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2024-11-15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通用7篇)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篇1

2014年高考文综(广东卷)政治主观试题及答案

二、非选择题:

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自实施车牌拍卖政策以来,就一直未向社会公开收支信息。2013年7月,市民联名向政府提出信息公开请求。年底,相关部门公布了2011-2012年车牌拍卖的大类收支情况,但没有列出明细,市民不满意。

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权利和政务公开的知识,分别分析“市民不满意”“刘某被拘”的原因。(12分)

解析:本题按道理说并不难,为什么学生不好下手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平时在学习时只知道背课本,不能用观点很好地说明问题,特别是针对性强的问题,不能条理阐释和说明。特别是第一问中的市民不满意用课本上什么观点,学生一时找不到。如果从事件本身进行分析,就能找到突破口:材料是说公民要求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不公开或公开不到位引起市民不满。我们可以分析市民要求公开的依据是什么,政府为什么必须公开的依据又是什么,然后再分析政府做到位了没有,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本题是考查公民的监督权相关知识。第二个材料则是强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循的原则。先要列出要坚持什么原则,这个原则的要求是什么,公民做到了没有,最后就得出了结论。其实在做这类题时就是把过程细化找出每种行为的具体理论依据然后再结合材料就行了。

官方参考答案:(1)A.“市民不满意的原因:对政府工作进行依法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或依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是公民政治权利,或公民对政府工作有知情权和监督权)。(2分)相关部门的政务公开不透明、不具体,不利于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或政府部门公开不透明或不具体,不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

B.“刘某被拘”的原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2分)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侵害他人权益。(2分)刘某在行使监督权时,散布谣言,侵犯了陈某的权益。(3分)

(2)结合材料二,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12分)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依据及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对比较简单。特别强调的是在坚持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时要紧扣材料。第一点市民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事实真象,不能凭空捏造。第二点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法律依据,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指导自己的实践。第三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性结合起来,即要遵守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不顾

客观规律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反对放弃努力,无所作为的思想。

官方参考答案:(2)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具体要求: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2分);积极探求民主法制建设规律,用正确的公民权利观指导监督权的行使(2分)。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公民应积极并合理合法地行使监督权(2分)。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倾向,切忌凭空猜测,盲目妄动(2分);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消极无为,放弃权利(2分)。

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粤港澳经济结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改革开发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明显有各自的优势,只要把其整理后条理地写出来就行了。

官方参考答案:(1)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优势互补。(4分)

反思:从参考答案看要把具体的优势的理论依据写出来,如果只把材料再罗列一遍说明没有真正提练出观点。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发展经济,这个问题要借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的要求: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与材料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地说明就行了。因为这是指导全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意义类题目一般是在做法前加上有利于就行了。

官方参考答案:(2)意义:有利于广东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广东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3分)有利于广东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分)有利于推动广东的开放朝着拓展深度和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2分)有利于广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危机的挑战。(2分)

反思:我认为港澳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在国内,但参考答案把它当作国外市场来对待进行分析说明问题,这样是不妥当的.是不是这样理解把港澳当作连接世界的桥梁这样更好些。特别让人感受最深的是要

紧扣材料,答案的准确度会更高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0分)

解析:这个题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知识相关。用这方面的观点结合材料应该是答案要点。

官方参考答案:(3)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3分)积极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3分)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共同弘扬中华文化。(3分)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1分)

反思:在这两点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共同弘扬中华文化。(3分)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1分)没有考虑周到。虽然有差异,但我们是同根,相信最后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有很好的前景。这需要学生要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有一定的发挥而不只死扣课本观点,在教学中希望能为学生的做答留有想象的空间。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篇2

1.试题构成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地理试题延续了2010年高考的风格, 难度适当 (0.62。数值越大, 难度越大, 下同) , 梯度和区分度较好, 符合广大考生的认知水平。试题结构如表一所示。

