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肖先进事迹(共8篇)
张亚肖先进事迹 篇1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张亚肖,生于1989年,2009年参加工作,小学语文教师,5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并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
俗语说:天道筹勤,机遇历来都是垂青那些有预备的人,我坚信这句话。我经常使用这句话时刻提示着自己,让自己时刻为到来的机遇作好最充分的预备。在我看来,自己付的每份汗水都是勤奋的结晶。由于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在生活工作中脚踏实地,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一、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
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感遭到与父母一样的爱。这是我一向的作风,也是对自己的要求。由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信任的基础和条件。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的人,才会喜欢上你的课。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心是具体的,是具有浓厚的感情的。几年来,天天凌晨比上班时间早40分钟来上晨读。陪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解决题目。同时,观察学生的一些细微的变化,看起来这些事情很平常,实在这是作为一个任课教师最基本的平常工作,也是作为一个教师爱心和耐心的具体体现。碰到题目,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我还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人都喜欢表扬,需要表扬,优生需要,学困生需要。或许是我真实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比如钥匙伸进了锁里。在我的工作中关心学生就象关心自己的生命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关心他们的学习方法,更关心他们怎样做人。为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宁肯牺牲自己的午休时间。在欣赏学生的同时,我也会严格要求他们,绝不估息他们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惯。我历来都相信:严慈相济,才是教育的真理,才能到达教育的终究目的,才能结出最丰富的果实。
几年来,我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上级给了我很多荣誉,2005年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2007年被评为洪洞县模范教师,前后屡次被评为大槐树中心校优秀教师。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更重要性的是怎样掌控好明天。我,普通教师中的一员,谈不上有震天动地的功绩,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教育园地中耕耘,没有太高的享受,只有上课的铃声把我带进教室,落日的余晖送我离开校园,我一直以我是人民教师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二、爱岗敬业,专心研究
在工作中,我勤奋敬业,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不孤负领导对我的信任。教学上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在学习进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学校每周年级组活动,我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有了很强的驾驭能力。教学中留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修建一种同等***、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012年--2014年,是我的教学快速成长时期。2012年11月,所执教的《九色鹿》一课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一等奖。由于我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材把握、教材处理和教学语言上的优势,因此我被指派代表沙河市参加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市进修教研员、校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怀和重视,至今让我记忆忧新的是赛前“练课”的情景。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自己的刻苦努力,还需要领导的培养和各级的教研员、教育专家的悉心指导。”这是我成长中最深切的体会。公开课,不仅使我变得坚强,成熟,视野开阔,也丰富和美化了我的精神世界。毫不夸张的说,在常规教学中,我的确是把每堂课当作公开课来研究的。因为我越来越认识到,对于我们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如果没有公开课的平台,就会失去和大家一起解剖、研究的机会,失去共享心得、共同提高的机会。只有多上公开课,才会让自己的教学技艺一日千里,就如人生,没有精心策划,是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因为我相信机遇总是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们,所以我对课堂教学倾注心血的,同时我也收获着,所带班级成绩突飞猛进,均名列前茅。在2012年获学校优秀教师,2013年获优秀班主任。同时,我没有忘记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班主任。工作十四年,我担任了五年最为辛苦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教学低年级,作为班主任就更需要有百倍的耐心和责任心。如何让这一张张“白纸”绘出最美的图画呢?这是我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于是,为了培养学生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我得早出晚归地去督促;学生不会读长句子,我得一句一句地教他们读书;学生的握笔姿势不正确,我得大手握小手地一个一个教他们握笔;学生为了一点小事闹情绪了,我得耐心地与犯错的孩子谈心,帮助分析原因,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因为我深信,只要用无私的爱做画笔,就一定能绘出人间最炫烂的图画。
沙河市第一私立学校
张亚肖
肖炳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篇2
肖炳炎,男,1971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一年来,肖炳炎同志热心于南亨的教育事业,工作责任心强,事业心强,上进心强,能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对待同志热情、真诚、公平公正,使教师能够在心境踏实中安心工作。
身为南亨中心小学校长,能积极团结广大教师,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能加强管理,努力实现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统一,大力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能积极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参加教育科研工作,所负责的省课题顺利结项,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创办一流农村学校,培育一流基础人才”为办学目标,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南亨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新突破:一是学校的“三风”建设名列全县前茅;二是学校少先队工作荣获“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是学校抽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七名;四是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名列全县第九名,列全县中心小学前茅。
