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信息技术会考网络部分试题(通用4篇)
2022年云南信息技术会考网络部分试题 篇1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功能是(资源共享)。
局域网和广域网是按网络中计算机数量的多少以及传输介质的不同来划分的。(错)
属于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的是(共享软件资源,网络中的计算机共同用一台打印机,通过QQ聊天、传送文件)。
下列选项与因特网无关的是(在电脑上写一篇文章),与因特网有关的是(给国外的客户发电子邮件进行商务交流,通过QQ与上海的同学视频聊天,过春节时,使用IP电话给外地的朋友打电话送去祝福)。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的是(在电脑上用软件美化照片)。
在因特网上当“黑客”查看别人计算机内的文件,不进行任何破坏活动,所以不属于违法行为。(错)
下列行为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是(对论坛上别人的合理求助,给予帮助)。通过英特网来获取多媒体信息,无需注意版权问题。(错)
把同学的照片进行合成修改后,无需经同学本人同意,可随意发布到因特网中。(错)网络在极大的方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不知迷网络聊天交友、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是青少年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对)只有一台打印机,为了每个人都能使用,可以将打印机连接到局域网的计算机并设置为共享。(对)其他设备也一样。
小黄同学在使用博客进行网络交流时,他可以(转载他人原创文章注明出处)。BBS指(电子公告牌)。
计算机网络描述正确的是(只有两台计算机也可以构成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通常使用光线、双绞线等;能实现资源(软件、硬件)共享),错误的是(只要使用传输介质将计算机连接起来,计算机之间就能相互通讯)。上网必须要使用网线连接计算机。(错)(可以用无线上网卡无线上网。)计算机通过ADSL宽带接入因特网时,不需要用到的设备是(电话机),用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网卡、网线)。
通过ADSL可以实现宽带上网。(对)
在局域网中,为了让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必须用到的网络设备是(网卡)。某公司内部网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172.48.10.96”,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该计算机的主机地址是(96)。
下列选项中属于网络浏览器的是(IE,Firefox,360安全浏览器)。
为了省去每次访问同一个网站都输入网址的麻烦,可以使用IE浏览器的“收藏”功能将网址保存起来。(对)在保存网页时,选择的网页保存类型是“网页,全部”,那么保存成功后可以得到(html文件和对应的一个文件夹)。下列网站中,属于典型的搜索引擎网站的是()。
使用多个搜索引擎来搜索相同的内容,其搜索结果是(可以搜索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关于搜索引擎的描述,正确的是(搜索引擎是因特网中提供信息查找及检索服务的网站)。在百度搜索引擎首页中单击“mp3”后输入关键字搜索得到的结果都是视频。(错)
如果在百度中搜索“彩云之南”这首歌,最合理的方法是(选“mp3”分类后,输入“彩云之南”搜索)。
如果使用空格将两个搜索关键词隔开,那么搜索到的一般都是只包含第一个关键词或者第二个关键词的信息。(错)如果要在白肚中查找云南大理相关的旅游线路信息,下列比较合适的关键词是(大理 旅游线路)。
2011年,深圳举办大运会活动,想要了解深圳筹办大运会近况,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应合理使用的关键词是(2011 深圳大运会近况)。IE浏览器工具栏有一个
图标,那么“主页”指的是(每次打开浏览器时默认打开的网页)。)图标。如果要在浏览器中查看近期访问过的网站的网址,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浏览器中的“历史”工具是用来保存近期观看在线电影的观看记录。(错)被收藏的网页链接是网址。(对)
只能使用图片来设置网页中的超链接。(错)
电子邮件地址有两部分构成:账号名和服务器域名,中间用符号“の”隔开。(错)@ 下列地址中,不是电子邮件信箱地址的是(C)。
在一个网站上申请电子邮箱,点击下图中的(“注册免费邮箱”按钮)可以打开申请邮箱的页面。
刘明在中注册了用户名为“xiaoming”的免费邮箱。他的邮箱地址应该为(xiaoming@foxmail.com)。
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错误的是(如果收信人不在线,那么发送的邮件就不能被接收到),正确的是(电子邮件可以在不同的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电子邮件可以一次性发送给多个人;)夏云给某建筑公司写了一封求职自荐邮件,暂时不想发送,需要将其保存。一般来说邮件会保存在(“草稿箱”)。发送的邮件保存在“已发送”,删除的邮件保存在“回收箱”。使用“转发”功能可以将收到的电子邮件完整的发送给其他收信人。)电子邮件一次可以发给多个收件人。(对)发信人发邮件不要求收信人在线。(对)
接收电子邮件时,下载附件后可以先打开再查杀病毒。(错)
张开辉在申请支付宝账号时,需要设置登录密码。密码较安全的是(D)。因为D包含了字母、数字、符号。
2022年云南信息技术会考网络部分试题 篇2
一、从对比中看变化
1. Excel操作题
试题1: (2008年) 在工作表Sheet1中, 以“胜率%”为主要关键字, 按降序对表格数据区域B9:F24进行排序。
试题2: (2 0 1 0年) 根据提供的“4 0 0米项目上一届纪录”, 按照“成绩”统计女生“破纪录级别”, 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 没有破纪录的则填写“无”。
变化:试题1已明确告知学生使用排序操作, 考生只需按要求完成即可, 旨在考查学生对排序这一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试题2则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上的提示, 采用排序操作的方法是考生在分析和思考实际需求之后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尽管考点一致, 但试题2明显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即实际应用能力。
