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传统文化

2024-10-25

作文传统文化(精选14篇)

作文传统文化 篇1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介绍一下暑假时在外婆的邻居的阿婆家看到做麦秆扇的过程。

麦季丰收的时候,地里晾着大量的麦秆,许多人把晒干的麦秆拿回家烧饭,而心灵手巧的.阿婆把微黄清爽的麦秆梗折下来,然后放在面盆里染上各种颜色,等晾干了的时候,就把它编成扇子,她是从中间起的头,等编到比盆子大一点的时候,阿婆就开始编花样,有“福”字,有“喜”字,还有“蝴蝶”等,她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把扇子的“仙女下凡”,她舞姿翩翩,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另一把扇子,绣着两个大大的红喜字,看起来特别的喜庆。

多么精美的麦秆扇啊!使大家都爱不释手。

作文传统文化 篇2

一、追根溯源,分步骤分阶段,查找搜集资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让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能写出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内容,学生就一定要熟知这方面的文化,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凭学生个人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步骤分阶段地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三种获取资料的途径:(一)走近群众生活,或实地考察,或走访本地文化名人,读社会这本书。(二)利用网络,上网阅找资料,读网络这本书。(三)查阅相关图书资料,读“历史”这本书。

语文教师还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目标,高一学生刚入校,有双休日,课余时间较充足,但科目多,他们对新生活还得有个适应过程,综合这些实际,前半学期老师可就乡土文化,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一些地域文化,后半学期可结合必修课本后“梳理探究”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奇妙的对联”、“姓氏源流”等话题。我校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组织了这些活动,一年下来成绩突出,内容真是丰富,囊括了这些话题的各个方面,学生搜集到了:延川的剪纸艺人,布堆画艺术,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名人故事,革命遗址,婚丧变迁,信天游的特点,曲艺发展,作家路遥的故事,女诗人李娓娓的故事,彭祖庙的遗址,等等;不同姓氏的起源,复姓知多少,刘姓中的名人,等等;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写法,趣味对联,等等。这次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变迁,感受到了姓氏文化的奇妙,领略到了对联的魅力,有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学生何愁作文没素材?

高二学生分科后,课程少了,但任务重了,可给他们布置一些少而大的话题,可选必修二课后的“年节风俗”,可针对必修四第一单元的内容,布置搜集“戏曲文化”的任务,可在学习选修时,选取学生喜欢的话题,如“谈谈流行歌曲中的修辞”、“说说儒家的仁”等。就戏曲传统文化,我们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交回的内容同样丰富多彩。他们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如戏曲的起源与发展,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脸谱的知识,戏曲的行头,戏曲的角色行当,等等。

高三学生学习时间较紧,但一定要让学生熟知几个文化名人,为高考写作打基础。结合学生和学校图书馆的实际,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传记作品中的杜甫、毛泽东、沈从文、杨振宁,读本中的蔡元培、马寅初等文化名人。学生在单调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忙里偷闲,既可丰富生活,又能获取精神食粮。这样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活动开展下去,能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集中整合资源,化零为整。

搜集资料,只是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因为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各不相同,各有侧重,较为零散。得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把这些零散的内容整理起来,使他们对这些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搜集完“年俗文化”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一)考考你,春节习俗知多少;(二)比比看,年俗故事展风采;(三)动动脑,探究年俗有深意;(四)勤积累,春联古诗大看台;(五)说说看,家乡年俗知多少。这样的五大教学板块,每个大板块中又有许多的小板块,如,第一大板块中就包括:春节的俗称,春节的起源,正月初一的古称,民间过年的期限,过年的传统活动。这样由小到大,由零散到系统,不仅帮学生搜集了作文素材,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素材丰富了,就会有写作的冲动,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始写作。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指导他们把每次活动的内容,都整合在一起,以备后用。其次,鼓励学生在平时积累资料时,养成写随笔或日记的习惯。再次,开展完语文实践活动后,动员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从不同角度去写放胆文、个性文、创新文。最后,学校可举办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知识与作文竞赛。利用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几学期下来,我们的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我所教的两个班中,张朵、孙文等同学,搜集了厚厚的两大本资料,而且能把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并标上页码;在平时练笔中,高文婷、高琼同学的随笔,文笔流畅,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秀同学的《李姓中的名人》,采用了新闻特写的方式对历史上重要的李姓名人作了介绍;庞华同学的《对联与名人》、史海丽同学的《戏曲脸谱常识》,条理清楚,构思巧妙;在全校性的地域文化作文竞赛中,贺芳同学的《陕北葬制》,刘芳同学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到陕北来》,冯婷同学的《禹居大禹山及石狗弯的来历》等作文脱颖而出,获学校一等奖;在第三届“步步高杯”全国作文竞赛中,杨攀同学荣获三等奖,并应邀免费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在“新人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奖赛中,霍哲和贺翠同学荣获一等奖,惠超和常青同学获二等奖,折停停同学获三等奖。学生能取得这些可喜的成绩,不能说与学生找到了作文的源头活水没关系。

四、表扬优秀,鼓励后进,增强写作信心。

做任何事情,都有做得好的,做得差的。写作文也一样,我们不能只宠好学生,冷落差生,要给不同学生同样的关怀和鼓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创作的愉悦。我每次作文讲评时,在表扬优秀的同时,也不忘找出五六篇有明显不足的作文,捕捉文中的闪光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哪怕他们只是写好了一句话,用好了几个词。至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课后会把他们单独叫来,给他们面批面改,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并启发他们反复推敲,尽可能地挖掘他们写作的潜力。在我的鼓励下,杨琦、高琼等同学作文信心倍增,进步很大。在肯定普通作文闪光点的同时,我还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推荐学生优秀的作文发表,如校文学社,县级文学杂志《山花》、《延安日报》、“花样年华”副刊都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写作氛围,帮助他们树立作文信心,引导他们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如能坚持何愁学生写不出好作文?

