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

2024-06-22

文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精选9篇)

文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 篇1

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①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⑤有意蕴。指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段落:考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结构。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我觉得分为5-8个自然段就可以了。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文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 篇2

一、内容与标题

下面是一些高中课本里 (江苏牛津英语) 阅读文章的标题, 要求学生把他们进行分类,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School life in the UK”“Dying to be thin”“The curse of the mummy”。

1. 直白型标题 (Literal titles)

从上面的例子中很快就能找出第一类的标题, 他们是:“School 1ife in the UK”“Boy missing, po1ice puzz1ed”。从这类标题中我们可以了解什么呢?

把“boy missing, po1ice puzz1ed”补全了就是:A boy is missing, but the police are puzzled why he is missing。这时让学生回想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 一下子就能记起它的大概内容。

从以上我们可以学到:直白型的标题必须注意它的中心词和修饰词。这一点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 在做这类题时就应该抓住各个标题的核心, 比较它们的侧重点, 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来确定, 究竟哪一个才能最大限度地包括整篇文章内容。

2. 含义深刻型标题 (Figurative/Metaphoric titles)

这类标题必须一个个分析, 因为每个都凝聚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都是生花妙笔, 精心写出的, 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1) “The curse of the mummy”:重点分析curse和mummy这两个词, 想想这两个词可以让我们联想起什么?学生自然可以从curse中想到hatred, anger, revenge, mystery等词, mummy一下子就会联想到pyramids, death, jewelry, mystery, tomb, 这些词所营造的氛围是否与文章相吻合?答案太明显了。这些正是文章里所要展示的文字外的内容。这个盗墓的故事流传了许久, 迄今为止还有许多不解之谜。

(2) “Dying to be thin”:用的双关语的手法。dying可以是死, 也可以表示非常想要, 作者因为非常想要减肥, 差点死掉, 这两者正是故事发生的起因, 用它来做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看下去了并一解究竟。

以上只是一些学过的文章, 下面欣赏一篇我从以前的课本中所摘取出的标题, 并对它们加以赏析。

(3) “E-vo1ution”“Have you e Xperienced?”:咋看这两个标题以为单词写错了, 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E-vo1ution”把evolution一个词拆成两半, 再借用它的音, 表示的意思是the evo1ution of electronics, 而我们现在经常把E-time, E-mail, E-bar等看成常用词, “e”则成了电子时代的代名词。eXperienced中的X代表的是课文中所讲到的X-games, (极限运动) 。所以这两个标题玩的是拆字、拼字游戏。

二、中英文文学名著书名对比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中英文文学名著书名的翻译, 把他们进行一下对比, 看看你更喜欢哪一个。

首先是一组中文名著:我首先给出的是英文的翻译, 看看学生能否与中文相对应起来“A dream of red mansions”“The journey to the west”“Out1aws of the Marsh”“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当学生搞清楚每个词的意思时, 他们是能对上《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的。它们的翻译版本较多, 我摘取了四个比较常用的翻译, 但是学生们普遍反映受不了这样的标题。可是能想出比他们更贴切的标题吗?这留待他们将来去解决。

第二组是英文小说“Robinson Crusoe”“Romeo and Juliet”“Great expectations”“Wuthering Heights”“Gone with the wind”。让学生想想他们的中文名字叫什么?其中一二两个很明显, 以人的名字命名, 翻译过来也如此, 有时可以稍加改动, 如《鲁宾逊漂流记》就多了漂流记三个字。另外三个分别是《远大前程》《呼啸山庄》《飘》。中文的翻译大家都能接受, 但是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是外国人自己看中文呢?他们能接受吗?“Gone with the wind”, 一切都随风消逝, 主人公的庄园、她的亲人、南方的生活方式等都消逝不见了, 而“飘”能有这样的含义吗?

摘要:“题好文一半”是许多学生都知道的道理, 因此在他们写中文作文时都会花很多工夫去想一个比较好的题目, 这样既可以吸引眼球, 又能给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它也有许多值得欣赏之处。

小标题,大文章 篇3

一、引航之灯——据题猜文,确定课文教学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文章标题如同悬于篇首的一盏灯,不仅统照全篇,更是指引着师生课文学习的方向。由于标题往往统帅全文,概括力强,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故我们可以运用其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教师于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在黑板上板出该文标题,和学生一起对标题作一分析:这标题是由什么词构成?是什么类型的短语或什么句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是词,就弄清词义词性;是短语,就区分出是偏正、主谓、动宾、动补还是其他;是句子,就分辨出是陈述、疑问还是感叹等等。这样解题以后,再让学生依据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猜测。首先估计文体,是写人叙事、状物抒情呢,还是说物论理或其他;接下来猜想文章会分成几部分,写些什么内容;第三,让学生设想文章可能会用到的写作素材有哪些。这些可以让学生整理后记在纸上,相当于猜想出的课文提纲。当然,猜题时教师也可以透露出课文的部分背景信息以供参考。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标题引导下的课文进行一番猜测后,往往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与课文一致,因而能兴致勃勃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在学生猜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教学内容的预设,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点,向学生明示,以起到引读作用。

