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2024-10-19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通用7篇)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篇1

安达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市维稳办:

为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社会稳定的隐患,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交通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运输市场管理、管理体制改革、路政执法和行政许可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新形势下,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是建设和谐稳定安达、实现社会矛盾由被动调处向主动化解转变、由“议事”向“议势”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办发[2012]2号)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相关人员对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为搞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制定评估程序,明确责任

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我局结合工作实际,起草了《安达市公路改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在报告中明确了风险评估的范围内容,明确了责任的主体,确立了评估程序

及步骤,为实施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提出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办法。

三、认真负责,狠抓落实

在具体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和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作为衡量各项政策和举措出台的基本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基本尺度,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促进发展的原则。把促进发展,特别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促进工程项目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机统一;三是民主法制的原则。把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坚持依法行政相结合,建立健全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程序,逐步形成了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的机制,聘请了多名在乡镇政府担任过领导的老同志作为协调员,化解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矛盾纠纷。

四、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

将风险评估制度当成交通局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前的一项“刚性门槛”。凡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凡是在作出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前,都要慎重对待风险评估意见。对不进行风险评估,或在评估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造成决策失误,引发信

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给改革发展稳定带来严重影响的,要严肃追究决策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回顾近期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如政策、法规和原则性把握不准与维稳、信访及相关单位协调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交通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开展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的理论水平,确保安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安达市交通运输局 2010年4月1日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篇2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框架

引言

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如何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 成为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从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定位:救火模式、失败处理、风险缓解、着力预防和消灭根源。在社会领域, 可以说从社会运作的过程中来把握不利结果的产生, 进行积极预防和总体控制, 实施的过程管理就是社会风险管理。这一基本理念有利于“维稳”工作定位于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管理, 实现关口前移, 从源头上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 日渐受到重视和关注的“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正是风险管理思路的体现, 强调对稳定风险进行评估, 识别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并以此为基础, 寻找控制稳定风险的方法并付诸行动, 防患于未然。目前, 经验性、粗放式的稳定风险评估较为普遍, 主要探讨了重大事项引发的民众情绪、应激反应和社会行动等, 但局限于现象层面的调研、量表及其各项指标显然无助于事前与事中的控制与管理, 也无法对现实稳定风险评估程序、执行绩效和调整过程进行探察;另外, 社会稳定风险某种程度只是一种主观认识和看法, 部分是一种对社会的客观威胁, 部分是一种社会建构过程的产物, 对稳定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分级评估必然涉及与心理、社会、制度及文化过程的互动, 这些过程本身会强化或弱化稳定风险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界定和解释, 带来关于风险的争论, 导致对风险的认知偏差, 从而加重风险的严重性。

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一种方法去评估社会代理人或个人如何按照它们各自的偏好、感知与经历寻求更高的安全感或者其他特殊利益, 进而导致其他参与者某些不可预知的反应, 以及站在同一阵营的团体或机构, 试图加强或衰减个体或群体的风险认知并塑造风险行为, 把公众的感知约束在它们可控的边界内, 这些行为可能进一步引发一系列新的经济或社会后果, 导致影响远远超出风险本身, 从而探察了政府为主导的风险管理模式及其政策后果。本文从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角度认识稳定风险发生机理以及失稳原因, 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框架、流程与方法, 为提高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

一、稳定风险发生机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框架

重大事项制定、出台及实施, 总是和特定的人群联系在一起, 他们因受重大事项的影响, 或希望影响重大事项的目标与进程, 形成了或明或暗的利害关系, 结成各种利益团体。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认识稳定风险的本质和特征, 考察重大事项失稳原因, 是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的基点。

(一) 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利益冲突本质

按照Parsons的观点, “一个正常运作的社会系统, 必须实现四个主要功能:适应外部环境;保持工具性的控制情境以进行目标导向的工作;保证社会成员情感的有效处理和充分表达;保障社会成员间的社会整合。”社会稳定风险可以视作对社会系统正常运行的潜在威胁, 有可能造成社会外部环境适应性变差, 经济、政治、文化等控制机制对社会个体的社会规范遵从、价值判断选择、行为方式的调控能力下降, 乃至引起社会冲突和政治对立等不良影响。

重大事项指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有可能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事项。重大事项的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受重大事项影响并影响着重大事项效果的相关群体。以往政府机构和组织以及与政府紧密联系的机构与团体为主导的重大事项决策执行模式难以有效吸收社会力量参与, 忽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隐藏了巨大的社会稳定风险。重大事项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之所以有增无减, 主要在于政府机构和组织以及与政府紧密联系的机构与团体与另一阵营的个人、社会公众以及其他的利益团体在重大事项上存在利益冲突,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主要涉及物质或金钱方面, 重大事项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必然会引发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引发重大事项经济利益冲突的因素集中表现在劳动就业、拆迁补偿、移民安置、环境损害等问题上, 重大事项的经济利益受损者因不满情绪和利益诉求, 极易成为稳定风险滋生、扩散的推动者, 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二是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意味着重大事项制定、出台及实施一方做出了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承诺, 而利益相关者同时也做出了承诺, 这种承诺具有高强度的心理倾向, 包含着对重大事项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信任。在重大事项问题上, 一些决策执行者玩弄规则游戏, 大讲潜规则。这是导致大量的社会冲突和利益纷争长期无法解决的重要原因。如果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在时间轴上分割成一些小的时间片, 那么事件演化的每一个阶段, 都是由于心理契约的破坏, 导致事件不断升级。

三是法律权利。法律法规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 重大事项以遵守法律法规为最基本支撑。任何法律法规都包含有权利安排。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失衡已经成为滋生社会稳定风险的重要因素。

四是道德伦理。一些重大事项决策执行往往重经济增长而轻社会进步, 必然与道德伦理原则 (如正义、秩序等) 和利益群体所认同的价值尺度 (如责任感、道德心、以人为本等) 相抵触, 必然带来矛盾和冲突。

总之, 要正确地进行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管理, 就必须对稳定风险产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 分析稳定风险产生的原因。社会失稳本质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因若干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一种非常规状态。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是社会失稳的一种特殊表现, 其形成与发展, 根本上是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体系中利益冲突的激化, 不能离开利益相关者而独立存在。

(二) 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发生机理

正如上文所述, 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本质上是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体系中利益冲突的激化。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于利益结构和利益沟通二个维度 (如图1所示) 。

