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言稿(共8篇)
企业发言稿 篇1
企业发言稿范文-企业发言稿范文
企业发言稿范文:
企业发展演讲稿
各位听众:
你们好,很高兴能获得这样一个机会在那里进行一次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咱们国家提的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由于我的人生规划是在商业领域有所发展,并且我期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伍妹电子书店的首席执行官。所以这天我就浅谈一下关于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在这天这个高度竞争的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导致竞争局面不断扩张的状况下,我们的企业处于一个需要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时代。因为顾客的需求越来越细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永不停息的搜寻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多元化的需求。只有抓住了客户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顾客是企业的生命之源。但是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客户呢也许答案有成千上万种,但创新是一切最优答案的根本。此刻“创新或死
亡”成了很多产业部门的格言,尽管世界对创新的兴趣如此的高涨,尽管这几年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层出不穷的在市场涌现,但人们是否真的理解创新呢很多人对创新的认识存在着一个缺失,他们很可能在潜意识里把创新与发明混为一谈。著名创业家迪恩.卡曼说:真正的创新是让人们做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企业发言稿范文进一步说人们买的不是发明和技术,而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和办法。因此即使你的产品再好
你的服务策划方案再多么完美,如果顾客认为那不是解决他们问题的好方法,那么这个创新就失去了存在的好处。和的畅销书《基业长青》里两位作者对世界上以创新著称,长盛不衰的企业像3M公司惠普公司强生公司作了详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透过详尽的战略计划,而是透过尝试、错误和机会,准确地说就是意外来作出最佳方案。”创新很多时候需要资金,创新也意味着冒风险,而企业家要抓住的是风险中透漏出的成功机会。创新与供应无关,而是与需求有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创新就不再那么盲目,成功的概率也就增大了。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是国内许多专业人士的看法。现实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为什么Google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得到飞速的迅猛发展为什么微软总裁李开复要跳槽去Google就职创新!这家公司以疯狂的产品创新速度迅速树立起Google这个品牌。Google公司的弹性工作制度为创新带给了良好的
环境。创新使Google实现了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我记得三年前中国的腾讯网盈利模式还比较老套,我玩QQ的时候感觉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从此三年来再也没有上过腾讯QQ,三年后的这天我读了大学,因交际需要再次登陆QQ,腾讯公司产业模式的变化神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并满意地理解腾讯带给我的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我想创新是腾讯利润年年稳步上升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源源不断的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满足客户的需求,巩固着老客户,不断开拓着新的客源我们天天讲要创新,但不能盲目的创新,我们要找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缔结的纽带,那就是需求。这是一个目标市场不断细分的年代,企业要抓住目标市场要细分目标市场,理解需求深度挖掘需求,然后满足需求。而满足需求的最佳方式是创新。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长期静止不变的,更不用说我们取悦客户的方式了,一旦没有了创新我们只有被顾客抛
弃,可持
续发展也就成了一纸空话。只有创新才能跟上顾客不断翻新的需求,只有满足了顾客需求的企业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先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过“破坏性技术”这个词,各行业时不时地总会有那么一项新的技术创造出来垫颠覆整个企业界,这项创新是如此的强大乃至它能够引起一场巨大的商业变革,改变某些产业的面貌,最终有些新的企业产生,又有另一些既有的企业消亡。譬如摄像头的发明创
新,譬如iPod播放器的热销,譬如模板技术的开发成功。
如果我们想使一个企业成功,获得可观的利润,那么我们就务必在创新上不仅仅关注其播种、成长,更要重视收获结果。只有搞出来的创新能够解决顾客的问题,真正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商业化运作,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发言稿 篇2
1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根据我国学者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解释,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有关部门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
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必要和有效方式,在政府与公众沟通中体现了其实际价值和效能。例如,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国际局势、国内外事务等方面,政府新闻发言人基本能够迅速及时地作出反应,为媒体提供权威性的信息,保持与公众的信息通畅,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稳定。
2 中央企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中央企业的做大做强、不断发展,中央企业的发展方向、业务能力、产品销售等,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关系日益密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也越来越多,社会和民众对中央企业的关注程度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载体的中央企业,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理论上说,中央企业的一切行为,除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信息外,都应适时向社会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最便捷、及时、有效的方式。它可以以较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向最广大的公众传达中央企业的信息。
首先,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
中央企业作为全民所有的大型企业,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有责任有义务公开企业相关信息,以便公众知情和监督。而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达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可以使广大民众知晓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了解中央企业的发展目标,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为国企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可以引导舆论、协调中央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而作为改革开放中坚力量、掌握大量国家资源和产品的中央企业,它的经营模式、市场规模、盈利能力、利润分配方式、中央企业高管薪酬等,都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借助媒介平台与公众沟通,为公众提供中央企业各类信息,在公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可以协调中央企业保守核心商业秘密的工作要求和新闻记者及公众寻求充分披露企业信息之间的冲突。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体就是通过定期发布一些权威的、经过审定的信息来引导公众关注哪些事情,忽略哪些事情,从而引导舆论,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
