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老师忠告

2024-09-07

高考阅卷老师忠告(通用9篇)

高考阅卷老师忠告 篇1

3,.s,,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给你的忠告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更新时间:

2007-12-6 21:27:19

一.作文阅卷细则

1.关于整体要求:有字即不给0分;无标题扣2分;每缺50字(3行)扣1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

2.关于审题

偏离题意的,如果能判断是完全离题的作文,给20分以下;如文章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6分。

3.关于基准分

作文评分的基准分都定在42分。达到了基本要求,基本符合题意,语言也过得去,比较平一些的文章,就可以打42分。

4.打分的程序

打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首先应该从总体上综合打分,看它属于哪一档的文章。一篇作文在基础等级分上分为四档:

(1)42—50(2)32—41(3)22—31(4)21分以下。

所以,评估一篇文章,首先要能够把它定位在某一档中,这样,评分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5.关于评分重点

评分标准中以题意、内容、语言和文体为重点。我们主张在这四项中,以内容和语言为重点。除了审题,文体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这里的文体,不是指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而是指更广泛的文体概念。

6.关于发展等级分的给分基本原则

在通常情况下,基础等级分29分以下的试卷,不给发展分,30分以上的试卷,发展等级

分这样给:30—34分,给四等发展等级分,即1—3分;35—39分,给三等发展等级分,即4—6分;40—44分,给二等发展等级分,即7—8分;45—50分,给一等发展等级分,即9—10分。当然,这个规定并非不可违犯。如果遇到某篇作文在某一方面的确非常突出,即使它的基础等级分相对较低,发展等级分也可以满分。

7.关于抄袭等情况的处理意见

第一种是抄袭,就是原封不动或稍微改变了几个字的默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凡是抄袭的作文,只能在20分以下给分,而且不给发展分。但是,抄袭作文必须给出证据,不能凭想当然办事。

第二种是套用,或者可以称为改写。故事是别人的,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个别地方根据题目要求,作了一定的修改。这类作文,如果再创造的成分较多,且能判断该考生的确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可以在及格分以上给分,但不能超过40分。

第三种是仿写。模仿与套用卷相像,但不一样。模仿卷的再创造成分更多,所以,如果立意、语言等方面出色,这类卷子可以打二类分,但不得超过50分。

8.关于问题作文

若作文具备以下四点之一,则视为问题作文:(1)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2)作文雷同;(3)前后笔迹不一致;(4)在文中有特殊标记。问题作文提交组长或阅卷大组处理。

二.阅卷教师的特点:

1.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不愿意仔细看,主题不清,立意不明的,直接打入低类。看得费力,主题句没找到或不好找到的,打低分;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影响分。

卷面“容颜”须装扮,要讨“考官”心喜欢。

一是,必须用专用笔答题,浓淡适度;少涂抹、轻涂改,即使涂改,也要按规定(将所修改的内容用双横线划掉,然后在其上或下写上应改成的内容)轻轻地涂,清晰地改;二是,字不要写得太大、太松散,有格的也不要写得太饱满,字体要端正,不要太歪斜(斜度大的扫描出来很朦胧,模糊不清),字距行距也不要太大。千万注意:模糊不清难以辨识的无论是简答题还是作文一律判零分。

2.阅卷老师易产生主观性。我们必须想办法使阅卷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向着有利于你的方面发展,否则便会造成直接排斥。

隔皮猜瓜原有“道”,作文写作有“诀窍”。

俗话说得好:“宁可丢了芝麻捡西瓜,不许捡了芝麻忘西瓜。”我们常常形象地把“作文”比作“西瓜”,因为它在150分的语文卷中占据了60分,比重之大显而易见。当然作文“网阅”的打分也就成了大家关照的重中之重。为公平、公正起见,各地招考委制定了作文“网阅”的新规则:两个阅卷老师打分差距超过7分(7分以内的取两人的平均分)以上,交由第三人批阅打分,如果第三人打分与前两人打分差距还是较大(不大的就取三个人的平均分)就交由第四人(终评人)批阅,并以第四人所打的分为终结分(一锤定音)。关注作文写作,重视作文训练,那种“作文实质上就是碰运气,不用做准备”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应积极准备,科学系统训练。

3.评分标准是阅卷教师的唯一准绳。按照评分标准写作文是作文稳中求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真正的弄清写作的评分标准。

以基础等级(内容+表达共40分)和发展等级(20分)为基准,并且对评分细则有了补充说明:以“内容(题意)”为主先打“奠基分”(即“内容”或者说“立意”是基准,决定分数的走向),然后在其相邻等级中再为“表达”和“特征”打分,不跨等级打分。(先确定“内容”等级分,即根据“立意”确定等级,然后再给“表达”和“特征”定级)

挹“你”为眼,明眸善睐;裁“你”为带,随风飘举。

a.正确理解“深刻”与“含蓄”。要言之成理,能落到一个具体的点上,或深入本质,或抓住规律,或揭示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含蓄并非朦胧,更不是晦涩,它是委婉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作文时应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b.着眼“真挚”与“现实”。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真情实感,感情要真挚。

c.重视“创新”与“文体。立意“创新”≠大唱反调,体式“创新”≠追求花样,选材“出新”≠写社会阴暗面,语言“求新”≠语言异化。至于“文体”应根据话题和自己的特长而定,最好采用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三中常见样式,少采用诗歌、戏剧、寓言等体裁。d.关注“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结论:阅卷教师看我们的卷子时间很短,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作文适应阅卷教师的改卷需求。

三.阅卷教师的要求:

1.要求你必须体现积极的人生观,切忌低俗或偏激

2.要求你不要写危险题材。校园恋情、社会黑暗、抨击高考制度。

3.要求你卷面要整洁美观。字迹不清,卷面模糊,勾画较多,会降分的。字可以不漂亮,但必须好认。

4.阅卷教师给你的时间是九十秒:你必须主题鲜明,你必须优点突出。

四.注意事项:

1.偏题跑题,输定了。

2.没有题目,题目不合要求,不只扣二分

3.字数不够,损失绝对惨重

4.不要写错别字,一定写过文章至少读上一遍。

5.没有结尾,不得高分。结尾一定要扣题、照应开头,否则损失大。

6.材料作文抛开试题所给的材料,直接划入四类卷

7.机械套用考前作文或范文,最高进入三类卷

8.文体不要四不像

9.要多从课本里找素材

10.不要写与考试无关的话。如写阅卷教师多么地辛苦,请多给自己一些分,请多同情学生,手下留情之类。

11.写作基础不牢,不要盲目创新。

12.尖子生:力求不犯低级错误:卷面草,低档;立意偏,低分;思想偏激、另类,文意深奥,低分。

13.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力求作到:以题目贯穿始终;形象具体,感情真挚,主题鲜明。

14.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力求作到:文通字顺,立意准;掌握技巧,制造亮点。

高考阅卷老师忠告 篇2

下面我们从考试内容和答题形式两个方面是来谈谈这“八项注意”。

1. 文言翻译:译准“得分点”。

文言翻译是近几年考生失分最多的题之一, 主要原因是译不准“得分点”。译不准的原因, 除了能力不足之外, 对“得分点”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例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 要求翻译:“马病肥死, 使群臣丧之, 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 以为不可。”该句的“得分点”是“病肥”、“丧之”、“棺椁大夫礼”、“争”、“以为” (5个点共5分) ;而像“马”“死”“葬”等人人都会的知识一般不作“得分点”。翻译时, 对这些“得分点”必须高度重视, 集中全力译得准确通顺, 千万不可模糊或出错。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病而死, (楚王) 让群臣为它治丧, 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 认为不可以。

2. 古诗词鉴赏:试用“三问解答法”。

对于古诗词鉴赏题, 可以采用“三问解答法”———这首诗写了什么, 用什么手法写的, 写的怎样 (表达效果) 。多年的阅卷经验证明, 只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运用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效的。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的诗歌鉴赏题《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问题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问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

下面我们运用“三问解答法”来分析一下。

写的什么?萋萋的草、东流复西的涧水、无人欣赏的芳树、自开自落的花、春山、空自啼叫的鸟等。

用什么手法写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对仗的修辞手法。

写的怎样?借写景表现了山中的宁静, 流露出伤春、凄凉之情。

据此, 组织答案如下:问题1.对偶 (对仗) 。“芳树”对“春山”, “花”对“鸟”, “自落”对“空啼”。问题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 有山有树, 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 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山中的宁静, 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3. 名句默写:写准确, 做最有把握的题。

关于名句默写, 最重要的是书写准确, 不要写错别字。其次是选做最有把握的题, 不要多做 (高考名句题一般是选做, 多做的题出了错要扣分) , 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失分。再次是书写要工整、笔画清楚;否则, 可能被视为书写错误而扣分。

4. 阅读理解:整体把握, 圈点勾画, 多答一些。

做好阅读理解题当然主要靠长期形成的阅读能力, 但是改进方法也有明显的效果。有两种做法是应该避免的:不读完文章就做题和阅读时不会圈点勾画。前者的问题是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答题可能不准确不全面;后者可能会遗漏文章中有助于答题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因此, 一定要通读全文, 边读边圈点勾画, 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然后再做题。另外, 根据高考阅读题的评分标准, 评分主要看要点, 要点齐全就可以得满分, 但多答的内容不扣分, 因此, 答题没有把握时宁可多答一些 (当然不要超出答题的范围) , 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遗漏得分要点。

5. 语言表达:拟草稿。

语言表达题是一个考查范围很广、灵活性很强的题型, 要做到不丢分很不容易, 特别是有些难度较大的题, 如对联、仿句和概括文意等, 很难一挥而就, 因此, 要先拟写草稿, 修改后再写到试卷上。

6. 写作:中心集中, 文体鲜明, 语言晓畅, 书写清楚。

写作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 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 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 应试作文不同于平时写文章或文学创作, 考试性质和形式以及阅卷的方式决定了它的特殊性, 因此, 必须摸清应试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根据多年的阅卷经验, 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需要处理好。

第一, 文章的中心必须尽可能地鲜明、集中。中心模糊的文章, 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第二, 文体要鲜明。写作议论文就是议论文, 散文就是散文, 小说就是小说, 不能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那种文章老师看了肯定反感。

第三, 语言晓畅。考试作文的语言不能过于含蓄更不能晦涩难懂, 阅卷的时间限制决定了老师不可能用较多的时间去琢磨你的文章, 如果你的文章让老师在短短几十秒内“看不懂”, 那么, 你也只能得一个你自己“看不懂”的分数。因此, 文章语言一定要明白晓畅。

第四, 书写清楚。书写清楚是对卷面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份试卷是考生和阅卷老师共同完成的。既然如此, 你就没有理由不跟阅卷老师配合好, 如果你的字让老师难以辨认, 故意“难为”他, 他可能就会“难为”你, 所以, 必须把字写清楚。当然, 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写工整、漂亮, 看了有一种愉悦感, 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7.“答题说明”:答题前先阅读。

