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4-05-20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共13篇)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五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在学校的领导下,在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课改纲要,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圆满完成了学校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比较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的语文质量测试。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取得的成绩

(一)、加强备课工作

开学伊始,我以教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每周一次的备课活动,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钻研教材共享资源、认真备课、上课、做好批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研究符合本年级、本班级教学实际的措施。

(二)、做好常规工作

1、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探讨教法,教研氛围浓厚和谐。本学期,我多次参加了学校语文教研,每一次我们都是认真聆听,做好记录,学习好的教学经验,把教改精神落实在课堂上。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开展校级教研活动模式,进行备、说、听、评、思活动,正是有了这种浓厚和谐的教研氛围,各项教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着眼提高成绩,认真抓好学生的补缺补差工作,帮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既做到了严格要求,又讲求方法。每周安排一定时间,不是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就是默写字词,让学困生到前面板演。午间休息时,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做到了面批面改。基础比较差的,我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在质量检测中,这些同学成绩有了上升。

3、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单元测试,每次我们都做好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弥补。

4、在教学中,针对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美的古诗文,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5、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平价使用不足不到位。

3、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课外阅读量不够,课堂缺少创新精神。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学困生无从下笔,中等生布局谋篇欠佳,阅读面不广,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总结。探索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进一步明确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要切切实实夯实基础知识,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教学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写作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进一步通过课题研究,通过专题指导引导教师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2

1.学习本课生字。掌握 “浙江、杜鹃、明艳、蜿蜒 、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条理。

2.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展示洞内景色的课件及视频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整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 )跟老师一起来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板书)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师: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在文中标注。一会儿咱们一起交流。

生:四人为一组,在小组内交流。

师:关于外洞的特点,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三、体会“外洞”的宽广

师:外洞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生:洞口宽、大:“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用洞口和我们常见的桥洞做比较的方法,非常真切。

生:外洞很大,宽广而开阔:“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用数字说明,形象具体。

师:谁能把外洞的宽广给读出来?

三、体会“孔隙”的惊险

过渡: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大家看第5自然段,一起感受这段奇妙之旅。

师:哪个小组先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孔隙很小,“虽说是孔隙……船就出来”。

师:再读读这句话,还能读出孔隙有什么特点? (窄)

生:我很好奇,很紧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船就慢慢移动”。

师:谁能把这种好奇、紧张的心情读出来吗? 自己练一练。

生:我觉得很惊险(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

师:惊险的感觉还有谁感觉到了,再来读读?

生:感情朗读,读出害怕、危险的感觉。

师:“挤压”是什么意思? (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矮)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来,你告诉大家,这个“贴着”,“没有一处不贴着”,是怎么贴着的?(学生感受各个部位紧挨船底的感觉)

生:因为人仰卧在船里,船很窄,很小,怕碰着上方的山石,所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贴着船了。

师: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好奇。

生:紧张、害怕。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自以为从……”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写得多啰唆呀,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不啰唆吗?

生:因为肩背是身体比较靠上面的部位,而脚跟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从肩背到脚跟,说明他的身体全部都靠着船了,才说了一声“行了”。

师: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还有谁来汇报?请你。

生:我要汇报“挤压”,因为人仰卧在船里,上方和左右的山石都离我很近,所以感觉就像朝我压下来,比喻孔隙非常窄、很矮。

师:所以作者才又觉得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 (紧张、害怕)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师:这一部分呀,是叶老先生的真实感受啊。正因为文章有了这些真实感受,我们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会打动人。

生:如此惊险,也说明了孔隙不但窄小还怎么样? (矮)

师: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孔隙的奇妙。师引读第5自然段。

四、体会“内洞”的奇特

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

1.展示汇报 ,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1)“黑”“内洞一团漆黑 , 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宽广。”

(2)“奇”(奇特有趣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也很值得观赏。”

结合语言情境展开想象理解词语“蜿蜒”“变化多端”“形状各异”。

师:让我们来观赏一下洞内的景观,大家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图片展示洞内的奇特景观———“彩云追月”“寿星捧仙桃”“擎天柱”“仙女帐”)

师:这些石钟乳、石笋造型奇特,名目繁多,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大自然真是奇异无比。

(3)“大”“大得多”“十来进”

师:“进”是一个量词,有一种平房分为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一进大约八九米,十来进就有(100)米左右。这是作者在内洞“走了一转”才作出的判断,说得有理有据。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

3.师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 ,结束了双龙洞之旅。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和神奇。

五、体会写法

1. 游完了双龙洞 , 回过头来看 , 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 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 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2.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 ?