2.试题特点

(1) 看知识板块——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 全面覆盖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 均在《考试大纲》规定范围内, 所考查考点不刁不偏, 基础性强。如第1题地质构造, 第4题省区简称, 第40 (2) 题植被类型, 第41 (1) 题河流流向等, 均是中学地理的常识。其中, 自然地理和中国地理试题所占分值比重高达50%, 可见基础知识在本试卷中的分量非常大。试题除对资源、灾害、农业区位与地域类型、地理信息技术等极少数内容没有涉及外, 其他必修和选修内容均已被覆盖。仅11道单选题和2道综合题, 就产生如此高的覆盖率, 可见命题者的匠心。另外, 试题在全面考查的同时, 更突出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见表一) 。

(2) 看能力要求——考能力, 重规律、原理, 求理解运用

从表一的“‘能力要求’分布”栏中可以看出, 试题对《考试大纲》要求的四大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查。几乎每道题都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对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综合题中;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试题不多, 但分值很高, 难度也最大。另外, 试题对变化规律和形成原理的考查力度很大。考查地理事物运动或变化过程的试题有:第3题城镇化过程、第6题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变化过程、第7题人口迁移变化过程、第9题土地生产力退化过程等。考查原因、影响因素、判断理由的试题有:第2题由河床淤积向冲刷转化的原因、第5题人均CO2排放量高的主要原因、第11题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第40 (2) 题地中海气候的成因、第40 (4) 题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第41 (1) (2) 题判断的理由等。

(3) 看题型设置——选择题独立设问, 综合题整体渗透

单选题中有5道题是独立成题的, 另6道题则分成3组, 分别根据同一则材料设2个题目, 不过前题答案对后题答案影响不大。41、42两道综合题则是以区域地理为背景, 综合考查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人文地理要素、区域发展探究、选修地理要点等内容, 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综合题所考查的考点如表二所示,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设问的渗透性、视角的整体性、高度综合等特点。

(4) 看信息呈现——语言简练, 图表简明, 图文并茂

试题中文字材料的字数少, 语言简练;图示有坐标统计图、区域示意图、剖面图、结构图各两幅, 共计8幅, 且图表信息简明, 易于读取。图文信息简洁则阅读量小, 可节约时间。

试题中的材料不是直接取自教材, 如第3、4、5、7、8题选用了较新的数据资料, 统计图表中的轴、线、点等都无法从教材中找到, 但又源于教材, 如第1题的图就与教材中的图很相似, 第10、11题的图很容易让考生想起教材中出现的钢铁、棉纺织生产链。试题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设问, 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中学地理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样有利于控制试题难度。

(5) 看答题和评分——弱化计算, 压缩书写量, 严扣要点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的地理计算继续呈弱化趋势, 没有精算, 只有估算。如第3、4、7、40 (1) (3) 题, 它们强调的是对量变及其变化过程, 以及对规律的理解和推理, 而不是数学计算能力的强弱。即“计算”考得少, “思考”考得多;“结论”考得少, “过程”考得多;特殊解题技巧考得少, 大众性思维考得多。这是新高考的又一个特点。另外, 综合题答案的总字数很少, 只有192个字。从评分操作看, 改卷老师对答案要点扣得较严。如第40题, 第 (1) 小题要求回答首都, 答成图中的国家名肯定不给分。第 (2) 小题要求答出植被, 若答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则无分。第 (4) (5) 两小题分别为6分、8分, 答案分别给出4点、5点, 考生只需答对3点、4点即可得满分。在评分时, 所给答案的前2点、3点为必答, 紧扣标准答案, 其他再多的合理答案也只能得另外的2分。

二、备考策略

1.重基础, 抓主干

所谓基础, 从微观上看, 即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核心地图及插图、重要空间等;从宏观上看, 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是必修三和选修的基础。高考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覆盖率高, 基础复习不能缺漏。应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不做难题怪题, 不钻牛角尖, 抓住主干 (各章节中最主要的核心内容) 。