最后,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促进中央企业形象建设,提高中央企业在公众中的社会美誉度。
近期以来,不少中央企业遭新闻媒体曝光,如中化方兴天价拿地、中石油“团购门”、中海油等多家国企卷入“受贿门”、中石化“天价吊灯事件”等负面新闻让中央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大受影响。面对这些曝光事件,相关中央企业并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往往陷于被动。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则能够帮助中央企业提高应对这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还能增强公众与中央企业的互动,消除公众与中央企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央企业对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坦率。自然,社会舆论对中央企业的评价也就更趋客观和真实,中央企业的社会美誉度也会随之提高。
3 创设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几点设想
既然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该如何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怎样让中央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及时顺利地实现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呢?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应以中央企业为传播主体,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为传播客体,通过发布、传播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企业信息和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新闻来实现中央企业与社会的沟通,逐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
第一,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有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
中央企业信息公开,不是无原则的全盘托出,也不是将依照相关规定应该公开的信息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遮着盖着不予公开。像中央企业高管的收入及公务消费、中央企业的利润流向、产品成本等舆论高度关切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公开;对公众的点滴质疑,尤其是与商业秘密无关的诸如“团购门”事件等,必须毫不隐瞒地公开,积极回应舆论质疑,不让问题“躲猫猫”,做到“有一说一”,不讲空话、套话。但信息公开的同时,必须做好中央企业核心商业秘密的保密工作,做到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
第二,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有系统的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
系统的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保证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要制定出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拟发布信息的确定、信息公开的程序、拟公开信息涉密监督和审查、新闻发布的时机、公众媒体平台搭建等。其次,要制定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把新闻发布工作作为中央企业年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中央企业年度考核范围内;将其在新闻发布、信息公开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果、社会反映效果、民众舆论评价、企业社会形象提升度和美誉度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到中央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第三,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新闻发言人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中央企业如何培养和选拔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呢?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除必须具有全面、丰富的知识,见多识广,综合素质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外,还必须对企业业务精通、对国情国策、市场内外环境非常熟悉,有非常丰富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事件,有适合企业本身特点的新闻媒介管理经验,有自己独特的新闻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新闻发布流程和方式。具备这种素质的新闻发言人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和造就的,也无法从外部输入,只能在中央企业自己的土壤中培育。因此,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央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注重新闻发言人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媒介素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是新闻发言人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注重政治立场、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及大局观念的培养。最后,要注重新闻发言人相应业务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拥有较强的信息表达能力,能够清晰表述危机信息,掌握和理解相关的专业术语,应变能力强,对复杂的情况应对自如。
只有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之下,新闻发言人才能真正地以动态的信息发布,以适应社会公众和民意舆论的需要,为中央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搭建顺畅的发展平台,和谐上进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2]杨正泉.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践[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曹林.央企唯有坦诚发言才能告别丑闻缠身[N].检察日报,2009-09-02.
如何当好企业新闻发言人 篇3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千家万户,时刻被社会大众和媒体所关注,也离不开社会大众和媒体的支持与监督。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带动下蹒跚起步,但并不健全,很多只是流于形式,既不专业也不系统,多数企业对企业新闻发言人认识不到位,甚至于错位,并没有真正发挥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因此,只有准确认识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定位、意义及其功能,才能在现代企业改革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企业新闻发言人的重要作用。企业新闻发言人到底是干什么的?究竟给企业起到什么作用?笔者通过研究一些企业的公关得失,悟出一点拙见,希望能对企业发展有益。
