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课本作文(精选16篇)
神奇的课本作文 篇1
神奇的课本作文
二十一世纪,科学飞速发展,连课本也焕然一新。上午,我去逛书店,书店里的书各种各样,应有尽有。我左看看右瞧瞧,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扁扁的,方方的小东西,叫电脑课本。“小朋友,你要买吗” 售货员阿姨亲切地问。“是”我回答,“您能给我介绍一下电脑课本吗?”“可以”售货员阿姨热心的说,“电脑课本是一本通过电脑传输功能的课本”。他有红、橙、蓝、黑、青、四种颜色,如果你要学习课文就点击一下红色,然后选择第几课,课文上的.内容立即从屏幕上显示出来,你如果想放松一下,就点击橙色按钮,然后选择歌曲,就会有一首美妙的歌。让你心情轻松愉快,如果你要查字典就点击蓝色的按钮,再选择《新华字典》、《成语词典》或《词海》,再用拼音输入要查的字、成语、词语,屏幕上立即会出现你查的字词的意思。黑色和青色分别为看电视、玩电脑,能让你在娱乐中学到知识。电脑课本的颜色是黄色和绿色,能消退几节课下来眼睛的疲劳。电脑课本能变大缩小,携带方便。这就是电脑课本的功能。听完了介绍,我买了电脑课本,高高兴兴的回去了。神奇的课本作文400字
神奇的课本作文 篇2
2014年河北省高考作文,多数考生作文得分集中在36分至45分之间,占到73.06%。51分以上的作文占比仅为1.3%,其中满分作文只有一篇。写作情况堪忧。河北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景敏曾这样评价今年的考生作文,“虽然从语句上来看没有语病,但是组织语言的说理性较差,表意不清晰,表达不准确,难以体现文字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这样的作文普遍分数不高。而课本中的作品,往往都有很高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可以给学生许多有益的写作借鉴。
例如,学习完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让学生积累如下素材: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此种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操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学完《鸿门宴》可以让学生积累此素材:霸王别姬,侠骨柔情,乌江畔,撒下英雄泪。长剑在握,换来的是一片血朦胧。
“成王败寇”在你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项羽死了,你是站着死的,站着!项羽,你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学完《赤壁赋》教给学生,在需要曹操作为论据时,可引用“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若写自然美景带来的惬意可引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激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课本素材的挖掘和运用。
课本中的篇目,有很强的可赏性和可借鉴性,把这优秀的资源利用起来,观察、发现、探究出可供写作的大量的素材,形成自己的课本素材库,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课本是训练口头作文的重要资源 篇3
一、描述课本插图
语文的每篇课文几乎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有一幅、两幅,甚至多幅,这些图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人的魅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相反,学生在阅读抽象的文字时,又会在头脑中把它们还原为极具个性的图画。有的课文对于丰富多彩的插图描写往往只有寥寥数笔,我们可以利用因插图而形成的课文“空白”大做文章,帮助学生进行直观图画与书面语言的交换,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如看图学文《黄山奇石》,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的奇石、怪石,十分有趣,且景色神奇。课文配有四幅图,其中第一幅图是黄山景观照片,课文里只写了一句:“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教学时我们可以《黄山景观》为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同时辅以幻灯录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山峰耸立、树木苍翠、云雾缭绕的画面中,唤起头脑中积累的有关表象,然后让学生根据想象,用口述形式具体描绘出黄山的秀丽景色。
二、描绘抽象词义
课文中的一些中心词语,往往起着统领句、段乃至全篇思想内容的作用。抓住这样的词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词语呢?首先可以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作出一定的描绘,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中的“艄公”一词,学生知道课文中指的是“撑羊皮筏子渡客人的人”的意思。有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你们见过艄公吗?谁能想象一下艄公会是什么样儿吗?”学生们经过思考,大家纷纷发言:
“我想艄公的脸因为饱经风霜,一定是古铜色的;他的双手因为天天撑竹篙,一定布满老茧;他辛勤劳作,臂膀的肌肉一定块块凸起;他长期风吹日晒雨淋,皮肤一定是黝黑黝黑的。”
“我想象艄公,手撑竹篙,长年往来在波浪涛天的黄河中,会是多么的勇敢机敏。他撑着羊皮筏子,镇定自如,是个不折不扣的黄河主人。”
听听,学生们从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拓展想象,将“艄公——黄河的主人”这一人物形象描述得多么具体、生动。通过口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为书面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扩展课文片断
学生作文只会概述,不善于具体描写,也是一种通病。而有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某些地方写得相当简单,甚至略去情节,或跳跃情节的情形。因此,笔者鼓励和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地方进行合理地构想,或补充省略的情节,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这种想象是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添枝加叶”式想象训练,注意不要盲目地扩展情节。例如《凡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本来小凡卡收拾鱼无论从那儿弄起都可以,但老板娘偏偏无中生有,找小凡卡的茬。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以《拾鱼遭打》为题,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想象,描写凡卡遭受毒打的情形。
四、口头改写古诗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往往在精炼和谐的语言中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思想情感。学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那些补充的形象,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由于学生作文时往往不善于展开想象,缺乏必要的联想,以致作文的内容不充实。用现代口头语言改写古诗,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或从人物动作、神态方面展开想象描写,或从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上入手,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其精心思索诗句所内含的情景,口述出来,会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如《赠汪伦》前两行叙事,后两行抒情,可指导学生把李白和汪伦之间可贵而深厚的友谊用具体的语言讲述出来。又如在学习《游园不值》以后,可以要求学生把古诗改编成一则小故事。
五、变换叙述顺序
记叙文常见的叙述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总叙、分叙等。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作者运用顺叙来记叙事情发展的,使人物、事件的叙述由始而终、脉络清晰。再如《我的伯父鲁讯先生》一文,先从鲁迅先生的追悼会写起,再回忆“我”所看到和听到的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事,文章运用倒叙的叙事方法,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们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这些叙述方法的灵活运用。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不妨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采用倒叙的方法,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头:各位观众你们好!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鱼钩,曾挽救了我们三位年轻战士的生命;就是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曾引发过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复述时娓娓道来,既锻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两种叙述方法的转换能力。
六、续编课文结尾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耐人寻味,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讲述课文的内容。
如课文《狼和小羊》的结尾是狼说完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么样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根据文章的情节进行合理的构想。学生们很快展开想象,为小羊设计了两种命运。
第一种设想是沿着课文原意续写课文。如有的学生说道:“软弱的小羊无力抵抗穷凶极恶的狼,活活地被狼咬死了,狼一边喝着河水,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鲜美的羊肉。”第二种设想是改变了课文的原意,描绘出与课文内容相反的结果。如有同学说:“就在这时,猎人来了,猎人一枪打死了这只凶恶的狼。”更有甚者,异想天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观音菩萨从天而降,救了小羊。”等等。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限的课文教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巩固提高了课文教学的效果。
未来的课本作文 篇4
第二节课是语文课,屏幕上显示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节课的情景,我看到了汹猛的黄河宠坏了房屋。《黄河是怎样怎样变化的》这一课还让我明白了:黄河原来是人类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却决口1500次,那都是因为人类经常砍树,才发生这样的事。因此我呼吁大家,不要砍树。
第三节课是数学课,这个科目非常让我头痛,不过有了电子课本嘛,那就不一样了。这一节课是学小数,我知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抱歉,说的有些多了。
第四节课是音乐课,上面保证有你喜欢的歌,什么类的都有。你还可以自己写歌呢!