2.重原理, 抓过程

高考不是考对教材的记忆, 而是考四大能力。考生在复习中要高度重视对地理事物变化规律和形成过程的理解。如懂得等值线的形成原理, 划分时区, 区分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分析工、农、商业以及交通等的区位, 寻找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明白区域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区间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考生在复习中要踏实学习, 真正理解并且还可说、画、演示出各种演变过程。如地球运动及其意义, 大气环流, 气候成因, 洋流运动, 地壳物质循环, 内、外力作用过程, 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危害和减灾措施等。

3.重图表, 抓读取

图表是高考试题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作用是承载有用信息、设置问题情境、表现区域特征等。 重视并善解图表是备考的重要举措。

考生在学习和备考中, 一是学活教材原图。如能懂图、说图、原绘、加绘 (如在中图版地理教材的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图中加绘自然增长率、总人口变化曲线) 、改绘 (变换坐标、改变数据、增减要素) 、简绘、自绘 (根据教材中的文字绘成简图) 等。二是总结各类图表。如区域地图、示意图、剖面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等。三是运用各种图表。即读图例、注记, 看坐标、表头, 析箭头、数据, 观分布、变化。四是调用知识思考并解答试题。

4.重案例, 抓整合

用案例来设置情境和问题, 是高考试题的突出特色。考生在复习中要重案例, 抓整合。一是析透教材案例。对“阅读”“活动”“探索”“问题研究”“案例”等主动展开讨论、辨析、质疑, 从中学会分析方法, 提取内在规律, 实现能力迁移。二是整合区域案例。考生在备考复习后期, 要多以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区域为背景, 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地理要素、特征、问题, 并探究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黄土高原, 可整合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特征, 工农业类型及其分布等经济特征, 以及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治理, 煤炭开采、利用及产业转型, 人口分布、迁移等。

5.重表达, 抓“问点”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地理试题总体难度不大 (0.62) , 选择题难度更小, 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主要在于综合题, 尤其是简答题。审准题意, 抓准“问点”, 读准信息, 精准表达, 是得高分的关键。“问点”就是题目要求考生回答的直接问题或核心观点。如第40 (2) (3) 题最后一空的“问点”分别是植被类型、污染大小比较, 而不是具体植物、具体污染分析。第40 (5) 题的“问点”是区域均衡发展。

综合题主要有两类题型:填空、简答。对于填空题的把握:一是答案多为词、词组或短语。二是填入答案后再读题, 应该是通顺的, 无语法和逻辑错误。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地理简答题, 主要考原因和措施两类问题。做简答题时:一是写出序号, 分清层次。如第41 (3) 题, 答成“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有分, 而答成“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不给分。后者层次不清。二是主要答案放在前面, 尽量多答要点。三是突出核心词。如第41 (1) (4) 答案中的 “没有流入海洋”“节水”“调整农业结构”。四是运用地理术语, 避免口语和空话。如第41 (4) 题答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给分, 因太空泛, 不具体。五是对成因和规律的分析要按前因后果的顺序作答。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篇3

1. 以下是三种投资方式风险——收益比较示意图,不考虑其它因素,表达合理的是

【赏析】本题选A。一般地说,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成正相关,如此看来B比较符合题意。但结合现实中的社会实际知识,对于近年来我国CPI指数不断上涨,储蓄收益不断受到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风险等因素影响,储蓄的实际收益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国债以国家的信誉做担保,收益比较稳定,故投资国债的风险在现实生活中反而低于储蓄,而收益却高于储蓄,这也是目前为什么那么多的居民纷纷到银行排队购买国债的原因。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本题不能选B而应选A。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篇4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考查情况:2013年考宗法制、2012年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2011年考科举制、2010年考宗法制。

2014年重点关注:重点复习分封制、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也要关注。

二、中国古代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考查重农抑商、2012年考查牛耕、2011年考土地问题、重农抑商、2010年考土兼并。

