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小学领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2024-09-27

新立小学领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共9篇)

新立小学领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篇1

忠县新立镇中心小学校 “领雁工程”项目工作三年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渝教基〔2014〕62号《关于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实现示范引领,示范校和项目校“捆绑式”发展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加快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步伐,带动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我们计划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以新人以道 立人以德”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着眼于学校文化氛围对全校师生的熏陶和感染,努力办成“百姓身边好学校”。

二、实施目标

1.提高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三年的努力,在全校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使之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能广博地学习,为学生作出榜样;有渊博的知识,满足于学生求知的欲望,善长引导学生学习,站在学生后面导,不站在学生前面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做善于思考的孩子,快乐地学习;乐于学习,做会思考的孩子。在思考中日新,在乐学中自主。

2.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全体教师经过三年的专业发展培训,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底蕴丰厚,构建一支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队伍。到2018年,全校教师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要占教师总人数的15%以上,市级以上优秀

教师要占教师总人数的8%以上。

3.提升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校本课程建设。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三、领雁工程项目工作具体实施措施(一)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校以“先学后教 当堂清”教学模式的实践。围绕“学生自学、师生互动交流、教师精讲、学生练习巩固”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争取模式成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1、具体方法与措施

1)以校本培训方式为主,帮助教师充分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将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培训为切入点,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的整体课改方案,力求在课堂上实现三个沟通,即全员参与,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同时要求教师写好课后反思。

2)中高年级以导学案编写和使用作为领雁工程课堂教学课改的重点,一方面抓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教师根据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动手编写导学案,另一方面,狠抓导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通过常规检查,跟踪听课评课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体现导学案的价值。

3)进一步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课堂培训模式【语文教师认

真学习“对话探究模式、“体验探究模式”“实做探究模式”;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体验式概念教学模式”、“发现式运算教学模式”、“统计与概率探究教学模式”、“综合与实践探究教学模式”、“解决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研讨出我校的“先学后教 当堂清”教学模式。

4)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结合领雁工程项目的开展,认真落实学习小组课堂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培训小组长,并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公平竞争,学校将从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跟踪考核,确保“先学后教,当堂清”教学模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5)结对子,搞好一帮一带活动

以领雁工程为契机,充分利用大渡口钰鑫小学的教育资源,与他们的名师结对子,开展一帮、一带互助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12~2015.12)课堂教学实施年

我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仪式。主要是“先学后教 当堂清”教学模式的实践。围绕“学生自学、师生互动交流、教师精讲、学生练习巩固”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争取模式成型。本阶段争取培养一批学科合格教师。

第二阶段:(2016.02—2016.12)课堂教学发展年。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再发展,并在学校全面推开。本阶段希望人人都能根据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整体达标。

第三阶段:(2017.02----2017.12)课堂教学提升年。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找出不足与缺点,研究纠正措施,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本阶段争取人人都能在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专业发展

1、具体工作措施

1)通过参加上级培训,积极接收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拓宽视野,丰富教育知识储备,优化教师专业思想。

2)积极参加培训课程平台,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网络学习制度,扩宽教师的专业成长渠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校园读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认真学习全国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专业情意。

4)结合方案,在教师中开展“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的集中培训,以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5)创造性的开展“三制三课”活动,结合此活动,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示范课,引路课,探索课的评选活动,同时结合叙事研究,小课题研究,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要求来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行动研究的学习交流模式,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积极参加12月份召开的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创建活动阶段性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实现专业引领,共同发展的目的。

2、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宣传发动起步阶段。

通过学校领导教师研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及计划。通过宣传,专题辅导,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

第二阶段(2015年4月----2017年6月30日):实施阶段。

教师立足校本研修,结合我镇教研活动,开展岗位研习,探索个性化教学,每年年末教师根据自身专业成长进行反思,并作阶段性总结,注重成果的巩固与积累,研修成果(包括个人规划及阶段总结、教学叙事、教学日志、学法指导与研究、读书笔记、获奖论文等)及时存入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

(1)、2015年4月——2015年8月,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全体教师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有计划地学习,使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数学学科的数学知识,语文学科的语文知识、写作能力等学科的教师进行自我计划,主动学习,教师的学科知识80%过关。同时,钻研课标、教材、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综合文化知识,学校定期进行测试、验收,教师的专业知识达到60%过关。教师的专业技能,如教学的基本功、教育教学技巧、教学能力进行分项分组培训。

