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2024-06-21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通用8篇)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篇1

《义务教育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的影响,农村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依然很少,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不明显。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认识,主要从如下两方面来分析、解决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小学生未能达到基本运动技能小学体育与健康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体育健康课程至今没有具体的检测和考核的标准和体系,该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体育与健康老师忙里偷闲,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很难使小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以晏坝中学为例,300多初中新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连基本的队列队形都不会,打球投篮不是投,而是扔或甩。不会羽毛球、乒乓球发球。初中学校需要用一学期来教学基本的队列队形、口令、步伐、篮球动作、术语、羽毛球发球姿势及动作技巧、乒乓球发球及动作、接力赛有关知识、跑跳技巧等,而这原本应该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完成的内容,现在只有从头再来。

小学生未能在小学阶段学会基本运动技能由此可见一斑。

1.2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落实课标明确提出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具有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功能,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以往的体育课程最大的不同。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依然停留在老的体育课思维定势当中,缺少怎样做一个健康人的引导,学生对于预防疾病常识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知之甚少。可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依然仅仅停留在强身健体的水平,没有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应有的功能。

1.3专业体育课教师严重不足以本人所在晏坝镇为例,全镇共有四所农村小学,至今没有一位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程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

虽然兼任体育课的教师在师范职前教育中,大多都系统学习过体育课程,但和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相比,对于学生运动技能、运动知识、运动水平教育与培养都有极大的差距。正因为如此,上述学生无法获得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以及身心健康常识的缺失现象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1.4运动器材及场地匮乏很多农村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还没有碰过篮球,不会羽毛球、乒乓球发球和小学体育教育流于形式有关。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广大农村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匮乏也是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还是以本镇为例,四所农村小学,仅镇中心小学有两张乒乓球台,两只篮球架,其他学校都没有任何的乒乓运动和篮球运动器材。一个小学接受外界捐赠了一只篮球,由于没有篮球架,这只篮球要么长时间被搁置,最多在体育课上被学生抱着当橄榄球玩儿。

2、对策

2.1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农村小学只不过是把课程名字由体育改成体育与健康而已,形式依然是自由活动。要改变广大教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掌握《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全面的了解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要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有全面的把握。

第二,教师重新思考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新课标只是一个目标、导向,即使熟记于心,但如果没有切实转变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大胆尝试改变,并走出以往那种散漫放羊式的教学模式,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真正上成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2切实搞好学生健康教育如果没有健康教育做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会成为半成品、废品。所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强化人们的课程意识,对“卫生宣传”“心理咨询”等原有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卫生保健教育,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使学生掌握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研与建档。

2.3抓好师资培训工作目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匮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由于村镇小学规模较小,配备专职的体育与健康教师不现实。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就是加大对兼职体育与健康教师的培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不挤占编制。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中,不但要重视体育教育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能力的培训。使培训结业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既具备较强的体育教育技术,而且能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授运动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

2.4加强运动设施建设随着我区双高普九和“双创”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为村镇小学体育运动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上级的财力支持下,把社区体育运动健身设施建在校园内,在正常教学时段里,主要为小学师生服务,周末则敞开校门,为社区群众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广大农村小学体育运动设施不足的现状,也可以充分发挥体育健身器材的效率,达到农村小学与社区共建双赢的效果。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篇2

音乐可以表示心理紧张和安静, 但是它不可能告诉我们关于日常的挫折、失望, 或者生活的机遇等事情。它可能是欢快和活泼的, 但是它不会告诉我们, 是什么东西在我们和其他人的生活中引起欢乐和兴奋。在你听音乐时, 不管表现性是怎样的, 它都来自于音乐而不是语言。这说明音乐是一种注重体会的过程, 强调的是对音乐鉴赏及辨别的能力, 它是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能力之一。

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首先, 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 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 是以乐音构成的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和审美教育的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学科是基础功底扎实的教育, 应当设立必要的学习领域, 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但是, 这些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感性认识、实践活动为基础, 使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之中,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感内涵, 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其次, 音乐学科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育中, 通过基础知识的教育, 可以激发学生在自身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灵感进行创作。最后, 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 应当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的民族和文化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音乐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升华, 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三通过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1. 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 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理解音乐、音乐学科、音乐教育、音乐课程在学科体系、文化、教育中的位置和特点的能力, 并能以此为指导来进行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掌握胜任音乐教学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学科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具有音乐学科特点, 注重实践、提倡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先进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教学评估理论、方法, 具备正确评价自身、他人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传授音乐的能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 向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使素质教育具有坚实的平台。

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在内容上除了对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学习外, 还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 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 理解多元文化。其中包含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方法。

第一, 体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情感意识。体验的学习方式, 使得知识的学习不再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 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体验强调身体的参与: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用脑思考, 强调参与、活动、探究、实践。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鼓励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 将学习过程变为融学生个人经历、感受、见解、体验、自我解读和操作为一体的过程。

第二, 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民族的相同体裁、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 如比较各国的摇篮曲、中国作品南北茉莉花。或将题材相同、体裁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注意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和分析评价能力的提高, 还有利于开阔视野, 提高教学效率。

3. 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除了在规定的课时中展开教学外, 还可以适时地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课外音乐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是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拓宽知识领域, 丰富音乐经验, 巩固和提高课堂音乐教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 同时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是发展和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

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表演、教学基本技能及艺术实践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在音乐教育的各个阶段中都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内容,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 深入分析通过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措施, 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关系

