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改造规划情况说明

2024-11-06

老城区改造规划情况说明(共7篇)

老城区改造规划情况说明 篇1

老城区改造规划情况说明

遵化是历史古城,“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城区范围基本在一环路以内(一环路即原城墙位置),面积约0.86平方公里,当时主要有大悲阁、鼓楼、州署、州学宫、城隍庙、西大寺等重要建筑。现在这些古建筑都已被毁,只有部分由此而来的地名称谓,如西大寺、阁等保留至今,老城区的道路系统还基本保留原有脉络。老城区内现有6个城中村(自由村、和平村、胜利村、解放村、民主村、建国村)及部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筑风格多为现代建筑,住宅大部分是坡屋顶一层平房,其中承担行政及商业功能的建筑多为2-4层的现代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年代久远,现状道路狭窄,车流人流汇集,交通拥挤,出行不便。根据《遵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遵化市老城区定位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集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中心。按照老城区“古文化商贸区”的定位,为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满清文化产业园区,我市于2008年聘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对老城区进行了规划编制。设计单位于2010年6月13日和8月27日向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做了两次方案汇报,2011年4月29日城乡规划局向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又做了方案汇报。目前,设计单位正按照市领导和各部门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老城区改造将先从十字街改造开始。通过十字街的改造带动整个老城区的改造。

老城区改造规划情况说明 篇2

一、郧县城区总体规划的变迁

(一) 以农业为主规划的县城

郧县城区在汉江北岸,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是按照计划经济时期进行的总体规划, 以粮食种植为主, 把解决居民吃饭问题作为首要前题。郧县60多万人口, 只有3.6万人居住在城区, 为此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二) 城区人口激增

郧县是集老、少、边、穷、库、山为一体的大山区, 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山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有较大的城区建设规划。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区长远总体规划面积为5.5平方公里, 人口4.5万人。而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 特别是农村户口改为非农业户口后大量半边户和过去持农村户口的村民涌入城市, 这给贫困山区县城带来了城市拥挤住房困难, 以及城市公共设施过小, 难以承受大量人口的居住和生活等问题。为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新的城区建设总体规划被提上议程。

(三) 出台新的总体规划

经过国家、省、市、县规划专家的集体会审, 结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线以下移民和城区局部搬迁的实际情况, 对郧县城区建设发展进行了新的长期总体规划, 新长期规划为以汉江为中心打造旅游生态县城, 以北岸现城区、南岸茶店镇几个村的长岭经济开发区、柳陂镇畜水后的郧阳岛为规划区, 实现“一江二桥三镇”为目标的郧县新城区规划建设。

(四) 老城区市政设施的升级规划

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 城市街道、供水、排水、绿化、停车、广场等公共设施全部升级建设。经过10余年建设, 终于完成以上建设目标, 新建地下综合管沟, 新的日供水10万立方米水厂一座, 污水处理厂一座, 垃圾填埋场一座, 以及相应的供排水管道系统和配套设施;建广场2个、停车位500多个、新客车站一座等。

(五) 老城区住房总体规划

为解决城区住房十分紧张的问题, 城区住房增层规划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住宅楼为主。由于居民家庭楼房有限, 房基承重质量载荷不能再增层, 为此旧楼增层的规划以单位大院内建筑为主要对象, 包括城区各学校旧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增层建设, 以解决学生大量增加的教室建设。居民平房区纳入老城区总体改造项目, 分区分片逐步改造完成。

二、郧县城区住房市场现状

(一) 郧县住房现状

郧县地处大山区, 二次迁建后共先后拆除因膨胀土破坏开裂危房15274余间, 计246770m2,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城区房屋建设面积约202万m2, 居住面积约116万m2, 其中由房产部门直接管房4.2m2, 人均居住面积12.08m2, 其中物业管理房3.2m2, 人均居住面积4m2以下, 私房52.8万m2, 危房面积1.82万m2, 为治理膨胀土的破坏, 防止山体局部滑坡, 保障新建楼房不开裂不倒塌, 城区共砌筑山体挡土墙150万m3, 目前城区人均住房面积为6.3m2, 由于贫富不均和后期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 人均住房面积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 人口快速增长原因

其一, 1990年郧县人口4.5万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农村剩余劳力进城摆摊设点, 外地经商者大量涌入, 人口增加。其二, 城镇户口改革。许多农民通过购买城镇户口涌入城区, 随后全国户口改为非农, 农村人口进城方便了许多。其三, 建设发展郧县县城, 为撤县设市作前期准备, 按照郧阳市城区一市三镇的发展战略, 城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 人口12万, 产值12个亿的总要求建设郧阳。

(三) 住宅现状

在郧县城区116万m2住房中, 平房占25%, 为上世纪70~80年代初建筑, 楼房比例占30%, 而且大部分只有4~6层, 房龄已达10~15年, 基础工程与施工质量经十几年实践使用证明牢固可靠, 但与现今楼房建设相比土地利用率过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为此, 这一部分楼房成为增层改造建设的对象。

(四) 楼房增层改造市场分析

郧县城区人口每年还在不断大量涌入, 购房需求不断增加。在解决了危房区改造问题之后, 老城区住房仍供不应求。新区建设的住房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不配套, 因此, 旧楼房增层改造后仍存在市场。