(2)2015年8月——2015年12月,针对校本培训的阶段目标,使全体教师的朗读、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科研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评课能力全面提高,合格率达到100%,继续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工程,开展各种开放课,如示范课、研讨课等,加强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进行师德培训,教师制定个人专业理想规划,并且有效实施,使教师的专业理想和专业情操得到提升。

(3)2016年初——2017年12月,继续进行校本培训内容的复检、验收,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合格率力争达到80%,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继续进行教师的专业情意方面的培训,使80%的教师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

(4)2018年初——2018年8月,加大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和考核,继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撰写论文的能力,使教师达到反思型教师、科研型教师。教师学历水平100%达到大专,60%达到本科。学校的各项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5)2018年8月----2018末,使全体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方面得到整体提高,达到100%的教师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教师总人数的10%以上,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以上,微机中级水平达到100%,高级水平达到20%.第三阶段(2018年7月----12月):成果推广阶段。

学校依据三年来的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亮点,优秀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宣传推广,形成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特色。

(三)学生养成教育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三自教育读本》、《礼仪 礼节 礼貌》校本教材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一、养成教育具体内容

(一)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三自教育读本》、《礼仪 礼节 礼貌》校本教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从文明、学习、生活、安全卫生、节俭五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习惯。

1、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2、文明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上学不迟到,放学要排队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天天洗脚,经常洗澡、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上网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安全习惯

①上下学,不拥挤,有秩序; ②在道路上行走要靠右边走;

③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④站队不拥挤,以免撞伤; ⑥不要随意到水池里游泳、玩耍; ⑦教师要备好安全课,上好安全法制课; ⑧不玩火、玩电、不偷盗、不拿危险制具。

5、节俭习惯:

①用水、电后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乱丢弃;爱惜粮食,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⑤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纸篓等教室用具;

⑥正确支配零用钱,少吃零食;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二)要求教师要做到:

1、遵守校规校纪。

2、认真备课上课。

3、及时批改辅导。

4、上课规范用语用字。

5、言行文明得体。

6、管理爱护学生。

7、善于交流合作。

8、勤于学习反思。

9、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10、坚持廉洁从教。

二、实施途径与措施:

1.每周一利用升旗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遵纪守法、文明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

2.每月召开一至二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

3.班主任每天召开一次晨(夕)会,结合“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要求”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

4.通过每周三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对学生进行 一次体验劳动的苦与乐教育。以此树立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劳动光荣、讲究卫生的意识,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今日的事今日完成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

5.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干部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教法指导。

6.在上好体育课、做好“两操”的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可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健步走、跑步、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7.每天利用早晨和下午预备时间唱几首健康向上的歌曲,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养成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8.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制教育讲座”或“交通安全讲座”,对师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

9.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对典型的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推广。

10.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三、制度保障,加强监管

1、学校要成立“养成教育培养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养成教育的实施和监管。

2、建立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

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把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以安全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安全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4、建立养成教育工作宣传栏,及时批评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典型人物采取各班推荐核实评选的原则确认,定期公布养成教育阶段性评比结果;

5、做好交流工作,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6、明确养成教育活动与常规工作考核挂钩,一同考核记载,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同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照依据。

四、考核量化:

为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形成人人“抓养成、促养成”的浓厚氛围,根据养成教育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坚持反复训练、阶段推进、周期巩固、要注重实效、考核督促的原则,开展阶段性考核和学期末考核的方式。

⑪阶段性考核

班主任:通过学生问卷及实地评比两种形式,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评。A、根据周安排和月安排的养成教育内容,对班主任日常工作进行问卷调查,量化评分。

B、实地考评区域教室环境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量化评分。

学生:每周及月底从“知”、“行”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评,作为评选先进个人依据。

⑫学期考核(分两次:两月一次)

1、学期考核由德育小组组织,协同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总务处、红领巾监督岗和班委会,组织人员根据各项指标结合各班学期综合情况进行考核,量化评分。

2、每期末进行总结评比,对在养成教育活动中成效显著、工作有特色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

养成教育尽管是老话题,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片新领域,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开创我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校本课程建设

1、组织与实施。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徐光权,副组长:陈世杰,成员:刘均、伯友平、唐胜、肖方林、刘娟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2、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各项教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3、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3)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4)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研究的成果。5)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6)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7)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新立小学领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篇2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日前在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发布, 规划指出, “十二五”期间, 北京将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 对小学入学、“小升初”等义务教育入学阶段实行全程公开透明。同时, 高考一科多次考试方案的研制已开始启动。