高考语文考卷开头都有一个“答题说明”, 用来说明答题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尤其是现在很多省份进行“网上阅卷”, 需要注意的更多, 要求也更严格, 因此, 必须认真阅读。

8. 涂卡、修改:重视细节。

客观题的阅卷特点是机器只认符号不认人, 因此, 必须涂写规范, 合乎要求。涂答题卡, 一定要涂写清楚、规范;如果修改, 必须擦干净, 否则, 可能会吃亏。

让作文擦亮高考阅卷老师的眼睛 篇3

江苏高考作文从2014年开始考查的形式采用新材料作文,学生根据所给的一段新材料内容自已立意,自拟题目,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从形式上看写法自由,立意广泛,其实不然。从这几年学生的作文均分和阅卷教师的反映来看,写议论性、抒情性文章较多,记叙性较少,但很多文章偏题、走题或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让他们看着看着趋于入睡,不能引起兴趣,所以如何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头脑一震,获取最大的分值才是高三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美目顾盼能传情——精设标题

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如果眼睛炯炯有神、二目放光,就能够赚取阅卷教师的注意力。高考作文的文题既要明确化,同时又要诗意化。明确化就是文题要能够准确的体现文章的立意,给阅卷老师一个明确的立意信息。诗意化就是文题要有文采、诗意,要能够体现考生的智慧和匠心。只有两者兼具才能既给阅卷教师一个明确的中心,同时又能提高阅卷教师分值分档的提高意识。考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引用化用法:是指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名言、书名等作为文题,这样可以使文题既有文采、富有哲理,同时阅卷教师产生你读书多,精心拟题的感觉。例如,所给的新材料反映的主题是“诚信”,可以设置文题为《众里寻他千百度》;“思念”,可以设置文题为《粒粒相思豆,颗颗古人情》;“理解”,可以设置文题为《对面的父母看过来》;“读书”,可以设置文题为《爱你没商量》……

2.设置悬念法:就是在拟题时使用悬念,引起阅卷教师的好奇心。例如2014年江苏卷材料所反映的是人与蝴蝶的内容,可以拟题为《害怕的蝴蝶》《蝴蝶的手记》《蝴蝶害怕人?》《不可惊扰的寂静》……

3.修辞使用法:就是文题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形象化拟题。例如新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是“生态”,可使用拟人拟题为《蚊子的挑战书》,“文化”可以使用设问拟题为《“文化快餐”不足取吗》,“青春”可以使用对偶拟题为《长发长,短发短》……

4.富有诗意法:就是运用诗意化的语言,为文题构造一种诗情。例如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是“生命”,可拟题为《白云、夕阳、歌声》,“乡情”可拟题为《那山、那树、那人》,“机遇”可拟题为《花季,我们一起去看山》……

二、语不惊人死不休—雕琢开头

文章只有有好的开头,才能快速叩开阅卷教师的心扉,融入你的文章,按照你文章的思路走。而且议论性文章的中心一定要居于最主要的位置——开头,同时要切合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只有这样文章才有灵魂,才能给阅卷教师一个明确的中心。主题立意不能让阅卷教师去猜、去归纳,甚至只为浮云遮住眼,这样会导致阅卷教师的理解偏差。在文章的开头一方面要鲜明、清楚,一方面能让我们写文章时知道该围绕哪个中心展开,做到文脉清晰、一目了然。记叙类文章的开头要塑造吸引阅卷教师的意境,带着他们去经历世事的考验。例如2015年江苏卷作文材料是与“智慧”相关的内容,那么文章的开头就可以围绕“智慧”的中心去点题,可以是“某某是智慧”、“智慧像……”等点出。在开头抛出中心时要讲究技巧,使用事例、诗句、名言等引出,增加文采,但一定要明确、干脆。

三、巧持彩练当空舞——结构别致

教师阅卷时要快速读完一篇作文,因时间短留给他们的最主要的印象就是文章的脉络结构。因此文章的结构与众不同,才能够给阅卷教师深刻的印记。所以作文时要精心布局,创新巧设结构,让自己的文章在整体框架上具有完美别致的形式,使阅卷教师赏心悦目,一目了然。结构的形式有:反复递进式、剧情式、镜头拼合式、书信式等,这些结构形式可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结构,缓解阅卷教师的视觉疲劳,获取好感。例如2015年全国卷一是有关“父亲开车打电话被女儿小陈举报”的材料,可以使书信式的结构形式展开:《致陈先生的一封信》《做一个敬畏生命的人》或小陈的一封书信《一封特别的“家书”》。也可以使用镜头组合式: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总结。

四、大珠小珠落玉盘——美化语言

古人用字字珠玑来形容语言的优美,好的语言在文中犹如珍珠亮人二目,直接影响着文章的魅力。反之生涩、干枯的语言,让人呕吐、难耐,更别说去打动别人,获取高分。由此看来,优美的语言,对于考生来说,语言成为语文考试成败的关键。其实对于考生来说,首先要做到词语的搭配和长短句的变化,做到文从字顺,气势贯通。其次运用各种手法、修辞格,增加文采,使语句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化,一篇文章要有几处闪光的句子或段落。再者可以引用化用诗词、名言、歌词、哲理性的句子等,既可以增加色彩也能给阅卷教师一个信息——知识渊博、读的书多。例如材料反映“人生”话题的文章的语言“生命不是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永不衰老的容颜。当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夕阳下小憩时,他也许会扪心自问:我的人生舞台谁是主角?是我吗?年轻人从今天起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吧!作人生的主角。‘田园将芜胡不归面对污浊的官场,面对良心的拷问,陶潜不由得仰天大叹……”这样的语言既有比喻、设问修辞,又有引用的例子,说明我们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语言优美、犀利而又简洁。再如材料为“感动”主题的记叙类语言“阳光暖暖的贴着每一寸肌肤,清晨的公园永远是那么悠然恬淡。晨风轻轻地拂动着柳叶,发出欢快的‘沙沙声,早晨的鸟儿也开心地看着风景,说着悄悄话。然而美好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辛辛苦苦复习了这么长时间,成绩依然没有起色……”这段语言既有写景的优美,又有反衬手法的运用引入事件。

