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2024-08-30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通用12篇)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篇1

航空航天大学校史馆施工方案-大学校史馆施工单位

大连红方块创建于二〇〇〇年,是目前全国具有权威性的展览展示公司,我们红方块校史制作供应商拥有一支极具原创活力的专业团队,致力于各类校史馆、大学校史馆、高校校史馆、中学校史馆、航空航天大学校史馆等的策划、设计及执行。红方块以其高水准与高度专业性,专业从事校史馆策划制作。

红方块凭借多年的展览展示服务经验,在校史馆设计领域,以国际化的视野,超前的理念,对全国各大城市的校史馆进行分析整合,红方块设计师精心分析校史文化、校史展厅、校史博物馆独有的特色,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充分做好校史展厅展馆、校史博物馆的设计策划工作,从而为客户提供极大便利,在业界得到了空前的反响和认可。

大型校史馆设计策划项目: 校史馆、校史博物馆、校史馆荣誉室、校史陈列室、航空航天大学校史馆、高校校史馆、校园文化展厅、专科院校校史馆、大学校史馆、中学校史馆等。

转自中国展厅史馆工程网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篇2

关键词:校史馆,建设,新疆师范大学

高校校史馆是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办学成就、扩大学校社会声望的载体和窗口, 也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基地,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校史馆传承学校精神, 准确诠释学校办学理念, 记录学校成就, 便成了当前各高校校史馆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以期对校史馆建设发展提出可借鉴的办法。

一、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概况

新疆师范大学起源于1906年乌鲁木齐师范学校, 正式成立于1978年, 为新疆以及西北其他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 设立在三个校区中的昆仑校区。校史馆主要通过文字配以图片、图表的形式呈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名师和杰出校友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内容, 并辅之以奖杯、沙盘模型等部分实物展示学校的办学成就和新校区建设。校史馆目前隶属于校长办公室, 主要在新生入学、外来宾客来访以及学期间不定期对外开放。

二、校史馆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馆藏资料尚待进一步丰富。目前校史馆主要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 实物较少, 而且没有文献材料、音视频作品, 校史馆目前尚未充分利用其和档案室统辖于校长办公室的优势, 通过联系档案室将有价值的学校档案资料重新整合、编研, 陈列到校史馆中。

(二) 信息传播手段和途径较为单一。校史馆内由于空间和设备条件不足等原因, 展示的资料多以图文为主, 缺少多媒体音像制品, 无法生动展示校歌、宣传片等音视频作品;另一方面, 目前学校还没有专门针对校史馆建立校史馆网站, 师生们只能通过前往校史馆参观了解校史, 这也制约了校史馆的传播效果。

(三) 校史馆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目前学校校史馆主要在新生入学或宾客来访期间对外开放。由于开放时间不固定、史料相对匮乏等原因, 师生日常时间参观校史馆人数较少。另外, 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参观校史馆人流量大、时间短暂, 讲解员匮乏, 难以给参观的新生留下深刻印象, 而且校史教育目前仅局限于学生前往校史馆实地参观的方式, 制约了校史馆育人功能的发挥。

(四) 人才队伍匮乏。目前, 校史馆缺乏管理人员。校史陈列室目前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在开学及人流量较大时, 依托档案室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勤工助学学生讲解, 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 现有兼职工作人员业务素养亟待加强。现有的兼职工作人员缺乏相关专业背景, 且很少有关于校史馆管理的专业培训, 严重影响了校史馆的专业化管理和“软实力”提升。

三、加强校史馆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根据上述问题, 笔者结合新疆师范大学实际, 尝试提出以下可行性措施。

( 一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面对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硬件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 在校史馆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投入, 在设施配置、位置选择、面积分配等方面下功夫, 不断充实基础设施。首先, 在校史陈列室内增设多媒体设备, 如引进音箱、楼宇电视、灯箱等音视频设备, 或者专门开辟一个多媒体展厅专门播放学校宣传片、校庆专题片等。其次, 对校史资料进行特色化陈列。结合新疆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 按照历史沿革或选择不同的主题, 对校史材料进行归类陈列, 如可设立“学校发展史”“特色学科”“实习支教”等主题鲜明的不同陈列区域, 并请美术学院教师在展厅整体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性设计。第三, 充分利用新校区的广阔空间, 扩大校史馆规模。2014年底, 新疆师范大学2519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教学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 可以在新校区二期和三期建设中规划一个校史馆的固定场所, 或者利用新校区内广阔的室外空间建设一片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内涵的“校史文化长廊”, 以浮雕或者其他立体设计呈现校史, 使之成为新校区建筑风格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也让广大师生受到形象的校史教育。

