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会活动

2024-08-11

百姓故事会活动(共10篇)

百姓故事会活动 篇1

择三尺讲台,书无悔人生

青白江福洪中学校

熊滢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我把人生定格在三尺讲台悄然而过7个春秋,我们选择教师,也就选择了平凡,然而平凡并不平庸,提笔书写清瘦时光承载的故事,看那一朵朵时光摊落桌前,总有纷繁的思绪不由分说涌入心底„„

我校是一所地处青白江区毗河以南的住读制农村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以留守儿童居多,且单亲家庭不在少数,在学生们一张张笑脸、家长们一声声称赞的背后,无一不是教师们敬业奉献的背影、无悔挥洒的青春。

还记得2010那年刚来学校时,母亲有一天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青白江电视台播放了“最美乡村教师”,采访对象便是我校的黄正秀老师,当她在节目里听到黄老师父亲去世时黄老师还坚守在讲台上的消息、看到黄老师简陋的校舍里那半截蜡烛时,母亲难忍心中泪水,深深感慨教师的无私„„

常戏说“我们每天陪伴在留守儿童的身旁,却也让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学校地处丘陵,过去道路交通很是不便,为了服务学生,教师们顶多只有周末才能回到自己家中,其中不免含有丝丝苦涩。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经济的日渐宽裕,教师们虽几乎家家有了车,但距离市区24公里的路程,工作与家庭也难以两全。我校的钟德勇老师任年级组长已有7年,他常自责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在儿子上初中以前他缺席了儿子12年的成长。初来学校,我有幸成为了钟老师当年所带领的年级中的一名班主任,更荣幸的是学校的“师徒结对”制度让我有机会拜钟老师为师父,也正因为如此,我从不否认他口中的“失职父亲”一说。钟老师常告诫我们身为班主任工作时间不是什么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制,而是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也就是从周一早上八点到周五下午四点。虽然学生公寓有宿管老师,但几乎每天晚自习放学后钟老师都会带领我们年级所有班主任亲自去查寝,从一楼到四楼,再从四楼到一楼,如此反复,既是协助宿管老师管理纪律,更是24小时关心关爱学生,即便学生宿舍熄灯后我们也常在学生宿舍楼下坚守,期间,钟老师总是和我们一起探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当时我所在年级的6个班里,包括我在内就共有4名新手班主任,初出象牙塔的我们抱着满满的教育理论却不知道该如何实践,望着教室里四十多双求知的眼睛我们内心也有些迷惘,钟老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们,从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家庭和心理上的区别,启发我们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加强德育,到如何组建学习小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一聊就常常聊到11点过才回自己寝室。而第二天一早,钟老师总是6点半就准时到操场等候学生们起床做早操,组织学生们有序地到食堂进餐,有时我们几个年轻老师偶尔会“偷懒”缺席早操,钟老师总是报以理解的态度帮我们照看好每一个学生,还安慰我们说他自己是老年人,睡不着觉,起得早可以帮我们看管班级,其实他不知道在他的以身作则下,我们每次也会为自己的缺席而感到羞愧,正所谓“身正为师”,钟老师充分展现了教师的职业灵魂,更是对“师父”二字的无声诠释,以至于我们只记得他是我们的师父,是我们的年级组长,而常常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还有自己的家庭。后来,钟老师的儿子在临区就读初中,他为了弥补之前十多年的缺席,终于尽到了一点做父亲的职责,但又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儿子初上初三时,他竟然每天在晚自习放学后从学校驱车三十多公里到新都接儿子回青白江市区,清晨五点半出发送儿子去学校,而后又返回工作单位,如此三点一线地已奔波了好几个月„„2015年,钟德勇老师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劳动模范。前不久,我无意间看见了一张多年前自己被学生偷拍的照片,上面写了硕大的两个字——“恩师”,不得不说我的内心是感动的,当年的学生已毕业四年,如今我能有幸得到这样的称呼,我想这就是钟老师常说的职业幸福感吧!

不管是黄正秀老师还是钟德勇老师,他们不过是全区众多教师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兢兢业业、倾心奉献的教师队伍,孩子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教育的社会满意度才能得以不断提升。

趁我们还不够老,快去写下一路的歌谣,远方的天籁之音,吟唱着生命不屈的骄傲,只因为育健全人格,是你我不老的守望!

百姓故事会活动 篇2

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是桐柏电视台生活类淮源风采栏目的重要内容。

新闻是传递信息的。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讲, 要把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受众, 就得把信息写得能吸引眼球。现在电视、电脑很普及, 包括报纸、杂志几千种, 凭什么让桐柏人看桐柏电视台生活类淮源风采栏目?一是你传递的信息有用, 二是你的节目是身边的人和事, 邻家小妹, 隔壁大嫂, 对门老太;三是你节目里的人和事吸引人。前两点是栏目故事性的定位, 第三点是制作技巧, 就是讲故事。

二、讲故事的魅力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有情节, 能够吸引人;有人物, 人物有性格, 有喜怒哀乐, 能够打动人;通过听故事获得启示, 受到教益。

每个人都不喜欢听长篇大论, 不喜欢听别人讲大道理。因为大道理空洞抽象;长篇大论是材料的堆砌和数字的罗列, 枯燥乏味;人们愿意听人讲故事,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关注事件发展, 关注人物命运, 被故事潜移默化, 受到某种启示和教益。

司马迁《史记》就是用一个个人物故事串起来的。他以人物为中心, 把有关的历史事件记载到人物传记中。指鹿为马, 项庄舞剑, 负荆请罪, 破釜沉舟, 看到这些成语, 我们就能想起司马迁给我们讲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百家讲坛》的成功之处在于把经典作品 (《论语》、《庄子》) ,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传播给观众。观众在倾听专家学者讲述经典中的故事的过程中, 感受历史的天空群星灿烂, 先哲的思想多彩深邃。

三、讲故事的技巧

1. 有讲故事的意识

淮源风采栏目的观众是桐柏县的广大群众。所以, 所有反映老百姓生活状况, 描写老百姓情感世界, 传达老百姓心中愿望的故事, 都是好故事。而如何写好这些故事, 首先需要我们有一颗关爱百姓生活的心, 有一双敏锐观察百姓生活的眼睛。

在接触到一个题材后, 首先要有讲故事的意识。秋季严打给老百姓解决多少问题, 交通整治过程中发现哪些问题, 这家人夫妻恩爱邻里和睦, 你的一次旅行中的喜怒哀乐, 小区里的一些现象, 孩子很可爱, 老人很慈祥, 都应该讲故事, 也有故事可讲, 关键要有讲故事的意识。

