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规范执法的心得体会

2024-10-15

交警规范执法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交警规范执法的心得体会 篇1

交警执法教育整顿剖析材料

自大队集中开展执法教育整顿活动的安排部署,通过学习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己近两年的实际工作情况,个人对照活动要求,就当前交警执法现状行为,从公正执法、规范执法等方面进行了自查自纠,找出问题

一、路面执勤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执法过程中态度不好导致警民关系紧张。

2、查纠是否存在随意执法、乱作为行为。主要是执法程序不规范,调查取证不及时、不认真;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法律文书制作使用不规范。

二、剖析原因

交警执法现状以及警民引发矛盾的根源。城区交通管理的现状:交警每天除了负责城区各路段交通秩序外还担负着城区巡逻,执勤等工作,由于当前车流量大,警力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因此有些驾驶人只要在没有交警执勤的路段或路口,无视交通信号存在,随意行车,有的甚至为逃避违章时监控的抓拍,故意用光盘遮挡住车牌。尽管中队开展多项专项治理活动,但取得效果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没过多久便会出现反弹现象,加之广大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些群众认为交警纠其违法行为是在故意“找茬”,不给予配合,认为自己有关系,辱骂民警,对民警实施暴力,因此警民关系一直很紧张。

二、采取各项措施方法,把“执法为民”融入到整体工作中去。

(一)、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违法行为实行严格查处,查纠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执法态度。纠正违法行为先敬礼,告知驾驶人违法行为后,实施处罚,填写法律文书的时候书写工整,字体规范,运用法律文书正确无误。面对不理解的群众,耐心的对驾驶人解释。

(二)、端正执法态度,改变执法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交警,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自觉服务于群众的重要性。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工作中彻底消除“冷、横、硬、推”,工作之余,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以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群众查找自身不足,提高认识,做到言行举止文明。

通过开展执法监督自查自纠,使自己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纪律作风修养,查缺补漏,切实提高自身执法水平和作风修养,在人民群众间树立良好的交警形象。

杨平宏 二0一二年二月八日

大连交警创建规范执法示范岗 篇2

这是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贯彻落实大连市委、市政府“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和市局“平安大连、公安典范”创建活动的部署,快速推进警务改革,提高交警承担刑事、治安警情出警工作实战能力,切实实现一警多能,不断提升交警队伍规范执法形象的警务创新活动。

交警支队支队长温殿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创建的19条示范路街、43处示范岗位,以及开展的交通、治安、刑事综合执法工作,是大连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服务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行动,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更是岗位建功立业、文明城市创建和软环境建设的一个突出窗口。

交警是一支直接接触群众、直接面对群众的执法队伍,是公安机关联系群众最敏感的“窗口”,能否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切实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温殿斌就此说,我们必须要把“规范执法示范路街、示范岗位”和“一警多能”,建设成为体现规范执法、突出便民服务、构建警民和谐、维护治安稳定的坚实平台,以此带动交警队伍建设,推动交通管理工作新发展,真正取得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成果。

今年以来,大连交警支队在辽宁省公安厅交管局和大连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开展了城市交通综合整治;精心实施了道路交通标线渠划;注重研用了交通科技手段;积极承接了停车场建设任务;严格规范了事故防范处理工作;规范加强了交通法制建设;拓展深化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强化了客运源头监管;努力提升了车管所建设水平;从严狠抓了队伍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警务活动的开展,使平安大连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拍手称快。

“规范执法示范路街、示范岗位”和“一警多能”警务机制建设,是交警支队继“早晚高峰全员上岗加勤、主干路街摩托车双向对开巡逻、校园护卫天使”等勤务制度后,再次推出的创新举措,力求通过一流的执法形象、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塑造大连公安的国际形象,深化大连公安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大连公安队伍。温殿斌表示,我们力求通过有效的警力资源整合和科学的勤务管理模式,大幅提升多警种联动综合管理能力和利民便民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管防控”一体化力量,确保一方平安,努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大连交警正积极顺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需求,拓展交通管理业务职能,认真破解路面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按照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目标,全力打造扁平化指挥调度平台,全方位推行交警网格化巡防体系,全面构建“多警种合成作战”警务模式,使“规范执法示范路街、示范岗位”和“一警多能”警务机制顺利实施。

辽宁省公安厅交管局局长吴宗琪接受采访时说,大连交警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争创一流的责任意识、善于打硬仗的工作作风给全省交警做出了表率。他对大连交警队伍在保一方平安,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应发挥的作用寄予很大希望。他说,希望大连交警以此次出警仪式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发扬广大交警奋发有为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使大连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指挥体系、智能交通、勤务机制等多方面早日完成质的飞跃,不断打造出能够代表辽宁公安走在全国最前列的优质精品项目。进一步严肃执勤执法纪律,坚持严格公正执法,努力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全力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把解决市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把民情民意作为衡量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在省、市两级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全力以赴抓好、抓紧、抓实交通管理工作,为大连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再做贡献。

浅谈交警规范执法的几个问题 篇3

一、当前交警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交警部门是以行政执法为主,兼有部分刑事司法权的执法

单位。交警最广泛的执法活动,属于行政执法范畴。据调查,当前交警执法从总体上讲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即:重行政权,轻公民权;重权力的施行,轻权力的制约;重实体法,轻程序法。具体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

1、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在一些事故案件的处理上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

2、少数民警办案中随心所欲,甚至办人情案。

3、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越权处罚。如公安部规定交通民警当场处罚不得超过200元,超过的,应当在24小时以内由县级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但实际执行时并未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二是处罚不公正,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甚至出现情节重的处理轻,而情节轻的反而处理重的非常现象。三是随意暂扣车辆号牌和证照,不出具合法的暂扣凭证,事故押金管理混乱。

