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课堂教学实录

2024-06-18

化学键课堂教学实录(共8篇)

化学键课堂教学实录 篇1

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化学键(一)授课人:

师: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 生:不一定。

师: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够反应有的不能反应。在能够组合的原子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力的作用,就像苹果能掉在地上是因为万有引力的存在。那么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三节 化学键

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种类。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板书:

一、离子键

预习检查:根据导学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板书: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1)、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2)、成键性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2、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3、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形成稳定的氯化钠呢?(学生分组交流)

师:好了,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投入,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钠在氯气中的燃烧,然后一起来总结。投影: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视频(学生认真观看,描述现象)生1:钠燃烧、集气瓶内有大量白烟 生2: 2Na+Cl2 2NaCl 提问: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

第1页

共4页

何解释呢?

投影:NaCl的微观形成过程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微观示意图看到了什么呢? 生: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生:阴阳离子间相互吸引,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相互排斥,当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阴阳离子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师:要想形成离子键、就必须有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那么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呢?

生: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投影小结:

(1)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3)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盐。师:这些化合物都是由离子键构成的,我们就称为离子化合物 板书:

4、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强调:(1)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根离子与氯离子、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

(2)不是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子键,如AlCl3,铝与氯之间所形成的并非离子键。

(3)所有非金属化合也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H4Cl、NH4Br 等化合物。

师: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学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电子式。板书:

二、电子式

阅读:学生阅读课本21页“资料卡片”,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小结: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板书:

1、表示原子

∶ Na× ×Mg× •Cl ‥

第2页

共4页

练习:Al Si P S(学生板演联系,集体订正)

强调:习惯上,写的时候尽量成对对称。师:电子式同样可以用来表示阴阳离子,例如 板书:

2、表示简单离子

阳离子:Na+ Mg2+ Al3+

‥‥∶ ]-[∶O‥ ]2-阴离子: [∶S∶]2-[∶Cl∶

‥ ‥ ‥

练习: Ca2+ Br-K+ F–(学生板演联系,集体订正)

小结:①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或×)表示;

②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③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所带的电荷数。板书:

3、表示离子化合物

‥ ‥ ‥ Na+[∶F∶]-Mg2+[∶O∶]2-Mg2+ K+[∶Cl∶]-

‥ ‥ ‥

【练习】 NaCl CaO(学生板演联系,集体订正)

思考:对于象MgCl2、Na2S之类的化合物应该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呢?(学生自己动手写,教教师在此基础上小结,说出其中的注意点。)总结: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时,相同离子不能合并,一般对称排列.师:对于以上所学的电子式的表示是为了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阅读:学生阅读课本21页NaCl形成过程的表示,总结规律。板书:

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小结:①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生成物 中“同类项”只能分写,不能合并。②箭头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可不采用.第3页

共4页

③离子化合物形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连接反应物和学生成物一般用“→”,不用“====”。练习:用电子式表示Na2S MgCl2 CaO的形成过程(学生板演联系,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及电子式的有关知识。知道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电子式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离子,还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分子及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作业:1.完成导学案中的“训练案”2.预习共价键部分

第4页

共4页

化学键课堂教学实录 篇2

在高考复习中采用“小专题法”, 又基于两个主要背景:一是高考模式及学科特点的变化, 二是高效课堂的要求。自2008年江苏省实施新的高考模式以来, 化学等学科成为非计分科目, 其课时被大幅挤压。教师们面临一个新课题:如何在教学时间减少而教学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且教学质量基本不受影响?其实, 这种要求也恰与近年来广受重视和提倡的“高效课堂”思想不谋而合, 高考模式、学科地位的改变则是作为一种外因, 迫使教师们积极迎接挑战, 求索高效课堂, 从而赢得主动。

传统的高三复习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例如, 在二轮复习阶段, 往往都是把学科知识分解为若干个大专题, 而每一个专题则仍是一个具有较大范畴的体系、大单元, 这些专题通常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在新形势下, 再按老路走, 时间不允许, 尤其是对于一些生源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而言, 矛盾更为突出。于是, 复习工作的模式正在逐渐改变, 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而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及时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知识缺漏、能力欠缺问题。于是, “小专题”应运而生!这种小专题化的复习模式十分灵活、方便, 不仅仅适用于二轮复习, 也适用于其他任何阶段, 便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专题突破。有时一堂课可以完成2~3个小专题。这种化整为零、逐个攻破的方法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选题缘由

这堂微课所选取的小专题为“化学反应速率及比较方法”, 该专题及其个性化的命名方式少有教师会使用。首先, 从内容的角度来说, 这部分内容一般都包含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大专题中, 且在这个大专题中化学平衡问题是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则非常容易被疏忽, 从而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失分。即便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 也很少会有人在其后再加上“及比较方法”几字。笔者之所以作此处理, 是建立在高考考查立意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地从知识与技能的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高考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不难看出, 仅仅围绕“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基础性复习是不能适应高考的新要求的, 而增加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的探究要素, 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思维, 促进他们能力、素养的提升。

教学需求分析

1. 适用对象分析

本资源适用对象为全省高中化学教师, 学生亦可观看录像进行自学。高中化学教科书有三种版本, 学生如要学习这部分内容, 则应该已经学习过高一必修2模块和高二选修4模块的内容, 对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已有基础性的了解, 对相关基本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已经基本掌握。

2. 学习内容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原理性知识, 处于“化学基础理论”的范畴下, 它是化学平衡问题的基础, 在高考中为常见考点, 也是实验探究题可选用的重要命题素材。如果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快慢比较的问题有较系统和深刻的了解, 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 进而加深对化学平衡问题的理解,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以之为桥梁, 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问题相联系, 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3. 教学目标分析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平均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能够进行基本的速率计算, 知道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方法。

(2) 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 能够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 并选择较为合理的方法去比较、测知反应的快慢, 感受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体会化学实验的意义、价值,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 感受真题

展示两道高考题, 分析其中的核心问题:

