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琴做一个有理想的燃灯者

2024-10-21

张雪琴做一个有理想的燃灯者

张雪琴做一个有理想的燃灯者 篇1

做一个有理想的燃灯者 ——观《邹碧华》电影有感

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

张雪琴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这是时代楷模邹碧华生前的信仰,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一直践行着这个诺言。没有了解邹碧华这个人之前,我还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观看《邹碧华》这部电影之后,我却有了自己的理解。不管多么平凡的岗位,多么平凡的工作,只要有了做一个燃灯者的执著信念,就可以为整个行业带来光明。

邹碧华的一生短暂却又辉煌,他没有震天动地的高呼,也没有夸夸其谈的习惯,只是凭着他对法律和法治的热爱,凭着他一颗善良博爱的心,为老百姓办实事,为当事人寻求公平、公正,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或大或小的事情,办好每一件或大或小的案件,开辟出一条中国法治改革的道路。

他是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是法院的院长。但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颐指气使的作风,没有目空一切的狂妄,他热爱自己的法官工作,他心怀每一个弱势的当事人,他爱自己的妻子、儿子,他和芸芸众生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有着烦恼忧愁,有着得到认可的喜悦。

他是院长,是博士,但在每一点闲暇的时间里,见缝插针的学习,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在家中的书房里,书籍是他的好伙伴,那一柜子一柜子的书,让我无数次被惊呆——这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读得完呢?每一个时刻,他都在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的营养。每一次出差的途中,每一个下班后的夜晚,他都在抽空研究法律,研究法制改革,认认真真写下自己思考后的成果,才有了《要件审判九步法》《法庭上的心理学》诞生。就是这两本著作,带给了中国法官一盏灯,照亮了审判过程中的一切黑暗,驱散了迷雾。他主持起草《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设想,主持开发上海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主持开发信访监控管理系统,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法律与法治改革事业,他就是中国法治的燃灯者。他面对重重困难,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埋怨,他只是努力去点亮一盏盏灯,努力为同行、为百姓照亮前行的路。

俗话说“自古改革者,多上断头台”,相信邹碧华同志也深知这个道理。但是,他没有望而却步,带动同行和下属呕心沥血,寻找改革的途经和方法,义无反顾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改革是需要勇气的,改革更需要智慧,邹碧华同志这两样都不缺,他成功了,他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赢得了改革的成功,甚至到最后,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哪个部门,都需要有邹碧华一样的燃灯者,有追求、有理想,能够用一生的时间去贯彻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像我,一个普通的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教师,曾经,我也像他一样满怀追求与理想,想要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似乎变得满足,变得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工作,我与他的不同,缺少的是他那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还有敢于探索研究的精神。许多时候,我也是有思想的,一堂课上完,我也会有许多感触,但是,这些感触也仅仅是感触罢了,既没有写成文字,也没有在实践中去验证,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为了教育行业中的“方仲永”,曾经的雄心壮志淹没在甘于平庸的躯壳里。

哪个行业没有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改革早就二十年前就开始了,我却没有做一个燃灯者的理想,只是被动地加入其中,甚至,偶尔还觉得改革是麻烦的事,甘愿固步自封,这大概是我多年来无所建树的根源吧。

看过《邹碧华》,重拾一颗热血的心,愿意做一个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燃灯者,不再埋怨,努力点燃一盏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上一篇:结对工作帮扶总结报告下一篇:GRE句子填空方法解题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