三、郧县城区旧楼增层的实施及社会效果

(一) 旧楼增层的有利条件

1. 郧县城区除一小部分是回填土地基外, 绝大部分地基是膨胀土、粘土、亚粘土或砂砾石地基, 地基的承载力均在250k Pa以上, 而设计上采用200k Pa, 随着房屋使用地基承载力逐年增大, 地基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2. 郧县城区地处海拔180~220米之间的山梁上, 房屋建设大部分在四道梁子五道沟的八面坡上, 地下水位很低, 对楼房基础无侵蚀作用和其他破坏影响。

3. 郧县城区4~5层的楼房基本上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成的。当时的楼房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施工方式, 再加上施工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建筑材料质量可靠, 故那一时期楼房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有力保证。

4. 在房屋管理上, 房产管理部门以及各单位自建住宅区每年都定期对楼房内外进行检查和养护, 特别是楼顶防水的处理和养护, 给排水畅通、室外不积水、室内不漏水、楼房四周地下都有排水沟渠, 从而保障了楼房的使用质量, 延缓了楼房的使用寿命。

5. 解决建设资金困难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 国家无力划拨建房资金, 房管部门和各单位也是资金有限, 在没有足够资金建设新房解决人口增加造成的住房紧张问题前提下, 旧楼增层可谓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二) 双赢的社会效果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旧楼增层建设是一门解决住房困难、向空间要面积的新建课题。它既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向空间要住房, 又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同时起到了加固延长旧楼房使用寿命, 解决旧楼层楼顶渗水、漏水、隔热等问题, 增强了旧楼房抗震能力, 改善了旧楼使用功能和条件, 美化了市容环境, 起到了节约城镇市政配套设施费用的作用, 缓解了住房难的问题。

郧阳科技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为准备迎接新学期新生上课, 在暑假期间对两栋旧教学楼实施旧楼增建两层建设, 解决了开学新生没有教室的问题 (见图1) 。

郧县国税局大院内的1、2、3号住宅楼和办公楼都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旧楼增层建设, 同时解决了办公条件和本局家属住房问题, 又对旧楼墙体进行了升级装饰和艺术设计, 如今又装上了夜间彩色电子管, 从外观上看很难看出办公楼、住宅楼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老旧楼房 (见图2、图3) 。

郧县房产局从1994年开始投资74万元进行公管房旧楼增层建设, 根据老旧红砖楼房技术鉴定结果, 增层建设1~2层新房, 使增层新房面积达到2220m2, 与新建一幢楼房相比, 节约开支40万元 (见图4) 。

上世纪80~90年代郧县城区各单位向楼房空间要面积, 先后有80多家单位、100多个单体楼房进行了增层建设, 增加办公和住房面积近70000m2。新建工程和旧楼增层建设相结合的办法缓解了郧县城区办公、住房紧张和无资金建房的矛盾。旧楼增层建设符合贫困县城区的实际情况, 是一条向老城区旧楼房要面积、升级美化旧楼容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对增层楼房进行鉴定和设计

(一) 调档会审原有设计图纸

规划院、设计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房产评估单位联合对当年施工工作日记、组织设计人员和原有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座谈, 了解掌握当时设计情况和施工过程。到增层楼房现场进行勘测, 做好单项工程的技术鉴定, 应特别注意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 基础的类型、埋深、宽度、使用建筑材料质量、沙浆标号及现状、建筑物及基础有无不均匀沉降和裂缝, 墙、梁、柱及承重较大的墙垛有无明显裂缝、损坏。主体结构的尺寸、材料构造、砌体砂浆强度、结构联结情况、承载有无潜力、楼板房盖结构的牢固程度、联结及构造情况, 对檐头、山墙、内墙、隔墙、楼梯间的现状评价, 通过以上踏勘, 对该建筑物各部位情况进行分析、鉴定, 并对结构进行验算, 提出综合结论和意见。

(二) 增层加固设计

旧楼增层建设往往比新建工程考虑的问题更多, 要照顾既有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又要保证增层安全可靠, 增层设计应在可行性研究和鉴定的基础上进行。鉴定工作是增层改造设计的前期工作, 增层设计是可行性研究的继续, 增层改造加固设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是地基处理和加固, 作为各项结构设计和验算工作, 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在施工中不要随便变更设计, 确保增层改造工程质量, 达到设计预想效果。

(三) 不同地基的增层设计

1. 地基承载力有富余情况, 能满足增层地基承载就直接增层, 不做地基加固处理就可改造建设, 例如郧阳师范学校住宅楼由3层增至5层, 80—1住宅楼由4层增至6层, 两幢增层楼房竣工至今多年来无异常情况, 整体楼房完好 (见图5) 。

2. 在增层改造中为改善居住条件扩大住房使用面积, 使住房更舒适合理, 在原有建筑物进深向外扩展, 同时在加大进深, 为了确保原建筑楼的安全, 采用新基础与原房基础分离, 使新的扩展部分建筑沉降不影响旧房安全, 在上部建筑仍分离至屋面, 屋面各做防水层, 防止雨水渗透, 例如:郧县国税局住宅楼增层改造基础处理。