(二) 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一是充分利用档案室资料。目前, 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陈列室、学校档案室共同隶属于校长办公室, 在组织协调、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校史馆和档案室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可以借助学校档案资料丰富其馆藏内容。第一, 校史馆应当充分利用档案室丰富的档案资源, 合理挖掘档案室的声像资料、文献资料、实物等, 通过提炼、加工档案资源使其成为校史馆的展示内容。第二, 以档案室为依托, 以校庆为契机, 选择专题项目对现有档案资料进行筛选、编研, 成册或出版校史著作。第三, 校史馆还可根据特定主题, 借用档案室现有资料满足各类专题校史展览需求。二是以校友会为抓手, 丰富馆藏资料。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校友资源是学校最富饶的人才资源”。新疆师范大学于2014年5月校友会筹备办公室的成立, 正是校史馆建设重要的利用资源之一。校友会办公室目前与校史馆统一于校长办公室管理, 可以通过校办协调校友会在日常工作中征集展示校友在各工作战线取得成绩的资料, 将一个个展示校友骄人成绩、凸显校友优秀典型的资料整合为校友成果展, 在激发校友的爱校热情的同时, 也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校友手中珍藏有很多他们在校期间珍贵的如老照片、纪念册、徽章等实物, 这些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 记录着历届学子们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的抱负与信念, 最鲜活地呈现“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这些身边人物的生动资料更贴近普通师生, 必将在深深吸引他们的同时产生更大影响。

( 三 ) 丰富传播手段与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改变人们传统信息接收方式的同时, 也拓展了信息传播新的渠道。在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建设过程中, 首先可以考虑改变传统的文字配图片的扁平手段, 将其与音箱、楼宇电视等音视频设备结合起来, 从而使展览内容更具吸引力;还可以在馆内增设自助导览机, 方便参观者在没有讲解员的情况下了解校史。其次, 建立网上校史馆, 搭建虚拟校史馆网络平台。可以将现有校史馆内陈列材料尽可能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处理, 将校史馆陈列的内容同步到网络上。此外, 还可以在网上校史馆设置新的栏目, 使在实体校史馆内无法展示的内容得以补充和完善, 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校史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第三, 将电子化史料归类编辑后形成专题, 通过校园官方微信、微博、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将信息内容推送向广大师生。

(四) 增强校史馆在学生教育中的利用率。一是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方式。校史教育是方便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 增强他们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校史馆可以在改革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上进行尝试, 例如分批次、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参观, 讲解员针对参观者的专业可以对校史馆内和其相关的人物或者实物进行典故式的生动讲解, 吸引学生对专业和校史的兴趣。二是加强校史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结合不同时段学校的教育宣传主题, 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展览、专题讲座活动, 充分发掘校史馆的教育作用。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可以充分利用校史馆中陈列的优秀校友和杰出学者等的手稿、传记等史料, 将他们立志报国、爱疆建疆的热情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中。也可以邀请杰出校友为广大师生进行讲座, 针对某个时期或者某个实物回忆学校过去的成就和历史。此外, 校史馆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校史知识竞赛、校史讲解技能大赛等校园活动, 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传播学校的历史文化。

(五) 人才队伍建设。第一, 配备校史馆专职工作人员。校史馆现在仅有兼职的校史讲解员, 人员匮乏影响了校史馆的建设与发展, 在校史馆建设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学校可以考虑从档案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引进人才。第二, 不断提高现有兼职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加强现有人员在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等业务技能的培训, 从而形成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工作队伍。第三, 改革校史馆勤工助学学生管理机制, 通过学分奖励、提供培训实习机会等方式培养能够长期胜任的校史馆讲解员、校史资料收集编研人员。

校史馆是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重视和加强校史馆建设, 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品质, 充分发挥其传承学校历史、扩大对外宣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玉玲.论高校档案馆、校史馆一体化建设.中国档案, 2009 (5) .

[2]崔岚, 刘长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延伸——论高校校史馆教育资源的利用.煤炭高等教育, 2013, 9 (5)

[3]赵乐天.校史馆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功能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文化学刊, 2013, 11 (6)

高校校史馆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校史馆继承文化教育

一、高校德育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应该在于它使学生在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英国教育家纽曼也指出,大学不仅应教授精确的知识,还应该进行道德教育。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影响颇大。同时,道德是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高校建立校史馆的意义

建立高校校史馆是当前高校一个颇具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校史馆作为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理念和不同时代学校历史面貌的场馆;既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又是对外宣传学校的重要窗口;既是学校大学精神的物化凝结,又是历史的传承,缅怀历史,启迪未来,文化积淀的平台;是学生德育与教育的生动素材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校史馆,为我们展现了学校不平凡的历史,在校史的道路上,不全是平坦,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之境。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它凝聚着几代人的汗水与智慧,集结了优秀校友的风采,总结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果,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个性的精神内涵得以体现。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中,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它是学校最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是学校精神的传承,是历史滋养了学校坚韧的根系。

三、佳木斯大学校史馆建设概况

合校前从1947年合江军区卫生学校的建立,到1949年佳木斯师范学校成立,到1959年佳木斯农业机械制造学校的建立,再到1985年佳木斯大学的建立。已走过了66年的风雨历程。

66年前,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盛夏,延安卫生队迁到佳木斯,在张闻天同志的关怀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卫生学校——合江军区卫生学校,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培养专业医护人员,这就是佳木斯医学院的前身。其前身分成五个时期,即合江军区卫生技术学校时期;合江省立卫生干部学校时期;松江省卫生学校时期;松江省医士学校时期;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士学校时期。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东北解放区相继建立民主政权,佳木斯是合江省所在地。佳木斯民主政权先后接管佳木斯男子国高、佳木斯女子国高、佳木斯师道学校,于1946年5月4日合并成佳木斯联合中学。1949年8月松江省政府决定,设立佳木斯师范学校,隶属松江省教育厅。在佳木斯联合中学师范部基础上建立佳木斯师范学校。它是黑龙江省建校较早的一所师范学校,是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正规学校,是为了适应建国初期人民教育事業的迅速发展,解决教师之急需,承担着繁重的培养师资的任务。

