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卷系统(通用4篇)
电子阅卷系统 篇1
随着教育行业分类的细化, 各类考试的应运而生, 大量的考试充斥着整个教育行业。现如今的考试都流行“电子阅卷”, 其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和快速性, 可以解决大批量考生的问卷批阅工作。众所周知, 电子阅卷是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负责对采集到的试卷图像进行评阅, 这就要求扫描仪的扫描速度一定要快, 精度一定要高, 图像还原一定要准确, 爱普生新上市不久的DS系列高速扫描仪凭借其高效、高兼容、方便、节能等优势特征, 得到了教育行业用户的广泛青睐。
双CCD扫描让“电子阅卷”更高效
某省教育厅在使用电子阅卷系统进行批阅试卷时经常会出现图像虚化、模糊的情况, 导致试卷批阅不准确, 经常需要人工重复批阅。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扫描仪所采用的光电元件为CIS, 不但扫描景深极小, 而且识别能力弱, 当扫描有高度的物件或偏厚的书籍时, 成像就会出现虚化、模糊的情况。而采用爱普生DS系列高速扫描仪的电子阅卷系统均采用CCD光电元件, 相比采用CIS光电元件的扫描仪, 经它扫描的图像成像质量较高, 具有一定的景深, 不仅能扫描平面物体, 即使是凹凸不平的物体, 细节也能完好的呈现。
一般的扫描仪多采用的是单CCD扫描头, 在进行双面扫描时, 速度还有一定的局限。而爱普生DS系列高速扫描仪采用的是双CCD扫描, 相比之下在扫描速度和质量上均有更突出的表现。例如:Epson DS-70000, ADF扫描最快能达到每分钟70页/140面的高速扫描, 还可以一次性扫描薄厚、大小不同的各类文档, 如此高的兼容性是竞品中少有的, 双面高速扫描节省了阅卷时间, 大大提升了办公效率, 超清晰的扫描图像更是提升了电子阅卷的准确性。
自动管理让“电子阅卷”更方便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 除了高品质、高效率的需求外, 信息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教育厅每日的扫描量巨大, 加上试卷扫描后需要人员人工进行管理, 所以经常会出现信息遗漏的现象,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整个试卷库中寻找遗漏的信息, 费时费力, 如何才能阅卷扫描的同时, 让每个考生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档, 实现快速编辑、管理这些试卷呢?爱普生DS系列超高速扫描仪系列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已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
爱普生DS系列高速扫描仪内置Document capture pro软件, 该软件会对电子扫描件自动进行编辑管理。当扫描件倒置或倾斜时, 可以自动纠偏和旋转, 也可以将扫描件拆分成多个文件;当大批量扫描文件时, 可以通过识别条码对文件进行自动分类, 并且可以一次性扫描出两个具有不同分辨率、不同存储格式的文件, 对后期整理、查找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 重张检测功能可有效减少试卷遗漏, 有助于提升试卷的完整性, 不但方便而且放心。
节能按键设计更节省
由于教育机构每天的扫描量很大, 尤其在考试集中的时期, 大量的扫描必定带来大量的能耗。爱普生一向崇尚节能和环保, 爱普生DS系列高速扫描仪在设计上采用了先进的Readyscan LED光源, 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灯被一排LED灯所替代, 采用开机即扫的LED技术不需要汞作为光源, 不需要预热时间, 热量散失少、低能耗, 更环保!不仅如此“节能按键”的设计可在工作完成后按下, 让扫描仪进入节能状态, 相比不同的待机状态节能8倍的能耗, 而且方便的是想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快速唤醒, 比常规功耗节省8-11W电量。即使是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从而节省成本。