五、画眉深浅入时无——美化文面

在高考评卷过程中,作文文面分值占了5分,有很多学生却不能得到,更别说印象分。虽说字要写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在考场上把字写得工整,只要认真就能做到,至于文面的整洁也非难事,这两点恰如人光洁的脸面和穿戴。高考改卷过程中,考卷成叠,时间有限,眼看手批,紧张疲劳。如遇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语言流畅,提高一档赋分都有可能。而字迹草草、乱写乱画的,降一档赋分也很正常。因此要让自己的文面整洁、字迹优美、端正。

高考作文只有与众不同、推陈出新,不墨守成规,从标题、开头、结构样式、语言、文面等方面进行美化、雕琢,才能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睛,提高文章在阅卷教师阅卷意识中的分值档次,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考阅卷老师的心得化学 篇4

例如,媒体采访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有关负责人得知,在上海高考阅卷中,以作文阅卷为例,首先从时间上,电脑设置了评阅一篇作文的最低时间高于90秒,如果老师没有看够这个时间,屏幕上不会出现下一篇作文;其次一篇作文必须经过两位老师评阅,电脑随机派送作文,评阅同一篇作文的两位老师分属不同的房间,每个考生作文最终得分至少经过2人评卷、2次检查,最后如果两位老师的打分出现较大偏差,这篇作文还将进入中心组讨论。也就是说,一篇作文最多会经过4次评阅和3次检查。不仅如此,近年来,上海市教委更是还多次邀请家长代表视察阅卷现场,对高考阅卷工作进行监督。

再如,自2010年起,北京考试院就对阅卷老师的资格做出了严格要求,高校的阅卷老师必须是博士学历,这意味着在读的研究生不能参与阅卷评卷。

高考阅卷老师支招:语数外抢分 篇5

语文篇: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问题

(倪成生:金华一中语文高级教师,参与200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阅卷)。2009年高考语文,倪成生参加的是现代文阅读11~16题的阅卷。他就卷面上考生出现较多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

文段概括能力薄弱

去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第11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考生只要把文章大致分分层次,比如1~2段讲“大学教育的主旨”,3~4段讲“当下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要加强通识教育”,5~6段讲“通识教育的意义”,就可得出文章的主旨是“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但一些考生层次不分,脉络不清,文章的表述形式变化一下就找不着关键词、中心句。有的考生看见文章开头第一句“大学教育的主旨是„„”就认为文章主旨是谈“大学教育的作用”,有的考生看见文章多次提到“知识分子”一词就认为文章主旨是谈“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品质”,也有考生把文章的次一级内容“学分制的弊端”当成主旨,结果都不能得分。

●建议考生:在做文段概括题时要先大致划分层次,化大块为小块,看文章如何引出话题、展开话题、收束话题,整理相应文段的内容,然后在文段中找出关键词、中心句,整合作答。答题时要注意概括的角度与程度。角度是指从题目要求和文章脉络确定话题词、关键词,程度是指答案的语言形式或字数限制,比如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如没特别的字数要求,一般在20字左右,形式上可以是复句。

遇到难题不敢下笔

阅卷过程中发现,一些考生遇到一些要求似乎苛刻的题目会“丢盔弃甲”,轻易放弃,殊不知,这些题的评分可能会十分宽松。例如现代文阅读第14题“联系全文,在空格中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从这道题看,如只要求回答文章主旨,能很容易看出作者写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但采用了在原文中填空的形式,给考生的限制很大,有字数要求,有语言风格要求,还有内容要求,一些考生就会在如何使答案贴近原文这一点上费尽心机,很难下笔。其实阅卷时,该题的给分要求是“表达对家乡主观情感即可”,即考生在答案中涉及“家乡”、“老家”、“魔盒”等词就能得分。●建议考生:在遇到该类题目时,不要因为难而空着,担心自己做了会浪费时间与笔墨;也不必“精雕细琢”,要注意答题的节奏。只要抓住题目的主要要求,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一般都能得分。

开放性试题表述能力差

开放性试题是近两年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亮点,但部分考生因表述能力不强,得分不理想。现代文阅读第15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实质上是标题鉴赏题的开放性出法,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考生只要写明喜欢哪个标题,然后分角度列举理由,基本上都能得分。但一些考生对于答案的表述极为不清楚,有的列举理由时第一点谈了“从标题内容看„„”的角度,第三点里又重复这个角度,有的则把所有角度写成一段话,杂乱无章,以致阅卷老师很难找到给分点。

●建议考生:在做开放性试题时,要把问题融入整篇文章的大背景中,得出正确的角度一一列举。比如鉴赏标题,可从标题的直观意思、与文章行文结构间的关系、标题的象征意义、与文章主旨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去表述。

同时,考生要注意题目中强调句型和非强调句型的区别。比如15题中的表述“你认为哪一个合适”是非强调句型,考生只要回答哪个合适就行,如题目用的是“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的强调句型,考生须将两个标题作比较,再得出结论。

