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复述训练

2024-08-14

英语的复述训练(共8篇)

英语的复述训练 篇1

复述并不是机械地重复, 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文的内容,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而这一训练本身首先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达到阅读的认知层次。即通过对语言的认识, 去获得课文所提供的大量信息, 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一个完整的、粗略的感知。这比我们常采用的课前预习时出几道思考题有效得多。因为面对思考题往往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或能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 学生不费吹灰之力, 达不到思考的目的;或有一定的难度, 则学生一句“我不会”就全盘否定了教师的辛苦设计。采用复述课文这一方法, 就杜绝了学生说不会的可能性。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笔者注意对学生复述策略的指导与训练, 采取下列的策略培养复述习惯。

1. 短文填空策略

课文主要信息将重要词语由 () 代替短文填空练习。教师也可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如学习《巨人的花园》一文, 设计这样的小练习:巨人回来前, 花园里春天 () , 夏天 () , 秋天 () , 冬天 () 。巨人回来后, 春天, 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天天 () , () 。在初始阶段, 教师利用这类练习材料引导学生复述, 有助于学生掌握复述要领, 消除畏惧心理。

2. 词语连接策略

教师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按顺序写在黑板上或用投影等媒体显示到屏幕上, 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后, 边看边想, 词扩句, 句串段, 段连篇, 逐步扩展。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流畅, 对重点内容记忆深刻。关键词可以是动词、连接词, 也可以是年代或数字等。

3. 要点整理策略

教师根据课文提供的主要信息,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记下要点, 然后再据此笔记整理思路, 进行复述。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人物传记类或地方介绍类的文章。

4. 表格梳理策略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表格, 如《新型玻璃》一文采用表格梳理策略:

要求学生阅读后完成该表格, 随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表格进行复述。这样将凌乱的知识梳理整齐, 有利于学生在复述时避免张冠李戴, 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

5. 图画描述策略

教材中本身有图画, 我们就充分利用它们来引导学生复述。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图画结合起来写出关键词语, 也可根据学生的讨论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再要求学生来复述。

如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第四小节具体写了弟弟学习怎样刻苦认真。我就文中的插图和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想象弟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什么。重点想学习时遇到什么困难, 用什么方法克服的?有的学生描述牢房里又矮又小又潮湿, 四周黑洞洞的, 只有从窗户缝隙中射进一点光亮, 弟弟趴在地上写着算着。夏天牢房热得像蒸笼 (烤箱) , 弟弟汗流浃背, 衣服湿透, 大滴汗珠如喷泉一样冒出来, 他停下手用袖子擦额上的汗珠, 继续低头学习, 由于长时间趴在地上, 手酸脚麻, 头抬不起来, 腰直不起来, 他想到:将来革命胜利了, 还要建设新中国。他站起来伸伸腰, 踢踢腿, 活动一会儿, 又趴在地上练习。这样, 坚持度过一个酷暑。有的想象描述:弟弟生活艰苦, 牢房里发霉发臭, 苍蝇、蚊子到处都是, 但他全然不顾这些, 他一点也没发觉, 特务在门外大声喊:“开饭了。”他接过碗, 放在旁边, 接着学习。日复一日, 月复一月, 工夫不负有心人, 弟弟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还能用俄语和黄伯伯会话。还有的复述:弟弟在监狱里受尽折磨, 穿妈妈改小的囚衣, 吃发霉发臭的囚饭, 睡的床铺是木板, 茅草当席子, 被子薄得无法形容, 被单是一个又一个的补丁。冬天, 西北风像雄师似地吼着, 牢房冷得像冰窖, 弟弟的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 手裂开口子, 趴在地上写字, 每写一字手流出血, 有如针扎一样, 他忍着剧痛。时间长了, 手脚冻僵, 他跺跺脚, 搓搓手, 手靠近嘴边哈哈气, 继续学习。“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弟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督促鞭策自己努力, 这样通过看图, 根据图想象复述, 具体感受弟弟刻苦学习的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 不同场合进行想象, 教师适当点拨, 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潜能, 发展了其语言能力。

6. 文意续缩策略

根据课文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大胆预测故事可能的结局, 然后口述出来;或者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推理, 总结出全文大意, 然后用自己的话口述出来。