生活中有许多有滋味的故事, 是我们仅凭想象而难以得到的。多倾听, 多采撷, 自然有故事。坐在办公室里, 发现不了好故事, 也写不出好故事。

2. 要具体

什么是具体?具体就是言之有物, 言之有人, 言之有事。

一具体就深入, 一具体就能够吸引人, 能够打动人。

具体就是讲故事, 就是讲具体的人, 具体的事, 具体的情节。

因为故事是在电视里播出的, 所以要求故事具备新闻的一些要素,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人物、事件要真实。

具体的另一层意思是, 在做节目的时候, 要尽量把情节突现出来。在这里顺便提一下, 把故事做成“某某二三事”的节目是肯定不行, 故事的主角上情节, 不是人物。拿到一个素材以后, 我们就应当从情节的角度来考虑, 而不是以人物为线索。这或许会更符合故事的要求。

3. 有好的细节

穆青说, 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我们至今记得焦裕禄用椅子顶肝部止疼的细节。细节是力量。大陆版的《色戒》为什么不过瘾?就是因为很多细节被删掉了。

在细节选择方面, 我认为还应当设计好一个关乎题眼的东西, 像《冰糖葫芦酸又甜》中的冰糖葫芦, 《指环王》中的指环。最近, 我看到了一个故事《总有一片能让你泪流满面》, 丈夫爱吃洋葱, 妻子每天都做这道菜;妻子爱吃鸭血粉丝汤, 丈夫却从来都不知道, 直到临终时, 妻子要求丈夫给自己买一份鸭血粉丝汤。妻子去世后, 丈夫一个人在厨房剥洋葱。他终于知道, 爱情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剥下去, 总有一片能让你泪流满面。这里面, 洋葱很关键。

4. 有曲折的情节

好的电视节目要求故事性强, 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一唱三叹, 才能让人欲罢不能, 回味无穷。

曲折的情节是由多个细节组成的, 是在细节基础上的深化。

讲故事不能平铺直叙, 在构思情节时要动一番脑筋。要想办法一波三折, 最好还能逐层递进, 做节目时要有矛盾、层次。也就是说要选择好几个转折点。要让故事中充满了乐趣, 把观众的心弦一会提高, 一会落下, 这样才能够保持故事一直有一股吸引力。

最初的故事作为口头文学的一种, 就是讲给别人听的, 传播的方式是听和说, 听的人可能会受感动, 可能会受启发, 但这些都是通过情节来实现的, 你可以在中间加一两句抒情或者点评, 但听的人最要听的还是情节, 有好的情节吸引他, 他就会目不转睛, 不能吸引他, 他马上就会走神儿。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太阳从西面升起》, 故事讲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画了一幅画, 参加全省少儿美术比赛, 那画画得很好, 但最终却因犯了个常识上的错误, 小姑娘因把初升的太阳画到了西边而落选。老师不解地去问小姑娘, 你怎么会将太阳画到西边的呢?小姑娘哭着说:我就是要让太阳从西边升起……原来, 她爸爸和妈妈吵架了, 爸爸出走了, 临走时说, 要我重回这个家, 除非让太阳从西边升起。所以小姑娘就天天盼望西边出太阳了……

四、把淮源风采栏目做成有故事性, 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累

做节目要有故事的意识, 要具体, 有好的细节, 有曲折的情节。事实上, 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的东西, 要有故事性, 让节目吸引人, 还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否则, 真正讲好故事就如同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丰厚的文化底蕴就像储存在大脑细胞中的某种信号, 又像融化在血液中的某种基因, 平时它们看不见摸不着, 一旦与现实场景接上头, 就会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也就是我们说的灵感。

所以, 要把淮源风采栏目做成故事性强的节目, 必须当杂家, 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才能成为高水平的电视工作者。■

百姓身边好故事 篇3

马骏:走访一整天报道乡村好法官

陈文

北京电台上周播出了由新闻广播记者马骏采写的《从城里娃到乡村法官》,生动讲述了生长在京城的80后法官朱政7年来坚守在郊区三尺法台的故事。或许听众不知道,为了这一篇短短5分钟的报道,记者马骏深入平谷走访了一天,跟朱政开庭、随他送传票、听他与当事人交流……对几个小时的声音素材整理剪辑后,又经过多次修改,最后才呈现出来的。

朱政出生在皇城根脚下,北京人,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为何要离开繁华都市到平谷当法官?在面临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工作压力大、不如当律师挣钱多的现实困境,他为什么依然选择留在郊区?这些问题是马骏想了解的。朱政所在的金海湖法庭离平谷城区还有十多公里的路程,采访那天,马骏不到7点就出了家门,坐地铁倒公交,辗转近三个小时来到了朱政办公的地点。“法官很忙,我和朱政只聊了20多分钟他就去开庭了。”马骏也来到法庭,她说可以一边听朱政审案一边观察。“当地人说的满口平谷话,我听不太懂。”马骏介绍。案件审完已经快中午12点了,匆匆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下,马骏又跟着朱政和法警去大东沟村送传票,“可惜没有赶上他们在村里巡回审判。”马骏说,这些都是乡村法官的日常工作。金海湖法庭只有3个法官,每年要审理600多个案子,因为人手少,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

送完传票已近下班时间,马骏随朱政来到法庭三层他的宿舍,和朱政夫妇聊起他们的生活。朱政已在这里安家,妻子是当地人,也是一名法官,而他们两岁的儿子被送回到城里的父母家寄养,在朱政同事们看来他的孩子就是个留守儿童。“如果说朱政当初到平谷法院应聘是为了不想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而选择留下是由于基层法院的法官都走了就没人审案了。农村的案子看似家长里短,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让矛盾变成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马骏说,让朱政安心工作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妻子,两个人是同行能相互理解,而且对他没有太多物质上的要求,“朱政说,别人开好车,我有车开就行;别人有大房子,我有地方住就可以。既然在这儿工作,就做好。”

那天马骏采访完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她又把几个小时的采访素材用文字梳理出来,之后还要一点点剪辑,做成报道,从9分钟变成最终的5分钟节目,其间还经过了多次文字和录音的修改。“这些录音素材与节目是不成正比的,但他说的一百句话里可能有一句话正是我要的呢。”5分钟的节目足足花费了一天的时间采访,马骏说,去现场非常重要,如果只是电话采访就像“隔山隔海”似的,而如果能走进朱政的工作环境,包括跟随他送传票、与当事人交流,才能真正感受到他面临的基层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节目有聊场感也才更真实生动、更好听。

