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复习资料(通用8篇)
自然保护区复习资料 篇1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 地球
彗星: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和太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
太阳结构:
1.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形状效应。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引起地表热量分布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地球气候的形成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切过程产生极大影响,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其能以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着地球周围的大气,使地球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的大气层。才有了多种圈层,才有生命。
(2)地球巨大的表面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就是地球本身的旋转。它的旋转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的这种绕轴旋转被称为“自”转,以别于它绕太阳的公转。
日的概念:恒星日以春分点为参考点,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是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
太阴日月球为参考点,是月球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经历的时间。通常所说的1日(一昼夜)是指太阳日。
自转角速度 :地球各部分都有相同的自转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平均为每小时15°,或每分15′,每秒15″。
自转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赤道上,自转速度最大,在南北纬60°地方,地球自转的速度减为赤道的一半;至南北两极减小为零。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潮汐摩擦对地球自转起着“刹车”那样的作用,使它的速度不断减慢。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变化又分周年变化和半周年变化。前者主要是季风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大气潮汐引起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律。
3.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产生了地方时。
5.对潮汐产生阻碍作用。
地方时:某一地方某一恒星两次经过同一地的时间间隔。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证据: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大;7月初经过远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小。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
季节变化首先是天文现象,然后是气候现象。
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的回归运动
2.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4.四季更替
5.五带分布
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的回归运动,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半球性的。
五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划分的。
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热带是跨赤道的唯一有太阳直射的纬度带;南、北寒带是南、北半球各自唯一的有极昼和极夜的纬度带;
南、北温带则是南、北半球从热带到南寒带和北寒带的过渡地带,即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带。
黄赤交角为0时:①季节消失,温度年较差减小;
②季风消失,干湿度的季节变化也将很小;
③赤道附近更热,中高纬度更冷,径向环流加强; ④极昼极夜消失,热带宽度减小,寒带宽度增加; ⑤季风区降水减少,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⑥纬度地带性更明显,中高纬度地区的径向分异和垂直分异减弱。
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法线同赤道平面的交角。
经度——是两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
地球的内部构造特征:
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它们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分外核和内核。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或M界面。地幔和外核之间的界面,称古登堡面。外核和内核之间的界面,称莱曼面。
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的界面,称康拉德面。(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球的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等。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第二章 地 壳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
条痕:锐器割划矿物后粉末的颜色。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分为十级:1 滑石
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
正长石石英黄玉
刚玉
金刚石
相对硬度 :指甲2.5
小刀5.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叫解理。裂开面称解理面。
断口: 受力后不沿一定方向裂开,而破裂成不规则的破裂面。解理不完全,则断口愈显著。
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也可划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沉积岩: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运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类型: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或者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
变质岩: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控制变质作用的三要素: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
当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在地壳深处冷凝形成的岩石岩叫深成侵入岩;在地壳浅层冷凝形成的岩石叫浅成侵入岩。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和矿物之间相互关系等特征。
1.按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隐晶质、玻璃质。
2.按颗粒大小分为: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10-------5--------2--------0.2mm
晶体关系分为:等粒结构、斑状结构、辉绿结构。
玻璃质结构:矿物没有结晶,岩石断面光滑。是岩浆岩喷出地表迅速冷却而成。喷出岩特有的结构。
岩浆岩构造:是指岩石各组成部分在岩石中的排列方式或充填方式。
分类: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风化——剥蚀与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固结成岩作用几种途径: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新矿物的形成。
层理构造:指岩石的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
层面构造:如波痕、雨痕、干裂等等。
节理: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断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
海侵(浸)层位:当地壳下降时,海水侵漫陆地,陆地面积相对缩小,海洋面积相对扩大,称为 “ 海侵 ”,这时所形成的岩 层称 “ 海侵层位 ”。
海侵层位特点:在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由于海洋面积扩大,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面积,形成超覆现象。
海退层位:当地壳上升时,海水退出陆地,陆地面积相对扩大,海洋面积相对缩小,称为
“ 海退 ”。这时所形成的岩层称为
“ 海退层位 ”
海退层位特点:在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细变粗;由于海洋面积越来越小,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小于老岩层面积,形成退覆现象。
构造运动: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岩石发生变动、变位的一种机械作用。(通常与地壳运动通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 指地壳物质大致平行地球表面,沿着大地水准球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岩层在水平方向遭受挤压力或张力,形成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 “ 造山运动 ”。
(2)垂直运动:指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缓慢升降运动。常表现为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高低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因此,垂直运动又称为 “ 造陆运动 ”
垂直运动的特点:交替性:时间上,空间上;周期性:一个地区从下降到上升终止称为一个旋回;
复杂性:不同规模的升降交错发生。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从地壳发展历史看,地壳运动的总体表现形式,无论在大陆还是在海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平运动是主导的,而垂直是派生的。水平运动形成地壳的褶皱和断裂,升降运动引起地壳的隆起、凹陷和海陆变迁。种主要地质构造类型: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岩层:具层状结构,由两个平行或近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是指岩层在空间的方位。由其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
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即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
褶皱构造:
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褶曲: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曲叫褶曲。
断层构造:
节理: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断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
整合接触: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岩层沉积连续,且下老上新,没有岩层缺失,这种关系叫整合接触。
特点:岩层相互平行,时代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呈递变状态。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未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没有显著的变化。
平行不整合:又称为 “ 假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时代不连续,曾发生过沉积间断,故两套岩层 的岩性和其中的化石群也明显不同。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曾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的变化。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成角度相交,上覆岩层覆盖在倾斜岩层或褶皱岩层之上。时代不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突 变;不整合面上往往保存有古侵蚀面。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地壳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
沉积旋回:海侵层位是在地壳下降条件下形成的,而海退层位是在地壳上升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海侵层位和一套海退层位,在垂 直剖面上构成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又由细变粗的有规律变化,表明该地区的地壳曾经历了一次下降和上升的完整过程,称为一个沉积旋回。
一般海侵层位厚度大,保全较好;而海退层位厚度较薄,不易保全,甚至会出现沉积间断。
断盘: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为断盘。
断层的主要类型:
正断层---断层的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断层的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水平方向)相对移动
依据逆断层断层面倾角的大小,分为: 冲断层(断层面倾角大于45°);逆掩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45°);枢纽断层:是指那些具有旋转性质的断层运动,断层上盘似乎绕一个轴旋转。
顺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逆地貌:背斜为谷,向斜成山。
大地构造学说(即地壳运动学说):主要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发生的时间、运动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壳运动的起因和动力来源。
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魏格纳,德,1912
在大约 2.5 亿年前的石炭纪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大陆(称为泛大陆),围绕它的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此后,受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由硅铝层组成的、较轻的陆壳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之上漂移,直至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格局。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形成的,而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
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 :迪次(1961)、赫斯(1962),美
1)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接受分裂,并不断向两侧扩张,同时老的洋底在海沟处潜没消减,因而洋壳不断更新。2)洋底的扩张是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在软流圈之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
3)地幔对流说表明,不是“舟行于水”,而是软流圈类似“传送带”的作用。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大洋的启开。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
1).刚性的岩石圈由巨大断裂分割成许多块体,叫(岩石圈)板块;
2).板块由于软流圈运动而运动,如传送带;
3).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进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4).板块边界:(山弧)岛弧-海沟系、洋中脊、转换断层,在大陆内部的地缝合线。前三种边界位于 洋底或洋陆交接处。
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1.扩张(或增生)型边界:是新增地壳增生的地方,喷出的多为玄武岩;以张应力产生的正断层和节理为主;地震震源较浅,烈度也不大。
2.俯冲(或汇聚)型边界:见于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多强烈地震,分布亦广;板块拼缩的速度每年多在5cm以内。
3.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被断开的两条海岭之间的部分断层两盘运动方式相反,而两条海岭外侧的断层两盘的方向一致。仅见于大洋地壳中,以浅震为主,亦有少量玄武岩喷出。
火山的喷发形式:1)裂隙式:岩浆由地壳的裂缝溢出地表。多为基性熔岩,形成熔岩被,一般没有固体喷发物。多见于大洋中脊裂谷带。
2)中心式:岩浆沿管形通道喷出地表。
▲宁静式(夏威夷式):基性岩浆喷发;只有熔岩流,无火山碎屑,多形成盾形火山锥;
▲爆炸式(培雷式):中、酸性岩浆喷发;爆炸力强,含气体多,火山碎屑多,形成锥形火山锥;
▲中间式(斯特龙博利式): 中、基性岩浆喷发;爆炸力小,火山碎屑少。
火山的分布:火山沿构造板块的边界呈带状分布,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火山带:
① 太平洋火山带:62%以上的活火山分布于此,有 “ 火环 ” 之称。
② 地中海火山带
③ 东非火山带:沿东非大裂谷分布。
④ 大西洋海底隆起火山带
地震的分布:呈带状并与板块边界一致。
1.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海沟-岛弧分布,全世界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发生在该地层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接合带分布,地震数量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的15%,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3.大洋中脊地震带——地震数量不多,震级较小 4.大陆断裂谷地震带——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生物的发展与地质年代的关系:显生宇: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时代)
中生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上古生代(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两栖动物时代
陆生孢子植物时代
第三章 大气与气候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基本特征:1)一般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大气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太阳辐射能分布:主要是波长在0.4um-0.76um的可见光区,约占总辐射能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u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量的43%。波长小于0.4um的紫外辐射只占能量的7%。99%的辐射能在波长0.15um-4um间。
太阳常数:8.16J
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光垂直照到地表,排除大气影响,1cm3 吸收的太阳能
地面长波辐射:地表面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那一部分,刚好和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的辐射。
大气的温室效应:由于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地面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的这种大气保温作用。
造成逆温的条件: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空气湍流混合等。
逆温的类型:(1)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用e表示,单位:hpa.饱和空气: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的水汽量有一定限度,如果水汽含量达到此限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
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cm³表示。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水汽压显著增大。
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蒸气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大而上升的现象。
感热输送:陆面、水面温度与低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而产生能量输送。
相对湿度f:实际水汽压e 与饱和水汽压E之比,当空气饱和时e=E,f=100%;未饱和时e<E,f<100%;过饱和,f>100%。
露点温度Td: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简称露点。空气经常处于未饱和状态,所以露点温度经常低于气温。在饱和空气中,T-Td=0;在未饱和空气中,T-Td>0;T-Td 差值愈大,说明相对湿度愈小。
实际水汽压(e)与饱和水汽压(E)关系,当e<E,蒸发;e>E,蒸发停止,可能产生凝结;e=E,动态平衡。
影响蒸发的因素: 1.蒸发面的温度 2.空气湿度和风 3.蒸发面的性质
水汽凝结的条件: 1.是有凝结核或凝华核的存在 2.是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的途径有两种: 1.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
2.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少饱和水汽压,使其少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
雾的类型:
1.辐射雾:这是空气因辐射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主要发生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2.平流雾:当温暖潮湿的空气流经冷的海面或陆面时,空气的低层因接触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的雾就是平流雾。
3.蒸汽雾:如果水面是暖的,而空气是冷的,当它们温差较大的时候,水汽便源源不断地从水面蒸发出来,闯进冷空气,然后又从冷空气里凝结出来成为蒸气雾。
4.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
5.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
大气降水的形成(使云滴增大的过程):
1.为云滴凝结(或凝华)增长
1)直接凝结(凝华)增大阶段
2)水汽转移阶段:对形成大云滴来说,冰水云滴共存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温度下,冰水之间的饱和水汽压差异很大,特别是当温度在-10—-12℃时差别最显著,最有利于大云滴的增大。因此,对于冷云(降水,这种冰水云滴共存作用(称为冰晶效应)是主要的。
2.为云滴的冲并增长:云滴经常处于运动之中,这就可能使它们发生冲并。大小云滴之间发生冲并而合并增大的过程,称为冲并增长过程。
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
2.南北纬15°-30°少雨带:这一纬度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量稀少带。
3.中纬多雨带:受天气系统影响,多雨。大陆东岸受夏季季风影响,降水多。中纬大陆内部因离海洋较远,降水量很少。
4.高纬少雨带:本带因纬度高,全年温度低,蒸发微弱,大气中含水量少,故降水量也少。
辐射平衡:1.从整个地-气系统平均状况来看,地面和大气从太阳得到的能量与发射到外层空间的能量相等。2.地-气系统内部有着复杂的能量转换和能量输送过程。3.全球年平均辐射平衡为零,但局部地区却并非如此。
全球范围内的气温水平分布有如下几个特点:(1)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北半球的1月比7月密集,表明冬季南北温差大。(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墨西哥湾流(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气温冬、夏均高于24度,称为热赤道。(5)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温都在南极;北半球最低夏季在极地,冬季在高纬大陆。
大气降温过程:1)绝热冷却2)辐射冷却3)平流冷却4)混合冷却
雾凇:是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的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
露:温度如在0℃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霜:在0℃以下,固态—冰晶。
雾的分类: 1.辐射雾2.平流雾 3.蒸汽雾 4.上坡雾 5.锋面雾。
云的分类: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湿润系数K:降水量P与蒸发量E关系。
全球云量带:(1)赤道多云带(2)纬度20-30°少云带(3)中高纬多云带。
降水类型:1.对流雨2.地形雨3.锋面(气旋)雨4.台风雨
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降水量。
降水日变化:(1)大陆型:两个最大值午后清晨,最小值夜间和午前(2)海洋型:一个最大值清晨最小值午后
作用于空气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2.地转偏向力 3.惯性离心力(空气作曲线运动时)4.摩擦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 自由大气的空气运动 1.地转风(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形成地转风)2.梯度风
风随高度的变化 1.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 2.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水平气压梯度: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
地转偏向力:因地球转动使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力;
惯性离心力: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惯性离心力。摩擦力:不同气层间,气—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摩擦力;
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北风而立,则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梯度风:大气中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为。
埃克罗螺线:把北半球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可得到一条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的螺旋线。
三层含义:1.北半球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呈螺旋式分布;2.随高度升高,风速增大,风向向右偏转;3.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完全一致
(一)全球环流 1.全球气压带 2.行星风系(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3.经向三圈环流(信风、中纬度、极地环流圈)4.高空西风带的波动和急流
大气环流
(二)季风环流 季风角
(三)局地环流 1.海陆风2.山谷风3.焚风
大气环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型式。
气团:在水平方向上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
锋:当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时,其间比较狭窄的过渡区。
气团的变性锋的类型: 1)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2)冰洋锋、极锋、赤道锋。
冷锋天气:1.第一型冷锋或缓行冷锋(锋后雨)2.第二型冷锋或急行冷锋(锋前雨)暖锋天气(锋前雨)锢囚锋(锋前锋后雨)
气旋分类:温带气旋(即锋面气旋,产生于极锋上)和热带气旋(产生于赤道锋上)。
反气旋旋转方向: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反时针。
反气旋分类:1.冷性反气旋即冷高压;2.暖性反气旋即暖高压
天气和气候:天气是瞬时或短时间的大气状态;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是瞬息万变,不稳定性的快过程;气候有相对稳定性的慢过程。天气是气候背景上的振动,天气属于气候范畴。天气指对流层不包括高层大气,气候涉及整个大气圈。
气候系统特性:热力学特性气温水温地温,运动学特性风洋流,静力学特性压力密度盐度,含水性。
气候系统有五部分组成:1大气圈2海洋3冰雪圈4陆面(岩石圈)5生物圈
(一)辐射因子 1.地球的有效温度 2.地球上的天文现象(日地距离、太阳高度、日照时间)
气候的形成因子
(二)环流因子 1.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和水分循环 2.大气环流与水温异常(厄尔尼诺)
(三)地理因子 1.海陆分布 2.洋流(对大陆东西岸气温将水的影响)3.地形(对温度降水影响)
同一纬度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季总量,年总量都相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郎伯定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的正弦成正比,与日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沃克环流: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上大气低层为偏东风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热成闭合环流。
南方涛动: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振荡关系。(沃克)最大降水高度:同一地区山地降水量总比山下多.低纬度气候 1.赤道多雨气候2.热带海洋性气候3.热带干湿季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全球气候带
中纬度气候 1.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2.副温带季风气候3.副热带湿润气候4.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5.温带海洋性气候6.温带季风气候7.温带大陆性气候8.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高纬度气候 1.副极地大陆性气候2.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3.极地冰原气候
气候变化史:地质时期气候历史时期气候近代气候
天文学方面的原因:1.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2.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 3.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
气候变化原因:地文学方面的原因:1.地极移动与大陆漂移2.造山运动3.火山活动
人类活动
第四章 海洋与陆地水
水循环的5个环节: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3个阶段:蒸发、降水、径流。
水量平衡: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收入-支出=变化量
大陆降水量+海洋降水量=大陆蒸发量+海洋蒸发量 大洋年降水量+入海径流量=大洋年蒸发量
水分循环的地理意义:①将各圈层与圈层连接在一起; ②使水成为可永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③使不同纬度之间水分收支平衡得到缓解; ④海陆之间、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
⑤影响全球气候的情况; ⑥水分循环导致地貌形状变化。
世界洋流结构特点: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南北回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在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则逆时针流动;
◆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为中心,在南半球中高纬为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冰盖影响,具寒流性质);
◆绕极环流:南极周围,受极地东风作用,洋流自东向西流;
◆季风漂流: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逆时针流动,夏季顺时针流动。
河流的分段:较大的河流可分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个部分。
水系形式(5类):扇状水系、羽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状水系。
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长、河网密度和河流的弯曲系数。
河长:从河口到河源沿河道的轴线所量得的长度。
河网密度: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
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距离之比值。
水系:指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
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叫做水位。
流速: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1)停蓄阶段: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进行到大于上述消耗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对于径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但是,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和减少水土流失来说,这个阶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漫流阶段:降水进行到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
3)河槽集流阶段: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大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渗过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高潮 低潮 潮差 大潮 小潮 顺潮
对潮
洋流分类:摩擦流(风海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倾斜流、密度流和补充流)和潮流。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
