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闭幕词(共11篇)
学术会闭幕词 篇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
“**省石油学会第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在这里,我代表会议组委会向本次交流会获奖论文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踊跃投稿、积极参加交流会的青年科技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辛勤工作的专家、评委、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此次会议也得到了学会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我再次代表会议组委会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学术会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各单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数十篇,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沟通、讨论,共评选出_18__篇优秀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交流,由于一些原因相当部分优秀论文没有进行上会交流,希望这部分作者能够理解。这次交流会大家准备很充分,交流比较彻底,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表明了观点,体现了实力,主要呈现了三大亮点:
一是学术水平较高。这次会议收到的____余篇论文,含金量都很高,是大家在工作、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得到的宝贵财富,有幸领略到了博士后、教授、青年学者、专家、工程师们的精彩论文。如_______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在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综合性、表现性等方面均体现比较充分,得到了各位的评委的高度评价。(最好是获一奖论文的论文)
二是论文涉及面广。内容涵盖了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等四大学科。除了大会2位专家学术报告以外,还分了两个会场做专题报告,一是勘探开发领域,有___位代表做了大会交流;二是炼制化工领域,有___位代表做了大会交流。最终大会共评选出____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__篇,二等奖__篇,三等奖__篇优秀奖__篇。
三是参加会议的青年代表广泛程度高、覆盖面大。来自中石油、中石化、国家海洋局在z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与石油地质相关的知名高校都派出代表参加交流会会,报名参会十分踊跃。
会议期间,**油田公司lx教授做了《_________________》主题报告、**大学yyr教授做了《_________________》主题报告,两个十分重要和精彩的主题报告,在青年代表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让他们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收获很大。
此次交流会虽然结束了,但它带来的启迪、思考和相互间的友谊将永远存留于石油工作者的记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最富有朝气和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希望广大石油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实自己,艰苦探索、开拓进取,锐意创新、顽强拼搏,积极创造科技成果,奋勇攀登科技高峰,为祖国的石油化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贡献青春和力量!
最后我再次代表组委会,向为本次会议提供热情、周到服务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踊跃投稿、积极参加交流会的青年科技人员,向出席大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向各位辛勤工作的评委、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学术会闭幕词 篇2
本届大会主题是“科学抗癌, 让生活更美好”, 与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遥相呼应。来自国内外的51位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 430人在33个分会场作分会场报告, 此外还举办了10场卫星会, 交流内容涵盖了当前国内外肿瘤防治的前沿技术、规范治疗、创新理论和最新科研成果。
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首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 授予“肿瘤相关分子HAb18G/CD147在肿瘤诊断及侵袭转移研究中的应用”等4项成果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 授予“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策略研究”等11项成果二等奖, 授予“儿童恶性实体瘤规范性诊断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系列”等15项成果为三等奖。
本届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926篇, 在评选过程中, 40位肿瘤学界著名专家学者从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语言及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本着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共评出中青年优秀论文63篇。由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推荐的景慧医师的《以AKt靶点的异补骨脂查尔酮的抗肿瘤作用研究》等5篇论文获一等奖, 由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推荐的王玉龙医师的《中国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等10篇论文获二等奖, 由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推荐的赵亮医师的《LASP-1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转移》等20篇论文获三等奖, 由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推荐的陈辉医师的《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恶性转化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28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纪念陈梦家先生学术座谈会开幕词 篇3
陈梦家先生(1911年4月12日一1966年9月3日)原籍浙江上虞,出生于江苏南京。1927年考取中央大学,早在学生时代就以其诗人的敏捷才思、横溢才华,出版了成名之作《梦家诗集》。他师事徐志摩和闻一多两位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新月诗派后期的健将,为中国近代文学史留下了光照诗坛的代表作《新月诗选》。作为著名青年诗人,陈梦家先生在祖国危难的20世纪30年代,满腔热情,积极投身抗击日本侵略的爱国活动。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陈梦家先生闻讯立即从南京奔赴上海,参加蒋光鼐将军的十九路军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这时他又以其手中的笔为枪,发表了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慷慨激昂的诗篇——《陈梦家作诗在前线》、《铁马集》、《梦家存诗》等。
在陈梦家先生诗作如日中天之时,他又开始对古文字研究发生极大学术兴趣。此后,陈梦家先生从师于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从此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古文字学研究。他把古文字学作为科学研究工具,进行古史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于商周时代宗教、神话、礼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发表了《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祖庙与神主的起源》、《高裸郊社祖庙通考》、《商代地理小记》、《佳夷考》、《五行之起源》、《商王名号考》、《射与郊》等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影响。年代学是古史研究的基础性研究,40年代前期,他撰写了《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表》及其《考证》,50年代发表《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等论文。1957年他出版的《尚书通论》在诸多关键学术问题上,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上述古史研究成果,奠定了陈梦家先生在这一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使先生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史学家。
作为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先生在甲骨学、商周青铜器学、简牍学等领域,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学术巨著。
20世纪40年代末期,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就已关注并开始甲骨学研究,1952年陈梦家先生调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这为他的甲骨学研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1954年底先生完成了70万言的《殷墟卜辞综述》,该书集中反映了先生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杰出学术成就,尤其对甲骨断代研究有了新发展。《殷墟卜辞综述》至今仍是甲骨学上最有学术分量的通论性著作之一。早在50年代初,考古研究所曾责成先生筹划甲骨文和金文集成的编纂工作,他精心收集了四万多片甲骨文拓本和万余张金文拓本。此后,历史研究所负责编纂《甲骨文合集》之时,考古研究所提供了上述全部的甲骨文拓本。我想当人们看到已经出版的传世的皇皇巨著《甲骨文合集》时,一定会更加怀念陈梦家先生!
