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

2024-10-03

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通用9篇)

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 篇1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教学案

(一)知识和技能:

1.加深对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理解。2.学会区分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征。

3.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与声有关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练习:

1、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声波—— ——(或其它组织)—— 听 ——大脑;其它传递途径:。

4、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单位: ;简称为,符号为)

5、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6、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 声波; 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 声波。

7、声音的强弱叫做。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越大,响度越。

9、声音的三个特征:、和。

10、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1、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为什么?。

12、用牛皮纸刮动梳齿,纸片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快速刮动梳齿比慢速刮动梳齿时纸片振动得,快速刮动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

13、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

14、遇到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天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的

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嗡嗡声是靠 传播来的。

15、“不见其人,只听其声”也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人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

16、目前,国内、国际航线上已经在大量使用超音速客机,以超过声速的速度运送旅

客,则超音速客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至少在 km以上(空气温度为15℃)

17、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A 海豚能随训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 B 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

C 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

D 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18、“引颈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调的高低 B 响度的大小 C 前者指音调高低,后者指响度大小 D 后者指音调高低,前者指响度大小

19、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

A 音量不够 B 响度不够 C 频率不够 D 音色不好

20、噪声有时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下各种噪声中不是有利的应用的()A 有经验的工人凭机器发出的噪声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B 足球比赛时,观众喝彩的噪声能鼓舞运动员的士气 C 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D 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噪声烘托演出的效果

21、科学家们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m/s,用声纳向海底水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受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求海底的深度。

22、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这是怎么回事?若管长931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23、一场大雪过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我们会发现周围显得格外的寂静,周围环境的噪生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 篇2

一、重视实验, 事半功倍

老师要明白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 更要思考如何教学生学, 也就是要注重学法指导, 这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做法。我的指导思想是一些讲了学生不一定懂但用实验能一下子说清楚的问题一定用实验说明。对照实验现象, 不用老师多费口舌,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例如: (扬州, 2004) 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图, 一立方体木块, 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 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在容器底 (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 。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 如图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 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那么, 在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二、重点问题, 分析透彻

电学中的两个最重要实验是“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功率”, 围绕这两个实验的中考题可谓多如牛毛。经过第一轮复习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两个实验不够理解, 头脑一片混乱, 所以我引导大家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如实验原理、所需实验器材、电路图、电源电压要求、电表量程选择根据、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U-I图像意义、实验结论和是否要求平均值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实验能否取平均值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学生明确了对定值电阻这样的定量取平均值, 可以减小误差, 而电压改变, 电功率也随之改变, 即电功率是一个变量, 取平均值就无意义了。再设问: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最后要不要取平均值呢?问题不言自明了。

三、“表里不一”, 解释清楚

不少学生碰到“多次测量”就犯迷糊, 究竟是“取平均值, 减小误差”呢, 还是“找到普遍规律”即归纳法的需要呢?我结合以下两个实验引导学生,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及“伏安法测电阻”, 这两个实验从实验器材、电路图、实验步骤看起来都特别的相近, 所以真怪不得学生会搞不清楚, 但是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环节中前者得到是“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显然是一个“规律”, 而后者要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即一个物理量, 无疑是需要“减小误差”的。再追加几个问题, 让学生辨析, “多次测量”的庐山真面目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微小”问题, “放大了说”

学生在长度测量的间接测量中学习了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 第一次认识了“累积法”, 但是在其他物理量的测量中, 我发现他们对这种测量方法的迁移能力较差, 对于“累积法”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减小误差”很容易混为一谈。比如测单摆摆动一次所花的时间, 有部分学生选择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减小误差”的方法, 我就按照他们说的, 做实验给他们看, 让他们记录摆动一次所花的时间, 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明白这种“微小量”应该采用间接测量中所用的“累积法”, 而一般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为了减小误差, 采用“多次测量”。

五、研究方法, 理清思路

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 我们学习了很多研究方法, 如:类比法 (如水流类比电流, 水压类比电压) 、转换法 (如电功的大小→灯泡的亮暗) 、模型法 (如杠杆、原子结构) 、等效替代法 (如曹冲称象) 和控制变量法等。其中控制变量法尤其重要, 只要是探究结论, 一般都少不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例如动能大小与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升高温度的关系等事例不胜枚举。所以更要提升到解题思路的高度。再如: (苏州, 2011) 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

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图甲和图乙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 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F3=F4, 则:

(1) 由图甲和图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 由图乙和图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 由图丙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有的学生不把控制变量法提高到解题思路的高度, 填写结论时, 就容易不写清楚条件, 造成结论不严密, 失分在所难免, 也体现出了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方法不够重视。

六、过程方法, 综合应用

没有过程就没有思维, 过程是思维的载体, 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复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和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物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复习过程中, 有这样一道题:如图甲所示,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 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 (%) 。

A.t=3s时, 物体受到的力的合力为1N, B.t=6s时, 将F撤掉, 物体立刻静止, C.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t=1s时, 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失分情况统计结果表明, 学生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的实验过程与研究方法认识模糊, 导致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因而我引导学生重温了这个实验, 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结合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拉力和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不容易操作, 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太难了。然后对第二套方案进行分析, 木板拉动过程中学生眼见为实:变速运动时拉力改变了,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回到上面这道题,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能轻松分析出每一时刻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篇3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宽为,则矩形的长为________.