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便可在板出课题后让学生分析词组:大多数同学会认为这是偏正词组,即荷塘的月色;但也有会说是并列词组的,即荷塘和月色。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达成一致的是,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其中一定写到荷花、池塘、月色,(可能会写到有一个漫步塘边的观赏者,也可能不在文中明示);但也可能是记叙文,记叙在“月夜里,荷塘边”发生的一件事情,作者由事生情,再移情入景,以景烘情,故以“荷塘月色”做标题……那又将是怎样一件引发作者如此幽思雅趣的事情呢?教师这时可告知学生该课文是朱自清写的一篇状物散文,以引导学生继续猜设:文章可能用大量优美的词句状写月色笼罩下的荷花美态——作者将用到哪些描写手段?怎样的修辞手法?会不会引用一些有关荷花或月亮的名诗佳句?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就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态。教师这时应及时抛出本课的教学点,如(1)把握写景散文的特点;(2)品味散文的优美意境;(3)借鉴写景文的写作手法(描写,抒情等);(4)学习在写景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猜读激趣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的陌生感化为学习的动力,再加之明确的课文学习目的的导引,学生便能积极投身于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之中。

二、思维之锚——改题发疑,解析课文关键点

上面我们说的是在教学伊始如何利用标题找到文章的切入口。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巧用标题的变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因为标题常常是画龙点睛之笔,提纲挈领,关联着全篇脉络。这时,标题的作用恰如船之锚,将学生的思维聚于某处,避免其漫无目的地漂移。利用文章标题进行改题发疑的具体方法例举如下:

(一)加词减词。许多由词或短语组成的标题,我们可以为其添加或减去一些成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标题里蕴含的信息,进而理解文章要点。如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学生对全文初步感知后,教师又引领学生回到标题上来:文中写了谁的背影?什么时候的背影?接着和学生一起在板书中的“背影”二字前添加若干词语,以揭示全文的结构:

(谁的?)(什么时候的?)

买橘时的

父亲 告别时的 背影

回忆中的

通过三个场景里背影的回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标题的深刻意蕴以及与文章内容的联系,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之一。

再如宁鸿彬老师在教《中国石拱桥》一课时,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给文章的标题加上一些修饰语——什么样的石拱桥;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加的修饰语作出解释。学生列出了如下一些标题:

古老的中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中国石拱桥、美丽而且坚固的中国石拱桥、造型奇特的中国石拱桥、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

由学生所加的词以及对这些加词理由的陈述,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程度。

减词法通常运用于稍长的短语型标题里。如《我的叔叔于勒》,可发问:减去“我的”二字,有何变化?在“叔叔于勒”四字里再减去“叔叔”这个称呼,又有何变化?继而引起学生思考“于勒→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称呼的变化,暗示着外人、家人、“我”对于勒的不同感情,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

(二)换名。即让学生给课文重新拟个题目,并说明理由。有位教师在教学《散步》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给文章重新拟题,并说明拟题理由。学生拟的部分题目及理由如下:

“三代人之间”——这是一篇表现一个家庭三代四个人散步时发生的故事;

“爱护”——全文表现了一个家庭各成员间的爱护、理解、体贴与尊重;

“责任”——这是一篇歌颂关爱幼小生命、善待衰老生命的文章;

“亲情无商量”——这篇文章歌颂祖母、儿子、孙子之间深情的爱。

尽管学生积极思考重新拟题后还是很难超越原作的题目,但这一尝试对于引导学生认真感悟课文极为有益,也使学生欣赏到正文和标题契合的艺术。因为学生只有在整体阅读课文并积极思考后方能拟出适宜的标题。对学生来说,这是对其初读课文收获的进一步梳理;于教师而言,通过学生给课文重新拟题和理由陈述,可以获得学生对课文理解情况的反馈。完成这一步后,教师再顺势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给课文拟出了那么多好题目,为什么作者偏用“散步”为题呢?教学自然过渡到精读阶段。带着这个问题去精读,学生会品味到作者用普通的具体事件命名,而不是抽象地揭示主旨,这是标题要和正文含蓄蕴藉的行文风格一致的要求。由此学生对“返璞归真”的大师文风便可见一斑。

