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封面(精选9篇)
太原理工大学封面 篇1
1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
调研建筑总平面时, 首要目标是弄清建设用地及周围环境有关情况, 及其是否根据规划要求合理确定位置设计, 其次要看建筑周边是否留有足够建筑防火间距和日照间距, 布置道路时, 消防车道是否按要求进行设计并留有转弯半径、足够道路宽度、回车场地等。场地有坡度时还要注意道路坡度是否合适。
一号教学楼北侧为改造后的学生宿舍楼与学术交流中心, 南侧为中西广场, 西侧为教工住宅楼, 东侧为阶梯教室。教学楼拥有普通教室、阶梯教室、演讲室、化学物理实验室等功能划分。
综合国外对高层建筑起始高度的划分, 考虑我国经济条件与消防装备等现实情况, 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及高度超过24m的其他工业与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所以一号教学楼属于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起始高度的划分, 是在考虑了登高消防器材、消防车供水能力等方面之后制定的。对于一号教学楼这样的高层建筑, 普通消防车并不能满足高层灭火的需要, 因此要使用曲臂, 云梯等登高消防车。同时,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标准, 一号教学楼属于二类公共建筑, 根据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划分原则, 又属于轻危险级建筑物构筑物。
另外, 防火间距这一概念作为一座建筑物着火后, 火灾不至于蔓延到相邻建筑物的空间间隔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和设置防火间距, 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物之间相互蔓延, 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 并为人员疏散, 消防人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条件, 减少火灾建筑对邻近建筑及其居住者强辐射热和烟气的影响。
该教学楼南侧为开敞空间, 而其余三侧均有不同高度的建筑物,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向周边建筑蔓延, 因此存在危险性, 经测量, 教学楼距西侧职工住宅间距为25m, 与学生宿舍楼间距为23m, 符合《建筑防火规范》 (GBJ 16-87) 有关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的规定 (见表1) 。
对于一号教学楼这样的高层建筑防火间距应满足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回转半径的需要, 最小防火间距的宽度应能通过一辆消防车, 一般宜为4米。当防火间距不足时, 建筑物的普通外墙应改为有防火能力的墙、防火门窗。高层建筑周围都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对于功能多, 面积大, 建筑长度大的建筑, 如U, L型等的建筑, 当其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度220m时, 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 进入后院得消防车道。
而在教学楼实际设计中, 由于地面存在高差, 总平面设计有内院及不规则形状, 教学楼主体建筑周围设置还多处设置了台阶, 消防车无法接近建筑物, 就更不存在环形消防车道和回转半径一说, 这无疑给消防灭火增加了难度, 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 必将导致严重后果。
另外教学楼附近的变电器经测量, 其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符合《建筑防火规范》。
2 建筑平面防火设计
在建筑物中合理的设计防火分区, 不仅可以把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 同时对保证安全疏散、扑救火灾,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建筑物内火灾的蔓延大致有两种途径:即通过楼板, 隔墙及其开口等, 从内部蔓延;或通过外墙窗口喷出火焰, 烧坏上层窗户, 再蔓延到上层室内。针对这两种蔓延方式, 应根据防火分区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所谓防火分区, 就是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等分隔构件, 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围内的空间。防火分区按照其作用, 又可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是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而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是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层与层之间的竖向火灾蔓延。
按规范一号教学楼的耐火等级为四级, 防火区间最大允许长度为60m, 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600m2 (见表2) 。
高层建筑相连的裙房, 建筑高度一般较低, 火灾疏散较快, 扑救难度也较小, 易于控制火势蔓延。当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用防火墙等防火设施分隔时, 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 该教学楼符合规定。
当高层建筑中设有贯穿数层得各种开口, 如走廊, 开场楼梯等, 为了既照顾实际需要, 又能保证防火安全, 应把联通的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其建筑总面积不得超过规定, 否则, 应在开口部位设置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和水幕等。
另外, 一号教学楼属于二类高层建筑, 规模较小, 内部装修陈设等可燃物相对较少, 火灾危险性也比一类建筑相对小些, 所以其防火分区可适当放宽, 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规定为1500m2, 经测定, 各防火区域面积均未超标。底层单独设置设备用房, 但楼梯间的大门紧锁;中间层中各教室门均为木门, 且没有做防火处理, 火势很可能穿透门而进入其它区域;在转角处设置的防火墙两侧门窗口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 而一号教学楼多处均出现违背这一规定的设计, 窗洞距离过近, 火焰会穿透过去, 造成火势蔓延。
我国把防火门按照耐火极限分为甲, 乙, 丙三级。对于用于疏散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洞,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耐火等级不低于0.9h。为了正常通行和便于使用, 在一般情况下, 防火门是敞开着的。一号教学楼疏散楼梯间的门为木门, 未作防火处理, 耐火等级不达标。
除了用耐火楼板形成层间防火分隔外, 火灾实例表明, 从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 也是火灾蔓延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火灾层在轰然后窗玻璃破碎, 火焰经外窗喷出, 在浮力及风力作用下, 或向上窜越, 将上层窗口及其附近的可燃物烤着, 进而串到上层室内, 致使整个建筑起火。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要求上下层窗口之间的墙尽可能高一些, 经测量, 一号教学楼上下两窗口之间的墙高大于1.7m, 符合规定。
3 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 保证其中的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具有重要意义。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指的是在火灾烟气尚未达到对人员构成威胁的状态之前, 将建筑物内所有的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行动。这是一个涉及建筑物结构、火灾发展过程和人员行为三种因素的复杂问题。
在发生火灾事故时, 疏散人员会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楼梯口疏散, 习惯于向明亮的方向疏散。当建筑物内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并达到轰然时, 沿走廊的门窗被破坏, 导致浓烟、火焰涌向走廊。若走廊的吊顶上或墙壁上未设有效的阻烟、排烟设施, 则烟气就会继续向前室蔓延, 进而流向楼梯间。另一方面, 发生火灾时, 人员的疏散行动路线, 也基本上和烟气的流动路线相同, 即房间---走廊---前室---楼梯间。因此, 烟气的蔓延扩散, 将对火灾层人员的安全疏散形成很大的威胁。为了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最好能够使疏散路线上各个空间的防烟、防火性能逐步提高, 而楼梯间的安全性能达到最高。一号楼是四级耐火等级建筑, 所以其允许的疏散时间为2min~4min。由一号楼的平面图设计, 看出各间教室的人员一出房间便是安全性稍高的走廊, 人数较多的一号教学楼, 设计有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 且走廊连接有多个楼梯间。不足的是, 很多楼梯间大门及安全出口的门却未打开, 倘若发生火灾, 给人员疏散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首先, 裙楼的阶梯教室面积大于60m2, 人数超过50人时, 在防火分区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安全出入口, 且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目的是为了进行双向疏散, 但是该楼后门却长期关闭, 还上了防盗卷帘门, 一旦发生火灾, 对于室内人员的逃生有很不好的影响, 延长了疏散时间。
