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

2024-08-22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通用7篇)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 篇1

信息会考复习课——第一册

第1、2课时

总第1、2课时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技术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一章知识要点,强化练习巩固。教学重点:详见以下考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理论上机连上)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练习,上机测试

教师活动:讲解、点评、单独辅导 教学过程:

【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二节 【考点解析】 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 ② 价值性 ③时效性 ④共享性。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能判断出其体现了信息的哪个或哪些特征。3信息技术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①

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② 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 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要求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①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②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③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学生练习】信息技术模拟练习第一套(上机)【教师讲解】练习要点知识 附第一套练习答案:

【考点】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和特征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 第一、二节 【考点解析】 信息加工含义及目的(P40)

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断、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使收到的信息满足我们的需要。信息加工的目的:发掘信息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信息加工的重要性(P40)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①记录信息 ②加工信息 ③发布信息 ④存储信息 4 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P41):人工到计算机、各自优缺点、计算机不能取代人工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注意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对照)(P41~42)

① 选择计算机软件或编程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类型(P42~43)① 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② 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必修教材第四、五章详讲,文本、表格、多媒体信息加工)③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7信息的编程加工

① 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② 用VB编程大步骤: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运行

【考点】了解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并能列出一至两种智能信息处理的软件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 第三节 【考点解析】 机器的智能是由人赋予的,尚不具备象人一样的思维能力。深蓝II的胜利,实质上是许多国际象棋大师和软件专家借助一台超级计算机胜了卡斯帕罗夫一人。2 实际应用(P48~50)

① 模式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等 ② 机器翻译:语言翻译

③ 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 ④ 其它:专家证明、机器证明、数据挖掘 3 智能信息处理软件举例

语音识别软件(微软、IBM、手机的语音拔号)、手写识别软件(微软拼音输入法3.0版、联想手写输入)、字符识别(清华紫光文字扫描识别)

【考点】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一节 【考点解析】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

定位信息需求:①信息的时间范围 ②信息的地域范围 ③信息的内容范围(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样的信息”)(2)选择信息来源:注意P15的表2-1信息来源的分类

要求完成P16的实践“各种传播媒体的特点(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4)评价信息:评价依据 【学生练习】信息技术模拟练习第二套(上机)【教师讲解】练习要点知识 附第二套练习答案:

信息会考复习课——第一册

第1、2课时

总第1、2课时

执教时间:

课题: 信息技术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一章知识要点,强化练习巩固。教学重点:详见以下考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理论上机连上)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练习,上机测试

教师活动:讲解、点评、单独辅导 教学过程:

【考点】掌握多个关键词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二节 【考点解析】 搜索引擎: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工具(1)全文搜索引擎

①使用方法称为“关键字查询”。代表网站:google.com、baidu.com。②分为两种:A 拥有自己的数据库 B 租用其它引擎的数据库 ③搜索技巧:关键词的选择、细化,逻辑命令的应用等 特别注意同时用两个关键词搜索时的用法(必修P21)(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①将收取到的各个网站(网页)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也称作分类搜索。代表网站:Sohu.com、sina.com ②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采集和存储网络信息,依靠手工为每一个网站确定标题给出大概描述,建立关键字索引,放入相应的类目体系中。2 知道什么是网络数据库(必修P31)

信息资源专业性强,主题明确,检索的相关性高,资源质量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考点】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涉及教材章节】《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章 第三节第一点 【考点解析】 因特网服务分类(P5)2 文件传输(FTP)(P2~3)

使用FTP能够快速地上传与下载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资料,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FTP除了可以传输小文件,还可以传输大文件。QQ中的文件传输可以方便地实现文件传输。2 远程登陆(P4)知道含义,了解即可 3 因特网的应用领域(P6)

教学、科研、商业、远程医学诊断和气象预报等各种领域。4 因特网服务组织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P38~39)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

【考点】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工作原理;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涉及教材章节】《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 第三节 【考点解析】 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与全文搜索引擎 2 特色信息检索工具:专搜图片、音乐等,FTP搜索引擎(如:北大天网)3工作原理(P23~26)

①全文搜索引擎: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

②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采集—索引分类—建库—建立用户界面。形成一个信息连的树状结构即总目录—专题目录—连接—网站。4 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选修P21~22)

①多媒体信息检索 ②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 篇2

一、近几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存在的问题

1. 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如IP地址、网址及邮件地址, ROM与RAM,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等等;课本中的一些“小知识”、“小实践”、“想一想”等内容没有认真地去看、去做、去想, 如传输速率bps、文件传输协议ftp、文件的类型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注意到, 如“回收站”、“URL”等, 直接导致相关题目的得分率下降。

2. 基本操作技能不熟练。

在Windows操作题中, 将“复制操作”做成“移动操作”, 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时字母输入错误, 只会创建文件夹而不会创建文件, 等等;在Excel操作题中, 单元格的正确选定, 数据的正确筛选, 按要求在正确的位置建立图表, 在分类汇总前应该先进行排序等操作不够熟练;在Internet的学习中, 能直接上网操作的学校较少, 模拟练习做得也不多;网页制作的基本要求还没有达到, “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行”这一题的得分率很低, 其他的操作技巧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 学生在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操作, 更不用说达到熟练的程度, 导致考试时操作失误较多。

3.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部分学生的学习比较教条、僵化, 书本上的知识稍加灵活运用, 考试时就无从下手。例如某软盘已保存了1000kB的数据, 有29%的考生不知道该软盘中还能存入约多少大的文件;一段最简单程序的运行结果都不会分析, 有一题除了一句输出语句外, 其余的都是赋值语句, 竟有51%的考生做错。在试题中要稍加分析的题, 得分率均较低。例如大写字母A的ASCII编码为1000001, 则大写字母C的编码有42%的考生没有选1000011这一项。

从考试结果来看, 绝大部分学校对这部分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 而没有重视操作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2010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界于1983年开始对高中生实施与高考互补的会考, 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偏科,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促使每一个高中生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从评价的要求来看, 它是一种最低标准的过关性测试, 只要达到这一标准, 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具有了最基本的信息能力, 而并不是要所有的学生在未来都必须成为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从根本上说, 信息技术会考是用来测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信息素养水平的考试。另外鉴于新教材的改进、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其变化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 端正心态, 正确对待会考, 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信息技术会考依据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来命题,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 尤其是操作能力的考查。由于学生水平与各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 会考可能给很多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我们应该统一认识, 认识到会考是水平考试, 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会考, 帮助学生树立顺利通过会考的信心, 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争取优异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分层复式教学, 对于基础较好学生, 尽可能会考复习和能力培养两手抓;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则应注重“双基”复习并加强训练。