如《小摄影师》讲的是位小男孩好不容易得到给著名作家高尔基拍照的机会, 但没有照成。这个故事似完非完, 余韵袅袅, 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学完后让学生进行扩展性创造复述。故事结尾写了高尔基还惦记着小男孩, 让学生设想小男孩会来吗?引导学生口述:一种是小男孩会来照。 (1) 他拿胶卷来了。他什么时候来的;进屋的样子, 与高尔基会话。 (2) 给高尔基拍照怎样, 是怎么拍照的, 拍完照小男孩会怎样。 (3) 高尔基的照片贴在墙报上。那男孩神态怎样, 大家怎样称赞他。有的想象说:当天晚上, 小男孩迫不及待让父亲陪他到高尔基的住处。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走进屋, 鞠了个躬, 说:“对不起, 白天我忘了带胶卷。”高尔基安详地坐在沙发上, 手拿报纸, 小男孩摆弄了一会儿, 说:一切准备妥当。高尔基侧过脸朝他微笑, 喀嚓拍好了。拍完, 小男孩笑着说:“谢谢您!”相片冲洗出来, 贴在墙报上, 同学争先恐后地观看, 不住地称赞拍得好, 不愧是小摄影师。有的描述:小男孩利用周末去找高尔基, 一进门就冲高尔基笑, 抱歉地说:亲爱的高尔基先生, 上次浪费您宝贵时间, 耽误您工作, 对不起。高尔基连忙带他去后花园, “咱就在这儿拍吧。”边说边整理衣服, 小男孩选择好角度, 满意地拍下照片, 感激地鞠躬。他一回家, 马上拿去冲洗。第二天上午放学, 他飞快地跑去拿相片。下午一进教室, 手扬相片, 得意地说:“同学们, 看, 这是我们亲爱的高尔基同志。”同学惊喜地说:“多么慈祥善良!多么和蔼可亲!快, 贴在墙报上。”也有的口述:小男孩不会来, 不敢再去打扰高尔基。但是, 过了两天, 高尔基接到教育局邀请书到小男孩所在学校参观。刚下车, 小男孩一眼认出他, 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上前热情打招呼, 敬个礼说:“您好!”高尔基关切地问:“我还惦记着你呢, 怎么没去?”“真不好意思!”小男孩脸红, 他突然想起什么, 兴奋地说:“同学们, 上次我没拍成照片。现在, 他来了, 这就是我们日夜思念的高尔基。”话音刚落, 操场上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高尔基向同学挥手致意。高尔基报告结束, 和小男孩合影留念。

通过复述策略的指导与训练, 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理解、记忆、推理、归纳、加工、整理, 对课文进行由表及里的综合理解和深层归纳, 加强了记忆能力, 强化了知识, 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重视角,让复述训练更有效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复述训练 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60

复述训练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促进学生文本理解、强化语言积累、发展逻辑思维的重要平台。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少教师操作理念的偏颇,造成了大量的复述训练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高年级的复述训练可以尝试着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从而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尊重解读,紧扣阅读主体的视角复述

阅读主体即读者。所谓读者视角,就是学生完全将自己视为纯粹的读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理性的梳理,从而再现文本内容。以读者的视角进行复述,便于学生穿插、融入自身作为读者的个性化体悟,对所复述的文本进行拓展性、丰富性的表达。

如在引导学生复述《螳螂捕蝉》一文时,教师先是要求学生运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故事的梗概,然后紧扣自己印象深刻的语段,对核心词语进行批注体会:可以是对留白情节的补充,可以是对人物内心的细细揣摩,也可以是对人物行为的内在评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依循着文本故事发展的情节,在小组内边进行情节的梳理表达,边进行自身的感知、评价与分享。

从某种程度上说,复述不是阅读,但却与阅读相辅相成,是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将个体内在的阅读感知展现出来,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再次升华。因此,复述并非是机械的照本宣科,而是具有鲜明主观能动性的内容表达。而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始终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引领学生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认知意识,强化学生认知的个性化,从而让读者聆听到复述者自身的独特解读。

二、对比感知,依托文中人的视角复述

所谓剧中人的视角,就是学生将自己当成剧中的某一个人物,尝试着站在他的视角中对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感知与表述,去介绍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剧中人的视角来复述课文,能让学生感知不同视角中复述方式的变化,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源,促使学生学会准确、客观地再现文本内容。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哪吒闹海》一文时,在“转述”的环节中设置了“向玉皇大帝告御状”的情境,引领学生尝试着以哪吒与东海龙王两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进行复述。从东海龙王的视角,学生历数了哪吒的种种劣行,尤其是将其打死三太子和夜叉的过程进行了必要性的细化,并将自己痛失爱子的悲痛表达出来;而从哪吒的视角来说,学生则更多地站立在正义的一面,将自己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作为表述的重点,这里包括东海龙王父子对百姓的欺压等。

在这样的对比复述中,学生发现,相同的故事,由于复述人的变化以及措辞的改变,事件的基本性质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学生以及更多的听众客观、公正地了解事情发展的原委奠定了基础。这种变平实的描述为生动的现身说法的复述策略,对于提升学生复述的热情和兴趣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学生建构起自身的语言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以身说法,依托文中物的视角复述

所谓文中物的视角,其实就是学生将自己委身为课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动物、植物,甚至是事物,尝试着以物体的视角观察文本中人物的言行,对人物内心的世界进行考量,也可以将事物融入生命的气息。

