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2024-11-18

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通用10篇)

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1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进一步了解全校教师对培训的需 求、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切实提 高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师培训工作 的质量,学校搞了这次调研。

一、学校教职工现状 一中现有在编教职工 271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58 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职称的 39 人,具有中级职称的 102 人,具有初级职称的 105 人,见习期 12 人。省级骨干教师 4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 11 人,市级骨干教师 15 人,区级学科 带头人 31 人,区级骨干教师 45 人。教师的岗位设置及学科 结构合理,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实施校本培训的情况 实施校(一)全员培训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由教育部门组织的对学科教师进行的新课标、新理 念、新教材的培训。二是由各校自行组织开展的校本培训。在方式上采取集 中、分散、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由学校指定一位领导作为主讲人,对所讲内 容认真备课,形成教案,在讲授过程中,要求全员教师认真 听讲,仔细记录并写出培训心得。分散培训:由学校确定学习内容,或自行确定内容,利 用课余、业余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并做好学习笔记。

走出去: 选派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进修、考察,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先进经验及做法带回校内,进 行两级培训,使全员教师受益。请进来:聘请专家、骨干教师搞讲座、讲课、解惑答疑。此外,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也加大了培训力 度。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课件制作的培训,使教师运用现代 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

(二)骨干教师的培训 一是,集中培训。即每年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二是,校本培训。学校为骨干教师的发展成长,制定骨 干教师培养计划,对骨干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在参加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骨干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求骨干教师带头转变观念、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以此促 进其他教师共同提高。

(三)新教师的培训 新教师是未来教育的希望,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有生力 量,因此,加大对新教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力度十分必要。此外,学校还根据实际,制定培养计划,实施“1235” 工程,即:一年上路、二年合格、三年骨干、五年名师,为 使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担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还开展 了“徒拜师、师带徒”活动,在活动中明确目标、责任,有 效促进了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三、调研后的思考 1.在培训时间上,扩大多元化培训模式,将集中培训、脱产轮训
、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结合,让教师自己选择合适 的时间培训。尽量不要占用教师假期、双休日等休息时间搞 培训。

2.在培训内容上,培训应服务于教师实际需求,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什么。可逐步采用菜单式培 训方式,开学初,以菜单形式列出每学期培训的内容,每位 老师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让培训更有针对性。3.在培训形式上,要更加灵活多样,更注重实际可操 作层面的培训。从专题讲座为主逐步走向课堂,多聘请“名 特优”一线有经验教师上示范课。将听课、评课、研讨、互 动交流相结合,真正提高培训的实效性。4.对培训结果的考核,可多元考核,除考试外,还可 考虑用上交软件、论文、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形式。5.从培训主体上,建议将学校定为培训主体,这样可 以使培训更能符合教师实际,切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具 有更强的针对性。6.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在安排培训时,尽量考虑到 教师实际情况,方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严格管理与人性 化管理相结合。


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2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感觉美育的内涵简单说就是真善美的教育。我们用“德育活动展示美、学科课程渗透美、体育运动体现美、环境建设陶冶美”的办学实践,将美育思想渗透到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在各项审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努力形成学校的美育文化。

一、德育活动展示美。

德育工作处处渗透美的教育,德育活动处处展示美育的成果。学校的德育特色活动有责任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

(一)责任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责任教育,把升旗、打扫这些常规都列入德育课程。学会升旗、学会打扫、走好路队。规范管理贯穿在“责任型”德育活动中。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在操场上举办由学生策划并实施的“责任大舞台”才艺表演。主要内容:

(1)“这里龙光灿烂,夸夸身边的同伴”。挖掘最美老师最美学生学生内在的美的因素展示给大家。

其中学生为老师颁奖是我校的一个特色。学生在责任的感召下,触动了内心的美好,学生自发颁的第一个奖——奖给校长:“你是火种,点燃了每个人的心灵”。后来自发颁给他们心目中最敬爱的、最敬业的、最勤勉的„„老师。让教师们领受比劳动报酬高贵百倍的人的体面、尊严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机会。

(2)调动资源,形成家校合力。定期开展亲子共成长——大型感恩家长会;布置亲情作业;家长讲班会;悦纳社会各界对“责任型”校本德育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家校牵手的和谐美。

(3)每天课间操时间学生都要跑士气操,定期举办“士气操”比赛活动。“五星创牌”活动;班级“图书角”;班级文化评比;“我的责任我承担”系列主题班会;责任承诺书;每天责任手册,进行积极心理暗示;让教室、墙壁、花池、道路、树木都成为承载责任的空间和天地;大力倡导“看得见的德育”。为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信心教育。上午上课前喊班级誓言,下午上课前唱励志班歌、定期召开★替每一个孩子着想 四年龙中 受益终身★

励志讲座,每个学期都有计划地观看中外著名的励志视频,以培养和扶植学生的信心,体验积极上进的美好氛围,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美的内涵,从而做一个自信的人、有能力创造美也带给别人美的享受的阳光少年。

(三)感恩教育。打造感恩长廊。

感恩演讲。我校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一次“亲子共成长”的大型感恩演讲活动。“百善孝为先”,孩子和家长在声情并茂的演讲中,在触动灵魂的感恩体验中,相拥相抱的感人情景,相信凡是参加过我们学校感恩家长会的人,都终身难忘。

