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综合学案

2024-06-02

课综合学案(共8篇)

课综合学案 篇1

3、4课综合学案

1、反复诵读这三首诗,独立自主地解决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音乐美。

2、在研读诗歌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书写规范,小组合作,质疑解惑。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牢记:先熟读课文,再关上书做预习案,培养记忆整理的能力。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在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本诗。

3、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感受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生机。

一、知料链接

1、朦胧诗

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核心。

2、作者

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他的诗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3、外国诗两首相关内容

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2、走近作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

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预习自测

要求:在熟能背诵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规范书写。

一、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田圃()留滞()喑哑()襁褓()()禁锢()丝缕()知悉()耸立()

2.解释下面词语。

 留滞:

 喑哑:

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

3.填空。

①郑愁予这首诗选自《________》,作者郑愁予1933年生,________诗人,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等。

②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________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________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________了翅膀啊。

合作与探究

探究

1、雨说了些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探究

2、这首诗你觉得好在哪里?(从写作方法和优美句子方面加以分析)(精英班必作)

探究

3、“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理出诗作结构。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当堂检测

6、仿照划线句子,补写:

(1)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2)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冬天的雪。

迁移训练

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句,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关链接】

《如梦令》南宋·李清照·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翻译】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问那卷帘的侍女,园中的海棠花怎么样了?她却告诉我说,海棠花还跟原先那样。唉,你知道吗?知道吗?一夜的风雨过后,海棠树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课综合学案 篇2

一、复习课学案侧重“导思维”

在备考的后半阶段,不少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掌握了不少,但解题依然有可能面临以下困境: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判断、演绎,缺乏思维能力。所以,笔者在复习阶段的学案设计过程中,一般在课前会认真研读考试手册,研究高考真题,整合教材,了解学情,捕捉热点。在编制过程中,一开始我就为学生设计了富有梯度的学习目标,着力引导学生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初步理清知识的构架和脉络,最终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

二、习题课学案侧重“导方法”

练习可以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训练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但一般习题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无法得到反馈信息,等到做题实践环节,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事先不知道学情,也未教给学生解题方法,这样的习题课,容量大而效果不理想。

所以,在习题课教学中,笔者不仅精编习题,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还着重帮助学生总结解答此类习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使学生明晰解决同类问题的切入点,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教师在分析习题之前,一定要对学案上的习题有批阅统计,收集好学生错误解题的类型、原因、比率,对学生在解题指导下的习题完成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

三、新授课学案侧重“导知识”

新授课的学案编制往往侧重围绕“知识”展开,所以,在预习环节中教师要编制要点知识指导,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自主学习有一定方向性。所以,教师在新授课的学案编制时,可以给学生“留白”,请学生把预习中的疑问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留白”的知识也是需要教师针对性讲解的知识。

在学案的“学习过程”环节,教师要设计各种含有重点、难点知识的图、表、文字、案例等,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突破,如可按课本顺序设计系列问题,或按知识梯度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习题,最后通过当堂训练、知识点归纳和反馈来巩固重点、难点知识。

在学案的“疑难解答”环节,对于学生仍留有的疑难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当小老师,给留有问题的其他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再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而在“知识巩固”环节,除了要设计达标训练题外,还可以设计拓展创新训练来巩固提高新知识。

用好“导学案”,上出高效课 篇3

【关键词】 导学案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76-01

作为一个语文人,要充分地认识到“诵读·感悟·积累·表达”乃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以“导学案”为抓手,努力将课堂教学“前移”——充分、高效利用教学时间,上出高效课堂。

如何设计导学案呢?

1. 教师要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置为若干问题,删繁就简,精心选编,使知识问题化。但不要写成练习提纲,否则长期下去,学生就会认为先学仅仅局限于完成作业。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阅读导航、拓展提升、质疑反思。

2. 语文先学的核心是阅读和思考。导学案的价值就在于为学生阅读和思考提供思路和平台。导学案的编写,特别是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学生还可以在导学案中提出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3.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明确:诵读什么,怎样诵读;感悟什么,怎样感悟;积累什么,怎样积累;哪些需要表达,又当如何表达。根据学生认知的深入,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导学案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自主学习,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由“学会”变成“会学”。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用好导学案呢?