对于马骏来说,这只是一次很普通的采访,“作为一线记者,我们每天工作的地方就是基层。”马骏是新闻广播跑政法制的记者,她的采访不仅在城市里,北京东南西北的法庭她都跑过,包括北京海拔最高的法庭——斋堂法庭,坐车到门头沟后还要走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路;北京最远的法庭——位于清河的“非地”法庭采访;而最难走的要算去延庆的冰心墓采访;2012年7.21大雨的时候,她与新闻广播另一名年轻女记者冒雨在郊区各处采访;她还跑过部队,去全国各地的兵营采访……

“可能大家都觉得法官是在法庭里工作,实际上执行法官一直在路上。”马骏介绍,她曾多次跟随法官去各处执行案件。有一次是随房山法官夜间执行。“从晚上10点到凌晨两三点,因为这时候老赖们都在被寓里。”听到法官的敲门声,有的老赖慌忙从床上爬起来藏到院内的鸡窝里,家属谎称其不在家。那次马骏目睹了法官如何与躲在鸡窝的老赖斗智斗勇。“如果不深人基层,就无法感受法官的智慧。”而亲临现场采访,也让马骏面临着危险。在一个村子里,大半村的人把法院的车围了起来,一个村民凶巴巴地威胁拿着采访机、身材瘦小的马骏:“录什么录!”又指着旁边的一名摄像说:“你不信,我把你的机器砸了!”马骏坦言当时还是挺害怕的,她灵机一动,马上站到一名法警的身边,“这样他就不敢打我了。”马骏表示,遇到突发情况,就得随机应变。

黄河:采访“纪录之王”的辛酸苦辣

陈文

“他是北京盾构施工领域特别有名的专家型建设者,北京地铁建设里程碑式的一系列创新都是从他开始的。”北京交通广播记者黄河这样介绍郭玉海。在北京电台本周的百集系列节目“说出你的精彩一新北京广播故事”播出了黄海采访的这位北京市政地铁建设“纪录之王”的辛酸苦辣。

黄河介绍,早在2010年底、2011年初的时候就认识了郭玉海,他参加了北京地铁5号线、4号线、9号线、8号线的建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14号线建设时又创造了北京的一个历史——第一台直径超过10米、地铁施工领域最大直径10.22米的盾构机。“我全程记录了新设备的使用过程,先后跟踪采访了近加次。这一次走转改,正赶上14号线东段开通,我在郭玉海工作的地下又对他进行了回顾式的采访。”

黄河说他是北京新闻界里第一个下到大盾构隧道里的记者,这种超10米的盾构机比一般的3层楼还要高,而施工时面临的挑战也更大。黄河对郭玉海的多次采访都是在隧道里完成的,因为“只能在地下才能找到他”。其实,郭玉海是名管理人员,由于新技术第一次运用,他每天几乎都泡在隧道里。黄河介绍,隧道里昏暗、潮湿,夏天特别热,长期在地下待着的人,三伏天时上到地面很容易被冻感冒,因为地下温度太高了。“现在对地下施工者的劳动保障没问题,连盾构机里都有通风循环系统,但环境太压抑了,长期在一个密闭、幽暗的地方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多数人都会受不了。”黄河回忆,他在地下最长的一次采访花了3个多小时,“感觉有点喘不过来气,而且噪音很大。”

nlc202309051355

“我的工作就是跑新闻现场,而这些现场就在基层。”黄河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而他跑的路政、运输等分口的基层环境都艰苦,不是会议室、办公房,这些年跑下来他都习惯了。黄河表示,通过深入基层能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和让人感动的人物,也可以用更加真实与自然的视角与笔触,去讲述这些故事,描绘区些人物。

黄河曾采访过城市防汛工作,每到汛期前排水集团都要将城市的雨水管线清理一遍。这些工作是怎么进行的?北京的地下管线到底什么样?黄河与排水集团联系希望到现场采访,但因为北京的管线都是雨水、污水合流的,管道内充斥着有害气体,出于安全考虑,他的几次采访要求都被拒绝了。于是黄河决定接受安全培训,“我上了好几次课,包括遇到问题怎么处理、如何与工友合作等,最后通过考核拿下了证书。”有了上岗证,黄河进入地下管线的采访申请终获批准。

“那天晚上,还分了我一个岗,发了我一套工具呢。”黄河笑着解释,“因为地下空间有限一次不能下去太多人,我既然占了一个名额,不能光采访耽误人家的活儿呀。”真实体验排水管线工人的劳动,才能感受这份工作的艰辛。黄河说,下去工作的人都要带着氧气瓶、背着呼吸机、穿着防护服,还有对讲机、铲挖污泥的工具等,“光那一身行头就四五十斤重,三伏天穿着,没干活呢就一身汗。”黄河介绍,一瓶氧气可以用40分钟,工人们一般在地下工作半个小时就上来换个新氧气瓶,或着换个人接着挖。黄河清楚地记得,那次他铲了11大桶的泥,当然同时完成了采访,“干完活儿全身都湿透了。”

黄洋:起早摸黑前往曹妃甸采访

冷梅

2014年12月15日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新闻》栏目推出了走转改专题节目《记者好形象社会正能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报道。

据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部副主任王毅介绍:这档大型走转改专题节目每天18:30在《北京新闻》中播出,每周至少首播4期,每期5分钟。从开播至今已经制作、播出了不少深受观众好评的节目,如元旦期间连续播出的三期节目、跨年夜节目、南水北调特别节目、去年年底新地铁开通时连续制作了6期特别节目、冬奥会3期节目等,这些节目播出后反响特别好。第一期节目《郭现的“山海经”》的出镜记者黄洋,也为本报记者讲述了她参与“走转改”的经历——拍摄这期节目时的经历和感受。她说他们只有5天的准备时间,拍摄历时三天,拍摄的素材有两个多小时,把首钢转型当中的故事——10年搬迁,3年停产,如今再开工如实呈现出来了,播出时包括导语、记者手记总共才6分钟左右。通过这次走转改,黄洋理解“走转改”不是刻意要让记者吃苦,而是强调记者必须要去一线,要在现场,要与被采访者长时间在一起,了解所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挖掘背后的故事。

黄洋回忆说:记得2012年她参加入台考试的时候,面试官还问过一题:“你知道为什么要走转改吗?”当时北京电视台上一轮的走转改正开展得轰轰烈烈,而黄洋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只是傻傻地回答:“看着记者都挺辛苦的!”她刚说完,在场的考宫就都笑了。就在2014年底这一次走转改任务来临时,让黄洋补上了这一课。她负责拍摄第一期走转改节目《郭现的“山海经”》:3年前已经停产的首钢石景山老工业区在天安门向西17公里处,今年也有了新变化,原先用来存放炼铁原料一个叫作西十筒仓的地方,现在被改造成创意办公空间,首钢转型成功第一个项目即将诞生。巧的是,这个项目的技术经理郭现还经历过曹妃甸厂区从无到有的建设。