1958年,在“大跃进”形式的推动下,中共合江地委和中共佳木斯市委根据合江地区是全省钢铁、机电工业重点地区之一,佳木斯市又是新兴工业城市的特点,为了全区工业企业的大发展和培养轧钢、机械、化工、电机等专业的人才,于1958年11月建立佳木斯工学院。

改革开放后,1985年,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佳木斯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各学校虽几经变迁,然自强不息,伴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而成长壮大。1995年6月2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佳木斯工学院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佳木斯大学。校史馆兼有陈列和保护物品与资料的双重功能,在六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些资料既有历史价值,也有文化价值。

实物文献是校史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撰写编研校史、大事记、年鉴等专题性材料提供了依据和凭证。在实物陈列和几十个展区、上百幅的图片中,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展现了学校的自立自强,不断奋斗的过程。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校史馆名师展区中,老师治学严谨的事迹比比皆是,记录着岁月的雕痕,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高度汇集了他们毕生的优秀成果,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雄心。

校史馆同时具有对外接待功能。独特的校史展览中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吸引八方宾朋。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各届校友回到母校,校史馆都是必到之处。此外,校史馆还承担了大量的接待领导嘉宾、外国友人、校外团体、社团、有意愿报考本校的高考生和家长等任务。校史馆也因此成为学校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接待基地。

四、以校史馆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教育

高校校史馆是学校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诸多高校教育的素材中,校史馆生动的展现了它的历史性与直观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对祖国与民族的深刻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勇于进取、开拓的精神,这是其他教育形式不能代替的。让学生把母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为校争光,载入校史,为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

跻身于这个时代,感受到时代大潮的寒气逼来,知识的充实,实践的历练是学生正在经受或许在未来还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考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专门人才,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是一个蜕变的集中训练营。每一个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生活过,挫折过,感受过的人,犹如浩瀚海浪中的一抹浮萍,当终于搁浅在岸滩,已是饱经风霜,但又“脱胎换骨”。 学生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扮演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角色。然而,角色的选择是一个人生的选择,它取决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导向。要在大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到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深入挖掘校史文化,充分发挥高校校史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3.

[2]石俊华.解读洪堡之高等教育思想[J].高校高职研究,2009.

[3]朱京凤.略论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J].高教研究,2006.

[4]刘海峰.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J].中国高校研究,2004.

[5]杨海文.另一种校史:文化校史[J].大学教育科学,2007.

[6]许翠花.校史馆是教育资源的聚集地[J].兰台世界,2009.

观长安大学校史馆有感 篇4

几束灯光打在古色古香的牌匾上,将“校史馆”三个大字衬托的静婉,庄重而又明亮,这里就是长安大学校史馆的入口处了,我们将由此开启刹那干大学从无到有的校史之旅,环顾入口处的外缘。墙上挂着的是长安大学各个时期的小牌。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字体体现了长安大学不同时期的特点。校牌对面的校园旧影,也体现了长安大学不同时期的校园风貌。

由外厅进入序厅,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事长安大学的校训“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浮雕。浮雕选取了长安大学前身三所母体学校的正门,象征着长大的沧桑岁月和辉煌历程,此外,序厅的历史改革图还为我们展示了长安大学60年从三校独立到合并发展的演变历程。

党政领导人厅为我们展示了三所母体学校的领导人。接下来就是西安交通大学厅。1951年首批筑路开拓者怀着兴路振邦之志,汇聚兰州,开榛拓荒,薪传学术,中国

交通事业专业教育由此起步,长安大学由此发端。学校于1952东迁西安,两易其名,三易其地,最后雄踞于西安南部,被誉为“红砖学府”。维勤维俭是指学校自强不息,创建了汽车修理厂,汽车修理厂等7个校办企业。“滋兰树惠”体现了学校“学为路办,筑路育人”的办学理念,学校把渭水校区的两个食堂命名为“滋兰苑”和“树蕙园”,由此可以一观学校对我们的美好期望。墙上的几张图片展示了西安公路学院先进的技术成果:我院师生自制的载货汽车,煤气机等等。曾经,为了相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改变靠人力客运的落后面貌,我院完成了“微型汽车”的设计制造任务,创造了于清华大学并驾齐驱的奇迹。西安公路学院不仅为我国交通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帮助过其他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比如1965年帮助越南修筑国防公路。20世纪80年代,学校成为交通部重点院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誉为有公路交通特色,专业齐全的亚洲“唯一”的一所大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无论是办学规模,专业数

量,还是学科层次,西安公路学院均达到较高水平,被赞誉为“公路黄埔”和亚洲第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并由此跻身“211工程”之列。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听到长安大学曾经的辉煌事迹,我由衷地为我的大学感到骄傲!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篇5