还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如果尝试着从螳螂、蝉、黄雀等动物的视角来审视吴王的命令,对于这个故事的复述就会显得更有价值。因此,在复述之前,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思考:如果这个故事中的螳螂、蝉、黄雀也具有人类的思维,它们又会怎样劝说吴王放弃自己的命令呢?它们又会对少年充满智慧的劝说进行怎样的评价呢?很显然,螳螂、蝉、黄雀这三个动物,在这个故事中遭遇了不同的结果。它们以自身经历对吴王进行劝说,其实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有的学生以螳螂为例,表达了自己在得意忘形、即将得逞之际被黄雀吃掉的惨痛教训,从而对吴王进行劝说;有的学生则从黄雀的角度来复述,主要以自己的生存经验来告诫吴王:自己总是喜欢等在后面,趁别人自以为是、放松警惕的时候下手,从而劝说吴王放弃攻打别国的念头。

诚然,以文中物的视角来进行复述,属于生命意识的跨界行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以文中物体的视角进行复述,不能僵硬地死搬文本故事的情节,而是要引领学生站立在这个视角下,对相应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删选与整合,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不同视角的复述,给予学生的是无穷的创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文本特点,进行不同的选择,从而使得复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指导和训练学生复述的方法 篇3

在研读教材中笔者发现, 课后习题中“复述课文”的要求在中高年级出现频率非常高, 叙事性课文几乎都会有此要求。何为复述?翻开《现代汉语词典》, 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涵义:一是把自己说过的或别人说过的话重说一遍;二是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复述教学, 就是引领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合理重组、整合复述材料的基础上, 通过口头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复述具有如下特点:

1. 复述是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理解和巩固。

复述课文, 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 一词一句都在学生的内心驻足。因此, 复述有着对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的特点。理解复述的材料是进行复述的基础。在复述之前,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重点段落、中心、结构等进行深入的理解, 准确把握, 为复述课文做好铺垫。例如, 在学习《狼和鹿》一课时, 我用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为复述课文做好铺垫: (1) 人们恨透了狼, 为什么最后却说它们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 人们所喜爱的鹿, 为什么又成了破坏森林, 毁灭自己的“祸首”?生态平衡的规则学生是较难理解的, 只有读通、读懂课文内容, 复述才能得心应手。所以, 学生复述课文的过程, 就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理解和巩固的过程。

2. 复述是对课文内容的整合与表达。

复述是一个吸收、储存、内化、表达的过程, 是一个严密逻辑思维的过程。复述课文要在理解记忆后, 对所思考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合, 要考虑这些材料内容的取舍、复述的重点、表达的顺序等问题, 从而较好进行复述, 提高复述的质量。如学习《日月潭的传说》一课, 先厘清课文哪些部分讲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再思考人们想到了什么方法, 大尖哥、水社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这样学生就能 把长长的 课文看“短”, 厘清表达的逻辑性。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表达能力最好的时机, 也是提高其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复述”教学现状

复述在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感形成过程中是如此之重, 我们经常可以在公开课中看到一些复述导入新课、课末布置复述作业等环节。那么, 复述在常态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对部分学校语文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

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56名教师中, 教学中重视并经常进行复述教学、布置复述作业的教师仅有8人, 不足15%, 对学生复述进行方法指导的更少;随机抽取2-6年级的100名学生, 复述课文给家长听的仅有6人, 中低年级的10余名学生甚至不懂什么叫“复述课文”, 抽取的高年级学生在复述指定课文时出现了偏于背诵、人物及情节表达不清、语言无序、概括或想象力不强等诸多问题。调查结果令人惊讶。复述, 这一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手段,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已经被边缘化了, 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

从目前的评价机制来看, 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以书面考试作为衡量和检测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做法, 虽然有的学校加入了口语、背诵、课本剧表演等非书面检测, 但其结果往往流于形式, 并没有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三、“复述”教学策略

学生不善于复述,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训练少, 学生不得法。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积极地渗透和指导学生复述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尝试着采取以下复述教学策略。

1. 温故以知 新——以词串文。

在第二课时进行复述导入, 效果非常好。这种做法既忠实于原文, 又注重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对词语进行重组复述,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例如《黄鹤楼送别》一文, 在第二课时复述导入教学时, 我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 并把它们分成了三行排列: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依依惜别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誉满天下浩浩荡荡永世不绝

我要求学生使用其中的一些词语复述课文。这种以词串文的复述形式, 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学生借助词语激活记忆, 使用这些词语组织语言再现送别场景。经过这一环节, 学生在复习词语的同时, 也对课文有了很好的复习和理解, 为深入品读课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能整体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尤其要关注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 课前要做一些必要的方法指导, 课堂上及时评价引导。

2. 课中展风 采——角色带入。

这里所谓的角色带入,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分角色朗读”, 而是通过主人公、其他人物形象、作者、读者等多角度切入文本, 立足于角色的立场, 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感性但是深刻的感知。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主要是采取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能说会道”的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读者阅读文本时是站在局外来观察文本中人物情感变化的, 也会随着人物情感变化而变化。角色带入, 可以引起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深入到“角色”中, 从“角色”的立场、需求出发来深入阅读文本。如果能够让学生真正“入戏”, 将自己融入人物角色之中再进行复述, 更有助于提高复述的质量。

笔者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 这样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 恍然大悟, 决定放弃攻打楚国的念头。可是之前他已经下了死令, 那么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 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切呢?请大家为吴王准备一个讲话稿。