作用定位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广大公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关企业的信息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普遍,大中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都设立新闻发言人,甚至10人以上的中小公司都设有兼职新闻发言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和地位也越发被重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中,新闻发言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形象的传播和维护者,或者说是企业对内对外信息传播的管家。企业通过新闻发言人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众传递披露企业或市场信息,本身也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
企业新闻发言人,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中负责发布新闻和信息、接受采访、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维护企业形象的专职人员。他与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区别在于:政府发言人一般都是公务员,为政府管理智能服务,是政府政令、法规、信息等等的传递者或解释者,不能完全代表个人意志,发言形式比较正式规范;而企业新闻发言人一般都是企业人员,他们不像政府新闻发言人那样正规,同样是负责和外界沟通,其工作职责和政府新闻发言人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不同的是,他们为企业及市场服务,固定性较弱,发言形式相对宽松,自由度及自主把握性相对较大。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公众传递企业一定时期的工作信息,比如重大庆典、标志性工作、上市信息披露、危机处理等等。他们更多地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能够有效利用媒体的舆论,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在我国,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初衷大多还是以危机应对为主,比如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质量投诉、重大诉讼、高管落马等事件。如果企业在危机事件中不及时输出准确信息,就会随时充斥着流言蜚语,对企业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此刻,作为企业危机公关团队核心人物的企业新闻发言人。他要及时出面澄清事实,传播真实信息,积极主动应对,做好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使其及时准确报道,以此影响公众、引导舆论,使公众产生信任感,将企业所受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有专家认为,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企业与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的中介人,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与窗口,如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人的话,企业的管理者就是“大脑”,信息部门则为“耳朵”,新闻发言人就是企业的“嘴巴”。而“嘴巴”不能多,一旦对外宣传口径不统一,就会造成信息紊乱,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危害企业发展。同时,企业新闻发言人也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他受企业委托,全权代表着本企业,向公众表达企业对某些事情的意见与主张,有些话由发言人去说可能比老总自己去说效果更好,不至于让老总冲在前面腹背受敌,可以掩护老总稳住中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起码发言人说错了老总还可以补救。
通常称之为企业形象的“包装师”或者与外界沟通的“润滑剂” 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种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当今世界许多大企业推行的一种基本的信息发布制度,这一制度体现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在促进企业由传统封闭型经营方式向现代开放式经营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健全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要让正确的人选在正确的时间作出积极的正确的反应。众多企业新闻发言人的背后,必须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一个强有力的班子作为支撑,缺乏这样的制度、流程、尤其背后的团队,任何一个企业新闻发言人即使再有能力,也未见得单枪匹马就能把工作做好。企业新闻发言人是阳光企业的代言人。因此,为了加强企业与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联系、沟通,将企业形象纳入正轨,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并形成一种制度、大有必要。
发展路径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人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逐步建立起来并正常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新闻发言人的重要性,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并且形成一种制度,这是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强企业与社会公众及时的信息沟通已经成为企业运营迫在眉睫面临的课题。
我国于1983年最早由政府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尽管历经20多年,但实际上新闻发言人在中国的大规模出现还是近年的事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始渗透到企业。2001年,著名的海尔、联想等知名企业便开始设立新闻发言人。
央企之所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一是因为继政府部门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后,不少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都建立了这一制度。作为全民所有的大型企业,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央企有责任、有义务公开企业相关信息,以便公众知情和监督。二是因为近期不少央企“负面新闻”缠身,使央企的社会形象大受影响。新闻发言人制度无疑成为很好的“去污粉”,能使央企及时“洗脸”,反省自身做法,修补自身早已伤痕累累的公信力,不仅能帮助央企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公众与央企的互动,消除公众与央企的距离感。
如何在日益强势的民间舆论中有效表达自己的声音,央企需要作出更多努力。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制度建设。2003年就制定了《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宣传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新闻发言人,对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实施和工作程序等明确了要求,规范了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有的企业明确了新闻工作负责人、日常联系人,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各方积极配合、宣传归口管理的工作格局。国资委领导除通过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外,还安排新闻发言人和有关业务厅局领导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或新闻通气会,重点对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重要法规政策、重大活动以及突发事件等及时发布信息。2008年8月,国资委、国新办首次对中央大型企业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随后几年中,各级各类企业开始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2009年9月,国资委又提出,将适时出台文件,指导央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工作,包括设立新闻发言人以及相应的新闻发布机构等。2010年元月7日,陕西省国资委率先要求省属国企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向大众披露企业经营生产的细节和信息,提高企业危机公关处理能力,建设并维护好企业品牌。迄今为止,各央企重视加强新闻发布机制建设,新闻发布工作得到了明显改进,对提升企业形象、宣传央企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我国的400余家跨国公司中,有约80%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还有很多企业普遍对设立新闻发言人缺乏认识,甚至质疑设置这个岗位的作用。值得庆幸的是,由人民网、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未名传播打造的中国企业发言人网和中国发言人俱乐部(CSC)应时、应势而生,从2003年即开始中国企业发言人的培训工作,在企业发言人的职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促进发言人之间、发言人与传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推动中国企业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言人评选活动也记载了中国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发展、完善和茁壮成长的过程,在探索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挖掘、展现优秀品牌企业和优秀企业新闻发言人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企业发言人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企业构建财富创造了新模式。