——参观校史馆

在60周年校庆结束后,我参加了党校培训学习班,到如今党校学习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而今天是党课的课程实践活动,我们出发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展览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成立已经有60年了,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如今依然傲立着,而校史展览馆叙述着她所经历的悲欢离合,正是对她最佳的见证。校史展览馆展出的内容有几个部分:领导关怀、历史沿革、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党建政风、国际交流、校友风采、馆内展品。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校名和校徽,紫色的校名和校标下方是一本石雕的书,书页上刻着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石油的记载。校名、校徽、和那一本石雕的书,像是在叙述着她60载教书育人的艰辛和欣慰。在展标墙之后是校史馆的引厅,厅中央是学校全景的沙盘,两侧是十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的题词,命名为院士寄语。在引厅的南面,你会看到学校的校训和校风,它能提醒人们追求知识、提升修养,培养良好作风,创造优异成绩。进入正厅是校史馆展出的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配合内容的展出形式,有史料、照片、图表和实物,让参观者从不同层次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感受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展馆中每个部分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展厅色彩明亮而宁静,形式大气而活泼。

正厅中还拥着一些60周年校庆收到的礼品,如在校训和校风下方摆放着一副八骏图,八匹神骏的野马奔驰着,象征着学校的发展一马平川,无阻无碍。还有着一件古代大型船的模型,这寓意着一帆风顺。当然还有着一些特殊意义的物品。在旁边则是一段前言,用文言文叙述着学校的历史,讲述着她一个甲子的浮沉。从最初的大连石油工业学校北迁至抚顺,再到现在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其中还经历了复建,都再说明这是一段曲折而艰辛的路程。在展览的东西里还有许多的奖杯和证书,这些都证明着她的成功!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我校曾是雷锋生前工作过的地方,雷锋曾来我校做过报告,雷锋先进思想和事迹在我校教职工和历届学生中广泛传颂,成为广大师生前进的一面旗帜。雷锋精神是我校的教育指导精神,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门雷锋教育的课程,加强教育,雷锋精神经过了五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六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我校学习雷锋蓬勃兴起阶段。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我校师生坚持学习雷锋精神不动摇,把学习雷锋和学习大庆“铁人”精神相结合。第三阶段:八十年代至上世纪末,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学雷锋,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第四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是我校学雷锋精神的理性思考阶段。学校结合雷锋精神的实质,总结、提炼出雷锋精神在我校人才培养中的五种具体表现。第五阶段:深化学习雷锋的“五个一”精神。即:“一颗钉”的爱岗敬业精神,“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这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还有一个板块讲述着一个个校友的风采。看着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想着以后如果我也出现在这里,那是多么的自豪。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也一定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学习。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为自己也为学校争光。而且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爱护我们的学校。虽然我们做不出什么大的贡献,但一些小事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

参观校史馆活动 篇6

1、活动目的

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增加我们对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教学、人文等方面的了解,同时增进各位成员之间的交流。

2、活动时间

2010年6月9日中午1:00-2:00

3、活动地点

湖南师范大学校史馆

4、希望能通过活动对象

王立、黄澜波、古俊宇、彭立彬、王天澄、王伊兰、田丽群、罗志永、谭日峰、吴雪飞、杨英、梅雅文

5、活动流程

1)由王立组长负责联系校史馆负责人,预约时间以及通知组员活动时间与安排

2)全体成员活于中午12:50准时在里仁楼前坪集合

3)团队成员到齐后于1:00准时进入校史馆

4)活动中成员共同行动,一起参观浏览学校历史介绍、优秀成果以及观看校史影片

5)参观结束后一起进行小组讨论

活动心得

参观校史馆有感

——杨英

今天中午在小组长王立的带领下,我们党课第八小组的成员有幸参观了我们学校的校史馆。这是我第二次进入校史馆,心情依然如此激动。

刚刚走进馆内,迎面就扑来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我立即被一种力量牵引想要赶快进入馆内去探个究竟。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曾经为湖南师范大学立下汗马功劳的先辈了。像1938年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廖世承,可谓我们学校开国第一人,为以后师大的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基底。

接下来,我们逐个参观了各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在七十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人才培养的新突破,办学条件的新变化,办学空间的新拓展,师资队伍的新变化,以及在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对外开放,科学研究,党课工作方面的发展都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每个高校都在见证我们师大的飞速发展。建校以来,湖南师范大学秉承“仁、爱、精、勤”的优良传统,遵循立足湖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基本发展理念,朝着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大学的目标奋力迈进!

参观之后我们又观看了师大七十周年校庆的宣传片。这是我第四次观看了。当影片里传来熟悉的校歌声时,顿时,我心情澎湃仿佛置身师大的温暖怀抱。湖南师范大学永远是我心中最棒的!

这次活动,感想很多。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学校给人的温馨感。我知道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子,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有权力,更有义务为实现学校更好的明天奋斗。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端正自己学习态度,是自己思想与言行一致,做一个值得师大骄傲的学子!

参观校史馆心得

————王立

2009年6月日,作为商学院第四十八期入党积极分子第八组组长,组织了本组十二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参观校史馆的活动,我们于十二点四十五准时在里仁楼前集合,下午一点准时进馆参观。

入馆前同学们对校史馆充满了想象,最终随着进馆的脚步揭开了那层面纱,校史馆里成列了我们湖南师傅大学子立校以来的各种各样的物件,其中不乏有国立师范大学期间的学校的设备,还有各个出色的校友,其中有李谷一老师等等,从师大的前身到如今的师大,我们的学校经历了很多,也在这中间成长了,对事物的参观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阵的惊奇,对师大的历史有了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最后,我们同意观看介绍师大的宣传片,在观看宣传片的过程中,我们更加从动态的方面看到了师大的历史,师大的成就和师大的茁壮成长。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师大的变化,而也了解到师大的变化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师大师生和同学的不断努力下的来的,对于我,一名大一的师大学生,应该要接住这个建设师大使师大更加壮大的责任,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学好做人的只是,学习前辈们不畏艰难的精神,努力学习“鱼父”刘筠院士不断钻研的精神,努力学习全国优秀大学生李春华助人为乐的精神,为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带好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严于律己,努力,努力,再努力!