参考文献

[1]文辅相.论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

[2]史秀玉、李以明.浅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J].电力高等教育, 2009 (1)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篇3

关键词:国防教育;素质教育;相互关系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指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和观念的教育;关于军事科学、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以轻武器射击、战术三防、地形学为主的军事技能教育;以《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据此,把素质教育分成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及心理素质这五个方面是比较有利于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的。在任何一个国家,素质教育都是提高民族成员素质的奠基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我国当前基础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和主课题。同时,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国防教育。

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内在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又有一定的区别。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些学科知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丰富和充实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国防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国防教育取得成果的评价标准,并为国防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动力。而且,素质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侧重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条例的规范下,国防教育通过“军事理论课-集中军事训练-经常性国防活动”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将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予以展开,特别是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更是集中地进行了强化。

没有国防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它不仅是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必要载体,同时也是强化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行方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这样,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二、国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防教育,其作用不仅仅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更能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豪情、凝聚民族斗志,它还表现为从人的意志力层面上升华人的素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主要表现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共生存意识、共同利益追求,同时也表现为民族成员为了民族的整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的奉献意愿。民族精神的升华,就是爱国主义。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毛泽东对此曾高度概括:“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正是这种团结进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爱国奉献的伟大精神,才使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我们的民族之魂。

在当代国际风云瞬息万变的多极化的复杂世界,强化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增强其建设和巩固国防的自觉性;对民族的兴衰乃至国家的存亡,都有这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又云:“多难可以兴邦”即患难,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发其自卫意识,从而自觉地增强国防意识,正所谓“常思危困必无危。”忧患意识是任何国家的人民都需要的但忧患意识又不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自然保护的。国防教育,就是和平时期强化人们忧患意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国防教育作的好,人们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提高,就能经常保持忧患意识,国防建设才能得到重视和加强,只有国防就会巩固,国家才能安定,人们才能在和平的天空下享受人生。因此,有充分必要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坚决与和平麻痹思想做斗争,确保中华民族能在新世纪振奋民族精神,以极大的热情和智慧,积极推动国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和持久发展。

三、素质教育是指导国防教育的可靠的理论基础

多年的素质教育活动,使得从理论上的研究到实践上的探索,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可行的操作方式,这就为国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基础。国防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贯穿国防教育的始终,在课程设置、学术活动等方面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色彩。

素质教育有利于克服国防教育中的一些偏差。在素质教育这个标杆的比对下,国防教育在某些方面就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存在着因课时较少而盲目追求近期效果的短期行为和满足于走过场的问题;教育的目标上比较狭窄,只是将其看作是一次军事技能的训练、国防意识的培养;教育内容上层次较浅,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以课程教学代替国防教育,以知识考试代替精神升华的智育化的教育方式等倾向。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国防教育的价值观入手,将“入学-军训”的即时教育延展到“日常素质教育”和“长效机制”层面,深化国防教育成果,拓展国防教育的内涵,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建立基于素质教育的国防教育体系。

再有,素质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国防教育的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国防教育的活力源泉。素质教育给国防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宽广的基础和全新的内容:文学艺术能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历史为人们提供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教训,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在创新的路上少走弯路;哲学能够使人在错综复杂的科学问题面前,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多重思维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们确立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基础,为坚持创新可能遇到的挫折提供继续前进的动力。

新时期,各种竞争的激烈化对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国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防教育者除了对受教育者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军事训练外,还应着重强化心理素质教育。要设置一定的难题和障碍,并加强劳动教育和训练,以此磨练其意志,进而塑造其精神,提高其情商,使他们最终拥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和心理承受力,成为善于化解痛苦,勇于面对危机与不幸,敢于迎接挑战、信念执着、工作努力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拓宽各高校国防教育的渠道,拓展教育功能,积极创新,逐步推进,能够极大地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澄清各方面对国防教育的误解,从而为我国国防教育事业找到新的发展契机,为持续深入地开展地方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用国防教育的手段不断丰富、发展、创新素质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强化国防教育的价值观,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创新观念,让新时期的国防教育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邵灵红,欧阳美平.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2]古添雄.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8).

[3]史济纯,高中桥.论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4]黄妍,熊鸿生.论素质教育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作用[J].高教高职研究,2009,(2).

[5]黄妍,金久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9,(3).

[6]黄乐.浅谈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2).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篇4

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关对策研究

作者:韦文荣 韦乔元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2期

[摘要]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相对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必须立足于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韦文荣(1973-),男,广西武鸣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研究;韦乔元(1974-),女,广西上林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相关研究。(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C14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066-03

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职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成了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面对这一新形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主动调整,积极应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是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和挑战。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如何使它们有机结合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些都是摆在高职院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一、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高职就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它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按照社会和职业的要求,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①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动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同于高职就业教育,它主要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③完成这些任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根本保证。

二、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一)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④这里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它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而高职就业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职就业教育的目标是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主要内容而制定的,它只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有所区别的,体现为阶段性目标和整体性目标的区别。

2.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不同。高职就业教育主要是“职业”这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教育和培养。它是高职院校根据社会职业的要求,结合社会、用人单位需求,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必须与学校、企业、社会等诸多周围环境与背景联系起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全方位、有系统地进行考察,它不仅仅局限于“职业”这个领域,还涉及很多领域,并使这些领域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两者的背景是不一样的。

3.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不完全一样。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言,目前高职就业教育主要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满足了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但是,就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短、平、快的培养方式,忽视了人文、思想道德及心理等素质层面的教育,将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困境,削弱毕业生发展的后劲。因此,在未来的高职就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应该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一样,正确处理好大学生远期和近期发展的关系,既要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要针对岗位群的需要进行培养;既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为胜任某种职业的合格人才。

