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创作指导

2024-10-22

小小说创作指导(通用8篇)

小小说创作指导 篇1

小小说创作指导

一、把握住小小说的特点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小小说又称千字小说、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等,以其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立意深远而为读者所喜爱。近几年来,随着话题作文的兴起,在高考作文中也出现了不少以小小说为体裁的佳作,如一股股清新的空气拂向沉闷已久的考场。如2000年的《豆角月亮》,2002年的《昭君的选择》(全国卷)、《一个人的战争》(北京卷),2003年的《竞标》、《因为俺是俺大亲生的》(全国卷)、《水浒论杂》(上海卷)等都先后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可以说,话题作文写作所提出的“在话题范围内作文”、“八百字以上”和“文体自选”等要求给了同学们一个通过小小说来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空间。

那么,怎样写好小小说呢?下面先谈谈小小说的特点。总的说来,小小说的“小”是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篇幅短小

小小说的篇幅短小,字数只有几百字到一千多字,往往通过撷取生活中的一个镜头、一个场景、甚至是一个瞬间,反映人物在某件事或某个场景中的片断行动,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出某个道理。它所反映的往往不是人物的精神全貌,只是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格的某个侧面。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选取的就是王昭君在民族大义和个人幸福之间作出心灵抉择的一个镜头,以此来表现她为了民族的和平安定宁愿作出牺牲的伟大精神。文末写道:“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卒章显志,凸现主题。全文仅八百余字,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历史瞬间,堪称佳构。

(二)、情节简单

情节冲突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情节简单并不意味没有情节冲突,只是小小说的篇幅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太复杂的情节,作者往往选取富有典型特征的瞬间或镜头来表现人物特点。有很多时候,作者将读者能够想象到的情节都尽量省略了,从而造成令人回味的效果。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小说全文只有七行字,内涵却极为丰富,可以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一位公司经理,喜欢上了刚招聘来的年轻的女打字员,给她预支了薪水,送了花束并共进了晚餐……不料此事被夫人知道了,为了平息**,花了一大笔钱买贵重礼物向夫人和岳母赔罪。事后,只得另招聘一位中年女打字员了事。这么丰富的情节,但是作者仅仅选取了账本上的一张支出明细表来表现,对于其中的情节变化、人物冲突的过程,作者没有刻意渲染,留给了读者一个巨大的能尽情发挥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读后发出会心一笑。

(三)、人物集中

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通常只有一两人,次要人物很少,人物间的关系也不复杂。通过人物间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冲突展开故事情节。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陷阱》,取材于一段众所周知的历史:韩信因为与萧何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最终没能识破吕后设下的“陷阱”,一去不回,留下千古遗憾。主要人物是韩信,全文就是通过他的“迟疑不决——追忆友情——坚信不疑”等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的。而次要人物——使者,对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垂手站立,静静地等候”,静观其变;他“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 貌似平静,却包含无限奸诈,并促使韩信拿定了主意;他“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诡秘的笑。”暗示韩信此行的悲剧性结局。文章将笔墨集中于韩信这个人物身上,充分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显得不蔓不枝,内容紧凑。

(四)、以小见大

小小说的这一特点是指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小”是指所选的题材截取生活面要小,只有这样才适合小小说体裁表现的需要。但正如佛家所说的“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它的篇幅虽小,却有丰富的意蕴,有一定的生活容量,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并不小。这就是小小说的“大”。一篇优秀的小小说往往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如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穷困潦倒的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用自己的生命在墙上画下了一片绿叶,这可能是他最微不足道的作品,却是他最有意义的最伟大的杰作,因为它拯救了一个因贫穷和疾病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年轻人琼西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几幅作品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文中充满了人文精神的闪光,启示着读者去思索人生的价值。篇幅的短小、情节的简单并不意味着其内容的苍白和思想的浅薄,应该做到篇幅的短小与内容的博大、意旨的深远的完美的统一。这正是我们在进行小小说创作时要努力追求的境界。

二、小小说的选材

小小说的选材和立意决定着作品水准的高低。通常来说,我们要尽量选择自己所熟悉的题材,摹写自己所熟知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熟知”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有过深刻感受的生活;二是自己借助其它方式间接了解的生活,如借助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网络聊天等方式感知生活。中学生进行小小说创作要尽量避免进入陌生的领域,如山盟海誓的情感纠葛、变幻莫测的政坛风云、生死一线的江湖传奇等。具体说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写现实生活——摹写生活,刺恶扬善

1、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我们所熟悉的内容,但所谓“熟地无风景”,太熟悉反而觉得平淡,无材料可抓,无话可写。真的如此吗?非也。平静的海面下往往涌动着湍急的暗流,再宁静的校园也会有故事发生。不然的话,《花季,雨季》怎么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弦?不说别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互相掣肘,传统的师道尊严与教学民主化的冲突,青春少年面对朦胧情感的躁动不安,平庸的学习成绩与遥远的梦想之间的距离……这些生活中的大小矛盾又怎么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一场小小的争论,一次不大的**,一支短暂的插曲,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写作灵感,演绎成为我们笔下生动的画面。

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涉及学校题材的小小说也不罕见。在2000年高考作文中就涌现出了大量高分作文,如《豆角月亮》、《这样的学校》、《蓝的马,黑的花》等。

2、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永恒题材,家庭内的悲欢离合,家庭间的情仇恩怨,在这个星球上不断上演,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写作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父辈与子女的沟通障碍,上辈与下辈的情感交流,传统与时尚的格格不入,还有父辈的情感危机对子女的身心影响……凡此种种,我们又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不想将它们现诸笔端?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人间大爱》表现的就是父母对亲子与养子的真挚情感,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绿太阳红太阳》则以父母离异为题材来表现亲情因素对评价客观事实的影响。要注意的是,在用第一人称写家庭生活题材的小说时,因受其中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不由自主地写成散文。写作中不要忽视小小说的基本要求。

3、社会生活

作为一名学生,这十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还有小部分时间则在享受亲情的阳光,涉世未深的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往往是一种间接的、感性的认识。很多时候生活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生活场”——即行业特色突出的生活环境、言语动作习惯等,因此,在涉及此类题材时要尽量避免自己了解不多的生活侧面,以免露了马脚,“磕”出“硬伤”。

在高考作文中,每年都有大量反映社会问题的优秀小小说问世,如2000年的《县长手中的王八》、《剃头记》,2001年的《面试》,2002年的《夏夜蝉鸣》、《我叫不叫》、《老张算命记》、《一个人的战争》,2003年的《竞标》、《保姆与家教》等。这些小说中,有的以表现人物的心理见长,如2002年的《我叫不叫》、《一个人的战争》;有的以情节构思出彩,如《县长手中的王八》、《老张算命记》、《竞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竞标》这篇小小说,可以说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篇小说的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悬念巧妙:1.吴市长掌握项目决策权,但无建筑公司上门——为什么?一个波折,一个悬念;2.吴市长的儿子有一家建筑公司!——看似前一波已平,悬念已解,实则一波又起,悬念又生——吴市长何去何从?3.吴市长不露声色,但内心焦急:儿子不堪重任,他人不敢自荐——情节趋于平缓,继续向前发展;4.天龙公司总经理夜访吴市长,并送来一纸包。——纸包里装的是什么?平地起了波澜,悬念越来越悬;5.天龙中标——意料之中,但神秘的纸包仍然让人牵肠挂肚;

6、吴市长揭开谜底——纸包里装的是一叠以前长江大桥发生事故的惨不忍睹的照片!——意料之外!情节达到高潮。整篇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悬念丛生,让人欲罢不能。

4、动物人生

转换小说主人公的角色,从动物的角度出发,以动物的眼光看社会、看人生。视角的转换往往能造成一种新奇的效果,对事物往往也能有全新的诠释,并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方面,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可谓是高手,他的小说《我是猫》轻松诙谐且不乏讽刺力量,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人们强烈兴趣,引发人们对人类自身广泛存在的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装腔作势等人性弱点的思考。

在这几年高考作文中,像2000年的《全能学校》、2002年的《我叫不叫》、2003年的《因为俺是俺大亲生的》等,均是如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俺是俺大亲生的》,文章采用了独特的叙述角度,从一只驴的角度出发,写亲情,写理性,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这篇小说如果把“驴”换成了人,那么它的可读性、趣味性就会大大降低。另外,小说中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语言和“驴”本身所具有的乡土味相互映衬,令人倍感亲切。

(二)、写历史传奇——“故”事新编,借古讽今。借历史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实所谓“旧瓶装新酒”也,方法有二:

1、扩写

撷取历史故事的一个片断,紧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丰富片断的内容,翔实地摹写出人物在紧要关头的心理、情态,借以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选择这类题材进行写作,一定要注意在熟知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尽量忠实于原著,否则,就会让读者误以为作者的文史知识有所欠缺。借这种题材来进行小小说创作的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并不少见,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陷阱》的题材就来源于《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髃臣皆贺。相国绐信曰 :„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计五十八字。作者紧紧抓住“相国绐信”四个字作文章,着重表现韩信面对好友萧何的“绐”时的心理抉择,他最终没能走出感情的迷障,“轻快地跳上了前来接他的马车”,再也没回来过。再如2001高考优秀作文《赤兔之死》,其题材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孙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作者尽情驱遣想像,将一匹马的传奇演绎得淋漓尽致。

2、改写

对名著或历史中的题材进行加工、改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或平时作文中见得比较多的一种方式。相对于扩写来说,改写要显得轻松一些,一般来说只要人物性格和原著基本吻合就行了,而故事情节则不必受到过多的束缚,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去设置。这也是同学们在写作中比较喜爱采用的一种形式。在这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中,这类作文占了较大的比例,如2000年的《谁是打虎英雄》,2001年的《堂•吉诃德新传》、《佛爷爷的宝典》、《朱贵开店》,2002年的《刺秦》、《弥勒规则》(北京卷),2003年的《既生亮,何生关张?》、《水浒论杂》(上海卷)、《孙悟空下岗记》、《普朗克的忏悔书》、《谁偷了玉坠?》等。

三、写虚拟世界——畅想未来,催人警醒

不知何故,在高考作文中极少见到科幻类的作文能够得到高分。原因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种可能是评卷老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君不闻“子不语怪、力、乱、神”么?),对“胡思乱想”类的文章斥之以“一派胡言”,不感兴趣,即使有明珠美玉也因缺少慧眼而被埋没了——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另一种可能是考生的想像空间狭窄,根本难以写出高水平的蕴含人生哲理的科幻小说。若是前者,大家在平时练笔中则完全不必担心(当然,在高考中就不必冒险了);若是后者,则应反省自己的知识结构了:那一点点可怜的理化知识、生物科技知识、宇宙空间知识是否在这小小的创作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了?

再看这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只在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作文中出现过大量的科幻类题材的佳作,如《两个人的一生》、《爱因斯坦复活之后》、《梦醒之后》等。这一年的作文可以说是题目激活了考生的想像能力,而从此之后,考生们面向虚拟世界的那扇大门就再也没有打开过。这倒不能完全说是题目限制了考生的想像能力,其实,人类对环境、能源、政治的忧患意识,对地球命运、人类未来的责任意识,追求平等、民主与自由的人文精神等都可以用科幻题材表现出来,难道大家就不能从《魔鬼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科幻片,甚至从《哈利•波特》这类魔幻片中受到启发么?

