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精选8篇)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 篇1
科学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实例
人类从古代的茹毛饮血到现在的高楼大厦,科学技术创新有绝对重要的位置。是因为科学技术让我们能发展到现在这个世界。科学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世界、地球都有着绝大的影响。
从最根本的来说,科学技术创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让人们生活的更便利、更舒适。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科学技术创新同样影响着国家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因此,科技自主创新方能体现出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了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变得更小,人们好像亲密无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在经济方面,科学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使消费与生产有了极大的飞跃,人们有的买,企业有的卖,提高了GDP、人均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 篇2
1 建筑设计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工程物质。通过设计手段来对原有的建筑结构进行装饰, 使得建筑呈现出独特的美观性, 使得人们的身心愉悦, 保障人们的感官感受, 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相较于其他的工业设计来说, 建筑设计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原则上, 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 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建筑设计所产出的产品需要能够与人类的生活保持一定的契合,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外, 建筑也是一种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通过设计, 可以使得建筑的经济价值得以有效的提升。而建筑可以保留较长的时间, 并且其在设计的时候, 往往会融合当时的文化特色, 因此, 有着极大的历史文化参考价值。
建筑设计一直以来就是建筑设计师最为关注的环节, 建筑设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当社会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时候, 建筑设计就需要进行更新, 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样就使得建筑设计有了一定的新发展。而建筑设计有了新的发展, 则会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从而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度的需求。由此就可以说明, 建筑设计与人类生活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就我国现阶段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来说, 很多的建筑产品在设计上较为单一, 在功能上却较为繁复, 建筑的美观性降低, 虽然有较强的实用性, 但是无法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因此, 其经济价值也相对来说较低, 在生活上很难与人们保持一致。所以要注重对建筑进行设计, 使得建筑能够与人们的生活保持一致, 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从而使得建筑的经济价值得以提升,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建筑设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1 建筑设计为人类生活注入活力
2.1.1 建筑设计充满艺术性, 给人以视觉享受。人们对于美观性要求在逐渐的提升, 而且在视觉上,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快速淘汰的意识, 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心理, 而瞬间即可淡忘前期所欣赏的事物。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一个事物的时候, 会使得视觉出现疲劳的情况, 因此, 人们不愿意长期的观赏同一件事物, 而是不断的更换事物进行欣赏。就像是很多的古老建筑, 其拥有着浓厚的古典韵味, 当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奢华逐渐出现了视觉疲劳的时候, 人们会更愿意去欣赏带有古典气息的建筑。由此就可以看出, 建筑设计一定要能够具有不同的欣赏价值, 使得人们不致于产生视觉疲劳, 在建筑中要充分的融合当前的文化特点和艺术特色, 能够使得人们每每在欣赏建筑的时候, 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建筑设计中充分的融合艺术性的特点, 会使得人们的视觉享受进一步的加深, 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作用。
2.1.2 建筑设计实现智能化, 极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各种高科技产品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 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地便利、安全、节能。传统的建筑产品, 忽视了智能化的创新设计理念, 因而造成了建筑产品的功能单一, 不能与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 建筑设计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智能化的创新设计理念, 使建筑产品能节能降耗、安全舒适。可以充分结合太阳能、节能、生态等多种现代建筑技术, 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和生态化相互融合。例如, 有些智能化的建筑材料有自动呼吸功能, 能吸收和释放水汽、热量, 自动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 起到了节能作用。智能化的建筑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能与人类生活发展相适应。
2.1.3 建筑设计实现绿化, 让人类健康生活。目前, 建筑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重要研究问题, 它已经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 建筑设计的发展要实现在绿色化上的创新, 使用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和绿色设计理念, 让人们能舒适、安全、健康地在住宅中生活。建筑的绿色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能让人们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2 建筑设计影响未来人类生活模式。艺术性、智能化、绿色化的建筑物必然将会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活模式, 人们将会重新认识生活的本质, 也会改变生活模式。
2.2.1 重新认识幸福生活的本质。如今的社会充满着物欲横流, 人们都在为生活苦苦挣扎的过程中倍感疲劳, 然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种舒适、安全、美观的建筑物的出现, 让人们对美有了重新的认识, 让幸福生活本质认识回归。人类将会认识到幸福不是由金钱决定的, 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模式才是最幸福的。
2.2.2 人们的生活节奏将会变慢 (多增加些内容) 。各种新型的建筑产品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视野, 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将会逐渐改变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人们会适当的减少工作时间, 更多地参与到体育休闲活动中, 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模式。
2.3 人们的环保意识将会增强。建筑的绿色化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周围的绿色建筑将不断地向人们灌输绿色环保理念, 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筑设计与人类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建设设计不仅会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式, 还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具有活力, 并且也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由此就可以得出,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考虑到人的元素, 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合理的采用适宜的建筑设计, 尽可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的价值, 也提升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发展的关键, 建筑设计必须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够使得建筑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而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 因此, 需要在合理的对建筑设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得出影响的具体层面, 从而才能够使得建筑设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 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类生活,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
[1]姜利勇.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9.