重大事项及其特性经过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解读和解释, 形成持久的利益认知、态度及其应对行为, 由于利益相关者在利益认知上存在着冲突, 而这种冲突表现为现实与期望的差距。当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重大事项的利益沟通方式难以得到利益相关者的理解, 致使协商、参与、合作等利益沟通机制出现扭曲, 引发沟通信息紊乱和表达意义扭曲, 导致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失衡与利益关系出现扭曲甚至破裂, 进而使利益相关者对重大事项发展方向失去信任和信心等, 促使稳定风险的形成, 例如, 对重大事项活动的不利影响、对其他重大事项和社会制度的不良后果以及社会压力等。因此, 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的实质是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体系中利益结构和利益沟通二个维度的错乱与变异, 如果任其发展, 最终就会导致危机。

从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角度, 强调从风险形成过程入手, 提前介入, 控制其向现实转化所依的条件, 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 应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期望、态度及其行为, 对利益相关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进行估算, 从而实现将社会稳定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稳定风险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型

稳定风险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强调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和导向, 系统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关注、发现并尽力满足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 (包括物质、心理、法律和道德等方面) , 选择合理的评估指标, 建立起系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寻求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化解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提升稳定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可靠性与可信性。

(一)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稳定风险评估

风险并不是独立于人们头脑和文化之外等待被测量的东西, 而是通过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加以认识的。这一过程是一个充满个人偏好和利益博弈的过程, 社会代理人或个人将按照它们各自的偏好、感知与经历去阐释风险信息, 寻求特殊利益。因此,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稳定风险评估需要在评估的主体和评估的价值导向上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风险争论。

评估主体指的是直接从事评估活动的组织或个人。现有的稳定风险评估研究多是采用“自上而下”、“同体”、“专家”式评估方式, 采用诸如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模糊逻辑等定量分析方法, 帮助决策者估计预期的危害, 轻视社会整体利益、群众利益在所难免。因为稳定风险虽有其客观依据, 但本质上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活动产物。取决于风险的特征、个人、价值、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单一利益主导、偏重形式化的评估无法充分反映个人价值和偏好以及利益博弈的影响。控制重大事项稳定风险引致损失的过程与结果, 需要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变异的利益关系的重构与协调。不能重塑利益相关者对利益调整的认同, 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态度向有利于重大事项发展方向转换是稳定风险发生的根源。对于稳定风险评估, 涉身其中的利益相关者最具有发言权。稳定风险评估主体应由重大事项决策高层、执行层、相关领域专家、“维稳”部门、社会公众、大众媒体、涉事的个人与团体等组成的多元化评估结构体, 并根据各个利益群体的不同影响在评估中占有相应地位。

稳定风险评估的价值导向是对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管理根本目标的价值判断、确认和选择。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和导向意味着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为首要目标, 这一价值取向在稳定风险评估中具体体现在管理效率、风险管理能力、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视和保护程度、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等价值判断上。要保证稳定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必须将评估与责任调查区分开, 从观念上认识两者的差异, 还要将两者的人员分开, 建立两套独立的运作体系, 避免重大事项决策执行人员对评估有抵触情绪;评估目标模糊不清, 被用于寻找替罪羊, 忽略真正造成风险的因素;激发信息隐藏行为, 使评估目标得不到真实反映等问题。

(二) 结合过程改善的稳定风险评估框架

现有关于稳定风险评估的众多调研、量表开发及其各项指标多关注重大事项各种各样的、影响深远的后果的可能性, 如民众情绪、应激反应和社会行动等, 都是对稳定风险形成过程结果的被动反映, 显然无助于事前与事中的控制与管理, 不能与重大事项目标及管理手段有机结合, 也无法审视重大事项稳定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对稳定风险评估程序、执行绩效和调整过程进行考察, 如风险识别与防控的常态管理过程, 应急管理的规划与指导、资源计划、培训与演练、沟通、法律与法规等方面的准备流程等因素, 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评估, 认真分析, 不仅有利于关注风险扩散过程中各方利益群体的主观反应和互动策略, 而且有助于关注风险发生作用和产生危害的具体条件与机制, 及早防范和预测连续反应的危机, 推动有效处置措施的常态化与合法化。

结合过程改善的理念,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核心, 学习与改善、沟通和管理作为过程驱动因素的稳定风险评估框架 (如图2所示) , 以便更能适合稳定风险评估注重过程控制的特点。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核心说明评估要尽力满足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补偿和安抚, 重建利益相关者之间变异的利益关系。评估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样本进行调查, 评估利益相关者利益维度指标, 以兼顾和平衡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 取得理解、支持与合作, 预防和减少不良社会后果。而学习与改善、沟通和管理这三个驱动因素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 构成一种“压力—状态—反应”双反馈机制, 从而实现贯穿重大事项整个周期、持续改善的动态式评估框架。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稳定风险评估体系

将稳定风险评估框架应用于评估实践, 需要对评估框架进行恰当设计与构建, 否则难以起到作用。因此, 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成为关键。稳定风险评估体系 (如图3所示) 。

1. 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核心维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首要目标是重大事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这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广泛接触, 确切了解利益相关者需求, 从而界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分析利益诉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形成一个关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总体评价结论。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是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利益、价值观和心理感受等方面的冲突, 判断矛盾的大小和出现冲突的可能性, 矛盾越大、冲突的可能性越高, 并根据等级拟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2. 管理过程维度。

稳定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是从源头控制和消除风险, 化解不稳定因素, 防止引发具体危机, 如经济损失、人员损失、对抗行动、组织变动、社会震动以及对于制度信心的降低等。阻断风险向现实危机的演化进程, 需要综合性和系统性的风险防控系统, 嵌入到风险演化全过程中, 最终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可以从效率性和合理性等方面对稳定风险防控的管理过程进行评估。所谓效率性, 要求防控主体能够科学预判, 快速反应, 消除风险因素积聚及其动力学演化;所谓合理性, 是审查防控过程是否程序化、标准化和安全化, 是否体现出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平性。