未来的课本作文 篇5
一个晴朗的星期六,我正在绿茵茵的草坪上玩足球,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本很特别的书。
这本书厚厚的,像是海绵宝宝那呆头呆脑的滑稽样子。最奇怪的是,这本书的封面上居然写着我的名字:朱冠宇。我觉得莫名其妙,仔细一看,这本书的出版时间竟然是20xx年。我大吃一惊,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我准备把这本书带回家好好看个明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研究,我对这本书的功能已经了如指掌了:书的封面上共有三个按钮:第一个是一个电脑形状的按钮,只要一按下它,就会变出一台电脑,那里面正在上演6D游戏,里面的小精灵热情地请我进去和它们一起演出呢。第二个是一个点读机形状的按钮,只要按下这个按钮,这本书就会显示出二万零四千六百本书的名字,你随便点一本书的名字,它就会自动朗读起来,第三个是一个电风扇形状的按钮,只要按下它,就会自动弹出一个小型的电风扇,为我吹风呢。
正当我陶醉在这神奇的书里流连忘返的时候,书的封面上方突然出现了一行字:本书由于时空错乱,遗留在了20xx年,必须马上送回20xx年,请把书放下。我心想:这本书可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呀,要是我现在就能拥有就好了。可是,它毕竟不属于现在的自己呀,于是,我恋恋不舍的把书送给了20xx年的我。风把书带走了,同时也带走了我的无限遐想……
多姿多彩的课本作文 篇6
多姿多彩的课本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区实验学校六(7)班谭田金 假如让我来编辑课本,我一定会把我喜欢的文章都编辑进去,当然,我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假如让我编辑课本,那我编辑的课本里有百分之五十的`文章会是选自校园系列的小说。如《风筝在天空飘》、《正是高三时》、《万岁高三二》、《花季雨季》、《十七岁不哭》、《青春万岁》、《早恋》、《青春万岁》、《朝阳红似火》、《早安,朋友》、《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这些都是校园系列的小说,如果我把这些节选进了课本,学生学起来会很简单,因为这是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而且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看,从中了解孩子的心声,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的百分之五十,我打算节选自名著、散文、诗歌。如《泰戈尔诗歌集》、《繁星春水》、《八十天环游地球》、《经典散文》……这些文章、诗歌都写得很美,而且很出名,有利于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当然,我会在课本的最后编进几篇探案的故事,提高我们的逻辑推理,使我们的智商有所提高。
可以自己编辑课本,实在是太棒了。同学们,我编辑的课本怎样,你们喜欢吗?
神奇的课本作文 篇7
一、借事例
课本中的故事都可以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出来, 成为我们写文章 (主要是议论文) 的素材。比如, 一考生在一篇题为《别人为缩短你的助跑线》的文章中, 就用了两个事例来论证所提出的观点, 一则来自课外, 即“近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 两岁就认识了1000多汉字, 四岁就掌握了初中知识, 八岁就上了重点高中, 十三岁就以高分考取了重点大学, 十七岁就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 但却在十九岁的时候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中国科学院退学。’”另一则来自课内, 即出自《伤仲永》。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就曾写过一篇《伤仲永》的名文, 文中说, 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 他家世世代代以种田为业。方仲永五岁时, 便能做诗, 并且诗的文采和寓意都很好。全县的人对此感到很惊讶, 慢慢地都把他的父亲当作上宾看待, 有的还拿钱给他们。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便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见县里有名望的人, 表演作诗。最后, 方仲永的聪明才智却完全消失了。
二、借道理
读书使人明智明理。学生懂得的不少道理是从课本上学到的, 如果遇到作文中要说理时, 便可以把从课本中学到的道理拿来, 作为有力的论据。
比如面对困难, 该有个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可以想到《走一步, 再走一步》里写“我”在一次历险后如何脱险, 悟到了面对困难, 不要被面前的困难吓倒, 而要学会将困难分解, 化大为小并逐一克服, 终究战胜它。也可以想到《愚公移山》里的愚公面对家门口的“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的两座大山, 于是毅然带领家人挖山, 面对“高万仞”的太行与王屋两山, 他们并没有做畏缩不前、知难而退的懦夫, 而是做坚定不移、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勇士。还可以想到《我的信念》, 科学家居里夫人面对困难首先是树立信心, 坚定信念, 认为生活对于每个人都并非易事, 我们每个人对于每一件事都具有天赋、有才能, 但是无论付出任何代价, 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当事情结束的时候, 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这就是她——曾两度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对待困难的态度。关于这一块, 学生可以分类梳理出一些素材, 比如青春成长类、感恩励志类、家庭亲情类、品德修养类、校园风景类、处事待物类、理想目标类、社会生活类、自然环境类, 文化思辨类, 等等。
三、借常识
从课本中, 我们除了学到一些事例或道理外, 我们还学到了些其他知识, 让我们熟知了一些事物, 增长了见识, 拓宽了视野。这些也是日后学生作文时可写入文章的素材。比如:1.《说“屏”》一文中向读者介绍了屏风的这些知识:在室外和室内安置屏风的作用, 其中有实用性的, 也有艺术性的;从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角度划分出的屏风种类;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2.《大自然的语言》不仅让读者了解了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 还明白物候观测对农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更懂得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几个因素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等) 。3.《奇妙的克隆》一文让我们对“克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克隆的含义, 克隆鲫鱼与克隆绵羊“多利”的相关故事,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及伦理、道德、法律等相关的问题。
四、借语句
借语句, 指课本上的或格言警句或幽默诙谐或优美秀丽等有特色的句子, 大多可以借来直接成为所写文章的语句, 也有的可以借以支起文章的框架。
1.入文成句。写作时, 若能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方借来合适的句子, 一定能够为所写文章增色添彩。有时是直接引用, 有时则通过适当的仿拟予以化用, 让文章的语言灵活起来。2.支起框架。这主要是指从课本里借相关语句来作小标题, 以架起文章的结构, 连成文章的线索。比如, 有一学生写的《早读风波》一文里, 用《口技》里的几个句子作小标题, 连起来就能恰当地展示出该班学生在早读时的各种姿态或风貌。有专事望风的“伸颈者”, 有发布新闻、传递信息的“侧目者”, 有听完“侧目者”所言而“微笑者”, 有心事重重, 沉默不语的“默叹者”, 更有因观点不同而论辩激烈的“以为妙绝者”。
巧用课本素材充实作文内容 篇8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一材可以多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一则写作素材,站在不同的认识角度去思考,联系生活经历和社会现象,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话题作文,证明不同的观点。
例如,学完《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相关材料,从而论证不同的论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个精彩的易水送别场面,就可适用于不同的话题。比如:壮烈、诚信、责任等。
精彩运用(一):渴望壮烈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壮烈的人生谁都有权拥有。人生一世譬如草木一秋,理应为这个世界留下铿锵的跫音和深深的足迹。当荆轲义无反顾踏上刺秦之路,耳边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是何等的壮烈;当谭嗣同引颈就戮菜市口,高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时,又是何等的壮烈!生命之花无论花期长短,只要开得灿烂,开得辉煌,花期长短之论又何足道哉?