把传统文化渗透到作文教学中,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更多的“新”元素,学生在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轻松自如地写出好作文,既解了燃眉之急,又能锦上添花。以上内容是我教学中的心得,供大家探讨,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让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再是一句空话。

摘要:传统文化是老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开放和学习的同时, 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举动, 让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作者通过实践认识到, 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写作资源, 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传统文化与作文立意 篇3

关键词:作文立意;忠孝思想;乡土观念

如何立意,也必然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相信很多老师都肯定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对我们立意教学的视角进行拓宽,这就是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这种立意的“意”,让传统文化的营养来滋润现代学生狭窄枯涸的心灵世界,从而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中国的传统文章讲究“文以载道”,如果没有道,文章就变成了单纯的文字,我们自古是强调立意的。这里还要强调,“道”字写起来容易,解释清楚太难,传统文化中的道,也未必是完全符合现代社会思想的。而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有限,所以我觉得入手点可以是一些小的方面,让作文中染上传统文化的色彩,

或者是写出有些传统风味的文章,而不是让学生们一味地完全去模仿古人,写大道理、大文章,那样反而是作茧自缚,限制了孩子们的天性,发展下去又回到八股的老路上去了。

要想用传统文化来帮助我们立意,就要考虑在那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哪些传统可以帮助我们,又会如何帮助我们。其实,慢慢思索,可以考虑的方面还是很多的。

一、如忠孝的思想

我们现在的作文,经常要求学生们写小事情,写身边的事情,写小道理。忠孝表面上是大道理,其实也可以变成我们身边的小事情。

拿忠来说,这里的忠不是愚忠,而是强调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就是要爱国、爱民族、爱家乡。在中国历史上,爱国爱民,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人物数不胜数。无论是岳母刺字还是包公判案,都是忠的表现。而抗战里不少人当伪军汉奸助纣为虐则是不忠的典型。作文里一样可以表现爱国心,当然我们写作的时候,表达爱国心不能是喊口号,而是体现在具体的文字中,如:可以写励志类作文,可以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思想主题延续下来,表达昂扬向上的劲头。再如,爱国可以具体化为爱乡,写赞美家乡风土人情和变化,赞美新民风民俗,都是可以一试的题材。我国目前整体处于崛起的阶段,各行各业、各地方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积极向上的民族风尚是可以在作文里表达的。

再来谈孝,中国古代曾以孝立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很重视这个孝字。忠孝双全是对一个完美的人的最高评价,值得我们继承发扬。而且在我国老龄化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刻,谈孝也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在作文立意的时候,孝字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的思考空间。当然古代有很多时候是愚孝,是讲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二、用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做例子

中国传统文化里,在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个也可以用来给学生们在作文立意时打开一扇的新窗户。而且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就是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雾霾问题、水污染问题,工业化和人类关系等等,都是值得学生们写的。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们从自身的情况、周边的环境写起,写写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题材。同时,还可以联想到以这种传统思想为基础的写景抒情类文章。在写景的部分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不能过分地去破坏自然,这在作文里也是可以去尽情书写的。

三、传统文化中的乡土观念

中国人传统上就是恋家的,只是为了生计迫于无奈才会远离家乡漂泊异乡。而中国如此广大,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面。在写作文的时候,把自己家乡的特点写进去,把那些风土人情写进去,把那山山水水及生活在那里的人的悲欢离合写进去,一定会让作文散发出独特的光彩。现在的作文,有着八股、模式化、应试化的倾向,而这种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作文一定会在其中显示出其奇异之处。

四、继续发散思维的话,还可以想到更多方面

中国的饮食文化世界闻名,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故事和过节方式,中国儒释道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地方都可以用来为作文立意提供方向。

当我们的学生看着作文题目发呆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传统文化,也该是我们写也写不完的。用传统文化来帮助学生立意,不仅给写作文打开一扇窗户,其实对怎么写作文也有着很多的启发。中华五千年文化,好文章何止千万,现代的孩子如果连作文都写不来,是语文老师们的悲哀。另外,我想到,如果能在课堂上更多地讲一些传统文化,是不是能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呢?在白话文战胜文言文的百年之后,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让传统和现代更好地在作文里、在语文课堂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传统文化作文 篇4

贴春联又叫贴对联、贴门对、贴对子,是中国人过春节时的风俗之一。每逢春节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大门上,贴上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春联。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两位神将:神荼、郁垒,他们住在东海的仙山上。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垂到地面,形成一座拱门。山上一些恶鬼经常从拱门下穿过,残害人间的老百姓。玉皇大帝就派神荼、郁垒把守拱门,恶鬼就不敢到人间捣乱了。老百姓每到过年为了镇邪伏恶,就在门上或两边,挂上一个用桃枝刻的小人,并把画的老虎贴上。

明朝的朱元璋为了微服出行,就让老百姓春节时都贴上春联,既热闹又辟邪。

传统文化作文 篇5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我们国家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我们国家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我们国家的这些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作文 篇6

来到校门口,一抬头,滚动屏上醒目地显示着“向上向善快乐飞翔,文化玉石温润未来”的字样。那是我校的校风,给人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走进校门,一条文化长廊深深地吸引着我。左边墙上是孔子先师的画像以及他的经典名句,右边是孔子经典语录篇目介绍。看着这些文化瑰宝,让人对孔子大教育家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浮躁之心顿显宁静。

来到篮球场,板报墙上是手写的唐诗宋词。读着这一首首诗词,欣赏着一个个苍劲有力的文字,令人思绪万千,仿佛穿越到了唐宋时代,沉浸在唯美的诗词意境中。

穿过巷道,就是内操场了,那花瓣似的花坛中,一个个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学生的一幅幅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欣赏着这些作品,好像让我看到了一个个书法家、画家正在挥毫泼墨,未来的书法家画家在我校诞生了。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进教室,琅琅的读书声顿时传了出来,那是我们正在利用课前三分钟诵读国学。低年级的《三字经》《弟子规》朗朗上口;中年级的《幼学琼林》《声律启蒙》韵味十足;高年级的经典古诗文,意境悠远。

课间操,全体同学集中在操场一起诵读《论语》经典语句,那声音铿锵有力,那气势排山倒海,是多么令人振奋!