感恩作文。学会感恩,学会表达,学会把爱说出来。感恩作文,张贴在宣传栏、走廊上,这里都是爱的呼唤。

亲情作业。学会感恩,孝徳先行。为父母端一杯茶,洗一次脚,做一顿饭菜,进行一次谈心,制作一个感恩小礼物活动,让父母切实感受到子女的孝敬之情。在端茶递水中,在洗脚中,在亲手做的饭菜中,感谢父母,感受父母日复一日的无私付出。

把这些活动记录,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张贴级部走廊,打造一条感恩长廊。

二、学科课程渗透美。

每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美的资源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美的载体。语文、数学、化学这些国家课程;民族传统、安全环境这些地方课程;书法、剪纸、健美操、崇德悟道等校本课程„„都有各自的美育天地。每一位老师就是一个美育老师,在学术、专业上成为一线专家。在教学过程中践行美、传递美。将美育贯穿于课程教学中。

我们通过四个途径在美育中发展学生智力:社团、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环境。学生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个学校?喜不喜欢这个教室?有没有他最喜欢的课程?美育活动让这些得到了实现。让孩子的想法,在学校里得到实现,让孩子找到兴趣,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参与、动手。美的教育,做到位,做到孩子心里。家长希望给孩子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我们学校努力适应家长的需求,如同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一样。同时,我们的教师也正努力做到,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只有这样的教育教学,才是真正的美育,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体验美、领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替每一个孩子着想 四年龙中 受益终身★

三、体育运动体现美。

通过士气操、阳光大课间、体育课、健美操课、竹竿舞、呼啦圈等特色体育项目,以及运动会、会操表演等,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发有为、善于合作、敢于竞争的精神品质,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体态,积极的心态,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运动之美、生命之美、健康之美。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这些阳光体育活动,以美养性,健康生活,享受工作。

四、环境建设陶冶美。

打造优美的校园外部环境,并将打扫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保持爱护这样的美好环境。谁都不会在红地毯上吐痰。美的环境陶冶人的性情。

打造和谐的内部人文环境。

1、构建学校的文化管理机制的人文环境,做幸福教师。学校给老师集体过生日,请形象顾问做保健讲座等,通过多种形式,让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让每位教师都感觉到职业的幸福,2、建设家校同盟会,家庭、学校、社会拧成一股绳,合力做好龙泉优质教育。智慧地化解好社会与学校、校长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我这五种感情纠结,激发五个效应,(即大棚效应、熔炉效应、暖炕效应、臭豆腐效应,刨树坑效应),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教育的实惠,每个孩子都在自身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收获,让美育落脚到高质量的平民教育上。

问题和不足:相对随意,美育还没有形成系统。

展望:领导、学校、教师对美育的开发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将内外环境、人文因素高效为美育所用,让学生拥有健美的体魄,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龙泉教育的希望。

上店一中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 篇3

上店一中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78人,在校学生1562人。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信息化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校园信息化程度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一、抓领导,确立岗位分工责任制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努力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师训专干和信息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实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同时,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制定了《上店一中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要求与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展开督查推进,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截至目前,学校拥有计算机教室一个,61个学生机位;办公用电脑15台; 学校通过各种方法鼓励教师自购电脑,现已基本达到教师每人有一台工作电脑;24个教室均配置了电子白板或多媒体电脑设备;2013年学校引入10兆带宽光纤,基本达到校园网络全覆盖;投资40余万元的录播教室即将动工。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初步建立起各个学科的课件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三、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

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校领导班子在日常课堂督查中把课堂信息化作为重点来抓,促进了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2、在用好上级电教部门为我们提供的光盘资源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3、抓好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按照上级课程开设标准要求,每个班级每周要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但由于我校实际条件的限值,目前只能满足每个班级每周上一节信息技术课。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我们狠抓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学校要求信息技术课的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课堂的容量,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得到充分的练习,基本达到课纲要求的课程标准。目前,我校的八九年级学生基本能够按照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4、通过网络建立学校教师间的沟通:

2010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群,通过群的建立实现学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5、“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按照上级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人员,信息中心人员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各个职能岗位的职责,责任到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领导小组深入课堂指导交流,并定期组织教研组研讨课、示范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促进全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晒课、上传优课,并利用网络平台共享资源。截至目前,我校教师全部注册,63人完成晒课81节次,上传优课28节。

6、信息化教研竞赛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组织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竞赛活动。近年来,我校共有6人次获洛阳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奖项;4人次获洛阳市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课件、论文)奖项。

四、抓培训,确立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熟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的广泛性实用性,我校安排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对全体老师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教师的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使老师们获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我们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力争做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截至目前,我校全体教师均能按要求达到浏览网页、下载资源、制作课件、熟练使用电子白板的能力。

虽然我校在信息化运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的差距和不足:计算机专业教师及教室紧缺,不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设和真正实现学校网络化、信息化。

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4

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2011年 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磁县一中,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借助这次教育督导评估活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磁县一中打造成一所全市一流、全省有位的名牌示范性高中。