(1) (2011?江苏高考) 对于反应:2H2O22H2O+O2↑, 加入MnO2或降低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2) (2012?上海高考) 往锌与稀硫酸反应混合液中加入NH4HSO4固体, 反应速率不变。

设计意图:用呈现高考真题的方式引出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可以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把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

2. 生活探寻

化学是自然科学, 其研究的对象常常来自于自然与生活。生活中涉及许多化学反应, 例如食物的腐败、钢铁的生锈, 等等。

设计意图:指出化学学科的本质特点。将其与生活问题相联系, 既能够体现学科的价值, 又能够让学生对化学问题产生亲切感。

3. 科学思路

我们总是希望有利的化学反应能适当快些, 不利的化学反应能够尽量慢些。事实上, 科学家们一直在这个领域不懈探索着。那么, 若要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否发生变化, 必须具备怎样的基础和前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科学家的角度进行思考, 体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思路。

4. 知识铺垫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性问题, 应该复习和重视, 并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

5. 科学探究

[理论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内因:即反应物自身的性质, 它对化学反应速率起决定性作用。

(2) 外因:1浓度。2温度。3压强。4催化剂。5接触面积。6其他。

设计意图:采用内外因分析法, 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哲学思想, 而最后补充其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为了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也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问题。

[数学方法]

1.直接计算。

2.曲线图法:依据曲线的斜率。

[实验手段]

前提:在对比实验探究时, 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分类讨论: (讨论时采用列举法)

(1) 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反应

(讨论后投影实验操作图)

(2) 对于有液体参加 (或溶液中) 的反应

1 (讨论后投影实验操作图)

2讨论后投影实验操作图)

3 (先看实验示范视频, 再更换仪器, 自行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式加以尝试)

(3)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1 (讨论后投影实验操作图)

2 (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3 (讨论后投影实验操作图)

发散思维:你还能想到借助哪些物理量来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吗? (温度、压强、pH、导电性、电流大小……)

结合PPT幻灯片介绍手持实验技术, 选择其中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演示实验。

设计意图:实验探究是本课的重点, 也是能力提升的关键。在展开讨论之前, 首先根据分类的思想将探究问题进行合理分类。即便如此, 仍比较抽象, 故再采用列举法对常见例子加以实际分析和探讨, 借以概括出一般规律。

6. 展示课堂结构

用PPT出示本堂课的主体结构。

7. 自主练习

(课后完成, 略)

总结与反思

对此微课, 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授课方式:面向观看视频师生, 独立讲解、自问自答。这样录制出的微视频可用于教师教学参考、研讨, 也可用于学生课后自行观看学习, 耗时约9分钟。

本节课的主要设计理念是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尽量覆盖、面向能力。以探究如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为核心问题, 彰显能力立意;而由于所探究问题本身内涵丰富、涉及面广, 结合中学实情, 采用了列举法, 选取适合高中生探究的有代表性的重点问题加以探究, 力求以点带面。要进行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的探究, 其前提又必须掌握相关概念、公式、单位等基础知识, 因而要自然而然地先做好这方面的复习工作, 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

化学键课堂教学实录 篇3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 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增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单质碳与二氧化碳、氧化铜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播放动画。)

师:想一想片中的悲剧是怎样发生的?

生1:煤燃烧要消耗氧气,我看到那个人把门窗都关严了,我想,是不透空气,房间里的氧气被消耗完了,那个人没有氧气可呼吸,死了。

生2:可能是煤气中毒。我听说过煤燃烧时产生煤气会使人中毒。

生3:煤炉中的煤在燃烧,就要有氧气,同时要将生成的气体和烟尘排到室外,一定有烟道,因此煤燃烧消耗尽房间里的空气不太可能,所以我也认为是煤气中毒。

二、新课

师:谁分析的对呢?(投影结论:煤气中毒。)

师: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实际上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燃烧产生煤气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吗?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得很好,关于碳的燃烧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已经学过了,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

(播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师: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这既是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

师: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可燃性。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从碳与氧气的量的关系上看,什么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什么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生4:两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氧化碳,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也就是24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时生成一氧化碳,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的质量相等,需要碳的质量是2倍的关系。

师:你分析得太透彻了,我们习惯于将碳的质量确定为一定值,此时氧气的质量是2倍关系,氧气少则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多则生成二氧化碳。笼统地说,是氧气不足或氧气充足。不仅如此,在煤炉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会燃烧。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完成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你这样写的原因。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生5:碳的氧化物我们只学过也只听说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这两个反应中,反应物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也只能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高温或点燃时氧气会参加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氧气,只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师:你写得很正确,说的条理性也很强。在煤炉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蓝色火焰,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在一个燃烧得很旺的煤炉里会发生三个化学反应:自下而上分别是碳燃烧、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燃烧。

(投影同时显示。)

如果煤炉上层温度过低,不能达到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一氧化碳就会扩散到空气中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师:观察这四个化学方程式,有三个反应是在点燃后会燃烧,从能量的角度看燃烧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生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生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师:他们谁说得对?

生6:内能就是热能,热能又叫内能,他们都对。

师:在化学学科中我们多采用热能这个名词,有热能放出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放热反应,燃烧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再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它需要外界不断地供给热量,否则反应不会发生或停止,我们称之为吸热反应。正是碳燃烧放出的热使碳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的热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是怎样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的?