1. 导学案要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独立完成,不允许讨论。在学生完成后,教师要收上来,认真分类并归纳错误的类型;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修改教案,使教案和学案高度统一。比如在《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导学案中就有学生提出“如何看待现在社会上的老夫少妻”,我就及时地把导入语与结束语作了以下调整:以杨振宁和翁帆的事件为导入,投影他们的婚纱照,一波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由此导入到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一个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会有着怎样的遭遇。引用巴金《随想录》中的话小结课文之后,我又想到不急着结束课文,又回到他俩的事件上来,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再让学生谈感想,学生会由一开始的不可思议变成理性的“祝福他们”。这样整个教学环节就会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显示出教学设计者的智慧,大气(专家点评)。这就是学生的疑惑给我带来的启示。

2. 课堂教学的过程决不能是对导学案中的练习按部就班地一一讲评。课堂教学中切忌说 “第一题”“第三题”怎么样,否则,长此以往,课堂会变得枯燥无味,教者要用过渡语不露痕迹地把前后问题连贯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导学案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我们要遵循以下思路:呈现(学生答案中有代表性的,实物投影或课前板书)→诊断(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尤其要重视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矫正(回读、咀嚼文本,读题、审题,补充、修正、完善答案并相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升)→巩固(针对薄弱环节还可进行强化训练,举一反三)。在《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中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是写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作者开头却抛开他俩,用一段引言提出了一个“习惯”的问题,这是为什么?经过小组合作交流,教者巡视后挑出一组学生的答案投影(该小组是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来回答的),马上就有其他小组代表站起来指出问题所在:文体意识不强。阅读一篇小说,我们除了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之外还要领会小说的主旨。我们应该从这四个角度去回答这一题。用好导学案,尊重并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一定会上出高效的课堂!

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意义。

2. 把握小說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 理解作者对污浊、卑劣的世俗文化心理的批判,对善良、同情的健康心态的呼唤的心情。

学习重点、难点:

1. 把握小说人物的性格以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 对小说中的人物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略)

2. 小说创作的背景。(略)

阅读导航:

一、词语积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别扭 恪守 埋怨 绰号 干瘪 窥视 哄闹 将就 琢磨 确凿 逼供 倔犟 单薄 续弦 手臂

二、阅读思考整体领悟

复述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三、研读课文,仔细品味

1. 找出文中体现夫妻感情和谐恩爱的细节之处。在这么多的细节中,你觉得最让人感动的是哪个细节?为什么?

2. 裁缝老婆在文章中都做了哪些事情?按照文章的顺序找找看。分析裁缝老婆形象。

拓展提升

1. 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

2. 探究这篇小说的主旨。

质疑反思

1. 提示:小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3课 《白鹅》导学案 篇4

学科四年级语文上册 编制人李继平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要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找出白鹅的特点,了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基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并学会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时,我会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感受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3、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学习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导学案

学习时间:2课时

课 前 第一课时学案

学案自学

一、认真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生字词学习。

1、给下列生字加拼音并组词:

劲()郑()厉()剧()餐()倘()饮()侍()脾()蹲()供()邻()

2、加拼音,认读以下生字: 吭吠苟

3、给多音字加拼音并组词:

供 角 吭

4、我不太理解的词语有:

三.课文朗读。

大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思考: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课 中

一、导语:

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文来导入新课。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但毕竟是儿童之作,而且全诗总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得多,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的这篇散文《白鹅》,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小组合作

四、班级展示

要求:声音响亮、小组展示流畅。听者要认真、学习速记、大胆质疑、及时提问。

(一)、展示字词学习成果。

(二)、展示课文朗读。

(三)、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提示:这几个词词义相近,用以形容白鹅,既突出强调了白鹅的鲜明个性,又避免了单调,富有变化。(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这只雪白的大鸟伸长脖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时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 ——头、叫声、步态、吃相。

头高,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气宇轩昂。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导学案 课 中

一、小组合作

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小组长迅速带领小组员交流课前自学内容。

2、把有疑义的问题用红笔标出来。

3、小组长带领小组员讨论问题确定最终观点。

4、针对即将展示的内容做好分工。

5、小组再讨论、演练,为展示做好准备。

二、班级展示

要求:声音响亮、小组展示流畅。听者要认真、学习速记、大胆质疑、及时提问。

1、课文1~4段运用了什么写法?

