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原文(精选10篇)
谈生命原文 篇1
19生命 生命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他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他,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他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欲望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他!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了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规律的跳动,给我极深的撼动,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或是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过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或是任它荒废虚度,庸碌一生;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从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扰 诊 撼 蹋 限
扰 欲 屈 茁 诊 撼 蹋 限
课文对我很有启发,我要好好读一读,并背下来。
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交流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有很深的含义,如,“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小练笔:我想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谈生命原文 篇2
一、理解语言现象
译者必须根据上下文, 联系起来理解原文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和惯用法等。
1.辨明词义
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很多, 不同的搭配、不同的结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含义不同。如果译者仅局限于词汇本身, 往往百思不得其解, 而通观全文, 研究其前言后语, 往往茅塞顿开。以good一词为例:
(1) It was a good dinner.
那是一次丰盛的宴会。
(2) Our Party secretary proved to be a very good listener.
我们的书记显得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3) The captain of the jet came back, saluted and in very good English said to the President, “To Cairo, sir?”
喷气机机长走过来, 敬了礼, 用非常漂亮的英语问总统:“先生, 去开罗吗?”
(4) He (Dulles) was told, when complaining that he could not follow Nasser’s moves, that Nasser was a good chess player.
有一次当他 (杜勒斯) 抱怨纳赛尔棋步难以捉摸时, 有人对他说, 纳赛尔是个高明的棋手。
(5) They are really good Christians, good parents, children, wives or husbands.
他们的确是虔诚的基督徒, 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贤良的妻子或尽责的丈夫。
由此可以看出, good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译者应加以区别, 在英译汉时要注意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2.弄清句法结构
英语句子结构复杂, 句型多种多样。辨明句中每个词的确切含义后, 还要根据语法来分析句子的结构, 搞清句子成分及句型。如:
(6) It is the bike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这是我昨天买的车。 (that引导定语从句)
或:我昨天买的正是这辆车。 (“It is...that...”为强调句型)
上句如何翻译必须根据上下文而定。
(7) He likes entertaining guests.
他很好客。
或:他喜欢风趣的客人。
注:上句中“entertaining”一词既可作为动名词和“guests”构成动名词短语作“like”的宾语, 又可作为形容词作“guests”的定语。如何翻译取决于上下文。
另外, 还要注意句子结构歧义。如:
(8) She loves the cat more than her husband.
她比她丈夫更爱猫。
或:她爱猫甚于爱她的丈夫。
(9) I saw her in the reading-room.
我在阅览室看见了她。 (“in the reading-room”是介词短语作状语)
或:我看见她在阅览室。 (“in the reading-room”是介词短语作宾补)
3.掌握惯用法
英语中许多词汇有其习惯的搭配和用法。译者翻译时一定要勤查工具书, 弄清其真实含义, 切不可望文生义。如:
(10) I bought a tape-recorder for a song.
误译:我买了一台录音机来听唱歌。
正译:我廉价买了一台录音机。
注:for a song=at a very small price
(11) It is five years since I smoked.
误译:我抽烟已有5年了。
正译:我不抽烟已有5年了。
注:在“It is...since...”句型中, 当since从句的动词是持续性动词时 (如be, work, study, stay, play, smoke等) , 它所表示的是动作或状态的结束, 表示否定意义。
二、理解逻辑关系
一篇文章、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 都是按一定的逻辑组织而成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译者理解按原文语法关系无法理解的问题, 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联系上下文地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如:
(12) We are able to cover all kinds of risks for transportations by sea, land and air.
误译:我们将通过海运、陆运和空运为运输承保所有的险种。
正译:我们可以办理海运、陆运和空运的所有险种。
注:此句中“by...”短语是作定语修饰“transportation”, 若将此短语理解成作状语, 就显得文理不通, 不合逻辑。
(13) He had a stomachache which was caused by eating too much.
他肚子痛, 因为他吃得太多了。
此句翻译从逻辑上把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理解为原因状语。
三、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
除了正确理解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外, 译者还必须理解原文所涉及的特有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术语等。
(14) They sent him to Coventry.
误译:他们送他到考文垂。
正译:他们拒绝和他来往。
注:古时, 考文垂很讨厌士兵, 凡是被送到考文垂当兵的人都不受欢迎, 人们不愿和他来往。
(15) He’s not very practical.What he needs is someone to look after him and do everything for him.He needs a Man Friday.