2014年重点关注:重点复习小农经济特点,元明清瓷器,宋朝交子、夜市、坊市界限,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新特点,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考查情况:2013年考陆九渊心学、2011年考三教合一、2010年考王阳明心学,大题考宋代文学艺术。

2014年重点关注:程朱理学、董仲舒思想,也要留意明清时期四大思想家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为重点)

四、近代中国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辛亥革命、左倾错误、2011年考辛亥革命、北伐,2010年大题考甲午战争

2014年重点关注:太平天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合作)

五、近代中国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大题考查洋务运动

2014年重点关注:小农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甲午战争后,一战期间,30年代,解放战争)

六、近代中国思想

考查情况:2012年考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大题考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014年重点关注:新文化运动、洋务派思想中体西用。

七、现代中国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70年代反对霸权主义,2012年考第一届全国人大,中美关系,2010年考新中国外交

2014年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三大制度一部宪法)、50年代的外交。

八、现代中国经济

考查情况:2012年大题考计划经济,改革开放,2011年考大跃进,大题考计划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2010年考改革开放。

2014年重点关注: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三面红旗、八字方针调整,大题要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市场经济)。

九、现代中国思想

考查情况:2010年考双百方针

2014年重点关注:邓小平理论、新中国的教育、双百方针遭到破坏、两弹一星

十、近代西方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法国共和制,2012年大题考西方民主政治,2011年考德国代议制、巴黎公社,2010年考法国大革命

2014年重点关注: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

十一、近代西方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大题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2012年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海上马车夫、工业革命。2010年大题考工业革命。

2014年重点关注:本部分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其中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三个内容考得最多,也必然是2014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除了以上三个内容外,也要关注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十二、近代西方思想

考查情况:2013年考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进化论,2012年考宗教改革、浪漫主义、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考相对论,2010年考启蒙运动、进化论、马克思主义

2014年重点关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

十三、现代西方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冷战,2012年考多极化趋势,2010年考冷战

2014年重点关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部分也是历年考查的重点,也要关注。

十四、现代西方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考新经济政策,大题考经济全球化,2012年考罗斯福新政、斯大林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2011年考马歇尔计划,大题考70年代的经济调整。2010年考区域性经济组织。

2014年重点关注:福利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斯大林体制、大题要关注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

十五、现代西方思想

考查情况:2010年考现代主义

2014年重点关注:现代主义、量子理论

十六、古代西方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陶片放逐法,2011年雅典民主政治。

2014年重点关注: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公平、正义,对后世影响)

十七、选修部分

考纲要求要考的内容有:《大宪章》、《人权宣言》、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014年重点关注:就近几年来看,选修课本的内容都没考,但各地模拟题偶尔有出现这部分内容,大都集中在商鞅变法和明治维新这两个内容。

附: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1、政治方面:①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世卿世禄制被打破。②各诸侯国变法,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经济方面: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小农经济出现。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③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

3、思想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②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内藤湖南提出了著名的唐宋变革论观点。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历史从中古转变为近世,是一大变革,这变革把唐宋分割,故后来以“唐宋变革”称之。此学说认为唐末五代是自中世转入近世期的典型过渡阶段,盖因唐宋之际,无论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至宋代遂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就是许多近代的历史现象,都在宋代逐一显示出来,因此唐末五代是各类史事逐渐转变的过渡期,而宋代则是近世期的开端了。

1、政治方面: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宋朝建立二府三司制。

2、经济方面:①商品经济繁荣,唐代出现柜坊和飞钱,宋代出现交子,坊市界限被打破。②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发展兴盛。③重农抑商有所松动④曲辕犁、筒车⑤唐代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⑥宋代开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⑦唐代南方经济有所发展,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3、思想方面:①唐诗宋词。②理学、心学。③市民阶层发展,风俗画兴盛,《清明上河图》。④士人群体兴起,文人画流行。