包括DS-6500/7500/50000/60000/70000在内的爱普生DS系列高速文档扫描仪, 以突出的硬件优势, 充分适应教育行业对“电子阅卷”高效、高兼容的专业扫描需求。自动化的文档扫描和管理解决方案, 减少了教育行业的人力支出, 提升了行业用户体验, 让教育行业办公更加安全高效。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分类的细化, 各类考试的应运而生, 大量的考试充斥着整个教育行业。现如今的考试都流行“电子阅卷”, 其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和快速性, 可以解决大批量考生的问卷批阅工作。众所周知, 电子阅卷是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负责对采集到的试卷图像进行评阅, 这就要求扫描仪的扫描速度一定要快, 精度一定要高, 图像还原一定要准确, 爱普生新上市不久的DS系列高速扫描仪凭借其高效、高兼容、方便、节能等优势特征, 得到了教育行业用户的广泛青睐。
电子阅卷系统 篇2
――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研究系列之六
上文说过,大规模考试中作文评分的误差控制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这就是评分标准、评分方法 和阅卷管理。监测系统是阅卷管理系统中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组成部分。一次大规模作文考试,如果没有一套完 善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则任何评分标准的厘定、评分方法的改进都只是一句空话。
在测试研究中,考务管理是一个专门的领域;在测试机构中,考务管理是一个有特定职能的分支机构。考 虑到本刊的读者对象,以下只作约略的概述。
1.大规模作文考试的阅卷管理系统
大规模作文考试的阅卷管理系统应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职责:a.阅卷的业务领导,b.阅卷人员的行政 管理,c.阅卷质量的监测。在现阶段,我国比较完善的阅卷管理程度可以示意如下:
作文阅卷管理示意图
(附图 {图})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作文阅卷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借助这种手段,阅卷管理的主要工作有:
①试卷的随机编排
试卷的随机编排就是把不同学校的考生打乱混合排列。有了电脑,这项工作在技术上是不难解决的。重点 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水平可以相差很大,如果不解决随机编排问题,则监测系统的数据将失去代表性,既 使得这些数据缺乏应有的说服力,也容易出现盲目的调控。有了随机编排,不但阅卷员的评分状况能够得到比 较客观的反映,而且就阅卷员本人来说,由于一本试卷(即同一考场中)兼有各类学校的考生作文,可以大大 减弱评分心理的位置效应(参阅《系列之一》)。此举可以消除评分的系统误差,即各校的平均成绩与其实际 水平大体接近,但还不能遏制评分的随机误差(参阅《系列之一》文末注释)。
②阅卷员的选择与培训
《系列之三》所披露的数字表明,阅卷人员决不是“年龄大、职称高”才好。阅卷队伍的形成应该是一个 选择的过程,由于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的特点与困难,阅卷者应该是一支半专业化的队伍,为此,需要逐步建 立阅卷人员档案。“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的试验省分有的正考虑实行“阅卷员证书”制度(国外已 有),这是条很有价值的措施。
在选择阅卷人员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培训。以下两项调查反映了短期培训的效果。
调查A
取各类作文10篇,15名阅卷员在培训前后两次重评。结果如下:
培训前 培训后篇平均标准差 4.84 3.97总体标准差 3.97 4.63
可见经过培训,阅卷员评分的一致性有所提高,在拉开分数距离方面情况有所改善。
调查B
取各类作文60篇,分成对等两组,16名阅卷员先评第一组(作为培训材料),相隔3日再评第二组, 结果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篇平均标准差 3.467 3.105
观测结果与调查A相近。
培训可以有两种方式:a.短期集中培训,b.结合阅卷过程进行。后者一般都与样本卷讨论和典型卷讨 论合并进行,将在下面专门介绍。
③样本卷的选定及其策略
即使有了比较完备的评分参照量表(参阅上期),每次大规模考试的样本卷仍是不可少的。这是因为每年 的试题都有其个性,有其需要特殊处理的矛盾,需要根据当年试题情况编制样本卷系列予以解决。
样本卷的功能,一是使评分标准明确化、具体化,二是针对影响阅卷稳定的心理因素予以尽可能的控制。 因此编制样本卷系列,在着眼点方面,在策略方面,和参照量表的编制可以有所不同。参照量表的编制要遵循 “等距性”原则,即各典型例卷之间,如果按百分制计算,其分距大体上是相等的;样本卷系列的制订,则可 以进一步着眼于“分界线”和“分歧点”。