他不太会做事情, 他需要的是有一个照顾他并为他做好一切的人。他需要一位能干而忠实的仆人。
注:“Man Friday”是《鲁宾逊飘流记》一书中所描写的一位能干的忠仆, 因在星期五遇救, 故名。
(16) They wanted us to have tea, but we said we’d just had it.Then Miss Standish wanted us to have tea and the cake.
他们要我们吃晚饭, 我们说刚吃过, 于是斯坦迪什小姐就让我们喝茶吃点心。
注:第一个“tea”意为“a meal eaten in the early evening”, 即晚饭。
总之, 译者要正确深刻地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 就需要从语言现象、历史背景等几方面下功夫, 从而为正确地翻译和表达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唐连成, 吕俊.英汉翻译教程[M].延边大学出版社, 1988.
谈生命原文 篇3
摘 要:镜像期刊原文传递服务涉及诸多版权风险,本文仅就原文数据库的版权瑕疵、图书馆和用户对电子期刊原文的使用中的版权管理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73-03
镜像期刊原文传递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方式。其程序是:原文数据库供应商将数据库内容镜像(拷贝)到图书馆的服务器上,图书馆咨询馆员在接到用户的咨询请求后在数据库中搜索符合需求的原文,然后将该原文以网络传递,或下载后以当面递交、邮寄传递等方式交给用户。图书馆在镜像期刊原文传递中的版权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期刊原文数据库存在版权瑕疵;二是图书馆咨询馆员对期刊原文复制、传递不当;三是用户对期刊原文的违规使用。本文就图书馆化解原文传递使用的版权风险谈点看法。
1 期刊原文数据库的版权瑕疵问题
图书馆要保证其向用户传递的文献信息的合法性,一方面文献信息不能包含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另一方面文献信息的来源要正当,图书馆不能入藏和提供盗版,或者存在版权瑕疵等知识产权问题。就后一方面来讲,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图书馆不能举证证明其入藏,或者向用户提供的文献信息有合法来源的,就将会为可能发生的侵权承担法律责任。图书馆要防止原文数据库存在瑕疵而对己不利问题的发生,就必须慎重选择供应商。合法的、诚实守信的供应商不仅可以降低图书馆的法律风险,节约经费,扩展用户的权利,而且合同的履行也会比较顺利。相反,非法的、见利忘义的供应商,不仅可能会使合同约定内容得不到履行,还可能使图书馆落入其事先设下的“圈套”。
在同原文数据库供应商谈判签署合同之前,图书馆要了解其是否已经办理了工商、税务等相关手续,是否已经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取得授权,从而可以合法地进行原文复制,并与期刊社签订了入库协议,而入库期刊出版单位又分别采用有效合法方式取得作者同意,同时其发行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了版权使用费。这样做的目的,是验明期刊数据库供应商的相关法律资质,以免将来出现纠纷。在同境外期刊数据库供应商打交道时,图书馆应要求其提供中文的合同正式译本,中文译本与英文原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即外国数据库商/出版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产品(数据库、电子期刊),必须要求其撰写中文销售合同和中文产品说明书。否则,就是无效的法律合同。而实际情况是,在订购合同中,除了Elsevier在2006年提供其中英文对照形式的合同外,其他国外数据库商/出版商草拟的全部是英文合同,即便提供中文译本,也明确指出了语言优先权,即英文原本与其中文译本的条款和条件之间发生任何的冲突、矛盾、含糊或不同时,英文版本具有优先权。在操作中,如果发生法律纠纷,由于合同是英文版本,容易引起因翻译与理解的偏差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图书馆要对期刊数据库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与信誉进行了解。一方面要看该供应商曾经有哪些突出的业绩,其方法是向其他图书馆了解情况、查看其既往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以及运行的相关记录。另一方面,要了解该供应商是否遇到过法律纠纷,是哪方面的法律纠纷,通过什么途经、以什么方式得到了解决。还要看该供应商自成立以来的客户数量、客户类型以及客户对其的主要需求、评价,要了解该供应商是否受到过工商、税务以及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奖励或者处罚。
2 图书馆对期刊原文的使用问题
图书馆对数据库中期刊原文的使用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比如复制、网络传递、编辑等。从技术来看,复制一般包括从“数字到数字”的复制和“从数字到模拟”的复制(即把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期刊原文复制成以纸质、胶片等传统载体存在的期刊原文)。按照《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七条“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规定,供应商将数据库内容镜像(从数字到数字的复制)到图书馆的服务器上属于合法行为,这也是图书馆开展镜像原文传递服务所必须的基本步骤。但是,在图书馆用户的终端计算机上不能形成永久性的复制件(包括数字复制件和模拟复制件),这在《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当然,图书馆与期刊原文数据库供应商另有协议的情况除外。
按照《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图书馆对数据库中期刊原文的传递范围应限制在图书馆“馆舍内”,这指的是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而非图书馆网络可以覆盖的地域。比如,把数据库中的期刊原文传播到图书馆局域网外就不符合法律要求。同时,在传递期刊原文的过程中,图书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利益,包括金钱和物资。同时,图书馆还有义务采取措施防止图书馆馆舍内的用户非经授权的下载,包括下载为包盒型的电子拷贝和纸质、胶片等传统载体型的拷贝两种情况。因此,除非在与供应商签订的期刊原文数据库使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图书馆不得在镜像服务中通过电子邮件或者Ftp等方式把期刊原文传播到图书馆之外。如果供应商在未获得版权人授权的情况下将该期刊原文收入数据库,而且在图书馆购买时又未说明,使图书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馆舍外”传递了该期刊原文,一旦接到版权人的通知,图书馆应立即从服务器上删除该文章,并向版权人陈明原委。若因此给图书馆造成了名誉或者经济上的损失,图书馆可以向期刊原文数据库供应商主张权利。