下面,就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办于1951年,占地300亩,现有教学班84个,在校生4680人,专任教师328人,其中拥有硕士学历教师10人,市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0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7人、市级6人,省师德标兵1人。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兴校、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责任为动力,以爱心育人才,以质量树形象,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特色,以人格铸卓越”的办学思想,努力瞄准打造“学习型学校、服务型教育、研究型教师、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2月,我校以较高标准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学校”、“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邯郸市文明单位”、“邯郸市高考成绩优秀奖”、“邯郸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磁县教育教学工作红旗单位”等百余项荣誉,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学科、文艺、体育等各类竞赛中获奖,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二、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我校原址位于县城内鼓楼东侧孔庙故地,占地面积小,条件落后,改造难度大。2006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投资2亿元易地新建一中。2008年8月,学校实现整体搬迁,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新校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功能分明,布局合理。教学实验区厚德楼、博学楼设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笃行楼各学科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室设施齐全,计算机教室设备一流;图书馆藏书26万余册,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30余万册,方便师生阅读;博艺楼设有音乐、美术、书法教室和舞蹈排练厅;汇知堂设有多功能厅、才艺展示厅和教学演示厅。体育活动区建有篮球场、排球场、全塑胶标准田径场和人工草坪足球场。生活服务区师生宿舍楼实行公寓化管理;食堂、超市实行竞标承包,合理经营,服务一流。

迁入新校区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完善学校配套设施。筹措资金60余万元,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了隔离式办公桌椅。筹措资金50余万元,购置150台计算机,装备了全市一流的电子阅览室。投资20余万元,装备了通用技术实验室。争取资金46.3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考务平台暨教学监控系统建设。先后投入61万余元,安装视频监控。筹资300余万元,为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安装空调。与网通公司合作,为学生 宿舍安装固定电话660部。投资20余万元,安装草坪音响,实现广播系统覆盖全校。筹措资金29万元,在浴池顶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对食堂蒸汽锅炉进行了改造。校园东扩工程完成征地兑付、围墙圈建和地表清理工作,争取资金570万元(征地兑付500万元,围墙圈建70万元),目前正在对规划设计方案、图纸设计进行论证。先后争取上级教研课题经费100余万元,确保了教研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深化改革,狠抓管理,努力打造一流领导队伍

加强班子建设。学校现有校级干部6人,平均年龄43岁。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具有中学高级以上职称,都参加了省级校长业务培训。领导班子始终注重自身建设,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党性修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领导能力。班子成员分工合理,团结协作,工作运转高效。

深化管理改革。学校不断深化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先后在中层干部任免、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使一批有抱负、有才能、作风正、务实开拓的年轻中层干部脱颖而出,充实到处室和年级管理岗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方面,我校构建“双级部制”管理模式,将一个年级分为两个平行级部,形成竞争机制,不断强化对级部的考核,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

狠抓日常管理。我们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坚持周例会制度,对上周工作进行通报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坚持领导带班值周,加强学校常规督导检查,随时发现并解决管理问题。三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科学理顺处室职能,重新汇编了规章制度并集印成册,确保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四、强化师德,提高师能,努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们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开展了“三不做,八不准”和“三师”活动,要求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言传身教,并 把师德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强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一是激活教师队伍。根据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需要,近几年,我们严格招聘程序,先后从天津师大、四川师大、河北师大等院校招聘青年教师80余名,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改变了我校教师队伍结构老化和结构短缺问题。同时,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由级部主任依据上学期教师综合积分,选聘任课教师,落聘教师待岗培训,实行末位交流机制,增强了广大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在校本培训方面,我们坚持专业引领与个人反思、同行互助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组织教师全员参加省新课改远程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上海建平中学、江苏、宁夏等学校参观学习。利用暑假及例会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改、高效课堂专题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实施青年教师成长“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一帮一”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讲座,对其进行硬笔书法、简笔画等基本功培训。

三是强化班主任管理。严格班主任队伍选拔,选择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新老班主任经验交流机制,定期举办班主任基本素质大赛,促进信息沟通,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邀请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和洋思模式学校河南永威学校副校长李富兴到校对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使班主任队伍教育理念更新,眼界开阔,提高了工作技能。

四是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制定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与细则,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教师实行量化考核,加大班主任工作在教师考核中所占比重,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使教师评价更加公平、公正。通过考核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建立了教师业务成长电子档案,根据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采取自评、组 评、跟踪评、阶段评、综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完善教师业务成长档案的记录功能、学习功能和评价功能,使教师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状况,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六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公示制度,设置校长信箱,健全教代会、教学评议制度等,创建健康心理环境,把尊重、理解、关爱、宽容的人文关怀与规范、制度、考核、评价的刚性管理融合起来,为教师创设了愉快的工作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努力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抓实常规,夯实基础,力求课堂高效。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公开课和常态课相结合,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人人上一节展示课;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同学科上一节研讨课;青年教师上一节汇报课。在此基础上,借鉴名校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 “四步导学法”,即:学导结合,合作探究,检测提升,总结反思。积极引导教师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式和手段,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有效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需要。目前已申报省级教育教研改革成果。