●最后阶段的复习建议: 重基础 明词义 展个性

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部分的练习。虽然近两年高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是减少客观题,但实际情形是,第一部分的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运用和语病辨析)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考生做得好坏与否对卷面分影响很大。因此考生在最后近两个月时间不要因基础知识部分简单就忽略掉,坚持将咬文嚼字作为一项日常的功课,贯穿复习始终。

其次要重视文言文词义的复习。文言文部分在语文高考中比例很大,而当中辨别词的意义、用法、断句、翻译等题型,都需用到词义的分析。提醒考生要对实词和虚词的复习方法有所区分。实词辨析要精确,常用实词保留在现代汉语一些复合词和成语中的意义也要准确解释;虚词辨析要活,不能死记硬背,联系上下文的语意关系去分析。比如2010年浙江省的样卷中,“狱无枉滥”的实词“狱”考生理解为“监狱”也能读通,但实际意思为“案件”;“乃创广济堂”中的虚词“乃”联系上下文可得出“于是”、“却”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再次,复习指定选修类课程时,《外国小说欣赏》别纠缠于其中的某些术语,要实实在在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答题时不要说一些连自己也不懂的话;《〈论语〉选读》侧重在文化意义层面上考查,从去年出题内容看,考查不会停留在对孔子思想的静态把握上,而是要求从具体语段中归纳孔子的思想或精神,然后作评析。所以考生光整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不够的,在复习时可选取一些语段(比如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语段)做专门性的分析综合训练。

最后,作文训练要突出个人具体情感和认识见解。从去年作文阅卷要求看,尤其强调文章中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在评分中这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认定是套话作文,比如空泛引用苏轼、陶渊明、屈原等写作时经常使用的材料而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得分会很低。所以习惯写套话作文的考生在最后阶段要适当改变自己的文风,在运用经典语句的同时一定得加入自己个人的见解,力求做到立意新颖且富有时代感。最后阶段考生可选择一些带有思辨色彩或哲理性,又能贴近民生的题目练一练。

数学篇:“压轴题”别轻易放弃

(徐志平:金华一中数学高级教师,曾参与高考理科数学第22题阅卷)。

2009年高考数学,徐志平评阅的是理科数学第22题。从该题情况看,得高分的考生很少,主要由于6大原 因造成:

时间分配不合理

理科数学第22题是最后一题,也是通常所说的“压轴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阅卷时发现该题空白的考生很多。究其原因,有的考生因做前面的题目花了太多时间,没有足够时间完成最后一题,只能白白丢掉14分;有的考生考前在心理上就已惧怕“压轴题”,考时粗粗扫了一眼题目,就觉得太难,没把握得分,不仔细分析就直接放弃。其实2009年的“压轴题”不算太难,第(I)题求取值范围考的是日常复习时常见的题型,考生只要稍加分析完全可能得出答案,即便做错,也能通过第一步过程“求出p'(x)、f'(x)、g'(x)任意一个导数”和第二部过程“得出p(x)在区间上不单调的一种情况”拿到4分。

●答题建议:考生答题时要合理分配时间,切勿在一道题上停留过久,最多思考两分钟,以免影响下面题目的答题速度。遇到难题时也不要过早放弃,仔细分析一下,能写几步过程就写几步,这样有可能得到少许分数。

概念理解不透彻 部分考生考前复习时对一些数学概念一知半解,以致考试时对题目分析不透彻,考虑不全面。以理科数学22题第(I)题为例,“设函数p(x)=f(x)+g(x),若p(x)在区间(0,3)上不单调,求k取值范围。”一些考生认为p(x)不单调就是指p'(x)=0在(0,3)有唯一解,取值时只考虑到p'(0)p'(3)<0一种情况,以致该小题7分最多只能拿4分。其实考生只要对函数单调性与导数关系理解透彻,就知道除了p'(0)p'(3)<0情况外,还有p'(x)=0在(0,3)内有两个不等根;一根为0,另一根在(0,3)内;一根为3,另一根在(0,3)内三种情况。

●答题建议:考生一是考前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对每个基本的数学概念及定理都要理解透彻;二是答题时不要急于下笔,先分析该题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再逐一分析解答,答完后再把每种情况反向运用到题目里,看看是否还有遗漏,以保证答案的万无一失。

基本运算不过关

高考数学阅卷时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尤其严格,一道题如过程写对,答案算错也只能拿2/3的分数,有的甚至只能拿一半分数。虽然老师在考前一再强调要注意运算,很多考生还是出现了“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比如在理科数学22题第(I)题中,一些考生虽得出了与“p'(x)=3x2+2(k-1)x+(k+5)”有关的正确不等式组,但在求k取不等式时出现错误,以致余下过程中的数据和最终结果完全答错;一些考生前面过程全部写对,但在“(2x+1)+(9/2x+1)∈[6,10),得k∈(-5,-2)”这一最终答案时把k的取值写错,白丢3分,十分可惜。

●答题建议:考生在考前训练时就要杜绝使用计算器,坚持每道题用笔算,养成习惯。答题时,写在草稿纸上的运算步骤要清晰明白,以防错看、漏看。时间允许的话,算出答案后再把运算过程检查一遍,尤其是题目过程中间算出的答案要慎重检查,否则会影响余下过程的运算。

过程多却无采分点

部分考生答题时习惯绕来绕去,看似篇幅很大,其实过程一大堆,采分点一小点。以理科数学第20题为例“证明:△ABO内存在一点M,使FM⊥平面BOE,并求点M到OA,OB的距离。”考生用空间向量坐标法,只要3~4个步骤就可轻松得出“由点M的坐标得点M到OA,OB的距离为4,9/4”,且过程简洁明了。但一些考生毫无章法地硬做,一会求“M到OP的距离”,一会又求“M到OC的距离”,绕了一大圈才写到如何求“M到OA,OB的距离”,还求不出正确答案。即使中间过程有部分写对,也很难让阅卷老师找到给分点。文科数学第19题第(II)题也是如此。●答题建议:考生要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一道题该答3步骤就答3个步骤,最多不能超过5个。同时,答题语言做到简明扼要,切勿使用过多的描述性语句、修饰语及过渡性语句,重点写公式和数据。