在楼梯间部分, 在防火分区的墙上, 只设普通门, 不设甲级防火门, 有的设了防火门, 但缺少耐火极限要求, 也不明确材质。在安全疏散设计中, 把楼梯间底层与出口疏散用门开向楼梯间内, 正好与紧急疏散的人流相反, 这一点也是不可取的, 它会减小出入口宽度, 影响逃生人员外涌。还有一点, 一旦发生火灾, 各教室门均向疏散方向打开, 此时楼道里由于门的影响, 减少了其有效使用率, 门反而给疏散到来了不好影响, 因此, 此处楼道宽度不满足实际需求, 属设计上考虑不全面所造成。
另外, 弧形门厅的大门常年锁着, 而其本是整个建筑的主出入口, 若发生火灾, 应起着关键作用。作为重要的逃生必经之处却被管理人员锁闭, 只开了四分之一, 对于人员的逃离和疏散是非常不利的。
室外疏散楼梯也是疏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最小宽度不应小于0.9m, 坡度不应大于45°, 据测量, 一号教学楼的室外疏散楼梯宽度只有0.7m, 不达标, 且坡度很大, 如此陡的楼梯势必会延长疏散时间, 更为关键的是, 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门有时会被锁上, 这样室外疏散楼梯就形同虚设。
4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经调查校园内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违章用火用电、电气线路老化、装饰材料的燃烧等, 如吊顶、隔墙采用木质材料, 着火后很快被烧穿、掉落、影响人员疏散, 造成人员伤亡。一旦发生火灾, 不仅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损失、甚至危及生命, 而且还会影响校园安全和校园各项秩序。
建筑的可燃内装修, 如可燃得吊顶、墙裙、踢脚板、地板、窗帘等, 可燃物品随处可见, 遇到火种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而且, 随着内装修可燃材料的增加, 火灾的持续时间和燃烧的猛烈程度也会相应增大, 对建筑物的破坏就更加严重, 消防队抢险救火的难度更大。
据调查, 一号教学楼的阶梯教室, 由于为了考虑声学的关系, 在顶部天花板装了泡沫纤维带孔的吸声材料, 可燃的内装修就成了火势蔓延的重要因素, 火势会沿顶棚蔓延到走廊, 再从走廊蔓延到楼梯间, 并向上层蔓延;火势也可能从外墙向上层的窗口蔓延, 引燃上一层的窗帘、窗纱等, 使火灾扩大。
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 消火栓西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所区别。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包括:消火栓、自动火灾报警、自动灭火、防排烟、防火分割构件以及安全疏散诱导等。但是教学楼内很多设施都被破坏, 或是被遮挡, 影响了正常使用。
5 建筑消防设备
建筑消防系统根据使用灭火剂的种类和灭火方式可分为下列三种灭火系统:消防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非水灭火剂的固定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是建筑中最基本的灭火设施。一号教学楼内部有数个消火栓灭火系统, 设置在消防电梯前、走到附近、防火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该楼并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比较落后, 局部地方摆放了数个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便于火灾时人员自行进行灭火,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或管理人员应该掌握手提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以便需要时起到一定的救火作用。
6 总结
综上所述, 一号教学楼的防火设计大致上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但在某些局部尚有不足。现列出解决方案:
1) 将教学楼东南方向主入口及西北入口前空地处的台阶改为坡道, 这样消防车就可顺利到达建筑物近处, 实施消防救援工作。
2) 将各阶梯教室的后门打开, 使其真正起到疏散口的作用;对于普通教室, 应改变桌椅摆放情况, 勿使桌椅挡住出口通道;对于楼道尽头通向室内楼梯的门应保持开敞且使门的开向与疏散人流方向一致, 对于通向室外楼梯的门也应打开, 如经济允许, 可增加室外疏散楼梯的宽度。
3) 各房间的木门可以换成防火门, 或者涂上防火材料, 延长耐久时间。楼道内已有的防火门应换成中开式的, 减小对疏散的阻挡。
4) 对于建筑转角处防火墙上窗户水平距离过近的问题, 可以在两窗之间加上防火挡板或撤销此处窗户, 通过其他部位的开窗改进光照, 另外窗帘的材质也应选用防火的。
5) 对于建筑主入口应保持开敞状态, 管理人员应尽其职责。
6) 吊顶及墙裙可以涂上防火涂料, 做到防患于未然。
7) 消防栓灭火器等设备应放在合适的位置, 且要醒目, 不能被装饰材料或其它宣传画所遮挡, 如被破坏应及时修正, 保证需要之时能够使用。
8) 卫生清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楼道摆放的垃圾桶应撤去, 否则会影响疏散, 更有可能废弃物引发火灾。
9) 各种照明灯具、用电设备做到人走断电, 一防止发生意外。
10) 另外化学实验室的化学用品也应保存妥善, 以免不小心被引燃引发火灾。
11) 学校应定期进行检修, 老化电气线路引发火灾是校园火灾的重要原因, 必须对此足够重视并落实行动。
12) 教师及学生应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意识, 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的各项制度, 消除安全隐患, 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张树平.建筑防火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绘本封面里的大学问(上) 篇2
陶小艾
知名亲子阅读推广人,三级心理咨询师;芭拉乌拉高级星阅讲师;爱贝乐亲子阅读创始人;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生在读;西城区图书馆首届故事妈妈;亲子公益讲师团讲师;著有《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幸福密码》等。
封面原本是如此重要
拿到一本绘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小朋友们拿到绘本,有的时候其封面会让他做出决定:是特别喜欢迫不及待地往下读,还是放下不再看了。
比如《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喜欢上这个看上去似乎没有那么乖巧,而且好像和我们成人喜欢听话的孩子这个标准相差比较远的这么一个形象。就连创作者大卫·香农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也时就说到:“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也正是圆脑袋、尖牙有个性的大卫,一下子走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封面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
插图精华做成的封面
有些绘本的封面是绘本里的一页插图,当然这些图画往往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比如,我们看到的《蚂蚁和西瓜》这本绘本的封面,就是书里面特别重要的一页,是所有蚂蚁齐心协力搬运西瓜的场景。在这幅图中,我们看到的蚂蚁就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孩子一样。比如,有些蚂蚁会特别努力地搬运西瓜,也有的蚂蚁会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还有的小蚂蚁比较调皮,一边搬运西瓜,一边玩耍。看完封面再看内文中同样出现的这一页时,也可以考验孩子的观察力,看有没有之前在封面中没有注意到的,再次看到同样的画面时又发现了好玩有趣的细节。
再如《咕叽咕叽》的封面也是内文里的一幅图画,是特别有爱的一幅图画。在封面中,我们看到了鸭妈妈在为她的宝宝们读书,尽管有一只鳄鱼宝宝进入了她的宝宝队列里,但是她依旧爱他们,爱每一个。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爱,她的鳄鱼宝宝才没有听信其他坏鳄鱼的话。在这个封面画面里我们看到了浓浓的爱意。
单独创作的封面
当然,还有很多封面不是选自内文中的精华,而是根据图画书的内容单独精心创作的。比如《撅嘴巴的大头鱼》的封面,虽然在内文中没有将这一页单独呈现,但看到封面上这个撅着嘴的大头鱼,闷闷不乐,一下子把整本书的精华都表现出来了,而且与书名也交相呼应。故事讲的就是这条撅嘴巴大头鱼的故事,他历经多次寻找快乐,终于明白长着这样的嘴依然是可以幸福快乐的。因为他的嘴可以变成亲亲嘴,他也终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了。
像这样单独创作封面的绘本,还有很多,比如《苏和的白马》《我喜欢书》等等,封面都是单独创作的。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封面?