肖文儒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 篇3
危难当前,是什么让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冒死爬进矿井深处,带病坚守事故现场,千辛万苦,他从无怨言。他把人民看得很重,那些救援照片和数字,在他眼中是一个个生命、一个个家庭。
是“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他把时间看得很轻,他没有闲暇陪伴家人,连自己生病都很少请假。他把时间又看得很重,抢救生命,争分夺秒,他宁愿用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换取被困群众早一刻脱险。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如今,已经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的肖文儒经常深入救援一线,用经验与智慧、职责与使命,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将生死置之度外
应急救援与风险、灾害、事故作斗争,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是让普通人“敬而远之”的职业。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随后的几次任务,让他真切感受到应急救援的危险。
一次,原大同矿务局一煤矿采空区着火。身为技术员的肖文儒冒着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带着队员打密闭墙。井下热浪翻滚,所有人只能闭着眼睛作业;在之后的一次任务中,他亲眼目睹曾朝夕相处的战友在浓烟中迷失方向,碰掉氧气呼吸器从而失去生命。
高温、缺氧、二次爆炸,险情时刻威胁着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危。肖文儒至今还对上世纪90年代的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记忆深刻。当时,由于通风不畅,煤矿井下积存了几十吨煤粉的中部巷道发生自燃,身为救护大队副大队长的肖文儒带着2名队员紧急赶往事故现场。当举起水枪开始灭火时,他突然意识到,水、火、瓦斯、煤尘等多种致灾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间内交织叠加,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卧倒!”话音刚落,随着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轰”的一声巨响,二次爆炸发生了。提前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手拿水枪继续灭火。“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在肖文儒38年应急救援生涯里,这样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太多。6月5日,辽宁省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雷管浑然不觉。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包围了。
教科书式的救援案例
“肖文儒总能在最短时间内作出科学决策和正确判断,是矿山救援的一张‘名片’。”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管理处副处长戴其浩说。
年初的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被困人员处于井下约600米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同时现场地质情况颇为复杂,钻孔救援难度极高,井下涌水也时刻威胁着被困工人的生存环境。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由于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不仅有构造破碎带,而且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1月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生命通道”终于打通。在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被指挥部采纳。
最终,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的全力指导和帮助下,经过1000多名抢险救援队员14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成功救出了11名被困矿工。
始终奋战在一线
38年的应急救援生涯,肖文儒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与困难,同时也收获了荣誉和感动。有一次,肖文儒带队成功救出井下被困人员后,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拦住他,“扑通”一声向他下跪:“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这一幕永远刻在肖文儒的脑海中,让他深深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伟大与光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8个沉甸甸的大字,不仅贯穿肖文儒应急救援事业的始终,而且也是他内心深处对于人民“守夜人”最朴实的承诺。
“每一起事故救援都很难,但当被困人员被救出来的那一刻,我们心中那种欣慰、喜悦、激动,是做其他行业很难体验到的。”肖文儒说。
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代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登上“众志成城”方阵彩车为新中国庆生,当彩车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他不禁热泪盈眶。
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赏并没有让肖文儒迷失方向,他仍像刚工作时那样,奋战在抢险救援第一线。“他始终坚持只有下井勘查,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5
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原则。
在救护大队的间,肖文儒参与处理煤矿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领,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处置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政府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8天8夜,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成功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中国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许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
10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救出11名矿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碎带,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孝德之星肖素文的事迹材料 篇6
肖素文,仙桃市张沟二小六
(一)班学生,她是家中独女。家中,爷爷爸爸从事教育工作,辛勤耕耘,乐于奉献;奶奶艰苦朴素,勤俭操劳;妈妈脚踏实地,扎实务工。家庭亲人言传身教,学校老师辛勤培养,社会亲朋好友的关爱,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促使她健康茁壮成长:她是一名勤俭朴素,乐观向上的女孩;她勤奋学习,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社区;她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帮手,家庭小主人,社区的好榜样。