4、事故案卷不规范,材料不全。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客观因素外,少数交警部门领导对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监督检查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规范执法作为加强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建设的战略措施来抓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交警是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是实施以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改善公安交警执法形象,促进廉政建设,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因此,交警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完善执法机制和规范执法的极端重要性,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完善执法机制,就是要在市、县两级交警部门建立起严格的法制教育培训制度,完备的执法规范,健全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监督办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法制教育培训是基础,执法规范和执法监督是保障,建立执法责任是关键,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障和促进交警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所谓规范执法,它有三个特定的要求:一是合法化。即执法行为要有法律依据;二是程序化。即各个执法环节的运作在序状态下进行;三是文明化,即要文明执法。要达到这三点,必须加强权力制约,强化内外监督,做到执法责任落实到位,奖惩措施公正严肃。规范执法行为,要从以下两方面提高认识:一是交通管理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执法活动来实现;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机制不健全,交通管理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有些民警把法制工作与业务工作看成“两张皮”,认为规范执法讲得过多,就会束缚手脚,影响工作效率。事实上,规范执法正是为了加强交通管理。二是规范执法是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形势。我们要通过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实现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力,就谈不上保护人民;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就是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规范的机制,优化执法程序,推动规范执法活动上台阶

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民警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培训,以多种形式开展学法活动。对新录用和调整到新岗位的民警要进行岗位法律业务培训,先学法,后执法。应定期对各级交警部门领导和民警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并以此作为晋升、奖惩的必备条件。

2、建章立制,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执法环境。随着《行政处罚法》和新《刑法》、《刑诉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建章立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已迫在眉睫。一要严格规范暂扣车、牌、证照、财物的审批程序和登记保管制度;二要规范执法主体的行为,交警执法要依法出示执法证件,严禁交警协管员和其它临时雇用人员行使交警行政执法权;三要严格办案审批手续,严禁不经审核批准擅自处罚;四要使用规范、统一的法律文书;五要依法履行《行政处罚法》新增加的执法程序,要依法制作告知笔录,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对符合听证条件的要依法组织听证。

3、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明确各自的执法范围和执法责任,并将执法责任和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到人,严格考评、兑现奖惩,形成人人有责任的执法氛围。

4、建立严密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要完善执法检查、案件审核把关等内部执法监督制度,认真负责地办理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错误。要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办错案的,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经济责任。执法检查要经常化、制度化。

5、切实加强交警系统法制队伍建设。在贯彻以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公安交警部门迫切需要一个健全的机构和一部分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搞好法律服务

浅谈交警规范执法的几个问题宜川县交警大队马延峰从现在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来看,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就当前交警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谈点个人看法,期望引起关注。

一、当前交警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交警部门是以行政执法为主,兼有部分刑事司法权的执法单位。交警最广泛的执法活动,属于行政执法范畴。据调查,当前交警执法从总体上讲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即:重行政权,轻公民权;重权力的施行,轻权力的制约;重实体法,轻程序法。具体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

1、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在一些事故案件的处理上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

2、少数民警办案中随心所欲,甚至办人情案。

3、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越权处罚。如公安部规定交通民警当场处罚不得超过200元,超过的,应当在24小时以内由县级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但实际执行时并未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二是处罚不公正,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甚至出现情节重的处理轻,而情节轻的反而处理重的非常现象。三是随意暂扣车辆号牌和证照,不出具合法的暂扣凭证,事故押金管理混乱。

4、事故案卷不规范,材料不全。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客观因素外,少数交警部门领导对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监督检查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规范执法作为加强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建设的战略措施来抓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交警是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是实施以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改善公安交警执法形象,促进廉政建设,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因此,交警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完善执法机制和规范执法的极端重要性,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完善执法机制,就是要在市、县两级交警部门建立起严格的法制教育培训制度,完备的执法规范,健全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监督办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法制教育培训是基础,执法规范和执法监督是保障,建立执法责任是关键,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障和促进交警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所谓规范执法,它有三个特定的要求:一是合法化。即执法行为要有法律依据;二是程序化。即各个执法环节的运作在序状态下进行;三是文明化,即要文明执法。要达到这三点,必须加强权力制约,强化内外监督,做到执法责任落实到位,奖惩措施公正严肃。规范执法行为,要从以下两方面提高认识:一是交通管理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执法活动来实现;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机制不健全,交通管理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有些民警把法制工作与业务工作看成“两张皮”,认为规范执法讲得过多,就会束缚手脚,影响工作效率。事实上,规范执法正是为了加强交通管理。二是规范执法是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形势。我们要通过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实现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力,就谈不上保护人民;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就是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规范的机制,优化执法程序,推动规范执法活动上台阶

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民警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培训,以多种形式开展学法活动。对新录用和调整到新岗位的民警要进行岗位法律业务培训,先学法,后执法。应定期对各级交警部门领导和民警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并以此作为晋升、奖惩的必备条件。

2、建章立制,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执法环境。随着《行政处罚法》和新《刑法》、《刑诉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建章立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已迫在眉睫。一要严格规范暂扣车、牌、证照、财物的审批程序和登记保管制度;二要规范执法主体的行为,交警执法要依法出示执法证件,严禁交警协管员和其它临时雇用人员行使交警行政执法权;三要严格办案审批手续,严禁不经审核批准擅自处罚;四要使用规范、统一的法律文书;五要依法履行《行政处罚法》新增加的执法程序,要依法制作告知笔录,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对符合听证条件的要依法组织听证。

3、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明确各自的执法范围和执法责任,并将执法责任和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到人,严格考评、兑现奖惩,形成人人有责任的执法氛围。

4、建立严密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要完善执法检查、案件审核把关等内部执法监督制度,认真负责地办理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错误。要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办错案的,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经济责任。执法检查要经常化、制度化。

交警规范执法的心得体会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通过创建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和执法 标兵活动以点带面推进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确保“社 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执法理念全 面落实在公安交通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塑造大队全体民 警、协管员严格、公正、理性、规范执法的良好形象实现 我县交通管理执法的政治、社会、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大队成立创建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及执法标兵活动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创建领导小组