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商周青铜器研究,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之时,编写了三集本的《海外中国铜器图录》。1944年至1947年,先生在欧美讲学、访问期间,考察、搜集了流散在当地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资料,汇编成《美国收藏中国青铜器全集》。50年代,先生在考古研究所基本完成了他的中国青铜器研究巨著《西周铜器断代》和《中国铜器综录》。先生在商周青铜器研究中,是较早使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学者,他的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开创了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新时代。先生对西周铜器的彻底整理,为前人所不及。由于陈梦家先生对西周铜器资料的系统、全面、深入的整理,进一步拓宽了西周铜器断代研究的学术道路。正是基于上述情况,1963年4月,夏鼐所长曾委派陈梦家先生主持《殷周金文集成》编纂工作。先生积极投入编纂工作,为筹划和指导这项工作付出大量心血,只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而被迫停止。先生如果在天有灵的话,当他知道为之奋斗的《殷周金文集成》事业已经圆满完成,他也会为他曾经指导过的从事这项工作的青年学者骄傲,我们也将以此告慰故去的陈梦家先生!
在先生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依然钟情于学术事业,为了科学研究而把一切置之度外。先生在60年代前期对汉代简牍的整理与研究,充分反映了作为杰出学者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博大胸怀。1960年开始,先生受命对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木简,居延、酒泉和敦煌汉简进行整理、研究,并于其后出版了《武威汉简》、《居延汉简甲乙编》。在此后几年间,他先后完成了14篇计30万字的汉简研究论文,后结集为《汉简缀述》一书。陈梦家先生的汉代简牍考古学研究,多有创新,他开创了简牍学考古研究领域的新阶段。
学术年会闭幕词 篇4
尊敬的道瑞恩主席、王永志院士,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从9月9日的执委会议至今天的闭幕式,我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同行们共同度过了7天的美好时光。这7天,我像从太空顺利返回一样快乐,因为我们在一起,看到朋友们再次欢聚一堂,我感到无比欣慰、由衷幸福!
本届年会在全体参会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首先,我要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代表本届年会组委会,向年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在过去的7天时间里,来自18个国家的91位航天员,先后举行了开幕式、主题会议、三次技术分会和两次全体航天员大会,走进了北京、天津、西安、深圳的多所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全体与会代表积极探讨、踊跃发言,展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让我们对载人航天的美好未来充满了希望,对未来的国际合作充满了期待。在年会中,全世界的航天员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本届年会无愧为一次载人航天的盛会、和平的盛会、友谊的盛会!“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正是本届年会所希望取得的成果,也是载人航天向更高更远发展的力量所在。
在祝贺的同时,我还要表示感谢。感谢道瑞恩先生为太空探索者协会及本届年会做出的重要贡献,感谢全体航天员不辞辛劳出席会议、参加活动、积极发言,尤其要感谢安迪先生为会议顺利举办所做的大量协调工作,也要感谢我们的航天员家属们,你们是美丽的`使者,一定会把中国的文化、美食、胜景向世界传播。我要感谢来自中外新闻机构的记者朋友们,没有你们对人类探索太空事业广泛而深入的报道,就不会赢得世界各地人们对这项事关全人类福祉的伟大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我还要感谢大会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感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航天员中心的诸位同事,感谢默默奉献的会务公司员工、安保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友谊宾馆工作人员,没有你们就没有本次大会的成功,相信每一位与会代表都会记住你们的微笑、记住你们的热情、记住你们的辛勤,谢谢你们!
除了祝贺与感谢之外,我们更满怀期待。我们期待太空探索者协会在促进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们愿积极支持协会工作,在载人航天领域为全世界做出积极贡献。我们期待载人航天的明天更加美好,浩瀚无垠的太空将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太空探索事业会为全人类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我们期待着友谊长存,载人航天比任何其它事业都更加需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希望以本届年会为契机,大家既是事业上的伙伴,也成为生命中的朋友。当然,我们也期待着第28届年会会更加精彩!
学术年会上闭幕词 篇5
各位社会学界参会者,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
在今天有限的时间中,我想着重说说三个“学”,即“学会、学派、学术”。
首先是学会。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成立的中国社会学会,到今年差不多已经有了36年的历史。我们的会长,从第一任会长费孝通算起,历经袁方、陆学艺、郑杭生、李培林、宋林飞,再加上这次刚当选的第九届新会长李强,也已经有7位了。会长的任期几经改革,总的来说是渐趋合理的。在学会的制度建设中,学术年会制度的建立是其中影响最大、效果最为显著的一项。这是在1990年北京换届会议上,我作为新当选的副会长在大会发言中提出来的。
当时这个建议得到袁方会长、另一位新当选的副会长陆学艺等的支持,并为大家所采纳和付诸实施。记得我当时说了这样的意思:“学术是学会的生命线,年会制度表明我们有定期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每年出一本年会的论文集,就能使我们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以具体的成果体现出来。”[1]学术年会制度从1991年在天津年会开始,到这次武汉年会,差不多已经继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25年了,已经办了24次。除了学术年会制度,还进行了其他许多制度的建设。现在学会的工作越做越好,平台越做越大,得到很大发展。我们的学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兴旺发达、充满追求、团结有为、规范有序、香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一个标志。我建议,本着改革的精神,好好总结中国社会学会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把它建设成为一个更好的学术平台。同时,很多事实也告诉我们,历史往往是容易被忘记的,但是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我们学会的历史,应该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的宝贵财富,它必将在中国学会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值得我们社会学界自豪的一笔。
其次是学派。学派是学术发展的最实质性的平台。有无学派,特别是有无著名的学派,是一个学科是否繁荣、是否有活力、是否成熟、是否有社会影响力以致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个学会有一些影响大的学派支撑,相互友好争鸣,学术的质量、学术的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学会要支持有条件成为学派的社会学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当然,学派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一系列条件,例如,学派的形成必须有硬件和软件,两者缺一不可。其中硬件就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支撑设置,软件就是基本上一致的学术观点,尤其是根本观点,即一种学术观点特别是其中的根本观点变成学术共同体的共同观点。本人创立的中国社会运行学派,在前些年努力的基础上,在学校和院系的支持下,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在硬件方面,近几年创办了两本正式的学术刊物,一本《社会学评论》,这本刊物已经出版了九期,人民大学已经定它为C刊;另一本《社会建设》,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批准的,以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为主要方向,下半年即将出版,也要尽快办成C刊。这两个杂志,是人民大学主办的,但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学界的财富,希望大家大力支持,而且我们已经得到了、感受到大家的支持,这是我们特别要感谢大家的。还有一个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三年运行已经资助了154名硕士、博士和青年学者。所有这些,我都把他们看作是对我们社会学前辈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以前辈为榜样,尽量为学界的后来者多留点东西。学会的论坛这个形式很好,今年已经发展到53个。同时我们的专业委员会也有了28个。如果从学派建设的角度看,我认为,每个论坛、每个专业委员会,实际上都这样那样凝聚着学术共识,增强着学派意识,推动着学派建设。我希望,在座的各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要重视学派意识,有条件的,要加强学派建设。