学生之所以能够把吴王演得活灵活现, 把少年所看到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复述得完整具体, 把放弃攻打楚国的原因表达得清楚明白, 就是因为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 已置身于“吴王”角色, 进行情境创设, 真正地“入戏”了。

教师还可以增加难度, 引导学生通过扮演文本中的“角色”, 要求以不同的人物角色来复述课文, 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如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末, 我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角色复述课文, 效果很好。“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站到“角色”的立场上, 以一种换位的方式, 对人物形象有更透彻的体会。

3. 课末延续 中——提纲挈领。

(1) 理清顺序

好的复述首先是有序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抓住能够表达逻辑顺序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复述。如一些说明文、说理文的总起、总结、过渡等语句;写景文、游记等扣住主要的景点、观察的地点;而叙事性的文章则可以扣住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课文比较长, 段落比较多, 结构比较复杂的, 可以先概括段落大意, 再扩充复述。

(2) 联想记忆

利用板书或出示填空引导学生复述。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或图表, 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重点或提纲, 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复述, 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分清主次, 把握重点。还可以出示重点段落的填空题, 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复述, 降低复述难度和坡度, 这在低年级尤为适用。教学挂图、简笔画、书上插图等也可以用来引导复述。这些做法有利于学生引发联想记忆, 厘清文章脉络, 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对于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迁移也是很有帮助的。

(3) 课处延伸

可以利用改变人称、变换复述顺序、扩充故事情节等形式进行复述教学。

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 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进行复述, 学生更能设身处地去感受司马迁所遇到的屈辱和艰难, 感受他“忍辱负重”“不辱父命”的可贵。

又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 我这样引导学生:小骆驼在经过沙漠旅行之后, 如果再次碰见小红马, 遭到嘲笑, 它又会怎样说呢?这既是对原有故事情节的扩充, 又引导学生复述小骆驼沙漠旅行经历和它的身体在沙漠中的独特功用。

借助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 复述 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63

众所周知,复述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所以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复述,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按照不同情节进行复述

现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都精心选择了一些精彩的阅读材料。虽然小学英语的阅读比较简单,并且选择了一些形象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语句的意思,但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复述练习时,我们应按照不同的情节让学生结合想象、自由发挥。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中的“Story time” 一节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本节学习内容,利用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情节是“星期六上午一家人都在忙碌,只有蒂姆和狗在睡觉”。这些生活情节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可把这些生活情节提炼出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比较具体的认识,然后再围绕着生活情节进行思考,组织语言进行复述。有学生说:“In Saturday morning,my family are busy.I help my father clean the car.My mother cook breakfast for our family.Helen clean the living room.Only Tim sleep in the bedroom.”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复述得非常完整、具体,成功地转变成自己的语言,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看来,复述离不开课文的情节,小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出不同的情节,帮助学生理清复述的思路,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复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语言表达情境,激发学生复述欲望

语言表达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而复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教师应借助教材中的插图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情境,让学生受到外部环境的感染,从而产生复述表达的主观意愿,进而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中的“Story time” 一节内容时,教师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去学校的交通方式,如坐公交车,步行,坐出租车,坐地铁。学生结合生动直观的图片,并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复述。如有学生说:“Su Hai come to school by bus,because he lives far from school.Yang Ling come to school on foot,because she lives near school.Liu Tao come to school by taxi,because his father is a taxi driver.”学生完成了复述之后,教师让学生指出复述中的错误,有学生提出“come”都应该用“comes”,教师表扬学生听得认真,再次强调单数第三人称后的动词形式问题。

由此发现,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复述氛围,创设有效的语言表达情境,可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复述,从而达到训练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借助关键语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复述

在小学英语的阅读材料中,有很多关键性的语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学生进行复述时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语句,让学生模仿、加工,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语句进行语言表达。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中的“Story time ”一节内容时,教师帮助学生抓住了几个生病的关键词,如headache, feel cold, have a fever,take some medicine.学生在这些关键词语的提示下,顺利地完成了复述。“I feel cold and have a headache,so I see the doctor. After check,the doctor tell me that I have a fever,I should have a rest and take some medicine.”教师表扬了学生的积极表现,增强了学生应用英语表达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由此说明,教师找出英语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为学生的复述进行必要的提示,可有效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这些语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树立学生语言表达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复述不等于背诵,它是学生创造性应用语言的过程,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好处不言而喻。教师在组织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时,要加强复述过程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复述中锻炼,在创造中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复述与思维训练方法 篇5

一、借助直观的重复性复述, 加强形象思维训练

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 思维训练可从形象思维开始。形象思维是靠具体直观的实象进行思维的过程。借助实象复述是利用图片、简笔画、录像、简单表演等手段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1. 提供图像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描写夏天的一段, 我们可用繁茂的树林、浓浓的晨雾、初升的太阳、鲜艳的野花四幅图片组合在一起, 将课文描述的景色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让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记忆, 进行完整连贯的复述。