重大事项出台、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往往也是稳定风险孕育、生成的过程。就防控主体而言, 应当其评估常态管理过程的风险评估能力、防控方法的有效性等。如果常态管理不能严格化、标准化, 就会加大原发风险的活性以及风险承担主体的脆弱性。可见, 组织状况评估是效率评估的基础。对这方面的评估主要包括是否有常设机构、是否健全、设置的合理性、职能完备性以及分工协作水平等。决策与控制效率是效率评估的关键内容。对决策评估, 包括决策者判断、决策和心理能力以及决策方案合理性等;对控制的评估, 包括预案是否合理、迅速、有效, 指挥体系的激活情况、计划的制订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反应速度和力度是否合适, 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专家等各方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运用的效果及其追踪性。

3. 沟通维度。

风险沟通的研究关注社会、制度及文化情境对风险放大的影响。Kasperson将污名效应视为风险放大的主要机制之一。重大事项出台、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利益群体对重大事项“污名化”操作, 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成为稳定风险放大的动力。因此发布信息、坦诚沟通、建立信息传递渠道等沟通机制成功与否关系着能否有效阻断原发风险进一步激活, 变成次生、衍生事件。稳定风险评估必须评估沟通的绩效, 包括信息获取和信息沟通是否有效, 内外沟通渠道是否畅通, 是否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 信息公开程度, 硬件设施, 抗噪音能力, 与媒体沟通的和谐程度和媒体利用效果, 以及媒体作用的评价等。

4. 学习与改善维度。

稳定风险评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处置措施一方面可能有效衰减稳定风险源的强度, 阻断风险扩散进程。这种事态的平息有助于树立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公信力, 并推动制度的常态化与合法化, 另一方面也可能暴露重大事项出台、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意识不强、决策咨询不充分、单一利益主体过度主导、干扰信息沟通机制以及组织和协调不力等问题。可以说, 稳定风险评估也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如果缺少这个重要环节的评估, 也就缺乏了自我优化和改进的动力机制。因此, 学习和改善既是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也是不断完善稳定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保证, 主要包括在稳定风险评估与防控的工作流程、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创新和新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认知、评估和防范转型期的重大事项稳定风险是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风险管理的前提是把握风险因素的作用过程和发生机理, 找到控制不确定性的路径和方法。本文以现代化转型的利益分化和冲突为背景, 确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主线, 揭示稳定风险的利益冲突本质及其生成机理, 以稳定风险的利益冲突认知, 引入过程改善理念, 提出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框架和方法, 为提高稳定风险评估与防控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中起, 任江鸿“.后世博”时期如何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J].杭州, 2011, (4) .

[2]张志红.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的多维审视[J].人民论坛 (下半月) , 2011, (1) .

[3]吴智文, 郑伯范, 黄银安.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思考[J].消费导刊, 2009, (4) .

[4]Emerson W.Mainardes, Helen Alves, Mario Raposo.Stakeholder Theory:Issues to Resolve[J].Management Decision, 2011 (49) :226-252.

[5]陈宏.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4) .

[6]沙勇忠, 刘红芹.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J].科学经济社会, 2009, (1) .

[7]Kaufman, B.E.Emotional arousal as a source of bounded rationa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9, 38 (2) :135-144.

[8]杨雄.城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制度建构[J].上海城市管理, 2010, (1) .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篇3

国资发[2010]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国资委,各中央企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政法委、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办发[2009]46号)精神,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就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着眼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各种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和不稳定风险仍然存在。建立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推动科学发展、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是坚持改革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落实改革政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要充分认识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性,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厂办大集体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重大改革事项执行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科学识别、评价、应对和控制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改革。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改革方向。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着力于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改革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根本利益,处理好职工的眼前利益,保障职工各项民主权利;要争取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让职工享受改革的成果。

(三)坚持源头治理。注重改革政策的前瞻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重大改革事项决策的形成机制和科学公正公平的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四)坚持统筹兼顾。

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职工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兼顾企业与所在地区、行业的稳定风险情况;注重企业改革政策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

三、明确责任主体,识别风险来源

(一)风险评估责任主体。

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产权持有人是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在企业改制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厂办大集体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重大改革事项实施过程中,有关责任主体要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与企业所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应对风险。对于社会稳定风险较大的事项,要积极化解,待风险可控后方可实施改革。

(二)风险评估的范围。

本意见所称国有企业改革风险评估范围,主要是指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厂办大集体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有关行为的风险评估。改革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存在社会稳定风险,在实施前要对其内外部环境、利益相关方、改革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重点环节和重要因素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社会舆论环境、企业所处行业、所在地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2.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经营情况、管理水平;职工观念以及对改革的接受程度,对改革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职工对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认同程度;职工对改革未来的预期等因素。

3.企业管理层。包括企业管理层行为的合规性、对改革的支持程度等。

4.改制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方案、厂办大集体改革方案和决策实施程序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5.职工切身利益。职工分流安置、劳务关系调整、经济补偿金支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偿还拖欠职工债务、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以及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待遇落实等。

6.职工民主权利。包括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重大问题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以及职工安置方案由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情况。7.债权人合法权益。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需告知债权人或征得债权人同意的,企业在采取有关改革措施前,应当告知债权人或征得债权人同意。

8.战略投资者或产权受让方。包括其自身实业、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职工接受程度等。

9.其他可能存在稳定风险的事项。

(三)风险评估的内容。

1.合法性评估: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规定。

2.合理性评估:是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和职工的长期利益;是否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是否符合社会、企业和职工的承受能力;是否可能引起不同利益群体的攀比。

3.可行性评估: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改革和发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领导班子和各级负责人是否得力;职工群众是否接受和支持;实施方案是否周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4.可控性评估:是否存在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是否存在连带风险和隐患;是否有相应的风险监控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四、实施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一)制订评估方案,成立评估小组。责任主体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改革事项的必要环节,在实施前制订科学、规范、详细、可操作的风险评估方案,吸收企业、企业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成立评估小组,负责具体评估工作的实施。

(二)掌握有关情况,识别风险来源。

责任主体要全面掌握评估事项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专家咨询、抽样调查、实地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维稳、信访等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因地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找出可能引发不稳定的风险点。

(三)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责任主体要组织对风险来源进行认真分析预测。可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设定参考指标体系,对评估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对于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的概率、负面影响程度和可能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反应作出评估预测,形成评估报告,确定风险等级,提出对策建议,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化解和应急预案。

(四)确定风险等级。

事项风险可分为四个参考等级;