3.那 么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写参观游记呢 ? 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写?

(小结写作方法 :学到这里 , 我们得到两点启示 : 第一 , 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

六、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随叶圣陶先生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的奇观。我们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体会双龙洞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大家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其实大自然的美景随处可见,如果大家对溶洞很感兴趣,离咱很近的北京平谷区就有一个大溶洞,AAAA级景区, 大家可以去那亲身体验一下。

七、拓展练习(选作一题)

1.请以导游身份写出介绍金华双龙洞的导游词 。

2.你 曾经到哪里旅游过 ? 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那里的景色,突出景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9记金华的双龙洞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3

本单元重点谈论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尤其关注了世界上年轻人对环保的态度和做法。它以“拯救我们的世界”为主题,重点剖析了垃圾种类及来源,并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减少污染的方法。本节是单元第二课,综合技能部分的阅读重点介绍了北美学生如何爱护环境,减少污染。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点,更要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勤俭节约,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丽。由于本篇课文阅读难度较低,故在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炼和整理以及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减少身边的污染。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Brian, Jenny and Danny决定发动全班同学清扫校园里的垃圾)学生已初步了解“污染”这一概念。课前,先要求学生去关注环境问题,搜集拍摄生活地相关污染图片,和家长或同伴讨论环境的变化。这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激活相关知识网络。将要授课的初二3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水平不错。对于需要掌握的词汇和接触词汇,以及文中出现的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前期学习中均有所接触涉及,不会对阅读形成障碍。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4

张媛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55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32人。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主动学习意识强,总体来看,大多数同学喜欢语文,兴趣较浓,基础知识较扎实,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在课堂上,思维不够灵活,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较差。虽说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知识面狭窄,不懂得正确积累和运用,也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较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所以,在本学期我要努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真正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全册书由六个单元构成,后面附有生字表,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1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52个。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文化主题来安排学习,分别由五篇课文,一个阅读链接和一个综合学习组成。五篇课文按照、三篇精读穿插两篇略读组成。识字量与教材的体例和上册基本相同。综合学习依旧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等基本环节组成。

在教材的编排上,每单元设有一个文化主题,以此为核心,安排了相应的内涵丰富,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课文。本册教材依然强调着一个观点:这样的编排是出于整个单元教材的考虑,以求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启发性,决不妨碍我们在共同的学习中对教材主题和内容进行多角度、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本学期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教学要让学生学会152个生字的书写,和116个生字的认读,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重视课后练习中的范写和巩固练习,指导学生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字词。阅读方面首先关注学生默读,培养几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预习复习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另外还要关注课外阅读的指导。习作方面首先避免学生作文“程式化”真是学生的独特感受,努力做到能够如实、客观、具体地反映生活,另外还要重视习作兴趣的培养。

四、完成教学任务,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包括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参加教改实验,落实活动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开始学习高年级段的第二册书,文质兼美的教材又为我们师生打开了一片新的学习语文的空间。这册教材会让我们的课堂既有沉醉版的闭目思考,又有动情的浅唱低吟,既让学生感受着来自于先人的传统文化的美丽,又会在我们的面前打开一片创新教育的天地。

为了能够更好的展开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和发展,在教学伊始,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教学水平,特进行如下教学措施的制定:

转变认识,从学语文的角度来教语文: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内涵,走进文本,走进作品,走进作者,对教学内容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从而使语文教学的开展变得得心应手。

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

1、从习字的细微处入手,不懈地坚持,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举办各种形式的书写比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将书写“双姿”贯穿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中。