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高唱《孝道》歌曲,大讲“孝道”故事。中华美德,我们时时铭记在心。

艺术节,学校还举行了以“孝韵风雅”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那一个个穿着古装、谈笑优雅的小君子,舞姿翩翩的小淑女,更是把我校的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心田。我们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浸润下茁壮成长。

感知乡土文化提高作文水平 篇7

一.从教材中感知乡土文化的魅力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正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可以看到:三味书屋是禁锢儿童的牢笼, 而百草园则是孩子的天堂, 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这生动地道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向往及大自然给予儿童的快乐。大自然养育了万物, 是地球的主人, 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大自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是语文学习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大到山川日月, 小到花鸟鱼虫, 无论是风雨雷电还是太空宇宙, 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无穷资源, 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丰富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农村家庭的孩子, 由于经济与环境的限制, 他们不能尽情享受书本带来的快乐, 他们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却给我们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有一次在教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让学生想想他们过除夕的情景。他们说要挂灯笼, 贴对联, 打炮仗, “三十日”外出者千里迢迢也要回乡与家人团聚。晚上祭祖, 吃年夜饭、菜肴主要有芋头、鱼 (都含“有余”意) 、年糕 (年年高) ;十个冷盆盛于红高脚碗内, 表示“十全”。是夜居民住舍各处遍点红烛、油灯称作“岁灯” (现在是电灯、灯笼) , 家长给幼辈分压岁钱, 置于枕下。因为与他们的生活贴近, 唤起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全班同学的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

二.收集乡土语言、民间传说、新鲜故事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语言, 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 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 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 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农村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奇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身边新奇的事。教学实践中, 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随笔撰写的形式, 提高学生对新鲜事的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学习随笔的撰写, 为写好作文提供相应的素材。

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收集材料, 采访、图书资料查阅、上网查阅, 同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所收集的素材:文字记录、图片资料收集、照片、录音等形式, 使资料更趋完整和可参考性。

三.拓宽写作空间, 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生生活在乡村这个广阔的空间里, 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如:碧水蓝天的湖泊河流、乡村田野的风土人情、农家朴实的生活以及民间传说、古诗楹联等, 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 只要我们加以研究和开发, 使丰富乡土文化资源与写作教学校本课程融为一体, 达到写作教学个性化、特色化, 促进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 从而达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的目的, 进而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使教师成为学生利用习作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引导者, 使学生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的主体和主人, 勤于动笔, 乐于表达, 擅于表达真情实感, 把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快地释放出来, 使得习作教学有效性得以彰显, 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摘要: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作文传统文化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京族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105-02

《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京族是我国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京族地区学校中,语文教师将京族文化与作文课堂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并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将京族的民俗民风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和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一、依托京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质作文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世世代代生活在京族三岛上的学生而言,京族三岛就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作文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开发京族文化中优质的作文资源,生成和建构课程资源。在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突破语文教科书的限制,重视学校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改变以往局限于校内教学,将教学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自然类资源、人文类资源和社会类资源;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二、收集京族传统文化素材应用于作文教学

优秀的作文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上,要收集京族优秀文化素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作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1.收集京族传统文化作文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眼睛捕捉身边的故事,用耳朵聆听生活中的信息,用敏锐的眼光关注社会和家乡发所生的大事和变化。作为一名当代京族学生,要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和自然人文景观。例如,京族的起源和历史,京族三岛富有地方特色的各村哈亭,誉有“金滩”美名的万尾沙滩,类似杂技般的濒临灭绝的京族渔民高跷捕鱼捞虾技能,京族的哈节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京族传统文化素材分门别类,并将这些素材充分应用在写作中,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体验与了解京族传统文化。京族的学生要熟悉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收集足够的文化素材,才能在写作中充分展现京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与京族文化资源相融合,然后根据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的实际要求,把京族文化与作文教学进行同步链接。例如,一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哈节盛会,看到“哈哥”“哈妹”们尽情歌唱时,应同步链接到民族文化的体验,学生就会在作文中描写出隆重盛大、欢快热闹的活动场面;组织学生参观和走访京族渔民的古民居和古村落,参观京族民居特有的干栏式建筑,辨识各村落哈亭,聆听渔民腔调各异的哈歌。这些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描写出乡史乡貌、各类别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效融入京族传统文化,使所写文章更具全面性和真实性,从而传承和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三、充分挖掘京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教学不是教育学生埋头苦干,更不是让学生凭空捏造,而是让学生从语文教科书中抬起头来,迈出校园,走进社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用心感受生活的魅力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社会。

1.拥抱自然,采摘新鲜信息。作文教学不是将学生“囚禁”在课堂里闭门造车,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大千世界,拥抱自然,采摘最新鲜的作文信息。京族三岛到处都是景点,处处都(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05页)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高跷捕鱼、拉大网和赶海等渔民的生活;带领学生到渔民家中了解京族特有的调料“鱼露”制作过程;带领学生到海滩上认识各种海洋生物,如“沙马”,其营养价值极高,或寻找京族称之“风蟹”的小螃蟹。在拥抱自然和寻找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的体验中,学生自然会迫不及待地以写作的方式表达所见所闻,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2.领略社会,了解古往今来。京族的历史悠久,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京族的历史以及仁人志士,并阅读关于这些名人轶事的文章;组织学生走进京族岛民生活中,了解京族的习俗;收集岛上居民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比如,京族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的活动,学生可以从这项极具参与性、观赏性的大型活动中捕捉到许多鲜明的写作素材。此外,京族还有哈节和东兴红木节等节日文化,这些京族文化融入各种时代的元素,链接着即时的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充当小观众、小记者和小司仪,使得他们既可以挑战各种角色的体验,又可以积蓄丰富的生活经验,促使京族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京族传统文化,以京族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不懈努力,鼓励学生学习京族的谚语、俗语、民歌等知识,将与京族有关的事、物、景和人作为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加强京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弘扬京族丰富的海洋文化,使这朵海洋文化绮丽之花绽放在作文中。