三、怎样让小小说更有小说味

近年来在高考作文中,小小说是记叙类文章里较易得高分的一种文体,也确实有不少优秀文章令人拍案叫绝。但是,在平时同学们的习作中也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将有关值得注意的方面列举一二,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帮助。

一、内容宜“真”不宜“伪”——真金才能经受住现实烈火的淬炼。

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这让很多同学感到实在没什么东西可写,于是将写作的空间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社会中。但是,由于同学们对社会的了解更多是通过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的间接认识,往往在事件的冲突和人物的塑造上把握失衡,以至于给人虚假的感觉。例如,有些同学的题材不时涉及成年人的情感纠葛,虽说有大量的影视作品作参考,但由于缺乏对爱情、家庭的深度理解,写出来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那是一种可贵的纯真和一种可爱的稚气相揉合的产物。

还有,有许多同学喜欢写某位“落拓公子”的人生传奇,主人公常常凭借某种意志就能登上人生巅峰,大有草鸡变凤凰的本事。本来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说没有,可是作者在写作时过分突出主人公某一方面的非关键因素,忽略了其它重要因素(如知识结构、能力构成、环境因素甚至机遇等),让人感觉特别“假”,难以认同。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生活阅历的不足造成的,因此在小小说写作中要尽量避免写陌生的领域,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人。

二、题材宜“小”不宜“大”——让神奇的水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有很多同学在小说创作中有贪大求全的毛病,表现之一为时间跨度长,例如总想在小小说中表现主人公传奇性的一生,结果落得“一地鸡毛”,没有一处片断耐人咀嚼。表现之二为涉及人物多,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喧宾夺主,而主人公却不知到哪儿快活去了。这种问题的出现是构思不严谨造成的。小小说是借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人物性格的表现离不开特定事件,离不开细节的刻画。如能注意到这一点,以上的问题便不会出现了。

小小说的特点在于一个“小”字,通过一两个生活侧面折射出社会的侧影。故而要尽力做到情节紧凑(一般主要事件不要超过24小时),人物集中(三五人足矣),寓意深刻(小中见大是小小说永恒的魅力)。切记大象不可能在杯子里洗澡,不要将较大的、适合写中篇乃至长篇的题材用来写小小说。

三、角度宜“专”不宜“多”——借一双慧眼就足以看清世界。

小说的叙事角度有全知全能视角、限制视角和纯客观视角三种。全知视角又称零度焦点叙事。叙事者无固定视角,并像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一切。作者可以不时变换叙事角度,一会儿写A君如何想如何做,一会儿写B君怎么想怎么做。这种视角常出现以中长篇小说中。纯客观视角又称外焦点叙事,指叙事者像一台摄像机那样只客观记录事情的表象,不去追溯事情的历史背景,不涉及任何人的心理活动,叙事者也不抛头露面,评头论足,抒发胸臆。这种叙事角度在新闻作品中较为常见,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力度不够。限制视角又称内焦点叙事。它是以小说当中的人物视角展开叙事的。它的叙述要受到叙述者视域的限制,即只能叙述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能叙述别人看到或听到的而他自己没有看到或听到的事情,更不能介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小小说的篇幅特点决定了最好采用内视角来展示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否则易让人觉得内容虚假或松散拖沓。

例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全部从主人公——农民的角度展开叙事。写他因穷困无奈弄回毒鱼的心理矛盾;写他所看到的妻儿欢呼的场面;写他怕见全家中毒的惨象而出外,略去妻子做鱼的细节;写他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的意外,让他又不得不回到直面全家人食毒鱼而死的现实中(作为唯一的知情者,直面死神的降临无疑是痛苦的);在妻儿的鼾声中仍然不能入眠的依然是他,他没想到因煮的时间太长鱼已经失去毒性,求死不能的现实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和无奈中。全文都是以这个农民为中心展开的叙事的,略去了不必要的细节,文章干净利落。

四、结构宜“曲”不宜“平”——峰回路转方知人间别有洞天。

古人云:“文似看山喜不平。”此处的“文”还只是“文章”,是应对策论之作也。写小说更得注意这一点了,矛盾冲突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性格在矛盾中才能得以展示。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小说。

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竞标》一文中的公与私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情与法的矛盾,一重又一重,使文章悬念丛生,读来欲罢不能。最后揭开谜底,令人拍案叫绝。再如《陷阱》

一文,韩信的心理矛盾是文中的主要矛盾,展示其在紧急关头对情与理的艰难抉择。还有《石碑上的历史》,在这篇以“非典”为题材的小说中,有个人情感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有感情和理智的矛盾,还有传统习俗和现代法律的矛盾……以上每一篇都写得曲折生致,扣人心弦。写小说好比引着读者走山路。“山阴道上,络绎不绝”,阅尽人间奇景,是中长篇小说的惯用手法;而路转峰回、豁然开朗则是小小说的看家活路。

五、表达宜“纯”不宜“杂”——让好茶在紫砂壶中泛出清纯的幽香。

小说得有小说味儿,必须得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主,人物的性格需要借助人物本身的言行来展示,这就决定了其表达方式只能以记叙和描写为主,且只能以人物描写为主。

有很多同学受多年散文写作的影响,总爱在文中夹杂过多的环境描写和抒情,这就好比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偏偏背着坤包、打着小花伞,搔首弄姿,实在有点不伦不类。还有的同学在刻画人物时爱贴标签,先直接点出人物性格,再写事例加以证实。这种构思其实是受了议论文写作的影响,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其思路:我认为某人是怎样的——不信我举事例证明给你看——通过以上事例证明了我的结论。这就像用煮咖啡的方式泡茶,纵然是龙井珍眉也难免暴殄天物了。

找到一个好的题材确实不易,就如极品茶叶于世间难寻一样,记叙描写则是泡好这壶茶的紫砂。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应当用细节不露痕迹地展示人物性格,对人物不置褒贬,让读者自己去评价,去体味。

四、刻画生动而逼真传神的细节

宋朝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马正惠得到了名画家厉归其《斗水牛图》真迹,十分喜爱,但遭到一庄客偷偷的讥笑,马问他为什么讥笑,庄客说:“某非知画者,但识真牛,其斗也,尾夹于髀间,虽壮士膂力,不可少开。”厉归其的这幅画做到了形神兼备,却因为这个细节的“失真”而导致黯然失色,由此可见细节是绘画艺术的灵魂。绘画如此,小小说创作也是如此。小小说的特征是微小,因为受篇幅限制,不能不减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两个最具表现力的情节、细节、镜头,一句两句语言,只有把这些微小的细节,写足写透写尽写精,才能振聋发馈攫取人心。

作家刘真从创作中体会到:“作品中的细节,就象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部来决定的。”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通笼统的叙述。读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读者,有谁会忘记吝啬的严监生临死前,为了挑掉一根灯草而伸出两个手指不肯断气的情景呢? 可以说小小说中细节的作用,甚至大于作品,细节经典了,整个作品就一定不同凡响。我们熟知的那些经典小小说如许行的《立正》、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刘国芳的《诱惑》、滕刚的《预感》、欧•亨利的《最后的常青藤》……无不有生动而传神甚至是震撼人心的细节。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尽管洋洋千言,其实就是围绕一句话去写的:“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说的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许行先生的《立正》,尽管几乎写了一个人的一生,但自始直终都围绕一个的动作写,一提蒋介石,主人公就想立正。欧亨利先生的《最后的常青藤》,尽管前面用足了铺垫,其实是医生的一个主意——那片叶子是画在墙上的……其实对于生活而言,一个人记忆、经历,生动、鲜活的是由细节组成,相比之下,所谓的大事反而隐退和模糊。所以,小小说最难得的是牵动、稳定全篇那个细节。

同学们在对小小说中的细节进行描写的时候,应抓住那些能够表现人物某一典型性格侧面的某一最突出的性格元素进行细致的描绘,它的镜头所向的是某一最鲜明点,而不是大部。要把细节写好,我们要的细节是精挑细选的一组有本质联系的细节,然后将它们写细,一笔一笔地细心刻画,使它显得分明,具有表现力。崔旸的《名字》的细节是这样的:两个老同学在大院中偶遇,当老同学许辉喊赵林这位老同学的名字的时候,赵林感到很陌生且脸色冷冷的,语气也很生硬;但当赵林知道了许是新来的市长时,马上改口叫“许市长”,而许却笑着让他喊名字,赵“叫不出来,脸上用力的笑着”,结尾许说千万别“市长”“市长”地喊,长了会把我的名字喊丢了,直点出令人深省的主题。这个故事从喊名字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细节入手,对每个人的脸部表情和语言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写,使读者完全可以感受到作品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个细节也在整个故事链中充当了重要的一环,为后面的点出深刻的主题作了铺垫。总之,我们要确定一个能表达主题的细节,先通过一番渲染后才将细节顺理成章地写出来,触动读者深思的神经。

在创作小小说时,同学们应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之上,深入捕捉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细节,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艺术想象,用新的眼光,写出富有新意的细节来表达较为深刻的主题。从我接触到的稿件来看,同学们在创作小小说时细节上缺乏新意且没有深度:常用拍拍肩膀来表现一个人的平易近人、用抓头发来表现一个人的一筹莫展或是愤怒、用香烟烧着了手指来表现一个人的深思……这些细节本来很好,但你用他也用,读多了令人腻味。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在对生活的进行捕捉、提炼的基础上,写出了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的细节,表达了深刻而独到的社会思考。如《洗澡》写一个陷于都市的紧张、忙碌与疲惫中的小人物“老何”,偶然从一条老街穿过时听到了一个旧式院子里飘出的琴声,于是此后天天下了班就从那儿过,听听琴。这样一个细节,可谓简单至极,但作者却又借助“老婆同志”的质问另一个细节,从琐碎的小事中提炼出了城市的节奏和脉搏,以及城市里小人物的存在状态,然后以艺术的想象深入“老何”的内心,提炼出了“洗澡”这一小说的灵魂。而且小说并不就此止笔,还进一步借“老婆同志”之口将心灵的“洗澡”同现实中肉身的“洗澡”对比起来,使小说弥漫出伤感的情调,在情感上深深地撞击着读者。从《洗澡》可以看出,对生活细节的提炼和想象,不仅帮助作者完善了故事,而且赋予了故事以审美和思考、延展的空间,达到了较强的阅读投射效果。

“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细节虽小,但意义重大。任何一个细节都隐含着深刻的思想,就看你怎么写,就看你的悟性,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五、设计巧妙的结尾

小小说由于情节单纯,缺乏引人入胜的对发展过程的描写,大多是瞬间镜头的闪现和勾连,这种情节特点,决定了它在结尾上做文章,用出人意料的结局来完成小说的结构构架。小小说的结尾比开头重要,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小小说的灵魂,也就是西人说的“把艺术的打击放在最后”。著名作家王汶石在谈到短篇小说创作时,曾经有一段妙论,对小说结尾的作用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写短篇小说关键要有个好结尾,就如同打牌,要有一张大王在手。有了大王,牌怎么打都行。如果手里连张小二都没有,这牌根本就没法打。”这段话虽然是针对短篇小说,但是用来关照小小说,似乎更为恰当。

孙方友的小小说《神偷》,结尾相当棒。解放前的周口镇,有一神偷号大鹏,由于年过古稀,手眼不济,便不再行窃,决定洗手还乡。但为衣食计,制作一铜牌,以此为记,到徒子徒孙处,收取点钱财。一次在漯河上火车时铜牌被挤掉,“化缘”不成,囊中又羞涩,万般无奈,准备重操旧艺。于是在许昌下车后发现一中年汉子,便跟踪伺机下手,但由于手艺荒疏,一时失手,被中年汉子抓住。但此汉子放了他,并劝他不能再干这个了。解放初期,神偷住进养老院,周口县委书记到养老院给老人们拜年,众人出门迎接,神偷一看,认出这个县委书记正是当年那个中年汉子。第二天,年过古稀的神偷失踪。几个月后,县委书记接到一个人送来的木箱,打开一看,惊讶万分――内里竟是一百多根血淋淋的断指!……这个结尾真可谓“豹尾”,既干脆有力,又让人回味无穷