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的目的都是提示文章的线索,点出文章要旨,让学生体味到语文锤句炼字用词之精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跳跃之杆——读写结合,启发作文构思拟题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是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最好方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标题的学习,其实质与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异曲同工。当然很多时候为了让教学内容不“旁逸斜出”,我们只能对牵涉到有关作文的内容点到为止,让学生经受多次的“耳濡目染”后,再适时推出有关标题的专题课。这里对这种专题课不予讨论,只就相关的渗透因素作一阐述。

(一)据题猜文与学生作文构思

上文提到的据题猜文大致有三步:(1)猜文体;(2)猜行文思路(文章内容和安排次序);(3)猜文章材料。这三步对应于作文审题过程:(1)定文体;(2)定作文内容和安排次序;(3)选材。先前提到,学生据题猜文的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其自身作文时的一般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猜文时,除了是有目的地确定当堂课的阅读教学点外,更能据此来教学作文时的审题构思。“我碰到《荷塘月色》这样的题目时,会怎样写?朱自清又是怎样写的?对比之下,我能从中吸收哪些营养?”教师及时的发问提醒,会让标题成为学生由阅读跃到写作的撑杆,从而将课文价值作最大发挥。同时,让学生将猜想的结果记在纸上成习惯后,学生也就养成了在作文前编写作文提纲以梳理思路的好习惯。

(二)改题析题与学生作文拟题

学生在对课文原标题的改动和众多标题的分析比较中,会深刻体验到标题对于文章的“指示灯”作用,并逐步明确到一个好的文章标题所具备的特点。当学生认识到好的文章标题应该具备的特点之后,自己在作文拟题时就会自觉遵循这些标准,掌握种种技巧。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好标题特点有三:

(1)切。标题宽窄适度,与内容相符,适合文体特点,与文章风格保持一致;

(2)精。标题能高度概括全文内容,用词讲究,言简意赅;

(3)巧。标题新颖有趣,不落俗套,发人深思。

能够在“切”和“精”的基础上做到“巧”,便是标题中的精品了。这类标题往往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而使文章题目增色。如《变色龙》借变色龙这种动物善于很快变化肤色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特点,来比喻当时沙俄专制社会的官吏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特征,三个字便将一个小丑般的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比喻得栩栩如生,让人叹服。这类标题在课文中不多,但在众多报纸杂志和其他媒体上却频频亮相,也被广泛应用于考场作文时的拟题。如:《心灵比色卡》(2002年高考佳作)就利用术语嫁接,出奇制胜,妙趣横生,让人联想;《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2004年江苏高考佳作)则运用拟人手法,将两个城市和山水文化巧妙关联,形象生动,极富创意。让标题变“巧”,可以借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夸张、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等,或是反弹琵琶、点石成金等用词技巧……

我们在对课文标题的教学由阅读向写作跨越时,首先是让学生在大量案例中体会到好的文章标题应该具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拟好文章标题的方法。如在讲到《变色龙》这个标题的艺术性时,就教学生抓住文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本质,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特征一个形象化的喻体,并以该喻体作为文章标题。随后可用适量的文段篇章供学生进行拟题练习,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给一些段落起个小标题。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不仅通过此法学会了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段落大意,从而使其对课文的把握更准确,同时也训练了作文拟题的技巧,真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列于文章前头的小小标题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也看到了紧扣标题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阅读教学也好,写作教学也罢,教师都应关注到“小标题”里的“大文章”,巧妙地以之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标题的“四两拨千斤”之效。

文章标题写作技巧 篇4

起标题注意几点:

一、语言要简练;

二、以动词为主,不要用形容词和虚词,尤其是不要出现“的地得着了过”,至于为什么,你念两遍就知道了;

文章标题的含义、作用 篇5

一、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二、典型题型

(一)为什么以此为题?

(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四)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

(五)给文章加(换)题目。

三、课题举例——标题的作用

1、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和文章的感情基调,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如《我最好的老师》《为人民服务》

2、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如《一夜的工作》《北京的春节》

5、贯穿全文的线索。《桃花心木》《鲁宾孙漂流记》

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主旨。如《跨越百年的美丽》《各具特色的民居》

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匆匆》

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如《千年梦回在今朝》《藏戏》

五、解题思路

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2、再思考深层含义:(比喻义如《灯光》《落花生》、双关义:就是有一个字面义和深层义。如《桃花心木》)

(1)结构(线索 悬念)

(2)主旨 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3)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4)写法 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

3、最后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六、答题技法

技法一: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技法二: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技法三:析内容主旨。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思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技法四:析背景、线索。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例题精析】

1、锁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

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

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上双保险锁。

问题:题目“锁”有什么含义?(或问: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2、花边饺子

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家里生活拮据(jiéjū),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lǐn)凛,最为得意,一个人又和面,又调馅儿(xiànr),馅儿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点儿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gǎn)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儿的饺子,一种荤(hūn)的,一种素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妈妈只好茄子葫芦一起煮。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shà]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那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到了自己做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需要我们必须用经历的代价才能

把它唤醒。

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的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想拉上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上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但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kuài)子。我便笑妈妈:“您哪,真

是享不了福!”