[2]汤少哲.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生命科学;发展;人类生活;影响
1.生命科学的发展
1.1生命科学发展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之大,使人们陷入竞争市场危机中,而国与国之间的的竞争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这一竞争,国家必须在经济上发挥更重要的能力,使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以提升国家竞争力,是我国一直立于具有优势的地位,所以科学的发展就成为整个国度需要重视的问题,生命科学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我国的经济得到相应的提升,顾生命科学的发展于国家及人类都是重要的发展项目,推动其发展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1.2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式
生命科学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其的研究,直到20世纪生命科学吸收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利于研究思考的学科进行联系与融合,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直到今天,生命科学也是一项重要的发展学科,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甚至涉及到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活上面,所以,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不顾一切的鼓励生命科学的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种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方式将逐渐渗透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造福。
1.3生命科学发展的意义
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相继推动我国科学的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进步,提升人们思想进步,这样就提升了国家总体的发展水平,现今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位于国家科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也一方面对社会有利,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生相关学科的教学也渗透了生命科学相关知识,为的是培养更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
2.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1推动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到今天,在人们身上看到的病症越来越多,而其产生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从食物、环境等方面得到一些线索,但往往不能解决主要问题,生命科学的出现就对医疗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利用基因技术治疗人的遗传性疾病,基因的出现,打破了遗传疾病的防线,基因的克隆与复制可以有效防止遗传疾病的产生,或者当今发病率最高的就是癌症,对癌症的治疗,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相对能够解救癌症初期病人,但是对癌症医疗方面还是不够先进,相信生命科学的发展会有更好的发展。
2.2促进农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来源,现在耕地面积的减少与破坏,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运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就可以检测出土地是否贫瘠、土地的酸碱性、适合什么作物生长,这样既节省了农民做实验的过程节省了土地的利用时间,同时也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土地的质量问题,加大了作物收成比例,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更大的提升,很好的缓解了我国粮食补给的问题,籼形杂交水稻就是很好的提升农业发展的例子。生命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
2.3有效缓解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好处,却为环境带来了压力,现在的生活无处不存在的环境污染成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灾难,工厂废水、汽车尾气、垃圾污染都为人类的生活多多少少带来灾难,而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缓解环境压力的办法,例如:净化工厂废水、回收垃圾,使垃圾变废为宝,还有使用生物技术培养可以转换有机物的细菌,各种方向表明,生命科学的发展有效缓解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但是这种缓解需要人类的配合,如果没有污染环境何必需要去解决环境问题呢,所以环境是大家的,既然影响到自己,就要从自己做起,与科学一起保护好我们的生存家园。
3.结语
总而言之,生命科学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之深是不可估计的,更好的发展生命科学,更好的使生命科學研究出更广泛的使用模式,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第一项任务,它解决了我们的土地问题、缓解了我们生活环境问题,使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敬畏科学,为科学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的使命,这不仅是科学的发展,更是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通过不懈的努力,相信生命科学一定可以为我们的带来更好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张庆华.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J].广西医学,2002年04期
[2] 赵贵英.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01期
[3] 郑铁曾.生机勃勃的发酵工程[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 篇4
郑建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
一、智能化 —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1、图书馆建筑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性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影响人们生活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人们对自己居住、生活和从事各类活动的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2)建筑作为人类一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必然为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而吸收当时的先进技术,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轨迹,建筑也必然反映当时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
(3)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宝库,其建筑被人们视为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机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图书馆建筑在按照自身特有规律发展的同时也必然遵循建筑发展的共同规律。现代图书馆建筑为适应功能发展的需求,非常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近年来智能建筑的蓬勃兴起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智能化也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2、图书馆建筑向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
