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共9篇)
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 篇1
学生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策略
实验小学.金凤四小张娟
复述课文是指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并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思维,组织个性化语言进行流利地
复述是把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它要求学生既要把自己理解了的内部思想转变为外部言语,又要对展开的外部语言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整理,使之用词恰当,结构严密,前后连贯,长期训练既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又使学生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复述训练比起背诵训练,独立性、创造性更强,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 篇2
那么,什么是课文复述?课文复述就是学生在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对课文进行加工和整理后,用学过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能动地使用某种记忆策略和方法,通过口头或笔头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复述的基础是熟练的朗读,但又不是朗读,它的最终目的是脱离课文材料凭借记忆运用口语来说,它是联结阅读和口语的重要枢纽,是各种言语活动互相配合、互相转化的重要契机。这种运动记忆一经学会,再加以不断的练习,是不易忘掉的,因此它是学生大量吸收语言材料并向长期记忆输送的有效途径。
课文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教材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在复述之前,必须熟读课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脉络,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复述不是背诵,不是照般原文,而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复述对学生来说是记忆和巩固课文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领会程度深浅的方法。如果学生养成了复述的习惯,就打下了开口的初步基础,经常大量的复述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复述整篇课文自然而然地掌握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型的实际用法,掌握各项语法规则。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课文的复述,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笔者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甚至教师不重视课文复述,有的学生习惯于把课文的复述变为机械被动地背诵课文,有些学生害怕课文复述。这是值得每位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
此类问题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因素是老师没有精心设计复述内容,同时也缺乏正确的方法指导,没能坚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下面我就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的复述方法及指导学生复述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分别来叙述。
一、英语课文复述的过程及方法
首先,理解和复述课文。理解课文是复述的重要条件。理解不仅包括对课文中每个句子、每个词的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而且包括对课文和段落整体结构的正确分析。
根据课文的题材和体裁的特点,通过阅读或听说等途径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完整信息和内容,把握各段各层次间的联系和课文中心。在接触课文前或后,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把答案串成复述内容。问题不仅要紧扣课文内容,要体现其主要线索和事件,而且问题不宜过多过细。对于采取倒叙和描叙手法的课文,可根据其主要事件列出若干句子排列其先后顺序。先理清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然后按所展示的句子进行复述。根据课文特点,还可通过判断正误题、填写课文插图和划分段落等手段初步理解和复述课文。
在学生初步理解和复述整体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讲解和复述。可采用“抓重点、化难点”和“精讲多练”的方法,通过替换(同义代替或反义否定)、完成句子、造句和改变句型(如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复合句与简单句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多种形式,不断以旧引新使知识前后贯通。通过这样联系,分析和比较、毋需多费口舌,学生自然会理解掌握这些表达法并领会各比较点之间的关系,复述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了。指导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掌握这些特点可为学生快速而又准确地理解和复述课文大开方便之门。
其次,编制提纲。编制复述提纲是进一步理解课文、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课文以及寻找各段的topic sentence和signal words的过程。提纲的编制视课文的特点而定,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有效地唤起学生追忆课文内容就行。它可以是表格、课文的结构,各段意的概括,还可以是关键词。开始时师生共同设计提纲,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可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自己编制提纲。
第三,复述方法,即怎样复述。
1、机械复述,即借助文字、图、物等进行有控制的复述课文活动。常用下列形式:
1)关键词提示法:即抽取与课文的主要内容密切相连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重组课文信息进行复述。每篇课文的段落里都有重点词语,用这些词语作为复述的线索。学生可边看边想,用词串句,用句串段,由段及篇,层层扩展。
2)列提纲法: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找出文中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出各段的段意,然后教师列出复述提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顺逻辑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复述。
3)表格法:即教师把课文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进行复述。
4)线索法:即以课文的时空顺序或主要情节及其发展为主线。复述时,教师把文中的时间或年代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复述与此相对应的事实。
5)图画法:既教师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图片,凭借图片,把抽象的课文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6)完形填空法:完形填空式的复述方法具体如下:教师先将所要复述的课文浓缩、概括成一段文字,并将其中的重点语句挖空,然后请学生填空。
7)听录音复述法:放课文录音,先让学生听一句,复述一句;然后再听一段,复述一段;最后听每段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课文复述。