存在不足
我国不少企业现已开始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特别是央企和地方大型企业对新闻发言人的需求更是日趋明显,但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处于发展阶段,企业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能力与媒体和公众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领导重视不够 一些企业的领导人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认识模糊、危机意识比较淡薄,造成企业新闻发言人的职位不高,接触不到企业经营的实质层面,对媒体记者提出的诸如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策略等问题,不会有准确而较深刻的认识,自然也就做不出有利于企业的回答。更使企业新闻发言人感到很无奈的是,由于受限于公司授权的程度,他们通常无法或不便侃侃而谈,以至于弄得他们经常如履薄冰,担心讲错话或被媒体放大解释后,遭到总部或上级训斥,甚至申诫。
制度尚未完善 有些企业至今没有落实重大事件报告制度,不能事前正确预防和引导信息处置,不能事后及时掌握和反馈受众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应付、临时“救火”、随意工作的状态;新闻发布的策划、程序、技巧等不够专业,形式比较单一;未认真严格执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拖延不报、任意发布信息、新闻宣传工作不力造成企业形象重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一些企业需发布的信息多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没有整合,使得企业新闻发言人获得的信息存在着局限性和不完整性。
队伍建设薄弱 未建立起覆盖企业系统各层次、各区域的新闻发言人队伍。国内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强项是权威、谨慎、客观,责任心强;短板是相对比较刻板机械,往往缺乏个人魅力。个别新闻发言人还存在不发言的情况,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不够健全,处理危机能力还不强。因此,人员需要配齐,工作水平必须提高。
缺少发布经验 对由谁来担任企业新闻发言人,在什么情况下举行新闻发布会,如何邀请、接待记者,如何选择发布会的时间、地点,如何预测记者可能提出的尖刻问题等,许多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另外,对新闻发布会的策划、程序、技巧、要求等,还缺乏理论上的研究和实际的演练,更是缺少对企业危机处理的有效应对机制。
未设专人担职 大多数企业还未设新闻发言人专职岗位,目前许多企业的做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的由宣传部长或办公室主任担任,有的则由长相姣好的女职员担任,还有的请公关公司的人越俎代庖,有时干脆就是老总亲自出马。由于他们在工作背景、知识结构、反应能力、口才甚至形象气质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以致在对媒体和公众时,往往是信口开河,词不达意或者故作深沉,答非所问。特别是面对危机,更缺少一个快速有效的沟通系统,老总一旦说错话就没了退路,影响企业形象不说,更可怕的是给企业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
信息不愿公开 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一些企业不但很少主动发布舆论关注的信息,而且往往对公众的质疑置之不理,在公众看来必须公开,却被以“商业秘密”为由捂着盖着。这种傲慢的姿态滋生了各种流言蜚语。危机发生了试图搪塞掩饰、隐瞒一切、推卸责任,让问题“躲猫猫”,违背了新闻发言人的道德底线,使企业及其新闻发言人在诚信上双双失分,更让企业陷于危机的恶性循环中。
不善主动触媒 有的企业长期处在公众或媒体的“讨伐”下,总忙于向媒体或公众解释、声明,却不善于主动接触媒体、主动引导舆论,从而影响社会对企业的评价、看法。面对突如其来的企业危机以及敏感棘手的问题吞吞吐吐,或三缄其口、闭口不谈,或遮掩狡辩、欲盖弥彰,习惯用“无可奉告”来回绝媒体,犯了新闻发言人的大忌。也许是出于好心“为企业说话”,但其由于未尊重客观事实,反而弄虚作假,结果最终受伤的还是企业。
人员尚需培训 西方大企业的优秀新闻发言人一般为记者出身,而我国的企业新闻发言人最缺乏的就是对媒体的了解。现在各企业对于新闻发言人大都是因工作需要而临时指定的,大部分人可能原来长期在业务部门或行政部门工作,对于新闻的发布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尤其是语言、心理素质、说话技巧、行为规范,甚至手势等,都需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
必备素质
在人们印象中,新闻发言人在台上往往表现得镇定自若、对答如流,但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有人说新闻发言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天天攻。那么,如何才能胜任企业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呢? 笼统地说,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必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至少是一个除了专业知识外,在其他各方面都懂一点的“万金油”。作为企业新闻发言人,因为他们直接与媒体打交道,其出镜率最高,在企业形象传递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发言人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公众面前具有吸引力,产生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从而被公众接纳、欢迎甚至崇拜,最终使公众爱屋及乌,为企业树立美好形象。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具备以下素质:
熟悉企业及行业 企业新闻发言人要能够一揽全局,不仅要悉心研究本企业、本行业的各种情况,还要把握企业经营理念的内涵,对企业历史渊源、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产品情况等相关要素,也必须烂熟于心;对企业的基本观点、主张、立场了如指掌。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来龙去脉要力争全面驾驭,成竹在胸。这样在回应媒体的问询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应答得体、游刃有余,从而掌握宣传的主动权,既能满足媒体的需要,亦能恰当地表达企业的观点,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了解新闻媒体 企业新闻发言人主要是和媒体打交道。因此一要熟悉各种媒介特征,通晓媒体的工作流程及需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和有技巧地面对媒体采访,才能在企业与媒体之间起到良好的“润滑剂”作用。二要未雨绸缪,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争取媒体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才能密切企业与公众的良好联系。注意多交记者朋友,多与媒体应对互动,平时可建立规范详细的记者档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不妨多学习借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应答媒体的一些常用招数。
掌握管理知识 企业新闻发言人不仅要政治立场坚定,敢于负责,自觉维护企业利益,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生产经营知识,精通新闻业务,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管理知识,如木桶理论,产品线规划,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等可以使其表达的内容更上档次,从而提升企业形象。