2. 明确复习目标, 有目的、有计划的复习。

在复习中, 教师应分析各部分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力求抓住主要的、基础的东西。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 教师应要求学生落实课本上课后的习题, 针对学生水平差异进行适当的巩固训练, 不必为了考试而补充很多, 导致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 认真分析以前会考试卷, 把握复习层面和难易度。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主要是操作的方法或结果, 一要重视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不能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二要把握知识联系, 灵活应用知识, 学会运用一个知识或多个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4. 进行学优 (学困) 生辅导计划, 注重各个层面的考生复习。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讲到具体的操作, 因硬件条件的限制而形成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某些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多, 自然如鱼得水;某些学生接触机会很少, 就只能束手无策, 从而形成很大层面的优差生, 教师对优生应进行提高性的知识扩展,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高要求、高技能。而针对基础较差的这部分学生应对基础知识部分辅导教学。另外, 在会考来临之前应定期开放机房让他们上机练习, 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5. 结合学科特点,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机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心要环节, 上课时要提高上机效率, 现在会考都是采用上机操作, 平时上机时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学习, 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 而不是由教师讲授标准答案, 学生被动记忆。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布置科学的研究、操作任务, 做到有的放矢;其次, 可通过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 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最后, 对于教学中学生一学就会、时间一长就忘的知识与操作, 应适当加强巩固训练, 特别在考前要多加练习。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教材变动大, 内容更新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对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不断地钻研教材和会考标准, 不断地改进教法, 以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信息技术。同时, 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题型、新的考试评价方式, 以更有利于对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而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核和复习也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会考是全面检查和认定学生是否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会考成绩是学生能否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会考相对于一般考试的特殊意义, 因此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抓好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 教师除了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平时教学打好基础, 更重要的是要抓好最后阶段的复习教学工作。本文根据近几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今年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若干对策, 对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第一版.

[2]魏雄鹰, 陈承灿.2003、2004年浙江省高中会考试卷分析——信息技术.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复习 篇3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会考的重要性

每到会考复习时,经常听到其他同事说:“你们信息技术很简单,都可以轻松通过。”其实他们这样说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信息技术会考只有选择题和操作题;二是学生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课。但是学生这种喜欢只是停留在上网、玩游戏等娱乐上,并不是真的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

信息技术这门课教学内容多,特别是涉及的软件多,学习时间短,再加上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性很高,所以在会考前安排系统的复习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尤为重要。

二、研究《会考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要求,注意考试变化

《会考考试大纲》是会考命题的直接依据,颁发《会考考试大纲》不仅有利于克服考试工作中的盲目性,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而且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不仅要把《会考考试大纲》的有关内容融入复习教学之中,而且要指导学生利用《会考考试大纲》对复习的内容、考试的试题、手头的材料进行鉴别。对那些明显有悖于《会考考试大纲》的要求,要大胆舍弃,绝不能在这些方面患得患失,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三、研究会考试题,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我们在到处搜集信息的时候,其实最大的信息就在会考试题里,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会考试题的研究,抓试题中稳定的部分,突出复习重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1.借助会考试题,构建复习的基本框架。先把每一年的会考试题按个各个章节分开,然后以每个章节为单位进行试题分析,得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再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的串联起来,最后把各个章节整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一个复习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框架有了,复习便可有的放矢。

2.借助会考试题,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其实每一章的知识点就是那几个,再加上每年会考有两次,这对命题者来说有点难度,既要抓住知识点,又要避免重复,因此大部分试题是以知识点为主轴适当拓展而来的,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由易到难,这就要求老师在复习中以知识点为中心,不断进行拓展,平时多对此类试题进行细致的鉴别和甄选工作,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更高的训练价值的复习试题,适时增加上机实践次数以巩固理论知识。

3.借助会考试题,适当查漏补缺。首先要指导学生对照试题跟《会考考试大纲》逐项检查自己哪部分知识还有欠缺,哪些能力还有不足;二是指导学生分析自己做过的试卷,找出强项弱项,指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立即加以弥补,弥补的方法是做单项强化训练;三是老师要把每一年会考试题进行比较,发现学生失分严重的部分加以训练。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试题,这部分内容算是最基本的,又不会超纲,但是考试中失分率较高,虽然初中里面有讲过,但是在复习的时候要把相关知识加以补充并做重点强调。

四、考前的工作要认真完成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让学生把以往做过的错题拿出来分析,不仅要弄清楚是如何错的,还要弄清解题的思路;二是临考前要熟悉会考试题,找些卷子来练练,严格按会考要求来完成,以便适应会考的考试气氛。

五、平稳心态是做好上机考试的操作题的关键

上机考试由选择题和操作题组成,选择题侧重理论,操作题侧重实践,也就是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一进入计算机房难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因此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沉着应试。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从这两方面做起:一是学生自己心态要摆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同时要克服骄傲心理,防止“阴沟翻船”;二是平时上机操作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也就是按规定动作完成,只要平时测试都能够很好地完成的,那么到考场里就不会顾此失彼,自然就胸有成竹。

以上是我对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一些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信息技术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这个潮流,同时会考复习每年都在进行,我们要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再创新。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 篇4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1 辽阔的疆域

1、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陆地大国: ①国土辽阔②陆界(20000多千米)③陆上邻国多(15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③隔海相望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E);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曾母暗沙(4N);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处(53 N)。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5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2、34个省级行政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书本八年级上册第7、10面)

1.2 众多的人口

1、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 1 上。目前人口数为13亿多。

2、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疏密不均划分线: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人口多处特点 人口少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3 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55个)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等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势地形

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

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特别是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多灾害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

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我国气温最冷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最热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降水最多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3河流和湖泊

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呈“V、W”字形,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武汉);中游:宜昌——湖口(江西);下游:湖口——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荆江。(注意:长江的开发请看笔记)。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注意:黄河的忧患如何治理请看笔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2、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3 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问题):⑴水资源短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⑵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解决办法有“兴建水库”)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即东南多,西北少(解决办法有“跨流域调水等工程”))

2、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季节、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关。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3、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③节约用水④保护水资源⑤处理并防止水污染⑥植树造林等。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2、交通运输发展变化: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运输(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

3、目前分布特点: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公路运输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铁路运输

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

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舒适、安全

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水路运输

运费最低、运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

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灵活性差

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三横五纵”看书本第91面)

5、交通运输枢纽:指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

类型:单一型和综合型。

6、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

(1)客运:要考虑人所拥有的经济情况、时间长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距离及各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快慢。

(2)货运:要考虑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

总之,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都要考虑交通工具的特点、运输距离、时间、运输目的、运输的人或物本身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

1、农业:利用运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划分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

农业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

2、农业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差异很大。原因: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地形、水分等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差别大,再加上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导致全国的农业类型和发展状况在地区分布上有很大差异。

3、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很明显。

①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②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③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①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②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③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④宜渔则渔: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

5、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现状 发展成就 举世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

面临挑战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发展方向与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

2、建立商品粮基地

3、科技兴农

我国东中西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差别及原因: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 7 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不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⑵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4.3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生产: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业生产特点:阶段性、关联性、计划性。

工业“主导”: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农业、建筑、科研、军事等部门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国工业分布趋势:沿河、沿江、沿海。其中,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4个基地、5个特区、14个开放。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

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辽中南工业区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京津唐工业区 铁、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

沪宁杭工业区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有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靠近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工业,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工业分布: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与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水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

6、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涵义: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

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起步晚,发展迅猛。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差导:

沿海——科技园区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高层次知识人才集聚,形成了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贸易导向型:沿边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陆——国防军工型:内地地区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中国的疆域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人;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领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岸濒临台湾海峡。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湾岛,海南岛等5000多个岛屿。渤海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见第三册P9、10的表。

我国的人口2005年1月6日为止,我国人口为1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是: 9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中国的民族 由56个民族组成。在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1.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除了壮族外,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地形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全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我国的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

内蒙古高原 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 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当地人称为“坝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内陆,分居天山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内。

东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也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之称。除了三大平原以外,还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1月南北气温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

0摄氏度等温线(经秦岭—淮河),此线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别?