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们的口味花样翻新,妈妈却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让妈妈吃得开心的唯一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儿,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打馅儿,绝对不让别人沾手,那精气神儿,又回到了我们小时候。

有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儿的饺子,放进盖帘儿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儿的饺子,您一准儿会大福大吉大利!”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儿,惊喜地叫了起来:“哟(yō)!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

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买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问题:本文以“花边饺子”为题有哪两层含义?(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青木瓜之味

①四年前初春的一个下午,我去邮局发信.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亲切,也有些意外的惊奇.我也禁不住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②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我很吃惊,不知碰见了什么人.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 ╳ ╳老师 ”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天在这里遇见了你!”

③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渲嚣不已.④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北京打工.她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平安家信._____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_____让我感到她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却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于是,我进一步犯晕,沿着斜坡继续顺溜下滑,不知对她的热情如何回报似的,竟然指着马路对面的楼对她说:“我家就住在那里,你有空,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说着把地址写给了她.她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一定去.”

⑤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件事当作喜帖子,向家人讲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浇头:“你以为你遇到了知己呢,别是个骗子吧 ”“可不是,现在骗子可多着呢.你可别忘了狐狸说几句赞扬的话,是为了骗乌鸭嘴里的肉.”“什么 你还把咱家的地址告诉人家了 你傻不傻呀,你就等着人家上门找到你头上来骗你吧!”“要真是找上门来,骗几个钱倒没什么,可别出别的事„„”

⑥一下子,说得我发懵.一再回忆街头和那个年轻女子的相遇和交谈,不像是个狐狸似的骗子呀.再说,她肯定是读过我写的书,要不也说不出书名,并且能对照着书上的照片认出我来呀.但家里的人说得也没有错,谁也不会把骗子两字写在脑门上,高明的骗子现在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么一想,心里连连后悔,不禁有些发虚.一连好几天,都有些提心吊胆.⑦好在一连好多天过去了,都平安无事.时间一长,这件事渐渐淡忘了.⑧将近一年过去了,春节过后的一天,我们全家从天津孩子的姥姥家过完年回家,刚上电梯,开电梯的老太太对我说:“前两天有个年轻女子来找你,你没在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我这里了.”开电梯的老太太是个热心人,住在楼里的人要是不在家,来人送的信件报纸或其它的东西,都放在她这里.她家就住在楼下,不一会儿,就拿来一包用废报纸包着的东西.回家打开一看,是两个青青的木瓜.木瓜的旁边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字,落款是:“一个你的读者.”

⑨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⑩这事过去几年了,可我总忘不了那两个木瓜,忘不了切开木爪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散去

.问题:文章的题目与结尾都提到了青木瓜之“味”,你认为青木瓜有哪些“味”?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理解。

4、把屈辱当做鞭子

一个男孩,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来到了河南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的子弟学校读书。一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题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13岁的他“改”了标题,写了一篇叫《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文章。于是,他和老师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老师让他当着班上同学的面说100遍自己是最没出息的人。男孩委屈极了,他的委屈变成了愤怒的喷发,结果他被学校开除了。

1977年,恢复高考,许多人想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记忆不好,不擅长考试,成了“负状元”,名落孙山,当了一名工人。后来,他恋爱了,但女友的父母认为女儿必须嫁给一个知识分子,好出人头地。于是女友便离他而去。他又一次委屈极了,一周内瘦了10公斤!上天好像就是这样捉弄着他。那时他产生了一个“特农民”的想法,开始自嘲能找出一条不上大学也能让对方会后悔的方法。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作文还不错,于是决定写作,写童话。未曾想,他写的童话孩子们很喜欢。他就不停地写呀写呀,这一写就是20年,写了1000万字的童话。他就是中国童话大王“皮皮鲁”之父郑渊洁。

委屈的郑渊洁,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洗刷以往的耻辱,他勇敢地拿起了笔,孜孜不倦,不屈不挠,终于用自己手中的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这也使人想起以前美国有位毫无声望的年轻律师。一次,他为了一次重要的诉讼事件赶到芝加哥。当地几位著名的律师对他毫无欢迎的表示。他跑去拜访他们,也到处受人白眼。因为那些律师自视清高、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和这样一个年纪轻轻、资格浅的人往来未免有失身份。然而,他并未以此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而是从中受到警策,锐意进取、挑战自我。他说:“我从人们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学识经验还远不够用。我发现自己应该学习和尚未学习的事还多着哩!”于是,他发奋努力,矢志不渝,果然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当上了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人处在逆境,会遭到挫折、贫穷以及世俗的磨难、压迫和围困。弱者会因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强者则愈挫愈奋,勇往直前。因此,如果你正处在逆境中,你不妨将你所受的屈辱与委屈看做是一根鞭子。只要你正确对待这根“鞭子”,它就会鞭笞、激励着你,书写新的辉煌!