例如:“趋中倾向”(参阅《系列之一》)是大规模考试评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1 991年江西省在高考作文评分选定样本卷时采取了以下对策:a.一、二类样本卷取下限,b.三类卷取上 、下限。采取上述措施的结果,各类试卷的分布状况有所改善:类别 一 二 三 四 五百分比 2 22 43 27 5
高考作文每年分值不同,为了便于比较,重新划分分数段使之能与1990年相对应,结果如下:
(91)29---35 (91)20---28 (91)12---19 (91)1---11
(90)33---40 (90)23---32 (90)14---22 (90)1---13
1991 10% 46% 36% 8%
90(综) 6% 58% 27% 9%
90(综) 11% 62% 22% 5%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高分数段的情况没有显著变化,而第二档次的人数有大幅度下降,第三档的数字 有明显上升。从整体上看,打保险分,送“及格”分的.倾向有所抑制。
再取同是采用分项评分法的90年文科考生分与91年全省考生抽样统计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差系数( 标准差/平均分)相比,结果如下:
平均分 标准差 变差系数90年(满分40分)24.65 6.65 26.98% 91(满分35分) 20.17 6.41 31.78%
统计表明,变差系数有所增加,即分数离散状况好于前一年。
“分歧点”就是容易引起分歧的问题。每年阅卷,都可以发现“有的作文好评,有的作文难评”现象。对 于某些作文,评分比较容易趋于一致,对于另一些作文,看法往往分歧。归纳、分析、研究这些评分差别较大 的试卷,及时提出来讨论,统一认识,纳入样本系列,是极其重要的。
④阅卷流程管理
根据我国惯例,大规模作文考试通常在暑期或接近暑期进行。在高温、大兵团突击作战的阅卷条件下,应 该特别注意阅卷人员的生活安排和保健措施。就阅卷流程管理而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项工作:
a.均衡投卷,控制速度
阅卷速度必须均匀,前松后紧之类都必然扩大误差。考虑到阅卷员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可以先略慢后稍快 ,但各组之间必须同步前进。要严禁各组攀比速度,领导小组要掌握进度,但决不应公布进度,一公布必然对 较慢的组产生压力而滋生误差。此外,如果阅卷人员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相互竞争的学校、区县等),试卷 的投放还要注意流向,以免人为因素干扰。
阅卷的速度与质量有直接关系,速度过快必然评估粗糙。由于目前实行的承包制以及阅卷数量与报酬挂钩 的原因,阅卷速度不断加快。据了解,高考作文有的地区个别阅卷员的速度竟达到日300份以上,在这种情 况下,阅卷质量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承包制不适用于作文阅卷,必须予以解决。
b.制订行为准则
“多元评定法”是减小各评阅者评分误差的重要措施。根据赛蒙兹(Symonds)的研究,一组作文若由两人 评定,其相关系数为0.55,经四人评定后再由另四人评定,则相关系数可达0.82,若经八人评定后再 评定,相关系数可以增加到0.90。目前,美国威斯曼的“快速印象法”和英国伦敦教育研究所的实验都要 求一份试卷经四人评定。在我国,一般原则上规定一份试卷应由两人共评,要求已经很低,但实际上仍无法做 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就“对子”行为作出一些规定,例如至少要求两人先共评若干份,分评后每天必须相 互抽查各等级的作文若干篇,发现问题及时磋商,并有相应的检查措施,等等。这已经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纪律涣散、工作态度不严肃,是无法保证阅卷质量的。因此,还应当制订《阅卷员守则》,并且有相应的 奖惩制度。对于不合格的阅卷人员必须坚决汰除。课题组各试验省份都有被判“红牌”者,对维护阅卷的严肃 性有良好的作用。
⑤监测及复查
由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将在下文专门介绍。
2.建立、健全监测系统