全球水量平衡: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和陆地降水量绝大部分,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3)陆地降水量只有小部分来源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径流计量单位:1.流量Q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Q=Av,A 为过水断面面积;v 为水流的平均流速。
2.径流总量W :在一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W = QT,T 为时间(秒);Q 为时段平均流量。
3.径流模数M: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4.径流深度y :流域面积除该流域一年的径流总量,即得到径流深度
5.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任何时段的径流值M1、Q1 或y1 等,与同时段多年平均值M0、Q0 或y0 之比。
6.径流系数α :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 与同期降水量x 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河流补给:1.降水补给2.融水补给3.地下水补给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5.人工补给
河流分类原则:1)以河流的水源作为河流最重要的典型标志,按照气候条件对河流进行分类;2)根据径流的水源和最大径流发生季节来划分;3)根据径流年内分配的均匀程度来划分;4)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按河流月平均流量过程线的动态来划分;5)根据河槽的稳定性来划分;6)根据河流及流域的气候、地貌、水源、水量、水情、河床变化等综合因素来划分。
我国的河流分类
1.东北型河流1)由于冰雪消融,形成春汛,春汛流量较小。2)春汛延续时间较长,可与雨季相连续,春汛与夏汛之间没有明显的低水位 3)河水结冰,结冰期间少量地下水补给。4)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全年流量变化较小。
2.华北型河流 1)每年有两次汛峰,两次枯水。2)夏汛和雨期相符合,夏汛与春汛间有明显的枯水期,甚至断流,造成春季严重缺水现象。3)雨季多暴雨,洪水猛烈而径流变幅大。
3.华南型河流 1)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有充沛的雨量,汛期早,流量大。2)雨季长汛期也长,梅汛,台风汛。3)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出现在台风季。
4.西南型河流 包括中、下游干支流以外的长江、汉水、西江上游及云贵地区的河流,一般不受降雪和冰冻的影响。径流变化与降水变化规律一致,7—8 月洪峰最高,流量最大,2 月份流量最小。河谷深切,洪水危害不大。
5.西北型河流 1)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补给 2)产流区主要在高山区
6.阿尔泰型河流,以积雪补给为主。
7.内蒙古型河流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或兼有雨水补给。
8.青藏型河流 冰雪补给为主,东南边缘的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1.温度2.颜色3.透明度4.比重(波美度)5.导电性6.放射性7.嗅感和味感。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
容水性:指岩石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容水度)。持水性: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持水度)。给水性:饱水岩石能够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储水岩石体积之比,称为给水度。透水性就是岩石的透水性能。
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
地下水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德国度)
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按其储存空隙的种类又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湖泊的分类1.据水的来源,分为海迹湖和陆面湖。2.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3.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4.按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和极地湖等。5.以湖水存在的时间,分为间歇湖、常年湖。
沼泽:通常把比较平坦或稍为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沼泽形成过程: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成冰作用也分冷型和暖型两类
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粒雪化过程:可以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
冰川分类:1)山岳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2)大陆冰川 3)高原冰川 4)山麓冰川;据活动性分为积极冰川、消极冰川和死冰川;依温度分温冰川和冷冰川两类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
第五章 地貌
地貌成因:构造运动,气候因素,岩性,人类活动。地貌动力亦称营力
基本地貌类型:山地和平原。(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山间盆地的总称)。极高山>5000>高山>3500>中山>1000>低山。丘陵相对高度小于100m。平原按表面形态可分为平坦,倾斜,凹形,起伏平原;按外动力分为熔岩,喀斯特,冲积,海成平原。高平原可分为切割高原和波状高原。南极冰雪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卡拉哈利高原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3)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4)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5)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物理风化:机械风化或崩解; 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氧化作用);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土,蒙脱石,伊利石。
风化壳或残积物: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堆积风化壳。
风化壳基本特征:1)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与风化产物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很大;2)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层理;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崩落,滑坡,蠕动。
崩落或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
崩落必要条件:坡度陡和相对高度差大,或外倾结构面,或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面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以及地表水冲刷坡麓等导致岩体、土体失稳的情况,和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
崩落形成地貌: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岩堆。崩落使坡面上部后退,岩堆则使下部前伸,坡度逐渐变缓。大规模崩塌称山崩。
物理风化:机械风化或崩解; 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氧化作用);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土,蒙脱石,伊利石。
风化壳或残积物: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
堆积风化壳。
风化壳基本特征:1)由于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与风化产物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很大;
2)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层理;
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崩落,滑坡,蠕动。
崩落或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
崩落必要条件:坡度陡和相对高度差大,或外倾结构面,或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面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以及地表水冲刷坡麓等导致岩体、土体失稳的情况,和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
崩落形成地貌: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岩堆。崩落使坡面上部后退,岩堆则使下部前伸,坡度逐渐变缓。大规模崩塌称山崩。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才能发生。
滑坡内在因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和有效临空面等;诱发因素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人为蓄水灌溉建筑。20-40度是发生滑坡最多的坡度。滑坡体,面,壁,阶地,垄丘,洼地,裂缝。
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15-30度最适合发生蠕动。
泥石流的必备条件: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2)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大;3)可从高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水源供给。
我国泥石流分布:天山、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太行山、燕山、横断山、巫山,十万大山,南岭等,甘,川,云等最多.泥石流分类:稀性,过渡性,粘性,塑性。泥石流扇,泥石流沟谷。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流。坡积裙或坡积裾。
河谷:谷坡,谷底。河床,河漫滩,谷坡,阶地。
河床:平水期河水淹没的河槽;
河漫滩: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深槽位于弯曲段,浅滩位于过渡段。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小边滩、大边滩、河漫滩
离堆山
边滩,心滩,江心洲
牛轭湖:自由河曲两相邻凹岸间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窄,最终可被洪水冲决,这是裁弯取直,被裁去成为牛轭湖。
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洪积扇。
无论从平面还是剖面上,三角洲沉积都可分为:三角洲平原,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的沉积包括分汊河床沉积,天然堤沉积,决口扇沉积,以及低地、舄湖的沼泽沉积。三角洲分类:鸟足状(密西西比)尖头状(西班牙埃布罗河)扇形(尼罗河尼日尔河)多岛型(湄公河)。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扇顶坡度5-10度,扇缘1-2度。扇缘低地常有泉水出露,形成绿洲。山麓洪积倾斜平原,洪积扇阶地。冲积扇,冲积平原,决口扇。河床相沙层和砂粒层为含水层,河漫滩相粘土层为隔水层。
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阶面,阶坡,阶地高度,阶地前缘,后缘。
阶地分类:侵蚀阶地,堆积,基座阶地。
河谷类型:顺向河,逆向河,次成河,先成河,再顺向河,叠臵河。
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断头河,劫夺点,劫夺湾,谷中谷,风口。
准平原: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准平原发育过程:1)原始地面平缓;
2)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
3)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变窄成为尖锐山岭;4)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
5)地面近似平原;
6)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形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 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成为岩溶地貌,桂黔,滇分布甚广。
地表喀斯特:落水洞,黯河,石牙,溶沟,石林,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岩溶平原,峰丛,峰林,孤峰。
地下喀斯特:干溶沟,石笋,石钟乳,石柱,暗湖。河面或者海平面即是喀斯特地貌的侵蚀基面。
喀斯特地域分异: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亚季条件是地带性热量条件与非地带性降水条件;温季气候地下喀斯特发育;寒带和高原寒冷气候冻土层下小型溶沟洼地。
刨蚀作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
拔蚀作用:冰川移动时把岩块拔出带走。
在粒雪盆中冰川有向心和下沉运动,在冰舌部分有侧向和上升运动。
表碛,内碛,底碛,侧碛,中碛,终碛。冰斗,U形谷,峡湾,刃脊,角峰,羊背石,卷毛岩,冰川磨光面,悬谷,冰川三角面。谷源冰斗,谷坡冰斗,冰盆,冰坎,冰碛,冰碛丘陵,鼓丘终碛堤,终碛垅。峡湾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
冰川地貌: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冰水堆积地貌,冰面地貌。
冰水堆积地貌:冰水扇,冰水河谷沉积平原,季候泥(纹泥),冰砾阜,冰砾阜阶地,锅穴,蛇形丘。
冰面地貌:冰瀑,冰裂隙,冰川弧拱,冰面河,冰面湖,冰蘑菇,冰塔林。
冰缘地貌(冻土地貌):石海,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冰椎,热融地貌。
冻土: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不含冰的为寒土。季节冻土,多年冻土,隔年冻土。衔接多年冻土,季节融化层,不衔接多年冻土,季节冻结层。
融区:多年冻土带内融土分布的地区。当融土穿透整个冻土层时,称为贯通融区,未穿透,非贯通融区。地下冰的存在是冻土的最基本特征。
地下冰分类:组织冰,洞脉冰,埋藏冰。胶结冰,分凝冰脉冰,洞穴冰,复脉冰,冰楔。
聚冰作用
石海:基岩经剧烈的冻融崩解产生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在平坦地面。整体运动时形成石河。在山逯堆积形成石流扇。
冻胀丘: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隆起。内部有冰透镜体的为冰核丘。
热融地貌分类:热融滑塌,热融沉陷积水时,热融湖塘。
风沙作用: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吹蚀,磨蚀,起砂风;悬移,跃移,表层蠕动。
风蚀地貌:风棱石,石窝,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盆地,风蚀湖,风蚀谷,风蚀残丘,雅丹地貌。
风积地貌:沙丘(横向纵向多风向)。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沙丘链。纵向:沙垅,复合沙垅。沙丘移动是通过沙丘表面沙粒自迎风坡吹扬到背风坡堆积来实现的。
原生黄土,次生黄土。
黄土地貌的动力: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风蚀。
黄土沟谷地貌:细沟,浅沟,切沟,冲沟,河沟。
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
海岸带:海岸,潮间带,水下岸坡。
海岸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海蚀穴,崖,拱桥,柱,台。
海蚀作用: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携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
海积地貌:横向海积地貌,纵向海积地貌。侵蚀带中立带,海滩,水下堆积台,平衡剖面滨岸堤水下堤,离岸坝。粗物质上移,细物质下移。
波影区,连岛沙坝,岛屿变半岛,陆连岛。
下部泥滩上部草滩。海积地貌分类:毗岸地貌,接岸地貌,封岸地貌,离岸地貌。海岸分类:岩岸(山地海岸),砂岸。
岩岸:里亚式,达尔马提亚式,峡湾式,断层海岸,岩溶海岸。砂岸:三角洲,淤积堆积平原,舄湖岸,溺谷海岸,三角湾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海底地貌: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前三总大陆边缘)边缘海沟,弧后盆地,深海平原,大洋隆起,大洋中脊。
近海沉积物:机械(沙石)化学(铝铁锰)生物(鱼类珊瑚藻)。
远洋沉积物:微尘,火山灰。环陆分带
第六章 土壤圈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四大肥力因素:养分、水分、空气、热量。
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能够同时适度地和经常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生活所需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条件的能力。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层的土壤纵断面。
自然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六个主要发生层。
人文土壤剖面划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土壤团粒结构:是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较强的一种粒状土壤结构,主要由有机胶体和钙离子胶结而成,团粒内有毛管孔隙,粒间有 非毛管孔隙,能使土壤既保水又透水,并具有良好的土壤透气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及对养分的保蓄和供应。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一般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暗色、酸性、富含氮素的有机胶体物质,是土壤中特有的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土壤水分类型: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