2.某校九年级(1)班有50名同学,综合数值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1所示,则该班“运动与健康”评价等级为的人数是________________.

3.八年级(1)班进行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测验结果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上,如图2所示,则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的电子钟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5.如图4是由边长为和的两个正方形组成,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如图4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一个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个多项式为,按照此规律写下去,这个多项式的第八项是________________.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cm.

8.若正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9.如图5,机器人从点沿着正西南方向行了个单位,到达点后观察到原点在它的南偏东60o的方向上,则原来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10.点(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

11.如图6,AB=AC,要使△ABE≌△,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2.已知,,则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D.

14.现规定一种运算:※=,其中、为实数,则※+()※等于( ).

A.B. C. D.

15.如图7,希望中学制作了学生选择棋类、武术、摄影、刺绣四门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刺绣的学生的比例为( ).

A.11%B.12%C.13% D.14%

16.已知一次函数,若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17.如图8,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则PC与PD的大小关系( ).

A.PC>PD B.PC=PD C.PC<PD D.不能确定

18.如图9,等腰△ABC中,AB=AC,∠A=44o,CD⊥AB于D,则∠DCB等于( ).

A.44oB.68o C.46o D.22o

19.如图10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20.如图11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

A.180万B.200万 C.300万 D.400万

21.如图12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 ).

A.60% B.50%C.30%D.20%

22.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1,1)B.(1,1) C.( 1,1) D.(1,1)

23.将直线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

A.B. C.D.

24.在直角坐标系中,A(1,2)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A'点,则A与A'的关系是( ).

A.关于轴对称B.关于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向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

三、解答题(共52分)

25.(1)计算:;

(2)计算:;

(3)分解因式:.

26.如图13,一轴对称图形已画出了它的一半,请你以点画的竖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

27.如图14,已知D、E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两点,且BD = CE.求证:∠ADE=∠AED.

28.试确定、的值,使下列关于与的多项式是一个五次三项式:

.

29.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30.如图15,已知点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关于直线AO、BO的对称点,M、N的连线与OA、OB交于点E、F,若△PEF的周长是20cm,求线段MN的长.

31.如图16是某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图.

(1)求该班有多少学生?

(2)补上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表示骑车人数的扇形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估算该年级步行人数.

32.某天上午6点钟,汪老师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8点准时到会场,中午12点钟回到学校,他这一段时间内的行程(km)与时间(h)的关系可用如图17中的折线表示,根据图17提供的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开会地点离学校多远?

(2)求出汪老师所经返校路程(km)与所花时间(h)的函数关系式;

(3)请你用一段简短的话,对汪老师从上午6点到中午12点的活动情况进行描述.

四、创新拓展(共20分)

33.某批发商欲将一批海产品由地运往地,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均开办了海产品运输业务.已知运输路程为120千米,汽车和火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和100千米/时.两货运公司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元/吨·千米”表示每吨货物每千米的运费;“元/吨·小时”表示每吨货物每小时的冷藏费.

(1)设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有(吨),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所要收取的费用分别为(元)和(元),试求出和分别与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不少于30吨,为节省运费,他应该选择哪个货运公司承担运输业务?

34.如图18—,△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证明、说理、画图,归纳你的发现.

参考答案:

一、1.;2.19人;3.45;4.21:05;5.;6.;7.20或22; 8.2; 9.( 0,4+ );10.;11.答案不唯一,如:∠B=∠C,或AE=AD,或∠AEB=∠ADC等等; 12.. 二、13.D;14.B;15.C; 16.B; 17.B; 18.D; 19.C;20.A;21.B;22.D;23.A;24.B.三、25 (1)原式=;(2)原式=;(3)原式=. 26.略27.因为AB=AC, 所以,∠B=∠C,又BD=CE,所以,△ABD≌△ACE,所以,∠ADB=∠AEC, 即 ∠ADE=∠AED. 28.=3,=5;29. =24;30.MN=20cm.提示:先证线段ME=EP,FP=FN;31.(1)由统计图可知,乘车的有20人,且占50%,所以全班共有40人;(2)直方图略;(3)圆心角度数=€?60€?108€埃唬?)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500€?0%=100人. 32.(1)开会地点离学校有60千米;(2)设汪老师在返校途中与的函数关系式为(≠0).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1,60)和点(12,0),所以解之,得所以=60+720(11≤≤12);(3)汪老师由上午6点钟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到了40公里处时,遇到了堵车,后约30分钟才通车,在8点钟准时到达会场开了3小时的会,会议一结束就返校,结果在12点钟到校.四、33(1)=2€?20+5€?120€?0)+200=250+200,=1.8€?20+5€?120€?00)+1600=222+1600;(2)若=,则=50,所以当海产品不少于30吨但不足50吨时,选择汽车货运公司合算;当海产品恰好是50吨时,选择两家公司没有区别;当海产品超过50吨时选择铁路货运公司费用节省一些; 34(1)AF=BE.证明:在△AFC和△BEC中,因为△ABC 和△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F=∠BCE=60€?所以△AFC≌△BEC,故AF=BE,(2)成立.理由:在△AFC和△BEC中,因为△ABC和 △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B=∠FCE=60€?所以∠ACB∠FCB=∠FCE∠FCB.即∠ACF=∠BCE,所以△AFC≌△BEC.所以AF=BE.(3)此处图形不惟一,如图,(1)中的结论仍成立,(4)根据以上证明、说明、画图,归纳如下:如图,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等边三角形CEF有且仅有一个公共顶点C,则以点C为旋转中心,任意旋转其中一个三角形,都有AF=BE.

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 篇4

一、复习课文:

1、张衡是(汉)朝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2、读《爱迪生救妈妈》,想:

(1)爱迪生为什么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来救自己的妈妈?

因为爱迪生从小就爱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所以他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来救妈妈?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这样,医生就能给他妈妈做手术了。

3、我们人类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4、说一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二、背诵:

1、照样子,写一写:疼得直打滚急得团团转

2、背诵136页“我会填”。

(1)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3、背诵136页“我知道”。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张衡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呢!

4、背诵149页“我会读”和“读读背背”。

5、我国古代有许多科学成就。其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称为四大发明。我国现代有很多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同其他科学家一起攻关,终于研制出了和(氢弹)。

三、听写:

勺子 玉石 组成 发炎 珍珠 离开 香油 严寒 眼珠 数学 钻石 睡觉 严重 寒冷 鸡肉

距离 石油 钻研 检查 染色 传达 团结 斥责 负责 炎热 夸奖 研究 油条 睡眠 分类

羊肉 离别 耐心 查看 调查 谜语 传染 夸张 珍贵 珠宝 种类 严格 奖状 小组 灭亡

寒冬 责备 团圆 人类 历史 地球 气温 时间 道理 生活 植物 灭绝 儿童 团员

北斗星 环顾四周 恍然大悟

四、比较组词:

勺(勺子)玉(玉石)组(组成)珠(珍珠)钻(钻研)睡(睡觉)璃(玻璃)

勾(勾画)主(主要)祖(祖国)株(株连)粘(粘贴)垂(垂头)离(离开)

拒(拒绝)油(石油)斥(训斥)炎(发炎)桨(船桨)肉(肥肉)迷(迷路)

距(距离)由(由于)诉(告诉)谈(谈话)奖(奖状)内(内部)谜(谜语)

传(传播)严(严寒)撒(撒野)仰(仰头)汉(汉族)捡(捡拾)性(性别)

转(转动)炎(炎热)散(散文)迎(迎接)汗(汗水)检(检查)姓(姓名)

溜(溜走)恍(恍悟)悟(觉悟)恐(恐龙)委(委员)捕(捕捉)帐(帐篷)

留(留下)光(光明)语(语文)巩(巩固)萎(枯萎)哺(哺育)账(算帐)

着(看着)楼(楼房)型(类型)销(销售)钉(钉子)描(描写)址(地址)

者(作者)喽(喽罗)形(形状)消(消灭)订(订购)瞄(瞄准)趾(脚趾)

偷(小偷)愉(愉快)榆(榆树)

五、多音字:

zhuǎn(旋转)

shǔ(数九

huǎn(晃眼)

chun(传达

zǎi(记载)

zhuàn(转动)

shù(数学)

huàn(晃荡)

zhuàn(传记)

zài(载重)

六、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满天)的星星(满意)的笑容(聪明)的孩子(庞大)的恐龙(伟大)的发明家

(慢慢)地转动(渐渐)地灭绝(委屈)地说

七、近义词:

清楚―(清晰)果然―(果真)著名―(有名)钻研―(研究)急忙―(连忙)

环顾―(环视)片刻―(瞬间)斥责―(指责)枯萎―(干枯)往日―(往常)

信服―(相信)仔细―(认真)委屈―(难过)庞大―(巨大)