另外,一些数学基础较好的考生要注意,过程和答案间不要过渡太快,要把脑子里的运算过程写到卷面上,否则答案对也要扣过程分。

数学方法运用能力差

阅卷过程中发现,许多考生在运用数学方法方面的能力很欠缺,原本用常规数学方法很容易能解出的题却答不出。比如理科数学第22题第(II)题,考生只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q'(x)的分段函数图像画出来,再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分析,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再比如文科数学第21题第(II)题“设点P在抛物线 C2:y=x2+h(h∈R)上,C2在点P处的切线与C1交于点M,N。当线段AP的中点与MN的中点的横坐标相等时,求h的最小值。”考生同样可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出C1抛物线方程,解题思路就会一目了然。

●答题建议:考生在考前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整体(换元)思想等。考生答题遇到能运用画图的地方尽量画图,不仅解题速度快,正确率也高。特别对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来说,尝试使用常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卷面字迹难以辨别

现在的阅卷都是先将考生的答卷扫描到电脑里,阅卷老师再在电脑上批阅。如考生的字写得太小或太乱,电脑上很难显示清楚,阅卷老师也很难评判。去年阅卷时就出现有的考生把数字“8”写得像“6”,把数字“6”写得像“0”;有的考生的答案看不清楚是两个数字还是3个数字;还有的考生在涂改后,用很小的字把正确答案写在涂改后的上、下方,阅卷老师一旦辨别不清,就很可能把分扣掉。

●答题建议:考生答题时要注意把字、数字、字母等写大、写清楚,涂改后也要尽量把修改后的答案写得跟原答案一样大小,以免丢冤枉分。同时,考生要把所有答题过程和答案写在答题卷规定的范围内,避免电脑扫描不到。

英语篇:套话作文难得高分

(李威峰:金华一中英语教师,曾担任2009年高考英语作文阅卷组小组长)。去年高考英语作文要求考生以“学生记者”的身份写一则新闻报道,叙述学生志愿者去阳光敬老院的一次活动。试题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考生说明“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叙述“老人们的反应”,也需要考生作出“简短评论”,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信息的组织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从阅卷情况看,全省的平均分在15.5分左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基本功不扎实

从卷面情况看,相当一部分考生基本功欠扎实,对词句的音、形、义和用法掌握得不够准确,从而影响英语表达。有的是单词书写错误,比如“fruit”错拼成“fuirt”、“smile”写成“smil”、“chat”的过去式写成“chated”(应为chatted)、“聊天”被写成“say with them”(应为talk with them)等;有的是句子时态严重错误,比如“they go to the Sunshine Nursing Home”一句中的“go”是一般现在时,但这篇报道写的是学生已经完成的事,应用过去时态“went”;还有的是主谓不一致,单复数混乱,如“As a student volunteer,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前面是“as a”,后面又用“we”等。

行文不连贯

不少考生在写作时从语言角度考虑得多,从逻辑角度考虑得少。因此写出的文章虽在语法上表达正确,要点也基本齐全,但由于只是一些简单句的堆砌,缺乏连接词或连接词使用不当,造成上下文逻辑性不强,行文不连贯,破坏了语篇的流畅和整体美感,难以令阅卷老师给高分。比如“They sent some fruit to the elderly,helped to clean the Home。”这句话,用逗号分隔显得很突兀,用“and”把两个谓语动词连起来就很有连 贯性。

逻辑欠严密

有些考生思维逻辑欠严密,把自己会写的东西都写上去或是想到哪写到哪,部分考生的作文甚至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段落,既没考虑篇章整体布局又没紧扣主题,影响阅卷教师的快速切点,很容易被降低档次。且句子越多越容易出错。比如有的考生在作文开头写道“Only the volunteers in the Olympic Games are greatful? No,the two student volunteers Li Yue and Zhang Hua who brought sunshine to the elderly are greatful also。May 1st,two grade 2 students „„”这段话第一句纯属多余,第二三句可合并如下“On May 1st two students from Class 3,Senior 2 called Li Yue and Zhang Hua brought sunshine to the elderly。”这样的句子看起来不仅逻辑性严密,意思也很明确,容易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套话作文相对得分低 去年高考英语作文的一个阅卷原则是“凡套路作文不能给高分”。很多考生在考前准备英语书面表达时,都会背一些套路作文,比如“As far as I am concerned,taugh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could improve our understood„„”,“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等。但由于去年的作文类型是新闻报道,不是这些套路作文对应的议论文,因此部分考生就把一些套路作文中的经典句型生搬硬套到去年的写作中,只有50%~60%是自己写的内容。初一看语句通顺、没有语法错误,仔细比对一下就会发现其与文章主旨和要求格格不入。

其实套路作文也不是不可学习,但考生一定要有个人的思想,写出个性化的东西,才能算上一篇佳作。

书写不规范

许多考生在答题时书写不规范,出现书写潦草难以辨认、连写错误、大小写及标点书写随意、涂改过多等情况,一些考生在涂改时还习惯性地把错处大片地抹黑,以致卷面整体印象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此外,部分考生卷面布局不当,甚至把答案写到规定区域以外。由于英语卷统一采用网上阅卷,事先是用高速扫描仪或专用阅卷机快速扫描答题卡,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因此考生在日常训练时就要注意保持卷面清楚和书写格式正确,遇到写错须修改时,在错处画一条斜线,在后面或上面写上正确答案即可。