3. 通过荷载分析地基的承载面积不能满足上部分下荷载, 采用扩大基础底部面积, 新旧地基面积共同承担上部传下来的荷载。例如:郧县国税局办公楼吊楼加固设计。

4. 为了保证旧楼房充分利用, 又要求在原有房屋增建3层住宅楼, 选外套框架形式增建住宅楼, 例如郧县移民局食堂上加三层住宅 (见图6) , 解决了原房屋面漏水问题, 食堂施工期间照常使用, 同时在不使用新地基的前提下解决了住房问题。

5. 利用原屋面排水坡度找平作新增楼面高差, 在四周设计240×120卧梁, 在卧梁上房屋四角和楼梯间四角设置240×120构造柱, 在增层屋板下设置240×180圈梁一道与构造柱有机联结, 增加旧房刚度提高抗震能力。

(四) 施工质量的监督

质量监督部门严把报建关、强化施工前的验证检测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严格竣工验收程序, 要求增层改造设计图纸必须经过审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采取砌体原位测试、混凝土强度回弹和钻芯、钢筋保护层测试等手段对既有建筑的结构质量进行复核, 并对既有建筑的主要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 重直度、轴线偏差等进行复核, 强化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对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进行现场实地检查;对用于工程上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质量进行抽查;对砼、砂浆进行强度检测;对钢筋位置进行现场无损检测;对开间轴线、层高、现浇板厚度等影响正常使用的主控项目进行现场抽测;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其他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的验收进行监督, 确保房屋的结构安全;严格竣工验收程序。工程交付使用后, 质量监督部门应定期对房屋质量进行回访, 追踪监测。

作者单位:

刘云波 湖北省十堰市建管处

周家山 湖北省郧县综合执法局

老城区改造规划情况说明 篇3

一、我市旧城区改造现状及造成的原因

(一)旧城区改造现状

1、一些有特色的德式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被拆迁,取尔代之的是随处可见、雷同的高层建筑伫立在旧城区内,与旧城区建筑风格格格不入,为旧城区的改造带来了不利的因素。

2、有些建筑在改造修复过程中改头换面,原来的绿瓦屋顶被改成了惹眼的黄色,原来的木制百叶窗、彩色玻璃被换成了铝合金窗户,还加上了防盗网等。这不仅不能体现建筑原来的特色,也凸显出了目前社会的一些负面形象。

3、大面积拆建,雷同建筑重复出现。

(二)造成现状的原因

1、城市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城市监管机构很多都是虚有其位,实际上监管人员没有贯彻执行监管的职能,使得旧城区改造过程不受监督和约束,较为随意,从而引发了相关的改造问题。

2、利益驱使。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在旧城区改造中,偷工减料是常有的事情,且没有进行详尽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改造的粗糙,不当。

3、改造过程中没有听取多方建议。

二、旧城区改造建设应采取的原则

1、坚持“总体规划先行”原则

旧城改造应由政府主导和掌控,以规划先行,旧城改造不应是大拆大建,不能看短线效益,政府应组织专家多方论证,精心设计,严格审批程序;解决保护和改造的关系,确定哪些建筑需要保护,哪些需要改造;同时还要塑造好新建筑,遵守旧城保护的要求,延续城市整体特色,而不应该一味提高建筑高度和强度,对旧城传统风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要有前瞻性的规划;

2、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人们对老城区的记忆往往并不在于添加了什么,而在于你保存了什么。那一座老寓,一段残墙,一眼古井,一弄小巷,都变得珍贵,甚至一片石,一块砖,一棵树,一个不经意的弯角,都记载着多少岁月的记忆。因为它已经从实用功能脱出来,成为一种纯粹性的记忆的载体,在它们身上存留着这座城、这个区的令人熟悉的历史表情,牵挂着人们与土地及不可见历史的氤氲淳化、相熟相亲的家园感觉。在它们身上记寓着都市人集体的、公共的乡愁。

3、坚持“保用结合”的原则。

旧城区的保护与改造不是单纯的城市改造,也不是建筑风格的简单保护,改造中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紧密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注重群众生活形态、经济形态的变化,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使用价值。

4、坚持“异地重建”原则。

对于已经拆除的、原地修复不可能的优秀建筑,可考虑合适的位置恢复原貌。

5、坚持“见缝插绿”原则。

三、加快旧城区改造应采取的措施

(一)借助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力量,尽快改善老城区(尤其旅游景点周边)居住环境。实施搬迁、辅助贫困住房、政府安置及对原有房屋进行维修配套改善等措施。拆掉一部分无法改造且无保留价值的住宅,改善、配套和保护一部分住宅,彻底改善居住环境。

(二)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开发商。旧城改造的工作由于土地成本,而且涉及到大量的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与那些在新区进行规模性开发的项目相比,成本高,工作繁杂,因此利润不高。每个参入旧城开发的开发商,都必须端正态度,清醒认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摈城市留下美好的时代剪影。