八、反义词:

暗―(明)清楚―(模糊)寒冷―(炎热)庞大―(微小)严寒―(酷暑)

买―(卖)仔细―(马虎)

九、量词:

一(个)孩子一(颗)星星一(把)勺子一(面)镜子一(个)小时

一(场)梦

十、拓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 篇5

第1节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省力杠杆:L1>L2 F1

费力杠杆:L1F2 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 滑轮

1、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

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R>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绳子段数的判断: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3、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能省力,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能省距离。

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就会越省力。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

示动滑轮重)。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即动力总共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W总=Fs

2、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

W有用η= 总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有用功是总功中的一部分,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机

械效率总小于1。

Gh3、斜面的机械效率:η= Fs

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 篇6

多了解一些考试资讯信息,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讲非常重要,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名师指导:201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八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为使同学们在复习中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结合多年指导高三学生复习物理的经验,给大家八点建议:

1、课后复习要能够独立思考。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一到考试时成绩就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边看答案边做题,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盲目追求做题数量。

有时题不会做时,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要知道考试时是单兵作战,没有任何外来的提示,常常是考完试就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于是归结于自己粗心,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的去找答案而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高三阶段时间紧,内容多,但必要的独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提高复习效率。

2、瞄准中档题。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应该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因此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善于归纳总结。当每章复习结束,可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还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题型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加以记忆。归纳总结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化的总结。尤其在考试前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总结在一起,考前用很少时间看一遍,会感到心中有数,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取胜的信心。

4、重视解题的规范化。因为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①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②自己在解题时严格要求。要设定题目中未给的物理量;应用物理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用文字说明列式依据。要把重要关系式写在一行中间突出位置,写成诗歌的格式。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物理量必须有单位,必要时对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加以讨论等,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推积式解题习惯。③要将题做完整。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平时练习都不能规范地将题解完整,在考试的紧张环境下怎能写规范。

5、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学们可以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对本章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6、物理虽是理科,该记的也得记。对物理学科的一些基础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尤其是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当然要记牢,这些属一级基础。还应记住的是一些常用的结论、方法,这些属于二级基础。例如:看到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的斜面上,首先就应该知道其重力沿斜面分力是mgsin,其垂直斜面的分力是 mgcos若m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知道该摩擦因数与的关系满足=tan平抛物体抛出t时刻速度偏转角是,则有tan=gt/V0,才能由推出时间t;提到秒摆应知道是周期为2秒的单摆等等。如果到用的时候再去推导,费时又易出错,不如干脆记住。

7、加强限时训练。经常见到有的同学平时很用功,做题一丝不苟,过程一步不落,题目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就是平时做题不限时间,没有时间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参考书,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着想。可在考试时,有时间限制,旁边摆个手表时刻提醒你,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忘了公式,用错了结论,甚至条件没看全,就急着去推导计算,那怎么能做对呢?

建议平时做作业时也要在眼前摆个闹钟,加强限时训练。一道大计算题从读题到解出,一般只能用十几分钟。高三复习阶段这种训练很必要。

8、重视对思想方法的小结提高。在总复习中,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掌握。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习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有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解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线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在复习课上老师都会提及,一些好的参考书中也会有介绍。同学们在听课和阅读中除关心知识点之外,务请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习中有意识运用来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在听课中,建议大家格外注意听老师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一旦领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比老师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名师指导:201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八点建议的全部内容,更多考试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8.重要结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 S=Sn+l Sn=aT2 =恒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9.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 篇7

【点拨】 There be句型的一般将来时,可用There will be ... 或There is going to be ...。例如:

There will / is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match this evening. 今天晚上有一场篮球赛。

2. Will people use money in 100 years? 100年后人们还用钱吗?

【点拨】 介词in后面接表示一段时间的名词短语,意为“在……以后”,一般与一般将来时连用。例如:

He will be back in three days. 他将在三天后回来。

3. Ill live in Shanghai, because I went to Shanghai last ye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it. 我将会居住在上海,因为我去年到上海去了,而且喜欢上了它。

【点拨】 fall in love with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喜欢、爱上”,通常指突然间爱上某人或某物。例如:

The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他们相爱了。

4. On the weekends, Ill be able to dress more casually. 在周末,我可以穿得更随便些。

【点拨】 dress作“穿”讲,意为“穿衣”,后面不能接表示衣服的词,但后面可接人作宾语。例如:

Get up and dress quickly. 快起床穿衣。

The girl can dress herself. 这个女孩能给自己穿衣服了。

5. There were many famous predictions that never came true. 有很多著名的预言根本没有实现。

【点拨】 come true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实现、成为现实”。例如:

After many years hard work, her dream has come true at last. 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6.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such robots in the future. 一些科学家相信将来会有这样的机器人。

【点拨】 so与such都有“如此、这样”的意思。such是形容词,意为“这样的、这种”,可修饰可数名词的单数、复数形式或不可数名词。修饰可数名词单数时,such要放在不定冠词的前面。so是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当名词前有many, much, few, little等表示数量的词修饰时,也要用so。例如:

Ive never seen such beautiful flowers. 我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花。

7. I need to get some money to pay for summer camp. 我需要得到一些钱来为夏令营付款。

【点拨】 pay for意为“付款”,“为……付款、付钱”,一般要用人来作主语。例如: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e book? 买这本书你付了多少钱?