当时接到拍摄任务时已经时间紧迫了,就在拍摄的前一天快到夜里12点了,黄洋和另外一位同事把了解到的情况细细梳理成片子结构。拍摄的主要新闻现场在西十筒仓,那里是一个大工地,经常有不明物体往下乱掉,他们几人偶尔不戴安全帽爬上爬下拍摄着,于是就经常会有人来提醒他们——别被砸着,一定要戴安全帽。这种情况下最辛苦的就要数摄像了,为了把镜头拍好,他们把本来好几十斤的设备加上更重的广角头,再上到60米高的大烟囱上,或下到地下10米深的电梯井,大摄像机和三脚架都是必须要拿的,黄洋他们三人小团队就这样“上天入地”不停地拍摄着。

片子内容是说首钢转型,黄洋他们是必须要去一趟曹妃甸的。曹妃甸很远,往返路程至少要7个小时。另一位记者李烨放下手头工作,替黄洋跑了这一趟。他和陈静岩赶到曹妃甸天就已经黑了,他们直接去找适合的拍摄地点,大概在夜里11点多才终于确定下了拍摄点。第二天凌晨五点,李烨就和陈静岩爬了起来,拍海滩和日出,他们的鞋子和裤腿全湿了。黄洋说这集片子之所以得以顺利拍摄,是因为帮他们的人太多了!黄洋想说的就是她是一个十分幸运的小记者,这次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走转改”,是新闻中心领导和团队给予了她指导、帮助和支持:刘靖和陈静岩在全力拍摄之余,还反复琢磨主题、设计结构与镜头。徐京玲主任每天连夜看素材,反复打磨。张庆主任不断关注节目进展,随时给出指导。艾冬云副总编辑不仅听了这期节目详细的选题汇报,还多次到机房亲自审片,而且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从始至终一直亲自盯到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刻。还有本来很忙的李烨毅然去曹妃甸采访,帮助黄洋加工后期编辑。金蕾特地到单位帮黄洋配音。包装和技术也快要被黄洋烦死了,笺称全9楼都在给黄洋做包装!

就是这一次“走转改”让黄洋在报道过程中感受颇多,她深刻理解了深入一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中不断发掘细节,而且镜头也要随时跟上,才算到位。

刘旭:夜班车,温暖的回家路

袁治安

2014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电视台记者刘旭接到临时任务,帮同事替班拍摄“走转改”选题——夜班公交司机。接到选题的时候他显得异常兴奋,他觉得这样的选题,和平时操作的纯新闻选题相比挑战更多,也更能练手。于是1月2日晚上,结束手中的工作后,刘旭和同事便提前赶到了临近北四环和京藏高速的夜2路公交场站。

其实他们要跟踪拍摄的司机师傅苗宇泉按正常交接班时间,在晚上10点50抵达场站即可,不过为了配合记者的拍摄,10点刚过苗师傅就早早来到场站,碰面后便快速进入拍摄前的预采访环节。虽然是有备而来,但预采访通常还是会较大地改变拍摄方案。“比如,苗师傅一上来就告诉我们,今天晚上人不会多。”苗师傅多年的夜班车经验已经总结出了什么日子乘客会多,由于节日特点,一年365天中,4月30日、9月30日、12月31日还有除夕夜这几天晚上人都非常多。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地从他口中说出,但细细一想便知道只有把这几天的班全都轮过一遍才可能总结得出来。再一问,苗师傅才说开夜班车的这几年,除夕夜的班都让他赶上了,而且即将到来的春节他还是除夕夜的班。

“为了展现苗师傅普通工作上的不易,还需要踏踏实实的跟拍记录”。预采访后,刘旭和同事决定使用两台摄像机在车内和车后同时跟拍,文字记者此时也改行当起了摄像。其实对电视节目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很多综艺节目,现场活动的录制通常都需要多个机位同时拍摄,但新闻节目一般的标配却只是一个记者和一名摄像,一台摄像机和一个采访话筒。平时简单的新闻采访,这样的“标准配置”当然绰绰有余,可苗师傅负责驾驶的夜2路公交从祁家豁子发车单程二十多公里,是夜班车线路中单程最长的,因此一晚上他只能跑两趟。所以,这样的“标准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准备充分,可刚拍了一会,困难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找了上来。夜2路公交车的运行线路从北至南跨越北京城多个不同的区域,还要走“中轴线”,红绿灯多弯道多,在车内拍摄经常会站不稳,而且为了不影响苗师傅的正常驾驶,记者也不能过多地与他交流。而后面驾车跟拍的摄像同事,如苗师傅对这条路夜间路况的预测一样,遇到一队大货车,阻断了对公交车的跟随。随后只能电话沟通改变拍摄计划,让摄像上车再一同拍摄。由于去年9月底夜班公交改革后,对每一趟车到达每一站的时间都有严格要求,误差只能在前后五分钟内,因此司机对路况车速都要一直紧密把控。但路上不断出现的状况却让刘旭他们傻了眼,闯红灯行驶的、对向行驶车辆滥用远光灯的、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不予让路的、还有大货在路上遗撒的……这一路只看到苗师傅不停地眨眼睛,每到路口都要左右观察,一直紧绷着神经,而作为记者,他们也记录着苗师傅驾驶的整个过程。一圈下来将近两个半小时,苗师傅都不可能下车去上厕所,再回到始发场站时,顾不上跟刘旭他们多说一句话,就径直跑向了洗手间。

最后采访时,苗师傅对半程晚了几分钟的情况有些懊恼,“因为你晚了几分钟,乘客就可能多站几分钟,而且有的乘客可能看车没到会以为车已经过去了”,最重要的,乘坐夜班车的乘客都还是代驾司机、下夜班的员工、早起去市场拉货的人这些和他一样的普通劳动者,这是最让他觉得过意不去的。

心理较量百姓故事 篇4

小贩再次过来,他就起哄压价。他知道,小贩到了另一个站,必然得下车,那时候是砍价的最佳时机,买方卖方玩的就是心理较量。周围的旅客在老别的鼓动下,都坚持不买,小贩只好降价到15元一只。看到又有人开始撕扯15元的烧鸡,老别的胃更熬不住了。可他想,要扩大战果,再抗一阵,花13元,老子常出门的,不比乡巴佬,小便宜就上当。他度时如分如秒如年地数算时间,一定要赢得这场心理较量的战争,让小贩乖乖地让到13元。