(三)先期招商引资,吸引商家先期在新商业区定购店面,部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改建老城先期投入的资金可以在中心商业区建成后得到回报,吸引社会资金;对于参与旧城区改造的开发商,可给予政策优惠,如减免地方税等,并通过一定的政策限制开发商热炒的“泡沫价”楼盘,从而解放更多资金投入动迁工程接受区的建设,减轻股市压力;对老城区居民提供经济补贴,支持其中有一定经济基础者在他处自由购房,提供机制为动迁居民买房贷款开设优惠利率,并扩大廉租房范围,创作就业机会,妥善安置老城区搬迁居民的工作岗位,并保证他们享受便利的交通。

(四)恢复老店风采,重塑新店特色,注重多业态、重特色的商业形式,吸引有特色的商业入住老城区,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重现老城区的繁荣景象。

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篇4

《六安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0~2030年)》已成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背景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要求,市教育局于2009年底委托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着手启动编制《六安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0-2030年)》,规划编制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协、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委等部门及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示范区政府、管委及教育主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先后召开了6次讨论会,一次省内考察、学习。具体情况是:一是布置会。3月30日,邀请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分管局长、经办人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召开城区2010—2030年学校布局规划布置会,详细分解任务、明确目标;二是协调会。7月14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中主持召开了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协调会,市公安局、信访局、维稳办、交通局、市委宣传部、公交公司等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三是对接会。10月13日,又邀请了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皖江产业承接示范区负责人对《六安城区教育布局规划(2010-2030年)》初稿文本进行讨论,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四是系统会。10月22日,又召开教育系统内部征求意见会,邀请了金安区、裕安区、1

开发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及基教科、职成教科、督导室负责人、城区各级各类(含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完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特教学校)校长代表若干名参加会议;五是征求意见会。11月11日,再次召开城区教育布局规划征求意见会,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区教育布局规划的宝贵意见。六是评审会。11月23日,六安市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评审会顺利召开。市政府副市长何颖、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中、市教育局局长项淮涛出席了会议,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规划设计院、市教育局、金安区、裕安区政府负责人、开发区工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后形成《六安市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评审会会议纪要》

12月20—21日,市教育工会主任程淑玲带领校安办、城市规划设计院同志去合肥、芜湖考察学习城区教育布局规划,形成一份考察学习报告准备报市政府。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相关指标

1、规划学校范围:此次规划的学校范围为幼儿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中学。

2、规划用地范围:六安市城总体规划确定12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区及城区周边的近郊区。

3、规划年限:近期2015年,中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

4、规划人口规模: 2015年、2020年、2030年人口规模分别为:68万人、80万人、120万人。

5、城区学校覆盖范围:小学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1000米左右;初级中学为2000米左右;高级中学服务半径不作具体控制。

6、中小学办学规模:小学办学规模按老城区每年级2~4个班,新区为4个班以上规模,每班45人;中学每年级8班以上,每班50人;新建幼儿园为12班以上,每班30人。

7、学校生均用地标准:小学不低于14平方米;中学不低于20平方米;

8、千人指标:幼儿园为25人/千人,小学50人/千人,初中为 40人/千人,高中为36人/千人,职业教育占高中部分的40%。

(二)具体内容

1、总体规划:规划期末,共涉及撤并整合15所,新建34所,改扩建13所,保留13所。规划期末,城区各类中小学校62所,实际规划小学4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总用地92.33公顷;实际规划中学22所,总用地140公顷。职业学校11所,占地29.9公顷。

2、小学布局规划

金安区: 规划期末,金安区城区范围内有小学校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共有612个小学班,占地46.5公顷。

裕安区: 规划期末,裕安区城区范围内有小学校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共有552个小学班,占地33.8公顷。

经济开发区: 规划期末,经济开发区城区范围内有小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共有174个小学班,占地12公顷。

3、中学布局规划

金安区: 规划期末,金安区城区范围内有中学14所,其中完中3所,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共有702个中学班,占地68.5公顷。

裕安区: 规划期末,裕安区城区范围内有中学12所,其中完中1所,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共有534个中学班,占地63.5公顷。

经济开发区: 规划期末,经济开发区城区范围内有中学3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普通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共有120个中学班,占地8.0公顷。

4、幼儿园布局规划

幼儿园点多面广,属于居住小区配套设施,且流动性较大,因此本次规划只进行定性定量控制,不进行规划具体布点。

①幼儿园建设必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

并举的原则进行;

②新建幼儿园为12班以上,每班30人,生均用地大于12平方米;

③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应当优先改建成为幼儿园。

5、职业高中与成教规划

规划内容:

①近期将六安第二职业中学迁址重建,成立裕安区职业教育中心,新址位于将军路东侧、振华学校北侧;

②远期以经济开发区现有的精美职业学校、鹏飞职业学校和巨人职业学校为依托,成立六安市职业教育园区;

③远期建立六安市幼教中心、六安市教育培训中心、金安区职教中心、开发区职教中心;

6、特教学校

特教中心位于长安南路、金安区党校以南,是在原六安市聋哑学校基础上择址新建项目,现已投入使用,总用地2.2公顷,校舍面积约10000平方米。

7、近期建设内容

① 扩建永安小学,作为人民路小学的东校区,规划占地20000平方米;在晋善中学的原址重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晋善学校,规划占地25000平方米。