坚持常规教学研究。学科组活动坚持做到“四定、四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场地、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年级学科备课组做到“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查方法。我们要求教师按时出席、认真参与备课组活动。教科研处指派专人检查,年级随机抽查。定期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在全校开展了立足本职的岗位练兵活动,健全教学开放日活动,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学校被市教科所授予高中语文、政治学科“教研基地学校”。英语教研组荣获市“优秀教研组”称号。近几年来,我校在省、市讲课比赛中,50名教师获奖。

六、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稳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完善学生管理机制,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学风校风日益纯正,学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一是加强德育机制制度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制定完善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学生成长指导制度,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自我发展。健全学生会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每学期开展“开端良好班级”,定期开展文明示范班、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加强了家校联系和沟通。

二是加强爱国、感恩、励志教育。坚持对高一新生军训,坚持周一集体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教育周、主题班会,利用早操时间宣讲时事政治,组织学生聆听《磁县辉煌的革命历程》主题讲座、观看感恩励志教育影视,邀请全国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老师到校举办感恩教育报告会。树立德育典型,组织全校学生学习索鹏飞同学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精神。2010年高考期间索鹏飞被国内多家知名媒体报道,后被河北科技大学录取,近期又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三是开展系列德育活动。相继举办了弟子规、中华经典诵读、“辉煌六十年”、“历史的选择”读书演讲和主题征文,组织了“喜迎两岸论坛,争做文明使者”签名活动和向西南旱区捐款。抓住学校组织开展重大活动的契机,充分发挥学生志愿者团体的服务和保障功能,强化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打造学生志愿者品牌,荣获“邯郸市优秀志愿者团体”称号。

近年来,我校继续保持了省“国防教育先进学校”、市“德育示范学 校”荣誉。郝锦霞老师荣获“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七、以人为本,培树精品,努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文化打造。成立了校园文化工作室,对校园文化精心设计打造。对全校楼宇命名,赋予文化内涵。对图书馆、教学楼走廊墙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在图书馆布设了华夏文明、教育部直属大学简介、名家治学、中国绘画欣赏等文化景观,在教学楼布设了二十四孝、教育名家等传统教育展板。开展了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和食堂文化建设,利用文化橱窗,积极宣传获奖师生、安全法制和防灾减震等内容。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展示了校本文化内涵,展现了师生的精神风貌,达到了文化育人的教育效果。

注重艺术教学。适应教育多样化需求,成立艺术部,招收音乐、舞蹈、美术特长生。加强艺术生训练,举办了示范教学音乐会和美术作品展。组织学生参加市县、文艺汇演,获得多个奖项;报送13幅学生书画作品参加2010年河北省中小学生书画比赛,3幅获二等奖,10幅获三等奖。近几年来有42人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重点院校艺术专业录取。

加强社团建设。认真开展了“六爱塑魂”(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和“双爱好”(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体育或艺术技能)活动,成立文学、球类、音乐、舞蹈、美术学生社团,举行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和比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发挥。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和读书节活动,开展了硬笔书法、绘画、演讲、文艺汇演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突出体育教学优势。充分发挥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优势,招收了体育特长班,加强特长体育教学。自编广播健身操,坚持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三操”制度。每年举行春季、秋季田径运动会,组织举办篮球、乒乓球、健身操、太极拳等比赛。成功举办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屡次 刷新县、校记录;两次协办全县乡镇县直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承办了邯郸市第六届中学生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荣获14枚奖牌,其中金牌5枚。承办了全国第21届“飞跃杯”田径锦标赛和邯郸市第七届中学生体育节健美操比赛和篮球比赛。李珊同学参加河北省县级市中学田径运动会,获跳远冠军。在河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预赛中,我校作为邯郸市唯一县级中学参赛校,4名学生参加了6个比赛项目,分别取得第2、4、8名优异成绩,均入围决赛,其中3人5个项目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通过本次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我们发现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办学条件方面,校园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学生管理方面,对学生的疏导和德育渗透,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教育教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培训,进一步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一定会借此次省教育督导评估的东风,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省市人民政府和各位督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怀下,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磁县乃至全市全省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迎市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篇5

校长马成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莅临我校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们洪州小学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去年我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特别是在乡教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了市规范化验收,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同年7月被批准为“1751”项目跟进学校。今年,又被评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学校依靠广大教职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上级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在改善办学条件、开展教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领导班子分工明确,人员精干。领导干部做到了“一个深入”、“两个带头”、“三个到位”,即深入工作第一线;带头吃苦奉献,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管理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成为了“政治过硬、思想领先、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集体。

二、精细管理,打造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具有针对性、长期性、实效性、多层面、多角度、内容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使学校形成了一支有理想、讲奉献、重师德、精业务的教师群体。

1、加强师德修养,形成了一支“团结拼搏奉献”的教师群体。

我调入这所学校与全体教职工并肩走过7年的岁月,我深切感受到了洪州人“团结、拼搏、奉献”的崇高精神。

① 团结精神。教职工具有团结精神,主要表现在:团结合作,相互帮助 共同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个人出智慧,集体出成果。由于有了团结精神,洪州人连年创佳绩,使我校在乡综合评估中7年连续第一。

② 拼搏精神。教职工具有拼搏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勤奋工作。二是 早贪黑,不讲待遇。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早出晚归,劳碌奔波,也无半点怨言。