(二)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在基本精神方面,高职就业教育既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具体化和深入化。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共性的要求,寓于个性发展之中,不会阻碍个性的发展,并且会更加促进个性的发展。相对而言,高职就业教育属于个性要求,其发展是多方面的,但其发展方向也应服从于群体的全面要求与发展导向。因此,两者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内容上,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许多的关联性。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教育内容,与高职就业教育中的择业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教育内容有着许多的互补性。择业观不仅仅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树立的正确观点,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也是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方法上,许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法同样适用于高职就业教育,反之亦然。

2.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前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就业教育存在的前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理念提出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都为高职就业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是高职就业教育得以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素材。在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过程中,工作能力、职业技术虽然重要,但还应重视职业道德、务实精神、责任意识、创业能力和合作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高职就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高职就业教育是学生在一般发展基础上定向性的重点发展,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选择。就共性和个性关系而言,高职就业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其他教育一样,各有各的特殊性,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共性的具体途径,都丰富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

3.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通。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向高职就业教育的渗透。高职就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来确定的,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就业教育过程中,落实到择业标准、求职道德、个人成才等各方面。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积极的教育手段,把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意识能量充分激发出来,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就业观。另一方面,高职就业教育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大学生就业是与整个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形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职就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还要通过就业教育,让学生更深入更确切地认识时代特点、国情和社会形势,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让他们对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就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强调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发展,力图使每个学生在其现有素质的基础上趋于完善。这不仅隐含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表达,也蕴涵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与途径的规定。在就业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双选会”和“人才交流会”,可以增强其直观感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三观”“三德”教育的说服力。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统筹考虑和安排,要建立、完善由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打造一支既了解就业教育规律、又能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化队伍。总之,在这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运行下,能够把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和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并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大力开展就业主题教育,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就业教育活动的指导方针,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教育活动中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结合时代特点和学校专业设置,广泛深入地开展就业主题教育。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引导他们多层次就业、创业;第二,对于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困惑与现实难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分析和解决,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争取使自身的现实职业需求与社会价值取向统一起来;第三,在培育大学生的职业思想上,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教育大学生明晰职业方向,坚定职业理想,到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岗位去实现人生价值,争取使自身的职业发展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三)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一是因群施教,针对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及时以就业能力训练班、职业发展协会为载体,开展就业援助和职业训练活动,切实提升这些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促使其顺利就业;针对各方面条件比较优秀的学生群体,要重点开展创业教育,鼓励他们通过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实现个人价值。二是因业施教,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学生职业理想。教师要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介绍本行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长远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三是因人施教,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个性需求,实施成长规划书制度,组织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以职业生涯为重点,进行跟踪式的一对一成长规划指导,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⑤

(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1.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家庭和社会必须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来。

学校在就业教育过程中应当及时向家长宣传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和企业也要加强同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及时把最新的市场信息和需求告知学校,使学校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新市场形势,在就业教育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反过来,学校更应主动与企业加强沟通与合作,使企业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就业心理。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一体化教育,最终使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2.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全过程的教育。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职业意识特点,将高职三年分成四个阶段来开展就业教育。第一阶段(第一学期)是职业启蒙教育,主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社会定位、课程设置、就业现状、职业前景、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等方面知识。第二阶段(第二学期)是职业定向教育,主要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启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生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三阶段(第三、四学期)是职业体验教育,主要是建立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加社团、社区、单位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及时调整生涯规划与心理预期。第四阶段(第五、六学期)是就业择业指导教育,主要开展就业形势政策解读、简历制作、面试、签约等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岗前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提高等,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针对学生正处于职业选择期,价值判断困惑和心理焦虑呈明显特征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毕业生的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上。

[注释]

①王晓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28.②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③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⑤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09-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篇5

摘要: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特点以及无锡市城市发展定位作系统分析,把对无锡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结果放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进行考量,指出目前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针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系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无锡区域经济;高职教育;良性互动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怎样才能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前进过程中的良性互动,怎样在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无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无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无锡的区域背景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距离上海只有120多公里,在历史上凭借其濒临太湖、水网密集、气候湿润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具有优越的经济基础。近代以来,随着上海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受其辐射,在全国率先发展起自己的民族工商业,成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改制,以及近几年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几个阶段,无锡的整体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2002年,无锡的国内生产总值(CDP)达到1601.7亿元,人均CDP达3663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折合4413美元,名列江苏省第一。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60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860元(本文数据来源,除特别标注外皆为无锡市统计局),基本达到了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正在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融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无锡对外经济联系发生重大变化。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97.4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51.5亿美元,出口依存度达到26.7%。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对无锡的产业结构有直接的影响,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51家在无锡投资办厂。

(二)无锡的产业结构特点

从无锡市计经委公布的信息看,围绕特大型城市建设,无锡的城市建设目标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外风景旅游胜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生态型湖滨城市。近年来,无锡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6%、54.9%和41.5%,与1995年的5.3%、59.6%和35.1%+目比,第一、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与此相适应:从业员的结构比例也有明显改变,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布依次为45万人、110.7万人和66.8万人,第一产业同比减少 7.5%,二、三产业同比增长4.7%和8.2%。表1说明,如果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这种变化的轨迹更为显著。