传统文化作文 篇9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表现了我们国家人民的伟大智慧,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一剪纸,这个是在我国很有名的传统文化,剪出来的很漂亮。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汉字,还可以剪艺术字呢!我也曾经剪过,非常的漂亮。

就凭一张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有小兔子、小老鼠、大老虎,还有一对鸳鸯都可以剪,是多么的神奇呀,这就是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文明。

传统文化作文 篇10

救救传统文化中的深情厚谊。古人的友情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慷慨豪情;古人的爱情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午夜梦园;古人的亲情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殷切等待。我们在交往中却是相顾无言,即使近在咫尺也用微信交流,图一时的方便,造就“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隔着屏幕,朋友既看不见你担忧的神情,也听不见你语气中的焦急,与朋友在网络上的交谈,是比不上面对面的眼神交汇的。有时间给老朋友写封书信,把多年的陪伴写进一笔一划里。

救救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田园。波音客机数小时带你跨过高山和大海,穿越春夏秋冬,但高空中的飞行既听不见鸟鸣也看不清山川。古人骑一毛驴不在乎何日到达,不计较风餐露宿,但他们知道哪里是草长莺飞,说得出何处柳暗花明。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看不清高远的天空;到处都是别墅林立,看不见错落的山水。现代文明将世外桃源真正地变成了古书中的记载,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变成了梦中才有的情景。

救救传统文化中的庄敬自敏。这是一个人人都想活出飞扬个性的时代,人人都将自己贴上“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标签,把冲动当作真性情,把刻薄当作善辩,把无知当作天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人时刻提点自己,修弥不足,仁、义、礼、智、信是他们人生中的不懈追求,为求智而“吾日三省吾身”,为求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求信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贫穷的过去,他们恪守师道,敬畏三纲五常,他们谦逊而隐忍地活着,自大的现代人读不懂其中的坚持与不易。

我不喜欢“伪文化作文” 篇11

【例1】2006年河北卷《别让雨下进灵魂里》:

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名垂青史,他舍弃了“钟鼓馔玉”,做了一世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追求金钱和名利,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卷册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写进了你我的灵魂深处。

【例2】2006年广东卷《菊·月·山》: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原本心中无他事,只抱着“寒窗读书十年苦,只为一朝天下名”的信念,梦想走入宫廷,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他不知道,那酒醉迷金的大门之后隐藏的是黑暗,是污秽。虽有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汤,都不能使他快乐,因为他感觉到迷失了自我。终于,他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跳出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官场。他在心中雕琢出一轮明月,从此把明月作为自己的天使,再次过上了“举杯邀明月,对酒成三人”的游侠生活。

太白,抱月长终,也找回了人生的方向,成就了美酒游侠之美名。

【例3】2006年湖北卷《“益者三友”遐想》: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皎洁,也如你,久不得志却又傲岸不屈。

寂静的夜,你也曾在此徘徊,你也曾在此吟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影,并非零乱,只因你无心起舞。

你为何如此孤寂?

梦初……

人生如梦啊,但在梦中你更需要朋友的慰藉,当然不是什么“月”与“影”。你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为何不能让你忘却那怀才不遇的伤痛?为了属于我们人生的情感——

交个朋友吧!

此三则,写的都是些什么?舍弃了“钟鼓馔玉”,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太白,抱月长终;你那豪情,为何不能让你忘却那怀才不遇的伤痛?交个朋友吧,李白。

【例4】2007年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多么得意的神态,多么自负的心理。作为一名诗人,李白的怀才不遇加上不满朝政的荒诞,在他最失意之时,依然能够拥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心态,纵游于诗意之中,好不潇洒!

【例5】2007年浙江卷《消逝亦是美》:

穿越历史的长河,去品读一种叫做消逝的美。

曾记否,在那烟花三月的时代,他放白鹿于青崖之间,梦未满,也不会圆满,于是他便离开长安畅游祖国大好河山。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的时光已经消逝。但如今,举杯邀明月仍是一种美的享受。

【例6】2007年湖南卷《诗意地生活》: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例7】2007年山东卷《风景这边独好》:

有一种风景叫豪情万丈。如一股水流奔涌而来,水波潋滟。那恣意,是李白骑着毛驴手执酒壶,散尽千金的潇洒;那恣意,……那道风景明亮而耀眼,是豪迈的象征,是追求的精彩,处处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冲天豪情,让我们奋进,令我们心生激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我要说,风景这边独好。

此四则,又写的什么?最失意时,依然好不潇洒;此地不留爷,离开长安畅游大好河山;人生得意须尽欢;有一种风景叫豪情万丈。

以上七例选段,内容基本上是谈李白的。写李白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就是那么点破事儿(出去求官——朝中碰壁——退而悠游,兼以喝酒作诗),就是那么几句诗文(即或不是他自己的诗文,也是别人写他的),你说来他说去,李白先生或潇洒,或豪迈,或狂放,或无奈,演绎得也别有一番滋味。

且何止这几年,何止这几省,何止这几段,何止谈李白。“一到6月7日上午,中国古代名人纷纷被考生请来,忙得不可开交:屈原不断跳下汨罗江,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的宝剑始终架在脖子上,随时准备自杀;韩信呢,只赖在胯下干脆不起来了……”(何永康《动真情,写自己》)

【例8】2008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

晋代的陶渊明,你是后人的典范。多少人都向往你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你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只是为了与大自然做最亲密的接触。你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在隐居中你拥有了淡然的心态,豁达的胸怀。

【例9】2008年云南卷《老鹰的哲学》:

老鹰哲学之三:坚持不懈

老鹰没有因游客的出现而放弃了这次捕食,它坚持了下来,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人难道就不是这样吗?苏武牧羊几十载,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他的坚持不懈;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她没有放弃,与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最终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成为残疾人心目中的偶像,这是她的坚持不懈;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些都是他们的坚持不懈;八年抗战,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也是坚持不懈……

伟人尚且如此,我们平凡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例10】2008年福建卷《缤纷成就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纭,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晋代陶渊明也采菊来了;苏武、孙膑、文王、仲尼也没大没小地来了,一个外国人还夹杂其间;小说《红楼梦》也“千红一哭”来了,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史湘云都争着露一回脸。

再请看下面一个成篇。

【例11】2006年安徽卷

读·感悟

午后的阳光缓缓地流动,一缕清茗,任月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读是感悟。

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与澄静。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他甘愿“曳尾于涂泥”,为的是守护那清净的心灵之树。

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飘荡着他的自信与博大。酒入豪肠,三分酿成月亮,剩下七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读司马迁,读到的是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之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直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缕忧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溪头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帘断肠。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品读苏武,读出的是忠诚,悟出的是伟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品读谭嗣同,读出的是正气,悟出的是坚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品读林黛玉,读到的是“口齿噙香对月吟”的凄美,悟到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绝望,悟到的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其谁”的愁怨。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品读三毛,读到的是身处大漠却热爱生活的乐观爽朗,读到的是怀抱天堂鸟笑意盈盈的脸庞,悟到的却是快乐的心底里深入骨髓的忧伤,悟到的却是痛失爱人后弥漫在生命中的绝望。

读书是感悟,读人更是感悟。感悟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微笑,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彷徨,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朦胧,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慨叹!

漫漫人生路,因为读书而感悟。在悠然的午后时光感动,在静谧的午夜时分流泪,在微明的晨光曦微中彻悟,不失为美丽。

本文同样写到李白(参见文中下加点部分);之外还大量列举其他人的例子,由庄子而下,李白、司马迁、李清照、苏轼,直到近代谭嗣同,再到今人三毛等等。这些古今名角多是历史人物,也有林黛玉一样的文学人物。作者把读其诗书与读其做人相结合,从他们的诗文中感悟其为人之道,学习他们做人的做派,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微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彷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朦胧,“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慨叹!

这些文章的共同点是:或间接或直接,引事迹,录诗文,下笔博古通今,行文纵横捭阖。挖掘历史祖坟不够,再翻检文化宝典来凑。文学文化、名家名作、正史野史、高人红角、趣闻逸事、清词丽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统统奔来眼底,一只眼里是“历史”,另一只眼里是“文化”,满纸是历史与文化的大拼盘,明晃晃花人的眼。管他呢,通吃不误,化合在一篇作文之中。乍一看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其实看得多了,就疲惫乏味,至少我对此没有好感。

讲究文化底蕴原本没有错。而且不可否认,在曾经厌倦了某些篇章结构上刻板呆滞、语言文字上生硬粗拙、思想内容上庸俗无趣、感情态度上伪善虚高等粗陋文章的老师看来,无疑还是时兴的靓丽风景,养人眼目,有意无意间被实际视作一个轻巧的得分点。又是分在作祟,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坑人的祸根。眼睛都看着分,就摸不着北;就怕自己的文章不被人看好;就不管我有什么写、我想怎么写,也不管该怎么写。反正别人怎么来我也怎么来,要什么风格我就写什么风格,喜欢什么风格我就写什么风格,要我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一句话,套。

套多了,则我非我。我非我还是套,套麻木还是套,因为能套得高分,也确实好套。反正就是把书上学过的、平时知道的那些死人的那点破事,抖落出来,组装起来就完事。字数不够,则多添点,一人不够再加一人,一事不够再生一事,一诗不够再吟一首;多了,就赶紧刹车,随掐随止算了。反正句式也好,段落也好,对应整齐就好;语言精美,文采飞扬,华丽就好。先是我套人,接着就有人来套我,都是一个字:套。

喜欢这样套的,照例,你来他往,狂热追捧;不喜欢的,也无可奈何,忸忸怩怩,挨着擦着,最终还得紧跟潮流套,铁定跟,一窝蜂套。跟着套到最后,连自己都晕头转向。随手拿来一篇文章一看,你甚至分不清哪年哪省的高考作文,分不清张三李四的,一样是一锅“文化底蕴”的大杂烩。曾经新鲜一时的“文化底蕴”,转眼就蜕化变质了,甚至不知不觉沦落成庸常、无用、无聊的文字游戏或垃圾。陈年老酒没酿出,反倒糟蹋出一缸恶心的隔天馊。

用作文的方式弘扬乡土文化 篇12

近年来, 会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这样的战略思想:“打红色牌, 把会宁建成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 把会宁建成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 把会宁建成西北教育名县。”这三张牌, 其实就是会宁的三种文化, 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写这三个方面的作文, 弘扬我们的乡土文化。

比如, 会宁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 《妈妈的杂面馆》这篇作文就弘扬了这种文化———

妈妈进城务工两年后, 居然在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个杂面馆。妈妈的杂面馆供应的品类繁多:搅团、懒疙瘩、荞面节节、荞面煎饼、扁豆面等20多小吃, 这些小吃配以土豆、苦苦菜、酸菜等农家饭菜, 便宜可口, 受到游客和县城居民的欢迎。

妈妈的杂粮餐馆之所以走俏会宁, 是因为会宁的杂粮品优价廉, 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外地游客和城里人生活质量提高后, 精细粮吃惯了, 越来越怀念富有营养的小杂粮食品;长期以来, 会宁农村以杂粮为主要食品, 民间杂粮手艺人众多, 妈妈做的杂粮饭不失传统风味, 口感独特。吃会宁杂粮小吃已成为来会宁客人的首选。

再如,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 现在是全国红色旅游名城, 学生的作文《会师情怀》就弘扬了这种文化。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 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 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 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是毛泽东军事路线重大胜利, 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彻底失败的标志。作为长征的会合点, 会宁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 成为中国革命圣地。