依据《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图书馆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的目的,可以法定许可方式通过网络向咨询用户传递期刊原文,并向版权人支付报酬。但是,图书馆按照该条款传递期刊原文的限制条件较多:其一,咨询服务的对象只能是“注册过的学生”,不涉及教师或者其他用户。其二,传递的只能是期刊原文的片断或者是比较短小的期刊原文(文字作品、音乐作品),至于如何对原文的“短小”作出判断,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传递的是期刊上发表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那么只能是“单幅”的。
按照《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图书馆可以为扶助贫困目的,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提供期刊原文,并无需事先取得授权,但是要向版权人支付报酬。这种“法定许可制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法定许可,图书馆以此规定传递期刊原文的注意事项包括:其一,传播的接收对象是农村地区的公众。其二,图书馆传递期刊原文必须是免费的,不得向用户收取费用和其他形式的赞助。其三,期刊原文的内容限于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其四,图书馆要提前公告拟传递的作品、拟支付的报酬标准。公告期为30日,在此期间内版权人无疑义的,图书馆才能提供。如果在公告期内版权人无疑义,而图书馆实施了传递行为后,版权人又提出疑义的,图书馆要立即删除该期刊原文,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版权人支付报酬。其五,图书馆传递的期刊原文仅限于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作品,对外国版权人的期刊原文不得传播(即使是外国作者在中国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咨询答案往往并非“期刊原文”,而是在原文基础上通过选择、归纳、取舍、编排而成的具有信息增值特征的二次、三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综述、动态、进展、评价等。这类信息成果在版权法上大多被视为“汇编作品”,其版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其一,从图书馆和“汇编作品”中期刊原文版权人的关系来看,图书馆对“汇编作品”享有整体上的版权,这种版权不涉及其中所包含的期刊原文的版权,未经图书馆的许可,任何人不得对该“汇编作品”作“整体上”的使用,否则就是侵犯了图书馆享有的版权。其二,从图书馆和“汇编作品”的创作者(指具体创作完成了题录、索引、文摘、综述、动态、进展等的图书馆员)的关系来看,其版权归属和行使要区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品”(单位作品)与职务作品两种情况。如果该“汇编作品”是单位作品,那么所有版权归图书馆集体所有,任何参与了创作的人都不能从中主张权利,而如果该“汇编作品”属职务作品,那么按照《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版权归参与了创作活动的图书馆员个人享有,但是图书馆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在该“汇编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图书馆同意,任何参与了创作活动的图书馆员,都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图书馆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总之,对在参考咨询服务中形成的题录、索引、文摘、综述、动态、进展、评价等的使用比较复杂,其关键是对单位作品、职务作品进行界定,这可以通过相关法律规则去解决。
3 用户对期刊原文的使用问题
如果用户从图书馆接收到的是以纸质等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期刊原文,那么对其使用通常不会发生侵权问题。但是,如果用户接收到的是包盒型电子期刊原文,或者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从网络接收期刊原文,那么对其使用的侵权风险相对较大。按照《条例》第十条第(四)款的规定,用户在图书馆馆舍内使用期刊原文数据库中的内容只能浏览,不得下载,也不能向馆舍外传播,除非图书馆在购买数据库时同供应商另有约定。在合理使用之外,用户对期刊原文的使用权利主要是由图书馆和供应商谈判确定。如果供应商否认用户有对期刊原文再许可的权利,那么用户只能把包盒型电子期刊原文装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而不能传递给另外的用户。如果供应商只许可了用户远程接收期刊原文的权利,不同意下载,那么用户就不能以各种方式拷贝该期刊原文。
化解用户使用期刊原文的版权风险最终要靠提高保护版权的意识和技能。为此,图书馆应以各种方式宣传版权知识,提醒用户注意保护版权,并告知用户侵权的后果。图书馆还要加强对用户利用电子期刊原文方法的监督和指导,纠正其不良行为,消除侵权隐患。在这方面,我国图书馆可以借鉴欧洲“知识产权帮助网站”的做法。该网站将知识产权问题分为“知识产权总的指导”(综合介绍知识产权知识)、“知识产权帮助网站”的简短文章(主要是欧洲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文件资源(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文件和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咨询台(包括被该网站法律专家回答的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词汇表(收集了400个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关键词),并翻成3种语言,知识产权统计数据(包括各种反映欧洲知识产权实际情况的图表、数据)等多种类型,连接了1300多个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分支领域,还通过指示词,引导用户到相关处去查找。网站中还设有“知识产权专线”和“知识产权新闻”网页。“知识产权专线”主要介绍最新的知识产权问题,它是欧盟知识产权帮助项目的网上通讯简报,每月出版一期,提供遍布欧洲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新闻、信息和评论。“知识产权新闻”主要提供每天更新的知识产权新闻,通过这个网页,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到当今世界上有关知识产权的最新消息、事件和研究热点问题。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订阅知识产权领域的内容,网站则可以及时将有关信息送到用户的电子邮件信箱中