三、明清时期(14—18世纪)

1、政治领域: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封建制度走向衰落。②闭关锁国政策

2、经济领域:①明清时期政府虽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但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②租佃关系遍及全国。③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明朝棉布日益流行,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⑤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新特点: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广泛使用贵金属白银。区域性商人群体兴起。劳动力也成为商品。⑥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⑦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3、思想领域:承古萌新。①“承古”的具体表现:理学的发展。③“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中西对比,中国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方。

四、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近代化全面展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历史影响。

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五、过渡时期(1949——195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

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政治:《共同纲领》、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三大制度;一届人大召开和1954年宪法制定,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经济:经济恢复(1949——1952年);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调整。

3、思想文化: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制定人民教育方针,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艺术和学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

六、20世纪70年代

1、政治:文革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70年代外交方面开创了外交新局面(三大外交成就)。文革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从僵化体制,强化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转向建立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与法制的重建)。

2、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文革中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催动经济发展

3、思想:文革中极“左”思潮泛滥,“双百”方针被废除,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文革后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改革开放后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1977年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20世纪80、90年代

1、政治: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经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1990年开发和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07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WTO。

3、思想文化:双百方针重新实施。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1995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14——16世纪

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具体而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

1、政治方面: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经济方面:①新航路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②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 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二、17——18世纪

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1、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但由于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尚弱,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

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荷英法美之后,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第一国际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的国际组织;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

但速度快。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权始终未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政治方面:①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较健全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德俄日为典型,保留浓厚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②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③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运动中心由德转移俄。具体表现:1903年俄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方面: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阶段。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美表现十分明显。③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五、20世纪60、70年代

1、政治:60、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欧共体、日本、第三世界)

2、经济:①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滞胀”时期,减少国家干预经济,减少政府支出,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②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新的变化:加强国家干预(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政府采购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制度、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

3、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六、20世纪90年代

1、政治: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篇5

时政热点专题

第27讲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发展

知识梳理

一、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中国古代:①战国时期,通过变法封建制度,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一 些统治者实行的开明政策,促进了一定时期内经济文化的繁荣。如贞观之治。

2.中国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使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成为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如工矿企业开展的民主改革。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治建设,调动了各方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如拨乱反正,平反冤案。同时,政治思想建设保障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如四项基本原则。③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

3.世界史:①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或创造条件。如资产阶级革命。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着政治建设的发展。如工业革命推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主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进行。③重视道德教育,是新加坡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协调发展

1.城乡协调发展:①古代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如: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农村市镇兴起、农业种植专业区域形成的关系。②近代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较迅速。而自然经济的解体,又为这些地区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乡镇企业的兴起。⑤西方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农来的关系,及工业革命后近代城市的兴起。

2.区域协调发展:涉及西部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问题。①明确西部落后、老工业基地形成与衰退、中部相对落后的历史原因。②世界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相关事实,如美国的西进运动与西部开发。

3.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相互促进。古代后期,闭关锁国导致经济发展落后。②近代被迫开放,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目的、原则、格局、成就等。④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崛起,与相关的对外经济战略。⑤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两种趋势,使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

三、可持续发展

1.中国古代,人口增长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及所造成的环境问题。2.“大跃进”运动对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3.近代以来,以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情况,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一些资源利用所还来的环境问题。

4.当今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5.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及行动。

重点解读

一、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从总体而言,工业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农业(农民)为工业化作出牺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工业化的实现,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协调两者的关系特别重要,没有农业的必要奉献,或对农业的过度牺牲,都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例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现表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意识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要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放在重要位臵,使之不断地适应、促进社会经济的

发展。

[例2]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谇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第28讲 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