选择的年份基于这样的原因:1978年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产业构成情况,可作为比较的基数;199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无锡地区乡镇企业因政策的支持而迅猛发展,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和构成比例为历史最高点;2001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从业人员情况开始向更合理的方向调整;2002年为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从中可以看出最新变化。

二、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呼唤

(一)职业技术人才的结构性矛盾

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无锡已经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阶段。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是最近一个时期无锡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有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无锡的实际情况是,全市城镇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50%,其中初、中、高技能等级的结构比例为 38∶53∶9,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结构相比,高级技工的比例严重偏低。根据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分析,全市电器技师、维修技师、模具钳工、线切割工、数控机床操作员等人员一直供不应求。

(二)企业职工的再教育问题

技术工人结构比例不合理的情况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需要的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一方面要立足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对全国数千家企业所作的一项抽样调查,“十五”期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无锡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38%,比例过大,而高级技术工人断层断档,后继乏人。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国内两方面竞争的不断加剧,无锡市政府提出,通过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在今后3年,使全市高级技能人才人数再翻二番。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各类企业对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将进一步加强,那些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操作规程严格、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及生产安全的行业和工种的从业人员,必将接受严格的培训,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合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

从表2可以看出,就业转失业人员占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最多,一方面是有事没人能干,另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可干。不是没有岗位,而是相当一部分人员因职业技能较低而被迫失业或下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服务对象和直接受益者。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接受和寻求终身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是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正好为高职院校拓展办学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问题

根据无锡市统计局2002年的统计数据,无锡市 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有46349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国际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管理机制、产品结构、技术升级、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不断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维持一个专业的科技研发机构是不现实的,这样的现实正好为高职院校的技术能量提供了又一个释放空间。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

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也是高职院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软科学研究,如利用图书情报及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术,走进信息市场,为社区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公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和决策意见,更好地推动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无锡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布局结构

无锡的职业技术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迅速发展,目前无锡地区的职业教育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地方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计110多所,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高校设置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共计10所。从办学主体来说,有各级政府投资的,也有企业投资的。由于条块分割造成了学校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等状况,一些学校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还比较模糊,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差。在现阶段,根据无锡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理顺办学管理体制,规范各类职业学校的名称、学制和培养目标,是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的当务之急。

(二)高职专业的设置现状

无锡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闭门造车式的框架,开始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开办起来。比如,无锡作为外向依存度很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异常活跃,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以后,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纷纷开设。一些老牌学校开始专业调整,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相关设想,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设置了数控、机械、汽车、电气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了制冷、材料、模具CAD/CAM等专业;面向附加产业设置了物流技术、机电营销等专业。但是,从总体上看,专业设置的“一窝蜂”现象还明显存在,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处在较低层次,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趋同现象。

对表3作总体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没有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而全面的对接。无锡市从事制造业的职工约9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5%,而高职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在校生数不足1/3。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技工学校之间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往往同类专业纷纷开设,短缺专业却由于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继续短缺。如经济管理类、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会计等专业几乎校校开设,而无锡作为突出的日商投资商地,既懂相关专业技术又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却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同时,新开设专业的可行性论证还缺乏可靠的机制和手段,各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因此,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较低,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结构分析

无锡2002年的就业情况显示,高职院校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明显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一方面,与无锡市的行业或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如制造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有些专业还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样的专业和学历层次,那些有良好声誉和办学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另一方面,那些很多学校都设置的大类专业以及知识结构过于空洞或单一的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从无锡市人才交流中心提供的2001年、2002年无锡人才市场大专层次人才的供需情况看,计算机及应用、管理类和会计学等大类专业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进一步的调研和分析还表明,一些就业好的专业,像市场营销等,其内涵已经明显变化,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市场营销,而是有技术背景的,既能营销又能从事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会计专业也是如此,既能进行电算化操作又能维护网络的毕业生总是供不应求,这是因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用人上想尽量少用人多办事。这也可以解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排行榜和未就业排行榜上都名列前十名的原因。也就是说,从大类上说都是一个专业,可是具体到专业的内在技术含量,不同的学院问可能有相当大的距离。

由此可见,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加强市场调查和科学预测,认真研究区域性的职业岗位总体变动走势,超前调整专业结构,增加复合型专业设置比例,培养更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无锡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无锡高职教育改革方向与任务研究

(一)无锡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无锡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在区域分工上具有以制造业为主,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入,制成品大量输出的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由突出工业化转向现代化,从突出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以高、精、尖、新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逐步代替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原有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

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成为无锡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要超前培养技术人才,主动参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职教成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在办学层次上,应该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在岗和待岗人员的培训。在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拓宽区域职教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则应该加强职教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主。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有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中,充分发挥由行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广泛收集信息,每年对教学计划进行“设计——实施——信息收集——再设计”式的滚动修订,使之一次比一次符合实际,贴近生产第一线。这种专

业咨询委员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模式已经为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所采用。但是它毕竟不能取代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只有系统、科学的数据才能产生全面而正确的决策。为此,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扎口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形势有动态把握的方便,对全市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而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应该主动寻求信息反馈和信息支持。

(二)无锡高职院校办学功能要“眼睛向下”

无锡的区域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的后期,产业的技术水平较高,发展很快,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强烈的需求,从我们前不久进行的一次有关机电类专业市场适应性的调研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目前无锡市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备率已达较高的比例,机电一体化设备台套数占企业设备总台套数约为31%(全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备率为11%)。机电一体化设备资产值占企业总资产值的比例平均已在45%左右。从无锡市企业采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情况来看,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水平与无锡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好形成对应关系,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产生巨大的人才培训需求。很显然,在现有的区域经济背景下,对于各高职院校来说,谁抢先一步转变观念,“眼睛向下”,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谁就有希望赢得新一轮的发展先机。