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第四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明鹅的头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

第2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鹅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但鹅的厉声喝斥有别于鸭的小心翼翼,显得庄重而大气;接着,作者又将叫声同样严厉的鹅与狗比较,不难看出狗的势利和鹅的一视同仁。

第3段通过步态写鹅的傲慢,仍将鹅与鸭比较,一个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一个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最能反映鹅的傲慢性格的,是当人走近时鹅的态度。鸡和鸭惧怕人,当人走近时一定让步逃走。鹅却傲然地站着。

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可以看出白鹅鲜明的个性。

2.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什么?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3、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白鹅对作者一家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这屋子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4.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

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达标测评

1、听写生词。

2、照样子,用生肖名填空: 例:(鼠)目寸光

作文讲评课导学案 篇5

作文讲评课导学案

教学课题:《记住这一天》作文讲评

课型:作文讲评课 执教教师:刘明华 讲评目标:

1、复习作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

2、运用描写来提高文采

重点:

1、复习作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

2、运用描写来提高文采 难点:运用描写来提高文采 教学过程:

一、原题回放: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互动方式:师生回顾)题意分析:(互动方式:提示下思考)这是一道同时给出“提示语和题目”的作文。分析概括提示语的意思,大概有以下几层意思:

1、关键词“铭记”,重点要说出“记住”的原因。

2、范围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某个时刻”。

3、记叙文

二、基本情况分析(互动方式:各小组总结、展示)

1、各小组总结本次作文的优缺点(5分钟)从以下几个角度:

A.行款格式

B.真情实感

C.是否突出“记住”

2、精彩句段展示

分组展示本组选出的佳句好段(8分钟)

3、精彩文章展示

分组展示本次表现优秀的作文(15分钟)

二、技法探讨

1.技法分析:以描写取胜

记住这一天

“啪”,刚走进巷口,大老远就听到摔杯子的声音,我的心不禁一紧,急忙朝家里跑去。迎面碰到了邻居,从她的眼神我就知道——准是我家又出事了!(互动方式:文章开头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到了家门口,又听见屋里面“乒乒乓乓”的一阵混响,接着是妈妈的哭喊声。“天啊!都交上手了啊!”我急忙跑进屋里,只见妈妈满脸是泪,头发蓬乱,外衣也被扯破了,而爸呢,形象也差不多,可见双方旗鼓相当,只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罢了。

“这种日子我受够了,离婚!离婚!”妈妈的女高音险些刺破我的耳膜。我呆呆地望望妈妈,又望望爸爸。妈妈一副要弄个鱼死网破的样子,爸爸呢,仍旧是老做派:把事情闹大了却不能收场,一副温汤水。“不就是打打麻将吗?打麻将怎么了?难道违法吗?警察不管要你来管?”妈妈虽然文化不高,但吵架可一点不含糊,反问好像连

珠炮。此时爸爸却只有听的份了。我木然了,又是为了打麻将!爸妈为这事吵过不止一回了。唉!你说老祖宗发明什么不好,偏偏发明这个玩意儿?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家庭!真是作孽。(互动方式: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

“爸,妈,你们别吵了。我饿了,吃了饭还要复习功课呢。”我寻机转移话题。妈妈一听这话,慢慢止叫哭声,我不失时机地递上纸巾。“你等等,我去做饭。”妈妈擦干了眼泪,准备下厨房了。我心里想:看来这招还挺管用。

“离就离!”妈妈要休战了,爸爸却强硬起来,一声炸雷般的吼声吓了我一跳。他脸上的肌肉剧烈抖动着,看来真是生气了。我连忙打圆场:“爸爸,你可要想清楚:你们离了没关系,我可怎么办啊?还有不到一个月就中考了,帮帮忙,等我考完了再离婚好不好?”此时屋里出奇的安静,好久,听到爸爸一声重重的叹息。妈妈内疚地看着我,又惶恐地瞟了一眼爸爸,默默地站起来,用手背拭了一下眼泪,又把凌乱的头发捋了捋,向厨房走去。爸爸也默默地拿起扫把开始打扫战场。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和平的曙光终于来到了!我为自己出色地完成维和使命感到骄傲。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饭菜的香味,地面也干净了,除了双方凌乱的衣服,家里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吃饭时,我一边为爸妈夹菜,一边哀怨地说:“我爱你们,谁都不能失去。希望这是你们最后一战,请你们记住这一天,永远不要忘记。”爸爸妈妈对视了一下,冲我使劲地点了点头。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相信:“战争”不会再来了。

(互动方式: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呢?最关键的办法之一就是应用“描写”手法。

高水平的描写就象摄影机一样逼真地再现当时的实际状态,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身临其境。

“描写”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写。)

点评:全文较多的语言描写,把这场家庭**生动地展示出来。想一想:我能写吗?我可以怎样写呢?看完文章后再想一想:这篇文章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手法?如果不用描写手法,效果会怎样呢?