(1)21世纪图书馆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的高新技术装备上。而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是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得以贯彻和实施的保证。
(2)环境的舒适性是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和文化建筑特质的突出体现。舒适环境的创造,除需充分运用设计、装修和借助自然环境等手段外,更需要技术装备的必要支持。
3、图书馆建筑实现智能化的目的图书馆建设中实施建筑智能化系统,旨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与各种机电设备的有机结合,提高建筑物运行、管理、安保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在为读者和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实现节约能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智能建筑与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构成1、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基础:4C(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CRT)
4C技术综合运用于建筑物中,利用集成方法,对4C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运行于建筑物中,具有监测、控制、管理及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智能化系统,即建筑智能化系统。
2、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构成根据功能划分为三大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称为3A建筑。
(1)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的监控范围很广:
① 变配电监测
② 照明监控
③ 空调系统监控
系统的优化运行对节能至关重要。
a.冷水机组系统监控
b.空调机组系统控制
c.热交换系统监控
d.送排风系统监控
④ 给排水系统监控
⑤ 电梯监视
⑥ 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等均须符合我国现行消防规范要求。⑦ 安保监控系统
安保监控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重点部位防盗报警、通道管理(门禁)和保安巡更等子系统。
a.闭路电视监控(CCTV)系统
主要对重点部位进行监视(出入口、大厅、珍贵文献库、计算机室、开架阅览区等)。
系统应具有联动功能。
b.防盗报警系统
c.门禁系统
d.巡更系统
⑧ 一卡通系统
⑨ 车库管理系统
⑩中央监控系统
作用和功能
应具有的特性
图形化编程功能、各种参数设置和修改、记录和打印、多级密码管理、综合节能控制程序等。
(2)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是智能建筑内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连,保证大楼内部和大楼内与外界互通信息。
CAS与OAS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图书馆应根据自身对通信服务功能的实际需求选择和调整CAS的具体内容。
① 语音通信系统
② 卫星电视接收和有线电视系统
③ 公共广播系统
④ 电子会议系统
新建图书馆大都设有报告厅和相应的展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等。这些空间需要配备必要的电子会议系统,包括:
a.视频会议系统
b.同声传译系统
c.大屏幕投影系统
d。音频扩声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的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实现办公自动化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进而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防止或减少人为的差错和失误。
OAS这种专用型系统虽然不能由建筑来提供,但却需要建筑提供实现OAS所需要的一定的物质条件。
(4)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简称PDS)已经是相当成熟的系统(技术、产品、施工、验收标准)。
根据“物尽其用、经济合理”的原则,智能建筑内的综合布线系统应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选用多重传输媒体:
以多模光纤作为建筑物内各种信息的主干通道;
以超5类非屏蔽(UTP)双绞线(8芯)在水平子系统中作为计算机网络和电话线缆;
以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2芯或4芯)在BAS中作为信号采集、控制、广播等线缆;
以同轴电缆作为CCTV和CATV的视频线缆。
智能化系统实施中各种线缆要统一设计,统一布局。
综合布线系统要保证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和通信(包括语音、数据、图形、图象及多媒体信息等)能力达到目前的先进水平。系统设计要求具有完整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网络设备和程控交换机)位置。
(5)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可分为两种模式:
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MAS(Management Automation System)模式。基于BAS的楼宇管理自动化系统BMS(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模式。
建筑智能化系统构成示意图
三、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系统实施原则和工程中应注意的几点
1、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整体优化,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能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功能和作用。系统设计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
(2)开放性
(3)先进性
(4)成熟性
(5)可靠性
(6)可扩充性
(7)经济性
(8)可管理性和便于操作性
2、工程中应注意的几点
(1)图书馆方面要与专业公司充分交流
签订供货和施工合同前的深化设计
(2)划分工程界面
特别是与被控设备的界面
(3)对信息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快要有所考虑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篇5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发生变化,称为水文效应。
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可分两类:直接影响,是指人类活动使水循环要素的量或质、时空分布直接发生变化,如兴建水库、跨流域引水工程、作物灌溉、城市供水或排水等。均直接使水循环和水资源的量、质发生变化;间接影响,指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局地气候,以间接方式影响水循环各要素。例如植树造林、发展农业、城市化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推动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弄清其机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
1)水利措施水文效应
农田水利措施主要包括灌溉、排水措施、山区梯田谷坊措施、平原圩区的控制措施等,其水文效应则各异。
农田灌溉主要通过修建蓄水塘坝或提水工程、输配水系统等措施,以满足田间灌溉的需水要求。这些蓄、提、引、输水措施一旦实施运转,就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流量过程及水量的空间分布。一方面引取河水减少了上游河水来量;另一方面,引取的水通过输水干、支、斗、农、毛渠及田间渗漏补给地下水,抬高了地下水位,最终再回归下游河道。由于大规模灌溉,不仅抬高潜水位,而且增大了土壤含水量,这就使潜水和土壤的蒸发量增加,因而使得灌区上空往往温度低,湿度增加,为降水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美国伊利诺斯州水利勘测设计院资料,灌溉能使夏季雨量明显增加。
地表或地下排水的效应,主要是加速地下水消退,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潜水蒸发,从而加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使水流量增加。同时,排水能减少地面积水和蒸发,改善汇流条件,加速水流的汇集,从而增加河川径流量。排水区在流域中所处位置不同,对洪峰流量的影响也不同,排水工程在流域上游,则加速洪水的汇集,加大洪峰流量。使洪水过程线趋于尖瘦;处在流域下游将可能降低洪峰,拉平洪水过程。排水措施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排水河系的密度和深度。