由主持全面工作的教导员敖顺 东任组长副大队长王云任副组长各科所队、执勤点负责 人为成员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大队违法处理中心由陈俊兼任办公 室主任事故中队长王林任副主任认真负责地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大对各部门开展创建活动。

三、开展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

大对各部门部门要严格遵循支队开展创建活动的四条原则

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深入扎实地开展 好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

四、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创建活动,在执法工作中树立先进典型和标 杆推动各部门部门整体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全面提 升争取三年内大队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迎头赶上全国领先 水平。

(二)具体目标:通过三年创建活动(2010 年至2012 年)确保大 队、各中队、车管分所及民警达到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和执法标兵的标准。

五、开展创建活动的范围、申报方式、审核评价(一)开展创建活动的范围: 根据支队方案的要求本次创建 活动要旨是全警参与大队及在编在职交通民警、参与道路 交通管理工作的派出所及其民警要不折不扣地做好创建活 动的各项工作确保我队创建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及执法标兵 活动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如期实现。

二开展创建活动的申报方式

1、违处中心将大队具备 申报创建条件的部门于5 月17 日前自愿向支队提出书面 申请

2、支队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统一把关后于5 月 19 日前向创建领导小组提出申报建议

3、支队创建领导小 组研究决定后5 月25 日前向交警总队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进行申报

六、工作步骤

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及宣传动员5 月1 日至5 月17 日

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方案结合辖区实际, 细化工作措施,综合 科于5 月17 日前认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上报支队,违处中 心要广泛宣传动员全体民警积极参与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和 执法标兵的创建活动。

二申报阶段5 月17 日至5 月25 日

1违处中心要根据创建示范单位的标准对大队、车管分 所、中队及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派出所开展执法规范化 建设的工作实效进行客观评估对具备申报条件的填写《全 省公安交警执法规范示范单位申报表》于2010 年5 月17 日前上报支队

传真2226326。22011 年、2012 年的示范单位的创建申报工作,违处中心于 每年2 月15 日前向交警支队创建活动办公室进行申报。(三)组织创建2010 年6 月至11 月20 日

上级对大队申报的示范单位作出确认并下发文件后违处中 心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组织工作组采取集中学习、培训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等多种方式对创建部门进行指 导、检查、督促和帮助参加创建的部门要结合辖区实际认 真抓好创建活动。

四考评验收及复核 1每年11 月20 日前支队将按照总队执法规范示范单位 及执法标兵的标准和条件对参加创建的部门进行考核;对在 编在职交通民警含领导及参与交通管理工作派出所的民 警进行执法标兵的评选交警总队下发文件确认为示范单位 的上报交警总队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未确认为示范单位 的作为下一示范单位创建申报的依据。2每年12 月交警总队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评 组将对创建的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进行复核。对达到创建标 准条件的由支队报总队创建领导小组审定命名为全省的 执法规范示范单位、执法标兵。

七、表彰奖励

一交警总队《云南省公安交警创建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及 执法标兵实施方案》云公交„2010‟62 号明确规定,被确 定为全省公安交警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的公安厅 交警总队每进行一次命名和表彰

1示范大队、奖金10000 元

3示范中队、大队车管所、派出所授予牌匾、奖金2000 元

4执法标兵颁发证书、奖金500 元。

二参照总队的奖励措施每被交警总队考核命名为 全省公安交警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的除交警总队 表彰奖励外支队也将对当进行表彰

1考核命名为示范大队奖励该示范大队奖金6000 元

3考核命名为示范中队示范大队车管所、示范派出所

奖励该示范中队示范大队车管所、示范派出所奖金2000 元

4考核颁发证书的执法标兵奖励奖金300 元。

三被命名为全省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之日起的3 年内

凡总队评选或上报的优秀、先进或其它同类型的单位和个 人均优先从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中产生。

四对命名的示范单位交警总队将报请省公安厅记功或 建议州市公安局记功。对典型的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

交警总队将依据相关规定按程序适时向公安部申报全国交 警系统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

八、跟踪检查和监督

为确保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示范效果的延续性在示范单位 和执法标兵被命名之日起3 年内支队将定期或不定期以明 查暗访的方式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交警总队也将定期对示 范单位和执法标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并帮助总结典型经 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凡被交警支队、总队总结典型经验和 做法在全省推广或奖励的支队将对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凡 被省、市督察组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的支队将依据批 评警告限期整改的内容扣除相应分值并下派工作组督促限 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支队将上报市公安局给予相关责任 人相应的处分。

九、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对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 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推动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 有力抓手作为提升大队整体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 举措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领 导小组和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措施、分 解任务和目标列出时间表进度表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落实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狠抓落实整体推进。各部门要广泛动员全体民警积 极参与创建工作违处中心要指导和帮助总结执法规范化建 设的经验。要通过开展组织执法服务队、建立工作联系点等 多种形式认真梳理解决执法突出问题和排查消除执法安全 隐患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工作扎扎实实创建一批执 法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在创建工作中违处中心要充 分肯定各部门的首创精神重视总结、宣传、推广执法规范 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要采取多种形 式予以大力宣传和推广鼓励各科所队、民警积极主动地创 新工作方式规范执法行为。大队将从被命名的执法规范示 范单位和执法标兵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门、个人重点 加以培养、总结、宣传和推广树立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典型 和标杆最大限度发挥执法规范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的典型 示范和引路作用推动大队各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四)申报部门要认真填写申报材料实事求是报告有关执法 数据和工作实效严格创建评选纪律杜绝弄虚作假。支队 将通过书面审查与抽查、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确保评选 结果反映参选创建示范单位和执法标兵的真实情况。让示范 单位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示范单位能够真正起到 典型示范作用有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五参加创建的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有考评标准 中所列举的扣分项目如投诉、信访、上报不实等