三、阅读教学方面

1、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让学生有慢慢品味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点进行拓展阅读。

3、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感受。

4、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5、在教学方法上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6、加强教师自身的阅读量。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课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2、作文注重平时练笔。

3、鼓励并逐步训练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习作的习惯与能力。

4、对学生初步完成的作品,要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多于同事交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继续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方面,培养本册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另一方面,对以往所提的习惯要常抓不懈。

3、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4、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

5、要求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语文素养。

6、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很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强化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一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依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

八、教学进度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6

(满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Wān yán suì diān diān

1、秋天的早晨,我来到郊外,()的小路两旁是稻田,麦()沉()

rě lù 的,()得许多小麻雀来忙()。

chuāi gou

2、星期天,我怀()妈妈给的钱,按妈妈的要求去采(),我先到菜

suàn zhī cù jiàng

市场买了大()和()麻,又到超市买了陈()和()

gāo chú chǎo 油,最后又去买了蛋()。回到家,妈妈已经在()房()菜,wán

还做了我最爱吃的小()子。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加上“_____”线。(4分)

枯萎(kū gū)倚靠(yī yǐ)颤抖(zhàn chàn)藐视(mǎo miǎo)黝黑(yōu yǒu)颈项(jǐng jìng)蒙古(méng měng)笨拙(zhuō zhuó)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然大波 莫()其妙()定自若 闻名()迩

翠色()流 惊慌失()视死如()斩()截()

兴高()烈 刻骨()心()之度外 临危不()

四、选词填空。(8分)

激动 感动

1、听了英雄的事迹,我们的心情都很()。

2、英雄的事迹使我们非常()。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3、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常常()地想起我的老师。

4、闻到香味,小刚()地凑了过去。

五、记忆积累。(14)

1、接天莲叶无穷碧。

2、,一览众山小。

3、操千曲而后晓声。

4、,梅花香自苦寒来。

5、五岭逶迤腾细浪。

6、根据要求各写一句名言警句。

(1)含有虚心好学地:

(2)含有一心为国:

六、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14)

1、听了他的英雄事迹,我感动得直流泪。(反问句)

2、可爱的狐狸轻松自在地在屋里踱来踱去。(缩句)

3、夏天的北戴河是一年中的旅游旺季。(修改病句)

4、仿写句子。

(1)是刀在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

(2)如果我是一棵大树,我就为人们撒下一片绿荫;

如果我是 ;

如果我是。

七、让我说。(8分)

奶奶养了两年的的一只小花猫丢了,奶奶非常难过,其实你也很喜欢那只小猫,心里也难过,但是妈妈把劝慰奶奶的任务交给了你,你想怎样

去劝慰奶奶?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6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 哪儿很快地生根发 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中爸爸不仅描写了白杨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还表现了白杨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哪儿„„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不管„„不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为什么会由微笑变得严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能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

?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了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然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哇爷

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透不可。其实,这就是‘

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就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书上的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

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

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说的“煮书”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爷爷告诉“我”应该怎样“煮书”。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写作。(25分)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

自拟。

1、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2、沙堆是一粒一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3、拥有父母的关心,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4、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5、学习不仅要认真,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试题答案:

一、1蜿蜒 穗 甸甸 惹 碌

2、揣 购 蒜 芝 醋 酱 糕 厨 炒 丸

二、kū yī chàn miǎo yōu jǐng zhuō

三、轩、名、镇、遐、欲、措、归、钉铁、采、铭、置、惧

四、1、激动

2、感动

3、身不由己

4、不由自主

五、1、映日荷花别样红

2、会当凌绝顶

3、观千剑而后识器

4、宝剑锋从砥砺出

5、乌蒙磅礴走泥丸6、7略

六、1、听了他的英雄事迹,我怎能不感动的直流泪呢?