三、学以致用:(互动方式:提高技巧)

根据今天学到的技巧修改作文

四、美文鲜读:(互动方式:借鉴提高)

记住这一天

早晨起床,打开窗户,迎面吹来清新的空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顿觉神清气爽。一天新的生活开始了。是啊,眼看中考就要来临,学习更紧张了,老师们似乎比我们还要紧张,当然还有父母。有时候想想也有点可笑,可在一笑而过后,我却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希冀之真,用心之苦。

上学的路上,洒满了灿烂的阳光。阳光,德泽万物,给人间带来了温暖,也开启了我心灵的门窗。我欣赏着四周的风景,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要是这个时候中考已结束那该多好啊!“快迟到了,还不快点?”一声清脆的呼唤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是她,我赶快和她一起

跑入校园。

她是我的同学,是我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她每次考试总是令人不可思议地获得第一名。我也曾努力地追赶过,最终却发现是徒劳。今天发试卷,她肯定又是满分了。你看,连她走路的样子都显示出十足的自信,我非常羡慕她。在追赶她的过程中,我收获很多,既得到了友谊,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想着想着,就到了班级的门口,老师早已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了。三年了,风雨无阻,这让我们很感动。

我急忙把书包放下,还没坐稳,老师便说:“我把昨天下午做的试卷发一下,总的来说,考得还可以,但个别同学的发挥有点失常„„”听了这句话,我很担心,因为我预感到我这次没考好,但总不会低于70分吧!

听着老师报分数,我的心越来越紧张,终于念于我了:“某某,65分。”我的头嗡的一声,一下呆住了!我多么希望是老师看错了,或者改错了,可面前的试卷上明明满是红红的叉子,和一个醒目的“65”!我该怎么去面对我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啊!

面对着可怜的分数,我好像失明了,什么也看不见;又好像失聪了,什么也听不到。来时的一路光明此时正离我越来越远了。我陷入了无底的黑暗之中。

我不知道这一天是怎么过去的。放学的时候,老师留下了我,微笑着对我说:“每一天都要经过黑夜,然而谁也阻挡不了光明的到来。人生也有陷入黑夜的时候,但要坚信:黑夜来了,黎明就不会远了。

老师相信你会走过去的。”我含着泪水使劲地点着头。

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记住老师的话。

五、下水文展示

难忘这一天

那是六年前的一个暑假的上午。

昨天母亲因脑梗寒住进了医院,在医院奔波了一晚的我回家抓起装了三千元钱的书包又一脚踏上了由聊城发往临清的汽车。

辛勤一生的母亲从来没住过院,昨天一夜的抢救也没有换来她的清醒。医生表示要等脑CT的结果出来之后才能决定是否手术,我回家来就是筹手术费的,闭了眼眼前晃动的依然是母亲满天的白发和毫无知觉的面容。

车上人不算多,二十多人的车位只座了十几个人,昏昏沉沉的目光让我到的只是公交车的车上的司乘人员,一男一女都是不到三十岁年轻人,女售票员嗓子尖利地和司机聊着什么。

车到桑树园路口,我急忙叫停车,冲出车门,招手喊了一辆出租三轮车,告诉了司机:县医院。跳上三轮车的我才静下来。

三轮车拐过十字路口,往西走了几分钟的样子,我忽然发现装着钱的书包放在了公共汽车上。

我心急如焚,赶紧叫司机掉头去追公交车。

当轮车司进车站,我远远看到了那辆已停在那里的公交车,我焦急的推开车门的时候,车里只剌下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和她十一二岁的女孩,司机和售票员都下了车。

车座上没有我的书包!我心里一凉:完了

看我着匆匆失望而焦急的样子,中年妇女说话了:“你找什么啊?”我说:“我的一个黑书包。”我脱口而出。

“这是你的吗?”一直不起眼的小女孩,拿起了一个黑书包,我这才想起来,这母女俩就在我的邻居。

“是的,我的。”打开书包,书包里的钱整整齐齐地放着,我心中一阵狂喜。

“你走吧,看你匆忙的样子,一定有急事吧,快忙去吧。”中年妇女说。

围过来的司机和售票员说话了:“人家捡了东西还给你,你总应该谢谢人家,我们俩个陪着,你请客怎么样?”