吸湿水:是指土壤颗粒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分子。
毛管水:是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
重力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土壤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土壤是由大大小小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2)各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3)成土因素组合的改变,可以制约土壤形成过程的性质和演变方向,进而促进新的土壤类型的形成。
4)成土因素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规律性。因此,作为一定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也都有着明显的地理规律性。
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母质因素
1)构成土壤的基础物质;(在气候和生物的影响下,母质表层逐渐发育为土壤,母质的某些特征往往被继承下来)
2)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影响土壤天然肥力 ;
3)母质的差异造成土壤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及性质的不同;(母质、母岩、土壤的化学成分不一定相同,但存在发生上的联系。)
4)土壤质地与成土母质类型关系密切;
5)在总体上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速度和强度。
2.气候因素
1)是影响土壤形成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之一(气温与降水具普遍意义);
2)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3)气候通过水热状况直接间接地影响岩石的风化(下表)、粘土矿物的形成、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以及物质的迁移、淋溶 和淀积过程;
4)水热条件还通过对植物和微生物间接作用影响土壤的基本性状;
5)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
3.生物因素
1)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能有选择性地吸收分散于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于地表。而不同植被类型的养分归还量与归还形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机质含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2)土壤动物的作用: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通过啃食和搬运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外,有些动物如白蚁、蚯蚓等还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的结构、孔隙和土层排列;
3)微生物的作用: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和腐殖质的合成。
4.地形因素:地形引起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从而间接地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1)影响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2)引起母质的重新分配:3)影响土壤发育过程和地理分布
5.时间因素:1)以上各成土因素对成土过程作用的程度,是随时间延续而不断加深的。土壤的发生发展是时间的函数。
2)土壤发育程度的表现,也是随着时间的进展,由原始状态逐步发育成典型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成土时间长短不同,即可发育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实际是成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因此,土壤是历史自然体。
6.人为因素
1)人类作用的目的性和有意识性:土壤的定向培育和人为破坏;
2)人为活动的社会性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不同条件下的作用程度有差异;
3)人类活动创造了耕作土壤。
成土过程
(一)灰化过程:是指土体亚表层二氧化硅残留,氧化铝、氧化铁和腐殖质淋溶及淀积过程。主要发生在针叶林区,二氧化硅残 留土体上部形成灰白色淋溶层,叫灰化层。
(二)铁铝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条件下,硅酸盐强烈水解,释出盐基物质,使 风化液呈中、碱性环境,盐基离子和硅酸淋失,铝铁富集,滞留于原土层中,使土体呈鲜红色,甚至形成铁盘层。
(三)粘化过程:是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积过程。温带、暖温带条件下,土体内发生较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次生矿物 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淋洗。在土体心部粘粒明显聚积,形成粘化层。
(四)潜育化过程:是指在湿润环境下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所进行的成土过程。形成青灰色的潜育层为标志。整个土体或土体下部,因长期被水浸润,几乎完全处于闭气状态,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锰,形成潜育层。
(五)潴育化过程:系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到地下水浸漫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使该土层干湿交替,从而引起铁、锰化合物发生移动或局部淀积,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以及含有铁锰结核的土层,称为潴育层。
(六)腐殖化过程:有机质在土壤表层聚积,形成暗色腐殖质层。这种土壤的腐殖化过程主要地发生在草原和草甸土中,同时也 广泛发生于自然界其它土壤中。腐殖化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七)土壤的人为熟化过程:是人类定向培育土壤的过程。通过耕作、培肥、改良等方法,不断改变土壤原有不良性状,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向转化。包括三阶段:● 改造不利的自然成土过程阶段
●培肥熟化阶段
● 改善土体构型阶段
土壤系统分类:分类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主要根据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1)
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
(2)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
生物分类系统中所采用的等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原核生物界(细菌蓝藻),原生生物界,(裸藻金藻甲藻肉足虫纤毛虫),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 其中不可缺少的是生存条件。
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1综合性2非等价性3不可替代性4限制性。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对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广生态幅生物,狭生态幅生物。
生态因子与生物:1.光与生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都必须有能量的供给,光的性质即光的波长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最为明显,光照强度因时空而有变化各种生物对光强的适应程度也不相同,不同动物对光强反应不一样。(夜昼晨昏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中间性植物)长日照植物多起源于纬度较高的地区,短„低„2.温度与生物: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形态的影响表现在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少,有利于保温,个体小者体表面积较大则增加散热量有利于降低体温(贝格曼定律)温度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在于使动物主动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以利于生存,温度还影响动植物的地理分布3.水与生物:生命起源于水。首先水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食物的消化废液的排除激素的传递等都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第四,水的热容量大,而且吸收和放热的过程比较慢,这便为水生生物创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温度环境,第五,通过蒸发水分而散热可降低陆生生物的体温,对于生物的热量调节和热能代谢具有重要意义。(水生植物,湿生)4.空气与生物,化学成分和空气运动,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有净化作用,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绿色植物还可以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作用。风是植物孢子花粉种子果实传播的动力风的有害作用主要是使植物变形,风对动物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影响动物的行为活动。5.土壤与生物,土壤是陆地生物生存的重要基地,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生物的生存产生强烈影响,具有供应和调节生活中所需水分养料和空气的作用。土壤和植物之间以极大的接触面进行着物质交换,土壤的酸碱度影响矿质营养盐类的溶解度,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土壤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包括季节变化和临时变化都可以导致土壤无脊椎动物在土内进行明显的垂直迁移活动,污水灌溉废弃物酸雨农药使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产生危害。6.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种间,直接影响间接,不利有利)竞争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原始作用与互利共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趋异适应或称辐射适应是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生态型 生态对策
逻辑谛曲线 r-k连续体。
种群:(动)生态学家把占据着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和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增长,种内关系。
种群数量:在一定空间中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目;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目叫
种群密度。
单体生物多为动物,个体形态结构很清楚。构件生物,多系植物,多次分枝,繁杂茎枝和根系。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水平分布三种类型:随机、成群、均匀。
成群分布原因:1)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
2)植物的繁殖往往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3)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最大出生率
最小死亡率
实际出生率或生态出生率
实际死亡率
最大容量或环境负荷量
自疏现象
正负反馈。
种内关系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
生物群落: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生物种的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
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一般把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和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均匀度两个参数的结合。香农-威纳指数
多样性梯度:1)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2)在低纬度的高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
3)在海洋或淡水中,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随深度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生态位:群落中每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和它的功能结合起来。
优势种:凡是在群落的每个层中占优势的种类,即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活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其中最突出的叫建群种。其他次要的称为伴生群。
群落的结构:若干个生物种群它们在群落内部空间上按一定规律组合排列的现象。
主要有垂直、水平和生态结构。
成层现象: 间作
套作
混作。
群落的水平结构:小群落,镶嵌性。
层片:苏卡乔夫,具有一定的结构组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
生物群落的动态:既有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又有演替和演化。
群落的季相:先锋植物群落演替顶极,多顶极
演替: 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所替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进展演替
顺行演替 逆行演替
群落分类原则: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
群落命名:中低级-建群种与优势种植物园种名,高级-建群种植物的生活型和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和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组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性动物。
捕食食物链,活食食物链,牧食食物链,碎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营养级生物大放作用。
生态系统的功能:1)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生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
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质数量。总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
生物量:在单位面积上净初级生产量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有机物质数量。一部分成为枯枝落叶或被分解了,剩余的部分叫现存量。
次级生产或第二性生产,百分之十定律林德曼效率,生产力金字塔,个体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合为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内的小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储存库。
生态平衡: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与协调,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持久地没有明显变化,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大致相等,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并获得最佳协调关系。生态阈限
三向地带性
底栖,自游,浮游,漂浮
流水生态系统
静水生态系统
海岸带,浅海带,远洋带
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泰加林)温带草原,荒漠,冻原。
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 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特征:1)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3)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 统;4)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5)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其优点:1)整体性;2)协调性;3)地域性;4)高效性;5)调控性;6)层次性;7)稳定性;8)改善生态环境。