生1:生火、做饭、取暖。

生2:发电、驱动汽车、飞机。

生3:用火箭发射卫星、开动机器。

师:假如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生1:没有火,吃生饭、不能发电,汽车、飞机不能开,化学反应也不能发生。

生2:人类没有用火的时候也能生存,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

生3:没有热能,科学也不会这么发达,再说太阳放热也是因为太阳内部正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要是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地球将变得漆黑、冰冷,不会有任何生命。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我们来单独分析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生(全体):化合反应。

师:如何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生1: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得到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失去氧也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碳是还原剂,二氧化碳是氧化剂。

生2:化学方程式中的两个一氧化碳可以写成两个一氧化碳相加的形式,由一个碳原子得到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失去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碳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二氧化碳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师:你分析的和老师分析的一样(投影演示分析过程)。这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还原性。

师:你能联想到碳与我们学过的哪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生(全体):氢气。

师:我们来回忆一下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投影装置图),如果用木炭来还原氧化铜,你能猜测一下反应会如何进行吗?请你写出你猜测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

生3:我想这两个反应也有可能同时发生。

师:谁的观点正确呢?请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同时验证生成的气体。把你的设计图画在纸上,一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来解释你的设计。

生3:这是铁架台、试管里装好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导出,这支试管里装澄清的石灰水,这是酒精灯在加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就是一氧化碳。

生2:我们的设计跟生3的差不多,只不过导出的气体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直接

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如果气体燃烧就是一氧化碳,否则酒精灯火焰会变小,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生5:我们把他们俩的结论结合起来,让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再导出在后面接一个气球,如果生成一氧化碳,气球就会鼓起来。

生7:生3的装置如果生成一氧化碳,从石灰水中出来会使人中毒,要是既生成一氧化碳又生成二氧化碳的话,生5、生2的装置都不行,我的设计跟生3的一样。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我们就按照既能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又能验证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的装置来做实验。不过老师要求将气球改为酒精灯,如果有一氧化碳生成,我们当场处理掉。

(将用到的仪器发到小组。)

师:同学们注意看一下,老师也来完成这个实验,不过,老师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喷灯,同学们用酒精灯。各组实验的仪器气密性老师都在课前检查过了,请同学们直接来完成实验。(师到生处取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酒精喷灯点燃后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观察实验,师到各组巡视指导)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

生4:我们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右侧点燃的酒精灯没有气体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过我们没有看到红色的铜生成。

师:这是老师用的试管,这是第一组同学用的试管,都带着胶塞和胶管,止水夹夹着,这是第二组同学用的试管,胶塞已经拔掉,看一看里面的物质颜色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生8:我发现酒精喷灯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火焰温度高。老师用的那支试管里明显有红色的铜生成,而第一组试管里的物质颜色比第二组的浅,说明温度越高反应越快,越好。停止加热后,第二组敞口,生成的铜又变成了氧化铜,所以跟反应前一样黑,第一组试管里有一点铜,颜色浅一些。

师:既然如此,我们将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擦去,将反应的条件改为高温。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生(全体):氧化剂是氧化铜,还原剂是碳。

师:从黑板上四个有碳参加的化学反应的条件看,要么是点燃,要么是高温,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播放一组图片。)

生(全体):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性质不活泼或稳定,在点燃、高温或加热时表现出可燃性和还原性。下面,我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三、练习

(投影问题一:怎样证明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的?)

生9: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入足量的氧气,放一小块金刚石,将金刚石点燃,检查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生10:我认为应该先称量金刚石的质量,点燃金刚石后将气体全部通人足量的石灰水中,称量石灰水质量增加的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由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正好是金刚石的质量才行,否则金刚石中若含有氧元素也会出现生8的结论。

师:你掌握的知识太多了,解决问题干净利落。

(投影问题二: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高炉炼铁是用焦碳与三氧化二铁反应得到铁,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小结

练习后学生归纳本课内容、谈体会。

评析:

本节课教学运用新课改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体行为,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富有吸引力,具体体现为:

1.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多次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多种学习方法并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假设、交流、探究、设计、实验等多种学习方法学习,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尝试探究,感受、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获得的过程。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穷尽所有内容,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研究和创造的空间。教师从“导演”退位到“观众”,把舞台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而舒展地表达、发散、创新。

本节课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碳的还原性的教学中,三个对比实验现象还不明显,需进一步研究;二是一氧化碳燃烧在本节课出现是否合适。

化学键课堂教学实录 篇4

师:昨天我在曲阜城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家看看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孔子中学的校刊《学而》 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生: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我家就住在有朋路。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生:陋巷街北头的牌坊。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一个土堆?(学生开始思考)

师:这个土堆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很有名。现在有个学校就以此命名(展示幻灯片:舞雩坛中学),这就是沂河北岸著名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生:万仞宫墙——曲阜的南门。

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对!(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这一个?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师:不亦什么乎?乐(yuè)乎?乐(lè)乎? 生:(停顿、思考)乐(lè)乎!

师:再读一遍。生:(齐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 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这里曾是谁住的地方? 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为什么?

生:因为刘禹锡写过《陋室铭》。

师:刘禹锡是河南洛阳人,他没在曲阜住过,这个人比刘禹锡要早一千多年。生:孔子。因为《陋室铭》中有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师:是有这句话。在《论语•子张》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因为道不行就发了“欲居九夷”牢骚话,有人说九夷闭塞,经济落后等等,然后孔子说了这句话。不过孔子居住在阙里,今天我问的是陋巷的来历(展示幻灯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有一次孔子说,颜回真是圣贤之人,居住在陋巷,生活条件那么差,如果是一般人早已不堪忍受了,可是颜回是那么的快乐的学习,“贤哉!回也!”因此,陋巷就是后来被称为复圣的颜回居住的地方。师:我们齐读一遍大屏幕上的文字。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在第一册语文中有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近孔子,在活动资源里选了六则《论语》,其中有一则谈到它: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找一个学生来读读吧!生:(读)

师:这是曾皙的政治理想。(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曾有旅游者问:你们曲阜的古城墙南门为什么叫“万仞宫墙”,而不叫什么“门”?你知道吗?