2. 网页制作题
试题3: (2009年) 在[3]所在单元格内插入images文件夹里的图片“jg3.jpg”。
试题4: (2010年) 将images文件夹中的“风筝.bmp”文件转换为JPEG格式, 以“fz.jpg”为文件名保存到images文件夹中, 再将“fz.jpg”图片插入到网页中[3]所在的单元格内。
变化:两题的考点均是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不同的是, 试题4还包含了对图片格式的处理, 方法有很多, 可以用A C D S e e、画图、P h o t o s h o p等软件, 只要能够实现目的即可, 对过程没有限制, 符合计算机
/楼美霞
“一题多解”的特点。此外, 试题4还对不同软件的同时使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改变了以往“一题一软件”的固定模式。
3. Flash操作题
试题5:在“背景”图层的第1 0帧处插入帧。
试题6:测试影片时, 发现“s u b”场景右下角的大球一闪而过。请让这个球与另外三个球一样始终在舞台上跳跃。
变化:两题的考点一样, 描述方式与考核目标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试题5, 考生只需按要求完成操作即可。而要完成试题6, 考生必须先掌握试题5所涉及的基本操作, 再理解这个操作的作用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个操作。显然, 无论从技能目标还是从能力目标来看, 试题6都更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4. 对脚本的理解
试题7: (题目较长, 限于篇幅, 仅简述题意) 仔细观察和理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脚本, 在四个选项中选择描述正确的选项。
变化:这是今年新增的考点, 形式为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制作脚本的理解, 难度中等。
二、从变化中看趋势
1. 从技术核心转向工具引导
纵观多年上机考试中的操作题, 几乎无一例外都采用了要求明确、方法固定、答案唯一的命题形式, 考生只需在试题的提示下逐项完成操作即可,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情况下需要这么做, 考生无需多加考虑。显然, 这是一种技术至上的理念。那么, 上机考试是否就只能考查纯粹的操作技能?上述试题2就是对这一疑问的有力否定。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 除了把它的使用方法教给学生外, 我们更应教会学生判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
2. 从零散考点转向综合运用
机考中通常分模块考核操作题, 即一个操作大题内考核的都是同一个软件, 模块与模块之间没有交叉, “井水不犯河水”。但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实现某种功能, 同时使用多种软件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E x c e l中制作的图表要嵌入到W o r d文档中、制作网页时用到的图片需要通过P h o t o s h o p来处理, 等等。在目前“考什么, 学什么”的教育现状下, 试题4的命题形式就是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引导。
3. 从简单要求转向问题解决
对于试题6, 如果沿用以往的命题风格, 通常会用以下形式进行描述——“在s u b场景中大球所在图层的第1 0帧处插入帧”。显然, 这种描述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要做些什么, 但试题6并没有如此直白地告知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在分析、思考和选择工具 (方法) 后再确定应该怎样去操作。同样的考点, 采用不同的描述形式, 其背后所蕴涵的意义却有着质的区别。试想, 这种遇到问题先分析思考, 再选择工具去解决的过程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吗?可以看出, 会考试题正在逐步走向生活化、实用化。
4. 从分散操作转向规划设计
以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例, 对规划、设计与制作作品这一完整过程的体验是模块所强调的核心理念, 但由于受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对作品整体设计能力的考核暂时还无法实现。今年新出现的试题7采用的就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 它至少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将操作化整为零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 而合零为整才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核心。因此, 在教学中, 必须培养学生整体规划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三、从趋势中看发展
1. 越来越重视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从问题解决出发, 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诸如“按新课程要求上课费时费力不说, 考试又不考”这种声音的存在, 会让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此看来, 新课程理念践行的脚步之所以迈得不够稳健, 试题引导方向的偏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直以来, 信息技术的命题都始终摆脱不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影响, 重技术、轻应用的痕迹非常明显, 浙江省今年会考中的新试题将会是对固有模式的有力冲击, 也是一种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大胆尝试, 相信这样的试题会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指明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向。