2. 进行表演

在复述《金色的草地》一课有关蒲公英变色的秘密一段时, 可让学生回家先制作简单的花瓣。在课堂上, 用手指套上花瓣边表演边复述:“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 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 它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 它是绿色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运用求同思维、联想思维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连贯表达的能力。在中段年级进行这样的训练非常必要, 它既有助于思维训练, 又利于养成学生敢于开口的良好习惯。

二、凭借提纲式的概要复述, 培养概括能力

借助问题、关键词为提纲进行复述, 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概括能力。

1. 问题复述

我们可以将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一系列问题, 再要求学生按顺序逐个回答, 然后把所有答语串起来形成一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的复述。其思维具有非常明显的逻辑程序。对于学习、表达较困难的学生, 可以在优秀学生复述的基础上进行, 先从优秀学生的每个问题的答语中找出适当的关键词, 写在黑板上, 再让他们连接起来, 构成对原文的复述。

2. 关键词复述

有些文章, 我们可以找出能串联全文的关键词作为复述的提纲, 如表示时间、地点、心情变化等词语, 都可以作为帮助学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如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 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通过阅读找出表示时间的两个词句“战争开始的时侯”“住了四年”。学生根据这两个关键点, 很轻松就能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清楚:“战争开始的时候, 科利亚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了木匣, 四年后, 他却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五步才找到木匣。”作为概括性复述, 还得要求学生, 每个关键词说的话不能过长, 逐步训练概括能力。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 在复述时, 可先请中下学生逐个关键词进行复述, 然后由优秀学生串联起来复述, 最后再由中下学生进行模仿串联。

三、运用上序列词的总结复述, 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小学生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 抓到一点是一点, 不善于从若干个相关联的信息中提取最本质的元素。他们倾听、吸取同伴经验的意识不强, 不善于集合众人之所长来完善自己。这是因为他们的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用上序列词的总结性复述就是用上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最后等能使表达更具条理性的序列词语, 对课堂上产生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进行总结, 以增强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 促使学生主动去梳理信息, 并逐步学习养成从不同的角度起步思考问题的习惯, 使思维活动更具广度与深度更具系统性。

1. 在多元感悟时总结

如《画杨桃》一课中, 在揭示文章主题思想时, 我们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从老师和父亲的话中受到什么启发?在教学中, 学生的回答一般会涉及到以下三点:一要实是求是, 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二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三是不要轻易地下结论, 要亲自去看一看。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非常好, 通过添加序列词的复述, 让学生更注意倾听, 并吸取同伴经验, 可以使自己的回答更加全面丰富。

2. 在规律揭示时总结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中安排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样的练习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所接触, 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中,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大家的“发现”进行归纳, 并分析出要点, 再让学生用上序列词有条理地进行复述, 形成一段连贯通顺的总结语:“我有以下四个发现:第一,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第二, 要读读句子, 再选择正确的意思;第三, 可以把几种意思分别放进句子里读一读, 看看谁最通顺;第四, 还可以用排除法, 把不正确的意思先排除掉。”

这样通过有条理性的概要复述来进行总结, 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 分析问题, 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训练。要注意的是, 这样的总结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是各种思维方法的渗透。在操作的时候,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可帮助复述的关键词语还是必不可少的。

四、采用添加的改造性复述, 全面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添加复述让学生在口述原有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理解, 在适当的地方加入语言材料, 使原句意思不变, 表达更加具体, 内容更加丰富。

1. 按课文内容添加

如三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果园机器人》第三自然段的复述, 围绕麻烦一词以“……, 所以果农们还是感到麻烦”的句式复述课文内容。第一个学生只要求说一句完整话, 接下来的学生在前一同学复述的基础上不断添加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组成通顺连贯的句子进行复述。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内容呈现如下:

生A:果园机器人会停电, 会饿倒, 所以果农们还是感到麻烦。

生B:果园机器人的电用完了会饿倒, 饿倒了就会停止工作, 所以果农们还是感到麻烦。

生C:因为果园机器人的电用完了会饿倒, 饿倒了就会罢工, 又不可能让机器人拖着一根长长的电线在果园里走来走去, 所以果农们还是感到麻烦。

生D:虽然有了果园机器人, 果农们不用再为忙不过来而发愁了, 但是果园机器人的电用完了会饿倒, 饿倒了就会罢工, 又不可能让机器人拖着一根长长的电线在果园里走来走去, 所以果农们还是感到麻烦。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复述以倾听为基本, 通过继承与添加, 使自己的语言不断丰富;关联词的应用使表述显得条理清晰, 更具逻辑性。这样的复述训练, 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且在存同求异的表达中提高自己。在操作中, 首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 适当可以看着课文进行复述, 但不能照着原文读;其次, 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什么时机复述也要有所考虑, 不同程度的学生应交替出现, 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 对于较差的学生, 可只要求复述原话, 这样能更好地面向全体,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2. 想象添加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上有一学习提示:“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学生的回答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谴责小村庄的人们乱砍乱伐;二是可惜那么美丽的村庄被毁了;三是告诫人们不可以这样做;四是呼吁人们要保护树木, 要爱护环境、保护家园。这些回答综合起来内容丰富全面, 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 每个回答都显单薄。我们可以采用添加复述让学生在前一同学说话的基础上, 添加自己的想法, 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丰富。刚开始这样的训练, 我们可以把前一同学语言材料的关键词列在黑板上, 帮助后一同学更好地复述出前一同学的语言, 顺利进行添加复述。

