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项目课

2024-06-26

综合项目课(精选12篇)

综合项目课 篇1

根据辩证法的原理,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实践是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检验理论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途径。只有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课背景下开展语言项目的学习。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通常局限于书本,并且采用“灌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很少和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十分被动。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都会大打折扣,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采用“语言项目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背景下的语言项目教学加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确定语言项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康德曾经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由此可以看出,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学生要是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在学习中变得散漫,不知道该学什么和怎么学。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太注重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或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学习目标,而这些学习目标又和学生的实际认知习惯不符。在综合实践课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和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这样就会使学习目标在设置上符合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比如在进行牛津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Colour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确定语言项目学习目标。由于这一单元的内容和颜色相关,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There are many color in our living environment. I like the blue color because it is like the sky and ocean. And which color do you lik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reason?”在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就和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也就是识记和颜色相关的英语词汇。

二、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了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加以干预,或者干脆在学生还没完成学习任务时就强行终止这些学习过程,然后将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这种做法很显然是不科学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英语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课的背景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开放式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帮助学生增强英语水平。

比如在教授牛津版九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Life in Mars这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任务。这一单元会涉及到个人情感表达以及航天词汇等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这样说:“In this unit, we will learn how to express our personal feelings about future And we will learn the vocabulary about astronauts’equipment. Now please learn by yourself. And if you hav any problem, please let me know.”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

三、科学评估项目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学习观

除了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学习任务的完成以外,项目的科学评估同样不可或缺。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估方式较为单一,他们通常只是给学生打个分数,评估过程就结束了。很显然,这样的评估方式不能够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课的背景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评估项目学习成果,即进行纵向评估和多元化评估,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不足加以改正,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授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这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该科学评估项目学习成果,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活跃程度以及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评价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的同时养成正确的学习观。

综合项目课 篇2

好事多磨,好课也要多磨才精。自从磨课学习以来,进行了三次备课两次打磨。通过备课研讨、修改教案、观课评课、总结反思,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磨课,磨得不仅仅是一节课,而是一种教研的氛围,一种教学的严谨。研修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磨课计划,从磨课内容、磨课目标、研究重点、磨课时间、磨课形式等方面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各项任务分工到人,确保了计划的稳步进行。磨课伊始,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讨论教材时,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究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磨课指导我们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教学中更能使教师感受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更能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磨课让老师们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气氛活跃;磨课让教师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感悟。

综合项目课 篇3

关键词:制图课“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过程考核”

我校制图课进行了“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和“过程考核”三项综合改革,通过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考核模式的改革,能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将介绍本校制图课的“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和“过程考核”三项综合改革的实施过程。

针对目前学生的学习现状,本学科对机电类制图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和“过程考核”三项综合改革,它既能体现因材施教、人人成材的理念,又能通过工程项目带动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工程项目教学中,使用分层次教学法,能取得最佳效果。采取过程考核方法,要求学生上好每节课,做好每次作业,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对自律性差、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是一种有效的督促。“过程考核”方法即过程监控法,这种方法保证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合格,最终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这种检验方法胜于最终检验方法——即一次考试定成绩。

一、“班内分层次”教学

“班内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专业课对制图课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大纲,采用班级统一讲授: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层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考核方法不同。“班内分层次”教学可归纳为“四分一统”,即培养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考试分层和统一讲授。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课前,任课教师找班主任进行调研,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层:A层约10名,C层约10名,剩下为B层。再让学生自愿选择,任课教师与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一起,最后确定A、B、C三个层次。其中,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工程项目的完成度,进行层间流动,实行“首位上升,未位淘汰,层间流动”制,即低层学生成绩优秀者——首几位,可以升入到高一层次,而高一层次的学生成绩较差者——末几位,也会降至低一层次,这种层间流动方式,给学生的学习引入了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座位的排上,让学生按层次分开坐:A层坐教室右边、C层坐教室左边、B层坐教室中间。学生按层集中坐,便于监督、辅导、提问、管理等。

为了进行制图课的“班内分层次教学”,我组编写了“班内分层次教学”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使不同层次学生使用不同习题。

二、“工程项目”教学法

将六个工程项目带入教学中,把制图课的主要知识点与能力点连接起来。学生在完成工程项目过程中,掌握课程的知识点,能够提高画图能力与看图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与技巧,为日后专业课及到企业工作打下基础,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正如我校潘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中专毕业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社会上我们靠技能、技巧和双手吃饭。”通过工程项目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想象能力、绘图与识图能力、动手能力、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运用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等表达技术要求的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表达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教与学都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制图课的知识点骨架是:三视图→基本体→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通过六个工程项目把它们串起来。本学期,先完成四个工程项目,下学期将完成剩下的两个工程项目。

三、“过程考核”

(一)“过程考核”模式的实施

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引起考核模式的改革,针对目前实行的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方法。在制图课授课过程中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练习、课堂笔记、课下作业、大作业、测验以及四个项目的完成情况等多方面。

1.通过过程考核模式,本学期重点抓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必备的学习用品必须齐全,课堂笔记和作业必须完整。

2.措施:(1)每次课前,先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是否齐全,重点检查C层学生。(2)每次课后,抽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是否齐全,重点检查C层学生。(3)每次收作业,检查作业上交情况,重点检查C层学生。此种方法是为了督促中下层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课前准备、课堂听课至课后作业,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实,加大监督力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奖励方法。班内为分层次教学,为了解决学生期末评优与评奖学金的问题,A、B、C三层的学生成绩进行横向比较,采取“兼顾层次,奖励先进”的原则。每层学生的成绩乘以相应系数,为期末最终成绩,A层系数为1.1,B层系数为1.05,C层系数为1,即:A层=1.1F,B层=1.05F,C层=1F(F为汇总成绩)。A、B层的成绩大于100分时,计为100分。

4.考试。在第六和十六周测验的考试试卷中,按大纲要求将试题分为A、B、C三层,分别进行考核。

(二)预期的目标

1.通过“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和“过程考核”三项综合改革,达到A层的学生“吃得饱、成长快”,培养成为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人员,能够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成为学校的“优秀产品”“拳头产品”;B层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C层的学生不掉队、不流失、学有专长,成为德、智、体合格的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这样的教学培养模式为社会、学校、家庭做出了最大程度的贡献。