8. No, he doesnt have any money, either. 不,他也没有钱。

【点拨】 either作“也”讲时,一般用于否定句中;too, also作“也”讲时,用在肯定句或疑问句中。

9. I need some money to buy gifts for my family. 我需要一些钱给我家人买礼物。

【点拨】 动词buy后面可以接双宾语,即buy sb. sth,也可用buy sth. for sb.来表达。

10. Everyone else in my class was invited except me. 除了我之外,我班其他人都受到了邀请。

【点拨】 except是介词,意为“除……之外”,即从整体中除去,不包括在内。例如:

He works every day except Sunday. 除了星期天外,他每天都工作。

11. You left your homework at home. 你把作业落在家里了。

【点拨】 表示“把某物忘在某地”,要用“leave + 某物 +地点”。而forget表示“忘记”时,一般指忘记某事,不与地点连用。例如:

I left my key at school. 我把钥匙忘在了学校。

Im sorry I forgot his name. 对不起,我忘了他的名字。

12. What was the girl doing when the UFO took off? 当飞碟起飞时,那个女孩在干什么?

【点拨】 1) 过去进行时由“was / were +动词的现在分词”构成,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常与过去进行时连用的时间状语有at that moment, at this time yesterday, at nine oclock yesterday等以及由when或while引导的过去时间状语从句。例如: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t eight oclock last night. 昨天晚上八点我正在做作业。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your friend came to visit you? 当你的朋友来看望你时,你在做什么?

2) 句中的take off意为“起飞”。take off还有另一个意思是“脱下”。例如:

Please take off your dirty clothes. 请脱下你的脏衣服。

The plane took off ten minutes ago. 飞机10分钟前就起飞了。

13. You were supposed to meet at the bus stop this morning to return it. 你应该今天早上在车站见面以归还上衣。

【点拨】 be supposed to意为“理应;应该”,后面跟动词原形,相当于should。例如:

Everyone is supposed to wear a seat belt in the car. 在汽车里每个人都得带上安全带。

14. If you do, the teacher wont let you in. 如果你那样做,老师不会让你进去。

【点拨】 如果主句用了一般将来时,那么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来替代一般将来时。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既可放在主句之前,也可放在主句之后;放在主句之前时,要用逗号与主句隔开。例如: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 will go the park.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15. If you become a professional athlete, youll be able to make a living doing something you love.如果你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你就可以做你喜爱做的事来谋生。

make a living (by)意为“以……谋生”,介词by后面可接名词、代词、动词-ing形式,有时by也可省略。例如:

The young woman makes a living by singing. 这个年轻的妇女以唱歌谋生。

巩固练习

()1. There ______ thousands of volunteers serving in Beijing in August 2008. (2008云南昆明)

A. will have B. are going to have

C. are D. will be

()2. I hear that he will be back _______ two weeks time. (2008广东省)

A. atB. inC. afterD. for

()3. Qingdao is such a lovely city that I _______it when I first visit it. (2008云南昆明)

A. knew about B. fell in love with

C. found D. noticed

()4. —Can you_____ your little brother? Im busy now.

—OK. Ill do it right now. (2008湖北咸宁)

A. wear B. put on C. dress D. in

()5. —Could you help me do some cleaning tomorrow?

—If I _______, I will do it. (2008辽宁12市)

A. am free B. will be free

C. will have timeD. had time

()6. It was __________ music that I lost myself in it. (2008江苏泰州)

A. such a beautiful B. so beautiful a

C. so beautifulD. such beautiful

()7. If you dont want to _______ for plastic bags in most supermarkets, youll have to bring your own shopping bag. (2008山东临沂)

A. spendB. takeC. payD. cost

()8. —I havent seen Bob for a long time.

—I havent seen him, ______.(2008四川成都)

A. tooB. eitherC. instead

()9. My father will ________. (2008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A. buy a new book me

B. buy a new book for me

C. buy a new book to me

D. buy a new book at me

()10. —All the clerks went home _________ Mr.Wang. Why?

—Because he had to finish his work.