2. 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以往的命题形式, 学生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照样可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随着越来越多的试题开始渗透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讲练式、任务驱动式教学将无法适应试题的变化, 试题中考核的综合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等都需要学生在亲历与体验之后才能获得。因此, 原本只是点缀的情境教学、探究学习、设计创作、交流合作等环节就成了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摩课中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将不再是应景, 而成为了主流。“以学生为主体”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而将被千方百计地加以落实。基于生活情境、注重自主探究、重视学法指导、体现设计过程且极具可操作性的优秀教学设计将大量涌现。以上种种必将会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而推动新课程理念真正走进课堂。
3. 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篇3
判断题:
1、单元格是表格组成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改变单元格的属性来改变表格的外观和布局。对
2、网页中设置的文字动态效果,在预览方式下是无法看到的。 对
3、在预览状态网页是不可以修改的。 对
4、在FrontPage中,图片是无法建立超链接的。 错
5、创建超链接之前一定要制作好链接目标。 对
6、 网页一般由文字与图片组成,还可以包括声音、影像和动画等。 对
7、对于重要的数据,最好不要保存在C:盘中,因为C:盘中的数据容易丢失。( 错 )
8、Excel是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应用软件。 ( )
9、在Excel的工作表中,每次只能向一个单元格输入数据。 ( )
10、当发现一个(且只有一个)单元格中的数据输入不正确时,必须删除该单元格。 ( )
11、筛选数据就是删除不符合条件的数据。 ( )
12、为了避免因断电等以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实际的上机操作中,每完成一定的工作或任务,都应及时地保存文件。 ( )
13.选中文件夹后,可以右击鼠标,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删除”按键删除文件夹;也可以用“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命令删除文件夹。( )
14.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是发展到21世纪才出现的。( )
15. 在计算机中,被删除到回收站的文件是找不回来的。( )
16. 画图程序中画一个正方形的步骤是:先选择长方形工具,然后拖动鼠标,拖出自己需要的大小既可。( )
17. 在”画图”程序中,选择前景的操作步骤是:在颜料盒中用鼠标右键单击颜色块。( )
18.不同的文件夹下可以有文件名相同的文件。( )
填空题:
1、先建立好两个网页,然后通过 把它们链接起来。超链接
2、要预览悬停按钮的实际效果,必须对网页先进行 操作。保存
3、通过对单元格进行 和 操作,就能够作出比较复杂的表格。 拆分和合并
4、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软件)
5、 在Excel中,活动单元格右下角的`小黑点叫__________,使用它可以在相邻的单元格中快速填入有规律的数据。
6、 Excel中的计算公式一般都是通过引用__________来进行的。
7、 当在一个窄小的单元格中输入了较多的内容常常无法全部显示,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解决。
8、 在Word中绘制正菱形的方法是:选择“菱形”工具,按住________键,同时在工作区中拖放鼠标,即可画出一个正菱形。
9、 当Word中插入的图片的位置无法发生改变时,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修改图片的环绕方式。
10、在英文输入状态下,按 键可以切换到中文输入状态。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练习试题及答案 篇4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5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UPS 2.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
A.高级语言 B.符号语言 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 3.某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程序属于()。
A.图形处理软件 B.应用软件 C.系统软件 D.字处理软件
4.计算机可能感染病毒的途径是()。
A.从键盘输入统计数据 B.运行外来程序 C.软盘表面不清洁 D.机房电源不稳定 5.不能打开“控制面板”的操作是()
A.“开始”菜单→“设置”→“控制面板” B.“我的电脑”→“控制面板” C.“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
D.“开始”菜单→“程序”→“控制面板”
6.不能关闭Windows应用程序主窗口的操作是()。A.单击窗口的关闭窗口按钮 B.双击窗口标题栏
C.双击窗口的控制图标 D.从“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 7.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
A.下载文件和搜索 B.浏览和电子邮件 C.通信和资源共享 D.新闻组和网络聊天室 8.下面属于合法的IP地址是()
A.193.234.97.3 B.202,120,0,1 C.213;368;23;45 D.145/123/43/54 9.图像文件的格式不包括()
A.BMP B.DOC C.GIF D.JPEG 10.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一篇新闻报道的内容 B.一段宣传影片 C.一张VCD光盘 D.一份商品广告 11.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应用软件和自由软件 C.共享软件和自由软件 D.系统软件和自由软件 12.下列按钮中,能够使窗口还原的按钮是()A. B.