要认 真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大队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 备案。

六违处中心要在本的11 月底前完成大队的案件质 量考评等各项相关工作并按时按要求将结果上报支队创建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每一如 果需要对部分条款作出调整或修改的大队将在每年初下发 补充通知。

八各部门在执行本方案过程中如遇有问题请及时与大 队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九请违处中心于5 月17 日前填表附件

交警规范执法的心得体会 篇5

实行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社会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完善,必然摧生交通管理一体化,试想在区域交通的态势下,如果没有区域协作,相关区域的社会交通管理又怎样实现有效控制?这里结合湖南区域交通管理实际,就如何掌握和运用区域交通规律、加强区域交通防控与不同区域间的警务联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区域警务合作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现状

1、湖南省区域一体警务信息平台稳步推进。2003年以来,湖南省各市在“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中,根据公安部省级规划,二级建设库的要求,各业务部门建立了各自的信息资源系统,统一开放的数据整合平台已趋于成熟。同时各个其他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资源也日趋成熟。“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中公安信息资源进一步进行了高度整合。现在已基本实现公安机关内部和其他社会信息资源大整合、高共享和综合高端应用,并逐年完善。

2、湖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道路建设的加快为交警区域规范化执法提供了有效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作为中部五省经济圈,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长沙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已具相当规模,现代化交通四通八达,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态势已经形成,社会生活关联度越来越强。亟需建立交警勤务的社会一体化。

3、交警在诸警种警务活动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近年来,我国治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那种零散的、见诸于某个部门警种之间、针对一案一事的合作,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涉车案件不断增加,如酒后驾驶、交通肇事逃逸等,都是以交警为中心,多警种勤务联合执法。整合公安力量,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有序推进区域警务合作,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警务合作机制,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势在必行。这样既可以强化打击整治力度和精确度,又可以减少人力、财力成本,形成高效有序的合力。

二、当前区域警务合作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

1、基层交警队规范化执法与区域联合执法的矛盾。目前,交通警察大队、中队业务范围有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车辆及驾驶人管理,专业性、业务性强,且相对独立,还没有实行有效的网上流转,形成分工的多,协同的少的局面。另外,就对交警勤务工作的指挥来说,以垂直领导为主,形成了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及各县、市公安局对所辖单位的管理和指挥体系,前者偏重于业务,后者偏重于人事,两条腿走路,而上级相关指挥机构还没有形成合力。如:总队、市公安局在领导交警支队的工作中,由于站位点不一样,造成工作目的和任务的差距。区域联合执法要求在一定的区域内,多警种、多地区联合行动,尽量节约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区域联合执法行动我们也做了一些,如:2010年开展的整治酒后驾驶全国统一

行动,在全国范围就形成了打击酒后驾驶高压态势,加上后来的异地用警,整治效果非常明显。但这样大型的统一行动在我们的工作中毕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警务工作只需要交警内部协同和一定区域的警种之间的协作,从这一层面看基层交警队规范化执法与区域联合执法还存在矛盾。如:甲地路面执勤中队发现了一台涉嫌套牌的嫌疑车辆,需乙地路面执勤中队设卡拦截,如建立了区域勤务合作网络和实行了信息资源有效共享,就能快速调集警力,进行有效拦截。

2、经济一体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摧生了区域交通一体化,造成了区域交通一体化与区域交通管理薄弱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扩展和相互影响的不断增大,相邻或相近的城市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城市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活动越来越密切,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即“城市群”。如:湖南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区的建立。势必产生如下影响:一是当前的交通秩序管理手段难以适应区域化发展要求。由于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内的城市之间交通更加方便快捷,路面交通管理也需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和指挥系统,交警部门进行区域执法合作的空间非常大,在区域内针对某种普遍的交通违法行为联合开展整治行动,进行区域化交通安全宣传,进行勤务协同等。如:一台车在甲地进行了处罚,乙地交警在同一天内对该车同一种交通违法行为能否免于处罚。当然这需要视当时的情况和违法行为种类来决

定,存在一个区域勤务合作的问题。二是车辆、驾驶人的管理区域化的问题。当前车辆、驾驶人都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的,人流、车流在区域内流动加速,由于驾驶证、车辆无法在区域内就近年检,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同时又不便于管理。还有一个就是交通违法异地处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是交通事故处理仍然是交警进行区域警务合作的底板。首先要解决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问题。同一区域内,由于人们的观念、经济发展不均衡、地方性政策法规的不同,造成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不同,所谓的同命不同价,这极易引起社会矛盾,也是交通事故处理的一个难点。其次就是打击交通肇事逃逸区域警务合作的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城市逃逸比重增大,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犯罪逃逸从一个地区向其他地区逃逸速度加快,给打击犯罪带来了难度,消耗了大量的执法成本,尽管我们进行过一些的合作,但层次低,时间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区域警务合作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1、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指挥系统,打造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平台。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指挥系统,犹如一根红线把区域内相关警务部门拧成了一股绳。通过落实承办主体、明确职能权限、规范办理程序、简化法律手续、畅通信息渠道等有力举措,各部门、警种间形成合力,依法严厉打击具有区域性、流动性特征的违法行为。就交警而言,由于指挥系统的建立,定期召开区域交通安全管理协作会、例会和网上沟通成为可能。及时分析区域交通管