精彩运用(二):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守住心灵的契约》节选)
以上例子说明通过对素材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的价值点,我们就能多项取义,使手中的素材价值最大化。
二、引导学生多材并用,巧妙组合,增强论证的力度
想要全面而充分地证明观点,就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作分析论证。
既可以用并列的几则材料去论证,也可以从正反两个层次去论证,还可以用逐步深入的几个层次去论证。象这样转换看问题的角度,从不同层次去讲道理,就可以使观点得到全面而充分的论证。
三、引导学生学会改造素材,化用语句,让作文熠熠生辉
有很多高考优秀作文就灵活地化用了课本的素材,让人看到厚重的文学积累和飞扬的文采,不仅准确表达了思想,也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写作才情。
高一课本人性的光辉作文800字 篇9
每到中午,就会在学校门口见到他,每每用几块钱买一杯果汁喝,在夏日的骄阳下,在冬日的暖阳下,总是一种最大的享受。
有一次,在回家路上和同学打闹,一不小心就滑倒在了路上,摔了个大包,腿上也刮一个口子。他见我就像往常一样跟我打招呼,见我一瘸一拐的,二话没说就把我逮到了诊所,抹了紫药水,又买了创可贴,把我送回家。我妈妈专门去向他道谢:“都是孩子的事,耽误了你做生意啊,真是麻烦你了。他却憨厚的一笑:“都是邻里之间的,这种小忙我还是能帮得上的。”
从这以后,我们算是成了朋友,家里吃水果就从他那买一些,他也总是给我们实惠,就这样过了好长时间。忽然有一天,我突然没听到他的吆喝了,连着几天都是如此,反倒是看到了他的儿子来摆摊了,我们从他儿子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是在那天的晚上,已经到了深夜,他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想要收工回家了。这是突然有一个人狂奔过来,后面有一个筋疲力竭的男人在高喊:“他就是拐走我儿子的人,帮我追啊”可那时大半夜的,人们都早已回了家,大街上一片静寂。他听到了呼喊,抄起自行车就追了上去。最后终于把歹徒逼到了死胡同里,歹徒被逼急了,拿出刀来威胁他,他丝毫不为所动。歹徒丧心病狂的用刀刺了过来,刺伤了他的大腿和胳膊。这时那个父亲赶了过来,他们一起把歹徒制服了,他也被送到了医院。
听了他的经历,我顿时觉得他常人的身躯却洋溢出了巨大的力量,后来他的事迹流传了出来,有记者专门去采访他,问他当时想了什么?他·还是憨厚的一笑,说:“当时真的没时间想,就觉得如果我不帮忙,那坏人还会祸害别人,就追了上去了。”后来在县里举行的文明商贩评比,他还得了第一名呢!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五单元的作文 篇10
时间像一列急驶的火车,飞奔于无数回忆中,终于驶进了成熟的月台,照着镜子,看见自己童稚的面孔逐渐成熟,我知道,我必须与童年挥手告别。
时间的顺序忽然旋转,我看见了从前懵懂的自己。面临挫折时,我不曾试着接受和解决,总是以无可知的泪水得到旁人的关注、帮忙,在我童稚的心里面,我只要能 让泪水爬满双颊,就仿佛成为心碎的公主,而王子也一定会在我受伤害时现身协助,就这样,我从不曾拥有解决挫折和难题的能力,直到我发现我已然不是校园中的小妹妹,而成了年纪最长的大姐姐,时间的交替忽然翻转,我现在不能再懦弱的只懂哭泣,除了要自己学会坚强,接纳伤痕,懂得调适破碎的心,还得帮助年纪稍小 的小朋友,他们也是眼泪的制造机,如同当年的我,但如今我却能够轻抚他们细嫩的脸庞,为他们拭泪、疗伤。我的手慢慢举了起来。
回忆的拼盘突然错乱,我瞧见了从前贪玩的自己。当黑板上的课程已教到困难的地方,我却还在座位上浑然不知的玩耍,或许是因为从小,我的语文能力比同学都来 得强,所以在恃宠而骄的情况下变得不爱听课,总是在老师讲解课程时与隔壁的同学或自己一人玩得不可开交,然而现在却出现了问题,语文的内容越来越深奥,让我偶尔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在数学的领土里更是烦恼,因为我理解能力本就不好,再加上从前上课时为了延续前一节的游戏而没有听讲,现在衍生的问题便不知如 何解决,只好天天挑灯夜战,为了将来即将升上的中学努力冲刺,现在上课时我会认真的听讲,一有问题立刻发问,希望现在正站在摇摇欲坠的建筑物上的我,能早日将地基打稳,才不致粉身碎骨。此时,我的手将五指张开。
童年的记忆在脑海中流转,我即将踏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另一趟旅程。还记得前阵子我参加的田径比赛,由于赛程多日,所以我和几位挚友便留下来练习明日的竞赛,在炎炎日下,我们的笑声回荡操场,一起奋斗的欢欣,是我美好的回忆,即使成绩还是 令人不满意,但一起欢笑的幸福滋味却永远甜蜜我的心,不知在我以后的日子,是否还会有这种美妙的幸福?童年渐入尾声,看着自己那稚气的童年渐行渐远,甚至在视线中模糊,我含着泪,扬起了嘴角,高举的双手猛然一挥……
神奇的课本作文 篇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语文学习,核心在于读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该读些什么呢?无疑,古往今来的美文佳作是阅读材料的上选。在此基础上,阅读与写作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一、针对学生阅读和习作的现状,构建作文教学
从听课中发现,目前我们的阅读课,不少老师依然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了很多文章,读懂了很多深刻的道理,知道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但依然不会作文。习作中普遍表现为词句贫乏,过程描写不具体、不生动,标点符号不会用等。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通过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课文就是例子",入选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试想,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文佳作,来构建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那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该是另一番情景。
二.阅读美文佳作,从模仿开始,构建作文教学
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主要是学习写作技巧。因为写文章只有生活经验是不行的,生活经验还要用适当的合乎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肯定是极微的。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找规律,总结归纳方法,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比较具体实在,而且印象深刻,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并通过老师的批改来验证自己的实践的正确性。
语文教材中很多美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机会。因此,我们依托文本,又超越文本,找准训练点,将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使读和写相得益彰。例如郑振铎《海燕》一课,学了描写燕子的外形一段,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鸟,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练笔。朱自清的《背影》,作者把描写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普通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全篇写提真切感人的父子之情,开头却只说忘不了他的"背影"。这是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并点题的。但是点题的,作者也没有扣住背影写下去,而是由远及近地、层次有序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并再三强调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慈爱温情。在这简洁的叙述中,笼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切气氛,这为下文重点描写父子离别情景作了铺垫,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作品在着力刻画背影时,避免平均着墨,尽量做到浓淡相宜,虚实结合。这些特点为学生学习谋篇布局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抓住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动笔实践,构建作文教学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三个字就是"动感情。"对于感情丰厚的美文,当教学进人到高潮时,对课文中人、事总会有所感触,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时候,适当安排学生的练笔,是很顺其自然。就像《小巷深处》,老师问:"在课文的结尾,如果你就是那个女儿,你会对妈妈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们动情地写着,动情地念着,动情地呼唤着......孩子们的眼睛湿润了,老师们的眼睛湿润了,有的已泣不成声。水是生命之源,而教育之水就是"爱",教育之水就是"情"。