目前最值得称道的多数“欧享利”式结尾,这种结尾由于有奇峰突起之效,从而“曲终奏雅”,深化了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特点是“巧”: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就是这样,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又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除了以上基本的技巧外,小小说要做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令人击节称叹,回味无穷,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刻画人物的小说,注意向人性的深度挖掘。以作家许行的《立正》为例。这篇小小说写了一个国民党连长简单的习惯性动作:那个当俘虏的连长一听到“蒋介石”就会立正。被俘后,解放军想尽办法也,没有给他改正过来,后来红卫兵也没法做到,但红卫兵不和他讲客气,他们不会和你谈人性,他们直接把他的双腿废掉了。可当作家说出一句话“你这辈子可叫蒋介石给坑啦!”时,却发现,连长的上身仍做了个坚定的立正姿势。

我相信,只要了解我们中国历史的人,在读罢这篇小小说的时候,都会在灵魂上受到震动。作者当然不仅仅以一个国民党连长简单的习惯性动作为描摹动机,他真正想要你震撼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怎样强烈地加之于人性之上。在这重含义上,人抑或人性是很弱势很被动的个体。作家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进行说教,而是直探人性,反映人性丑陋的一面。当人性在一个非自由的环境中受到扭曲,那么矫正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历史留下的有些创伤,是永远改不掉的。

又如叶大春的《不死花》,故事写的是黄昏恋的悲剧。老张和老李退休后,各自的伴侣又离开了他(她)们,在老年婚姻介绍所的帮助下,迎来了他们的黄昏恋。这段感情使老人神清气爽,快乐健康。但却遭到了双方儿女的竭力阻挠。为了爱的邀约,他们搅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像过去的地下工作者一样,以阳台上的不死花为信号,相约于这“人间重晚晴”的夕阳时光。可惜,好景不长,老张因赴约死于车祸,苦苦等待的老李没有看到老张来践约,也在生日之夜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子女们在老人死后才知道了不死花的秘密,悔恨交加痛心疾首。血缘的私欲和冷酷,在这里被揭露,家族心理畸形变态,人性自私的一面也是其恶的缘由:害怕重新组合,害怕被分割,害怕失去既得的利益,而放弃了善良、宽容和仁孝。这篇小说对于我们人性中的许多劣根性如虚荣、利益至上、冷酷等都做了充分的暴露。这篇小说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思想深度和揭露事物本质的力度,是需要反复咀嚼,细细品味,才能方解其中之味。

第二,在有限的空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

小小说篇幅有限,螺蛳壳里做道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自然容不得枝枝蔓蔓,拖泥带水。小小说必须突破篇幅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意蕴,正所谓“文见于此,义起在彼。”(刘熙载《艺概•文概》)。笔者以为小小说不应简单地通过一个故事诠释一个道理,或是把主题直白地揭示出来,而应将意蕴深藏,甚至是多层意蕴不确定主题。小说需要经过读者读后的一番深思熟虑,才得出结论;不同的读者可以从同一作品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启发。这样才会在有限的空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

如《老诗人与小贩》:诗人过去名声远扬,口碑极佳,他的诗歌颇有轰动效应。可现在,“诗坛疲软萧条,诗人惨淡经营,诗歌名声狼籍”,老诗人十分忧虑,却也难挡文学之日益颓势,只有长叹与低泣,为诗歌,也为自己。一日,老诗人访友未遇,饥肠辘辘时偶然碰到一个卖烧饼的小伙子,就向他买了烧饼果腹,后发现包烧饼的纸上“写着诗句”,于是攀谈起来。小伙子谦虚求教,老诗人得意非凡。诗人与小贩成了忘年交,品诗饮酒,“情酣意浓,不亦乐乎。”在此期

间,老诗人佳作频频,收获颇丰,得意之时,难免忘形,就去找出版社洽谈诗歌出版事宜,却屡屡败绩--碰了许多软钉子。怒发冲冠时,本想把诗稿付之一炬,陡一转念,想起了卖烧饼的小贩。“小贩将老诗人的诗歌恭恭敬敬地抄在烧饼的包装纸上,一时间,烧饼生意陡然兴隆起来,许多文人墨客闻讯专程赶到城西来品尝„诗饼‟……”

“诗饼”投放市场并获得成功,意味着什么:诗殇?诗运?还是在揭示在一切陷入粗鄙化的世纪末诗人们那种去意彷徨的无可奈何的窘况?还是为了说明过高的期望值,到头来可能只有失望?抑或为揭示在一切市场化的今天,纯文学只有和市场挂钩,才能生存发展?……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

第三,在司空见惯的场景里,提炼出新鲜意蕴。

当隐藏在司空见惯的场景“背后”一般人因不去深究而忽略的重要问题,因熟视无睹而人们麻木以待的事理,经过有心的作者进行了特别的挖掘之后使我们读了作品有一种由衷的感慨,受到深刻的启迪。

总而言之,小小说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应该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新意,有创意,能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东西:“写最熟悉的东西,最动情的东西”。只有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才会有话可说;只有最动情的东西,才会让自己感动也让别人感动。一句话,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实实在在地写自己的生活感悟。

小小说创作指导 篇2

一.颠覆惯常的审美想象

在陈昌平为数不多的作品里, 对历史的表达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在他的创作中有很深的历史情结。如《英雄》、《汉奸》、《特务》、《国家机密》、《复辟》等都有历史的记忆。看到这些小说题目, 读者会对题目应该涉及的内容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 而陈昌平试图通过自己的小说所涉及的普通人的独特遭遇来颠覆人们这种固有的模式化的认知方式。被称为英雄的是一个说谎的退休工人老高, 被认为汉奸的是一个有气节、有人格的传统知识分子李徵, 被专制扣上特务帽子的是在文革中被批斗的无辜孝子, 被当作国家机密的是一个孩子王爱娇的梦, 被定义为一场复辟的是被平反的右派分子老刘想方设法想要回自己原来的身份。听上去似乎很荒诞, 但作者似乎要带读者回归到历史现场, 从新的角度解读历史。

以《英雄》为例, 陈昌平所塑造的英雄不是英雄, 但胜似英雄。下岗后的工人老高步入了他平淡的生活, 作为一个早晚随处可见的遛弯族, 他的生活似乎不会再有半点涟漪。但是, 一切都是因为他在广场就“抗美援朝时期中美力量对比”这个问题插了别人几句嘴开始的。当时, 他列举了一些数字, 背出了条约的名称, 点他人痛穴似的下了结论, 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出名”像坐上呼啸的过山车似的止都止不住。为了增加他故事的真实性, 从未当过兵的他, 一步步走向了“战斗英雄”的角色, 被崇拜、被敬重、被不断地邀请到各种场合去演讲。他人生一直缺少而渴望得到的东西, 竟然在晚年全部得到了。作者试图引导我们去思考, 我们有时候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像老高这样不是英雄说是英雄的人, 我们把他抬得很高, 而那些真正称得上是英雄的人却被我们忽视了。如小说中崔桂云同志的丈夫, 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 他的妻子还被介绍给这个假英雄当老伴。面对原本不属于他的一切, 他感到良心不安, 把演讲得来的物品和钱款全部送给那些最需要的人。在旁人看来, 这无疑又提升了老高的英雄形象。首长的召见, 本以为会大快人心, 把老高打回原形, 出乎意料的是首长在他的演技上做了指导。要他“仰起头来, 像英雄一样站着, 站直溜了;像英雄一样说话, 大声说话;像英雄一样讲述我们流血牺牲的故事、讲述我们伟大光荣的历史……”经过权威的认证, 老高成为了真正的英雄。至此, 小说的反讽性和人的荒谬性达到了极致。

二.正视无形的权力运作

回顾打造“英雄”的历史, 一个连英雄的毛都不是的人, 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锤炼为真正的英雄?首先, 老高自身的知识积累是前提, 在图书馆工作的那五年让他有机会阅读那个时代允许他找到的一切与战争有关的书籍, 这些源于他的个人爱好和对英雄的崇拜。其次,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广场交往的人, 这些人都是他的“幕后推手”。他们虽是退休的老干部, 但都非等闲之辈。老牛是大连民康副食品集团工会主席, 老刘是家具公司的常务副厂长, 老张是一所中学的教务主任, 老赵是区政府的一个处长, 老蒋好像也是宣传部的一个科长……老高演讲生涯的第一步是由老牛带出去的, 此后他就开始频繁地演讲, 老蒋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稿子《霜叶红于二月花》, 副标题是“一个老英雄的晚年生活”, 只此一举, 老高的知名度便大大提高了。老张可能会请他到学校去演讲, 老赵请他去区政府演讲, 一来二去, 老高想不成为英雄都很难。这彻底颠覆了我们惯常所认为的英雄形象, 经历磨难经受考验并与悲壮连在一起。由此看来, 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老高的迅速成名在于他结交了有权力的人, 如此说来, 英雄也可以是这样炼成的。

在《国家机密》中, 权力让一个其貌不扬、父亲眼里的废物孩子王爱娇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凭借他能够通过梦境预兆国家大事、时局走向, 他的梦被列为“国家机密”, 至此他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住房到补助到解决他母亲的就业问题, 一切的问题都成了一句话的事。同样王爱娇的成名, 也需要有权力的人引荐。首先是于主任, 他经过多次考验证实王爱娇的梦确实有预料国家大事的功能之后, 把他送给他的上级老徐, 作为讨好的礼物。随后, 各路权贵纷至沓来, 竞相把他当作宦海腾达的跳板, 层层传递, 一直到送到后来的首长。从此, 王家的兴盛和于主任的仕途还有其他引荐的人都与王爱娇的梦有了直接的关系,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于主任升官的消息传达给王爱娇的父母, 随之而来的是王爱娇家庭地位的上升, 新衣服新鞋等都归他。在学校, 何老师得知他和政治挂上钩之后, 表态在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 并升他为班里的组织委员。在班里他出力最少, 受益最多, 垄断了班级、年级、学校、全区、全市甚至全省的奖项。这充分体现了政治所赋予的特权, 这种无形的权力可以深入到社会的各界, 包括我们认为神圣的学校。这样的事情在荒唐的年代看似很荒唐, 但荒唐的只是人, 权力一点都不荒唐。这样看来, 权力改变命运, 政治地位提升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说法即使在今天也是成立的。

三.体味平民的人间真情

“文革”对很多人来说, 不单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更是一个情感的概念。“文革”虽然结束了, 但期间人们所经历的痛苦却不能忘却。当年“伤痕文学”控诉, 反映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对人间真情的摧残, 给人们精神和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而今陈昌平的小说则恰恰相反, 展现的是极其黑暗岁月中亲情对心灵的呵护。

《特务》讲述了在“文革”中发生的一个充满人间温情而又让人心酸的故事。小说通篇都是讲儿子用爱编织着对母亲最后的谎言。遭受批斗的儿子为了瞒过双眼患病又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 刻意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谎言:母亲看到他脸上有一块黑灰, 他说干部下车间劳动没洗干净;挨斗了被打得吃饭时手拿不住筷子, 他告诉母亲是参加单位篮球比赛不小心手腕脱臼;母亲在衬衣上发现了血迹, 儿子的解释是单位里为了抓特务使用的苦肉计, 血迹只是红墨水。儿子被批斗得越来越严重, 他知道自己不久将辞别人世, 他想给母亲活下去的勇气。他为母亲编织的最后一个谎言是他有幸接受了一项绝密任务去台湾潜伏, 全省就挑了他一个人。“要解放台湾, 就要奋斗, 就要流血牺牲”, 这项任务由“中央直接抓”, 其他的人都不知道, 要母亲严守秘密, 即使有人告诉她, 她的儿子死了, 内心也不要相信, 要知道他的儿子正在和其他同志一起, 执行着伟大、光荣、正确的任务。这样, 他的母亲就会怀着期待和骄傲活下去。小说虽然没有明确地给出故事的结局, 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儿子可能会选择自杀或者离开。儿子肯定会因“畏罪潜逃”或“自决于人民”而被扣上“特务”的帽子, 遗臭万年。儿子打着为人民抓特务的旗号, 最终必将成为人民打击的特务, 这真是一个发生在荒诞年代的以荒诞对抗荒诞的故事。在儿子编织的谎言中, 敌我斗争的话语置换成情感交流的私人话语, 政治规范对民间生活进行了全面的覆盖, 作者将干枯空洞的政治活动虚拟成抚慰人心的情感暖流, 展现了平民的人间真情。

陈昌平小说独特表现历史的方式体现出他的一种叙事智慧, 他将小人物置身于广阔的历史背景, 在历史的隧道中展现小人物随意被历史篡改的命运, 表达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悲悯与无奈, 进而上升为对权力与历史的反讽以及对现实的批判。

参考文献

[1]陈昌平.国家机密[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年.