2.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使A层的学生出色发展,B层学生稳定发展,C层的学生不掉队、不流失,学有所得、学有专长。一技在手,顺利就业,就是本校最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为:说话有礼貌、遵守纪律、做事认真。在“过程考核”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使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对课堂进行严格管理,对课后作业及时督促,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4.“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和“过程考核”三项综合改革。在制图课授课过程中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练习、课下作业、笔记、大作业、测验以及四个项目的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实践证明,采用过程考核制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总结

第一,制图课的“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和“过程考核”三项教学综合改革,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二,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一些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进度而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运用“班内分层次”、“工程项目”和“过程考核”这三种方法,可及时有力地督促学生学习,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较好地接收所学知识。

第三,通过“工程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想象力、绘图与识图能力、动手能力、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四,通过“过程考核”教学法,在制图课授课过程中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练习、四个项目等多方面的完成情况,对创建优良学风和严肃学习纪律有显著的效果。

第五,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改变教学理念,把过去备课主要备教材,变为研究学生,分析学生。教师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层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参考文献:

[1]金大鹰.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综合项目课 篇4

自2012 年秋季起, 江苏省小学三年级开始使用新修订的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新旧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 旧教材的复习单元变成了Project综合语言运用板块。这一调整更符合新课标的核心精神, 但无疑也对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大部分教师感觉Project难上, 不同教师对课型目标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Project课型的目标该如何定位?它与原来的Review and check有何异同?如何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组成Project的四五个活动存在怎样的关联, 如何串联?如何开放活动和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成为项目学习和实施的主体?在准备执教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四年级下册Project 1 My school life一课时, 带着以上这些问题, 和校内教师一起进行了多次磨课, 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兼顾学生差异, 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切实提高project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的教学实效。

二、教学设计过程

首先, 注重研究教材, 抓旧知联系点, 关注学生差异。深入研究前几个单元, 划分合理的项目板块, 尝试从词到句、从句到文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的任务,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 利用之前单元所学内容的插图, 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 从而更好地为本节课所设计的各项目做好铺垫, 让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这样, 可以扩大参与面, 让部分后进生从简单任务中获得成就感, 从而更积极、更有信心地参与课堂学习。其次, 巧妙设计活动项目, 引导学生整合、归纳和梳理知识点。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 执教本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种学习任务, 让学生懂得如何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因此, 必须仔细研读本课文本内容, 找到语言输出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要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感知知识点并能将其整合、归纳, 最终能够学以致用。再次, 大胆取舍, 减少设计控制感。在和老师们研讨本课的内容设置时, 对于Step 3 Teacher’s school life这部分的听力内容不想抛弃, 本内容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听并思考的能力, 但在check out时出现输出困难, 并且人称转换也存在一定困难。这些因素令课堂气氛迅速变冷, 不得不由教师进行描述。因此, 教师的主导和控制明显加强。一切教学任务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输出而准备的, 若有违这一点, 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弃。

三、总结与启示

教学设计要由简单任务逐步过渡到最终任务, 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每项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有事可做, 使得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而和谐。这样,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首先, 关注学生差异与需求, 以其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才具有吸引力, 教学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和实施才更有效果。本节课从最初的脱离课本到巧妙利用课本, 围绕校园生活这一主题重新设计, 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出发, 设计了“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的活动。由于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所以学生就愿意去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 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而且给听者提供了全面或者是全新的信息, 促进了学生间真实的意义交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所给句型结构的辅助下, 也能够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这样的任务布置, 既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得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其次, 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丰富英语课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 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本次磨课过程由最初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单元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在巩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通过各种活动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扩展了课堂教学。

四、结束语

Project作为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 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找准话题之间的结合点, 创设恰当语境, 给语言的复现和运用提供合理的活动支持。更重要的是, 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设计各种适合学生的活动项目, 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在活动过程中感知英语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 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师应扮演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和归纳旧知的领路人, 教会学生对已学的内容如何进行延伸和拓展, 如何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地进行变通与运用。这样, 英语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才会焕发其应有的活力,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艺媛.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2) .

[2]李玉梅, 段文涛.对英语教学设计的再认识[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10) .

[3]李俊杰.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 2015 (08) .

思政课综合实践 篇5

“实践活动”由“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构成。

活动要求:“校内实践活动”由“必选项”(研读马列经典、学习重要文献)+“任选项”(阅读经典著作、时事新观察、聆听学术讲座、校园采访报道、主题微电影、观看红色影视)构成;若选“必选项”之一,则须再选1项“任选项”;若选两项“必选项”,则不必再选“任选项”;“必选项”和任选项”难度与成绩评定挂钩。

“校外实践活动”由任选校外15项“社会活动”中的2项构成;“社会活动”须在校外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天;必须附上照片、证明信、视频等活动证明材料;社会活动难易及意义与成绩评定挂钩。

“校内实践活动”目录及说明

(一)研读马列经典(必选);(参考目录见附件2--1;选1部或2篇);

(二)学习重要文献(必选);(参考目录见附件2--2;须任选2篇);

(三)观看红色影视(任选);(参考目录见附件2--3;须任选2部);

(四)阅读经典著作(任选);(参考目录见附件2--4;须任选2本);

(五)时事新观察(任选)(选一项重大时事进行观察,并写出报告);

(六)主题微电影(任选)(至少5分钟的主题微电影;须教师认可);

(七)校园采访报道(任选)(围绕“三风”和新闻;须教师认可);

(八)聆听学术讲座。(任选)(校内外均可,须人文社科内容,视频无效;须任选2场)。

“校外实践活动”目录及说明

“校外实践活动”:指在校外完成的“社会活动”;任选15项“社会活动”中的2项;可团队(3-5人)开展,须分别提交各自不同的申请和报告。(活动说明见附件2--5)若你拟定的“社会活动”在实施中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可以及时变更为“参观学习”等可以顺利实现的“社会活动”。但变更“社会活动”形式,会影响“实践活动”的成绩评定。

附件2--1:马列经典目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等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等