语言表达出众 出色的口才,文明的礼仪和优秀的应变能力更是不可缺少的。发言人要气质涵养好,仪表形象佳,交际能力强,至少精通一门外语,敏捷善言有口才,知识渊博有思想,沉着冷静善应付。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企业老总们的“形象设计师”和“守护神”,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充当“救火队员”,敏捷应答为企业领导解围。他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率要能够充满一定的魅力,给公众一种美感;他应该语言简洁、主题突出、用词准确、口气舒缓、灵活委婉、风趣幽默、机智灵活,并具有一定亲和力、当然必须只讲真话,杜绝谎言。永远不要对记者说“无可奉告”,这是新闻发言人的一条“金科玉律”。
善于应变公关 在面临复杂形势时,企业新闻发言人要有驾驭现场的本领,更要“随机应变”。危机到来时,新闻发言人必须首当其冲,以最快的速度面对媒体和公众,合理释疑,巧妙应答,化解危机,为老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为此,发言人要善于公关,提高公关谈判、协调能力,锻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技巧;要广结良缘,使企业与公众之间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状态。当危机到来时,发言人可以利用良好的人缘缓解气氛,争取理解,赢得解决矛盾的时机。
具有良好心态 企业新闻发言人时常要面对许多不同的声音,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无论面对夸你还是骂你的人,都能一笑了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既不轻易否定媒体的观点,也不随声附和,更不能狡辩、抢白记者,而要用委婉的语言来表达,让记者谅解,必要时,也可请企业相关人员作补充发言。对企业不愿透露的信息,诚恳作出解释;对记者有偏见、有倾向性、挑衅性的提问,应有气度包容,有理有节地予以反驳,不应激动发怒,为此可以事先统一对外口径,预先提出诸多问题演练,并有应急备选方案。
注重着装形象 新闻发言人除气质、动作,举止外。其着装上的一些细节也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因为形象有时可以决定命运:一只手表也有它的内涵和寓意,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最好不用企业界人士惯用的金色、而采用银色。另外,看一个男性发言人最重要的是看其领带和鞋。西装款式不光分美式、意式、英式,脸形也分田字、国字、由字、甲字、目字形,肤色还分高明度和低明度。所以,着装除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还要知道服装细节代表的含义,比如双排扣比单排扣更显权威感,等等。
持续不断学习 个人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一样重要,应多学习,不断扩充知识,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水平。学海无涯,一个人每天都可以学习掌握内容新鲜,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以提高业务素养、开阔视野、拓展工作思路。新闻发言人的仪表、仪态、礼仪、个人的表达能力和应急能力等很重要,也都需要经常培训学习。企业新闻发言人最好要有过一段从事媒体工作的背景,如没有也需经过专门的培训进行“恶补”。另外,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国内各部委新闻发言人的相关发布会信息,汲取高手的宝贵经验,如训练有素的外交部优秀发言人秦刚的犀利,和教育部已经离任的发言人王旭明的真诚等。
企业不仅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努力同国际惯例接轨,其中之一是需要尽快确定并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好地完善企业公共关系。企业透明易做大、企业阳光可长久。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规律,健全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我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将继续完善,新闻透明和信息公开将成为社会的常态。
企业老总发言稿 篇4
事实上,基业长青、永续辉煌,也是安利自始至终贯彻的理念、追求的目标。同样,作为与公司携手共进的合作伙伴,每一位优秀的营销人员,也应该把追求事业的持续精彩作为主题。面对今天的优秀业绩,面对未来的崭新里程,希望大家常常激励自己:安利事业仅凭一时的亮丽表现是不够的,它需要持续地构筑卓越。唯有当你凭借长久的恒心与耐心、恒久的热忱与活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你的事业之树才会日渐茁壮,枝繁叶茂,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成功,源自持续缔创佳绩。希望大家将这句金言铭刻在心,让我们持之以恒,再接再厉,让安利事业之树长青!
2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这些是人人都很熟悉的时间等式。然而,对于不同的人,相等的时间却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内涵。综观历史,凡是卓有建树的人,无不把时间看作最宝贵的财富,无不尽心竭力地赋予时间最大的价值。同样,对于每一位投身安利事业的营销人员来说,如果你渴望缔创精彩的人生,也一定要丰富同一时间内工作与生活的内涵。
也许有些安利营销人员会说:如此浅显的道理,我当然明白,可为什么别人在时间面前游刃有余,而我却总是捉襟见肘呢?其实,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管理时间的艺术。在我们看来,如果你想做时间的主人,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事业目标,然后依据目标分清事物的主次,合理分配时间。此外,你还应该拟订达成目标的周全策略,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地朝着目标迈进。当然,管理时间的艺术无疑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你必须不断加强专业训练、提升技能,不断激励自己在最少时间内创造最佳的工作绩效。
我们相信,当你娴熟地掌握了这门艺术,纵使时间之河不舍昼夜地流过,你亦能拥有沉淀在时间河床上闪亮的砂金!我们衷心地希望,每一位安利营销人员都能紧紧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用它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赢取丰盛的人生!
事实上,这一简单而有益的原则值得大家每天提醒自己并善加运用。我们相信,随着你将这一原则融汇贯通,顾客对你的信任会与日俱增,他们会长期钟情于你,并将他们享受到的美好感受与更多人分享,为你带来新的顾客!
3这些年来,常常有人问我们:“安利从一个地下室的小作坊起步,成长为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坦率地说,安利的成功没有秘诀,安利之所以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是因为她始终实实在在地为世界、为社会创造着价值。
提到安利创造的价值,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 安利的高品质产品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安利为愿意勤奋工作的人提供多劳多得的工作机会。其实,安利创造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多年来,安利一直以实际行动倡导环保理念,倾注真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每位营销人员长期以来的执着付出,也不断为安利这一名字注入更多价值内涵:每当你用一款款优质的安利产品为顾客带来健康美丽时,也以温馨体贴的个性化服务,为顾客带来了超越产品价值的享受;每当你售出一件件环保的安利产品时,都在为传播环保理念、实践环保行动尽一份心力;更可贵的是,每次你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上的身影,更是一种美好的语言,向人们讲述 “除了产品和服务,安利人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
企业代表发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台山市明月玩具制品有限公司落成剪彩暨通过ISO9001品质认证庆典仪式的大好日子,在此,我代表波波市明月玩具制品有限公司,向热情帮助公司建设的波大市和炎炎镇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对质朴淳厚的炎炎镇人民表示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能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们公司的投产剪彩仪式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地感谢!