C.
D.
13.在微型计算机中,各种信息在存储器中通常采用()保存。A.八进制 B.十进制 C.二进制 D.十六进制 14.微型计算机中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A.汉字编码 B.国标码 C.BCD码 D.ASCII码 15.微型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是由()组成的。A.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存储器
二、Windows操作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C盘test文件夹中建立一个新文件夹lx2002。
2.在桌面上建立C盘test文件夹中“计算机硬件“的快捷方式。
3.将C盘test文件夹中的“成绩统计.xls ” 移动到C:testlx2002文件夹中。
三、Word操作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打开c盘test文件夹中名为“信息化与优质教育”的Word文档。
1.在文章最上面居中插入标题“信息化与优质教育”,并将其设置为楷体、32号字。
2.将全文中的“资产”一词替换成“资源”。
3.将第1自然段复制到文档最后,作为第三自然段。文档内容:
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有人预测,21世纪的社会是网络化社会,网络对21世纪的人的作用,相当于电对20世纪人的作用一样,就是说,21世纪的人要过现代生活,不可能离开网络,网络化是未来人生存、发展的重要的生存环境。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网络的发展比预想的要快,9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收音机的听众增加到5000万听众,用了37年;电视的观众,增加到60万,用了13年,而网络的网民增加到7000万,用了不到3年,而且现在的速度还在增长。97年全世界上网人数只有2700万,而2003年将突破10亿。中国网络发展速度是增加速度最快的,现在,电视也能上网,手机也能上网,网络发展之迅速超出了预计。网络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是技术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内部的图书资料,现在的资产,则可以利用网上的资产,这就大大地扩大了教育资产,而且学生也能搜集到大量的资料,这必然要改变教学方式,有人讲,会引起一场真正的学习革命。
有人认为,网络是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文字的发明,扩大了文化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次是印刷术发明,也扩大了文化传递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平民教育、普及教育成为可能,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和贵族对知识的独占;现在第三次文化传递革命就是网络技术在文化传递中的应用,有人说,会打破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的垄断。信息化、网络化带来了一次可能是真正的教育的革命,也有人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30多个人一个班,是产业革命以后发展起来的,其重要特点是,大批量、标准化培养人,其与工厂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产品是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将从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转变为小批量、按需生产,那么,教育会不会转变为个性化的、个别化的、社会化的按需施教。这几年,总的讲,网络带来的教育资源的开放,使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加开放,所以考虑优质教育要考虑信息网络化因素会影响未来对教育变革的走向。
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操作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下载“新浪网站”中的软件:腾讯QQ2000C,其网站地址为:tech.sina.com.cn/down, 并将下载的软件保存在C盘test文件夹中。2.将“青岛教育信息网”的主页”以“青岛教育”为名保存到C盘test文件夹中。3.应用Outlook Express发送一封邮件,对方的邮件地址为:boy@sina.com , 邮件的内容是: 王晓同学:
你好!为了纪念数学系89级甲班毕业10周年,举行全班聚会庆祝活动,请你于2003年10月2日上午8:30准时到达财经大学第五实验楼二楼208教室参加活动,请务必光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B 5.D 6.B 7.C 8.A 9.B 10.C 11.A 12.D 13.C 14.D 15.C 二、三、四操作题:根据操作完成情况分步计分。
°.·°∴ ☆.·°.·°∴ ☆.·° ┊ ┊ ┊ ┊ ┊ ┊ ☆ミ ┊
★
■■■■■■ ■■■■■■
【2022年云南信息技术会考网络部分试题】推荐阅读:
2022年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模拟试题六01-03
云南省会考生物试题05-12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答案08-12
云南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28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及答案07-09
河北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11-21
2023年信息技术会考模及操作题步骤07-27
fvqxg云南旅游信息07-01
云南高中会考物理题目08-01
【云南大学】信息检索期末复习重点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