参观校史馆之心得体会

——09金融谭日峰

在党课学习期间,我们第八小组一同前往参观了校史馆。这段旅程虽然短暂,但它却给了我一份感动,一份激励,以及一份对未来满怀希望的坚定信念!

一踏进校史馆,进入眼帘的便是学院(那时称为国立师范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廖世承先生的头像。那饱经沧桑的脸孔、那坚定不移的眼神,无疑反映出他为了国师所付出的辛勤的汗水,以及他对国师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一路走来,国立师范学院历经了多少风云变幻。从解放前的辗转流离到解放后并入湖南大学,从湖南师范学院到湖南师范大学,多么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多少师大人为之付出甚至毕生的心血。终于我们有了今天这个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的湖南师大,她成为了湖南省省属高校中师资力量最雄厚、办学实力最强的排头兵,进入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

感动于那一位位老前辈为师大建设默默做出的贡献,感动于这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为了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作出的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看着那一本本证书、一块块奖牌、一个个奖杯,还有那奥运的火炬,我的内心顿时沸腾了,原来我们师大人是如此优秀出众,原来我们师大人是如此爱党爱国爱人民!无形之中,我得到了莫大的激励,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一样为了母校、为了祖国,竭尽全力、勇于拼搏,顽强坚定、奋斗终身!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篇7

一、校史馆通过文化传播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1.校史馆是学校历史积淀的载体

它记录着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内容涵盖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科研、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珍贵资料, 记载了师生员工不同层面的活动, 其内容翔实、记叙生动, 完美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各高校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特色及个性正是高校灵魂的集中体现。”这种记载是文化底蕴的积累, 彰显着学校的文化韵味, 是高校文化传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表达。

2.校史馆是大学文化展示的窗口

随着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不断扩展, 校史馆也承载了宣传、展示学校的重任。校史馆的建立和开放, 正是一种将高校历史、文化公之于众的重要途径、优秀手段。在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高校游”中, 校史馆成为必访之地, 学校的招生宣传也会将校史馆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很多学生和家长正是通过参观校史馆来对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做进一步的了解, 为择校作参考。此外, 通过在领导视察、国际友人来访、举办大型活动、校际间参观访问等活动中校史馆的开放和展示, 很多相关单位对学校特色文化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了解, 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毕业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之, 高校校史馆就是高校的门面, 是高校对外宣传的文化名片。

二、校史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高校校史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台。高校校史馆内展品具有独特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直观性, 是最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物教材,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1.校史馆促进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务。高校校史馆记载着本校教师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勤于工作、甘于奉献的珍贵资料, 同时也记载着本校优秀学子如何勤奋努力立志成才的事迹, 展示着他们取得的辉煌成绩, 这些都感染和教导广大学生要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建设结合起来, 是最直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 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通过校史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教育部第27号令) 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将校史馆建设成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校的创立、发展、壮大史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社会发展史, 它反应社会的变迁, 记载着不同年代广大师生为了国家的发展建设而不懈奋斗的历程。通过了解学校发展史, 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先人、祖辈所走过的路程、所经历的艰辛、所创造的辉煌, 可以引导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激发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

3.通过校史馆对学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

校友是一所学校的珍贵资源, 对广大校友来说, 对自己的母校总是怀最特殊、最浓厚的感情。参观校史馆可以激起他们对在校学习时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的回忆, 加深对母校的热爱, 以母校为荣, 以为母校做出贡献为荣。在校大学生参观校史馆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自己母校的校史、校训、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学校文化, 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和学科优势, 加深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 了解到本校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活跃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校友风采, 感受到他们成功背后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 从而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母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激发他们立志成才的雄心。

三、校史馆通过知识传播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校史馆植根于高校, 是高校教学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工作。”因此, 校史馆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播达到大学文化传承与展示的作用。

1.通过教学、科研特色展示传播学校特色文化

校史馆馆藏丰富、专业性强、特点鲜明, 充分体现着学校教学、科研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是较为丰富、较为系统、较为专业的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历史资料, 通常能够成为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此外, 学生通过参观校史馆对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整体状况及优势特色有充分的了解, 对于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 从而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特点、科研主攻方向、行业突出优势有全面认识, 增加对于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促进特色文化知识的学习。

2.对公众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校史馆有着其他教育机构不具有的优势, 校史馆的教育具有广泛性、提供的知识内容具有多样性、教育方式具有生动形象性, 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校史馆不仅将知识传播给广大学生, 更通过向社会的开放满足人民群众对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 进行科学知识的大众普及, 从而使大学文化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展示。

参考文献

[1]张海蛟, 金忠山.高校校史馆的文化功能及其实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0) :67.