问题: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题目中“鞭子”的含义?

5、一生的戒指

⑴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带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⑵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⑶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⑷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⑸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⑹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⑺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⑻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它,藏纳着密集的痛点,凝聚着慈祥的目光。

⑼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⑽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⑾它是重叠的岁月,随着母亲的手指往返;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问题:题目“一生的戒指”有什么妙处?

6、上天种的花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11)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12)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13)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问题:题目“上天种的花”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参考答案:

1、《锁》:.“锁”是全文的线索,不但是现实的锁,更是人内心的锁;锁有双关意义:文中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

2、《花边饺子》一层指花边饺子里浸满浓浓的母爱;二层指我谨以花边饺子讨得年迈的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3、《青木瓜之味》①青木瓜本身特有的清香味道,②年轻女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真诚、热情、善良,③人与人之间应当有的真诚与信任。

4、《把屈辱当做鞭子》“鞭子”的含义:“鞭子”比喻了一种对自己的激励,作为自己今后成功的动力,鞭笞、激励着自己书写新的辉煌的。

5、《一生的戒指》: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是因为顶针凝聚了母亲一生的艰辛,是对母亲一生辛勤劳动、默默付出的赞美,是对母亲的深深感激。

怎样给文章拟标题 篇6

怎样给文章拟标题

陈恩浩

精彩的店招牌能揭示产品的特征。在上海外滩,有一家餐馆名叫“麦子大王”,一看这名儿我们就知道这是一家面食特色店。直截了当、别开生面的店名往往让人过目不忘。上海浦东有个“由由大厦”,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建造的,“由”是“田”的出头字,寓意为:种田人出头了!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写文章时,能不能也像精明的商家那样,给文章挂上一个别开生面的招牌――标题呢?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画龙点睛”,体现出主题的神韵和风采。如《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对这样的标题,即使文章的内容很生动,读者恐怕也会“望题生厌”,要是改成《你猜猜他是谁》就更有吸引力了。再如《记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若改为《妈妈笑了》《电视机前的**》……这样也许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何给文章拟个好标题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文章的主题着手

文章要告诉人们一件什么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总有一个主题思想,我们可以从这个主题思想着手,提炼出醒目的标题。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标题就十分鲜明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从事件的特点着手

有的文章紧紧围绕一件事来写,事件的自身特点十分清楚,我们就可从其自身特点来拟题。有个小朋友在习作中写“我”在放学路上看到蛇吃青蛙,先是吓得扭头便走,后来听到青蛙的惨叫声,牵动了他的心,他找来一根棍子打死了毒蛇,救了青蛙。小作者拟了《蛇口救蛙》这个标题,清晰、明了地将事情的本身勾勒了出来。

三.从亲身感受中拟题

好的标题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发自作者内心的呐喊。如《老师,原谅我吧>《还我双休日》……这些标题来自作者内心的呼唤,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扣人心弦。

四、从求异思维中拟题

文章标题应“以小见大” 篇7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为此,我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重教给学生审各种类型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归纳各种类型题的规律,强化规律在学生头脑中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就题讲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在学生的具体操作中举一反三,而且在教学中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众所周知,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文学作品是作者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从大量的生活素材中选择、提炼、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此过程是受到作家的生活经历、经验、创作意图和表现主题等诸多因素限制的,所以才会有不同作家表现出不同风格的特点。正是上述诸多因素决定作家绝不可能对社会生活作出全方位周到的反映,而只能择取其某一点。因此,我们断定文章标题(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是可以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去审视的。

“以小见大”是指选材虽“小”,却蕴涵了博大、深远的意义。可以说供作家挑选的题材是十分广泛的,小到滴水片石,大到宇宙万象,无不可以成为作家笔下钟爱的对象。不过总的说来,作家往往更多地从一些生活琐事取材,由自己身边的景与物、人与事出发,即兴、率性地抒发一时的感受,或者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大千世界到处散布着细小的、不起眼的沙粒,可恰恰从这些沙粒里可以悟出大千世界的种种道理。作品“小”题的深层,其实蕴涵着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大义”。这意味着,自然界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言一动、一笑一颦,无不与整个大千世界、复杂人生相联系着;“这一毫一厘便是那一千一万的具体而微”(朱自清),此时此刻的“点滴”和“有限”,正是彼时彼刻的“无穷”与“无限”的具体而微。如张慧敏的《书签》,并没有选取客观世界中宏大的对象作为标题,仅撷取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丽“书签”一枚,肯定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并希望忙碌的人们敞开心灵去发现美、珍视美。