(三)无锡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2002年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的698名毕业生进行了任职岗位调研,发现有近半数的毕业生在操作岗位上工作。所以,高职教育培养“知识蓝领”已是各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对无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的问题,应该尽快予以研究和探索。

要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是高职院校“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必须得到企业(行业)支持,走产学合作之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产学合作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更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现在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是否拥有为企业服务的综合能力,对企业产生产学合作的吸引力,因此学院在产学合作方面需要“提升势能”和“造就市场”。“提升势能”就是提高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如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培训职工、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解决部分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问题等,从而使企业认识到与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是拥有了一个支持企业发展的好伙伴。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逐步提升学院为企业服务的“势能”。同时,需要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造就产学合作的“市场”,将企业的“热点”与高职院校的“热点”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双赢”。

(四)无锡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运行规律

目前,高职教育高昂的成本和实际投入的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使许多高职院校在扩大规模、提高内涵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体制与机制方面的不完善也使高职教育步履维艰,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社区学院建设经费有来源渠道,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国家投入较少,贷款还有利息责任,学校与企业合作度、资源共享度不高,企业

不可能无偿提供实训基地及仪器设备,想为下岗工人培训又因经费问题很难实现。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拨款,管理体制过死。

高职教育如何符合它的经济规律,如何摆脱困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个办学者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依法增加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切实落实就业培训经费,实行高补贴。二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与用人的行业和单位实现“双赢”。三是遵从价值规律,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使学校收费和培养成本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让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办学质量的竞争,而不是“价格战”式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6

在教材《教育学基础》中,在对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上大致有同一说、超越说、同异说、具体化说四种观点。

同一说认为两者有相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向。但是有些学者则认为,素质教育概念不明确、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两者是不同的。而这样不同的看法主要根源则在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本周没有一个明确而公认的认识。

超越说认为素质教育超越了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比同一说具有更多的合理内核,它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从理想转向了现实,并强调它的内容侧重于从现实的可能性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的潜能,这对于界定素质教育的内涵应是重要的依据。同异说认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两者有着相同之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教育目标上是同一而紧密相连的,素质教育也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或者说为全面发展打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相通的、一致的,素质教育里面有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离不开素质教育。两者的相同之处是对“同一说”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又明确的提出两者存在着区别。它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指出两者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存在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辩证关系。并对“同一说”和“超越说”提出了批判,认为素质教育相同于全面发展教育和超越了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都没有把握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把全面发展教育理解的片面化了。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在上述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对于进一步的更为准确的把握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进步。

具体化说认为素质教育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化,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全面发展只有落实到人的素质上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具有可操作性;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它从实践的层面考察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是对其他各种观点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的一次深化,这对于全面了解素质教育及其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教材上看完上述内容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困顿的——这么多种观点其实都有它们各自的道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呢?为此,我查看了许多参考文献并且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并不能特别清楚准确地描述,进行了如下总结:

首先,关于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涵义。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后扩展为包括人的道德意向和志趣、个性的发展,亦即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充分发展。所以“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构成,或者说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标准或规格,是教育要实现的目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我们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定义是明确的,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出来的,而素质教育的涵义则比较抽象,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了。这也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那么

多争议的主要原因。

很多论者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理想,一种教育价值观。简言之,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为引导,以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和个性为宗旨,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特征,重视适应未来社会和回归学生生活的教育。

再者,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很多方面是有一致性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充分自由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各个方面才能、特长、潜能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大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大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大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内化的活动。简言之,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审美意识、身体心理等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这就是说,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素质教育就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一,素质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实践活动,它把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职能。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文化手段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更加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社会意识向大学生个体品质的内化。二,素质教育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的教育,通过每个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来实现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社会需要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三,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训练的整体性教育,充分体现出质教育的主体性、整体性和个体性;四,素质教育是以文化教育为导向,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本体,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大学生的个性为共同目标。因此,素质教育将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构建一个独特的教育内容体系。

素质教育是对已有全面发展教育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完善。素质教育的提出,弥补了教育方针概念上的不足,有效地克服了教育方针贯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内在的本质规律,强调了遵循个性教育原则,面向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即以整体性、群体性、潜在性为目标,塑造受教育者的良好素质,为全面正确地贯彻教育方针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途径和保证。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全面发展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除了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还应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同时,素质教育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划分,不在局限于传统上的五育的划分,而且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深人具体的划分。如有人对心理素质教育,进一步划分为智力健康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意志坚强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反应适度教育、社交和谐教育、个性健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具体实践形式。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高指南。要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充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由

于全面发展教育过于抽象,因此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和监控。素质教育的提出,它将教育方针的大的方面内容分解为一项一项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各个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把抽象的教育方针一个一个具体化,使之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如,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并且每一个教育内容都有具体的教育目标要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与现实具体教育实践的一个“桥梁”,有了这个“桥梁”,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就比较容易实现了。