秦岭—淮河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我国7月最热和1月最冷的两个地方,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认识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及其重要性

认识四个干湿区以及它们的界线,这些界线与各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 篇5

题型及水平示例 1.A层次

例1.电梯的上下运行控制属于手动控制。()

答案:B A.正确

B.错误

例2.如图所示该手锯锯条安装是正确的。()

答案:A A.正确

B.错误

例3.下列活动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答案:A A.蒸汽机的发明

B.研究广义相对论

C.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D.验证万有引力定律 例4.以下工具不是金工工具的是()。

答案:B A.台钳

B.电烙铁

C.螺丝刀

D.锯 2.B层次

例1.台灯中灯泡是标准件。()

答案:A A.正确

B.错误

例2.班级课程表不属于流程图。()

答案:B A.正确

B.错误

例3.白鹤梁题刻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水文站”。葛修润院士提出”无压”式保护工程,实现了白鹤梁题刻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被称为“世界上唯一的遗址类水下博物馆”。这说明技术具有()。

答案:A A.技术的创新性

B.技术的综合性

C.技术的两面性

D.技术的相关性 例4.建筑用脚手架是属于()。

答案:C A.实体结构

B.壳体结构

C.框架结构

D.组合结构 3.C层次

例1。如图所示的形体,请根据技术图样的基本画法,完成左视图、主视图和俯视图。

答案:三个图相对位置不能放错。主视图与俯视图

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

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

宽相等

通用技术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属于技术活动。()A.正确

B.错误

2.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额定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这体现家用电器的设计符合了技术规范性原则。()A.正确

B.错误 3.垫圈属于标准件。()A.正确

B.错误

4.汽车的安全带设计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A.正确

B.错误

5.流程优化往往都是减少环节。()A.正确

B.错误

6.在电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在电冰箱外放一盆冷水,不属于影响其温度控制的干扰因素。()A.正确

B.错误

7.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世界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这种方法在技术试验中称为虚拟实验法。()A.正确

B.错误

8.单个汽车零件组装在一起,才能实现交通工具的功能,这说明汽车系统具有整体性。()A.正确

B.错误

9.金字塔属于壳体结构。()A.正确

B.错误

10.剪刀剪纸时,纸张受到扭曲力。()A.正确

B.错误

11.有关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俯视图长对正;俯、左视图宽相等;主、左视图高平齐。()A.正确

B.错误

12.在机械图纸上,标注了“Φ16”,表示半径为16mm。()A.正确

B.错误

13.火车时刻表不属于流程图。()A.正确

B.错误

14.优化系统是无条件的。()A.正确

B.错误

15.自动声控灯属于开环系统。()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6.人类生活中,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产生。

A.纺织缝制技术

B.食品加工技术

C.建筑技术

D.通信邮电技术

17.重庆市某学生发明了”输液器指环”,用来解决输液时手稍微一动,针头就脱落的情况,请问应向下列哪个部门申请专利()。A.市科协

B.市教委

C.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D.市知识产权局

18.我国在修建鸟巢时,为了验证鸟巢的抗震能力所采用的是以下哪种试验方法()。A.优选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 19.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A.飞机时刻表

B.零件加工工序表

C.三视图

D.学校课程表。

20。工具设备是人类技术的结晶,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木工将一木板分割并使表面平滑,必须用到的工具是()。A.锯子刨子

B.划针台虎钳

C.样冲铁锤

D.丝锥扳手 21.如图所示为太阳能路灯,该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A.经济原则

B.美观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22.如图所示:创新的USB插头设计,插进接口的同时还作为一个USB集线器,可以继承,下列对于该产品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插头如有颜色,便于区分识别

B.可以继承,体现了创新性原则

C.扩充了USB接口,便于使用

D.可以无限的继承,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3.小明家电路出现故障,电工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线路检修。如果颠倒顺序,会出现安全问题,这个案例说明()。A.所有流程中的时序在时间上是有严格先后顺序的 B.有些操作流程中的时序是不必顺序执行的 C.有些操作流程中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D.有些操作流程中的时序是可以随意颠倒的

24.矿泉水瓶身设计为凹凸不平的,这个设计体现了设计的()。A.实用原则

B.美观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经济原则 25.“不倒翁”不倒的主要原因是()。

A.形状美观

B.底部接触面小

C.重心低,底面是光滑的弧面

D.所用材料的强度大 26.某种轿车能根据路况的需要提升或降低底盘,这种特性表明该轿车具有良好的()。A.整体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27.下列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是()。

A.自动烘手机

B.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

C.自动声控灯

D.自动门 28.机械加工图是以下列哪种形式来表现的()。

A.透视图

B.三视图

C.效果透视图

D.正等轴测图

29.如图所示,将图甲矩形木块加工成图乙的梯形木块,下列工具中最实用的是()。

A.台钻

B.斧头

C.电钻

D.手锯 30.以下哪种物体属于实体结构是()。A.城墙

B.帐篷

C.画框

D.悬索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作图时,可使用2B铅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试分析:(1)这一问题反应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5分)(2)请用系统的观点解释这一理论。(5分)32.如图所示:,某位同学购买的人字型梯。

(1)你认为此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哪些技术试验?(4分)(2)请你制定一个检测其强度的试验方案,并写出试验报告o(6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题,共20分。)

33.王明是一名中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用到笔、便签、夹子等文具用品、但常常感觉很多东西放在不同的地方,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请为王明设计一款文具用品收纳盒,便于王明方便使用。(1)请画出草图,并加以文字说明;(5分)(2)请在草图中标注主要尺寸;(5分)(3)列出制作的材料;(5分)

(4)列出所需的工具。(5分)

通用技术样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A 3.A4.A 5.B 6.A 7.A 8.A 9.B 10.B 11.A 12.B 13.B 14.B 15.A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6.A 17.D 18.B 19.C 20.A 21.C 22.D 23.C 24.A 25.C 26.C 27.B 28.B 29.D 30.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评分要点:

(1)系统的整体性。(5分)

(2)木桶由若干块木板组合而成,若把木桶看做一个整体,每块木板就是部分,“木桶理论”实际上反映了系统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影响整体。(5分)32.评分要点: 试验名称:

(l)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强度试验。(2分)(2)人字型梯强度试验。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对人字型梯进行强度(承重力)试验。(2分)试验准备:人字型梯、细绳重物(钩码)。(2分)试验步骤:(2分)

①在水平地面上放好人字型梯;

②在人字型梯上的两侧挂重物或钩码,重量为成人体重的二倍以上; ③前后左右的用手摇晃,观察人字梯的结构是否被破坏。

试验总结:人字型梯能承重两个人以上的重量面不被破坏,符合设计要求。(2分)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50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41.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A.正确

B.错误

42.将图一矩形木块加工成图二的梯形工件,这需要切削加工。()A.正确

B.错误

43.用手去调节台灯的亮度,这种控制是属于自动控制。()A.正确

B.错误

44.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流程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以颠倒的。()A.正确

B.错误

45.有关三视图的正投影规律是主、俯视图长对正;俯、左视图宽相等;主、左视图高平齐。()A.正确

B.错误

46.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根据安全帽国家标准的要求,安全帽出厂前要进行冲击吸收性能及耐穿透性能试验。这种试验运用了哪种技术试验方法。()

A.强化试验

B.信息试验

C.性能试验

D.虚拟试验 47.长城属于壳体结构。()A.正确

B.错误

48.流程可以用流程图来描述。()A.正确

B.错误

49.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A.正确

B.错误

50.游泳池恒温控制属于自动控制系统。()A.正确

B.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51.2012年9月28日,我国第一艘“辽宁号”航空母舰下水,关键技术涉及航空母舰本身的设计技术、舰机适配技术、航母的材料技术等方面。这说明技术具有()

A.创新性

B.综合性

C.两面性

D.相关性 52.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A.北京鸟巢场馆

B.世界地图

C.四川盆地沙盘

D.重庆朝天门大桥 53.在某制作的过程中,小明需要截一段细钢管,所需的工具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4.在机械图纸上,标注了“Φ16”,表示()为16mm。A.直径

B.半径

C.距离

D.长度

55。下列物体中,利用了几何形状来保持稳定的是()A.三脚架

B。落地扇

C.不倒翁

D。大坝

56。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利用率仅为100;炒菜熟出锅前放碘盐,碘的利用率为900~7c),这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生活的意义在于()A.提高效率

B.提高生活质量 C.使生活变得有趣

D.使生活更为安全 57.常见的划线工具有()

A.样冲

B.木工锯

C.剪刀

D.刨子

58.“永动机”设计的失败,说明了设计不能违反()原则。A.标准性

B.使用性

C.科学性

D.节约性

59.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 60.尼龙搭扣是利用自然中()的结构而发明的。

A.叶边上有齿的小草

B.植物

C.植物的种子

D.苍耳

6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具备的基本特性是()。A.整体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62.下列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是()A.自动烘手机

B.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 C.自动声控灯

D.自动门

63.按时间顺序进行控制的”交通路口红绿灯控制系统”系统中,被控对象是()A.红绿灯

B.控制电路

C.开关装置

D.路面车辆 64.公共汽车门口写有”先下后上”的字样,其道理是()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为了提高速度

C.减轻负载

D.请乘客遵守流程

65.沙子、钢筋、水泥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造成一座桥梁,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这个案例说明系统具有()

A.目的性

B.动态性

C.整体性

D.适应性

三、综合题(共2小题,共计10分)66.右图是某位同学购买的人字型梯。

(1)你认为此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哪些技术试验?(4分)(2)请你制定一个检测其强度的试验方案』,并写出试验报告(6分)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50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41.流程中环节和时序有的顺序可调,有的顺序不可调。()A.正确

B.错误

42.贝壳不属于壳体结构。()

A.正确

B.错误

43.学校课程表的安排,这项工作安排活动不属于流程设计。()A.正确

B.错误

44.右图手锯的握法。()A.正确

B.错误

45.地热的产生属于技术问题。()A.正确

B.错误

46.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纸,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A.正确

B.错误

47.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A.正确

B.错误

48.游泳池恒温控制属于开环控制系统。()A.正确

B.错误

49.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部分)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时,都会影响其他要素(部分)或整体的功能发挥。()A.正确

B.错误

50.在对设计评价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包括对其功能、性能指标的检测等。()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51.抗生素对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但滥用抗生素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这说明技术具有()A.创新性

B.综合性

C.两面性

D。相关性 52.影响设计成果的质量好坏最大的是()

A.设计思路

B.设计图纸

C.设计过程

D.设计问题 53.为杜绝白色污染,设计出可降解餐具,体现出设计的()A.标准性

B.使用性

C.科学性

D.可持续性

54.丁谓修复皇宫,把烧砖、运输建筑材料和处理废墟三项繁重的工程任务看成一个整体中的相关部分,加以协调处理,从而找到获得最佳效果的方案,节省了大量劳力、费用和时间,一举三得。丁谓实际上是运用了()A.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B.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C.收集资料的方法

D.调查研究的方法

. 55.下列属于技术图样的是()

A.机械加工图

B.建筑平面图

C.数据柱状图

D.交通指示图

56.右图所示的一个咖啡桌,在不影响其实用性的情况下,增加桌子的稳定性,下列做法中最优的方法是()A.减小桌面的面积

B.降低桌面的高度 C.增大桌面的质量

D.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 57.如图所示:在重庆的地铁中,设有残疾人轮椅区,方便残疾人乘坐地铁,且配置轮椅固定器,这体现了要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需要()A.考虑特殊人群

B.考虑人们的心理需要 C.考虑普通人群

D.考虑人们忍受力 58.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是()

A.自动门的开关控制

B.冰箱的温度控制 C.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控制

D.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59.一个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

B.圆锥

C.长方体

D.正方体 60.下列不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A.自动门

B.自动声控灯

C.自动烘手机

D.电饭锅温控系统

61.明朝的万户,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能成功。现在同样采用类似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这个案例说明了()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62.王勇设计了一个台灯,现想对台灯的性能以及人机关系进行研究,他应制作出()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功能模型

D.展示模型 63.系统分析的目的是()

A.为了减少实验的失败

B.为了减少系统内子系统的要素

C.为了减少设计决策的风险

D.为了减少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64.高压锅炖汤后,应先冷却,放气,再开盖,否则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65.日常生活中,用剪刀剪纸时,纸张主要受()A.剪切力

B.压力

C.弯曲力

D.扭转力

三、综合题(共10分)

66.如图:在可调光台灯的使用中,当用手调节按钮时,灯的亮暗变化情况就会马上反映出来,请画出这一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50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41.A