③奉献精神。教职工具有奉献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服从安排,任劳任怨。洪州小学原来是李茂吾中心小学,是从去年新农村改建后迁到这里的。来到新校后,许多东西需要重建,校园的花草树木需要从旧校移植过来,学校由于学生少,资金不足,这些老教师们就利用双休日时间,男教师刨树、挖坑,年过半百的女教师就用小车推,天寒路滑,车子倒了竖起来,人跌倒了爬起来,就是这样她们用自己的双手,装点着校园,打扮着教室,装饰着走廊。一年来,他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星期天。

2、坚持科研兴校,立足校本科研,推进课改工作。

1、加强教师校本教研培训,建立 “终身教育”学习机制。通过经常性学习、集中教育与定期培训相结合,政治理论、岗位职务、业务技能、学历培训“四位一体”的培训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基础。深入持续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开展教师观摩课、名师展示课、汇报课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和空间,增进教师交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创新与特色

我校开拓创新,进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本课程。经过认真思索,我们形成了共识:几年来,我们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制定了“以孝弘德,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进入我们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们学

校浓厚的墙壁文化,有孔子、孟子、庄子等名人的孝德警句,充分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一楼的楼道文化是感恩主题教育,二楼的楼道文化是“孝德教育长廊和习惯养成教育”,三楼的楼道文化,是走进名校为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而重自陶染他们,启迪他们扬帆远航。各个专题都配有图画文字说明。

四、坚持质量立校,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加大了教学督查力度。一是坚持领导听课。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听课两节以上,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二是加大常规检查力度。从晨读、下午自习辅导、晚自习上岗到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每天有检查,每月有总结。由于监督有力、反馈及时,对整顿教学工作秩序、规范教学行为,在一定度上起到了保证作用。

2、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首先,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堂教学常规》对每位教师“备、讲、查、批、导”各个教学环节及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如实记录,并在全体会上公布反馈。

3、进一步加强了集体备课。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实行以老带新,加强集体协作,开展教学攻关。

4、抓好课堂主阵地,改革课堂教学摸式。倡导教师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的最佳智能趋向,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五、德育为首,形成健康文明的良好校风和学风

1、紧紧围绕“以孝弘德,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从孝德教育入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本着这个原则学校制定了各项规章

制度。每一项每一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原则而制定的。目前学校学习、生活秩序稳定,形成健康文明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肯定。

2、制度约束规范德育工作。本,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文明班级体考核量化细则、班级常规管理办法、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

3、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规范。根据《小学生日行为常规》、等制度,由校委会、学生会成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对每天课堂纪律情况进行检查记录,纳入文明班集体量化考核,从而使教学制度内化为教师与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了教师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依法治教,坚决杜绝为学生强订教辅的现象。多年来,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会议精神,严格禁止给学生订教辅资料的行为,没有出现教师为学生强订教辅的现象。

5、.建立保学控流责任制,抓好学生转学管理。我校始终将保学控流的责任落实到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我校还强化了学生转学工作,做到有手续,有记录。

6、多管齐下,形成了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进一步完善家长会议制度,围绕学生在进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学校和家长的沟通。

7、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以外,本学

期我校创办了校报,结合重大节日举行了系列征文活动、手抄报大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不但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美好品质的培养,同时拓展了新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体系,充分展现了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开展安全工作

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通过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形成维护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努力营造一个稳定、安全、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6

小吉场镇中心校

一、当前学校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小吉场镇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处,总面积121.3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88个村民组13887户60521人,其中农业人口56243人,现有 4—6岁学前儿童有1747人,全镇共有学校24所,其中完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18所完小,2个教学点。现有学前班教学点19个,学前班20个,有学前儿童796人。

我镇现无公办幼儿园。现有的21个学前教育班属于公办学校附属学前班或者是私人教学班。“十二五”期间拟新建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

我镇无民办幼儿园。

我镇新建吉场镇新街工程正在实施中。吉镇新街规划中有一所配套中心幼儿园,拟在2020年修建完成投入使用。

我镇没有幼儿园,现4—6岁幼儿均是在小学附属学前班(或私人学前教学点)就读。现学前班有学生796人,未入学的有951人。未入园的原因是幼儿家庭附近没有条件完备的幼儿园。

实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后,我镇学前教育入学率逐年上升,2011—2013年幼儿入园率分别是:2011年32.31 %,2012年43.2%,2013年71.73%。

由于我镇没有幼儿园,幼儿教师配备情况、与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的差距,幼儿教师的学历、职称等都不存在。

我镇的民办学前班基本是办在私人的民房里,设备及其简单,除了象普通教育那样有桌椅板凳、黑板外,其余学生娱乐的设备几乎没有。无学历合格的专职幼儿教师。教师除了有一个是幼师毕业的以外,其余私办学前班教师都没有经过正规学校培训。所有学前班都达不到国家办园办班标准。

二、组织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对于民办幼儿园,镇政府坚决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规 1

定,积极支持有办学条件的社会仁人志士投资或举办民办幼儿园。对于私办学前班,要求中心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哪一个村的私办学前班,由村所在的公办学校对其进行管理。其管理主要是学校的常规管理,安全教育管理等。对于办学设施不足的,镇政府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条件不足的坚决让其停办。对于民办学前班教师没有评职称,也没有参与公办学校评优评模。