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是促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当然,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的途径绝不是仅仅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几个方面,随着社会展和进步,其途径也应有发展和丰富。但是,不管如何发展,通过全面发展教育来实现的素质教育目标,是最基本的途径。总之,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方向、目的、基本内涵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我看来,现在争议最大的应试教育其实是对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错误发展方向。因全面发展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智”是最能够通过“考试”这一一定意义上算是比较公正的考评方式来考评,其次是“体”和“美”。所以在这样的考评机制下,大家都着眼于“智”,要么就是艺术生或体育生的各种“分数”。真正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的,而素质教育则是提倡能够“跳出”这个条条框框的考评机制,踏踏实实地从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实况的——错误地将全面发展教育偏向于“智”这一方面而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没那么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成绩好了,品德和劳动能力也就好了,成绩波动了,一个人的品德也就随之起伏了。这很讽刺,也是当前教育的悲哀——没有真正去实现“全面”发展教育,而更像其他方面都是“智”的附属品。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针对这样的现状,要求各教育者顾忌方方面面,能够真正领会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不是机械地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篇7

一、理论基础

(一) 人的发展理论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的变化过程, 也是人的各个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人的能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先天能力, 是与生俱来的;二是后天习得能力, 是后天通过学习、通过实践获得的。先天能力是基础,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唤起、激活先天潜在能力, 同时借鉴他人的知识和经验, 使能力的发展产生加速和累积效应。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人, 社会环境要求生活于其中的人必须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其次,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而且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能自觉规划自己的未来并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认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 人的素质结构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方面。生理素质是先天遗传的自然素质, 包括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些生理素质作为基础, 个体的其他素质的发展便无法实现。心理素质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 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 一方面要注重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兴趣、情感、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哈弗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嘉纳说:“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 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对800名男性进行30多年的追踪研究表明, 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之间在智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差异最大的是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不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性格品格。这些研究充分证明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青年人成才的重要保证。社会素质是后天习得的文化素养, 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对社会素质的发展尤为重要, 因为人的社会素质具有明显的可变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 书写动作技能理论

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确性, 并加强对字形的记忆, 而对字形的辨认又是形成书写技能的重要条件。写字包括一系列的动作:坐的姿势, 执笔和运笔的姿势, 手部的运动要按照字的笔顺规则保持每一笔画的适当长度、粗细和其间的距离等。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保持视动协调, 使手完成有方向的稳定的连续运动, 并在需要的时候停止动作。因此, 书写技能属于动作技能, 其形成的过程与一般动作技能一样, 其形成要经过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和动作的协调与完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要经过科学合理的练习, 并借助于骨骼肌和相对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

书法教育通过读帖、临帖和创作等教育教学实践, 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书写动作技能, 在这个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培养人的观察能力 (读帖) 、模仿能力 (临帖) 、创造能力 (创作书法作品) , 并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以及人的社会素质中的审美素质等方面具有正迁移作用。

二、实验研究

(一) 部件类推法教学实验

书法教育的关键是抓好写字技能训练, 写字技能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写好笔画, 二是掌握结构。从教学实践看,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笔画写得尚可, 但结构却难以掌握。我们认为掌握汉字的结构, 最重要的是要多读帖、多观察、多分析、多总结。在教学实践中, 我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总结出了一个掌握汉字结构的方法—部件类推法, 即把一个汉字中的部件的结构特点类推到某一类汉字中, 以掌握汉子结构的方法。这里的部件包括汉字部首和笔画构件, 它们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即组成部件的各笔画的写法、角度、位置、长短以及组合方式在含有此部件的一类汉字中, 结构相对稳定。在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范字,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部件的结构特点, 让学生把这个部件的写法带入相关的一类汉字中去练习, 举一反三, 以一当十, 就可以很快掌握某一类汉字的结构规律, 收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写“家”字, 我先在黑板上双钩范字, 把“豕”作为部件引导学生观察: (1) 上横画稍短, 左低右高; (2) 第一撇在横的中点处起笔且与横的夹角较小, 弯钩在第一撇尾部起笔且对准字的竖中线, 左两撇起笔均在弯钩中点以上且与第一撇倾角一致; (3) 右边撇的收笔与捺的起笔均在左边最后一撇与弯钩的交点上; (4) 左撇右捺的收笔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且高于弯钩的钩脚所在的水平线。观察分析这些特点时教师适时地用各种颜色的粉笔在范字相应的笔画上标出, 便于学生眼看脑记, 心领神会。然后引导学生练习“象、像、豪、遂、逐、啄、缘”等有类似部件的字, 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些字的结构技巧。

这样的实验课结束后, 我发动学生在课下运用部件类推法主动寻找那些结构具有稳定性的部件来分析和练习, 结果学生找出很多部件来练习, 如“每、梅、海、悔、侮、毒”等字中的“母”;“良、跟、很、狠、狼、浪、粮、娘”等字中的“艮”;“低、底、昏、婚”等字中的“氏”;等等。另外, 各种常用的偏旁部首也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练习时要求学生注重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 这对掌握汉字结构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件类推法教学实验表明, 掌握汉字笔画结构书写技巧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分析能力, 只有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 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教育意义不仅在于教会了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素质。

(二) 对比试验

1.实验变量的控制与处理

(1) 受试者。

试验中, 我们以学院2010级计算机教育专业1-4班为实验班, 以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4班为对照班, 实验班216人正常开设书法课, 由教师指导训练;对照班215人不开课, 由学生自主练习。

(2) 自变量。

实验班书法课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端正写字态度, 注意观察范字的笔画形态、结构特点, 感知字体风格, 在临写过程中注意模仿, 强化记忆, 并在临帖后期按照各自的审美标准尝试创作书法作品, 力图把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体动作技能。

(3) 因变量。

经过半年时间对比试验后,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感知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强于对照班。