2、狐狸踱来踱去。

3、北戴河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是在夏天

4、略

七、(一)

1、适应能力强 坚强不软弱

2、略

3、因为爸爸在为孩子们讲道理

(二)1、。,?,2、把书读透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把书读懂、读透,写的时候才如鱼得水。(意思对即可)。试题说明:

本学期会认的生字共有116个生字,要求会写的生字共有152个,共有25篇课文,包括纯真、美好的童年趣事;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以及一

些充满人生哲理的故事和充满人间的真情。

针对这些内容所设计的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包括看拼音写词语以及补充词语占百分之十二,句子部分检查学生平时对句子的理解及运

用情况,这部分占百分之十四;口语交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小事情,从小事中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阅读部分检查学生的自读理解能力,占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7

一、园中的景物丰富美丽, 充满生机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通过文章的第2、第13自然段, 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鲜活的园子, 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 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倭瓜”“黄瓜”“玉米”“狗尾巴草”“韭菜”“谷穗”“小白菜”, 一应俱全。“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好看的是大红蝴蝶, 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这些小动物的颜色多丰富啊, 有“白、黄、金、绿, 还有大红的”, 色彩斑斓。光是小动物就这么惹人喜爱, 如果园子里的植物开花结果了, 那将会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园子啊!“一切都活了”“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读着这些文字, 眼前仿佛出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蹦蹦跳跳的蚂蚱、金灿灿的黄瓜花、自由飞翔的小鸟。园子里的一切在小小的萧红眼里是多么可爱, 多么迷人, 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其实这些景物是萧红儿时的玩伴, 所以在她的眼里才有了感情。

二、园中的“我”自由快乐, 充满童趣

在这样的园子里, 作者想摘黄瓜就摘黄瓜, 想吃黄瓜就吃黄瓜, 想追蜻蜓就追蜻蜓, 想睡觉就睡觉,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人是自由的, 连倭瓜、黄瓜也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这些语句明着在写园子里的“倭瓜”“黄瓜”, 实际上是作者内心自由的表现, 没有作者的自由, 就没有作者眼中物的自由。这是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整天跟随祖父在园子里, “祖父栽花, 我就栽花;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祖父铲地, 我也铲地”。祖父种菜时, 我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 反而被我踢飞了”;祖父铲地时, 我“用锄头乱勾一阵”“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 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而浇水时, “我并不往菜上浇, 而是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小小的萧红并不会做事, 但祖父还是让她随意地“瞎闹”“乱勾”, 一个天真活泼的孩童跃然纸上。

三、园中的“祖父”慈爱宽容, 充满温情

作者随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 祖父明知她不会“种菜”, 还让她“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明知她不会铲地, 还让她“乱勾一阵”, 结果“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 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祖父没有对我的犯错怒气冲冲, 当“我”认为狗尾草就是谷子时, 祖父“大笑”, “笑得够了”, “祖父还在笑”。透过这三个“笑”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位和蔼慈祥、亲切宽容的老人, 这位老人耐心地给他的孙女讲“谷子是有锋芒的, 狗尾草却没有, 只是毛嘟嘟的……”尽管孙女“并不细看”, 但老人并不生气。只有疼爱自己的孙女, 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笑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年以后, 作者在《呼兰河传》中仍回忆了祖父的笑——“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 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四、园外的作者一生坎坷, 充满凄凉

萧红在文章的开头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其实这座小城里住着她的父亲、继母、姑姑、祖母等一大家子的人, 然而作者只提到祖父一人, 为什么呢?这得从她的身世说起, 萧红,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但命运坎坷, 一生悲苦。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封建地主家庭, 母亲早逝, 父亲对她很冷漠, 祖母有洁癖, 小萧红幸福吗?作者在《呼兰河传》中曾写道“父亲的冷淡、继母的恶言恶语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这些事, 都觉得算不了什么。”虽说算不了什么, 但多年以后, 她仍能记得, 可见在这样的家庭中, 她受着怎样的委屈。在偌大的家中, 只有祖父对她最好。祖父教她读古诗, 带她到后花园中劳作, 任由她在田地里瞎闹, 这些都出于祖父对她的疼爱。然而疼爱她的祖父在她18岁时离开了人世, 萧红失去了依靠, 父亲逼婚, 她出逃了, 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 再也没有看到那个充满温馨、快乐的后花园, 那个园子成了萧红魂牵梦绕的精神之园。萧红一生颠沛流离、穷苦困顿, 才31岁就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萧红的身世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园子的温馨快乐、美丽自由、充满温情不正是缺爱的萧红所向往的吗?