小贩这次是遇上高手了,只好让到25元2只。老别清楚,再有7分钟就到站,小贩没法不下车,干脆,这老练给大家装到底,就眯着眼睛:“10元。”“您这哪里还有诚意。”小贩嘟囔一声,转身往前走,车已停稳了。老别心里略有些后悔,可他硬撑着,待对方走到车门口时,他仍有机会。“真遇上高手啦。”小贩匆匆又返回来,“10元就10元,只卖一只,快掏钱。”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老别望着仓皇下车的小贩背影,“跟我玩轮子呢。”满车厢只他独一份10元买一只的烧鸡。这叫什么心理素质什么智商!他打开早在上车前就买下的啤酒,惬意地呷了一口,舔着唇上的酒沫儿,极斯文地撕开塑料包装,接着,他又匆忙地掖紧包装口,牢牢地塞入挎包里……

“怎么不吃了?”邻座们热心地问。

“我压根儿不饿,吃不下去。”

老别没说错,他是吃不下去。那杀千刀的小贩,卖给他的这只鸡,臭气熏天,不是他掩饰得快,整个车厢怕都该闻到了……

老洪百姓故事 篇5

有一次,科长说:“老洪在科里这么多年,也没让他出过差,老王你带他出去走一趟吧。”科长用的商量的口气,其实也就是命令,老王只好带他出去了。回来的那天,科长煞有介事地对老洪说:“老洪啊,你这么多年隐藏的很深呐,昨天一个越南妇女带一个女孩来找爸爸,说什么我们也听不太懂,你又不在,没人当翻译,后来我们只好打电话叫公安局把她们母女带走了。公安局的警察临走时说,让你回来了以后到市公安局去一趟。”

老洪当时就吓得脸色惨白说:“不会那么巧吧,就一次呢!”于是全科室的人都哄堂大笑了,老洪才知道是科长在调戏他。

老洪既有农民的质朴也有农民的狡黠,我们科室有几个女同志,其中有两个是没结婚的大姑娘,平时我们说话都比较注意语言的文明,有女孩在的时候不胡乱开玩笑。老洪就不一样,他说话的神情很自然,就像拉家常一样。他说:“我很怀念农村老家的生活,房前屋后种点菜,养几只鸡,最有趣的是我们家的公鸡,雄壮威武,别的几家公鸡见到我们家的那只铁花公鸡回头就跑,我们家的公鸡就跟别人家的母鸡打水......”他能把这种毫无价值的话说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其中一个女孩因为不懂打水是什么意思,就好奇地问:“公鸡还会打水呀?”一个结了婚的妇女就制止女孩说:“老洪讲的不是什么好话,女孩别问。”弄的女孩一个大红脸。

企业改革以后,在家里的职工经济效益就差一些,在外面从事售后服务的职工效益就好很多,老洪终于坐不住了,他跟科长说:“科长,我们家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老婆又没有工作,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您能不能考虑我也去新疆做一段时间的售后服务?”老洪是没有技术,但家庭困难也是明摆着的,科长思之再三还是答应了老洪的要求。

老洪走了以后,老洪家里三室两厅的房子就只有他老婆一人在家,他们家又是一楼,临近河边,恰巧一个放鸭子的叔侄两人把鸭棚搭建在他们家后门口,老洪的老婆闲来无事就时常跟鸭棚的老板打些交道,一来二去就混熟了,夏天鸭棚中蚊虫叮咬,叔侄俩就轮换租用老洪家的空房子消夏,每天就得给一部分鸭蛋或者公鸭作为房租,可能后来关系就进一步发展了,等到到了秋季一算账,一年养鸭的利润全赔光了。于是叔侄俩互相埋怨,伤心啼哭,不断述说,引来不少人围观。有人说:“你们出来是来谋生的,可是却贪图安逸,能不亏本吗?”有人说:“你们叔侄俩竟然玩一个老女人,真是不知廉耻,也是活该。”还有人说:“赶紧收拾收拾留点路费回家吧,记住这个教训。”

百姓成功创业故事 篇6

9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收入让他还清了之前的欠债,父母支持下在老家买了房子,准备装修,今年计划和相恋多年的女朋友结婚,生活于他而言,翻开了充满希望的新一页。

他身穿黄色制服,每日穿梭在北京通州区的大街小巷中,制服上的黑色袋鼠跟随着城市的律动行走跳跃,也见证了他每个日夜的奔走。

这个人叫刘占男,今年26岁,东北人,底加入美团外卖,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成为几万名配送员里排名前十的“金牌骑手”。

“别人能,我也能”

在大多数人眼里,外卖配送员似乎是一份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接单、取餐、找路、送到客人手里,似乎就这么简单。

刘占男在成为美团外卖的配送员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第一天上班,他就栽了跟头,他所在的通州站站长给他派了三单,结果因为不熟悉路线,第一次配送外卖心里头紧张,每单配送全部超过一个小时,“差点没给我开除了”,刘占男回忆道。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可以挖掘的潜力和能力有多大。从一天三单都配送不好,到成为片区的配送冠军,一天配送超过60单,每单不超过40分钟,刘占男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他是怎么做到的?“我这个人性格比较要强,别人能行,我也能。”刘占男说。

第一天工作遇阻,下班回家他就立刻和女朋友一起研究北京通州区的地图,把通州区域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区和楼号等,在纸上一一的画下来,第二天配送时随身携带、查找。每送一单前他都拿出图纸对照位置,很快,刘占男脑海里就有了一张活地图。路线熟悉,配送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加上智能配送系统不断迭代升级,一天配送10单、20单、30单,订单量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快速成长。

在保证配送量的同时,刘占男开始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每一单送餐的速度都要控制到40分钟以内。之所以对自己有这种要求,刘占男从用户的角度将心比心的说:”外卖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口感,送的快点,用户能吃到更可口的饭菜。”因此,刘占男送餐的用户对他的服务评价都很高,他干外卖配送的这段时间,几乎从未被客人投诉过。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从20冬天到今夏,不管严寒酷暑,刘占男每天都骑着电动车、穿着显眼的黄色美团外卖配送服在街上奔跑。

说起九个月的配送感受,刘占男说:“这9个月的时间,冬天冷习惯了,夏天热也适应了,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觉得很充实。”

他刚来的时候,皮肤很白,体重160多斤,相对身高比较胖,9个月的时间,他瘦了20多斤,人也变得结实而黝黑。

夏天热的时候,刘占男随身带着一瓶1升装的水,一天要喝4大瓶,随身带的毛巾擦湿了晾干,干了又被更多汗水弄湿。但他从来不觉得苦和累,有的同事中午送餐高峰期过后会休息一两个小时,但刘占男很少休息,“习惯了不觉得累”。