依据规划, 小学入学、“小升初”等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将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进一步完善公平入学规则。“十二五”期间, 北京市将在“小升初”中实施推优派位、特长生录取和大派位全面网上录取的同时, 还将落实公示制度, 实现学生报名、推荐过程、录取到位全程的公开透明, 实现义务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100%以上,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规划提出, 到2015年前, 北京市将规划建设并改扩建769所幼儿园, 全市幼儿园总数将达1530所左右, 其中至少65%为公办性质幼儿园。学前3年毛入园率将至少达到95%。

新立小学领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篇3

3月4日,北京市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座谈会。据悉,北京市将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德育三年行动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这项计划将以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统筹今后三年北京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开设德育骨干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北京精神》三门地方课程。今年,北京将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支持和引导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在三年内推出500所中小学校园文化示范校。

(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3月5日)

上海:学科德育引爆课堂革命

自2005年以来,上海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科德育”实践。德育主阵地开始从课外转向课堂,融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教育回归本源”的理念指导下,上海根据中小学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资源,编制了涵盖中小学全部21门学科54个学段的学科德育实施意见,为每一学段、每一门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学科德育”在上海的中小学课堂引爆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注重“以情育人”“以史育人”;物理、化学、地理等自然科学学科注重“以理育人”;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注重“以美育人”,教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被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头。老师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上海许多学校还建立了各学科综合教研的机制,教师共同研究和开发教案。

(来源:新华网2012年2月28日)

中山:启动“学雷锋再出发做修身励志好少年”万人行

2月13日,中山市教育局在石岐中心小学隆重举行“学雷锋再出发—做修身励志好少年”万人行动的启动仪式。本次活动在全市各镇区教办,市直属学校还各设立了1个分会场。

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强调,全市50万中小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必须做到:一要与时俱进,与全民修身行动紧密结合。去年开始,中山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全民修身行动,教育系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各中小学要以此为契机,把学雷锋活动与文明修身行动紧密结合。二要创新载体形式,与学校常规工作紧密结合。开展学雷锋活动,不能脱离学校的常规工作,要与爱校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有机结合,要与学校常规管理、班集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要在师生身边树立先进的典型,要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设计更多有利于吸引老师同学们广泛参与而又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新载体和新形式,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三要贴近实际,融入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把雷锋精神融入本职工作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刻苦钻研、积极上进的进取精神,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钉子精神,永远保持雷锋精神对于全体师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来源:中山市教育局德体艺科2012年2月15日)

新立小学领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篇4

(2013年—201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提升学校安防技术装备水平,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周边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幼儿人身安全,促进平安建设,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平安校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安防建设投入,改善安全条件,提升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安全。

二、发展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部署,通过开展校园安防达标建设行动,进一步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确保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本区各级各类学校安防建设全部达到《xx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努力实现“四个提升”目标,即“进一步提升校园自身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校园周边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薄弱校园安全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工作协作水平”,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维护校园长期安全稳定。

(二)具体目标

1.2013年,全面启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防达标建设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成立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园)长为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设置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采取社区安保队员派驻到学校担任安保人员的临时过渡办法,加强学校、幼儿园的人防建设;为安保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配全防刺背心、钢叉(每套钢叉包括叉腰、叉颈、叉脚用各一把),更新防爆帽、防割手套、木棍、催泪喷射器、橡胶棒、夜间值班用强光电筒腰等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完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学生集中学习和生活场所的消防设施,做到及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周边道路各类交通警示标志基本建设到位;在现有技防设施基础上,指导督促各校园继续强化对校园内部重要部位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视频监控覆盖面;

2.2014年,深入推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防达标建设各项工作。在区综治部门协调下,由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区公安部门统一指导,各学校、幼儿园具体负责,做好学校、幼儿园专职保安的配备工作,每所公办学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保安,规模超过1000人的学校,每增加500名学生增配1名专职保安,寄宿制学校有专职保安负责寄宿生的安全保卫工作,每增加200名寄宿生增配1名专职保安;专职保安由公安部门统一审查资质,持证上岗;进一步加强物防设施建设,确保校门、围墙符合安全要求,确保校园各项封闭管理措施到位;为部分学校安装、维修消防栓,更新消防设施设备;学校设置监控报警室,对本单位的视频监控、报警、电子巡查及系统信息通过管理软件实现联动管理,视频监控、报警信息与公安部门天网工程、110报警系统联网,力争年末联网率达到100%。

3.2015年,各公办、民办学校、幼儿园安防建设全面达标。重点加强民办学校的安防达标建设,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各民办学校增加安防投入,全面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确保到2015年底全区所有学校安防建设全部达到《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责,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达标建设经费保障机制。