在如上所述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封面在表达主题、传递信息中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封面呢?
读标题,短暂停留,让孩子读封面图画
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看下封面图画,然后读标题,也就是读绘本的名字,读完标题后,短暂停留30秒左右,给孩子留出一些看图画的时间。有些封面的标题和图画关系特别紧密,孩子在第一时间就会将文字和图画对应上,比如读《下雨了》这本绘本,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在拿到书时,我还没有读出“下雨了”这三个字时,我儿子就对我说:“妈妈,你看下雨了。”我说:“是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下雨了》。”我儿子听后开心地笑,他的笑容也在告诉我,他很开心自己想的看到的就是书里要讲的内容。
再比如,我们在读《第五个》这本绘本,初看名字,真的不知道这本书要讲什么,但是当我读出这个名字时,孩子很快就去数封面中的有几个动物和人,他一边数、一边说:“果真是五个啊。”当然,书的内容并不是一个关于数字主题的绘本,但是当孩子听到我们读出的绘本名字后,会去与画面联想,就算有差入也没有关系的,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创作者的信息,也可以分享译者和出版社的信息
读完标题后,读一下创作者的信息。我曾经在我的书——《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幸福密码》这本书中,也提到要读下创作者的信息。我写到:在创作过程中,每个创作者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如果我们在阅读中,经常读下创作者名字,慢慢的孩子也会有感知,感知这位创作者的创作特点,画风,甚至是创作手法。
比如安东尼·布朗,最开始我们是读他的作品《我爸爸》《我妈妈》随后我们又一起阅读他的《隧道》《看看我有什么》《公园里的声音》以及“威利”系列绘本,每一本书我们都读得津津有味。虽然我并没有向儿子去细细解说安东尼·布朗的创作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画风,但是孩子经常读,相信艺术的审美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孩子的生命中。随着他的成长,我们还可以慢慢去讨论安东尼·布朗的创作风格。倒是孩子有时经常会给我们惊喜,他现在可以自己很轻松地分辨出安东尼·布朗创作的绘本。
再如,我和儿子爱读莫·威廉斯的作品,最开始我们读的是《古纳什小兔》,儿子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后来我们又一起读了《古纳什小兔又来了》。在读《再见,古纳什小兔》时,我提示儿子,这位创作者他很喜欢,而且还读了他的很多绘本,让他猜猜创作者,没想到儿子很快就猜到了。之后我们又读了莫·威廉斯的《鸽子捡到一个热狗》《别让鸽子开巴士》《别让鸽子太晚睡》等绘本。
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培训现状与对策 篇3
1 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创业培训宣传力度不够
太原市的SIYB的工作做得不够深入,了解SIYB大部分是从事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相关组织和单位的,很多高校、社区都不了解SIYB。
1.2 创业培训成功率较低
尽管太原市的SIYB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太原市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仅约为10%,远低于北京、上海、西安以及沿海城市。
1.3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全市创业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等群体有不同的培训需求,需要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创业培训的针对性,而太原市的创业培训师资却因各种因素造成老师的授课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授课效果不是很理想。
1.4 创业培训机制有待完善
在创业孵化工程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太原市大学生上了创业道路,他们迫切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创业后续服务,以保证创业成功率和经营稳定性,而太原市的目前的服务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创业大学生的需求[2]。
1.5 政府执行力不强
虽然太原市为大学生创业者出台了多方面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优惠政策,但大多是一些手续费、证件费等基础费用,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作用并不是很大[3]。尤其是贷款方面,虽然太原市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申请小额贷款不断降低门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困难大学生创业者因条件限制无法申请到小额贷款,资金问题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瓶颈”。
2 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对策及建议
在做好创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以做好大学生创业孵化为重点,为创业者提供“流水线”式的后续服务,帮助他们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高创业成功率。
2.1 加强SIYB创业培训宣传
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培训管理机构要通过高校、社区举办宣传推介会,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制作宣传海报和印制相关宣传资料,刊登创业培训政策,报道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印发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单、小册子,多渠道、全方位深入地宣传创业扶持政策[4]。全面介绍SIYB创业培训内容、流程、项目和成功创业的案例,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创业培训工作。
2.2 建立评价机制
评价是保证创业培训质量的主要环节。建立授课评价机制,通过学员对授课教师的讲课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授课水平。创业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学员的意见,更深层次上了解学员的内在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菜单、创业指导等环节。并对创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创业培训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5]。
2.3 实行多元化教学手段
一是政策学习,邀请太原市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相关人员,为培训学员开展各类促进大学生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的专题讲座,为学员答疑解难。二是案例学习,邀请成功创办企业的大学生为学员介绍创业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在创业过程中解决各种困难、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培训学员增加创业信心和风险意识;三是实地学习,组织培训学员参观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对基地的感性认识,以更加理性地态度去创业。
参考文献
[1]许加暖.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3):28-30.
[2]王海波,周淑敏.淮安市创业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59-62.
[3]任富刚,白小利,路志强.太原市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创新创业问卷调查[J].太原科技,2009(9):37-38.
[4]宁慧青.大学生科技创业带动就业探讨[J].太原科技,2009(9):30-31.