(2008湖北咸宁)

A. except B. besidesC. without D. beside

()11. This morning I went to school in such a hurry(匆忙) that I _______ my notebook at home.(2008福建厦门)

A. leftB. forgotC. lost

()12. —Were you at home at 9 oclock last night?

—Yes, I _______ a shower at that time.(2008吉林省)

A. tookB. was taking

C. was takenD. am taking

()13. The plane from Shanghai to Paris will _______ in an hour. (2008上海市)

A. take upB. take away

C. take outD. take off

()14. From what we get, we can _______ a living;what we give, however, makes a life.(2008云南)

A. get B. make C. takeD. have

15.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我希望去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

I wish to watch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My dream has __________ __________ now. (2008甘肃兰州)

五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篇8

1、了解新知。

看大屏幕,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板: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长方体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板:长方体体积=长×宽×高)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长方体的体积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引发矛盾。

引:知道真不少,那你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宽×高吗?看来我们对长方体体积的学习还不太全面,还有些问题。所以对于学习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我们一起来看。

3、渗透学习态度一(出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宪章”)引: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清代学者陈宪章的一句话,老师觉得我们学习数学也应该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勤于思考,经常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时常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课前没有做到,老师希望接下来我们探索长方体体积由来时能做到,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预习(或自学)的力量,直接揭示课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情底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最后,在“学贵有疑”的学习态度渗透中,自然的引出下一环节。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课件(或教具)演示

1、一排一层的长方体。(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问:这是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起告诉我,它的体积是多少?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个呢?4个呢?

小结:也就是说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体积就是几,是这样吗?

2、3排1层的长方体。

再问:我们再来,1排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排多少个?3排呢?这么快,你是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用每排的个数4×排数3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

3、3排2层的长方体。

再问: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多少?好我们再来,一层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层多少个?这次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乘层数2就可以求出这个大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

4、释疑辅垫。

引:学贵有疑,这里有问题了,为什么前面没有乘层数就求出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呢?(引导出前面两个长方体的层数都是1,第一个长方体的排数是1)(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

5、数个数验证。

再引:数学是严谨的,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求小正方体个数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可行,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或教具演示)结果相同吗?说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6、引导发现。

引: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做到这里,对于长方体体积的由来你想到了什么?(注意评价

学生回答:他说的好不好?好在哪?)引导出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小结:现在大家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了吗?由公式可以知道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借助教具、学具,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在操作中发现规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头脑中建立长主体体积由来的表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抽象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过渡:知道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老师觉得学习还不能停止,在这里,老师还想送同学们一句名言,一起来看。

三、操作验证、巩固练习。

1、学习态度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也来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句诗,它告诉我们从书本上或从别处得来的知识,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才能记得牢,理解得透。

2、拼摆计算。

引: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这个机会,利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计算的方法自已来算一算长方体体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高,请同学们注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来摆,注意分工协作,

2、请填好记录单,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开始。

小结:还是那句话:数学是严谨的,通过自己来动手验证得到的知识才是最可信的。

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陆游诗句,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合作中验证新知,再现长方体体积由来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操作及探究能力。

引:现在长方体体积公式可以确认了吗?它是什么?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4、解决问题。(出示例题)先估算体积再独立计算。

5、巩固练习。

引:为了巩固新知,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小题,还能不能做?

1、练一练第1题。

直接口答列式。

2、练一练第3题。

先谈注意问题再解答。最后拓展此题的古代解法。

3、拓展新知。

引:这是生活中一道典型的求体积的题,实际上它的解法早在前就已经有了,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方自乘,以高乘之既积尺”)这是20前我国古代一本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解法,和我们现在的解法一样吗?你觉得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古代数学的了解,升华了认知。

四、总结回顾,深化体验。

问: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总结:老师也想通过这节课告诉大家,我们学习,不光要记住知识,还需要经常问问为什么,更需要自己动手验证新知的正确性。最后,我还想送大家一句名言,一起看(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是没有难和易之分的,只要你去学,你去做,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很容易。知难而进是我们的学习态度。

设计意图:“谈收获”是对所学知识部分的整理,“谈感受”是学生情感方面的升华,尤其是“名言”的总结,进一步使学生对今后的生活学习有了概括性引领和提升。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 篇9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快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巩固所学的38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能正确掌握有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写281个。

3.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口头运用能用部分词语书面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会背诵部分课文。

5.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6.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和感叹号。复习重点:

1.复习字词,掌握汉字的结构,笔顺,部首,形近比较区别。

2.汉语拼音,字母表,部首查字法。

3.用词造句,选词填空,补充句子,整理句子。

4.背诵部分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5.复习转述,劝阻。复习难点:

默写生字词,补充句子,填空,说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方法、措施:

分组,分项复习,归类复习、复习中要抓住重难点。

复习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复习。

复习中教学方法要新颖,设计好各种类型练习题

复习中做好补差工作,不歧视差生,练习题的设计和选择

⑴生字,看拼音写词语,部首归类,音,形近字的区别。

⑵词:组词,扩词,词语搭配近,反义词,填合适的词。

⑶句子:造句,填空,补充句子。

⑷口语交际:写话、转述、劝阻 复习形式: 分单元复习和专项复习相结合。复习中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第一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认读韵文,学会生字,理解词意,积累词汇。2.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3.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复习过程: 《识字1》

(1)读课文——背诵

(2)词串主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

(3)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2、你会用这一课学过的词语填空吗?(1)清明节,人们到郊外去(踏青)、(扫墓)。(2)(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3)中秋节,人们合家(团圆),一块儿吃(月饼)观赏月亮。《识字2》

(1)读课文——背诵

(2)词串主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3)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识字3》

(1)读课文——背诵

(2)本课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象形字和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 “木、禾”、“竹字头”、“草字头”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通过偏旁可帮助我们辨析形近字。(3)你能用本课的一组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识字4》

(1)读课文——背诵

(2)每组词语含义分别与什么有关系?

第二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篇目,学会生字。2.会给短语填上合适的词,积累词汇。3.默写《春雨》和《春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复习过程:

一、积累和运用

1、《古诗两首》

(1)古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什么情景?(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默写古诗两首

2、《蚕姑娘》

(1)课文讲了什么的事?(2)蚕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3)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3、《月亮湾》

(1)课文的主要介绍了什么?

(2)学会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情。

4、《快乐的节日》

(1)感受生活的美好。

(2)理解“有了-------就-------”一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3)本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4、习作训练(1)讲童话故事

(2)收集描写春天的故事

第三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在复习中可采用填空、接力赛,分角色和表演背诵等方法来进行检查。2.复习本单元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进一步巩固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3.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据它们的字形,字义的不同分别组词。复习过程:

1、《雨后》(1)《雨后》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什么情景?(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要是你也在孩子中你会做什么?(4)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什么?(5)默写《雨后》.2、《谁的本领大》

(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故事?

(2)当太阳赢了时,他会想什么?说什么?

(3)当太阳又提出比赛时,他又会怎样想,怎样说?风会怎样想怎样说?(4)阳光强烈船夫会又什么感觉他会怎样说?(5)当风赢了时,太阳会怎样说?(6)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7)用“觉得”造句

3、《蜗牛的奖杯》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要是你得了冠军你会怎样做?蜗牛的心情怎样?它会怎样说?(3)唯恐与生怕可以调换吗?为什么?(4)你想对没有翅膀的蜗牛说些什么?(5)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4《狐假虎威》

(1)题目是什么意思?(2)老虎一愣它在想什么?

(3)老虎松开了爪子,它会怎样想?狐狸又会怎样想呢?

(4)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在想什么?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在想什么?

(5)当老虎看到小动物的表现它会怎样想?

(6)当老虎知道了真相它会怎样想怎样做?(7)续编故事《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8)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4、习作训练(1)学会劝阻(2)《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3)写出你在雨后玩耍的情景

第四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第四单元词语。默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老师帮助下,能借助图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懂得要说完整的话。

4.分辨清同音字,形近字的不同,并能正确组词 复习过程:

1、《9母亲的恩情》

A、读读、背背 游子吟 B、孟郊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

C、谁能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第一幅图? D、画出第一段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E、谁能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第二幅图?

F、他们母子俩在村口会说些什么?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G、孟郊告别了母亲,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H、请你回忆以母亲关爱自己的事例。I、填空:沐浴着母爱的(),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啊!J、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2、《10 沉香救母》

A、这一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B、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从没见过妈妈,是因为什么? C、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要救出母亲不容易的词和句子。D、理解重点句子: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

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E、用“一„„就„„”造句

F、从沉香拜师学艺的事情中,你学到了什么?

3、《11沉香救母》

A、沉香在路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B、体会沉香的坚强: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C、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D、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人? E、沉香和妈妈会说些什么?

4、《12木兰从军》

A、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B、句子体会: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C、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如果你就是花木兰的战友,这时你会说什么? D、你认为花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E、填空

木兰()了亲人,()战袍,()骏马,()黄河,()燕山,()了前线。

第五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字词方面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给生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组词。2.阅读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读词语,借助书上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归类。复习重点类型:

1.形近字、同音字对比组词。

2.选字填空。

3.词语归类。复习过程:

一、复习《识字5》

1.齐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眼

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每一行词串各讲了什么。

3.学生自读生字表,自由书空并口头组两个词。

4.说说要提醒注意的字(巡、航、导)

二、复习《识字6》

1.分小组比赛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字字入心。

2.说说每一组词串是按照什么归类的。

3.自己读生字表,组词、书空。

4.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字。(斑、袋)