马、恩:《共产党宣言》

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唯物主义和经验批斗主义》、《伟大的创举》等等。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整顿党的作风》、《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在武昌、深圳、上海、珠海等地的讲话》等等

其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四卷)、毛泽东选集(共四卷)、毛泽东著作选读、周恩来选集(上、下卷)、陈云文选(共三卷)、邓小平文选(共三卷)、江泽民文选(共三卷)、《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中宣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

附件2--2:重要文献目录

(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

(2)《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刘少奇 1945年中共七大)(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 年)(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5)《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6)《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

(7)《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 年中共十三大报告)(8)《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

(9)《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

(10)《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千问题的决定》(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1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报告)

(12)《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

(1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2003年7月1日)(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 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16)《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0月23日)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年中共十七大报告)

(18)《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0月08日)

(19)《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

(20)《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08 年)

(2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千重大问题的决

(2009 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2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2010 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

(23)《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2011年04月25日)

(2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 011 年7月)

(25)《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10月9日)

(26)《胡锦涛在中国文代会作代会上的讲话(2011年11月22日)(2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

(28)《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12年5月4日)

(29)《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年中共十八大报告)

(3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附件2--3:经典著作目录

(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2)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3)范贤超等著:《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湖南出版社(1993年)(4)冷

溶著:《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基本问题》法律出版社(2000年)(5)王敏主编《江泽民思想理论体系研究》(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6)靳辉明主编:《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

(7)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胡

绳主编:《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人民出版社(1987年)

(9)胡乔木著:《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91年)(10)【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1998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蒋葆英等译(1989年)(12)【美】塞谬尔•亨廷顿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1993年)

(13)【美】塞谬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8年)

(14)【美】汉斯•摩根索著:《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现代政治学译丛(1995年)

(15)【德】贝克、哈贝马斯著:《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16)季羡林:《人生述怀》(17)季羡林:《牛棚札记》

(18)【巴西】柯艾略:《牧羊少年奇遇记》(19)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20)【德】鲁道夫奥伊肯著,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上海译文出版社

(2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23)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

(24)【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5)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26)【美】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

(27)【罗马】马可•奥勒留著,何怀宏译:《沉思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8)梁文道:《常识》(29)梁文道:《我执》

(30)【英】霍布斯:《利维坦》(31)【法】蒙田:《蒙田随笔》(32)【美】艾萨克斯:《爱因斯坦传》

(33)【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34)【美】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3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36)【美】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37)【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著,魏平译:《中国大趋势》

(38)【德】尼采:《悲剧的诞生》(39)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

(40)【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41)【法】波伏娃:《第二性》(42)【日】黑泽明:《蛤蟆的油》(43)茅于轼:《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44)王蒙:《老子十八讲》(45)郎咸平:《金融超限战》(46)宋鸿兵:《货币战争》(47)刘瑜:《民主的细节》(48)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49)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50)【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51)【法】福柯:疯颠与文明(52)【法】福柯:《规训与惩罚》

(53)【法】让-弗朗索瓦·勒维尔、马蒂厄·里卡尔,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

(5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55)【印】克里希那穆提:《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

(56)【美】洛温著,马万利译:《老师的谎言》中央编译出版社(57)【法】埃克苏佩里著,田伟华译:《小王子》(58)白岩松:《幸福了吗》

(59)【美】里夫金、霍华德著,吕明、袁舟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

(60)刘涌:《北大批判》

(61)【美】摩尔、帕克著,朱素梅译《批判性思维》(62)【捷克】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63)龙应台:《目送》

(6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65)【日】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66)【日】稻盛和夫:《活法》(67)李泽厚《美的历程》

(6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69)【美】弗洛姆著,李健鸣译:《爱的艺术》(70)【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7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7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73)李欣频:《2012心灵重生》

(74)【德】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笔记》(75)【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76)朱镕基:《朱镕基答记者问》(77)陈鲁豫:《心相约》

(78)【英】亚当•斯密:《国富论》(79)【美】曼昆:《经济学原理》(80)【美】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81)【美】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

(82)【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83)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8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85)【英】贝弗里奇著,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86)【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87)【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88)【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89)【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9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91)【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92)【英】卡尔•波普尔:《猜想和反驳》(93)【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94)【美】托夫勒:《未来的冲击》

(95)【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96)卢勤:《告诉世界我能行》(97)何兆武:《上学记》

(98)【法】阿尔贝•加缪:《局外人》(99)【法】卢梭:《爱弥儿》(100)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

其他书目:“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丁著、《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社会契约论》(法)卢梭、《悲剧的诞生》(德)尼采、《正义论》(美)罗尔斯著、《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德)李凯尔特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韦伯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美)李约瑟、《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悲惨世界》(法)雨果、《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著、《技术发展简史》(美)乔治•巴萨拉、《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美)刘易斯•沃尔珀特(英)艾利森•理查兹著、《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著、《再创未来--世界杰出科学家访谈录》(美)托马斯•A巴斯著等。

附件2--4:红色影视目录

(1)《建党伟业》(2)《开国大典》(3)《周恩来》(4)《焦裕禄》(5)《中华儿女》(6)《英雄儿女》(7)《风云儿女》

(8)《解放战争三部曲——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9)《闪闪的红星》(10)《烈火中永生》(11)《铁道游击队》(12)《红色娘子军》(13)《江姐》(14)《双枪老太婆》(15)《白毛女》(16)《董存瑞》(17)《小兵张嘎》(18)《地道战》(19)《地雷战》(20)《烈火金刚》(21)《红岩》(22)《党的女儿》(23)《上甘岭》(24)《青春之歌》(25)《永不消逝的电波》(26)《千里跃进大别山》(27)《鸡毛信》(28)《九九艳阳天》(29)《洪湖赤卫队》(30)《东京审判》(31)《野火春风斗古城》(32)《南征北战》(33)《高山下的花环》(34)《南京南京》(35)《黄河绝恋》(36)《渡江侦察记》(37)《小花》(38)《苗苗》(39)《烛光里的微笑》(40)《一个都不能少》(41)《辛亥革命》(42)《建国大业》(43)《生死抉择》(44)《钱学森》(45)《袁隆平》

其他传递正能量的电影皆可!