第三是学术。这些年如何做社会学的学术,大家都在探索。这里我简要的提出几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注意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趋向,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各种“转向”,例如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社会学的元理论转向、社会学的综合性转向等,最近,我在社会学视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论述社会学的历史学转向。用世界眼光,立足中国社会大转型的现实,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关注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的潮流、趋向,我们的学术研究,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把学术的国际性与本土性结合起来,才能避免种种井底观天的狭隘眼界和边陲思维。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把现代性全球之旅的长波进程和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两者结合起来的主旨。
其次,要注意社会学理论在应用中创新。综观社会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过程,无论中外,理论都是在应用中深化、扩展和创新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把辩证法应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关系时,提出、深化、拓展和创新了唯物史观这一社会学的元理论或社会哲学的。同样,西方社会学的实际奠基人涂尔干,在把社会事实的理论应用于相应的社会现象时提出和创新了“自杀论”等实证社会学经典理论。另一个实际奠基人韦伯则着力于发现社会现象的.主观意义,提出了充满新意的“理想类型”、权威分类等理解社会学的理论。此后,无论是集西方社会学大成的帕森斯,还是当代社会学的“新三圣”——吉登斯、贝克、哈贝马斯,都是在应用中创新他们各自的理论的。中国社会学的情况也不例外。严复把群学定义为研究社会治乱兴衰的原因以及所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等等也都是如此。受到这样的启发,我们一直注重理论的应用。例如把理论应用于城市发展和基层社区的调查研究,这方面我们近十年来已经出版了两套书10本书。正是在实地调查中,我们概括出社会建设、社区建设,是要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的世界建立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共同体,是要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凝聚力强的意义共同性,即社会共识。
再者,要锤炼理论自觉阶段的社会学的基本功。我把它们归结为“三再、两气、一追求”。 这里,“三个再”,就是“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它们代表中国社会学必须面对的三种基本关系:中西关系,今古关系,理实关系——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我在去年年会上已过了,也在今年三月的人民日报上也发了。这里“两个气”就是“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我把“接地气”的概念扩大了,从学术的角度讲,接地气至少可分为三种,即接现实中国的地气,历史中国的地气,中国立场观点的地气。而所谓“底气”,则是指对所谈问题说话有根有据,把握十足,很有自信。在学术上说,这种学术底气,就是在理论自觉基础上的理论自信,就是有了某种程度的学术话语权。这篇文章是今年3月15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新改革时期中国社会学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的主题讲演。这里“一追求”,就是追求“真善美”。费老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中提出,社会学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判断。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尤其重大。因为中国社会学过度以实证主义的为主导。人文性一向是忽视的。费老的提法,对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学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冲击。这里科学性指“真”;人文性指“善和美”。这用中国学术传统的说法,就是追求真善美,提升精气神。科学性和人文性、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关系,犹如形影相随,不可分离。社会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如果仅凭单纯的科学性,并不能发现其真实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往往要靠人文性才能找到原因和解决之道。所以,社会学研究非常需要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像“社会弱势群体”这样的概念,既表明了对社会地位方面存在的分化和分层事实的客观观察,也表达了对“强、弱”区分这类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切关怀,科学性认识与人文性视野这两个方面兼而有之。费孝通晚年总结其一生的社会学研究经验,感悟并正式提出社会学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这两种性质,是非常正确的。它是拓展社会学领域和视野的前提,对我们既坚持社会学的科学性,又避免单纯科学性的片面性,非常重要。坚持社会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之所以是基本功是因为,忽视人文性使得社会学研究是片面的狭隘的,会把许多应是社会学研究的东西,排斥在社会学的视野之外。
我们这次武汉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对于社会治理我们也要这样来研究。今年第三期《社会学评论》发表了四篇由一流学者撰写的社会治理文章,主要也是采用上述学术路径写成的。大家可以参考。
护理学术会议闭幕词 篇6
学术会议一般都具有国际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其参会者一般为科学家、学者、教师等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
护理学术会议闭幕词范本一:
10月28日,全省口腔护理学术会议在我院六楼会议厅成功召开。省护理学会口腔专业主任委员徐佑兰、学会常委郭三兰及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护理专家尚政军、刘媛等参加会议。我院领导王一平、柯尊宇、白姣出席会议并作专题讲座。近百名来自全省口腔护理专业人员参加大会。会议由郭三兰常委主持。
本次会议由我院具体承办。王一平院长在上午的开幕式上致辞,对本次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学会对我院充分认可和信任并委以重任表示感谢。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上,柯尊宇副院长作了《心理和谐是成功的金钥匙》的专题讲座,从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与大家作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护理专家尚政军作了《口腔颌面外科新技术及护理》的专题讲座;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护理专家刘媛作了《种植科的病人管理》的专题讲座。
在下午的大会交流及探讨环节,来自全省各市州医院的7名口腔护理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大家对每位代表的发言,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对其中宝贵经验予以肯定,对存在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极大地促进了大家对口腔护理专业的认识和水平。
省护理学会口腔专业主任委员徐佑兰致闭幕词,在祝贺大会成功召开同时,号召在座口腔护理同仁,在学会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共同为我省口腔护理事业做出贡献。最后,她特别对具体承办本次会议做出辛苦工作的市人民医院领导和相关科室表示了诚挚感谢。
护理学术会议闭幕词范本二: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术大会历时4天,从8月26日下午的Meeting Professor,到今天8月29日的闭幕式,现已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正式注册代表3482人,加上大会特邀代表、大连市内代表、赞助商代表和大会服务人员总数将达到4000人。大会收到投稿1319件;国内外24名著名内分泌学专家发表了大会主题讲演(Plenary);74位专家发表了主题报告(Symposium),92位医生报告了他们的研究工作(Oral),壁报交流(Poster)论文823篇;30名青年医生参加了英文演讲比赛,投票产生了优胜者。46家制药企业积极赞助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科学会全体委员会议。