A级事项:当前风险总体可控,实施过程中潜在风险较低,不存在明显的个别矛盾。B级事项:当前风险总体可控,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潜在风险,存在明显的个别矛盾。

C级事项:当前存在明确的社会稳定风险,如实施可能引发一般不稳定问题。

D级事项:当前存在较大的社会稳定风险,如实施可能引发较大不稳定问题。

五、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应对方案

责任主体根据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决策前,应履行批准程序,听取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意见,并协同有关部门制订风险应对预案,建立事前评估应对、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总结的全流程工作机制。

对当前风险可控,实施过程中潜在风险较低的A级事项可付诸实施。对当前风险可控,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潜在风险的B级事项,可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并尽量化解潜在风险,做好预案。对当前存在一定社会稳定风险,如实施可能引发一般不稳定问题的C级事项,要认真落实解决矛盾、消除风险的具体措施,待不稳定风险消除后方可实施。对风险较大,短期内无法消除的D级事项,应暂缓实施,并考虑修改实施方案。

六、加强组织领导,维护社会稳定

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及其所出资企业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肩负起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责任。要结合地区和企业实际,研究制订国有企业改革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并认真严格落实。对未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或未根据风险评估报告相应落实防范和化解措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合法权益受损,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有关责任主体要承担相应责任。

国务院国资委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企业 改革 风险评估 通知

抄送:委领导,有关处(室、部),存档(2)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篇4

局各办公室: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的因素,维护我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局党委决定,凡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等重大事项在实施前,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镇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有效预防和化解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镇各村(居)在重大事项实施以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二、责任主体

各村(居)、企事业单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第一责任”意识,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切实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必然程序,切实做到科学评估在前,有效预防在先。重大决策实施、单位是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和维护稳定的责任主体。

三、主要内容和重点方面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重大事项实施的合法性。一是重大事项的制定和实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足的政策、法律依据。二是重大事项实施出台是否符合有关议事决策程序。

(二)重大事项实施出台的合理性。一是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兼顾了广大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反映如何。三是相关政策的落实是否到位,群众满意度如何。

(三)重大事项实施的重要依据是否具备。一是是否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实施方案是否完善。二是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条件是否具备,实施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责任是否明确。

(四)重大事项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影响。一是项目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否通过环保部门的鉴定。二是是否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是否经过安监部门的审批。三是是否做到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设施同设计、同施工、同运行。

(五)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是否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一是否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群众的理解、配合、支持程度如何;二是实施方案是否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有无解决办法。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点:一是农村土地征用;二是重点工程及项目建设;三是特殊群体利益政策的落实;四是企业破产改制。

四、实施办法

(一)全面掌握情况。对拟实施出台的重大事项,各村(居)要在充分论证,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的开展调查,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为预测评估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准确评估风险。各村(居)、企事业单位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对重大事项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科学、客观地作出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制定详细的工作预案,形成评估报告。

(三)编制评估报告。重大事项各责任主体单位要根据评估情况编制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1.重大事项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法规简要说明。2.对重大事项的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情况。3.预防和化解影响问题的工作预案。4.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估或建议意见。

(四)制定工作预案。针对预测评估出来的涉及稳定的较大隐患,研究制定预防和处置工作预案。预案在充分体现周密、具体、可行的原则。主要内容:1.基本情况判断和主要任务;2.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及其联络方式;3.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原则,具体措施和方法;4.对可能发生问题的应对措施及责任追究办法。

五、工作要求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村(居)、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重大事项顺利进行。

二要规范工作程序。在对重大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

时,要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计划一并进行,要按照“确定评估对象,预测评估风险调控,有效化解矛盾”的要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书 篇5

(征地项目报告卷)

事项名称:2013第1秕次淮安早健包装材料项目

稳评单位: 淮安区席桥镇人民政府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编制单位:政和社会稳定风险风险估中心

目 录

(报告卷)1、1批次征地项目社会稳定评估工作报告(1)项目基本情况

(2)项目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3)对项目的稳定风险分析(4)重点、难点问题及建议(5)稳定风险的控制化解措施(6)结论 2、1批次征地项目防范和处臵预案 3、1批次征地项目专家组评审意见 4、1批次征地项目审批表淮安市2013第1批次

征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报告

淮安区席桥镇人民政府

项 目 名 称:淮安市2013第1批次淮安早健包装材料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席桥镇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办(试行)的通知‣(淮政办发„2012‟85号)文件精神,保障我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专门成立了由镇长施淮中同导任组长的征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经过一个星期的工作,征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先后多次走村入户,深入一线,与浦马村村委人人员共同走访了淮安市20131批次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农户,先后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吸收了有关社会机构、相关部门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形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现将淮安市20131批次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报告如下:

一、淮安市2013 1批次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淮安早健包装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落户在淮安区席桥镇浦马村民委员会一、二组境内,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本次征用席桥镇浦马村集体土地面积为19.869亩。进一步加大 淮安区建设的步伐,及时地保障淮安区公共事业。

宣传和严格执行土地补偿人员安臵等政策,上门入户,深入细致做好征地政策的宣传、解释取得村民的理解与认可,维护良好征地秩序。履行征地前公告、确认、听证等程序,确保征地程序公平、公正、公开。随时掌握所涉村民思想动态,及时化解信访苗头。一旦该项目获得上级批准,将严格执行淮政发[2006]57号及[2011]104号文件精神,及时开展征地补偿和人员安臵;将征地预存款打入区国土资源分局专用帐户。征地完成后,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民意见,力求全部安臵人员进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降低。

二、淮安市20131批次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1、淮安市20131批次建设项目的合法性 淮安市20131批次城市建设项目润发冷库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保质保量的补充所占耕地、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及产业政策;并获得市发展与计划改革委员会批准;润发冷库(楚发改备[2011]78号),市规划部门已出具了建设项目规划红线图。

2、淮安市20131批次建设项目的合理性 淮安市20131批次城市建设项目润发冷库,建设项目是围绕核心区建设的充分地保障商务新城的消防、用电 安全,安臵房是安臵新城地块上拆迁户的,较好地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3、淮安市20131批次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淮安市20131批次城市建设项目润发冷库,全面提升新城的整体形象,加快新城的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建设项目是淮安的公共事业,被征地农民大力地支持淮安区的发展,该工程顺民心、合民意,促进新城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启动该建设项目十分必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稳定风险的内涵与成因