8)根据问答题复述法:教师以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复述。教师先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在问答操练后让学生叙述概括性问题。
9)回译性复述法:先把课文译成汉语,听一句汉语用英语复述一句。
10)根据课文概要复述法:先概括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再根据中心思想来复述。
2、活用复述,即学生自己自由地、独立地进行复述,并且复述中对原课文加以改造、更新。常用下列两种形式:
(1)变更性复述。复述时学生把课文中的人称、时态、语态和体裁等加以变化。如对话改为故事、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等,使复述更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2)缩述与扩述。复述时学生运用已学的新旧句型,自由地扩展课文的段落或浓缩课文。
二、课文复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使复述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地使用,增强学生言语运用的能力,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引起注意:
1、授予方法,正确引导。
成功的学习是依赖于正确的方法。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复述。在刚开始阶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认识文章,帮助学生做读书笔记,概括文章大意,如帮助学生找出文章主题句,或通过文章上下文内容归纳大意等。
2、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区别对待。
也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不同的复述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总之,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知识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如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利用关键词法或线索法进行引导,好的学生可叫他们分角色表演或续编故事等等。同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采用不同复述形式。
3、适时纠错,给予信心。
学生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中途打断,等复述完毕后再更正;否则,会打断他们的思路。即使有些学生复述得不够好,也要加以鼓励和表扬。而且,纠正错误最好用间接方法,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参与复述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4、注意合作,提高效率。
有效的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这样,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复述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而,教师在学生复述时,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探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5、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逐步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仅靠几次课运用复述进行英语教学,就想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长期坚持这种方法,多多练习,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参考文献
[1].张翠平.初中教师教学参考:英语课文复述八法.[N].英语辅导报(初中教师版),2005-2-4(18)
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复述 思维能力 口语能力 复述方法
一、复述的重要性
1.复述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邦文尼斯特说过:“思维的可能性总是和语言能力不可分割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学生要复述课文,首先要考虑说什么、怎么说,无论是词语的选择,还是句子的组织或时间顺序的安排,复述的条理等等都要经过理解、分析、记忆、推理、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对语言进行加工,然后复述出来。因此,复述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2.复述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复述课文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它给学生提供了口语实践的机会。通过这个实践,使学生逐步领悟到“这样的语言”能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日积月累,学生的口语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3.复述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学生复述课文时,可以检查出学生的发音是否标准、用词用句是否准确、时态是否正确、对文章的理解是否透彻、表达是否符合逻辑等,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的表述中也能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相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几种常用的复述方法
1.填空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合于初始阶段。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所缺的词,最后让学生把所完成的填空题复述出来。现以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1 Section C 1a为例:
Kangkang is ____ Uncle Wang to their ____ festival on phone. The food festival will be held on the ____ of their school on ____. They will cook and ____ delicious ____ foods in order to ____ money for a ____ school in Nigeria. Uncle Wang promises to come that day.
2.关键词扩充法
这是最常用的复述方法。由关键词扩充到中心句,由中心句到语篇这样逐步展开复述课文。现以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3 Section C 1a《A Short History of the Weekend 》为例:
(1)确定关键词:①holy day ②holiday ③two-day weekend
(2)扩成中心句:
①Sunday was a “holy day”.
②The English made Saturday afternoon a holiday in 1874.
③By 1940, the two-day weekend began.
(3)扩成语篇
Before 1800, many people spent one day a week at church. People call it a “holy day”. In the early 1800s, Sunday was a “holy day”. The English made Saturday afternoon a holiday in 1874. By 1930, most American offices were closed on Saturday afternoons. By 1940, offices and factories in the U.S. A were closed all day on Saturday, and the two-day weekend began.