本次会议的特点之一是隆重纪念大庆研究二十周年,肯定了糖尿病流行病学前瞻性干预研究的方向。WHO总部负责糖尿病专员Dr Roglic、美国国家CDC糖尿病部主任Dr. Albright和WHO顾问、美国NIH荣誉科学家Bennet教授专程来华出席本次纪念活动,他们高度评价了中国大庆研究对国际糖尿病学界的杰出贡献;特点之二是继续举办了上届以刘士豪、朱宪彝、邝安堃教授命名的冠名专题讲座;特点之三是专题报告内容丰富,热点讨论立题新颖,多彩纷呈。Pannel Discussion的形式也是首次推出,这种形式既集聚了国内著名专家的观点,也活跃了学术交流的气氛。加之广大代表积极参与,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次会议的第四个特点是国际交流的力度显著加强:国际内分泌学会向大会推荐了演讲专家;美国内分泌学会(TES)前主席Carry教授代表该学会专程来大连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且和内分泌分科学会进行了坦率、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亚太地区甲状腺学会(AOTA)秘书长村田善晴教授也专程出席本次会议,并且就中国甲状腺学会加入AOTA事宜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会谈。这些和国际学术组织的交流和谈判都雄辩地说明我国内分泌学界在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内分泌学会在国际内分泌学界的影响日益增强。本次会议还在会前精心组织了大型的糖尿病教育活动,会议开幕当天在大连星海广场隆重启动了“每日一万步,健康伴你行”的`全民健身活动。大连市1500余名市民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活动后有1000余名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聆听了学会专家所作的糖尿病教育讲座,本学会医生同时也为这些糖尿病患者开展了义诊的服务活动。
总之,本次会议无论是在规模和参会人数上,还是在学术讲座、论文交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创造了中国内分泌学会的最好水平。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代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大会组委会,向所有参会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向承办本次会议的辽宁省医学会、辽宁省内分泌学会、大连市内分泌学会,向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市中心医院的志愿者同学们,向给予本次会议全力支持的大连市人民政府和大连世界博览广场的员工同志们,以及赞助本次会议的国内外制药公司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愿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愿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载入我国内分泌学的史册。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我会的内分泌年会已经成为我会的重要的学术交流品牌,在昨晚召开的CSE全委会上,经过全体到会委员讨论,决定全国内分泌年会在上海举办。
最后祝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返程顺利,一路平安。
谢谢大家。
护理学术会议闭幕词范本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下午好!
第五届全国神经专科护理学术研讨会即将落下帷幕,本届会议共有11位讲者,涉及10课题,汇编论文52篇,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的实到代表共计200余人。
在刚刚过去的两天里,护理代表聚集一堂,对神经专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交流,各位讲者与我们分享了比较系统的新知识与新观念,使我们获益匪浅。案例分析是我们本届会议的一个尝试,是第一次以病区护士亲身经历的方式提出护理观察的专业价值,期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医院更多护士精彩的护理观察案例供大家分享。我们也相信,这些宝贵经验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本届会议获得圆满成功,在于大家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护理学院三博脑科护理学系,感谢为我们讲学的各位护理专家,感谢前来参会的各位同仁,你们对大会的关注、热忱与支持,赋予了我们更强的使命感和推动专业发展的动力!
我们也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对研讨会多提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一如既往的将全国神经外科护理学术会议做成全国护理同仁交流的平台,做成全国神经专科护士共享的平台。使之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
再次感谢各位来宾,本次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祝代表返程顺利。
学术会闭幕词 篇7
开幕式由大会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介入放射学组名誉组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院长致欢迎词, 大会主席、介入放射学组组长单鸿院长致开幕词, 江苏省医学会郭兴华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徐克教授、戴建平副会长等分别在大会上致词, 北京朝阳医院翟仁友教授主持大会并介绍了到场的国内外嘉宾。开幕式上, 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星荣院长、北京天坛医院戴建平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陈丽英教授颁发杰出贡献奖;授与Kerian Murphy、John Kaufman、Michael lee为荣誉会员;授与王卫平教授特别奖。同时, 还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朱海东等13人分别颁发了林贵-刘子江优秀青年介入医师研究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大会以学术为主, 围绕28个主题, 共举行了208场次的学术报告, 涵盖了所有介入医学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包括传统领域: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非血管介入等;包括疼痛、粒子植入等边缘交叉领域;还包括分子影像、纳米医学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前沿热点领域。此外, 利用午间在各分会场共举行了7个场次的卫星报告会。最终, 大会为英文论文报告大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此外, 大会利用报道当天, 即10月31日下午1点, 由徐克院长、滕皋军院长、单鸿院长、施海彬主任、顾建平主任、倪才方主任组成的专家组在威斯汀酒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专家们对介入诊疗的优势、群体的知晓率向记者们进行了阐述, 分别就介入的前沿、肝癌的综合介入诊疗、肿瘤消融治疗、外周动脉的介入诊疗、出血或缺血性的神经介入诊疗、腔静脉与肺动脉栓塞介入、门静脉高压介入、急诊介入放射、疼痛与脊柱介入、泌尿与生殖介入、食管和胆管等非血管腔道介入、乳腺和妇科介入、放射粒子植入、分子靶向药物与介入治疗、血管畸形、超声介入等特点为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了现场解答, 针对介入的微创、学科建设与介入病房的管理、人才培养、规范化作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0月31日下午在威斯汀酒店还举行了全国介入学组全体委员及青年委员会议, 会议就其网站的建设作了汇报;介入学组名誉组长滕皋军院长、组长单鸿院长为青委会授牌 (王峰教授为青委会主任委员) ;经全体委员投票决定下一届介入放射学年会2年后在长沙举行;最后由全国著名专家李麟荪教授对明年5月即将举行的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介入放射专业题库进行详细而具有针对性的阐述。
院士制度改革:让学术回归学术 篇8
6月13日,为期5天的“两院院士大会”落下帷幕,院士制度改革的靴子终于落地。
在此次大会上,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渠道、增选机制和退出机制均作了修改,回应了外界此前对两院院士“去行政化”和回归学术的呼声,引发高度关注。
近几年来,围绕院士的话题不断。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法庭上供称曾花2300万元打通关系欲参评院士,一度让舆论哗然。受到非学术因素干扰和不良风气的侵蚀,出现了“贿选”、个别院士缺乏学术自律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院士这一群体的声誉。
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院士制度的定调,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以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更好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次两院修订章程,推动院士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院士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减少行政干预
地方与行政部门,没法再推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候选人了。
新修订的两院章程,对于院士增选途径进行了修改,取消了部门单位推荐,只保留了院士直接提名和学术团体推荐两种方式。
在修订前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章程中,按组织系统推荐的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这常被认为带有行政色彩。
两个例证是,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副厅长陈明宪,这些因涉嫌贪腐而落马的官员院士候选人,均曾系其工作所在的行政部门或地方推荐。
“这次的改变是很重要的,它减少了行政干预的可能性。”中国科学院院士柳百新认为,原先的行政部门在推荐时有可能偏离学术本身,“这次改革,就是要回归学术的荣誉、回归科学技术本身。”
这在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看来也是好事,因为各行政部门此前可能会把评院士当政绩,“使劲包装”。
潘际銮赞同改革的方向,不过,他认为,究竟是哪一类、哪一级的学术团体,其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术团体也有很乱的地方。科协下面有很多学会,有的学会有水平,有的学会没水平,有的学会也可能被行政力量所掌握。”
他打了一个比方:原先有人对铁道部推荐的某些官员候选人有意见,但铁道方面有一个铁道类的学会。那么,这类学会会不会受到行政的影响呢?