●如何写好英语作文

阅卷老师在阅卷时,主要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比较侧重语言文字的运用。所以考生在冲刺阶段首先务必练好语言基本功,尤其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考生来说,做好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储备和语言自如表达的基本能力训练能有效提高作文分数,例如对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形式运用必须过关等。

二是注意审题。考生对写什么(作文内容或要点),怎么写(行文和语言)在头脑里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以去年高考作文为例,题目要求写新闻报道,如考生写成议论文的形式,本来可拿25~30分的作文只能拿19~24分。

高考阅卷老师忠告 篇6

(一)先说“评判”。

1、内容的评判。

一是立意,就全国1卷(见本书“20满分作文快递1”)而言,文章立意必须从“汶川地震”材料中来,即从地震材料出发,引在救灾过程中表现出的人间大爱、救灾热情、灾民自救、爱心奉献、各界关注、全民哀悼……这些立意便符合题意要求。如果孤立的谈论“责任”“爱心”“奉献”等话题,被视为偏离题意。

二是试题材料使用,从今年评卷细则规定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试题所给材料考生最好使用,退而求其次,作文中至少要有与四川大地震相 关 的材料,没有写地震的作文,被视为内容不合要求。

三是文章材料,内容的充实,基本的表现是文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今年高考使用与地震相关的典型、感人的材料,被视为材料丰富,而使用别的类型的材料,得分则大打折扣。

2.表达的评判。

一是文体。考生写什么文体,是自己的自由,但是考生一旦选择了一种文体,整个写作过程中,就要按照这种文体的基本要求来写作,否则就会被视为“不符合文体要求”。

例如,写议论文,就必须依照下面三个要求写作:

(1)论点明确:观点旗帜鲜明,正确有力。

(2)论据充分:材料丰富,事例典型,内容充实。

(3)论证严密: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张驰有度,衔接紧密。

写实用文体,如书信等,则必须注意行文格式。

二是语言。语言通顺,没有语病是基础等级对语言的基本要求。考生作文中文白夹杂、汉语外语夹杂的现象,会被认为是语句不顺畅。还有一些作文中运用尚不太流行的网络语言,评卷老师不知所云,也直接影响作文语言项的得分。

三是结构。结构被扣分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完整”,记叙文表现为故事的残缺,议论文表现为缺少议论的某个环节。

显然,只有符合以上评判要求,才能符合老师的评卷口味,也才能获得理想分数。

(二)再说“欣赏”。

评卷老师欣赏有“特征”,即有亮点的文章。符合基本等级要求,又有明显亮点的作文,评卷老师便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就会给出高分,甚至满分。

1、字体。字体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历来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  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从现在起开始练练字体,对语文学习来说,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良方。

2、标题。标题是飘扬在文章前的一面旗帜,好的标题,或画龙点睛,使全篇神采飞扬,或情感浓郁,收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如年高考河南满分作文《妈妈,别哭》,标题颇具情感的震撼力。

3、文体。创新文体,采用书信、网络留言等形式,新颖活泼,更有利于抒情、表达自己的看法。

4、材料。采用最新鲜的、最具情感冲力的材料,给作文加分。

5、构思。从新的视角切入话题,表达新颖的见解。如满分作文《残梦》,用第一人称,写一名灾区学生废墟里等待救援的孤独与希望,构思便显新颖独特。

6、语言。让自己的语言,有情感热血的流淌,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达到情与理的高度统一。

此外还有《评分细则》规定的意境、修辞、个性、思想等等。在高考评卷的实际操作中,只要有某个亮点 被阅卷老师欣赏,就可以在“特征”项中获得满分。

徐慧丽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篇7

巧妇难为无米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以为,有些考生语言低幼、思想平庸、作文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还是课外阅读贫乏。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不阅读,你的文章怎能摆脱平庸?

那么,如何加强语文课外阅读呢?

1,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学好课本知识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由课内精读向课外延伸扩展。可以节选文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扩展;可以某篇名作为基点,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或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

2,博览和精读相结合。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一般欣赏性的作品,多数用“观其大意”的略读法和“一目十行”的快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略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必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大家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学会积累,要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要圈点批注,做好读书笔记。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一般都有几本厚厚的随笔集。

当然,课外阅读往往不会立竿见影,但“厚积薄发”的道理大家都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满分得主不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吗?没有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熟稔于心,怎会有《赤兔之死》?没有对文学经典《红楼梦》的细嚼慢咽,怎会有《宝钗喊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博览群书,头脑“内存”大了,写作时分析理解能力强,文章自然就不同凡响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家可以看看这篇2009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既是样卷的首篇,也是样卷的压卷之作。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语不惊人死不休,开篇便先声夺人。接着,“我给这种品牌时尚下个定义,时尚的本质就是绑架女人的头脑,然后索求男人的腰包。”“超级女声想唱就唱,于是,这种唱之时尚我也给下了定义:愚者自愚,娱者娱人。”“头之时尚,我也赐个定义:脑袋里的东西越来越少,脑袋上的花样越来越多。”“杜拉斯说:写作,是一场暗无天日的自杀。我觉得,自杀未免太奢侈了。于是这种博客之时尚我还给配个定义:就是把所含口水成分差不多的人集中到一个圈子里去吐。”亏她想得出来,一连串的机智深刻的“时尚定义”,出语警拔,如老吏断狱,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最后:“记住,品味时尚,所谓的时尚,可以咀嚼,可以回味,但万万不可以下咽,就像嚼口香糖!”一个“豹尾”,回味久长。真是一篇见识非凡、文采斐然的考场佳作!