山区修筑水平梯田、谷坊、鱼鳞坑等,主要是改变坡面和河流的坡降及糙率,拦蓄和延缓了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变地表水为潜流,因而延缓洪水过程,同时也起着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三角洲平原感潮河网区地势低平,为了防洪挡潮及降低地下水,通常修筑圩堤并建立以骨干河道和水闸泵站为主的联圩分片治理的大控制体系。这样大面积圩区被圩堤水闸所包围,内外河关系受人工控制,虽然改善了圩区农业生产条件,但大控制缩小了河网的调蓄容积,增大了外河洪潮威胁,而且内河被控制,水流不畅,往往使内河遭受污染,并日趋严重。2)农业措施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农业措施包括:
①农业土地利用,如开荒耕作和放牧、作物种植等;
②农业改良措施,如农田基本建设、农田灌溉等;
③水土保持措施,如荒山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高耕作、修水平沟、鱼鳞坑等;
④土壤施肥和农药施用,如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施用等。农业措施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范围广、变化缓慢,是水文效应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农业措施影响水文过程: 农业措施影响水文过程,主要是通过改变径流的产流、汇流条件及蒸发和下渗的条件而反映的(见土壤水)。农业措施水文效应的性质和大小,因农业措施的不同而异。如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蒸腾量,需水量差别也很大;不同的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具有不同的耗水量,垦荒耕种以及深耕、土壤保墒措施等都能改变土壤的下渗能力;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有防止水土流失、增加降水下渗的作用;修筑梯田还会改变坡面汇流条件,延缓汇流过程等。但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效应取决于措施的设计标准,当降雨量超过水土保持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使措施失去保水保土的功能。从水文效应的大小来看,在设计标准内它与降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水土保持的效应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小。
城市水文效应
城市化水文效应是一个公众尚未熟知的概念,它是指在快速城市化区域,由于屋顶和硬质地面等不渗透面积的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的雨水汇流特征改变的现象,其表现为洪水总量增多,洪峰流量加大,洪水汇流时间缩短。简单说就是城市化产生的不渗透地面把本应渗入土中的一部分雨水给截留了,从而更易产生洪灾。
2004年7月10日北京的一场暴雨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不便,实际上是一个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遇到的问题。这场降雨提醒人们注意快速城市化本身所带来的不利的生态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际上城市化水文效应是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曾经普遍遇到过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应该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西方城市开始时忽视城市化水文效应,直到影响城市运转再加以改造的老路。产生原因
城市化是促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强大因素之一。城市化的过程增大了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城市兴建和发展后,大片耕地和天然植被为街道、工厂和住宅等建筑物所代替,下垫面的滞水性、渗透性、热力状况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集水区内天然调蓄能力减弱,这些都促使市区及近郊的水文要素和水文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城市的热岛郊应、凝结核效应、高层建筑障碍效应等的增强,使城市的年降水量增加5%以上,汛期雷暴雨的次数和暴雨量增加10%以上(见城市气候)。地表不透水面积比重很大,地下满布着排水管道的市区,截留、填洼、下渗的损失水量很少,水流在地表及下水道中汇流历时和滞后时间大大缩短,径流系数和集流速度增大,使城市及其下游的洪水过程线变高、变尖、变瘦,洪峰出现时刻提前,城市地表径流量大为增加。如上海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增加20~25%,为此增加了城市及其下游防洪、排涝的压力。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气向大气排放后形成的酸雨,使天然水体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通常在枯水季节,河川径流减少,稀释能力削弱,水质更趋恶化。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下游水体一般都受到污染。天然水体水质恶化更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
城市迅速膨胀,人口高度集中,工业迅速发展,城市需水量也急剧增加。城市居民用水的消耗定额平均为农村居民的5~8倍,新兴工业的耗水量更多,对水质的要求更高,故城市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例如上海1949~1980年间,人口增加了1倍多,用水量增加近6倍。城市供水日益紧张,原来的地表水源和供水设施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许多城市超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日趋枯竭,不仅带来了水资源危机,甚至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为此,不少城市采取远距离引水的途径,以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气向大气排放后形成的酸雨,使天然水体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通常在枯水季节,河川径流减少,稀释能力削弱,水质更趋恶化。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下游水体一般都受到污染。天然水体水质恶化更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
森林水文效应
森林对蒸发、降水、径流等水平衡要素及河流、地下水、泥沙等水文情势的影响。又称流域森林影响。
①对蒸发影响:森林地区的降水,为林冠枝叶和林下枯枝落叶层截留。截留作用主要发生在降雨初期,一次降雨最大截留量有一定的数值。林冠枝叶截留的雨量最终消耗于蒸发,它与散发量(通过根、茎、叶向大气逸散的水量)、林内地面蒸发量共同构成林地蒸散发。林地蒸散发中散发量占很大比重,地面蒸发量较小。气候湿润,有充沛水分供给蒸发的地区,森林对流域的蒸散发影响不大;气候干燥,水分供应不足的地区,林区蒸散发比非林区大。②对降水影响:一般认为由于林冠大量蒸腾,林区上空水汽含量增多,湿度大;大气中水平气流经森林阻碍被迫抬升等,都有利于降水;林区内多水平降水。苏联卡明草原58年观测资料表明,森林地区降水量比空旷地区大 9%。中国的野外调查及实验资料也有这样的现象。但亦有不少资料表明,森林对降水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林下土壤的下渗强度一般比非林地要大得多。这与林地落叶层能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森林土壤中根系发育、土壤中有机质多、团粒结构发育等有关。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陕西省黄龙林区的测定,林地的稳渗率比周围的耕地和草地都大。③对径流影响:包括对洪水、枯水、年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等的影响。对于一次孤立的洪水,森林有明显的降低洪峰、减少洪水流量、延缓洪水过程的作用。对于连续洪水,林区洪水流量通常比非林区大。在一般情况下,流域内林区枯季径流量比非林区大,年内分配也较均匀。森林对年径流的影响比较复杂。森林流域年径流量比无林流域小,森林砍伐后会使年径流量增加。大面积森林随气候和下垫面性质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苏联在喀尔巴阡山南北坡36个流域内的调查表明,年径流量随林率的增大而增加。中国通过对比流域分析表明,北方干旱地区年径流量随林率增大而减小(石质山区除外),南方湿润地区则相反。从热带到温带,年径流量均因森林砍伐而增加,造林后则使年径流量减少。④对地下水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山区森林下渗的水量对地下水补给有利;平原森林对地下水影响随气候条件不同而异。⑤对生态环境影响:森林能防止土壤侵蚀。流经林区的河流通常含沙量低,水质好。森林砍伐后河流含沙量、有机物等增加,主要表现在硝酸。森林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显著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对开发和营造森林,对环境质量的控制和改善均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初,瑞士、美国和日本等国就开始进行有林地和无林地的对比试验及森林砍伐对径流影响的研究。中国除进行试验流域对比分析外,还采用了流域模拟等方法。森林水文效应涉及到森林、水文、气象、土壤等多方面的问题,关系复杂,不同自然条件差别甚大,很难以一概全。尤其是在精确的实验测定基础上得出的局部地区的水文效应,很难推广。今后会通过对各地区、各种自然条件下的水文效应实测资料,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一般规律,为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总结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篇6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姓 名:
王 古 月
学 号: 2009100207
专 业: 地理科学
年 级: 09地理科学
2012年11月11日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化打乱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变化 温室效应 战略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2O、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其影响是全方位、多尺度和多层次的,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各种灾害,给敏感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 全球变化的现实与趋势
(一)现实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 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GlobalClimate Chang)1990年公布的研究结果认为,大气中CO2的浓度从19世纪前的280ppm达到现在的350ppm,结果还预测,按现有大气CO2浓度增长的速度,到21世纪中叶(2030-2050年), CO2浓度将加倍(560ppm-600ppm),将导致全球增温1-3.5e,到下世纪末全球温度将增加1.5-4.5e,且纬度不同增温程度也不同,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将升高5-10e.我国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一直比较重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七五”计划开始,国家连续资助了一系列与气候有关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经费支持强度也不断增长。近年来,为加强对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和评估,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的研究项目。随着项目的执行和完成,不仅提高了我国气候学科的水平,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气候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制定有关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二)趋势
预计到2015年前后,随着上述大型国际科学计划的完成,目前困扰科学界和政治界的许多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及其影响等问题,将得到完全解决或部分解决,IPCC报告也将对这些成果及时做出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国内情况而言,未来在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对策方面将继续跟踪世界前沿,发展气候影响综合评估模式,深入研究气候对我国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政策。重点开展人工生态系统和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模拟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影响阈值问题研究,进行气候变化对我国直接影响的综合经济分析,为制定适应战略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一)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物种约有 1300 万到 1400 万个。其中,已经被人类定名的物种约有 170 万个,大多数现存物种尚未被记录与描述。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 75 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 3 个物种灭绝。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 10 ~ 30 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丧失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还会影响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危害。例如,频繁暴雨和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沼泽系统和珊瑚礁的影响。IPCC推断,若全球气温上升3-4e,许多珊瑚礁系统将严重毁坏;冻原和北方森林的扩展,热带、亚热带和北方生态系统火灾将增加,这些变化必将引起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全球变化对全球水环境的影响
全球用淡水只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3%,而两极冰川和冰帽的淡水量就占 2%,不能够使用。因此世界上80 个国家的 40%人口都面临着缺水的危险。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 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大规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 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 9000 立方千米。
目前全球的淡水资源仍面临过度开采和大面积的污染,有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污染物排放量将增加到16 000-21 000亿m3,水资源将受到严重污染。我国的水体污染也十分严重,据统计, 1990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354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94亿t,70%左右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据1990年评价的94条河流城市段中, 7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0%受严重污染。有专家认为,在21世纪,水资源危机将取代能源危机,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
(三)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我国农业气候的热量资源有改善趋势,北方复种指数将会提高约15%,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也非常有限,有研究表明:由于温度增高,积温增加,使作物物候期提前、生长季延长,冬季气温增高显著,低温冷害减弱,作物种植制度发生变化,作物产量提高;但同时降水总量减少、降水变率加大、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使径流量变化加剧、土壤含水量降低、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水供需矛盾加剧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加剧等负面的影响。