“那好吧。”我无奈地说,“谢谢,我母亲重病住院,需要这笔钱去动手术,没时间陪你们,这二百元钱你们去吃顿饭吧。”

“叔叔,你赶紧走吧,我捡的钱他们管不着的。” 司机也推开了我拿钱的手:“开玩笑的,赶快救人去吧。” 我鼻子一酸,冲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虽然母亲没有康复,但我永远记住这个人,记住了这一天,记住了这几个普通人,记住了在我痛苦的时候给我带来心灵温暖的一天。

学校:山东省临清市刘垓子镇中学

姓名:刘明华

第20课《香菱学诗》学案 篇6

教师寄语:著名的作家王蒙说“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所以你有一瓢浅,就从红楼梦中能够舀出的也就是一瓢,你是一片汪洋,你从红楼梦中感受到的也就是汪洋。

学习目标:1.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2.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关于作者

曹雪芹,名露,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撷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满面春女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上活。乾隆二十八年秋冬之间。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2.《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风、袭人、香毛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3.关于香菱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乏辱、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二、整体感知:1.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并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及文学常识。需积累的文学常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王维、杜甫、李白、陆游

2.学生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三、合作探究

(一)、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多媒体显示:).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4).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你对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二)、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交流。

明确:

.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有三分法: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有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

2.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资质、较高的领悟力;其次是有较好的老师指点,特别是善教的黛玉;第三是与大观园这个优雅、美好、洁净的环境分不开的,环境造就人,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才得以显露出来。

3.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主要谈到四个方面的问题:重立意,不以词害意;重内容。格调、规矩是末事;重领悟,崇尚名家方成高品位;重研究讨论,方能长进。黛玉的教学方式很独特,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先读王维的诗,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境;再读杜甫的七律,体会“真景物,真感情”;读李白的七绝,培养诗的个性和想象力。她强调自学,强调实践、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力主创新,“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4.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

香菱极富文学气质,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偷空看几首旧诗。进入大观园后,香菱深藏内心的饥渴一下子激发出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她对王维诗的品读,足见她的领悟力极高。

5.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拘一格,可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要求不宜过高,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首只说月儿美丽又明亮,可供观赏。诗意浅显,了无韵味;用词陈腐,堆砌前人咏月辞藻;无真情实感,无新意。

第二首只说月色很美。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较前一首有进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

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写月,句句写离别。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对离愁这种深沉的感情的抒写,那第一首是肤浅的,第二首是游离的,第三首是实的,意境真切,余韵悠长。

(三)、赏读课文,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教师提示: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人物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品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等没有-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学生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简短点评。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

“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或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要求重写,“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说明浮想联翩;“抠土”说明反复斟酌;“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对这样一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描写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苦心学诗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借鉴。

2.聚焦侧面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丰满、生动。

学生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如: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宝玉:“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这些都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四)、思读课文,质疑问难,互动探究

学生自由质疑,全班讨论解决。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宝玉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这句话里包含着哪些意思?

2.香菱诗的第三稿系梦中所为一事是否有失真实?

3.塑造香菱这一艺术形象,作者倾注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课文中的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这与她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主体性格的差异?

5.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教师提示:1.要联系香菱的资质和此前香菱的遭遇来说明,弄清宝玉对香菱的态度。

2.要联系香菱写诗的全过程来看,要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看似梦中所得,实为多次锤炼、苦心追求的结果。

3.作者热情讴歌了这个钟灵毓秀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女子,竟和极端粗陋鄙俗的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香菱的境遇着实让人同情。封建社会扼杀人才的本质由此可见一斑,也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观。

4.《红楼梦》中的黛玉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的林姑娘,她热情、自信,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情怀。富有才情的林姑娘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弱女子自由翱翔。她与香菱同命相怜,对香菱表现出极大的同情、热情是自然的。

5.曹雪芹以精细的笔墨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如袅娜风流的林黛玉、生性热情刚烈的晴雯、不惜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等。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的新思想.热情赞颂了女子的才艺德行,提倡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冗分体现了曹雪斤反对封建伦埋纲常的超人能勇气和远曲子卓总值。

四、延伸探究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这情节,《红楼梦》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

学生各抒己见。

生1: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读王维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绝一二百首,由此可见诵读是学诗的根基,是提高鉴赏力的根本途径。

生2:学一流的诗。“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王维五律第一,杜甫七律第一,李白七绝第一,学一流的诗,学不到一流可成二流,因此我们平时阅读也要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有益的。

生3:大胆创作,敢于想象。大胆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生4:香菱学诗给我的启示有五点: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⑤勤于实践,不怕失败。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

教师鼓励学生联系自身阅读和写作实践总结一点经验和教训,言之有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捷径。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

六、当堂检测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腻烦()(2)颦儿()(3)缚住()

(4)抠土()(5)画缯()(6)沁芳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说出下列诗人的名字吗?