无论是公办学前班还是私办学前班,学校对其安全工作都特别重视,首先是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安全计划,安全应急预案,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2008年全镇清理代课教师之后,就有了私办学前班,由于中心校对安全工作特别重视,未出现过安全事故。所有学前班都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配备专职保安人员。

我镇学前教育(学前班)所用的教材都是在新华书店统一订购的,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目包括:语言、艺术、数学、社会、科学等,学校在排课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把所有科目排进课表,按照课表上课,不存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经费保障

近年以来,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但由于我镇人口多,本地没有外来经济支持,政府财政较为紧张,没有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黔府发【2011】5号文件关于“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划出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还未落实,政府正在筹划中。

目前在我镇学前教育由公办学校的学前班和私办学前班组成。由于我镇师资严重不足,无论是公办学校的学前班还是私办学前班都是由学生交学费。学校收入的学费除了为学生购买课本、作业本、日常学习用品外,剩余的用来作为学前班教师的代课费,有的学生人数太少,所收费用还不够支付代课教师工资。

四、对策建议、保障措施

当前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缺少专项资金。

2、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我镇所辖学校没有独立的幼儿园,只是在学校利用有限的条件办学前班,且只能满足少部分学前教育学生,相当一部分学前儿童由于没有条件无法完成学前教育。

3、师资严重不足。在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缺编严重,学前教育的教师更缺乏。

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学前教育的办学硬件设备;配备专业的幼儿教师,使学前教育的学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对于提高教育和保育质量,预防和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订购教材,统一制定计划,同一排课,注意平时督查。

对于推进学前教育增量提质的建议:

1、引进外资,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外资,合理安排,多修建幼儿园,最好以一个村或相邻两个村修建一个,能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学。

2、完善园内各类设备设施,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让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家长放心,孩子在园里玩得开心,家长体会到幼儿园才是孩子真正的乐园,从而自愿送孩子到园里上学。

我镇学前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的工作与上级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基层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为吉场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特此汇报

七星关区小吉场镇中心小学校

民办教育调研汇报材料(精) 篇7

我叫程国华,XX年从上饶师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应聘到紫阳中学任教。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工作和思想。

我的成长离不开紫阳中学的发展。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同班的许多同学要么到浙江等地的学校去应聘,要么回原籍准备考本县的公办教师,而我听说家乡婺源办了一所民办高中——“紫阳中学”,而且创办者是省重点中学的领导和老师,就毫不犹豫地来到了紫阳中学应聘。经过紧张的考试、备课、上课以后,我应聘成功了。紫阳中学和我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第二年,我女朋友也来到了紫阳中学应聘,如今也在紫阳中学教语文。

我开始上班时,紫阳中学办学才一年。但紫阳中学从领导到老师到学生,浑身散发的都是勃勃生机:办学时间虽然短,但有特殊的教育理念:紫阳无差生,自觉就是自由;校建绿化工程虽然未全部完工,但管理却是那么严谨规范;领导虽然很忙,但对老师的培养和关爱却是不遗余力;同事之间竞争虽然激烈,但彼此交流合作却是那么愉快。感受着这一切,我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我感觉在紫阳中学这个新鲜的大舞台上找到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这以后,我就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 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好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我要和紫阳中学同呼吸、共命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是值得的。

如今我已在紫阳中学工作了九年,当了九年班主任,完成了高中三个循环的教学,目睹了紫阳中学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和神话:“市重点中学”“省重点建设中学”“省重点中学”“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等荣誉和和称号接踵而至;十年办学,七届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一年一个台阶,北大清华连年有录取,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封闭式管理,分层次教学,家长放心、学生舒心,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而我本人经过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也相继获得“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师”“县优秀教师”“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X年所教的高三毕业班,有两位同学分别获得婺源县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分别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我所教的语文科目,有8位同学的高考成绩进入了婺源县前10名。高考成绩公布,我们任课老师围着校长相拥而泣,所有的努力和委曲在那一刻都得到了释放。

面对荣誉和成绩,我深深的明白:老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创造的平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点点滴滴都是爱,真切关怀显真情。各级领导的关 2 怀激发了紫阳中学广大师生员工工作的热情,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汗水和泪水始终相伴,憧憬和彷徨始终交织。当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法律和法规颁布实施时,我和我的同事都信心倍增,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感觉在民办学校教书有盼头,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无怨无悔;当现实生活中,社会和老百姓不认可我们甚至说我们是“游击队”“非正规军”时,我和我的同事就感到苦闷和彷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已经颁布实施8年了,社会为什么还要用有色眼镜来看我们?我们所教的学生生源质量明显比公办学校要差很多,我们所取得成绩都是付出了比公办学校老师多几倍的努力换来的,因为我们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社会和家长对民办老师的要求很高甚至苛刻,但我们把压力化作了工作的动力。只有学生进步,我们才快乐;只有学生成才,我们才幸福。我们所有的快乐,就是课堂上把知识传给学生,节日里收到雪片般的祝福贺卡。在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表达我们民办中学老师的心声,企盼领导关注。我们老师最大的担忧和不解就是:民办学校的老师和公办学校的老师待遇仅仅停留在“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的法律条款之上,但事实上民办学校老师却不能获得公 办学校老师同等的待遇。比如说,民办学校老师后续保障怎么办?虽然养老统筹金由学校和个人一起按月缴纳,但这是按企业的标准来缴纳的;而公办学校老师无须个人缴纳养老统筹金,但退休后的养老金远远高于民办学校老师。

我们也明白,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各学校的办学层次参差不齐,党和政府也正在逐步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必然有一个过程。在此,我斗胆向各位领导建议:能否建立公民办教师统一的保障制度?能否制定对民办学校的合理评估体系,评出一批优质民办学校进行奖励,解除民办老师的后顾之忧?