图书馆要加强对用户的合同化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注册和登记,应将用户利用作品中保护版权的规则、方法、责任等内容包括在与用户签订的合同条款之中。合同条款必须是符合法律的,还必须是透明的、为用户所完全理解的。对于个别用户利用版权的特殊需要,图书馆可以在不违反法规、不损害版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同其单独签订有关版权保护的合同,但是在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 秦珂.期刊的著作权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 张平.网络法律评论(第3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费安玲.论著作权法理念与数字图书馆利益的维护[J].中国版权,2005,(1).
[4] 刘志刚.电子版权的合理使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 国家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规制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谈生命原文 篇4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的面孔很别样。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么,觉得您 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了。
“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像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
“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著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 、财产之类相连,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 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 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 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 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 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 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 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 、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惟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 的她,却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也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 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 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 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 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 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 。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 。我惟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 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孔子谈诚信原文 篇5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队强大,使百姓有信用(有译为:对国家有信心)?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说:“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二者之中先去掉谁?”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但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有译为:百姓对国家没有信心,国家难以立足。)”据媒体报道,今后上海大学的学生求职手中多了一份“砝码”,这就是由上海人才服务中心印制的“职前诚信报告”。该报告把学生的职前诚信情况完全记录在案,而且“报告”采用了印制人民币专用的防伪技术。汕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但现在,因为汕头人在近几年的商务活动中一些人干尽了坑蒙拐骗的勾当,严重地损坏了汕头人和产品的形象。外人看来,汕头人是没有诚信的,我的一个亲
戚从上海出差回来,说 上海有些商店门口挂着“此店无汕货”的牌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什么讲诚信?“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诚信不仅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或为人处事的底线,同样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名片,如果你失去了诚信,别人就会把你的“名片”扔掉,不与你交往,这样你就失去了发展的机遇。读一读:全聚德做事的几个数字可供参考:烤鸭出炉后5分钟之内必须给客人端上桌:一只鸭子必须片90片以上;荷叶饼宽15厘米、长17厘米的规格丝毫不能差,靠着这些,全聚德走过了130多年历史,成为中国饮食业第一品牌。同仁堂有一副著名对联: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在这副对联下,同仁堂从一个家族企业成长到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现代企业集团,从一家普通药店成长为“国药第一品牌”。2001年9月,一项北京市民购药去向的调查显示,同仁堂以绝对优势高居北京各药店榜首,成为北京商业信誉最好的药店。举例说一说我们班上诚实守信的人和事。诚信很重要,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视“诚信”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诸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虚假广告,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读一读:一个在日本打工的中国留学生不讲“诚信”,在日本餐馆打工―――洗盘子时,不按规定“每个洗七遍”,而是“计上心头”,每个少洗两遍,结果被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清洗程度不够,以至该留学生被逐出餐馆,再也找不到打工的单位,甚至房东要求他退房,学校要求他退学,他只得换个城市,一切重新开始,他告诫人们说:“在日本洗盘子一定要洗七遍呀!”