②六安九中由龙河路迁至齐云路与平桥路交叉口西北

处;皋陶学校迁址重建,新址位于皖西大道以南、312国道以北、经四路以西,规划用地面积303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3730.6平方米。

③将五里墩小学、清水河小学、八中三所学校合并,在原五里墩小学校址上成立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清水河学校,规划占地33000平方米。

④将交通小学并入解放路小学,并迁址至齐云路北侧重建,成立新的解放路小学,规划占地15000平方米。

⑤原纺织厂小学用地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并入梅山路小学,扩大梅山路小学的办学规模,规划占地12000平方米。

⑥西外小学向东迁至紫竹林安置区,规划占地15000平方米。

⑦六安一中迁至淠河西区,金马新区对面,环城路以北。六安二中迁至六安一中原址办学。

⑧将六安第二职业中学迁址重建,成立裕安区职业教育中心,新址位于将军路东侧、振华学校北侧。

⑨为了适应河西新区的建设,规划近期在河西新区新建河西二小,位于环城路南,占地面积为30000平方米。

示范区教育布局规划在其总体规划批准后另行编制。

新规划编制情况说明 篇5

新计划编制说明 ?

为增进我区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调和发展,依照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区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妇儿办从 2017 年 3 月份开始组织实行新 1 轮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现已构成《XXX 妇女发展计划(2016⑵020 年)》、《XXX 儿童发展计划(2016⑵020 年)》(简称“两个计划”)(审议稿),下面就“两个计划”编制的有关情况作以说明。

1、编制背景 ?

《XXX 妇女发展计划(2016—2020 年)》和《XXX 儿童发展计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新计划”),是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要求,为推动落实《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领》和我省及 XXX 市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的目标,保护妇女儿童特殊权益而制定的指点我区未来 5 年妇女儿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自 1995 年以来,为推动落实北京第 4 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的男女同等基本国策和《北京宣言》战略目标,国务院制定并实行了 3轮妇女儿童发展纲领(1995—2000 年、2001—2010 年、2011—2020年),同时要求县以上各级政府根据纲领精神,制定本地区的妇女儿童发展计划。在每轮妇女儿童发展计划实行进程中,?

区政府充分实行主体责任,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区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

2015 年,XXX 政府妇儿工委“两个计划”终期评估组对我区“两个计划”实行工作进行了为期 1 天的专项督导。XXX“两个计划”实行工作成效明显,整体达标水平良好。

2016 年 10 月和 2017 年 3 月,省市妇儿工委新 1 轮的妇女儿童

发展计划的颁布实行,为下 1 步推动妇女儿童事业迈上新台阶明确了基本方针和整体要求。因此,编制、实行好下 1 个 5 年妇女儿童发展纲领,对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上推动我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新计划”的编制是由区妇儿工委办公室主持起草,在广泛征求各成员单位及相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数易其稿后构成的审议稿。

2、编制进程 ?

2017 年 3 月,区妇儿办依照省市妇儿办的要求,成立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编制我区“新 1 轮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根据上 1 轮“两个计划”实行中反应出的问题,和当前和今后1 段时间妇女儿童工作的重点、难点,我们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研究肯定“新的两个计划”的整体架构、主要内容和目标设置,在经过了起草、修改、构成初稿的基础上征求了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和相干部门的意见,针对成员单位和相干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构成征求意见稿,再次下发征求意见,?

采用、吸收征求的意见,修改完善征求意见稿后,经妇儿办核对无误后,构成审议稿。

3、编制根据 ?,我们根据省市计划编制了我区“新计划”(2016—2020 年),即与省市“新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相 1 致,又与我区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需求相 1 致,充分统筹了各方面的情况。

“新计划”编制坚持以 108 届 5 中和 6 中全会、____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1035”计划精神为统领,努力与我区“1035”时期各领域、各部门的重大部署和政策相统 1,与国家纲领、省市计划体系相 1 致,与我区上 1 轮妇女儿童发展计划目标相衔接。

?

在编制中,我们主要以《XXX 妇女儿童发展计划(2016-2020)》和《XXX 妇女儿童发展计划(2016-2020)》为根据。

4、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妇女儿童两个计划的体例是 1 致的,均由 5 大部份组成,1 是指点思想和基本原则;2 是总目标;3 是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4 是组织实行;5 是监测与评估。

“新计划”认真总结了 2011—2015 年我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获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当前 ?