在思维中, 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有步骤地处理语言材料, 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 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这样的复述对中年级学生来说, 有助于语感的训练, 可以训练语言的张力。这个复述过程是学生应用词语、修辞、句式等的过程, 是对语言的感知、体味、消化、理解、筛选、概括、归纳、表达的过程, 需要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因此, 对于思维品质的综合提升有更大的帮助。

英语的复述训练 篇6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复述,必要性,量变,因材施教

复述是小学低年级听说训练的一种方式, 也是低年级的一种口头作文训练。复述能考查孩子掌握课文的程度, 培养综合能力、提高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它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由于训练效果不够显著, 渐渐地被低年级课堂所淡化, 所以我们呼唤复述训练的回归。

一、复述的界定

复述就是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课文, 听过的故事, 看过的电影、电视的内容, 课文中的插图等, 按照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述出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 (1—2年级) “口语交际”3.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 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要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为了落实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教材的每个练习都安排了口语交际的内容, 部分课文也渗透了复述的要求。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复述的必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复述的质量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为被动的复述模式占主导。学习遵循着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规律, 低年级的学生由学拼音字母、音节、识字、儿歌、短片段到小故事, 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学生由一字一句的背诵过渡到大概的复述,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开始大多数的复述更接近于背诵, 偶尔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复述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复述的灵活性也在提高, 为高年级的更高层次复述打下基础。

三、复述的回归策略

1.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召唤下, 近来全国掀起了一股大语文学习的热潮, 强调大量阅读、多读经典、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把学生置于一个语言环境中, 久而久之便会受到感染, 其语言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小学低年级带领学生走进三百千、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中外名著, 通过各种形式鼓励、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读读背背好词美句, 激起学生说的欲望。在一遍又一遍的语言熏陶中种下学生说的萌芽, 为口语表达奠定基础。

2.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以前每次要求学生复述时总是显得虎头蛇尾。总有一两个学生积极举手, 踊跃发言, 之后便是鸦雀无声, 课堂分外寂静。我一时也找不出症结所在, 偶尔有一次在语文杂志上看到一篇教学反思《磨刀不误砍柴工》, 终于找到了答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我们发现没有学生愿意接受这个高难度的挑战——复述时, 便草草请个别学生发言, 有时不等学生说完就自己抢着说了, 更有甚者看见经常冷场, 干脆省去了这一教学环节。教材的编排每一内容都有它的训练点, 都反应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 扎扎实实地对其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所以为了让学生进入到复述的状态, 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强的小学生, 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准备时间和耐心, 让这些小树苗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3. 由易到难, 因材施教

为了引导学生复述训练, 我们应慎重地选择内容。复述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它经过专家精心挑选、整理、编辑, 文质兼美, 富于儿童情趣, 最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小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是来自课外读物, 如儿童喜爱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童年的故事、幽默故事、笑话等。

根据内容的特点, 选择复述的形式。对于人物性格鲜明、对白较多的童话故事, 便可以采用分角色复述的方法。如《北风和小鱼》, 我们可以采用分角色复述的方法。本文有两个角色:北风、小鱼。老师可以专门安排一部分学生旁白, 交代语言, 一部分学生做北风, 另一部分学生做小鱼。引导学生复述出北风的得意洋洋和嚣张跋扈、小鱼的勇敢可爱。又如《会走路的树》讲了小鸟先后与驯鹿爸爸和小驯鹿相遇与相处的事。在结尾时:小驯鹿让小鸟停在它金色的角上, 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当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再见到鹿爸爸, 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给了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启发学生对后来发生的故事进行复述。这种续编的创造性复述, 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复述——培养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 篇7

关键词:复述,有效手段,英语能力

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复述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综合训练, 是巩固课文, 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更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十几年的英语教学, 教材教学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仍然把复述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平时课堂内经常搞口头复述, 每单元学完一篇课文, 要求学生写一篇课文复述。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逐步提高, 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一、复述的原则

复述是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重述, 但绝不是原话或原文的照搬重复。这种所谓的不同方式, 包括运用词汇和语法的手段, 如句型的替换,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互用, 句子结构的变换, 将长句改为短句, 把复合句改为简单句, 或将几个意思上相制约的简单句改为复合句, 语态和时态的变换, 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等等。这种变更与替换, 无疑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有助于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材料, 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形式多样, 循序渐进

复述, 按其形式可分为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两种, 按其内容可分为对话、句群、段落和全文, 就其要求可分为简述和详述。不论其内容、形式和要求, 复述的前提是对原文、原话的理解。对原文、原话理解得越深透, 复述得就越好。任何一种复述均包含有理解和表达的双重性。理解正确, 才能表达无误。当然有时候理解正确, 但表达并不一定无误。这是因为学习如何一种语言, 表达总是难于了解的。了解仅仅是学习语言现象的初步阶段, 而表达则是学习、认识和掌握语言的更高阶段。复述作为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有效手段, 其道理也在于此。