(一)社会稳定风险内涵

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是一类社会稳定风险,广义上是批一种导致基础性、深层次、结构性的法潜在危害因素,对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会构成严重威胁。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社会风险就会转变成公共危机。广义的社会风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安涵盖了生态环境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各种风险因素。在狭义上,社会风险是指由于所得分配不均,发生天灾、政府施政对抗、结社群斗、失业人口增加造成社会不安、宗教纠纷、社会各阶级对立、社会发生内争等社会因素引起的风险,仅指社会领域的风险。

(二)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内涵及其成因 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即政府在执行征地拆迁 决策、实施征地拆迁的过程中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生命、财产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失去收益性物业、失去农业工作机会、失去宅基地及住宅、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原有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改变、产生失落感、剥夺感等。另外,不同历史年代不同、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征地性质之间的不同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可能导致群众对比甚至盲目攀比,造成误解,产生不公平感等。

因城市征地拆迁需要而迁出原居住地的被拆迁人,在理论上被称之为“引致移民”,又称之为非自愿移民。与主动移民不同,引致移民的被动性本身即具有一种强烈的色彩。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他们失去土地,拆迁时不得不离开家园,失去原有的生存空间,去适应一个新的未知环境。引发征地拆迁社会稳定风险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征地拆迁的中制性。

在我国,征地拆迁基本上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由政府发布公告、组织与实施,政府行为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样做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土地征收在对农民进行合理补偿的前提下进行。不以农民自愿和同意为条件,其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2、补偿不足。

土地的价值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区位土地价值相差显著。随着城市化的演进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边界土 地升值明显,农民对土地升值的预期加强,“惜地”思想普遍,要价和附带条件越来越高。同时,基于我国目前征地补偿标准,淮安市的补偿标准尽管和上世纪90相比有了巨大的增加,但是由于实行的不是市场价,所以很难赶上土地价值增长的步伐,和农民的不断增加的要求和欲望相比,征地补偿常常显得标准不高。

3、补偿安臵中的社会保障力度不够

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等生存性的需要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政府是责任主体,有关保险机构是实施主体,但是社会保险需要资金的投入。所以,如果没有筹集足够的资金或者资金被挪用,被征地拆迁农民的社会保障措施将会落空。另外,失业人口数量的增加,缺乏失业保险和就业培训,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4、征地拆迁带来的破坏性

当人们耕种的土地被征用,被迫迁移时,其原有的生产系统将遭受破坏,大量有收益的土地和其它有收益的生产资料将会丧失,收入来源减少;教育和医疗保健等福利设施及服务短期内将有可能不到位;搬迁也可能引致社会关系网重构或解体。之种破坏性将影响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被拆迁人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5、补偿不公平等其它原因

不同历史年代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征地性质之间 的不同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可能导致群众相互对比甚至盲目攀比,造成误解,产生不公平感。另外,政府征地程序不到位,粗暴施工和分配补偿费不当等都可能诱发社会稳定风险。

四、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留臵原地拒绝拆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因此,对征地拆迁项目所涉及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界定,应认真分析征地拆迁实施后群众可能引发的异议、遭遇到的损失或不适,这些异议、损失或不适即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在识别了本项目可能面临的六大类社会稳定风险的基础上,对上述六大类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分别进行定性评价。为便于评价表述准确,本报告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划分成5个等级,可能性由小至大依次表述为:较小、中等、较大、很大,并根据专家经验以及对征地拆迁相关利益群体的民意调研结果,界定各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根据对征地拆迁项目实施过程中易发生的社会风险的经济判断,并结合本次征地拆迁项目的具体情形,本项目可能会诱发的异议、损失或不适等诸多社会风险及其评价主要如下:

(一)项目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申报材料齐全、真 实、有效遭质疑的风险

风险内容:该项目的决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该项目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建设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

风险评价:项目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申报材料的真实、齐全、有效性风险较小。

1、项目可能被群众抵制的风险(1)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风险内容:本项目需征用部分农田,把农田变成建设用地,可能会地当地的生态和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建设期内项目的施工会对地表水、空气、噪声环境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施工机械会有作业噪声,施工机械燃油或机油渗漏会引起油污染,施工物堆料场受降雨冲刷会引起地表径流污染,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或生活垃圾随意抛弃会引起污染。大型挖掘机械及运土车辆对道路的损坏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的现象将不同程度的存在。另外,项目在运营期可能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风险评价:项目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较小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周围环 境的影响及整个项目的正常建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该项目可着重考虑在以下方面加强控制。施工期间在晚上九点到凌晨7点禁止高噪声设备施工和倾倒吵卵石料昼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施工车辆进出场前轮胎必须经过冲洗。防止进出车辆将泥土带出场地产生扬尘污染;施工材料按总体布局摆放,规定工程结束及时清场。对于剩余无用的材料和各种外包装物品应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采取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措施。施工、拆迁设臵不低于2米的硬质体围墙实施打围作业,围臵外墙作美化装饰,对工地区域进行临时绿化,拆除建筑物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施工期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废弃物做到及时清除。具体来说,建筑施工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物、水质污染。下面就这些具体影响给予具体的防治措施;噪声防治对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研制、推广低噪声施工设备,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管理力度;建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督察制度,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施工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加大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的宣传力度,使午施工单位真正意识到降低噪声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搅拌站、焊接棚等噪声较大处设臵隔音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未经特批,公众作息时间禁止噪声作业;扬尘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采用新技术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贮藏、装卸、输送和分级时的 扬尘现象,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和平整现场,清运建筑垃圾并进行覆盖。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征地拆迁后造成环境的影响较大。

(2)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

风险内容:由于征地拆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加上群众对征地拆迁的政策缺乏管理,因些,在征地拆迁问题上群众往往会与政府站在对立面,以各种形式抵制征地拆迁。征地拆迁项目中群众最敏感、最担忧的问题是失去土地。本项目要征收土地的,全部是农用地,这些农用地在承包户的良好管理和经营之下,能获得较高的持续的效益。征收农用地不仅会使当地群众人均农用地面积减少,而且对那些已经进行大量投资的承包户的收入造成巨大的影响。