知识梳理

一、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①“二大”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②“三大”面对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③秋收起义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④华北事变后,面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现实,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⑤延安整风,把反对主观主义、党八股(教条主义)作为重要内容。⑥社会主义道路。“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⑦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实行改革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成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⑨党的历史上所犯的一些“左”的或“右”的错误,其根源就是脱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着手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形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②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党把领导工农运动作为中心工作。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充分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得的人民战争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战场,并在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⑤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坚持人民战争路线,并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通过农村的土地改革,与工矿企业的生

产改革等措施,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⑦1951年“三反”运动,1957年整风运动,都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整风的重点。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靠人民群众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①中国共产党能够正视自已的错误与过失,多次纠正“左”的或“右”的错误,并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使自身得到不断完善。②许多党员与党的领导干部,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一切脱离党的原则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如“二月抗争”。③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延安整风的基本方法。④1957年整风运动,毛泽东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公式。

二、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1.1949年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出了“两个务必”。2.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各个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

4.近年来,把反腐倡廉摆到突出位臵,严肃查处一批又一批的大案要案。5.当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两个务必”。

重点解读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采取科学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而要做好这一切都必须有良好的党风作为保证,拒腐防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例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二、反腐败与廉政建设

腐败是影响一个党、一个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

前夕,就认识到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建国后,开展“三反”运动及对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惩治腐改的决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近年来,党加大了反腐工作的力度,查处了一些大案要案,并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使廉政建设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例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下图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

A.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B.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C.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 D.纠正了官僚主义作风

第29讲 北京与北京奥运

知识梳理

一、古代北京的历史变迁

1.战国时,北京称蓟,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都城。2.隋朝时,北京称涿郡,是大运河的北端。3.唐朝时,北京称范阳,安史之乱爆发地。4.五代十国时期,北京称幽州。

5.辽时,升幽州为南京,北京开始再次成为都城。

6.金时,把都城迁至今北京,迁都前称燕京,迁都后改名中都。7.元朝,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元朝时,大都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8.明朝,攻下元大都后,改大都为北平。“靖难之役”后,改北平为北京,并开始营建北京城。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

9.李自成起义军,1644年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10.1644年,清军进占北京。不久,清朝顺治帝迁都北京。11.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二、近代北京的变迁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1858年的《天津长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2.戊戌变法时期,北京是维新派活动的中心,强学会、保国会等组织相继成立,还有《中外纪闻》等报刊创办。

3.1900年,义和团控制北京线,6月中旬义和团与爱国清军包围西什库教学和东郊民巷使馆区,并发动猛烈进攻。

4.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司令部,统治北京城。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5.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沿线要地。北京处在列强的控制之下。

6.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后,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7.新文化运动时,北京是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也迁到北京。

8.1919年,北京学生发起“五四”爱国运动。

9.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0.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为召开国民会议,实现中国统一而努力,国民会议运动兴起。1928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11.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际,张作霖在北京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李大钊被捕就义。12、1935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掀起一“一二〃九运动”。

13.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攻占北平。14.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15.1949年4月,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1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17.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此后,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的许多重大外交活动也多在北京举行。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重点解读

一、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历史

今北京从辽开始,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元、明、清连续三个统一王朝,都把北京作为都城,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知名度也得到提升,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例1]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二、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就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科技奥运:就是汇集全国科技创新成果,推了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人文奥运:就是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和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

[例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红色手柄使用了一种表面触感接近于人体成肤的橡胶皮革漆。当运动员手持“祥云”时,他感受到将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质感,而是仿佛与另一只手紧紧相握。这种设计思想体现出的北京奥运理念是

A.世纪奥运 B.绿色奥运 C.人文奥运 D.数字奥运

第30讲 海峡两岸交往与国共两党关系

知识梳理

一、古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1.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亮直率军至夷州(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

2.元朝时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台湾)的管辖,大大密切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这是中国政府对台湾进行行政管辖的开始。

3.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

湾。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泫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4.1683年,清廷命施琅进军台湾,澎湖之战后,郑克 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5.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近代台湾与祖国共命运