如何做到诚信? 诚信有两个标准: 一是一个人在独处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不会弄虚作假; 二是一个人在具备了造假、失信的各种条件而无人制约时,仍然能坚持原则,内不伪于心,外不欺于人。做到了这两点,才是真正的诚信。
谈生命原文 篇6
少年时事:年轻时期的事情。
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壮岁:少壮之时。
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
“燕兵”句:意谓金兵在夜晚枕着箭袋小心防备。燕兵:此处指金兵。
娖(chuò):整理的意思。银胡?:银色或镶银的箭袋。一说娖为谨慎貌,胡?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
“汉箭”句:意谓清晨宋军便万箭齐发,向金兵发起进攻。汉:代指宋。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
髭(zī)须: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此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
基于生命关怀谈小学生的生命教育 篇7
1.1 生命关怀的定义。
生命关怀是对人类和人的生存情况和生存价值最深层的关心与热爱,它是以生命中实际的需要为起点,为生命创造出自由和自然的状态,帮助生命领悟和体验生命的价值所在,以便于更好地实现生命的全面发展与协调。个体的生命关怀其实质上是关怀个体生命的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不同个体的生命是不同的、独特的,并通过各种经历、感受展示出来,从而使生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1.2 生命关怀的重要性。
在当今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生命关怀的理念,不仅是对小学生个体生命的关怀,还是对小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加强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当今教育界必须直接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2.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2.1 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是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生命教育工作的实施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教育方式展开的,因此,学校应该支持和帮助生命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在当前生命教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许多学校并没有将生命教育列入日程,开设的专门性的生命教育课程比较少,缺乏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缺少生命教育人才。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学校缺乏生命教育的教师,一些学校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并不是主要负责生命教育工作的,他们几乎没有参加过生命教育培训就担任这一教育工作,对生命关怀等的认识与理解也仅仅来自书本,缺乏实际意义,甚至有些教师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与书本理论相违背,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最终不利于小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进行,效率明显降低。
2.3 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今的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父母都给予了过多的爱,但是父母没有在付出爱的同时教导小学生如何关心他人,使得不少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生命无情与漠视。还有一些家长忽视了家庭暴力的影响,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形成暴力倾向,从而出现了校园暴力事件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4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判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而在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东西约束了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例如网络文化和游戏的存在。目前网络上充斥着不良文化或暴力文化,小学生在无意中接触后就会无意识地进行模仿,错误地理解各种不良行为;最为严重的是网络游戏的侵害,大部分游戏都有着血腥的内容,不少小学生沉溺于这些游戏中,也习惯了这些暴力游戏,对于血腥的画面没有感觉,长此以往,在他们看来,生命的价值就变得无足轻重,回到现实生活中,虐待残杀动物不足为奇,同学间打架斗殴更是常事。
3. 小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改进措施
3.1 学校应加强对生命教育工作的重视。
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小学生生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是改革教学内容,将生命教育融入各科目中,让小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认识了解生命,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我保护,珍惜和热爱生命。其次是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对于从事生命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但要加大数量,还要加强质量培训,让教师能够以活跃的方式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己领悟生命的价值所在,形成生命意识。最后,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等,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小学生们提供真实的活动场景,增强对生命活动与现象的体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生存知识。
3.2 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空泛的说教,它渗透在教师的每个动作中,每天的生活里。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小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教导学生关怀生命。在一次上课中,同学们围着一只惊慌措施的飞蛾,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只虫子,因此主张踩死虫子并没有什么,然而,我用扫帚帮助飞蛾逃离了这困境,解救了它。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知道,从事生命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必须有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将生命关怀融入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学生学会关怀生命,珍惜生命。