农用地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失去农用地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严重影响。研究资料表明: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来说,失去土地所产生的后果通常比失去房屋要严重的多。另外,保留下来的农用地可能也会影响到项目的各种影响而质量下降。因此,当征地会导致当地群众土地面积减少并危及其生存时,群众可能会对征地拆迁项目 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抵触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一经积累有可能演变成激烈的抵制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风险评价: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很小 为了赢得群众对本征地项目的支持,土地管理部门已在项目征地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做法,有效地化解了群众对征地项目的不理解、不支持。在项目中,一线动迁工作人员高度负责,主动放弃自己的节假日休息时间,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积极与被征地群众联系沟通,发放调查问卷44份,充分了解农民的真实意愿,问卷调查表明:群众对拆迁安臵表示基本满意的群众达7%,满意的达93%,没有群众有满意情绪,说明群众抵制拆迁的风险很小。

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向村民解答各项征地问题,宣传项目建设意义和征地政策;同时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偿数据,一丝不苟,反复核对,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力所能及的补偿问题,顺利、高效推进了征地工作。以前项目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本项目的征地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较的群众基础。

(3)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

风险内容:本项目所在地是一片广阔的农田,当地居民以务农为主,乡村氛围浓厚。席桥镇人民政府综合开发将打破当地居民的生存现状,使得村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造成居民的内心的不安与担忧。

风险评价:群众对生产环境变化的不适应风险较小 本项目征用少量农用地,村民人均土地面积变化不大,这意味着村民以农耕为主的生存方式不会面临根本性改变,但是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给周边地区带来的部分环境问题,不过,这种问题仅仅是短期的,随着本项目的建成,村民的生活环境、出行等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4)群众对生产保障担忧的风险

风险内容:本项目要占用部分农用地,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面积减少,在安臵时又采取货币安臵方式,虽在短期内村民生活可以为继,但从长期来看土地的减少弱化了村民的持续生存能力,使村民对未来的生活保障感到担忧。

风险评价: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很小。本项目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兼顾被征地村民的利益,把地民的短期需要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了弥补村民的失地损失,本项目已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地管理法>办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引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臵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8号)等有关规定拟定了征地补偿方案,并组织召开听证会,补偿方案的合理性得到了群众认可。问卷调查表明,有6%群众对征地后家庭生活变化表示基本满意;有94%群众对征地后家庭生活变化表示满意,说明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很小。

2、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的风险 风险内容:本项目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当地个别居民可能会因为对补偿方案不满意而成为“钉子户”,拒绝征地、抵制拆迁。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带来干扰,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通行,因此,可能引民居的满情绪。另外,不排除有民间组织通过收买当地居民的补偿“权利”而介入反征地拆迁活动,滋事生非,干扰项目进展,并从中牟利。

风险评价: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风险较小 本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精心布臵,组织严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引发、少引发村民的满情绪,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早在征地工作开展之初,淮安市国土资源局淮安区分局就会同淮安区维稳办和对征地工作周密谋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在制定征地补偿方案时,发入调查问卷,召开听证会,反复征求被征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使补偿方案更完善、更合理。补偿方案确定后,又迅速印成小册子开展宣传教育,针对村民所提意见和关心的问题,以问答形式编制成资料,派发至各家各户。在各村设立征地拆迁政策法规流动咨询点,现场解答村民对补偿方案的疑问。对抵触情绪较大的村民,采用“换位”思考方式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消防其对抗心理。另外,针对社会上偶发的与本项目征地有关的零星失实评价,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正面报道,消除误解,引导舆论支持征地 拆迁。

五、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对项目可能诱发的风险及其评价,我们采取了下述风险防范措施。

(一)已经和正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1、注重对农民切身利益的保护

一是严格执行土地补偿标准。根据征•淮安市市区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臵办法(试行)‣、•市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淮政发[2011]104号)对本次征地拆迁的安臵途径做的规定:(1)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拆迁人应当一次性支付6个月的过渡费;(2)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的,拆迁过渡期限自被拆迁人腾空房屋之日起,一般不超过18个月,过渡费按实际过渡期结算;(3)安臵房或者被拆迁人对货币补偿款购买的房屋,与被拆迁房屋等值的部分,符合省财政部门契税征管有关规定的,被拆迁人可有申请免缴房屋契税。按照这个规定的精神,我们制订了补们安臵方案,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本着有利于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角度,制定标准时,取高舍低。

二是做好失地农民进社保工作。涉及的被征地农民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具体名单经各村民代表大会报乡人民政府核准、公示后确定;如村集体经济组织逾期未能确定名单,应 向乡人民政府书面说明原因,由乡人民政府对有关情况核实后,形成书面说明报所在区劳动保障局,先办理材料报送手续。

2、减少施工期间的扰民

市、区、乡三级及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严格要求和监督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采取下列措施: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有可能污染周围环境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水可随意倾倒、排放;施工现场车辆进出场时,要避开每日上、下班(学)时段,水要造成施工现场周围交通不畅或发生事故等。

3、保障项目全过程治安安全

本项目建设应紧密联系和依靠淮安人民政府,服以预防为主的治安防范措施。一是确保补偿款到位然后进场施工,首先保证村集体和村的切身利益。二是确需强制进场的,在补偿款到位的前提下,对现场进行证据保全,同时要求公安、民政等部门到现场维护秩序。三是公安部门在项目全过程加强综合治理的工作,保持征地涉及区域日常治安环境的良好。四是密切关注极少数村民可能的历对补偿不满意引的上访、闹访、煽动群众、示威等动向,第一时间采取教育、说服、化解等措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下一步风险防范措施

尽管本项目征地拆迁项目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风险 程度低,但并不意味着征地拆迁项目会一帆风顺,仍要注意加强对征地拆迁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体矛盾冲突的防范,并随时戒备和监控征地拆迁进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发生。

1、继续加强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本项目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这些正面的影响。尽管短期内农民会有少量的利益损失或者建设期的生活不便,甚至带来感情的痛苦、焦虑等,权衡利弊,当地人民群众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舆论先行。

2、创新思路,讲求科学的征地拆迁方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拆迁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讲求科学有效的拆迁方法,尤其要千方百计应用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显著的征地拆迁工作方法。如实施“四同时”征收模式,将经济留用地、安臵区用地与项目主体用地进行“捆绑”,“同时选址、同时规划、同时报批、同时建设”,最大程度地照顾被征地群众的利益。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还要按规定做好公开、公示工作,保证被地地对象的如情权。