在审标题时,也要看到文章标题的寓意。就是说,要看到作家总想在平常事物中寄寓点什么。这样,我们读者就会在标题中看到,沧海一粟,云龙一爪,其实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和社会的变迁;一枝一叶,一草一木,其实对应着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田野;一句话,我们透过标题可以看到深含其中的真实世界。看似平淡、散漫的文题的“形”,在精巧、严密的“神”的统摄下,指引读者去深入领悟文章内容。如契诃夫的《胖子和瘦子》,标题就是社会当中很平常的两个人,我们通过分析题目短语类型(并列短语)推断文章内容是介绍二者关系的,当我们看完文章内容时,我们就更明确文章确实是通过瘦子得知胖子社会地位高低,写出瘦子的态度变化的。尽管文章是以“胖子和瘦子”为标题的,但文章要揭示的却是这两个人存在的社会上的一种现象:逢迎拍马的官场作风。

作家如此意义建构下的作品,也恰恰给我们读者提供了一个“以小见大”的审美视角。我们可以小处着眼标题,大处领悟。就是说,在作家运笔的一事一物的细部,在细微处领会“大义”;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做到体物入微,微中见大、见深,微中传神,直至微中出味。古语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用来解说文章标题和主旨的关系,实际上显示了文章标题的由微见著的呈现方式:以细小、平凡来展示宏大奇特,从局部、表象来表现整体与实质。

综上所述,笔者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把握文章阅读的方法:首先必须牢牢抓住文章标题(阅读文章就必先看标题);然后根据标题短语类型确定文章写的对象并弄清楚文章内容涉及的是对象的哪方面相关内容,再去推断文章可能写什么内容,最后再去阅读文章,确定下来文章的内容以及理清文章的主旨,可以说抓住了标题就基本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秋天的回忆”这个标题,我们要明确“回忆”是文章的写作对象,“秋天”是“回忆”这个对象涉及的方面。于是不难看出文章写的是秋天里的“回忆”。作者选取作为标题的对象往往标明文章内容,是一个“点”,所以只有牢牢抓住标题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及主旨。

拟写文章小标题技巧 篇8

标题是文章主旨和读者认知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大小标题设计精巧新颖,能有效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吸引力。特别是文章小标题的拟写,最考验文秘人员的文字功底和学识厚度。那么,如何才能提炼出符合文章主旨、准确简明,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厚度,兼顾形式美和内容实的小标题呢?笔者认为,小标题和总标题一样,根据文章内容不同,拟写手法千变万化,要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那是不现实的。笔者仅从个人写作实践出发,大致总结为“四先四后”,以期抛砖引玉。

一、先明意图后谋设计。标题服务内容,内容体现意图。在构思框架、设计标题时,首先要考虑这篇文章要用在什么地方,主要讲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效果?比如,用于领导会议讲话,标题设计要凝练有力、通俗易懂;用于对上汇报、对外交流,标题设计要凸显亮点、体现特色;用于演讲致辞,标题设计要合时应景、有感而发;用于报刊发表,标题设计要注重文采、平实达意;用于信息简报,标题设计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等等。当然,这些仅是相对而言,在写作实践中,拟稿者要独立思考、灵活运用。

二、先按套路后添新意。往大的方向讲,设计大小标题的过程,其实也是谋篇布局、形成提纲的过程。比如,工作 会议领导讲话稿有通用模板,一般划分为“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三大部分,这个已是约定俗成的套路,不必刻意追求什么“伟创新”,只需在层次安排、观点提炼、句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微创新”即可。再比如,讲党建,离不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内容。讲经济,离不开项目、园区、实体、产业、市场、软硬环境等内容。拟稿者在熟悉工作、了解情况、掌握素材的基础上,接到一项写作任务后,应立即能够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立体模型,从相关的人与事,前与后,上与下,虚与实,点与面,长与短,新与旧,左与右,宏观与微观,专业与综合,深入与表现等角度进行充分联想、广泛拓展。然后根据文稿要求、素材内容,再对写作提纲中标题进行推敲琢磨,设计出富有新意、恰到好处的大小标题,切莫在列提纲时就在标题上费尽心思。就是说,秀外必先慧中,先拟出中规中矩、具有可塑性的 “粗胚”,再来想办法雕琢成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品”。