(1)陆放翁________

(2)李青莲________

(3)老杜________

(4)小杜________

(5)王摩诘________

(6)陶潜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她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竞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4.香菱写的前两首诗都存在一些不足,黛玉是如何评价的?请从文中找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你能指出文中香菱的两首诗的一些不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香菱的痴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主要写了香菱苦心写诗获得成功,说明了什么?你觉得香菱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性格也具有复杂性。根据选文内容,谈谈你对她性格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回答文后问题。

①雨村听了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上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且不要议论他人,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任,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说的‘大丈夫相时而动’,又说‘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②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凶犯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固是不依,只用将薛家族人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了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便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今狭路相遇,原因了结。今薛蟠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渊的魂魄追索而死。其祸皆由拐子而起,除将拐子按法处治外,余不累及„„’等语。小人暗中嘱咐拐子,令其实招;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自然不疑了。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③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9.第①段中贾雨村说的第一段话主要包含哪两层意思?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第①段中“门子听了冷笑道”,这里的“冷笑”表达了门子怎样的态度?从门子“冷笑”后的话中可见人物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贾雨村说这番话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第①段文字的段意。(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写道:“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在这里雨村向门子讨主意,雨村果真没有主意吗?他为什么向门子讨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雨村为什么对“一干有名人犯”详加审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各用不超过8个字分别概括出第③段中贾雨村办的三件事,并分别说出这三件事突出地表现了贾雨村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文字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哪个部分?它是从哪个方面来表现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参考答案

(一)nì(2)pín(3)fù(4)kōu(5)zēng(6)qìn

2.(1)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结束语。(2)山川灵秀,人物杰出。(3)兴冲冲的样子。3.(1)陆游(2)李白(3)杜甫(4)杜牧(5)王维(6)陶渊明

(一)4.第一首诗黛玉的评价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第二首是“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5.香菱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的词语堆砌起来,凑成一首诗,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第二首诗有所进步,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全诗是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只要写出自己的认识或体会即可)6.“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7.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启发:①做有心人,提高兴趣;②多学习,多效仿,不耻下问;③勤于实践,不怕失败。8.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使香菱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她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课综合学案 篇7

一、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平台, “学案导学”模式与这一理念要求是相吻合的。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的练习,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化学课是到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 在初中阶段, 受中考时间、分数、学校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化学课教学具有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等特点,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从历年化学中考情况来看, 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不强, 只懂得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机械性的学习, 不懂得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针对这一现实, 教师应在效率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上做文章。“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 实现有效教学。

二、化学课“导学学案”设计的几个步骤

在学案教学中, 学案的设计是关键。教师备课时, 要备出适合学生的学案。学案中应涉及经典名题、学习策略、误区点拨、古今励志故事、趣闻轶事、科学发展、社会时事等方面, 体现“既研读贤书, 又关心天下事”的教书育人理念。

第一, 设计课前预习活动, 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应将编写好的学案, 在课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课前可设置如下问题, 进行预习活动: (1) 你认为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对每一个内容的阐述你认为是不是最合理?你还有更好的方法来阐述吗? (2) 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案一]磷燃烧和[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和结果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实验[方案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和[方案四]镁带燃烧的现象和结果又说明什么问题? (3) 质量守恒定律在课本中有几种运用, 你还能举出在其他方面的运用吗? (4) 就本课题的学习谈谈你的体会。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在问题中找问题, 提供的问题留有较大的空间, 这样就可充分照顾学生间的差异, 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定学习目标。当然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时需要教师的指导, 才能定出恰当的目标。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理解和解读教科书实验的用意,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能力认识到应该学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自己确定能学到什么程度。第四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反馈。

第二, 学案的主体部分是课堂学习内容, 包括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等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1)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以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为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学案中的探究式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 不仅是对化学知识的生动阐述, 更是师生间的一种有效的双边交流活动。因此必须备好实验课的学案,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等, 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实验, 然后师生、生生间互相交流结果, 否则学生就会把实验当魔术, 凭兴趣凑热闹, 结果收效甚微, 甚至一无所获。