“这份工作让我挺起了腰板”

在加入美团外卖前,刘占男做过很多工作,跟朋友合伙开过烧烤店,因为资金纠纷散伙,也做过厨师,做过生意,赔了好几万块钱,和女朋友一度陷入靠信用卡透支生活。

“现在外债还清了,我们就准备开始攒钱,等我对象上班了我俩一个月也有1万4千左右的收入,一年我们就能攒下10万块。”

月入过万,算下来刘占男一个月要跑1200多单,但生活有了奔头和希望。

“现在让我回老家找一个单位上班,每天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不动,真的感觉挺不习惯的。”刘占男说:“有时候我们站长看到我也觉得我太累了,常劝我歇一歇,但我自己干习惯了,反而订单量越多,跑的越有劲。”

送外卖也让刘占男尝到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虽然大多数人对他的工作都给予理解与支持,但他也碰到过不讲理的客人。他有时候感觉到有些人还是会瞧不起他们的工作,“我们靠自己的勤奋挣点钱很正常,我觉得美团外卖的工作让我在别人面前挺起了腰板,也是我新生活的支撑,我感觉自己已经离不开了。”

后记

百姓故事会活动 篇7

“请百姓视察活动”是由《榆次时报》策划推出, 榆次区委区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亲民行动”。自2005年、2006起连续几年, 邀请榆次普通百姓视察近几年来榆次的重点工程和项目, 让生活范围较小的普通百姓亲自体会一下榆次近几年发生的变化和发展。两次的百姓视察团视察团分别有百余人, 他们分别来自榆次各个基层岗位, 有普通的农民、工人、售货员、出租车司机, 也有大中专院校的老师和学生。通过这次活动, 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 没想到身边的城市发展得如此之快。在“百姓视察团”参观之后, 榆次区还专门组织了座谈会, 会上区委书记和区长就近几年榆次的发展情况向视察团做了报告, 百姓代表们还在会上询问了百姓关心的问题, 并向政府提出了多项建议。

“请百姓视察活动”拉进了党委政府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为榆次社会和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和动力, 同时, 报纸也增添了吸引力和创新能力, 更多的是增强了与各层面不同读者的亲和力。应该这么说, 《榆次时报》作为当地的地方性报纸, 应该做到真正的一线报纸, 让读者、群众贴近, 展现出亲和力的一面。但近年来, 有些报纸办报理念浮夸, 办报思想追风逐热, 往往追求一些“高、大、上”的话题, 而忽略了地域性特色, 削弱了本地的百姓声音与乡土气息, 这样的办报观念偏颇严重。为此, 只有真正把百姓与读者放在第一位, 关心百姓声音, 关注民生问题, 体会百姓疾苦, 才应该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随时随地所遵循的一个真理。

亲和力, 也就要求具有亲近感。《榆次时报》对办报“亲和力”理念进行了一定时间, 获得了一定成功经验, 一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其新闻稿件首先推崇的是“急百姓所急, 想百姓所想”的真情实感, 为此, 《榆次时报》开办了24小时新闻热线, 对突出的社会或热点问题, 进行关注报道;二是为做好民生报道, 《榆次时报》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新闻平民化、真实化, 力求新闻报道真正体现民生。

百姓生活都是有细碎的事情组成, 如粮食上涨话题, 上涨多少, 持续多久, 是分地域性还是全国性, 原因是那些?这种有关百姓衣食住行的话题不仅是读者关心, 百姓关心, 就连办报者也很关注。因此, 在进行这一类新闻的报道时, 就需要着手进行调查, 进行群众采访, 并通过新闻记者多方面、多渠道的信息搜集进行深入报道, 这样不仅能吸引群众眼光、读者眼球, 还能在一定程度为百姓群众释疑解惑, 稳定不良情绪。为此, 《榆次时报》在对这类新闻的报道中, 都是在正确舆论导向基础上, 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以“读者本位”“百姓核心”为中心, 以人为关怀为理念, 以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可续性、权威性、服务性为原则, 坚持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相结合, 办出真正的乡亲报纸, 群众家门口的报纸。为践行这一理论体系, 《榆次时报》于2003年始就单独专栏开辟社会新闻办、民生热线版, 来处理民生新闻,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党委及政府的重大会议及本地的重大典型方针、政策、工程代表着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方向, 这就为新闻媒体的报道提供了主题中心, 开办这样的新闻专题不仅能收到领导重视, 也会吸引百姓关注。因此, 在具体的报纸建设过程中, 就要把重要的会议、工作、典型事件、重要工程的宣传做大做强、做深做透, 这样才能让百姓更加深刻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才能感受到当与政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这样不仅可以形成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还能凝聚民心, 成为党报优势, 进而产生巨大亲和力。例如, 《榆次时报》对榆次“三化统筹建设都市核心区”的重点目标进行了宣传, 在宣传中主要以“发展”二字进行论述分析, 并组织、罗列了系列的社会现象及收录了数位评论员文章, 以达到真实、全面、深入的系列报道, 使贯彻落实的宣传高潮迭起, 真正收到了吸引人、鼓舞人、动员力量、奋发创业的效果。

读百姓故事 看今昔变化 篇8

30年前妈妈和我一起学雷锋

1981年,我在一家福利工厂担任团支部书记。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目,我们厂都要组织些活动。这年3月的一个厂休日,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到困难职工家里做好事,20几个团员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个家庭。这些家庭中,有单身或病弱的老职工,有的职工夫妻皆双目失明。根据事先了解的情况,有的家庭需要打扫房间、整理屋子,有的需要拆洗被褥、糊窗户,有的需要修炉子、清理垃圾等。布置好任务我们就分头去做了。

学雷锋活动从早晨7点开始,下午3点结束前我去各组负责的职工家里转了一圈,得知负责给盲人夫妇做被子的团干部因家中有急事,洗完被单就走了,晚上也不能再来缝被子,于是,我告诉这对夫妇,洗的被单晚上肯定干了,到时我来帮他们把被子缝上。吃晚饭的时候,我和妈妈说了白天学雷锋的事,我说,吃完饭我得赶紧去缝被子,晚上盲人夫妇还得盖呢。妈妈听说只有我一个人去,就表示要和我一起去缝被子,她说这样能早点做完,不会影响人家休息。

那天晚上多亏了妈妈,她做活干净利索,一边缝被子一边和盲人夫妇聊天,间或回答着夫妻二人的两个小孩子的问题……被子缝好已经晚上9点半了,盲人师傅一家特别感谢妈妈。骑车回家的路上,妈妈说:盲人生活比我们正常人艰难许多,你在单位要尽可能地多帮助他们……事后我没对任何人说过这件事,但我心里特别感激妈妈。