复述作为高难度的训练, 笔者的做法是从简单的句群开始, 即将几个意思紧密相连的句子作为复述的一个语言单位, 让学生进行复述。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段落, 最后直至全文。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即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逐步深入, 逐步提高。

不同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在同一课堂上,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复述相适宜的内容, 既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又使复述训练丰富多彩, 课堂气氛活跃。

三、复述的步骤

1. 讲好课文, 打好基础。

要搞好复述首先要教授好课文, 因为对原文的理解是复述的前提。对原文的理解越深透, 复述才能越好。为此, 在授课时注意让学生多做替换练习。这样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扩大视野和增加新知识均有帮助。在对课文了解方面, 还要注意落实学生在句群、段落, 尤其是全文整体上的理解。

2. 提供线索, 引导复述。

为让学生复述得法, 有所依据, 通常要提供一些必要的线索。这些线索包括: (1) 段落大意。段落大意可由老师拟就, 也可由学生谈论, 老师归纳。 (2) 思考题。思考题不宜太多, 也不宜太细太具体, 而要有概括性、综合性, 几个问题就能抓住全文中心。 (3) 提示性语言。提示性的词语也应有概括性, 既可以是词或词组, 也可以是句子, 以能概括段落乃至全文的中心为准。 (4) 简笔画。对故事比较强的课文, 在黑板上画一些简笔画, 代替的词语作为线索, 更能起到激发兴趣, 发展智力的效果。

在学生作口头复述时, 如遇见“卡壳”或出现错漏, 就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让其思考, 然后继续复述。复述可简, 也可详, 不必逐词逐句重述不误, 简单时可以三言两语, 详细时可以“添枝加叶”, 当然以不损原意为前提。

3. 复习全课, 写好复述。

口头复述大多在课堂内进行, 书面复述多在课外完成, 要写好复述, 必须全面、认真地复习好全文。往往有这样的情景, 学完一篇课文后, 有点学生就觉得“懂”了, “会”了, 但一写复述, 才发现还有不少似懂非懂的地方。于是不得不再复习一下。所以复述实际上也是一种把学习引向深入的良方。

4. 认真批改, 作好讲评。

英语口语教学中复述策略的运用 篇8

【关键词】交际能力 口语教学 复述

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交际。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交际方式,当然是口头语言表达。近年来,英语口语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日益受到重视,许多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和学习策略不断涌现,如小组讨论、对话、角色扮演、专题演讲等等。毫无疑问,这些策略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成为目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主旋律”。复述策略,在此语境下,可能是英语口语教学“主旋律”之外的某种“次旋律”。

然而,我们却认为复述是一种高效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理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也应该逐渐靠近口语教学的“主旋律”。

认知心理学指出,复述是认知策略的一种,即在学习语言的活动中,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信息刺激,以将注意力维持于学习材料上,并将其保持在记忆之中。复述要求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听到或读过的材料连贯地叙述出来,因此可以说,学生承担的是故事讲述者的角色。

本文首先探讨如何将复述策略运用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之中,接着在此基础上试图指出其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具体指导意义。

一、复述策略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复述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退居二线”做个观赏者。教师不仅要调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复述的热情,还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活动。复述完毕后,教师应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实际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我们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将复述策略融入课堂教学中。

1.列出关键词,并提供逻辑语义关系。

在学生进行复述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及其发展脉络提供关键词和逻辑语义关系,给学生复述以提示,这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在进行口头复述时因卡壳而影响自信心,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和表达的连续性。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加深对词汇、短语的印象,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逻辑语义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注重语义的前后连贯。毕竟,“连贯不仅仅是语篇特征,更是语篇使用者认知过程的产物。”[1]笔者试以《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十中的两篇课文片段为例进行阐释。

【例1】Aids is caused by a virus called HIV. Sometimes, people with this deadly virus live for years with no outward symptoms, so they do not know that they are carriers. When someone has Aids, the person loses the ability to fight other illnesses. Eventually,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becomes so weak that the person often becomes very ill from usually mild sickness. So far, there is no cure for Aids. (节选自Unit 3 Aids today)

上段的关键词或短语应该是aids、virus (HIV)、symptoms、carriers、the ability to fight other illnesses、immune system、cure等。在复述的初级阶段,教师提供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还原信息内容,但成功的复述还需借助文本的脉络才能将信息连贯地表述出来。例1第一句为主题句,其余部分基本遵循的是时序展开方式,由Sometimes(第二句)、When someone(第三句)、Eventually(第四句)和So far(第五句)明确表示。

【例2】Many people often refer to the Romany as ‘traveller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y are often called ‘Gypsies because of the belief that they first came from Egypt. However, today it is not considered polite to use this term. Their main 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y do not stay settl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always move on to another place. In the past they lived in carriages pulled by horses, but nowadays they often use trucks or coaches. They resist making permanent homes, and choose not to become citizens of the countries that they move to. Instead, they prefer to stay in small groups,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their culture and freedom. (节选自Unit 2 The wandering Romany)