附件2--5:社会活动说明 活动要求:① 社会活动须在重庆交通大学校外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天;② 必须附上照片、证明信、视频等活动证明材料;③ 实际参加,亲身感受,力戒走过场,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校外实践活动”须任选下列15项“社会活动”中的2项)

(1)传承文明: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选择特定的群体,介绍、传承一项优良传统。

(2)发现之旅:深入乡村、企业、社区、机关、街道等,发现“最美”之人和“感动”之事”

(3)纠风行动:选择社会上存在的一项陋习、偏见,进行提示、劝导和帮助。

(4)人物采访:走进乡镇、企业、社区、机关、街道,采访受到社会关注的人物。

(5)宣讲活动。走进社区、街道、单位、村社等,宣讲理论、法治、政策。

(6)学工活动。走进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开展。(7)学农活动。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学做农活,了解农村现状。(8)学商活动。既可到校外商店、摊位学做生意,也可自己经销商品。

(9)学雷锋活动。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

(10)志愿服务。大型赛会、应急救助、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灾区重建等。

(11)公益劳动。打扫卫生,美化街道,义务执勤,义务宣传等。(12)真相探究。选择媒体报道的人和事,进行实地考察,厘清来龙去脉及真相。

(13)植树活动。参与“森林重庆”建设,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4)科普活动。采取公众易于接受的多种方式普及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

综合性美育课初探 篇6

综合性美育课是把不同门类的单一艺术审美教育组合成相互协调的整体性的艺术审美教育课。

单一艺术有文字、音乐、绘画、摄影等,综合艺术有电影、电视、戏剧、曲艺、舞蹈等。谈到现行的中小学美育课,有些人只讲音乐课、美术课,忘记了文学也是艺术,语文课也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也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美育任务。他们在美育课中忽视了艺术各科的内在联系,分科分割,片面强调各自系统的知识和技艺,忽视了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使学生由于陷入一种单一的操作性的模仿活动而索然无味。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的繁荣,生活越来越美,提供给学生的艺术审美对象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学生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进行综合性审美,凭着各自的综合审美能力自由地欣赏、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综合艺术意味。如此看来,一些学校现行的美育课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没有适应并服务于学生综合审美的生活需要。

学校美育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就必须改革,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审美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呼唤综合教育,综合教育呼唤综合课程。探索如何开设并上好综合性美育课,是建设综合性美育课程的基础,是科学实施课堂综合性美育、提高学生审美综合素质的前提。

如何上好综合性美育课呢?

审美教育的特性是育教于审美之中,而审美是一种包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活动,因此,综合性美育课应该在师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进行,而不是在教室系统的讲授和抽象的说教中进行。

活动的顺序应该是先进行审美欣赏,后进行审美创造,我把它归纳为“先感悟,后综合”,即让学生先在综合性艺术的审美中感受其中的各种艺术美,感悟他们有哪些审美要素是共同的,是如何合二为一的,进而感悟这些审美要素的审美功能;然后,再让学生依托这种感悟,将两种或几种单一的艺术美组合成综合性艺术美。

这种顺序符合学生审美认知的心理规律。艺术是相通的。不同门类的艺术美所以能组合成综合性艺术美,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审美要素,这正是学生能够“先感悟,后综合”的基础。为什么呢?学生在综合性审美中,对不同艺术的审美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强,有的弱,有的没有,但总会对某一种艺术美的直觉抽象、概括,迁移到对综合艺术中其他艺术的审美中,或多或少的感悟其他艺术的审美要素及其审美功能,进而更充分的感悟综合性美感中协调的整体性的内涵。这种感悟多了,学生便可以逐步培养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智慧,建立起一种较完整的综合审美心理结构,并依托它指出综合审美能力,在两种或几种艺术美之间进行沟通和整合,组成综合性艺术美。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般都能凭着对以前欣赏过的配乐朗诵中文学美、朗诵美、音乐美组合关系的感悟,凭着对《海燕》一文中修辞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感悟,用自己的声音较准确地表现出《海燕》一文的感情色彩和越来越高的感情线,一般都知道要用赞美的语气、高昂的语调朗诵暴风雨;对重音、停顿、节奏等朗诵艺术审美的感情大体一致。有的选用一段贝多芬的交响乐《命运》配乐,有的则拉一段激越的小提请曲配乐,还有一组男生更是出奇招,用自己的口技代替配乐,他们模仿海涛声、狂风声、雷声、海燕叫声等等,由于学得不像,笑得其他同学前俯后仰,但他们仍就一脸认真坚持到底,我给这组男生评分为“良”,肯定了他们的朗诵较好,肯定了他们的朗诵较好,肯定了他们能从电视中的《列宁在1918》那段“手影口技”受到启发,用口技来烘托朗诵,是一种有创意的艺术构思;但同时告诉他们,口技的技术性很强,不是谁都体验到了就能体现好的。

除了存在于艺术中,美还广泛存在于自然、社会中,因此,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课程同样有美育内容,也担负美育任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除了艺术学科之间的交融越来越多之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融也越来越多,于是,新生的综合性学科必然越来越多,随之,综合性教育也越来越多,综合性美育便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本文第一部份讲的是狭义的综合性美育课,那么,广义的综合性美育课是指把艺术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中的审美教育组合成相互协调的整体性的审美教育课。

这种组合分三个层面:

(1)在艺术课程美育系统中组合(前面已阐述);在自然科学课程美育系统中组合,例如政治、历史的美育组合。

(2)自然科学课程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地理、历史的美育组合;艺术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美术、摄影与地理、生物的美育组合;艺术课程与社會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文学、音乐与政治、历史的美育组合。

(3)艺术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美育组合,例如文学、音乐、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的美育组合。

因为美是以使人感到愉快和动情的感性形式存在的;美感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特征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审美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融教育和审美于一炉,即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美感;因此美育课就是愉快教育课。综合性美育课就是综合性愉快教育课。它是使学生全方位地从传统教育强制性填鸭灌输、死板的逻辑证明中解脱出来,甩掉“苦学”重负,在怡情悦性中自我感化,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的一个突破口。