[2]马晓辉.浅谈博物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功能.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0 (1) :117-118.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篇8

一、大学新生学习和生活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适应

在中学,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好大学,目标就是学好考试必考的几门课程。老师不断重复地把各种知识和应试手段灌输给学生,并且利用各种名目的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要想学习好只要跟着老师就可以了。而进入大学,共同的高考目标没有了,不少学生对未来学习的目的感到迷茫,有的甚至玩物丧志,沉溺于网络与游戏。同时授课方式有了根本的变化,一门课连上两堂,一学期学完好几门课程,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较少,平时也很少检查听课及掌握情况,检查手段主要是期中、期末考试。一旦没有老师的压力,许多新生连作业都懒得做,甚至课也懒得听,久而久之便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了障碍。

(二)生活上人际交往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的含义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学时代基于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友谊这一层面上,而是要求个体要学会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行为模式逐渐走向成熟,符合社会的要求。然而,很多新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也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开始生活的时候。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一定差异的同学,人际关系上的生疏感油然而生,往往只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此外,许多新生遇到困难、不顺心的时候,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常常对人的看法大起大落,呈现不稳定的状态,这些都容易使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障碍。

二、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优势

(一)校史包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学习兴趣教育资源

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中,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它们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联。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感情,使他们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更清晰的理解,能够主动思考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校史记述了历届优秀校友的成长历程和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骄人业绩。优秀校友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不断迈进,在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这些寓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于一体的记录是对新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

(二)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入学教育内容生动具体,易于被大学新生接受

校史资源包含的内容方方面面,涉及的人物、事件生动具体。如学校在教学实践方面形成的优良教学方法,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历届校友在工作战线上获得的骄人业绩,学校教学名师、教授学者的先进事迹等等,这些都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使他们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亲切感,产生心理共鸣。

三、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

(一)将校史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激发新生学习动力

通过编写校史教育读本,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将校史作为新生的必修课。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办学历程、教学名师、校园文化、学子风采等方面,力图将学校历史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展现在新生面前。通过讲座、报告和参观等形式,使新生全面了解学校的过去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了解学校的优势和荣誉,了解知名校友的成长经历,激发新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尽快确定自己新的人生目标,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史活动,培养新生人际交往能力

可以通过校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把新生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掌握交往的原则、技巧,克服交往中存在的障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如角色扮演法,即模拟某些现实问题场面,让自己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以便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从而改善待人的态度。总之,校史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将会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教育、启发和感染,使大学生新生尽快了解、适应大学生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参观校史馆有感 篇9

作为江南大学的一员,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江大,那么校史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怀着好奇与冲动我走进了江大的校史馆,据说校史馆是回顾为了江南大学百余年的风雨征程,追寻江大人五十载的奋进求索,展示江大的办学成就与学科特色而在校庆五十周年之际筹建的。所以我更加好奇。

江南大学校史馆是学校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的物化凝炼和具体体现,是宣传学校、联系校友、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校史馆位于公益图书馆一楼,展区面积760平方米,分“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等六大部分,分别展示了江南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00多幅图片资料和250多件实物。

一进入校史馆,映入眼帘的就是现在的江南大学的立体图,站在他的身边,我和同学很快的就发现了自己的宿舍所在地,看着江大的布局,突然发现其实江大的很多地方我都没逛过,当时感觉整个江大都待在了我的面前,我不得不说,江大,不枉称为“生态校园,曲水流觞”。接着我们就进到了三江师范学堂,里面的第一部分就是“金陵典学”,墙上的图片与年代的组合很清楚的说明了江南大学的前身,从三江师范学堂到二江师范学堂再到其他„„这在 无疑中很好的说明了江南大学的历史背景。作为江大的学子,我们都知道江大是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在2001年合并而成的,但是如果你没踏进校史馆,可能都不知道还有三江师范学堂这一前身吧。“金陵典学”比较有历史的气息,接着我们就到了“学海无涯”的那一部分,这里面记载了江南大学的许多成就和辉煌,尤其是食品学院和物联网学院的,虽然没有商学院的,心里不免有些不平衡,但都是江大人,所以郁闷也只是一时的,心里还是很高兴江大能有这样的成绩。在 校史馆里无论是那一部分的介绍都非常的详细和清楚,在“桃李芬芳”中,你能感受到老师的伟大和辛苦;在“群星璀璨”中,你或许会产生嫉妒,但更多的是羡慕,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将来也会有这样的成就;在“雨露甘霖”里,你会被深深的感动。在一处长廊里陈列着各大名校

在江大五年校庆之日送来的贺礼,这也说明了江南大学在其他的兄弟姐妹校中声望还是不言而喻的。

在校史馆里粗略的浏览了一遍,刚准备离开时不知道我们触到了什么按钮,校史馆里响起了音乐,带着好奇就上前听了一下声音的来源,最后发现竟是江大的校歌,“太湖之滨„„„„”优美的旋律不时的响起,我们的心情就开始有了些变化,老实说,来江大那么长时间了,我还没听过江大的校歌呢。今天无意中遇到了,心里真高兴。

校史馆参观心得 篇10

一、我校是一所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教育,稳步发展成人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二、学校现有四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19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42亿元;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4万余种。现有专任教师1396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副教授以上人员710名;在校全日制学生26898名。

三、学校设有18个学院、4个教学部和4个教学实践中心,49个本科专业,5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0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实验室”被列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学校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方针指导下,组建起44个科研机构。从“九五”至现在,共承担国家基金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951项,取得科研成果900项,获奖项目183项,其中“新型本征半导电高分子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770余篇,出版专著386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在校区内建立起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开展了全面合作。 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但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水平,而且也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此学校荣获黑龙江省振兴经济一等奖、二等奖和哈尔滨市科技兴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篇11