我公司在落户炎炎镇之前在东莞开办玩具厂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产品以高档儿童玩具为主,主要出口美国、英国、欧洲等国外市场,深受客户的好评。我公司几经考察最后选择炎炎镇,在此投资兴办企业,固然是为追求更大的效益,推动事业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炎炎镇随着沿海高速公路的开通、交通的便利,各种资源的充足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尤其是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的态度、与时俱进的观念、热诚细致的服务,都使我深深体会到:选择炎炎镇是正确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派出了专人、专职负责为我们办理各种证照,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各级领导也多次来到生产一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在试产过程中对碰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积极帮助我们沟通协调好各种关系,使我们能够放心建设,安心经营。在市委市政府和炎炎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明月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实现工人就业岗位增加,本地税收增强,公司得以增效的三赢局面。
企业发展发言稿 篇6
尽管我区民营企业已形成了较大规模,发展了一些支柱产业,也培育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但这些民营企业基本是从个体户发展过来,总体上起点不高,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使我区的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建议:
1.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创造宽松环境,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权利
把民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中,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不得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民营企业设立其他附加条件,使其合法权利益得到保护,同时完善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缓解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
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民营经济特色的贷款审批制度,在保证贷款质量、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放宽贷款条件,合理确定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适当调低民营企业授信准入门槛。
3.要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对国家鼓励发展行业以及安置吸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民营企业给予优惠,充分保障企业的各项权利。在条件成熟时还可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产业、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培育名牌产品,支持民营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发言稿《企业发展发言稿》。
4.加强产业引导,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淘汰一批工艺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改造无望的企业,改造一批产品有效益、工艺设备落后但通过改造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发展一批规模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集团,调整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促进民营企业整体创新。
5.促进民营企业科学化管理,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通过举办经济讲座、组织人才招聘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民营企业主的思想观念,摆脱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创新人才选拔制度,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
6.对自主创品牌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在促进企业提高产品档次上下功夫,帮助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美誉度,为企业创名牌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企业积极进行品牌建设、品牌推广、品牌注册和保护。要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向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宣传、推介企业的品牌,通过创建国家名牌、争创国际名牌,让品牌企业、品牌产品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认可度,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制定政策,重点扶持获市、区表彰的优秀民营企业
企业发言稿 篇7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顺高:我们是全国首家获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 由于综合资质的取得, 我单位承揽项目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使我们进入了原来不可能进入的领域。如民航、电力等行业我们原来只能承接乙级规模的业务, 现在可以承揽甲级的项目, 这为我院实施多元业务发展提供了条件, 为我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目前中航院在民航飞机、发动机维修领域完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项目。尤其是超大跨度钢结构设计技术不断发展,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A380维修机库, 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 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机库之一, 最大跨度为175米, 通过国际竞标, 一举中标。这标志着我院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设计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向航空配餐楼、航站楼方向发展。此外, 中航院在科技会馆类建筑和医药领域、热电与环境工程设计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综合资质也为工程总承包业务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力争在几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目前市场上行业壁垒、行业保护的现象还非常普遍, 虽然拿到综合资质, 但想扩展业务, 进入其他行业市场, 困难还很多。希望通过主管部门与相关行业进行沟通, 打破这种壁垒。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副总裁许首珽:在由设计院向工程公司战略转型的探索过程中, 中国中元始终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 公司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对于中国中元这样的企业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传统的机械工业设计向综合建筑工程设计转型的企业, 中国中元具有专业齐全, 配套能力强的特点, 有业务延伸的愿望, 同时又有工程建设的市场需求, 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 为公司建立了一个拓展业务, 做大做强工程公司的平台。