3、加强风险预预警,做好征地拆迁现场维稳工作 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对征地拆迁过程中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每日排查。加强征地拆迁现场的治安保障,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或是聘发生苗头后,各方力量和人员都能立即投入到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开展工作;涉及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亲临现场,对能解决的问题要现场给予承诺和答复,确保事态不扩大,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探索开展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

对那些失去土地,难以从事农业生产者的居民,如果有再就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政府应该专门在征地补偿费用中列出一定的预算,采取订单式等方式,向有关社会机构购买培训课程,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

5、加强对村集体资金使用的监管,预防腐败的发生 各村在征地后获得了不少土地补偿费、留用地和集体经济发展补助,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些资金、资产合法使用的适度监管,防止因资金使用、资产运作不当而影响农民切身利益,进而发生“次生”社会不稳定现象。

六、结论

本报告对本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识别与评价,结论如下:

1、项目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申报材料齐全、真实、有效遭质疑的风险较小;

2、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 可能性较小;

3、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4、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5、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6、项目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7、综合评价表明,本征地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较低;

8、目前已经采取的和下步将采取的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以致消除社会风险。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篇6

为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县建设局根据《××县2010综治维稳委成员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综治维稳委„2007‟5号、×办发„2009‟84、85号规定要求,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持科学决策,积极稳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属地管理,行业负责;事前评估,重在化解的工作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发展阻力,化解社会矛盾,对重大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现将××县建设局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调查研究,影响建设系统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有三大因素:

1、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2、因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引发的群体性矛盾纠纷。

3、房地产产权纠纷等其他方面不稳定因素而引发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或可能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苗头、隐患、群众比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1-

点问题。

二、为了防止影响稳定事件的发生,特制定如下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迅速”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则。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决策、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应急组织

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长由局长担任;各科室、单

位负责人做好本部门处理重大事件的准备和配套工作,以确保发生突发性事件后,及时上报详细情况,协调好各方关系,把突发性事件对我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2、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指导监督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的落实;建立预防和处理突发性事件应急协调机构,确定专职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联络员;建立突发性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加强突发性事件防护、救援力量建设,组织、指导开展专业培训、实战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在接到发生突发事件通知后,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

3、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传达落实省、市、县有关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县建设局突发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的命令和决策,组织协调县建设局应急工作组的工作,搞好各方面沟通与联系,保障信息畅通;及时收集汇总上报事件处理情况;负责领导小组各类文件的起草、印发、存档和各种资料的收集汇总工作;贯彻落实上级批示和传达省、市、县有关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县建设局突发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的指令;承办突发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和对外接待工作。

(四)处置措施

1、及时启动预案,搜集情况。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及时将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报告县建设局突发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

2、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地方,主

要领导要立即到位并采取有效措施,调解人员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和发现矛盾纠纷可能引起的群众性械斗、群体性上访及其他重大性上访及其它重大情况时,县建设局突发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态恶化。同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加强信息联络,确保指挥畅通。建立信息、通讯指挥系统,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报送及时和指挥通讯渠道畅通。

4、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调处力度,落实责任,积极协调,积极排查,积极争取政策,积极宣传、解释法律法规。如发生突发性事件,应采取应急措施,稳妥化解各类矛盾,加强治安防范和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进行正确引导,有较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避免矛盾激化或发生上访,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汇报 篇7

2018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决战年,是我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关系到补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大最突出的短板,关系到“五个福泉”建设和决胜全面小康。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全面开展风险点大排查,归纳总结出现存风险隐患七大类三十七项,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做到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抓早、抓小、抓了,将各类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可控。

一、强化组织,完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

我市出台了《福泉市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责任风险实施方案》,针对存在的七大类三十七项重大风险,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事项,明确责任人,确保具体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压实,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组建工作专班。组建了由市委副书记为总负责人的工作专班,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或副组长的工作小组,负责对七大类重大风险进行全面指挥调度,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统筹推进。二是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特殊情况随时调度的工作机制,调度会主要是听取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各类风险隐患发展趋势,重点是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及市委关于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的决策部署,协调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各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调度机制,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建台账、明目标,并逐一研究、逐一化解、逐一落实、逐一销账,确保相关部署要求落地见效。三是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市督查考评局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我市现存的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考核体系,并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将督查结果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

二、细化措施,防控风险确保稳定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始终坚持防范在前、预防为先的工作原则,强化工作措施,提高防范化解效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一)民生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精准脱贫。及时对建档立卡的错、漏、缺户进行纠错、补漏、完善,对全市扶贫对象进行精准监测动态管理,确保建档立卡信息的准确率。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要求,按照项目实施“532”比例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严格落实“五公告二公示”制度,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扶贫项目的规划、决策、管理,做到项目实施公开化、透明化。二是关注民生。通过实施“四关爱”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优化中小学布局和教学质量,加强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力度,织密织牢社会兜底安全网,着力解决“病从口入”、城镇“大班额”、抢尸弃尸等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民生事业健康发展。目前,已建立留守儿童之家40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所,留守儿童困境救助服务点8个、养老院7个。三是及时救助。出台《福泉市2017-2018年冬春生活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保重点,不出事”的原则确定实际救助对象和所需救助款物,规范救灾款物发放流程,确保救灾款物安全运行。通过整合重建项目、建设资金和社会资源,有序推进因灾倒损民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安置。出台《福泉市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实施方案》,计划2018年投保61200户,省、市两级投保总额为89.11万余元,以提高农村出现灾害后应急处置能力。

(二)城市建设管理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文明执法。出台《福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案件办理程序暂行规定》,规范执法流程,并依托“六位一体”“互联网+”大数据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指挥平台,对文本证据、录音、视频影像等资料记录归档,确保执法全程留痕。实行征地拆迁、赔偿补助标准公开公正透明化,建立顺畅沟通渠道,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贷款,稳定征地拆迁群众情绪。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要求,要求施工企业缴纳解决农民工工资纠纷保证金,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合理合法解决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事宜。二是规范建设。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主体工程禁止转包和违规分包、转包,严禁以低于成本价包揽工程。坚持“三最”原则,精准摸排调查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按程序审核,按规范建设,重点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在项目建设前,要求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确保城市和景区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文物得到完整保护。三是强化管理。坚持“两个同步”,着力整顿并规范建筑市场,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障大型机械运行安全;着重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开展复查审查工作,对相关“三类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建筑工地无重大质量安全隐患事件发生,全力打造省、州样板工地。加大物业管理公司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的物业管理队伍,积极引导小区居民自觉参与小区管理。目前,全市已有15家新建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备案并发放备案证书。