3.问题引导法
教学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把答案连接起来进行口头复述。例如,教学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2 Section C 1 a时,可提出下列问题:
(1)What wa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n 2005?
(2)How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live in China?
(3)What difficulties can large population cause for the whole nation?
(4)Has our government taken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5)Has the one-child policy worked well in controling China’s population?
(6)I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still serious in China?
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只需加入一些关联词把答案串起来,便可达到复述课文的目的。
4.重新排序法
有些课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主线,对此类课文教师可将事先设计的课文关键句打乱顺序,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重新口头组篇。现以教学仁爱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 Section C 1 a为例加以说明
A.When he was in his thirties, he took part i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Qing government.
B.On March 12th, 1925, Sun Yat-sen broke down from hard work and passed away.
C.Sun Yat-sen led the Xinhai Revolution in 1911 and wa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n 1905, he set up Tongmenghui in Tokyo.
E.Finally, he and his men achieved the victory of the Xinhai Revolution.
F.Sun Yat-sen was born in 1866.
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句子重新排序后进行复述。
5.角色扮演法:对含有较多对话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复述,另外安排一个学生旁白,介绍对话发生的背景。如在教学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2 Section B 1 a时,可让六个学生分别扮演Michael, Driver, Foreigner, Mr.Wang, Kangkang, Wang Junfeng来表演对话。
6.列表对比法
有些对比内容明显的课文可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复述。如教学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1 Section C 1 a《My report on Beijing》时,教师可将Beijing的过去和现在列表加以对比。
三、复述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循序渐近,授予学生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教师应授予学生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近,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复述。在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抓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如何找到段落主题句以及通过上下文归纳大意等方法。
2.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学生的信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应面带微笑,多给学生鼓励,允许他们复述时犯错误;纠正错误时要耐心,要等学生复述完后才纠正,以免打断他们的思路;纠正错误时要注意措词,应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前提下指出学生的错误,维护他们的自尊;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下去时,教师应和蔼地及时给予提示,帮助学生顺利进行下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复述课文是现代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既能够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参考书目:
1.《英语教学大纲》
2.施德言等《中学英语教学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复述课文要求 篇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表达有条理。”通过复述课文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达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复述课文是指把学过的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着广大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复述教学进行再认识与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中提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在第二学段明确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要求中提出:“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1、低年级,以简要复述为主。
简要复述就是要求学生用概括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的一种复述形式。复述应该从一年级开始,从一句话到一段话、一个故事,从识字课文到阅读课文都可以引导复述。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与特点,以句式训练为依托,在“抄袭”中操练、习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挂图等进行简要复述,达到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例如,教完《狐狸和乌鸦》一文后,引导学生抓住课堂板书中的几个词语(直流口水、眼珠一转、赔着笑脸、摇摇尾巴、一溜烟),简要复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不仅复述了故事大意,还对精彩情节配上形体语言,并且活学活用了“(怎样地)说”的句式。
2、中年级,以详细复述为主。
详细复述是指围绕文章中心,不改变原意,有详有略、生动具体地复述的一种形式。在训练学生复述课文时,应引导学生把握以下几点:
1、复述要有条理性,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2、复述要突出重点,情节发展应与原文一致;
3、复述时语言要力求准确。如复述《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让学生按如下条理复述:
(一)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等;
(二)上路前;
(三)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四)出山后。第一、二、四部分的内容,复述时只要用简练的语言交代清楚即可;第三部分“拜访”是复述的重点,要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复述清楚;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敬等候;快步走进。学生对复述的重点内容明确了,就不会偏离文意。大部分学生就会准确把握尺度进行复述。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又训练了表达能力。
3、高年级,以创造性复述为主。