学生用书写的文字表达着自己的感悟,此刻他们已经完全与文本融为一体,他们就是作者和她的母亲。写的过程,孩子们不再觉得是在练习写作的基本能力,而是在倾诉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的时候,她们不再是在读自己所写的话语,而是在替作者和母亲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
四.鼓励想象,表达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构建作文教学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教师充分利用文本内容,引起情感共鸣,精心选择切入点,巧妙设计话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把对文本的感悟、体验表达出来,有效地实现迁移。
如学习《小石潭记》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坐潭上,四面竹樹环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伤感情景,在"补白"中初悟景中寓情的写作手法。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以"庭下如积水空明"为切入点,让学生大胆"补白",描绘出庭院中月色溶溶的景象。再如学了《犟龟》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合理地续编课文,创作出自己的喜欢的作品。
对于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写读后感,写评论,美写作文,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
神奇的课本作文 篇12
顾名思义,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 也就是学会说话和写文章。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重要性做了全面的阐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 语文实际上不像大纲所说的那样被人们重视,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学什么?语文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感到茫然。我认为,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还是因为打击对待语文课本的态度不够端正, 很多教育者都认为课本与考试关系不密切, 因而不重视课本,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只让学生学习个别篇目, 删掉大多数文章, 一本需要一学期学完的语文课本, 他们用时不到一个月就给学完了。更有甚者, 有的教育者干脆扔掉课本全然不管, 剩余时间用于阅读课外书籍, 甚至是大量做题。中学课本果真就像他们认为的那样可有可无, 可丢下不管吗?笔者认为, 其实不然, 真要学好语文, 掌握好这门功课, 非但不能不重视它, 而且还要努力吃透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
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 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 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语文课本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 是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和传播语文的最主要途径。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对语文课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偏见, 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同学没有真正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高度来认识语文, 仅仅局限于考试这一目的, 难免会产生“课本太死板、内容不新鲜、讲起来不生动、听起来没兴趣。”这样的感觉, 因为考试是不可能像其他科目那样直接考到课本内容, 让人觉得学课本没多大意义, 不值得学。
但是, 一个语文文学功底扎实、成绩优秀的学生, 他的知识哪一点又不跟教材息息相关呢?从教材中不仅可以学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知识, 还可以同古今中外名人同呼吸共患难、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从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 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使自己日益长大成熟起来。这一切, 其他学科是不可能同时学到的。
更何况, 语文教材并不是真正的与考试无关, 只要你认真的把高考试卷与语文教材对照研究一下, 你就会发现课本丢不得。其他的不讲, 就近几年来高考的优秀作文, 很多都直接与教材挂钩。例如, 1999年出现了《记忆国唐僧行凶, 仙南海观音解难》《爱因斯坦复活之后》《堂?诃吉德新传》等。2000年出现了《红楼选美记》《谁是打虎英雄》《宝玉的困惑》《三国英雄开会》《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 变, 变!》《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一类优秀作文。天津一考生写的《阿Q正传》竟得满分。这些文章的人物、事件、语句大都是直接取材于我们的语文教材, 至于套用课文形式, 引用课文里的名言警句、优美语段更是举不胜举。
当然, 在学好中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 剩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书籍, 博闻强识, 增加阅读量, 自然可以开阔视野, 提高阅读能力和对文章的赏析能力, 同时, 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够随之增长。但不是万事一刀切, 一边倒, 都搞一个模式。这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很多同学,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同学, 由于条件的限制, 他们很难做到“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也常常存在着这种现象, 就是在写作文时, 常苦于“囊中羞涩”, 没有素材, 无话可说。这时, 对于教育者, 我们就更应该思维多变一点, 头脑灵活一点。不能紧跟城市人的步伐做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这时我们更应该紧扣教材, 深挖课本。如果这样做, 我们的学生也依然能够成就一篇美文佳作, 胜利走出考场大门。
几年来高考中考优秀卷、满分作文早已证明。学好语文教材, 不但能做出好文章, 而且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有用青年, 课文中的那些名言警句、名人事例可让你受用一辈子。由是看来, 语文课本可丢吗?