3.3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小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接受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学校时,应当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尊敬师长,和同学和平相处,团结友爱,切记不可和同学打架斗殴等;在家里,应当尊老爱幼,听长辈的话,如遇到父母吵架等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劝阻他们,努力维持和睦的家庭;在社会上,尽可能地避免和不良分子接触,不受社会坏风气的影响,不沉溺于网络游戏。总之,小学生应当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避免不良事物的干扰,做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不断进步。
4. 结语
生命教育帮助了我们超越了自我的生命,提高了自我的精神境界,实现了生命价值。加强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从事生命教育的相关工作者应当尊重生命,使每个生命都能够全面发展,将生命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得小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大社会舞台上能够勇敢向前进,实现远大的人生抱负。
参考文献
[1]王长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
浅谈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 篇8
关键词:学生 生命 生命教育
刚刚听完碾童事件,又惊闻广东初中生遭枪杀身亡,本地也发生了青年斗殴杀人案。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告诉我: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生命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从学校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看,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来进行渗透的。但是从整个的教学安排来看,人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安排中自然学科的占30%以上,有关社会的科学知识占50%,而渗透生命教育的课程只占 20%。这样在学科设置上,生命教育的分量就不是很重。那么,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就有责任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提高尊重生命的意识。
笔者就本人在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做法作个小结以求与同道之人商榷。
1.用好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已经渗透了一些生命教育的内容。教材中好多单元也都是有目的地进行生命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凭借教材的单元设计来进行生命教育。如:苏教版教材中“热爱生活”单元:《生命只有一次》探讨人类生命的独特性以及生命的宝贵;《让人生更加灿烂》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在 “遵纪守法”单元:《法律护我成长》讲述了学校与家庭的呵护以及社会与司法的保障;《护佑生命安康》以及《筑起“防火墙”》强调人的生命权以及自我保护。在“自立自强”单元设计《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亲近师长”单元设计《人不能选择父母》《换个眼光看老师》。在“亲近社会”单元设计了《成长在社会》培养学生学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笑对生活》让学生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重要的是战胜挫折,开拓进取。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材料,因此,我们要充分用好教材以便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生命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好阵地。它可以围绕学生的身边问题,让学生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我们可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平台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如进行“法离我们究竟有多远”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法制教育,带领学生参观未成年人管教所,通过未成年犯对亲身经历的倾诉,让学生自己体验到法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自由和生命的珍贵,从而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防止过激的言行;在“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如紧急避险、简单包扎、紧急呼救等;在“青春期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男女生分组观看录像,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异性,懂得如何度过这一黄金时期;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展览,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从而自觉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3.精编生命教育手册
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推荐自己的喜欢的有关珍惜生命的诗歌和故事,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或者身边同学的事情进行创作,还可以让学生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设计自己的手抄报。从而让学生在推荐、改编和设计的过程中,体味生命和成长的美好。这种生命教育手册设计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极强的特点, 能“因地制宜”,进行生命教育。
4.在心理辅导中强化生命教育
笔者除了教思想品德课还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因此,利用工作之便及所学的心理知识和辅导技能对学生进行团体或个体心理辅导,先后进行过《打开心门交朋友》《沟通从倾听开始》《解开人际千千结》《人缘来自好性格》等团体辅导,利用团体辅导技巧,从心理的不同方面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体验朋友、亲情、人际交往、性格等方面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应如何处理我与他人的关系,进而懂得在交往中应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考前焦虑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排查出心理焦虑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帮助其找出焦虑原因,排除焦虑源,调节不良情绪,最终使他们能愉悦地参加中考;在校园网上开设 “心友信箱”,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学生信件可以署名,可以匿名,由笔者直接负责与学生交流或与来信者面谈,为学生保密。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宣泄的渠道。
总之,生命教育的设计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找到若干的方法,就可以让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中尽到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7-9年级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3版.