(2)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学案中要设计“短平快”式的随堂练习, 主要是教材中例题或习题的变式题, 以达到及时反馈矫正和夯实基础的目的。为什么有的学生常常说“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其症结就在于淡化了“实践”这个环节。只有经过实践运用的知识才能牢固地印在自己的头脑里, 历久弥新。对于学生来说, 最好的实践就是“多练”“多考”, 在“练”中学, 在“考”中学, 通过高效率的“练”和“考”, 查漏补缺, 强化知识与技能。

(3)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教师在设计学案时, 课堂上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操练, 梳理教材, 去粗存精, 突出有效信息,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学而不思则罔”, 在思考中学习, 在学习中思考, 在反思中不断感悟, 在感悟中不断升华。思考的过程, 就是把教材由厚读薄的过程, 把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的过程。

第三, 学案中的课后部分是练习题, 包括课时达标训练、自主选修园地、本章中考链接三部分。

(1) “课时达标训练”应以课时为单位, 以题型为模块设置, 基础训练、思维拓展、难点突破应按比例控制为7∶2∶1,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巩固基础, 又要为有提高愿望的学生提供理想的练习平台, 同时也能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尺度”。

(2) “自主选修园地”主要是设置一些综合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以满足部分学生深化学习的需要, 设置既要突出过程的体验, 又要注重方法、策略的探究, 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做好“物质”准备。如学生在学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程后, 可设计这样的“自主选修”题目:设想你来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 没有了化学制品, 你的生活会怎样?

(3) “本章中考链接”是让学生“触摸”中考、体验中考、融入中考, 及时感受中考氛围, 减轻中考压力, 树立“中考在平时”的战略思想。通过自我评价, 让学生了解自己平时的学习状况, 及时调整策略, 寻找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增强自信心, 消除考试焦虑。

三、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学习目标的确定不能只有集体目标而没有学生的个人目标。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区域) , 确定符合教学要求的差异目标, 包括集体目标和有层次的个人目标。集体学习目标是课标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 全体学生都应达到。个人学习目标是学生在预习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能够达到的具有弹性的目标要求, 一般有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种, 并可根据掌握情况适时调整, 这样不同的人就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 提倡自主学习, 不是取消教师的有效讲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角色转变, 既不能大包大揽地讲授, 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 要实现讲授与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应注意: (1) 有规律性的内容, 教师可进行“提示性”的讲授, 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 (2) 讲授要及时、恰当、巧妙, 在学生出现知识“空白”或百思不得其解时, 教师的及时讲授就有“一点即破”的功效。 (3) “讲授”的途径除了教师讲授之外, 还可以有家长、亲友、同伴、文本资料、媒体等讲授。

第三, 学案的使用应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教学质量不仅蘊含分数、升学率等“硬性指标”, 更应包含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等“软性指标”, 教师为社会培养的不是“考生”, 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第四, 学案要符合学科特点。例如化学课学案应注重与生产、生活、社会、科技相联系, 环境保护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窒效应、白色垃圾、土地沙化、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等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维生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健康知识;冰雪灾害、地震灾害等热点知识, 都应该与化学联系起来。

“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 帮助并促进学生自学, 所要解决的重点是“学什么”、“怎样学”, 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和主人翁地位上。教师应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学好,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习题课学案编写方法探讨 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课学案;编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09-3

高中物理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很多研究者也在为提高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效果寻求多种策略,将高中物理习题课与学案教学相结合也被认为是提高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学案不仅是一种课前预习材料,也是一种学习指导方案,学案的合理编制是学案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高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中,概念形成之初、单元结束之后及对专题知识的复习等阶段所开设的习题课并不完全相同,所使用的学案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笔者通过搜集现行的习题课学案,发现物理习题课学案的编制情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本文试图结合学案教学和物理学科习题课的特点,阐述物理习题课学案的编写方法,希望能为读者在编制高中物理习题课学案方面提供借鉴。

物理习题课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解基本概念、规律,还可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而要通过学案帮助物理习题课实现这些功能,对物理习题课学案各部分内容的编写也是有要求的。通常来说,一份完整的学案包括课前预习指导区、课堂合作交流区、课后练习反思区三个部分[1],高中物理习题课学案在这三个板块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各板块在物理习题课学案教学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物理习题课学案的编制不仅要保证其完整性,还要注意到各板块的特点,才能使其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对高中物理学案的理解,给出这类学案各部分的编写方法。

1 课前预习指导区

预习指导区不仅包括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包括本节习题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梳理,或其他利于学生提前预习的例题等。对于大部分高中物理习题课学案来讲,“学习目标”和“知识回顾”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