创造性复述要求较高。它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例如:《田忌赛马》一文中把第一次赛马以及齐威王的表情神态变化,写得比较详细,第二次赛马以及齐威王的表情神态变化,写得比较简略。教学中,我让学生参照第一次赛马,不改变原意创造性讲述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及齐威王感情的急剧变化,来突出田忌用孙膑的计谋使赛局转败为胜这一举措的重要性。学生在模仿、迁移中创造,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创造性复述的方式很多:改变体裁、改变人称、改变结构、补充情节、刻画人物……可以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复述方式。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的课文复述技巧 篇5
【摘要】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发展的活的系统。如何运用合乎语言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促进英语教学,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理应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 课文复述
英语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把“形式”知识和“使用”知识转化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在英语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即是这个环节的实践。课文复述乃是对课文整体掌握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学生对课文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即学生在熟悉课文并了解其内容和脉络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理解重组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的一种过程。因此,在英语课文理解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这样才能促进外语教学。
一、课文复述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分为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要通过学习,学会用书面语和口头语表情达意。目前英语口头表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了多年的英语,但表达能力却不佳,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更加令人担忧。他们掌握了很多语法规则,记住了很多英语单词,熟读课文,甚至背诵课文,但学的却是哑巴英语,不能用于交际,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要求使受教育者起点平等。“说”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哑巴式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变成贮满软件的机器,周而复始的背诵、听写、做练习,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多年的辛劳之后还是不能和外国人自由交流。由此可见我们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着失误。我们需要开口说英语,这是时代的呼唤!
教师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要努力创造宽松的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成立课本剧表演小组等方式把学生带到真实的交际情景中,使学生把所学的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进行说的训练。
二、进行课文复述的技巧
课文复述必须以理解和熟悉已知语言材料为前提。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的课文复述课主要以key words为线索,辅以简笔画或其他形式(如多媒体),勾勒课文梗概,让学生根据key words的提示串词成句,组句成段,结段为篇,一步一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使学生达到“习得――应用”一体化,很好体现了“在运用中学英语”的主张。复述中的key words,既提供了语料,又提供了语境,它像串珍珠,只有经过不断磨合(即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增加词语,注意恰当运用正确的时态、语态,增补相应的关联词等)才能变得更有价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内容,避免千篇一律。同时我用各种引导key words的方法尝试于教学之中,方法总结如下:
1.图文并茂法
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把课文的主要情节艺术化地搬到黑板上,再适当给出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使之图文并茂,然后引导学生边看边复述。利用图片的直观形象性,能使学生的复述多功能化,且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想象能力。
2.要点扩充法(提纲法)
要点扩充法是指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教师列出的课文要点(复述提纳),再进行适当增补来复述课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弄清课文的脉胳,理顺思想上的逻辑关系,从而整体把握课文的大意。
3.表演法
这种方法是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创造想象,可适当增减戏剧情节,并可借用一定的道具来复述课文的一种方式。表演时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把课文表达的或没有直接表达的动作、表情甚至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更直接的理解记忆课文,达到复述的目的。
4.顺序串连法
顺序串接法是指学生以教师提供的课文和时空顺序或主要情节为依据,复述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认真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找出每个时间所对应的主要事实,然后按顺序依次串连这些主要事实,再适当增补,来复述整篇课文概要。
5.回答问题式复述
教师把课文重点内容以具体问题的形式书写在黑板上或课前写好用投影以展示,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把答案串联起来进行口头表述。这种方法学生只需按顺序以回答问题的方式适当添加一些关联词语,便可达到复述课文的目的。
三、运用课文复述方法的效果
1.课文复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语言知识,也提高了语言能力
在课文复述中,学生既要运用新学的词汇、句型和习语等等,又要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同义代替、反义否定、句型转换等对语言材料加以改造。这是一个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对语言材料就有更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提高正确处理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交际能力,成功实现外语的学习。
2.课文复述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
这种形式促进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效果更为明显。通过不断的练习,单位时间内复述人次会逐渐增多,复述内容会更丰富。不少学生在复述时语言流畅且得体。
3.通过课文复述的训练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上课不再害怕回答问题,而是对提问对答如流,自如地发挥。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Daily Talk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它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性趣,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课文的复述是一种创造性地改变原文的活动。它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记忆能力。实践证明,课文复述是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这种综合性较强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形式,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复述,以便学生在复述中取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 篇6