庭院生态系统,生物立体共生型,物质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型,基塘式水陆结合型,区域整体规划的综合型生物农业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得最彻底的地方。城市进行生态调控的途径有三:1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2协调共生关系的建立3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物多样性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价值是巨大的,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多种工业原料,非消费性直接使用性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生态功能),潜在价值或选择价值。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其中不少还是古老的孑遗物种;生物区系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多彩;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繁复多样。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存。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的系统。(E索恰瓦)
地理系统逻辑原则:1)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具有某种自由度2)地理系统中各种过程和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程度不同的因果关系3)分异与整化相互补偿原则4)地理系统尺度理论5)地理系统中存在关键要素6)地理系统的稳定动态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自然综合体学说的整体性概念——要素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2)地理系统学说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
3)地理耗散结构理论的整体性——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到有序 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在化学元素组成、物质体系即圈层组成、要素组成三个层次中,要素组成最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系统研究的需要。
总辐射:进入地理环境的太阳辐射能,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两部分。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物质交换是个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和交换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因此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总是同时进行的。现代大气组成是大气圈与其它地圈长期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果。作为水圈主体的世界大洋与外界物质交换的规模也很大。目前海水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而成了包容气体岩石物质和有机物的溶液。
岩石圈表层既有来自大气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也有来自大气降水的离子。有机界与其他要素的物质交换同样具有持续不断规模巨大和影响深远的特点。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克利玛特,即纬度气候带
道库恰耶夫自然地理带学说:1)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2)由宇宙-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 即纬度地带性规律
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的动力学原因3)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发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4)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
带段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域分异。
带段或地带段:(蒋忠信)正态频率分布函数曲线模型
空间域:(牛文元)从低纬海平面某点沿水平方向至高纬和沿垂直方向至高空都可找到各自对应的相同能量带。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非地带性因素控制下发生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 制约下发生变化和分布的规律。干湿度分带性又叫省性或相性分异,与海岸线轮廓接近。
非地带性规律:1.海陆分异
2.陆地干湿度分带性与所谓的经度地带性
3.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
4.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
5.垂直带性分异
垂直带谱的性质:1)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地带,垂直带谱也将具有海洋性特征;为荒漠或半荒漠大陆性特征;2)垂直带谱中不出 现比基带纬度和海拔偏低的带;3)垂直带谱上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取决于山地海拔是否突破过当地雪线高度;
4)山地垂直带在数千米高度内完成了水平地带需要数千千米才能完成的地带更替;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带谱组成或同一垂直带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差别。
水平地带性:由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在具体大陆上的叠加作用形成了大陆的水平地带性。
垂直带性规律: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随海拔高度而呈现出的带状分布和变化规律性。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带性的对比分析:
1)相似性:类型相似、基带与水平地带一致、成因(温度差异)相近; 2)水平与垂直地带性的差异性:带的宽度不同、分布范围也不同、水热对比关系不同、气温年日较差不同、日照辐射条件不同、组成要素及景观的不同,即垂直带并不完全重复水平带。还有具体的成因不同。3)对比关系:山地所处的一定的水平地带有其相对应的垂直带谱序列,反之亦然。
地域分异尺度:全球性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的地域分异,区域性地域分异,中尺度地域分异,小尺度地域分异。
马克耶夫自然地带更替的5个特点:1)南北两半球地带谱基本对称;2)环球分布的自然地带只限于极地高纬和赤道区域;3)除寒洋流经过地外,大陆两岸基本上分布各种森林地带,并向极地过渡到苔原地带,从而形成海洋性地带谱;4)大陆内部则为大陆性地带谱;5)在寒暖洋流发生分歧的沿岸区出现一种特殊的海洋性地带-地中海地带。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无论起因于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水热组合关系是使水平地带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当热量起主要作用时,水平地带强烈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当水分起主要作用时,水平地带强烈表现出干湿度地带;也有过渡状态,热量与水分难分高下。自然地带偏离纬而呈斜向分布。地域分异表现形式多样,相互关系复杂,它们共同作用于地表,形成水平地域结构、垂直结构及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相结合的多维空间结构。在大陆水平地域结构中,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是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但纬度地带性结构中有省性表现,非地带性结构中又有带段性表现。显域性地域 隐域性地域。
垂直地带性不是水平地带性的缩影原因:1温度的纬度变化缘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并非由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引起的,而是因海拔愈高接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愈少所致2降水量的纬度分布与垂直分布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3山地地貌的复杂性导致气候特征趋向复杂化,使得垂直带中出现一系列纬度地带不可能具有的特征。珠峰缺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苔原带。
自然区划的原则:1)发生统一性2)相对一致性3)区域区轭性原则,亦区域共轭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自然区划的方法:
古地理方法、顺序划分与合并法、部门区划图叠臵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
自然区划的地带性区划单位:带、地带、亚地带和次亚地带;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综合性区划单位:自然国、省、州;带段、地带段、亚地带段、次亚地带段。
我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中的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和差异
P373
土地共同点1)土地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域综合体2)土地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厚度3)作为自然客体土地受自然规律制约4)作为人类活动场所和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受人类影响。
土地的分级: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土地评价原则: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效益与投入比较原则、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永续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评价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平行法、两段法、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
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是积极的1)通过垦殖和养殖吧大量的生态系统改变为农业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培养成农作物和饲养动物;2)在长期的耕作中培育了性状和肥力优于天然土壤的农业土壤;3)人类对地表和近地表物质的机械搬运使地貌发生了变化,但这是为农业生产采矿水利好玩交通建设所必须;4)水利建设还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布,保证了航运和灌溉。但上述每一项都有
负面影响,物种灭绝、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破坏水资源涵养而引起突发性洪流,盲目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上游超量用水下游断流、氧平衡失调、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自然保护区复习资料 篇2
【高考回顾】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 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 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 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 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 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 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 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 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 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 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 防灾抗灾能力强, 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 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 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 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 灾后恢复较快, 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 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 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1) 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 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 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 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 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 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 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 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 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不稳定, 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 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运动活跃。
(3) 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 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 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 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 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 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 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 如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 打坝淤地) 、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 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 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 因此, 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 地势平坦, 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 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 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 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 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 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 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 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 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 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 结合图示, 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 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 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 回答问题。
(1) 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和_____。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 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 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 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 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 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 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 但是各省 (市、区) 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 (市、区) 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 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 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1) 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 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 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 提前发布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 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 (1) 集中分布于4 800~5 200 (≥10℃积温) 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 北部、西部少。