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取得, 坚定了我们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同时, 综合资质也带来新的课题, 随着新的业务领域的开拓, 必然面临一个专业人员的配置问题, 目前, 公司正在认真考虑如何培养或引进公司新领域专业人才的问题。由于综合资质的设立不过只有2年时间, 还是一项新生的事物, 因此社会认知度还不高。一些行业和地方的主管人员对于综合资质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不甚了解, 在应用中遇到一些障碍。公司参与一些项目投标报名或资格预审, 在出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时候, 对方往往不知道或者知道有这个资质但不清楚具有该资质能够干什么, 这种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表现的尤为突出。导致投标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不断向业主或招标代理进行解释工作, 效果还不够好, 有些项目, 业主在我们提供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后, 还要求企业另外提供专业或专项资质。希望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与相关行业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沟通, 并利用媒体加大综合资质的宣传力度。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何平:综合资质的获得极大地支持与配合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及转型业务, 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2008年金融风暴所引发的经济危机, 对我单位所从事的主行业影响极大, 2008年1月至3月份公司总部合同额中传统项目只占了30%, 但公司凭借业务拓展的战略与综合甲级资质的取得, 分散了风险, 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既说明在当下企业拓展业务的紧迫性, 也体现了综合资质的重要性。在如何更好的利用综合资质这一资源的体会时, 我想说三点:
第一, 要扩大服务领域必须首先解决技术问题。目前院里所从事的一些行业领域缺乏核心工艺技术, 主要依靠国外公司。针对此, 目前我们选择了一些有条件的、有基础的, 有重大影响的层面当成紧迫的技术作为我们攻关的重点, 并将技术攻关任务下达到各部门与个人, 并从制度上给予支持, 同时也在积极加强和寻求外部合作。
第二,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设计为先导的工程总承包服务体系。以综合资质所提供的政策平台为基础, 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为了配合这一转变, 公司将加强体系制度建设, 并将再次进行资源有效整合和干部的人事调整。
第三, 综合资质的市场认可度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资质的使用需要一定时间的市场认可和培育, 也需要政府和我们的有效宣传, 尽快地提高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对综合甲级资质的认可和了解。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副院长甄绍钦:企业获得了综合资质标志着企业实力得到了国家的肯定, 提高了企业的信誉, 企业具备了大规模拓展业务领域的条件, 企业有了更多的商机。同时, 综合资质在企业向国际工程公司转型的过程中, 也同时推动了企业内部改革结构重组和优化。
业务范围的扩展, 带来对人才的新需求, 带来了人员结构的新变化, 为学有所长的人才成长打开了新的上升空间。拥有综合设计资质企业在不同行业中业务相互渗透, 推动了人才的流动, 有利于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 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及合理使用。综合资质评定标准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有利于设计企业更加注重科技进步, 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 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华东电力设计院在综合设计资质应用过程中, 也碰到过一些问题。针对业主对综合资质认知度不高的问题, 我提议, 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对综合设计资质的内涵及拥有者的应用范围向各层的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类建设工程企业、机构进行通报, 并在一定时期内重复强化宣传, 以减少或避免拥有综合设计资质设计企业在运用综合设计资质过程中碰到的阻力。此外还宜向社会作宣传, 让更多的业主对有综合设计资质企业承接工程总承包“开绿灯”。由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努力, 不断消融拥有综合资质设计企业进入外行业时遇到的“坚冰”, 在政策上、办事流程上、导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李明璋: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审核标准突出强调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调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注册人员的主导作用;强调企业开发专利、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能力;强调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重要性。这一政策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推动了中冶京诚建设高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工程技术公司的战略规划的实施。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 国内钢铁行业投资紧缩等不利局面下, 中冶京诚提前实现了营业收入突破100亿的战略目标, 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百亿营业收入的公司。综合设计资质的获得, 为京诚公司发展新的效益增长点, 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京诚公司建成业务结构合理、布局贴近市场、规模适度、效益增长快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综合资质应用过程中, 遇到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比如, 进入某些行业只有综合设计资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企业有这些行业内的业绩, 并作为投标资格预审的必要条件。而工程属地备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省市纷纷出台工程属地备案管理, 政策随意性较强, 给企业异地承揽工程带来了不便。如某些地方强制性要求外地企业购买设计保险;或强制要求外地企业加入当地学会, 并收取高额会费等。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孟琳:目前国内大部分工程总承包是以施工总承包的方式开展, 对以设计为主的工程总承包认知不足, 无论资质要求、评分标准上也是偏重施工总承包的方式。根据规定取得综合资质以后, 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数量项目管理人员, 综合资质企业就可以取得相应专业施工一级总承包资质。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仍然要求相关的业绩, 给我们的业务发展带了很多不便。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公司牛治禄:我们公司从1986年开始实行国家推行EPC试点项目之一的一个单位, 我们第一批项目做的是洛阳年产500万吨的炼油厂的一个二期总承包项目, 到现在已经实行了20多年,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感觉综合资质是走向经济市场的一个特别通行证, 属于企业的一个无形资产, 是对企业的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综合实力的一个综合评价。而国家设立综合资质的目的是要组建一个国家队, 要把各行业的领头军组建起来走向国际。因此, 获得综合资质的企业要珍惜我们的荣誉、珍惜我们的无形资产, 不要轻易地去无规律扩展行业, 不要轻易跨行业做一些项目。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 把自己的主业做大做强, 才能保持在这个行业的领头地位, 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现在我们公司的定位是以主业为主, 抓科研、抓技术, 抓我们的项目管理、抓我们的人才培育。我认为这个定位很准确。但是对于5年以后的综合资质复核, 我们需要考虑。复核是按照什么标准?是按照现行的标准, 还是要提高?希望建设部出台一个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 把这个综合资质五年复核的时候, 做一个详细的补充说明。这样的话, 对企业在拓展行业, 保业绩的时候, 有一个准备。