42.A

43.B 44.A

45.A 46.A

47.B 48.A 49.B 50.A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51.B 52.C 53.D 54.A 55.A 56.B

57.A 58.C

59.B 60.D 61.C

62.B

63.B

64.D

65.C

三、综合题(共2小题,共10分)66.(1)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强度试验(2)人字型梯强度试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对人字型梯进行强度(承重力)试验 试验准备:人字型梯、细绳重物(钩码)。试验步骤:①在水平地面上放好人字型梯。

②在人字型梯上的两侧挂重物或钩码,重量要成人体重的二倍以上。③前后左右的用手摇晃,观察人字梯的结构是否被破坏。试验记录:在试验记录纸上记录试验情况。

试验总结:人字型梯能承重两个人以上的重量面不被破坏,符合设计要求。第二部分通用技术(50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41.A 42.B 43.B 44.A 45.B 46.A 47.A 48.B 49.A 50.A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51.C

52.C

53.D 54.B

55.A 56.D 57.A 58.B 59.A 60.D

61.B

62.C

三、综合题(共10分)

63.C

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 篇6

临近会考,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用word、Excel、Photoshop、Flash这四款软件吧,这里就是根据考试需要总结的!!自己留着也要转给其他同学看看!

Word题

对字的设置:首先选中文字,菜单栏 格式-字体 选中字体,字号,字的颜色等等 对对齐方式的设置:工具栏或者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对段落行距设置:选中段落,菜单栏 格式-段落-行距-页面设置:菜单栏-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

文件-页面设置-纸型-

插入图片:先把鼠标光标放到插入的位置,菜单栏—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图片大小设置:选中图片——点击右键——选中设置图片格式——点大小——输入高 宽值

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选中图片——点击右键——选中设置图片格式——点版式——选择合适的环绕方式(若找不到需要的环绕方式,点击高级)

插入艺术字:先把鼠标光标放到插入的位置,菜单栏—插入—图片——艺术字

艺术字的填充效果设置:选中艺术字——点击右键——选中设置艺术字格式——颜色与线条——填充——填充效果——

艺术字环绕方式:选中艺术字——点击右键——选中设置艺术字格式—版式

插入自选图形:菜单栏—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出现自选图形对话框

选中合适的图形,然后拖拉鼠标绘制图形

自选图形的设置:选中自选图形——点击右键——选中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颜色线条/大小/版式

插入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横排/竖排

文本框的设置:选中文本框——点击右键——选中设置文本框格式—颜色线条/大小/版式 首字下沉:选中需要下沉的字,菜单栏 格式——首字下沉——选择下沉的行数 分栏:菜单栏 格式——分栏——选择分的栏数 取消分栏:菜单栏 格式——分栏——选择一栏 底纹与边框:菜单栏 格式——底纹与边框

1、Sand.doc操作题(1)在英文标题“A Grain of Sand”的下面插入一行并输入中文标题“一粒沙子”,并将英文标题设为“Times New Roman”字体,三号,中文标题设为黑体、三号字,并将两个标题居中;

操作步骤:1敲下回车走到下一行——同时按住ctrl和shift键,切换中英文输入法,输入文字

2用鼠标选中英文标题,在工具栏里选择字体,字号,(2)将原来第二行的作者名字右对齐,并(1)设为褐色;

操作步骤:选中作者名字,工具栏里设置

(2)将正文中的所有英文设置为“Arial”字体、大小15,所有字体设置为楷体_GB2312、四号字;

操作步骤:选中所有英文,工具栏里设置

(3)将正文所有段落设为居中,将整篇文档的行距设为固定值25磅,操作步骤:选中正文的段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格式——段落——对齐方式—行距——选择固定值——25磅

(4)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操作步骤:文件——保存对“奇石的雅趣.doc”进行以下操作

(1)将正文所有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小

四、绿色,并将正文所有段落设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设为最小值18磅,操作步骤:1选中正文所有字,工具栏里设置字体,字号,颜色

2,选中正文所有段落,菜单栏 格式——段落——特殊格式——首行缩进——度量值:

菜单栏 格式——段落——行距——最小值——18磅

(2)将艺术字“小奇石 大雅趣”的填充颜色设为金色;

操作步骤:选中艺术字“小奇石 大雅趣”,点击右键——设置艺术字格式——颜色与线条——填充——金色

(3)在文档的末尾插入图片“考生文件夹55qisi.jpg”,并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为紧密型

操作步骤:把鼠标光标放到文章末尾——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中“考生文件夹55qisi.jpg”

选中图片——点击右键——设置图片格式— —版式——紧密型

(1)将图片的大小设为高5cm、宽4.7cm

选中图片——点击右键——设置图片格式——大小——高、宽值设置(2)将页面低端(页脚)插入页码,对齐方式:内侧,格式:1,2,3····· 操作步骤:菜单栏——插入——页码

(3)将页面设置为16开,纵向,应用于整篇文档 文件——页面设置——纸型——选择16开,方向选 纵向(4)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文件——保存

3对“房价排行榜.doc”进行操作

(1)将正文(不包括表格)设置为楷体、小四号字,行距设置为2.25倍行距 操作步骤:选中正文 工具栏里设置 或者格式——字体

行距:格式——段落——行距

(2)在正文中插入自选图形中的下弧形箭头,并设置环绕方式为衬于文字下方; 操作步骤:把光标放到文章中,插入——图片——自选图形——,箭头总汇里选择下弧形箭头——鼠标拖拉,画出图形

环绕方式:选中下弧形箭头——点击右键——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叠放次序——衬于文字下方

(1)在正文第一段的上面插入 样式为第3行第5列、内容为“城市房价排行”的艺术字,并将环绕方式上下型环绕

把鼠标光标放到正文第一段的上面(在正文第一段的上面点击下鼠标)——插入——图片——艺术字——选中第3行第5列样式——输入文字

选中艺术字——点击右键——设置艺术字格式——版式——高级

(1)在表格 5名和第7名之间插入,从左向右分别填入“

6、深圳、16978” 选中表格第7名(表格是黑色表示选中)——菜单栏 表格——插入——行在上方(2)将表格第一行的3个单元格合并,再将表格内的所有文字设置居中; 选中表格第一行的3个单元格——点击右键——合并单元格(3)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文件——保存

4星系相撞奇观

操作步骤:用鼠标选中“6200万光年外触须星系相撞奇观”,点菜单栏格式-字体 5拥有(1)将文字“作者:佚名”设为右对齐,并将文字倾斜,添加细波浪形的下划线

选中“作者:佚名”——点工具栏右对齐图标——工具栏并点击右边的下黑三角形,选择细波浪形的下划线

(1)将正文文字设置为楷体,小四号字,深红 选中正文文字——工具栏里设置 或者格式——字体——设置

图标——工具栏

(2)将艺术字“拥有”的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填充效果为“过度——茵茵绿原——中心辐射”