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8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要求每位领导做学习研究型教师,勤政务实,廉洁从政,甘作人梯,乐于奉献,团结一致,身先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好排头兵,时时处处当好表率作用。

二、积极稳妥地推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天城移民开发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本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要求,采取岗位设置,本人书面申请,行政研究,取代会通过等程序,落实了教职员工全员聘任(用)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估机制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调动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以德为首

为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以德育处为龙头,成立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如既往地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建立健全了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学校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综合考评制度。

四、招生工作成绩喜人

拓宽了办学渠道,更新了办学模式,同时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今年招收331名新生,与前几年相比,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突破。但交通不便,环境差、教学设施滞后等因素一直成为学校就读我校的瓶颈。

五、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在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暑假对学寝室进行了维修,更换了寝室楼梯,寝室四周粉刷一新。食堂和礼堂也进行了适当的整治和装修,改商店为小超市,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之感。

六、持之以恒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围绕素质教育,加大科研兴校力度,实施科研促课改战略,在抓常规教育管理的同时,从第二周开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大练兵、教学大观摩、教学大思路活动,努力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科研制度,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为培养万州和天城级名师奠定基础。

七、明思路,谋发展,致力于天城职教资源整合新学年我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管理和提高质量为宗旨,明确办学方向,拓宽办学渠道,致力于天城职教资源整合,谋求学校发展道路,争创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万州区精神文明单位,植根万州,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为把天中办成为一所多层次、多专业、有特色的综合高中而努力奋斗。

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9

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校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在2002年10月中旬实施并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这将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我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将我校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基本情况:

中卫市第五小学位于中卫市鼓楼南街。1998年8月建校,尚处在摇篮之中的一所城区小学。全校学生2000多人,有37个教学班,教师80余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大部分教师已经通过了计算机省级测试,学校有学生用计算机室2个,组建校园网一个,多媒体电教室一个,共有计算机110多台。学校有一支年轻有为的管理队伍,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得到了市局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我校“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情况

2002年5月,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一个,全校积极响应,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就此揭开了我校远教工程实施序幕,后来成立了中卫五小远教工程领导小组,总计投入资金近10000元,组建了学校远程教育室。2005年9月底,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全部集成安装完工。10月初,学校又选派教师参加远教培训,以加强他们对各种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能力,回校后分别聘为多功能教室管理员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员。自2003年全面启动来,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全部运行正常投入使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后,将对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现代教育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农民适用技术水平,促进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具体的做法:

1、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按照《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要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发挥农村学校作为当地文化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的作用,为达到‘三教统筹’,农村科技推广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的总体要求。学校成立子以校长为组长的“远教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分管领导,负责处理远程教育相关事务。校领导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总务处大力支持,形成了齐抓共管“远教工程”的良好局面。

2、严密组织、认真实施

在建设方面,按照“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狠抓了建设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准备,按照市远教办有关要求,建立远教工程领导小组,选派专职人员负责对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二是精心选择专用教室,严格按照要求制作铁门、铁窗,安装窗帘,以及其它配套设施,共投入资金达10000元,为工程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明确职责任务,项目学校校长是工程实施的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对校长负责,要求校长和专职管理人员必须全程参与项目实施的工作,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和培训等,及时将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向市教育局远教办和工程安装公司反馈。四是严把设备验收质量关。积极配合市远教办,学校专职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分层把关、验货,做到逐项登记、审查验收,确保了设备准确无误到位。同时积极配合安装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培训等工作,使远教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投入使用。为了规范我校的“远程教育”资料,制作了远程教育工作日志、资源接收日记、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登记册、远程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等,并分别进行归类立卷。

3、组建管理队伍

在我校教师队伍中抽选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师作为专职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县远教办组织的各种培训,并明确了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量和职责,并认真开展了二次培训。

4、组织好各种培训

一是由市远教办、教育局组织、我校选派多名管理技术骨干参加了省、市远教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一级培训;二是一级培训后的管理人员分别对我校教师组织了二级培训;此外,还采取跟班学习、巡回辅导等形式对个别教师进行了重点培训。

5、收集整理资源、发挥各自作用 我校远程教育建成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收集整理各类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积极应用于我校教育教学中。远教IP资源通过点播下载、资源共享、刻录光盘播放等方式开展了大量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课堂实录、优秀的课件、先进的教育理念等教育资源,结合新课程改革,全面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训,大力开展教育教研活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接受现代教育新观念,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资金紧缺,运转困难。我校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两个机房和一个多功能教室每月电费、设备维护就将增加开支5000余元,由于我校实行“一费制”收费政策,难以承担,经费紧缺将严重影响和制约远程教育设备的正常维护、管理和使用。