生:(思考)摇头。

师:它的来历出自《论语•子张》(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有一次有一个叫季孙的人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他的老师孔子。子贡说:“千万不能这么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宫墙,也就是围墙,我的墙也就是到肩膀这么高,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房舍;我老师的墙有几仞高,你根本找不到进入的门,根本看不到围墙里面的建筑。因此“宫墙”是指孔子的―― 生:道德学问。

师:曲阜的好些地名都和《论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写有《论语》句子的。以下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是写的哪一方面? 生:治理国家。师:用两个字概括。生:为政。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书法。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师:陈毅元帅曾做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展示幻灯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大家齐读。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师:这是哪一方面? 生:学习、道德修养。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到处可见,大家说这幅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

生:曲阜是旅游胜地,接待外来旅游者,应放在孔林、孔府、孔庙门前。生:宾馆大厅或门口。

师:宾馆。好。我在好几个宾馆拍了几幅,但图象都不清楚,这幅是在汽车站拍的。汽车站,行不行? 生:(笑)行

再向下看(展示幻灯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师生:(读)

师: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学校。师:具体些。生:图书馆。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为什么放那儿最合适? 生:我认为“博学”嘛!图书馆书多,应该广泛学习。切问而近思,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

师:说的太好了。(展示幻灯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应该放在哪? 生:(齐答)教学楼上。

师:如果你想读《论语》全篇,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可谓耳濡目染。下面请同学们说说,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师:这是说的哪一方面?你归纳一下。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学习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生: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谈道德。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学习。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方面。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你认为这句话放在什么地方最好? 生:学校。

师:学校。教给人做人的准则。还能放在哪? 生:市场。师:为什么?

生:提醒人们诚实,不欺骗。

师:有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更主要是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据说,联合国大楼的门厅上就写着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美国人多看看多好!

师生:(笑)。师:总的来说,《论语》的内容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教育,二是道德修养,三是为政治国。如果你今天放学回家,家长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你说《论语》。家长问什么是《论语》,那么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论语》。思考讨论一下。生:(思考、讨论、交流)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生:《论语》是一部编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的。师:它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只有孔子的言行吗? 生:不,还有他的弟子。师:你再补充一下。生:《论语》是一部编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师:这句话告诉父母,《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谁还想说? 生:《论语》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学习的方法。师:这是它的内容,谁还想说?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教育我们的一部追记。

师:她补充了这么一个观点——“追记”,这个观点很好,为什么是教育我们的追记?

生: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说是追记。我们是孔子的后人,应学习前人的经验。

师: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并影响到全世界。)让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因此在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论著。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想象的说明的《论语》的重大作用。《论语》分上下两部,今天给大家手拿的的就是半部《论语》,《论语》的上篇。师:(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读《论语》读过几次,不过,前两天我又读,有这么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产生了异议,学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就想,今天复习,明天复习,经常复习,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大家说在这方面古人的心态和今天天的我们是不是相通的? 生:(齐)是。

师:假如孔子整天复习,你说他快乐不快乐? 生:(齐)不快乐!师:可孔子当时为什么非得说快乐呢?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再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说到月底了,钱快花光了,工资还没发下来,有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你说会怎样?是不是很悲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上不发脾气,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因此,台湾有位学者叫南怀瑾,他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我觉得这才符合常情。师生:(笑)

师:我认为这里面有一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在《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仅仅指复习,还有实践、训练、实习的意思,老师讲了知识和道理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因此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并且学了之后再干什么? 生:(齐)实践。

师:对!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年,历经磨难,历经仓桑,知交半零落,好朋友没有几个了,这时才发现朋友的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好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怎么样? 生:快乐!

师:太快乐了,两人触膝长谈,不觉到天明。再随时间的流逝,人到老年,这时历尽苦难,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已看透了,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装在心里,这时晚辈即使抱怨一句甚至不了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这才成了真正的君子。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不可分割,它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知道朋友、友情的弥足珍贵;到了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大家研读一下,十分钟够不够?我加入那个组织?哪一组需要我就举手!师生:(讨论,十分钟)

师:同学们发现了好些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谁先说? 生:(争相举手)

生:二章17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它的译文我有不同的见解,它的译文是:“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你明白了吧?”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这一则是孔子对子路的教诲,对他讲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同学都知道子路的性格非常草率,不够谦虚,所以孔子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要他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所以我认为应这样翻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他的理由很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能够找到最原始的问题,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说得很好。谁还说?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解释为慎重的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我认为这样不对。如果在父母终年之前没有好好地对待父母,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仅慎重对待他们的去世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认为不仅仅在最终的时候谨慎的对待,生的时候,尤其是赡养父母的过程更要认真。那么我再问你,这句话是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生:有些道理。师:哪些道理?

生:父母养育了我们,在他们去世的时候,理应受到谨慎的对待,在他们死后我们应该去追念,精神上追念,尤其是对父母的爱。

师:主要是精神上的追念,情感上的追念,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形式上。大家见过有些出殡的,表面上十分隆重,你认为应该怎样?

生:对待父母孝顺就够了,不必过分在乎形式。师:这一点很好。那么你如何评价“追远”这两个字?

生:我认为这没有多大意义,父母乃至祖先都死了,我们如果还沉浸在追念中,就会永远地沉浸在悲痛中。我们应该把对父母的那种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师:寄托在孩子身上,培养好孩子,有道理。父母死了就忘了? 生: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师:不要忘记祖先,要不要追远? 生:在一定时候追远。师:什么时候? 师生:(笑)

师:我这个问题好像问得不好回答,好,你来说。一生:“慎终追远”这一句没有说对待父母生前怎样,它只说父母去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所以我认为她刚才的说法不对。

师:她又反驳了,干脆你们俩辩论一下。

生:后面有“民德归厚也”一句,如果是对待仅仅在去世以后,就不足以使“民德归厚”了,这句话主要是教育后人如何孝敬父母的。

一生:不对,这话仅仅是说对待父母的死和追念祖先这两件事,我们应就事论事,不要扯的太多。

生:不行!这句话的意思不仅表现在追念祖先,还应体现在生前对待父母、孩子。其的中心是“民德归厚矣”,而“慎终追远”就是为了它。总之,这句话是教育人们要形成一个世人必须遵守的好传统。

一生:请问何为“终”?终”就是“死”,终点嘛。

生:汉语博大精深,它有多种意思。再者,你不能只看文字的表面。

师:你们两个互不相让,我来说两句好吗?我们先这样考虑,“慎重追远”,它有没有合理的一面?首先对于我们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不要“慎”? 生:(齐)要。

师:对于我们的祖先要不要“追”? 生:(齐)要。师: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争议。我记得上个月国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就写了这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再一个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时,我想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我们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战争和分裂,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慎终追远”吗?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沉湎于思念之中,应该如这位同学所说,把希望放在未来。再者,父母死了,形式上的大操大办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所以我们看问题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我们看待论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师:时间关系,我们再讨论一个吧!