(2) 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 阴雨连绵, 光照不足。 (答出两点即可)
3. (1) 春季降水大幅减少, 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 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 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 (虫灾) 。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 (1) 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 季风不稳定, 降水变率大, 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 (1) 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运动活跃, 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 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 地表物质破碎。 (西北干旱:距海遥远, 高山阻挡, 天然降水少)
(2)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人口多, 经济总量高, 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 抗灾能力强, 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 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 (1) 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 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 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 (答出两点即可)
7. (1) 地表崎岖;夏季多暴雨;黄土广布, 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
(2) 夏季。原因:夏季降水多, 河流径流量大;气温高, 冰川融水量大。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 篇3
【大纲解读】
【重点剖析】
一、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危害
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1)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可分为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2)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的特点。
从时间角度看,具有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的特点。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具有联系性的特点。
从所造成的危害看,具有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的特点。
2.世界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分布地区。
5.常见自然灾害的有利影响。
(1)台风: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维持地球的热量平衡;增加捕鱼业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2)沙尘暴:削弱太阳辐射,延缓全球变暖趋势;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3)寒潮:冻死越冬害虫,净化空气。
(4)雪灾:冻死越冬害虫;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水源,缓解春旱;增加土壤墒情(土壤湿度)。
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区域及成因。
3.灾害链。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如台风的二次冲击、大地震后的强余震等。灾害链可从自然地理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自然地理因素包括气候(气温、降水、风等),地形(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生物(虫灾、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等),水文(洪涝、干旱等),土壤(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导致财产损失的火灾、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等。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从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看,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绝对损失严重,各项绝对指标高。相反,在人口和城镇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发生了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绝对损失程度也较低。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
2.我国灾害多发的原因归纳。
四、防灾与减灾
1.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措施。
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从而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2.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法。
(1)洪水应急方法。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线杆上电线的电击。
(2)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
(3)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的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4)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典例剖析】
例1.(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综)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灾害的分布特征,涉及我国沿海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知识。
解题思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参考答案:B
例2.(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海地区的冰雹灾害以及考生读图能力和理解概括能力。
解题思路:第(1)题,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一般可从均匀与否、集中时间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影响成灾次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灾害天气、区域内生产生活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
例3.(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综)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气候与涝灾的联系,以及防治涝灾的措施。
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根据上页图可知,6月份到9月份河流和湖泊的水位都较高,所以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洪涝灾害的防治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工程措施有修建分洪工程等,非工程措施有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参考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跟踪训练】
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2.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高发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A地发生泥石流的频率要高于D地的原因。B、C两地都是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地区,其发生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在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地区,为防治或减轻其危害,应采取哪些对策?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3月~5月,广西大部份地区高温少雨,松毛虫灾害新发生面积为20.75万亩,同比上升10.45%。有报道称:数厘米长的松毛虫随处可见,每一根松树枝上,都有十几条松毛虫在蠕动。原本苍翠碧绿的山林早已变得枯黄焦黑,就像大火烧过一般,其间数以万计的松毛虫大肆啃食着鲜嫩的松针。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松毛虫危害区。
(1)本次灾害的松毛虫种类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松毛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的特点及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3)我国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跟踪训练参考答案
1.(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2.(1)原因:A地气候干旱,植被条件差,地表松散,碎屑物质多,山脉海拔高,山顶冰川积雪融化易形成泥石流;而D地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碎屑物质少。不同之处:B地位于黄土高原区,黄土疏松易被侵蚀,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沟深坡陡,降水变率大;而C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体破碎,多地震,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2)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各种施工建设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对陡坡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等。
3.(1)马尾松毛虫
(2)具有区域性特点。影响因素:地形、气温。
自然保护区复习资料 篇4
资料收集清单
1、从保护、科研、宣教、社区等方面,介绍道路、水、电、通信、房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可利用状况。包括建区前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建区后规划已完成的基础设施,也包括中央投资、地方投资以及自筹投资完成的基础设施。同时说明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是否需要新建、拆建、改建、修缮。新建、拆建、改建、修缮的原因、目的、设想以及时间、地点,并标注到1:1-5万图上。
2、对《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包括保护与恢复工程、科研与监测工程、宣传与教育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区共建工程以及生态旅游建设工程6项建设内容),并分析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3、本期规划在保护与恢复工程、科研与监测工程、宣传与教育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区共建工程以及生态旅游建设工程等方面的初步设想与方案;
4、近年来,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实施情况,相关的旅游统计数据与报表;
5、一期规划实施完成情况对比表,并说明未完成项目的原因;
6、自然保护区保护名录;
7、当地规范保护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8、有关建立保护区批复文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文件,工程项目建设批复文件;
9、土地资源管理权属证明(复印件)、林权证(复印件);
10、当地近年内规划在保护区建设的工程设施材料(项目概况,具体地点、位置、面积,规划建设期,所在保护区的功能区面积等);
11、当地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县志等材料;
12、近三年内保护区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会议材料、经验介绍材料,资源调查材料、科研报告、巡护监测记录材料(包括野生动植物名录及分布时间地点,特别是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时间、地点)等,管理范围内的水、旱、火、虫、病、冰雪冻等自然灾害情况(调查报告)等,当地或保护区内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典型事例材料,生态效益评估报告等;
13、保护区电子版地形图(1:1-5万)。
《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大纲》
总
论
一、保护区概况及保护价值
二、规划编制的目的、背景
三、规划编制依据
四、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二、历史沿革及法律地位
三、自然条件
四、社区情况
五、土地资源权属
六、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
七、基础设施
第二章
保护现状及评价
一、保护现状
二、保护评价
第三章
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目标及功能区划
一、指导思想
二、遵循的原则
三、规划的期限及目标
四、总体布局 第四章
规划主要内容
一、保护管理规划
二、科研监测规划
三、宣传教育规划
四、基础设施规划
五、社区共管规划
六、多种经营规划
七、生态旅游规划 第五章
重点工程建设
一、保护管理工程
二、科研监测工程
三、宣传教育工程
四、基础设施工程
第六章
管理机构与能力建设
一、组织管理机构
二、人员配置
三、能力建设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
一、投资估算
二、投资计划安排
三、资金来源
四、行政事业费测算
五、效益评价
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二、组织保障
三、资金保障
四、人才保障
五、管理保障
附图:
1、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2、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3、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
4、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
5、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6、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图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篇5
首先从其研究对象来看,它是一门关于科学技术发生发展和研究的一般规律,并由此揭示出自然界存在、演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其次,从其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是以人类各历史时期的自然哲学、心理与逻辑哲学和历史哲学以及科技成果为基础,由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
2、说明培根的经验归纳法。
实验的顺利进行,材料的搜集,只需具备和熟练运用经验能力就够了;而要想引出科学的结论,就必须在“真正的归纳法”的指导下,运用理性能力对实验得来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
这对于近代欧洲以实验为手段的自然科学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因而,其被马克思誉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为了表明与阻碍科学发展的旧的(Aristotle)认识方法之间的截然不同,他特意将这一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用来阐明归纳法的著作称为《新工具》,以区别于Aristotle的《工具篇》。其归纳步骤如下。
(1)、以“三表法”搜集材料
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科学事实,即搜集材料。
a)“本质和存在表”即在肯定阶段要搜集一切具有某种特征的某种现象的一切已知实例或例证。如要研究热,科学家就必须研究“热”物体的一切已知实体:太阳、火焰、热血等;
b)“相似情形下的缺乏表”,即在否定阶段要研究所有否定例证,如月光、死人的血等不产生热;
c)“程度或比较表”即在比较阶段,就要研究不同现象之间的差异,寻求所观察到的种种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由此他得出了“热是微粒迅速扩张而方向向上的运动”。