学生期盼学校美育工作者进行综合性美育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进而探索出一条综合性美育课程建设的新路。作为学校艺术美育工作者,应该在探索艺术课程建设的新路。作为学校艺术美育工作者,应该在探索艺术课程美育系统如何综合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艺术课程美育如何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美育的综合。这是一项纵横延伸的奥妙无穷的系统工程,却会是一项划时代的工程,因为可以预测,这一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将有力地推动当代中国整个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改进,加速实现新课程的科学化合现代化。

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 篇7

一、确定学习目标的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过程 应是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的过程, 作为构建语文基本素养的这四个方面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教学第十册综合性学习内容——“走进信息世界之前”, 首先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而这个目 标应该是 综合的———通过阅读提供材料、讨论探究主题、搜集资料、合作交流、实践调查、写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学习, 使学生感受到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 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 同时利用获得的信息,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些活动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涵盖语文知识和能力, 通过口头、书面或图文等方式为学生插上了认识世界的翅膀、带来了讨论质疑的声音、拓宽了阅读触发的视野、提供了情感体验的过程, 使学生在目标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下表达自己的见闻或感想, 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二、发挥活动过程的自主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 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 是一种自由的学习实践。在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就是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自由地阅读,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 包括教材、资料的选择;解放学生的耳朵——教师尽量精讲, 还课堂于学生;解放学生的嘴巴——课堂上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解放学生的思想———教师尊重学生的见解, 不随意否定批评, 通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判断。在教学进程中, 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智能发展水平出发, 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调控,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找到学生的兴奋点, 巧妙点拨和鼓励创新上, 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外的活动, 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 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 要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 学习语文。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走进虚拟网络世界进行讨论、交流等。

三、创设活动情景的丰富性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仅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不够的, 还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展开, 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就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途径。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 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 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不是抽象地分析和说教。以游戏、实践、调查、体验、参观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 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 同时体验活动中的乐趣。如教学“调查街头错别字”时, 活动场所设定在街头, 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广告、招牌上的错别字, 有的学生自己拿不准, 就需要去查字典或请教家长、老师, 然后才能分析原因, 下结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全面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从而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发展。经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同学们收获很多, 锻炼了搜集信息的能力, 增强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策划简单活动的能力, 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每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加强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 篇8

一、可行的目标

每一节课都要有科学、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也不例外, 并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不该是概括的、内隐的, 而应是具体的、外显的, 可操作性要强, 学生根据目标就能知道做什么, 如何去做, 做到什么程度。另外, 综合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如环保与能源可能会涉猎化学和物理知识;焦点问题可能会涉及政治和历史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当以语文知识为主, 其他学科只是语文学科的辅助, 要侧重体现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综合实践活动“呼唤碧水蓝天—关于水和空气污染的报道”的教学目标就可定为:利用一周的时间调查你所住的村水与空气污染情况:1.有多少个涨水井?2.涨水井与饮水井距离有多远?合乎要求吗?3.村民的饮水井一般有多深?水质合格吗?4.我们当地有水污染吗?5.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吗?6.我们当地的空气质量如何?你满意吗?7.你能否提出合理化建议?8.你今后打算怎么做?9.写一份调查报告。这样, 学生就知道怎么做, 一周的时间是能完成的, 学生课后就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查找资料, 抽取样本进行数据统计等, 最后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由于我们地处偏远农村, 没有水质污染, 但我们的饮用水不安全, 一是有的涨水井和饮用水井太近。二是饮用水井的深度不够, 一般在20-40米之间属于地表水, 含氟量大, 大多数人牙黄。三是村民节水意识不强, 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严重。另外, 牧民大量放牧, 啃食草原现象严重, 已超过草原的承载量, 造成土地沙化严重, 风沙大, 空气质量不好。学生提出的建议也是不错的:打深水井, 植树造林, 畜牧圈养, 绿化草原, 尤其是在我们学校及社会中提倡节约用水, 并且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上, 达到了知识与情感与行动教育的统一, 活动效果非常好。

二、多样的形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应是多样的, 只要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运用, 能力得以提高, 形式是可以不拘一格的, 不一定要到社会中去实践, 在校内、在课堂也可以进行。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爱我家”就让学生探究一个专题:“妈妈为什么总爱唠叨”, 我就请本校一位已经做了妈妈的女教师来到班里, 由学生采访。通过学生的采访和交流, 他们终于明白妈妈唠叨的真正原因, 就是对子女深深的爱。唠叨中饱含着对子女的牵肠挂肚、担心, 而在你取得成绩, 高兴的时候, 你就不觉得妈妈在唠叨了, 反而觉得妈妈的唠叨是动听的、美妙的, 妈妈对你的一切关爱基本上都通过语言体现出来, 父爱无言, 母爱有声, 这也是母亲特有的本性。通过对这位“妈妈”的采访与交流, 不少学生都学会了倾听, 眼神始终注视着对方, 不住的点头……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 倾听是一门学问, 在倾听的过程中, 通过眼神的交流, 达到一种信息的沟通, 一种心与心的碰撞, 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此外, 让学生自己组织办墙报、画廊、板报等也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总之, 只要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重要, 语文对人生成长的作用, 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三、注重实效性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每个学期一般只有两三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虽然少, 但比较重要,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收到实效。一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围剿错别字——汉字规范活动”, 就能够纠正学生平时易写错的汉字, 同时也纠正了社会上一些广告用语易写错的字, 例如, “装暖气”写成“装暧气”, 使学生在今后的学生与生活中能够注意使用规范的汉字。之后, 学生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出了一期“围剿错别字的板报”, 将常见的错别字找出来, 使大家引以为鉴, 增长了学生的语文知识。二是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保卫绿色和平——世界环境日活动”, 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资料了解到从1974年到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都是什么, 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及教育意义。学生在阅读中增加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深刻体会到了环境保护对人们生存的重要, 体验到了环境恶化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以及触目惊心的震撼, 体会到了人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 又使他们受到了情感的教育。三是学会做人。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操, 还锻炼了学生的品质, 使他们懂得了真、善、美与假、恶、丑。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知道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注重实效性, 要收到实效, 哪怕是一点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知识的运用, 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的培养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切记不可偏废。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 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才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才能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摘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亮点, 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能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然而,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被许多教师忽视了,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意在提醒语文教师应当加强综合实践课的教学, 使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 篇9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 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 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 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 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 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 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 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有时弯腰寻找, 有时低声交流, 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 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之后, 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 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个个兴趣盎然, 收获丰硕。