五、园外的社会动乱复杂, 充满愚昧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根据所学的因数和倍数知识,运用自己的座号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的座号是5,5是30的因数或5是1的倍数。

同座互说

指名说。

同学们,我们先去看一场电影,座位号是多少的同学应该从双号入口进。

2、游戏

(1)座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2)座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老师分别将2的倍数座号写在黑板左边,5的倍数座号写在黑板右边。

3、引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2、5倍数的特征)。

【反思:设计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学号引入,学习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确实兴趣浓厚,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提供学习素材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观察:左边集合圈里的2的倍数座号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

2、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

出示课件:2的倍数的数, 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0、2、 、 、 的数,都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i)数。

老师指出: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习惯上称它们单数、双数。

4、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出示课件

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33 98 355 988 0 123

3678 8089 1000 655 5656 881

奇数有:33,355,123,8089,655,881。

偶数有:98,988,0,3678,1000,5656。

【反思:数学思维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结演绎等等。设计这个片断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根据素材,通过自主学习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际中老师提问:“2的倍数学号有什么特点?”后,学生说:“2的倍数都是偶数”。对于这种生成,是我设计中没有预设到的,于是我反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呢?”学生又说“双数就是偶数”,于是我有些急了,不知所以。我只好进一步明确提问:“这些学号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这才说到我心中理想的答案:“个位上的数都是0、2、4、6、8等数字”,看来数学课的有些问题不能过于宽泛,要有所指向。同时设计问题时,还要多想想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多预设几个方案。】

【补充设计: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后,我临时补充了一个知识点的自然数分类的教学。老师提问:自然数有无数个,0、1、2、3、4、5、6、7……说说这些数分别是什么数?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自然数中,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指右黑板上集合圈: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5的倍数的特征?

2、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本上找出5的倍数。

在下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涂上颜色。看看有什么规律。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___或___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出示课件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24 35 67 90 99 15

60 75 106 130 521 280

2的倍数:24,90,60,106,130,280。

5的倍数:35,90,15,60,75,130,280,

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90,60,130,280。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指出

个位上是0的数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为什么?(末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意他的说法吗?自己在百数表中找找这样的数?在哪里?

现在问题怎么解决呢?两位同学都想得到它们?

提问: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呢?60和90是什么数?

【反思:小学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特级老师张兴华大力提倡“为迁移而教”很有道理。什么是迁移呢?迁移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学科教学之中,先前学习中的知识、技能、积极情感对后继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否则就是负迁移。5的倍数教学比较顺利,正是由于有前面2的倍数特征探索,学生较好地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三、练习巩固

谈话: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些知识来练习几道题。

1、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一个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用0、2、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先做第一小题,同桌学生合作摆、写,再组织交流明确方法技巧,然后按照方法完成其余两小题

3、把下表中4的倍数涂上颜色。

4 的倍数是2的倍数吗?今天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4可有点不高兴了,干嘛不研究一下我的倍数的特征呢? 先让学生涂一涂,涂后老师提出:2看了一下4的倍数,可得意了,你们知道2得意什么吗?(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那么4能不能反过来说:2的倍数也都是4 的倍数呢?