内容摘要:小学英语课文教学是每个单元的重点,它是语言运用训练的重要部分,所以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阶段 阅读能力 培养
小学英语课程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
一、注重学生词汇积累,创建阅读基础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词汇,听、说、读、写任何方面都谈不上。掌握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更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单一的读读写写的学习方法激发不了学生认读识记单词的欲望,只有增加词汇学习和识记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愿意并乐意去积累词汇。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我将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带进课堂,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词汇的积累。例如在教身体部位的单词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级特征将学校自主编写的儿歌呈现给学生:
head 脑袋圆又圆,头发hair长上边,face脸蛋象圆盘,鼻子nose象小山。学生立刻就被吸引住,很快就记住了这首儿歌,当然也积累好了这几个单词。另外在单词认读方面,除了老师带读,学生领读,认读卡片、图片等常见方式外,我还经常的开展一些词汇积累方面的活动,如听写比赛,认读单词比赛,看谁认识的单词多;单词接龙;课外阅读,收集单词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词汇量较以前大幅提高,学生也逐渐体会到了阅读的成功感和快乐感。又如在教Clothes一课时,正值夏天,除了学习教材上出现的单词外,我又布置学生回家搜集有关夏装的名称,学生们十分感兴趣,从服装的标签上,从电子词典,从字典,从课外读物上,搜集到了不少,成交显著。如:休闲鞋sneakers,凉鞋sandals,短裤shorts,迷你裙mini-skirt,T恤T-shirt等词,学生对他们自己搜集到的内容,十分珍惜,学习起来自然很有兴趣,容易接受。
二、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英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比较乏味枯燥的,教师应积极探索,精心设计,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的英语课文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儿歌式”英语课文教学
课文很长,句子又难上口,如果只是采用枯燥的读单词,读句子,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学生肯定会感觉很厌倦,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把课文中难上口的句子在诗歌中呈现出来,学生会更有兴趣接受。在诗歌教学中,先把英文用五颜六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出来,有些单词还可用彩色的单词图片代替,再配以有意义的动作或按节奏击掌唱歌或读小诗,读小诗时还要巧妙的运用升级调来进行朗读,学生就会被深深的吸引。等到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和小诗后,难上口的句子自然而然的就已经上口了,这时再进行课文教学就轻松得多了。如我们在PEP Book 5 《Unit 4 What can you do ?》这一课,可以把小诗:
Dog, dog ,what can you do ? I can run after you.Panda , Panda , what can you do ?.I can eat so much bamboo.Mouse , mouse, what can you do ? I can hide in the shoe.Mike, Mike ,what can you do ? I can draw animals in the zoo.改编成:
Dog↓, dog ↓, what can you do ? ↑ I can run after you.↑
Panda↓ , panda ↓,what can you do ? ↓ I can eat so much bamboo.↓
Mouse ↓, mouse ↓, what can you do ? ↑ I can hide in the shoe.↑ Mike↓ ,Mike↓ ,what can you do ? ↑
I can draw animals in the zoo.↑
这样就把课文中的几个难读的句子“What can you do ? I can eat so much bamboo.I can hide in the shoe.I can draw animals in the zoo.”变得琅琅上口了。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升降调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把课本上的歌曲《I Can Help 》教学生唱,可以使学生的课文学习变得更轻松。
2、“提问式”英语课文教学
“提问式”英语课文教学是通过提问引出话题激活学生的现有知识或组织学生预测,然后通过提问给学生布置要回答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听课文或阅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带着问题去听或阅读课文,学生有了一定的压力,会集中精神,专心致志的对待课文,从而更有效的掌握课文。通过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们在6B《Unit5 The seasons 》这一课,课文是围绕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用Su Yang 和 Ben 的 对话来展开的,同时用New York 和 Nanjing的天气来比较,再通过提问,如:1,Su Yang :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in summer ?Ben: It is usually very hot, as hot as in Nanjing.2,Su Yang :Which season in New York do you like best ?Ben: I like winter best.3,Su Yang : Why ? Ben: Because I can make snowmen with my friends.It is great fun.用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课文教学,先听课文录音,然后回答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呈现课文的重难点,解决重难点。等问题解决了,同时也结束了课文的新授,同学们不知不觉掌握了课文。
3、“情境式”英语课文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3 如何为课文创设情境,我们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电教媒体,改变教学环境等方法创设情境,如我们在6A《Unit2 Birthday》这一课,我们把教室布置成像开生日派队一样的场所,准备好一些小的生日礼物,把学生带入一个生日派队中去,然后进行课文教学,将课文内容一一呈现出来,学生会很自然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他们会感觉到并不像是在上课,而是在为我们班上的一位学生开生日会,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其实在参与的过程中已经学习了课文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很好的运用了课文中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浅谈小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复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56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引领学生有效复述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就已注重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复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呢?