多位受访院士认为,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行政部门依旧在变相推荐院士候选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表示,未来可以考虑对全国的各个学会进行考察,理出哪些学会学风比较好、水平比较高、有资格推荐院士候选人。
让他感到有点遗憾的是,此番章程修订后,高校没有资格推荐院士,“按以往的经验,教育部门推荐的候选人是有比较高的保证的。但既然不让其他部门推荐,这个部门也不好特殊化。”
柳百新认为,为了更加全面起见,主席团可以邀请某些部门推荐人。
“从长远来看,就是应该走院士推荐这条路。国际上一直这样,没有什么部委推荐。”张楚汉说。
如果推荐对象日后被发现存在学术问题,推荐人要不要承担责任?在张曙光被发现学术造假之后,其推荐人就一度受到舆论的质疑。这个问题在新章程中没有明确。
潘际銮认为,新章程只提及院士推荐,但是,一位院士可以推荐几个人、一位候选人需要几位院士推荐,这些细节暂时还没有规定清晰,“院士当然会根据学术贡献和学术水平推荐他认为合格的人,不会推荐不合格的人。”
但是,院士推荐有时会与人情关系相伴,如果规定推荐人要达到一定数量,候选人就比较难“活动”了,“比如要5个推荐人。一个候选人哪能找到5个有关系的人呢?”
“我相信院士不至于受贿。”他强调。
需要补漏的学术调查机制
此番两院新修订的章程中,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完善了院士退出制度。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因学术不端而引发的“劝退”。
两院新章程都规定,院士有权放弃院士称号,当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上述情节特别严重的,以及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其院士称号。
不过,多位中科院院士均表示,目前暂时不知道劝退工作由谁来组织,“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事实上,包括劝退在内的退出机制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学术调查机制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中一度浮出水面。中国青年报记者2013年曾调查发现,当张曙光被举报学术造假的问题后,中国科学院到铁道部调查,铁道部的答复是学术著作确系张曙光所写。
这个答案后来被带回了院士大会。但有院士质疑,如果真是张曙光的著作,可否请他拿出草稿。最终,草稿没有拿出来,不少院士认为,他这个肯定是虚假的。
更吊诡的是,张曙光的这一学术造假行为,其实在他落马的前三年就有多股独立的力量在举报了,但他仍只差一点就险些当选为院士。
其实,“谁推荐、谁调查”的机制早已备受诟病。从常识判断,中科院请推荐单位给出答复意见,但推荐单位显然不太可能不支持自己的候选人。这样的尴尬有时也出现在对现有院士的调查中。
一位院士表示,就目前的调查启动机制来说,一定要有投诉,没有投诉就不能开展调查。而目前部分院士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术的弄虚作假问题。
张楚汉认为,假如院士的道德作风、品质存在问题,肯定要劝退,这是严格的,得罪人也不要怕,“调查清楚落实了以后,个别有问题的、不符合院士荣誉的人,有人去劝他,他也不好意思呆在这了,这肯定是可以做到的。”
柳百新也坚信劝退制度能够执行,“有的人犯了法,这些事实是比较容易取证的。假如有人举报学术不端,那么就要成立一个公平合适的小组,靠调查来作出决定。”
此番两院院士大会对章程的修订,集中在增选、退出机制领域。对于同样引起社会讨论的“官员是否可以参选院士”、“院士是否有退休制度”等问题,着墨不多。
潘际銮认为,真正搞学术的官员可以当选院士,但是现在很多官员不搞学术,只是领导了一些工程,这样的人当院士,他本人是反对的,“院士是院士,官员是官员,做学术是学术,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
不过,多名受访院士表示,此次大会对院士退休之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表态:由人事部门定,科学院、工程院并不负责。
院士要年轻化吗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743名中科院院士、802名工程院院士。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70-74岁的超过100人,75-79岁的超过200人;中科院院士则主要集中在70-79岁,70岁以上的超过500人,年龄结构严重偏高。
“作为一名院士,肯定要能促进一个学科的前进,不能出现一些不合法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办专家何振一说,“另外,对那些年纪特别长的,不再有学术贡献的,应该也有退出机制。这样能够促进新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农工党中央就曾建议,改院士“终身制”为任期制,一期5年,最多连任一期共10年,到任后转为名誉院士或荣誉院士。
首开风气的是中国工程院秦伯益院士,2004年申请退休,并于2005年获准。但更多的老院士主动申请退休,却被所在单位鉴于院士带来的种种效应而极力挽留。2013年,年届八十的工程院院士沈国舫申请退休,不料所在学校以“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为由婉拒。
“我工作很多,但我希望退休。因为这是压力,毕竟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一个个任务给我,我现在有点招架不住。”沈国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假如我退了,起码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要求我都可以回绝了,只挑几件迫切需要我做的事做。”
但对于舆论呼吁的院士年轻化、退休问题,院士们有着更多不同看法。
“我是有看法,有情绪,有保留意见的。”林学及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说,“对年龄变化的一些事情,退休问题的认识,都有看法。”
他认为:“社会上不理解工程院的院士情况,60岁以后,正好精力旺盛,可以为大家办事,站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而不是在原来的岗位上,非得盯着那些东西。年轻反而不行,年轻一些的首先要完成岗位上的任务。”