当然, 语文教材也不是白玉无暇、完美无缺, 例如有些文章跟不上时代、有的政治气味太浓、有的深奥难懂等, 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而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语文老师没有充分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没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因为他不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 就设法改变自己”“书是死的, 人是活的, 活人读死书, 会把书读活, 死人读活书, 会把书读死。”这个道理, 也不懂“师者传道解惑也, 传授书中的道理, 讲解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是老师的天职。他们凭自己的爱好讲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 而没有考虑到“师者, 学之范也”, 自己讲的一句话、做了一件事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因而, 造成了老师不想教, 学生也不想学的事实。如果丢开了课本, 学生能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阅材料, 并能从中汲取比语文课本更好、更多的营养也好。然而, 很多同学在丢开课本之后, 又无法找到真正可学的材料, 结果课本丢了, 语文知识也丢了, 一上考场只能瞎蒙, 至于生活中要用到语文时, 也就只好一问三不知了。
综上所述, 中学语文课本是专家们经过精挑细选为我们未来的花朵们指定的学习母语的蓝本。它也是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代表。丢弃了语文课本就是舍弃了学习语文的纲目, 丢弃了语文课本就是舍本逐末。同时, 也敬告那些轻言丢弃语文课本的同仁们, 不要再轻言丢开语文课本, 为了我们的语文, 为了我们的学生, 更为了我们的教育!最后请大家一定记住“无纲而目不张”这个道理。
摘要:中学语文课本是专家们经过精挑细选为我们未来的花朵们指定的学习母语的蓝本。课本才是我们学习母语的唯一准绳, 本文论述了中学语文课本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57例 篇13
-----从字面把握诗词的主旨情感
诗词的主旨情感是“考纲”明确要求的考点之一,同时也是整体把握诗词,准确解答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明确了主旨与情感,也就敲开了诗词的大门,并登堂入室了,为准确地答疑解难增加了重要的筹码。因此,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旨与情感就成了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不断的摸索中发现,仔细阅读卷面,从字面上下工夫,能挖掘出一些要素,促进我们攻克难关。结合自身经验,我总结了一些所谓的规律,简称为“诗词鉴赏八看”。
一看诗题
诗题就相当于人名,长辈给晚辈取名往往寄寓了某种心愿,诗人给诗作取名往往也有着某种暗示,通过诗题,有的说明了时间,有的交代了地点、写作主体(人、物)或事件,因此通过诗题也许能找到读懂诗词的突破口。07年山东卷《出关》“出关”,二字交代了主要事件,古人出关,往往是由中原内地远赴关外戍守边疆,其间自然少不了背井离乡的不舍与怀乡思亲之情。对照原文“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可以得到应证。同年重庆卷白居易《惜牡丹花》,题目中一“惜”字乃怜惜爱惜之意,为什么“惜牡丹花”?原文“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已作了解释。到此,本诗惜花之将谢的主旨就明确了。二看作者
熟悉著名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以及他们的身世、思想历程、主要成就、创作风格,以便知人论“诗”。李白处盛唐时期居多,生性豪放,风格飘逸,杜甫亲历国难,关注民生,风格沉郁;柳永一生无缘仕途,纵情声色,词作凄怨婉约,辛弃疾身处乱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慷慨悲壮。06年北京卷陶渊明《移居》,陶渊明应该是我们都熟悉的一位诗人,他所开创的山水田园诗也是我们了解的。在次基础上解答问题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06年辽宁卷苏轼《东坡》,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伏,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放与旷达。在结合词句,我们就能通过那“铿然曳杖声”感受到词人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三看注解
很多诗歌鉴赏题都有注解,对此不能忽略。出题者附注解本就是解开中学生难以打开的某些节从而将难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此时,作为考生正应该有效利用注解为自己答疑解难服务。07年江西卷诗歌高蟾《金陵晚望》、韦庄《金陵图》,其中问: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单从诗文本身来看,要想答准,必需一定的功底,对一般考生而言,确属不易,但并非完全不可能答题,因为有注解,题中特别注明“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既然是“晚唐诗人”,他们最可能伤心的就应该是国家的衰亡,再结合原文就不难得出两位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的标准答案。07年海南宁夏卷考刘一止《小斋即事》,刘一止不为学生熟知,回答第9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有一定难度。但若细读注解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就回发现“‘忤秦桧’而被罢官”正好与“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联系起来,由此就能推断出作者抒发了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四看意象
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而诗歌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泛化意义、讽喻意义,尤其是一些常用的意象,大都有固定的寓意,如“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月有思乡怀亲之意,大雁有飞雁传书之意。06年福建卷李商隐《端居》: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其中“素秋”“ 月”两个意象值得注意,自古言秋多寂寥,秋是清冷凄凉的,月有思乡怀亲之意,“月中愁”正应是思乡怀亲之愁。由此可见诗人营造出了素秋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五看诗眼
人眼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诗眼也该是诗词意旨的窗户,把握了诗眼也就找到了理解诗词的钥匙。如四川卷考王安石《葛溪驿》,“鸣蝉更乱行人耳”中“乱”字就是诗眼。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乱人耳是假,实则情景交融,抒写诗人的家国之思。另外,前文所叙重庆卷白居易《惜牡丹花》,“惜”字就是诗眼,全诗惜花之将谢的主旨。07年安徽卷陈维崧《醉
落魄•咏鹰》,“醉”是诗眼,那是老当益壮、猛气犹存的醉,是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醉。
六看典故
用典是古诗文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古人常借逸闻典故来表达自己类似的情感。作为高中生应该对逸闻点故有一定的积累,这不仅仅是提高文学涵养,更是有利于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和学习。浙江卷吴激《人月圆》,其中两处典故为我们所熟知,其一是“犹唱后庭花”,其二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前者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后者寄寓天涯沦落,同病相怜的凄婉。再结合注解,就能窥透作者由他乡遇知音而引起的亡国隐痛。
七看首尾
许多诗作往往是前半部分叙事或写景,奠定全诗的基调(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者除外),后半部分议论抒情寄寓主旨。全国卷1苏轼《望江南 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此诗尤为典型,上阕借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等意象绘景,下阕借“休时故人思故国”抒发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这里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情景交融。
八看题干
所谓题干,就是交代问题的表述性文字,他虽然是用于提问,但聪明的考生也许能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而顺利答题。06年浙江卷无名氏[正官]叨叨令题干:(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对于(2),可以根据(1)中所述推断,因为题干(1)交代了意象意境的特点是“温润柔美”、“ 温润柔美”,由意象意境本身情景融合的特性,我们不难看出,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以及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当然,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
一、以上所谓“八看”仅仅为一般性规律,不能绝对化,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看意象,常用意象,同一意象可能有不同意蕴,毛泽东笔下的梅与陆游笔下的梅意蕴迥异,刘与锡心心中的秋与常人心中的截然相反。
课本剧作文 篇14
到了下午2点,同学们都穿着漂亮的演出服,带着各种道具,有序地进入活动待演区。此刻的校园,真是人山人海!