三、先有灵感后图整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标题制作的灵感从哪里来?首先,从素材内容来,从上下文中找出事物规律性、思想闪光点提炼出小标题。其次,从平时积累来,受相关会议讲话、文件、新闻及文论、古诗词、名言警句中的一字一词一句得到启发。第三,从交流探讨来,领导的片言只语、座谈讨论的发言,甚至是QQ群里的聊天,经别人稍加提点,可能立即触发灵感。笔者接到大任务时,比较喜欢“卧思”,就是晚上睡前在床上胡思乱想,往往在半睡半醒之间,灵感从梦中闯进来,进而生发拓展,一组标题基本成型。于是,赶紧爬起来,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有时是顺手拿起笔记本、文件夹、报纸随意性地翻翻,或者是上网浏览下,经常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 篇9

微信文章标题优化解析

一、把用户最关心的“痛点信息”放在标题上

任何文章,都具备一定的信息价值。所以,一篇好文章更会传递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编辑的责任就是提炼要点,然后选择用户最关心的那个痛点呈现在标题上。举个例子说明吧:我们在某公众号上发过一篇:

如果你读不完《失控》,至少可以读完这50条书摘|收藏吧(2天,阅读1万+)而我们在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

《失控》书摘50条,精华都在这里(2天阅读300+)

大家可以思考下,朋友圈最大的前提是“朋友”,朋友之间是有情感的,所以朋友圈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

当我们看到原标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失控》是2014年谈互联网绕不过去的经典读物。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本书太厚重、太晦涩,几乎99%的人都不读完。于是,我们觉得,拿出精华书摘,分享给那些读不完的人,应该会有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提炼出[痛点]信息就是:

1.《失控》——人人都知道这本书,尤其是面临转型的传统企业家,而这些人正好是强基因部落的核心用户。

2.读不完——提到这本书,几乎每个人都承认没读完。企业家时间少更是如此。3.50条书摘——压力瞬间小太大多了。企业家爱学习,对好东西的吸收意愿很强烈。4.收藏吧——因为还是担心读不完,那就再push他们一下。

提出这些要素之后,起标题就变得容易多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朋友圈都在转发这条文章,几乎每个人都坦诚:确实没读完、果然好东西、读不完先收藏了……都是这样的感慨。

当然后来你们看到的,所有这类型的标题,都是COPY我们的。

二、切中读者工作、生活中,最常见场景 逗号商学院 edu.douhaoyun.com

理论上,一篇文章的内容越贴近用户生活,这篇文章越容易被点开。所以一个合格的编辑需要十分了解用户生活中的高频场景。

比如,咱们插坐学院小伙伴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有:打车、挤公交、偷看美女、跟上司沟通困难甚至吐槽上司(当然,我从不吐槽,我对何川总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租房、逼婚、睡懒觉、加班等等。

当你的标题准确切入到这些常见场景时,被点开的几率就大得多。以这篇文章为例: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1天,阅读1000+)

它就较为准确的切入了一个基层员工十分常见的工作场景——做PPT、做方案、做总结、做展示等等。

首先,做PPT这个技能是很多小伙伴都需要掌握的。其次,正值年终岁末,很多公司都要求员工进行年终总结或者新年规划,做一个有逼格的PPT是高频刚需。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如何突出文字的力量》就显得场景不够吸引人。文字包括很多种,英文还是中文?我们都知道,中文设计比英文设计更有难度。所以我们选择了更加具体的角度: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

请记住,是中文字体+美感+力量,这三个要素对一个有逼格的PPT来说,缺一不可。

三、找关键矛盾,引发深度思考

有篇文章原标题是《打车软件和出租车司机的命运》。但就标题而言,我们很难看出它想阐述什么,很模糊,很宏大。

因为这是前阿里高管鬼脚七写的,重庆网站建设重庆网站建设公司所以我就点开了。但如果这篇文章是一个叫lucky的家伙写的,我可能扫一眼标题,不知所云,根本没有兴趣点开。

但细读文章之后,我发现挺有料的,还是整理关键信息:前阿里高管、打车软件火拼、最终的受害者(因为受害者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二者可能完全不同)逗号商学院 edu.douhaoyun.com 我决定用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代替鬼脚七。有两个原因:

1.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有权威性,人们信服就会点进来看看。

2.鬼脚七很多用户不清楚,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熟人相轻,这算是小技巧吧)。

之所以“耸人听闻”的加上一个“受害者”,是因为大家天生对这类字眼儿、情绪比较敏感,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个标题。

类似的字眼还有很多,比如死亡、性、私生活、弱者、失败、结局、底层等等。于是,我们决定让这些关键要素在标题里形成一个冲突:

前阿里高管解密:打车软件火拼,最终受害者是出租司机……(2天,阅读4000+)为啥打车软件火拼,受害者竟然是出租司机?他们不是烧钱的最大受益者吗?为啥啊?读者越是感觉不可思议,越有可能会点开。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起标题的技巧:漏大腿。

四、露大腿,不露底裤

为什么这样呢?