理特点,实行区域协同作战,联手遏制和解决突出交通问题,实现研判对策一体化;及时组织开展区域联合整治行动,共同构筑区域交通管理有效控制区,实现交警执法一体化。

2、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合理共享,提升交警执法科技手段。电子防控工程是实行区域警务合作的重点科技建设项目。就交警而言,支队级应建有数字化指挥中心,能将区域内所有监控镜头按照区域监控战略预案自动监控,所有镜头依据数据仓库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组合分组,如:当某一时段高速公路路是数据仓库分析出的案件高发时段,则高速公路沿线的监控镜头会在这一时段内按照监控战略预案进行全方位无缝监控,确保此段时间内高速公路无监控死角。情报信息合理共享,犹如相互开通省际直通车,数百类经整合的公安业务信息以及经综合研判得出的信息在数据传输平台和资源交互平台的支撑下通过网络联通,走进已实现无缝链接的情报信息中心,实时发布的交通流量及车辆堵点等预警、情报指令等尽收眼底。遇有协同要求,快速决策,以最便捷的方式准确及时指令处警单位,处警单位也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将处警情况与指挥中心互动,及时进行协同指挥。

3、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交警规范执法,必须做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真正做到区域交通秩序管理手段一体化。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和指挥系统,有针对开展整治行动,进行区域化交通安全宣传,勤务协同。二是实现车辆、驾驶人的管理区域化。打破当前车辆、驾驶人属地化管理原则,实现驾驶证、车辆区域内就近年

检,袖区域内交通违法异地处罚。三是区域内统一交通事故处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解决所谓的同命不同价问题;加大打击交通肇事逃逸区域警务中合作,实行追逃联动的工作机制。

交警规范执法的心得体会 篇6

一、交通管理现状以其警民

引发矛盾的根源。

结合城区分析,交警每天除了承担城区各岗区交通秩序外还担负着城区巡逻工作,由于当前车流量大,警力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因此有些驾驶人只要在没有交警执勤的路段或路口,无视交通信号存在,随意行车,有的甚至为逃避违章时监控的抓拍,故意用光盘遮挡住车牌。尽管城区中队开展多项专项治理活动,但取得效果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没过多久便会出现反弹现象,加之广大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些群众认为交警纠其违法行为是在故意“找茬”,不给予配合,认为自己有关系,辱骂民警,对民警实施暴力,因此引发矛盾。

二、采取各项措施方法,把“执法为民”融入到整体工作中去。

一个民警执法水平的好与坏是影响纠正驾驶人违法行为的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个别民警仍然出现执法不规范、执法态度不文明、办人情案等现象,群众意见很大,产生反感心里,因此严重影响了交警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如何改变群众的想法,做到“执法为民”,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违法行为实行严格查处,查纠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执法态度。纠正违法行为先敬礼,告知驾驶人违法行为后,实施处罚,填写法律文书的时候书写工整,字体规范,运用法律文书正确无误。面对不理解的群众,耐心的对驾驶人解释,解释的过程中驾驶人不予配合的,首先从法律角度出发,讲解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彻底消除其反感心里。对待态度蛮横的驾驶人,不予其发生冲突。对群众不容易接受的执法方式,彻底改变,从内心树立起执法为民的理念。

(二)、强化自身学习,转变执法思想。结合当前大队开展的“每日一题”学习活动,严格按照大队的要求,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民警要严格落实大队的学习计划,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业务知识,真正做到“比、学、赶、帮、超”,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实现执法为民,就要端正思想,纠正随意执法,滥用职权办人情案的思想。利用业务时间做好宣传工作,对亲戚朋友,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让他们在思想上重新认识到遵章守法对每个公民的重要性,从而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使执法思想实现质的改变。

(三)、端正执法态度,改变执法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交警,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自觉服务于群众的重要性。改变陈旧的执法模式,不断增强为民执法的思想观念,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服务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工作中彻底消除“冷、横、硬、推”,工作之余,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以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群众查找自身不足,提高认识,做到言行举止文明。

(四)、加强监督管理,切实做到执法为民。当今社会形势的迅速发展,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接受大队的内部监督,是与群众沟通的平台,也是确保队伍不发生问题的重要因素。零距离与群众接触,体会群众的想法,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采纳分析。同时加强队伍内部的监督,预防和减少民警违法违纪的发生,结合队伍内部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教育整改活动,切实消除存在问题,确保队伍因管理不善造成违法违纪问题。

交警规范执法的心得体会 篇7

关开展为期半年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有关材料,使我感受颇深,有三点深刻认识:

(一)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实事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核心是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重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检察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联系检察工作实际,要真正确立实事求是的执法意识和执法精神,就必须把实事求是贯穿于司法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追求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在侦查案件中,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做到求真、求实,深入细致地调查取证,防止取伪证,杜绝造假证;在审查案件中,要做到认真、细致、严密,判断准确,防止主观臆断、先入为主;在处理案件中,要慎之又慎,做到定性准确,适用法律得当,坚持实事求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在办案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实体上,而且要体现在程序上,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禁止违法办案,越权办案。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寻求客观的真实和实体的公正。在办案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还体现着形象公正。检察院公正形象的树立,是通过每一个检察官在执法中表现出的素质、修养、文明程度及其仪表举止等形象来体现的。

(二)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案是公正执法的关键

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依法办案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司法公正的主要手段。严格执法必须明确和坚持:一是不论什么人都必须依法办事,不管其手中的权力有多大,违反法律就一定要受到追究;二是不论什么人违法犯罪都必须按同一法律标准处理;三是不论什么权力都必须依法行使,受法律约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代替法律的规定,干预法律的执行,阻碍法律的实施。依法办案是公正执法最基本的要求,最具体的体现。依法办案;既包括依照实体法,也包括依照程序法。依照实体法,就是要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三项刑法基本原则指导检察执法实践,要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严格区分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依照程序法,就是要按照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使法律监督职权,保证追究犯罪、纠正违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诉讼活动中的每一项都是合法的、公正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从而实现公正执法的目标。当前,依法办案,就是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的犯罪工作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犯罪活动,坚决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有组织犯罪、暴力性犯罪和多发性犯罪,强化诉讼法律监督。