(四)全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在各种气象条件中,如图2.1所示,气温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为敏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变化以及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疾病发生的频率与种类以及区域都有明显地变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和复杂,人类健康更多地被认为是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和制度所决定的综合结果。因此,人类健康被看作是可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状态的一项高水平的、重要的综合指标,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人类健康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任何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人类健康,甚至会给人类带来危机与灾难.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后果增强了人类对目前和未来健康的关注,对全球健康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人类健康已经成为目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健康对环境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和适应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科学和人类卫生事业所要思考的重要工作,并引起了众多科学家及国际组织的重视和研究。
三 对策
图2.1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影响已远远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治理。
(一)充分发挥主权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的主导作用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应发挥其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各国政府应依据《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和减排时间表,在制定国内、外政策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方案。同时,要严格履行它们在议定书中所承诺的减排义务。首先,各主权国家应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案中,并置于一个优先的位置。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的那样:气候变化表面看是一个气候环境问题,但实质上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一个与社会、经济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①各国政府应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切实发挥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指导作用。②各国政府应进行积极的努力,采取可行的措施,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提 供政策上的保证。③各国政府在其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 济的增长方式,重点治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制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并保证得到贯彻实施,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二)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不同于主权国家的机构,早在19世纪就已经产生,它是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强,尤其是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在国际事务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要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次,要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如世界气象组织和绿色和平组织。一方面推 动国内国际政治的“绿化”,通过许多的方式促使各主权国家和国际机构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关注;另一方面,呼吁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主张人类要转变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
[1] 葛全胜,陈泮勤,方修琦等。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挑战与研究对策。地球科学进展,2004,(19)8。
[2] 叶笃正。中国的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3] 廖静秋。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0,3(11)。
[4] 许慧慧,施烨闻,钱海雷等。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 篇7
自人类出现后, 在其生命和生存活动中就不断使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壳内部构造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规模和速度随着人口的增多, 科学技术发展愈来愈大, 把人类造成的这种变化作为一种地质作用 (即人类的地质作用) , 与其它营力地质作用相比, 其所占的比重在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 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其它某种或几种营力地质作用。在认识现代地质作用时, 忽略了人类的地质作用, 就不能全面了解现今的地壳变化。此外, 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环境是由生产这些环境的地质作用巧妙地平衡。当人类改变某些地质过程时, 则破坏自然平衡, 以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类的地质作用对生存环境影响, 是本文讨论的主要课题。
人类地质作用对生存环境影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 人类的地质作用对环境破坏
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范围与生物圈的范围是不一致的, 可以把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活动范围称为智力圈。人类社会发展初期, 智力圈主要限于陆地表面, 现在它包括地壳、水圈、大气圈的全部范围。由于航天技术发展, 智力圈不断壮大, 甚至已超出地球的范围。
人类的地质作用现阶段仍然主要集中在大陆型地壳的表层。人类从地壳中采出的各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有用物质并加工利用, 按其作用方式也可以分成为破坏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1.1 人类的破坏作用
1.1.1 人类机械破坏作用
机械破坏作用是通过爆破和挖掘进行。在采矿和工程建筑中用爆破方式使岩石、矿石破碎最为普遍。此种破坏作用速度比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海水的破坏作用中任何一种都快得多。例如:把地面流水对山岭形态的破坏, 在人的一生中几乎难以察觉, 用人工爆破主要方式, 可以在一夜间削平一座山头。又如蛇曲而发展成牛轭湖要经历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而人类的地质作用却可以使它在一、二年的时间内实现。
人类对地壳破坏作用, 在开采过程中更加明显。据资料统计:按世界上铁、锰、镍、铜、锌、煤等矿石产量估算, 开采这些矿石所爆破并采掘的岩石达数百亿吨以上, 同时考虑到现在开采利用的元素已近100种, 再加上建设对岩石破坏, 其数量更多。
人类破坏作用的速度、规模、数量与范围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大。人类发展初期, 破坏作用以挖掘为主, 速度慢, 规模小。随着炸药的发明和爆破能力的扩大, 破坏的速度愈来愈大, 规模也愈来愈快。进入二十世纪原子弹和氢弹的出现更使人类的破坏作用到了新的程度。十八世纪人类只利用19种元素, 二十世纪前半期已经采用了59种元素, 而现在已达到100种, 现在破坏作用的范围也从地面向地下深度发展, 从陆地向海底发展。目前最深的钻井达6000米, 超深钻进达11000米, 可以预料, 这些深度还将不断增大。
对固体岩石的机械破坏作用, 使地下形成许多垂直的和水平的管状空洞与一些倾斜的面状空洞。它们的总体排列是以矿体倾斜面一致, 当地下采矿空洞崩塌时, 则在地面形成断裂、塌陷, 塌陷的深度可以由几毫米到十几米。露天采矿则在地面留下一些深度与面积各不相同, 形状不规则的阶梯状凹坑。
此外机械的破坏作用还可以由开采天然气、石油、地下水和液态物质引起。这类开采使地下岩石密度下降, 不能承担上覆岩石的重量, 因而这会产生沉陷。