4、下面的判断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个位上是2、4、6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3)在全部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5、思考: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 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 数的和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篇9

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实验猜想: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步骤:(1)依次用测力计在三个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斜面上,分别缓慢(均匀用力)拉动同一个木块,记录三次测力计的刻度。(2)用测力计垂直吊起木块,记录测力计刻度。(3)比较数据。

实验中相同的条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相同;被抬升的物体相同。

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斜面的长度不同。

实验结论:高度相同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2.煤的燃烧

实验名称:煤的分离试验

我多看到的实验现象: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时会产生蓝色火焰,说明产生了煤气;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上产生粘稠的油状物,说明生成了煤焦油;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产生了黑色的岩状物,说明产生了煤炭。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1、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

2、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抬起来。

3、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是(杠杆)。

4、杠杆上有三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省距离)杠杆,(等臂)杠杆三种。

5、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被称为省力杠杆。例如:钳子、起子、撬棒、铡刀、羊角锤、钢丝钳。

6、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省距离,这种类型被称为费力杠杆。例如:镊子,鱼竿,筷子,船桨。

7、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这种类型被称为等力杠杆。例如:天平、跷跷板。

8、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9、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10、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为(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两种。天平的规格常标示出(称量)和(称感)两个性能特征。称量表示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称感表示天平可称量的最小质量。

11、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动力×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12、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13、汽车方向盘的轴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14、把圆轮的外缘部分做成小齿状,这个圆轮就成了齿轮。齿轮是一种(传动)机械,齿轮有(改变运动速度)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

15、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

16、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7、旗杆顶上的滑轮是(定滑轮);拉窗帘用的滑轮是(定滑轮),目的都是改变用力方向。

18、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但它不省距离。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19、螺丝钉的螺纹是应用了(斜面)的工作原理。

20、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这种简单机械,它的优点是(省力)。

21、生活中利用斜面的有:电梯、楼梯、斧头、螺丝钉、盘山公路、长城,粮食传送带等。

22、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的。

23、(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

24、常见的机器传动方式有(链条)、(皮带)和(齿轮)三种方式。

25、自行车的动力部分是脚蹬子、人力;传动部分是链条;工作部分是(车轮);控制部分是车把、车闸。

26、自行车的脚蹬子、车轮、车轴、车把利用了轮轴原理;车闸和车铃利用杠杆原理;

27、我们设计机器的过程要求(1)选择题目(2)确定制作装置的目的(3)根据目的设计多种方案(4)选择方案制作装置(5)调试评价与改进

28、蜻蜓点水,它是在(产卵)。

29、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生殖有两种方式:有些生物可以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而有些生物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

30、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实际上已经是下一代了。

31、植物用茎来繁殖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扦插)、(压条)、(嫁接)。

3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或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的现象。

33、人、动物或植物拥有的与父母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34、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35、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3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亲子间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37、1997年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恩·威尔莫特和他的同事们向世人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过无性生殖获得的(克隆羊)—多莉诞生了。除了克隆羊外,克隆牛、克隆鼠、克隆猪也相继培育成功。

38、(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培育成功了优质抗病虫害、抗除草剂、耐储藏的新品种。

39、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不同时期的人们有哪些不同的认识?

①生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②由非生命的物质直接转化而来的观点。③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化而来的。④生命来源于宇宙间其他星球。40、关于生命的起源,你认为哪种有科学道理,为什么?答: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转化而来的

4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42、(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根据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

43、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44、在地球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种生物,目前已经命名的有150多万种。

45、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经过研究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46、达尔文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自然界中“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47、长颈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长颈鹿终于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为什么?

答:在缺乏青草的干旱时期,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长的个体会有较多的机会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短的个体则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来,也无法繁殖后代,所以颈部和四肢都较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

48、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的野生鲫鱼。它和杂交水稻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49、(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五分之一,它们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

50、在山脉中,3亿年前形成的叫老年山脉;6000多万年前形成的幼年山脉。老年山脉山势起伏平缓;幼年山脉陡峭险峻。

51、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

52、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

53、地表的改变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54、蘑菇石的是怎么形成的?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下厂,于是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53、蘑菇石的形成原因是(风蚀作用)。

55、在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为沙洲。

56、沙洲的形成是因为(水)的搬运作用。

57、鹅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答:鹅卵石是在河水搬运过程中,岩石受到水的冲刷和岩石间相互摩擦、碰撞,逐渐磨去棱角,形成了光滑的卵石。