在学习上,肖素文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她有好的学习方法,课前能认真预习,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敢于提问,善于质疑。课余,及时复习小结,钻研学习资料,多做课外练习。课外,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遇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爸爸是数学教师,社区的小朋友作业有疑问,常跑来请教,爸爸总是乐于讲解,细心指点。爸爸常说,学生之间,更应该互相帮助,促进共同进步。肖素文同学也正是这样做的,她与班级中同学的关系十分友好,能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乐于为同学们服务。当她看到班上有些同学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苦恼,肖素文就会主动上前跟他们聊天、谈心、做游戏和他们讨论学习方法,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肖素文兴趣广泛,班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也特别强。在班级中她担任学习委员,在学校少先队担任小队队长,她又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出黑板报、开展活动、管理班级,参加少先队活动,„„样样都干的很出色,深得各科老师们的喜欢。身为学习委员,她以身作则,毫无怨言地为大家服务,同学们都佩服她,喜欢她。作为少先队小队队长,提醒督促同学做操锻炼身体。身为班级路队长,维持路队秩序,和同学一起安全回家。她踊跃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跳绳,跑步,为班级争光。她作为拉丁舞队员,多次代表学校表演节目,赢得观众的喝彩。
家庭的耳闻目睹,家人言传身教,更让她懂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奉献,她和同学们一样对老师充满着感激之情。她更能尊敬师长,每日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认真倾听老师教育。她课前做好上课准备,专心听老师讲课,因为她知道尊重老师的劳动就是尊敬师长。在班级中肖素文同学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经常组织班上的一些同学,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认真地收发作业,和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和环境区的卫生。她和同学们一样,非常关心老师:老师上课口渴了,同学们会给老师端上一杯茶;老师下课了,真诚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栀子花香了,同学们给老师采上一捧。教师节到了,同学们给老师送上温馨的祝福。。。她和同学们一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老师,感谢老师辛勤的教育,无私的奉献。老师们为此由衷舒心,为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学生们而庆幸。
肖素文同学,她不仅在学校是个成绩优秀,尊敬师长的好学生,而且还是个孝敬长辈、和睦邻里的好孩子。在邻居的眼中肖素文同学是个聪明懂事、孝敬长辈的孩子,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她小小年纪就在邻里中有了很好的口碑,邻居都夸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家周围的左邻右舍无不为她竖起大拇指。
她能体谅父母,在家能听从父母的教导,减轻爸爸妈妈了很多负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父母分忧解难。每天早晨起床能主动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平时除做好自己房间的卫生工作外,还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她有空帮奶奶做饭、擦桌子、洗碗、洗菜、打扫家里卫生等,她更是对爷爷奶奶孝顺。孝子之大,莫大于尊亲。“孝”是美德之首,“孝”是立德之本,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起孝顺,在平时她同学总能体谅父母,孝顺爷爷奶奶。特别是她小小年纪,就能照顾生病爷爷,更让亲人们高兴和邻居们赞叹。
爷爷八十多岁了,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特别是得了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好忘事,有时意识模糊行动不便。医生医嘱,爷爷要按时吃药,要多用脑,提高记忆力。平时,爸爸妈妈都工作繁忙,早出晚归,有时不能照顾爷爷,肖素文同学就很懂事的承担了照管爷爷的责任,当起爷爷的小管家。她常说: “我是在爷爷奶奶关爱下成长,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一切。爷爷奶奶一生奔波劳累,他们年纪大了,也应该享受晚年生活。我应该懂得感恩,尽力照顾爷爷。我们小孩不能只懂得索取,更应懂得奉献!”
爷爷每天都要吃药,爸爸每周给爷爷配好药后,爷爷按时吃药的任务就交给她了,她每次先递药给爷爷,再端好水杯,督促按时爷爷吃药。她对爷爷说:‘爷爷,您吃药了,您就会一天天健康’。每天放学后,节假日,她尽量在家附近活动,盯着爷爷,叮嘱爷爷不要急,慢慢走,注意车辆,不要离家太远。爷爷在家太闲太闷,他只有看新闻,每天晚上,她给爷爷摆好椅子,搀扶爷爷,让爷爷看新闻。爷爷喜欢看报,但视力模糊,看不清楚,只要有空,她很乐意为给爷爷读报。晚上饭后,她陪爷爷散步聊天,和爷爷背古诗。。。。
只要爷爷一叫她,她马上跑到爷爷身边问:‘爷爷,您要干甚么?我为你去办!’只要她在家,家人就放心。邻居们见了,纷纷赞叹说:‘肖素文真是一个孝顺孙女,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爷爷听了美滋滋的,他高兴地说:“人老了,有个小管家,好啊!” 肖素文说:”我已经长大了,照顾爷爷是我应该做的。‘‘我们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我们全家多陪陪爷爷,让他更加健康!”确实,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我们更应该代代相传。虽然,她照顾爷爷奶奶,确实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但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只有家人安定和睦,家庭才会幸福,社会更加和谐。这让人们看到良好社会风气,这也正是社会所需要和提倡。
张亚肖先进事迹 篇7
“时代楷模”肖文儒个人事迹心得体会1
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原则。
在救护大队的17年间,肖文儒参与处理煤矿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领,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0年,在处置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政府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8天8夜,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成功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中国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许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
10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救出11名矿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碎带,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护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安全的救援,他38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发展壮大应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时代楷模”肖文儒个人事迹心得体会2
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始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
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17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
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入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知识新办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
“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
“时代楷模”肖文儒个人事迹心得体会3