生:17页,子曰:“父母之年不可忘。”——我认为它的译文有问题,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为什么要把父母的年龄放在心里呢? 师:我先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你父母的年龄吗? 生: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是一个女儿应该做的。师:那么别人该不该知道? 生:(笑)我是说没必要非得把他们的年龄记在心上,而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努力孝敬他们。

师:你是说这个意思!还有呢?

生: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不应该放在年龄上。

师:但按照自然规律,判断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一般以什么为标志?

生:年龄。不过我认为应该把父母的健康和快乐放在心上,而不仅仅是年龄。

师:看来你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很好,他说的很让我感动,让我们祝福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永远健康快乐!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论语》里面有好些精华,值得传承,但是还有些—— 生:糟粕。

师:糟粕,好,你举一个糟粕吧!

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错误!师:非常错误,有没有合理的地方? 男生:(齐)有!

师:男同学派代表说一下。

一男生: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他把小人与女人放在一起类比,说明小人不得人心。师:不是说女人,是想说小人,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了!这位女同学想说一下。

一女生:我认为古代这样说有道理,现在再说就没道理,现在男女平等,如果没有女人,就没有你们的存在,有句话说:宁做小人,不做伪君子,试问伪君子中就没有男人吗? 一男生:女人中也有小人和伪君子呀。

一女生:我认为这句话是片面的。小人是难养也,但这句话歧视妇女,它直接把女人与小人并列,让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就不对了。《礼记》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不对的,想想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师:有点,男同学委屈一点吧。我顺便问一句,你读过《礼记》吗?

女生:没有,我听我爷爷说的。如果没有女人的这种力量,我们在奥运会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可以看出女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是社会的半边天!

师:我还是想问一句,你开始说这句话是片面的,刚才你说的是不合理的一面,那还有合理的一面呢?我很想听。

女生: 小人的确难养,但女人也有天生的一些缺点,如有时言行不一,有的妇女比较专制,心胸狭窄等。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等《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一是…… 师生:消极的一面。

师:因此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这么一名话(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好不好? 生:(齐)好!

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同时我们也应用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大家看世界上别人是怎么看待《论语》的。(展示幻灯片:

“1.孔子不仅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金溢洙

朝鲜学者

2.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井上靖

日本学者 3.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多民族的光荣。--艾默生

美国学者 4.在道德上,我喜欢的是孔子。

--拜伦(英国诗人)5.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巳。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6.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

--李提摩太

英国传教士)前几句话都是对孔子的赞美,我最欣赏最后这两句,尤其是罗素说的,他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不仅我们要用这三种眼光看待论语,同时论语本身也具备了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教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谁能说说?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生:“圣人无常师”。师:好。《腾王阁序》中有两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是一个典故,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孟僖子说的时候孔子才十七八岁,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话。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当时有很多人在乡校这个地方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了,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性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有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民主作风。因此我们说在论语本身就具备历史性、发展性、开放性。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 ,一颗童心谱新篇”)我记得一开始大家背了一句《论语》 “三军……” 师生:(齐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比如说,他想当教师,你就找一找《论语》是怎样谈当教师的。刚才有一个同学和我讨论时谈到政治问题,我说他你很有政治才能,那么你就看看《论语》是怎样谈为政的。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展示幻灯片:网站:

资料: «论语别裁» 南怀瑾

«论语今释» 蒋沛昌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论语类纂» 刘振东

«论语导读» 杨树增

«论语通译» 徐志刚)这些可以到我们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和图书馆去查找。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生:起立

课堂教学实录 篇5

巧家县白鹤滩镇中心学校丁委

(一)、揭题:

1、预习时,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阅读过了,对“非典”“ 叶欣”这两个词语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为了纪念这样一位“抗非”英雄,人们为她开设了网上纪念馆,通过网络表达对她的哀悼和怀念。老师摘录了网友的几段掉词,大家看看。(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倒在了昼夜抢救病人的战场上,她走了……但是,她留下了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样感人致深的话语还有很多,为什么大家对叶欣表示出了如此深情的怀念?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11、永远的白衣战士)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些什么?(结合年段课标,培养学生速读、感知大意)

2、交流读感受。

3、师小结(主要记叙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感染上“非典”而不幸离开了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的动人事迹。)叶欣的去世——叶欣救治病人、离开人世——告别叶欣的动人场面。

(三)、理解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生字新词。(见课件幻灯片)

2、识读生字。(结合生活实践带领同学认读)

3、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4、在文中画出带有生字新词的相关句子。

(1)把句子读通顺;(2)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语感)

5、出示带重点词语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读并理解词语。(为第二课时扫清阅读障碍)

(四)、默读课文,交流感知,质疑(解决简单问题,涉及教学重点问题留下悬念,为为第二课时作好铺垫)

1、自由朗读全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2、交流感知

3、质疑

《春联》课堂教学实录 篇6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掌握春联的节奏和平仄,摇头晃脑地读,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春联用这种方式来诵读。这个切入点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动机引向目的。

感受春联的内容美,教师只要求学生读出一幅幅画面来;感受春联的声律美,教师要求学生能摇头晃脑地读;感受春联的形式美,教师要求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对仗。就这样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走进了春联。

课文举例说明了春联讲究对仗的特点,但是仅了解书上的几幅春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体现有效性,要走入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修改诗文和自创春联等环节,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其他文本,引向现实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结合课文中的春联,体会春联的内容美、形式美、声律美。

2、了解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并且会运用春联的特点来改板书,修改诗文,自创对联,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3、激发学生以后主动积累学习对联的兴趣。

1、理解春联对仗的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2、了解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并且会运用春联的特点来改板书,修改诗文,自创对联,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论美》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7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美。

出示投影1:四幅画面。

师:同学们看了四幅画面, 能告诉我你的感受吗?