一、教师示范引领,激发复述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复述动机,让学生有复述的意愿呢?教师适时的示范引领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通过自己高明的复述技巧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复述。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推敲》一课时,在讲课之前,教师先出示了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在学生读完全诗以后,教师再专门把“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单列出来,并对学生说:“说起这句诗,它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呢?”接下来,教师再把贾岛推敲这句诗的经过讲给学生听。在教师讲完以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描写的内容与教师讲的故事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读完课文以后就会发现,教师讲的内容和课本上的内容差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再趁机引导:“你们能像老师一样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吗?”在这里,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就会觉得这样讲故事的形式比较吸引人,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复述动机。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课文的性质,示范引领,以讲故事的形式轻松地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之中。同时,教师也及时把复述的内容、要求告知学生。这就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谨遵学段特点,明确复述要求
在复述的要求上,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遵循新课标中对各学段学生复述的要求,不可拔高或者降低标准。如第二学段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就要以此为目标,具体细化到每篇课文中,引领学生进行复述。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课后题中要求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在课堂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依据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的复述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具体要求:(1)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2)把课文描写的主要事情述说清楚,并且注意运用文本中描写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使复述更加精彩生动。(3)简要说说自己学了《“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以后的感受。这样教学,既避免了复述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干巴巴现象,又避免了学生“背课文”式的复述,学生复述起来生动精彩。
由此可见,在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谨遵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出一个相对细化的复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正确、合理、生动的复述提供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背”中有“创”复述的发生与发展。
三、循序渐进训练,优化总结方法
复述既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一种语文能力。在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段特点,分阶段循序渐进教学,并且注重对复述方法的总结、优化,提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牛郎织女》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按照自己读课文的感受复述,在复述完毕以后进行集体交流活动。在教师充分放手下,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大致出现了以下几种复述情形。(1)按部就班式:严格按照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复述,绝不添枝加叶。(2)创造式复述: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保持课文大意不变的情况下,加上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爱恨、憎恶、喜好等。(3)想象复述:针对每年七月七日喜鹊搭桥的传说,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上了一些喜鹊们在出发前、搭桥后的语言描述,使课文显得更加完善。在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又让学生就各种复述的优缺点进行对比,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复述能力的完美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学生个人复述与集体复述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学生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学生复述能力的优势互补。
总之,复述课文其实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具体,又从具体到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从“背诵”到“创新”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复述兴趣,明确复述的要求,循序渐进进行复述这几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进而实现学生阅读与表达的双赢。
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 篇8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第四条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把文章由厚读薄的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3~4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学段。本文就重在阐述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出现的的问题以及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由此探索在培养学生较强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的可操作性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小学 中高年级学生 概括 课文主要内容 能力培养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知道“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小学语文中年级和高年级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在学习课标的过程中,其中也有相关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训练学生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点,那么如何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几年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做法谈点粗浅的训练方法。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提取信息、筛选信息和语言重组等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目的。
通过在中高年级的多年的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往往“言语不着边际”、“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十分普遍,综合分析得出,小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不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而是复述课文,是照本宣科——大段大段地读课文内容。
2、面对一篇课文,不知从何处着手,分不清楚什么是主要内容,什么是次要内容,不会取舍。