走进会宁城区, 沿街每个路灯灯柱上, 都装饰有红一、二、四方面军的军旗。血色军旗仿佛在诉说着会宁同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会宁, 承载着共和国的光荣和梦想, 在这里, 红军和会师地群众血脉相连。

会师塔建于1986年10月, 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由邓小平亲笔题名。夕阳下, 红色的会宁会师塔高大威武出现在我面前, 像是在赴一个很久以前的约定, 陌生的空气中流动着丝丝亲切的感觉, 说不清的似曾相识, 道不明的心荡神摇。它三塔合一, 共11层、高33.3米, 玲珑美丽, 让人感受到一种振奋、一种精神美的冲击和震撼。从底层到塔顶, 我数了数, 旋转塔阶共有124个, 它数字象征着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军, 11层象征着长征总共经过11个省份, 塔的每层都有长征重大事件的图文展示。登上会师塔, 远眺白云蓝天, 看着楼上猎猎作响的红旗, 耳边仿佛又听到激战的枪炮声, 看到红军战士从硝烟中走来。高原小城会宁, 已经紧紧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这一感情, 穿越时空, 无法阻隔。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13

三年一班 韩斯瑜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常用于装饰和造型艺术方面等。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可以是剪纸,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等,剪纸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剪纸剪成各种个样的图案,如窗花,门帘,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纸贴在雪白的窗纸上或明亮的玻璃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被染得非常浓喜庆。

(看着这些漂亮的剪纸,我想要是我会剪该多好)在我闲着没事的时候,我就剪了一些公主,王子,城堡等(花样)。但(虽然)一点也不像,我然而(却)很开心,于是我只要写完作业,就练习剪剪这个,剪剪那个。

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会剪了(一天、两天……,我每天练习剪纸,剪得越来越好了,现在的)我会剪公主,王子,衣服……(我会把作品送给同学或者小伙伴,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我更快乐了)

剪纸给我带来了最大的收获,最大的快乐(是学会了分享,并从中得到了快乐)。补充:

(韩斯瑜写的作文与家长一起分享下。蓝色要删掉,红色为增加的内容,以下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元宵节

三年一班 刘振桐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最欢的是元宵节。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中国人传统的习俗(节日),(家里的每个成员到了这个节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汤圆是不可缺少的,它像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元宵节)有一样(活动)我最喜欢了,那就是看烟花。

(今年的元宵节),晚饭过后,我们全家人(吃过晚饭)去星海广场看烟花。广场上人山人海,等了一会儿,就听见天空一声声巨响,(抬头望去)一颗颗五彩缤纷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绽)开以后,一朵朵礼花有的像下起了流星雨一样落在地面上(洒向大地),有的像莹火虫一样漫天飞舞……真是美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天空上的烟花慢慢少了,妈妈说;我们该回家了(也该到回家的时候了,在妈妈地催促下,)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地跟着妈妈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在车上爸把对我说:“我们的国家富了,我们才有美好的生活,才能过快乐的节日!”我听了爸爸的话,我心理想,只要(我要)好好学习,就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中 秋 节

三年一班 曲麒朵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和爸爸、妈妈今年准备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那天我们带了好多好吃的,中午就来到了付家庄。远远望去海里还有不少人在游泳呢,原来准备在海边赏月的人还真不少啊!我也连忙换上了泳衣,飞快的(地)跑进海里。海水果然不凉,我尽情的(地)玩着,等着看月亮和月光下的海。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好像有点阴天,但月亮还是如约的徐徐升起来了。我们一家人坐在沙滩上,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品尝着月饼。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是又圆、又大、又亮,但是渐渐的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月亮的脸。我有些急了,(但也无可奈何,厚厚的云层就是不肯离开。)这时爸爸(为了安慰我,)给我买了一盏孔明灯,我点亮了它,我在心里许了一个小小的愿望,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托着它)同时(然后)轻轻松开了手,孔明灯缓缓的飞上了夜空,这时,爸爸说(告诉我)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所以它才叫孔明灯。

我看着远去的忽明忽暗的孔明灯,心想如果我能坐着孔明灯飞向月球那该有多好啊!

这个中秋节,这个不一样的中秋节我会永远记在心中!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三年一班 王一达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给小孩子戴)五彩线。五彩线是端午节的时候才戴的,听说戴五彩线可以把人们的疾病带走(祛病),(在端午节后下第一场雨)下雨的时候必须把五彩绳扔掉(扔进雨水中,让五彩线顺水流走),就能把人们的疾病带走。我们过端午节不但戴五彩线而且还吃粽子呢。(说起吃粽子还有一段来历呢)古代的时候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屈原,听到了自己的国家要灭亡了(的消息),他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他抱起一块大石头,从岸上跳进河里,沉到水底,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往河里撒了一些米,但是这些米被鱼看见了以后,都把这些米给吃了,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就用叶子把米包起来,它的名字叫粽子。人们把粽子扔进水中,鱼看见了粽子就不敢吃了。就这样,每到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 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家也吃粽子,我和爸爸妈妈去买粽子,我们买了一大包,各种各样,(粽子里的馅)有肉的,有枣的,有豆沙的,味道有原味的,有甜的,还有咸的……我最爱吃肉的了,肉粽子里的肉大大的,非常的香。爸爸爱吃无糖的,妈妈爱吃黄米的,爷爷爱吃甜的,奶奶爱吃枣的。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篇14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真有意思啦!剪纸艺术就像是一颗灿烂的明珠。

我先介绍自己带来的剪纸艺术吧!有栩栩如生的房子;有几个人在吃饭,吃的可香了;还有的是枕着砖头睡觉,我们枕枕头睡,他们枕砖头睡觉,不怕硬,真有意思。最有趣的是拉面铺,拉面铺的招牌很大,非常引人注目,他们拉的拉面,一根有一米多长,有一个硬币那么厚,足够一个人吃一顿了。张莹她们表演寓言两则,也很不错。我喜欢那则‘聪明的毛驴’,小毛驴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的同学表演了书法、小品、邮票介绍等,真是丰富多彩。