大规模作文考试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则任何研究、条例和改进措施将毫无意义。我国长期惯用 的“复查”就是一种监测方法,不过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监测手段日益丰富,怎样借助科技手段来发展监测 系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科技手段应用于评分监测,有“隐形笔”等[注],不过目前主要是电脑。国外有利用电脑直接进行调控 的,即以试卷中某些客观性较强试题的得分为参照系,如果发现某地区或某阅卷员的主观题给分与其它地区或 其他阅卷员的评分平均值相比明显偏低或偏高,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加以调整。我国英语高考也曾采用过这种方 法。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测试也属于异质性测试,经过多次测算,各试题(包括作文)的得分 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即以写作能力而论,母语和外语不同,母语作文的能力层次要求大大高于外语,高层次能 力(如立意)与低层次能力(如书写)之间,得分也没有必然联系。因此用其它试题作参照系的方法就作文评 分而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再就各阅卷员之间的评分来说,由于评分对象的差别(例如一市集中阅卷 ,各区之间的水平就会有所不同),很难据此就作出“偏严”、“偏松”的判断,如果骤然利用电脑直接调整 ,很难避免盲目调控。因此,至少就作文评分而言,机器只能及时发现问题,最后的裁断还必须由人工(专家 )来做出。
当前,利用电脑监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指标监测
用以监测的指标主要有“平均分”和“标准差”。平均分可以显示出阅卷者给分有没有偏高或偏低的问题 ;标准差显示给分的离散程度,显示出有没有“打保险分”的趋向。将阅卷员每日每份试卷的给分及时输入电 脑,如有问题,就可以及时发现。
②参照系监测
由核心组先随机抽阅一批试卷,将数据输入电脑,以所形成的曲线作为参照系。参照系有允许浮动的一定 幅度。阅卷员每日评分结果在图形显示上如果超越了幅度,电脑就能及时检出以备复查。
③“暗点”监测
即由核心组随机抽阅一批试卷,秘密输入电脑,阅卷员评此卷时,如果给分差距过大,就能及时发现检出 ,显示该阅卷员所评其它试卷也可能存在问题。本方法原理虽然简单,但颇为有效。
④内部相关监测
这是我国试验分项评分时所创造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各分项得分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设计 了数学模型,把测算结果称为U值。U值过大或过小,都可以提供信息供复查组审核、裁夺。此方法1992年 在河北省试验与指标监测法同时采用,当年结果如下(X拨为平均分S为标准差):
试卷 增加分 减少分 增加分 减少分平均每
袋数 数篇数 数篇数 数总和 数总和 袋改动 X拨出线 14 77 29 209 127 24S出线 9 26 15 73 26 11U值小 13 50 53 166 119 21.9U值大 8 61 18 200 51 31.4
说明:平均分低于控制线的11袋,经复查,分数变动269,平均每袋24.5分;高于控制的3袋, 分数变动67分,平均每袋22.3分。
U值方法尚在进一步完善和论证的过程之中,但实践证明它在发现问题方面是有效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平均分、标准差均未出线的范围内还存在着大量误差,需要研究对策。这也正是作文评分监测系统科研的任务 。[注]该笔书写的符号,只有借助特定灯具才能显示。这样,共评者彼此不知道对方所给的成绩,而由监测 者(或组长)裁夺。如果差别过大,则需重评。
丽升网络阅卷系统使用经验 篇3
一、硬件需求
纸张一定要选好,大小一致,质地较白。如果大小不一,做好的模板不能完全适应所有试卷,识别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手动修复工作,到时候欲哭无泪。如果质地不够白,机器阅读的时候,选择题会有大量报错,特别是学生涂卡不是很标准,人都不一定分得出涂了还是没涂,就更不用说机器了,识别的时候还是大量出错,或者全部出错,然后又需要手动修复,而且修复结果还不行,所以,一定要白一点的纸。
扫描机,学校的扫描机今年表现尚好,基本无故障,去年的时候,常常出现不进纸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放一沓试卷进去准备扫描的时候,托纸板不会自动升起一点来卡住,这时候需要拿细笔芯压住上面黑色的塑料块,直到托纸板升起来压住试卷,而且每次放试卷进去的时候都需要重复这个步骤。其他的如果出现卡纸,或者多张卡的现象,可以直接打开上面的部件,拿出试卷重新扫描。
电脑需安装好阅卷系统所需求的各种软件,包括数据库。
二、操作步骤
一个完整的阅卷过程包括制作答题卡、复印答题卡、扫描答题卡、答题卡图像编辑、模板编辑、识别分割、网络发布、成绩合成等步骤。