选中艺术字“拥有”——点击右键——设置艺术字格式——版式——四周型——线条与颜色——填充——过渡——茵茵绿原—中心辐射(3)将文档中图片的宽、高均设置为缩放25%

选中图片——点击右键——设置图片格式——大小——缩放——输入25% 将页面设置为16开,左、右边距均

(1)设置为2.5厘米,应用于“整篇文档”

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2.5厘米——纸型——16开(2)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文件—保存——关闭

Excel题

1对“基金净值增长表.xls”进行以下操作

(1)在表Sheet1中,计算出“第三季度净值增长率%”并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再设为百分比格式,保留3位小数,第三季度净值增长率%=(第三季度末净值(元)—第二季度末净值(元))÷第二季度末净值(元);

操作步骤:选中F2单元格——走到编辑栏(工具栏下面)白色部分,在= 后边输入“=(e2-d2)/d2”然后敲下回车键,之后向下拖拉鼠标(黑色十字架时)

(2)给单元格区域A1:F1填充淡蓝色的底纹,并给单元格区域A1:F24添加绿色双实线外边框和淡蓝色细实线内边框

选中单元格区域A1:F1——格式——单元格——图案——选择淡蓝色 选中单元格区域A1:F24——格式——单元格——边框——内边框——外边框

(3)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流汇总,分类字段为“基金公司”,求出每个公司的所有基金的第三季度末净值总和,其他选项默认;

选中所有数据——数据——分类汇总——分类字段为“基金公司”——汇总项选中“第三季度末净值”——确定

(4)保存工作簿并关闭应用程序。文件——保存

对“捐献统计表.xls”进行操作

(1)将单元格区域A1:E1合并居中,在合并后的单元格中输入标题“嘉祥公司捐献物资统计表”,并设为楷体,大小16,加粗

选中单元格区域A1:E1——点击工具栏合并居中图标——双击单元格——输入字——工具栏里选楷体——16号——加粗(点击B图标)

(2)用公式计算各部门的合计捐献额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合计捐献=捐款+折合人民币 选中E3单元格——在编辑框(即=后面的白色框)里输入=b3+d3——敲击回车键——拖拉鼠标

(3)利用函数计算出每样捐献的总计以及所有部门的合计捐献额的总计,填入“总计”行的相应单元格中,选中b8单元格——插入——函数——sum 选中e8单元格——插入——函数——sum

(4)以“部门”和“合计捐献”两列中的数据为数据源,创建一个饼图图表,要求在右边显示图例,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为“部分捐献百分比图”,并将图表插入到表sheet1中

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的同时,选中“部门”和“合计捐献”两列中的数据——插入——图表——饼图——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输入——图例(右边)——图表插入到表sheet1中

(5)保存工作簿并关闭应用程序

对“全国各省生产总值统计表.xls”进行操作

(1)在表Sheet1中,计算出每个省的“2008年生产总值”并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结果保留2位小数,2008年生产总值=2009年生产总值÷(1+2009年比2008年增长)

操作步骤:选中B3单元格(即福建右边的单元格)

走到编辑栏(工具栏下面)白色部分,在= 后边输入“=c3/(1+d3)”然后敲下回车键 之后向下拖拉鼠标(黑色十字架时)选中数据——格式——单元格——数值

(1)在表Sheet1中,以“2008年生产总值”为主要关键字按降序重新排列所有数据。选中“2008年生产总值”一列的数据,菜单栏——数据——排序——扩展——

(2)在表Sheet1中,用函数求出“2009年比2008年增长”列中最高增长率和最低增长率,分别填入D29、D30单元格中;

操作步骤:选中D29单元格——插入——函数——max——D3:D28——确定 D30单元格——插入——函数——min——D3:D28——确定

(3)以表Sheet1中的单元格区域A2:C28为数据区域,创建一张簇状柱形图表,图表标题为“2008、2009年全国各省生产总值”,系列产生在列,在底部显示图例,最后将图表插入到表Sheet1中;

操作步骤:选中区域A2:C28,插入——图表——柱形图——系列——标题——图例(底部)——插入到表Sheet1——完成(4)保存工作簿并关闭应用程序。

对“出生人口表.xls”进行操作

(1)将单位格区域B2:C2、B3:C12分别填充底纹颜色为黄色、淡蓝 方法一:选中区域B2:C2,方法一:选中工具栏中油漆桶图标——选择黄色 方法一:选中区域B2:C2,格式——单元格——底纹——黄色 B3:C12的设置同上操作

(1)在表sheet1中,用 求出每年的平均出生人口,填入C13单元格中,并将数据格式 数值型,不保留小数位

选中C13单元格——插入——函数——average 选中C13中的数据,格式——单元格——数值

(2)将每年出生人口大于1600万人以上的数据用红色粗体表示;

选中每年出生人口的数据——格式——条件格式——介于(大于)后面填入1600——点击下面的格式——设置红色 粗体

(3)以单元格区域B2:C12为数据区域创建一张 折线图图表,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为“全国每年出生人口图”,数值(Y)轴标题为“出生人口”,并在图表中显示数据但不显示图例项标识,最后将图表插入到表Sheet2中;

选中单元格区域B2:C12——插入——图表——折线图——系列产生在列——标题输入——图例取消——数据项打钩——图表插入到表Sheet2(4)保存工作簿并关闭应用程序

对“职工简表.xls”进行操作

(1)将单元格区域 A1:G1合并居中,并设为楷体、绿色,大小22

选中单元格区域 A1:G1——工具栏(右对齐右边的图标)字体,大小设置

(1)将表格中所有数据全部居中,并将单元格区域A2:G2添加淡蓝色的底纹 选中全部数据——选工具栏居中对齐标志

选中单元格区域A2:G2——选中工具栏中油漆桶图标——选择淡蓝色

(1)将“出生日期”列的日期格式改为日期类型中的形如“1997-3-4”的类型 选中全部日期——格式——单元格——数字项——日期——1997-3-4(2)按“工资”降序重新排列数据 选中“工资列”——数据——排序——扩展(3)保存工作簿并关闭应用程序

Photoshop题

对“上海世博.psd”进行操作

(1)将图层“上海世博会”重命名为“世博会” 双击图层“上海世博会”——名字改为“世博会”

(2)对文字图层“世博会”设置“斜面和浮雕”效果的图层样式,样式为“内斜面” 点击文字图层“世博会”—— 点击图层面板下端第一个带f图标——混合模式——点击投影——双击斜面和浮雕——样式里:选中内斜面

(3)使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AUSTRALIA澳大利亚”,并设置为隶书、32点、白色(RGB(255,255,255)),消除锯齿为锐利,整个效果如样张样张“样张.jpg”所示;

选中工具箱里T工具(文字输入)——在上端的选项栏里设置——字体:隶书、大小等——输入文字“AUSTRALIA澳大利亚”