今天的班会课让我懂得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我爱我们的祖国!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句。而我与风筝,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吵着要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放风筝。金秋十月,碧空如洗,被一只只风筝点缀的五颜六色,好像一匹五彩缤纷的花布。我迫不及待取出我的风筝,理好线,在草地上快速地奔跑着。“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我的脸上乐开了花,“啊,怎么落下来了”我嘟囔着嘴对爸爸说。爸爸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放风筝不能只放线不收线啊,这样风筝反而飞的不高,就像人生一样,一开始认为失去了一些东西或者遇到一些困难,但都是为你更好的未来做铺垫。”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默默地记在了心里,想不到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还有如此深奥的道理呢!“好啦,我们一起放风筝吧”妈妈在一旁拿着风筝向我们招手,草地上充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真是个开心的下午!

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等着我们继承!正等着我们弘扬!感谢风筝给我带来的乐趣,给我带来的启迪!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3

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而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许多“宝藏”。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曲、国画;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吃月饼……今天

我要介绍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这一天是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他听说自己的国家要灭亡了,心如刀割,悲愤交加,于是,抱起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

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就会划着船把米饭到入江里,可是,大家发现倒入江里的米饭,全都被鱼吃了,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种长长的叶子把米包成四个角的形状,再投入江中,鱼以为是菱角,就不再吃了。

直到现在,每到端午节时,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差艾草、挂香包,妈妈也会用长长地竹叶把米包起来,我也会呢!

中华的传统文化多得数也数不清,这都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财富”。我们要把这些传统文化好好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如:武术、书法、剪纸、戏剧等等。总之,异彩纷呈,数不胜数。而这其中,我最爱武术。

我六岁时,妈妈为了让我锻炼身体和意志,给我报了一个武术班。武术教练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他精神矍铄,身姿轻盈,声音洪亮。我们一群练武术的小朋友每天晚上都会按时到达场地,先压腿,再翻跟头、练基本功,最后练拳术和刀术。老教练既严厉又和蔼,在练功上,老教练总是一丝不苟,我们犯错时,他拿一根棍子敲我们一下以示警戒。同时他又很关心我们,认真教我们武术基本功和套路。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暑,小朋友大多都能坚持下来,慢慢地我学会了一路拳、三路拳、一套、二套、少林拳等,还学会了几套刀法。那一年的春节,我们还被邀请参加了河南省人民会堂举办的一次文艺演出。当我们表演结束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所有的辛苦仿佛都得到了回报。至今,我的抽屉里还珍藏着那本精美的荣誉证书。

几年过去了,我还时常回忆起老教练和一起练武术的小伙伴们,耳畔还仿佛回响着练功时的“哈、哈、嘿哈”的声音……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5

我最喜欢传统节日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更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

我每年都是会回爷爷奶奶家陪他们一起过年,妈妈和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听着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让爷爷陪我放鞭炮,那心情别提有多美!到了晚会开始时,妈妈他们在包饺子,妈妈说过年就要守岁不许睡觉,我则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还有团圆,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如:中国武术、中国书法、剪纸、建筑、茶文化、酒文化、戏剧等等,总之,异彩纷呈,数不胜数。而这其中,数剪纸艺术我最熟悉。

说到剪纸,不能不提它的悠久的历史。剪纸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又被称为剪花、窗花和刻纸。剪纸源于中国的唐、宋年间,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人们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出一些吉祥图案,体现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装饰着人们的生活。

在我家厨房门的透明玻璃上,贴着6种不同颜色的纸娃娃,那是7岁时我参加中央电视台《同一片蓝天》中日文化节交流专题节目录制时剪出来的小作品。为了剪好这些纸娃娃,我足足用了两个星期,天天练,时时剪!从一开始的15分钟剪完,直到按导演的要求做到了5分钟完成作品。在这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剪纸艺术家们的辛苦和剪纸作品的精美给人们的享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小使者,在那次交流活动中我得到了人们的赞赏,更尝到了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骄傲!我要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太了不起了!我为你们而自豪!”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7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是阅读课,老师让我们把自己查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读给大家听。

第一组说的是陶瓷工艺,李思琪还带来一个陶瓷碗,这个陶瓷碗是棕色带条纹状的,虽然很旧,可是也挺好看的;第二组马淑文读的是有关京剧的知识;第三组……终于轮到我们第七组了,我们组只有我和范玉尧、薛宇恒三个人查了资料,范玉尧读的是“天津狗不理包子”如何的好,我真没想到“狗不理包子”会那么好吃,有机会的话得尝尝真正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薛宇恒讲的是一道——空心河鳗,听的我都想流口水了。该我读了,我心里有点紧张,犹豫了一下,因为我平时不经常上讲台发言,怕自己说不好。可是,为了能给我们组加分,为了集体荣誉,我鼓足勇气自信地走上讲台,给大家读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描写玉米饼的一首诗: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叮铃铃……放学了,时间过的真快啊,这一节课真有趣!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

粤剧是广东特有的传统文化,粤剧的角色分生角和花旦。

爷爷告诉我,文武生是一剧之首,他一场剧里要换两套衣服,因为文武生顾名思义就是既有文又有武的嘛。美艳台柱——武生,是粤剧里最威猛的角色了,他的装扮非常威猛,连脸上都要抹上红色、黑色或白色。爷爷说那是他最喜欢的角色,当然也变成我最喜欢的角色了。

爷爷告诉我,粤剧里最美丽的角色是花旦。花旦一般化妆的时间都在一个多小时,好长呀!