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让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茶文化资源, 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 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 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 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二是利用中午与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图书室, 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如上学期我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课题是《日历与生活》。在学生搜集的各种版本的日历、挂历、台历、年里和农家历中发现了什么? 有哪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我及时引导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选出其中有价值的问题, 作为研究型性学习的主题。结合查阅图书和调查访问, 基本上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研究的学习态度。

2. 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与学校附近的的企业、工厂挂钩, 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 二是与学校附近的社会团体、知名人士挂钩, 定期采访、调查。如2009年我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之一———《西海水库》的调查报告, 经讨论研究确定了三个研究课题, 分三个小组进行, 历时6周时间。分别对周边村庄的耕地、生态环境和今后的开发利用展开调查研究。我整理成论文在2009年或开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选二等奖。

3. 开发自然资源

学校在农村,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这一条件, 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了解家乡的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如学校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蔓蔓草, 我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 并指导学生制作小笤帚, 而这种草不挂油, 经济耐用, 比高粱苗好用多了, 学生制作后每人带回家一个, 家长反映很好。

三、活动课题的选择

我任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来, 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题确定上,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方面, 提出了具有生命力的活动主题; 在内容选择上,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详尽的分析, 尽可能照顾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寒假前我布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五年级搜集我们滨州《民间流传的儿歌》, 六年级结合春节的实践课题《春联荟萃》为学生能够积极地、较好地参加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为了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走出校园, 走进第二课堂,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我校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调查活动。活动前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参观地点的材料, 了解相关知识; 使学生们都受到了一次实地教育; 活动后,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并完成了绘画、文化卡等内容, 各年级还挑选出精美作品制作成果展板进行了展示。

四、贴近学生生活, 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 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自主实践, 主动探究,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过程, 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察、访问、探究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如在对家乡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为环保献一计”等主题, 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 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增长环保知识, 增强环保意识。认真撰写环保小提案, 征集环境保护金点子, 向班级同学发放环保小袋, 用摄影摄像记录身边的环保文明行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周”“我为家乡添新绿”“清清溪水静静流”等综合实践活动, 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上一点绿色, 用实际行动宣传教育带动全体少年儿童共同关注环境保护, 共同关注家乡建设。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 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生的素质逐步提高, 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 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紧扣现实生活,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 让它充满生命活力。因此, 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 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

综合项目课 篇10

收益是财务会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对收益的研究是会计理论的重心, 并且随着新型经济业务的出现及报表使用者需求的变化, 收益表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传统收益确定模式以历史成本、收入的配比和稳健原则为基础, 传统收益报告只有在资产现有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 才予以确认损益, 没有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对资产价值的总体影响。因此, 传统收益报表反映的是过去的信息, 滞后于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 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业绩信息的要求。

基于以上因素, 收益报告的改革及应用成为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世界各国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团体纷纷提出改革意见:综合收益报表 (综合收益表) 或第四财务报表被提上日程, 并已在一些国家应用。

二、概述

综合收益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收益概念提出的, 即“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 (净资产) 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权益的一切变动。”

与传统收益相比, 综合收益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它比传统收益更接近经济收益, 服务于决策有用观, 体现的是损益满计观, 采用了资产负债表观, 而且更符合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理论。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更好地贯彻了权责发生制, 体现了适度稳健原则。

综合收益各个组成项目的确认与计量仍是难点, 比如, 综合收益应以现行价值或是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但在实务中还将保留混合计量模式。此外, 对于各组成项目何时应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哪些项目应计入综合收益、这些项目应采用何种计量属性以及如何区分净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等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当的标准, 各国都在进行着探索和改革。

三、综合收益项目

笔者在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综合收益报表列报的研究中发现, 由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比较宽泛, 除明确为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外, 其他项目的认定存在一些模糊之处, 加之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一些新的概念不断提出, 却又缺乏明确的概念定义, 导致会计实务中对诸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权益性交易”等概念出现了较多的混淆误用。很多上市公司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对其他综合收益各个项目的金额来源不清晰。因此下面将对报告中各个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旨在为报告的编制者提供依据。

(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

该项目主要受核算中的如下几方面影响: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即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涨, 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利得, 公允价值下降, 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的损失 (报表中以“-”号列示) 。需要说明的是,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分为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 债权性投资使用摊余成本计提本期产生的投资收益, 本期可实现的损益受企业确定的实际利率影响, 通过阅读年报, 笔者发现上市公司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很少出现债权性投资, 年报中大部分为股权性投资, 公允价值主要从公开的证券市场获得。

2.处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 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已确认的损益 (即前期已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利得或损失) , 应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入净收益 (即从资本公积中转入投资收益) 。利得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减少, 同时当期净收益增加;损失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增加, 同时当期净收益减少, 两种情况均不影响综合收益的金额。年报中上市公司绝大部分均在其他综合收益表中披露了此项内容, 但是几乎均未披露转入损益的项目及对净损益的具体影响金额。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问题对其他综合收益也会产生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3点:

现有会计准则规定: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 应当予以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

即当确认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资本公积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此时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尚未终止确认, 但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损失已经转出, 即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中成为重分类调整事项从其他综合收益此项目中转出, 使得本期净收益减少。

(2)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工具的减值转回不再影响其他综合收益列报金额, 因为它是通过损益转回的。

(3)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在该权益工具价值回升时, 应通过权益转回,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是,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转回。

允许转回减值的权益工具在价值回升时是通过所有者权益转回的, 即通过资本公积转回, 使得其他综合收益此项列报利得增加。转回分录为:

4.上述影响均需要考虑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的差异的问题, 调整所得税对该项目的影响。

现以一实例来解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由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列报金额的形成过程。

某企业2011年3月5日购入某公司普通股股票4 000股, 每股价格11元, 各项交易费用330元。企业将其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购入时会计分录为:

2011年12月31日, 股票价格上升, 每股价格上升为每股11.87元, 共升值4 000×11.87-44 330=3 150元, 会计分录为:

2011年12月31日, 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为3150×25%=787.5

2011年12月31日, 企业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报的项目及金额为: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 (损失金额) :3 150

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所得税的影响:787.50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0小计:2 362.50

(二)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此项内容主要受如下核算的影响:

1.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 投资企业应按照持股比例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 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此时造成企业其他综合收益此项目利得增加或损失增加。

2.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 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转入“投资收益”。此时造成重分类调整金额增加, 利得转出会造成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 同时净收益增加, 损失转出导致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增加, 同时本期净收益减少。重分类调整的金额对综合收益的总额不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处理均建立在合理已分重分类调差损益的前提下。

3.上述项目均需考虑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调整所得税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现举一实例说明:

2011年8月7日, 甲公司出售所持B公司10%股份, 取得价款2 000万元。原持有B公司40%的股份, 对B公司有重大影响, 采用权益法核算。出售时, 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7 500万元, 其中:成本6 000万元, 损益调整1 000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500万元。甲公司出售该长期股权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

所得税影响额为250×25%=62.5

2011年12月31日, 被投资单位B公司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为5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为150万元 (500×30%) , 会计分录为:

所得税影响额为150×25%=37.5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分享的利得 (损失金额) :150

减: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分享的利得 (损失金额)

产生的所得税的影响:37.5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187.5

小计:-75

(三)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项目

此项内容主要受如下核算的影响:

1.现金流量套期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和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应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期末公允价值上涨, 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利得, 公允价值下降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的损失 (报表中以“-”号列示) 。

2.被套期项目为与其交易, 且该预期交易使企业随后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 原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 应当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影响企业损益的相同期间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已确认的损益 (即前期已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利得或损失) , 应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入净收益 (即从资本公积中转入投资收益) 。利得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减少, 同时增加当期净收益;损失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增加, 同时减少当期净收益, 两种情况均不影响综合收益的金额。

3.企业预期原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净损失全部或部分在未来会计期间不能弥补的, 应当将不能弥补的部分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已确认的损益 (即前期已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利得或损失) , 应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入净收益 (即从资本公积中转入投资收益) 。利得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减少, 同时增加当期净收益;损失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增加, 同时减少当期净收益。两种情况均不影响综合收益的金额。

4.上述影响均需要考虑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的差异, 从而考虑所得税对该项目的影响。

现举一实例说明:

2011年1月1日, 某公司预期在2011年6月30日销售一批商品X, 数量为100 000吨。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 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工具合同Y, 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商品销售在数量、质次、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 并且衍生工具Y的结算日和预期商品销售日均为2011年6月30日。2011年1月1日, 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为零, 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为1 100 000元。2011年6月30日, 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上涨了25 000元, 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25 000元。6月30日, 公司将商品X出售, 并将衍生工具Y结算。公司采用比率分析法评价套期有效性, 即通过比较衍生工具Y和商品X预期销售价格变动评价套期有效性。公司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假定不考虑衍生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 D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 2011年1月1日, 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2) 2011年6月30日。

所得税影响金额25 000×25%=6 250

(确认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所得税影响金额=25 000×25%=6 250

当期产生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利得25000

减:所得税影响金额为6 250

当期期末同时转入损益的净额为18 750

小计:0

(四)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根据外币折算的“资产负债表”中“报表折算差额”填列其他综合收益中的该项目金额;根据当期转入损益类科目的金额, 分析填列“处置境外经营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净资产减去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股本, 累计盈余公积及累计未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上述处理是根据现有会计准则作出的一些解释和说明, 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调整过程中还需规范与综合收益相关的业务处理方法, 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 力争在核算阶段就进行明确的划分, 建议在会计核算上单独设置。权益类会计科目“其他综合收益”, 将明确为其他综合收益的交易或事项, 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计科目;或者在资本公积下设置“其他综合收益”二级会计科目, 将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与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彻底隔离, 避免继续出现混淆, 也便于统计数据填列报表项目。

摘要:财政部于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财会[2009]8号) , 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与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 首次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 要求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同时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进行了相应调整, 并要求上市公司在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在现有报表中,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项目被明确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由于在新会计准则中其核算方法存在一些模糊及难以确认的事项, 使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如何形成比较模糊, 有可能造成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不够准确。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综合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及2010.