我提倡拿到综合甲级资质的40家企业能够经常沟通。交流一下项目管理的经验, 交流一下EPC的经验、国外项目的经验, 互相取长补短。可能有些我们大家弄不明白的问题, 大家在会上一经交流都能明白。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马珏伟:我们上海市政总院, 以市政为主, 公路、水利、城市防洪、建筑等业务都有所涉及。我们是08年3月份获得综合资质的, 这个资质的获得, 对我们院今后的长远发展,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院去年获得这个资质以后, 把我们院中长期规划做了一个调整, 向工程公司方向进行拓展。在设计的招投标上, 原来资质比较薄弱的环节, 我们进行了延伸,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有一点体会比较深, 就是行业壁垒和地区的壁垒, 特别是在地方备案的不规范, 增加了我们企业的负担, 影响到业务的发展。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王世豪:综合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以前是隶属建设部下属的五个直属的市政设计研究院, 现在是中国建筑设计集团的企业。我们设计院52年成立的, 它的主营业务以前是煤气、给排水、热力、垃圾等, 在国内, 特别热力、垃圾给排水占的分量比较高, 给排水15%, 燃气20%以上。拿到综合资质以后, 全院上下都觉得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我们院成立了一个战略委员会, 今年就在我们以我们原来的市政行业为核心, 逐步向石油天然气、向公路工程拓展, 同时对水利、建筑等行业, 也都开始做了。另外一方面是工程项目的延伸, 以前我们也有工程总包、监理公司、招标代理等等, 下一步对院里的项目发展目标是国际型的工程公司。
我也深深感到, 综合资质出来以后, 要得到市场和我们业主的认可。业主就是我们的上帝, 他不认可, 我们去进行业务开展, 难度非常大。希望部里领导给出相应的一些细则, 或者政策, 也给予一定的支持, 代表们畅谈了获得综合资质之后院里的发展情况, 同时也谈出了很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企业发言稿 篇8
河南永达食业集团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各级党委、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现已成为集肉种鸡繁育、饲料生产、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骨素调味品生产、熟制品生产、冷藏配送、国际贸易为一体的鸡肉产业化大型农牧食品集团,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一条龙全产业链和循环经济链。
永达食业集团四大产业基地分布在淇县、汤阴、滑县、鹤壁市开发区,占地7800余亩。集团下辖19个分子公司、130多个经济实体,拥有员工10000余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450人。年屠宰加工肉鸡1.7亿只、存栏种鸡245万套、孵化能力1.7亿只、饲料加工能力100万吨、出口产品7万吨、速冻调理产品4万吨、生物骨素产品1.5万吨。主要产品有冷冻、冰鲜、速冻调理、面食、鸡肉熟食、方便菜肴、生物骨素、出口熟食等八大系列730多个品种。
多年来,永达作为以出口为主导的大型肉鸡养殖食品加工企业,为确保食品安全,从源头抓起,肉鸡养殖基地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之路,致力于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完善总结出了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和发展肉鸡养殖基地“6+1”产业扶贫模式。
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常务副总 曹元礼
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集茶叶种植、销售、商贸、科研、茶文化旅游、茶叶深加工等于一体。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土地经营规模化、茶叶销售市场化、茶产业生产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的进程。分别在茶园基地整合、建立新型流通体系、发展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业深加工及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集团在六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一、茶园流转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使茶农真正变为工人;二、兴建信阳国际茶城,构建茶产品交易平台,促进市场化运作;三、发展茶文化旅游,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建设;四、推动毛尖品牌提升,加快茶产业工业化步伐;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六、发展现代农业,以科技带动茶乡人民致富。
正大集团副总裁助理 张献忠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正大集团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下属企业遍及除西藏、青海以外的所有省份。多年来,正大集团秉承“利国、利民、利企业”的经营宗旨,积极投身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截至目前,正大集团已成为在华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项目最多的外商投资成功企业之一。
正大集团于1985年在开封市设立“开封正大有限公司”,成为进入河南的第一家外资企业,目前已经在河南投资设立19家企业,涉及农牧食品业、金融业、生物制药业、工业、地产业、商业连锁等行业。
为落实2009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泰国正大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正大集团河南区规划三年内打造形成300万头生猪、5000万只肉鸡、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建立全过程质量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确保“正大食品”的安全、健康、营养与美味。
河南省中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刘春和
河南省中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如何由单纯农资供应向农业生产销售、技术、信息等综合服务领域不断延伸,上下推动增数量、规模市场提质量、抱团对接大市场的呢?我认为必须创新机制,切实抓好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强化组织体系建设;二是强化人才体系建设;三是强化生产体系建设;四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五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六是强化分配体系建设;七是强化领导体系建设;八是强化法制体系建设。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中冠合作联合社一定要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生产经营中主力军的作用,不断创新体制,拓宽经营领域,真正使中冠合作联合社成为助农增收,力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辉县市利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王新军
辉县市利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培训、种植示范、菌种制作、菌需物资供应、鲜品交易回收加工、废菌棒回收再利用、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合作社首批示范合作社”“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
我们专业合作社在种植和管理的主要做法是:首先,坚持让利于民,扩大种植规模;其次,开展院地合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第三,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第四,规范内部管理,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