其中,模板编辑是重要的一步,模板做得好,后面可以省很多事;识别分割是主要一步,需要做大量工作。下面列举几项加以说明:
1.制作答题卡
首先,Word要装好丽升的答题卡设计插件,然后按里面设置,填好各项参数,划好答题区域,一步到位,这个回头修改很难。
2.复印答题卡
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好不要有太大的偏差,左右上下的偏差都会导致识别时出现问题。
3.扫描答题卡
取出一张复印好的答题卡,打开“扫描大师”,新建阅卷,选择好保存位置(之前,一般清除上次考试的各种文件,然后新建好各个需要的空文件夹),选择好扫描模板(一般选择A3单双面,A4单双面中某一种)。
4.答题卡图像编辑
打开模板编辑系统,打开图像编辑,打开图像文件,首先默认自动清除,然后,框选图像四周边角,按DEL清除四周杂色。生成黑块,黑块一般要正好大小吻合,做好左上、右邻、靠下的三个块,再批量描画,然后手动调整,正好覆盖,再复制粘贴,直到所有黑块都做好。清除选择底色,用鼠标从右下往左上选择黑块区域,按DEL清除。保存。
5.模板编辑
新建模板,正反面,加数字1,2,打开刚刚整理好的图像,非用丽升做的答题卡,最好不要选试卷有同步块。如果有同步块,左上、左下都选同步块,页码选标记块,右下选填涂块(这里标准操作是框两次,一次同步,一次填涂,实际操作时,丽升人员说只要框一次,选填涂即可),注意新建模板时是单面还是双面,是否横向扫描等等。
条形码设置,选择条形码,划好条形码区域,填好“ID,自动探测,所有方向,唯一标识”,如果是填涂准考证号,则选择OMR设置,里面选择准考证号,填ID,横向或纵向,0~9,等等。
选择题,选择OMR,框住选择题的黑块,单选,填DX,多选填MX,一般1~5和6~10都分开框。
图像切块,一般要比实际答题区域要切大点,先拉一小块,再各个方向拉大,直到符合要求。多个块,编号递增,同一面试卷多个区域同一块则编号设置相同。如果正反面需要拼接,则块号先不要相同,等全部做好后,在识别分割系统中试卷处理—合并试卷,合并的块编新的号码,注意这里合并的块在评分细则中只要做合并的新块编号就可以。
模板做完正面再做反面,然后合并模板成新的模板供识别使用。
6.识别分割
新建阅卷,注意新一次考试,要清除里面的历史科目信息,然后准备识别试卷,用模糊识别和精确识别识别几份试卷试试,如果效果不错,则可以全部识别并保存识别结果,识别后,按步骤开始,先分割异常,处理分割错误的试卷,直接模糊重新识别,如果试卷反了,则刷新,互换试卷正反面,再次识别,调整成功后入库,直到分割无异常,然后是单科校验,看看里面试卷扫描数和入库数是否对,再是选项校正,如果是选做题,还要在试卷处理里面做选做题校正,单科校验完毕后做考号校验,直到全部無误。选做题这里要注意,比如:整块题目编号为7,则1选框为8,2选框为9,3选框为10。
识别完成后,进行评分细则,对应每块,给出满分,注意双评试卷的处理,然后就是记录好每题的阅卷编号。
阅卷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异常分发密码为LS,试题重评密码123,在阅卷过程中可以同时完成客观题标准答案入库工作,注意物理多选题的分数设置。
当所有老师阅完卷后,就可以成绩合成,最后一课进行总分合成,保存成绩的时候注意成绩单不要选,太慢又没什么用。
电子阅卷系统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系统 Office操作题 自动阅卷技术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山东省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为帮助学生备考和适应考试环境并协助教师教学,我们自主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系统,以达到强化训练、提高考试通过率的目的。
该系统中的Office操作题包括了Word、Excel和PowerPoint操作题。一直以来,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就是一项技术难点。本文以Word2003为例,针对考试中的一些实际操作进行研究,利用VBA编程,实现对按要求制作的文档进行检测评分,从而全面解决了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问题。
一、技术分析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是新一代宏语言,在大多数办公软件中都嵌有这种宏语言。与传统宏语言的不同是,VBA是基于Visual Basic For Windows发展而来的,它提供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并引入了事件驱动机制。VBA具有直接运用相关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Au2toCAD等)的强大功能,支持程序的开发应用。