[2]程春晖.综合收益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M].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4]王辉.综合收益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刍论 篇11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在操作中要具有生活特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意实效性,要有竞赛性,要力求多样化,还要追求社会性。〖JP〗〖HTH〗关键词〖HTF〗: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六个问题〖HT〗〖KH*2/3〗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应予以高度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在综合实践课中,要求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与体会。具体操作时应该把握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HTH〗一、语文综合实践课要具有生活特色〖HT〗〖JP2〗生活是语文教学的鲜活源头,语文教学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才能产生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滚动效应。因而,只有开其源,才能活其流。例如,七年级的语文活动“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单调沉寂的书卷气,把学生整体推人“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翻阅书报杂志,考辨村口街头用字,区分正误,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刊误表递交有关部门。学生在活动中不但增长了知识与能力,还在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中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这种“正字活动”所繁衍出的内容、层面及效应,所显现的持续生命力,是以往单纯的纠正错别字练习无法比拟的。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就是将课堂内外知识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达到课内练功底、课外强能力的效果。〖JP〗〖HTH〗二、语文综合实践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HT〗语文活动既要把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发挥出来,同时也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强调要独立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活动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而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积极参加活动,绝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另一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以调动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对学生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HTH〗三、语文综合实践课要注意实效性〖HT〗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形式无疑应尽量活泼有趣,但在活动的过程中,绝不能因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了教学有效性语文综合实践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教师特别要考虑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选择活动形式,考虑活动过程必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能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富有成效,使每个学生乐于参与,学有所得。〖HTH〗四、语文综合实践课要有竞赛性〖HT〗创设良好的竞赛情境,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性格与特长,是活动的意义所在。初中语文1-6册都编有“语文活动”,大多数活动都有评比、展示和颁奖等程序。活动中的“评优”、颁奖,都是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进行的,透明公正。“评优”这一环节如运作适当,对学生将会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活动中可以适当提高“优秀”级别,扩大奖励面,奖励的项目可以增设一些类别,如“进步奖”“组织奖”“积极分子奖”等,以鼓励中间层,促进差生的参与和进步,达到班级整体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可增加活动的开放性,向报纸、杂志等推荐优秀作品,邀请专家亲临指导,与有关单位、兄弟班级“联姻”,于竞赛中取长补短。〖HTH〗五、语文综合实践课要力求多样化〖HT〗每次“语文活动”都应不拘一格,广泛联系实际,面向活跃的有创造力的学生。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热情投人,而且还能调动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文的各种能力。例如,初中第3册的“语文活动”为课本剧演出,这个要求本身有一定难度。有的教师将此活动与影视中的“小品”形式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构思一段情节,分配几个角色,设计一套对话,再适当加一点舞台提示,由此便构成一幕话剧。由于现实生活广阔,可供联想的“小品”甚多,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兴趣勃发,一个个取材于实际生活或教材的剧本很快就设计出来了。学生在排练演出中也激起了极大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语文综合实践课不应受空间限制,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均可成为适宜的活动环境。〖HTH〗六、语文综合实践课要有社会性〖HT〗〖JP2〗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时,除了课堂外,还可以将其拓展到校园之外,通过活动范围的扩大开拓学生的视野。语文的人文性甚广,不是几十篇课文就能涵盖的,如果能将学生带到社会中,让学生亲身去体会和感悟,那么所学到的知识将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某校的一位教师把一次活动课在学校附近的风景点展开,课前要求学生到郊外风景区游玩时,抄下自己看得懂的一首古诗或一篇题词。活动中,学生兴致勃勃地寻找摩崖石刻,从所认识的熟字中去揣摩诗句,彼此讨论争辩。不懂之处,便请教过往游人,气氛非常热烈。活动结束时,大家都抄到了满意的古诗或题词二这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风景点成了学生的课本,旅游者成了客座教师,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这样的活动课何乐而不为呢?”〖JP〗〖JP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虽有固定的系统教材,但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可变因素,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研究。〖JP〗〖HT〗〖KH*2/3〗〖HTH〗参考文献:〖HTK〗[1]杨杰.对新课标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应利英.语文综合性学习实例谈[J].浙江教育科学,2005(04)

《地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篇12

2.通过对地震灾害的分析, 提高研究问题时透过现象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

3.通过设计和制作净水装置, 简易地震仪, 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本活动是在高一地理课学习了有关地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内容涉及地震的形成, 分布, 地震测报和抗震减灾自救等方面, 活动形式多样, 把地理, 历史, 化学, 数学等相关知识综合运用, 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

活动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尤其要特别鼓励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 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 达到综合课的教学目的。

课时:3课时左右

综合能力训练活动:

1.地震常识

读下列图, 回答或讨论:

(1) 图中显示的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就自然分布看, 它们集中分布在全球两大地震带, 即___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地震带。

(2) 从大地构造的角度看, 这些地震都分布在板块构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就你所知, 我国历史上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的地震是________地震, 解放后损失最大的地震是___________地震。此外, 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大地震吗?

2.防震常识

(1) 学校防震 (通过演习指导学生掌握防震方法)

A、引导学生有序撤离教室, 到达空旷地区

B、指导学生躲在课桌下保护好头, 心脏等重要部位。

C、指导学生掌握“伏而待定法”

(2) 家庭防震 (知识介绍)

如果你已经受到可能发生的地震警告, 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最新报道和建议, 如建议关掉煤气, 电源, 将大而重的物体从高处拿走, 移走悬浮重物等。

准备以下物品, 以备急用:新鲜淡水和应急食物, 手电, 灭火器等。

远离那些可能落下来砸着你的东西, 在户外的树木可能连根拔起, 小镇中建筑物即使足够牢固不会被毁, 碎石块也可能滑落。逃到空旷处最理想。

3.抗震减灾

(1) 背景介绍

一般讲, 氯气在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 在地震中的危害也比较普遍, 氯气扩散会使人受到强烈刺激:眼睛, 喉咙, 鼻子, 皮肤和胸口都会感到剧烈疼痛, 在抗震救灾现场和氯气打交道的机会很多。

(2) 查阅资料, 全班讨论并填空

A 、 遇到氯气危害时, 应弄清当时的风向, 人应到____________________风处避难。

B、避难行动时, 人们应该用________捂住鼻子。

C、如果现场有氨气时, 最好能吸入一些氨气, 这对防止氯气中毒有一定好处, 这是因为_____。

D 、 对氯气中毒倒的患者绝对不能进行人工呼吸,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 全班大讨论

如果你处在一个燃烧的封闭的房屋里, 你该怎么办?

(4) 分组演示

现有两个灭火器和两个装有纸屑的铁桶, 要求每组派两个代表在20秒之内把铁桶中的火完全灭掉。

4.地震测报

(1) 背景介绍

地震时, 在距震中一定范围内, 人们先是会感到地面上下颤动, 继续而又会感到大地在水平晃动, 人们根据大地上下颤动和水平晃动的时间差, 即可以大体上判断震中的远近。一般讲, 距震中越远, 这个时间差越大, 距震中远近不同, 人们采取的应急措施不同。一般讲, 用8cm乘以时间差的秒数即为震中距 (km) 。

(2) 检索信息并填空

地震发生后, 确定________的确切位置,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十分重要, 这项工作通常是_________以上的地震台共同完成的, 测报的主要依据是各地震台利用地震仪观测到的该次地震的地震走时差。

地震前兆是测报地震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情况下地震前兆有如下几项:地下水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社会调查

走访地震局, 了解地震走时差与震中位置的确切关系。

(4) 制作、演示、讲道理

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净水装置, 然后对同学们进行演示, 并说说其净水原理。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地震波都是由横波和纵波组成的。

B、一般情况下, 离震中越近, 烈度越大。

C、震级通常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 震级越大, 能量越大。

2.动手制作简易地震仪。

3.地震时震区某化工厂引起火灾, 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保护人身安全, 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 将采取哪些合理的灭火方式?

A、溴氯二氟甲烷灭火B、水灭火

上一篇:加体育教学下一篇:防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