(三)公共管理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多渠道维护法治。全力打造“一中心”“一平台”,建立政务110服务平台,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福泉“112”模式,将群众信访、法律咨询、纠纷化解融入一个平台受理、一个窗口服务、一套机制解决,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充分运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现代高科技,织牢网络信息防控网,拓宽监管范围,及时发现、封堵、删除蛊惑煽动群众的信息,对已发生极端、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治安、刑事案件涉及人员进行依法处理、正面宣传引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高质量提升服务。加大出租车、客运车管理力度,合理制定运营标准,深入开展黑车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严格按照景区星级目标打造标准,加快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推行厕所革命,重点对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游客聚集区域,实行专人管理,明确相关收费标准和旅游产品销售价格。开展导游IC卡扣分检查工作,挤压“黑导”“劣导”生存空间,保障旅游者出游安全,提高服务品质,树立旅游行业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三是零容忍保护环境。扎实开展环保“风暴”、百日攻坚专项等执法行动,对辖区内清水江流域、乌江流域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重点对辖区内8家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采取夜间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正常。目前,下达环境监察执法通知书80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5件,共处罚金290余万。严肃查处“未批先建”、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保设施在项目建设中得以落实。目前,已对9家安装自动监控企业进行现场监察,下达环境监察执法通知书15份。

(四)安全生产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推行“双控”机制。在全州率先在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三个行业分别推行“双控”机制,有效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从根本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科学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提高运营效率。在煤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积极推进科技投入,不断加强井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加大矿山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建立安全投入长效机制,促进企业规范、高效运营。在煤矿领域,以恒睿集团为主体,整合福泉境内及周边县境内煤矿资源,提高煤矿企业生产力和抗风险能力。在非煤矿山领域,推进全市50家矿山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减少非煤矿山企业8家,有效提升非煤矿山的规模化开采,保障资源有效利用,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三是加强应急防范。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平台建设,督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各生产经营企业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机制,指导高危企业加大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依托瓮福集团、工业园区等重点企业和场所,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煤矿等行业的紧急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确保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做好重大群众性活动的安全引导及防范,详细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增加安保人员,做好交通引导和安全疏导,杜绝出现因安全防范不力导致人员伤亡的现象。

(五)经济金融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招好商优环境。紧抓2018年产业大招商突破年机遇,制方案、层责任、明目标,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紧盯磷石膏综合利用为主的磷化工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为载体的全域旅游大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助推农民工转移就业、就近就业。优化招商服务,以企业“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现新进项目代办,营造好亲商、爱商、助商服务环境。深入开展“千企改造”工作,对效能低污染大的企业进行关闭,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停工改造或搬迁改造,高效发挥企业效率。二是抓预防严惩治。制定出台《福泉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方案》,举办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工作,全面曝光最新金融诈骗和电信诈骗方式方法,增强市民自我防范意识,对发现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电信诈骗案件从严处理。制定互联网金融整治方案,联合相关单位开展风险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到位,确保两类公司依法合规运营。三是去杠杆化债务。坚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有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清理系统内的债务项目,进一步核实底数,精准掌握债权债务情况,区别对待、量体裁衣,通过低成本置换高成本、PPP转化等多渠道化解存量债务,降低债务余额。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增加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提高专项债务可偿债财力。以通过压缩债务余额和提高可偿债财力双措并举,降低综合债务率,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六)工作作风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紧盯“四风”转作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有效解决调查研究走形式、走过场以及会议活动铺张浪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实现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二是严守纪律强监督。制定和完善《福泉市六届人民政府“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意见》,规范政府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严格按照相关工作原则及相关规定,加大政府性调研、会议、活动等方面惩治腐败力度,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严肃查处不收敛不收手之人,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持续形成强大震慑,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三是精准统计呈实事。严格执行“一月一调度一分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全面摸底调查,确保统计工作不重不漏。严格执行“三个制度”,做到“三个结合”,抓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认真组织各统计专业开展自查,严守统计工作红线,及时纠正各种统计错误,杜绝错报漏报等情况发生,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七)宣传报道类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一是坚定立场。在重大政治表述、重大提法上从严把关,严格政治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看齐意识不动摇、纪律规矩不动摇、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方针不动摇,时刻保持与中央、省、州、市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格程序。严肃新闻宣传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特别是在对党委、政府会议活动的宣传报道中从严要求,严格把关,层层负责,杜绝新闻宣传出现与党委、政府定性不符,用词用语不规范等现象。三是强化引导。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化解舆情风险,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分析等工作制度机制,在全国及省、州、市“两会”、“党代会”等时间节点严格执行网络舆情24小时值班责任制,建立120余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舆论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积极引导,化解风险。杜绝对损害地方形象的网络谣言处理不及时、正面发声不力引发持续关联炒作的问题发生。

三、查找问题,促进工作提升见效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开展顺利,经济社会环境良好,群众满意度、获得感逐步提高。但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债务限额与融资需求仍有差距,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任重道远。二是民生项目资金投入大,来源少,民生领域抗风险能力不足。三是面对新形势下互联网违法增多、非法信贷增多等情况,应对新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待提升。

今后,我市将重点围绕以下几点开展好重点风险防范工作。一是主动防范。加强风险防范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稳步推进,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市场机制效率”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系统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实施方案,明确每个阶段风险管理的重点。加大对新形势下风险防范工作学习,紧跟时代需求,提升防范本领。二是系统应对。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设计,事前加强风险的预判和防范,事中加强风险的应对与处置,事后加强风险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框架,修复资产负债表,建立新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三是标本兼治。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等基础性领域和关键性环节改革,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所必需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管机制。四是守住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防患于萌发之时,充分估计最坏的可能性,对最坏的情景做到心中有数。面对风险时做到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客观地分析和评估风险,通过科学的风险处置,确保不出现最坏的情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是市政府及各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和法定义务,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领导,采取更有力措施,切实防范化解好重大风险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上一篇:拍摄服务合同范文下一篇:高中生红日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