(2)排除法
从普遍性程度低的逐步上升到普遍性程度高的,从必然中剔除偶然的相互关系必须运用排除法。即对搜集的材料进行“适当的拒绝和排斥”工作。
如果在一些实例中发现属性A与B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可是在某个实例中属性A存在时属性B不存在,或属性A的量增加时属性B的量反而减少,那么A和B的相互关系就是偶然的,应予以排除。将此排除掉以后,留下的便是必然的本质的相互关系,就可以成为进一步概括的基础。
原理的普遍性程度随着归纳的逐步上升而提高。普遍性程度最高的便是定律(非现代科学定律而是行政法令)。
(3)以分析、比较、综合法得出结论
在舍弃掉那些与研究的目的毫无关联的材料之后,根据一些极其明显地表露出事物本质的实例,最后推导出普遍性的结论(如下图)。
F.Bacon归纳法步骤图
3根据自己学科发展状况试分析自然辩证法在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400-500字)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知识和改造自热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哲学层次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科学不尽相同。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充分体现出自然辨证法的很多析理。现代通信系统主要是朝着宽频带、大容量、远距离、多用户、高保密性、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灵活性的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光纤通信为主体调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为辅助的宽带化、综合化(有的称数字化)、个人化、智能化的通信网络技术。在以电子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必须研究和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认识到电子学科领域中的哲学问题,在实践中完善技术的发展。
4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德文为Dialektik der Nature,英文表述为Dialectics of Nature,是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其原意指自然界的辩证法。
(或写书上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知识和改造自热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
(时间,作者)自20世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问世以来,这一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传播与发展。
(意义):
1、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
2、系统阐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并以最新自科成果论证、丰富发展了马哲基本原理;
3、历史上首次将自然科学视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此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观点:“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自然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及其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等。
第一章
1、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1)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
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2、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1)具有无神论传统:中国古代自然观虽然也受到了道教、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影响,但在较长的时间内,宗教观念不能支配自然哲学,这与欧洲中世纪自然哲学成为神学的俾女是很不相同的。
(2)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点:变化发展、阴阳两分、物极必反等观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整体考察。一是认为世界,或者是构成世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二是看到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并把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看作事物发展的动力。
3、西方近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以牛顿力学为主的科学基础
以分析、归纳为主的科学方法
以静态自然为主的认识对象
4、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认识论的根源性。历史的必然性是指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认识论的根源是指它的形成受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研究方法的影响。
意义:摒弃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主张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在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建为一个整体。这种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局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名词解释
自然观: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是用哲学范畴和科学规律表达的自然图景。
形而上学自然观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就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看待自然所形成的哲学观点,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我的宇宙观(《我们到底知道多少》或《宇宙与人》观后感)
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所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影片中说,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终究有一天,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
大自然启示资料蝙蝠 篇6
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号的英国奋勉杂志上,科学家B. Vesey-Fitzgerald 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本,给我们解释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导自己飞行,不论如何黑暗,如何狭窄的地方,绝不碰壁,这是什么原因?它怎样知道前面有无障碍呢?关于这事有两位美国生物学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经证明,蝙蝠能够避免碰撞,是藉一种天然雷达,不过是声波代替电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从蝙蝠口中发出一种频率极高的声波,超过人类听觉范围以外,二位科学家藉着一种特制的电力设备,在蝙蝠飞行时,将它所发的高频率声波记录出来。这种声波碰到墙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碍物的距离远近,而向适宜方向飞去。蝙蝠传输声波也像雷达一样,都是相距极短的时间而且极有规则,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频率,这样蝙蝠可分清自己的声音,不至发生扰乱。因这缘故,蝙蝠飞行之时,常是张口,假如你将它口紧闭,它便失去指挥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墙上,无法飞行。这个有趣的实验,道破了它的秘密。 会飞的“活雷达” 蝙蝠善于在空中飞行,能作圆形转弯、急刹车和快速变换飞行速度等多种“特技飞行”。
蝙蝠捕食大量的害虫,对人有益,理应得 到保护,
到了夏季,雌蝙蝠生出一只发育相当完全的幼体。初生的幼体长满了绒毛,用爪牢固地挂在母体的胸部吸乳, 在母体飞行的时候也不会掉下来。 蝙蝠有用于飞翔的两翼,翼的结构和鸟翼不相同,是由联系在前肢、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构成的。前肢的第二、三、四、五指特别长,适于支持皮膜;第一指很小,长在皮膜外,指端有钩爪。后肢短小,足伸出皮膜外,有五趾, 趾端有钩爪。休息时,常用足爪把身体倒挂在洞穴里或屋檐下。在树上或地上爬行时,依靠第一指和足抓住粗糙物 体前进。蝙蝠的骨很轻,胸骨上也有与鸟的龙骨突相似的突起,上面长着牵动两翼活动的肌肉。 蝙蝠的口很宽阔,口内有细小而尖锐的牙齿,适于捕食飞虫。它的视力很弱,但是听觉和触觉却很灵敏。一些 实验证明,蝙蝠主要靠听觉来发现昆虫。
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 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蝙蝠能够用耳朵接受,并能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 有多远。人们通常把蝙蝠的这种探测目标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蝙蝠在寻食、定向和飞行时发出的信号是由 类似语言音素的超声波音素组成。蝙蝠必须在收到回声并分析出这种回声的振幅、频率、信号间隔等的声音特征后, 才能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 靠回声测距和定位的蝙蝠只发出一个简单的声音信号,这种信号通常是由一个或二个音素按一定规律反复地出 现而组成。当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信号被物体弹回,形成了根据物体性质不同而有不同声音特征的`回声。然后蝙 蝠在分析回声的频率、音调和声音间隔等声音特征后,决定物体的性质和位置。
自然保护区复习资料 篇7
1998年建立的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主要管理目标而命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并于2004年12月7日被列入《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拉市海湿地保护区的全称是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拉市海在内的四个片区组成,这四个片区是: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库,文笔水库。
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对维持迁徙候鸟种群的生命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拉市海湿地同时也是周边社区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还承担着处理和降解城镇生活污水和废水的重要功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保持水土,蓄洪防旱,均化长江中下游水量的生态功能极为重要,保护价值尤其突出,其环境的保护与维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典型区域可持续发展。
拉市海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位于拉市海保护区的村民们在观念与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拉市海农户的生计发展模式经历了冲突-整合-重建的过程并且表现出多样化的途径:可替代能源的使用、生态旅游的发展、传统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要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环境实际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保护区的多种功能,探索保护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途径,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效益,并积极鼓励社区参与,增强保护区自给能力的同时帮助农民增收,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在云南各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人及其文化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无疑也是存在的。近年来,由于丽江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冲击,使拉市海湿地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矛盾较为尖锐,人为活动干扰的不断加剧,导致拉市海湿地功能下降。随着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特别是丽江旅游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包括筑坝扩容、无序旅游,以及各类经营活动的不断扩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凸现,大大增加了保护和管理的难度,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加剧。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成为一个最为敏感且最为难点的问题。湿地保护与利用中能否形成协调的利益关系格局,已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拉市海自然保护区面临以下问题:
(一)鸟类和鱼类资源受到威胁
随着通海隧道工程和拉市海泄洪闸工程的建设,以及已经实施的第二次大坝加高工程,水域面积将扩大并受到控制。一方面由于扩容后蓄水量的增加,保证了下游丽江市古城的景观用水,以及湖周和下游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缓解了经济发展对水分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扩容带来的变化可能彻底改变目前季节性变化所形成的湖滨大片浅水沼泽的状况,使部分农地淹没,面积减少,尤其是每年雨季农田受淹面积较大,不仅加剧社区农地矛盾,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水位上升,目前水生植被分布格局将发生改变,而影响由此构成的食物链。现有的大片浅水沼泽的消失,将使大量越冬涉禽鸟类失去觅食场所和栖息环境,同时,浅水湖滩环境的改变和水位升高引起的水温下降,可能会使部分鱼类失去产卵场所,虽然可能形成另一些新的浅水环境,但在对新形成的浅水环境适应之前,将影响到鱼类的繁殖,改变由此构成的生物链结构,近而威胁到鸟类多样性和依赖鱼类资源的社区居民的生活。
(二)湿地生态系统面临威胁
湿地观鸟、休闲娱乐逐步受到人们喜爱。随着大量度假村的建设,水鸟被迫迁离;划船游湖等项目的开展,部分游客高声吼叫,惊吓水鸟,给水禽鸟类保护带来影响,目前日益增多的骑马观光体验,不仅直接干扰惊吓浅水区域的鸟类,而且粪便等排泄物污染水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缺乏科学管理的无序旅游方式,对湿地湖滨带践踏严重,削弱了湖滨带对泥沙阻滞和降解入湖养分的屏障作用,增加了土壤养分的释放分解,使湿地从营养的“汇”转为“源”,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破坏了湖滨地表植被,使鸟类觅食和栖息环境丧失,对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严重威胁。
(三)面源污染加剧
拉市海湿地周边具有大片农田,为增加产量不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随地表径流流入拉市海水体,从而对拉市海水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游客带来的旅游垃圾,马匹排泄物的污染,尤其是村镇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拉市海水体,对拉市海水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这些区域湖水水体的总氮、氨氮、总磷以及DO指标较高,水质变劣,溶解氧降低,生化需氧量大大增加。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的话,一旦超过拉市海自身的环境容量,拉市海湿地将由于富营养化污染而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四)放牧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每年冬春,周围村社村民仍然将饲养的猪、牛、羊、马赶到拉市海湖边放养,对湖泊水域和滩涂草地造成极大破坏,猪在沼泽地觅食螺、贝类动物,排泄物污染湖水,畜鸟争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构成威胁。
三、自然保护区发展模式研究