中国矿业大学实习报告封面 篇4
实习报告
院别 环境与测绘学院 年级 2013级 实习名称 数字测绘
专业 测绘类 姓名实习地点 南湖校区
实习日期:2014年7月11日至2014年7月25日
目录
1前言:目的、要求、注意事项
2实习任务:任务、时间安排
3测区概况
4已有资料:控制点成果、地形图资料
5基本技术要求
6实习内容:踏勘选点、埋设标识、仪器检验、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上交成果资料【含技术要求、控制略图、作业简要过程、观测数据处理等】
太原理工大学工厂实习日记 篇5
(第一周)2015年10月26日
实习动员大会
(一)今天开展本次实习工作的第一项内容,是我们本次实习必不可少的环节,由我系陈xx教授带领专业全体在读生开展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劳保用品准备等相关工作。于上午7点50,全体同学准时在逸夫楼集合;8点钟正式开始实习动员大会。
在本科阶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专业,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和学院为我们安排有金工实习、电工实习、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以及大四下学期的洛阳实习。通主过这些实习,结合专业的实际应用领域以及所学的知识,我们逐步认识到自动化在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本次实习是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学校,走进工厂的实习,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专业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动员大会中,陈老师就实习目的、要求、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意义。陈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本次实习的安全问题,通过列举一些相关的安全事例,让我们认识到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心中敲响了警钟。陈老师还很幽默的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出现“女大学生实习途中失踪”的笑话,引得全场大笑。
下面就安全问题作具体记录:
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贯彻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素质,防止发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伤亡的重要途径。其中入厂教育是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所谓入厂安全教育是指对新的招收的职工、新调入职工,来厂实习的学生或其他人员所进行的安全教育,通过入厂教育,使新入厂的职工或实习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
本次实习我们将按照所参观单位的要求佩戴安全帽,沿着单位规定的路线进行学习参观;不得乱按机械设备的按钮,不得大吵大闹;要系好鞋带,扣好衣服扣子等。
太原理工大学封面 篇6
1 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太原市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2)调查时间及对象。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6月,调查对象主要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6所高校的部分全日制在读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
3)调查方式。在太原地区6所高校发放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问卷1 200份(其中6所高校各发放问卷2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 131份,问卷回收率为94.25%。
4)调查的科学合理性。首先,我们的问卷是在参考有关专业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实际,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之后设计得出的。其次,本次调查范围涉及的6所高校是太原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专业方向主要涉及建筑、资源、电力、环境工程等基础性行业;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专业设置以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山西医科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医疗行业为主,创业学生可从事卫生、医药、制药行业;山西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兼具的综合性大学,其哲学、中文、外语、管理专业颇佳。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2 太原市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对收回的1 13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统计,并对重要指标作了深入分析。
2.1 关于大学生是否想创业
在太原市大学生中,有64.3%的大学生表示“想创业”,21.6%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打算”,只有14.1%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想创业”。在表示“想创业”的大学生中,想在3年以内创业的学生占82.2%,想在3年后创业的占17.8%。这表明,太原市想创业的大学生中多数有信心,也更愿意在走出大学校门后短时间内开始创业。
2.2 关于大学生创业资源
通过调查,发现太原市有9.4%的大学生表示有资金,21.2%表示有技术,20.2%表示有项目,47%拥有其他创业资源。可见,将近41.4%的大学生拥有技术或项目,这些将成为创业的重要优势,但绝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资金这一创业资源。
2.3 关于对现在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目前有66.5%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创业政策,33.5%的大学生表示“了解一些”创业政策。显然,太原市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这将严重阻碍太原市大学生创业的整体发展。
2.4 关于希望大学生创业基地在哪方面提供服务
通过走访高校大学生,发现38.7%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办公场所,43.8%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实验设备及场地,63%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指导,71.1%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提供创新创业启动资金扶持(见图1)。这表明,资金、场所及创业指导方面的支持成为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热切期望。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拥有技术或项目或其他创业资源,有创业的激情,但缺乏创业启动资金,以及办公场所等,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多甚至根本就不了解。如果我们能有效搭建一个平台,顺应广大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的期盼,帮助这些大学生解决以上问题,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景将是非常光明的。
3 建立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对策
3.1 建立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基地
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面向大学生创业的孵化服务平台,该平台坚持“支持创业、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方针,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分三步规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
1)第一步规划。围绕“一心多区”的思路,实行“真项目、真操作、真环境”的见习模式,利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业环境和创业企业的生产基地,提供大学生创业实践见习岗位,搭建大学生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创业企业、创业者建立互动关系,体验创业过程,开展创业实践,提升创业企业的运行管理能力。以科伟通国家级孵化器为核心区,依托电子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联合机械制造、通信、太阳能、新材料等领域创业企业形成专业园区,建设5 000 m2大学生创业基地,主要为在校和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免费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场地。对没有创业能力,具备创业意愿、技术和项目的大学生实行“预孵化”,为其搭建模拟创业平台,将其项目挂在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创办虚拟公司或零资本注册的形式,开展创业实训,待具备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后再创办公司。为已经具备一定创业基础的大学生提供注册公司后创业辅导、孵育服务,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联手,引导大赛获奖项目在孵化器创办企业,支持和帮助具有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竞争潜力的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第二步规划。利用正在筹建中的太原生物技术中试基地(生物技术孵化器)搭建专业领域平台,拿出5 000 m2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重点在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产业培养复合型领军人才和生物创新型企业,增加大学生就业及实习锻炼的平台,从而带动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就业。
3)第三步规划。引导太原市各县区依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建立不同的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区,为孵化器内毕业的企业及创业成功的企业提供产业化场地,通过创业加速器扶持毕业企业做大做强。预计3~5年后,大学生创业基地规模可达到10 000 m2,基地内孵化企业达100家,毕业率达到30%,形成一批拥有科技成果、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企业,解决1 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帮助毕业企业进入新的产业化园区,形成产业集聚,为创业成功的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3.2 努力营造符合大学生创业特点的创业环境
加大对“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及太原市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在一般项目中对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给予连续扶植。按照“持股孵化”理念,引导风险投资的早期参与,对大学生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孵化。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引导和组织社会资金,解决大学生初创企业的早期资金瓶颈障碍,探索适合太原市实际发展需求的可行性路径。
太原理工大学社会实践方案 篇7
实践方案
按照团省委的要求,围绕我校今年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开拓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局面。服务大学生的成才需求,寻求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校内外资源,在实行社会实践学分制的新形势下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机制,校团委将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机制,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扩大社会实践参与面,使我校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组织、有指导、有考核、有成效,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活动主题
今年校团委将以“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坚定信仰”为主题,通过引导让对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社会观察和表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
今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进行“追寻
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仰”的主题寻访活动,深入革命
老区探访老红军老八路,宣传他们的革命故事。深入了
解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
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回顾历史,对照今昔,同学们在深
刻体悟祖国精彩华章的同时,树立了无私为国奉献、实
现自我价值的远大目标。
2、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筹备探访老校友,通过各地校友会
和行业校友会,广泛联系校友,积极宣传校庆活动,吸
引各地校友回母校共度校庆日;宣传学校的发展,为校
庆筹备积蓄力量。
3、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围绕我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目标,进行志
愿服务,感受山西经济的发展,服务社会的进步。
4、以“大学生眼中的今日山西”为主题,进行社会调研,通过实地深入的调查了解,感受山西的变化,为推进全
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5、以“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以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加强
自身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使同学们在今
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团
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模范意识。
6、开展支农支教等志愿服务,通过播放电影、图书捐赠以
及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等形式深入农村,丰富
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7、开展以的素质拓展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实
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将严格
选拔一批青马骨干,利用暑期组织他们参观考察和素质
拓展,通过培训打造一支全省最好的学生干部队伍,培
养他们成为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8、社会调查和专业调研服务团,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的优
势,充分发挥学生暑期课余时间丰富的便利,通过积极
与校内外专业人才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专业
调研。
三、组织形式
今年的社会实践,结合相关需求、采取项目化的方式运作,以申报制的方式进行,在前期的充分准备的前提下,通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和经费预算等,校团委根据申报的情况,遴选一定数量的项目予以立项,给予资助。通过组织集中营队和调研团队的方式扩大社会实践的覆盖面。
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委员会
太原理工大学封面 篇8
2009年3月始,太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对太原市辖区49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向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结果显示,有85%的大学生有“想创业”的意愿,在“想创业”的大学生中又有70%的大学生有专业项目。随后创业中心在完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促进省城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专题调研后,举办了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交流座谈会,聘请创业导师赴中北大学、山西大学进行大学生创业指导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座谈会,就建设太原市大学生创业基地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2009年7月4日,太原市科技局、创业中心在汾河景区举办山西省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洽谈活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按照“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增加收入、收入拉动消费、消费扩大内需”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创业培训、创业见习、模拟创业,最终达到创办实体的创业过程。为了鼓励和支持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扶助大学生创业团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太原市科技局批准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专项,由创业中心承担建设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经广泛征集,目前已有114项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入园,这些项目经创业中心初审后,2009年7月24日—25日,创业中心首次组织召开“大学生科技创业申请入驻项目评审会”,迄今已有51个项目经过专业答辩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分类入园,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化学、环境保护、新材料等多个领域。2009年7月28日,创业中心和山西财智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太原市科技创业园———信息专业园开园仪式,首批入驻16个信息领域的创业团队,其余7个创业园于9月上旬开园,成为首个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平台。
2 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主要实施内容
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由1个综合创业园和7个专业创业园构成,依托山西科伟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科技综合创业园,依托山西三益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财智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洪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亚宝药业太原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不锈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等7个企业分别建立电子领域、信息领域、环保建材领域、装备制造业领域、新能源领域、生物医药领域、不锈钢产品领域的专业科技创业园,专门为山西省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空间及生存成长所需要的共享服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施“百项、千人、万米”工程,即100个科技项目入驻、带动解决1 000名大学生就业、免费提供10 000 m2的创业场地和见习场地,供大学生创业团队“拎包入驻”,一方面帮助政府缓解山西省大学生就业压力,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抚育功能,充分利用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氛围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探索各级政府运用职能资源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从根本上缓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崭新途径。
3 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运行机制
3.1 联合共建创业园