随着主持人清脆的报幕声,演出开始了。一年级同学的《拔萝卜》、二年级同学的《狐假虎威》、三年级同学的《守株待兔》演得真是活灵活现,仿佛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从书本中走出来似的……校园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终于轮到我们班的微电影《小兵张嘎夺枪记》上场了,我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因为我演的可是男一号“嘎子”!第一场开始了:只见两个“鬼子”东张西望朝这边走来,我故意扯着嗓子跟“鬼子”交谈,成功的给屋里的“区队长”报了信,其中一个“鬼子”在刺刀下一命呜呼了。紧接着第二场“嘎子夺枪”开始了:只听一声枪响,“鬼子官”滚到我的脚下,我连忙抓起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打去,他正要掏,我迅速扑上去,用身子压住他的胳膊,狠狠咬住他的手腕,终于把枪夺了下来。霎时,冲杀声、枪声、呐喊声震耳欲聋,“鬼子们”被英勇的“战士们”打得落花流水,四下逃散……台下的同学们连声叫好,看到这振奋人心的一幕,学校的《战狼》迷们竟高声喊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一道课本例题的应用探究 篇15
证明:略.
该道例题的结论简单明了, 便于记忆, 利用它可解答一类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下面搜集了近年来的部分省份高考试题中的一些应用.
例1 (2012年广东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 且椭圆C上的点到点Q (0, 2)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
(Ⅰ) 求椭圆C的方程;
(Ⅱ) 在椭圆C上, 是否存在点M (m, n) , 使得直线l:mx+ny=1与圆O:x2+y2=1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 且△OAB的面积最大?若存在, 求出点M的坐标及对应的△OAB的面积;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解: (Ⅰ) 易得, (Ⅱ) 假设存在点M (m, n) , 令A (x1, y1) , B (x2, y2) , 利用结论 (*) 得, 当且仅当x1x2+y1y2=0, 即OA⊥OB时, △OAB面积取到最大值1/2.所以原点O到直线l:mx+ny=1的距离为
所以m2+n2=2, 又因为, 解得
所以存在点M的坐标为
满足题意, 且△OAB的面积最大值为
评论:利用结论 (*) 属于较优解法求出S△OAB表达式后, 自然想到利用柯西不等式求解, 思路自然顺畅.
例2 (2011年山东理22) 已知动直线l与椭圆C:交于P (x1, y1) 、Q (x2, y2) 两不同点, 且△OPQ的面积, 其中O为坐标原点.
(Ⅰ) 证明x21+x22和y21+y22均为定值;
(Ⅱ) 设线段PQ的中点为M, 求|OM|·|PQ|的最大值; (Ⅲ) 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D, E, G, 使得若存在, 判断△DEG的形状;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Ⅰ) 证明:因为P (x1, y1) 、Q (x2, y2) , 利用结论 (*) 得, 又因为, 所以
即|x1y2-x2y1|2=6整理得
因为代入 (1) 式整理得:
整理得: (x21+x22-3) 2=0, 所以x21+x22=3.
(Ⅱ) 、 (Ⅲ) 略.
评论:与标准答案相比, 利用结论 (*) 思路清晰自然, 运算量大大减少.
例3 (2010年北京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点B与点A (-1, 1) 关于原点O对称, P是动点, 且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1/3.
(Ⅰ) 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Ⅱ) 设直线AP和直线BP分别与直线x=3交于点M、N, 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 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例4 (2007年陕西) 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槡, 短轴的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1) 求椭圆C的方程;
(2) 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 B两点, 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 求△AOB面积的最大值.
课本的分量 篇16
从竹简到纸质印刷,课本看起来越来越轻;从义务教育到精英教育,人们为“课本”付出得越来越多。从顺其自然到主动选择,人们为课本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正在迅速增加。面对多样化的选择,我们需要怎样做好准备?
课本变形中国教育模式演变选择题
你无法选择出生的时代,但是可以选择自己子女甚至自己的教育模式,只是时代给出的可选项总是不同。最开始,你仅仅需要做一个决定,就会解决这个影响一生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你除了需要为这道选择题付出更多精力去思考,更要付出更多资金去实现。
课本重几许?
First Option
备注>传统精英教育
备注>经典老大哥
备注>梅花香自苦寒来
备注>
多年前,读书辛苦是自己要鲤鱼跳龙门。今天读书辛苦是子女课业负担和教育费用负担的双重重压。随着出国留学,特长培养等教育模式的兴起,中国子女教育支出正在从家庭主要支出变身为家庭支出“主要矛盾”。打开你的储蓄账户,翻开子女的教育计划,左右对比,你家的“课本”究竟重几许?
中国主流教育模式。考试,成为在其体系内进阶的重要“关卡”。为了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和更好的教育资源。在传统结构基础上衍生出重点学校、尖子班、课外辅导班等名称。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各类课外综合素质培养班正在蓬勃发展,随之又产生灰色教育支出。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我国高校生年人均学费从800元上涨到了5000元左右;住宿费则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1200元左右。四年的大学生活,家长需要支付孩子的费用在4万元以上。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这件本意是为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计划最终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不保,本科、研究生文凭含金量大幅下降。曾经的天之骄子,今天正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基本费用统计
义务教育阶段费用=择校费+赞助费在北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免除了学费和杂费。但对于没有北京户口或有择校需求的家庭来讲,义务教育也需要准备充足的资金来应对入校的各种赞助费和择校生另需缴纳的学费。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对中小学择校情况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择校的平均费用超过2万元,择校费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支出和家庭经济负担。17%的重点校将其用于发放教师的福利。
但2009年7月北京市公布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2009年北京市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意见》,要求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按规定收取择校费后不再收取学费。择校生要统一纳入公办高中招生计划,分数不低于学校正常录取分数线20分,择校费收取标准每生不超过3万元。
高等教育主要支出费用
=学费+生活费+辅助就业费用
当家庭付出大量择校资金,子女经历12年寒窗苦读并通过高考后,又会迎来教育支出的“重头戏”,大学教育。国际上大学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人均GDP约7517元人民币,6000元的学费(含住宿费)就已占人均GDP的79.82%,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增加,为辅助子女顺利就业,家庭又会增添一笔支出——“就业辅助金”,除了支付子女相关培训费用外,还包括各种灰色“人情费”。