[2]孟繁华.贱民的悲剧与小说之光——评陈昌平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 2004年第6期.

小小说创作指导 篇3

按以往权威的论定,短篇小说的特点全在于一个“短”字,进一步又断说它的篇幅应该在三万字以下,三千字以上,是介乎中篇小说与小小说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可如今,有些刊物又把两万多字的小说囿于中篇小说的境域;而在他国,三千字以下的小说,亦称短篇构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茫然之中,便感到短篇小说的特质不完全决定于字数。

朋友间常论及短篇小说的创作,总觉得我们往昔的写法,实在有点儿“累”。取材求其完整,演绎人物的历史力图首尾兼顾,情节起落有致,叙述详尽不遗,非万言以上不足以尽其意。当然,这也是一法。但除此一法外,岂无它法?不尽是。有些作家便摒弃完整情节的安排,细节一个连一个,从外形到内在,无不求其毕肖,“见骨、见肉、见血”,此亦是一法。

还有呢?还有呢?

幸好,尽管自己没有探索出什么新玩艺来,而前人的著作倒尽可去观瞻品嚼,随手便可以拾取几个例证,足以佐验“条条道路可通罗马”,短篇小说(包括小小说)的写法原来还有如此之多!

短篇小说是可以写一种情境的,一种充满着强烈情绪色彩的境界。这种情绪是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形成了一个与人物息息相关的氛围,两者融乎一体,难解难分。它有点近似于诗的意境,我说的只是“有点儿”,并不完全相同。因为诗的意境,完全是通过内心情绪的“过滤”,反射到外部世界的审美观念是“变形”。而前者则不然。俄国作家蒲宁的短篇小说《新年的钟声》,写一对贵族夫妇平日关系极不和谐,在一个除夕的夜晚,偶然住宿在一座破败的庄园里,月光,风声,四周是一片无尽的寂寞,两个人忽然感到了孤独,彼此需要慰藉,变得温情脉脉起来。这个情境(氛围)作家是造得极好的,与他们平日的生活氛围造成了情绪的“落差”。结尾作家写到他们在天亮后,乘坐马车回城市去,隐隐透出旧有的生活在等待他们,和谐是暂时的,不和谐是长久的。小说并没有去叙说这一对夫妇的生活经历,而只是通过这个特有的情境中的短暂的亲昵,去反衬往日生活中浓重的悲剧气氛。还有一例,便是沈从文的《菜园》,作家没有正面去写一对年轻人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如何壮烈牺牲,而是着意写了王家菜园的种种情形,写这一对年轻人从北京返乡,在菜园中栽种菊花,母亲亲切的幻梦;儿子、媳妇对于栽培菊花的描述,笔锋一转,简约交代年轻人的被捕和牺牲,以及母亲的悲恸,结尾几笔,作家仍回到他所创造的王家菜园这个氛围里,着意于菊花:

“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

“主人对花无语。”

“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作家所创造的情境,极富有象征意义,完全是一个更广袤的世界的浓缩,是一种具有人生思辩的社会情绪的集结。

短篇小说似乎还可以写一个极短暂的印象。这印象自然很具有诗的特质,而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极典型的一瞬,透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无限感慨。这一瞬是人物活动历史的“定格”与凝固。苏联作家舒克申的《老人·少女·夕阳》,便是一个明证。小说写一盲老人对于夕阳坠落时的感受,以及少女充满活力的情愫与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完全融入黄昏这—刹那间的印象中,从此中生发的内蕴是够人咀嚼的。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妇女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于是引起了种种联想,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法庭上的诉讼程序,最后又回到那个斑点本身——原来是爬在墙上的蜗牛。人物通过斑点投给她的印象,引起意识的流动,生发出许多极富内张力的思辩。它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依仗演衍全篇的只是一个印象。

短篇小说是一种最能体现作家机智的文学样式,它一般(不是全部)不以演绎事件的全过程见长,剪裁的功大表现在片断的截取,即“截面”。在一个较小的时空范畴里,演绎一个较大的时空概念,使人物在一个恰如其分的“片断”里,展示自己的历史、性格和命运。白先勇对于这一点,似乎来得格外敏捷。如他的《国葬》,以陆军一级上将李浩然的葬礼作为小说的“截面”,塑造了秦副官和将军的三个部下的形象,把四个人的命运,由盛而衰,自荣而卑,一一凸现出来,通篇透出一派悲怆的气氛。他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选取了老舞女金大班出嫁前舞厅最后一夜的情景,把她和她们(另一些舞女)的人性际遇从从容容地雕画出来,如《游园惊梦》,选取的是杜公馆的一次夜宴……撷一片断,以概述全体,似乎是短篇小说的专长,许多有造诣的作家,常在这上面下工夫,如意大利的莫拉维亚,如舒克申、契诃夫等,随手翻开他们的著作,比比皆是。

短篇小说还可以写得极有抒情特色,在小小的篇幅内,让情绪尽意地流动,无情节,甚至并不着意地使用细节,完全借助一种强烈的情绪感染读者。如契诃夫的《万卡》,通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借助写信,对着远在乡下的爷爷倾诉衷肠,那童心纯真的向往,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悲切,重重叩击着我们的心弦。还有他的《苦恼》,写马车夫在儿子死后,很想找人诉说心中的苦痛,而世人皆冷淡,只好对着那匹马倾诉:

“就是这样,乖乖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告了别。……他一下子就平白无故地死了。……现在,好比说,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个小崽子的亲妈了。……忽然间,假定说,这个小崽子告了别。……你不是要难过吗?”

马固无言以答,但读者却不能不为之下泪,笼罩在通篇的凄切抒情意蕴里,令人不忍卒读。

莫言小说之创作风格 篇4

莫言是当今文坛屈指可数的一流作家,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作品极具个性。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超越了中国所有作家同行,进入了世界文学之列。他的作品创作不断的追求真正的的民间风格,语言上也不断追求民间口语、戏剧的特点。他的小说运用了很多表现力极强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浓墨重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震撼力。莫言早期的作品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表现独特的生命体验;中期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塑造神秘的超现实的对象世界,给人以先锋色彩;而后进入新的探索期,激情勃发,画面五彩斑斓,语言充满进攻型、反叛型。以上只是简单的概述莫言的创作特点,下面的内容将会从我个人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对莫言的创作风格的看法。

一、莫言小说的题材内容方面

莫言小说的创作一直都把视线定格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直关注农村表现农村。莫言自己认为他选择写农村好像是一种命定,因为他在农村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尽管他一直骂这个地方,恨这个地方,但他没有办法隔断与这个地方的联系。他生在那里,长在那里,他的根在那里。只要他一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进入都市,就会产生一种眷念。因此在以后的一系列创作中,农村的生活就成了他灵感的来源。比如说莫言十三岁时曾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过小工,给一个打铁的师傅拉风箱生火,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产生就与他的这段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中的黑孩虽不是莫言本人,但与他是一体的,心灵相通的。他在农村二十多年的生活,就像电影胶卷一样,一部一部的储存在他的脑海中,这些内容可以写成小说,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农村题材在他的笔下还没有写完,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值得他去写。莫言能一直用农村题材继续小说的创作,并不是一味的编造,而是他掌握了一种同化生活的能力。同化可以把听来的别人的生活当做自己的生活来写,可以把从某个角度生发想象出来的东西当做真实来写,这也就是一种想象力。莫言故乡的一些奇人奇事也有很多被写入了小说中,《红高粱家族》就是融入了许多这种故事。莫言的故乡与他的创作题材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故乡对于莫言来说是一个久远的梦境,是一种伤感的情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巢穴。那个地方在他的脑中会永远的存在下去,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二、莫言小说的语言表达方面

莫言小说的语言是最使我们感到陌生的,是成语的任意性搭配。其中有大量的方言俚语,当代城市的流行熟语,诗词断句,成语乏词,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大量专业术语,混杂在一起,一股脑出现在小说文本中。对于习惯语体统一、语调纯净的读者来说,这带来了信息超载的一种心理冲击,产生纷繁甚至有点芜杂的基本印象。他的语言就是继承了民间的,和民间艺术家的口头传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这种语言是夸张的、流畅的、滔滔不绝的;第二,这种语言是生动的、有乡土气息的;第三,这种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传奇文学的源头,或者是一种文学表达的方式。莫言总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感觉特征,陈述、修饰、评价着乡土社会的生存历史与传统。莫言小说语言的另一个特色是指称色彩的语词概念大量出现。这些概念在文本中的能指意义,一方面与写实的状物有关,比如红萝卜、红高粱,沿用着其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带有极强的主观随意性,比如狗有红、绿、蓝已属稀罕,而太阳也可以是绿的,血也可以是金黄色的、蓝色的......而这些超自然的色彩感觉形式,不仅服务于表现人物特殊内心体验的写实需要,更多的时候,是表现叙事人强烈的主观情感指向,这使莫言的世界色彩缤纷且带有奇幻效果,难怪有人将其比作西方晚期印象派的绘画。莫言善于将两种外在的语言系统,在特定的叙事方式规定下,经过感知方式协调,由特定的叙述方式推动着,组成新的语法关系,并以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修辞手段,经过不断转换生成,不断耗尽原有的能指意义,不断形成新的语言,最终完成了主体深层的语义表达。莫言的语言特色,作为其风格的骨干,是非常成功的。

三、莫言小说的叙事方式方面

繁荣小说创作 建设文化兴化 篇5

———兴化市创建“中国小说之乡”情况汇报

兴化市人民政府

古城兴化,历史悠久,以“兴盛教化”得名。自古以来,文风昌盛,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发祥地、明清小说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文化兴化”建设加快推进,小说创作更加蔚然成风,全市创建“中国小说之乡”的氛围十分浓郁。

一、小说创作源远流长,创建基础坚实深厚

兴化历史上就有著述传统。兴化人崇尚文化,热爱写作。当代的“兴化文学现象”继承了这一深厚的著述传统,千古文脉,影响至今。

1、中国长篇小说的发祥地

元末明初兴化人施耐庵根据民间艺人的加工,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著成古典名著《水浒传》。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施耐庵因此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其门人罗贯中又创作了《三国演义》。另一位兴化人——“状元宰相”李春芳,号“华阳洞天主人”,有为吴承恩校改《西游记》一说(署“华阳洞天主人校”)。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三部与兴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2、明清小说的重要基地