(三)加强队伍建设是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根本

加强队伍建设,教育是基础。必须优化检察官的公正执法意识,从思想上解决好究竟代表谁的利益,为谁办案,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和侵蚀,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不以权谋私、以案谋私,不滥用权力,自觉廉洁执法。加强队伍建设,制度是保证。要着力于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一是建立统一执法规范制度。使案件侦查、审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依法进行,摈弃随意执法和主观臆断,使案件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二是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如错案责任追究制,廉政制度,侦查案件跟踪监督制度等。三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如完善检察官的考核、晋级、提拔、奖惩制度,使检察队伍管理真正走上规范、民主、科学的轨道。加强队伍建设,监督是关键。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消除司法方面的腐败现象,确保公正执法,必须强化检察院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当前,检察机关要把功夫下在内部监督机制和自我完善上。同时,要主动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并形成制度。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法律、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直接监督之下。加强队伍建设,改革是动力。对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警察、行政公务员实行分序列管理,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建设,建全公开竞争、择优汰劣的运作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岗位轮换、双向选择、分层聘用、上下交流、综合测评等制度,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确保公正执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将使检察机关的公正执法更多地受到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知法、依法、护法、守法并

党的十五大作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实现这一基本方略,检察机关有义不容辞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一使命,对检察机关而言,最重要的途径和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公正执法。公正执法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要求,是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众望所归。通过学习中央政法委工作重点、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检察机关开展为期半年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有关材料,使我感受颇深,有三点深刻认识:

(一)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实事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核心是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重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检察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联系检察工作实际,要真正确立实事求是的执法意识和执法精神,就必须把实事求是贯穿于司法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追求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在侦查案件中,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做到求真、求实,深入细致地调查取证,防止取伪证,杜绝造假证;在审查案件中,要做到认真、细致、严密,判断准确,防止主观臆断、先入为主;在处理案件中,要慎之又慎,做到定性准确,适用法律得当,坚持实事求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在办案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实体上,而且要体现在程序上,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禁止违法办案,越权办案。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寻求客观的真实和实体的公正。在办案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还体现着形象公正。检察院公正形象的树立,是通过每一个检察官在执法中表现出的素质、修养、文明程度及其仪表举止等形象来体现的。

(二)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案是公正执法的关键

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依法办案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司法公正的主要手段。严格执法必须明确和坚持:一是不论什么人都必须依法办事,不管其手中的权力有多大,违反法律就一定要受到追究;二是不论什么人违法犯罪都必须按同一法律标准处理;三是不论什么权力都必须依法行使,受法律约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代替法律的规定,干预法律的执行,阻碍法律的实施。依法办案是公正执法最基本的要求,最具体的体现。依法办案;既包括依照实体法,也包括依照程序法。依照实体法,就是要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三项刑法基本原则指导检察执法实践,要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严格区分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依照程序法,就是要按照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使法律监督职权,保证追究犯罪、纠正违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诉讼活动中的每一项都是合法的、公正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从而实现公正执法的目标。当前,依法办案,就是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的犯罪工作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犯罪活动,坚决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有组织犯罪、暴力性犯罪和多发性犯罪,强化诉讼法律监督。

(三)加强队伍建设是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根本

加强队伍建设,教育是基础。必须优化检察官的公正执法意识,从思想上解决好究竟代表谁的利益,为谁办案,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和侵蚀,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不以权谋私、以案谋私,不滥用权力,自觉廉洁执法。加强队伍建设,制度是保证。要着力于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一是建立统一执法规范制度。使案件侦查、审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依法进行,摈弃随意执法和主观臆断,使案件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二是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如错案责任追究制,廉政制度,侦查案件跟踪监督制度等。三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如完善检察官的考核、晋级、提拔、奖惩制度,使检察队伍管理真正走上规范、民主、科学的轨道。加强队伍建设,监督是关键。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消除司法方面的腐败现象,确保公正执法,必须强化检察院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当前,检察机关要把功夫下在内部监督机制和自我完善上。同时,要主动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并形成制度。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法律、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直接监督之下。加强队伍建设,改革是动力。对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警察、行政公务员实行分序列管理,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建设,建全公开竞争、择优汰劣的运作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岗位轮换、双向选择、分层聘用、上下交流、综合测评等制度,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确保公正执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将使检察机关的公正执法更多地受到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知法、依法、护法、守法并[page_break]自觉用法的社会风尚,这是公正执法所需要的,也是司法公正的客观要求。

浅议交警执勤执法工作应注意的 篇8

公安工作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悟出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道理。尤其公安交警特勤工作,更要注重细节,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新时期下,公安交警部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执法环境,面对各个方面、多种形式的干扰和牵制,该如何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任呢,在执勤执法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规划以下几点:

一、群众的法制意识提高使当前执法环境更加复杂

(一)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违法当事人往往选择与民警对抗

交通安全意识偏低的当事人,不仅轻视交通法规,而且对自身的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估计不足,不愿配合交警的执法工作,许多机动车驾驶员对民警的纠违,不是积极配合、主动改正,而是胡搅蛮缠,辱骂、威胁、阻挠民警执法,有的甚至对民警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常常发生民警和协管员在执勤中遭受交通违法驾驶员袭击受伤事件。一些行人遇到车辆交通违法,他们不但不指责违法驾驶员,反而帮助违法驾驶人向民警求情,有的还对民警冷嘲热讽,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民警,给民警正常执法带来干扰。

一是寻衅滋事,节外生枝。民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违法当事人故意大声喧闹,挑起事端,引起群众围观,有的违法者当众辱骂民警,或拦住车辆拒绝处理,有的干脆躺在机动车道上以死相逼,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还有的对民警的执勤执法不屑一顾,态度蛮横,拒不配合,甚至扬言要找人收拾民警,气焰嚣张。二是纠缠不清,恶意投诉。一些交通违法者当事人对民警执法、办案不满意,借故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或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干扰民警执法,或为了泄私愤而恶意投诉。