[2] 胡央权.浅谈生命教育与中学课堂教学.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
(责编 张敬亚)
谈生命教案 篇9
李洪萍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有关冰心的材料,了解世纪老人冰心并感知课文。学法指导:
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导入新课:展示两组图片,前组图片内容主要是要勇敢面对困难,生命有时是脆弱的。另一组图片内容是几株小草在坚硬的路面中生长的绿意怏然,可见生命有时是坚强的。那么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世纪老人冰心走过人生百年,她对生命有着特殊和深邃的认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谈生命》。(结合导学案)
1.走近冰心:搜集作者的资料,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写在下面。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2.预习检测: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惊骇()枭鸟()羞怯()绯红()怡()悦 .....荫庇()芳馨()云翳()..②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án岩()云yì()休qì()骄shē()穿枝fú叶()课内探究:
一、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朗读:
读到感情激越处要情调激昂,声音洪亮。
读到感情平静处要语调深沉。
读到文章最后部分要情调高昂,字字蕴含力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希望你能做到声情并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选取文中优美的语段进行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选读)
二、理清思路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冰心的这篇文章在段落上是一段文,但是大家在读的时候觉得混乱么?好,既然条理清晰,那么我们试着给文章划分以下层次。
明确:
• 揭示话题,引起下文
• 生命像一江春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 • 生命像一棵小树: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课堂研讨:
1、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我们看到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那么春水和小树它们体现了生命怎样的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思考回答。(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或段落写出批注)(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完成)明确:
2、作者对于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结合文章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小组合作交流)明确:
不知道同学们对生命有怎样的体验和认识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你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教师总结: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失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快乐的生活。请同学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感悟创新】
在冰心眼中,生命是一江滚滚东流的春水,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如:生命是一场春雨,蓬勃而悄悄的滋润万物。
【拓展延伸】
1.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也写道: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写一段话,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链接材料一】安徽太和县张营小学5名13岁女学生,因其中一人与其他同学发生口角,凭“姐们义气”之冲动,竟相约集体投水自杀,导致2人死亡,两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就此凋零。
【链接材料二】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5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赴美巡演,场场爆满,演员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精妙绝伦的表演,让人感动,令人惊叹,征服了美国观众,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课外补充:
杏林子为笔名,原名刘侠,台湾知名作家,十二岁时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她有一颗奋斗的心,以劝勉青少年为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阅读赵丽宏的《生命》,看看作者对生命又有怎样的认识,比较与课文的异同。
生 命
赵丽宏
一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二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三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四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
五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六
假如生命是云。决不在天空里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
七
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做一座朴实无华的桥吧,让那些被流水和深壑阻隔的道路重新畅通!
八
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做绿色的美梦了,变成一支火炬吧,在黑夜中劈里啪啦从头燃到脚„„
明确:
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教师总结:
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如冰心老人一样,以一种积极豁达乐观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
教师寄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业布置:(导学案)【当堂检测】
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
在文中□□□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挟卷着 冲倒了 穿过了 B.冲倒了 挟卷着 穿过了 C.穿过了 冲倒了 挟卷着 D.挟卷着 穿过了 冲倒了 2.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②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古今中外不乏“谈生命”的名著。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作品名。(2分)
(1)通过一个被困荒岛28年的冒险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万难,最终生还的故事,展示生命的顽强和伟大:《 》。
(2)通过英雄战士保尔•柯察金以钢铁般的意志,挑战命运,献身理想的故事,诠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4.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谈生命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2分)
教学反思:
《谈生命》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二、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三、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品读课文,美点寻踪,鉴赏文章的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回答这个问题。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课件3)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课件4、5)
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早年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作品有散文集《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2、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多媒体显示:(课件6)
挟卷(xié)
芳馨(xīn)
怡悦(yí)
云翳(yí)惊骇
休憩 枭鸟
荫庇 骄奢
绯红 朔方
一泻千里 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3 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学生放声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三、思读课文,把握文意 1 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课件7)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课件8)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2 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多媒体显示:(课件9)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分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课件9)