(4) 无关变量。

对照班中个别学生由于中小学时期已经受过书法训练或有较好的模仿能力, 测试时已将此因素进行了排除处理。

2.实验统计数据与分析

我们对4个实验班和4个对照班进行了一年时间的对比实验, 并多次对书法作业进行对比测试,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书法水平出现明显差异。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上表中, 实验前的数据是指8个班学生入校时我们测试的结果, 实验后的数据是4个实验班开课一年, 4个对照班没有开课自主练习一年后, 我们考查测试的结果。统计显示, 8个班学生入校时书写水平基本相当, 实验班经过一年教育指导和训练后, 书写水平明显提高, 测试成绩良好以上的学生达84.7%, 不及格的学生降到1%以下, 表明学生在书法练习中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有了大面积提高;而没有接受书法教育和指导的学生, 书法成绩比入学时只是略有进步。

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除了进行书法作业水平测试外, 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习书法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 并作观察记录。观察结果表明,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情况大不一样: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 书法作业认真工整, 学生的写字工具如字帖、毛笔、墨水、作业本等都保存完好。观察中, 我们经常看到实验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伏案练字的身影, 经常听到同学们互相讨论和交流临帖体会, 经常可以从学生的眼神中感受到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而对照班的学生, 由于没有开课, 学生的书写练习自由进行, 观察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作业本上乱涂乱画, 边写边扔, 大部分学生字帖丢了, 毛笔损坏了, 墨水没有了, 作业本也不见了, 有的学生干脆从来不练字。

另外, 在试验中, 我们还经常举办一些书法比赛和作品展览, 引导和组织学生创作书法作品, 参加学习交流活动。我们先后举办了6次书法比赛, 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了4次大型书法作品展览, 经过评委老师的评议, 80%以上的学生在比赛中获奖, 获奖学生主要集中在实验班。

三、结论

通过一年来的实验研究,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书法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书写水平大面积提高,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勤奋刻苦的精神、高雅健康的情趣以及辩证的认识能力;书法教育与人才素质中的注意力、观察力、个性品质、创新精神、审美能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教育不仅具有教育作用、实用价值, 而且具有心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东阳, 等.素质教育与人才素质[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篇8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个性 特色 创新

【作者简介】 陈波,武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高等教育个性、创新与特色之间的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也就是说我国的大学个性和特色不够鲜明,创新的力度不够。个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从哲学上讲,个性是某一事物独有的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特殊的东西。

所谓个性,是指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格特征。其一,个性是人参加具体的有历史意义的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而言,只有那些个性突出且鲜明的人方能成为人才,而那些四平八稳,没有个性的人,则很难大有作为。人的个性是不同的,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文化特征迥然所造成的,是因为个性是在社会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就是独特性,与众不同,否则就不是个性。其二,个性是可以培养的,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个性迥异,个性的释放与完善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个性化教育”这份历史的重任,而大学就是承担“个性化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也就是说从事高等教育的相关者首先自己就要有个性,有个性的人一般都具有(或潜在的具有)创新的能力。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为什么要创新?怎样才能创新?怎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到底什么是创新?首先,创新是人在创新,主体是人,是有个性的人才有可能去创新。因为有个性的人总有一种不满足感,总是在怀疑,在否定,不断地怀疑和否定,就有可能超越。其次,创新的本质在于“无中生有”。就是说一个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增加了新的要素,这才是创新的本质。第三,创新不是标新立异,创新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扬弃。而标新立异是出风头,是沽名钓誉。从人类历史看,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很多手段使其强大,如节约、扩张,掠夺等,但只有创新才能真正使国家富强。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本世纪“和平崛起”,只有走创新之路。创新是人类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所谓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即事物的外貌特征,是人们能够从中体会、感受到的风貌。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离不开我国是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一个事实,离不开中国正在融入国际社会,并正在崛起这样一种事实,离不开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三千年文明传统深厚凝重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不论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什么样的风貌,那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比如:死记硬背,善于考试。所以我们讲我国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依笔者的理解就是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传统,面对不发达的国情,去追求一种个性化教育,去进行制度创新,这样才叫有特色。特色是由特点所构成,即优点、缺点和亮点所构成。优点即优势,强项;缺点即不足、缺憾;亮点即独有,是别人学不了。个性、特色与创新三者都强调特殊性、唯一性、排他性。个性是创新和特色的前提,如果没有个性,创新和特色就会黯然失色。只有个性化的教育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了创新型的人才,特色就会水到渠成。可以这么讲:个性化的教育是前提,创新是路径,特色是结果。

