔田星六住所的景物,首联有“松竹”;颔联有“山泉”,这些都是隐居所常见的景物,“竹”有清逸脱俗的指向,苏轼曾有诗云:“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9]由此可知,竹在古人眼里俨然成了隐士的象征。田名瑜早期曾做过凤凰县、大庸县、沅陵县、黔阳县四县县长,新中国成立后又北上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任职,他的一生都在仕途上,但是田星六不同,田星六终生没有出仕。在此诗人写下的这首诗除了表现其族叔的隐世脱俗外,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渴望能远离尘世纷扰,避世而居。

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诗中没有直接抒情而且寄情于景,让景物代替诗人诉说直接内心的烦忧与愁闷。

再看《初夏游南山寺》[10]:

四月莺鸣老,众芳亦渐稀。

人寻尘外寺,僧启竹间扉。

山艺将云出,钟声识鸟归。

安能从此隐,饱食劫余灰。

此诗是描写诗人在寻山寺途中的所闻所感。首联先由听觉转至视觉:“莺鸣老”到“芳渐稀”奠定了诗歌苍凉的基调;颔联以“尘外寺”喻示着此处的僻静与清幽,而“僧启竹间扉”以“竹扉”表现了山寺的古朴与原始;颈联则将视野有近处向远处放去,透过诗句我们可感觉到那种自然空旷而广阔的天地;尾联点明主旨,抒发诗人渴望在此优雅别致的僻静之地隐居。

其实诗人的隐居之情早就在前几联的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描述这些景物时诗人的喜爱及渴望与这些景物做伴的心情就已经渲染在其中。

此外,还有《南山云日晃漾,山意可亲。有作》[10]:诗人将身缠庸碌官府事的不痛快寄情于清新脱俗的山间早晨之景,借山间晨景的自然可亲写烦恼的身心事,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又有《晨由城府回舍》[10]:诗人早晨从官府回住所,途中见到云朵在山头环绕,朝阳刚刚爬到山角,而溪边流水潺潺,微风摇曳,诗人居住之地的几株竹子随风摇荡,这一切美好的自然景物都附着了诗人清晨结束公务之后轻松的好心情。

田名瑜的写景诗不求意象的独特,也不钻字眼的新奇,更不学反复杂乱的绮丽章法,他的诗作自有其特点所在,他所择取的意象大都是稀疏平常的,但是他能够将平凡诗化得不平凡,他将丰富的情感融进诗中,汇到景里,他没有高超的技巧,但有真挚的情感,写的是景,读起来却让人们在景中看到了情。总之,田名瑜的写景诗有其独特的文学特色。

参考文献

[1]田成上,张应和.田名瑜诗词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2][唐]王勃著.王勃诗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3][唐]王维著.陈贻焮选注.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07.

[4][5][6][7][8]田成上,张应和.田名瑜诗词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9][宋]苏轼著.吴鹭山等编注.苏轼诗选注[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04.

[10][11][12]田成上,张应和.田名瑜诗词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13]苏爱风.论王勃诗中的“春”“花”“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8(4):43-45.

“望”——杜甫诗的特色 篇7

在杜甫诗歌中,“望”字或直接或间接不断出现。

创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的《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诗题含有“望”字,诗中虽没有一个“望”字,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显现了杜甫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此后的第三或第四年里[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诗人创作了《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其中的“万里可横行”,就包含着诗人无尽的期望和抱负。青年杜甫锐于进取,富有勃勃朝气,可见一斑。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床榻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这也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基于此,因为他推己及人,从而发出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呼声。

《月夜》:“今夜麛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末两句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思念和结束这种由战乱所造成的痛苦生活的强烈希望。《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中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旬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深刻的生活体验成就了《春望》(75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中的“烽火连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全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春望”二字却表达了丰富的内涵:“春望”,不仅仅是指“春天里所望”,更是“望春”。这里,“春”就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之春”,更是具有特定意义,象征着光明希望。“望春”,也就是希望个人的人生之春到来,希望人民的安居乐业生活的到来,希望国家的春天到来,等待美丽的盛唐在某一个春天里再现。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里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北征》这首长篇叙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闰八月写的,共一百四十句。“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表达了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的情怀;“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这些成了《北征》的主题、主旋律,体现出来的诗人形象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所指何人?指像诸葛亮那样忠心耿耿的人才,也包括诗人自身,同时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杜甫从来没有放弃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使是年老多病,流落他乡,音信隔绝,壮志今朝都成了泡影,诗人还是终究无法忘怀往日的抱负,在这一首诗的结句写道:“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诗人登高望远,本来兴趣盎然,却见如此苍凉恢廓的秋景,悲愁之情无以复加。此时距离创作《春望》十年整,当年诗人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而今,“潦倒”“多病”“霜鬓繁”,这是因为“艰难苦恨”——国难家愁:绵绵不绝的忧国伤时之情中,不正蕴藏着热望的火山!正如《江汉》的:“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江汉》的诗意和《周易》的“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集中表现了一种至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在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历五年(770)春淹留潭州的时候],诗人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秾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结句“愁看直北是长安”,《杜诗镜铨》说“结有远神”。诗人一生坎坷,不改其望,不违初衷,愈老弥坚,他犹在等待,等待唐王朝的春天的到来。这等待中充满了“热望”,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人民的情感,这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杜甫的等待不同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等待,不同于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的等待,更不同于庄子的无所待。

上一篇:养成良好习惯承诺书下一篇:股权投资公司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