他说,只有到老了,摆脱各种关系,才更有利于站在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做事,因此不该对年龄作限制。这些意见,“和社会上的意见不一样。”
何继善院士说,虽然社会上大多数声音要求推进院士年轻化,但此次改革中也有人提过院士年龄下限的问题,认为院士不应该太年轻,“后来觉得没必要,按照院士标准,达到标准就可以推荐。”
他的看法是,中国工程院与中科院存在一定差别,后者偏重基础理论研究,“工程院要有工程背景,比如做一个工程需要十年,但并不是说做了一个就可以当选。两个工程就20年过去了,所以年龄相对大一些,太年轻不可能有这些经历,需要一定的积淀。”
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许智宏说,近几年中科院增选的院士“非常年轻”。他所在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院士平均年龄在50多岁,个别的40多岁,“从中科院来看,除了资深院士,平均应该在60多岁。”
与大多数院士的看法类似,何继善说,院士年轻化不是问题,“人选者的年龄已经在下降。恢复高考后的知识分子已经进入视野了。无论年龄,入选最终要以院士标准来衡量。事实上现在60岁以上的候选者已经很少了,年龄下限就不需要提了。”
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表示,“有些问题社会上有些误解。比如退休是对在职职工来讲的,工程院从来没规定过不让退休。但单位认为院士很宝贵,要求延期退休,这不属于工程院改革的问题。”
谢礼立的看法具有代表性:要解决社会上对院士的偏见,需要改变其他制度,“比如评价一所高校,院士多,得分就多,这就引导很多单位拼命争院士。这是国家评价制度的问题。”
回归“学究”本色
有观点认为,院士凭借荣誉和权利垄断学术资源,左右一些重大项目经费的流向,阻碍了国内科研发展和创新。
“但我的亲身经历却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议申报项目的时候,无论对院士还是其他科学工作者都一视同仁,大家都是平起平坐地竞争。”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说,在她身上就发生过申请项目未获通过的事情。她曾经申请过一项天文学重大仪器专项,最终没有通过。
“这没有什么难堪的,而且还有院士报奖没有通过的,这说明学术资源并不是由院士垄断的。”崔向群说。
另一个饱受争议的现象就是院士队伍的行政化问题。有观点认为,学术与权力挂钩,滋生了学术腐败。不少院士则表示,聘用内行专家担任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正是我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外行领导内行,现在好不容易进步了,难道又要退回去?”
中科院院士、信息与通讯系统专家王越表示,院士制度改革符合实际情况,让院士回归学术本位也是大势所趋。“十几年来,我国最高科技奖得主无一例外全都是两院院士,这说明院士群体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同时指出,为了维护院士队伍的荣誉,撤销院士称号的做法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过去,钱学森、邓稼先、裘法祖等一批老科学家克服万难,回归祖国,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同时,不忘提携后学,培育新人。而今,很多院士依然用行动诠释着朴素求真的“学究”本色。
多位院士提及,在院士队伍改革的同时,还应直面一些深层次的学术问题,如社会广泛关注的学术腐败、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学术过度行政化等。革除这些学术制度陋习,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这或许再次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院士制度的去行政化去利益化改革,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孤立、仅关乎院士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其他许多领域行政化利益化密切相关、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系统化社会问题,如教育、科研等领域的行政化利益化。因此,要想祛除院士制度的行政化利益化,不可能仅靠自身的单兵突进,而必须同步系统化地全面推进重要相关领域,如教育和科技体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去行政化去利益化。如今,院士制度改革已经迈出关键一步,但仍需再接再厉,继续革故鼎新。
神经病学学术会议闭幕词 篇9
你们好
在上饶市医学会的指导下,在组委会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在各 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下,上饶市第三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已 经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学术讲座议程。各位专家和代表冒着隆冬的严寒, 外地代表克服长途旅行的劳顿,积极参与到会议的各项活动中,使会 议能够顺利圆满地召开。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本次会议也得到了药品生产企业的赞助,为确保本次会议的成功 举办提供了保障,我代表组委会对你们也再次表示感谢!
这次学术会议在的短短一天时间里,我们请来了上海华山医院付 建辉教授、肖保国教授、李振新博士、上海长海医院的.张永巍教授, 也请来了南昌大学二附院邓丽影教授和上饶市人民医院张璋院长为大 家做了精彩学术报告,我坚信与会同仁一定能从中学到许多神经病学 的新知识、了解到神经病学的新进展。各位代表,会议即将结束,我 们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次相识机会,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 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上饶市神经病学诊疗水平的提高, 为保障上饶市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在我宣布:上饶市第三次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议程胜利闭幕! 祝各位代表返程一路平安,身体健康。谢谢!