将学校安防达标建设经费列入本地区财政预算,设立学校安全达标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公办学校、幼儿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保障学校安防设施设备按要求配齐配足;保障学校安保、炊管、宿管和医护等人员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学校安防建设工作经费。民办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由举办者负担。

(二)完善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1.健全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区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校安防达标建设管理机制,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区政府是本区学校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者,统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区教育局是学校安全的主管部门,负责完善制度,制定标准,加强全区学校安防建设的管理与指导;区综治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学校专职保安的配备工作,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度,推动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各尽其职,落实校园及周边各项安全措施;区公安机关负责对学校保安队伍进行培训,负责对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及周边的巡逻防控,完善学校警务室建设,及时处置发生的各种治安问题,负责对学校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维护和运营的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区交通部门负责在校园门口设置明显的交通警示标志,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线、过街语音提示装置、减速带等设施;区消防部门负责对学校幼儿园消防设施的配备、管理等进行指导,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与配合。由分管区长牵头,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学校安防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学校安全工作,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能,实行目标责任制,确保行动计划的完成。

(三)加强学校幼儿园内部安全防范工作,逐步完善学校安全保卫长效机制 区教育局和学校、幼儿园要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学校幼儿园校(园)长是校(园)内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校园安全保卫机构建设。规模较大的中小学要设置安全保卫专门机构,明确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同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规模较小的学校及幼儿园,校(园)长要直接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并配备1名以上专职安全保卫人员。

2.加强学校幼儿园门卫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配备2名以上的专职保安,持证上岗。学校专职保安队伍实行区教育部门和区综治部门双重领导与管理。专职保安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培训,具备较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区教育局及所在学校负责对学校保安的日常管理,对不合格的保安人员要坚决辞退。区公安部门负责对学校保安队伍进行培训。

3.建立严格的校园安全防范制度。学校、幼儿园要建立校外人员入校验证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严格落实值班、巡逻和领导带班制度,学校、幼儿园依托保卫组织,成立以年轻教职员工为主的护校(园)队并明确工作职责,在日常安全检查、巡逻防范、上学放学时段安全防护、住校生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置校园安全问题和隐患;要建立并落实住宿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以及校园内外大型活动审批等制度,小学、幼儿园要落实家长接送卡制度,确保学生、幼儿在校、离校和校外活动的安全。区教育局及学校、幼儿园要制定和完善内部安全保卫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队伍,落实应急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定期对校园内建筑物、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加强技防建设。全区各学校、幼儿园要安装专业监控、警报系统,将学校门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纳入全区社会治安科技防范系统。加强学校幼儿园内部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建设,落实学校财务室、食堂、宿舍区、活动区、危险化学品储藏室等重点部位技防措施,努力实现将校内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

5.进一步规范民办、私立教育教学机构管理。区教育局要严格审批程序,对已审批注册的民办学校、幼儿园纳入日常管理。对未经审批的民办、私立教育教学机构,由区教育局牵头,会同民政、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联合执行检查,一律关停整顿。对整顿后达到市颁办学标准,并按要求配齐保安人员和安保设施的,由区教育局予以审批开办;对不达标准的,依法依规取缔查封。各街道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配合教育、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加强未经审批的非法办学单位的排查、整改或取缔。

(四)严格规范管理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区综治、公安、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学校安防达标建设的督导工作机制,协调、督导学校安防措施落实,督查结果要作为年度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日常检查不达标的单位,要挂牌督办,限期达标。

领雁工程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篇5

一、总体目标。

全体教师经过三年的专业发展培训,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底蕴丰厚,构建一支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队伍。到2017年,全校教师中校级骨干教师要占任课教师总人数13%,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要占教师总人数的12%以上,市级以上优秀教师要占教师总人数的2%以上。

二、具体工作措施

1)通过参加上级培训,积极接收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拓宽视野,丰富教育知识储备,优化教师专业思想。

2)积极参加培训课程平台,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网络学习制度,扩宽教师的专业成长渠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校园读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认真学习全国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专业情意。4)结合方案,在教师中开展“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的集中培训,以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每位教师每年撰写读书笔记不得少于10000字。

5)创造性的开展“三制三课”活动,结合此活动,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示范课,引路课,探索课的评选活动,同时结合叙事研究,小课题研究,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要求来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行动研究的学习交流模式,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每期召开一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实现专业引领,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预期成果:

(一)形成高效教学课例集3-5册(课例+文档)。

(二)教师优秀论文集一本。

(三)课题研究参研率校级达90%,县级达60%;结题率校级达85%,县级50%。

(四)文章发表县级10篇,市级10篇。

(五)论文获奖县级20篇,市级15篇。

四、评价与考核。

新立小学领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篇6

一、总体要求

围绕全区“担责任、解难题、转作风、促落实和‘三重工作’提升年”活动,把“百日攻坚挂图作战”行动与创建文明城市等活动有机结合,紧盯目标、狠抓开工、加快进度,合力攻坚、促进投资,加强谋划,坚决完成市、区“百日攻坚挂图作战”行动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攻坚期内,11个市列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xxx元;3个区列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资金xxx亿元。

三、方法措施

1、实行“挂图”作战。将市列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按周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挂图作战,并用绿色柱状图显示已完成投资;将全区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项目进展情况按月进行汇总统计,制作竞赛图,显示进度差距。

2、招商引资工作攻坚行动。积极参加第xx届xxx深圳联谊会会员大会平台、粤陇携手民企陇上行、山西省首届项目推介会、第xxx届x洽会等重大招商节会,举办“xxx招商项目推介会”;大力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活动,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赴xx、xx、xx等经济发达区域开展招商项目洽谈活动,积极邀请500强企业及商协会组织来平川考察,交流洽谈,促成一批项目签约;精心筹备召开第x届中国西部xxx会暨xxx文化节,力争签约一批重大xx产业项目;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帮办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保姆式”服务,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资金达xxx亿元,年底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3、市列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攻坚行动。严格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明确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攻坚期内,年产xx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建设项目、xx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及文化体育旅游开发基地建设项目等xx个市列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开工率达100%,投资任务完成率达100%。

4、区列重点项目攻坚行动。抢抓当前工程施工的黄金时期,加快xxx科技有限公司枣叶茶、沙棘茶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帮办服务工作,推进xxx环保有限公司xxx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和苏州xxxxx有限公司x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在攻坚期内开工建设,形成有效投资。

5、招商项目谋划储备行动。结合x区x大产业基础,重点对x大产业产业链招商项目进行凝练,筛选一批xxx关联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全区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提前做好xxx年的项目谋划,谋划的项目投资达到x亿元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打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成立xxx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挂图作战”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篇7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内人社发[2013]42号

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包头市公务员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财 政 厅

2013年6月9日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创业就业工程”的意见》(内党办发〔2013〕14号)精神,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培养良好的就业能力。面对当前就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和新问题,结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以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为总方针,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总基调,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全区就业工作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技能培训、发展家庭服务业和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四项三年计划为主要内容,组织推进促进就业三年行动,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任务

(一)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

1、工作目标

(1)加快建立和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创业扶持和创业服务相结合,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

(2)确立创业促进就业考核指标体系,将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政策、提高创业质量以及创业带动就业等作为衡量各地创业促进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

(3)至2015年底,全区扶持成功创业12万人以上,力争带动就业40万人以上。

2、工作任务

在城乡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引导和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积极扶持微小企业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实现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见附件1)。启动执行为期三年的“以奖代补”项目,打造100个标准化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从标准化的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中,认定50个盟市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从盟市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中,认定20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重点扶持3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达到国家级水平。创建6个自治区级创业型盟市,20个创业型旗县(市、区)。

(2)2013年工作任务:成功创业3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3亿元。建设40个标准化创业园和孵化基地。打造1个国家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孵化基地、8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孵化基地、20个盟市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创建3个自治区级创业型盟市,10个示范性创业型旗县(市、区)。打造200对“名师带高徒”结对帮扶典型。评选50个创业示范店。

(二)实施就业技能培训计划

1、工作目标

(1)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就业,为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保障。

(2)将培训重心转向订单、定向和特色品牌为主,突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实现从业者稳定就业。

(3)至2015年底,全区力争实现“4415”工作目标。城镇技能培训40万人以上,农牧民工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0万人以上,创业培训15万人以上。

2、工作任务

(1)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见附件2)。启动执行新一轮为期三年的“以奖代补”项目,全区打造50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标准化实训基地,创建20个盟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2)各旗县(市、区)都要推进特色培训工作,打造100个特色培训职业(工种)品牌,创新培训方式,“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人数占全部培训人数的70%以上。

(3)2013年工作任务:就业技能培训30万人以上,其中,城镇技能培训13万人以上,农牧民工转移培训13万人以上,创业培训5万人以上。创建30个标准化实训基地、15个盟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培育30个培训品牌。