明清时期兴化涌现出一批小说创作者。除了上面提及的,还有陆西星著《封神演义》(《辞海》里有“《封神演义》一说陆西星作”的记述。)陆西星为明代道士,工诗文,擅书画,颇具名望。明未清初的著名史学家、法学家、文学家李清,著有《梼杌闲评》(《明珠缘》)等。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刘熙载,其创作的《艺概》是近代一部重要的文学批评论著。

从明代至清初,兴化一县之内,出了这么多有成就的小说作家和理论家,因而兴化被称作明清小说的重要基地。

3、当代小说创作人才济济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化涌现出一大批在小说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作家,形成了一个群星璀璨的作家群体,如毕飞宇、顾保孜、朱辉、庞余亮、顾坚、罗国明、梅国云、刘仁前、姜广平、一草等。这些从兴化走出去的作家,如今都在外地工作。其中,毕飞宇以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中篇小说《玉米》先后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2011年,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入围的178部作品大名单中,兴化籍作家的作品就占了4部,分别是毕飞宇的《推拿》、朱辉的《天知道》、梅国云的《第39天》和顾坚的《青果》。最终,毕飞宇凭借长篇小说《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目前活跃在兴化文坛的本土作家,更是灿若星辰,老作家如葛玉莹、陈钟石、沈光宇、吴岳华等,中年作家如薛宏金、张学诗、金倜、钱国怀等,青年作家如王锐、开屏、季力等,这样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文学创作队伍,在全国县级市中是极为少见的。尽管他们的作品在全国文坛影响可能还不够大,但这份坚守的精神和热爱写作的情怀,却成就了兴化文学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的土壤。

当代兴化小说创作就来自两大合力,一是在外地的兴化籍作家,一是目前仍生活在兴化的作家,这两股合力里外呼应,共同掀起了兴化小说创作的高潮,推动了兴化文学的发展。兴化籍作家中现有中国作协会员11名,江苏省作协会员23名。

中国长篇小说发祥地、明清小说创作重要基地、“兴化文学现象”,构成了兴化创建“中国小说之乡”的坚实基础。

二、创建工作特色鲜明,各项措施切实有效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把建设 “富庶兴化、生态兴化、文化兴化、和谐兴化、幸福兴化”作为全市人民奋斗的总目标,把创建“中国小说之乡”作为建设“文化兴化”、打造特色品牌的重要内容,作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文化兴化”影响

力的重要载体。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中国小说之乡”创建。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在讴歌崭新时代、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其特有的方式彰显兴化精神的独特魅力。

1、设立专门奖项,激励小说创作

一是设立施耐庵文学奖。为进一步推动兴化文学繁荣与发展,放大“兴化文学现象”,打造“中国小说之乡”,推动中国长篇叙事文学的发展,提高兴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兴化市人民政府设立了面向海内外汉语原创的“施耐庵文学奖”,并制定了《施耐庵文学奖评选办法》。成功举办首届施耐庵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过由全国著名专家组成的提名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几轮提名、评选,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宁肯的《天•藏》4部作品荣获施耐庵文学奖。另有兴化本土作家钱国怀的《南瓜花》和顾坚的《青果》获特别奖。

二是设立政府文艺奖。为鼓励广大本土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兴化市委、市政府建立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制度,完善申报、立项、考核机制,设立政府文艺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对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成就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是设立“文化兴化建设突出贡献奖”。为加快推进“文化兴化”建设,兴化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文化兴化建设突出贡献奖”,奖励在文化建设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精英人才。毕飞宇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后,市委、市政府即为其召开庆功会,颁发“文化兴化建设突出贡献奖”,并奖励人民币10万元。

2、成立专门机构,服务小说创作

一是成立地方文化研究会。为更好地挖掘整理兴化地方文化,由市文广新局牵头成立兴化地方文化研究会。重点围绕当代发展问题、历史文化专题、兴化名人现象、历史文献整理四大板块,突出明清文化、当代文学、里下河地域文化等文化现象,开展系统研究,出版系列丛书。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

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是成立文学院与文学沙龙。兴化市作协于2004年创办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兴化市楚风文学院,并与上海《少年文艺》联合开办小作家培训班,学员以小学生为主,聘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上课。培训班至今已举办了近二十期,培训学员两千余人次,先后有近三百名学员在各类报刊发表习作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2006年底,创建楚风文学沙龙,营造浓郁氛围,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活动平台。几年来,楚风文学沙龙已先后组织了“里下河文学现象”研讨会、“小说创作”研讨会、“让文学作品走出兴化”研讨会和“兴化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等文学创作研讨活动数十次。

三是成立各类文学社团。目前全市经过注册登记的文学团体有8个,乡镇、校园自办文学社等30多个。在政府的扶持引导和文学社团的努力下,兴化文学活动开展经常化、制度化。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组织重大文学活动6次以上,中小型文学活动50次以上,各文学社团经常自发组织文学活动,吸收、培养未成年文学爱好者数万人。

3、建立专门平台,丰富创建载体 一是建立“兴化文学馆”。2009年9月,在市博物馆建立“兴化文学馆”,展示兴化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文学馆面积虽不大,但在全国县级市中还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题写馆名,江苏省作协书记处书记张王飞、副主席黄蓓佳为文学馆揭幕。

二是建立“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兴化文学现象”已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加强与江苏作协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双方共同商定,在我市乌巾荡风景区建立“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2009年11月举行授牌仪式,省作协领导王臻中、范小青出席。

三是建立文学网站。2005年,创办中国乡土文学网(论坛),目前注册会员15000多人,影响与日俱增,已成为兴化文学对

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兴化作协还利用乡土文学论坛开展征文活动,先后举办了“走进春天”、“情系故土”、“绿水青山”三次征文比赛,得到了全国各地作者的支持和参与,同时也提高了兴化文学的知名度。

四是建立兴化文学作品专柜。市新华书店的兴化籍作家作品专柜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深得文学界和出版界的肯定,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今年我们又顺应广大农村读者的要求及有识之士的建议,着手在全市614个村级农家书屋中再辟兴化籍作家作品专柜。

4、组织专项活动,营造创建氛围

一是召开“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2009年11月,我市与江苏作协联合召开“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王臻中、范小青、赵本夫、黄蓓佳、丁帆、张王飞、汪政、彭学明、吴义勤、蔡翔,以及《钟山》、《雨花》、《扬子江诗刊》、《文艺报》、《文学报》等文学报刊负责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探讨了兴化文学现象的成因、现状和未来,重点研讨了兴化籍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

二是召开《水浒》专题研讨会。2005年9月和2007年10月,我市与中国水浒学会共同合作,分别举办了全国性的“《水浒》探源——施耐庵故里行研讨会”和“水浒文化暨明清小说研讨会”。中国水浒学会以及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三是召开兴化籍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刘仁前长篇小说《香河》研讨会2006年6月在兴化举行,来自江苏和上海、北京等地20多位作家、评论家,对这部充满浓郁地域风情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10月,刘仁前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80后女作家王锐的长篇小说《别让阳光照到我》、《我爱吸血鬼》研讨会,王兰中短篇小说集《其实你救不了我》研讨会,周飞长篇小说《沧浪之城》研讨会,沈海波小小说集《鹤斋趣谈录》研讨会等都陆续举办。此外,还有“王干与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刘春龙《乡村捕钓散记》研讨会、冯晓华《常青藤》研讨会等。

这些研讨会都得到了江苏作协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虽规模不等,但都体现了兴化这方水土上的人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关注。

四是组织兴化籍作家签名售书。2005年10月,毕飞宇来兴化举行长篇小说《平原》发行仪式,毕飞宇介绍了《平原》的创作情况和体会。顾坚分别于2008年、2010年在兴化新华书店签售《元红》、《青果》,并与广大文学爱好者分享创作体会和经验。2011年6月,为配合“文化遗产日”活动,邀请兴化数十位本土作家在四牌楼广场签名售书,交流创作经验。

五是开展对外文学交流。邀请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作家团来兴采风,和本地文学爱好者交流。约请毕飞宇等兴化籍作家回兴化举办读者见面会,与广大文学爱好者零距离接触,畅谈写作心得、人生感悟。有计划地组织本地作家到外地、邀请外地作家来兴化,开展采风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并适时邀请文学大家来兴指导,开拓兴化文学爱者的眼界,促进兴化文学繁荣发展。

六是举办“小作家培训班”。重视文学后备队伍建设,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依托小作家培训班,多次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如梅子涵、朱效文、任哥舒、谢倩霓等来兴化开办文学讲座,激发中小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2007年以来,兴化市作协与上海《少年文艺》联合举办了五届“兴中杯”全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以期推进全市的作文教学,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成就未来的文学事业。

三、着力巩固既得成果,再创兴化文学辉煌

已有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只能归功于那些为兴化文学繁荣贡献作品的作家。我们深知,兴化创建“中国小说之乡”的基础还很薄弱,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今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1、与中国小说学会合作开展小说创作研究

借助于中国小说学会的学术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小说创作研究,推动中国当代小说理论与评论的发展。同时,引入

中外小说创作的新观念新方法,指导兴化小说创作,为小说研究与批评提供创新平台,使兴化不断焕发小说创作的活力。

2、建立作家度假村与兴化籍小说家工作室

在乌巾荡风景区,以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为依托,建立作家度假村(或写作中心)。同时,为了鼓励兴化籍作家多出精品力作,在创作中多以兴化为背景,或者加入更多的兴化元素,让文学宣传兴化,让世界了解兴化。市政府决定在板桥竹石园、金东门历史街区等风景优美、环境安静的地方建立兴化籍小说家工作室,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便利条件。现在,毕飞宇工作室已在筹建当中。

3、成立施耐庵文学院

兴化有浓厚的文学氛围。为了更好地培养作家,繁荣文艺创作,打造小说精品,加强文学研究,服务于施耐庵文学奖评选的日常工作,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将成立施耐庵文学院。

4、建立施耐庵文学奖基金会

在首届施耐庵文学奖评选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为健全评选机制,提高奖项的公信力、美誉度,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拟建立施耐庵文学奖基金会。

5、设立“重点扶持工程项目”

每年确定2至3部选题有价值、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作品作为“重点扶持工程项目”,为作者创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包括帮助联系作者想要深入了解的部门单位、提供相关图书资料等,并给予5000至10000元的资金扶持。

6、努力促成兴化籍作家作品改编

采取政府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招商、与影视集团联姻等多种形式,促成更多的兴化籍作家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扩大社会效益,增强对外影响力。目前,由杨亚洲执导的毕飞宇作品《哺乳期的女人》,已经进入筹备拍摄阶段。

7、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聘请省内外知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与兴化籍作家(侧重于本土作家)结对挂钩,进行“一对一帮扶”,让兴化籍作家更

多地了解创作动态,掌握写作技巧,拓宽视野,提高小说创作水平。

8、定期举办文学专题讲座

邀请国内知名小说家、理论家定期来兴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本地作者更好、更多地了解当今文坛的最新信息以及当下创作的关键问题。

9、选派年轻作家进修深造

每年有计划地从有潜质的年轻作家中选派1至2名到高校或文学院进修。

10、资助作者出版优秀作品

对文学品质较高的长篇小说,因为市场问题等不能顺利出版的,在文化事业建设费中给予出版资助。

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论 篇6

李予军

(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部 北京100083)

内容摘要:

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小说艺术手法实验的现代派作家,然而在他不断变化的小说创作技巧之下,掩盖的是他一直关注的重大社会变革主题。本文通过对福克纳主要作品主题思想的分析,揭示了他文学创作追求的目标,剖析了其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深刻内涵和他本人的内心痛苦和矛盾,从而进一步展示了他企图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沟通的愿望,却始终未能逾越这条鸿沟。

关键词: 福克纳;创作;手法;主题

1945年马尔科姆·考利编辑的《袖珍福克纳文集》的出版,成为美国文学界认识与理解福克纳的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萨特、加缪等为代表的法国文学界对福克纳的高度评价,导致了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们的注意。而在其时,他的作品并不受读者们的注意,甚至认为他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殊荣纯属“胡乱安放”的荣誉,但是这毫不影响他终于赢得了普遍的承认。而且在他去逝后,美国以及西方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各国不断翻译介绍他的作品,一些地区的作家或是流派至今仍然受到他的很大影响。福克纳研究已成为世界文学现象。就是现代美国南方作家中仍然有人声称“今天的问题在于如何从福克纳的魔影下摆脱出来”。

福克纳一生的创作生涯表明,他既是美国南方作家的杰出代表,又是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家;既是“意识流”小说技巧大师,又能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结合的伟大实验者。人们对福克纳的解读、研究大多着眼于他的作品的“永不雷同的形式”。毫无疑问,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写作手法的实验和探索的作家。授予他的诺贝尔颁奖辞中也主要肯定他在小说形式、艺术技巧上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然而,福克纳从来没有为探索而探索,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坚信形式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作品,而只能是从内部“长”出来的。他认为“故事中的情节决定其风格”,“„„是主题,是故事造成其风格„„”。所以无论福克纳使用哪一种艺术手法创作,都是为了服务于他所选择的创作内容和主题思想,都是为了更自然、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他本人的创作思想,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真正的文学艺术家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创作的主题在他那里始终是占第一位的,而后才是不断创新的外在形式,但这决不是说不重要。相反,他的艺术手法实际上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使作品中的人物,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更加深刻、形象。这表明,福克纳在追求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也是在积极地寻找他要表现的东西——创作主题。这就为我们研究和把握福克纳创作思想的动机和方法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和最基本的出发点。

福克纳一生创作丰厚,决大部分作品人物相互贯通,情节相接,构成一套《人间喜剧》式的“体系”,反映了近200年来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和各阶层地位的浮沉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在他自己虚构的“世系”中,他如同“打开了一个各色人等的金矿„„从而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先辈们血脉里涌动的激情在现代人身上化作了痛苦的思索。他们完全淹没在各种怀疑主义和相对论的思潮中,再也不表现为悲剧,那些曾经摄人心魄的悲剧爱情和传奇已无法说明现代人所面临的严峻状况和精神危机。正是他创作的一部部具体的作品,构成了他独特的风格,表达了他独特创作思想和鲜明的创作主题;也正是从他的主要作品中,我们能够把握其创作命脉和思想的本质,而达到他本人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所在。他常常借助于所熟悉的环境、事件和人物,竭力表现的正是超越地域和时间局限的共性,即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在于写“人类的内心冲突问题”,“人的灵魂”。虽然他对人生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但他仍相信“人是不朽的„„因为人有灵魂,有富于同情,能做出牺牲和忍耐精神。”他的这一思想境界一再出现在其作品中,幻想与现实在他那里很难把自己的道德渴求同冷俊的幽默结合在一起。在把原材料作为经验的“客观对应物”和保存他作为艺术家的思想性方面,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同时代的作家都更为成功。幻想在他是一种完整而独立的存在状态,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客观地不受情绪影响地观察自己另外一个真正的自我。几乎从他的写作生涯一开始,就分明预见到了他的时代人类价值的混乱和丧失。这种感受性,与他能够使自己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的艺术自信心一道,使他写出了一系列不朽的作品。

在《喧哗与骚动》中,自然主义占居了福克纳的创作思想。书中的故事起初由班吉·康普生讲述。他生下来就是白痴,只能在生活中接受感官印象,并将这些印象混合到感官反应的流动中。班吉的哥哥昆丁和杰生、姐姐凯蒂如果不是白痴的话,至少都是被激情和环境扭曲的人。他们所处的环境已无法使他们继续掌握自己的命运。人若不象昆丁那样在绝望中挣扎,便会和杰生一样堕落为痛苦不堪的实利主义者,或者成为班吉那样没有思维的可怜的白痴。昆丁是所有人当中最敏感、最有理智、最有人性的一位。他终日沉陷于冥思苦想之中不能自拔,虽然生活在哈佛大学校园,但思想感情却深受南方旧传统的影响,成为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冲突的化身,表现了苦闷、彷徨和绝望的心情。评论者们把他喻为作者本人,而福克纳自己也说过,他是《喧哗与骚动》里的昆丁。昆丁的故事由康普生兄弟轮流讲述,而由于福克纳加入了另外一个层次: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它实际上也发展成了一个关于南方社会的故事。这部错综复杂的小说是一张用回忆精心构织的密网,它没有指向什么,却又意味着一切。作为福克纳另一个自我,他将昆丁安排在另一部作品中时,针对大学同学问他为什么仇恨南方时,他回答说“我不恨南方„„不恨„„我不恨南方”。这个人物比那个复员的飞行员(《士兵的报酬》)更远地脱离自身和现实。福克纳在这个虚构的人物身上表现了他对南方的热爱和对人类愚昧的绝望。他对罪恶的沉思首先在昆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沉思更加具有霍桑的那种叛逆性和加尔文教的良知感,却少有弗洛伊德力量中的种种情结。同昆丁一样,他也是两眼望着过去,为传统的沦

丧而痛心疾首。它象征着人类乌托邦的破灭,象征着过去理想化的民主文化的没落与腐败。

在《八月之光》中,作为象征,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被去掉了人性,而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他的名字同基督徒的明显联系是一个直截了当的讽喻,具有一种深刻的悲剧感——一个被僵死的宗教和经济剥去了人性的现代人,他既不属于白人社会,也不被黑人社会所接受,因身份不明而感到困惑、孤独,经受了黑暗和苦难。这是一个有讽刺意味的描写罪恶的寓言,而这种罪恶既可以发生在新教教堂之内,也可以发生在教堂之外,或者也可以把它看作南方困境的一个缩影。作者在这里想传递的要旨尚未完全理智化,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这是一个不知道宗教是什么人,也无从得知自己是什么人”的人的悲剧。而《押沙龙、押沙龙》里的主要人物昆丁·康普生对萨特本 的态度寓意更为明显。托马斯·萨特本是一个像那些由自身的弱点毁掉了旧南方的人复仇的工具。然而当他无法生出一个同一种族而且清白无辜的子嗣时,他想建立起同一种族家系的努力也就造成了适得其反的结果。昆丁对他耿耿于怀,因为他从他的失败中看出了他自己的问题和南方问题,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在《我弥留之际》里,本德伦一家“奥德修记”式的旅程虽然是为了埋葬死者,却各另有所获,特别是死者丈夫,在亡妻下葬后24小时内就找到了新欢。福克纳用大量的矛盾的不和谐和具有反义的事物表明在现代文明世界里,人的存在没有真正意义,现代人的命运既是一场悲剧,又是一场滑稽的玩笑。纵观福克纳笔下的南方世界,在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迅速解体,一反昔日“充满甜蜜柔情与阳光”的田园情调,而成为危机四伏、人欲横流的现代荒原。人们孤独、恐慌、绝望、荒诞,成为异化的牺牲品,再现了南方社会转型下的世态炎凉和因此造成的人们在心理上的裂变、痛苦和苦闷。旧南方的逝去与新南方的混乱,在福克纳的灵魂深处引起了强烈的震颤。幻想的萦绕和现实的无情使他无法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更在内心深处无法接受这一社会历史进程所带来的种种剧变。然而早已把南方天然古朴的浪漫情调,理想主义溶于自身性格的福克纳始终摆脱不了对南方的那种近乎着魔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他一再将笔触伸向最能反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灵魂深出发生的撞击,企望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梦呓和意识的自然流动来昭示现实,反映现实,以求得对过去眷恋的暂时松弛。他的灵感来自于自然主义,却大量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逐渐脱离了本世纪初现实主义主流,向着梦幻世界探索着,越过一个又一个巅峰,终于在他匠心独运、处心积虑的文学创作中找到了一个最佳的表达方式,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而在这同时,福克纳追求象征主义和纯艺术手法和哲学深度方面都已进入了新领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以美国南方为背景,但实际上远远跨出了地域的界限;他也绝不是单纯描写南方风情的地方作家。他的创作题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表现的主题思想却是多义的,多层次的,因而能在不同的文化中引起共鸣。他通过零乱的故事拼接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白,表达了他的创作思想和主题:南方贵族家族的衰落象征整个蓄奴制度的失败和与之并存的传统道德观念的瓦解;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给青年一代造成的内心冲突;他们不愿成为下等人,但不能违反南方传统的道德准则,否则 将要背叛家庭、白人社会和文化遗产,他们在历史的阴影下成长,在矛盾中痛苦地思索和寻求自我;20世纪社会像一片荒原,非人化的资本主义工业和所谓的西方文明使人失去昔日的质朴、善良、忠诚、勇敢等品质;对人的个性以及按个人意愿生活的权利的强调和对现代社会侵犯了人的尊严,扼杀了人的价值的谴责;与社会囚徒相反的是“自然人”,在些简单纯朴、非知识型的人不受社会法规的约束。他们的喜怒哀乐里没有勉强和做作,大自然可以帮助“社会人”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社会人”如能超越法规就可以达到“自然人”的感情境界。正由于这样,尽管生活中充斥不公道、痛苦和残酷,但人定能生存下去。这些主题的展示,使之文学创作越出了文学自身的范围而升华为一种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意义上的思考。福克纳将作品中的人物赋予时代性,刻画生动丰满,个性鲜明,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挖掘,反映出当代人共有的追求、思索和苦闷,同时也反映了他本人的思想和影子。尽管在理智上他竭力同这些具体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批评他们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投身生活的错误,但感情上却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这不能不使人们产生与作者本人的真实情感的共鸣,也充分暴露出他内心的矛盾,特别是理智与感情之间的不克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同他思想上更深刻的隐痛联系在一起就是他对南方及其过去的困惑,无疑这是时常困绕着他而终究摆脱不了的南方情结,欲爱不能,欲罢不忍。

福克纳在塑造众多的现代社会理想破灭的具体人物的同时,却无法将源于自身固有的理想和幻想再现于这些人物身上,也就是说福克纳塑造的系列人物很大程度上虽然反映了他本人思想深层次上的保守主义特征即向后看的历史意识,却掩盖了他灵魂深处的另一面即对旧南方先人们罪恶的历史的痛恨,他企图用传统的价值观来批评和否定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以便使他所钟爱的南方永远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种爱恨关系——由于爱而恨,尽管有弊端仍然爱——来自于福克纳的内心深处并且反映了现代南方作家同南方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痛苦矛盾的心理却为反映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上提供了选择,促使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寻找一条跨越心理鸿沟的途径,希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一个奇迹。这种探索导致了他的作品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在同类作家之上,而在艺术实践的继承与创新上也走在了同类作家的前列,成为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探索者。他是一个兼有广度、深度、历史感、乡土气息与现代意识的大作家。他既 象巴尔扎克那样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同时又是一个现代意识很浓的现代派作家,他既写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沟通与疏远的问题,更写了人如何追求、保持自己的“本性”的问题,揭示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人性受到扭曲的问题。