学术会议闭幕式致辞 篇10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经过三天紧张的会议,我们完成了预定的三项议程。首先是对我们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成绩突出的编辑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分别颁发了“金牛奖”“银牛奖”,还颁发了优秀论文奖;其二,我们认真总结了2005年学会的工作,部署了新一年的任务;其三,听取了有关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重要问题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了大会学术交流。至此,我们的会议已取得圆满成功。
“金牛奖”“银牛奖”评选表彰,是我们学会的一大特色,是为了表彰那些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岗位上,长期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并作出优异成绩的中、老年编辑而设立的。我们应向这些同志学习,并将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姚希彤秘书长代表学会所作的2005年工作总结是全面深入和实事求是的总结。一年来,学会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和编辑队伍的培训,以及开展的其他大量工作,为广大会员和科技期刊编辑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有力地推进了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成长。
一年来,学会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广大单位会员和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也是与以丁乃刚理事长为首的学会领导班子准确把握政策、开拓创新、果断决策并狠抓落实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李家林副秘书长在身患严重疾病的情况下,情系学会,还在组织青年编辑学术会议和青年编辑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他这种忘我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里还要特别提出的是,学会的成绩也是和学会有一支高效、精干的学会办事机构分不开的。他们人手少、工作量大,在姚希彤秘书长带领下,经常超负荷工作,尽职尽责,务实高效,无怨无悔。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学会领导和广大会员的好评。
总之,学会成立多年来,2005年是组织活动最多、最有成效的一年,也是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会的影响力,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
同志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一年。面对“十一五”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我们科技期刊领域,努力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办高质量精品期刊,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向前迈进,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价值显在:学术音乐与音乐学术 篇11
从总体角度看音乐会及作品唐建平教授认为,朱世瑞室内乐音乐会最难能可贵的是充分体现了创作与学术的融合。他认为其作品有三个特点:第一,构思严谨,思考深刻,充分表现出一位严肃作曲家对创作的精心追求;第二,注重中国文化深层意蕴的挖掘;第三,不急于通过音响求得音乐会的表面效果,而是把宏观节奏放得较慢,把对艺术、文化的理解融入作品之中。总体上作品很完美,充分体现出一位文人作曲家对艺术的追求。高为杰教授认为,朱世瑞的音乐给他一种强烈的“书卷气”,透出一种文人音乐的特质。这种“书卷气”,即有思想、有文化、有人文,反映出朱世瑞博古通今的文化底蕴。金湘教授认为,朱世瑞作品的特点:第一,严密的逻辑性,特别是最后一个作品《灵歌》(四个不同编制的乐器舞台);第二,鲜明的多元性(跨文化、多语言);第三,强烈的个性,特别是在音与音之间细微的关系上,很有趣味。他还说,他在朱世瑞的作品中,有一些不太理解的东西:一是属于他(金湘)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和研究的方面;二是属于他还不能完全认同的。李吉提教授认为,朱世瑞作品音乐会很精致,作品成熟,学术性很强。从整个音乐会能够看出朱世瑞创作的体系,即是他从多语言角度进行的研究与创作。段平泰教授认为,朱世瑞音乐会很严肃、规范,每个作品的结束都很讲究,对于这场音乐会,并不能说都懂,但觉得朱世瑞有想法,并且做得好。贾国平教授认为,对于朱世瑞的作品,他没有任何的不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德国风格。其实,是否存在一个“德国风格”呢?他说,据他所知,德国众多作曲家并没有一个统一风格。以他本人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和对朱世瑞创作思想的了解来看,朱世瑞的某些创作在编制与写作手段上,恰恰是“反”某些德国作曲家所作的方式来写的。秦文琛副教授认为,音乐会的特点是很纯粹,无功利性。王震亚教授认为,如果说“乐如其人”,那么《第二弦乐四重奏》就是“朱世瑞”,它充分反映了朱世瑞的精神状态、气质和为人。指挥家Christopher Chen教授认为,《天净沙·秋思》是一部非常难的作品,作曲家从古老诗词的字形、语义、声腔层面去探索,使作品意味深长。
可见,这场音乐会非常成功,创作令人信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朱世瑞室内乐音乐会中的作品所蕴含的探索性与研究性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艺术精神与技法探索的关系看音乐会及作品高为杰认为,对于艺术创作,“道器合一,神形兼备”是他的理想。道是理念、观念、思想;器是工具、手段与技法;神是灵魂和精神,形是形态和形式。在优秀的艺术创作中,两者应该统一。要表达独特的思想,一定要用独特的音乐语言。仅用现成的一点“器”或“形”来创作,难以创作出独特的富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在这一点上,朱世瑞非常执著,他精心磨炼“器”和“形”,以求表达独特之“道”和“神”。与今天一些搞艺术的那种浮躁心态相比,这种精神尤其显得重要。金湘认为,在朱世瑞作品中,人文关怀的因素很多,但是从终极关怀的角度看,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的东西,也许还可以做得更好。中国现代音乐作曲家精益求精地探索和追求技术,这是我们音乐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对于作曲家来说,我们创作的最高境界应该追求拨动我们心灵深处的“情弦”,这是音乐最根本的东西。他认为,朱世瑞的作品,在所有优点的基础上,能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唐建平认为,每个人走什么路是个人的事情。他特别敬佩朱世瑞这种探索性的创作,因为这种探索带给别人的是坦途,而自己则可能是黄继光似的“堵枪眼”之人。这场音乐会,在作曲和做学问上,给我们每个人树立了榜样。段平泰认为,对于一种新的东西,我们要有一种胸怀和胸襟,并非一定要懂;也不一定说,不搞这个东西,就落后了;也不能说,这样的东西就具有统治地位,将来能够替代其它音乐。专业音乐要发展,流行音乐也要发展。音乐根本的东西是内容,但是,不能因此就不去做一些应该做的技术探索和研究。其实过去的音乐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可见,朱世瑞作品的艺术精神和技术探索的实践得到了专家的认同。至于作品的人文关怀,我认为,现代音乐创作在人文关怀的主题下存在着一个丰富而广阔的世界,“拨动心灵”的音乐也五彩纷呈。朱世瑞的创作“实践”从语言和言语的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这亦反映出创作主体对人类的一种哲理性的人文思考。