(2)“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有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课件10)
(3)最后一层完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的结论。(课件11)
四、美点寻踪,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 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生1:作者把生命还原成具体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副副生命的图画。生2:本文语言优美,比喻、排比处处皆是。生3:本文意境优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下面我们将从意境、哲理、语言三方面欣赏本文的美。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美在形象”赏析:
(1)话说“一江春水”。(课件12、13、14、15)
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雪山、峭壁、巉岩、平原、斜阳草树、夹岸桃花、激电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画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来,奔流激荡。
A、请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
B、品味相关词句,体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形象。
C、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现实中确实有的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学生自主品评。成果展示:
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2)话说“一棵小树”
显示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破土而出、长出嫩叶、开出繁花、浓阴如盖、硕果累累、黄叶翻飞、叶落归根。(课件16)
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
A 请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树的生命历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体现特有的平静和温柔。
B 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
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课件17)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
C、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课件18)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 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D、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 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美在情感”阐释: 教师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课件19)
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师总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副副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五、布置作业(课件20)描绘“一江春水”时,“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欣赏文章的哲理美、语言美;联系自我,对照反思,总结升华;延伸拓展,类文推荐,开阔视野。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鉴赏哲理美
1、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多媒体显示:(课件
22、课件23)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4)他回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学生自由选句评析,集体交流。明确:
(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2)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着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
(5)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淼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材,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7)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8)这一句话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表意相同,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2 提问: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课件24、25)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生命的体验,始而新鲜,继而平静,最终归返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哀。3 教师总结: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课件26)
三 鉴赏语言 1 摘句交流
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自由发言。2 教师归纳:
美在灵动、蕴藉。集中表现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层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复。“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庄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对死亡的畏惧、痛苦。语言看似平常,实则蕴涵邈远的情思,意味深长。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否定生命“轮回”说,理性地对待生命,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生情怀。
美在诗意。“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一句诗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 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冰心老人诚挚地祝愿,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真正体验人生的美好。仿句练习(课件
27、课件28)
1、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另写两个句子。学生自由发言。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丰富的色彩,来描绘一副壮丽的画卷。愿你生命中有动人的音符,来谱写一支雄壮的歌曲。愿你生命中有清洌的甘泉,来酿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2、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课件29)
不是每一片尘埃都能成塔,不沉积的便成了云烟。
不是每一块美玉都能成器, 不雕琢的便成了顽石。
不是每一棵树都能成材,不成长的便成了枯枝。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不努力的便成了庸人。
不是每一句话都能实现,不付诸行动的话就成了空话。四 联系实际,体验反思(课件30)
教师创设讨论氛围: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
学生由于阅历所限,恐怕会为生活中的诸多烦恼所困,教师应相机诱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他们从容应对生活,感谢幸福、感谢痛苦。
五、课堂小结。(课件31)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给我们至美的艺术享受。
六、延伸拓展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阅读赵丽宏的《生命》,看看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学生思考。明确:真正的生命是平凡的。平凡的外表之下跳动着一颗勇敢地面对挫折、充满自信、扎根现实、激流勇进、谦虚朴实、随时奉献自己的火热的新,那么平凡也就透出几许高贵了。
八 布置作业(课件32)
1、背诵你喜欢的语句。
2、阅读冰心的散文《霞》(见课本),比较《霞》与《谈生命》,说说它们的异同。提示:《霞》写于1985年,《谈生命》写于20世纪40年代。两文写作时间相距近四十年,其间我们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也由中年人变为老年人。两文主题有相似之处,情调略有不同,课文的情调更加激昂一些,《霞》更加平和一些。
七、板书设计(课件33)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谈生命
哲理美(生命——生长、流动;感谢——快乐、痛苦)
语言美(灵动、蕴藉、反复、诗意)
八、教学反思
《谈生命》这篇散文诗冰心老人用一生的谱写出的对生命本质的领悟,语言精彩明丽,细腻典雅,把“冰心体”的语言风格诠释的淋漓尽致,章法验证,哲思深邃,道出了她经历沧桑,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的生命感。
【谈生命原文】推荐阅读:
读谈生命有感10-03
《谈生命》课堂实录教案05-27
谈生命的名人名言11-03
谈生命读后感600字07-07
浅谈生命科学及其发展08-08
谈生命读后感800字08-18
原文分析11-12
离骚原文06-21
式微原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