3、只拣自己感兴趣的说,顾前不顾后,说了其一丢了其二,概括不全面,表达不完整。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在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
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的。
2、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3、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三、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的主要策略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准确、全面、简洁、快速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呢?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学生实际采取了以下几点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的相关策略—
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主要内容即作者为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让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所在。“主要”意味着不是全部内容的简单集合,而是要经过提炼,把非主要的删减掉,把繁杂的内容简化。这个要求对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要适时提出,并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逐步强化。
其次,让学生掌握“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步骤、方法。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对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做了这样的提示:“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会划分意义段,会提取各段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让学生明 白“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不等于各段主要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总揽全篇文章,根据主题抓住主要内容,删去相同和次要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还要注意适当使用过渡句或关联词语,使“连起来”的句子通顺。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文体、结构不同的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结合文章的不同题材,采用不同的概括方法。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如《小英雄雨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又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依据现行的课文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可行性策略。
1、课题拓展法。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一般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帮助。命题方式离不了人、事、景、物以及时间、地点等因素,题目与文章内容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从审题入手,对题目的内涵进行拓展,补充一些相关因素,就能迅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文章中寻找需要补充的相关内容时,要紧扣题目。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以人名命名的文章,主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以物命名的文章,主要看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以地点或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景的课文则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还可以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由文章题目想开去,然后再带着问题读课文,最后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串联起来就能很准确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2、抓重点句法。
所谓重点句,是可以高度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可以揭示文章中心的点睛传神之笔。有的可能是一篇(一段)文章的起始句,或者是结束句,有的则可能是文章的过渡句,抓住这些重点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中心句”,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可以让学生抓住每部分的中心句,然后加以整理,便是主要内容了。如《香港,璀璨的明珠》是按照“总分总”的叙述顺序来结构文章的。第一段总起,中间的段落分别有一个中心句,写了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最后一段总结:香港真是南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无比的明珠 “总分总”的结构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了香港繁荣美丽;抓过“过渡句(段)”,有些课文在段落、层次的衔接转换处,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抓住了过渡句(段),也就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白鹅》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了下文“鹅的叫声„„.” 使全文成为一个珠联璧合的整体;还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抓住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把“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说具体,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重点要素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叙事的文章为多,凡是写人、记事 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思路,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即先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连接起来,再加上一些关联词,整理形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有时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说得很详细,只需平实地、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如《燕子专列》一文:时间是有一年的春天,地点是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人物是居民,事件是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居民在政府的呼吁下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用火车把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
4、重点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具体操作:可以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如《玩出了名堂》一课,课文的最后一段就是重点段,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5、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 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如《渔夫的故事》,课文第一大段主要写了:渔夫救了可怕的魔鬼。第二大段主要写了:魔鬼恩将仇报,想要杀了渔夫。第三大段主要写了:渔夫用智慧战胜了魔鬼。三个大段的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6、根据课后的思考题,概括主要内容