笔者阅卷回校后欣闻,此文出自我的学生刘丽丽之手。笔者曾教过她一年。她博览群书,广泛涉猎,随笔中常常是妙语连珠、火花进发,语言犀利、见解深刻。因此,她在高考舞台上的绚丽绽放也是顺理成章。

在艰苦紧张的阅卷中,常常有“两三点雨”、“七八颗星”闪耀在眼前,那语言的灵动、思想的魅力让我们倍感清凉与舒心。笔者忙里偷闲,抄录部分,姑且取名为“时尚语录”。现摘录于兹:

时尚语录

1,时尚如一个圆,起点也是终点,沿线走,还会回到原地。

2,人在风中立,哪能不吹风,在时尚的风潮中,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时尚,没有必要作太多的表扬和批评。

3,心怀传统,紧跟流行,双脚踏在时尚的阶梯。传统是水,流行是乳,水乳交融才能成为一幅妙手丹青的盛世蓝图。传统在左,流行在右,于旧俗于新潮的交会点,我们品味到什么是真正的时尚。

4,不必鄙视今天的山寨。说不定将来的世界500强也有今天的山寨,谁又能肯定当今的500强没有昔日的山寨呢?

5,品味时尚,犹如狂欢后置身于寂寞的冷场,品到的是激情后的失落,尝到的是迷恋后的苦涩。

6,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时尚是一杯可乐,溢满了泡沫,刺激而新奇,炫目而短暂,就像精神鸦片,一饮而尽后,只剩下一阵快感,一个饱嗝。

7,我以为,对美的毫不做作的发白内心的诠释,就是最纯净的时尚。

8,邓丽君歌声悠扬,使人们的心灵恢复了温度;她温柔甜美,为人们铺下抒情的芳草地。她是一位破冰者,她把一个时代的文化真空变成一个人的时尚星空。她是赞美生命讴歌爱情的开拓者。抚慰人性从品味时尚开始。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如何才能让阅卷老师“暗点头”呢?你看,以上这些“语录”风格不一、异彩纷呈,比喻贴切传神,语言精练简洁。或抒性情,但并不矫情;或写哲理,但非大道理。尤为突出的是语言中透着一股哲学的味道,它们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理性的思考。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观点的阐发注意尺度和形式,既符合生活的真,又符合人性的善,不偏激、不虚美,也不唱高调,因而散发出思想的魅力。这些充满灵性和个性的文字,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言语的诗性和智性的适度把握。

高考阅卷老师忠告 篇8

高考的卷子是电脑随机分派到各评卷教师的计算机上的,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为了保证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同时,每个题目都规定了一定的误差,如果两位老师评出来分数超过规定的误差,卷子最后将自动分派给组长进行仲裁。因此,相比之下,如今的网上阅卷要公平得多。不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而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言之有理就给分。

为此,经历过近两三年高考阅卷的老师提醒下一届考生:平常训练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未来的竞技中以不变应万变,处于不败之地。高考阅卷老师“自爆”改卷内幕: 阅卷速度以秒计答题还得有技巧

现象: 改一道题 有时只用数十秒

据近几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透露,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比如,据说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改2000多份卷子;还有些文科卷子,平均每位老师一天要评3000多份卷子(平均7~8秒改一份卷)。

对策: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现象: 第一印象好 常能得高分

据说,有这么一份作文试卷,由于开头写得非常漂亮,两位改卷老师都十分满意,都没往下看,不约而同就给打了50多分。后来,卷子传到组长处,才被发现,该卷的作文其实只是写了两三百字。高考改卷,由于时间太紧,很多老师不得不寻找捷径。据说,有个别老师改卷只凭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常常就给打高分。比如有的老师改作文,只是第一段看一下,中间看一下,最后一段看一下,分数打高打低全凭第一感觉。

对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高考语文和

英语作文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份试卷,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就很容易流于一般。因此,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现象: 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对策: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现象: 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对策: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现象: 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对策:答题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积累,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

现象: 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现象: 重用语规范 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对策: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

现象: 喜欢锦上添花 不爱雪中送炭

在评卷过程中,有评卷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总分的影响,当考生得分较高时,阅卷人判分往往慎之又慎,检查又检查,反之则易于草率。这就是评卷人“喜欢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的心理表现。

高考阅卷老师忠告 篇9

一、阅卷老师最爱议论文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考生都应该尽量写成议论文体裁,除非题目要求写成其他体裁。从阅卷经验来看,议论文相比其他文体来说其写作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轻车熟路地行文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二来逻辑思维清晰,极富条理性;三来不会引起阅读歧义,因此考试中阅卷老师通常更青睐议论文。

二、凤头豹尾作文高分胜券稳

出彩的题目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考生应该尽量运用知名的歌曲、歌词、典故、名句、谚语、成语或者其转化形式使标题新鲜动人,比如《给点阳光就灿烂》、《星期八的故事》等等,这个还要靠大家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琢磨多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

我们常说:“作文最讲究的就是“凤头豹尾”,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不外乎就是归纳总结、呼应开头、重申论点、发人深省这几种。而且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另外考生的字迹一定工整,常言道字如其人,阅卷老师通常不会给写字漂亮的考生太低分。

三、哲理思考明确“十忌”做文章

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大多为提供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只能在材料提供的范围选题论述。首先考生应明确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另外想要写好议论文还要注意以下十忌。

上一篇:建筑节水管理措施下一篇:换个角度写总结,会让工作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