我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结合省市新 1 轮妇女儿童计划的整体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最新精神,明确了下 1 个 5 年我区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的指点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 66 项主要目标,158 项支持性指标,128 项“新计划”实行保障措施。其中《XX 区妇女发展计划(2016⑵020 年)》,包括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教育、妇女与经济、妇女与社会保障、妇女与福利、妇女与环境、妇女与法律保护等 7 个领域,设置了 39 项主要目标,90 项支持性指标,71 项策略措施。《XXX 儿童发展计划(2016⑵020 年)》,包括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法律保护等 5 个领域,设置 27 项主要目标,68 项支持性指标,提出 57 项策略措施。

5、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1、重视与我区上 1 轮计划的有效衔接。“新计划”以上 1 轮计划目标体系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完善提高,确保了两轮计划发展目标的有效衔接。上 1 轮计划保存下来的绝大部份指标都提高了标准。设定“新计划”的目标时充分斟酌到达标的可行性,要有益于考核评估,因此,对个别长时间以来达标困难或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的指标,做了下行调剂。如“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女性比例、党政工

作部门领导班子、正职中女干部比例”等目标,“新计划”没有量化,而是表述为“保持稳定并有所提高”。(“妇女发展计划”第 4 个领域 ?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第 1⑸项主要目标中有具体要求。)

2、重视与我区“1035”计划的有效衔接。“新计划”编制进程中牢牢掌控我区“1035”计划纲领精神,努力把 108 大以来特别是 5中、6 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提出的 1 系列新政策、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融入“新计划”中。比如:根据“全面实行2 孩政策”,“新计划”在保护妇女同等就业权利、加快合并实行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进度方面均有具体要求;(“妇女发展计划”第 3 个领域“妇女与经济”第 2 项策略措施“保护妇女同等就业权利”和第5个领域“妇女与社会保障”第2项策略措施“建立统1的城区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有具体要求。)根据“脱贫攻坚”目标,在“新计划”中多个目标和策略措施上细化了医疗扶贫和救助、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的内容;(“妇女发展计划”第 3 个领域“妇女与经济”第 3、5、7 项策略措施和第 5 个领域“妇女与社会保障”第 3、6、7、8 项策略措施中有具体要求。)根据“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新计划”增加了“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建立健全窘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构建窘境儿童社会服务工作体系”等目标和策略措施。(“儿童发展计划”第 3 个领域“儿童与福利”第 5、6 项策略措施和第 5 个领域“儿童与法律保护 ?

”第 3 项主要目标中有具体要求。)

?

3、重视与国家“两纲”和省市计划的有效衔接。“新计划”编制,保存了国家纲领中仍有指点意义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措施,在此基

础上进行推陈出新,修正完善。我区“新计划”与省市计划保持相对1 致。在指标设置上,充分预留了未来 5 年努力空间,新计划有 6 项量化指标的目标值设定高于省计划标准,与市计划标准 1 致。

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 篇6

北京供电局

陈淑芳

一 城网改造初见成效

历时三年的城网改造工作,目前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其主要成效为:

1、较大地提高了城网供电能力

与1997年相比,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城网35~110kV 和10kV变电容量分别增加约39%和35%;35~110 kV变电容量平均容载比从1.66增加到1.96左右;城网整体配电能力增长约37%;许多大中城市电网形成了220kV或110kV,10kV主干线形成“手拉手”结构,基本满足N-1的安全供电准则要求,给城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本改变了过去配电网盛夏大负荷情况下频繁发生过负荷、烧设备、被迫停电限电的状况。

2、基本满足了全社会用电增长需求

2001年公司系统供电量比1997年增长约30.8%,这四年供电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6.95%。

3、显著地提高了城网装备的技术水平

通过城网建设改造使城区配电网的开关无油化率达到65%以上,线路的绝缘化率达到80%以上,更换淘汰了高耗能变电器1200万kVA;普遍应用了微机保护和变电所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系统;建成2000多座无人值班变电所,实现集中监控和操作管理;新增一户一表工程1178万户;建成一批美化城市环境、少占地、低噪音的户内型变电所和入地电缆工程;普遍建设了光纤通信网和电网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以及配电事故急救装备等,为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物质基础。

4、城网运营主要指标稳步改善

2001年用户平均电压合格率达到98%,比1997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用 户供电可靠率达到并稳定在99.897%,比1997年提高了0.18个百分点,用户平均每年少停电15.7个小时;综合线损率稳步下降达到7.06%,比1997年降低了0.4个百分点,每年少损耗约30多亿kWh。

以北京为例,2001年底,500kV电网由“9950”工程后形成的U形双环网,又进一步实现了昌平、安定、房山、顺义五十万站的环形网络供电。220kV、110kV负荷站已深入到市区,大大加强和改善了电网的结构,为保证北京和华北地区的安全供电,打下了基础。经过网改后,北京电网新坛的供电能力使电网的负荷水平和用电量翻了一番。并保证了京城夏季高峰负荷期间的安全可靠用电。北京地区1998年高峰负荷为492.4万kW,1999年上升为609万kW,2000年又上升到678万kW,2001年发展到705万kW,2002年达820万kW,历经高峰负荷的上升,使电网 经受了考验,并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目前北京地区用户的停电时间由过去21小时降为2小时。

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完成情况

北京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总投资为124720万元,其中10 kV以下中低压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62.9%。北京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竣工投运110kV变电站7座,改造110kV变电站9座,新建110kV输电线路97.7km。竣工投运35kV变电站5座,改造35 kV变电站5座。新建35 kV输电线路115.3 km。加装、更换配电变压器7350台。新建、更换10kV配电线路398.3 km,改造农村低压线路5300 km,新建农村配电室1000座。共完成1022个行政村的低压电网改造,36.44万户村民实现一户一表。