(4)以文件名“世博会澳大利亚馆.psd”另存为“考生文件夹SaveAS”下。文件——另存为

利用photoshop软件,打开“考生文件夹83”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日历.psd、背景.jpg、白鹤.jpg”,进行以下操作:

(1)将“日历.psd”中的文字用矩形选框工具选中并复制到“背景.jpg”中;

选择工具箱里矩形选框工具——选中文字——编辑——复制——点击“背景.jpg”——编辑——粘贴

(2)将复制到“背景.jpg”中的白鹤和花移动到右下角,然后用“魔棒工具”去除白鹤和花周围的白色。

选中白鹤和花——移动工具(黑色箭头工具)——一移动到右下角——“魔棒工具”点击白色——按键盘上delete键

(3)在“背景.jpg”中合并所有可见图层,效果如样张“山河日历样张.jpg”所示 图层——合并所有可见图层(4)将“背景.jpg”以文件名“山河日历.jpg”另存到“考生文件夹svaeas”文件夹中。文件——另存为——输入名字——格式“.jpg”_

对“3G技术.psd、3G手机.jpg”,进行操作

(1)把图像“手机.jpg”中的手机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取后进行羽化,羽化半径5像素,再复制到图像“3G.psd”中,并放置在“样张.jpg“所示的位置;

选中套索工具里“磁性套索“工具,在选项栏,羽化:5像素——用套索工具选中手机——把手机全部圈起来后——拖动手机到3G技术.psd上

(2)对“3G技术.psd”中的图层“3G 时代“设置图层样式“投影”,混合模式为“强光”;

选择“3G 时代“——点击图层面板下端第一个带f图标——混合模式——点击投影——双击投影——混合模式里:选中强光(3)合并所有可见图层; 图层——合并所有可见图层

(1)保存所有图像文件并关闭应用程序。

对图像文件“背景.jpg、标志.jpg”进行操作

(1)调整图片“背景.jpg”的“色相/饱和度”为色相:-17,饱和度:50;明度:1; 选中图片“背景.jpg”——图像——“色相/饱和度”——分别填入值

(2)在图片“标志.jpg”中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Universiade SHENZHEN 2011”文字标志,然后以半径10像素进行羽化,并复制到“背景.jpg”中,放到适当的位置;

工具箱矩形选框工具——羽化:10像素——选中“Universiade SHENZHEN 2011”文字——编辑——拷贝——点击“背景.jpg”——编辑——粘贴

(3)在“背景.jpg”中输入“大运会”文字,字体为“黑体”,大小为:48点,消除锯齿方法为无,颜色为RGB(252,246,5)并设置文字图层的图层样式为投影,混合模式为:溶解,不透明度为:85%,距离为8像素,扩展为8%,大小为8像素

点击“背景.jpg”——选择工具箱T工具——选项栏里设置字,大小等

点击图层面板下端第一个带f图标——混合模式——点击投影——双击投影——混合模式里:选中溶解

右下角图层面板——不透明读调为:85%,窗口——字符

(4)栅格化文字图层后添加滤镜“扭曲/波纹“效果,使用默认参数,点击文字图层——图层——栅格化——文字 滤镜——扭曲——波纹

(5)将“图层.jpg“以文件名”2010年大运会.psd“另存为 文件——存储为——输入文件名

对“帆船.psd”进行操作

(1)将文本图层“帆船比赛”进行栅格化

在右下角的图层面板中点击文本图层“帆船比赛”——图层——栅格化——文字(2)删除图层“黑点”

点击图层“黑点”——点击右键——删除图层

(3)对图层“浅蓝框”中的方框进行描边,宽度5像素 点击图层“浅蓝框”——编辑——描边(4)将图层“浅蓝框”下面的图层全部合并

图层“浅蓝框”前面的眼睛点掉——图层——合并可见图层(5)调整“背景”图层的曲线,输入;68,输出:100,点击“背景”图层——图像——曲线——移动曲线——输入值(6)以文件名“世界帆船比赛.psd”另存为 文件——另存为

Flash题

舞蹈:打开flash,文件——新建(1)将图片“舞蹈.gif”导入到库中

打开flash,文件——新建——flash文档——文件——导入库——选中图片“舞蹈.gif”

(2)将图层“图层1”改名为“跳舞”,并将“舞蹈.gif”拖动到“跳舞”图层上 双击“图层1”——改名“跳舞”——把右边库中“舞蹈.gif”拖入到舞台左边缘

设置“舞蹈.gif”第1帧的Alpha值为10%,第15帧的Alpha值为100%,第30帧的Alpha值为10%,形成渐

(1)隐渐显的效果

点击舞台 “舞蹈.gif”——右键——转换为元件——图形——点击舞台下面的属性——颜色——Alpha值10%; 选中第15帧——点击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把右边库中“舞蹈.gif”拖入到舞台中间——击舞台下面的属性——颜色——Alpha值100%;

选中第30帧——点击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把右边库中“舞蹈.gif”拖入到舞台右边缘——击舞台下面的属性——颜色——Alpha值10%; 在1到15帧中间,点击右键——创建补间动画 在15到30帧中间,点击右键——创建补间动画(2)保存文件后,以文件名“舞蹈作品.swf”发布动画 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舞蹈作品.swf” 文件——发布

航天科技:

(1)打开文件“航天科技.fla”进行操作(2)将图层“图层1”重命名为“背景”; 双击“图层1”——输入背景

(3)新建一个名为“文字”的图层,创建打印机的效果:在第10帧处出现“航”字,在第20帧处出现“天”字,第30帧处出现“科”字,第40帧处出现“技”字,所有文字字体为幼圆,大小50、颜色白色(#FFFFFF);

点击时间轴下面插入图层图标——双击图层3——输入文字点

选中第1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选中工具箱里A——在图片右边输入“航”字——属性里—选中字体幼圆——大小50、颜色白色(#FFFFFF

选中第2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在航字下面输入“天”—— 选中第3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在天字下面输入“科”—— 选中第4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在天字下面输入“技”

在“火箭”图层中创建从第1帧到第40帧的补间动画,所有效果如样例“样例.swf”所示;

选中“火箭”图层——选中第4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用移动工具(黑箭头)把火箭移动到图片上端——第1帧到第40帧中点击右键——创建补间动画

保存文件后,以文件名“中国航天科技作品.swf发布动画到“考生文件夹51”文件夹下。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51” 文件——发布

在Flash中新建一个动画文件,文件名“文字动画.fla”

将图层“图层1”改名为“世界杯”; 打开flash,文件——新建——flash文档——保存文件名“文字动画.fla”——保存到“考生文件夹/68”下

双击“图层1”——输入文字“世界杯” 在图层“世界杯”上的第1帧输入文字“2010”,第20帧输入文字“南非”,第40帧输入文字“2010南非”,第60帧输入文字“2010” 南非世界杯,选中工具箱里A——输入“2010”——选中第2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把“2010”改成“南非”