一、讲解是校史馆实现教育功能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

校史馆讲解是以校史馆馆藏档案资料为叙述对象, 主要以口头表达向参观者进行学校历史回顾并使其获得精神激励的一项业务活动。从形式上讲, 校史馆是一种相对静止、物化的展览方式, 参观者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领悟展览的精髓和深刻内涵, 讲解在满足参观者渴望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等多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讲解是校史馆特有的教育模式

1. 作为校史馆一项重要的业务活动, 讲解工作的核心目的之一是让参观者取得某种学习成果。在社会活动中, 人们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有其目的性, 校史馆的建设和观众的参观行为也不例外。校史馆通过馆藏展览经由讲解工作传递学校发展及文化建设的成就信息以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 参观者则是通过对展品的观赏分析, 达到了解、学习的目的。

2. 讲解可以营造适合参观者学习的气氛和环境, 除了强化参观者的已有知识, 还可以帮助参观者确认其思考探索获得的新认知。参观者往往会对与自身生活经历、工作背景相关的信息产生浓厚兴趣, 甚至产生不解和疑问, 而校史馆教育功能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参观者这种求疑求解的态度和行为。释疑的过程增强了讲解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使参观者的思考探索得到了求证, 实现了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对校史馆展览会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3. 讲解为参观者提供了创新教育模式。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观察寻找参观者的兴趣点, 抓住其内容核心, 从而在校史知识与参观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这就是讲解为实现校史馆教育功能提供的创新教育方式。创新的讲解方式不需谋求共识, 只是引导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 自我求证得出结论即可, 适用于校史馆内校训、校风类展品的诠释介绍。

三、讲解员在校史展览活动中主要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 自觉强化教育意识是做好讲解工作的基础

1. 关于讲解员的角色认识。在校史馆的参观过程中, 讲解员是参观者的良师益友, 担任着校史馆形象代言者、教育者、咨询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随着校史馆育人功能的凸显强化, 讲解员教育者的角色更为引人注目。

2. 讲解员需要具备的教育意识。 ( 1 ) 讲解员是校史馆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作为校史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讲解员需要具备强烈的教育意识。校史馆各类展品的知识和信息相对独立, 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成为参观者的求知重点, 作为“教员”, 讲解员是校史馆这个特别课堂的知识传播者, 觉醒、强化教育意识是讲解员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 ( 2) 讲解员是校史馆文化知识的理论研究者. 校史馆档案资料如何分类利用、如何解答参观者内涵不断提升的质疑和询问、讲解员自身的知识体系存在不足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联系。这些层出不求的新问题为讲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督促讲解员在讲解工作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最终总结出经验理论。 ( 3) 讲解员是校史馆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一般情况下, 讲解工作主要有以下工作步骤: 首先根据参观者的知识背景选择校史资料信息, 然后把已选信息按照特定主题或顺序进行整理, 接着设计讲解路线和需要引导的兴趣点, 最后形成讲解稿并熟练掌握。由此可见, 讲解员是校史馆教育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设计者和引导者。 ( 4) 讲解员是校史馆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讲解员作为校史馆教育活动的管理者, 其管理对象不仅是参观者, 还包括校史馆中所有的“物”。参观活动中, 讲解员管理者角色主要体现在对参观者的管理, 讲解员不仅要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还要负责维持参观现场秩序。

3. 关于讲解员教育意识的培养。 ( 1 ) 由于讲解员队伍的流动性、临时性使许多讲解员忽视了对自身职业内涵、责任的追寻和反思。高校校史馆是高等教育的一方阵地, 讲解员作为其中的一名教育者, 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培养和强化自身教育意识。 ( 2) 由于编制和不合理奖惩机制等因素影响, 讲解员缺乏强烈的工作热情, 萎缩了讲解员的教育意识。改善讲解员的工作待遇和增强精神激励成为提高讲解员教育意识和素质的当务之急。 ( 3) 讲解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工作。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反过来又会增强讲解员的成就感, 其教育意识会自觉加强,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 4) 加强讲解员与教师的合作互动是培养讲解员教育意识的一个良好途径。这种结合产生了更为活泼的教育方式, 是讲解员增强自身教育创新意识的极大动力。 ( 5) 讲解员工作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这是高校校史馆讲解员的工作重点。在以校史馆为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校史知识和大学文化思想的传播教育活动中, 讲解员享受着作为教育者角色的自豪感。许多高校校史馆将相关展品搬出固定建筑, 在学生聚集区域流动展览, 讲解员进行配合讲解, 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本文从讲解工作性质和讲解员社会角色的角度, 对高校校史馆讲解员“教育者”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强调了高校校史馆讲解员的教育意识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史馆,讲解,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希玲.博物馆讲解:一个独特的专业教育领域[J].博物馆教育, 2006, (1)

[2]刘广宏.博物馆讲解员的学者化进程[J].理论界, 2011, (6)

校史馆观后感 篇12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史馆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史馆观后感1

4月2日下午,第三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技与人文并进。谁能想到这被现代都市所掩埋的拥挤校园,这已没有昨日模样的红果园,竟曾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杭电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老校新姿,催人奋进。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杭电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50年,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杭电,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50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这千平方米的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杭电的精神基座,让半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到杭电的创建人以创设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历史我们要缅怀,未来我们要创造。作为杭电的莘莘学子,我们要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史馆观后感2