作为就业辅助金,无法用具体公式进行估算。首先家里要承担子女在校期间求职的所有额外开支,从制作简历到添置服装。如果在毕业时可以顺利就业,家里还要承担在外子女的第一阶段住宿、饮食及工作中一切开支问题(在北京等大城市企业基本不提供免费住宿)。由于子女刚刚开始有稳定收入,开销大,基本没有储蓄,当子女出现意外支出(生病等)时,均需要家庭提前垫付。
衍生费用
户口办理费用:对于很多工作、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外地家庭,户口对子女在本地就学的相关学费、学区等方面有关键作用。
购买学区房费用:学区房以其背后优质教学资源成为中国家庭房产投资的热门选项。很多家庭购买学区房都是抱着一次投入,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
个人辅导费用:“高分就是省钱”的说法在今天仍旧有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很多家长会寻找额外辅导。从家教到各种假期补习学校,重压下的父母仍会甘心为子女成绩付出更多。
伴生风险
学区变动引发房产投资目标无法实现,造成资金不同程度浪费
市场系统风险影响个人就业
由于不受法律保护,各种灰色支出的伴生风险
Second Option
姓名>留学教育
昵称>海归不是梦
签名>畅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备注>
我国留学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国家公派留学生、少数高级知识份子自费留学到大学生留学热再到小学生留学潮兴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位居全世界首位,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4%。中国留学生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近10年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中国自费出国留学生每年约有2万至3万人左右。
随着国内开放程度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留学正在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甚至出现有条件的家庭为让子女更好的享受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直接举家移民海外的现象。在今年初。美国房价大幅下挫,引发了国内对美国学区房的持续关注。即便当下海外市场仍旧没有明确复苏迹象,美国、英国等主要留学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海归一族的国内薪酬水平整体下调,但家长仍希望子女在就业前拥有一定海外经验和海外高等学历。为迎接更加激烈的竞争增添制胜砝码。
基本费用统计
前期准备费用=语言培训费用+中介费用+出国留学保证金
除了基本的报名费用(托福、雅思均在1450元左右),相关培训班的费用更是报名费的几倍。由于大多数人不了解海外学校申请流程,中介费用成为很多人的必要支出项目,同时申请者还要付担邮寄申请等杂费。综合下来,仅申请留学这一过程基本花费就在万元以上。部分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仅留学中介费用一项就在万元以上。
在申请成功后,人们就需要面对出国留学保证金。作为一种事关签证申请的保证金,申请子女留学的家庭应提早准备,或尽早向国内银行咨询相关保证金贷款事宜。
海外留学费用=学费+生活费+海外应总金
人民币升值为中国留学生减轻了一定的负担。但金融危机下,海外公司业绩下滑,对大学的资助相应减少,境外大学的奖学金申请更加困难。在国际经济稳定时期,留学生可以通过打工解决一部分生活费用。而金融危机导致很多国家失业率上升,兼职工作更加难找。不同国家对留学生打工都有不同的要求,会根据
地域、留学生年龄等做出不同的限定(时间、工种上),甚至部分国家根本不允许留学生兼职打工。对此,人们应该在出国前做好充分的了解,做好资金准备。而对于年纪较小的留学生,家长还要额外考虑日常看护支出及更充足的应急准备金。
衍生费用
低龄留学子女的海外看护费用:低龄子女独自海外生活所产生的基本生活安全、身心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应急资金和保险只能做到事后保障,雇佣看护成为更多无法在海外陪伴子女的家长的首选。
移民后学区房投资:在本次经济危机中,美国房产价格经历了剧烈震荡,优质学区房价格则保持了相对稳定。若有移民或常驻海外计划的家长,可以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考虑海外学区房投资。
伴生风险
海外房产市场仍存在较大风险。此时进入海外房地产市场,很容易因为不熟悉海外市场及学区设置规定而诱发资产损失。
留学中介在收费标准上差异较大,良莠不齐,谨防遭遇“黑中介”,否则不仅损失资金更会错失良机。
汇率变动引发的资金量不足等事件。
Third Option
姓名>特长教育
昵称>我是天才
签名>啥最贵?人才!
备注>
“技不压身”,特长教育就是重点培养子女的过人之处,并以此为子女发展主方向。所以“特长”并非指学校作为辅助科目出现的各种特长班。由于子女精力有限,特长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主动或被动牺牲部分传统课堂教育为代价,将子女的绝大多数精力放在特长培养上。常见的特长培养主要集中在艺术、体育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也慢慢出现经商、证券投资等特长培养。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特长教育是一个没有明确截止日期的教育投资。子女的天赋和后天培养只是一个开始。结果是否“成功”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基本费用统计
特长教育费用=特长培训费用+基础教育费用
特长教育费用主要分两大部分,特长培训费用和基础教育费用。其中特长培训费用不仅仅停留在对子女专长(如绘画、长跑等)培养所聘请的老师和相关场地等附加费用。为了子女有更好的发挥个人特长的空间,家长还需寻找具有特色培养计划的学校,甚至出国深造等相关费用。鉴于专业性限制,特长培训费用在整个费用中占绝大多数,并成为家庭的主要开支。在国内各大艺术院校招考时。文化课仍占一定比重。从而带来的基本支出,补课支出都成为特长教育不可避免的成本。
衍生费用
转型辅助金:当特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子女面临学习、就业和人生发展的重新选择路口时,家长需要对子女的新选择提供更加全面且不可避免的物质、感情和时间辅助。
特长发挥扶助金:特长得到转化为个人生产力需要更多人的认可。家长从子女进入该领域后,会一直需要与“圈内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子女特长发展提供各种指导意见甚至便利的机会。
伴生风险
特长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子女天赋及后天培养,缺乏有力的外部体制辅助,致使其成为各主要教育投资中风险性较大的一类。一旦无法达到目标,多年的教育投入将化为泡影。而子女在长期的专项训练中极容易形成能力单一,无法及时应对教育、就业和个人发展方向的转型。即便在整体教育计划中加入更多综合发展因素,但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可以完全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总在极少数。而从投资时间角度看,特长投资一般从子女年幼时开始,一般比传统教育早2~3年,并且没有明确的终止时间。所以,更多的情况下,需要父母在教育培养外另设一笔“保险”性质资金,以保证一旦出现变故,可以为子女适应环境,提升综合能力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
Fouth Option
姓名>继承教育
昵称>富爸爸的穷儿子
签名>创业容易,守业难
备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第一批创业者在这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建立了受法律保护的财富根基。岁月流转,当年的创业者已经老去,庞大的产业和财富面临主人的更迭。对于从小物质无忧的富二代来说。他们必须接受家族事业的传承教育。在那些大多具有英雄情怀的父辈眼中,富二代永远无法了解创业的艰苦与激情,他们似乎永远是自己庇护下的孩子。而对于富二代本身,他们清晰地了解自己未来的重任。但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从小缺失的父母关怀带给他们的困惑,不会比MBA的课程少。时间与机遇不等人们感慨,富二代需要尽快登场。面对继承教育,富爸爸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效果和时间。
继承教育模式
继承教育=意识教育+商业技能教育