依托山西科伟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山西财智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洪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亚宝药业太原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不锈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山西三益科技有限公司等8个承担“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任务的项目单位,要拿出所使用科技类项目经费的20%用于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并与创业中心签订具体的合作建设协议,明确建设内容、时间及相应的责任。目前,山西科伟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拿出3 000 m2,山西三益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各拿出2 000 m2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办公场地和共享服务场所,供大学生创业团队“拎包入驻”。
3.2 以扶持山西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
以太原辖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大学生及社会上毕业三年内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携带科技类项目和创业意愿的创业团队为服务对象,在园入驻时间最长为3年,每年对入驻项目和企业进行专家评估,满3年后离开科技园独立经营发展,创业中心对其进行跟踪服务,在自愿前提下推荐进入太原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享受孵化服务,也可进入太原市已有的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等园区进一步壮大成长。
3.3 申请入驻流程
1)提出申请。创业大学生向创业园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太原市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入驻申请表”“创业发展计划书”和各种证书及相关材料等。
2)申请受理。创业园管理办公室进行申请受理的同时对资料进行审查。
3)项目审查。创业园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
4)签署意见。创业园管理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做出是否同意入驻的建议提交创业园领导审批。
5)签订协议。根据领导审批意见,创业园管理办公室与批准入驻的创业企业及项目签定入驻协议。
6)正式入驻。签定入驻协议的企业和人员正式入驻创业园。
3.4 创业项目管理
1)创业项目经批准后,由创业园管理机构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计划任务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创业项目的经费从“太原市科技创业种子资金项目”中列支。
2)对于尚未组建经营实体的创业项目,项目挂靠在太原市科兴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由创业团队负责人签字进行财务收支活动。
3)项目经费须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4)创业园管理机构对项目实行计划任务书管理,按照《太原市科技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太原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及《太原市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任务计划书的有关条款,对项目进行跟踪和监督管理。
5)项目到期后,由项目承担人及时报送有关项目鉴定验收的必须材料,由创业园管理机构组织鉴定或验收。
6)因客观原因,项目承担人需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计划目标、进度和经费进行调整,必须提出书面申请,报创业园管理机构审批后执行。
7)对实施效果好,需继续扶持的项目,由项目承担者提出申请,创业园管理机构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和专家评审意见,给予滚动支持。
8)项目组织及申报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种子资金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组织申报资格,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4 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服务功能
创业园作为太原市新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形式之一,是新时期促进山西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综合性、专业性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具体服务功能主要有8项。
1)优质办公资源。创业园作为政府开辟提供的优质资源,为入驻项目和企业提供办公孵化场地3年,免房租和物业管理费。
2)风险投资服务。引入风险投资机构,为每个入驻的项目和企业提供平均2万元的风险投资,用于前期入驻、开业。
3)资金支持。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和创业项目,经专家评审后,给予3万元~5万元和2万元~3万元的科技创业种子资金支持。
4)创业园为入驻企业及项目提供综合服务。公共共享办公服务,包括公共秘书(接待与电话应答)、打印、复印、代理报刊订阅、邮件、特快专递、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提供政策咨询、管理咨询、法律、会计、审计、评估、专利、企业管理、战略设计、市场策划、国际行销等咨询服务。
5)聘请创业导师、就业导师和创业就业辅导员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相应的服务,营造创业文化与氛围,帮助创业者提高科技创业能力。
6)积极协助创业企业申请政府优惠扶持;协助申请各级科技扶持资金和创业基金;协助办理减免税或税收返还等事宜。
7)为入驻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服务,包括企业发展咨询、诊断、行业研究、项目投资分析;协助企业制定商业计划和企业发展计划;组织和提供培训、研讨会、企业之间经验交流;搭建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提供科技和产业信息;协助企业获取外部专业人士支持(律师)等。
8)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创业中心与山西省各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实验室等创业资源共享,包括协助创业团队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大企业建立沟通联系,利用其设备(开发和测试条件)及信息、人才与专有技术;为创业企业及项目提供测试条件及后期技术支持;组织与协助企业开展技术对接与转让活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等。
9)为入驻企业提供代理服务,包括代理企业工商登记与年检、税务、会计、档案和户口存放、接转党组织关系、职称评定、办理保险等相关服务;协助创业企业办理成立公司事宜及其他业务。
10)提供科技政策咨询和申报科技项目服务。全方面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申请各种项目资金、会计、法律、工商注册、人事代理、小额贷款担保、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
摘要:介绍了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项目进展情况及主要实施内容,并对其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进行了探讨。
太原理工大学各学院各专业简介 篇9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标志着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83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8人,硕士、博士生导师48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的教师60余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全院在校本科生1790人,硕士研究生487人,博士研究生103人。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艺术设计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即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车辆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还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工业设计工程三个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权。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具有培养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机械工程学院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和车辆工程三个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山西省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成为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2010年教育部批准了太原理工大学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是太原理工大学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有6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测控、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设计与理论、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方向。
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方向,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第三学年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和个人志向选择专业方向,并通过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计算机三维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办学项目)
2010年教育部批准了太原理工大学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制四年,对达到中英合作办学培养标准的学生,中方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颁发: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证书)。该合作项目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工业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要求具有一定水平的绘画基础。
主要课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三大构成、产品装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造型、人机工程、工业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车辆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车辆工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从事各种车辆的研究、设计、制造、检测、实验、开发、应用等工作以及能从事车辆管理、经营销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自动化等基础理论以及车辆结构、车辆设计、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其具有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系列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概论、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内燃机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试验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拆装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在地方理工科院校材料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学院现设有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冶金工程系、焊接材料研究所、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新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材料研发中心、实验管理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四系、一所、一重点实验室、五中心,共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冶金工程七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列入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和材料物理化学与冶金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与特色学科实验室,工程材料制备加工表征基础实验中心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山西省钢铁材料及冶金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88%以上,其中博导16名,教授、副教授64人。现有双聘院士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在校本科生1344人,硕士生290人,博士生60人。
学院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材料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承担着国家“97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课题、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100多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研究课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材料成型工艺过程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类型或工程技术与管理类型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广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知识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铸造成型与控制、塑性成型及控制、焊接成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并通过毕业设计完成现代机械或材料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本专业设有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金属液态成型方向、塑性成形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方向。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概论、材料成形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材料加工工艺以及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实习、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既是能在研究部门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研究与新材料研发的科学技术人才,又是能在工业部门从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制定、科技研发、应用研究和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检测方法,掌握金属材料制品基本加工工艺与所用设备,了解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工程科学基础,具有较广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外语水平高、计算机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概论、固体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热处理设备与仪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加工原理、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表面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要求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及材料复合的基本理论;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及其生产工艺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材料制备的原理及工艺基础;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工艺设计、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研究改进材料性能、开发新材料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粉体工程学、无机材料科学、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生产机械设备、无机材料工业热工基础及设备、无机材料测试方法、陶瓷材料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冶金工程
培养目标: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氧化物并进行加工应用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冶金工程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冶金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开发及工业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热工仪表与自动化、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金属塑性加工、实验研究方法及工程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毕业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方法,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的能力,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工艺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导论、聚合物流变学、塑料成型模具、塑料加工助剂、塑料(橡胶)成型工艺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研究方法、聚合物改性、涂料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材料物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结构的测试、分析方法,熟悉材料的成份、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设计、研究、开发与制造、性能测试及相关生产管理工作的材料研究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材料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教学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测试方法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材料化学
培养目标: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材料制备方法,主要研究材料的化学制备,服役环境下的失效与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及相互关系,掌握材料科学与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科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固体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计算机应用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是1918年山西大学西学专斋时开设的电气学门,1931年成立电气工程系,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时成立电机工程系,1958年山西矿业学院建院成立机电系。1998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和原山西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组建成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是以电气、能源为主的工科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热能工程系电工基础教学部和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了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并有动力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电机与电器”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并已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还可以授予电气工程领域、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