从音乐创新与传统的关系看音乐会及作品唐建平认为,任何国家的全面发展都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任何时代,谁能够高瞻远瞩地进行探索,谁就会对将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朱世瑞这种具有探索精神的音乐创作应该给予重视。每个时代应有自己的理论,而这种理论的产生一定不断地依靠创作。高为杰认为,现代音乐与传统的关系,是常被攻击的。现代音乐与传统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从勋伯格、布列兹等人创作来看,与传统关系很密切。20年前,我们可能会觉得他们的作品是全新的,但是今天来听,其中传统的东西太多。其实,如何认识传统的问题值得思考。新西兰的现代音乐作曲家杰克巴蒂说:“现代需要用传统来照亮,而照亮的光源可以不一样。”中国文化传统非常丰厚广博。《天净沙·秋思》,从语言角度出发来思考音乐创作,这是一种对传统的继承。虽然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朱世瑞首创,亚纳切克也曾有过这种尝试,但他们都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优秀的作品,并且在这种传统中实现了创新。用民歌等现有素材创作,这是一方面,但不能仅限于此,还应有新的探索。勋伯格的音乐在当时被反对,但是在今天却成了德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今天的传统是过去的创新,当下的创新是未来的传统。从这个角度认识朱世瑞的跨文化与多语言的作曲实践,不仅反映出专家认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独具慧眼,而且也凸显出朱世瑞作品的独特价值。客观地看,朱世瑞以跨文化为大视野,从人类文化之根——语言(字、音、义等)出发,以多角度和多层面进行探索,这种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方式,应该是发前人所未发的。
从我国音乐文化大环境看音乐会及作品高为杰认为,列宁说过,我们的人民有权享受比马戏更好的艺术。但是今天的情况恰恰相反,大量音乐连马戏都不如。当前,一定要给高雅艺术留一个席位,否则对高雅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朱世瑞带来的这两场音乐会的推出,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音乐创作就要有这样一种更有文化的、更深刻的创作追求。金湘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音乐界空口说白话和搞空头理论的人太多,也有很多理论不谈音乐,光玩词藻。我国总体的形势是好的,但的确也存在泥沙俱下、良莠不分之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朱世瑞音乐会实实在在用作品说话,这是真正在搞音乐建设。王震亚认为,中国音乐现状令人担忧。他说:“我有时甚至开玩笑说:我现在不喜欢音乐了。而听完这场音乐会,感到朱世瑞的创作全心全意,是踏踏实实做事。这说明我国音乐界还存在一种很好的风气。因此,我认为,音乐界还是有一批人是铁了心要把我们的音乐建设搞上去的。朱世瑞就是其中之一。”
我认为,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是高雅文化引导通俗文化,并两者互生共济。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在通俗文化的冲击下,高雅文化者要把持好自己的身份,创造高雅文化,以引领通俗文化,确实要更多的艺术勇气。
从中外音乐文化关系看音乐会及作品唐建平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应该由多层面、多层次和向前探索的部分组成。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经过了这么多年,今天回过头来看,假设20多年前,我们如果都不接受现代音乐,而都创作当时大家习惯的音乐,即“小康式音乐”,那今天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高为杰认为,朱世瑞的创作融汇了东、西文化,特别是他作品的主题是在跨文化、多语言的基础上建构的。其音乐,或许正如宗白华先生说的“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但最后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美学观念。李吉提说,季羡林认为,唐朝的玄奘大师固守从印度带来的佛教原貌,结果在其去世后不久,其佛教流派很快就失传了,但是其它中国化了的佛教流派则得到广为流传。由此来看,朱世瑞留学德国多年,但不生搬硬套地把德国的东西搬回来,而是以广阔的视野,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和融合。宋瑾认为,音乐会的第四个作品《灵歌》,作为跨文化的成功的音乐创作,其中既有非中国的元素,也有非常明显的中国元素,这说明朱世瑞的创作突破了中西关系的思维定式。
应该说,自上世纪初以来,中西音乐文化的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国音乐界的一个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音乐界的作曲家和理论家们代代相续,前仆后继,已经寻踏出一条坎坷的心智历程。因此,与会者从中外音乐文化关系这个角度对朱世瑞音乐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见一斑。
从作品与听众关系看音乐会及作品唐建平认为,各种各样的人对音乐会的需求是不同的。一场音乐会好听与否,要看评论者持什么美学观念。如果从“舒伯特歌曲”角度来要求好听的旋律,那可能难以接受这场音乐会。但是放在现代音乐发展与前行的道路上讲,朱世瑞作品反映出的探索精神,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高为杰认为这样的音乐会和作品,不是大众都能接受的。但是,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螃蟹永远没有人敢吃。因此,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懂的人较少就否定它。李吉提认为,这场音乐会所反映出来的这套思路,聪明的作曲家肯定受益很多。从配器和作曲两方面,都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贾国平认为,音乐作为文化,交流固然必要,但是交流的层面不能一概而论,“象牙塔”也很可贵。宋瑾认为,有的现代作品是给眼睛看的,不是给耳朵听的,从理性分析上,逻辑性强,但是,听觉上则感觉不到。而朱世瑞的作品,注重理性和感性的融合,因此,理性的设计,感性能直观。
可见,专家由此视角看朱世瑞的音乐会及作品存在不同的意见。不过,“理解”是“对已经被认识的东西的认识”(狄尔泰语),现代音乐作为走出“共性写作语境”后的音乐创作,其与听众的关系总体上令人窘迫实属自然。因此,对于朱世瑞这样一场精心构建的探索性现代音乐会,特别是作为一场“跨文化、多语言作曲实践”的音乐会,专家观点存在龃龉很正常。
综上所述,在“朱世瑞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跨文化与多语言作曲实践”创作研讨会上,专家们总体认为,在当今俗文化溢满之时,能有这样的作品和音乐会是专业音乐界的可喜可贺之事;在社会浮躁的当下,朱世瑞这种不求跬誉、潜心研究现代音乐创作的精神,值得音乐界同仁学习;特别对朱世瑞作品的学术性、研究性和探索性,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真诚的和由衷的。这也是由评价的客体——朱世瑞的作品自身所决定的。朱世瑞的木管五重奏《天净沙·秋思》(1993),从汉语与德语两种语言的结构出发,利用丰富的音色,建筑了喻意多维的音响形式,反映了深含其中的人文命题;而四个不同编制的乐器舞台的《灵歌》(2000/2003),则遴选中外古今的名诗,从拉丁语、汉语、英语和德语四种不同语言的音腔、音质、音色和音相上,构建作品的音乐元素,也充分利用舞台灯光效果和剧场的声相移动,作为音乐隐喻表现的要素,并对不同文化内质进行有机架构和融合,从而对人类永恒的“生与死”之主题,进行深度观照。这样的作曲实践,反映出朱世瑞作为一位中国艺术家对世界文化格局的深层关注,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我以为,朱世瑞的音乐是一种学术音乐,其深层蕴含着一种学术精神。
程兴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博士生
【学术会闭幕词】推荐阅读:
学术会议开幕词08-11
学术与学术出版的冲突07-23
药品学术会邀请函08-17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05-27
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07-10
文学学术07-18
学术综述07-21
学术纷争05-09
学术传播05-23
学术诚信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