2021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平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19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19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时代楷模”肖文儒个人事迹心得体会4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工作。那时候,煤矿井下生产条件艰苦,大小事故时有发生。肖文儒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同地区上千个煤矿,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当时老队员常说,什么叫救护队?就是‘身背呼吸器,手拿斧和锯,井下着了火,只有打密闭’,这四句话充分反映了当时我们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的整体水平和处置能力。”
戴上呼吸器,就要与外界隔绝,耳朵里全是自己呼气和吸气的声音。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到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火区打密闭,忍受常人难忍的高温与高湿的“折磨”。肖文儒说,这让他感到,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慢慢消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肖文儒说:“如果我们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许多人能减少痛苦,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也就是坚定了我‘择一事、终一生’的决心。”从基层矿山救护队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改变,只要参与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情况,因为只有下井掌握第一手资料,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
今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矿山救援经验的肖文儒再度出征。
救援过程中,在打通从地面至被困人员的钻孔后,被困人员从600多米深的地下深处,通过直径10厘米的钻孔传递上来2张纸条,上面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当这两张纸条从井下传递上来时,肖文儒在为幸存矿工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从业以来从未有过的责任与压力。肖文儒说:“这两张纸条,就说明人还活着。那已经是发生事故的七天七夜了,这些活着的人必须要救出来,感觉责任更加重大。钻孔只是维持着他们生命,但是还要有个逃生通道,也就是救援通道,我们就主要围绕着清理井筒。当时井筒也塌落堵塞得很严重,说实话压力也很大,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你把握住这个怎么做都不过。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千方百计把被困人员救出来。”
14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吃住在一线,反复研究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进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这次救援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堪称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所以这是非常光荣的职业。”
肖文儒曾说,“睡觉时做梦,梦见最多的是在井下抢险救援的场景”。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13年吉林通化八宝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17年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2019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参加工作38年,肖文儒参与、指挥和指导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多本,年均出差100余天,最多的时候一年200多天。肖文儒说,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尽一个应急人的天职,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他就无怨无悔,冲锋在前。“我从事了30多年的应急救援,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事故现场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有每当我们付出艰辛,最后把被困人员成功救出之后那种幸福和喜悦,所以这个工作让我觉得值!什么叫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守夜人’就是我们要站好岗、值好班,守护百姓的安全。”
“时代楷模”肖文儒个人事迹心得体会5
多年一线救援的“火里来水里去”,让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从事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后,又因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大,造成了他心脏血管95%堵塞,因而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家人跟他说要注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立马拨通肖文儒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行李箱,便于他接到救援任务后“说走就走”。他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得。”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让人看到人民在他心里的分量。
2017年6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安全。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这些年,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对于这份事业,他永远保持着冲锋的那股劲儿。
像肖文儒这样连续从事应急救援一线工作近40年的人不多见。当年参加全国救护大队长培训的同期队友大多已改行换业,但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专业。他说:“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愿意倾尽全力。”
张亚肖先进事迹 篇8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随后的几次任务,让他真切感受到应急救援的危险。
一次,原大同矿务局一煤矿采空区着火。身为技术员的肖文儒冒着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带着队员打密闭墙。井下热浪翻滚,所有人只能闭着眼睛作业;在之后的一次任务中,他亲眼目睹曾朝夕相处的战友在浓烟中迷失方向,碰掉氧气呼吸器从而失去生命。
高温、缺氧、二次爆炸,险情时刻威胁着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危。肖文儒至今还对上世纪90年代的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记忆深刻。当时,由于通风不畅,煤矿井下积存了几十吨煤粉的中部巷道发生自燃,身为救护大队副大队长的肖文儒带着2名队员紧急赶往事故现场。当举起水枪开始灭火时,他突然意识到,水、火、瓦斯、煤尘等多种致灾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间内交织叠加,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卧倒!”话音刚落,随着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轰”的一声巨响,二次爆炸发生了。提前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手拿水枪继续灭火。“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张亚肖先进事迹】推荐阅读:
张亚荣事迹10-27
张亚静保育计划06-18
肖金宇事迹材料05-31
肖文儒时代楷模优秀事迹心得体会06-08
肖秀荣时政10-17
观肖申克有感05-10
肖秀荣形势与政策06-05
教学设计肖云芳09-22
中庙乡肖家坝村发展变化10-21
演讲稿 富强小学肖宇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