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教师63人,教辅人员24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83%。学院现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1个,山西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1名,1人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得山西省教学名师称号,形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学院承担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各种项目23项,各种横向开发项目18项,年均进账科研经费318万元。近年来,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出版编著(教材)11部,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53篇。先后与山西长治防爆电机厂、中原电器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48人,硕士研究生203人,博士研究生11人,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百余人。雄厚的办学基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稳定的教学实验基地,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必须的实验条件和训练场所,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院设有“电机工程教育奖学金”和“中原电器助困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多年来,学院以直接服务于电力行业、IT行业、电机电器制造工业以及能源工业为宗旨,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居学校首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气传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等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设置了3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气传动及其自动化。前五学期统一进行理论教学,第六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按双向选择进入专业方向的学习。
主要课程: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控制理论、电机学、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及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热能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热能工程是能源领域内最具有前景的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热力发电行业和其他热物理的基本理论以及热工过程的基本规律、热力设备、热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本原理、热工测量、热力过程自动控制、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及环境保护的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工业锅炉、供热工程、低温制冷、热工测量和自动调节及煤洁净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电工电子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现设两系一中心,即自动化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和实验技术中心。现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4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4个二级学科,包括: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其中电路与系统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及控制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集成电路设计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本科生140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19人,其中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17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师73人,实验教辅人员29人,教授13人占18%,副教授33人占44%,讲师32人占38%,省级教学名师4人。实验教辅人员中,教授级高工2人,高工以上7人占24%。学院承担着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3项(其中“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项目34项,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9项。教学研究方面仅2010年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仪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人机界面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工厂供电技术、智能仪器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仿真、模糊控制、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专业认识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主要学习和研究线性和非线性、无源和有源、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处理技术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掌握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设备和系统研究、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光纤通信、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相关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课程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测控技术与仪器
培养目标:主要学习电子测量仪器及技术、工程光学、检测技术自动化、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能从事电子仪器和电控设备设计、制造以及研究电子测量技术和自动检测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工程光学、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和设计方法,接受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电子测量仪器原理、信号检测与估计、智能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医用电子仪器和非电量检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课程认知实习、计算机上机训练、相关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对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分析,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语言、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现代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认知实习、相关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间实行主辅修专业制,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可以申请辅修另一专业,成绩合格者,由学校发给辅修证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实验技术中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现有教职员工8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98%以上。在校本科生46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12人(含工程硕士)。
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两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校首批品牌专业,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年来本科专业探索和实践国际合作、企业“定制式”两种培养新模式,目前已与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建立了中美双学位(3+1)联合培养学生交流计划,与多家国内著名IT企业建立了合作培养计划。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等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优秀软件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40多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扎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初步掌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工程、应用软件开发等专业领域技能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科学、工程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分析和解决计算机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计算机相关工程的设计、开发、管理、服务、应用、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方法、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电路与系统、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网络编程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技术、web系统和技术、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计算机监测与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可以从事与物联网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科学、工程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和物联网工程方法、技术及工具,从事物联网工程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物联网软件研发、物联网工程的应用、管理、研发和系统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程序设计技术、物联网导论、计算机数值方法、离散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软件工程导论、JAVA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与系统、通信概论、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接口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Web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管理与信息安全、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移动与嵌入式软件开发、物联网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与服务计算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软件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前身是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实验条件及科研环境,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技术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本科专业源于1958年设立的电子计算机专业,发展为1994年的“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在 1998年将“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调整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已有两届近110名软件工程本科生毕业,绝大多数同学找到专业对口和满意的工作,不少同学进入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企业工作。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实践,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积累了办学经验,完善了培养方案,锻炼了师资队伍,充实了实验环境,设立了实训基地,保证了教学质量。为进一步适应国家实施产业结构重大调整,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并把软件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需求,实现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突出工程实践,加强校企合作,实施“3+1”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太原理工大学于2010年成立软件学院,面向山西省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根据IT人才需求的紧缺方向和学院强势领域,开设有软件设计与开发、嵌入式技术、电子商务、网络工程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充分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的需要。目前,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860名。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及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与编程、项目规范管理、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可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掌握软件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有关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规范、政策及法规,了解计算机软件研发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新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离散结构,程序设计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导论,专业英语,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软件设计,电子商务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自主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自1902年以来,学科和专业沿革与发展,已走过百余年风雨历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4人,专职教师77人,其中正副教授39人,讲师25人,助教13人,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15人。
土木工程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岩土工程、结构工程2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筑学学科做为一级学科,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分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学科方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均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均是山西省重点学科。
目前,学院下设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共设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管理、地下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建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建筑设计、城市群体空间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与研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宽广,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培养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注册建筑师的专业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系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快速表现、快速设计、水彩渲染、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系列、建筑美术系列、建筑技术与设备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建筑认识实习、素描、色彩写生、古建筑测绘实习、生产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修业年限:五年。●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土木工程发展方向及前景;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项目勘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测量与实验、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实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钢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是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是保证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重要基础,水利事业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培养和造就水利事业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摇篮。学院下设水利水电、农业水利(含水利信息化)、水文水资源三个系,一个水利实验中心,一个工程软件实验中心。学院现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结构、水文与水资源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二级学科)及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还有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硕士学位的19人。依靠优良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办学底蕴,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近三年,学院承担着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60余项,并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800余人,硕士生和博士生150余人。