50岁那年我开始做工会女工工作,每年3月,我们工会都组织大家为郊区贫困学生捐助,并亲自送到学生家中,坚持做了5年直到我退休。

在妈妈离开我13年后,在又一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我再次想起妈妈,含泪提笔写下此文,我想告诉世人,我有一个好妈妈,妈媽曾和我一起学雷锋,并教导我要做雷锋那样的好人。

毛河 文

记忆碎片

首长亲自给我拍照

1960年8月,我入伍来到北京平谷县的一个炮兵部队。当时我所在的司机训练队还没有住进营房,全队住在一个叫做安固村的老乡家里,距县城大约有十来里地。因忙于训练和施工,我无暇到城里去照相片。第二年春天,师政治部主任崔绪龙来队里蹲点,也和我们一样住老乡家里。当时我是队里的文书,有时给首长传个电话送送报纸什么的。时值三年困难时期,首长和我们同吃一锅饭,同睡老乡家土炕,没有任何特殊照顾。记得首长非常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官架子。他喜欢摄影,听说我入伍已经半年多还没有照过一张相片,就特意拉我到村子西口,背靠一处庙宇大门,拍下了我入伍以来的第一张相片(见图)。背景后面是一所小学,是当时村子里唯一一处较为好看的地方。

这张照片从技术上讲,现在看很一般,然而,它在我眼里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之多,但我仍然把它视为珍贵的纪念。在那个艰难岁月里,一个军队高级干部亲自为战士照相,给我留下的这一美好印象至今难以忘怀。

徐文光 文

我曾当过钢筋工

1969年3月,刚满16岁的我为响应党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跨出校门,登上西去的列车,来到山西宁武建筑工地当上了一名钢筋工(见图中)。

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北京知青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对我最大的考验奠过于工作上的困难。就拿钢筋下料来说吧,当时工地由于条件简陋,没有切断机,直径小到6毫米、大到25毫米的钢筋切断全靠手工操作。下料时需两人配合,先把钢筋放在砧子上,一人手扶克子把钢筋卡住,另一人手握8磅大锤,抡起来照准克子头用力砸下去,才能把料下成。这种活儿对我这个身材瘦小、力气单薄的小姑娘来说,简直有点不可思议。有一次下料,我鼓起勇气抓起大锤,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刚刚把大锤举过头顶,浑身就哆嗦起来。结果下落的大锤失去控制,克子被打飞了,还险些伤了扶克子人的手,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后来,凡是遇到下料这活儿我心里就发怵。有一回又赶上下料,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抢抡大锤,可我却躲在他们的身后,想逃避过去。不料,年过半百的老班长浦师傅猜到了我的心思,他笑着对我说:“小英,不要怕,练练就会好的。来,我给你扶克子。”望着师傅充满信任的目光,我顿时增添了几分勇气,抡起大锤,使足全身力气把它举起来,刚要往下砸,又担心伤着师傅的手,不敢用劲儿,结果像刨地似的一连砸了好几下,也没有把钢筋切断。看到这情景,老班长又一次鼓励我说:“再使点劲儿,不要怕,就朝我手上砸吧!”于是,我鼓起勇气举起大锤,瞅准师傅手中克子的顶部,使出吃奶的劲儿,猛地砸下去,大锤不偏不倚落在克子顶上,一根直径14毫米的钢筋被我切断了。“成功了!成功了!我找到感觉了!”我兴奋地拍着手跳起来。老班长笑了,身边的伙伴们也为我鼓起掌来……打那以后,我对下料不再发怵了。为了把活儿干得像师傅那样干脆利落,每逢下料时,我都要仔细观察别人的抡锤动作,认真揣摩动作要领,勤学苦练。没过多久,我就闯过了钢筋下料关。

于小英 文

家庭相册

我们五兄妹最后一张合影

这张摄于41年前的兄弟姐妹的合影,让我久久不愿离手,看了又看。1972年我的哥哥、姐姐商量好一起回京探亲,我们其他三个姐弟高兴极了!从小生活在一起的兄弟姐妹没有分开过,哥哥、姐姐响应号召,一个奔向了大西北,另一个奔向了东北。留在家中的三姐弟很想在外的哥哥、姐姐,这次能一起回家我们怎能不盼望呢?!想起过去的手足情,那真的是纯真。特别是哥哥,他是我们的榜样,在学校他的成绩名列前茅,而且才艺出众,我们谁也比不过他。

然而,这张照片却是我们的最后一张合影,因为哥哥这次走后再也没有回来,他在一次助人活动中发生了意外……我们呼唤亲爱的哥哥,眼泪哭干了,嗓子喊哑了,然而我们的好哥哥再也听不到我们的呼喊了。

如今我们四兄妹都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各自的孩子也都成家,有的还有了孙儿。虽然生活美满,可我还是留恋过去的兄弟姐妹情。这张珍贵的照片,我久久不愿离手,望着、想着、回忆着……

刘海英 文

古有上方揭瓦今有上架翻书

这是一张20多年前的照片,乱糟糟的家中成了儿子折腾的小天地。因为我们都要上班,所以儿子就会到处翻东西玩。好在没去翻厨房而是翻书房,所以即便是翻得再乱也是看书。有意思的是不大点的他看不懂字爱看图片,可我的画册又摆放到了书柜的最上层,这可苦了这孩子,登着沙发扶手去找画册看。

如今的弦子不会费这力气了,有太多的电子玩具和电子画册让他们看个够。这也算是时代造物的一种。

走马观花百姓故事 篇9

老刘说庆生中看,是因为他确实长起一幅国字脸,五官端正,浓眉大眼,你看他的上半身呀,的的确确象个很阳刚的男子汉哟。说他不中用,是因为他走起路来就显得一个脚长,一个脚短。庆生娃儿都长到二十好几的年纪了,媒婆请了一个又一个,总总冒得哪个女娃儿肯上他家的门。

再说离镇子几十里路的乡下有户人家,家有良田三百亩,村里人都叫他王财主。这个王财主呢,开头生了一个女娃儿,后头又连到生了五个崽。这个宝贝女儿名叫玉娥,长起一张瓜子脸,眉清目秀,脸如苹果,嘴似樱桃,鼓胀鼓胀的胸脯,配起那细柳腰肢,再穿起那长长的旗袍,走起路来是左摇右摆,你说漂亮不漂亮?你说好看不好看?看官先生,你别说快了哟。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她的优点,遗憾的是,她两个鼻子眼中间那个隔隔缺了一块肉,鼻子眼就成了一个黑洞洞。有了这个缺憾,别个不嫌弃她呢,她还瞧不起他。她相中的人呢,他又嫌弃她。眼看着她的几个弟弟都先后成了家,她还是嫁不出去,心里急得呀就象猫儿抓似的难受。