三是强行冲卡,逃避处罚。违法驾驶员在民警示意停车检查时,会在临近民警身边时突然加大油门直冲过去,以图逃避检查,有的甚至恶意冲撞民警,造成民警身体伤害。四是借酒撒泼,暴力抗法。在查处酒后驾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中,不少醉酒者情绪亢奋、自制力差、凭借酒力对执法民警围攻漫骂殴打。

(二)复杂的人际人情关系对民警执法形成干扰

民警执法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人情的旋涡之中。一些人交通违法后,不是虚心接受民警的教育和处罚,而是千方百计四处活动。有的找熟悉民警说情,有的请民警家属或亲戚朋友帮“搞定”,有的找领导打招呼。这些现象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令人难以应付。民警受着人情关系的困扰,变通处罚,降格处罚,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民警的执法权威。

(三)媒体放大的舆论,使不实监督给民警造成压力

网络是当前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较强的一种舆论宣传手段,由于其言论的随意性和自由性,一部分违法当事人故意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影响公安机关形象的负面文章,甚至在网络上恶意诋毁公安机关,捏造事实,造成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对公安机关失去信任,引发他们对公安机关的不满,有的甚至对公安机关产生敌对情绪。又如个别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发行率而作的片面报道,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负面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交警执法环境越来越不尽如人意,阻碍执法,暴力袭警等恶劣行为不断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二、注重规范执法的细节要求,可有效提升民警的执法效果

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执法环境,要求我们做到既不放过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又要钝化矛盾,善于有效地保护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力争做到使当事人既认清违法的危害和民警执法的本意,又心服口服。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重做好以下几点执法细节的处理。

(一)注重礼节,尊重人格。严格按照执勤执法规范,纠正违法先敬礼,并使用规范用语。示意车辆停车后,要在第一时间,观察驾驶员的言行举止及面部表情,由此判断当事人的性格。此时,我们要说好第一句话,我觉得这很重要。执勤执法规范中规定的第一句话就是:您好,请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经过几年的执法经验,我认为这句话要比只说“驾驶证”这三个字对我们工作有利百倍。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让驾驶员把驾驶证、行驶证先交到自己手上以后再告知其违法行为。这样,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手上,否则,碰上一些难缠的驾驶员,你先说他违法了,他就很难将驾驶证交到你手上,给下一步的处罚带来困难。

(二)维权在先,告知义务。拿到驾驶证后,告知驾驶员的违法行为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听取驾驶员的陈述和申辩。一些驾驶员投诉时说:“警察不让我说话,拿本就开单子,根本不听我解释。”所以,一定要先让驾驶员陈述、申辩,我们只用20秒左右让他说,没有充分理由的,我们只用一句“您的陈述、申辩我不能采纳”就解决了。要是不让驾驶员说,麻烦就多了。还有我们在处罚交通违法驾驶员的时候,有责任明确告诉他哪里错了,以后应该怎么走,让他心服口服,罚的明白。如果驾驶员问:我怎么了,哪走错了?我们绝不能说:那有标志(标线、信号灯),自己看去。说这样的话,不仅驾驶员这次不明白,下次走到这里还是不明白,而且极易引发矛盾和投诉。

(三)情绪平和,冷静处理。一些驾驶员见民警一定要处罚他,就会说一些诸如“不给面子”甚至更难听的话,这时我们一定要控制情绪,不能让驾驶员的话把我们激怒,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那就中了一些驾驶员的圈套了。如果这样,那些不良驾驶员就会抓住我们话中的一些把柄,咬住不放,哪怕只有一句,他也会大声喧哗招来很多人围观,使我们的工作极为被动,对我们的工作极为不利,没准这次罚不了那些不良驾驶员,还有被投诉的可能。但是,如果违法当事人说出一些骂人的话,那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要找好目击证人,为自己作证,按规定对其进一步处理。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在执法中使用录音笔,这更是保护我们权利的一个有利武器。

(四)用语规范,不说“废话”。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法言法语,不说多余的话,驾驶员说一些不中听的,那是因为他被罚了,心里不舒服,想发泄一下,只要不过分,我们不要往自己心里去,纠缠不放只能激化矛盾。不能让违法人的话左右我们的情绪,影响工作。处罚结束后,不管驾驶人对你说了什么,都要给被处罚人再敬一个礼,告知其15日内到银行交纳罚款。如果驾驶员对此次处罚稍有些争议或小矛盾,告知其权利后我们最好暂时离开此地,免得在处罚结束后发生争执,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五)细节不细,灵活掌握。执法过程中,要注重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做到妥善处置,避免矛盾。一是拦截不停。不是所有的车拦截都会停,有些是真没看见,有些则是装看不见。所以那些装看不见的车辆我们不要去硬追,容易发生危险。这也是我们规定不允许的,我们可以记清车号、违法情节,事后进行追究。二是不承认违法行为、不出示证件。有些驾驶员违法后,对我们的处罚极不配合,要求看录像、看证据,有的干脆不承认违法了。这时我们一定不要急,语言要准确、干练,明确的答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交通民警现场裁决权。有权对民警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裁决。不要说:“民警看见了就行”或“我就是法”等不规范的用语。

三、强化对细节处理的认知,提升民警执法艺术和应对事件和水平细节是一种创造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最大差别,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

(一)注重细节,掌握主动。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细节调整同样是一种创造。所以说,在执法过程中,谁关注细节,谁就把握了先机,也就抢得了主动权。执法容易引起矛盾,善于掌握主动权,才能有效掌控处理事情的过程,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二)甘于平谈,积小成大。认真做好每个细节,看似平淡无奇,但积小胜成大捷,就能使我们的执法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浅谈交警人性化执法 篇9

一、人性化执法含义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执法”顾名思义,有两点意思:一是“人性化”,二是“执法”。这两点相辅相成,但其中也有主次关系,即以“执法”为主,要合理运用执法权,保障守法者的合法权益,对违法者予以处罚;在公证执法的同时,彰显人文关怀,提高群众对执法行为的满意度和支持率。