(三)实施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计划

1、工作目标

(1)建立和完善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政策体系和监管措施。

(2)形成基本适应社会需求的家庭服务市场,积极引导家庭服务业向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发展。

(3)至2015年底,全区力争实现“168”工作目标。建立一套切合区情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特别培训计划”6万人以上,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以上。

2、工作任务

(1)打造200户骨干家庭服务企业,力争6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行列;50户以上进入全国“千户”行列。

(2)打造区域性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在6个盟市建立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

(3)启动执行为期三年的“以奖代补”项目,扶持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4)2013年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家庭服务业管理规定,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家庭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组织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培训从业人员2万人。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建成功能完善的家庭服务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人员、场地、制度到位。

(四)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计划

1、工作目标

(1)以实现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快捷、群众比较满意为目标,全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

(2)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各项业务全程信息化,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3)至2015年底,全区公共就业服务力争达到“六化”标准,即“服务供给均等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过程精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组织一体化、服务主体多元化”。

2、工作任务

(1)打造一批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基层示范平台,创建15个自治区级星级基层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平台。

(2)打造一批充分就业地区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12个充分就业旗县(市、区),充分就业达标社区达到80%以上。

(3)启动执行新一轮为期三年“以奖代补”项目,支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4)2013年工作任务:着手建设城市“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开始实施“万人培训工程”,培训业务人员3000人以上。创建5个自治区星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创建6个充分就业旗县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对重点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实施就业服务实名制管理为抓手,最大限度的发挥基础信息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三、具体措施

(一)以完善政策为着力点,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1.全力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着力推进《关于进一步做好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2〕135号)的落实。设立盟市、旗县(市区)创业发展资金。

2.建立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园、孵化基地和创业项目库建设,强化创业专家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创业项目库。

3.强化创业培训。扶持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模拟实际企业运营”实训平台,提高创业者实际经营能力。

4.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研究制定下发创业型盟市(旗县)评估认定办法,完成自治区级创业型盟市中期评估,指导创业型旗县(市区)开展创建工作。

(二)以创新培训方式为驱动力,狠抓就业技能培训 1.完善就业技能培训管理体系。自治区及时制定《就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落实培训补贴直补个人政策,进一步规范培训管理。

2.加强实训基地能力建设。以落实部区备忘录为契机,制定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健全和完善实训基地“以奖代补”项目投资评审和跟踪问效办法。3.加大全区就业培训品牌打造力度。引导各盟市探索建设重点产业订单定向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岗前培训。

4.推进技能培训对接活动。分别组织东中西部盟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集聚区需求对接活动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对接活动。

(三)以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

1.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政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等文件要求,各盟市尽快建立发展家庭服务业协调机制。

2.优化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好以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家庭服务业为重点的城乡创业者鼓励政策。

3.全面推进全区家庭服务企业发展。积极探索和鼓励发展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引导家庭服务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加快改造和升级步伐,形成拥有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家庭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促进家庭服务企业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两个中心城市建成功能完善的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

(四)以提升服务能力为落脚点,夯实基层保障平台建设

1.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基层网点建设,逐步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五级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牧区覆盖,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进程,努力缩小城乡间、地区间、群体间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现实差距,建设城市“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让劳动者就近享受到便利的服务。

2.规范公共就业服务。要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供统一的基本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要覆盖到城乡各类劳动者,使每个劳动者在公共就业服务网点享受到基本一致的公共服务。

3.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大力实施“万人培训工程”,采取轮训的方式,三年实现业务人员培训全覆盖。

四、强化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区要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要强化自治区与各盟市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按照既定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要求,迅速行动,切实抓好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

(二)统筹规划,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区要进一步落实好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切实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组织和实施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建立健全项目库、评估认定和进退机制、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制度办法。财政部门要积极创新“以奖代补”资金管理使用机制,科学编制就业资金预算,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有效方式,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模式。

(三)强化基础,加强制度建设

各地区要建立竞争和监督机制,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主体多元化、标准规范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将信息系统数据纳入统计范围,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并将统计信息质量纳入绩效考评范围。

(四)加强监督,建立绩效评估

各地区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结合目标考核和措施评估,以细化落实各项措施为主要内容,对计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估,定期通报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研究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协调解决的办法。各地区要把落实行动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推进促进就业三年计划,实现我区更高质量的就业。

市委编办三年行动计划 篇8

美丽xx建设三年行动是我市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编委的领导下,以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上级编制部门的工作部署,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为我市“建设天地之中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少林功夫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服务保障“美丽xx”建设,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导向,以全面加强机构编制现代管理为目标,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为市委和市委编委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三、工作重点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农业、交通、市场监管、生态保护、文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减少执法层级,整合执法队伍,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扩大乡镇街道政府职能权限。参照省赋予经济发达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乡镇街道下放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是继续深化城市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