生1、2:……

师: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你心中的美是什么?

生3:鸟语花香。

师:美是自然和谐的。

生4:美是宁静的湖。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哲学大师培根《论美》的世界, 来发现美, 欣赏美。

点评: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引导学生表达对美的理解导入课文, 一方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美, 另一方面从初步的理性上感受美, 从而带着自己对美的感受, 与作者的美进行比较, 设置了思维冲突, 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出示投影2:走进培根

生: (读培根简介)

出示投影3:感知大师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课后习题, 谈谈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本文语言精美凝练, 富有哲理, 请反复咀嚼体味,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集体朗读P131习题一

师:谈谈作者的主要观点。

生5: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师: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5:形貌是外在美, 德行是内在美, 只有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美。

师:如果一个人没有外在美怎么办?

生5:内在美。

师:美德最美。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话?

生6:第1小节“美德好比宝石, 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6:比喻。

师:作者运用比喻手法, 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7:强调内在美最重要。

……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美的语句, 课后请同学们制作格言卡。

【点评】学生对于任何课文的学习与理解都是建立在充分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 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本环节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以整体把握课文的中心内容。

同时,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设计了“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理解”, 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发现、探究, 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真正改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一环节中,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在学生发言后, 教师注重进行适当的评价或追问, 发挥了教师评价的激励和指导功能, 做到平等交流、师生互动。

但在教学的细节上, 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在学生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后, 应该追问“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在讲议的基础, 应该涉及一些文体知识, 便于学生从文体上理解文本。

2.当学生谈最喜欢的一句话时, 教师不要过早介入, 应该让他们说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当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时, 应该让学生再读课文, 这样的处理更符合本单元“学学牛吃草”的主题。

3.本环节最后, 教师提出“课后请同学们制作格言卡”, 可以放到后面作业布置中正式提出, 否则, 若一带而过, 就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

出示投影4:与大师对话

培根的《论美》写于400多年前的英国, 是针对当时贵族物欲横流, 注重外在美而忽视内在修养写的。此刻, 当我们用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培根的观点, 你认为它过时了吗?请说明理由。

示例:作者的________ (这一观点) 是过时的, 生活中或某些文学作品中的_______ (举例) 就可以证明。

请大家思考1分钟回答。

生8:“美貌的人不都具有才能”过时了, 如周恩来。

师: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8:他有爱心。

师:还有在政治上……

生9:“美是不能制订规范, 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 而不是公式”过时了, 如长城是靠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生10:我不赞同生9……

师:我们可以这样说,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 创造它的不常常是机遇, 也不常常是公式。

生11:第2小节“美貌的人不都具有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如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 我们就可以用现代科技使它美。

师:“美德最美”这一观点大家都认同吧?

【点评】怀疑是建立一切新学问的基础。“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是否会疑、是否敢疑正是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最佳体现, 而现在的学生似乎都已习惯于从教师、书本这些“权威”那里照单全收式地接受知识, “疑”的精神、“疑”的能力正在从他们身上消失。这一环节的设计对学生进行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很有启发。

但话又说回来, 培根是英国哲学家, 《论美》一文睿智的语言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从哲学本身来看,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离开了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 任何一句话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培根的睿文哲语, 如辩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虽然敢于对伟人的语言进行质疑, 但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他们大都没有辩证、整体地看培根表达的观点, 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 我们培养学生“疑”的精神, 不能走向“怀疑一切”的极端。因此, 笔者建议这一部分这样处理:

“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再次感悟美的真谛, 铭记那些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格言警句。并把你不理解的语句划出来, 我们共同交流探讨。”

这样做, 一方面更符合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单元提示这样说:“学学牛吃草——读书要讲求智慧, 读书有精读与泛读, 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 反复品味, 如同牛的‘反刍’一样, 含英咀华, 直至得其精髓。”在对文本有一定感知的基础上, 反复品味,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厘清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会疑、敢疑的能力, 并通过探讨交流,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而更好地体现教学的核心价值。

出示投影5:探寻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你觉得下列五幅画面中哪幅最美?可以用文中的语句说明理由。

第一幅画面:两位老人, 男的用自行车载女的

第二幅画面:一群小朋友在广场喂鸽子

第三幅画面:千手观音图

第四幅画面:公交车上售票员为让座的人献花

第五幅画面:汶川地震中, 女同学被困在废墟中, 男同学为她拿吊瓶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生12:千手观音。

师:人性美。

生13:一群小朋友在广场喂鸽子, 纯洁和谐。师:和谐美。

生14:公交车上售票员为让座的人献花。师: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

生15:汶川地震中, 女同学被困在废墟, 男同学为她拿吊瓶。是坚强的美。

师:虽然家没了, 但依然坚强。

生16:看到第一幅画面中的两位老人, 我想到了我外公和外婆的故事。

师:夕阳美。

师:让我们把视线扩展到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身上, 寻找身边的美。

师:我先说, 我觉得全班44位同学瞪着求知的大眼睛是最美的。

生17:贺老师最美, 贺老师都带着笑容给我们上课。

生18:我们的郑老师最美, 我们是见证她三十年辉煌的学生, 她不但教我们知识, 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生19:我班的××同学是最美的, 虽然他成绩不好, 但他能为班级服务。