福克纳自身充满的矛盾以及要表现的内容也为他选择适合表现的艺术手法提供了暗示。果然他接受了这种帮助和暗示,并很快掌握了这种手法,即非直接性的意识流手法。“意识流”能使思想和感情的激流直接变为文字流淌出来并且通过模糊事实和行动揭示自身。他不是简单地接受和模仿诸如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而是深切地感到旧传统无法提供他所需要的语言,无法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无法描绘他眼中的现实和内心的感受。意识流追求的总体审美意境对于读者来说是空前的挑战。读者很难一下就能把握住诸如《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的总体意象,作品在心理时间无限自由的表现取代了传统小说中作为推理依据的情节结构,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就可以像上帝一样,把这些人调来调去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进入“梦境”或“幻想”进行思维,取代叙事小说的有目的的思维。然而正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作品中人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的思想,听到了作者的心声和看到了充满喧哗与骚动的现实世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意识流”这样一个恰到好处地使福克纳的创作主题在“杂乱”中而不是在“顺序”中得以表现,人们又怎么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本人的创作思想和内心的矛盾呢?实际上无论从福克纳采用的艺术手法还是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主题,福克纳所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已经明朗化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披着一层象征性的伪装,显现了由于肉体的生命力同非肉体的自然力量发生冲突产生的愤怒、困惑和无助,揭示了创作者自身存在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幻想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沟通。这就是从亨利·亚当斯到托·斯·艾略特以来美国严肃文学家所写的中心主题,而福克纳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冲突,而不仅仅是议论一番。

参考文献:

1.R.汉弗斯:《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王冼:《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3.罗伯特.斯比勒:《美国文学的循环》[M],汤潮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M],商务出版社,1994.5.肖明翰:《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6.Joseph Blotner: Faulkner: A Biography [M], Random House,1974 7.Edmond L.Volpe: A Guide to William Faulkner [M], The Noonday Press,1964.On the Theme of Faulkner’s Works Li Yuju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Abstract: William Faulkner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modern American short-story writers.However many critics see him as the one who was accustomed to experimenting with various writing skills in his fictions.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true purpose of Faulkner’s writing: focusing much on the social change of his time.Key Words: Faulkner, writing skills, social theme

解读当代都市小说创作 篇7

关键词:消费文化,都市小说,视觉化

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突出的表现就是消费文化,那么先让我们理解一下消费文化的相关概念。什么是消费?消费(Consume)一词的本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而文化意义上的消费主义(Consumerism),则体现一种生活方式,是指不局限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和满足,而是追求现代文化背景下,对于物质欲望的追逐。而对于消费文化这个术语,迈克·费瑟斯通曾给出精准的定义,简要说明“消费文化”(Consume Culture),就是追求享乐主义,追求新鲜、刺激,追求张扬个性的生活方式。

一、消费主义背景下都市小说兴起

18世纪中期,在经济发达的西欧地区,消费主义诞生,那里的人们进入了消费社会。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水平以及发达程度跃居世界前列,它以雄厚的社会财力,成为消费主义的标杆,因此成为了消费主义的主导国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这一系列的标准也逐渐在欧洲发达国家之间运行开来,最终演变成一种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思潮,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消费随着居民的变化而日益成为中国人消费的重要内容。

消费主义的产生,依赖于现代强大的传媒技术、资本和信息的融合得以形成跨地域的迅速流动。同时消费主义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形成一种强大的潮流,展现出非凡的势头。当代都市小说创作注重华丽的场景描述,街道、酒吧、商场成了描述的重点。而这些现代消费的场所,无疑都打上消费主义的烙印。在这种背景下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了一种都市化的全新世界。

二、都市小说中作家身份的变化

都市小说热衷描写职场生活、商业竞争,主人公身份发生变化,随之作家身份也发生了演变。都市小说的作家身份是双重的,他一方面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和审视着这个都市,同时又是这个都市的亲历者。他用文字表达自身所思所想,以及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的表达,同时又用文字塑造了一个消费主义的生活背景,这样的生活场景又成为了读者欲望的对象和想象的范本。

都市小说作家,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场景、生活体验、欲望和需求,无疑都与都市商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关联,同时现代都市生活也影响和决策着作家的消费观念。作家与都市、消费都处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中。消费主义使作家在写作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文字描述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情感背景,表现了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热闹与喧哗、寂寞与惆怅;同时都市生活又影响着小说作家的消费观念、情感走向和价值取向,为都市小说奠定写作基调和文化背景。

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之下,作家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从前的作家创作,往往都是比较自主的行为,他们通过自己的人生感触真实地描写某一阶层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成功,成为经典,他们在被文学内部认可之后获得经济保证,最后获得大众认可。而在消费主义背景下,这样的模式将被改变。作家被认可可能仅仅需要迎合大众就可以做到,畅销作品为作家带来了经济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畅销可能并不是自主创造,而是为了迎合大众所做的创作,即“为了受众而生产的作品”。戴安娜·克兰就曾一语道破这个道理:“通往文学上的不朽的道路要经历畅销书这一关。”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文艺作品,谄媚地向经济资本靠拢,为了生产这样的产品而生产。除了作品内容的变化,还有作家身份的变化。之前的作家,多以体制化的专业作家为主,较为稳定。到了90年代,由于大众媒介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新兴的职业———自由撰稿人,他们大多待业在家,通过杂志、网络等途径撰稿,并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例如卫慧、安妮宝贝、赵波等都属于自由撰稿人。

自电影产生以来,作家与电影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很多被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还有一些作家干脆亲自“试水”,当起了导演。例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就以电影的形式,搬上了荧幕;网络人气作家郭敬明就导演了电影《小时代》,而同样身份的还有作家韩寒,导演处女座《后会无期》。因此作家与电影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个体,他们在达成合作之后往往给双方都带了利益,小说为电影带来了关注度和人气,电影为小说作家提高了知名度和收入。例如莫言、王朔、苏童等作家所获的巨大成功,往往与其作品的影视改编是分不开的。但电影与文学毕竟属于不同的门类,在改编中,若是一味注重情节的影视再现,文学的独立性就会被遮蔽,导演的艺术展现,也让作品丧失了文字内容的想象空间。这就好像有些名著被搬上荧幕看起来反而索然无味。

三、都市小说的视觉文化转向

人类认识事物最直观的方式之一就是观看。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指出“观看先于语言”,可见视觉冲击是人类最直观的感受。那么何为视觉文化?米歇尔在《图像转像》中给过明确的定义,简单论述就是,“视觉文化从语言为中心逐渐转化为形象为中心”。观看的行为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是由视觉主导的,视觉上有没有吸引力,才能决定事物会不会被观看,因此这就强调了视觉的吸引力。

都市小说逐渐向视觉文化转向,书本的印刷逐渐与图像联系紧密,不难发现,现在都市小说的出版物,大多数封面色彩艳丽,常以美女图片、美丽风景为主,也有一些直接在封面印上了作者的照片,或者放在护封。因为照片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给读者带来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带给读者读书的欲望。视觉因素的导向,使很多作家逐渐选择调和图像对文字的冲击,许多文学作品纷纷出版了图文绘本,例如王朔的《看上去很美》;网络小说《幻城》、《何以笙箫默》等。

文本中图像不断增加,图像化、影视化、商品化逐渐突出,但物极必反,盲目追求图文相配,削弱文字的表达,增加图片的华美,可能使文字落入图像的追逐而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

四、消费主义背景下都市小说的影响

消费主义都市小说,是伴随消费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从某种程度上,它展现为人们的文化精神追求越来越民主化、自由化和自主化,然而这种背景下的都市小说大多内容空洞,缺少人生意义,作品通常以华丽的文笔、虚幻的场景描述,勾勒出对奢靡生活方式的憧憬,进行炫耀性展示,如同白日梦般不切实际;都市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出入各种高端会所,宣扬享乐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他们在文化消费上的拜金、炫富需求;同时都市小说作品受商业社会的影响,出现过度明星化,过度品牌化,一些作家甚至淡化了写作的身份,更注重商业活动。以郭敬明,韩寒为例,他们虽然身份上是作家,但代言、走秀、拍广告,俨然与明星别无二异,作家身份的明星化,带来更多消费意义。

都市小说所改编的电影作品,以俊男美女的时尚生活,摩登场景为主,并不主张电影精神层面的诉求,仅仅只是明星大牌出演,但却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因此它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更无精神道义担当可言,过犹不及,过度的商业化运作,使真实情感被掩埋,反而造成虚空和浮夸,有些作家侧重场景、服饰的描写,甚至有的“身体写作”,宏大的篇幅反而成为市场经济下的消遣读本,其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和精神内涵却少之又少。这种消费主义化的文艺作品,不仅不能给人们带来好的影响,反而会造成一些人在人生价值上的自我迷失,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分析如下:

其一,被消费主义影响的都市小说,内容上以都市场景为主要描写重点。奢侈宏大的排场,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成为都市的代表和真实的写照。这种创作背景体现当今的价值取向,而对浮华的场景越是向往,就越是体现内心的虚空,消费主义带来了一种享乐主义,浮夸风潮。其二,消费主义影响了都市小说的教育意义,追求物质享乐,而忽略精神追求,容易给人们带来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尤其是会给青少年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追求时尚生活,希望不劳而获,从而忽视个人的自我奋斗。其三,消费主义直接影响了都市小说的生产和传播,小说作家追求经济利益,为了写作而写作,与其说是作家,而不如说是商人,致使颠倒了工作的重心,并不注重自己文学作品的质量和精神层面的探索,而是在各种营销和推广上疲于奔命,使个人价值难以体现,反而失去了文学读本的独立性意义。

五、结语

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典型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产物,现代人们追求及时享乐,因而消费主义正成为一股重要的全球化潮流。以迎合大众消费文化的都市小说正以一种接近大众趣味的姿态进入大众的视线,然而一味追求享乐、过度消费,追求虚无的都市小说并不是真正的大众文艺追求。

消费文化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也影响着当代文化。在市场化机制的运作下,都市小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创作方式上由独立自主创作转变为仰人鼻息的写作;由内容取胜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市场营销的传播模式,本文列举几点对消费文化背景下的都市小说进行了解读。在消费主义背景下,简要论述了作家身份的演变,作品内容的变化,以及教育意义的淡化。这些改变正预示着文学形式的一种新的转型,如何把握小说的当代意义和价值,揭示了小说与时代背景的深刻关联。当然,无可否认,消费主义文化也为都市小说打开了一扇更为宽广的大门,它无疑拓宽了都市小说的文学视野,但同时也应该注意的是消费主义使都市小说弥漫在欲望化、平面化、娱乐化、消费化的文化背景下而弱化了文字的独立性,而这一点显然至关重要。

都市小说书写了都市人的城市体验和生存感受,它的独特性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应撇开媒体炒作、商业包装的现象,寻求自身的良性发展。我们坚信:小说的精神意义仍然是挖掘人性的本质,平凡中见伟岸,都市小说在适应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自身对于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从而长远而独特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2]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7.

[3] .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 .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节选)[A].范静晔,译.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M].北京:学林出版社,2010.