1.第一次鸦片战期间,英国侵略者曾进犯台湾。

2.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台湾的淡水、台湾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4.1895年,台湾人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回台湾主权。6.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7.1950年,美国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三、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与努力

1.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的变化,为实行和平统一祖国提供了有利条件。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同时,中国政府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3.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4.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4年,六届人在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

5.海峡两岸的交流: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6.影响和平统一进程的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重点解读

一、台湾企盼统一与“一国两制”的构想

台湾人民与大陆血脉相连,感情深厚,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得到了台湾人民的大力协助。在近代列强侵略台湾时,台湾人民与官军奋力抗击外国侵

略军,大陆沿海人民也给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以大力支持。尤其是台湾被日本割占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割台斗争,表达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时刻盼望着两岸统一,1980年以来,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台湾人民的统一愿望及为之而付出的努力,是遏制台独、促进统一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符合海峡两岸的实际,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台湾人民的基本利益,得到了台湾人民的认可,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由于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阻碍和平统一,力图使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例1]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诀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国共两党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关系

国共两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政党,都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国共两党通过自己的活动,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其次,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与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第三,国共两党的奋斗目标有致之处,如都追求中国的独、富强、统一,都反对封建的专制制度与土地制度等。

[例2]《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在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A.国共损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31讲 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与实践

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及其在对外交往中的体现

1.孔子提倡“仁”,并将其解释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这些理念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就是强调和平与友好交往。

2.大量事实证明,汉朝政府重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注意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如:汉光武帝赐给倭国(日本)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相继开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沟通汉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之间的联系;西域都护不仅是一个对西域的管理机构,还负责保护商旅往来;甘英还为直接与大秦建立联系作出了努力。

由于汉朝广泛开展与国家的和平友好交往,使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

3.唐朝采取开明的对外政策,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唐朝时,一方面中华文化广泛向外传播,另一方面中华文化也大量吸收域文化,从而使文化更加繁荣。

4.郑和下西洋,被称“和平”大航海,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心理。

二、新中国为构建和谐世界所做的努力

1.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议,打破了出现的僵局,推动了会议进展,终于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3.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一方针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仍具有重要意义。

4.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政府抓住机遇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使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有利于改变“冷战”格局下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态势,促进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交往、共处。

5.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这一理论有利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和合作,有利于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6.新时期,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

7.新时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8.我国利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圆满地解决了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这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范例。

9.当今,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解读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这不仅在外交上受到孤立,而且严重影响着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把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作为改变美国不利处境的一种战略选择,这为结束中美为抗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中国领导人抓住了这一机遇,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也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和平时期交往、共处开辟了道路。

[例1] 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二、中国主张世界“共同繁荣”

中国正在为自身的发展进行着不懈努力,中国也希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会给中国的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只有“共同繁荣”,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因此,“共同繁荣”是中国对世界未来发展的期盼。

[例2]右图为欧盟驻华使团设计的一张题为“祝欧盟生日快乐”的贺卡。这一设计的寓意是

A.今年正逢欧盟成立50周年大庆 B.招财进宝是民间祈福的一种习俗 C.用中国民俗表达对欧盟繁荣的期盼 D.欧盟的生日恰好是中国农历金猪年

第32讲 大国崛起的历史思考

知识梳理

一、近代大国崛起的典例

1.英国: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并非最早,但最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

2.美国: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相继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英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3.德国:德国在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的增长仅次于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一战、二战之后,德国又两度从战争废墟中站立起来,成为世界强国。

4.日本: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西方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20世纪初,日本完成工业革命,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成为世界强国。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5.俄国: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节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苏联:十月革命前,俄国始终落后于英、法等国,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二、影响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1.政治因素: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如资产阶段革命或改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苏联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2.经济运行模式及一些具体的经济政策:首先,经济运行模式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农业经营方式适应了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需要,法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着法国经济的发展。其次,经济运行模式还要适合各自的国情,如19世纪后半期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一些具体的经济政策直接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如美国的《宅地法》,促进了西部开发,并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带动作用。第四,任何经济运行模式或经济政策,都是与特定的情境相适应的,因此,必须适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