人性化执法就是公安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在尊重当事人合法权利,理解和照顾当事人感受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程序严格管理道路交通事务,宽严相济、刚柔并蓄,既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又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相统一的执法原则。公安机关作为执法者不能威严有余而仁善不足,既要尊重法律的权威,又要体现人性的关怀,以保障人们法律、权利上的公平,自觉做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有机结合,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尽可能地对当事人关心、尊重、理解和关爱,执法态度、方式和手段的体现人性化,为执法实践活动增添了人道主义色彩,使公民在承担义务和责任的同时,能保持其作为“人”的地位和尊严,是公安民警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更是实践“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集中表现,把人性化执法服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新的平台,从而构建新型和谐警民关系。

二、人性化执法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1、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人格

对行政相对人人格的尊重,不仅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执法管理工作,更有助于树立执法者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行政处罚中,执法者与行政相对人是一对不平等的关系,执法者代表国家行使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证,占据强势地位,而客体相对弱小。这种先天形式上的不对等是无法加以改变的。但就人格而言,执法者和行政相对人是平等的,理应相互尊重。作为交警,如果能够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心理感受和人格尊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带着感情去执法,用心去关注人、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让人们感受人道主义精神,感受真情实意,那么就会得到当事人的积极配合。现在,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在参与交通过程中,与管理者进行平等,平和地交流。因此,管理者在执法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柔和的语气语调。这样会给当事人亲切感和认同感,使当事人感到放松和舒适,可以起到化解矛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当然,对一些恶意违法的行政相对人,也可以酌情作出严厉的警告。但是,无论是和风细雨,还是当头棒喝,都要时时意识到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或给予某个种类正确、幅度适当的处罚,使行政相对人意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

2、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在交通违法行为处罚过程中,有些民警往往容易忽视告知行政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这一环节,甚至有的行政相对人在自行陈述和申辩时,民警对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以及合理建议臵之不理,还存在着“你说归你说,我罚归我罚”的这种情形。这一方面反映了某些民警在当前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重实休、轻程序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具体行政执法中,要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还更有待于提高。因此,在执法层面上讲,行政管理方必须对行政相对人履行告知程序,而从人性化角度考虑,民警不仅要认真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而且要在认真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情况,依法作出适当的行政处罚。

3、充分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

交警在执法过程中,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既可以说是一个群众观念在执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可以说是交通安全管理中人性化执法休现的前臵条件,特别是在处理交通事故中,犹其显得重要。我们常常会看到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往往会向其他熟悉交通法律法规的亲戚朋友咨询,而对处理民警的解释则将信将疑,有的甚至和民警发生争执,导致事故迟迟得不到依法处理。作为民警,该如何与当事人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打消当事人的疑虑,处理好交通事故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拉近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先询问当事人身体怎样、车辆损失如何,再问事故的发生过程。处理民警适时地关心,增加人情味,有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其次,在聆听双方陈述时不偏听偏信,不轻定责任,不妄下结论。聆听当事人的陈述一方面传达了管理者对当事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当事人的情况,而在处理事故过程中,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能表明管理者在处理交通事故时的慎重。反之,很可能面会引起当事人的逆反心理,认为交警处理事情太草率,甚至可能会发生因为当事人不认可事故责任,而拒绝在事实部分签名,导致事故现场不能迅速移开,影响道路通行。

三、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的尺度把握和定位

一、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从根源上消除“以权管民”思想。

常言道,法律是无情的,但是,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却是对人的关怀,对人权实现的保障。我们讲“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执法者,首先要消除以管人者自居的特权思想。那种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就可以高人一等,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思想是千万要不得的。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神圣的,我们所说的权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zyk同志多次讲话强调,公安机关要把“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历史使命。作为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者,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就是管理道路交通秩序,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同时,我们的责任就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任何时候,我们心里都要记得我们是一名警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以“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为准则,以人为本、与民方便,提升执法形象。

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性化”,或者说是人文关怀,归根结底是基于我们人类共有的同情心,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尊重与关爱。不滥用强制措施,亦即我们平时宣传的“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藉此塑造执法人员形象,彰显人文内涵。这就要求广大交通民警在刚性执法的同时,要学会尊重人,要以人为本,服务为重。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执法的根基;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们执法的意义。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执法者带着感情去执法,换位思考来监督,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以人为本,服务为重。“人性化执法”,其实质是亲民执法,让习惯于领教法律的威严的民众享受到法律的温情。以往,交警在查处一些不戴头盔的摩托车驾驶员时,往往是罚了款后就放行,而在一些地区,交警部门对摩托车驾驶员驾车时不戴头盔,除按规定处罚外还会主动借给违法者一顶头盔。被查处的违法驾驶员对此做法非常赞同感觉心里暖洋洋的。这只是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交警在执法时只需面带微笑打个敬礼、告知其违法行为、送上一顶头盔、叮嘱一声请注意安全,在群众的心里执法形象就得到了很高的分数,群众由此对整个执法队伍满意度和支持度就有了很大提升。由此可见,人性化执法并不是很难做到的,往往就是一个细节体现整体,只要在工作中切实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办实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诚心诚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人性化执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三、贯彻“公平公正原则”,掌握执法尺度,确保执法行为落到实处。

作为交通警察,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维持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我们在执法时应该严格按照法定条例和程序执行来进行。我们要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人性化应该是以法律为前提的人性化。在一个法制社会里,法律才是至高无上的。人类社会需要规范,而不能仅以简单的“人性”予以约束。由此,我们执法部门对人性化执法应该有自己正确的理解。人性化执法不等于不执法,更不能变成部分违法违规者的保护伞。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始终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运用条款适当、程序合法;同时要切实牢记执法为民,急人所急,妥善处臵弱势群体,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自信乃成功之本高一作文下一篇:12高丽参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