很简单,因为知道关键信息了就不点进来看了嘛!哦,不对,是我们直接告诉你结果,你就没有求知的欲望了。

以最近发在插坐学院的一篇文章为例,原标题是《王兴:互联网会根本改变所有行业,但不一定发生在最底层》。

说实话,如果这不是王兴说的,打死我都不会点进去看(其实就算王兴说的,我也犹豫半天要不要看)

琢磨一番之后,我们把标题改成:

王兴:我最近正在读1本书,思考3个问题……(1天,阅读1000+)

这就更好地切入了读书这个点,离生活场景更近,有些小伙伴可能也想知道,王兴想啥呢?也就顺手点开了。逗号商学院 edu.douhaoyun.com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书名放上来呢?这就是漏大腿:标题里点出一个大家会关注的内容、引发好奇心,然后具体答案在文中呈现。

这个用好了是骗流量利器,但是用不好就容易沦为标题党。作为一个有节操的编辑,我在言论上从来都是反对标题党的!

Ps,这就是标题党:王兴:我最近在读全宇宙最牛逼的1本书,思考最有深度的3个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

知道恋人在厦门,80岁林语堂对妻子说:扶我起来……(1天,阅读2000+)

五、分清楚知名度与识别度

我们团队经常讨论的一对概念,是知名度与识别度。

什么是知名度?就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人或者企业。比如联想、比如柳传志。什么叫识别度?就是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有很强烈的标签印象,比如罗辑思维、比如罗胖。

在我们的判断里,识别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就是标题里要有鲜明的标签、个性化的内容。而不是泛泛的使用名人效应。

比如联想集团甚至不如中国最长寿、最大的民营企业,更有冲击力。比如罗辑思维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不如一个350万粉丝的公众号更有特点。

举一个例子吧:拉里.佩奇,作为谷歌创始人,足够大佬,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谷歌创始人显然比拉里.佩奇更有识别度,所以标题里根本不需要提具体名字。同样,张幼仪就不如徐志摩前妻有识别度,也是同样的道理。举例标题:

谷歌创始人“公开羞辱”员工后的第二天……(1天,阅读1000+)逗号商学院 edu.douhaoyun.com 徐志摩前妻:身为备胎,却活出女神范儿……(2天,阅读6000+)

六、有共鸣,让用户感同身受,觉得这是说给自己的

用户越来越喜欢跟自己有关系的内容,或者说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对比的内容。所以,我们说感同身受可能是好内容的基本标准。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吧: 1.我还年轻,让我再穷一会儿……

贫穷但闪光,几乎是所有青春的共同特征,所以这个标题,像是一种自嘲,但慰藉心灵。

2.你有没有玩命爱过一个姑娘?

这是一个提问,我相信每个男生看到之后,都会戳中回忆与内心。3.王石:我每天都坚持这五个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王石每天坚持这五个习惯,你呢?

七、死磕细节,文字要干净,不能啰嗦

这点看起来最没有技术,但是做起来却最考验语感。这个标题,就是一个啰嗦拖沓的典型: 万能的面馆,是如何用一条微博引爆传播的? 用了太多助词。如果现在再让我起的话,我会改成: 万能面馆,如何用一条微博引爆传播? 删了三个字,读起来也通顺很多。

当然,因为这点没有规律可循,做起来也更难。所以我们起好标题以后要多读,很多看上去没问题的句子,一读就发现毛病了。

当你熟练运用以上七点技巧时,起一个平均水平之上的标题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就比如这篇文章: 逗号商学院 edu.douhaoyun.com

罗振宇:还有比挣钱更有尊严的事儿吗? 琢磨一下,是不是更有冲击力? 我一听,的确啊!马上脱口而出:某人你太TM牛X了!果然标题还是你起得好……(此处省略马屁若干)

调戏归调戏,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在阐述同一个道理或事实时,如果需要加强语气,就可以多用反问和设问等形式。

以上就是我这个新手三个月工作的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总而言之,文字工作需要的技巧真是太多了,真的要抱着敬畏的心去做。最后,附上几个修改标题的示例吧:

原标题:七个心理寓言

修改后:你是不是一个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强烈推荐这七个故事)

原标题:郁亮式“失控”

修改后:万科总裁郁亮: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了

原标题:滴滴打车初期推广史 修改后:滴滴打车初期推广全记录

原标题:王石分享三个故事:人为什么活着?

修改后:王石:为什么我都六十岁了还如此努力地活着?

原标题:柳传志5小时密谈:大企业非死不可吗?

上一篇:高三一轮复习注意事项下一篇:一个网站设计师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