3.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曾为一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如新航路的开辟,将英国由欧洲的边缘,推到了国际商路和贸易中心的位臵,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

易与掠夺少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的发展,则是利用了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集型产业的机遇。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是所有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重点解读

一、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在特定时间段,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可突出探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原因的意义,也更有利于得了一些较为深刻的认识。

[例1]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请回答:

(1)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呈现何种趋势?

(2)自1700年至1913年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国和日本的人均GDP为何增加不多?(4)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于英、德、日三国,原因是什么?

二、具体分析个别国家崛起的原因

大国的崛起,有其共同性的原因,但又有各自的具体原因,只有通过对每个国家具体原因的分析,才能掌握其共性的原因,进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2]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上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2)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内外因素。

(3)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俄国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篇6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2D、3B、4C、5A、6B、7C、8C、9D、10D、11C、12B13、(1)丘陵鞍部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14、(1)在图中北纬45度以北的线划上添绘“→”(粗),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度以南的线划上添绘“→”(细),箭头指向西南。

(2)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2024年广东高考文综完整答案 篇7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10分)解析:首先要对设问进行翻译和转化,使其能与课本观点和答题的角度与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可以转化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的作用。如何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方面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也就是从国家角度和具体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下来要回归课本,我国目前经济要解决哪些问题,我国经济 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什么,企业发展机器人能起到什么作用。然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从企业的角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发挥作用。从国家角度: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发挥着作用。

官方参考答案:①机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因而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②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反思:没有想到用机器人代替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再一个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细化不到位。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8分)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的含义、价值量的决定等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

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12分)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关知识。答这类题时观点要求明确而且观点单一,就要详细回答。应该从三个方面:机器人与人之间如何体现斗争性、如何体现同一性、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参考答案: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只是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天津市某县创新工作思路,推出三项措施:一是在县、乡(镇)、村三级建起服务中心,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也为群众监督、评价党政干部开了一扇窗口,二是建起县、乡(镇)、村干部和普通党员联户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共联系服务群众40多万户次,收集解决问题8700多个,三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县1.9万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提升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县上述措施的积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首先要对设问进行转化为课本上的或者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该问题可以转化为党和政府这样做有什么作用。与课本知识连接:有关党的观点党的宗旨、执政方式、理念和指导思想。政府的行政的决策与行政的要求。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②有利于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③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反思:在回答问题少一个角度从公民的角度,只从材料中提取了党和政府如何为人民服务,没有看到同时也在接受公民的监督。还有一个学生不好与课本知识连接就是干部的身份是什么,就是在政府和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学生要清楚,不然从政府的角度没明晰。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3)为“文化走廊”(以五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同状结构(见图4),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8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要做本题时要对设问进行转化: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因此包括两部分:一是一般文化发展的要求,二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要求。这是理论,到底用哪些观点要结合材料,材料信息提取:一是吸取传统文化、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参与、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不同区域之间,然后对应课本观点进行组织。

参考答案: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反思:由于对课本观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理解不到位,因而没有这个观点,希望在实践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在收藏市场上紫砂壶受到藏家的热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造假现象,生产经营仿冒艺术大师作品的公司从中获利丰厚。当记者询问被侵权艺术家为什么不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打官司,结果只会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得不偿失。

(2)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6分)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不好找角度,用经济生活知识还是其它三部分呢?我的倾向是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比较容易些。一是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分析,二是从财产所有人角度分析,也就是从受害人的角度,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什么。不过这类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 公司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消费者和艺术家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应依法严惩;违背了商业道德,应受到谴责。

上一篇:营销发言稿下一篇:背影学生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