校史馆内的一张张毕业照,一本本校友录,一份份纪念品,记载了淄博六中百年的辉煌历程,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积极向上、发奋图强。

——题记

在齐国故都淄博市,有一所文化底蕴深厚、教育理念卓越、人才挚出、文明齐鲁大地的百年名校——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

校园内历经百载的历史遗迹,见证着学校的发展兴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浓缩和凝固,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一百年前的“济美楼”是星汉灿烂、人才荟萃的象征,现在已经建成了李振声院士馆和艺术馆。一百岁的长廊建筑被辟为学校的校史馆,诉说着学校和民族的荣辱兴衰。

六中的校史馆记录了学校百年的成长历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杰出的校友李振声院士馆,形象的展示了李振声院士严谨的科学精神、辉煌的科学成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宽厚博大的人文情怀。

百年老校一步步走来,对“一”有着特殊的情感。校友李振声院士,为解决人口德国的吃饭问题勤奋钻研几十年,荣获2006全国最高科技奖。他“弄一粒小麦,殚精竭虑,成就当代后稷;捐百万大奖,虚怀若谷,自称农民儿子”的高尚情怀,成为淄博六中精神践行者的杰出代表,也用实际行动深刻的诠释了淄博六中“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学校精神。

让我们以李振声院士为榜样,奋发向上。今天我们以淄博六中为骄傲,三年后六中将以我们而自豪!

校史馆观后感3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人们梦寐的天堂,可事实上那天堂只属于上帝;神秘的爱琴海是人们渴望的地方,可事实上那童话也只是童话;颐和园的过往使人们追忆而神往,可追忆过后那还是残缺;北京的故宫金碧辉煌,可无论怎样终不是我们心灵的居所。

但,有个地方,虽不如天堂明亮,亦不让人渴望和神往,也不金碧辉煌,但足让我们找到心灵的居所。他没有巴黎圣母院那般让我们仿佛浸没在海水中的窒息感,亦不如爱琴海那般让人想呐喊、想跳跃。他平静却不死气沉沉,他庄严却又不失朝气,他有自己的韵味。他不想太过引人注目,可他的气息还是吸引着太多太多的人。他,我的学校,一个可爱的学校—————淄博第六中学。

115年的岁月,让他经历了太多太多。由光被中学到成为工厂接管的学校,再经过岁月的洗礼,时光的蹉跎,他已从当时老师所期盼的“光被四表,润泽千秋”的光被成为了现在桃李芬芳,香飘天下的六中。列别捷夫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那时的十年内乱,是他的低谷,那时有太多太多的学校消失、瓦解,而在那些将要瓦解的学校中,他挺了过来,度过了一劫,但那次的平安并不是好运,不是偶然,那是一所学校所仅剩的老师共同的努力与坚持,那是必然。正因如此,才有了他现在的惠泽百代,才俊辈出,才有了现在他钢铁般坚强的外表和一颗柔软的心。那十年,真不知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115岁的他,从当时的小学变成了现在的高中;115岁的他,从小济美楼变成了高高的教学楼;115岁的他,教化万千学生,使他们琼林江俊彦,蟾宫折桂枝。不同时代的优秀学生们拥抱着自己的梦想,为祖国,为社会奉献。李振生在穗偃中找到了破解世界难题的钥匙,而他曾是一个六中学子,也只是众六中学子中的一员罢了。除他外,亦还有很多很多,可他们的目标却都有一个“弦扬商博文化,传承鲁商精神。”老人们常说:“人不能忘本。”而他们真正明白并学习这句话,亦是在六中。是六中不仅教授他们知识,亦美化他们心灵。让他们不至于空有一身本领,亦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

115年了,已经一个多世纪了,时间过得真快,115年中,一届又一届的新生带着青涩走进校园,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在这彩俊风华舞青春,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在这雄鹰展翅,高飞万里。115年来,他继往开来,吐故纳新,一层层攀登,一步步创造辉煌,一步步有辉煌走向更远的未来。

但过去已成为过去,过去已永远静止不动,时间也不会止步不前,此情只可成追忆,他未来的美好还要我们去追寻。

115年的包璞守贞,奋斗超群,115年的卓识远见,独立潮头,他用百年的沧桑岁月,描画了百年的辉煌篇章。

这个学校,是我们的学校!

校史馆观后感4

踏着清晨仍带有潮湿气息的空气,班主任带领我们穿过灿亮的日光,来到校史馆屋前。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同学们各个庄重严肃,准备着接受跨越百年的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灰色的砖砌墙身,其间点缀色块脱落的白色石灰,质朴的美感渗入心田,馆身弥漫开来一层古老的书卷气息。透过窗棂,似乎都像看到百年前的学生们凝视老师的坚定眼神,像听到穿越而来的书声琅琅。画面定格与此时周围葳蕤的草木交相辉映,意似回到了光被学堂黑白画面时期。我们小心迈上台阶,踏上颜色比砖红略深的木地板,它开始吱呀吱呀唱起时代的歌,慢悠悠的,百年颂歌。

上一篇:生产车间普通员工个人总结下一篇:集中注意力_—一场“专心致志”的冒险之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