58、鹅卵石在河流的(下游)最常见。

59、沙尘暴是我国(北方)春天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注意是北方

60、溶洞和钟乳石主要形成在(石灰岩)地区。我国广西地处(石灰岩)地区,常年温暖多雨,在雨水的作用下,形成了桂林山水。61、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2、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63、1822年德国地质学家摩斯提出用10种矿物作标准,衡量世界上矿物相对硬度,这就是摩氏硬度计。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是金刚石,最软的矿物是滑石。

64、金属的共同性质是有(金属光泽),(导电性),(易传热),(有延展性)等。65、我国储量最高的金属矿物是(黑钨矿)。

66、(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 源,要节约使用。

67、石油的提炼物有:(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润滑油)、(沥青)。68、煤的提炼物有:(沥青)(煤气)(煤焦油)(焦炭)。

69塑料、涤纶、尼龙、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都是由煤、石油的提炼物加工而成的。70、根据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理论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是大庆油田。71、煤的燃烧实验说明煤在燃烧时可以产生(煤气)(煤焦油)(焦炭)煤和石油是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经过

72、(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他动物不能做的事情。73、使用工具不但能省力,还能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74、工具按功能分为①扩展耳的功能:电话、听诊器、手机等;

②扩展眼的功能:显微镜、望远镜、近视镜等;③扩展手的功能:钳子、扳手等;④扩展脚的功能: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 75、机器人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身体 具有一定的形状;大脑 控制机器人的程序;动作 具有一定的动作、行为表现。76、红绿灯、自动门、手机、遥控器、点读机、电话应答机属于机器人。风向标、玩具、手表、剪刀,联合收割机不属于机器人,因为它们没用程序。

77、机器人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吗?为什么?答:不会。因为机器人是由人类发明和制造的,它的工作程序是由人类控制的。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捅马蜂窝》课文讲述了“我”少年时代的一次冒险举动捅马蜂窝,结果遭到报复的故事,并从中受到启迪。应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告诫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颤抖的羽毛》课文主要讲了我为制作一个漂亮的毽子和同学一起捉鸡拔翎,把公鸡逼进了水池,几经折腾,大公鸡快要死了,后自悟到了错误,于是加倍呵护大公鸡。体会到,为了自己儿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的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少年闰土》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12

冀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知识点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选自《珍珠鸟》作者冯骥才,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彼此信任,就会形成人与人或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境界。

2、《人类的朋友》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栖息之所,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

3、《大自然,你好》中张海迪姐姐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人,她告诉我们大自然里有学不完的知识,到大自然中去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强健身体。

4、《匆匆》一文中朱自清告诉我们时间来去匆匆,要懂得珍惜,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有: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有着十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6、《二泉映月》中的阿炳是一个热爱音乐,敢于向命运抗争、争取美好理想的人。

7、《长歌行》告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

8、《渭城曲》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神情,《别董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激励与鼓舞,这两首诗前两句都是写景的,后两句都是抒情的。

9、《祖父。后园。我》描写的是作者萧红幼年时的生活,祖父和孩子们在一起十分快乐,祖父和小孙女之间有着亲密的情感。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和孩子似的。

10、《纸船----寄母亲》的作者是冰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1、《九色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要守信誉,要知恩图报,任何背信弃义恩将酬报的行为都不会有好结果。国王是赏罚分明、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人。九色鹿善良、不图回报、舍己为人、勇敢自卫。“那个人”是个忘恩负义、见利忘义、不守信用的人。

12、《将相和》中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廉颇是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政治远见的人,廉颇是一个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人。

13、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你不让他出任何事情,就等于不让他做任何事情。

14、《示儿》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1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对夏夜山村景色的喜爱之情。《如梦令》表达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沉醉于藕花深处沉醉不归的心情。

16、《猴王出世》改编自《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课文叙述了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我国四大名著为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7、《布达拉宫》这篇课文是从雄伟壮丽的建筑和浩瀚繁复的收藏两方面为我们介绍布达拉宫。

18、《水墨徽州》中的徽州是一个有着独特风韵,与中国水墨画的精神相契合的地方。

19、《走路的人》中的罗丹被人们称为“现代雕塑之父”他的身上有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0、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和颜悦色眉开眼笑笑容可掬