生20:我觉得自己最美, 每个人都应该赞美自己。师:我们也可以把视线转到我们的家庭。

生21:我妈妈最美, 她为社区做好事。

生22:我母亲最美, 因为她每天为我准备早餐。

【点评】本环节教学把文本阅读引向生活阅读, 实现了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目标。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兼顾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在学生懂得了美的真谛以后, 如何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 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尤为重要了。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同学、老师入手, 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必将在学生的心里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引领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趋美避丑、趋善避恶、趋正避邪, 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由此引出的“我觉得自己最美, 每个人都应该赞美自己”,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肯定自我、发现自我的平台, 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乐观、积极的人格。此外, 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动尝试,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出示投影6:我也来说美

经过美的探讨和鉴赏, 我们对美应该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我们不妨将它诉诸笔端, 来写一写你心中的美, 可以是一两句格言、小诗、随笔。

师:我也和你们一起写。

边播放音乐, 边创作。

展示交流:

生23:美是一抹笑容……

生24:朴素是美的条件, 纯洁是美的表现

……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心中的美?美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沉鱼落雁”是倾国之美, “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从容之美,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是执著之美,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烈之美。不管时光任冉抑或岁月变迁, 只有美德才能将有限的生命之光流传到遥远的后世!

希望大家能“以内养外”, 成为真正美丽的人!

【点评】这一环节教学, 把文本阅读、生活阅读又扩展到了心灵阅读。教学形式由动到静, 由有声到无声胜有声, 通过播放音乐营造氛围, 为学生进行心灵的自我对话提供了环境, 使教学达到了高潮。这一环节中, 教师同学生一起创作, 体现了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共同体, 对学生的尊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高水平的示范, 体现了语文教师的素养。

总体来看, 如果说文本充满着睿文哲语, 以“美”为特色, 那么课堂教学充满着真情流露, 以“情”为特色。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

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并重,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兼顾。这一节课把文本阅读、生活阅读、心灵阅读联系起来, 学生锻炼了概括、质疑、表达等语文能力与素养, 了解了美的真谛, 陶冶了情操, 并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而且, 可以说, 这些都落到了实处, 而绝非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2.教师用尊重、真诚、欣赏、倾听以及自身的亲和力和高水平示范构建了一个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和谐融洽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 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调动和激发。

3.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严谨、合理, 从整体上看, 正符合“感知―品味―探究―迁移”的学习规律。

4.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又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严密;同时, 也运用得适度, 恰到好处, 不喧宾夺主。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76-03

【作者简介】刘金玉,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对象。

一、课堂开启,进入角色

预备铃时,教师面带微笑地在教室门口静等,并巡看着学生;上课铃响后,教师踏着铃声走进课堂,环视四周,后充满激情地问好。

在师生问好过程中,如果发现少数学生不能严肃认真地做好此事,则需要提醒,有时,甚至要批评,以确保课堂的严肃性。

【教学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纪律从起立开始,情感从问好开始。如此开启课堂,师生就能进入各自应有的角色,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落实好各自的角色。

二、进行学习,明确方向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中国台湾省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一首诗——乡愁。大家一齐将题目读两遍,要读出感情。

学生读题目。

师:“乡愁”两个字,大家都认识。但读得没感情,这不怪大家。因为我们不了解文章的内容,毕竟我们是刚刚才拿到《乡愁》这篇文章。等学了之后,就自然能读出感情出来了。

师:同学们,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自读、思考、品味、研讨,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正确理解诗歌特色,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意图】导入新课,需要创设情境。这种创设不是人为的,而是自发的,不是教师通过语言或图画来展示,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堂学习的氛围来创造,通过自己对文本的学习来创造,所以,语文教学从开启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创设情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课堂学习是要有任务、有目标的。这种目标应该从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求、学生现实状况出发,综合考虑。这种目标,必须是显性的,而不是隐性的,即不是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而学生不知的假目标。

三、走近诗歌,初次诵背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学习。请全体起立!抓紧时间背诵全诗,三分钟后检查。

学生读背……

师:时间到。会背诵的同学举手,不会背诵的同学站起来……很好,都坐下去了,说明都会背了,下面请一位同学背诵。

学生背诵。

师:请你将“后来”这节再背一遍。

学生背诵。

师:哪位同学知道哪里读错了?

生:后来呵(hè)。

师:后来呵(hè),是吗?带字典了吗?

生:没有。

师:语文课不用字典、词典就不是语文课。但今天因为换了地方上课大家没带字典,所以老师就暂时充当字典。这个字一般有两个音,一个音是hē,一个音念ɑ,没有hè音,当它念hē的时候,是呵斥,呵护;当它在句首,表语气的时候,请注意念ɑ,不过,有ā惊叹,á追问,ǎ惊疑,à明白、赞叹这四种读音。在句末,一般念轻声ɑ,文中念什么?

生:后来呵(ɑ)。

师:也有点别扭。呵(ɑ),会与前面字的韵母或韵尾进行连读。如果前面是ɑ、e、i、o、ü,念“呀”;如果前面是u、ɑo、ou,念“哇”;如果前面是n,念“哪”;如果前面是ng,念“ngɑ”。后来“lái”,把后来的ɑ与“i”连起来,连读成“后来呀,后来呀”,预备读!

生:后来呀。

师:对,后来呀。

生:后来呀。

【教学意图】语文课从学生的读书开始。而诗歌则应该从学生的背书开始。通过诵读、诵背,一方面发现读书中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学生已经自我走进诗歌,自我理解诗歌,而不是教师在讲解诗歌,每一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我的初步的理解——不管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全面的,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认知,这样,“我在场”“现场感”就凸显了出来。

四、走进诗歌,把握内涵

师:下面我们来剖析本文究竟写了什么。看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并对诗歌进行品析:①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所表达的内容。②全诗所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试用自己品析、理解出的诗歌情感来朗诵诗歌,比谁能朗读出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四分钟后检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四分钟到了,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诗。

学生读诗。

师:你自我感觉如何?

生:还行。

师:你对她朗读有何评价?

生:挺有感情的。

师:这位同学确实读得不错。那请你再说说这四节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用四个字概括。

生:分别写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痛、分离之苦。

师:很好。同学们,乡愁是怎样的情感?不就是对故乡的情、爱、痛、苦吗?那么这几种感情里面,你们以为哪一种感情是最主要的呢?