我娘家的一个远房姑姑,嫁到王财主那个村子里头,是个远近出了名的巧嘴媒婆。不晓得为了啥子事,她到我家来了。当她听到庆生的情况后,觉得庆生娃崽与玉娥姑娘真是天生的一对,蛮般配,经过这位姑姑的两边说道,同意双方见个面再说。

她动起了脑筋,安排双方都骑马见面、相亲,又显得气派。到了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庆生和玉娥都骑着高头大马,只见他们都特别地装束了一番,显得格外地引人注目。当两匹马儿走近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带住了缰绳,玉娥姑娘左手拿一枝金黄色的大菊花,放在鼻子高头深深地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她那闭月羞花似的媚眼,先是放了一下电,然后向英俊潇洒的他暗送了一个秋波。庆生则右手放在胸前,欠了欠身子,很得体地面带微笑点了点头。这表示双方都同意了这门亲事。

结婚那天,吹吹打打好热闹哟。拜过花堂,进了洞房。夜深人静的时候,玉娥坐在床沿边上,庆生迫不及待地挑开她头顶上的红盖头,她急忙装作很是羞涩地用衣袖捂住了自己的脸蛋。当她发现眼前的他竟然是个跛跛脚的时候,开始是心里头凉了半截,后来想想自己的模样,又觉得自己和他还是半斤配八两哦,都不吃亏,将就将就算了吧,便倒头钻进了被窝。庆生三下五除二地脱掉了衣裳裤子,也迅速钻进了被窝。当他爬到玉娥身子高头,仔仔细细地欣赏她的时候,借着红蜡烛暗暗的灯光,他发现她的鼻子眼好象是一个黑洞洞哟!他开头也是心里头一惊,后来又想了想自己的腿脚,认为自己和她才是地造的一双哟,既然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加上他那早已涌动得无法控制的情欲,还有啥子好说的嘛,凑合凑合算了,只好认命。

在心里下跪百姓故事 篇10

聋姐回家后缠着妈妈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要出嫁。

淑英嫂这才发现女儿长大了,真应了那句老话“女大不中留,留下结冤仇”。

晚上,淑英嫂把女儿的想法跟丈夫树墩说了。树墩叹了口气说,哎,是该给女儿找个婆家了!树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揪住他心的是,谁会娶自己的聋女儿呢?

淑英嫂说,我看还是找孙二婶去说说吧,孙二婶做的媒说一家成一家。

孙二婶果然有办法,三天后就带来了喜讯,神仙寨有个叫南强的小伙子,比聋姐大8岁,由于家里穷至今还没说上媳妇,只要不出彩礼,他愿意娶聋姐。

我们不要男方一分钱的彩礼,只要对我女儿好就行。淑英嫂托孙二婶再去跑一趟定下来。

南强来了,和聋姐见面了,俩人都同意了。聋姐拿出一大袋喜糖见人就发,嘴里连声说,吃糖,吃糖……

出嫁的那天,身穿大红袄的聋姐满脸都是笑意。

原以为女儿出嫁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没想到心还是牵挂在女儿身上。树墩和淑英在心里默默祝福女儿将来幸福。

聋姐每次回来,淑英嫂就问她,南强待你怎么样,树墩怕女儿不明白,还把这句话写在纸上,聋姐看了后说,他待我很好啊。树墩和淑英嫂悬着的心才放下了。

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转眼3年过去了,3年中聋姐的肚子毫无动静,南强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南强办了一个山货营销公司,收购山里人采集、种植的山货销往城里,纯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很受城里人欢迎,南强公司的生意很好。

南强有钱了,有了钱后的南强西装革履派头十足,人们不再叫他南强而都叫他南总了。人们发现南总和公司里一个女孩打得火热,女孩长发飘飘,清纯漂亮。南强经常带着她外出,用南总的话说叫公关,叫开拓市场。有人想告诉聋姐,可是给聋姐说,她也听不见。看到南强经常与那女孩出入宾馆饭店,人们还是不忍心让善良的聋姐蒙在鼓里,有人就写了一张纸条给聋姐,把南强的行为告诉了她。

聋姐看了纸条后没有人们预想的那样惊天动地地发作,而是紧咬牙关,一言不发,双手捂着脸蹲在了地上,好半天才站起来,泪流满面地默默向家里走去。聋姐扑在床上嘤嘤地哭。聋姐很喜欢南强,但聋姐心里也很清楚,自己配不上南强,当初要不是南强家里穷,也不会娶自己这样一个聋女人的……

聋姐想了很多很多,南强说话自己又听不见,成天除了睡觉有身体的接触外,没有一句言语上的交流。聋姐更恨自己肚子不争气,如果能为南强生个一男半女,也能拴住男人的心啊,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聋姐想通了,也不再哭了,她决定等南强回来直接问他,如果南强的确已经心在其他女人的身上,自己就主动离开。

南强回来了。聋姐说,有件事我想听你的真话。南强似乎预感到聋姐已经知道了他的事,南强用力地点点头。聋姐把她知道的事很平静地说了出来。南强闷头抽了好半天的烟后,找来纸笔,写下了三个字:是真的。

聋姐在流泪,聋姐接过笔在“是真的”三个字旁边,写下了一行字:我们离婚吧,我不想再拖累你。

南强怔怔地盯着那行字,又瞪大眼睛看着聋姐,他有点不相信。他在心里曾经盘算了好长时间,怎样把聋妻请出家门的难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南强与聋姐离婚了。

聋姐在心里还是默默祝福南强能与那女孩幸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南强出事了。南强在外出销货的途中出了车祸,南强的双腿被齐齐地轧断了。南强的天空一下子由阳光灿烂变成了凄风苦雨。发现自己没有了双腿后的南强歇斯底里地痛哭,在南强悲痛欲绝的哭嚎声中,那个漂亮女孩断然和他拜拜了。南强几次想到死,但没了双腿连死的办法都没有。南强每天躺在床上痛不欲生。

有人说南强这是坏了心思抛弃聋妻的报应,他们把南强的事告诉了聋姐。当聋姐终于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时,聋姐号啕痛哭。聋姐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决定:和南强复婚,照顾南强的后半生。

树墩和淑英嫂也支持女儿的决定。

聋姐来到南强的床前。聋姐什么也没说,就那样扑在南强身上放声大哭。

上一篇:北京的记忆影评下一篇:春夏秋冬,我悄悄地告诉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