21、描写季节的词语有:春暖花开、骄阳似火、22、挥汗如雨挥金如土心乱如麻心急如火

23、《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的身上有着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4、《一诺千金》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讲信用、守诺言。

25、《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是一个真诚无私、教导有方、有爱心、尊重别人的人。

26、《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邱少云是一个有着顽强意志、不怕牺牲自己的人,他身上具有严格遵守记录的高尚品质。

27、邓稼先是一个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科学家。

28、《我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时要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3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4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实验过程: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冷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水中。

4、观测两个容器中的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

实验现象:冷水的温度逐渐上升,热水的温度诼渐下降,直到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为止。

实验结论: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

实验二:传热比赛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材料的物体传热的快慢是否一样

实验材料:形状、大小相同材料不同的各种物品(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等),酒精灯(或蜡烛、热水等),凡士林,小木棍(或小豆子小球等)实验过程:

1、把三粒豆子分别粘在铝勺、塑料勺、木勺的尾端。

2、把三支粘有豆子的勺子同时放到温度较高的水中。

3、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铝勺上的豆子先脱落下来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一样。

实验三:颜色与吸热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三个形状、材料相同的小瓶,大小相同的黑、红、白色的纸(或布)各一块,三支温度计,台灯

实验过程:

1、分别用黑、红、白颜色的纸(或布)将小瓶包起来,尽量包严。

2、分别向三个小瓶中各插入一支初始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并同时将小瓶放在灯光(或阳光)下照射。

3、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用黑色纸包起来的瓶内温度高,用红色纸包起来的瓶内温度较高,用白色纸包起来的瓶内温度最低。

实验结论: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本领不一样,颜色越深,吸热越快,颜色越浅,吸热越慢。

实验四:风的形成

实验目的:研究风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试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 实验过程:

把一支蜡烛放进试验箱内。

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试验箱左侧。

点燃蚊香放到实验左侧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点燃试验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

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熄灭蜡烛。

实验现象:不点燃蜡烛时,蚊香烟是向上的,点燃蜡烛时,蚊香烟顺着试验箱的小口流向试验箱内。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实验五: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目的:模拟融化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的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

实验材料: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实验过程:1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2、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样的铝箔。

4、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加入2-3滴红墨水。

5、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当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时,可以看到红色的泡沫从瓶口喷出,喷射出来的混合物沿着铝箔流下,好像喷发的岩浆一样。

实验结论: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侵入岩层,有的会在上升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实验六:物体传热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物体能否传递热

实验材料:金属物品,酒精灯(或蜡烛、热水等),凡士林,小木棍(或小豆子、小球等)可选的实验方法:

1、把一粒豆子粘在杯壁上,用蜡烛给金属杯底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2、在金属片的一端粘上小木棍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3、在锅的金属把上粘上豆子,用炉火加热铁锅,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金属物品上的豆粒或小木棍会脱落

实验结论: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实验名称七: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9

猜想假设: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较好

实验材料: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结论:多数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

一.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P3)实验目的:验证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材料:菜豆或黄豆10—12粒,玻璃小瓶或培养皿两个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三.实验:渗水比赛(P5)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土壤渗水能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三个相同的塑料瓶,纱布,橡皮筋,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水,三只烧杯,支架 实验过程: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四.实验:研究根的作用(P14)实验目的:研究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植物油。实验过程:

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2、用彩笔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3、把实验装置放到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五.实验:茎的作用(P15)实验目的: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材料:烧杯,一段新鲜芹菜,水,红墨水 实验过程:

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几滴红墨水的的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六.实验名称: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提出问题: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猜想假设:豆苗在壤土中长得好

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花盆、3株绿豆苗 实验过程: 把三株绿豆苗分别栽在盛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三个花盆里,水分、光照、温度、空气等条件都相同,看哪个花盆里的豆苗长得好。结论:豆苗在壤土里长得好。

七.实验:研究植物的向光性(P2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植物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实验材料: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 实验过程:

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1、2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2、1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上一篇:团体辅导在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韩语专业听力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