拉市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形成的地质成因复杂,经历地史年代久远,属于老龄化和正在加快陆地化进程的湿地类型,生态十分脆弱。而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旅游开发包括筑坝扩容所产生的对拉市海湿地的影响,正在使拉市海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之路,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替代能源的推广使当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保护区建立以后,与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乐施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01年开始,大自然保护协会在拉市海替代能源建设共投入60多万元,建设替代能源设施1000余个,其中太阳能300台,沼气池300个,节能灶300个,节能火塘100个,并建设替代能源示范点5个。全乡3000多户群众中,已经建设和使用沼气的农户达2000多户。社区居民大力应用、推广节柴灶和沼气池,减少了对薪柴的需求,减轻了对面山森林资源的依赖,水土流失得到明显遏制。除此之外,全乡通过实施环拉市海绿化美化工程,依法取缔非法禁用渔具、实施拉市海土著鱼增殖放流项目等,努力保护拉市海渔业资源和生态资源,通过在南尧大沙河等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带实施了27个551立方米的拦沙坝及300多米的拦土墙建设,保证了拉市海上游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并通过从外地引进柳树苗及柏树苗,近三年就在拉市海周边种植树木达15万株,进一步做好了对拉市海湿地保护。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大做强全乡农产业发展,近年来,全乡以特色林果、生态养殖、无公害蔬菜为重点,不断探寻市场预期回报前景好的产业,以提高科技含量、作好科技服务为基点,在追求农产品的绿色、健康方面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拉市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通过几年的努力,拉市的“丽江雪桃”以其果大、味甜、肉质鲜嫩而远近闻名,成为果中上品、馈赠佳品,雪桃产业也已逐步成为拉市乡又一特色优势产业,据统计,目前全乡已有1000余农户从事雪桃种植,全乡雪桃种植面积达3264.1亩,2009年全乡雪桃总收入800余万元,雪桃种植户均收入8000元。
(三)生态旅游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探索和认识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它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使人们领略大自然的野趣,感受大自然的恩施,真正认识到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和人类发展的基础,从而教育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在拉市海开展生态旅游对周边社区是一个经济拉动,不仅能够解决湿地保护造成的对当地人的利益损失的补偿问题,而且也能够解决湿地破坏后的生态恢复的资金和湿地建设的启动经费问题。
拉市海自然保护区探索出了“企业+协会+合作社+旅游从业人员”的一条符合拉市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整合路子,并得到广大参与旅游群众的广泛认可,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乡共有自发组织旅游马队15个,920多户,1620多人、2080匹马匹、780多艘船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2009年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参与旅游农户月收入达到2860元左右,旅游经济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实现了拉市海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湿地资源才会有经济的发展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从鸟类啄食农作物而抵触对鸟类的保护,到主动栽培农作物吸引鸟类取食,缓解了人鸟矛盾,减轻了保护区保护的压力。
(四)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丽江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市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丽江古城的水资源出现危机。为保证丽江古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当时的丽江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在丽江上游——拉市海筑坝蓄水,以保证古城的景观用水。水坝的建立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渔业资源大量减少,而且还导致大量农田被淹。农业的生产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以前的70%的种植业加30%的渔业,到了现在的30%的种植业加70%的渔业,渔船和渔网的数量比筑坝前增加了3-5倍,这更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到了2003年,拉市海几乎无鱼可打。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海菜花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为了恢复拉市海的渔业资源,促进拉市海地区“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拉市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渔民代表、政府渔业管理单位、NGO等各相关利益群体组成了渔业协会,2004年3月在玉龙县民政局正式注册。旨在通过渔业协会为广大渔民服务,增强社区群众与政府,其他利益集团的沟通力量,并通过可持续的流域管理,来扭转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恢复拉市海的渔业资源。渔业协会与拉市乡政府合作一起取缔了拉市海中非法网具,并开展了拉市海增殖放流鱼苗活动,当地渔民也开始认识到拉市海保护的重要性,拉市海的渔业资源也进入了恢复的新时期。目前拉市鲫鱼的价格已经到了30-40元/斤,比市场上鱼的价格高出近10倍,恢复渔业资源将是对当地老百姓解决生计问题具有很大帮助。
四、结论和建议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自然保护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体现出自然保护区的职能。实践证明,开展合作管理,公平分享所得利益,才能真正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针对拉市海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促进湿地保护
建立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要充分利用拉市海湿地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利用和挖掘拉市海湿地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促进湿地保护。认真制订旅游开发规划,建立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服务体系和湿地公园示范区,确保对湿地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还要重视群众参与湿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湿地生态旅游事业和湿地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
在保护区内群众仍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造成资源的很大破坏,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社区群众的经济发展。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发展优势产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名特优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生态型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区群众脱贫致富,创建群众参与式的社区共管发展模式。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保护文化多样性
中国十大自然保护区 篇8
自然指数:★★★★★
人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印象里这里寒冷,海拔极高。其实这里是一个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地方。据说高等植物就有2000多种,“山顶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生长条件,尤其是许多珍贵植物。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和拥有珍贵物种是基础条件,但是珠穆朗玛峰与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海拔是任何保护区都无法与其项背的。
为了最后的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海·玉树)
自然指数:★★★★★
在可可西里那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的美丽和残酷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眼前。一群人和一群羊几乎构成了这里所有的生存本质:羊在简单地生活着,生生不息地抵御着自然所赋予的残酷生存环境;人在辛苦地工作着,艰难地固守着一个纯粹的理想和某种脆弱的平衡。当藏羚羊沦为人类窃取财富的工具时,它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生存和自由随时可能被剥夺。可可西里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得一支民间组织起来保护藏羚羊的野牦牛队解散了;不过庆幸的是对藏羚羊的保护依然在继续,希望这个蒙语意为“美丽少女”的地方能够恢复她的美丽。
隐藏在森林中的神秘——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
自然指数:★★★★
相传神农氏(炎帝)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病,而得名神农架。本来就山水绝佳、故事众多的神农架,自从传说发现了野人之后,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许多人都想揭开这崇山峻岭、葱郁森林中的原始秘密,可结果一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除了窥探这里的野人秘密之外,感受神农架原始、自然的风景,体会“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风霜雨雪同时存,春夏秋冬最难分”的气候特色,更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国宝之家——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阿坝州)
自然指数:★★★★
提起卧龙,必然要说大熊猫,这个本来偏僻的地方,因为有了大熊猫而变得家喻户晓。卧龙动植物资源丰富,沟内海拔相对高差有5100多米,距离卧龙不远的四姑娘山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无论有什么美景,无论有什么其他自然资源,提起卧龙,第一印象还是大熊猫。卧龙保护区处于邛崃山脉东麓、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高山峡谷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01座,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这里峰峦重叠、云雾缭绕,原始森林、次生灌木林、箭竹林郁郁葱葱。有各种植物三四千种,有四川红杉、金钱槭等珍贵植物;有各种兽类50多种,鸟类3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就达29种。卧龙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这里地势较高而且气候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卧龙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设有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
满载佛教文化的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
自然指数:★★★★
梵净山是中外驰名的佛教圣地。在这个保护区,有珍贵的金丝猴、娃娃鱼,有第三和第四纪的众多植物种类,是同纬度上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位于江口、松桃和印江之间,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区,正处在我国的亚热带中心。梵净山山体庞大,地势高耸,层峦叠嶂,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金顶海拔2493米,而东坡山麓的盘溪口海拔仅500米,高差达2000余米。以凤凰山为中心,四周逐层散布着低山和丘陵等各种地貌类型;山势雄伟,坡陡谷深,古人说它“崔巍不减五岳”,今人赞它“兼有黄山之奇和峨眉之秀” 。 梵净山的自然环境及森林生态系统基本上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保存了较为原始的状态,是我国亚热带极为珍贵的原始“本底”。尤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原生性强,垂直分布差异明显,蕴藏的珍稀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具有不少的古老植物子遗群落。
演绎欧陆生态图——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新疆·阿勒泰)
自然指数:★★★
这里是我国惟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这里居住着热情好客的哈萨克人,这里有如诗如画的月亮湾,这里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图瓦人村落……这就是北疆的喀纳斯。远眺喀纳斯,阿尔卑斯山北麓雪域、丛林和草甸的风情尽收眼底;走进喀纳斯,会隐约感受到潜藏的东欧乡野气息。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面积45.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 喀纳斯湖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艳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
自然指数:★★★
在北半球的回归线上,除了印度、中印半岛北部和我国的鼎湖山以外,2/3以上的陆地属于沙漠、半沙漠或干旱草原。而鼎湖山却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有78%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有特色鲜明的垂直植物分布……是北回归线上无可争议的“绿色明珠”。走进鼎湖山,享受的是自然和绿色,这里自然也就成了南国出名的“休闲氧吧”。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从而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鼎湖山生长着2500多种高等植物,约占广东省植物总数的1/4。其中有被称为“活化石”的、与恐龙同时代的孑遗植物桫椤紫荆木、土沉香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2种,楠叶木姜、毛石笔木、鼎湖冬青、鼎湖钓樟等华南特有种和模式产地种植物40多种;有已鉴定的各种昆虫900多种、动物2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穿山甲、小灵猫等珍稀动物15种。
有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
自然指数:★★★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这是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曲,描述了一位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的姑娘的故事。听这首歌,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它就发生在丹顶鹤的故乡——盐城。这里有45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有400种左右的各种鸟类,尤其是每年有占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顶鹤来这里过冬。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批准建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协调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九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9年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
动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云南·西双版纳)
自然指数:★★★
5000多种热带动植物云集在西双版纳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叹为观止。“独木成林”、“花中之王”、“空中花园”、婀娜的孔雀等,都是大自然在西双版纳精心绘制的美丽画卷,是不出国门就可以完全领略的热带气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腊、勐海三县境内,总面积2420.2平方公里。它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惟一保存完好、大面积连片的热带森林,深受国内外瞩目。保护区内交错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森林。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板状根发育显著,木质藤本丰富,绞杀植物普遍,老茎生花现象较为突出。区内有8个植被类型,高等植物有3500多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的1/8。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占全国保护植物的15%。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植物集中的遗传基因库之一,也是中国热带宝地中的珍宝。
绿色的避暑胜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河南·信阳)
自然指数:★★
【自然保护区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2023年自然辩证法复习题05-22
自然辩证法自然论06-30
感悟大自然的“自然”08-28
自然保护区07-16
满庭芳 处自然,满庭芳 处自然马钰,满庭芳 处自然的意思,满庭芳 处自然10-27
罗山自然保护区06-15
长青自然保护区06-28
林业自然保护区07-26
海洋自然保护区08-07
大自然的馈赠感恩自然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