(二)不断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涉改部门在职能优化融合上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改改革强大动力。一是整合优化职责。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对改革后单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调研,根据情况进行职责梳理调整。二是厘清交叉事项。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为避免职责不清和推诿扯皮,明确事项牵头部门,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职责分工。

(三)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

1.从严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坚持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管理和程序,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坚决落实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求,严控总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创新管理,实现增减平衡,切实管住管好、用好用活机构编制这一重要执政资源。继续采取动态调整、空编运行、撤一建一等方法,充分挖掘编制资源,实现机构编制效益最大化。

2.探索推进“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充分发挥实名制系统的作用,逐步实现机构编制相关业务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办理;

做好机构编制统计月报季分析工作;

继续推进网上名称管理工作,努力实现中文域名注册、网站挂标全覆盖。

3.强化机构编制督查工作。组织开展控编减编、规范领导职数管理、机构编制纪律规定执行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举报受理、案件查办力度,及时通报典型案件。完善实名制管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促进机构编制动态监督。加大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履职尽责考核和机构编制审计工作,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服务大局,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统筹使用机构编制资源。一是加大精简力度,保障重点民生和美丽xx建设。盘活用好有限编制资源,对改革前后机构撤并整合、职能调整等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的依据。二是加强统筹调剂,引导资源下沉。严禁挤挪用基层人员编制,加大机构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做好编制“减上补下”工作,将有限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从市直事业单位调剂部分事业编制用于执法一线,夯实部门执法力量。

(五)强化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严防“吃空饷”等违纪违规行为,巩固机构编制核查成果,重点对机构编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机构编制数额的控制和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部门联动,严把进人关,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不合理增长,巩固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成果,防止机构编制的膨胀。

(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协调相关部门稳妥做好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积极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七)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窗口”服务制度和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推进“全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积极配合推进事业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赋码换证办证工作。创新事业单位管理,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八)注重强化自身建设。按照完善职能、健全机构、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总体要求,以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规范型、服务型、务实型”编办为载体,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勤奋务实、开拓进取、公道正派的高素质机构编制干部队伍。

五、工作措施

(一)抓好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将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三定”规定落实情况、职能履行、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和领导职数配备等情况列入日常监督检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抽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验资料和实地核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限期给予解决。同时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专项督查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检查,严肃了机构编制管理纪律,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二)抓好事前监督与事后检查。对各单位提出的有关机构编制事宜的请示,依据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认真搞好研究论证,形成有理有据的文字材料上报编委会,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机构编制事宜决议后,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其机构运转、职能履行、人员编制配备和中文域名注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健康发展。

(三)抓好协调配合。建立编制、人社、财政相互协调配合的控制约束机制。机构编制部门严格核定各单位机构编制,人社部门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安排新增人员计划,财政部门依据核定编制和人员数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使三者间形成监督,从体制机制上有效地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无序增长。同时,建立与组织、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共同参与开展重大督查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多方联动、共同监督的有效机制。

六、工作机制

(一)逐步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科学决策机制。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条例》对机构设置进行调研论证,逐步建立机构设置论证标准,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建立以“三定”履职评估机制。坚持“内涵挖潜”理念,以职能管理为核心,构建科学量化的职能运行评估体系,重点评估职能来源依据、履责轻重强弱、岗位设置运转等情况,加强履职评估结果转化运用。

(三)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制度。按照“要增编必清理、先减法后加法”的原则严控编制总量,对职能未作大的调整、工作任务没有大幅增加、新增工作为阶段性任务、新增任务可市场化解决的,一律不再增编,确保机构编制资源用在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

(四)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加大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离任机构编制审计,认真研究一些加强监管的办法,明确责任,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五)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扎实做好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台账,建立和完善与年报统计数据相衔接的机构编制数据库,搞好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法治中国”、“法治上海”、“法治浦东”建设要求,围绕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目标,坚持推进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着力提高经济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不断完善法治监督,努力建设法治金桥。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6年,金桥镇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新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权力行使得到规范和制约,安全诚信规范的经济社会秩序逐步形成,努力将金桥建设成为公平正义、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上海市郊综合发展示范镇。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1、完善党委领导方式。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体现党委在同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泛动员并引导广大公民依法参与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

2、完善党委决策机制。健全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和完善“三重一大”等制度。

3、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4、推进党务公开。全面推进党务公开,不断探索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途径和形式。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畅通党员意见表达渠道,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