继承教育表面上看是事业、财产的传承,而其实质是两代人的角色转变。富爸爸希望子女可以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将当前的事业继续发展开来。在传承教育中,最难的就是意识教育,而资金永远都不是问题。作为从小在父辈看护和丰富物质包围下长大的富二代,需要去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从心底里唤醒创业意识,而商业技能培养的仅仅是时间问题。
衍生费用
父辈退休课程:富爸爸们需要学着如何从主角变为配角。子女的继承教育也是自己的放手过程。即便最终发展理念并不相同,但富爸爸也要将财产放手给接班人。在未来的各项决策中,富爸爸也需逐渐淡化个人意见。他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可以送青年人一程,但仅仅是一程。
伴生风险
继承教育主要分为“继承”和企业持续发展。从子女角度看,首先要确认在多年的培养中子女自身主动继承家庭事业的意愿是否出现变化,没有坚定意志的继承者是无法单纯依靠外力完成事业的交接和继续发展。在“继承意愿”后,子女是否有充足的技术来继承事业,也成为衡量此类教育是否成功的标杆。父辈有充足的时间在创业中积累综合能力,锻炼意志和各种技能。而富二代子女只能在学院、书本中了解一切。即便有实战操练,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父辈光芒影响而无法得到真实效果。所以,即便有优质的学习环境,富二代的继承教育仍留有很大缺口。并会直接影响继承教育的成败。
企业无法摆脱大市场环境的影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受大环境影响业绩走低。富二代在管理和经营上都缺乏经验,独自应对仍显吃力。所以在继承教育中,需要富爸爸给与更多辅助性教育。这种在实践中的协助和辅导比各种商学院的管理课程更为直接有效。而由于经济大环境萧条而带来的企业发展放缓等情况,不能成为判定富二代是否能够合格继承的标准。
Link“富二代俱乐部”
8月11日,温岭72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成立了自己的创业组织——“未来企业家创业俱乐部”。2007年,温岭团市委、温岭青年企业家协会对温岭家族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60%-70%的企业家面临着接班问题。“富一代”大多已是50多岁,甚至60多岁,自己的子女能否接好班,
成了困扰很多企业家的大难题。
温岭团市委希望通过“未来企业家创业俱乐部”,为“富二代”们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环境,拓宽他们的社交范围,帮助提升整体素质,解决家族企业的接班问题。
该俱乐部首批会员72人,其中企业家接班人65位,自主创业青年7位。这些人绝大部分是“80后”,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32岁。
综上,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可以有更大的空间选择子女教育模式。但每一种教育模式都需要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更多的家庭所选择的教育模式需要比传统教育模式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简单的储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大力发展个人事业,增加收入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教育投资成为一种必然。投资有风险,但教育是家庭不可或缺的资金开支。如何在当前市场下,将风险与教育资金投资收益更好的集合成为许多家庭以及各大财富管理机构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激活“血液”家庭教育资金投资保值法
教育资金是支撑完成子女教育计划的“血液”。不同的教育模式需要的资金量不同,在子女发展的道路上又会有各种“意外支出”出现。如何为一切做好准备?
随着投资市场的不断完善,产品和投资途径的多样化发展,投资风险可控的概念成为主流。善于利用风险和时间的家长,总会利用市场的机遇完成自己的规划。
重新认识“投入”与“收益”
“教育投资”和“教育资金投资”是为子女制定教育计划前需要分清的两个概念。
教育投资是指父母为了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而进行的财力、物力及人力的付出。教育投资会根据子女个人情况、教育模式和时代环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风险。它没有明确的预期收益率。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让子女通过接受良好教育得到更好发展。没有任何教育投资是要求子女在未来要向父母返还具体某笔现金收益的。所以,家长考虑的教育投资应该重在过程。这笔投资只是子女发展的一个辅助项目,更多还要靠子女自身努力来决定。
而教育资金投资则更加具体,它是针对用于子女教育的资金的运作,目的是在子女教育投资计划范围内,使这笔资金得到最大化保值增值,最终实现为教育投资提供更充实的资金支持。这份投资不仅可以用收益率来衡量,还需要结合不同教育计划在投资时间、风险水平上进行综合考虑。不论是自己操作还是委托专业机构,不论资金投向哪一个市场,其核心是安全第一,不能为追求利润而忘记投资的初衷。
善用时间“魔术”
子女教育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的家庭计划。长时间,充足地资金投入是保证教育计划成功实施的客观要素。但每个家庭的收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中断或不足的风险。每一个人的收入曲线最终都会随时间和身体的衰老而最终归零。但包括子女教育投资在内的各种支出却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逐渐增多。为此,“早规划”成为合理分配家庭收入的首选方法。很多父母会在子女尚未进入学校前,每年(月)为子女存一笔教育金。虽然子女教育账户中的资金在不断增多,但国家的利率却在不断地调整。活期存款利率已经从1990年的2.88,在1999年降到0.99,而今天这一利率已经降到0.36,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利率调整伴随着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存在银行中的资金正在经受着无声的侵蚀。
所以在提前筹备意识基础上,采取灵活的资金运作方式成为银行利率逐年下降背景下,中国教育资金转型的重要途径。每月定时存款,不如在这笔资金尚未开始大规模动用前,转为每月定投基金等产品。在当前市场下,稳健型基金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由于这笔资金短期内无需他用,复利效益会得到更好的体现。善用“时间魔术”可以让子女的教育基金“活”起来。
灵活调控风险组合
对于家庭教育资金来讲,“风险”不应该成为禁忌。风险不能代表收益,更不能代表损失。如果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投资者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子女教育金费支出总是有一定规律。在这个规律下,结合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产品,可以更好地实现子女教育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各种投资理财产品中,风险水平的不同也代表着预期收益水平的不同。家庭教育资金投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同“生命周期基金”:在个人收入上升期,风险承受力较强的阶段,基金投资组合为较激进投资模式,获得较高收益;而随着人们家庭各项长期支出(子女开始接受教育、父母退休等)增多,风险承受水平回落的时候,其投资组合会适度回归稳健投资。整个投资以长期定投为手段,通过灵活调整风险水平和收益水平比例,最大化安全利用现有资金,获得较好收益。同样的理论可以应用在家庭子女教育资金投资上。
尽早开始资金积累,在子女尚未需要本笔资金时,可以考虑适当投资风险水平偏高但有良好预期收益产品(但一定要在自我风险承受范围内)。而在子女开始逐渐动用这笔资金时,可以适当调整投资总额和风险水平,回归保守稳健型。灵活调整下,就可以为子女教育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同时减轻整个家庭的负担。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投资风险调整很难准确把握,人们可以参考当下花样繁多的教育投资理财产品或方案。在充分了解其内部结构,收益方式、投资时间和风险水平的前提下进行适当投资。近年来,伴随资本市场发展,国内理财产品和财富规划管理正在迅速发展,相信。寻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应该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