近几年,本科应届生考研升学率在3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水利水电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开发部门及科研部门,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水工建筑物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规划、水电站建筑物、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农业水利工程(含水利信息化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水利工程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开发及科研部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及水利信息化领域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建筑结构和水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供水工程、灌排工程、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自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规划、供水工程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基础及其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与电器控制、智能仪器、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工程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水文与水资源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在水利、交通、市政、建筑、铁路、环保、农业、地震、煤炭、冶金、地质、石油天然气等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开发部门和科研部门,从事水文计算、水文预报与水利调度、水资源的勘测与评价、水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环境的勘测与评价、污染的防护与治理、以及空间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研发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勘测设计方法、管理规划方法、质量评价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文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力学、水文学及水文计算、水文地质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水资源数值模拟技术、水环境质量与影响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水文、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由化学工程系、生物与制药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基础化学部,基础化学和化工基础2个开放实验中心组成。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五个本科专业。与精细化工研究所和煤化工研究所共同组成了实力很强的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山西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和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教授40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21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化学化工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国内外培养的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化工、有机化工、能源化工、高分子化工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基本能力,能在能源、化工、炼油、环保、轻工等领域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科技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受到在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专门训练以及在计算机应用和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新产品研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过程分析与优化、化工计算、化工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化学化工基础实验、化工专业综合实验、化工技术综合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学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学化工、能源、冶金、材料、环保等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科技管理等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化学与应用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工制图、现代仪器分析、催化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计算机化学、纳米化学、绿色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化学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生物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可在生物工程领域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管理以及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产品的设计、生产、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生物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学、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生物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与设备、基因工程、细胞与组织工程、酶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基础化工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制药工程(化学与生物制药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药物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以及组织生产医药产品的工作能力,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药企业、医药卫生行政管理等企事业行政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医药产品的生产、设计、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以化学、药学、工程学为基础,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和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基础化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和技术管理,并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获得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到化工、制药、炼油、轻工、环保、制冷、食品、能源、冶金、机械及劳动安全监察等部门和科研院所工作。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热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设计、测控技能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对化工单元设备及成套装备的优化设计、创新改造和新型化工装置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原理、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理论、过程装备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矿业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设有采矿工程系、安全技术与工程系、地下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测绘科学与技术系、矿物加工工程系、煤矿机电系七个教学系, 洁净煤技术与工程、地质与地球物理、地理空间信息三个研究所,矿业、地学两个实验中心,一个山西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采矿工程(含采矿方向、煤矿电气化方向、煤矿机械化方向)、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勘查技术及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矿物加工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九个本科专业(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安全工程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62人,其中教师128人,党政管理人员15人,教学辅助人员19人。有教授24人,副教授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62余人,有高级工程师(实验师)12人,讲师、工程师6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8人、在读博士34人。现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力学、安全技术与工程六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力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岩土工程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矿业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采矿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山西省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产普查勘探、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70余人,工程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本科生2300余人。
学院以培养管理、技术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拥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现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0余项。具有矿产资源勘查、矿山设计和技术开发、测绘及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矿物加工等综合服务的能力。●采矿工程
1.采矿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设计、采矿技术、矿山安全技术以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煤矿地质学、采掘机械、采矿方法与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采矿技术、矿山管理和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地质学、矿山测量学、工程力学、岩体力学、机械学、电工学、矿山供电、采矿学、现代采矿系统工程学、计算机应用、矿山开采设计CAD、矿井通风学、矿山安全学、现代矿山经济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2.煤矿机械化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煤矿机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矿山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从事矿业机械的研究、设计、开发、选型、性能检测、维护运转、局部改装、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力学、采矿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原理、液压传动、矿井提升机械、矿井运输机械、流体机械、采掘机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矿山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井机械设计、测试、管理和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煤矿地质学、流体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采矿通论、机械原理、液压传动、测试技术、矿山机械制造工艺学、矿井提升机械、矿井运输机械、流体机械、采掘机械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3.煤矿电气化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煤矿电气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矿山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从事矿区供电规划、矿山供电系统设计、供电系统管理、矿山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采矿学、煤矿供电系统与设备、煤矿供电保护与安全、自控系统、矿井监控系统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煤矿电气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供电规划、煤矿供电系统设计与管理、矿山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实验、采煤学、矿机概论、电机学、拖动与控制、自控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煤矿供电系统与设备、煤矿供电保护与安全、煤矿自控系统、矿井监控系统、矿山信息化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安全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评价、应急救援、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矿山与地下工程的通风与灾害防治技术,矿井通风安全的设计、施工与管理。掌握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技术,消防与防火技术,机械、电气安全技术,工业过程中的风流净化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理论与技术,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厂矿企业与地面建筑的通风、净化及灾害防治技术。主要课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矿井通风学、安全系统工程、消防工程学、安全管理学、职业危害与防护、矿井水灾火灾防治技术、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矿山防尘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评价、安全法规与监察、危化品安全管理与技术、人机工程学、建筑安全学、矿山电气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资源勘查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方法,从事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及工业价值的基本能力,掌握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与地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方法,通过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原理、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矿产勘查学、煤田地质学、矿井地质学、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信息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地学基础实习、资源环境调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测绘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利用GPS卫星全球定位技术、航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站仪和计算机等现代观测手段、仪器和技术,从事各种工程的工程测量、控制测量、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变形观测分析与预计,成为城市建设、市政工程、国土资源、交通工程、矿山、教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管理、教学和生产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GPS卫星定位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卫星遥感和数字摄影测量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素养和从事城市建设、市政工程、国土资源、交通工程、矿山等领域的测绘工程的专业技术、技能。
主要课程: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C程序设计、大地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GPS定位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应用(RS)。
主要实践环节:军训、社会实践、数字化测图实习、大地控制测量实习、GPS卫星定位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毕业实习、测量程序设计和计算机上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地理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国土、测绘、房产、土地、电力、公安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摄影测量、遥感和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研究,学生应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好的从事专业研究、管理和教学的素养。
主要课程:测量学、地图学、地理学、C程序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及应用、组件式GIS二次开发、CAD二次开发方法、地图设计与编绘、GIS设计与实现等。
主要实践环节:军训、社会实践、数字测图实习、组件式GIS二次开发、CAD二次开发、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处理、WebGIS实现技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矿物加工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基础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矿物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从事矿物加工、煤焦化气化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物学、选矿学、机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受到矿物加工工程方面的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过程CAD设计、现代矿物加工技术、煤化学、矿物学、煤化工工艺学、过程机械与控制、分离技术、粉体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设计、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工程学、分析测试技术、试验设计与数学模型、生产经营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地下工程、地面建筑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城市地铁、地下商城、地下电站、隧道工程、矿山建设等各种地下工程以及国防工程、地面建筑的设计、科研、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结构力学和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通过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和现场实习等实践环节,接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地下工程、地面建筑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弹塑性力学、建筑材料、计算机应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爆破工程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特殊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地质与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计算机上机操作训练、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勘查技术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在学习勘查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力学等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岩土钻掘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资源勘查及工程勘察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通过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工艺与设备、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地质信息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地学基础实习、资源环境调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是山西省轻纺、服装、美术、设计等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教师1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55人。设有纺织服装、设计艺术、影像艺术、商务四个系,开设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管理、艺术设计、绘画、摄影、动画和电子商务九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设计学”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两个硕士点。学院的“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艺术设计学”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近年来,学院主持科研项目7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38项。发表期刊论文75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4篇,SCI、EI、CSSCI收录高水平论文8篇。获取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外观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著作56部,编写教材84部。参加艺术展览430次,其中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101幅作品。科技获奖5项。由我院主持的“多壁碳纳米管/PET功能纤维界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以我院为主要单位参与的“抗菌纤维材料功能化过程的界面物理与化学”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我院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历代佛寺建筑与环境艺术研究》,实现了太原理工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项目的突破。