2、北京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取得的成效

北京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已取得初步效果。新建和改造的变电站可基本满足周边地区今后5~8年的用电需要,增加了供电能力,改善了地区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新装、更换10 kV配电变压器,特别是将配电变压器迁移至村用电负荷中心,10 kV线路延伸进村,缩短了供电半径,降低了线损,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用电质量。实施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供电半径由平均815 m减少平均446 m,到户电压由原来的最低160V左右提高到220V左右的合格水平,低压电网的线损由原来的14%以上下降到10%左右,平均下降了4个百分点,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基本可满足今 后8~10年的用电负荷增长需要。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改善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为京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了条件。

3、北京市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目标

北京市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总投资25.6亿元,其中农村低压电网改造8.57亿元,10千伏电网改造8.83亿元,110 kV、35 kV新建与改造工程6.32亿元(其中输变电工程5.6亿元),自动化及通信工程1.88亿元。

北京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新建110kV变电站11座,改造110kV变电站13座,新建、改造110kV输电线路210 km;新建35千伏变电站5座,改造35kV变电站19座,新建、改造35 kV输电线路229 km;新装、更换10 kV配电变压器6700台,安装变电容量1398兆伏安,新建配电台区6700个,新建、改造10 kV配电线路4971 km,更换水利配变2132台,水利配电台区11524个,配变加装无功补偿装置7350台;农村低压电网改造2952个行政村,112.07万户;实施136座110 kV、35 kV变电站通信改造,实施11座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实施通州区配网自动化改造。

kV电网满足“n-1”准则,35 kV电网满足供电需要,供电电压合格率≥98%,用户供电可靠率≥99.96%,满足周边地区今后5~8年的用电增长需要。完成北京地区2952个行政村的低压电网及户表改造,将10kV线路延伸进村,将配电变压器迁移至村用电负荷中心,使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供电半径≤500m,到户电压达到220伏(+7%,-10%)的合格水平。全部更换高损耗的64系列水利变压器,提高农村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能力,达到配电台区功率因数≥0.9,使10 kV线损率≤10%,低压线损率≤12%。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应满足农村今后8~10年的用电负荷增长需要。推动配网自动化和集中自动抄表系统,逐步提高农网技术水平。

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低压电网改造工程2002年12月底全部完工,实现抄表到户。其余工程2003年上半年全部完成。通过农网改造,配合农电体制改革,北京所辖266个电管站全站改制为供电所,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电力发展

1、电网发展压力加大

网架结构和供电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乡电网建设任务艰巨,客观增长的用电需求与现阶段配电网络状况不相适应。电网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北京电网发展的因素。

北京地区多年来夏季持续高温闷热,最高温度在36℃~40℃之间,今年相对湿度达70%~80%,用电负荷大幅度上升,今年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最高纪录,最高达820万kW,超过去年夏季最大负荷110万kW,增长15%。这种来势迅猛,一路攀升的用电负荷历史罕见。由于北京的电力60%以上都是由山西、内蒙古、河北和东北通过输电线路送进来的,这使500kV主网、220kV网架满载运行,甚至过载运行。同时,110kV系统和配网已出现局部区域的设备过负荷、过温等情况。重压下的北京电网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电网发展必须有长期的规划。

2、电力发展规划

(1)“十五”期间电力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

a)电源方面

要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保持相应的电力建设规模,保持电力供需的平衡。b)电网方面

要使全国联网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5年除新疆、西藏和海南外,各相邻电网基本互联,电网结构更加合理,具备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能力。

c)技术装备方面

要使继电保护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大型先进发电机组和电力环保装置等设备的国产化步伐;直流输电、500kV大容量变压器、电力环保技术等,具备独立的设计、建设和设备供应能力;建立和完善适应电力工业发展需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检测与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有关电力节能环保技术以及迫切需要的难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掌握占据未来电力科技制高点的技术。

d)环保方面

要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全国火力发电厂主要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基本维持在2000年排放水平,并力争有所降低。

e)农村电气化方面

全面完成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实现一县一公司。县及县以下人均年用电量及人均生活用电量有较大增长;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富裕程度,建成一批电气化县、电气化乡(镇)和电气化村。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

根据系统电网发展的需要,北京地区在“十五”期间,电力有较大的发展。

(2)“十五”期间北京电网发展规划

a)220kV电网:“十五”期间,新建220kV地区变电站约16座,扩建约3座。

b)110 kV电网:“十五”期间,新建110kV地区变电站约44座,扩建约22座。

c)35 kV电网:“十五”期间,新建35kV输电工程约12项,扩建约10项,新建线路约50余km。

3、北京近期电网的发展

北京申奥的成功,为北京电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经过“9511工程”,特别是“9950工程”,北京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供电可靠性有很大提高。但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北京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是《北京供电奥运行动规划及电网“十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随着电价调整2分钱政策的到位和实施,奥运电力行动计划已经拉开序幕。预计2001~2008年北京电网总投资为348.69亿元,从现在起到2008年,需新建扩建500kV变电站7座,220kV变电站31座,110kV输变电工程67项,新建220kV输电线路974km,电缆113km。市区、郊区的110kV变电站要满足电网安全运行N-1的要求,城区和农村300多万户居民全部实现一户一表。面对宏伟蓝图,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面临的任务艰巨。现阶段电网承载大负荷的能力比较脆弱,因此北京电网急需进行新的一轮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预计2001~2008年北京电网总投资为348.69亿元,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投资共需35.6亿元。