1.1.2 人类的化学沉积作用
化学破坏作用是人类加工矿石或利用开采的矿物资源时发生的。这种作用使矿石或矿物成分改变, 有的元素相对集中, 有的元素相对分散, 如在燃烧煤和石油时, 碳元素分散, 总的结果使一些元素在现代地表沉积物中增多。这些物质与人类生产、生活排出SO2及CO2一起, 会加速岩石在地表的化学风化作用, 从而导致岩石破坏加快。
1.2 人类的搬运破坏作用
人类的搬运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机械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分选明显, 因为人类总是把同种元素矿物、矿石放在一起搬。搬运的方向是从地下搬向地面;从山区搬向平原;从海底搬向陆地;从某种矿物、岩石集中地点向缺乏这种资源的地点。废石搬运近, 矿石搬运远, 可以从地球这边搬向另一边, 而且搬运量也是相当惊人的。人类的搬运使地壳产生较大变化, 今天研究这种规律, 预见其后果, 是环境地质的重要内容。
1.3 人类的堆积破坏作用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废杂数量可观, 可分为如下一些类型:
废石堆积:是指采矿活动中由地下采出夹石、围岩等无利用价值的岩石所形成堆积物。这种堆积物大部分堆放在矿山附近的地面, 少部分作为回填材料, 堆放在地下坑道或地面采坑中。在地表较为平坦的地区, 废石堆积成高几十米甚至高达几百米的圆锥形石堆。在山区则堆积在山沟中, 逐渐将一些山沟填满。废石堆积物无分选性, 无磨圆性, 大小混杂的角砾岩石组成, 一般无层理。其成分与矿体附近岩石相同, 化学成分未变, 可看是一种机械堆积物。
废渣堆积物:是人类生活中抛弃的废品—垃圾堆积。其数量也不容忽视。例如:美国城市居民每人每年抛弃的垃圾可达一吨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垃圾有10多亿吨, 其成分是有机质和无机质混和物。
建筑物堆物:是经过人类一定程度加工, 按一定的形状和目的堆积物质。按其加工的情况不同, 可以分为松散的土、石堆积物, 即没有加工固结物质的建筑物堆积。如铁路、公路路基、防水土石坝、堤等。另一种为固结建筑物堆积物, 如水泥和柏油路、楼房、水泥建筑物等。考古学上将上述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堆积物称为“文化层”
人类堆积物除其本身可形成一些堆积物质特殊的地形之外, 它还会加重堆积负荷, 使堆积地地面下沉, 下沉的深度可达十几米, 同时还可形成挤压和断层带。在一些城市地区由于建物有重荷, 加上过量抽取地下水, 使城市地区形成碗状下降形, 而在其周围形成环状降起带。如果任其发展, 其后果不勘设想。
2 人类的地质作用对环境危害
2.1 采矿业对自然环境危害
矿石被采出后经加工、运输、使用中也能给环境产生变化, 这类变化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
2.1.1 直接危害
是由于矿坑崩塌, 采空地面沉降, 废石堆塌落或滑动等造成, 这种危害显而易见, 一般在采矿石活动中都能注意采取措施, 并加以预防。
2.1.2 间接危害
是对空气和水的污染造成的。对空气的污染最明显的是SO2, 其来源于金属冶炼和煤的燃烧。在SO2的浓度为0.3PPM时人和生物者能有所感觉, 许多植物在SO2浓度0.3—0.5PPM时就受到伤害, 生长显著减慢甚至死亡。当浓度达到5PPM时, 可给人的呼吸率增加, 肺活量减少, 致使得气喘病。在大气中SO2能与O2化合生成SO3, SO3吸水性很强, 可形成硫酸微粒, 当硫酸粒随雨降落, 可形成酸雨。酸雨可造成大片森林死亡, 可提高江湖水的酸度, 从而影响水中生物存在。
全世界每年开采出30多亿吨煤、30多亿吨石油和一万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 只能在局部造成危害。如在煤矿矿坑中, 在汽车大量集中的大城市中, 在空气不流通房屋中烧煤等, CO都会危及人的健康或造成死亡。CO2的大量排放, 使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提高。自1990年以来大气层中的CO2含量增加10%以上。CO2能捕作红外线, 且有对地面保温能力。目前大气层中的CO2为0.03%, 若增加一倍, 就会使地球平均气温上升3度, 使两极冰川融化, 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使地面上一些富饶的平原区被海水吞没。为此世界各国提出走低碳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非常正确。
粉尘是大气污染的另一种物质。粉尘的颗粒产生于固体矿石破碎时, 在矿石开采、磨碎、运输时都能产生。在存放或燃烧使用过程中也能由于种种的原因引取矿物粉尘进入大气中。粒径小于5微米粉尘颗粒可被吸入人的肺部, 对人体造成危害—患矽肺病。又如石棉纤维非常长, 直径达1—3微米。在石棉开采, 石棉制品破损、风化时, 石棉微粒进入大气中可瓢浮很长的时间。当被人吸收后, 较长的沉积在肺泡以上的呼吸道内, 较短的直达肺泡或穿透到肺泡组织周围。还可以穿透胸膜, 引取肺病。另一方面, 大气中的粉尘增加, 可减少太阳辐射强度, 使地球的平均气温降低。
全世界因饮用污染水, 每年死亡一千四百万人。矿业活动是使水质污染的原因之一。矿业活动使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采矿活动中的用水, 抽出矿坑水, 选矿和治炼过程的用水等。其中后者用水量最大, 它占矿山总用水80%以上。一般从开采到治炼每吨金属矿石, 用水量是2到4吨, 最高可达8.8吨。在这些水中常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超过了人体容许摄取含量的物质存在。人饮用了这种水, 吃了用这种水种植的农作物或在这种水中生活的生物, 会引起各种疾病。同时在一般情况下矿业造成污水对水中的生物及生态系统影响更加严重。
海洋中的污染也由于矿业活动而日益严重。仅石油污染一项, 据统计, 由于大陆架地区油井事故, 海湾边含油选矿水及海洋中油船漏油或翻船事故, 每年流入世界大洋中的石油达13亿。 (单位) , 甚至更多。大平洋和印度洋采出的水样近50%含石油。石油薄膜使进入大气圈中水份减少, 破坏了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循环, 也影响了气温, 从而使地球上的天气状况会有所改变。现在许多国家已经注意通过改进采矿技术, 控制矿山或选矿厂附近的地面沖刷或渗透等措施, 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并注意尽量利用自然界的净化能力来防止水污染。
此外, 矿业中的固定设备, 矿山内部的移动设备和运输设备发出的噪声, 矿山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和空气沖击波都会在较少的范围内引起环境改变, 对人类产生一定危害。
2.2 地表水或地表水体对自然环境危害
人类对自然界地质作用改造, 规模最大的是对地面流水改造。在陆地上修建了数以万计的, 大大小小的水库及巨大的河流改造工程, 打玻了自然界水循环平衡。
修建水库引起环境改变是多种多样:可使上游地下水位升高, 使地下水地质作用发生区域性变化, 水位抬高可使水库发生崩塌, 产生地质灾害。更加严重是修建特大型水库可能导致水库地区诱发地震。同时巨大河流改道工程也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对其可能出现不利影响要予以研究和注意防治。
2.3 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在不断增多, 扩大升级。而城市化带来的地质问题, 主要由于地面流水和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的影响。由于大量修建房屋、道路、广场、排水沟等, 使原来绝大部分地面被屋顶、水泥、沥青等人工建筑物所复盖。因而下雨时, 雨水再也不能通过这些地面渗入地下或在土壤中停留了一断时间再逐渐的流向沟谷或河中。这就使城市周围低的地区地面流水的流量比城市化以前增大, 侵蚀作用增强。洪水泛滥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 由于渗入地下的水量减少和大量抽取地下水供城市人口和工业使用, 使地下水的水位急剧下降。此外, 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土、砂、砾等建筑材料多在城市附近采
取, 建筑时需要平整土地等均会引起城市及其附近的局部地形变形。因此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城市安全。
3 按科学发展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
3.1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健康
自然形成的环境地质, 即原生地质环境。它对人类生活存在重要的影响。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灾害会使人类伤亡;矿石和岩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体质和健康。在我国古代对地质与人类生存关系曾有不少论述。例如对水、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就曾经提出:, “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甘水所多好与美人, 坚土人刚, 弱水人肥”等。现代科学发展使我们能更好地研究这些问题。为此,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必须在充分遵重客观规律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保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3.2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按科学发展的要求,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首先必须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 提高开发矿产资源准入门槛, 加大落实矿山环评力度, 对其新上项目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验收。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 切实保护人类的健康。在能源领域, 坚持走低碳经济—即能源高效利用的道路。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观念的根本转变, 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次重大进步。