2、学校教师紧缺,要配备专职的远教管理技术人员的难度较大。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对我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组建一支适应工作需要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把中小学远程教育和党员干部教育结合起来,抓好课件开发和利用,开辟“乡土教材”,进一步做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

2、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把远教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使远教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市一中继续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篇10

东源县人民政府(2011年9月20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教育强县”战略,积极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县工作,学前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园质量逐年提升。按照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我是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东源县有21个乡镇,258个行政村,人口57万,其中农村人口46万;全县现有36所幼儿园,市一级幼儿园6所,县一级幼儿园11所,定位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有14所,在园幼儿10623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落实党政责任,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组织和领导

近年来,我县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同时,把学前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地位,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 原则,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制定并积极实施《东源县发展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县教育局、人事局、卫生局、妇联、财政局、计生委、公安局、建委、物价局、劳动局、民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县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了县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负责、分级管理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发展模式,积极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我县在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多元化发展学前教育,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社会力量办园共同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1.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近年来,县政府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在县城高起点新建了县一幼、县二幼两所公办幼儿园,以公办私助形式新建了县三幼,不但满足了县城学前幼儿入园需要,又为全县学前教育提供了办园范例,辐射带动全县学前教育发展。同时,坚持以乡镇中心园建设为重点,采取政府投入、公办私助、利用 2 布局调整闲置校舍等形式,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完成了1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县政府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作为教育强县(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1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下拨教育创强专项资金2400万元,全面加快乡镇中小学规范化建设和学前教育发展,加大力度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建设,规划到2013年力争每一个乡镇都建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

2.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园建设的同时,我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在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或充分利用布局调整闲置的校舍支持社会力量办园。近年来,我县通过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加快幼儿园新建和改建步伐,新建了顺天镇中心幼儿园、黄田镇中心幼儿园、灯塔芳芳幼儿园、灯塔镇喜洋洋幼儿园、叶潭镇中心幼儿园等21所幼儿园,共投入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改建了仙塘镇东方红幼儿园、曾田镇小博士幼儿园、新港镇童心幼儿园、漳溪镇中心幼儿园,共投入资金300万。此外,随着县城房地产的开发,宝晟花园、滨江花园、君临苑、深业塞纳湾等县城小区已按照县政府要求做好了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划出了预留地。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既减轻了本级财政负担,又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入园需要,促进了学前教育发展。

(三)规范办园秩序,强化学前教育管理

1.严格审批,依法办园。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我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于2006年制定了《关于规范我县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规定》。对幼儿园的管理权属、办园审批、年检制度、招生政策、常规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明晰了分级管理权属,建立了规范的办园审批制度,完善和落实了幼儿园年检制度,防止了因办园布局不合理而引发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对无证办园或办园条件达不到标准的依法进行取缔,杜绝了无证办园、非法办园现象。

2.加强督导,办学行为不断规范。县教育局制定了《幼儿接送制度》《幼儿安全制度》《幼儿园园长职责》《卫生保健员职责》等制度,切实加强了幼儿园常规管理,每学期与幼儿园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对幼儿园的房舍、周边环境、玩教具、车辆进行专项检查。每年,县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定期组织幼儿园年检,对年检评估不合格的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办园标准的,依法责令停止办学,并由教育局吊销其办园许可证。这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园水平,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教育大局的稳定和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目前,我县有专任幼儿园教师514人,其中幼师专业毕业325人,中师以上学历130人,学历达标率88.5%。近年 来,为切实提高幼儿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县积极开展园长、幼儿教师专业培训和观摩学习等活动,先后组织教师参加《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规程》《园长上岗培训》学习培训等,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县城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和帮教作用,精心组织开展城乡幼儿园“手拉手”活动,以城带乡,以优促差,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在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帮助农村幼儿园,全面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东源县是个贫困县,所辖乡镇多且地域广,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园舍不足,全县靠租赁校舍办学的有10所幼儿园,办学条件较差,活动场地不足。二是学前教育覆盖率有待提高,现有36所幼儿园仍无法满足幼儿入园需要,按照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规划,今后几年我县需新建幼儿园17所,改造幼儿园25所,后续投入所需资金缺额较大。三是入园费用过高。县级物价部门对公办幼儿园统一了收费项目(保教费)和标准,收费较适中。但由于目前省市对民办幼儿园收费尚无制定标准或指南,民办幼儿园根据自身办园条件自行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执行,因而出现部分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书费、接送费、伙食费累加后每学期每人达到2300多元。四是车辆接送安全问题有待增强。目前,幼儿园车辆接送幼儿普遍存在车辆不足、接送线路过长等问 题,而且接送车辆都是7座以上客车,需在村道通行,与交通部门有关7座以上客车禁止在村道通行的规定相矛盾。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县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县将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政府投入,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争到2013年每一个乡镇建设好一所中心幼儿园。二是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按照有关标准集中力量建设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优质教育的社会效益;三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改建为幼儿园,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逐年减少学前班在读幼儿人数,实现由学前一年向学前三年教育转变,增加幼儿在园人数,到2013年入园率达到84%以上;四是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五是继续加强教育督导,不断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我县幼儿教育整体实力。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消极态度成因的调研报告下一篇:教育讲座主持词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