5、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采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保证党委中心组学习中有学法内容的安排。

(二)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6、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镇人大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通过对政府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确保宪法和法律在本辖区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深入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依托镇人大主席团以及人大代表联络室等平台,积极组织代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畅通代表反映民意渠道,探索建立群众意见处理反馈机制。保障代表进社区联系群众工作的长效常态,促使群众各种利益诉求纳入法治轨道。重视代表书面意见督办工作,提高代表书面意见办理成效。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

7、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村委会、居委会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推进基层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完善村居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等制度。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形式,提高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自治水平。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拓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建设,支持其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其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8、配合新区做好相关改革。配合做好“优化机构编制设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区级机关“瘦身”工作。充分利用自贸区改革溢出效应,推动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创新体制机制。跟踪和评估市场监管体制运行,不断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构建“8+1”区域化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和社区事务办理平台为基础,提升街镇工作能级。

9、优化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镇政府议事规则。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重大决策的具体范围、事项和标准的界定,使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决策成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的论证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论证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公职律师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为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法律意见。探索建立决策前人民建议征集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细化包含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公共财政、制度廉洁性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规则和标准。建立和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免责制度。

10、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行执法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认证和亮证执法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机制,严格执行上级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指南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健全联勤联动的网格化机制,优化执法资源配置。严格遵照上级机关执法考评机制和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强化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参与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示范点(暂名)创建工作。

11、推进政府运行法治化。围绕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全面梳理依法行政职权及其依据,明确具体行政行为流程,保证行政行为的程序正当合法。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上岗前和在岗的法律知识培训,将公务员法制培训情况列入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完善部门法制机构设置,充实法制工作人员,使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情况与镇法制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相匹配。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专业化优势,确保政府机关在规范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作用。

12、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配合新区做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和改善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强化政府履行保障公共安全的职责,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及细目、公共政策、行政执法、公共服务、撤制村队资产处置、房屋征收、行政处罚结果等领域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方便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申请和获取政府信息。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利用好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

(四)推进文化法治建设

13、注重品牌培育,不断开拓法制宣传教育新路径。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适应不同宣传教育对象、不同行业、单位、区域特点的普法新形式、新方法。发挥好《司法小故事》、“楼组法律小贴士”、“学法哆来咪”、法宣微博等新形式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培育优秀法宣品牌。

14、探索建立互动的法治文化传播新格局。注重法治文化培育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推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及人民调解等与法治文化传导有机结合,注重公民的互动参与。着力打造一批深受群众喜爱,在全区、全市有一定影响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扶持、引导开发推广优秀法治作品,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法制文艺、法制文学等方面有特长的人员加强创作。挖掘金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培育和构建具有金桥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传播法治文化的实践。

(五)推进社会法治建设

1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探索建立社会共治新机制,着力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舆论引导,逐步建立良好的政社互动的法治建设工作局面。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各种可能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格局,探索研究矛盾纠纷化解协同机制,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根源治理“三违”现象,做好拆违攻坚工作。

16、完善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方式及功能。推行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突出律师在参与重大矛盾调解、重大合同签订、重要谈判中的法律智囊作用。利用好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法制宣传志愿者协会和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社会化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7、加强党内监督。认真开展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着力构建严密高效的惩防体系。以建立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强各项制度的监督检查。

18、加强人大权力监督。通过镇人大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等形式,加大对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强化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

19、加强行政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的作用,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勤政建设,逐步完善行政效能监督体系。进一步落实审计监督制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依法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大力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20、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处理机制,依法管理和规范舆论监督,维护舆论监督的正常程序。

三、组织保障

(一)宣传保障

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在面向全镇范围内的《今日金桥》报刊上,广泛宣传《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让全辖区关注、参与法治金桥建设。着力宣传本镇以及新区各单位、其他街镇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法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所取得的典型经验。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依法治理年中检查推进、目标考核机制,将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镇部门公共目标考核。及时总结法治金桥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和成效,确保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推进。

(三)经费保障

财政部门要配合各单位、各部门,提供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并纳入部门财政预算。

(四)推进步骤

金桥镇建立以主要领导牵头的依法治理工作小组,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

1、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6月—8月)。各单位要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

2、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9月—2016年6月)。各单位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当年实施方案,并按落实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各项依法治理工作措施。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适时召开工作座谈会、阶段性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宣传推广典型,查找问题和不足,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上一篇:研究生就业推荐表导师评语下一篇:旅游英语毕业生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