丑生,是粤剧里的戏班笑匠。丑生有男丑和女丑,女丑也叫彩旦。就凭着他们那幽默的表情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把观众的肚子都笑疼了。

爷爷告诉我,粤剧要做到十全十美很难,必须口、眼、身、手、步都做到位,而且演员每天早上都要吊嗓,好辛苦。

红船——是粤剧里过节日时坐的船,红船一般最多可容纳72人。粤剧还有很多戏棚故事,如祭白虎、烧香除妖等。要知道,粤剧还有很多幕后功臣,他们都很辛苦。

粤剧还有很多名人,比如:陈笑风、罗家宝、罗品超、红线女等。

粤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听了爷爷的介绍后,我对粤剧更感兴趣了。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9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种,有书法、京剧、皮影、武术……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书法了,因为我现在正在练毛笔字呢!

中国的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先从甲内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后来又发展成为草书、楷书、行书等等。草书、楷书、行书是现代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来书写,具有四维抽象艺术。

我现在刚开始学习,学的是楷书,讲究个横平竖直,楷书写好后就可以练行书了,行书是楷书演变的连笔字,看起来很有艺术感觉。草书呢挥笔如神的龙飞凤舞,草书写成的文章我们小学生是看不懂的,也读不下来,因为它的欣赏价值很高,都是一些书法家的杰作,不是一年两年功夫就能欣赏并理解的。看!我说是对吧!我国的书法是多么的有趣!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符号,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我做为中国的传人,一定我喜欢的.毛笔字练好、写好。让它不狂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这是这周老师让我们整理的作文,老妈帮我从电脑上查了很多资料,在老妈的帮助下我的整理如下,望各位博友都能喜欢上毛笔字,喜欢我们中国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0

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宝藏”。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间工艺国画情有独钟。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张择端画的。这幅画很长,有528厘米呢!它宽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清明上河国》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安然无恙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呢!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那里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里面热闹极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小毛驴、有的小孩在欢快地放风筝、有的挑着担、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人都不到一寸,但是我们看得清楚人们做什么。

我国的民间艺术真是有趣!咱们中国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要把祖国流传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哦!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1

春节,是我们中国古老的节日,听爷爷说,团年饭是全家一年中吃的最好,也是最高兴的一顿饭。放鞭炮,是孩子们爱玩的东西。所以,从放寒假开始,我就掰着指头数啊数,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大年三十。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爷爷奶奶家,一进门,就看见姑姑、哥哥……的都来了,我更是兴奋不已,我跑到爷爷奶奶那去问好,拜年,他们都说我长大了,还给了我压岁钱,我高高兴兴地又蹦又跳。

哥哥对我说:“我们去放鞭炮去吧,晚上要吃团年饭呢!”我同意了,我们到了小区里,哥哥放了一个炮,我吓了一跳,但炮已放完,为什么声音还在我耳边荡漾,现在哥哥要开始放大型鞭炮,我有点害怕,我就跑掉了。这么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上菜了,香喷喷的饭菜扑面而来,我的口水都流到了地下,我坐在爷爷身边,为爷爷倒了一杯饮料,端起杯子,学着大人的模样说:“祝爷爷身体健康,节日快乐!”爷爷听了高兴的合不拢嘴。然后我又和哥哥干杯,祝他学习进步。他说:“明年咱们比一比,看谁的一百分多。”我说:“好啊。”随后,爸爸妈妈给奶奶爷爷也敬了酒,别提多热闹了。吃完了饭,已八点了。

爸爸说:“好戏还在后头呢!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那可是全国人民的大团年呢!”接着,我们一起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吃点心,喝茶水,玩的不亦乐乎。

这次的春节不光好玩、好吃,电视还很好看呢!我真的很希望每天都过春节。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2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

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瞧!小老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一旁羡慕得不得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鼠爸爸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鼠妈妈说太阳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最棒,墙说老鼠最棒。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多么精美的剪纸啊!真令人爱不释手!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3

这几天,一直都是阳光明媚,天天都是好天气。花儿不停地忙碌,在进行“光浴”,想是自己的皮肤又嫩又滑;小草舒展着自己的“细腰”,眨眨朦胧的眼睛,把阳光什么扎进自己娇嫩的身体里;鸟儿在阳光下快活地唱着歌:“渣…渣……。”阳光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这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在愉快的迎接着美好的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远的历史,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多么美好的佳节;中秋节,团圆的时刻,中秋节,人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好日子。中秋赏月,是人们过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一个小插曲。中秋赏月,自然少不了月饼来“助阵”。每到中秋,人们便搬张凳子,坐在家门口,边赏月边吃香甜的月饼,而月亮则当起了邮递员,为远在他乡的人们传递思乡和思念亲人之情。

“月圆人盼圆。”中秋节,令人怀念的佳节,就要到来……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4

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十字绣在我国流传已经很久了,它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我特别喜欢,因为我的妈妈是一位十字绣高手,她已经绣过七八份十字绣的大型作品了。现在,她又绣了“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有2米多长,74厘米宽,桥上、河上、地上、树上、房子上、店里……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上面了。

“清明上河图”上,有挑担的农民,有赶驴骑马进城去赶考的,还有走江湖的医生,留着长胡子的道士呢!

这幅画,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马,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娇子,就在那时,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拉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不过,这么一来,却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头欣赏风景的人,被毛驴惊呆了,过了好一会才连忙回头赶小毛驴。

我真佩服妈妈,她绣出了“清明上河图”,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15

今天,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抬头仰望那轮美丽的月亮,让我不禁想起了充满诗意的中秋佳节,还有诗仙李白的那首《静夜思》。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其中中秋节是最有代表性的。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当然,还有多少思乡的游子远在他乡,想念着故乡的亲人和朋友。因此,李白的那首《静夜思》才能传诵千年、催人泪下……

春节是大家期盼的团圆之日;元宵节要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好一个团圆之节啊!清明节大家都要奔向家乡,祭扫祖墓,这难道不也是一个团圆之节吗?还有重阳节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节、……我忽然想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就是以思念和团圆为主题吗?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下一篇:2020《在一起》抗疫时代报告剧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