(2)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不能再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做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 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为目标,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彻底消除产业结构趋同, 低水平扩张的问题, 建设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促使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提高全社会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评价 篇8
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遗传和后天两种。遗传表现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表现形态和生理特征,为先天适应。例如在热带地区,由于气候原因,那里的人们具有皮肤色素深、身材矮小的特征,他们的后代基本继承了这种特征来适应当地的气候;后天适应是指人类生命期限内,在特有的气候条件下继承适应能力形成的。例如,出生在高海拔地区的儿童体重较轻,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但因氧气不足导致呼吸系统更加健全。因此,人类一般适应出生地气候,例如:南方人适应潮湿多雨,北方人适应干旱多风,迁居地改变就会出现水土不服而产生疾病。气候变化对人体部位的反映是非常敏感的,气象因素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影响到人体部位,各种天气、气候,以及气象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生理反应。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健康带来诸多危险,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是气候带的改变,热带的边界会扩大到亚热带,温带会变成亚热带。数据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气候带约向极地方向推移100千米,而这种推移不可能是均匀的,某些气候带会因高山、海洋、荒漠的阻隔而间断甚至消失。热带非洲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高发地区,也是病毒性疾病最大的发源地。随着温带地区的变暖,将使感染或携带病原体(尤其是病毒)的分布区域扩大,每年的危害期限延长,使这些疾病的扩散成为可能的事实。
气候变化的另一结果是,适宜媒介动物生长繁殖时空范围扩大,从而使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期扩大。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与动物越来越频繁的接触,病原体(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可形成新传染病的病原体。由新病原体引起的新传染病对人类是最具危害性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它将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由于高温热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导致以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或死亡率增高。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由于极端天气的出现,如夏季高温、冬季温暖、干旱等,往往会造成局地空气质量下降。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导致空气污染物不易排放出去造成严重污染。大气中的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由此产生病理改变,出现临床体征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由此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例如,近年发生在北京等地的雾霾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且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试验表明,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量将增加2%,皮肤癌变发生率则增加4%。地面增加的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具有十分有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评估,目前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1.由于气候变化通常伴随其它各种环境变化,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不是唯一的,还受其它如遗传、自身素质、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关键要从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分离出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多变的、复杂的过程。事实上,人类健康水平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生活以及社会福利的综合反映。研究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要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生物过程、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
降低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开展气候与人类健康问题研究,建立健全影响健康的预警系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要树正气,二要接地气,三要顺天气。树正气: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接地气:一是要把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加以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推动生态立法和环境立法,严厉打击生态犯罪和环境犯罪,确保民众生存安全和生命安全。顺天气:一是要降低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二是要对灾害和次生灾害进行评估。三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和救援体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气、地气、天气相通,就不生浊气,没有浊气就不生雾霾。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经络不通易生百病,经络相通百病皆无。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推荐阅读: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05-10
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06-07
性科学与人类生殖感想07-20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水与人类》08-29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05-21
化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06-19
人类影响06-0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09-04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