[6] .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乔伊斯与中国小说创作 篇8

应当说,新时期文学的繁荣离不开翻译家们的劳动和努力。是他们为中国作家首先选择了那些极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忠实地将他们翻译和介绍了过来。于是,作家们才得以通过他们的翻译感受到了一种崭新的认识、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感受到了一种新鲜的感觉方式以及语言的新的组合与构成。在这个时期,翻译界不仅将那些早已过世的作家的作品系统地介绍了过来,譬如《尤利西斯》,譬如《海浪》《到灯塔去》,譬如《追忆似水年华》,譬如《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等;他们还及时翻译了那些刚刚问世并在世界文坛引起广泛关注的具有先锋性、独特性和地域文化意义的新作,譬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略萨的《酒吧长谈》,西蒙的《弗兰德公路》,杜拉的《情人》以及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等。

就是这种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大量被介绍,形成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的初级状态。当然此间也不乏简单的模仿和盲目的追随;在美国黑色幽默小说被翻译后,便有了一大批中国“嬉皮士”般失去信仰的现代派作品;在拉美文学的大爆炸后,就有了以地域色彩为特点的文化寻根小说;在劳伦斯的作品被介绍后,便有了作家们开始大胆和认真地探讨性在中国人生命中的意义。尽管当时的创作界在某种意义上是被笼罩在西方文化的阴影下的,但毕竟,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还是被翻译家们积极地勾连了起来,并且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直到今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个有机消化、融合的过程,中国的文学已经不再简单地跟在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后面,亦步亦趋,而是逐渐地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重新找回了自我。而这种回归又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中西文化在经历了一个融汇的过程之后的那个向中国文化传统的回归。

总之,中国的翻译界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中功不可没。能生活在一个有着如此之好、如此尽职尽责的翻译界的国度,应当是中国作家的幸运。

而金隄先生为我们翻译的《尤利西斯》,应当就是这样一部给了创作界无限启示的范本。

记得金隄先生在翻译《尤利西斯》的时候说,他所最最强调的,便是乔伊斯文体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对于作家的读者来说,译本越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越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文本信息,也就越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由此,我们也才能真正了解乔伊斯那种反浪漫主义的独特的语言方式,以及他的象征主义、他别具苦心的结构方法、他意识流的创作手段和整部作品的崭新风格。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有时所谓的形式,也就是种观念。新的文体一定会产生新的哲学。语言如同积木,在拼搭中才会产生新的意义。而一部好的作品有思想的同时,也必须有好的方式。而乔伊斯便是这样用文体去传达他的心意的。

我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开始反复阅读《尤利西斯》的某些章节的。那时候我们正在一个海岛的城市召开一个关于批评形式的研讨会。那是1986年。是中国文坛很注重形式革命的一年。我带去了那年年初金隄先生发表在《世界文学》上的他翻译的《尤利西斯》的部分章节和片断。那是我第一次阅读《尤利西斯》。乔伊斯使我耳目一新。仅仅是那些片断便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冲击力。在现代主义小说的领域,乔伊斯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所创造的现代主义的辉煌,甚至是至今也无人能与之比拟的。

于是,我便想了解这位爱尔兰的伟大作家关于用原始神话的框架来结构都柏林现代故事的全部创作的意图,想真正看懂这部费解的大书,弄清乔伊斯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所进行的全部现代意味的尝试,以及在作品背后我们能感觉到的作者真实的心情与心意。

这部作品所给予我以及中国其他作家最大启示的,我想应当是乔伊斯极为特别的也是匠心独运的结构的方式。这部长篇巨著结构的奇特之处,不仅仅是整部作品背景处若隐若现的如阴影般笼罩的荷马史诗《奥德赛》,而小说的自身构架也是从始至终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感。无论是各个章节中变化多端的文体,还是字里行间五花八门的词语的格式,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并且被乔伊斯先生十分有机地组织了起来。于是声音来自四面八方。感觉来自四面八方。在乔伊斯这里,似乎什么样的文体和格式全能进入他的小说。第15章,他可以用一种非小说的介乎于戏剧和电影之间的这么一种有点浪漫主义又有点象征主义的方式,来描述当代的布卢姆、斯蒂芬以及都柏林的生活,给予读者的便是一种迥异于小说的阅读感觉。而在接下来的第17章,小说又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格式,以一种极为精短的问答方式来描述布卢姆们在都柏林6月16日这一天生活余下的部分。到了第18章结尾部分,纯粹女人的莫莉又出现了。而她思绪的方式,又是通篇文字浩浩荡荡,没有节制,没有标点,信马由缰。她的这种滔滔不绝的思绪的方式给予读者的,是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又必须接受的阅读感觉,直到她最后的Yes,也是整部小说的最后的Yes。应当说这样的一种全新的结构方式是充满了一种叛逆的色彩的。它不仅勇敢地冲决了长久以来形成的所谓小说的传统,显示了一种文体革命的意义,而且使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充满了包容性,并产生了新的活力。是乔伊斯为小说文体的革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给予了中国当代作家进行文体变革的勇气和意识,随之,便有了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一批锐意作家在文体上所进行的最初的尝试。

nlc202309082221

《尤利西斯》的第10章也令我们极感兴趣。在这一章中,乔伊斯用了19个小节,描述了6月16日下午3点至4点之间所发生的相关的以及不相关的所有的人物和事件。这应当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解释中的一种大胆的尝试。19个平行的小节是一个小时的横切面。在这里,时间不变,而空间被扩展了。由于场面的伸展,而使时间凝滞了起来。不仅仅是第10章,乔伊斯洋洋数十万言的整部巨著,事实上也仅止是描述了都柏林的一天。使读者透过比一天要浩瀚得多的文字,看到这一天在都柏林的各个角落所行动着的人和所发生着的事,并读到了那些人物的极为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于是,小说便超越了它的文字(文字通常是线性的),更变得如绘画一般,甚至比绘画更加深邃立体。总之,让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景观。

我一直非常注意的还有乔伊斯在小说人物的对话中从来不用引号,而总是以一个破折号引出人物的对话,并将描述性的XXX说也与对话连接在一起。这在乔伊斯早期写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中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譬如:

——你在这儿干吗?斯蒂芬?

迪莉高耸的肩膀,破旧的连衣裙。快合上书。不让看。

——你干什么?斯蒂芬说。

如此短短的几行,不仅有人物的对话,还有对人物外型的描述以及对心理意念的刻画。这样,在没有引号的限制下,作者的笔在问话、描述、心理活动,以及答话之间不断转化,随心所欲,这便使作家的写作真正进入了一种自由的状态。这种对话的不用引号,应当说给了中国作家很大的影响。如今很多作家的作品,都采用了这种乔伊斯式的对话不加引号的方式。而我自1986年从事小说写作以来,便从未在我的作品中人物对话时使用过任何引号。是乔伊斯使我了悟到,引号是一种限制。引号所破坏的,是真实的原生态。特别是当对话与行动以及与心理活动共时时,你根本就无法用引号来分清生活中的真实状态。所以我们只能摒弃引号。我们必须冲决引号对发生在动态中的话语的限制。于是,我们开始探讨常规中的章节段落、标点符号是不是阻碍了我们的描述。我在写作中也就此做过一些尝试。譬如在需要表述一种十分强烈的意绪时,我常常会使用一个很长的没有标点的句子来渲染那种情绪。譬如,我有时又不断地断句。不断地使用几个字的短句。不断地使用句号。用一两个字表述行为或意念。再譬如,有时我故意把一个人的话语以及他的行动他的内心全部糅进一个句子中。主语在隐处不断转换借以完成一个人瞬间同时进行的多重行为。总之,这所有的探索性尝试都来源于乔伊斯的启示。

我还非常喜欢第6章中在马车里很多充满了动感的段落。特别是黑色灵车向墓地的深处进发的那一段。那一段我曾反复阅读,而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这一段不仅显示了乔伊斯描述形式的魅力,而且这文字中流动着的诗意总能够激发起我创作的欲望。

前景公墓的高高的栏杆。在他们的视野中细浪翻腾,缓缓流过。幽暗的白杨树林,疏疏落落的白色人像。人像逐渐增多,树林间的白色雕像群。川流不息的白色的人像和残块,默默地将各种徒劳无功的姿态留在空间。

我们在这段文字中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一种动着的感觉,一种不断向墓地的深处行进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通过不断变换着的景物表现出来的。是这种主观视线中的景物转换,才使我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也在随着书中的马车一道行进的感觉。先是前景公墓的栏杆缓缓从眼前流过。紧接着是白杨树林,是稀疏的墓地雕塑。而随着马车不断行进,白色的雕像不断增多,那便意味着墓地不再是前景,而是马车已置身于墓地之中了。到了白色的雕像成群,甚至川流不息,马车便已来到了墓地的深处。在马车里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不同景物中,终于“车轮的钢圈嘎吱一声擦在道边侧石上,停了”。我们的阅读没有错误。而这一段最后的一句,不单单只是眼中的景物,还有着眼睛的慨叹“默默地将各种徒劳无功的姿态留在空间”。如此的描述中似乎又充满了无限的悲凉和无奈。多么经典的段落!

然后我要谈到的是,只要提到乔伊斯,只要提到《尤利西斯》这部奇书就不能不提到的全书结尾部分、第18章莫莉的那一段意绪的流动。全章自始至终没有标点(乔伊斯在使用标点上总是标新立异。或在第16章中不断使用逗号,或在第 17章中不断使用句号。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推敲备至,可在松散随意中看出精雕细刻)。而读者所感受到的,全然是莫莉这个女人的所思所想。任思绪自由地流淌。真正的纵横恣肆,毫无节制。也没有规范可以遵循。话语间或者有前因后果,或者毫不相干。读起来一气呵成,但又显得疲劳。有一种在阅读中慢慢产生出来的节奏感。很费解的不断转换的人称所指。“他”指代着所有的男人:父亲、丈夫、情人,第一个情人……在语序中相互连接的是全然不同的人和事。思绪在不同的时态中跳跃着:

……我可以给他伴奏先得用牛奶擦洗钢琴的键盘我穿什么衣服好呢要不要佩戴一朵白玫瑰,不然的话来点利普顿那种神仙蛋糕吧我喜欢货色齐全的大商店里那种香味七个半便士一磅的……

在如此闪烁其词的思绪的线头中,要读者去摸索、去连接,甚至要在阅读这漫无边际的句子中在心里为这些文字加上逗号、句号、问号以至惊叹号。当我们费尽心力地参与其中并能够把莫莉的思绪整理起来时,这个小市民的女人的形象及性格便会十分鲜明地在我们的心中完整起来。这便是莫莉。也便是乔伊斯在精心设置的这个最后的章节中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乔伊斯的这种意识流的写作方法如今已开始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大量被运用。特别是一些先锋派的作家们甚至比乔伊斯走得更远。他们的意识流更加跳荡,更加没有规则,有的甚至已如精神病人的呓语。

我想,这便是中国的作家们怎样在读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们在其中所领悟到的是一种创作方式上的无限的可能性。我们所感受着的是乔伊斯的写作方法所带给我们的全新的刺激,是乔伊斯大胆的想象和天才的创造力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如此,我们在这样一部费解的小说中终于读到了乔伊斯是在怎样地写小说。我们便是在“怎样写”的探索和尝试中,获得了一种崭新的写作的方式并不断付诸实践,我想,这可能便是作家与批评家、研究家不同的地方吧。

总之,尽管读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很艰辛,有时候甚至艰辛到令人不那么愉快,但是这部艰辛的大书到底是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需要思考的世界并满怀着兴奋融入了进去。

乔伊斯的小说,以及西蒙的、福克纳的、马尔克斯们的小说,使我们获得了一种形式的自觉。这种形式的自觉于中国小说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此,我们再不愿平铺直叙。我们希望能在我们的每一篇新作中都尝试到一种之于我们来说是新鲜的、反叛性的探索过程。有了这种创造性的欲望和冲动,我们才能在写作中充满兴奋和激情。这样的尝试尽管有时候是并不成功的,但过程本身所显示出来的意义却是十分有价值的。这样的一种文体的探索至今在小说界延续着,这应当也是小说界和翻译界共同的成果。

上一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课文内容下一篇:《在家里》课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