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篇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是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通过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酸奶等食品,提高动手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内容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素材。高效课堂的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经历,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参与度。
授课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活动环节,看到了学生的反应积极踊跃,兴趣浓厚,并且能够联系生活经验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由此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下面几个方面处理的较好:
1、在教学中,我把“发酵现象”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了改进和拓展,教学效果很明显。分组实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意识。并且我对书上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把装好材料的瓶子放在保温桶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40 ℃左右,让学生更快看到实验现象,提高了课堂的实验效率。而且拓展了实验,把气球收集的气体通向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成分,并请同学闻一闻产物的气味。通过上述处理,学生对“酵母菌发酵”所需要的原料、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有了较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课本上阐述的 “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相关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甜酒的制作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课前把这一制作过程录成了教学短片,而不是利用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源,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甜酒的制作过程加以解说、品尝甜酒,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并且鼓励学生课下亲手制作酸奶,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3、新旧知识的联系。本节知识性内容不多,但与前后知识联系很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这一点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制作甜酒的内容时,紧密围绕前边学过的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内容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繁为简。在“发酵现象”的实验中,我设置了演示对照实验,增强学生对实验材料的认识,加深了学生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进一步理解。
4、本课把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从课题引入、实验演示照片,自制的甜酒制作视频等,幻灯片张数不多,但恰到好处,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使学科课与信息技术较完美结合,起到了理想的辅助教学作用。
5、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学习,学生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的全部过程,这样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敢于相互的去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和想法,进行交流讨论。小组间形成竞争意识,课堂在竞争中变得无限精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面向全体学生在这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
首先,自制的制作甜酒的视频由于设备和技术问题,剪辑效果一般,整个甜酒的制作过程感官上不够连贯,但还没有影响到教学效果。
其次,前半部分占用教学时间稍长,导致练习时间较少。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作为教师我们自身应该积极创设条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寻找方法,体验过程,使生物教学成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活动,使学生尽情享受生物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教学设计;生物教学;细菌真菌;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96-01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4.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二、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本设计的教学重点只要为: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探究实验设计方案并实施实验的过程。教学难点为: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同时需要准备:发霉的馒头,多媒体等教学用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生物的时间也不短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和环境中的生物打交道,那么大家猜猜,自然界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是什么呢?
生:学生可能争论、要么动物、要么植物。
师:是植物吗?是动物吗?
其实啊!自然界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并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植物和动物,而是细菌。
师:仔细想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细菌的身影吗?
生:没有
师:既然细菌的数量那么多,那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呢?
生:因为它们太小了。
师:对、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神秘的细菌和真菌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生活在那里,我们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四章的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出示学习目标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
(2)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3、教学内容
(1)菌落
这节课,我们首先要接触一个大家非常陌生的名词——菌落,对它的概念同学们可能很陌生。但是我相信大家都见过它,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材料,看看,这块馒头怎么了?
生:长毛了,有斑了。
师:在生物学上,我们不能把它们称为毛或斑,应该称之为“菌落”,那么请大家阅读课本关于菌落的概念。
生:口述菌落的概念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的发霉是由细菌引起的,而有些是由真菌引起的,那么它究竟是由那种菌引起的,就要从他们的菌落做初步判断,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2)区分细菌,真菌的菌落
阅读课本67页,结合多媒体出示的图片,观察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完成下表:
类型形态大小颜色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阅读课本67页中的科学方法,完成下列的思考题:
①怎样配制培养基?
②什么叫接种?
③归纳、总结出细菌,真菌培养的操作过程
在掌握了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之后,我们来探究一下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细菌的存在,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完成接种这一操作过程
(4)探究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仔细阅读教材68-69页,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思考题:
①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②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③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四、达标训练
1、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1)腐败肉汤表面的白斑 (2)馒头上的绿色毛斑
(3)发霉的花生米 (4)长绿毛的鞋子
2、下面是探究教室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你帮助完成设计。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透明胶带,放大镜。
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吗?