2001年~2008年期间,北京电网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强电网建设,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加强与外部电网的联系,增加电网受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加强城市中心区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市中心区和重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的损耗,配合北京市环境治理,推动电采暖及其它电能的合理利用,努力把首都电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电网。

预计到2008年:(1)人均年用电量:5726千kWh/人,年(2000年为3471kWh/人•年)

全市最大负荷1300万kW(2000年为672.8万kW),人均电力负荷1.11kW(2000年为0.607kW/人•年)。

(2)供电可靠性指标:供电可靠率>99.99%(2000年为99.974%)。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高级应用软件功能,实现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潮流计算、无功优化、安全分析等功能。

110kV及以下电网线损率≤5%(2000年为6.18%)。

一户一表率达到100%(2000年城镇居民为67%)。

四 电网发展需要先进的电力装备

在三年电网改造中,采用了大量小型化、无油化、绝缘化、自动化及节能型的国产设备。

10kV配电系统采用设备情况:

(1)采用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干式变压器等无油设备;

(2)采用了箱式变压器、组合式成套电器、环网设备等小型化、占地少的设备;

(3)在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区采用绝缘架空导线替代裸铝线;

(4)采用低噪音干式变压器和低能耗变压器;

(5)采用合成绝缘子替代瓷绝缘;

(6)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新建35~110kV变电站采用自动化装备,实现无人值班。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及综合信息工程的建设。

实践证明,采用了以上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对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城网建设和改造中应优先采用小型化、无油化、绝缘化、自动化、节能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1、节能型变压器

节能型变压器如目前已广泛采用的S9系列外,现已有国内生产的S11卷铁总变压器,其空载损耗下降20~35%,噪音下降30~40dB,性能价格比有较大提高,是网改中的优选产品。在二期农网改造中已成为优选设备。

此外如干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高燃点油变压器、组合式变电站也是推荐产品。

2、小型化、紧凑型开关电器及充气开关柜

小型化SF6组合电器,其在体积小、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也具有优势。充气开关柜,不仅体积小,性能好,且免维护,这是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优选产品。

在已完成的城网改造中,山东省大量采用了室外220kV GIS封闭式组保电器,在110kV室内变电站,全部采用了GIS,在上海35kV系统,经过技术经济比较,GIS一次性投资虽然高,但由于体积小、占地少、可靠性高、维护量小,运行方便,无环境污染、寿命长,为此使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推广应用智能型配电装置

在配电系统,推广应用组合式智能型开关柜,如动力配电中心、电动机控制中心,为进一步实施自动化管理打好基础。

4、大力推广配电网管理自动化,提高供电可靠性

首先应在通信系统、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实行自动化,分层次、分步骤实施,取得经验再推广。

5、推广应用其他新技术、新设备

城网改造中,应优先选用新设备、新技术。使设备的先进性趋于超前,以期发挥最大的效益。

如应用紧凑型线路、新型箱式变电站、合成绝缘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架空绝缘导线、节能型金具、可控电控器、硅橡胶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安全可靠性高的有载调压自动装置,带电测试及在线监测新技术新仪表等。

老城区改造调研问卷 篇7

A、很宽敞B、比较宽敞C、一般D、比较拥挤E、很拥挤

2、您家住房通风情况如何?

A、很好B、好C、一般D、差E、很差

3、您家住房的日照(光线)情况如何?

A、很好B、好C、一般D、差E、很差

4、您对目前居住条件满意吗?(请在合适答案的序号上打对号)

(1、满意)

A、生活方便

B、安全、治安状况好

C、邻里关系融洽,相互之间有照应

D、空气清新,周围环境好

E、住房面积大

F、留下老房有感情

G、其他原因:

(2、不满意)

A、治安状况差

B、小孩教育条件差

C、邻里关系不好

D、卫生条件太差,垃圾乱扔

E、住房建筑质量太差

F、住房面积小

G、文化娱乐设施少

H、日常购物不方便

I、噪声大

J、外来人员杂乱

K、公共活动少

L、其他原因:

5、您最想改善哪些方面?

A、住房条件B、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大众娱乐、购物、教育等)

C、卫生D、安静、降低噪声

E、交通、道路F、治安状况

G、其他原因:

6、如果改造后,您的居住意愿是:

A、留在原地B、迁往(改造地)他处C、迁往新区D、随便E、其他:

7、如果新居,您愿意接受的住宅方式?

A、农村的独立院落B、联排住宅C、多层公寓

8、如果更愿意接受农村独立院落或联排住宅,那么您认为几层比较合适?

A、2层B、3层C、4层D、5层E、6层以上

9、如果您为中青年人,您愿意与家中老人:

A、同住B、不同住但相邻C、不同住且分开两地

10、如果您为老人(60周岁以上),您将来希望与家中年轻人:

上一篇:壮行会上的讲话稿下一篇:场地设计作业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