学生回答混乱。教师让学生同桌进行讨论。

师:好,这位同学,请你到前面来讲讲。

生: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四段。因为第四段说的是分离之苦,台湾与大陆海峡分离。还有题目是“乡愁”,“乡”的意思是故乡,就是台湾与故乡分离的痛苦。这几种情感是随时间推移、年龄增长写的,应该是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重要。是由自己的小故乡到祖国这个大故乡的。

师:这位同学分析到位。第一,以它在诗歌最后,卒彰显志。第二,前面还讲了小的“家”,后面才是大的“家”即国家。以小家铺垫、衬托对大家的情感。

师:台湾和大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什么状况,你们知道吗?

生:来往较少。

师:对,本是一家,一体,但却由于人为的因素不能常来常往,这是多么悲苦的事!这种乡愁是更大意义的乡愁。

师: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再将这首诗读一遍,读出这种哀愁,把这种分离之痛和迫切地希望祖国统一之情也读出来。开始,读慢一点,自读开始。

学生轻声读……

师:好,全体起立!齐读。

学生齐读《乡愁》。

师:这次读得应该是进步多了吧?

学生纷纷点头。

师:请坐,我们还能不能读得更好呢?大家看一段文字。

教师用投影出示写作背景。

师:诗人写作此诗时多大?

生:43岁。

师:已经多少年没有回过大陆了?

生:21年。

师:余光中先生说,我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所以情感完全在这个字面流露出来,写完这首诗之后,余光中先生也是热泪盈眶,沉吟了很久。所以我们读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啊?

生:哀愁的。

【教学意图】学生向课文学什么?学两点,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内容包括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式包括怎样表达。所有课文的学习都应如此。故学生学诗歌一是学诗歌内容,二是学诗歌表达。在学习内容时,仍把诗歌的学习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知与理解,在这基础之上,再进行研究与合作,达到问题的真解决与真应用。在理解诗歌主旨时,不必都讲所谓的“知人论世”,如果学生理解了,则根本就不必。

五、走进诗歌,体会特色

师:同学们,我们读诗还要搞清楚诗人是如何表达思想的。下面请大家继续品析诗歌,你认为诗歌用哪些方法表达这种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的,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剖析,三分钟之后发言。开始!

学生自学、思考,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了,谁来回答?

生:用比喻修辞,将乡愁比作一枚小小的邮票。将乡愁比做一张船票,比作一方坟墓、一湾海峡。

师:作者将乡愁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物体上,诗歌中这些具体形象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体叫做什么呢?请记住两个字,叫意象,诗歌中的意象很重要。今天老师不具体讲,你们课后可以查资料,了解什么是意象。

生:整首诗用了排比的手法。每一小分段的最后两句,都是说“在这头”“在那头”,然后呢,整篇文章最后两小句,形式相同,根据这个手法,可以判断为排比。

师:用排比的手法,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在诗歌中,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吟唱,抒发情感,渲染氛围,增强音乐性,这叫重章叠句,这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法。还有吗?

生:对比。首先乡愁抒发了诗人想回故乡的这个情感,而这个“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描写,都是不起眼的,所以这是一处对比,浓浓的乡愁用这些微小的东西进行对比。

师:很好,不错,对比的手法,最能突出诗人的情感。还有吗?

生:叠词。诗中用“小小的、浅浅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叠词表达他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师:很好。本诗中多处运用叠词,可以使描绘的景物或者人更加形象,可以使表达的情感更充沛,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更加音律和谐,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巧妙运用叠词。

【教学意图】在整体感知、感受、感悟诗歌内涵的基础之上,下一步就是深入研析诗歌,作用一是更深彻地理解诗歌内涵,二是学习诗歌的表达方法与个性化的语言,从而为积累写作知识奠定基础。故,在“品味内涵”之上,进行“特色体会”。这种体会,更应该是放手的。所以,放手是体会诗歌特色的关键。

六、走出诗歌,再次诵背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读、思考、品味、研讨,终于实现了我们的目标。下面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在正确把握诗歌情感和理解诗歌特色的基础上,再品味、赏析诗歌。两分钟后,比一比谁更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生起立,自由感情朗读。

师:好,我们齐诵一下!

学生齐诵。

师:好,请坐!同学们齐诵时,可能顾及别人的语速、看法,还没有忘记自我,所以,情感表达不充分。诵诗,必须与诗融入,必须做到忘我。你们想不想也听听老师来朗读一下?

教师朗诵。

师:同学们,其实老师朗诵也不是很到位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余光中本人的朗诵,好吗?

教师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诵的《乡愁》。

师:好,余先生跟我这位刘先生读的还不一样,是不是啊?为什么呢?他朗诵此诗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当时写这首诗时是40多岁,我现在40多岁,所以对诗人的心境只能说是多少还有一些感受,但是大家还没这样的生活阅历,所以体会感情不会很深刻,我们只能靠想象。当我们想象自己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之下,思乡爱国之情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想象,全体起立!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余光中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诵《乡愁》,余光中先生们,准备好了吗?预备齐!

师生齐读《乡愁》。

【教学意图】诗歌教学由“读”开启,由“读”落幕。初读诗歌,自然感情不到位,因为还未能真正彻底地理解诗歌;二读诗歌,这种读转变为一种心读,是在研读、品读、赏读诗歌了,这时的读,不仅是一个人的读,而可能是多人甚至是全班的读,在个人研读、品读、赏读和集体研读、品读、赏读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对诗歌有了深层次地理解与把握了,“品味”二字也就落到了实处;之后还要更进一层,那就是回归“诵读”,但此时的“诵读”已绝非开始之“诵读”,已经是主题的深化、感情的升华了。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了。如此,诗歌学习的预期目标也就在自然而然中达到了。

七、课堂落幕,退出角色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上一篇:关于工作个人自我鉴定参考下一篇:建设新农村,打造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