做出假设: 。
制定计划并实施
1号培养皿的处理方法是 。
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 作用。
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 。
(4)观察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①1号培养皿 。
②2号培养皿 。
③结论是 。
通过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适合于生活在 环境中。
参考文献:
[1] 袁振红 梁世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
[2] 郑凯悦.疯狂的魔菌[J].第二课堂(初中);2011:Z2.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2 篇3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尝试制作甜酒、酸奶或泡菜等。
4.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5.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与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区别在于不是“描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而是通过人类在环保、食品制作、食品保存、药品生产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第一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健康,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谁能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来?”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新课的学习。
利用发酵制作食品的过程,许多学生未曾见过,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演示实验。同时,要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或利用教材中的彩图,作为学生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应用的感性材料。由于化学知识的缺乏,学生对于发酵作用的原理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或者制作一个复合投影片,也可以利用板图表示某些细菌中的酶能够促进淀粉等物质分解为葡萄糖,再分解为乳酸,或某些真菌中的酶能够促进淀粉等物质分解为葡萄糖,再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总之要在观察演示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利用细菌和真菌发酵制作食品时,就是要提供适合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练习第一题可以作为这部分教学效果的反馈。
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是一种传统的生物技术,但它又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下亲自尝试制作甜酒。课上要让学生交流制作的经验,还可以将家长品尝甜酒的评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发展实践的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制作各种不同的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等,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进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思考保存食品做法的道理。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教师要重视在各个小组成员以及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讨论并总结出保存食品的主要原理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练习第三题可以作为学生讨论活动的反馈。通过这部分的教学活动,要使学生明确保存食品就是要防止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针对本地区人们使用的食品保存方法,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当前食品保存的方法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为什么?”“怎样保存食品更有利于人的健康?”等问题。
在进行“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练习第二题作为学生讨论的问题。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现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应用的内容,如胰岛素、干扰素、乙肝疫苗等的生产及应用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的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最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内容,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了解本地区人们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对细菌的利用情况,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认同人类与细菌的密切关系,使生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演示实验-发酵现象
酵母是一种真菌,适于在温暖富含糖的液体环境中生存。当它们利用糖类物质生活时,通过对糖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培养瓶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产生的气体会使挤瘪的气球胀大。
原理:葡萄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压力将推动红色液柱移动至排出。
材料:125 ml广口瓶、温度计、自制多组u形管、小烧杯、水浴锅、药匙、玻璃棒、小试管、红墨水。
方法步骤: 1.实验前将器材准备好,橡胶塞打孔,广口瓶置于40 ℃~45 ℃的水浴锅中。
2.u形管中注入5 cm高的红墨水(如图中位置),橡胶塞插入温度计与u形管,温度计置于广口瓶中部,广口瓶中的u形管口距液面保持一定距离。
3.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保持广口瓶及连带装置在水浴锅中稳定直立),加入一勺糖搅拌溶化,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在广口瓶中倒人适量酵母,快速搅拌后加盖橡胶塞(注意密封)。4.用彩笔记录初始状态下的红色液柱位置。u形管口另一端接一盛清水的烧杯。
5.随着发酵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u形管中红色液柱缓缓移动,直至排出,烧杯中的水变红。
6.若想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可在红色液柱排净后将其插入事先制备好的澄清石灰水中,也可以观察是否能使燃着的火柴熄灭。
分析: 教材上观察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需要时间长,在学生课下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课堂上采取这种方法实验可使学生在几分时间内观察到现象,更具有说服力,而且还能直接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学生对发酵以及菌类生活的适宜温度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篇4
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并会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疾病防治的关系
3、说出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你说说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还表现在哪方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关系。
1、观察教材第73页“观察与思考”,讨论并交流各种食品的保存方法。
咸鱼:
香菇:
香肠:
果脯:
罐头:
鲜牛奶:
腊肉:
你还知道哪些食品的保存方法呢?
2、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原因、主要原理。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___________,并在食品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导致食品的腐烂。
防治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_________或________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3、拓展反思:列举本地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咸菜、鱼干等,思考: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
学习任务二:理解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什么叫抗生素?
有些_______可以产生杀死某些____________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抗生素。青霉素是真菌中_______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可用来治疗
等细菌性疾病
2、认识转基因药品的制作方法。
科学家把生物的某种________转入一些________内部,使细菌能够生产药品,这种方法就是 转基因药品的制作方法。例如,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______________内,对其大量培养,使其生产胰岛素,胰岛素可以治疗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说出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________把物质分解,产生的甲烷可照明发电等;一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和_________,使污水得到净化。
2、沧江河就在我们身边,它发出的臭味相信我们都很清楚,它污染着空气,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谁能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向政府提出一些治理方案呢?
三、诊断评价
1、食品保存的方法有()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水
④加工减少水分
⑤暴露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2、抗生素是()
A.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真菌的物质
B.细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C.细菌或真菌的分泌物
D.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3、.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不能产生胰岛素,但是实验室里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胰岛素,原因是由于大肠杆菌体内转入了()。
A.胰腺
B.胰岛素
C..胰岛细胞
D.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
4、我国民间常用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学道理是()
A.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 C.食盐中有杀菌物质
工
D.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
5、冰箱内保存食品可以保鲜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
A.低温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
B.低温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冰箱内密封,细菌和真菌不能进去
D.冰箱内干燥,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生存
6、城市处理污水厂是利用细菌能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原理实现的净化目的。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甲烷
D.二氧化碳
四、课后反思
你学到了什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
贵阳第二十一中学 秦丽君
教学目标
①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②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③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④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⑤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⑥向学生渗透STS教育。
⑦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课前准备
教师:真菌引起农作物患病的标本;CAI课件。
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地衣。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 证地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习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观点,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生物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教学难点:
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细菌和真菌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往往都有这样的印象,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可是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图片和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逐渐形成更新的观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了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也就基本停止了物质的流动,生物遗体就会堆积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甚至让我们找不到立足之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观点。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观察等方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A有关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体片段。B相关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想象:没有植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动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细菌和真菌,世界又会怎么样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观察雪梨腐烂图(1)、学生相互讨论:
A、它们为什么消失了?
B、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影片:“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讨论:
A、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C、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腐生的特点:从动植物的遗体上分解有机物
(3)、完成相关的练习。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故事:图坦卡蒙的咀咒
(1)、观察影片,了解细菌和真菌会使植物患病。
展示有关寄生菌的图片
(2)、菌类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时,自身是如何生活的?
寄生的特点: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得到有机物(3)、完成相关的练习
三、与动植物共生(1)、影片:共生
展示有关共生菌的图片
共生的的特点:共同生活彼此有利
(2)、请同学说一说细菌和真菌对动物和人类有哪些好处与害。(3)、完成相关的练习小结:(略)作业布置: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三、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09-04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08-29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05-10
科学对人类的影响11-13
化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06-19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05-28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利弊10-02
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