1)合理制定“学习目标”。①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学情、课程标准的充分分析上;②目标所涉及的维度要全面。当前学案的学习目标往往只涉及知识与技能方面,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涉及很少,甚至没有;③对学习目标的陈述要合理。当前学习目标更多地指向行为目标,应该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以及表现程度四个方面。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所以要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目标明确他们所要掌握知识的程度,陈述目标时要避免使用“了解”“掌握”等模糊行为动词,而要用“能说出”“会计算”等清晰的行为动词。另外,由于不同物理习题课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陈述目标时也可采取一些辅助形式。例如,在一些专题性习题课中,可加入相应专题的“考频分布”来使学生明确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

2)编制高效“知识回顾”。物理学科更强调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将全部知识点写出比较低效,而全部将知识点给出,供学生阅读,又不利于学生对重要概念、公式的记忆。所以,这部分内容应以填空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梳理为主。当然,也要灵活采取其他形式作为补充。例如,如果需要学生记住课本中对比较重要的规律的表述,可采取该知识点全部由自己书写的形式进行。在专题性习题课中,一般围绕某一专题需要开展3~4节习题课。那么,在该专题的第2节课的学案中,则可采取使学生重新回顾前一节课的错题的形式来进行。

2 课堂合作交流区

合作交流区主要包括课上所要讲的例题、练习题、相应的解题策略以及当堂小测,合理的选择、编排习题,才能使重难点更好的突破,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习题的选择方面,首先要围绕学习目标选择难度适宜的习题,确定教学对象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使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其次,例题的选择应以典型题为主,这类问题一般比较具有普遍性,而且更容易突出基本概念或规律的特征,通过典型问题的讲解使学生更清楚的理解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模型。最后,例题之后的练习题要重视易错题,易错题往往存在一定的陷阱,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要求较高,所以这类问题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例题讲解之后,通过这类题先让学生犯错,教师再纠错,这样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

习题的编排方面,一方面要在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由易到难进行,物理习题课上教师所要讲的题型往往不止一类,这些类型的习题的难度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在编排这些题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先易后难。另一方面,还应体现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特点,物理习题课学案并非将习题进行简单罗列,而要重视习题与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推此及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重难点的突破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突破重难点题型。例如,一般的知识点常常采取“一例一练”的形式进行,重点题型可采取“两例一练”“一例两练”“一题多解”等形式来进行。而且,学案中应具有教师对解题技巧的点拨、学生交流总结等环节,以使学生在学会解题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堂检测的设置不宜过多,不宜太难。这部分内容主要用来检测学习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被实现了,所以题目应该依据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来确定。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一般这部分内容约用5分钟完成,所以题量要小;而且要避免偏题、难题,要围绕学习目标紧扣上课所讲过的内容选择题目,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正确有效的反馈信息。

3 课后练习反思区

练习反思区要包含巩固本节课所讲题型的习题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这部分是习题课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其设置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巩固。

课后练习部分的习题设置要具有多样性和梯度性。本部分习题仍然要涉及学习目标中的所有知识点,而且除了要巩固课上所讲的典型问题之外,还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物理情景中去,所以所选题目类型要多样化。同一班级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所以这部分习题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有容易题,还要有拔高题、拓展题。这样不仅可使差等生巩固了基础知识,也使优等生实现了挑战自我的愿望。

评价反思部分,要加入错题分析与纠正环节。错题的出现往往是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及时纠正错误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学生和教师都对错题有足够的重视,而若在学案的最后加入错题反思部分,使学生在出错之后及时整理错题,并督促学生将学案整理成册。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后期的系统复习。

4 学案编制中要注意的问题

1)布局的合理性。一方面,习题课学案中往往涉及解题复杂程度不同的习题,那么教师要根据问题解决的复杂程度决定留白的大小。另一方面,学案中相应习题的“思路点拨”“交流总结”等内容的位置安排要合理,且字体、字号的选择要恰当,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使整个学案简洁美观。

2)书写的规范性。物理习题课学案的书写不仅要避免错别字的出现,而且物理符号和单位符号的书写也要正确。这样不仅避免了因书写不规范而给学生带来的错误认识,也(下转第13页)(上接第10页)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榜样。

高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要受学生特征、教师素质、物质资源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高中物理习题课课堂教学具有多种形态,物理习题课学案的编制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教师真正理解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班编制出切合自己实际教学现状的物理习题课学案。

参考文献:

[1]胡腾飞.初中物理导学案编写现状调查与分析[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上一篇:年阳光体育活动方案下一篇:金思路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