VBA宏语言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使用宏记录器记录用户的各种操作并将其转换为VBA程序代码,使工作自动化;二是在其他程序开发中,通过对象引用调用宏模块,增加程序的功能。VBA提供了访问Office文档的接口,包含有大量针对该类文档的函数和对象,使用VBA编程可以对文档中各对象的属性和状态进行识别和读取,并与试题标准。利用VBA实现自动阅卷,关键是获取文档的结构特性,通过录制宏来获取文档中相应对象的属性,然后在VBA中编程对当前文档进行阅卷评分。由于VBA无法脱离Word应用程序环境,加之与VB有很好的兼容性,故可以采用VB作为设计工具,将VBA阅卷程序平滑地移植到VB中。
二、Word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技术的实现
图1 Word对象模型抽象图
1.Word对象模型概述
一个Word文档包含一个主数据流、摘要信息、表数据流、非文本数据流、0或多个包含用于OL E对象嵌入的对象存储,除摘要外其他信息均以嵌入的方式存储。Word对象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Application对象表示Word应用程序,Document对象表示引用的文档,Range对象表示引用文档中的某一连续区域,Selection对象表示当前选择的区域,Bookmark对象表示文档中同时具有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连续区域,Paragraph对象表示某一段落等。
2.Word文档对象及属性
(1)字体格式设置。字体设置由Font对象获得,Font对象的Name、Size、Color属性分别表示段落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Bold、Italic、Underline属性分别表示段落中文字是否为粗体、斜体和有下划线。
(2)段落格式设置。段落设置由Paragraph对象获得。Paragraph对象的LeftIndent、RightIndent属性分别表示段落的左、右缩进,SpaceBefore、SpaceAfter属性分别表示段落的段前间距和段后间距,FirstLineIndent属性表示段落首行缩进或悬挂缩进,LineSpacingRule属性表示段落的行距。
(3)图片、艺术字、文本框格式设置。图片格式由Shape对象获得,每个Shape对象对应一个图形。Shape对象的Type属性可以区分不同的图形对象,Height属性和Width属性分别表示图形对象的高和宽。艺术字对象的PresetTextEffect属性指定艺术字的样式,PresetShape属性指定艺术字的图形样式,FontName、FontSize属性分别表示艺术字的字体和字号。
(4)表格设置。表格设置由Table对象获得,Table对象的Columns、Rows属性分别表示表格的列集合和行集合。Spacing属性表示表格的单元格之间的间距,Borders属性表示表格的边框集合。
(5)页面设置。页面设置由Pagesetup对象获得。LeftMargin、RightMargin、TopMargin、BottomMargin属性分别表示页面的左、右、上、下边距,HeaderDistance、FooterDistance属性分别表示页面的页眉与页面顶边之间的距离、页脚与页底边之间的距离,PaperSize属性表示页面的纸型,TextColumns属性指定分栏属性。
(6)其他格式设置。首字下沉设置由Paragraph对象和DropCap对象获得,FontName属性表示首字下沉字母的字体,LinesToDrop表示首字下沉的字母的高度,以行为单位,DistanceFromText表示首字下沉的字母和段落正文之间的距离。边框设置是由Paragraph或Table和Borders等多种对象获得,LineStyle属性表示边框的线型,LineWidth属性表示边框的线宽。底纹设置是由Paragraph或Table和Shading等多种对象获得,Texture属性表示底纹的样式,ForegroundPatternColorIndex、BackgroundPatternColorIndex属性分别表示底纹的前景和背景色。
3.自动阅卷技术的实现
Word操作题主要有文档的字体、段落格式排版、表格制作、图片设置、页面设置等一系列操作,考生操作的结果以Word文档(.doc)的形式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Word文档都是由许多对象组成的,这些对象及其属性的值决定了文档的结构和格式,因此对Word操作的自动阅卷采用结果型评分,即不考虑学生的操作过程,仅通过答题文档中试题涉及的相应对象的属性值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而实现。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打开相应考生试题文档、对试题相关的Word对象属性和方法进行提取和转换。