选中第4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把“南非”改成“2010南非”

选中第60帧——右键——插入关键帧——把“2010南非”改成“2010南非世界杯” 点击第1帧——对文字“2010”点击右键——分离——再点击右键——分离(分离两次)

点击第20帧——对文字“南非”点击右键——分离——再点击右键——分离(分离两次)

点击第40帧——对文字“2010南非”点击右键——分离——再点击右键——分离(分离两次)

点击第60帧——对文字“2010南非世界杯”点击右键——分离——再点击右键——分离(分离两次)

(1)创建文字变形动画,整个动画效果如样例 点击两个关键帧中间——属性——补间:形状

(2)保存文件后,以文件名“世界杯.swf”发布动画 文件——保存

对“美丽的自然风景.fla”进行以下操作

(1)将“文字”图层中的文字设置为黑体、红色(#FF0000)、大小40;

点击“文字”图层——选中工具箱里A——选中文字“美丽的风景”——舞台下面属性——选择黑体、红色(#FF0000)、大小40

(2)在“动画”图层中,创建从第1帧到第30帧的补间动画,形成如样例“样例.swf”所示的“自然”两个字逆时针旋转移动的效果

点击“动画”图层——选中第1帧到第30帧中任意一帧——属性——补间:动画——旋转:逆时针

(3)将图层“图层1”重命名为“背景”,保存“美丽的自然风景.fla”文件 双击“图层1”——输入“背景” 文件——保存

对文件“大自然.fla”进行操作

将库中的“鸟.gif”拖入到“图层2”(1)中,“云.gif” 拖入到“图层3”中,点击“图层2”——把右边库中“鸟.gif”投入到舞台 点击“图层3”—— 把右边库中“云.gif”投入到舞台

(2)在“图层2”上添加一个名为 “引导层:图层2”的引导图层,制作一个40帧的小鸟按引导线飞翔的动画;

点击“图层2”—— 点击时间轴下面 插入图层图标——双击图层3——输入文字“引导层:图层2”——(3)“将图层3”中的云朵的第1帧的Alpha值为100%,第20帧的Alpha值为10%,第40帧的Alpha值为100%,形成云朵从左到右,渐隐渐现得效果,整个动画效果如样例“样例.swf”所示;

点击“图层3”——选中云朵——右键——转换为元件——图形——点击舞台下面的属性——颜色——Alpha值100%;

选中第20帧——点击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把右边库中“云.gif”拖入到舞台中间——击舞台下面的属性——颜色——Alpha值10%;

选中第40帧——点击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把右边库中“云.gif”拖入到舞台右边缘——击舞台下面的属性——颜色——Alpha值100%; 在1到20帧中间,点击右键——创建补间动画 在20到40帧中间,点击右键——创建补间动画

(4)保存文件后,以文件名“大自然动画作品.swf”发布动画到“考生文件夹”中 文件——保存

在Flash中新建一个动画文件,名字为“文字动画.fla”(1)将图层“图层1”改名为“世界杯”

(2)在图层“世界杯”上的第1帧输入文字“2010.”,第20帧输入文字“南非.”,第40帧输入文字“2010南非”,第60帧输入文字“2010南非世界杯”

(3)创建文字变形动画,整个动画效果如样例

(4)保持文件后,以文件名“世界杯.swf”发布动画到“考生文件夹”下

对“海洋.fla“进行操作

(1)在图层“鱼“的第1到30帧中创建鱼从右到左游动的动画

点击图层“鱼“——点击第30帧——插入关键帧——把鱼移动到右边——点击第1到30帧中任意一帧——右键——创建补间动画

(2)在图层“太阳“上面插入一个名为”引导层:太阳“的引导层,制作一个长度30帧的太阳从左边升起到右边落下的动画,整体动画效果如样例

点击图层“太阳”—— 点击时间轴下面 插入图层图标——双击图层3——输入文字“引导层:太阳”——用直线工具画一条直线——点击移动工具(黑箭头工具)——向上拖动直线形成弧线

点击“引导层:太阳”——右键——引导层

点击图层“太阳”———在第1帧拖动太阳到弧线左端——在第30帧拖动太阳到弧线右端

中学信息技术会考的几点反思 篇7

一、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考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信息技术课是高中课程的一部分, 是会考考察的课程之一,但由于在高考中不占分值,很难得到学生、学校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体现在会考中就是走过场, 监考不严。这是海南省部分地区信息技术会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领导不重视,学校不重视,高考又不考使得计算机会考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对实际计算机教学帮助不大,更无法发挥会考对教学方向、重点的引导。

2.考 察内容单一

信息技术是一项应用性技术,注重实践性,强调学生所学知识和技术能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而会考考察内容单一,大多是概念性、理论性内容,应用型试题较少,分值比重较低。实践性是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 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的能力,若过度考察理论性知识,则会使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重点都放在理论上, 而忽视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背离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1]。

3.考察内容陈旧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有自身的特殊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技术更新换代快,但会考存在考察内容陈旧,甚至已被淘汰的技术或知识,不能体现信息技术的特点。既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的提高,又不利于培养学生更新知识的意识给信息技术课发展带来长远伤害。

二、针对会考中出现的问题,日常信息技术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会考中出现的问题, 除了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外, 还需要一线教师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具体应对策略,避免会考对信息技术教学造成过度的消极影响。

1.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开展要立足学生, 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始教学,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我们才能在教学进程的把握上得心应手,才能做到教学重点和方向的及时迁移[2]。具体方法如下,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初步调查在教学过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调整教学进程。

2.实施差异化教学

不同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技术特点和生理特性是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最大障碍由于个性化差异的存在,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形成的感受体验和认知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老师不能克服教学整体的求同性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那么学生将逐步丧失信息技术学习动力,甚至厌学。老师应对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有清晰认识,正视学生天赋的差别,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实施差异化教学。在分层分类完成后,针对个性化问题,老师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和方向;针对普遍性问题,老师可统一讲授和解答。实施差异化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特质制定相应标准,确保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进行分组教学,让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带领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3]。此外,在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人多时少的限制,这是差异化教学实施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差异化教学应以基本理论和知识讲授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答疑难问题,普遍性问题统一解决,个性化问题单独解决。在辅导个别同学的基础上,督促其他学生练习,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时间。同时,鼓励学生多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和练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

3.培 养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组织学生到现场观摩机器人比赛,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积极地勤学苦练。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信息技术相关比赛,引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比赛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弥补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的不足。并且,参加信息技术比赛不仅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技术水平的提高, 还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实践活动是学生重新发现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在观众的掌声中进一步肯定自身天赋,然后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促进自身人格完善,甚至把信息技术学习嵌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得到认可和快乐,让信息技术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动力。此外,应开辟一些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尤其信息技术比赛结束后,让参赛学生介绍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引发其他学生的参与兴趣。

上一篇:社区干部述职报告总结下一篇:关于正确评估自己的职场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