为适应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学院确立了以艺术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导,艺、工、管并举,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科学目标,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学院。●纺织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纺织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纺织产品开发与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具有经营管理初步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纺织品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品设计学、纺织CAD、企业经营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纺织产品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机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服装色彩、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CAD、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史、美学、服装工效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素描实习、缝纫工艺实习、成衣工艺实习、服装市场调研、创作实践、计算机上机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艺术设计
1.装饰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壁画、装饰雕塑、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创作设计、教学与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中外装饰艺术史,熟悉本专业的当代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和工艺制作技能;具备较强的装饰设计能力,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论、设计史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装饰基础、浮雕、泥塑、装饰雕塑设计、壁画设计、木雕工艺、金属工艺、陶艺、漆艺、纤维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2.装潢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企业形象整体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和插图设计、教学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具备较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现代平面设计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并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主要课程:设计史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装饰基础、字体设计、商标标志设计、企业形象(VI)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及插图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3.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院校、科研单位从事环境总体规划设计、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园林广场规划设计、展示设计、商务环境设施设计、家具设计、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我国关于环境系统工程的政策和法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外人文文化、建筑空间、设施和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科学;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成就;有较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设计及实施的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设计史论、中外建筑风格史、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装饰基础、建筑制图、专业表现技法、模型设计制作、人体工程学、材料工艺学、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商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装修工程预决算、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4.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装设计、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中外服装发展史,对国内外服装设计的系统理论和知识,以及服装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有较清晰的认识;掌握本专业的工艺制作和现代化管理经营能力;
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概论、服装材料学、人体工程学、服装工艺学、服饰图案、服饰色彩、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服装营销学、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5.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装表演与营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中外服装发展史,学习国内外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了解基本的服装工艺制作程序,形成一定的现代化管理经营理念。主要掌握服装表演的系统理论知识,具有服装表演、组织策划、编导的能力和服装营销能力。
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概论、服饰图案、服饰色彩、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营销学、形体训练、音乐基础、舞蹈基础、服装表演、妆饰与形象设计、服装表演组织策划。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艺实践、市场调研、毕业设计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绘画
培养目标:绘画专业设油画、国画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出版、研究单位,从事绘画教学、创作、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了解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美术发展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寻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油画方向——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透视、人体解剖、素描、色彩、风景写生与创作、人物写生与主题性创作、综合材料研究与创作、具象绘画探索、当代艺术研究。国画方向——中外美术史、中国绘画史、美术概论、中国画论、白描、墨彩构成、花鸟、人物、山水临摹、写生与创作、材料技法研究,书法、篆刻、小品创作、主题性创作。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艺术考察、毕业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摄影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备影视、新闻、广告、创意摄影、图片摄影与摄像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影视、新闻、商业广告、宣传出版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摄影艺术创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学、文学、美学、影视、广告艺术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影摄影、电视拍摄、广告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影摄影、电视摄像、广告摄影和图片摄影创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美术基础、照明技术、摄影技术与技巧、摄影构图、广告摄影、新闻摄影、非线性编辑、数码影像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写生采风、DV创作、毕业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影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受到影视动画设计、影视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画设计、动画编导、动画创作及理论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影视剧作、影视声音、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人物造型设计、短片拍摄、毕业采风、毕业创作、毕业展示、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商务及相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模拟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信息技术、组网建网、网站管理、网上交易与结算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技术、EDI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模拟交易、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具备数字媒体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的设计、开发与制作以及诸如音视频数字化、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多媒体设计制作、信息服务、数字媒体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数字媒体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能,能够综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艺术设计理念,分析和解决数字媒体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和数字媒体产业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概论、数字色彩、构成与造型、计算机动画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视频及音频技术、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摄影与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与合成、网站规划与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知实习、技能训练、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艺术采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文化产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策划、创意及沟通表达能力,具有从事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艺术概论、中外文化史、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学、文化经纪人概论、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项目管理与策划、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调查、认知实习、文化市场调研、创意作品展示、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给排水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学院实验中心;具有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等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676人,硕士研究生201人,博士研究生36人。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专业教师4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23人,助教1人),专业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8人、硕士学位者25人(在读博士生1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2人。学院实验中心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7人;形成了一支学历高、年龄结构合理的以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国家环保公益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资助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近百余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研究项目和课题。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给水排水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理论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科学素养和开拓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备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以及研究开发等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素养。还要接受外语、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材料与设备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了解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土建、环境、水利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本专业的配合协调关系;掌握有关法律、规范与标准,以及工程文件和图纸的编制方法。培养综合运用各项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训练,解决本专业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
主要课程:必修公共基础课;工程力学、水分析化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城市水工程概论、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质工程学、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泵与泵站、城镇防洪、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水处理实验技术、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建筑概论、土建工程基础、建筑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等专业拓展课。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工程测量实习、专业课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训练等;城市给排水管网工程设计、给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艺设计、取水工程设计、泵站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多元人才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具备环境工程与给排水工程、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训练,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及流域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市政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组织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特殊环境设计与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具备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数倍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够进行给排水和污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和噪声污染控制等工程的工艺设计、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
主要课程:必修基础课以及环境学导论、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化学、输水工程及水泵站、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系统分析与环境规划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环境监测教学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生产实习、固体废气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实习、水、大气、固废处理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训练,输水管网工程设计、排水管网及泵站工艺设计、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局部排气及净化设计、给排水处理工艺审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培养目标:设计、研究、营造人类舒适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适宜的生产环境。从事建筑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燃气供应、城市区域锅炉房、制冷机房和集中供热、集中供冷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具备这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能力。
【太原理工大学封面】推荐阅读:
太原理工大学实验报告07-15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07-16
太原理工大学DSP课设报告07-30
太原理工机械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资料08-12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学生会各部门简介08-19
太原理工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09-15
太原科技大学UIT12-06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08-11
昆明理工大学报告封面05-24