随着教学的深入,在组织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教学时渗透另一种抓主要内容的方法,即从课后习题的答案中去抓住主要内容。如第十二册第6课课后练习第一题: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指导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都写到了哪些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有哪些风俗习惯,然后把这些连起来就会了解到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作者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除了用以上这几种方法训练外,我还引导学生加深对抓课文主要内容的认识;联系课文的简要复述,培养学生口头“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以上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学生较快地跨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门槛;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在逐步形成。
概括能力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从浅易处入手,消除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但是,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简单速成。它 需要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不断地进行训练——在感兴趣,不畏难,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慢慢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逐步得到巩固,形成能力。
总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地学习让我懂得了,要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我要为之学习的还有很多。多阅读、多思索、多探究,总会有进步的。要想训练学生更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策略,使之为学生的学习来服务。相信只要有信心,有行动,我们的教学会不断完善,学生的能力会很快地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26期。
3、《如何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4、《浅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
5、《在阅读中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 篇9
关键词:问题提示;情景设置;创新形式;复述能力
农村任教多年,觉得“复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突出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复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尽人意,以背书代替复述是普遍现象,学生在公开场合、正规场合发表意见的能力更差,这同新时期社会人际交往频繁、传输信息量扩大、语言机智要求高等人才要求很不适应。原因一在农村初中,老师上课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学时,将重点放在对语文知识和考试技能的训练上。学生就养成了在课堂上老师讲,自己听的习惯。学生记的日记千篇一律是今天上什么课,放学后干什么,谁与谁吵架诸如此类的生活录像式的写法。小学毕业前,还有25%的学生经常考不及格,个别人竟然不能读完整个句子。原因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教不重学,重考不重说,加上指导复述耗费时间多、见效慢,害怕影响教学进度,追求短期效应,以中考“试题”作为教学的方向,忽视“复述”的作用。原因三是《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中的“讲述”、“复述”、“转述”等教学目标,在大多数课堂上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以“复述”为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很少引起教师的重视和研究。
如何改变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呢? 笔者参加2014年国培过程中,反复聆听了北京师大郑国民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进一步懂得在精读阶段,必须设法激活文本的全部话语因子,让他们代表作者(或编者)与学生对话,进行心灵的沟通,就要重视复述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参加中考评卷及任教以来的一点心得,我决定以强化复述训练为出发点,以培养语感和写作能力为核心,竭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复述能力。
一、利用问题提示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课文精设为一些小问题,而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根据这些问题来自主阅读文章,找出答案。当学生找出问题答案后,则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而后教师可提出有关问题,以检测同学们的自主阅读情况。同时,师生共同纠正不正确的回答,并板书关键词。
当然,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注意提问的梯度性与层次性。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提示一些体现主题思想的问题,而后提出其它问题。如在教《少年爱因斯坦》时,我设置问题探究“概括全文,分析小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回答,通过如此提问,可帮助学生更透彻、更深刻地感知与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在同学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短文内容,要求他们跟读一遍。之后要求学生不看书本,根据黑板上的一些关键字词对短文内容加以口头复述。或进行小组复述比赛,比比哪组学生表述的内容更贴近原文。在学生口头复述之后,教师需要指出并引导学生改进存在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进行书面复述,完善口头复述内容。当学生复述表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同桌或者小组互评、互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设置情景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在课前三分钟的情景导入教学中,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的自述内容——让学生复核推荐的优秀日记(课代表组织学生在课下评选出的优秀日记)、即兴介绍事物、美文、积累的内容、名人名言,歇后语,熟语,文学常识,古诗、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买物品、迎客人、向教师请假、上学路上的新鲜事等等,自述形式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在训练中教师重视对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连贯、完整、有主题、有条理、有层次、语词丰富、描述具体的语言表现力,自述训练能培养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等品质。复核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自信心。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创新多样复述形式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复述的目的,就在于训练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材料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善于独立思考,能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出自己的体验结论,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复述中掌握规范化的语言,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读所感,也有助于从小培养创造素养,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才能。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复核课文。如讲课文《木兰诗》、《桃花源记》、《邹忌讽齐王纳谏》、《天净沙秋思》时,改变课文的文体形式,如文言改变为白话文复核。第二是改变课文的体裁。
【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推荐阅读:
复述课文07-04
课文复述法10-20
教学中的课文复述策略06-13
巧用课文复述方法11-14
复述能力的培养策略11-30
创造性复述课文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助手10-10
复述能力06-26
英语的复述训练08-14
复述教学的常用方法06-01
复述名人成长的故事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