二、高等教育的创新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全社会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注和思考。自近现代以来,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很少,和十几亿人口不相称,因此,目前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创新性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缺少个性,缺乏创新,缺乏特色,“清一色”、“标准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已成为历史惯性。不能解释历史,就不能解释现在,更不能解释将来。正因为如此,反思传统文化很有必要。传统文化有很多精髓,乃至于中华民族无论遭受到什么挫折与困难,其魂不散,究其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太有凝聚力,中华文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只能弘扬,不能舍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如何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和交流,这既是大学基于自身性质所应担当的天然使命,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儒家文化历史上曾是中国人安身立命和社会秩序合法性的基础,这早已演变成为文化基因。仁与礼是儒家思想传统中两个基础范畴,仁礼关系是儒家学说的基本关系。儒家创始人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本源,以礼为表征,仁礼合一的思想系统。孔子以前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孔子以后是仁礼同构。古人对礼的理解非常宽泛,它是社会等级制度,生活行为规则,社会行为习惯的总称。自汉代起,礼就被严格分为两层:一层是可变之礼,一层是不可变之礼,等级制度可以在形式上有变化,在其根本意义上是不变的。儒家思想在汉代被“独尊”,使之制度化,并且获得了合法性地位。在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固上,“秦皇汉武”都有共识,都不能容忍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存在,都推崇统一,均欲“禁私学”、“绝异道”、“持一统”、“定一尊”。为了现实的需要,必然将儒家制度化或称制度化的儒家。儒家文本的经学化就是制度化的体现,《诗》、《书》、《礼》、《易》、《春秋》被正式钦定为“经典”,儒学成为官学。孔子所提倡的个性化教育,即有教无类,基本上名不副实。在以儒学为基准的选举制度确立之后,教育制度完全受到科举的影响而成为科举的一个环节。这样儒家思想的传播便得到了一种严密的制度上的保证。这样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就不仅仅在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设计上,更在于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一旦儒家思想变成某种制度固定下来,其内在的精神便会变成常态,遵守规章制度(崇古抑今)便符合儒家精神。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去体现儒家的原则,将这些原则转化成为集体无意识。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就是用礼和刑来统领人们的言和行的,在这样一种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熏陶的中国人,其个性的发展怎么能不受影响,个性怎能不压抑,创新,即求新求变总是很茫然。

即便到了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听命于考试,特别是高考这根指揮棒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为考而考的)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统一制定标准答案,便于操作,这种形式受到推崇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学生多,教育资源短缺,人口众多,就业机会少而人际关系又十分复杂,用统一标准选人,显得公平。在人多资源少的情况下,公平比效率重要,稳定比创新重要,至于如何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怎样使学校成为有个性的学校,这些与公平相比,与稳定相比,都是次要的。

眼下,中小学培优、考级;高校考研、考博;评职、出国就是考英语,谁的英语好,谁就能考上,这些是病灶。表面上看,我国的教育事业急需改变是考试的方式,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其实最重要的是改变人多资源少的现状,以及转变观念。今天,我们面对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上有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可供借鉴,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但要注意,学习不能只学皮毛,不学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尊重个性、激励创新和彰显特色

无论是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个体自身的角度看,个性在其现实性上,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说我们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幼儿到学生,从学生到成人,“听话”是最重要的,听谁的话呢?当然是父母、师长、领导等等,尽管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逾矩。祖宗的法则、领导的指示、父母的教导等等都是心理上难以逾越的鸿沟。马克思讲,没有社会的解放,就没有个性的解放。反之,没有个性的解放,也就没有社会的解放。只有当人类整体的个性发展水平达到自由之时,每个个体的个性才有可能走向发展的顶峰。正因为如此,个性化的教育才是如此重要。个性化的教育在现阶段一定要将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不能使个性化教育流于形式,趋于空洞。怎样才能落实个性化教育?尊重个性尤其重要。尊重个性的教育是培养独立人格意识的前提,独立人格意识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基础上的,我们要培育这样一种价值观念:自己存在,别人也要存在,而且要以自己的方式存在,这就是尊重个性。其实尊重个性也就是尊重差异。尊重差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尊重规则,不能是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规则保护个性,同样规则促进创新。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以人的各种基本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为前提的。用公正的制度和按照规则对待所有的人,就是尊重人,就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如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制度乃至法律都因人而异,实难激发创新。近代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好多次革故鼎新,但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推动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凝聚共识,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不急不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就科技创新抓科技创新”,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配套改革。在社会配套改革落后于我们对创新意识的现实需要之际,怎样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只有进行激励。因为激励机制在起作用,要想使创新意识落实在人的现实行为中,对于有创新成果的人才要进行物质上,特别是精神上的激励。只有这样人们才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才能做到邓小平所说的“有一股创新、冒险的精神”。在现阶段要保证国家的创新源源不断地出来,还需实现三大转变。第一,改变领导方式,变家长制为真正的民主管理。中国历史上的创新之所以少,与中国长期的专制制度密不可分,中国历代王朝对持不同意见的知识分子要么笼络怀柔,要么“斩立决,殺无赦”。仅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就发生了130多起文字狱,在这样君主专制的制度下,哪里还敢创新。第二,实现价值取向由权力本位向知识本位转变。“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思想需要摒弃。第三,转变思维方式,这一点是最难做的。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以直觉思维见长,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创新。改变思维方式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

高等教育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创新。学会宽容,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深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尊重缺乏应有的理解,更多地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即便于管理)出发的,而不是从服务者的角度出发的。个性越趋同越便于管理。既然我们是以个性化教育为己任,培养创新意识为职责,就更应该尽到教育者的义务。有个性的学生就需要有个性的教师和有个性的学校,一般而言,一所没有突出优点的学校,就是一所没有个性的学校。特色更无从谈起。十全十美的学校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名校,也是如此。只有将优点加以强化,强化成为亮点,并彰显亮点,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武汉地区的高校中“华工”有特色,“学在华工”就很形象地展现了学校的亮点。美国的大学类型各式各样,但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普林斯顿小而精,伯克利大学最自由,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化程度最高,哈佛的特点是最优秀的师资、招最优秀的学生、找最优秀的人挂帅。这些都说明了名校的特色就是自身的亮点,就是自身的名片、招牌,就是无形资产。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不能再搞“大而全”、“一窝蜂”的教育方法了,每一所大学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倾力打造自己的亮点。这样,每一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就能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育就能得以落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会接踵而至。

上一篇:办学指导思想下一篇:药品试剂器械使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