(1)打开考生试题文档
定义并设置Word对象和Word文档:
Dim oWord As word. Application
Dim pWordAs word. Document
Set oWord = CreatObject (“Word. Application”)
Path =“D:\User_1\”
File = Path &“Word01.doc”
Set pWord= oWord.Document.Open (File,True)
(2)自动阅卷的代码
自动阅卷模块是通过选择性语句来实现对考生文档中的相关对象的属性与试题要求逐一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一致就可得分,评分结束后得出考生最后的分数。下面是自动阅卷的部分代码:
Public strWordResult As String'存储当前套题中的所有Word题评分结果字符串
Public iWord As Integer' Word题得分
Dim iLower As Integer
Dim s() As String
Dim i As Integer
oWord.Visible = False
With oWord.ActiveDocument.Paragraphs(1)'标题段落格式判断
If.Alignment = wdAlignParagraphCenter Then'判断居中
iWord = iWord + 1
Else
ReDim Preserve s(iLower)
s(iLower) = “标题段落居中错误(-1)” & vbCrLf
End If
With .Range.Font
If .Name = “楷体_GB2312” Then'判断字体
iWord = iWord + 1
Else
iLower = iLower + 1
ReDim Preserve s(iLower)
s(iLower) = “标题文字字体设置错误(-1)” & vbCrLf
End If
With oWord.ActiveDocument.Paragraphs(2).Range.ParagraphFormat'定义段落格式
If .LineSpacingRule = wdLineSpace1pt5 Then'定义行距为1.5倍
iWord = iWord + 2
Else
iLower = iLower + 1
ReDim Preserve s(iLower)
s(iLower) = “正文第一段行距设置错误(-2)” & vbCrLf
If Int(.FirstLineIndent) = Int(CentimetersToPoints(0.75)) Then'定义首行缩进为0.75厘米
iWord = iWord + 2
Else
iLower = iLower + 1
ReDim Preserve s(iLower)
s(iLower) = “正文第一段首行缩进设置错误(-2)” & vbCrLf
End If
End With
With ActiveDocument.Tables(1)
If .Rows.Count = 5 And .Columns.Count = 4 Then'判断第一个表格是5行4列吗
iWord = iWord + 2
Else
iLower = iLower + 1
ReDim Preserve s(iLower)
s(iLower) = “表格中行数或列数设置错误(-2)” & vbCrLf
End If
Call oWord.ActiveDocument.Close'关闭WORD文档
oWord.Quit
strWordResult = strWordResult & “【字处理题】” & vbCrLf & vbCrLf
strWordResult = strWordResult & “得分:” & iWord & “分” & vbCrLf & vbCrLf
strWordResult = strWordResult & “错误提示如下:” & vbCrLf & vbCrLf
三、结论
自动阅卷是大规模计算考试的必然选择,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应针对不同题型的答题特点,设计并选取最适合的评分策略,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评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对促进考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仁春,樊立萍等.用VB开发交互式教师出题考试系统[J].微型电脑应用,2002,(10).
[2]邵小兵,廖慧芬.Office实践操作自动评分的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