三、复习《识字7》

1.出示两组形近偏旁“示字旁、衣字旁”“宝盖头、穴宝盖”,知道各自表示的意思。

2.指名2人背诵,听者要求字字入眼,特别注意生字的字形。

3.齐读生字表,指名比赛闭眼书空,及时提醒亭和耳的笔顺,辨别亭和停。

四、复习《识字8》

1.出示含有“鸟、隹”部首的字,知道这些字一般与鸟类有关,出示含有“月”字旁的字,知道它含有“月”与“肉”两个意思。

五、复习《练习5》

1.学用字词句;懂得几个标点的用法。

2.读读背背:读背成语和十二生肖。

六、作业:听写本单元词语

第六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复习课文13-16课,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安培、爱迪生、徐虎等人物的崇高品格和精神。能背诵课文及《练习6》中4个成语和三句读书名言,按内容填空。

2.巩固本单元69个生字(其中29个只识不写),辨别易错字,易混淆字。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生字表

2、本单元词语积累

(二)课文 《

13、学棋》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秋收的两个徒弟有什么不同?

3、那两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吗?

4、你愿意向哪个学生学习,为什么?

5、造句:“一边„„一边„„”

6、通过学习本课,你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

14、“黑板”跑了》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从课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3、我们要学习安培的什么精神?

4、你能找一些有关专心学习的成语吗?

5、填空说话:

安培研究科学非常(),所以成为();拜秋为师的一个学生学棋非常(),所以成为();我们读书学习时一定要非常(),才能成为()。

6、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安培说些什么? 《

15、晚上的“太阳”》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但是当时光线特别暗,做手术会很危险,医生犹豫了,爸爸和爱迪生有什么表现?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3、最后,爱迪生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使手术顺利进行?

4、医生为什么说是爱迪生用指挥救了妈妈?爱迪生为什么会说将来一定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5、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

16、“闪光的金子”》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许多年来,他利用——走遍了——,给大家带来了方便。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

3、你喜欢这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吗?为什么?

4、从这些感人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徐虎具有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5、徐虎被上海市民称为“闪光的金子”。在你的周围有没有像徐虎那样助人为乐的同学呢?

(三)习作

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先仔细回想一下它的形状、颜色、味道,画一画,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七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书上插图及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2.能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3.复习补充句子,并练习加标点。复习过程:

1、《歌唱二小放牛郎》(1)背诵默写诗歌。(2)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王二小是个怎样的人?你要学习他的什么品质?(4)学习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鸟岛》

(1)朗读背诵课文(2)鸟岛什么多?

(3)默写本课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4)想象鸟岛上的鸟都在干什么?用句示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5)用“因为 所以”写句子

(6)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你将要怎样做?

3、《台湾的蝴蝶谷》

(1)为什么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台湾在哪?(2)为什么叫这些山谷为蝴蝶谷?(3)找出蝴蝶来聚会的动词

(4)你喜欢哪个蝴蝶谷》?说说理由

(5)请想象还有那些什么样的蝴蝶谷?能给它起个名字吗?(6)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7)背诵课文

(8)摘抄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4、《 欢乐的泼水节》

(1)你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

(2)人们在泼水节过时做了哪些准备?

(3)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4)清水象征什么?

(5)人们过泼水节还有哪些活动?

(6)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7)背诵课文

4、习作

(1)自由习作。(2)描写一处景物

5、单元小结

(1)学习了本单元,你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谈谈自己的想法与理由。(2)你学习了哪些道理?了解了哪些知识?

(3)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搜集了哪些生动的词语?(4)默写你喜欢的课文段落

第八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书上插图及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3.看懂图意,能把图意有条理,具体地说出来并写下来。培养学生观察、说话能力。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生字表

2、本单元词语积累:

(二)课文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1)读课文——背诵

(2)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雨滴睡在绿叶上、小鱼游到小河里,它们会怎么想?(4)“我”为什么又想变成蝴蝶和蝈蝈?(5)“我”还想变成什么?(6)“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仅仅是因为它的漂亮、美丽吗?

(7)还有谁会来?他们会干什么? 《22猴子种果树》(1)读课文——背诵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猴子先后种了哪些果树?

(4)猴子种果树,先是种了(),然后种了(),接着种了(),最后种了(),结果()。

(5)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6)猴子种梨树时,一边种一边会想些什么?

(7)猴子听了乌鸦、喜鹊、杜鹃说的话后,为什么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呢?(8)猴子一心要吃水果,可是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9)此时的小猴多伤心呀!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10)又是一年的春季到了,大家想像一下,这只猴子听了大家的话后,会怎么做呢?

上一篇:不要摘花踏草的宣传提示语下一篇:群文阅读学生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