上段主题围绕Romany展开,除了必要的关键词外,学生在复述时更需关注该段划线部分词语明示的因果、转折、并列、递进等逻辑语义关系,斜体部分关系代词that表示的主从逻辑关系,粗体部分they、their建构的指称逻辑语义链条。

2.巧用释义,转换语体。

释义(paraphrase)是外语学习者必备的一项英语技能,尤其可见于书面语转化为口语时。常用的释义方法有词汇解释、句式替换、主被动转变等。教师在组织复述教学活动前,可以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释义,再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如:

【例3】①Another drug that has helped increase the standard of peoples health is penicillin. ②This bacteria-killing medicine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dicin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③It was discovered by a Scottish scientist named Alexander Fleming in 1928.(节选自模块七Unit 2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

教师可以以句子①为示范,引导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转换表达为“There is another drug for increasing the standard of peoples health. It is penicillin.”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理解“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的意义,又可以让学生运用重点句型“there be”。句子②③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辨别出被动语态,再鼓励学生用主动语态重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需要指出的是,复述最终的输出结果是口头语言形式,因而句式相对原文来说更为简单,用词较为非正式,人称主语也多于物称主语。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模型三要素之一的语式(mode)理念[2]也说明了这一观点。

3.提供相关图片,培养联想能力。

针对一些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复述材料,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图片或图画,将抽象的材料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对图片进行联想复述,充分激活学生复述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潜力、培养审美情趣。例如,在要求学生复述模块十一Unit 1的课文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时,教师可以提供不同行业中代表性人物的图片,并按课文提到的顺序依次给学生展示。

【例4】Other popular professions for young people include careers in law or business. Many people have ambition to become successful as a lawyer or business person, but they do not consider the stress and pressure that come with these jobs. These can be well-paid and interesting jobs, but you also have to work very long hours.Also, sometimes as a boss in the business world, you have to make difficult decisions that hurt people, and lawyers can face tough moral problems.

在学生复述上述选段时,教师可以提供诸如马云等成功创业者的图片,鼓励学生用课文中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去描述图片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相关事迹,从而达到提高口头复述能力的目的。

4.小组成员互相复述,进行自我评价。

英语课堂中的复述活动不是少数学生的自我表演,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复述活动中。但有时由于课时数有限或学生人数过多等客观原因,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复述一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复述的方式,即将学生按比例进行分组,学生先在小组内给搭档复述,复述之后由搭档给出评价,之后选出小组中的代表者面对全班进行复述。若遇到复述材料较长的情况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接力复述,即让小组内三到四个学生或让几个小组一起复述完整篇材料。小组复述可以让原本担任被评估者的学生转型为评估者,在倾听别的同学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的口语弱点,实现自我评价,还可以互相监督,实现互相评价。

二、复述对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培养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表达情感、观点、意见的能力。复述策略作为一种高效的口语训练策略,能够为学生输出所学语言提供有利的锻炼机会,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整理语言的能力,从而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我们认为复述对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理解能力。

复述在外语教学中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按照一定的要求用口语的方式把材料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因此,复述的第一步是对复述材料的理解,这要求学习者首先要整体把握复述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大意及个别细节。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每单元第二部分的Reading时,可以首先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行文风格、文体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布置复述课文的任务,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理解—复述”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对复述材料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2.增强学习者的语体敏感度。

为了达到成功的复述,学习者需要对复述材料中的语言进行分析,自行转化,最终抽象出语言规律,即我们说的“语感”。教师在选择复述材料时,一般会选用带有明显书面语体特征的文章(如教材中的课文),学生在复述时则需要先将书面语体转化为口语体,再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将材料主要内容表达出来。在转化过程中,会涉及被动变主动、替代转化为重复、长句演变为短句、书面词汇变为口语词汇等语言策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语体的敏感度,进而可以同时增强书面语体语感与口语体语感。

3.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

与背诵不同,复述并不要求学生机械、被动地记忆教科书上列出的关键词汇或句子,而是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判断去剔除次要的、修饰性的内容,再融入自己的联想或想象,对需要复述的内容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在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或总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自创的语言意境或故事情节当中,真实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这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需要复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运用“联想”主动构建意义,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这一点也是复述策略优于其他口语教学策略的地方。

总之,“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教育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复述策略运用对输入知识再加工的方式,推动学习者更为积极的思考,在思辨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长久记忆,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基于二语习得的技能建立假设(the skill-building hypothesis)[3],我们认为口头复述提供了大量目的语的输出机会, 利于二语习得。将复述策略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潜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不同语体的敏感度,这些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技能。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 R D,DRESSLER W U.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81.

[2]HALLIDAY M A K, MATTHIESSEN C.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2004.

[3]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王守仁,何锋,主编.牛津高中英语[T].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上一篇:航空制造生产管理下一篇:场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